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易學 > 易海拾贝(六)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的《图解》
林家乐的《一直播》
林家乐心中的《易学》
林家乐对潘峙钢《治国感慨》的回应
【手绘】从零维到十维空间
生命的能量来自极致的清静
易学故事
易海拾贝(一)
易海拾贝(二)
易海拾贝(三)
易海拾贝(四)
易海拾贝(五)
易海拾贝(六)
 

易海拾贝(六)

 

文化的靈性。

 

  導讀|發表完《文化的高級》後,趁著酒意又寫了一篇《文化的真實》,寫完這篇後就感覺身体被掏空。之後朋友間經常有人問文化的第三部是什麼?我沮喪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距離前兩篇已經一年半了,終於提出筆想寫一篇《文化的靈性》,希望這篇文章能回答自己關於“中國文化,當代表達”的發問和思辨。《文化的高級》、《文化的真實》、《文化的靈性》三篇遙相呼應,《高級》是文化的自覺,《真實》是文化的暢想,《靈性》是文化的碰撞,海豐希望通過知行合一的方式,告訴大家中國文化其實是一種“東方智慧”,而非禮教;是『心即理』,是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碰撞和界定;是『格物致知』,是打破人與物之間的隔離,打破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之後建立的新的認知。文中闡述的“知和識”、“知與行”、“中國文化和東方智慧”、“東方智慧和西方智慧”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帶給大家新的文化觸動。

  《文化的高級》請點擊後面連接 文化的高級。

  《文化的真實》請點擊後面連接 文化的真實。

  人性,神性,靈性

  上一刻是前世,這一刻是今生,下一刻即是來世,如果三生三世都過好,便是豐盈圓融。每一個偉大的時代,大師如野草般叢生的時代,都是‘人性’和‘神性’碰撞時衍生出來的‘靈性’。信神和不信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而存在?我為何而奮鬥?’每一個虛無主義者,都是喚醒自己身體和靈魂神性的人,我思故我在也好,還是我做故我在也好,每一個找到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和神靈……。

 

  前段時間,一位關注『誰最中國』的朋友從瑞士回到北京,來到公司,在閒談時她說:“現在瑞士的民眾,因為生活的富足安逸,已經越來越少人去教堂了……”,這句話讓我陷入久久的沉思當中……。

  靈性,自從人類有了主觀意識之後,便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可是人類卻常常把這個‘財富’棄之不用,擁抱和迷失在所謂的物質財富中不可自拔……。

是我們人類太愚蠢,還是造物主太聰明,人類與造物主玩這場“有關於世界認知”智力遊戲好像從來就沒有贏過,即使是造物主在謙讓的情況下……。

 

  世界和時代,真是一件特別好玩的玩具。自從人類有了主觀意識之後,就嘗試着造物主手裡搶過這個玩具,一會兒神性的塑造,一會兒人性的把玩,一會兒靈性的碰撞,玩的不亦樂乎。說白了,就是人類自己在玩“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的遊戲。人類主觀意識的開啟,就是不知道哪個猿人的好奇心發作,嘗試着與造物主對話,嘗試界定天地萬物,在那時,想不明白的就變成了“神性”,想明白的就變成了“人性”,而人慾人性之上的思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就變成靈性。

  於是,人類便生生地創造出神界、人界和仙界各自安放想像出來肉身和靈魂。因關乎人類自身的生與死、命和運、延續和發展、社會和制度、文化和文明,本來像“世界、時代、意識、文化、使命……”,這種對造物主來說是一件極其虛無的東西,到人類眼裡便便有了意義,於是人類文明和文化就此開啟……。

 

  西方有句諺語,叫做:“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

  東方有個至理,叫做:“萬法皆識”。

  所有人類文化和文明,皆是這兩大‘靈性’的動因推動其發展的,‘好奇’是因,‘萬法皆識’是果。於是人類便在“真理”和“謊言”中“自我欺騙和自我啟蒙”中螺旋式發展,神性、人性、靈性便不斷碰撞,不斷衍生出一個個被後世稱頌的時代和一個個平庸的時代……。

