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禅學 > 禅说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问:"般若重要吗?"
林家乐问:”禅?“
觉醒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自己
自性本来是佛,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
禅是离开文字、语言或符号
禅说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西藏《色戒》影片触碰佛学深處
最圆满的教育——佛法
多少人,没熬过那三厘米!
巴基斯坦的佛迹遗存
修行故事
禅海拾贝
虚云老和尚:我去去就来
《达摩祖师傳》电影,仅供参考。
央视大型记录片《六祖慧能》全六集 !让你了解一代禅师如何练就!
先生·南怀瑾
觉知,在你的修行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禅说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达摩祖师:心性不变,诵经无用!

 

  一、《达摩血脉论》中的有关开示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若自明了,不学亦得。 

  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妄法。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 

     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问:“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成佛须是见性。

  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  

  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  

  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 

  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 

  自心是佛,不应将佛礼佛;但是有佛及菩萨相貌,忽尔见前,亦切不用礼敬。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尽落邪道。若是幻从心起,即不用礼。礼者不知,知者不礼,礼被魔摄。恐学人不知,故作是辨。

  诸佛如来本性体上,都无如是相貌,切须在意。……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皆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直见本性,名之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   

  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尚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若多嗔恚,令性转与道相违,自赚无益。圣人于生死中,自在出没,隐显不定,一切业拘它不得。圣人破邪魔,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

  但不见性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六时行道,长坐不卧;广学多闻,以为佛法。此等众生,尽是谤佛法人。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不假断除,亦不乐著,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  

  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他不得。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杀生命。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他何。” 

  若不见性,讲经决无凭,说亦无尽。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二、《达摩破相论》中的有关开示  

  问:“如经说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哉? 

  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了如是义,名之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

  既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向外求佛,徒尔虚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外求理,终无是处。 

  故知过去诸圣所修念佛,皆非外说,只推内心。心即众善之源,心为万德之主。涅槃常乐,由真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出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者,岂虑难入?知关津者,何忧不达?”

  三、《达摩悟性论》中的有关开示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悟时无此岸。

  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见色性者,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于心,心不生于色,即色与心俱是清净。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  

  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凡言离心无佛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著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佛未曾生心。

  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者,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于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文章来源:儒释道多元文化研究院

2019年3月7日更新

 

 

 

 

 

王東岳心语

 

 

 

 

 

 

禅说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真正入道的修行者,并非看不到世间是非,而是时时提醒自己,这一切都是妄心所现,因缘假合之相,不可执着。生灭之假相,如大海之波涛,晴空之浮云。此时,当回光自照,不思善与恶,没有二元对立,内心一片澄明。

  烦恼的根源是无明,无明就是愚痴。迷失真性的人如同迷路,即使有目标,也会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修行者首先要明心见性,才能入修行之大道。

  心,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好的,是自己召感来的,不好的,也是自己召感来的。因此,不要怨天尤人,否则,就会召来疾病。心,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你用它照什么,它就会发现什么。好的,是它照的,不好的,也是它照的。因此,要让自己的心干净明亮,否则,就会迷失真我。

  佛经记载,同样的水,天人看是甘露;凡人看是多用途的水;旁生道众生看,只能用来解渴洗身;饿鬼道众生看,是化脓的血水;地狱道众生看,是炽热铜铁溶化的浆汁。众生因不同的业力产生不同的感受,水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同。因此,世界因人心而不同!一个内心清净光明的人,随处看到的都是极乐浄土,所有众生都具足佛性。

  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了光明,阴影就会躲起来;选择了大度,就不会斤斤计较;选择了高度,就不会目光短浅;选择了知足,快乐就在眼前;选择了远方,心中就充满了诗意;选择了清净,烦恼都是浮云;选择了慈悲,心中再也没有了可怨恨的人;选择了解脱,谁也不能束缚你。

  文章来源:一音禅师 小镇的诗

 

 

 

 

一个叫花子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花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一点米。

  一天夜里,他悄悄地躲在角落,果然一只大老鼠半夜来偷吃他的粮食。他很气愤大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

  没想到老鼠居然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叫花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

  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花子决心要去西天问问佛祖,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如此命运。

  第二天他就出发了。他一路乞讨,早上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他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叫花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

  叫花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拿了好多干粮和银子,叫花子不解。

  员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想请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叫花子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答应了。

  又走了许多山路,叫花子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只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问他要到哪里去。

  叫花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他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叫花子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叫花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叫花子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花子哭了起来,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

  突然,江里一个大龟浮出水面。老龟问叫花子在这里哭什么?叫花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叫花子高兴地答应了。

  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却还没见到佛祖。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佛祖到底在哪里?叫花子很伤心,因为太累迷迷糊糊睡着了。

  梦里佛祖出现了,佛祖问他:“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吧?”

  叫花子说:“是的,佛祖,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佛祖。”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

  叫花子答应了,心里想,我问哪几个问题呢?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先问问。于是他问:“佛祖,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没变成龙呢?”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叫花子心里琢磨,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不容易,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他问:“佛祖,老和尚修行了五百年为什么还没升天呢?”佛祖告诉他,老和尚整天心里记挂着他的锡杖。

  叫花子想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出去呢?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叫花子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员外的女儿为什么不能说话呢?”佛祖告诉他,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

  突然佛祖不见了。叫花子回过神来,哎呀!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呢!算了,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往回赶路。

  叫花子来到江边见到老龟,老龟着急地问他。叫花子说,你先把我渡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花子渡了过去,叫花子问老龟:“是不是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老龟幡然醒悟,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花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把它送给你,谢谢你帮助我,不久老龟就变成龙飞走了。

  叫花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叫花子。叫花子说:“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锡杖?”老和尚一听茅塞顿开,把宝贝锡杖送给了叫花子,然后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叫花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姑娘大声喊道:“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又惊又喜,女儿竟然会说话了,于是员外把女儿嫁给了叫花子。

  故事说完了,一无所有的叫花子最终也没能亲口向佛祖问清楚自己的命运,但所有的答案都在过程中……

  确实,人生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切记:是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而不是有了回报才去付出!   

  文章来源:蔡礼旭

  2017年6月14日更新

 

 

 

 

没有超越二元好坏观念的修行,全是假修

 

  文/葛葛

  没有超越二元好坏观念的修行,全是假修,为何道德绑架让人讨厌,因为它无时无刻都在用一个人的“好“映射出另一个人的“不好“”,他越高尚,你就显得越“低俗”,他越充满“灵气“”,你就显得越“世俗“。

  1

  道友:因为没有认真工作今天被老板教训了一顿,现在心里很担心,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我是否依然可以装没事一样回去上班?然后以后做好本份工作就可以了吗?

  葛葛:不是形式的错,若是没有内疚感,那个错误根本无关紧要,现在的错误不是形式带来的,而是经由形式的错误勾出了你的内疚感。

  所以不是形式上的错误让你感觉这个问题重要,而是内疚感让你感觉这个问题严重…

  内疚感让我们不能脱身此地的原理便是:它让我们感觉这个问题很重要丶这件事情很重要丶这些错误很重要丶过去很重要丶欺骗很重要丶伤害很重要丶这些都是真的丶这些都需要解决了才能回家…

  而以上这些就是罪咎感的目的。(真相是释放了罪疚感,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道友:对对对,就是这样的感受, 我因果颠倒了对吗 ?

  葛葛:所以,你并没有犯什么形式上的错误,只是小我的内疚感让我们不敢移开视线选择自己的平安 。

  所以要明白,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最好的选择,就是宽恕背後的内疚感和担忧,但是在选择宽恕之前,要明白“罪咎惧”真的毫无意义,心灵才愿意放下它。

  只是小我此刻还在想办法让你沉醉内疚,不许自拔,因为它告诉你内疚是有意义的,你怎麽可以不好好工作的同时还不内疚呢,这是传统教育不能忍受的事情,这也是小我谴责的事情 。

  道友:说的太对了 !

  葛葛:所以你此刻能做的就是彻底看到你的内疚百害无一利且毫无意义,这样你揪着罪咎感不放的那颗心才愿意放下,从而让圣灵的平安有空间注入。

  道友:瞬间感觉松了一口气,我懂了,谢谢葛葛老师。 

  葛葛:这样就够了,不用担心明天会发生什麽,因为所有的假设都是在当下编织和妄造未来的剧本。

  你此刻愿意安心才能断了小我的出路,只需要彻底臣服圣灵的平安,那麽祂的安排无论形式是什麽样子的,那一定是最利于你的安排。

  道友:我还难过了一晚 ,被小我攻击了一晚上,感觉我的自我被攻击了 ,小我说我是个xxx不负责任…的人。

  葛葛:难过毫无意义,小我就希望我们能把内疚感兜在怀里多待一阵子,小我不能忍受当我们不好好工作,不好好为它卖命丶不好好学习丶不好好吃苦丶不好好教育孩子丶不好好生活丶不好好遵守人间规则的同时,还没有罪咎感,这对它是毁灭性的反击…

  我们习惯了只有当自己好好工作丶好好生活丶好好学习丶当个好人丶好好遵守规则的时候是没有罪咎感的。

  但这毕竟是二元世界,我们的状态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二元「好」的这一端,无常的二元世界注定了会让心灵在二元(好坏,对错,高低,悲喜)之间来回摆荡的。

  所以我们难免会犯错,会发脾气,会不好好吃饭睡觉,会不好好工作学习,因为我们是在二元世界,注定了会有二元的表现…且剧本中的任何角色都是按此规则运作的。

  因此,实在无须跟剧本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抗,试图美好改善小我也不是出路,毕竟那些问题不是真的。

