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禅學 > 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问:"般若重要吗?"
林家乐问:”禅?“
觉醒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自性本来是佛,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
禅是离开文字、语言或符号
禅说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西藏《色戒》影片触碰佛学深處
最圆满的教育——佛法
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巴基斯坦的佛迹遗存
修行故事
禅海拾贝
虚云老和尚:我去去就来
《达摩祖师傳》电影,仅供参考。
央视大型记录片《六祖慧能》全六集 !让你了解一代禅师如何练就!
先生·南怀瑾
觉知,在你的修行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原来这就叫“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

  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什么叫价值?

  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

  晾衣杠不服气的问笛子:

  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

  笛子回答说:

  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晾衣杠此时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

  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其实,钱钟书学问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

  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

  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这就叫竹子定律!

  文章来源: 每日一禅

  2018年2月17日更新

 

 

 

 

 

 

人是先开悟了才生智慧,还是智慧了才开悟?

 

  当然是先开悟了,才会有大智慧。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是许多人对真正的“开悟”不了解,导致对两者的前后混淆不清。

  首先具体说说下什么是开悟? 开悟不是哲学上的一种概念,也不是衡量人类学识程度的一种称号。它是一个动词! 是指真正的修炼者,在一生或多世苦修,走到他修行之路的最后,他身体所有的锁和百窍在一瞬间全部震开,他所修炼的功和神通全部释放出来,打开了他生命本源的先天记忆;天目也达到了他所在层次的最高点,能纵观他以下层次的宇宙各层各界与万事万物,和各种生命都能够沟通上;看到了宇宙一定境界的本质,知道了宇宙在他以下层次的真理。 这才是开悟,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是属于走丹道的。

  当年释迦摩尼开悟的时候,有山崩和海啸,那一下子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绝不是现代人理解的那回事。

  而且注意这个前提,只有对在修者才有开悟的这个说法的存在,而且还必须走到头,才会开悟,非常的不容易的,比世界上任何一个事情都要难的。

  说道智慧呢,有点刺痛人心。人类的智慧天生就是被限制的,人自己也知道,大脑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不上的,相比高层生命而言,人类这点智慧啥都不算。 就是横向比较一下,其他很多地方的外星人,它们智商都比人类高,比你还聪明呢,因为它们不受限制。

  只有开悟之后,达到那么高的层次,生命所有的枷锁的摆脱,人生命本源的智慧开会开启,那个时候,你聪明的了不得。宇宙以下层次的一切,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都尽在眼底,看得清清楚楚。 当然开悟也有高有低,只有得正果开悟才是最高的。

  很高层次的神,有一个状态,就是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做,但什么都不想做。就像一个大学生,让你去玩几块很简单的积木,你会玩吗?你会想,就这点东西,一望即知,有啥好玩的呢? 只有在很高层次开悟,在那个境界,才是真正无所不能的大智慧。 解开更多宇宙和历史的奥秘

文章来源:铁血漫征程 科学领域创作者

2019年3月17日更新

 

 

 

 

 

虚云老和尚:习气毛病一除,佛性现前,自然成佛

 

 

1944年八月十九日云门寺开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贱,所以开的众生知见。

  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诳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盖覆,不得现成。因此,佛制戒律,就是要佛弟子遵守,藉此除却一切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一除,佛性现前,自然成佛。

文章来源:禅林网

2019年3月17日更新

 

 

 

 

老和尚講:人有二十難,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人有二十難

  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1955年8月27日

  謹略述《四十二章經》一部分的故事

  與各位結緣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離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誰能過此難關,誰就了脫生死。

  生值佛世,何以說難呢?若無善根福德因緣,不說遇著佛,遇菩薩羅漢也難。《智度論》雲:“舍衛城有九億家,三億信而不見,三億不見不聞。”佛二十五年在彼尚爾,若得多信,利益無窮。佛在舍衛城二十五年,尚有三億家不見不聞的,以其無善根福德因緣。故雖生值佛世,尚不見不聞。與佛同時在世,相隔很遠、不見佛不聞佛的人更多。故無善根之人,雖生佛世也無用處。而且就算在佛身邊,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會招墮。如提婆達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還墮地獄。城東老母與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與佛無緣,不願見佛。可知見佛聞法之難了。

   現今佛不在世,善知識代佛弘法,親近之也能了生脫死,但善根淺薄的會善知識也難。縱有緣見面聞法,不明所說之義,也無益處。華嚴初祖杜順和尚是文殊菩薩化身。有弟子親近很久,不知他的偉大。一日告假,要朝五臺山,禮文殊去。師贈以偈曰:“遊子漫波波,臺山禮土坡。文殊只這是,何處覓彌陀?”弟子不會意,及至五臺山腳,見一老人,謂之曰:“文殊今在終南山,杜順和尚是也。”弟子趕歸,師已於十一月十五日坐亡。至今關中於是日作文殊忌齋。不具眼識人,雖在善知識面前,也認不得他是善知識。又太陽警玄禪師座下,平待者心地不好,結果叛師離道,收場在三岔路上被老虎吃掉。已會善知識可算不難了,但不依教修行,雖會善知識也無用處。

  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因貧窮的雖欲布施,有心無力,勉強布施,就會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為難。豪貴人家,有力布施,不能放下身心去學道,也是為難。難易是對待法,精進勇猛,有大願力,難的會變為易。疏散放逸,悠悠忽忽,易的也變為難。難之與易,在人不在法。貴能融通,則一切無礙。貧的是前世不施,故感今果,正應盡力布施。豪貴的人身份高,辦事不為難,正好學道。

  佛弟子阿那律,此雲無貧,或曰如意。他過去劫中貧窮,一日在田裏幹活,其妻送來稗子飯,適有一辟支佛僧,向他化飯。他說:“這飯很粗,不堪供養大德,請到我家另供養好飯吧。僧曰:“現已正午,若到汝家便過了午,過午我不能吃,就化你這稗子飯吃好了。

  他就以稗子飯供養此僧,因此功德,感果九十一劫生天為天王,世世無貧,世世如意。做人王、天王不稀奇,由供養僧種下善根,得為釋迦佛座下弟子,聞法悟道成羅漢、天眼第一,這更難得。以一飯之因,就有如是好果,貧窮布施,比富貴布施功德更大,可見能打破難關,則貧窮布施亦非難也。

   菩薩修六波羅蜜,以布施波羅蜜為首。布施之義,說來很多,略說有三:一財施,舍財濟貧也;二法施,說法度他也;三無畏施,救人之危難也。又一凈施,謂布施時不求世間之名譽福利等報,但為資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以清凈心而布施也;二不凈施,謂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也。

  身尚能舍,身外之物更不屑說了。來的四位廣東居士,千山萬水,朝山禮佛,布施結緣,已經難得。既為求出離法而來,則要發長遠心,有進無退,恭敬三寶,不要分相,見好的固然要敬,見不好的也莫起憎心。有憎愛心,就有煩惱,就脫不了生死。憎心一起,道心就退,不可不慎。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9年2月11日更新

 

 

 

 

 

太虚大师:以心照境,不以境蔽心,久则心境双忘

 

 ——答刘笠青问(四则)

  问一:各教下手工夫,俱重持戒,其义云何?

  答一:戒者、去其染业而不使之复染也。孔子戒色、斗、得,释氏戒贪、瞋、痴,同为扫除根本烦恼。譬如擒贼,擒王为先。而其守持之法,如子思之戒欺求慊,颜子之心斋、四勿、不贰过,皆所以去妄存真,省之又省,以至于无。必也四相尽绝,一尘不染,永久不退,方为戒律精严。故曰:“万法无真,持戒近是。”一切圣贤莫不始基于此,此第一义谛也。

  问二:自修之士,对于人事一切烦恼,如何屏除?

  答二:旧缘无碍而已矣。儒者下学上达,尽人以合天;佛子出世不舍世法,要皆以心照境,不以境蔽心,久则心境双忘,逆顺爱瞋,犹如光满太虚,声传空谷,不相留碍,所谓烦恼即菩提也。夫奔雷掣电起于心目,可谓暴矣,天地反覆,身入玄冥,至深远也。大空如日,三界煊赫,或成冰海,晶莹无际,此亦极宇宙之至变也已。而此种种幻相,灿若空华,终不令翳我明觉,何况寻常人事?一切烦恼皆由无明发生,理障既灭,事障自销,无劳屏除。故曰:“大定无出入”,在学者融会焉可耳。

  问三:入道之始,志愿若何,方可成就?

  答三:但发愿心,决定成就。愿海无边,各随心量。阿弥陀佛以愿力结成净土,接引三界十方众生。观世音、地藏菩萨等,皆各以度尽众生为其本愿。仁者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即愿即行,即人即己。良以万类为一原之分,万法为一心所造,无愿无成。愿量不宏,成就不大;扩而充之,终而成之,则专视学者精进之心与广大之怀以为断。

  问四: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正信欤?抑迷信欤?

  答四:正信非迷信也。夫太虚、一心之所弥纶,性为体,神为用,其于物也,体而不遗。人之生也,神与俱来。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诗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即此之谓。凡夫之人,蔽于物欲,囿于形体,性不复见,神失其所依,而不可以终失也。圣人于是教以事神之道,其言曰:正汝形,一汝志,神将来舍,降神也。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侑神也。上帝临汝,无二尔心,事神也。其竭诚致敬,凝神一志若此,实为复性之初步。梵网经曰:“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当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欲成正觉,先具正信,正而后信,何迷之有!

(见觉社丛书第四期)

文章来源: 禅 林

2018年2月3日更新

 

 

 

 

 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

 

一音禅师-潭影空心

雁过寒潭,

雁去而潭不留影……

若有所见,

必是朗月禅心。

寂然,湛然,

一片虚空……

或有感动盈身,

法喜充满。

闻遍世间五音,

嘈嘈令人耳聋。

偶得一音禅师法音,没成想

如此清音,如此清欢,

人间至味啊……

一音禅师,剃度于安徽九华山大觉禅寺,

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

师从当代禅门泰斗净慧老和尚习禅,

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禅僧。

 

一音禅师

一音禅师擅长吹奏尺八(亦称南箫),

多即兴创作,

音声超凡脱俗,被行家视为音乐奇才。

吹奏的箫乐古韵悠长,禅意空灵。

一音禅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在诗、书、画、印、乐多方面多有造诣。

感谢师兄@定宇 引荐,

得以在微信上认识一音禅师,

观师父法相庄严、骨骼清奇,

内生欢喜亲近之心,

相约择日拜访,哈,高兴呢!

到时候再跟微友们分享之。

今日分享乐曲,

皆为一音禅师原创作品。

选择几幅师父画作,供微友们欣赏。

 

 

  ●真,是修行的起点;美,是修行的方便;善,是修行的方向。没有真做基础,美和善有可能是虚伪的。因此,一个修行人,首先要做真人,也就是用真心去做人做事。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一真法界,一心真则一切世界皆真。

  ●情绪,是由心而起的一种情感意识。有情绪就有分别,所以,情绪是烦恼的根源之一。当有情绪时,要观照自心。不管情绪是好是坏,皆是妄想分别。就如天气之变化,阴晴雨雪皆是自然现象,本无好坏之分。心情好,即使冰天雪地,也是欢天喜地;心情不好,即使风和日丽,也是昏天暗地。因此,修行人要管好自己的情绪,要让情绪化作一道阳光,照彻自己的心。

  ●空性是佛法的妙谛,一切所有皆从空性中来。心是空性的显相器,心中想什么,就会出现什么。烦恼由心而生,快乐亦由心而生。佛在心中,魔也在心中。一切唯心所现,空性是其根本。

  ●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我执是烦恼的根源,众生之所以有贪、嗔、痴、慢、疑等各种病,皆由不识真如自性,认假为真,故生无明烦恼。恩师净慧老和尚曾说,如果是出家修行开悟的僧人,为度化众生方便,要有意识留一点我执,否则无法度人。余自知离开悟之境尚遥远,故不敢一日懈怠空过。世间名利亦本无好坏之别,善用之而成善举,济世度人,故不须执著。至於他人詬病名利,实为一叶障目之见也。

  ●当我们把善根种在这个世界上,阳光、雨露等善缘会寻善根而来,世界会让我们的善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无所求且随缘的心去爱这个世界及一切众生,不可思议的正能量。

  ●心若不光明,就无法看清自己,也无法看清世界。心若不慈悲,就不知道怜悯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修行,就是要让我们彻底了解自己和整个世界。

  ●知恩而不报恩,如同不知恩;知错而不改错,如同不知错。所有善念必须与行动达到统一,善念才能发挥作用。昔达摩祖师所阐述的“二入”,即理入和行入,即同此义。理学大家王阳明先生所主张的“知行合一”,亦同此理。思想若要大放光明,必须落实到行动的能量中。

  ●世界是清净的,如果我们感觉不清净,说明我们的心还有障碍;世界是完美的,如果我们感觉不完美,说明我们的心还有残缺。用心去爱所有的人,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爱;用心去做一切事,我们会发现一切事都美好。

  ●当我们用心爱这个世界的时候,这种爱的信息会反射回来,我们自身会形成一个正能量的磁场。当我们用嗔恨和抱怨的意念对待这个世界的时候,这种负面的信息也会反射回到我们自身。因此,我们只要做好自己,整个世界都好了。

  ●有优越感的人,尚局限于小我之认知,不具备平等心,尚处无明之中,乃修行之障碍,故应去除。众生皆具同一佛性,皆以各自因缘呈现不同生命状态,不可以己之长度人之短也。

  ●佛说:心能转境,则同如来。人生世间,从少至老,遇一切人一切事,皆随各人因缘。若能了知缘起性空之法,当於一切境不起分别,不打妄想,无有执著。心中有佛,心外无物,所作一切事皆出自佛心,因此,一切事皆是佛事,一切法皆是佛法。

  ●人生中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来成就我们的增上缘。有了困难,才能更好地考验我们的信心、毅志和能力,才能使我们面对事情更加冷静,缜密思考,寻找自身的弱点,增强自身的能量,寻求突破的方法。因此,困难是促使我们进步的一个前兆,所有的困难都要欢喜接受。

  ●常言道,言为心声。我们的话语声音是自心的一种显现。因而,修行者随时都要管好自己的嘴,也就是照愿好自己的心。语言是有温度的,要尽可能温和;语言是有硬度的,要尽可能柔软;语言是有气味的,要尽可能清香;语言是有色彩的,要尽可能鲜活;语言是有亮度的,要尽可能光明。修行,从好好说话开始。

  ●晚课后,草体恭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冬夜深山,万籟俱寂,行笔若入无人之境也。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业障消除,同登觉岸。

  ●你若用心爱这世界,世界便是你心中爱的模样。爱多少,你的能量就有多少。清风明月不在心外,白云青山皆是如来。

  一音禅师,法号演音,字大觉、一音、石头陀。俗名宋歌,山东人。剃度于安徽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师从当代禅门泰斗净慧老和尚习禅,为中国当代著名书画禅僧。

  文章来源:一音禅师 小镇的诗

  2018年2月21日更新

 

 

 

 

 