  東方人把這種人世間的開啟稱為‘混沌初開’,西方人把這種人世間的開啟稱為‘創世紀’,其實這兩種都是很牛的方法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東方的方法論,‘七天創世紀’是西方的方法論。這兩種終極方法論,也分別代表東西方文化核心屬性和發展模式,一個核心為“生”,一個核心為“創”,這便成了兩種文化的基因和發展動力。

  於是乎,在中國人的描述中:天地初始,混沌初開,清輕者上升為天,濁重者下沉為地,沖和氣者為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簡單點說,生物和人的出現就是由於某種“碰撞”而誕生的,只是人是有感知的靈性,於是便有好事者把“自己的感知”,用替天地代言的方式界定出來,於是人類便有了自己文化和文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莊子 知北遊》

  好事者就替它言、替它議、替它說。於是乎,這些替天地萬物代言的人,就成了先知、成了聖人。其實,這也是人類主觀意識世界和客觀世界的一次大的碰撞。於是,幾乎在同一時期,在東方大陸出現了先秦哲學,在西方世界出現的西方哲學。

 

  東西方文化便在人類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碰撞中衍生出來。

  西方人‘相信真實’,於是西方便圍繞著“真實”衍生出它們的文明和文化,甚至逐漸衍生出哲學思想、宗教、文化表達、社會體系、法律秩序、醫學、藝術、審美……。

  而東方大陸的先知們不太相信我們眼中的‘真實’世界,認為:“看的見的真實,並不是全部的真實,而‘真實之外’的事物更接近‘全部的真實’”。於是就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來界定我們這個世界。於是衍生出與西方直接截然不同文化系統和社會系統。

 

  這兩種文化思想和文化智慧,一個相信‘真實’,一個相信“真實之外”;一個代表世界的‘理性’,一個代表世界的‘感性’;在發展體系中,一個核心為‘創’,一個核心為‘生’;在思維體系中,一個是線性思維,一個為多維思維;在審美體系中,一個核心為外在‘美’;一個核心為內在‘雅’;在思維體系中,一個‘用腦思考’,一個‘用心思考’;在思辨體系中,一個習慣‘外尋’,一個習慣‘內觀’;在關注體系中,一個走向‘微觀’,一個走向‘宏觀’;在相信體系中,一個相信是‘一切皆物質’的世界,一個相信是‘萬物皆有靈’的世界;一个是用‘真实之眼’看世界;一个是用“意识之眼”看世界……。

  當人類開始用主觀意識懵懂地界定這個世界的時候,東西方文化便走上不同的道路,一個向左,一個向右,西方擁抱“真實”,東方擁抱“真實之外”。這顆名為地球的星球,從此開始衍生出靈性出來……。

  直到這時,我們才真正明白:神性即世界,靈性即文化,人性即貪婪……。

  於是人類便在‘神性’中發現,在‘靈性’中思辨,在‘人性’中沉淪;在‘平常’中自閉,在‘非常’中自悟,在‘無常’中自覺;在‘相信’中自我設限,在‘不相信’中打破界線;在‘多維’中擴充思域,在‘線性’中丟失疆土;在‘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中視而不見,在打破‘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中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在‘教化’中固化,在‘智慧’中爆發;在‘多維’中走向‘線性’(中國文化),在線性中走向多維(西方文化)……。

  神性,靈性,人性。

  綜觀人類的整個文明史,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人性’與‘神性’的不斷碰撞和對話(人類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時所產生的‘靈性’(文化);一條是‘人性’與‘靈性’不斷碰撞和對話時所產生的消耗(認知的自我設限),於是東西文化便在這兩種作用力下:一個由‘多維’認知走向‘線性’認知(東方文化),一個由‘線性’認知走向‘多維’認知(西方文化)……。

  好吧,我們要怪就怪造物主(這樣設定,可能我們心理會好受些,避免作者被罵的狗血噴頭,所以這是一種本能;另外,也有可能‘荒誕’更接近‘真理’,所以這也是一種直覺)。

  這一切

  都是造物主的陰謀

  想當初,造物主為了避免人類洩漏更多的天機,便把‘所有的真實’分成兩半,一半給了東方,一半給西方。把‘真實’給了西方,把‘真實之外’給了東方。調皮的造物主相信:只要人類主觀意識裡有了‘相信’這個詞,有了‘文化’這個詞,即使把他們引到一個錯誤的認知道路上,聰明而又愚蠢的人類也會分別‘相信’自己的‘認知’和‘文化’是對的,別人的‘認知’和‘文化’是錯的,他們將永遠回不到正確的認知上,永遠無法拼接出世界“完整的真實”……。