  心灵必须要练就一种超越「二元」好坏的目光和观念来看待小我,来看待生活,来看待无常,且不受「二元」动荡剧本起伏的心灵平安,才能真正的获得自由。

  2

  且不说修行做个二元好坏世界里的「好人」是无法解脱的,道德约束是多么累的一件事情。

  塑造一个别人眼中的“好人“意味着,你的信念系统里面时刻都在提防着各种“不好“,这种提防是一种无意识的排斥。

  “排斥“的心境按照心灵的运作规律,依然会用“排斥“的方式在心体中投射出来…

  于是许多修得“”一身正气“”的所谓的“好人”,在他的世界一定会看到了更多的坏人丶更多的邪恶的人,更多负能量的人丶更多没素质的人,更多伤风败欲的人丶更多不务正业的人丶更多不可爱的人…就如有洁癖的人一定会看到更多脏乱的地方…

  为何道德绑架让人讨厌,因为它无时无刻都在用一个人的“好“映射出另一个人的“不好“”。

  它越高尚,你就显得越“低俗”,它越充满“灵气“”,你就显得越“世俗“,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二元衬托,这个言下之意,是用我的“无辜高尚”来衬托你的“罪恶低俗”,这就是心灵走二元极端的投射结果。

  虽然二元里的“好“有以上弊端,但若是超越二元好坏所表现出来的中道的“好人“,此“好”非彼“好”,就是真正的自由之人了。

  训练出这种目光,我们不仅可以有,甚至可以偷偷的有,毕竟观念上的东西是在心灵深处运作和扩展来达到实修的,不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与生活 。

  道友:豁然开朗,偷偷的有是什么意思? 超越二元观念后,也就是不再和剧本的自我等同了?

  葛葛:意思是说真正的修行不需要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和形式,你不需要换工作丶脱离家庭丶换生活环境…

  超越二元指的是观念上的超越,观念上的东西都在你心里面,正如你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在行动上抱着他亲吻,你憎恨一个人不一定要在行为上打骂他,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这样去做…

  但我要表达的是,观念上的转换是可以不受形式约束且自由的,只要你有意愿扩展意识时,可以随时选择另一种看待人事物的看法,事实上有许多人都选择了在内心深处偷偷完成了这一切…

  所以你眼前的工作丶生活丶家人丶人际关系无不是你扩展意识、扭转观念的道场。

  你不需要通过大张旗鼓刻意改变形式来宣誓你的修行,形式上怎么证明都在二元中,而凡是需要证明的,都是无常的,因为需要被证明的,都会被推翻,一个永恒真实的东西不需要证明它也一直都在。

  当你在生活中偷偷运用这种超越二元观来看世界、不再评判任何好坏之时,你的心就初尝自由的空气了。

  尽管你还在扮演一个角色,但真正的你已开始挣脱二元剧本的剧情路线掌控了,就算入戏,也能随时觉知自己在做什么、从而拉回圣灵航线!

  文章来源:葛葛 奇迹广场葛葛自由漫谈

  2018年1月12日更新

 

 

 

 

 

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

 

 

  一个禅修成就者的修行开示

  DipaMa是南传佛教一位传奇的大成就者。她以居士之身中年开始修行,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她按师父指示按《清净道论》修行神通,并如实地证到了五种神通的惊人成就,例如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她为西方弟子传法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以下是她的修行开示。

  随时随地禅修

   “现在就去修行。不要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

   蒂帕嬷坚决地说,如果你想平静你就得经常地修习。她坚持认为学生应该每天找时间去进行正式的禅修,哪怕五分钟也好。如果连这都不可能做到,她建议道:“至少,你可以在晚上入睡之躺在床上去注意一呼一吸”。

  除了坐垫上的正式打坐,更重要的是,蒂帕嬷劝诫学生要将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要成为禅修的时间。我们当中的一些大忙人觉得为禅修留出一点儿的时间都很困难。“如果你忙,那么工作就是禅修”。她告诉我们,“禅修是了知你所正在做的事情。当你在计算,了知你正在计算。当你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你应该对匆忙的行为保持正念。你在吃东西的时候,穿鞋子、袜子、衣服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正念。这些都是禅修!”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蒂帕嬷很清楚,心念散乱、正念流失并非过错。“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这问题不是恒常的”。

  “最终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执著的”,蒂帕嬷如此教导,“但我们可以善用一切东西。我们不应该拒绝生活。生活就在我们眼前,只要它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要善用它”。

  选好一个法门然后坚定不移地修习。“如果你想在禅修上取得进步,就要坚守一个法门”。

  对于那些心灵旅程的启步者,蒂帕嬷坚决认为要坚守一种禅修法门。不要放弃,也不要在这个和那个法门之间跳来跳去。去找一个适合你的法门,然后坚持修习,一直到发现你的“边缘”——也就是困难开始出现的地方。

   西方求道者普遍所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特定的一个修行法门的困难当作问题。那个一个法门的“边缘”令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另外一些法门看起来总是更好。“也许我应该去试试佛教的唱颂……或者苏非舞”。事实上,困难通常是修习起作用的可靠迹象。

  将蒂帕嬷的忠告铭记于心吧。坚守你所选择的法门,穿越困难和怀疑,穿越激越和停滞,穿越那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吧。如果你能坚持修行,能度过最黑暗的时光,智慧的黎明就会来临。

  忍辱

  “忍辱是培养正念和专注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忍辱是通过不断地与“边缘”相遇而铸成的。在最富挑战性的情景中,仅仅去面对而不退却,就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全部了——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位学生详细地叙述过在蒂帕嬷一生中,这种耐性的效果:“她已经了知其内心经受每种磨难并且能够坚持到底。后来,当她从那团火走出来的时候,因为她已经了知自我,所以她能够用一种怎样的目光看着你啊!——那是如此的坚定,而又几乎令人震惊。任何东西都不能将其隐藏。她以此说明,你不能坐等开悟——你一定要在内心最深处经受这些事实。”

   忍辱需要终生去实践,需要不断地去开发,不断地去改善。忍辱是心智成熟的最重要的内容——如蒂帕嬷所说,是最高的“使命”。

  放开你的心

   “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

  蒂帕嬷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她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蒂帕嬷挑战那些信任并且执著他们的故事的学生。当有人说:“我办不到”,她会问:“你肯定吗?”或“谁说的?”或“为什么不能呢?”她鼓励学生去观察他们的故事,去了知其空性,以及去超越他们施诸其上的限制。“离开思想”她如此劝诫,“禅修与思想无关”。

  同时,蒂帕嬷教导我们:心不是要去除掉的敌人;在将心当作朋友的过程中,在了解、接受它的过程中,它不再是问题。

  冷却情绪之火

  “恼怒是火”。

   不论来访者是谁,不论他们处在何种情绪状态、何种境况,蒂帕嬷总是充满慈爱地接见他们中的每一位。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同样发出接纳之心吗?我们能够像对待访客那样慈爱地对待它吗?我们是否能够允许他们来来去去而不以可能有害的方式去反应吗?

  “许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不如人意”,蒂帕嬷说道,“有时候,我经历着一些恼怒,但我的心仍然着保持冷静。恼怒来了又走。我的心并不受它的干扰。恼怒是火,但我没有感到热。它是如此清楚地生起和灭去”。

   有位禅修教师,1980年她在家中接待了蒂帕嬷。她说有一次他的丈夫向蒂帕嬷质疑这一点。“蒂帕嬷在谈论保持平静、平等心、不发怒的重要性,我的丈夫问她,如果有人伤害、威胁Rishi(蒂帕嬷的孙子),你会这样吗?”

  “当然,我会阻止他’,蒂帕嬷说道,‘但不会发怒’”。

  简单生活

  “过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生活对什么东西来说都是有益的。过于闲适的生活对于修行是个障碍”。

   蒂帕嬷在各个方面都过着简单的生活。她对社交保持节制。她不会去谈论不必要的东西。她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抱怨。她要求自己以及学生的守则是,做人诚实,永不责人。

  蒂帕嬷经常在静默中简单地休息。“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总是返观内心”,她如此说道。她不会把时间花费在对生活没有必要的事情上。

  蒂帕嬷做每一件事都不会为下一件事忧心,正如禅修中我们练习在某个时段中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一个事物上一样。“去想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她说道,“会毁掉属于你的时间”。无论什么事情,她总是全神贯注,从容,平静,简单地去做。

  祝福他人

  “祝福你身边的人,会让你在每时每刻保持全神贯注”。

  蒂帕嬷不断地祝福。她细致入微地祝福别人——夸奖别人,赞叹别人,抚摸别人的头发……她的祝福对象不局限于人。在登上飞机前,她会为它祝福。坐进一辆汽车,对她而言也是一个发出祝福的机会,她祝福那辆车,也祝福司机和加油的人。

  随时实践这种祝福精神,一个平凡的人也会变得有些特别。这是一种时时与优雅相遇的方式。

  普敬法师评:“她是一个开悟者,她不受思想和情绪的束缚,从脑袋故事思想和情绪中彻底解放出来,这就是觉醒。”

   所以她说:“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并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能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

  拥有正知的开悟者,从来都是完全安住在当下的,安住当下就是保持全然的正知,不随妄念情绪而转,不会无意义的回忆过去和幻想虚幻的未来,如实的观察妄念来来去去而不受其束缚,如此久之则妄念自销,保持正知,无论何时何地。

文章来源:中国噶举中心

2018年1月26日更新

 

 

 

 

“三观”不合,是交友大忌

 

  一、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人能成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

  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说,朋友应该是同道。

  相反的情况,古人称之为“道不同,不相为谋”,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三观不合,不相为友”。

  三观就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不合的人是不太可能做朋友的,勉强不来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观,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大的障碍!