 

 

 

 

 

 

説自由

 

  世上没有不向往自由的人。想得到自由,就要付出代價,或者説要通過自己努力,才能爭取到自由。

  自由,要以自覺為前提,以自律為保障。自覺,是自己的覺醒,知道自己是誰,看透世間真相,明白宇宙真理。自覺,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做。

  人世間的自由都是相對的,只有真正脱離輪迴,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最終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境。

  沙門一音記。

  2018年3月30日更新

 

 

 

 

 

海涛法师与前妻座谈,催人泪下

 

文章来源:佛陀梵音

 

 

 

 

  藝術,是人世間的一種游戲方式,喜怒哀樂都呈現在藝術家的作品中,可以讓自己陶醉,也可以讓别人陶醉。但游戲畢竟是玩的,既使手法再高明,境界再高深,终究不能解決生死問題。修行,是一場自己與自己殊死搏鬥的較量。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和弱點痛下狠手,才是真正的修行者。修行者的慈悲與智慧,是超越物質世界的兩只翅膀,既使再笨的修行者,可以讓自己的生命昇華,也可以讓别人的生命昇華。沙門一音記。

 

 

 

 

 

 

 

春游查济半山,访谈一音禅师

 

  从黄山北站出发,抵达泾县。再驱车一路向西50多公里,到达查济古村。再向村庄深处走去,山路迂回,沿途房屋渐少,森林逐渐繁茂,这一刻世界仿佛清净了。顺着标有“一音禅院”的指示牌继续向前,渐入佳境。

  一音禅师打来三个电话,怕这里偏僻,不容易找到。远远地看见那一片掩映在竹林深处的房屋。直觉告诉我,就是那里了。我们下车,踩沙路上去,禅师已等候多时。他在前面引领,穿过一座小石桥,另外一个世界就此打开。

  一音禅师说,你们先上到最顶层。

  我和朋友从圆门进去,拾级而上。绿竹猗猗、水声潺潺,有兰花的香气在鼻间弥漫。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山。不一会儿,一音禅师上来,跟随他进入房间,屋子很大,很静。就这样,我们在茶桌前对坐着,他从头到尾都盘腿在打坐。一边煮白茶给我们喝,一边聊天。茶桌上放着一小瓶插花,紫色的小花很是好看。谈话期间,他不停地给我们添茶,一些细节体现出他处处照顾他人的心意。

  我们的谈话断断续续,他的话简洁而利落,常以比喻来阐明理论。很多时刻,我坐在那里,久久不能言。有时听了他的几句话,或者几个字,浑身发麻直至头顶。大量的时间里,我们清楚听见窗外鸟鸣和风的声音。时间凝固了。

  谈话期间,窗外的山色青翠明丽,时有小鸟落在树上,叫声婉转清脆。禅师说,你看它们很自在啊。

  吃过午饭后,我们回到茶室继续喝茶,聊天。期间一音禅师吹箫给我们听。我闭上眼睛,真切的感受那一刻当下。感动和温柔在心中蔓延,一曲终了,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却并不是悲伤。是内心坚硬的部分化解掉了的感受。

鸟鸣、流水、交谈、箫声、一杯茶......

我们灵魂中的佛性不曾消失。

▲禅院掩映在大山和竹林深处

▲穿过一座小石桥,另外一个世界就此打开。

▲鸟鸣、流水、交谈、箫声、一杯茶......我们灵魂中的佛性不曾消失。

  拟见&一音禅师

  1.半山修行

  拟见:当时怎么找到这里的?

  一音禅师:九年前,我还没有出家,在皖南这边写生,也就是黄山、九华山这一带。很偶然的机缘,来到了查济。我们五六个人沿着溪水往山上走,当时这个地方就是一片荒山,几间破房子,也没有人住了。觉得这里环境好,很清幽的地方,当时就想将来要做一个道场,用来修行可好了。第二年,我就在九华山出家了,第三年也就是2012年的秋天,我来到了这里。买了一块地,几间房子,慢慢扩大就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这也是一个缘分。

  拟见:正式上山是什么时候?

  一音禅师:2013年4月10号,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正式上山。

  拟见:日常生活都会做些什么呢?

  一音禅师:我把我的作息时间告诉你。早上四点钟就醒了,起来诵经,诵到五点。然后敲钟,之后就是早课,上到七点钟。早上的四点到七点是固定的用功时间。白天呢,我就会客、搞建设、抄经、画画。晚上呢,晚钟、晚课、诵经、睡觉。基本上就是这些。我也不下山到哪里去,轻易不会下山。

  拟见:早晚课是从来不落下的。

  一音禅师:是的,我每天固定的时间在五个小时左右。

  拟见:这其实很难,一个人在这里,没有氛围。

  一音禅师:在山上呢,一个人很容易懈怠。这一点就要自律,对自己有个约束、有个要求。早晚课出家之后是必须要保证的。早晚的功课如果不用功,你要不上的话,这个能量从哪里来?它是修持定力的一种方法。

  拟见:它有给您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音禅师: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智慧是从“静”中来的,就是禅定中产生的,不是从学问知识中得来的。它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有佛经、有持咒,等等。长年累月的坚持下来,很受用的。说是不好说的,就像吃饭一样,这饭菜很好吃,可是到底怎么好,你要亲自尝一下才知道。

  拟见:在早晚课中,很多佛经您都不假思索,像泉水上涌一般。达到那种不假思索的的状态需要多长时间。

  一音禅师:我想应该要六年,但我用了两年时间。达到这种状态,就已经受用了。像我们修行呢,要找到方法,自己最喜欢的方法,长年累月的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的。

▲礼佛、诵经。我们的智慧是从“静”中得来的。

  2.生活是修行,修行亦是生活。

  拟见:日常生活其实就是修行。

  一音禅师:对,生活即修行,本来就是一体的。生活在修行之中,修行在生活之中。喝茶是不是修行,喝茶也是啊。如果不安住当下,连一杯茶也喝不好。

  拟见:您在这边生活的话,和外界可能接触的就比较少。

  一音禅师:也算不上少,来的人很多。这样也能了解很多。

  拟见:会客其实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一音禅师: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来的人是一种对境。你来了,他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这个时候当下是非常自在的一个状态。如果会客的时候,老想着我那里还有什么事情要做,就已经心不在当下了。人虽然在这里,心已经不和你沟通了。你感受不到彼此沟通的那种感觉了。

  拟见:会客会不会影响您的生活?

  一音禅师:不会影响,如果你把它当成修行的方法,它怎么会影响呢?来到这里的人,我都有可学习的地方,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都是各自带着美好,带着能量来的。大家坐下来,喝茶,聊天、沟通。这个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就不会把你和我对立起来了。

  拟见:我们今天在路上还在想,会不会冒然打扰。

  一音禅师:那没事的,不要多想。其实呢,在所有一切时都是修行,不管有没有外人,都一样,对我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有客人也是这样,没客人也是这样,心是很安静的。

  拟见:就没有分别心了。

  一音禅师:不要起分别心,一有分别心就会执著,一执著就会有烦恼。修行在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修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不起烦恼。就已经进入了修行的状态。如果说自己独处的时候,很安详、很自在;如果有人来了,有事情了,你起烦恼了,说明还是有对立的心。

  拟见:有对立就会想着逃避。

  一音禅师:不要逃避、对抗、消极对待。而是去面对当下,不起二念、不起烦恼。你看修行很微妙,微妙在“打成一片”。一切时一切处都是无二的,一体的。你看花也高兴、你看草也高兴、你看天空也高兴。下雨也好不下雨也好,冬天也好夏天也好。一切都是自在无碍的。

  拟见:这样就有欢喜心了。

  一音禅师:生活就是道场,人到哪里,道场就在哪里。何处青山不道场。

▲春分,赤脚行走在草地上。对自然有清净和细致的心意。

▲不要起分别心,一有分别心就会执著,一执著就会有烦恼。

▲何处青山不道场。

  3.

  拟见:什么时候与佛结缘的呢?

  一音禅师:很早了,应该十六、七岁时就接触了。那时候朦朦胧胧就有出家念头了,到了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一些佛经。对道家的经典也很感兴趣,中医、武术、文学、艺术都有了解。当时有个佛教刊物《法音》,办的特别好。我看到净慧长老写的文章写的很好,我就想将来要有机缘要向他好好学习。结果就很巧,十多年之后,我就在他身边学习,过了七十天。你看,愿力是很强大的。

  拟见:那个时候那么年轻就想着出家,是受家庭影响吗?

  一音禅师:我的家庭是很普通的,父亲是一个公务员,母亲是一位赤脚医生。但我父亲是一个文武全才,琴棋书画,各个领域他都有接触,但是没达到一个高度,这是比较遗憾的。虽然他没有在哪个领域有所成就,但是他影响了我们。我从小就受他的熏陶。耳濡目染。

  拟见:您在艺术上的修养其实是源自父亲的熏陶。

  一音禅师:是的,小时候写字、刻印、吹箫、画画、练武,都是受他影响。最早是习武,从五岁开始。我父亲是个武术家,他有很多徒弟。是练少林派的。

  拟见:现在出家已经七年了,从十六七岁到七年前,也隔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做些什么?

  一音禅师:在北京待了十五年,做职业艺术家。书法、篆刻、国画。出家前三年,我在中国道教学院任客座教授,结束之后,就到九华山出家了,因缘到了。

  拟见:小时候有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同?

  一音禅师:小时候就很普通,上学、玩耍、写字、画画,还有练武。只有一点就是性格不喜欢热闹、特别喜欢安静。

  拟见:之前看《维摩诘经》,里面有一句“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就是说,当你有了烦恼,你才会需求佛法。那你当时是因烦恼而接触佛法的吗?

  一音禅师:不是这样,我当时接触佛法是内心有强烈的愿望,很自然的感觉,想亲近佛法。其实烦恼就是菩提。我们都是生病的人,而佛法是药。不可能很快见效,要长久坚持,慢慢才会见效。

  拟见: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音禅师:是的,道理懂了,还要在生活中实践。

▲道理懂了,还要在生活中实践。

  4.艺术是一种游戏

  拟见: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尝试用手指画画的呢?

  一音禅师:应该是出家的第二年,2013年,差不多六年了。

  拟见:当时怎么会想着用手指画画呢?

  一音禅师:好奇吧,一种尝试,也是修行之后才会有这个想法。

  拟见:手指和毛笔应该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一音禅师:很有难度,我画指画之前,画了20多年的毛笔画。画山水、花卉,以花卉为主。用手指画画其实是寻求一种突破。这种突破不在手上,不在毛笔上,而在心里面。还是以修行为主。用功的轻重还是心里要有数,如果不修行,天天在写字画画上用功,只会越来越差。主要还在心上,作品能不能表达一种能量,是来自你的心,不是来自于技巧。艺术是我们心的化现。

  拟见:是我们真性的展现。

  一音禅师:字画是由纸、笔、墨众多因缘和合而成。它是假的,但它的“真”也在“假”里面。我们心的真性通过纸、笔、墨众多因缘完成一幅作品,通过这幅作品传达一种美、一种能量。这种美和能量就是真的。

  拟见:能具体说一下吗?

  一音禅师:万事万物都是有能量的,你开发出来多少,就有多少。我们的佛性是一样的,但我通过修行,开发得多,我显现的也就多。就像我们都有一座矿山,我把那些渣滓去掉的多,里面的矿藏也就出产的多。

  拟见:以前也有这样的例子。

  一音禅师:对,弘一法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出家前和出家后的作品是有天壤之别的,尤其是书法。他出家前两三年都还没什么变化,第四年,就有变化了。也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直到他晚年,彻底的脱胎换骨。这说明他在修行,他在进步。他的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清净,能量越来越强,内心的佛性就会显现出来,从而表达在作品的境界里。想要在艺术上达到那种真正的超凡脱俗的境界,必须在修行上用功。

  拟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

  一音禅师:三岁小儿能到的,八岁老翁行不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都是知易行难,什么时候达到知行合一了,才是真的修行了。

  拟见:艺术对你来说只是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来源,还是你的心。

  一音禅师:艺术是路上的一道风景,看一看就行了,它不是我们的目的地,不必留恋它。你不能沉湎其中,否则就天天说风景好,你的目标在哪里。这样就前进不了了。

  拟见:您不仅在指画上有一定造诣,还有音乐、书法、篆刻等都有所成就。这其实就是来源这颗不断修行的心。触类旁通,殊途同归。

  一音禅师:我现在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还有一定的距离。

  拟见:您会对这有执著吗?

  一音禅师:不会的,现在知道该怎么去做。就是要修行。艺术难道就是为了博取名利吗?要是为了这个,就不用修行了。最终的方向是寻得解脱。

  拟见:其实您的这些作品,对没有接触佛法的人也是一种展现吧。他们通过您的作品而感受到了清净、简单、空的美感。这也是在与大众结缘,一个善巧的方便。

  一音禅师:对,因为一个出家人在艺术领域内有小小的成就,会引起世人的关注,那你就要看一下这个出家师父的成就是和什么有关系的。肯定是他的修行离不开的。我出家之前和出家之后的那个状态完全是不一样的。

  拟见:可否具体说说出家前后作品有什么不同?