  這是造物主和人類之間的智力遊戲,看似是兩個棋手的比拼,其實造物主卻設計了種種阻礙,避免人類的認知回到正確途徑上,甚至依據人類的人性、思維、語言和意識,設計了種種陷阱和迷局,希望人類永遠在陷阱中和迷局中無法出來……。

  與其說是兩個棋手的智力比拼,不如說人類本身就是棋子,而造物主的‘善’與‘惡’分別代表兩個棋手……。

 

  姜文在拍《鬼子來了》的時候,在片場重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要的是真實感,不是真實”。這是姜文拍攝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其實,拍《陽光燦爛的日子》也有這句話的存在,只不過不是姜文的總結,而是王朔告訴他:你以為自己的記憶是真實的嗎,它是被你主觀意識給修正過和演繹過的),核心就是因為這句話凝聚一種形而上的存在,如果姜文每拍的一部電影,都有類似這樣一句近乎哲學的話存在,那他就無異是導演中的哲學家,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導演(個人愚見)。

  其實,‘真實’是無法打通‘現實世界’和‘意識世界’的,但‘真實感’可以。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是一個‘後真實社會’,並不存在‘真正的真實’,所有的真實都是被演繹過、修飾過、篡改過的,而‘真實感’更接近所謂的‘真實’。

  同樣,世界是多維的,難以被辨別的。

  當東方人睜開‘意識之眼’,西方人睜開‘真實之眼’,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便皆然不同的。於是東方文明體系便圍繞“真實之外”展開,西方文明體系便圍繞“真實”展開。文化的慣性就變成:你‘看到’的,就是你的世界;你‘相信’的,就是你的世界……。

  於是造物主便把‘相信’種植到他們心中,讓他們‘相信’看的東西是‘真實’的,而對方看到的東西是錯誤的。從此,這種‘相信’已經深入他們彼此的骨髓,變成一種文化慣性,變成一種“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自覺。

  因為造物主明白:一旦人類開始‘相信’,便陷入了‘認知的迷局’……。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起始,造物主看到東西方的人睜開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世界,便賦予他們不同的思維。

  於是西方人睜開“真實之眼”,便看到一個“真實”的線性世界。“真實”之物均可以簡單、直接、線性的表白,所以西方人崇尚真實、簡單和邏輯,所以他們的思維是線性的。

  可能造物主比較偏愛東方,把神性的物質灑落在東方多些(世界草藥的75%左右在中國),因此這個地方也被稱為‘神州’。於是,造物主便讓東方人睜開“意識之眼”,看到了一個“真實之外”的多維世界。而“真實之外”之物,很難用語言言明(語言是線性的),於是老子便用多維爾模糊語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來表明,所以就形成東方人模糊而多維的思維習慣……。

  這是造物主設下的另一個迷局:東方人類的多維思維,西方人類的線性思維;兩種思維的不兼容,將使得人類的認知碎片永遠拼接不出神性世界的‘正確的認知’和‘全部真實’的拼圖。

  |中國文化早熟的原因|

  東方人的認知、意識和思維是多維的。於是,當多維(東方意識)遇到多維(客觀世界),在最初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主觀意識連結客觀世界的時候,用多維感知和思辨界定這個真實世界的東方文化,便更容易接觸到世界的‘全部真實’,更易早熟。

  而西方人的認知、意識和思想是線性的,於是,當線性(西方意識)遇到多維(客觀世界),在最初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西方線性的思維就顯得很單薄,遠沒有東方文化那樣成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線性的‘知’更易傳播,多維的‘識’更難理解。

  “知與識”看似是一對兄弟組合,其實它們之間的距離,就好比一個是親生,一個是領養。因為,‘知’是線性,‘識’是多維。先知們‘主觀意識’認識‘真實世界’多維的‘識’,一經傳播便變成為別人腦子裡面線性的‘知’。