  三观不合的人,所说的话难有交集,更谈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处时间稍长,便如鸡同鸭讲,彼此都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可能互相伤害。

  有一则寓言说,青蛙和老鼠成了好友,想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于是,它们把脚绑在了一起。

  刚开始,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正常,还能吃到谷子。

  当它们来到池塘边时,青蛙一下就跳进了水里,把老鼠也拖下了水。

  青蛙在水里玩得高兴,而可怜的老鼠不会游泳,淹死了。

  最后,老鼠的尸体浮上水面,它的脚仍然和青蛙绑在一起。

  一只老鹰发现了老鼠,便冲向水面,抓起老鼠,而青蛙也跟着被提出水面,成了老鹰的美食。

  三观不同的人密切来往,就像寓言中的青蛙和老鼠,只会给双方带来伤害。

  摸不透的心就算了,不必费力去揣摩;看不清的人就远躲,不必劳神去猜测。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所有倾注于所爱的人、相处愉快的人。

  对于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们大可以选择悄悄离开。毕竟,谁的生活里也不会缺了一个人就不行。

  所谓打交道,交在其次,重要的是有相同的道,也就是“三观”要合。

  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并不容易,观念差异大的人则更难。

  贪婪的人怎么也无法理解有些人视钱财如浮云,势利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有些人对待别人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人都容易以自己内心所想的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

  如果有人的言行跟自己内心的标准不一致,则认为他人是装腔作势,虚伪透顶,这实在是自以为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看你不顺眼的。没关系,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相安无事便好。

  朋友,没有必要强求,意气相投就真心相处,看不惯的就拂袖而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他们走进不了你内心,就只会把你的生活搅扰得一地鸡毛。

  生活无需过多陪衬,三观不和的朋友多了,越热闹反而越让人感到冷清。

  三、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

  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当有人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

  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来源:修炼人生(xiulianzhilu)

  2018年1月12日更新

 

 

 

 

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

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人生!

 

 

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人生!

  有一位西方人,去探索一道险峻雄奇的山脉。当他历尽艰辛爬上万仞绝壁之巅时,却意外地发现,有一位东方老人正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西方人惊呆了,忍不住问道:“你是什么时候上来的?”老人淡然一笑,答道:“我已经等了你上千年!”西方人又问:为什么沿途之上没有你留下的任何痕迹?老人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说:“通向山顶的路,其实不止一条啊!”

  虽然殊途同归,但选择的道路不同,所见到的景象就有可能完全不一样。不要以为,只有自已的经历才是一种传奇,而别人经历只是一种传说。

 

  

  “此时此刻,在你周围,比原子还小的粒子正在不断地出现又消失。它们凭空产生,又转瞬即逝。没有它们,无论是你,还是整个宇宙都将不复存在。它们被称为虚粒子,是所有科学中意义最深远、也是最匪夷所思的理论——“不确定性原理”的推论之一。”

  “当不确定性理论在70多年前被首次提出时,它的意义甚至让爱因斯坦震惊。时至今日,它仍然让科学家惊奇不已。“不确定性原理”掌握了关于万物起源的答案,这个答案却似来自虚无。”

  —— 这是英国《焦点》月刊5月号文章。题目:不可思议的世界。作者:罗伯特-马修斯。转载于《参考消息》2003年6月9日第13版。

  这是现代科学关于宇宙起源的最前沿的理论之一,破解虚粒子凭空产生之谜,将是本世纪最尖端的研究课题。

  在我们看完这篇最新的科学论述之后,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把目光投向二千多年前的那部东方圣典——《道德经》,看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宇宙起源的。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有一种混然天成的“物质”,在宇宙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悄然无声,恒定不变,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是万物之源。我不知它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道”吧!

  《道德经》: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这种“物质”,光华闪耀,忽明忽暗。它含有物质,蕴有能量,载有信息。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世上一切事物皆实在源于潜在、宏观源于微观。即:“无”中生“有”!

  看看两者的论述何其相近,简直可以相互诠释!最现代的科技与最古老的文明,如同循环线上的两个点,竟然在历史的某个时刻不谋而合,这究竟是惊人的一种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确实有着惊人的智慧?!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始终不懈的探索着生命的奥秘。许多修身养性之士,在“性命双修、神形俱妙”的境界中,不断的洞察生命的本源与真相。早在二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经络”这一客观存在、却又潜在于无形的系统。它起着传递和调节生命的能量与信息的作用,它只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体之内。因此,无论西医解剖学多么精细,也终究难以弄清其实质。

  可以这样说:在物质领域,西方现代科学是遥遥领先的;而生命领域,东方人则掌握非同寻常的奥秘!当现代科学真正弄清“气、经络、心藏神”之类的概念时,将不得不叹服中国古代先哲智慧之深邃!

  比如中医,源于修真养性之士对于生命的深刻体验和领悟。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验证,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拥有完善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体各系统之间整体的协调与平衡,疗效卓著,故能历千载而不衰!

  

  小时候,许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是怎么生下来的?”或者说:“妈妈,人是从哪里来的?”这时,母亲往往笑着说:“你是从路边捡回来的!”或者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那么,猴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我们就会没完没了地问下去。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将到何处去?”

  这是整个人类无法回避并苦苦思索了上千年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问这个问题?我想,这是生命意识自我觉醒的一种本能反应。

  有人说:宗教源于迷信。而我说:宗教源于觉醒。

  如果说宗教是迷信,为什么不少科学家也会信仰宗教?如果说出家是失意者的选择,为什么一些富绅、名人也纷纷加入其中?如今这个世界,无所事事、为非作歹者,人人都习以为常。而遵守戒律、信仰宗教者,反被视为异类。红尘滚滚,万般诱惑,财权名利,恩爱缠绵,几人能舍?很难想象,一个连烟酒都戒不了的人,能一辈子遵守道门的清规戒律,故前人有云:出家修行,乃艰苦卓绝之事,非大丈夫所不能为也!

  曾经有一幅漫画,名曰:神仙也受贿。画的是一个人贡奉鸡鸭鱼肉,烧香拜神,祈求升官发财。殊不知,“作恶多端,进庙烧香未必有益;行善一世,遇神不拜倒也无妨”。道门戒杀,以肉食上贡,徒增其过!可是,人们往往自以为是,总是将自已的误解当成别人的错误而不自省!其实,有几个人是真正懂得宗教的?多数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已!

  比如说:“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死后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你可以不加思索地说:没有灵魂!人死如灯灭。但是,世界上有许多顶级的学府和一流的科学家,却没有如此轻易地下结论,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长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牛顿毕生研究科学,到了晚年却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弗洛伊德之后的又一位西方心理学大家荣格说:我一生的许多成就,都得益于它(《度亡经》)的启迪和帮助!

  大凡正统的宗教,无不是教人向善的:

  不杀生——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不淫欲——减少卖淫,婚外恋、一夜情。

  不偷盗——减少贪污、盗窃。

  不诳语——讲诚信,不坑蒙拐骗。

  不酒肉———远离不良嗜好,戒烟酒毒。这些要求有哪一条与人类的文明、道德是相冲突的?

  有一位贪官曾经说过:住过最豪华的别墅、坐过最高档的小车、穿过最名牌的衣服、吃过最精美的宴席、睡过最漂亮的女人。现在,就是把我毙了,我也死而无憾了!他为何如此嚣张?因为,他是唯物论者,他不相信因果报应,他不相信生死轮回,所以,也就难怪他如此肆无忌惮!实则可悲可怜可叹。

  大多宗教,都诠释了“万法归一”之理,道法却进一步力证宣演了“一归何处”之妙。因而,它既是一部本源科学,也是一部终极科学,它等待了我们上千年......

  超弦的科学探索,证明了灵魂得存在

  超弦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学探索。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这种粒子一旦进入生物遗传基因就形成了自我意识,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在生物圈中被循环利用,而灵魂超弦物质则永不湮灭。

  生命的奇妙之处就是不但具有自我意识,而且还不断处于进化之中,生命的自我意识如此的强烈,只要躯体不死,灵魂便一辈子不离不弃,这证明我们的灵魂超弦具有强大的稳定性。

  而稳定性源于强大螺旋产生的抗力和向心力,以至于星球从诞生之前所经历各种暴力的塌陷,核聚变中得以安然无恙,否则宇宙的环境如此恶劣多变,经过漫长的40亿年,我们的灵魂早就消灭了。

  所以有猜测,人类的灵魂或者宇宙中的超弦是永恒的,甚至比四维空间的年龄更长更遥远。

  人死后灵魂超弦肯定还在,并且是以超弦形式存在的。生物体死亡后,虽然超弦的意识暂时进入了休眠期,但一定会再寻找下一个宿主即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后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各种遗传特征,这种默连爱因斯坦和量子物理学家都无法解释。   

  道教认为生命具有能够脱离肉体独立存在的“神识”,也就是世俗社会所谓的“灵魂”,但是灵魂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以来也是信者信其有,不信者谓其无。

  这其中除了想当然的主观否定灵魂存在的“科学主义迷信者”之外,真正具有科学精神的人们对于灵魂的研究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

  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以及亲历该种体验的个人性格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 “濒死体验” 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我们把它们归纳为14条。

  一、自己看着自己的躯壳

  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二、从未体验过的舒服

  “濒死体验”的初期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感一闪而过,随后会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他包围。 

  三、听到奇怪的声音

  在“濒死”或者“死亡”的时候,有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那是一种美妙的曲调。

  四、被拉入黑暗的空间

  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你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五、听到自己的死讯 

  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他会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达极限。

  六、你的话别人听不到

  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话。有一名女子说,我试着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能听到。

  七、不停出入自己肉体

  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八、感官从未如此灵敏 

  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九、孤独无助 无法交流 

  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一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单”

  十、周围有他“人”陪伴 

  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

  十一、最后的时刻出现亮光

  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

  十二、回望人生 全程回顾 

  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重新体验”。

  十三、被“界限”阻隔

  在这时,人会遇到一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者“界限”之类的东西,阻隔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有多种表述:一摊水、一团烟雾、一扇门、一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一条线。

  十四、生命归来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必须“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这种情绪就更为强烈。 

  随后,你就真的“回来”了。

  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死”时,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

  人死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和温暖有多少?