  一音禅师:出家之后的作品,火气和俗气慢慢就会消退。很自然,不用强求。这就是修行带来的转变。书法、绘画、篆刻、音乐,它们都在变化。就像做雕塑一样,慢慢把所有多余的东西全部都去掉了,这个雕塑也就完美了。修行就是做减法,修行的境界越高,作品的火气、俗气也就越少。

  拟见:看你的画觉得很安静、很空灵。有了怎样的心,才有怎样的展现。

  一音禅师:艺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安静的,其次是干净的,最后它是美的。艺术以追求美为目的的,但是艺术的基础是真和善,只有在真和善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那种至善至美。如果没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它有可能就是伪美。

  拟见:所以修行很重要,达到那种真善美的境界。

  一音禅师:当你的境界是真善美的了,你的作品自然也是真善美的。

  拟见:现在艺术对你来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一音禅师:是的,它不能代替修行。为什么呢?艺术的方向是美,而修行的方向是解脱。这是两者的区别。它对我来说是一个游戏。

▲指画

▲书法

▲洞箫

▲篆刻

▲艺术的方向是美,而修行的方向是解脱。艺术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游戏。

文字:拟见

图片:一音禅师 李雨蔓 网络

2018年4月19日更新

 

 

 

 

 

 

 

南怀瑾先生:“打坐”的好处

 

  现在告诉大家,为何需要打坐修定。打坐盘腿修定,与明心见性没有多大关系。真的明心见性,不一定是靠打坐的,但又有绝对的关系。若想回到本来清净面目,进一步转换这个色身,就非靠打坐不可。除此之外,无第二条路可走,而且非经修持功夫不可。为什么?明知那个是自然的东西,但是这个自然的东西,被无始以来的尘埃涂蒙得太多,非清理不可。因此修各种功夫的目的,也就是先清理之后,才能见本来。

——《如何修证佛法》

  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实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现在我们以打坐来讲,打坐有个什么好处呢?过去有许多医生反对打坐,现在又不同了,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医生研究打坐,而且把这个拿来治病,叫做“冬眠治疗”,效法动物的冬眠,很有效果。因为洋人高鼻子蓝眼睛说的,我们也跟着说对啦。

   过去西医非常批评打坐,认为打坐两腿交叠,把血管压住血液不大流通,所以发麻了。说到血管压住,你看那些劳力挑担子的,两条腿上青筋一坨一坨地鼓起来,那是因为用力过度,所以血管曲张受伤纠结了。打坐不会坐出腿上的筋纠结,西医不了解中国医学乃至道家气脉的道理,发麻不是血液流通受阻碍的关系,是因为气血不清,浊气没有下降。气脉慢慢走通了以后,不但腿不麻,而且两腿舒服得很。舒服到发快感,因此就不愿意下座了。所谓发乐,就包括快感的意思,快感还是粗的。

  打坐为什么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先不管修道问题,只要腿一盘,手收拢来结手印,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我们这个心脏是一个帮辅,随时收缩舒张,当两腿一盘两手一收,人体四肢向外消耗放射的功能就减少了,因此心脏工作可以缓慢,所以后世修道多半采用了打坐。打坐有九十多种姿势,以盘腿坐比较好,但是也要把姿势弄清楚。……

  现在只讲“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的道理。我们打坐时,外形收拢起来就是管理,内心不向外面消耗了,这是打坐姿势身体“微密”的作用。打坐的姿势包括那么多的学问,所以是“微密”。这还是外形,至于内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难了……

   这个“管括微密”有什么要点呢?下面有,是真正“御政”开始的要点。身心收拢来到达“微密”,这个“微密”不是密宗这个“密”,这个时候印度的佛教佛法还没有来,这个“密”是我们本来文化里就有的。上古的圣人,尤其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退藏于密”,已经说清楚了。如果以《易经》中国文化道理来讲,不管佛家、儒家、道家,一切修身养性法门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就是“退藏于密”。密在什么地方?不是身上哪一个点、哪一个穴道,而是密到不可知处,无始无终一念不生,这个谓之密,没有处所也没有形象。所以“密”字要研究也很多,唐宋以后佛学密宗进来,真正的大密也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另外一个秘密。……

  “知白”而“守黑”,你要想到光明是从阴中来,阴极就阳生,你也不要厌恶阴,它两个一样。所以修纯阴、纯阳都能成道,就是“知白守黑,神明自来”这一句话。我们大家学佛打坐,也不要求啊!刚刚跟朋友谈,也不想成仙,也不想成佛,就是休息。祖师告诉我们:“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你求不来的。那么道怎么来呢?我们可以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心了,一切放心,放下来,就会有个答案给你。魏伯阳祖师讲的,只要你得定,“神明自来”。这就是后来禅门里头的一句老话:“久坐必有禅。”其实久坐不一定有禅,但是这一句话也通啊,只要能“知白守黑”,自然“神明自来”。……

  打坐就是四个字形容“精炁潜通”,你用不着用心的。老实讲,何必做什么工夫!你久坐必有禅。什么道理呢?因为你这个生命,少使它劳动,本身自然有一个法则在动在产生,你慢慢就感觉到了。不是你做工夫做出来的,你越做工夫它就越跑,你坐在那里又要想办法做工夫,又要通那里通这里,你说多么劳苦!道法自然就是“精炁潜通”。

——《我说参同契》

文章来源:南懷瑾先生 南師如是說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南怀瑾先生:即此用,离此用

 

  凡夫众生心识的现状,都是从如来藏识的业力流注为因。由无始时来的我执和法尘的遍计所执,和现行的业力互相辗转熏习,生起人我的八种心认现象的作用,所以名为八识。如果能够灭掉一切诸识的妄缘熏习,不起遍计所执和依他而起的作用,就能顿断业识妄想之流,转识成智,得到真如性净的如来境界。但灭除业识之流,并非如世间的断灭见解,灭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灭是灭了一切业识之流的流注相,转了幻有妄想种子的熏习,而圆成净智的光明。所谓无生与不生也就是这个道理。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时间所具的种性,和无边虚空的种性,都如换旧更新,由此转了污染熏习的业力而成为净智,阿赖耶识转为真如,乃是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但依体而立义,便说为毕竟空,因为真如自相,的确已经空了一切业识流注之相。唯依用而立义,便说为胜义有,因为真如的体相本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奈何学者都由这个道理而兴起理念上的争端,实在是没有圆融贯通吾佛一大藏教全体的宗旨。如果真能证到“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境界,自当释疑息诤了。

 ——《楞伽大义今释》

 

  简机锋六类者:如“接引学人”、“勘验见地”、“辨器搜括”、“锻炼盘桓”、“换互开眼”、“简炼操履”,试分述之。接引学人如:

  百丈参马祖为侍者,经三年,一日,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子飞过,祖曰:是甚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去也?师曰:飞过去也。祖遂把师鼻扭,负痛失声,祖曰:又道飞过去也?师于言下有省。师再参,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师直得三日耳聋。

 ——《禅海蠡测》

文章来源:南懷瑾先生 南師如是說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古训:你是吉人,自有天相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善者,自有天助。

  《道德经》里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不会偏袒谁,但他总是眷顾善良的人。

  很多人求仙问佛,想要得到鬼神的庇护。

  但其实,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一个人的祸福从来不是在外面求得的,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修养获得。

  让自己成为吉人、善人,自然就有上天的眷顾和帮助。

  所谓吉人、善人,不一定是伟人、圣人,生活中就存在着很多吉人,那些行善的人,自强的人,大气的人,就是上天要帮助的吉人。

  01

  吉人,行善之人。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心本善,就像水自然而然地向下流淌一样。

  吉人,就是把内心的善良发挥出来,通过行善来帮助别人,增加自己的福报。

  扶危济困,帮人难处,记人好处,都是行善。

  行善会改变一个的气质,进而改变一个人的容貌,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有亲和力。

  他们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让人越看越顺眼,所以善良的人走到哪里都有人欢迎。

  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从小的好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上天一定会善待你,帮助你。

  02

  吉人,自强之人。

  《周易》上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意思是说,只要自己努力,上天也会护佑你,如果自暴自弃,上天就不会眷顾你。

  陷入困境时,人不能只是祈求别人拯救,而要先努力自救。

  自强、自佑,是天助天佑的前提。

  中国人喜欢讲天人合一,天佑加上自佑,当然心想事成,吉无不利了。

  吉人,必定自强不息,在人生路上,他们不怨天不尤人,日新其德,孜孜不倦,一步步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如有神助。

  03

  吉人,大气之人。

  大气之人,拿得起放得下,不会在得失、情感之间纠葛,对人对事,更不会小肚鸡肠。

  他们有大眼界,大格局,能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能进能退,稳重沉静,坚韧不拔。

  他们威而不猛,光而不耀,庄重而温和,他们威严却不凶猛,和人相处,不会让人觉得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大气之人淡定从容,遇事沉稳中又积极果断,胜不骄,败不馁。

  他们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从不违背道义,背地里损害他人利益。

  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心悦诚服,尽心竭力?

  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想要得到上天的帮助。

  但其实,重点在自己,在修身,修行;不在别人,也不在别处。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作者:儒风大家

  文章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2018年4月27日更新

 

 

 

 

 

马云终于辞职了,却留下句句触动心灵的话!!

 

  1、马云:我最遗憾的错误

  01年,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

  现在十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怀疑过其能力的人都成了副总或董事。

  我相信两个信条:态度比能力重要,选择同样也比能力重要!

  2、马云:不能统一人的思想,但可以统一人的目标

  千万不要相信你能统一人的思想,那是不可能的。

  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他们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干活。

  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要比团结在一个人周围容易的多。

  3、马云提醒: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

  ①有人觉得我牛,6分钟说服了孙正义,其实是他说服了我。见孙正义之前,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

  ②做企业赢在细节,输在格局。

  ③格局,“格”是人格,“局”是胸怀,细节好的人格局一般都差,格局好的人从来不重细节,两个都干好,那叫太有才!

  4、马云:领导比员工多什么?

  领导永远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请错人了。

  ①要比眼光:比他看得远;

  ②要比胸怀:领导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

  ③要比实力:抗失败的能力比他强;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的素质就是眼光、胸怀和实力。

  5、马云:中国商人千万别在“红道”上混

  ①人一辈子要明白钱和权两个东西是绝对不要碰在一起,当了官永远不要想有钱,当了商人千万别想权;

  ②钱和权这两个东西碰在一起就是炸药和雷管碰在一起,必然要爆炸;

  ③胡雪岩的悲哀就在于他是红顶商人;

  ④中国商人千万别在“红道”上混。

  6、马云:年轻人必须思考的4大问题

  ①什么是失败?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

  ②什么叫坚强?经历许多磨难、委屈、不爽,你才知道什么叫坚强。

  ③你的职责是什么?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多努力一点、多一点理想,这就是你的职责。

  ④傻瓜用嘴讲话,聪明人用脑袋讲话,智者用心讲话。

  7、马云:人生在世在做人,不是做事

  我跟自己讲我们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工作的,我们是来享受人生的,我们是来做人不是做事。

  如果一辈子都做事的话,忘了做人,将来一定会后悔。

  不管事业多成功、多伟大、多了不起,记住我们到这个世界就是享受经历这个人生的体验。

  忙着做事一定会后悔。

  8、马云:高手的竞争论

  ①一定要争得你死我活的商战,是最愚蠢的。

  ②眼睛中全是敌人,外面就全是敌人。

  ③竞争的时候不要带仇恨,带仇恨一定失败。

  ④竞争乐趣就像下棋一样,你输了,我们再来过,两个棋手不能打架。

  ⑤真正做企业是没有仇人的,心中无敌,天下无敌。

  9、马云:别把抱怨当习惯

  人是退化最严重的动物。跟兽比人很“弱肢”,和狗比人很“闻盲”,但人类“进化”了抱怨。

  偶尔为之无大碍,但当抱怨成习惯,就如喝海水,喝的越多渴得越厉害。

  最后发现,走在成功路上的,都是些不抱怨的“傻子们”。

  世界不会记得你说了什么,但一定不会忘记你做了什么!

  10、马云给初创企业者的忠告

  ①大家看不清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②让员工笑着干活。

  ③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④抢在变化之前先变。

  ⑤忘掉money,忘掉赚钱。

  ⑥小聪明不如傻坚持。

  ⑦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

  11、马云谈创业

  ①一个好的东西往往是说不清楚的,说得清楚的往往不是好东西!

  ②创业要找最合适的人,不一定要找最成功的人。

  ③这世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关系。

  ④免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

  ⑤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

  12、马云“四不”创业智慧

  ①创业最怕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②看不见对手在哪里,看不起对手,看不懂对手为什么可以变得那么强,然后就跟不上了;

  ③即使对手很弱小,也一定要把对方看的很强大,即使对手很强大,也不一定要把自己看的很弱小。

  13、马云当你决定要创业时

  便意味着:

  ①没有了稳定的收入;②没有了请假的权利;③没有了得红包的机会。

  然而却更意味着:

  ①收入不再受限制;②时间运用更有效;③手心向下不求人。

  想法若不同,结果便不同;选择不一样,生活才变样。

  14、马云谈机会

  如果一个方案有90%的人说“好”的话,我一定要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

  因为这么多人说好的方案,必然有很多人在做了,机会肯定不会是我们的了。

  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看过的书和遇到的人

  转载自百度文库

  2018年4月29日更新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文/ 米兰-昆德拉

  遇见是两个人的事,离开却是一个人的决定,遇见是一个开始,离开却是为了遇见下一个离开。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最糟糕的不在于这个世界不够自由,而是在于人类已经忘记自由。

   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

 

  爱情意味着要么得到一切,要么全无。爱情是完整的,否则它就不存在。我在这里,他在另一边。你必须站在我这边,而不是站在中间。如果你同我在一起,你就得想我所想,做我所做。革命的命运和我的命运是完全一致的,谁反对革命就是反对我。如果我的敌人不是你的敌人,那么你就是我的敌人。

  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两个人彼此靠近总需要超越某种相异性,而拥抱的一瞬之所以醉人就因为它只能是一瞬的时间。

   只有当一个人上了年纪,他才可能对身边的人,对公众,对未来无所顾忌。他只和即将来临的死神朝夕相伴,而死神既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他用不着讨好死神;他可以说他喜欢说的东西,做他喜欢做的事。

  我们选择了这个方法正如你选择了你的命运,你我的选择都同样是不可改变的。 然而,每一个人都遗憾他不能过其他的生活。你也会想过一过你所有未实现的可能性,你所有可能的生活。

  只有逃向崇高借以逃避堕落!

  睡眠对于他来说不是生命的反义词;睡眠对他来说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种梦。他从一个梦转到另一个梦,就好像从此生命到彼生命。

   她想到艺术家的爱也许完全是出于误会,她老问他为什么爱她。他总是回答,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默,恶徒爱村姑。他总是说,他爱她一如屠夫爱小牛胆怯的眼睛,闪电爱宁静质朴的屋顶。 所以他爱她,是因为她与他不同,他破坏她,摧毁她,然后重新创造出一个他企望的她。

  忌妒是对权力欲没有满足的忿忿不平。

  最好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她的爱究竟值多少呢?几星期的悲哀。很好!那么,什么样的悲哀?一点挫折。一星期的悲哀又是什么样呢?毕竟,没有人能够一直悲痛。她在早晨忧伤几分钟,晚上忧伤几分钟。加起来会有多少分钟?她的爱值多少分钟的悲哀?他值多少分钟的悲哀?

  温情只有当我们已届成年,满怀恐惧地回想起种种我们在童年时不可能意识到的童年的好处时才能存在。 温情,是成年带给我们的恐惧。 温情,是想建立一个人造的空间的企图,在这个人造的空间里,将他人当孩子来对待。 温情,也是对爱情生理反应的恐惧,是使爱情逃离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里,爱情是阴险的,是强制性的,负有沉重的肉体和责任)、把女人看作一个孩子的企图。

  他看着她,心想他真是美丽,美得让人很难离开,但是窗子以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已经是梦的尾端。 最美妙的时刻,是一个梦尚在持续,另一个梦已经临近的时候,这时他醒了。 那双抚摸他的手,就在他一动不动地站在群山背景之中的时候抚摸他的手属于另一个梦里的女人,一个他即将要坠入其中的梦,但是克萨维尔还不知道,因此在此刻,这双手只是单独存在着的,仅仅作为手;在茫茫的空间里一双奇迹般的手;两段奇遇之间的手,两段空茫之间的手;即不属于身体也不属于头的手。

 

  他的一生就是在被遗弃的电话亭里,在没有连线,根本无法接通任何人的听筒前的漫长等待。现在,他面前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从被遗弃的电话亭中走出来,尽快出来!