  而人類經常容易犯的錯就是:把線性的‘知’當成多維的‘識’,把領養的孩子辛辛苦苦培養成人,當成自己親生的孩子。後世的聖人都是在解決這個問題: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的‘心即是理’和‘知行合一’。都是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可悲的是:中國教育到現在都沒有解決掉這個問題:中國的教育是‘知’的教育,西方的教育是‘識’的教育……。

  這是造物主又設下的迷局:讓人們混淆‘知’和‘識’的概念,認為‘知’就是‘識’,從而掩蓋‘真知’的天機。認知的多維,通過線性的傳播,就變成認知的線性,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損失掉‘識’的部分,僅僅得到‘知’的部分,造物主可真是狡猾(哈哈)。

 

  最前沿的科技都無法把霍金、愛因斯坦、牛頓這類天才多維的‘識’下載下來,再傳輸給我們。我們只能通過“語言、書本、課堂、交流”這類線性的傳輸和傳播渠道,填充我們的‘知’,再經過消化、吸收、理解、思辨、研究、創新、進步……,變成我們自己多維的‘識’。

  任何語言和文字等超文本都無法跨越線性傳播和傳遞的的制約,因為人類所有的傳輸和傳播知識的方式都是線性的。語言是、書本是、課堂授課是、思想交流是、網上授課是,如果誰能解決知識線性傳播方式,讓它變成一種多維的方式,誰就可能是新一代世界首富。

  造物主真的很厲害:先賢和先知多維的‘識’,卻不能通過任何形式的線性的傳播方式傳遞給其他人進行學習、認知,這就極大的避免天機的洩露,好聰明(哈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和物之間最遠的距離,是一種名為‘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關係,而這種固化的關係,就叫做‘平常’;而打破這種關係,就叫做‘非常’,這種打破的過程,就叫做‘格物致知’;所謂的‘道’,其實就是在‘無常’中,理解我們與天地萬物之間多維的‘關係’。而這種關係理解、處理和界定的‘恰恰好、剛剛好’,就叫做‘得道’;而明白、理解這種打破而重生生髮的關係的智慧,就叫做‘覺醒’。

  萬法皆‘識’,道為‘非常’。

  而人類在學習和認知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當我們一出生,睜開好奇的眼睛打量這個世界的時候,主觀意識也開始慢慢蘇醒。恍然間,人類又開始了重複幾千年的輪迴:就像那個好奇的猿人嘗試著界定天地;就像那個先知開始替天地萬物代言……。父母慌忙把‘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的線性的‘知’,澆滅孩子好奇心驅動(也可能成為多維的‘識’),並在‘做別人’的諄諄誘導下逐漸成為可以就業、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庸才’。

  “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是人類認知中最大的阻礙和惰性,是掩蓋‘真知’的最大禍首。西方的言語中“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東方至理中“萬法皆識”,老子的“非常”,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陽明的“心即是理和知行合一”……,都是為治癒‘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這個認知絕症,給它開出的藥方。

  可惜多數人還是活在渾渾噩噩當中,以為“知就是識”,把別人在自己腦子裡傾倒的‘垃圾’和‘到此一遊’刻下的字,當作認識世界不變的真理。卻不知這只是‘別人嚼過的饃’,而非‘自己種出的糧’,缺乏獨立思辨和自由精神的人們,只能品嚐無識、愚昧的美食大餐,直至終老。

  造物主這時候正在偷偷發笑,因為你們所謂的‘思考’,只是‘知’的可笑……。

 

  好吧,你‘相信’的,是你的世界,而非真正的世界。

  相信是人類‘智者’和‘愚者’的分水嶺:智者把‘好奇+相信’當成出發點,變成探索未知的動力;愚者把‘相信’當成終點,懼怕未知,永遠待在舒適區。

  相信也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失敗者相信‘這都是別人的責任’、‘自己無法挑戰成功’、‘自己無法重新歸零’、‘自己不可能做到’……;而成功者卻永遠相信,這個世界是多維的,是可以被發現認知的、是可以被重新界定的,是分認知層級的,是存在大量機會的,是通過努力就可以擁有的,是可以‘沒有困難,製造困難’提高自己認知和能力的層級的……。