  文章来源:道教

  2017年6月14日更新

 

 

 

 

为什么佛教现在只剩禅宗和净土宗了呢,其他的宗派基本消失?

 

  禅宗实际上已经衰落了,而且面目全非。少林寺挂个禅宗,其实不是禅宗,而是净土宗糅合了律宗。禅宗之所以衰落,是因为它反对寺院经济,不利于僧团利益,所以受到了其他宗派的集体排斥。净土宗一直保持活力,是因为它被改造的简单易学,尤其适合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参与,不需要很高的文化即使是文盲也可以现学和理解。密宗在西藏地区依然很有影响力,但也在衰落之中。法相宗衰落的原因是教义繁琐,在唐朝就已经走下坡路,属于边缘学派,在佛教史上昙花一现,在民间影响力不大,因为它的思想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总而言之,佛教宗教派别的整体衰落是由于佛教的兴旺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崛起有直接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的整体衰落,佛教宗派也就衰落了。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

  佛教于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很快就被中国本土文化改造,形成了新形式内容的佛教,到了隋唐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八大宗派,即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性、相、台、贤、禅、净、律、密。这八大宗派多多少少都融进了中国佛学的创造。

  下面介绍八大宗派的详细情况:

  法性宗:

  法性宗主要以《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为经典依据而立宗,因此又称“三论宗”。 这一宗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

  “谛”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说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说叫俗谛。从俗谛说诸法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又被称为空有二谛。法性宗强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是为此宗中心思想。此宗方法是只破不立,否定一切执着,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诸法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实现圆融无碍的解脱宗旨。

  法性宗祖师是吉藏(549~623),祖庭是南京栖霞寺。

  法相宗:

  法相宗主要依据《瑜伽师地论》为经典依据而立宗,因此称瑜伽宗。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杂糅唯识十家对《唯识三十颂》的注疏编译而成《成唯识论》,该书是玄奘的代表作,又是法相宗的奠基之作,因此法相宗又称法相唯识宗、唯识宗。因玄奘在西安大慈恩寺译经,因此又称慈恩宗。

  法相唯识宗的教义可概括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五法即:一名、二相、三分别、四正智、五如如;

  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二无我即:人无我、法无我。

  五法是对一切法、也就是一切事物现象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间有为法皆有名有相,也就是有概念有形象,称为名相之法。“分别”指主观对事物分门别类的认识能力;“正智”指圣人清净(无漏)真实的智慧;“如如”指如实智所对真如理境,也就是本来心对本来面目。五法不出染净(佛家术语:有杂念曰染,无杂念曰净,分别称为污染种子和清净种子)和主客观,是以总括诸法。

  三自性:一是二取(外所取和内能取)执着,无而谓有,起惑造业,名为遍计所执。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缘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显二空真如为圆成实。事物的性质不出此三种,所以叫三自性。赵朴初先生曾当了个比方来解释三自性“遍计所执性好象是夜间行路看见一条绳而误认为蛇,其实蛇没有而似有;依他起好比是绳,绳的体由因缘所生,只是假有;圆成实比如绳体的麻,则是真有。

  八识,识是了别认识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个有情都有这种心意识的认识作用,共有八种。

  二无我:每个有情或众生都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即一般所说的自我或灵魂),这叫人无我,客观事物也没有恒常不变的实体(即自性或绝对的真实),这叫法无我。二无我也叫我、法二空。此宗教义深入分析诸法实相,阐明心识因缘体用,修习唯识观行,以期转识成智,成就解脱、菩提二果。

  唯识宗之所以叫唯识宗,是因为该宗认为“执‘有’者丧其真”、“滞‘空’者乖其实”,意思是“有”“空”均不应执着,要认识到“唯识无境”“无境有识”也就是“万法唯识”,突出了“识”作为宇宙本体的地位。

  法相宗的祖师是玄奘(600~664),祖庭是西安大慈恩寺。

  天台宗:

  天台宗因创始人智顗居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该宗主要以《法华经》《大智度论》《中论》为经典依据,以五时八教为总纲,按修行的程度提出化法四教,按修行的方法提出化仪四教,宗旨是一心三观,三谛圆融。

  所谓五时,即把佛陀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时期,称为五时教,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天台宗认为佛陀所说法不出这五个时期。

  所谓八教,是天台宗对佛理层次和教法感受的分析梳理。该宗从教理内容上把佛教分为由浅入深的四个级别,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称为“化法四教”。藏教是声闻小乘教;通教则前通小乘,后通大乘,通大小乘所以称通教;别教是纯大乘教,但由于分别诸法各别有碍故名别教;圆教是大乘圆融无碍的法门,故称圆教。藏、通、别、圆为由浅入深的四个层级的四教。该宗又依佛陀说法的机感不同,将佛的教法分为顿、渐、秘密、不定四种,称为“化仪四教”。

  所谓一心三观、指修行的观法,即空观、假观、中道观。此三观可于一心获得,故名一心三观。

  所谓三谛圆融,三谛即真谛、俗谛、中道谛;此三谛一而三,三而一,三一圆融无碍,故名三谛圆融。

  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是圆教的教义,意在说明诸法无碍、事理圆融。天台宗以自己这一宗为圆教,其他宗属前三教。该宗继承、调适和发展了印度所传和中国本土的佛教思想,形成了比较精密的大乘圆教理论,体现了中国独创的大乘思想。

  天台宗祖师为智顗(538~597),祖庭是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贤首宗:

  贤首宗以《华严经》为经典依据,因此又称华严宗,因祖师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因此又称为贤首宗。该宗以五教来判教,以六相圆融、十玄无碍、三观为中心。宗旨是法界缘起、一切无碍,创造性地发展了印度的大乘思想。

  六相:1总相,2 别相,3同相,4异相,5成相,6坏相。此六相既同时表现于一切事物,也同时表现于一个事物。无论在一切事物中或在一个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时具足、互融互涉、彼此无碍,从而揭示了法界缘起的道理。所谓法界缘起,按华严宗著名代表宗密的阐释,有四种,即:

  1“事法界”(事物的个性、差异性、人的初级认识);

  2 “理法界”(事物共性、普遍本质,佛教对“空性”的认识);

  3 “理事无碍法界”(理融于一切个别事物,一切个别事物亦都含有理);

  4“事事无碍法界”(理包融一切,万有靠理之无碍贯通,所谓“相即相入”)。

  十玄门:1同时具足相应门, 2因陀罗网境界门, 3秘密隐显俱成门, 4微细相容安立门, 5十世隔法异成门,6诸藏纯杂具德门, 7一多相容不同门,8诸法相即自在门,9唯心回转善成门,10托事显法生解门。十玄门的意义是揭示一切事物纯杂染净无碍、一多无碍、三世无碍、同时具足、互涉互入、重重无尽的道理。

  三观:1真空绝相观,2事理无碍观,3周遍含融观。

  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这种重重无尽、法界圆融的思想,虽说导源于《华严经》,而实际为中国所独创,它的法界缘起、一切无碍的学说大大发展了印度传来的大乘思想。

  贤首宗的祖师是法藏(643~712),祖庭是陕西终南山至相寺。

  禅宗:

  禅是印度梵文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即静中思虑,一般叫禅定。禅定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此即参禅,所以名为禅宗。

  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中国禅学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该宗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流行的说法认为禅宗单传心印,不立文字,即所谓“教外别传”。但实际上,禅宗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于二祖慧可作为印心准绳,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又教人诵持《金刚般若》,所以《楞伽》、《般若》应是该宗经典依据。以后更有伪经《六祖坛经》和许多“语录”的出现,因此,不能说禅宗没有经典依据。

  八世纪,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北宗神秀以(606~706)为代表,主张渐修,盛极一时,但不久衰落。南宗以慧能(638~713)为代表,后世尊他为禅宗六祖,主张顿悟,历久不衰,宏传日盛。从唐到宋,南宗著名禅师辈出,三、四百年间,禅宗南宗又分为五家七宗,足见其兴旺景象。所谓五家,即“一花开五叶”,指沩仰禅、临济禅、曹洞禅、云门禅、法眼禅,其中临济禅又分出黄龙宗和杨岐宗,是为五家七宗。禅宗和净土宗一样,是中国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

  禅宗的祖师是菩提达摩(?~约536),祖庭是河南嵩山少林寺。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后来已被神化,于是有一苇渡江等传说。五组弘忍主张:“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把禅贯彻到了日常生活,=改变了凡禅必坐的传统,刷新了禅的面貌。禅宗发展到六祖慧能形成南宗,使禅宗别开生面,获得了广泛深入的影响。他的有名的偈则千古传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生动地阐释了佛家的性空说。