  通常情况下,当某种不可逆转的事情在即将发生之际,人们会加速事件的发生(也许是为了证明在事件的进程中我们还是有一点微小的决定权的。)

  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他想把他的生命置于天平上,天平的另一端放着死亡。他想使他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天,是的,每时每分都值得与终端——死亡——等量。

  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怎样一种悲伤地精灵,我没有翅膀,但是请允许我有眼泪,请允许我有沉重的步履和苍凉的手势。

  他在另一段生活里,另一段故事里,他无法在他目前所处的生活中拯救他已经不在场的生活。 但是窗外的那个世界更加美丽。而如果他为此抛弃他所爱的女人,这个世界则会因为他付出了背叛爱情的代价而弥足珍贵。

 

  他说他爱她就像拳击手爱蝴蝶,歌唱家爱沉寂,强盗爱上了村里的小学老师,他说他爱她就像屠夫爱上小牛犊那惊惧的眼神,闪电爱上了屋顶的宁静。

  自由并不始于双亲被弃或埋葬之处,而是始于他们不存在之处: 在此,人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知道谁把他带来。 在此,人由一个被扔入森林的蛋来到世间。 在此,人被上天啐到地上,全无感恩之心踏入这尘世。

  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一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

  画家的责任并不在于再现事物的线条,而在于用自己的线条在纸上构筑一个新世界。

  她觉得自己的灵魂尚很年轻,而身体已经可悲地老去了,她在这场遭遇激情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自己也不知道日后将是身体的衰老还是灵魂的年轻带来的爱情的毁灭。

  承诺在哪里 ,背叛就在哪里。

 

  她甚至没有向他暗示,她所称的爱情幸福实际上只是一场心劳日绌。……虽然她终于想要恢复自我,可只有在不真诚中她才能恢复自我。……不,她不会再把自己展露给他,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他想把自己安全的藏在庄重之中,因此她不得不虚伪,……此刻,她不仅把自己看作无限悲伤,而且把自己看作崇高,不幸和坚强;几天前还仅仅是刺痛的悲哀,如今却诉诸尊严的语言,给了她一种欣慰。这是美丽的悲伤,她看见自己被忧郁的光辉所照亮,既悲伤又美丽。

文章来源:夫莽 哲学与艺术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西来一句:“吾本来滋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祖以后,禅宗开展出五家七宗,自此大鸣大放,亘古流芳。说到门庭家风,各有千秋,最为人熟悉乐道,也最能体现禅法不拘一格的有四:德山赐棒,临济四喝,云门餬饼,赵州吃茶。

  画中罗汉的衣着布满皱褶,其手持一木棒,神色严峻地盯着前方,仿佛弟子言语间如有迷惑、蒙蔽心性之处,必给予当头一棒,以使其猛然醒悟而不再言说。这种突然打断弟子思路,令其刹那间直接认清自己的方式,既是禅宗有名的“当头棒喝”。

  德山棒

  德山宣鉴禅师精研佛法。尤其擅长讲解《金刚经》。当他听说南方禅宗十分兴盛,便不平道:“佛学如此博大精深,即使修行一辈子,也难以成佛,南方的妖魔竟敢胡诌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要捣毁他们的老巢,灭绝这些邪种,以报答佛恩。”于是,他挑着《青龙疏抄》离开了四川,在湖南澧阳的路上,他看到一位妇人在卖饼,当时他肚子有点饿了,就停下担子,想买点心。妇人指着他的担子问:“里面装的是什么书啊?”德山道:“是《金刚经》。”妇人说:“我有一个问题,你要答得上来就送你点心吃,如果答不上来就请你走开,没有点心吃。《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也不可得,不知道你点的是哪个心?”周金刚顿时哑口无言。

  随后,他到龙潭崇信禅师那里去,一进法堂他就大声嚷嚷:“久闻龙潭大名,到此一看,既不见潭,也不见龙。”崇信躬身道:“你已经亲身到了龙潭。”德山无法回答,就留了下来。一天夜里,德山宣鉴侍立在龙潭身旁,龙潭禅师说:“夜深了,你怎么还不回去?”德山宣鉴便往外走,刚出去又回来说:“外面好黑。”禅师便点起一支蜡烛给他,他刚伸手接,禅师就一口吹灭,德山顿时大悟。第二天,龙潭对大众说:“这里有个汉子,牙齿好像剑树,张着血盆大口,一棒打不回头。他日异时,在孤峰顶上,树立我的道法。”德山宣鉴悟道后,便把《金刚经疏抄》等在法堂上一把火烧了,他感叹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宣鉴一日上得堂来,道:“说得出来也三十大棒,说不出来也三十大棒。”德山的棒与临济的喝,形成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

  临济喝

  临济宗的宗祖临济义玄禅师,为了寻求具足证量的真善知识,游历四方,行脚天下。先参黄檗希运禅师,请教“什么是佛法大意”。三次发问,三度遭黄檗痛打,一时不能领悟。

  义玄十分茫然,自己虽然已经在师父门下参学三年。但仍不能明了师父的心要宗旨,于是想离开黄檗,黄檗观察义玄因缘,指点他到自己熟知的高安大愚禅师那里去。当时大愚与黄檗齐名,皆为宗门大德。

  义玄到大愚处后,大愚即问:“从哪里来?”“从黄檗门下来。”“黄檗有什么话说?”“我三次发问佛法的大意,三次挨打。我是哪里不对呢?”“黄檗如此为你恳切婆心,他打你是为你解粘去缚,你怎么到我这里问对错呢?”听了这话,义玄大悟。随即道:“原来黄檗的佛法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呀!”大愚抓住义玄问:“你这尿炕的小和尚,刚才还哭哭啼啼,怎么又说黄檗的佛法没有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这时,义玄向大愚肋下打了三拳,大愚撒手把义玄放了。“你的师父还是黄檗,非我所知。”不久,义玄辞别大愚返回黄檗门下,向黄檗叙说了此事。黄檗道:“这大愚太饶舌多事,待明日见了,非痛打他一顿不可!”义玄道:“说什么明天。现在就揍他一顿!”一边说着,一边向黄檗肋下筑了三拳!黄檗呵呵大笑,加以印可。

  义玄禅师离开黄檗后,行脚天下。与诸方大老相互印可,辨机交锋。丛林有“临济游方,气吞诸方”的说法,义玄惯常以“喝”接化学人,门风峻烈,威震禅林。“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

  当头棒喝,可以使人梦醒,用棒用喝,是临济宗开悟的方便法门。唐代德山宜鉴禅师常以棒打为接引学人的方法,形成特殊的家风,被称为德山棒。这种开悟方法的目的是截断学人的心识活动,令其在猛然之间不假思索,可以直接见性;另一方面,这样做是不许学人直接说出悟境,以免触犯自性不可说的忌讳。

  临济宗的义玄禅师是临济宗的祖师,他早年在希运禅师门下习禅,因此承袭了黄檗一家严峻的禅风。临济禅师常以大声呵斥来接引弟子,所以世人称他为“临济喝”,以彰显他独特的禅教方式。

  云门饼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云门饼又作云门胡饼,韶阳糊饼,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如何是超佛越祖”一问,所作之机缘问答。碧岩录第七十七则。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云门禅师以“糊饼”(胡麻所制之饼)回答佛意、祖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问,而绝不容以思量分别之余地,即显示超佛越祖之言,除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外,别无他意。故即便是超佛越祖之谈,亦无如一个糊饼吃却了事。

  在云门禅师这里,管你老少贤愚,他都是一块饼。这一块饼甜蜜蜜,也是告诉你:所谓道也好,禅也好,你不要只看表面,你要透彻到里面去。像他给你的饼,里面有甜蜜蜜的心意。道,也在我们的内心,那内心的证悟就是甜蜜蜜的滋味!在这些公案里,云门禅师无非是借“糊饼”之语,来打破参问者的妄想执着,而欲使其恍然有悟。

  云门饼是云门宗祖师文偃的法门,曾经有人向他请教佛法,他只对请教着说胡饼圆的,让学人吃胡饼去。云门以“糊饼”(胡麻所制作的饼)来回答佛意、祖如何是超佛越祖德问题,意思就是除着衣吃饭,屙屎送尿外,别无他意,所以说即便是超佛越祖的理论,也不过一个胡饼吃却了事。

  

  赵州茶

  赵州禅师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赵州禅师以其证悟渊深,年高德劭而享誉当时中国的南北禅林。有人向赵州和尚请问佛法时,他往往不直接和他说什么,而是叫他吃茶去。

  有一个和尚来参拜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那个和尚说是第一次来,赵州和尚告诉他“吃茶去!”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和尚来参拜他,赵州和尚同样问他是第一次来还是第二次来,他说是第二次来。赵州和尚同样告诉他“吃茶去!”。当时在他身边的寺院的负责的和尚就问赵州,第一次来的你叫他吃茶去,我们可以理解,怎么第二次来的也叫他吃茶去呢?这是什么道理呢?赵州和尚就叫这个和尚的名字,他就回答我在这里,赵州和尚说:“你也吃茶去!”

  赵州茶是赵州从谂的开悟示语。赵州从谂是南岳下三世法嗣,赵州茶警示学人学习佛法不是一个知性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对禅的体验也同样如此,就像要知道茶的味道,你必须亲自去喝那茶。

来源:光明佛坛

2017年11月2日更新

 

 

 

 

你接受不了的,正是你所需要修炼的

 

 

  导读

  任何经过我们生命的人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真正的智慧在于看清自己,成长自己。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

  从外在看内在,从别人看自己

  透过别人,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我们对别人的意见,主要是取决于他们使我们看清自己什么,而不是我们如何看他们。

  你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透过它们,你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

  你在发觉对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你也等于是在发掘你自己。去了解别人的感觉、想法,你也会更了解自己,你们相互成为对方的镜子。

  如果你觉得伴侣对你失去热情,可能是因为你也对他失去热情,就像一位婚姻专家说的:“如果我们的婚姻变得乏味,可能是因为我觉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这个人很乏味。”

  事实上,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帮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跟一个人越亲密,就越容易产生厌恶,因为他让你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别人最惹你讨厌的地方,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认为别人是什么样的人

  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

  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就会怀疑别人的品德;一个对别人不忠诚的人,也会怀疑别人对他的忠诚;一个不正直的、不正经的人,就会把别人的任何举动都“想歪”,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一个对别的女人有非份之想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猜疑自己的女人。老遇到讨厌的事的人,往往是令人讨厌的人;喜欢挑人毛病的人,其实自己才最有毛病;喜欢说三道四的人,其实自己才最不三不四。

  如果你很爱发脾气,你就会认为别人常惹你生气,每一件事都可能变成你愤怒的理由。并不是说每一样东西都是错的,而是你会投射,你会把隐藏在自己内在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

  你会谴责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因为你有太多的怒气,所以即使是一点小事也能引燃怒火。

  同样,别人对你说什么,也反映了他们是谁及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批评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不满,甚至他们自己就是他们所批评的“那种人”。

  当你内心走向良善时,你将停止批评别人和对别人的批评产生反弹。

  如果你对一颗长满苹果的树木丢石头,掉下来的就只会是苹果,不管谁丢都一样。一个真正良善的人,不管你对他怎么样,他显现出来的就只会是平和、良善,因为他就是那样的人。

  你内在是什么,就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你对外排斥什么,对内就排斥什么

  一般而言,那些我们相处愉快的人,正是反映了我们喜欢且接受的内在自我;而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则反映了我们不愉快且不接受的内在自我。

  教双方和谐相处,不如教他们让自己内心和谐,那样双方自然会和谐;教他们如何增进彼此感情,还不如教他们增进自我成长,那样彼此关系自然会成长。

  当有人问我要如何改善关系,我总会告诉他们:“首先你要深入内在,除非你内在的问题先解决,否则你不但无法改善,而且会制造更多问题。”

  一个有控制欲的人,除非内在的空虚得到填补,否则就不可能放下别人,也难以解放自己;一个满怀怨恨的人,除非内在愤懑的情绪得到抒解,否则就不可能停止怨怼;一个爱嫉妒的人,除非内在能找到自信,不再跟人比较,否则就不可能停止嫉妒。

  每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都是内在思想的呈现。你如果无法信任自己,就很难信任别人;你如果无法尊重自己,就很难尊重别人;你如果无法肯定自己,就很难肯定别人;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就不可能照亮别人。

  当伴侣们没有了爱而彼此伤害,我不会告诉他们要如何努力爱对方,而是要求他们先学会爱自己,因为伤害对方其实就是伤害自己。

  你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你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你不断与自己的内在冲突,那么你也会不断地与别人冲突;如果你自己内在的情感挣扎,那么你也会与别人在情感上发生挣扎。我们在感情中所遭遇的问题,就是我们内在的问题。

  我们吸引的关系,都反映出我们拥有的特质,以及呈现我们的内在自我。所以,不仅要检讨你跟别人的关系,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关系。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自我检视的问题:

  “当我观察你所反映的我,我感到__。”(如愤怒、恐惧、失控、困惑之类的感受。)

  “你反映了我的哪个自我?”“外在”困扰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内在”无法整合的部分。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

  你约束别人,自己也会被约束。你越恨就越束缚,你越爱就越自由

  当你掌控别人时,你同时也被掌控;如果你绑住别人,别人也会绑住你。你想想看,当你控制别人,不准他们做这做那,那如果他们不照你说的话去做呢?

  你会怎么样?你就会不高兴,对吗?你的喜怒哀乐是由别人来决定,你认为他们是被你掌控的吗?不,其实你才是被掌控的。以眼还眼,结果是大家都瞎了。

  如果你不断在记忆中反刍旧伤痛,你就是给了最初导致伤痛的人、事一再伤害你的力量。那就是我为什么说,当你怨恨别人时,表示某种程度上,你也在怨恨自己。

  要怎样彻底消灭敌人?把敌人变成你的朋友!你会发现,那些最难得到原谅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谅的人;最难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如果你很排斥,它就是你必须学习的课题

  如果你很欣赏,它就可以蜕变成爱。我们主要的人际关系,不断地反映我们应该学习的课题是什么。

  无论是你的老板、同事、部下、朋友、同学,还是你的父母、配偶、儿女、兄弟、姐妹、情人,这些人所拥有的你所不喜欢的个性、想法和行为,往往都是你需要学习的部分。他们会显露你的阴影,会一再地重复你所厌恶的言行来让你学习。

  当有人指出你的错误,你很气那个人,但这是他的错吗?不,他只是帮你把“发霉的阴影”拿出来晒晒太阳。

  你不会因为别人说你想偷窃海洋馆里的一只鲸鲨而冒火,因为那是你连想都不会想做的事。但是,如果你太太说你旅游出差是想借机去“偷腥”,你可能就会辩驳,甚至发火。

  为什么?因为这种事有可能发生,或曾经甚至已经发生了。没错,一般而言,越接近事实的指控,你越有可能起而辩护和发火。

  所以,以后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不要再像以前一样,立刻去攻击或反击,你要开始反问自己,因为他们说的很可能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你又何必那么“当真”,对吗?