  相信對於少數人來說是探索未知的動力,是‘我思故我在’的解脫,是思想的獨立,是自由的碰撞,是鮮活的靈魂,是一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是意識的豐盈和飛揚……。

  相信對於多數人來說,是回到‘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固守,是回到舒適區的理由,是‘永遠都是別人的錯’的逃避,是‘老祖宗留下都是國粹,任何發展都是欺師滅祖’的道德綁架……。

  智者信未知,愚者信已知。因為,你相信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

  造物主在設計人類的迷失中,就是要把‘相信’當成一個禁錮和枷鎖,套在每一個人身上。人就猶如粽子一樣,身上捆綁著許多看不見的線,而這種線或多或少都與‘相信’有關係,只有剪斷這些無形的線,人類才會見到無畏、智慧……。

  而‘相信’又和‘認知的層級’密切相關。所以王陽明提出的理論就是:“心即是理”,你的認知就是這個世界。而提升認知的層級,陽明先生又設計出來‘知行合一’來實現。簡單來說,就是把認知的層級分為十個階梯,第一個階梯就是活在‘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的人們,這部分人佔總人群的90%以上,其他的九個階梯都是由明白“心既理”和“知行合一”,以及能‘格物致知’的人的位置佔位。認知的層級越高,所爬的階梯越高;而越高的階梯,人數越少,就像一個金字塔。

  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誤的認知,就是階層是由財富和權力劃分的。其實只是事物的表象,真正劃分階層的,是認知的分層。一個正常和諧的社會體系中,財富和權力只是對高維認知人群的獎勵,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公平。

  墨菲定律有句話:讓蠢貨保有他的錢,是不道德的。

  簡單舉個例子:

  90%的人,是認知固化和半固化的人群;

  9%的是尋求認知升級的人群;

  0.9%是尋求知行合一的人群;

  0.1%是觸摸到自己,觸摸到世界真相的人。

  即是這0.1也是分若幹認知層級的人。遺憾的是,低維人群幾乎不可能探知高維人群的意識世界(而社會上許多輿論報導都是試圖用低維的認知解讀高維人的思想),就像一個笑話所說那樣:以前一群村里的農民在暢想皇帝的生活,一個農民說‘皇帝老兒可能用金扁擔幹活的吧,要不他吃什麼’。幹活吃飯,就是農民的世界和局限)……。

 

  人們常說:人性上,人們是喜新厭舊的。或許,這只是表象,而一個更深的維度是:人們抗拒未知,抗拒新鮮事物。

  任何一個好的作品,其規律法則都是:‘陌生的熟悉感’(或熟悉的陌生感)。一篇文章,一部電影,一部小說,一個文創產品……,都應遵循這個規律。100%的熟悉,就沒有創新,觀眾和消費者不會買帳,100%的創新和未知的事物,觀眾和消費者就會看不懂,也不會買帳。這有合適的比例,從熟悉過渡到陌生,從已知過渡未知。觀眾和消費者才會說:太棒了,把我想說的話,又說不出來的話,替我說不來了。太高級了,太抓心了……。

  好萊塢有一個專有名詞叫作:高概念營銷,其核心就是把‘已知’包裝成‘未知’進行銷售。舉個例子:《夏洛特烦恼》和《西虹市首富》都是周星驰电影的套路的再现和翻版。说的更明白一点,再舉個例子:你相信中国哪个地方出产更好的蜂蜜?西藏和神农架,即使你没有吃过,你也相信这两个地方有可能出产最好的蜂蜜。如果给你说北京的密云出产最好的中国的蜂蜜,你相信吗?打死你也不相信。即使北京密云真的出产中国最好的蜂蜜。

  ‘喜新厭舊’和‘懼怕未知’是人性上的兩個維度。‘智者信未知,愚者信已知’,在未知路上走的越远的人,成就也越高。但已知是大環境和大時代,任何人都受到這個大環境的影響。而哲學上的終極思考,往往可以跨越無數個時代。人類發展基本延續這樣的形態發展和進步,哲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臨床醫學,哲學是先於任何科學的一門學問,是在未知路上走的最遠的一門學問。