  净土宗:

  净土宗,以《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为经典依据,该宗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所以名为净土宗,因该宗祖师慧远创宗时集结为“白连社”(又称“莲社”),所以又名莲宗。该宗分佛陀说的法门为二道,即难行道和易行道,认为别的宗依戒定慧修六度万行,需经三大阿僧祗劫,是难行道;净土宗则修净土法门一生至诚念佛,临终时,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安养净土永不退转,是易行道。因此,该宗主张劝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

  净土宗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非常适于普通大众修行。修学净土宗不需要要通佛经,

  研教法,也不需要静坐专修,只要行住坐卧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愿具足,一心念佛,始终不怠,临命终时,就可往生净土。当然平时也要持戒诵经,广行众善以作助行。由于法门简便,所以最易普及。别宗的学者,也多兼修此法。因此,净土宗和禅宗一样,成为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

  净土宗的祖师是慧远(334~416)和昙鸾(476~542),祖庭是江西庐山东林寺。

  律宗:

  律宗顾名思义,关注佛家戒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的。由于该宗的盛行,中国僧人们在修学大乘的戒定慧三学中,仍然重视出家声闻乘的戒律。

  佛教戒律简单地说,有声闻戒和菩萨戒,这里说的律宗,是以声闻律部中的《四分律》为经典依据,由终南山道宣律师一系所立。就戒条戒相说,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共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的戒。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缘,更大的部分是僧团法规、各种羯磨法会议办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萨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详细规定。因为时代的关系,环境的不同,许多戒律的规定,早已废驰了。

  律宗之外的菩萨戒有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如《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如《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三聚是三类的意思,称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中国主要是大乘佛教,所以这里也简单提一提菩萨戒律。

  研究律学,最重要的是善于分辨开、遮、持、犯。在出家戒律中,本来是不得触犯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开许,叫开;在通常情况下不得违犯的,叫遮。在某种情况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还是犯戒,这就需要研究律学了。律师根据律藏分辨清楚确定开、遮、持、犯的界限。在声闻戒中除四根本戒杀、盗、淫,妄,或者还加十三僧残尼戒为八根本十七僧残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外,其它绝大部分戒条,在特殊情况和必要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例如“非时食”这一条戒,即通常过午就不许吃东西,但在劳作以后就允许吃东西。但如何开许,要依戒律来判定。可见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戒之外,都很灵活。

  律宗的祖师是道宣(596~667)。祖庭是陕西终南山峰德寺。

  密宗:

  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传入中国形成密宗。该宗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为经典依据,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由于讲究曼陀罗灌顶,念动真言,所以又称真言宗。

  本尊(istadeva)是学者选择自己最敬爱最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萨或者一位明王,作为学习成就的对象或榜样,称为本尊。要成就本尊的功德智慧,就要修习三密瑜伽法,又称金刚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业,瑜伽(yoga)译为相应。三密瑜伽,就是三业相应。与谁相应?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与本尊的身口意三业相应。修法时,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态,手结印契,口诵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观想或种子字,务使自己的三业与本尊的三密相应,名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这只是举一个例证。此宗最高理论还是以性空无相的法性理体为基础,所谓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义。

  密宗:三身成就,学佛到家。另外一个名称,即身成就。

  西藏密宗,除了供奉释迦牟尼佛以外,还供奉莲花生大士。据说莲花生大士是释迦牟尼佛过世八年再来。他作为显教教主时,是父母怀胎而生,可是他认为显教时修行方法没有讲完,所以再转身而来,成为密宗教主并由莲花化生。继承王位为太子,十八岁成就,肉体常存。西藏过去每年举行全国性的护摩法会,像拜火教一样烧东西,有些妇女连自己自己头发都剪了烧掉。大火燃烧七天七夜,人们围着火光念莲花生大士的咒语,说是看到他骑一匹白马,在火光上走一圈就不见了。

  密宗传说,因为莲花生是密宗教主,不像前生走涅盘的路子,所以骑白马腾空而去。他现身时,永远是十八岁少年模样,没有变化,偶而会留一点小胡子。这是说明报身的成就;类似道家长生不死的观念,所谓与日月同休,天地同寿。

  密宗的祖师是善无畏(637~735)、金刚智(669~741)和不空(705~774),被称为“开元三大士”, 祖庭是西安大兴善寺。

  汉地佛教界并不认可密宗,一般是由于政治原因才勉强接纳它。

  文章来源:悟空问答 怀怀疑探索者

  2017年8月11日更新

 

 

 

 

虚云老和尚:若功夫得力,须臾间可以成佛

 

 

 

摘自上海玉佛寺1953年禅七开示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万世的荣华,到了一气不来,做了一个死鬼,还要想保佑他的儿女,人财兴旺。这种人真是愚痴已极。还有一种人,稍知一些善恶因果,要做功德,但是只知打斋供僧,或装佛像,或修庙宇等一些有漏之因,冀求来生福报。因他不解无漏功德的可贵,故偏弃不行。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因为静坐这一法,可以使我们脱离尘劳,使身心安泰,使自性圆明,生死了脱。一须臾者,一刹那之间也。若人以清静心,返照回光,坐须臾之久,纵不能悟道,而其正因佛性已种,自有成就之日。若是功夫得力,一须臾之间,是可以成佛的。故《楞严经》阿难尊者曰:“不历僧祇获法身。”

  但是你我及一般人,平常总是在尘劳里,在喜怒里,在得失里,在五欲里,在一切图快活享用里过活。而今一到禅堂中,一声止静,则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六根门头,犹如乌龟息六样的,任什么境界也扰你不动,这是修无为法,也是无漏法。故以金银等七种实物造塔,如恒河沙数之多,犹不能及此静坐一须臾之功德也。

  乌龟息六是一譬喻,因为海狗喜食鱼鳖,一见乌龟在海滩上爬,它就跑去吃它。乌龟知其要吃它,便把四只脚、一个头、一条尾,统统缩进壳里去。海狗见之咬它不着,空费一番辛苦,弃而他去,此时乌龟亦脱其险。我们人生在世,无钱的为衣食忙得要死,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正如被海狗咬着。若知其害,便把六根收摄,返照回光,都可以从死里得生的。

文章来源:禅林网   

2017年7月2日更新

 

 

 

 

语言和念头,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力量

 

 

  有些人喜欢骂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可他没想到,听到的都是他自己。

  骂人的声音就像魔音一样,听得最多的人,伤得也最深。当口出恶言成为习惯后,经由自己的耳朵日以继夜的聆听、灌输,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成了心田的种子,早晚会给自己创造恶运的果实。

  语言是一种「咒语」,我们每个人都是语言的「魔法师」,掌握着改变命运的钥匙。

  01

  每个人都是语言的「魔法师」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九月霜。」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意义却相当深远。我们每个人都是魔法师,可以用言语对别人下咒,也可以用咒语帮助别人。

  更重要的是,你所下的每个咒语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因为咒语是发自于你,你就是整个振波的中心。

  思想具有能量,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当我们说一些不中听、不吉祥的话时,常会听到人们说:「快闭上你的乌鸦嘴!」

  因为当「负能量」的语言一出,你已经在发出振波,更明白地说,你是在吸引「同频道」的事件上门,这也就是为什么乌鸦嘴会特别灵验。

  02

  负面语言具有极大的摧毁力量

  尤其是愤怒和怨恨时所说的话,带有很强的能量,再透过负向的振波,结果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你一定也听说过,某些人因为一时气愤,说出了重话,后来真的发生严重的后果。

  这种事情在医院的急诊室履见不鲜,比方父亲气呼呼的对孩子叫骂「有本事你就永远不要回来」!结果孩子真的因为一场意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有人或许会问:「我只是说说而已,又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

  如果有人告诉你,说最近你身体的那些异常现象很像是癌症,你会怎么样?也许他只是说说而已,但他的话对你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吗?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埃默森曾经说过:「用刀解剖关键性的字,它会流血。」语言是有生命的,它具备了创造和毁损的能力。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渗透进我们的生命。

  03

  语言甚至可以影响命运

  语言就是发出声音,这声音一天至少要讲上几百句到几千句,不知不觉地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心态和命运。

  有些人喜欢骂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可他没想到,听到的都是他自己。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成了心田的种子,早晚会给自己创造厄运的果实。

  所以,我们说任何话都要心存善意,而在措词用字上面也不要太重。

  我们谈吐时所用的字眼,直接明确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一般人处理情绪的中心是右脑,语言中心在左脑。当右脑认知一个负面的情绪时,会越过并底体传递到语言中心,说出相应的字。

  同样的,当我们左脑在接收到负面的字眼时,也会传到右脑,反应相应的情绪。

  所以,你选择用什么字眼来表达就相当的重要。比方,如果有人触怒了你,你可以用「困扰」或「遗憾」的字眼来取代「气死我了」或「愤怒」,想想看,当你改用「遗憾」二字时,你还会火冒三丈吗?