  人们常说天赐良缘,什么是良缘?你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是与你“姻缘”最深的人,他们之所以会安排在你身边,都是“有原因”的。

  因此,不要说不喜欢就排斥或试图逃避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天赐的良缘”,你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缘来蜕变自己。

  爱是什么?爱就是欣赏你不喜欢和不爱的。如果在你生活周遭有太多你讨厌或不爱的人事物,那是因你一直在排斥,所以他们才会一再出现,你必须学会生活的艺术——将它们蜕变成爱。

  去爱一个喜欢你的人,没什么了不起。

  去爱一个爱你的人,你什么分数也得不到。

  去爱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你一定会在生命中学到一些东西。

  去爱一个无缘无故责备你的人,你就学到了生命的艺术。

  本文转载自光明网

 

 

 

 

稻盛和夫:我为什么皈依佛门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KDDI,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1997年,稻盛在京都圆福寺剃度出家,僧名“大和”,尊该寺的西片担雪法师为师,过了几个月头戴竹笠、四处化缘的僧人生活。

  1 / 我为什么皈依佛门

  宇宙的意志、造物主究竟抱着怎样的期望让我们降生于世、授予我们不可重复的人生、并让我们自然地成长发展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生存才能顺应这个巨大的期望呢?这虽然是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莫大的疑问,然而我认为,除了“提升心性”之外,再无别的答案。

  我多次讲述,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

  在这个巨大的目的面前,我们个人在世时积累的财产、名誉、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事业成功,飞黄腾达,富可敌国,所有这一切,与“提升心性”相比,犹如尘埃,不足挂齿。

  宇宙意志为人类生命所设定的最终目标,就是磨练心志这一条。宇宙赋予我们的这个人生,不过是修炼我们灵魂的道场。

  磨练心志、提升心性,要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精进”。我已屡次三番强调。释迦归纳的修行法则“六波罗密”,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这六项,我们只要牢记并每天实践,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灵魂就能够向上提升。

  上述道理,虽然朦胧,我却有切身的感受。我遵循这道理一路走来。迎来65岁的时候,为了重新理解人生的意义,为了获得真正的信仰,我决心皈依佛门。

  多年前我就打算,60岁时退出经营第一线转入佛门。但临近花甲之年,手机事业方兴未艾,身不由己,我无法抽身。直到65岁,再也不能拖延了,我决心退居二线,仅担任京瓷和DDI的名誉会长,剃度进入佛门。

  我原本就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如果寿命为80岁,第一个阶段20年,是从诞生起,到独立迈步人生这个时期。第二个阶段从20岁到60岁的40年,是悉心钻研、奋发努力、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时期。第三个阶段,从60岁开始的20年,应该是为死亡(灵魂新的旅程)做准备的时期。如同从出生到踏入社会要花20年的准备时期一样,我认为迎接死亡也需要20年的准备时期。

  人死后肉体消亡,但灵魂永存不灭。我有此信仰,在我看来,现世的死亡,归根到底,无非是意味着灵魂开始新的征程。所以,对于这新的旅行应该做好周到的准备。我决定出家,就是为了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死亡做好准备。

  2 / 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出家以及随后的修行,对我而言果然是一种严肃的、新鲜的体验。从托钵化缘等修行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佛陀的慈悲。出家后,我发现了过去未见过的新的世界,而有的观念,比如人生必须努力,同过去比没有变化,但出家后我更确认了这一点。

   有禅语说:“悟道前,伐木、担水;悟道后,伐木、担水。”进入佛门后,我依然在俗世的风尘中劳作奔波,但我感觉到,在我的内心深处确实发生了某些变化。比如,通过修行,我重新痛感到自己尚有不成熟的一面。过去,我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指导下属,训示部下时似乎自己很了不起。把自以为十分明白的道理,写进书里或去演讲。修行让我省悟到,在我内心还潜藏着马虎随意、令人厌恶的东西。

  另外,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往往隐于市井。我说的这种人具备美好心灵,他们或者是街头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妇人,或者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着目标奋进的年轻人。我再次感觉到,比起某些有名誉、有财产、所谓功成名遂的人,这些默默无闻的人更为高尚,因为他们富于同情心,能够无私地关爱他人。

  在出家仪式上,导师问我能否遵守十项戒律。我回答我一定好好遵守,这才获得进入佛门的许可。尽管我慎重地发誓持戒,并已经成为一名僧人,但我想,要完全遵守这些戒律恐怕自己还是做不到。

  再怎么努力持戒,勇于精进,花几百个小时去坐禅,最后仍不能踏入悟境。像我这样意志薄弱、无法完全摆脱烦恼的人,为磨炼心志,无论做多少好事,还是做不到完全消除私欲、时刻以利他之心行事的境界。人往往就是这么愚蠢、脆弱、不完美。

  但是,我认为就是这样也不要紧。朝着参悟的境界努力,最终达不到那样的境界,但坚持朝那个方向努力,决不半途而废,这种精神本身就非常可贵。即使没能完全守戒,但是要努力去遵守的愿望,非遵守不可的想法,没能遵守时真挚的反省、自责,这些才是非常重要的。抱着这种心态度过每一天,那么,就算到不了悟境,也能很好地磨炼心志,得到救赎。通过出家、修行,我对这一点产生了信念。

  想要达成却没能达到,反省自已的不足,从明天开始依然坚忍不拔,朝要达成的目标继续努力,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拯救。

  就是说,想要提升心志的愿望以及付诸实行的过程,这才是真正可贵的,这就能够磨炼我们的心志。因为这顺应佛陀的慈悲,符合宇宙的意志。

  3 / 宇宙的意志

  因果法则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它符合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则。从长期看,善因招来恶果,恶因导致善果,这种错乱的事情不会发生。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一切都将顺理成章,因为这就是天理,就是天意。

  这一观点,思考宇宙形成的过程也能明白。宇宙间存在着促使万物生生不息、绵绵不断生长发展的意志和力量,或者可称之为“气”、“能量”。而且,它“性本善”,它把人和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朝“善的方向”牵引。

  森罗万象所有事情都要生成发展,一切生物都要朝善的法向前进,这就是宇宙的意志。换句话说,宇宙间充满了这样的“爱”和“慈悲之心”。

  因此,遵循这莫大的意志(爱),采取与之协调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比什么都重要。思善行善本身,就是顺应和满足宇宙向善的意志,从这里产生好的结果,孕育出了不起的成果,那是理所当然。

  也就是说。前面谈到感谢、诚实、勤奋工作、率直之心,天天反省、不憎恨、不妒忌、先人后己的利他精神……这些善念与善行都是顺应宇宙意志的行为。所以,必然会引导人走向成功,让人的命运变得丰富多彩。与宇宙的意志和趋向是否“同调”,这决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成败。

  本文由制造界摘编自《活法》,稻盛和夫著,曹岫云译,东方出版社出版。

  来源/制造界(ID:baixiu01)

  作者/稻盛和夫

  2017年10月21日更新

 

  宇宙的意志、造物主究竟抱着怎样的期望让我们降生于世、授予我们不可重复的人生、并让我们自然地成长发展呢?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如何生存才能顺应这个巨大的期望呢?这虽然是一个超越人类智慧的莫大的疑问,然而我认为,除了“提升心性”之外,再无别的答案。

 

 

 

 

 

我们的认知塌了——所谓“迷信”,可能是超级科学!

 

  作者:施一公

  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

  与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战。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

  目前有些学科在神经和大脑上对意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虽然对大脑的许多功能有了不少的了解,但是对于意识本身仍然是个迷,仍然无法解释“意识的难题” (the hard problem of consciousness)。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今后,我们或许将发现,有些所谓的“迷信”,或是一种超级科学!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

  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

  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0岁闪亮登场,10岁茁壮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

  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杀手,仅在中国每年就有30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32%。第二种疾病也很可怕,就是癌症,我们身边的人常常被癌症夺去生命,中国每年有265万人死于癌症,占28%。第三类疾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对人的困扰很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多位世界名人都曾受这类疾病的折磨。此外还有34%的人死于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传染病,一小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  

  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去接受生命的挑战。 

  在古代,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比如说当代的屠呦呦为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就是看了古典药学得到灵感,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后来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已经是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索。1985年以后,由于戈尔茨坦和布朗发现了低密度脂肪颗粒的受体(LDL受体),开启了真正的征服心血管疾病的历程。人类始终用科学在应对挑战,从简单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到最后通过基础研究驱使药物的发现。我有三个例子在此分享。 

  第一个例子就是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管形成斑块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受体结合以后会被细胞内吞,内吞以后低密度脂肪的颗粒会被降解,而受体会回到细胞表面,可以重生,再去把新的低密度脂蛋白拉到细胞内去,从而减少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1985年,戈尔茨坦和布朗两位科学家,(也是在座的王晓东的博士后导师),就是因为发现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在戈尔茨坦、布朗和日本科学家Endo Akira等一大批人的努力下,很多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问世了,包括1987年问世的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迄今为止,最有名的他汀类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在座的就应该有人服用过这种药。在它于2011年专利过期之前,全球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堪称药神。

  我们一直在用基础研究去探索最前沿的和疾病做斗争的方式,我们虽然有很多他汀类药物,但是很多高血脂的人仅仅靠吃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阻止心血管软斑块和硬斑块的形成。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逐渐被降解得找不到了,如何把他们的受体的数量恢复出来,就是问题的核心。 

  几年之前,科学家找到了PCSK9蛋白,它可以结合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受体。结合到受体以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被受体一起拉到细胞内内吞了,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被细胞内吞的同时就牺牲了,也就不能再把流淌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解掉,这样低密度脂蛋白大量堆积,就形成了软斑块和硬斑块,最后带来致命的心血管疾病。这个过程是基础研究发现的,而发现这个过程的著名科学家海伦,是一位女性,获得了2015年的生命科学的突破奖。

  第二个例子我们讲讲治疗癌症的新的曙光,也就是大家听过很多次的“免疫疗法”。这个免疫疗法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2015年8月20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向所有世界上关心他的人宣布,自己得了晚期黑色素瘤,而且当时已经有4个2毫米大的肿瘤在脑子里,已经扩散了,他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然而短短3个月以后,2015年12月6日,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告诉人们,通过分子疗法,他脑子里的4个肿瘤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他的分子疗法就包括一个很有名的免疫疗法,就是针对PD-1表面受体的单克隆疗法。免疫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疾病的斗争方式。这种疗法的创始人,也是这一概念的发现者James Allison同样获得了生命科学突破奖。对这一过程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还包括一位中国人,就是陈列平博士。

  第三个例子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非常遗憾,至今人类根本不知道病因,尽管我可以告诉大家很多的理论、数据和实践,但我们只是大概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现在世界上有4700万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预计2050年时,每3秒钟就有一个新的病人出现,我们会有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受它的困扰。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年痴呆症症,也叫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得这个病的病人很痛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痴呆晚期的患者大脑里面有一个个很可怕的洞,大脑被吞噬掉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痴呆症,但是大家公认,如果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老年痴呆症,也许会为治疗带来曙光。

  我自己的实验室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去年在原子分辨率上首次报道了与老年痴呆有直接关系的人源γ分泌酶的结构,这个人源γ分泌酶被认为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必不可少的一个致病蛋白,所以也许通过后续的深化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办法。

  ▷认知生命有极限

  我举了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的例子,最后过渡到大脑。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尽管我们有很好的学习记忆的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出学习记忆的过程,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真的不知道。

  我甚至认为包括我们的电信号记录的神经冲动电位,只是一个表象,不一定是学习记忆的本质。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实是这样一个生物人,是一堆原子构成的人在理解生命。  

  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

  我们人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人是怎么样处理信息的呢?我们先来对信息也就是物质做一个定义。我们有三个层面的物质:第一个物质是宏观的,就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直觉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人是一个物质,房子也是一个物质,天安门、故宫都是物质。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叫微观,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感知到、测量到,从直觉上认为它存在,比如说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说很远的一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球。第三个层面,就是超微观的物质。对这一类,我们只能理论推测,用实验验证,但是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尽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级、能量,但是我们真的很难通过直觉理解,这就是超微观世界。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想一想,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我们人是什么?人就是宏观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所以我们的本质一定是由微观世界决定,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我毫不怀疑我就是一个薛定谔方程、一个生命形式、一个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么解这个方程,不知道思维是怎么产生的,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应该相信,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构成的。

  所以,我们真的就是一堆由粒子构成的原子,如此之简单。我们有多少原子?大约有6×10^27个原子,形成大约60种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比较多的元素,不过区区11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体,然后形成小的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但是你会觉得,不管你怎么做研究,都无法解释人的意识,这超越了我们能说出和能感知的层面。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量子纠缠是可以进化的现象吗?

  所以我想班门弄斧讲一讲量子纠缠。1935年,当爱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尔斯基(Podolsky)以及罗森(Rosen)一起,写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之后,提出了量子纠缠。实际上“量子纠缠”这个词并不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是薛定谔提出来的,当时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量子纠缠的意思是说,两个纠缠的量子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不是独立事件。当你对一个量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状态,可以被关联地测量,很不可思议。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既然存在于客观世界,我相信它会无处不在,包括存在于我们的人体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是这样。量子纠缠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命,其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们可以用直觉去感受的。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比如把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在进化过程中被保存了下来。

  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那么我们人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它。我每呼吸一次会摄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进入我的身体,进入共价结构。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处在世界上一个很遥远角落里的,我没有见过的人呼吸过至少一次,这在一个月内就会做到,人一辈子一直在这么做。而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一天可以有63克的氧气在彼此的肺当中交换。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难得视界

2018年4月16日更新

 

 

 

 

 

【二十四禅图】诠释人之本心,感悟禅学真理!

 

 

  01.无生秘义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黑氏婆罗门,两手托着两个花瓶,前来供佛。

  佛对黑氏婆罗门说:“放下吧!”

  婆罗门便将左手托着的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吧!”

  婆罗门又将右手托着的另一个花瓶放下。

  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吧!”

  这时,黑氏婆罗门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请问您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你将它们统统放下,便可超脱生死,永出轮回。”

  黑氏婆罗门当下悟到了无生法忍。

  02.初示宗旨

 

  菩提达摩祖师到东土时,受到梁武帝的迎请。梁武帝问道:

  “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少,有何功德?”

  达摩祖师答道:“实无功德。这些只是福德,算不上真正的功德,只能获得人天小果。”

  梁武帝问:“如何才是真正的功德?”

  祖师答道:“若得根本智慧,清净空寂,圆融无碍,才是真正的功德。真正的功德,不是以世间有为法所能求得的”

  梁武帝又问:“请问圣僧,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祖师并不直接回答,却说:“法界空寂,本来无圣可言,更不必说圣谛了。”

  梁武帝不解地问:“现在面对着朕的不是圣人,又是谁呢?”

  祖师知其不识禅机,只好摇头说:“不认识。”

  03.断臂求法

 

  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只好守候在洞外。深冬季节,一日,天降大雪,慧可仍然挺立在洞外风雪之中。达摩祖师问道:

  “你因何事,久立不去?”