  筆者在做某珠寶品牌營銷副總裁時,有一天在店裡太無聊,便做過一個調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進店的方式,統計顧客停留的時間和購買的金額,沒想到居然有大發現:在商場內同一品牌店內,沿著順時針進來的顧客,比沿著逆勢針進來的顧客,在店內的停留時間少一倍還多,購物金額少1.5倍以上。

  這是因為,沿著順時針的人在一個未知的環境中普遍缺乏安全感,像儘快的逃離出去。這就像人們在做一個未知的事情時,往往缺乏重新歸零的勇氣,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回到安全的舒適區。這是成功者和失敗者最顯著的區別,失敗者往往懼怕未知,給自己找很多理由抗拒未知或者事後找很多理由推卸責任。而成功者卻極其喜歡未知的事物,享受孤独,並把挑戰未知習慣成一種強迫症,‘痛並快樂著’享受這個過程,甚至“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來挑戰未知的難度。

  未知,阻礙絕大部分人的前進步伐,讓很多人一生止步於此。此外,這個與年齡也有一個很密切的關係,如果假設20歲的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是100%,那麼到了40歲這種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只剩下20%。如果一個公司都是40歲的人,基本上這個公司沒有什麼希望了(自己的實踐所得)。

  但是,也分人,李嘉誠即使到90歲,他的思想也比20歲年輕人還要新,因為除了他是一個終生學習者之外,他的知識結構中‘識’的比重佔的非常大,認知層面也不是年輕人可以比擬的。

  最聰明的人,都是探索未知的人和觸摸世界真相的人。筆者與華人設計大師盧志榮先生探討過一個偽命題:用未知界定未知。這是一個偽命題,其實所謂的探索未知,就是用‘多維的‘已知’加上‘想像力來界定未知’,所謂的用‘未知’界定‘未知’,其實還是用‘已知’界定‘未知’,只是這種‘未知’只是我們眼中的‘未知’,在登頂的人眼中還是‘已知’。就像霍金那樣,他探索未知,其實就是用已知界定未知,只是他走的足夠遠,遠的讓我們無法理解他在用‘未知’界定‘未知’。

  與盧志榮談到最後,他說;對他設計幫助最大是探索那些‘未知’的和‘無用’的,這些事物對他一生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哲學上的思考和宗教上的思考。可惜,我們這個社會圍繞著的都是“已知”的和‘有用’的事物。

  中國的教育是‘知’的教育,西方的教育是‘識’的教育。

  在中國,每一所一流的大學,都有一條著名的校訓,或刻在校門的位置,或刻在操場、湖旁岸邊,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北京大學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天津大學的“實事求是”;浙江大學的“求是創新”;北京交通大學的“知行”;復旦大學的“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每一所大學的校訓,都體現各自的特點。校訓乃一校之魂,既是底蘊又為學校之使命,然後今日多變為自欺欺人的擺設。

  失去“識”的根基,再牛的大學也關上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對話的通道,讓多維的‘識’變成乾枯、發霉線性的‘知’。中國很久以來甚至沒有一所‘研究型大學’,本來像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就應該培養中國的‘脊梁’和‘風骨’,可是在‘有用’的這塊牌子下和社會共識下,培養的都是‘可以就業的人’(無奈)。

  自然而然,‘知’的教育體系和‘有用’的辦學理念,不培養出‘實用主義者’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都難。而‘有用’阻礙,已經把中國人的價值觀徹底粉碎,‘有用的極致化’讓社會只信奉‘錢’和‘權’,甚至都不問‘錢’和‘權’是如何來的。對成功標準的過分窄化,已經成為所有人主管意識中的一種‘貪污腐敗’……。

  所幸的是,最近看到原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杭州“創辦”了一所“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才覺未來“識”的教育終於可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發芽……。