  04

  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念头

  言语是心的画像,我们应该多以正面肯定的言语来思考和说话。当然,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容易,长期累积的习惯很难一下就改变过来。

  可以找一个笔记本,写下一些美好的字眼,每天早上都念几遍,接下来的一天只要有空,就把这些字眼用在交谈中。当你不断重复这些字眼,很快就会把这些意念灌注到潜意识,改变你的思、言、行,让你也成为这样的人。

  下面的字眼可以参考:

  好幸福 充满欢乐

  真快乐 充满喜悦

  很乐意 令人愉快

  真有趣 顺心如意

  好好笑 好运到来

  好 很好 非常好 好极了 越来越好

  每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种子里面,你无法看到大树,但只要你播下种子,并持续浇水灌溉,种子自然会把自己所需的东西,吸引到身边来,而成长茁壮。

  05

  改变念头就是改变命运

  我们的每个念头都负荷着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些能量会透过各种形式实践自己。

  所谓「一念一世界」。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我们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呈现。

  如果不是先有飞机的念头,科技是无法创造出飞机的;如果不是先有画一幅画的念头,这幅画也不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你生活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来自思想,以及你思想所创造的结果。你的肉体、骨头与肌肉可被还原为百分之七十的水份以及没有多大价值的化学物质。然而,你的思想和念头却使你成为你。

  06

  如何通过改变念头来获得财富

  现代物理学有一个最伟大的发现,那就是「物质就是能量」。这也是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他向我们揭示,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物质的本质并非物质,而是能量,是我们的念头。

  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头、木头、桌椅,你、我,包括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都是由能量所形成。

  所以,不管你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是穷苦潦倒,是一无所有,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意念,只要你常发正念,总是往好的想,并深信不移,那就对了!

  那这和收获财富有什么关系呢?

  财富有两大特性,一个是满足,一个是喜悦,只要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所以,只要思想和念头回归满足和喜悦,就获得财富了。有人说,这些太虚了。但是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我们需要重新衡量。

  你可能经历过,赚到很多钱但心中仍感到很缺失,很空洞的感觉,这就是贫穷感。过去我们把虚实都颠倒了,总觉得只要拥有很多钱就是富有,却不知道真正的富有是从内心的思想开始。

  又有人说,内心的富有跟物质的富有有什么关系呢?心中有了就是种子有了,然后种子就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贪心的人,可是他们一样拥有很多财富,不是吗?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对心的不了解,只看到了外在的表象。在我看来,财是物质,富是精神 ;财是外在,富是内在;财可以掠夺,富只能靠修养。

  富有的感觉能从别处掠夺过来吗?如果可以,我们直接去把别人的喜悦幸福通通抢过来就好了。然而事实是,喜悦、幸福无法抢;满足、富有无法抢。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不是数字多寡。

  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富人,不一定是财富数字很多的人,而一定是心灵状态愉悦的人。

  因此保持心中富有,财富就会越来越多。我口袋里不管有多少钱,都是富有的,为什么富有呢?因为我总在给别人。所以富有不是拥有得多,富有是愿意去供养别人,这就是富有的感觉。

  当我们在索取,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立刻创造出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就叫贫穷的种子。当我们愿意贡献社会,总想给予,内心立刻就会变得富得流油。人只要有了精神,财富就是无限的!

文章来源:天祥菩提精舍|txpt123

2017年7月3日更新

 

 

 

 

需要掌握顶级思考方法的原因

 

 

  引言

  思考方法的不同,正是高手和普通人的本质区别。高手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得到」特意邀请李善友教授创作了这篇清单,拆解顶级高手的思考方法,供你学习践行。

  1. 为了找到顶级高手的思考秘诀,我研究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顶级高手,有两位极具代表性。一位是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他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多元思维模型;另一位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公认的“第一性原理”的最佳实践者。

  2. “思维模型”就是我们大脑中已经固化的“套路”和“惯性”。人类的日常决策中,仅有1%的理性决策。剩下的,多半是被自己的惯性所绑架的直觉。

  3. 能否抛开直觉,提纯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普通人和顶级高手的区别。普通人做事跟着感觉走,只看表面现象,靠的是不经反省的惯性动作;而顶级高手则有更强的抽象能力,把时间用在研究规律上,不断矫正自己的思维模型。

  4. 判断思维模型好坏的标准是:它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在现实中得到证明或证伪。那些声称适用于一切情况、不能证伪的,一定是坏的思维模型,建议直接弃用。事实上,要经常审视每个思维模型成立的前提,一旦前提有变,这个曾经科学的模型,也一定要跟着修正或弃用。

  5. 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要从“第一性原理”开始。“第一性原理”的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也就是“第一性原理”。

  6. 深度思考,找到这个决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通常就能找到终极的解决方案。“第一性原理”最著名的应用者埃隆·马斯克,他绕过之前所有做电动车的人所谓的“行规”和“经验”,只思考在物理学理论上是否可行,极大地降低了特斯拉汽车电池的成本,创造出了新一代的电动车。

  7. 跨学科学习,是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的另一个工具。比如,同时学习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单独的某一细分领域的学习,会将人的思维和视野困在狭小的空间里。而各个领域间理论相互碰撞、相互修正,经常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得到“好上加好”的效应。

  8. 当人能通过跨学科学习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时,他们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每个世界级的企业家在取得商业成功时,都得到了自己的方法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索罗斯的“反身性”哲学、乔布斯的“简洁”原则、贝佐斯的“自组织”理论,无不如此。

  9. 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

  10. 好的思维模型,让你戴上一副新的“认知眼镜”,直接透过纷杂的信息,看到事物背后的道理,这才是有效学习,也是高水平思考和正确决策的前提。

  11. “刻意练习”,是把新的思维模型内置到大脑的唯一途径。“听过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往往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没有通过刻意练习,把道理变成你的“潜意识”。

  12. 最后,请保持普遍怀疑的精神,默认所有知识都是错的,包括这篇清单。然后带着这个怀疑精神,继续前行。

  文章来源:罗辑思维

  2017年6月22日更新

 

 

 

 

世间人种种学问为何不得道

 

 

  《宗镜录卷第九十七》

  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者。由亡己故。得至虚无。己自尚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问。诸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名为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原。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者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 物。名为行道。即一切处无。处即是法处。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若见相时。则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涅盘性。无忆想分别。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又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传法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第二祖可大师云。凡夫谓古异今。谓今异古。复离四大。更有法身。解时。即今五阴心。是圆净涅盘。此心具足万行。正称大宗。传法偈云。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 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能生

  第三祖璨大师传法偈云。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种尽无生

  第四祖道信大师云。夫欲识心定者。正坐时知坐是心。知有妄起是心。知无妄起是心。知无内外是心。理尽归心。心既清净。净即本性。内外唯一心。是智慧相。明 了无动心。名自性定。又示融大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原。 一切定门。一切慧门。一切行门。悉皆具足。神通妙用。并在汝心。传法偈云。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第五祖弘忍大师云。欲知法要。心是十二部经之根本。唯有一乘法。一承者。一心是。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门。一切法行。不出自心。唯心自知。心无形色。诸祖只 是以心传心。达者印可。更无别法。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 心。唯智能知。更无别行。传法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第六祖慧能大师云。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心外更无一法而能建立。皆是自心生万种法。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无有诸相。汝莫观净。及空其心。此心无一无可取舍。行住坐卧。皆一直心。即是净土。依吾 语者。决定菩提。传法偈云。心地舍诸种。普雨悉皆生。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让大师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达心地。所作无碍。汝今此心。即是佛故。达磨西来。唯传一心之法。三界唯心。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自心。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汝可随时。即事即理。都无所碍。菩提道果。亦复如是。从心所生。即名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马大师问曰。如何用意合禅定无相三昧。师曰。汝若学心地法门。犹如下种。我说法要。譬如天泽。汝缘合故。当见于道。马大师又问曰。和尚云。见道。道非色故。云何能覩。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于道。无相三昧。亦复然矣。马大师曰。有成坏不。师曰。若契此道。无始无终。不成不坏。不聚不散。不长不短。不静不乱。不急不缓。若如是解当名为道。汝受吾教。听吾偈言。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萠。三昧华无相。何坏复何成

  吉州思和尚云。即今语言。即是汝心。此心是佛。是实相法身佛。经云。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随世界应处立名。如随色摩尼珠。触青即青。触黄即黄。宝本色。如指不自触。刀不自割。镜不自照。随像所现之处。各各不同。得名优劣不同。此心与虚空齐寿。若入三昧门。无不是三昧。若入无相门。总是无相。随立之处。尽得宗门。语言啼笑。屈伸俯仰。各从性海所发。故得宗名。相好之佛。是因果佛。即实相佛家用。经云。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从心想生。亦云。法性家焰。又云。法性功勋。随其心净。即佛土净。诸念若生。随念得果。应物而现。谓之如来。随应而去。故 无所求一切时中。更无一法可得。自是得法。不以得更得。是以法不知法。法不闻法。平等即佛。佛即平等。不以平等更行平等。故云独一无伴。迷时迷于悟。悟时悟于迷。迷还自迷。悟还自悟。无有一法不从心生。无有一法不从心灭。是以迷悟总在一心。故云一尘含法界。非心非佛者。真为本性过诸数量。非圣无辩。辩所不能言。无佛可作。无道可修。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具足多闻。即见自心具足多闻。

  ——摘自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宗镜录卷第九十七》

 

 

 

 

 

禅家的幽默,你能读懂的话就是智慧

 

 

  故事一

  唐朝有个赫赫有名的大将郭子仪,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击败史思明,唐肃宗即位时,又配合回纥兵收复了长安、洛阳,因而升为中书令(相当于宰相)。然而,这位功盖天下,权倾朝野的郭子仪,却又以一个平凡、卑微的佛教徒自居,常去佛寺拜望禅师,聆听禅师说法。

  有一天,郭子仪像往常一样探访禅师,问了如下一个问题:“请问师父,佛教是如何解释‘慢’(傲慢)的?”