  慧可眼里含着泪水说:“只求和尚为我开示无上妙法。”

  达摩见多了那些谈玄猎奇,无志实修的知解之徒,对他淡淡地说:

  “如来无上妙道,非同世俗学问,需要具备能行难行、能忍难忍的毅力,以及坚持不懈、百折不回的恒心,方可学修。贪图小智,无德无义,谄曲轻慢者,不能受持。”

  此时,慧可毅然以刀自断左臂,并置于达摩祖师面前,以表决心。慧可坚定求法的举动终于得到了达摩祖师的认可,达摩祖师便问:“你来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我心不安,乞请师父为我安心。”

  达摩说:“你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思索半天,回答:“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我的心。”

  达摩祖师回答:“我为你把心安好了。”

  慧可当下大悟。

  此后,慧可跟随达摩祖师,朝夕参学修行,长达九年,终于得其心要,继承衣钵,成为禅宗二祖。

  04.法界眷属

 

  有位云水僧一路参访,一日来到由一位老妇人管理的庵堂前休息。他问老妇人:“师姑,这座庵堂里除你之外,还有其他的眷属吗?”

  老婆婆:“有。”

  云水僧:“怎么没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我的眷属呀!”

  云水僧:“无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师姑的样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么样子?”

  云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云水僧:“师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并没有混淆佛法呀!”

  云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这样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么?”

  老婆婆:“法师!你不可那么说,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05.拜诣真身

 

  南塔光涌禅师初参仰山禅师时,仰山问他:“你来做什么?”

  光涌答:“来拜见禅师。”

  仰山又问:“见到禅师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再问:“禅师的样子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也不像佛!”

  仰山继续追问:“既不像佛,那么像什么?”

  光涌从容回答:“若有所像,与驴马有何分别?”

  仰山大为惊叹,感慨地说:“凡圣两忘,情尽体露。二十年来,我以此试人,无一能解者。请你善加保任!”

  06.古镜茶坊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情招呼道:“禅师!辛苦了吧?喝茶吗?”

  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店主,点了一下头。

  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小心谨慎地说道:“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如果您能告诉我,我就供养您,如何?”

  有道禅师:“你问吧!”

  店主问道:“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很快答道:“黑如漆。”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道:“照天照地。”

  店主不以为然,说道:“对不起!恕不供养。”说罢转身就走开了。

  有道禅师愣了一下,心想:“我数十年参禅,现在连这个卖茶人都不如,惭愧!”于是痛下决心,勤苦参学,闭门深修,终于开悟。

  三年后,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这家茶坊的门口。店主仍亲切地招呼道:“呵!三年不见,仍想请教那句老话,古镜未磨时如何?”

  有道禅师顺口说道:“此去汉阳不远。”

  店主再问道:“古镜既磨后如何?”

  有道禅师回答:“黄鹤楼前鹦鹉洲。”

  店主听后,当即虔诚地说:“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随即转身吆喝道:“伙计!茶,上茶,上好茶!”

   07.喝消轻重

 

  翰林学士苏东坡,听说荆南玉泉寺承皓禅师禅门高峻,机锋难触,心中甚为不服。于是微服求见,想要试一试承皓禅师的修为如何。刚一见面,东坡就说:

  “听说禅师的禅悟功夫很高,请问,禅悟是什么?”

  承皓禅师不答反问道:“请问尊官贵姓?”

  东坡答道:‘姓秤,称天下长老有多重的秤!’

  承皓禅师大喝一声,说道:“请问,这一喝有多少重?”

  东坡无以为对,遂礼拜而退。

  08.生死思量

 

  金山昙颖禅师,曾游京城,住在李端愿太尉的花园里。有一天,太尉问他:

  “请问禅师,人们常说的地狱,究竟是有呢,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道:“诸佛如来说法,向无中说有,虽有还无;太尉现在向有中觅无,是无中现有。人眼前见牢狱时,为何不心内见天堂?欣喜和恐怖都在于心,天堂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善恶造作皆能成境,太尉若能了知自心的作用,自然就不会有疑惑了。”

  太尉:“心,如何了知?”

  昙颖:“善恶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后,心归何所?”

  昙颖:“心归无所。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时,归于何处?”

  昙颖:“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则我早已知晓。”

  昙颖:“请道一句,生从何来?”

  正当太尉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喝道:“你在这里思量个什么?”

  太尉:“明白了,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昙颖:“百年一梦。”

  太尉李端愿当下有悟,而说偈曰:

  “三十八岁,懵然无知。及其有知,何异无知?”

  09.不可思议

 

  有一次,一位学僧问惟宽禅师:“狗有没有佛性?”

  “有。”惟宽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

  学僧又问:“禅师你有没有佛性?”

  禅师答道:“我没有。”

  学僧不解地问:“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么你却没有呢?”

  禅师说:“因为我不是一切众生。”

  “你既然不是众生,那一定是佛吧?”

  “也不是佛。”

  “那究竟是何物呢?”

  “也不是物。”

  学僧思考片刻后,问道:“可以看得见,想得到吗?”

  禅师笑着答道“不可思,不可议,所以说不可思议。”

  10.孰见斩蛇

 

  有一位讲经僧来参访智常禅师,禅师正在田间锄草。忽然草中窜出一条蛇来,禅师举起锄头便砍。讲经僧不以为然地说道:“久仰禅师道风,今天一见,原来是个粗行沙门。”

  智常禅师道:“像你这么说,究竟是你粗,还是我粗?”

  讲经僧于是展开辩论,问道:“什么是粗?”

  禅师放下锄头。

  讲经僧又问:“什么是细?”

  禅师举起锄头,作斩蛇的姿势。

  讲经僧不明白智常禅师的意思,又问道:“你根据什么道理这样做呢?”

  禅师道:“凭什么,且不说。请问你什么地方看见我斩蛇了?”

  讲经僧理直气壮地答道:“当下!”

  智常禅师以训诫的口气对这位讲经僧说:“你当下见不到自己,却来见到斩蛇做什么?”

  讲经僧终于有省。

  11.德山焚稿

 

  德山禅师本是北方讲经说法的大师,因不满南方禅门“教外别传”的说法,携带自著的“《金刚经》青龙疏钞”南来抗辩。才到南方就受到一位卖点心老婆婆的诘问而不能答(老婆婆问他,“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要点哪个心?”),自此收起狂傲之心,并请问老婆婆,近处有什么宗师可以前去参访?老婆婆告诉他在五里外,有一位龙潭禅师,非常了得。

  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一见龙潭禅师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龙潭禅师回答道:“龙潭!”

  德山禅师又问道:“既名龙潭,我在此巡回,既不见龙,又不见潭,这是何故?”

  龙潭禅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德山禅师:“你辛苦了,你已到了龙潭!”

  这天夜里,德山向龙潭禅师请益,站在龙潭禅师座前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夜已很深,你为何还不下去!”

  德山道过晚安,告辞回去,走到门口,又再回来,说道:“外面实在太黑,学僧初到,不知方向。”

  龙潭禅师就点燃了一支蜡烛给他,正当德山伸手来接时,龙潭禅师又把蜡烛吹灭了。德山忽然大悟,立刻跪下来,向龙潭禅师顶礼。龙潭禅师问道:“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回答道:“从今以后,我对天下所有禅师的舌头,都不会再怀疑了。”第二天,德山禅师将自己写的疏钞拿到堂前当众焚烧。当火焰燃起时,他吟唱道:“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12.附赠宝月

 

  良宽禅师除了外出弘法,平时就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里,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棚,小偷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平和地对那个两手空空的小偷说:“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望着小偷的背影,无限感慨地自语道:“可惜啊,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13.文喜嫌圣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一日傍晚,途中经金刚窟般若寺,遇见一位牵牛的老翁。

  文喜问:“请问长者,可否借宿一晚”

  老翁答道:“你有执着心,不能留你住。”

  文喜解释说:“我没有执着心。”

  老翁问:“你受戒了吗?”

  文喜答:“早都受过戒了。”

  老翁说:“既然没有执着心,还用得着受戒吗?”

  文喜禅师无言以对,作礼告退。再回头时,老翁与寺都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抬头却见文殊菩萨乘金毛狮子在五色云中款款飘游。后来,文喜前往洪州观音寺向仰山禅师参学,契悟心要,并担当寺里的煮饭工作。一日,厨房的蒸汽中忽然显现出文殊菩萨的形象,文喜举起勺子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岂能乱我心。”

  文殊菩萨风趣地说:“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14.方便接引

 

  赵州王前往拜访赵州禅师,赵州禅师并未出迎,坐在禅床上会见他,并且问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不明白。”赵州王回答。

  禅师见赵州王未明其意,于是转而解释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请别见怪。”

  赵州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禅师更加尊重,并于次日派一位将军前往赠送礼品。禅师听说后即下床相迎受礼。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从念禅师:“大王来时,你不下床,大王的部下来时,你却下床相迎,这是为什么?”

  禅师对弟子们说:“你们有所不知,人分上中下三等,但并非以身份而论。上等人来时,禅床上应对;中等人来时,下禅床接待;末等人来时,要去山门外迎接。”

  弟子们言下有悟。

  15.刻不容缓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有出家学道的决心。他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问他:

  “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会想到要出家呢?”

  亲鸾说:“我的父母都已去世,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会与父母分离?听说和尚知道这些道理,所以要跟和尚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到明日一早,就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了后,又欢喜又着急,催促道:“师父,可是我不能保证我的这个决心是否可以保持到明天。而且师父已经老了,谁能保证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觉得孩子的话完全合乎道理,于是便说:“你说得对,现在我就为你剃度!”

  16.盐翁示道

 

  有一僧去拜访覆船禅师,路上遇见一位卖盐老翁。僧问:

  “我要拜访覆船禅师,请问路怎么走?”

  老翁久久无语,于是僧再问:“请问去覆船的路怎么走?”

  不料老翁反问道:“你耳朵聋吗?”

  僧不解地问:“你向我说什么了?”

  “向你说去覆船的路。”老翁说。

  “难道你老人家也会禅吗?”

  “别说会禅,连佛法也尽会。”

  于是僧说:“既然会禅,那请你说说看。”

  老翁指着篮中的盐问道:“你把这个叫作什么?”

  僧答道:“盐。”并反问道:“你叫作什么?”

  老翁答道:“不可向你说是盐!”

  17.东坡坐空

 

  一日,佛印禅师与几个弟子刚在室内坐定,他的老朋友东坡居士忽然到访。佛印禅师环顾室内已无空座,便顺口说道:

  “这里已无坐处,居士想要往哪里坐呢?”

  “那就以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坐。”喜欢禅辩的东坡居士半开玩笑地答道。

  禅师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上来,任凭随便坐。若答不上来,要输你腰上系的那副玉带。敢吗?”

  东坡欣然承诺。

  禅师问道:“居士说要以我的四大之身为座,可是这四大之身本来是空,你往哪里坐呢?”

  东坡一时答不上来,便真将玉带解了下来,留在寺里作为纪念,至今仍保存在金山寺。

  18.骷髅作钵

 

  文道是个云水僧,久仰慧薰禅师的道风,千里迢迢来到禅师居住的洞窟前,礼拜道:

  “末学文道,素仰禅师高风,专程来亲近、随侍,请和尚慈悲开示!”

  因时至傍晚,慧薰禅师说:“天色已晚,先住一宿再说吧!”

  第二天早晨,文道醒来时,慧薰禅师早已起身,并煮好了粥。用餐时,因洞中并没有多余的碗,慧薰禅师就随手在洞外拿了一个骷髅头骨,盛粥给文道。文道感到十分不安,不肯使用。于是慧薰禅师说:

  “你以净秽和爱憎的妄情处事接物,如何能够得道呢?”

   19.弃绝名利

 

  道楷禅师出家时,曾在父母面前发了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苟渝愿心,当弃身命。”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远近闻名。地方官吏奏知朝廷,皇上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示表彰。禅师谢恩后,向来使说明原因,不肯接受赏赐。皇上再次降旨,禅师仍然坚辞不受,由此因抗旨获罪,并将发配淄州。官吏因敬佩禅师之德行和威望,示意禅师称病便可免刑。官吏问道:

  “你是否患病?”

  “没病。”禅师答。

  “听说身上有疮疤。”

  “以前有,现在好了。”

  官吏让禅师再考虑考虑,禅师说道:

  “你的厚意我领了,但不可以妄语求安。”

  于是禅师欣然前往淄州服刑,送行者多如潮涌。

  20.自家珍宝

 

  雪峰禅师随岩头禅师去澧州,途中遇雪,不能前进,滞留数日。雪峰禅师每天都是精进坐禅,毫不懈怠。而岩头禅师只是吃饭睡觉,显得十分悠闲。

  雪峰禅师抱怨道:“师兄,你总是睡觉,怎么不管我?”

  岩头禅师:“你一直坐着干什么?”

  雪峰禅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心未安,怎敢自欺欺人?”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满怀慈悲地说:

  “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自己的见解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禅师就把自己所学的禅法心要讲述了一番。岩头禅师听了后,便高声说道:

  “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真正的契悟,在于直下承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所讲言语,必须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禅师闻后大悟,连忙起身礼拜。

  21.不言之教

 

  五代时的后汉刘王礼请云门禅师及其寺内僧众到王宫内过夏。刘王及其眷属供养众僧,并向他们问法参禅,莺莺燕燕,热闹非凡,唯有云门禅师一人默然端坐。

  有一位值殿的官员,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于是向云门禅师请示法要,云门禅师总是一默,并不作答。这位官员有所契悟,便写了一首诗贴在殿前。诗中写道:

  “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怎如实,输却禅门总不言。”

  22.三业归心

 

  有一次,诗人白居易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修行?”

  惟宽禅师:“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各处异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皆不离于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禅师:“心本无损,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勿起念!”

  白居易:“不起垢念,当然是应该的,不起净念,怎么可以呢?”

  惟宽禅师:“黄金虽好,但金屑进入眼睛是会致病的。乌云会遮蔽天空,白云同样也会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于凡夫?”

  惟宽禅师:“凡夫无明,二乘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宜太勤,亦不得忘失。勤者近于执着,忘者即落于无明,此即是心要!”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法的践行者。

  23.和谐法侣

 

  宋朝时,惟则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他自己搭建了草庵,以山中野果充饥,常年独居在山中。有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惟则禅师,好奇地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惟则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又问:“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惟则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你没有朋友吗?”