  在開學典禮上,施一公寄語同學八個字:求知、探索、厚德、擔當。並鼓勵他們:“求知,就是要保護你的好奇心,培養批判思維的習慣和能力;探索是要進一步拓展人類知識的前沿和邊界;同時還要厚德和擔當,在這個充滿誘惑,千變萬變的時代,以天下為己任,義無反顧地站在最前沿的科學研究領域取得突破、發明最先進的尖端技術,為中華民族、世界文明和人類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求知、探索、厚德、擔當”八個‘無用’的詞,在構建一個研究型大學的未來。

  可是現實,中國幾乎所有的小學、中學和大學都是‘知’的教育體系,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是為就業而服務的:正確答案,填鴨式教育,沒法思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這樣的大學培養不出來‘脊梁’和‘風骨’。

  中國正從‘已知’社會,走向‘未知’這會;從以前的‘外尋’,正走向現在‘內觀’;產業正在升級中,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人才的需求,也从線性的單維人才,向多維的綜合性人才轉變……。

  世界就在我們面前,時代就在我們左右,問題是:我們適不適合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在‘有用’的文化氛圍和社會氛圍下,我們已經逐漸喪失了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對話能力;知識體系從豐滿多維的‘識’退化成線性的‘知’;在‘做別人’循序教導之下,已經失去靈魂的鮮活和豐盈。

  經過幾千年我們才明白:神性原來就是客觀世界,靈性就是思辨,人性就是貪婪。我們已經失去與這個世界碰撞的能力和對話的能力,以‘有用’之名只會把我們自己窄化到一種畫地為牢地步。

 

  在狡猾的造物主把‘世界的真實’,一半給了東方,一半給了西方,為避免聰明的人類過多地洩漏天機,除在人性上設計阻礙之外,又在認知、思維、相信、語言、傳播載體、文化差別、教育等等設計了八個迷局;而‘多維’和‘線性’始終交錯的貫穿,更讓迷局撲朔迷離、詭異四起,讓人類始終‘相信’自己掌握著真理,別人掌握著荒謬,用‘相信’的傲慢阻擋東西文化的融合,無法拼接成‘世界的全部真實’……。

  請仔細觀看這張圖。當東方人睜開‘意識之眼’,看到一個多維立體的世界,東方人就開始相信了‘真實之外’,這也形成東方人多維爾模糊的思維;但任何語言載體和傳播載體都是線性的;中國從秦朝開始,文化就開始為政治服務,思想也開始線性化、單維化發展;而聖人的設立徹底讓中國文化走向單維和線性,徹底切斷了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連結和對話;同時,也模糊線性的‘知’和多維的‘識’之間關係;雖然,後世的朱熹想用‘格物致知’再一次打通這種主觀意識和真實世界的關係,但‘格物致知’的高維認知讓王陽明都無法做到,王陽明只能降維用‘心既理’和‘知行合一’才做到。如果,王陽明的學說可以大面積推廣開來,有可能徹底改變世界文明的走向和趨勢。中國又重新回到‘聖人言’和‘皇帝詔曰’的教化的世界了。缺乏好奇心驅動,缺乏獨立精神,缺乏批判思維,缺乏探索精神,缺乏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和厚德;在加上長期的‘有用’的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知’的教育體制,逐漸讓中國文化(以及我們的思維)的從‘多維’走向‘線性’。

  而當西方人睜開“真實之眼”,看到一個線性的真實世界,便開始相信‘真實’。這也培養成他們簡單、重邏輯、重秩序的思維方式。而語言和線性傳播,更適應他們的知識的傳播。但他們也意識到線性思維和意識的不足,希望用“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來彌補。他們也意識到‘知’和‘識’的巨大鴻溝,所以他們的教育便開展‘識’的教育機制,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發問能力、興趣愛好,培養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驅力;在教育上沒有正確答案,以‘識’的主線,不強調填鴨式教育。邱吉爾說:“讀一百本好書,不如讀一本好書讀一百遍”。不斷強調‘多維的識’,而‘非線性的知’。西方文化逐漸開始由線性的認知走向多維的認知。

  這是中西方文化的簡單比較,可以讓我們簡略而清晰地認識到東西方在幾千年都發生了什麼,其發展的脈絡和頻率是什麼?也告訴我們為何而落後和落後的原因。

  在二戰時期開羅會議上,英國首相邱吉爾始終瞧不起那時的中國,而美國羅斯福總統認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注定要崛起。一種文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給別人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認知和結論,除了英國人帝國思想和佔據香港九龍不願意歸還外,中國文化的自我窄化(民族思維的窄化)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當造物主把對“世界的真實”一半給了東方,就註定這個文化、民族是一種偉大的文化和民族。