  禅师听了这句话,忽然变了面孔,眼一瞪,嘴一撇,以一种极其傲慢无礼的态度对这位宰相喝问:“你这个呆头在说什么胡话?”

  一霎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郭大人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这和尚怎能用这种口气说话?显然,郭子仪也无法忍受这种蛮不讲理而突乎其来的“侮辱”,他的脸上开始出现一种虽颇轻微但却严肃的愤怒表情。就在这时候,禅师又恢复了往昔那慈祥的面容,微笑着说道:“大人,这就是‘傲慢’。”

  多妙的“幽默小品”!这位禅师知道,像郭子仪这样位高权重的大官,早已习惯于发号施令了,其左右部下无不俯首听命,没有一个敢顶撞违拗的。要让他懂得什么叫傲慢,最好的办法,不是字面上去解释傲慢的概念,而是让他亲身被人家“傲慢”一次,实实在在地尝尝“傲慢”的滋味。这种“幽默”常常胜过一大套空洞的说教。

  故事二

  日本一位名叫信重的骠悍武士向白隐禅师请教:“真有地狱和天堂吗?能带我去参观参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问。

  “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土!”白隐叫起来,“哪个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面孔简直像一名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信重跳起来,热血涌上脸孔,伸手要拔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刻薄话!

  白隐照样冷嘲热讽:“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武士勃然大怒,哐地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目露凶光,对准了白隐的胸膛,此时,白隐安详地注视着武士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这位武士一刹那恢复了理智,觉察到自己的冒失,深感禅师的道法非同寻常,于是急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了一躬,谦卑地道歉。

  这时候,白隐微笑而温和地告诉武士:“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这位武土顿时省悟过来:当你萌生行凶作恶之时,你正在向地狱迈进;当你谦卑慈爱时,你已处在天堂里了。

  一位中国禅师,一位日本禅师,不约而同地以幽默的方式,形象而生动地解答了宰相与武士的问话。他们的幽默除了来自于智慧,还来自于“无私无畏”。试想,如果看到宰相就奴颜卑膝,极尽逢迎拍马之能事;如果看到武土就胆战心惊,避之唯恐不及,那还幽默得起来么?

  禅师的幽默,并非一味挪揄嘲弄,更非恶作剧,他们善于区别对象,分别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故事三

  默仙禅师住在丹波的一座寺院里时,一位常来寺院的教徒向默仙诉苦,说他老婆太吝啬了,只进不出,一毛不拔,简直弄得他难以做人。默仙答应去开导、开导他的太太。

  一天,默仙禅师去看望这位“吝啬”太太了。施过礼以后,默仙在她面前伸手摊开巴掌,像丐儿讨食似的。

  “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位太太惊讶地问。她知道,远近闻名的默仙大师决不至于向她乞讨东西。

  “假如我的手掌永远这样摊开,只放不收,始终不变,你管它叫什么?”大师问。

  “畸形!”太太叫道。

  默仙大师又在她面前把五指收拢来,握成拳头问道:“假如这只手永远这样紧握着,只收不放,始终不变,你又称它叫什么?”

  “还不是畸形!”

  “只要你多多了解这一点,”默仙冲着这位吝啬太太莞尔一笑,“你就是一位贤内助了。”

  效果真是奇妙——自此以后,这位太太相夫教子,非常贤惠,不仅节俭,也懂施舍了。

  这便是禅家的又一种幽默。婉转地提醒你,风趣地指点你,含蓄地批评你,却不故意伤害你,存心为难你。而其效果则远远胜过简单粗暴的斥责,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以柔克刚,笑谈真理,体现了禅者与人为善的仁慈心肠。

文章来源:新禅风网

 

 

 

 

 

在终南山遇到的神仙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这个曾在台湾出家当过两年沙弥的大胡子美国人,用他的眼睛和脚步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

  我去了终南山,也拜访了一些住山的修行者。包括两位比尔.波特在书中采访过的人,其中一位已有八十多岁,他们都对这个特别的老外印象深刻。

  我无意记述终南之行,因为短短一周的寻访是肤浅而表面的,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并不希望为人所知。

 

  我曾在途中偶遇一位气质超然的比丘尼,独自住山八年。

  当我想为她照张相片时,她微笑地看着我:“呵,照相,我们又何时不在相中呢?”让我无言以对。

  一位来自东北的比丘尼的茅蓬。我去的时候,她正在屋里制作土炕,这是度过终南山漫长冬季的必要保障。我们就站在这个门口谈了许久。

 

  这位比丘尼住山不过一年,她的茅蓬是以前的住山者留下的。

  她觉得有这样的屋顶遮蔽风雨已经足够。

 

  有些住山者,仅以石洞蔽身。

 

  这也是一处闭关洞。

  看见这道形同虚设的柴扉时,我想起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层层铁门。有个从国外回来的孩子看见那么多铁门时,惊呼为妖怪的家。

  因为童话书中的妖怪,都住在带铁门的房子里。

  什么时候,我们才不必有那么多防备呢?

  住山者的炉灶和土炕。

   这里住在一个喇嘛,我前去拜访时,他正在为时三个月的止语期中。

 

  从外部观察,这间依洞窟而建的茅蓬充满画意。

  这是它的正面。屋内除了一盘窄窄的土炕外,一无所有。

  我去的前一年有对母子来此打佛七,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干枯的松毛就是他们的被褥。

 

  万绿丛中的那一点红,也是一处闭关者的茅蓬。这间茅蓬,已经是用砖砌的了。长期的住山者们,大多住上了类似的瓦房。

 

  住山修行的尼众们更为艰难,她们还需要相对坚固的墙和门来保障安全。

 

  这是我在终南山见到的最美的茅蓬。

  事实上,在比尔.波特的书中,也是这样记述了他的所见。

  这里所住的尼师,七十年代在此落发出家,一住至今。她的师父慧远,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圆寂。

  她告诉我,师父在的时候,这里只有两间小茅屋,四周种满鲜花,宛如净土。瓦房是近年才逐步盖起来的,垒墙的土坯,是她去远处的西山坳一筐筐背来的。门帘中,是这处茅蓬的大殿,异常整洁。

 

  这里只住着两位尼众,但每天都准时敲钟上殿,日日如此。

 

  灵塔中的慧远法师,住山三十余年,异常精进,日诵《法华》七部,是终南山著名的“法华行者”。

  她的弟子说,诵一部都需要不少时间。师父不仅能背,且熟到极至。此外,她还严持戒律、念佛不辍。

  十多年前,她预知时至,临终前谆谆嘱咐弟子修行之道,说至夜半,安详坐化。弟子们一无准备,临时去各处寻找火化所需木材。在准备后事的几天中,慧远法师始终端坐着,栩栩如生。

  火化后,弟子们找到了很多舍利,但因慧远法师临终已吩咐:烧出来不管是有什么没什么,不许拍照,放在一起便是。现装于此塔。

 

  慧远法师的灵塔旁,是同门慧因法师的灵塔。

  当年,她们一同离开东北。慧因法师主张去云居山亲近虚云老和尚,慧远法师则意在终南山。商量了数月,意见相持不下。

  某日,慧远法师梦见一童子引领她们来到终南,并现种种祥瑞之相。两人遂结庐终南后山,终身未曾离开。

 

  当我准备离开慧远法师生前的修行地时,在灶屋墙上发现了这把磨去了一多半的锅铲。

  她们告诉我,这是慧远法师从东北带到终南山的。这把伴随她几十年住山生涯的锅铲,是法师留下的不多的几件遗物之一。

 

  一位尼师来到终南山落发时,种下了这些苹果树。如今,已是硕果累累。

  告别时,这位寡言的尼师从树上为我摘下三个苹果:这是戒、定、慧。

  途中,我把其中的两个供养了另一位住山的修行者,自己吃掉了剩下那个。

  独自坐在山路上,清甜的苹果和清洌的山风,使我流泪。

 

  山中盛产的五味子,住山人的水果和药材。当然,还可以卖给进山收购药材的人。

  住山的人,都得自己养活自己。

  我问一位住山十多年的比丘:平时都有粮食吃吗?

  他说:有。

  我又问他:能吃饱吗?

  他说:不一定。

  我再问:吃不饱的时候怎么办呢?

  他哈哈大笑:吃不饱,正好少吃一点。

 

  一位尼师的修行处。

 

  暴雨过后,一位师父上房修理漏雨的屋顶。他已经住山十多年了,很多后到的住山者都得到过他的热心帮助。

  后来,他的妹妹也落发住进了另一位尼师的茅蓬。他们的茅蓬相隔二十分钟的路程。

  住山的人,必须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我进山时,偶遇照片中的这位师父。因为他的指点,我才没有迷路。几天路。几天后,我又在山中见到了他。

  照片中的那堆僧鞋,就是他那天下山取来的、其他寺院救济的衣物。他正在一一分发给需要的住山者。

 

  崖边的闭关房

 

  终南山最好的,就是这种石头垒起的房子。

  听说有位台湾的比丘尼在这里盖过几间石头房子,不知是否就是照片中的这个院落。

  院墙上晒着被褥,但因为无人带领,我喊了几声也无人出来应门。

  这里的修行者,一般是不接待外人的。

 

  这扇从外边反锁着的戒定门上,写着:坚决拒绝参观,请诸位慈悲,加原谅。

  我放下准备叩门的手,在门外深深合十。

 

  净业寺山谷中的这间闭关房,还有别致的玻璃移门。门楣右上方,胡蜂们结了层层迭迭的扇形的窝。

 

  两位来自藏地的喇嘛也在净业寺的山谷中闭了三年三个月的关。

  我去之前的几个月,他们才离开。

  临走前,他们把山谷中的不多的几间房子都写上了美丽的藏文咒语。

 

  这套闭关房里,住着一位比丘。

  带我前去喊了三分钟,他才手持念珠出门。他听说我来自苏州,常去西园,便问:安老还好吗?