  惟则禅师拍掌作声,只见好多虎豹鸟兽由庵后出来。樵夫大惊,惟则禅师又示意虎豹退回庵后,说道:

  “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敬佩,自愿皈依作为弟子。

  24.端拱无为

 

  清朝顺治皇帝特诏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皇帝问道:

  “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求证心在何处。请问心在七处,还是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答:“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从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文章来源:拜佛去

 

 

 

 

 

在平实中践行戒律—福建平兴寺住持界诠法师访谈录

 

  编者按:福建平兴寺住持界诠法师在“纪念弘一大师圆寂70周年”活动之后,接受弘化社《弘化》刊物专访。 

  记者:您认为戒律对于中国佛教的意义在何处?现代社会弘扬戒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界诠法师:我们研究戒律,也只能说对戒律有一些了解。在这么一个社会环境,真正行持也有一定的困难。譬如,戒律规定出家人不能拿钱,那你现在出门不拿钱则寸步难行,所以很困难。印度的寺院是居士帝王敕建的,现在中国寺院,都得僧人自己去做。我个人感觉,寺院游人出入是一个很大的破坏。寺院毕竟是修行的地方,要保持一定的清净,出家人要去读经、打坐、念佛。

  然而,游人熙熙攘攘一进来,就得应酬、接待,导致僧人去应对这些事。现在要以庙养庙,寺院不卖票,僧人怎么生存?不得不去做一些服务的事情。这样对寺院,就会有很大的影响。这使得出家人无法安心办道,也很少研究经典,这也对佛法传播有一个很大的影响。那种禅堂的静修的时代,现在慢慢地远去了,念佛堂安心地念佛,这种道风也慢慢淡去了。福建几个大的丛林,过去禅堂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说佛教从唐代以后,早期是译场的教育,后来是宗师的教育,再接下来就是禅堂的教育。禅堂的教育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它是把僧人赶进禅堂,禅堂里不允许说话,只有班首说话,维那带领大家坐香,那种教育很有效果。一天坐几支香,都是统一的,打坐一起打坐,下坐一起下坐,时间排得紧凑,对修行很见成效。现在慢慢禅堂坐香、共修比较少了,道风已经不行了。

  怎么去复兴?寺院恢复到传统样子已经不可能了,这是时代的问题。但现在居士学佛倒是挺多的,研究佛学也挺多,可是从学术上、从文字上了解的比较多。真正实修上遇到的问题找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没有专门的人才,过去有问题找开悟的禅师,他能解决问题。现在找不到,具体的实修问题解决不了,佛教发展就有一定的障碍,慢慢流行的就是做佛教学问。现代佛教需要实修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呢?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这么长的时间,佛教受到的伤害是很大的。我们常常怀念过去佛法兴盛的时代,如明代出现过四大高僧,民国时期的几位大德。比如像印祖那样念佛实修、弘一大师专门研究戒律并以身作则。佛教发展需要人才,僧才很缺乏。现在社会上研究佛学的不少,我最近看有一部《佛教通史》(赖永海编),这些学者写的东西,研究还有一定的深度,反而出家人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少了,因为他们都去应付其他事情去了。从历史上看,古时国家要对出家人进行考核。五代曾经有一段时间,男众出家要背诵书最少三百张以上的经文,女众则一百张以上。这样会杜绝一些问题。

  清末的旧社会,很多出家人都是没饭吃,混进佛门去当和尚。现在不存在这些问题,到哪儿都有饭吃。现在市场经济对寺院冲击也是很大,我常说,社会有钱了,对佛教硬件建设来说是好的,但对整体僧人修行是坏事。世俗人有钱,他求两种保险:一种是买社会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一种就是到寺院来求健康长寿的保险,到寺院来,只要给他念经就好,他认为那就是保险。这么一来,无形当中给非法的僧人带来一定的空间,有人要念经,只要乐意就行。国家对宗教是很宽松的,某种程度上使得僧团泛滥。真正人才出不来,蠢才一大堆,从而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在平兴寺只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安安静静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修行。在这里不应付任何经忏佛事活动,也不出去外面应酬,最多是信徒来打随堂普佛而已。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学习,也没有招生,也没有毕业。原则上我们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但来的人比较多,没地方住,我们就会筛选一下。每年来这里安居的不少,今年安居加住有400多人,平时也有300多人常年在这里学习。冬天我们有共修、念佛、坐香。夏天我们以学习为主,现在天气比较热,过去丛林也是“冬参夏学”这么一个做法。这儿想传戒,需要向中佛协统一申报。我们传戒完全是按戒律里要求去做。也有不少年轻人在这里出家,现在有二三十个预备出家的年轻人。

  记者:当年弘一大师要做南山律学院,现在平兴寺律学院已经做好了,请问一下,弘一大师的思想对您有什么影响?

  界诠法师:很惭愧,我们不能跟弘一大师相提并论。大师是何等身份的人?我们只是对戒律有一些好乐,尽份尽责地学一学。弘一大师无论是自己的行持,还是自己的著作,对律宗典籍的整理,都是十分了不起的。大师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自己的见解很少,他只是整理汇编一些材料,给大家带来学习的方便。他的《比丘戒相表记》绘制了一个表格,这样就会很容易看懂,为学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我早期亲近圆拙老法师,而圆老曾亲近过弘一大师。据说,弘一大师给他们真正讲的不是太多,有些问题问他,他便解答,平时很少讲。他唯一讲过的是妙莲法师。这位住在泉州开元寺的妙莲法师,大师很器重他,给他讲过戒律。可是这位法师文革还俗了,后来又出家,对弘扬戒律没起太大作用。我人生走到这里也没有计划,只是走到哪里算到哪里。我学戒也是偶然的,一个同学在那里学,也劝我学,我说:“行,那就学吧。”学了很欢喜、很高兴,于是走到了今天。我们就是凭着这么一颗心做。后来有这么多人好乐来学习,我们寺院有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成就大家学习而已。我们要学到怎么样?也没有计划,我们只是要求大家尽力而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戒律本来是个人行持的事情,本来是共学的、共修的,无论哪一宗哪一派都少不了戒律。“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基础。无论你修什么,戒是基础。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学戒的人少了,道宣律师对戒律做了阐释,后来人就把他看成南山律宗祖师。专门学习戒律的人才研究律宗,这是不应该的。此外,中国的一些宗派,如净土宗、密宗,连同律宗都不应该称为宗。念佛只是一个法门而已,密宗也是修持的一个方法。真正称为宗的如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它们比较有一定的特色和传承。再比如说唯识、中观,是基本教理的概念,研究佛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修其他的法门必须要用性空的思想,知道唯识所现的道理,单独修中观、修唯识怎么修?修不了的。

  记者:弘一大师当年在世时持戒精严,人称“苦行僧”,您觉得这种行持还适应现在的出家人吗?

  界诠法师:当然也适应。不过他那种生活毕竟很寂寞,修行本身就很寂寞,然而研究戒律更寂寞。因为佛教现在这个样子,整个僧人对律学的认识是非常缺乏的。历史上因为禅宗的兴起,尤其是慧能大师讲的“心戒”,即心地法门,很受欢迎。中国人又喜欢简单,慧能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最好的戒,人们就认为不需要学习戒律。按照弘一大师那样去做是很难,不是不适应,而是适应却很少人能去做。比如像印光大师那样老实念佛,很多人觉得念佛很简单,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像印光大师所讲的:“老实念佛,一句佛号念到底。”其实,一句佛号你念不下去,真正用功的人,一句佛号一直念,他就会念烦了。和吃饭一样,今天吃这个明天吃那个,换换口味人们会觉得新鲜,天天那样很难保持平常心。弘一大师戒律行持非常严谨。他不愿意与大众在一起,觉得不如法。他诵戒也没有与大众在一起,为了达到戒律的要求。他当时想办“律学院”,可是只有十几个人,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办成。我们现在也不是办律学院,很多人说:“你现在办律学院。”我说:“办什么律学院?能来这儿学习,达到学戒的目的就可以,为什么要那个名呢?”有那个招牌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我也不太喜欢那样。

  记者:圆拙老法师依止弘一大师,而您又曾亲近圆拙老法师,如今成就了平兴寺律宗道场,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学律、弘律的历程?

  界诠法师:1980年我考上中国佛学院,读完以后又去广化寺,1991年再回到平兴寺。在中国佛学院,我们是文革以后恢复的第一届学生。我在北京住了五年。中国佛学院毕竟是个学院,我是一个出家人,要过出家人的生活。听说广化寺可以学戒,所以就到那里。1985年,我去莆田广化寺亲近圆拙老法师,广化寺在全国比较特殊,赵朴老说是“样板丛林”。我是文革期间的中学生,没读多少书,也没认得几个字,读古文有一定的困难。后来圆老就教我们一些方法,一天读五页,反复地读,这样坚持学了两年。当时福建佛学院在广化寺,圆老让我来帮忙管理兼教学,在那里先后住了七年。我在广化寺学戒,《南山三大部》都没学完。当时有五个人,所谓“五比丘”在一起学戒。圆老想劝年轻人学戒,但大家都不学。因为学戒,一个是文字难学,守戒也比较困难,也没有这个气氛,慢慢地就没有人学了。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又回到太姥山平兴寺——我是1978年在这里出的家。文革后期,平兴寺这片地方还是个农场。文革开始时县统战部把一些僧人集中在这儿办了一个农场,叫“佛教徒茶场”,种茶、种树、种药材。

  我返回的时候,只有三间屋子。当时出家人不是穿僧装,而是穿俗装,完全是从事生产劳动。我在这儿第一年还帮记工分,那时候也没信徒,没有任何供养,完全是靠自己劳动维持生计。1992年前后,台湾有一个法师想在大陆办僧伽教育。找到我,我很不客气地回绝对方,当时办僧伽教育几乎都是不成功的,说得更难听一点是失败的。不过,现在还好一些。后来那个法师亲自过来找我,我说:“要不谁愿意学就学,山上不怕寂寞的,原先路也没那么好,都是泥巴路。”他说:“行啊,你就成就人家学习吧。”于是就开办了“普隐学堂”,学堂半天干活,半天学习。“普隐”的意思就是做个普通的僧人,把所有功德都隐藏起来,不要彰显。

  1994年,我突然不想办了,因为太辛苦,生活也很困难。一个月给僧众每人10块零花钱,就是10块钱有时也发不下去。粮食自己种,蔬菜也自己种,只是买些配料而已,生活很简单。到了春天山上长了竹笋,就打竹笋,大家就吃这个东西,生活条件很艰苦。就在1994年下半年,突然来了几个比丘要跟我学戒。我说:“还学戒?人家都不学了,你们还要来学戒?!要学,你们自己学吧。”他们说没书,我就帮他们找了一些书。1994年的时候,圆拙老法师、妙湛老法师请我去当福建佛协会长。实在无法推脱,我就去了。到现在为止,所有这些活动都不参加,我做不来,就静静地住在这里。1998年,一届任满我就辞职了。

  1996和1997年,我们在福建传了两次戒,其中在广化寺搞了一次规范戒,一百零八天,我去讲了几堂课。于是来了二十几个人,到平兴寺来学戒。慢慢地人多起来,学习就进入一个规范的状况。我带着他们学戒律,一学就是十多年。佛教传到中国来这么久了,它随着国家的制度,弘法的一些法师们的态度,以及社会上人们信仰的程度,慢慢地变成了中国佛教。早期佛法到魏晋南北朝时,就变成许多学派。到了隋唐,有了宗派的产生,这都是弘法人的思想使然。早期没有佛学院,最早是译经场的教育,就是翻译经典,印度来的一些大师和中国的一些大师,一边翻译经典,一边教育,慢慢形成一些格局,形成学派、宗派。然后佛教在中国这么久,朝廷一松一紧。南北朝佛教发展就有些泛滥,所以有两次灭佛,北周武帝、北魏太武帝,原因是很多国家人员,经济导向都去发展佛教,搞什么石窟,历史记载:一个小小的洛阳就有一千多座寺庙。朝廷不得不采取措施灭佛。唐代会昌法难,五代后周灭佛,变来变去,所以佛教不得不适应中国人的一些性格,像禅宗兴起,中国人很喜欢简单,文字也好,经济也好,中国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很多相关的意义能接受。宋朝以后,佛教慢慢就形成一个中国的格局。大家现在看到的寺院,完全是一个中国体系,着装,丛林生活,与印度完全不一样,所以不得不适应中国的情形。随着社会的变更、转型,佛教也面临新的情形,未来怎么发展?我们教内人,对这些事也很担忧,现在教制上也不适应这个时代,僧人该怎么做?往哪里去?以前寺院有土地,可以耕种,可以租赁,有办法生存,现在没有土地,寺院慢慢变成旅游了,过去丛林在深山老林里面,出来一次、进去一次都不容易,现在无论在哪个地方,公路都开到山门口了,游人熙熙攘攘地进入寺院,对寺院的结构有一定的破坏。像平兴寺还好,杜绝旅游参观。我们在门口就有一个碑:“寺院静修,谢绝入内”。寺院应该是保留清净的地方,信徒来,我们接待,一般游人来,我们不接待。所以这里相对封闭一点,现在有近400人在这里一起学习,最近在安居,我们时间安排得很紧。总体就这么一个情形。

  记者:在办学过程中,一定是挺难的,看您的博客里经常提到,管理寺院难,管理僧人难,这个“难”字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味道?

  界诠法师:你喝茶,什么味道只有自己知道。僧团的结构与学校、事业、企业单位性质不一样,僧人里面好管。我们这里三四百人,其实没什么事情。这些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我们这里从文盲一直到博士生,文化程度差距这么大,工、农、商都有来出家的,而且地区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信仰浅深不同。每个人的习气毛病不一样,在一起生活很难,它有问题。同住一间房,一个早睡,一个晚睡,一个要打坐,一个要诵经,这很矛盾。一个家庭,两三个人就拉拔,一个要吃稀饭,一个要吃干饭,一个要吃面条,一个要吃饼,很难协调,这么多人住在一起,肯定有问题,只有牺牲自己,服从大众,才能和谐。那么多年轻人,如果是在社会里而不去管理,肯定乱得一塌糊涂。话说回来,寺院基本上没有事情,没有事情也有困难。为什么?出家人,他天不怕、地不怕,他死都不怕,父母不要、家不要,他怕什么?他无所谓的。他死了也就一条命,大不了当和尚,所以就又很难管。过去有句话,“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很潇洒。他能适应你,与你有共识才住下来。其实在这儿住,还是比较好的,基本上没太大问题,多少有些事情,合不来怎么办,调整房间。闹意见其实都是小事情,修行上、见解上不一样,才真难。至于怎么个难法,进入我们圈子才知道。

  记者:戒是维持佛教最根本的,您刚刚也讲到,中国环境与印度不一样,尤其是现在更不一样,那么您觉得要维持哪些最根本的戒律?

  界诠法师:其实我前面就讲了,社会变成这样子,已经转型了。以前在深山老林里面生活很简单,只是白天出坡去耕作,做完了晚上回来坐香、睡觉,没其他事情,也没什么人干扰。现在已经变化太大了,说要持戒,一般人耐不住那种寂寞。戒律是很重要,佛教的庄严相是靠戒律来维持的,戒律不行,僧人庄严相没有了。庄严相没有了,社会就无法认可僧宝。出家人就应该持戒,否则人家就会批评,这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观念,是对于出家人的基本要求。现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已经进入社会了。手机与电脑同步发展。出家人学戒、学教、修行,好久都没见效。可是一玩网络就见效,马上就着迷了。这样修行就很困难,社会就已经发展成这个样子。佛教根本的东西,如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实践就十分匮乏。真正有修行有成就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他有信仰的魅力在。可是如今被网络影响的出家人跟世俗人一样,这样怎么可以?如果有信仰感觉就不一样,毕竟是个寺院,是个修道场所,你感觉他有所成就、有号召力、有影响,这样才能推动佛教的发展。如果寺院与公司一样,方丈就是老板,当家就是经理,这就没意思了。要有戒律庄严,维持佛教形象,然后要有真正修行的人。其次再谈做学术的事情,做学术的人很多,写文章你们都会。

  记者:当年弘一大师曾经撰写了《南山律在家备览》,是在家居士认识戒律、受持戒律的宝典。在当今时代,社会环境变化巨大,对于居士来说,如何去受持戒律呢?