  我告诉他:安老(西园已故方丈安上法师)已圆寂多年了。问过这么一句,他便让我自己在门外歇脚,又捏着念珠进屋了。

  屋外的柿树上,挂着累累的果实,只是尚未成熟。

 

  已圆寂的慧远法师的旧照。(我不知是否能发表其他人的特写,生怕为他们带来惊扰。)

  法师十六岁入寺清修,十九岁正式落发。法师曾发心在如意尞照料老病僧人多年,悲愿感人。

  如果我们再结合下面这面这些图说一起就能对终南山的修行人有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让人肃然起敬:在南五台后山,两个住山的师父在秋日的茅棚前会心交流。

 

  住在终南山最高处分水岭70多岁的才文尼。

  才文师父的茅棚内景。

 

  西观音寺的闭关房,里面一个师父止语闭关三年,为了不打扰没有拍他的照片。

 

  一个山坡上的独居茅棚,我访问时,主人采药去了。

 

  由于在“虚云老和尚入定24天纪念塔”前的一次合影出现的景象,中间这位已经成为法门寺佛学院的宽军法师了。

 

  一位住山僧。

 

  净土茅棚门外鲜花开得灿烂。

 

  无名茅棚里传出诵经声,我们为了不惊扰,就把供养物品放到门口。

  深深的终南山,沟连沟,山连山,到处都是修行人的踪迹。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此时的长安,饿殍遍地,活人生吃死人肉,到处是腐烂的尸骨。虚云老和尚立即奏请皇上,亲谕禁止活人吃死人,并发动所有富户捐出存粮开办施粥厂救济灾民。

  当时正值伏天8月,腐烂的尸体臭气熏天,瘟疫流行长安。虚云老和尚怜悯众生,愿在卧龙禅寺组织一场长达7天的祈雪大法会,望龙天垂护,降雪降雨消除瘟疫。

  事前有好心者私下劝阻:“大灾大难不同寻常,众生业力不可违,万一乞雪不灵,龙颜大怒判你个欺君之罪拉出去砍头岂不适得其反?但求无过,你还是一走了之为好,一走了之为好。”

  虚云老和尚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卧龙禅寺方丈东霞和尚的相助下,寺中全体僧人一起动手,搭台的搭台,准备法器的准备法器……虚云的德望感召来了西安各寺的僧人近千人,终南山终年隐修的师父也出山相助,佛教信徒闻之也从四面八方赶来……  

  法台高宽三丈三,上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法台两侧竖立两根高高的旗杆,上面悬挂的三丈多长的金字佛幡,一面写“南无娑竭罗龙王菩萨摩诃萨”,一面写“南无随方普应行雪龙王圣众菩萨”。

  佛台上铺黄布,鲜花、供果、香烛一应俱全。虚云带领9名法师身披红色袈裟跏趺禅坐在台上结印施法7昼夜。台下两侧108位僧人,昼夜不停持诵《祈雪陀罗尼神咒》,360位僧人带领信众拜《大悲忏》,其余僧尼带领信众念弥陀圣号,昼夜六时,佛号不断。

  第7日上午,果然乌云密布。下午飘起了鹅毛大雪。

  大雪降后,僧尼们各自回寺。虚云仍然坐在四周无遮拦的法台持咒施法,又7日,长安内外千里冰封。  

  慈禧太后在宫女、卫队的陪同下冒雪来到了卧龙禅寺,看到坐在风雪中持咒施法的虚云老和尚,感动的落下了热泪。并跪在了雪地里,给这位“呼风唤雨的活菩萨”叩下了高贵的头颅。

  肃亲王、庆亲王请他日后同回北京住在宫内,以便请教佛法。十月初的一天凌晨,视名利如浮云的虚云老和尚悄悄离开长安,后隐居终南山。

   文章来源: 今日佛语

 

 

 

 

 

 

 

南怀瑾先生:恢复到儿童的天真,才是真正的修养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思想是个人生命自己带来的,婴儿脑袋一封了顶,开始有意识思想。后天的思想教育越来越“污染”,人年纪大了,知识越多了,思想“污染”也越多。

  我是中国人,我代表的是中国文化,小的时候我们骂这些老头子,“老奸巨猾”四个字,越老越奸诈,花样越多,越靠不住。我年轻时也骂这些老前辈,到了三十五岁以后,自己承认是老奸巨猾了。现在我八九十岁了,岂止是老奸巨猾,而且不是东西了。这就是思想的顽固,所以人生的经验越多越顽固,越来越“污染”,要想恢复到儿童时的那个天真活泼,就非常非常难。

  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如果修养恢复到那个阶段,也就不怕衰老,脑筋尽管老化了,但是智能和记忆反而恢复得更好。

  《庄子諵譁》

  一个人,修养到心中没有杂念,没有妄念;情是妄情,佛家叫做妄想,意识没有这些后天加上的思想,完全恢复到婴儿清净无为的状态,这时生命的功能整个发出来了。

  《孟子与尽心篇》

  一个人很有学问,但往往会自认是饱学之士,看不起别人;其实应该忘了自己“有学问”这回事,在街上看见一个推车的、挑菜的,也要谦虚,想到自己还有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可是,一般人连穿一件新衣服都忘不了,走在街上,要多拉几次衣服,似乎怕别人不知道;如果有人赞美他的衣服,他更会沾沾自喜。所以忘了自己所拥有的,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有权而能够忘掉,就是保持了一分天真、善良与仁慈的童心。这是古代内圣外王的基础,是中国文化个人基本修养的本份。

  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这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乃至于出家当和尚的,本来很平凡,慢慢被人尊称“师父”,再被尊称“大法师”或“上师”,这样对他三叫两叫,他便自以为是活佛了。一般人除夕过年的时候,口袋里多了一些钱,自己就会“抖擞”——炫耀、自满、自傲——起来,这就是不能“忘钱”。在古代的圣王之中,能有“好善而忘势”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文章来源:南師如是說

 

 

 

 

 

致孩子: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北京四中一名初中女生的信,写得太好了,六一儿童节之际,以此送给所有面临成长的孩子,所有童心犹在的大人。

亲爱的自己:

  我不知道为什么写信给你,更不知道你何时能收到这封信,在这里有些愿望寄托于你。

  首先愿你平安无事的度过青春期,但别平安无事的度过青春。你不是他们口中的乖乖女,这点我比谁都清楚。你有时果断、激动甚至有点"草莽精神"的意思,着实下来我一跳。

  愿你的世界里天天都是好天气,即使忘带了伞也要告诉自己:宝宝今天偏要淋雨!原来驱赶阴霾的太阳是明媚的自己。

  愿你的成熟不是逼迫,学着笑而不语,学着承认不相信,学着接受不尽人意。我知道,你是一个急性子,但请慢慢来,不着急。

  愿你拥有好运气,对一切充满感激。喜欢美好,也喜欢自己。你笑起来有一颗虎牙和一个酒窝,这点很好。

  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善良得有原则,感性得有底线。对可恶的,就该连本带利地还回去,凶狠之后别失礼仪:对不起,弄伤了你,可我是个女孩,我必须保护好自己。

  愿你不饶点滴,不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所有的结果都由自己承担,没有理由,没有借口。

  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在最糟糕的的那天和注定的人撞个满怀。也许你正在坠入爱河,但千万别淹死其中。爱不到的人就别等了,别把尊严弄丢后又到处哭泣,找个愿意陪你虚度光阴的一起老去吧。

  愿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必取悦任何人,也不无故讨厌某个人。你总是偷偷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为此苦恼,为此忧愁!其实无所谓的东西不必放在心里,短短几十年,谁又将和谁永远在一起,都让它随风去吧!

  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有人说你不甘平庸,其实你只是想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只是别忘了偶尔停下来,就当犒劳那努力的自己。

  愿你可以走过长长的路,有丰盈的时间发生故事,若没人陪你颠沛流离,便以梦为马,随处而栖。

  愿你在最无趣的日子仍对世界充满好奇,撑不住了就去睡一觉,等一等,说不定随时绽放奇迹。

  愿你一辈子下来心上没有补丁,愿你的每次流泪都是喜极而泣,愿你筋疲力尽时有树可倚,愿你学会释怀后一身轻。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希望你别让它们都变成空话。我是不是太注重"以后"了?未来是什么样的就交给未来的自己回答吧,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你知道吗?

  祝:

  一生久安,岁月无忧!

  曾经的你

  文章来源:泓朴堂艺术工作室

 

 

 

 

  愿你一辈子下来心上没有补丁,愿你的每次流泪都是喜极而泣,愿你筋疲力尽时有树可倚,愿你学会释怀后一身轻。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林家樂的禅學
 

一双愿意聆听的耳朵,远比一张说话的嘴更受欢迎。 通往内心深处的路往往是耳朵。
倾聊间,专心对方的优点,你已獲得一些什么了。
有诗曰: “高嵋山下是侬家,岁岁年年斗物华。老柏有情还忆我,夭桃无语自开花。几回南国思红豆,曾记西风浣碧沙。最是故园难忘处,待莺亭畔路三叉。”(網絡摘語)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