  界诠法师:居士一般受五戒,所谓“三皈五戒”。五戒虽然简单,其实它是根本。比丘戒很多,无非是从五戒开出来的,因为五戒是根本,其他戒是枝末。为了保护根本戒,所以才制订那么多。比丘戒首先是保护根本戒,其次是要避讥嫌。当时印度社会对出家人有根本要求,出家人必须是修行的、听闻佛法,不能从事生产。到目前为止,在印度社会修行人乞讨仍旧是民族习惯,僧人乞讨觉得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在中国,无论是从朝廷政府,还是老百姓,觉得乞讨是很下贱的事。所以习惯不一样,讥嫌的事情就产生了。居士就是这五条,杀、盗、淫、妄是根本,叫性戒,酒戒是遮戒。居士随分能做到的,尽力而为。现在居士很想受戒却做不到,因为在社会上很多事情,如妄语戒,你做生意、卖水果,人家问你水果甜不甜,你不能说水果很酸,酸谁买呀?水果放了几天,你说是新鲜的,无形当中就有妄语。生活就是这样,你不打妄语,生意没法做,活不了。现在人消费心理是这样的,说便宜他不要,说贵了反而要。我有一个亲戚在做生意,他说十几块钱的沉香,三百块钱很快就卖完了,但是卖二十、三十块,却没人要。我说这不是坑人吗?他说,东西是你自己看的,本来就是这样。原则上,我们不要害人就最好,像杀、盗、淫。在家居士吃素,也是汉传佛教的一个传统,所谓斋戒是指过午不食,不杀生吃肉是慈悲心的一种扩展,不愿去残害众生生命。偷盗、不与取,有主的东西,我们不要去侵犯人家的财产,它里面很细。所以居士能把五戒做好,对社会、对家庭都是很大的增上,很大的帮助。所以真正学佛学得好的,对工作家庭能带来很多欢乐的事情。如果学成半吊子就麻烦了,会带来很大的负担,本来学佛是带来轻松解脱的事情,内心的一种法喜。如果没学好就觉得很负担,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佛教本来是给你解脱、清凉的。因为佛知道这样那样的行为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叫你不要去做,其实是对你的一种保护,本来是这样。这么一想,我们伤害别人的生命,使别人不自由,将来也导致自己不自由。杀害动物、虐待动物,肯定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我们能够去保护它、利益别人,本来是件很和谐的事情。能这么想,学佛就没负担了。

文章来源:福慧书香

2018年2月20日更新

 

 

 

 

科学的本质是怀疑,而宗教的本质是相信

 

  科学的本质是怀疑,而宗教的本质是相信。

  有人说:科学有相信,且只相信出自其独特实证范式的结果。这种相信可以极其虔诚,虔诚到即使宗教和政治的权威也不能动摇分毫!可实际上未知很多时候是不可证伪的。

  令人很好奇的是,当爱因斯坦走到了科学和宗教的边缘,为何最终却选择踏入了宗教的怀抱。是因为他老糊涂了吗?我们沿袭着前人的逻辑和文墨在思想哲学领域并无寸进,而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自然科学领域已经细微到粒子的运动,而当你再往前精进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虚无,一切如梦幻泡影!

  或许,我们愚昧的认为,我们掌握了科学,可实际上我们距离了解自己却原来越远,我们的房子甚至不能安静的放下一个书桌,所有人都朝着熙熙攘攘的金钱涌去!而我们自以为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可其实事实是怎样的呢?

先来俯瞰一下我们脚下的这颗星球

接下来,

仔细看下面的图与文字

你会非常震撼……

每天,地球上都有这么多的人在飞来飞去,就像下图中一样。

图中圈圈里头的人口,比其他地区的所有总和都还要多。

以整个地球史来看,

曾活过的人类高达1150亿人,

其中包括现存的70亿人口,

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上图每一个点就是1000万人,每年有1.4亿人诞生,现在有70亿人口,每年有5700万个人死亡,估计曾有1080亿人在地球活过并死去。

这是南极州,比美国还要大呢!

如果地球没有水的话,就会变成这样……

你知道太平洋其实比你想像得还要大吗?

这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难怪还有这么多人类尚未探索到的海底生物。

可以深到11034米……或者更多……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人造卫星,

但是你知道有这么多吗?

把美国放到月球的话,

大小比例是这样……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貌似很短,但是已经足以塞下太阳系的所有星球了。

有384,400公里那么远喔~

若把火星上头的奥林帕斯山拿来跟地球的高山来比较的话,地球上的高山好像就是小儿科啊。

奥林帕斯山有27公里高,几乎是圣母峰的3倍高,也比毛纳基火山(从水底山脚计算)的2倍还要高。奥林帕斯山已经高耸进火星的大气层了,它的基底有550公里那么宽广。也就是说,如果你站在破火山口来看的话,它的山脚会一路绵延超过地平线。

而这座巨型火山,

大概也跟一个法国差不多大。

木星的体积也不小,只是距离我们太远了。但如果木星距离我们就跟月球一样近的话,我们会看到……

心脏根本就不够用啊!

仰望天空时太惊悚了吧!

而我们活着的每一天,

其实都多亏了木星,

因为是木星让陨石的轨迹远离地球的。

虽然不知道你听不听得到,

但谢谢你守护着我们,木星~

左是木星卫星“木卫二”上头的水量,

右则是地球上的水量。

什么!地球的水比想像中的还要少这么多呀!

我们都知道宇宙里头有许多彗星,

但你可能对它们的大小没有什么概念。

好吧,如果拿洛杉矶跟彗星比较的话……

我们的太阳系会花上2.25亿年绕行银河系,上一次地球在同一个位置的时候,恐龙都还存在着。

仰望天空,我们都觉得其他的星星很小,但若从土星的环后方来看的话,地球也相当渺小。

事实上,你眼睛所能看见、人类所知道的,其实都只在这小小的圈圈里头。

而在银河系当中,所有人类向宇宙广播可以触及的范围,就只有那蓝色的小点点而已。难怪我们一直都没有找到其他高智能的生命……

而这是我们每年在银河系当中所发现的星球数量。

银河系貌似很大,

但我们再来比较一下……

(左到右)银河系、仙女座星系 、室女A星系、IC-1011星系

看完之后,你可能跟我一样,觉得自己相当渺小。但别忘了,每天有上兆的细胞在你的体内运行着。以下是白血球正在攻击寄生虫的样子:

再细分一些,这些东西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而这是其中的一个:

最后别忘了,你体内是有7,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个原子的,这就是你!

忽然觉得,我的人生好像又重新活了一遍呀!太不可思议了!

文章来源:心流派

2017年6月22日更新

 

 

 

 

陈坤:学佛未必是苦行僧,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

 

  今日人物:陈坤

  有着四分之一尼泊尔血统. 95年皈依法源寺, "仁坤"。坚持做人要把心放宽,遇事不急不躁。

  佛法的智慧不是俗世间的财富

  十几年前,陈坤就开始信佛。他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自然而然的。我觉得人人都应该拥有一个感恩的心,我们从社会中汲取,也要不断回馈社会。佛教中包含许多人生哲学,这些人生哲学对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演员这个职业有的时候压力很大,需要有很大的责任感,信仰也让我自己更加平静,给了我更多快乐。”

  陈坤:“我不觉得信佛是保护自己,这是我的兴趣,是我自愿的。因为我发现它的博大精深,研究它让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了新的解读方式,让我不浮躁,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

  陈坤说,他一直是一个自在的人,但当了演员之后变得不自在了,现在他又变得自在了。前后两个“自在”,内涵是相同的,但是第一个自在很容易得到,而第二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再次拥有的,它需要一个修行的过程,重新悟得,这就是佛教的智慧。

  这种智慧带给他很大的收益,不是俗世间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任何时候保持一个淡定的状态,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宗教对于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一种逃避。但这只是最初的形式。逐渐的,你会慢慢变得崇高,因为人越想崇高的东西,自我约束力就会越强,就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逐渐变成你成长中的一种智慧。这时会发现宗教并非只能远观,不能触摸,它是可以交流的。宗教给你领路,帮你找到正确方向,最后得到解脱和自在,然后回馈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我个人认为,真正超脱的人内心是很自在的。”

  健康快乐的人都是佛

  陈坤说:“心有很多层面,其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第一是凡夫心,就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会制造和沉溺于负面情绪和思想的心;我们就是在这种混乱、迷惑、没有规律、反覆无常的凡夫心作用下,不停地变化和死亡。

  另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也就是心的底蕴,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所触及的。目前,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但我们却未看出来,因为它被我们的凡夫心包得密不透风。

  当人们了解他们内心的心性时,他们将会珍惜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多么美好,并乐意为保存这个世界而奋斗。不管我们是谁,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当的环境及如法的训练下,体悟到心性。”

  此时的陈坤是一个传教士、一个布道者,更是在诉说他内心体味到的喜悦。

  在现在许多人要以某种形式来寻求内心的心性并得以平静时,陈坤解释到:“相信佛教的人很多是注重方式的,有些人通过一些修炼的行为对自己达到一个约束,并且这些行为可以填补身心的空虚,得到心灵的净化,那么是收益良多的。

  但在我内心深处佛教只是一种智慧,所以在这样一个态度上,形式主义对我就不那么重要了。在佛教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求真理和内心解脱的方法。每个人都不可去评说别人的方法是对是错,只要跟随自己自在的上师,就能找到真理。

  我们每个人都是佛的种子。我个人认为不是皈依了佛才是佛教徒,在我的意念中只要行善的人,健康快乐的人都是佛,只是名称不一样。”

  放生是给它们一个再生的机会

  陈坤说,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跟朋友们相约着去放生。

  “在固定的环境生活惯了的动物突然被放到自然环境中很可能缺乏了生存的能力。我们放生是给它们一个再生的机会。如果之后被大自然淘汰,那是它们自身的问题。”

  “在我来说,‘放生’就像打坐一样。也许,有人可以刹那之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下子就解脱了。也有如我这样智慧不高的人需要渐渐领悟,怎么领悟?是要一些形式慢慢去感受。”

  佛教都是针对自己的心,内在的自省

  陈坤每天早晨都读《金刚经》,每次都读完,但每次读的感受都不同。这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它可以让我很安静。每个人读它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就像同样是一棵树,每个人对它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如果让我们每个人都来解读这课树,语言的能力是很苍白的,感知能力是超过语言能力的。”

  “我看《金刚经》也许看不懂某一部分,但是我不需要懂。我30岁看不懂没关系,每天都读,迟早有一天我会领悟,用我自己领悟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是在追求这个形式,这个形式让我很舒服。它很可能是陈坤必需的,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在《金刚经》里面说,‘形式’可以说叫‘形式’,也可以不叫‘形式’,只是名字这样叫而已。‘打坐’可以叫‘打坐’,也可以不叫‘打坐’,只是名字叫‘打坐’。不是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生活、让自己净化的方式,就像喝东西,苦甜自知。不管是修行的方式还是理解的方式,佛教都是针对自己的心,内在的自省。”

  “所以,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不用在意外界对你的评价。当你越来越坚持一个崇高的理想,拥有一个很好的心境的时候,你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强。这样每个人才是真正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就有一种自然的魅力。一千个人学佛可能会流露一千个状态,不用在意,目的都是得到平静和解脱。”

  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

  学佛是否在找寻一种精神寄托?陈坤的回答是:“寄托是第一个层面的,是一种需求,有需求才有寄托。而现在,佛对我来说是呼吸,已经成为我的血液,我希望我的血液在未来流得更干净,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清凉,自自在在地演戏,自自在在地享受生活。

  我们很少自省,因为我们老是在外面找,所以外在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我们在里面找我们需要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外在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的需求,所以你就会变得很自在。”

  “我经常看一些隐士,他们的生活境界让我感觉很雅致。但话题永远是辩证的,难道只有到那样清静的地方才能找到自在吗?有句话就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林’。其实,外在的起落,压迫,也是让我们修行的一个课题。

  就像我享受别人称赞我帅的时候,我一定要面对有一天我不帅的痛苦。如果那一天我很痛苦,我也很高兴,说明我还有感知力。不要拒绝烦恼和痛苦,有多深的失恋就有多美好的爱恋。你和一个人相爱,分手的时候有多痛苦你就知道你爱他有多深。”

  “修佛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这是很愚昧的,只是希望自己的智慧会增长。我很高兴当我能够面对自己自然存在的时候,我可以畅所欲言,这个时候我是真诚的。”

  修佛的人未必是苦行僧

  在陈坤看来,修佛的人未必是苦行僧。“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我希望家里每一个角落看起来都很有意境;我希望每一次谈话的过程都是让我愉悦的;我希望我演的每一个角色都用心感受到了,并且真实表达出来…”

  “我还有更多的梦想要实现。当你明白这些,那些东西拿走和留下都没有多大问题。有人也会问我,有些奖你想拿吗?谁不想拿?如果只把这个理解成虚荣那就太浅薄了。

  某种意义上讲,拿奖对一个演员是一个很大的助力,大家都希望通过一些奖项得到肯定,所以我会努力拿一些奖,就这么简单…

  原来我也会逃避,但是现在我一点也不逃避我自己的愿望。我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篇采访,会理解到我的梦想,跟我产生共鸣。”

  “我无法去完成别人所想象的既定的原则,我只想做陈坤。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不能缺少一个用心去感受梦想的机会。为什么很多大老板愿意背着包去爬山?他寻找的是内心的释放。

  我们将来面对的问题就是,当物质有一天满足了我们的时候,我们最终的梦想是什么!我觉得现代的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方向感。”

  素材 | 喜马拉雅文库

  责编 | 小舞

  2017年8月6日更新

 

 

 

 

 

简单的心

 

 

 

简单是一种智慧,

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简单更接近真理,

所谓:大道至简。

简单比复杂更难,

你必须努力让你的想法,

变得清晰明了,让它变得简单,

到最后你会发现,

它值得你去做。

因为一旦你做到了简单,

你就能搬动大山。

真理之相虽然是复杂的,

但真理之体却是简单的。

超凡的绘画,不过是七种颜色;

绝妙的乐章,不过是七个音符;

天地万物很复杂,

在古人看来也不过是金木水火土。

透过纷繁复杂的表相,

把握简单的体,

需要深邃的智慧。

最根本的智慧,

是要自己的心能够简单下来,

以简单的心体会简单的道,

以简单的心描述简单的道。

当一个人心果真能简单下来,

自然与道相应。

事很简单,情很复杂,

所以事情很复杂。

如果有一颗简单的心,

就能单纯得面对事物。

文章来源:虚空念佛堂

 

 

 

 

 



  林家樂的禅學
 

一双愿意聆听的耳朵,远比一张说话的嘴更受欢迎。 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往往是耳朵。
倾聊间,专心对方的优点,你已獲得一些什么了。
有诗曰: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沙。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網絡摘語)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