  在先秦以前的中國,當先知們嘗試著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溝通時,他們並不‘相信’眼見為實的‘真實’,認為那不是‘看的見的真實,並不是全部的真實’,而‘真實之外’的事物,才更接近事物的‘真實’。人與世界萬物之間的關係,皆在這種‘認知關係’當中,皆是後世所說的“萬法皆識”。於是就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來界定這種‘認知之間的關係’。這也衍生出於西方世界皆然不同的認知系統、文化系統和社會系統。

  在說中國文化時,我們必須重新界定一個發問:中國文化是大儒家?還是大道家?

  這個問題筆者曾與一個國學大師爭論過,他執意為“大儒家”,筆者決然為“大道家”,但我們都認為其他諸子百家都是儒道兩家衍生出來的。

  他執意“大儒家”是中國幾千年文化史都是“儒家”佔主導,是顯學。筆者決然認為是“大道家”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道家”奠定的(世界觀是道家制定的),說白了,中國文化的種子和樹根是道家,它對天地萬物進行界定和認知進行了界定;軀幹是儒家,它對社會體和禮儀規範系進行了界定;枝蔓是法家、墨家、陰陽家、名家、雜家、小說家、農家、醫家、兵家、縱橫家……,分別對軍事、國家意志、農業、醫學……進行了界定。

  再問大家一個問題:中國歷史上最好的老師是誰?

  相信多數人回答是孔子,如果我說是鬼谷子你會不會很詫異?鬼谷先生的智慧教育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甘茂、乐毅、毛遂、赵奢等500多位精英!

  孔子和鬼谷子的教育方式,一個是‘知’的教育,一個是‘識’的教育。這也導致孔子的弟子永遠超越不了老師,而鬼谷子的弟子要麼是名相、要麼是名將,均是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之人。

  ‘知’看似有用,實則無用;‘識’看似無用,實則有大用。

  中國人很聰明,在應用時絲毫不亂,猶如每個人都是“開門是儒家,閉門是道家”,猶如在“國家意志用法家,經濟用道家,對外用墨家,社會秩序用儒家……”。

  先秦的思想為中國文化奠定了豐實的基礎,以至於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把‘儒家的教化’當作文化的內核,而不是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之間的認知系統……。

 

  世界最遠的距離,就是世界在你面前,你卻不識,而固執地認為,世界在聖人的經典裡……。這可能是中國文化自秦漢起最大悲哀,中國文化的自我窄化開始了……。

  先秦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主觀意識和真實世界連結暢通無阻,人人皆可為堯舜,鄙視一切‘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那真是一個“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的時代,崇尚“萬法皆識”,諸子百家相互交流、探討、修正自己的認知,立書著傳,希望自己的思想和學術傳播的更廣一點……。

  因為文化本身就是我們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碰撞時衍生的靈性,是我們的先知用主觀意識界定客觀世界得到的“認知”。但從秦漢開始,大一統王朝的出現,這種百家爭鳴式的思想大爆發態勢便戛然而止,文化開始為統治階層服務,當權者毫不猶豫閹割文化的靈性,中國文化的‘認知體系’逐漸固化成‘教化系統’……。

  秦王朝從商鞅變法開始,便以‘法家’立國,全民皆兵,官員的晉升體系也打破了原有貴族利益集團之間的分配,改由戰功和出力多少來實現晉升。最後,打敗秦王朝的不是陳勝吳廣的苛政,也不是項羽劉邦的勇猛,也不是胡亥趙高的亂國,而是在秦王朝統一六國之後,秦王朝失去了敵人,同時許多人也失去晉升的機會,原有全民皆兵的體制已經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從而從內部惡化引發的。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實施“焚書坑儒”政策,其目的就是先消滅文字的多樣化、再消滅思想的多樣化,希望能找到一種新的文化體系為其政權服務……。

  漢王朝在經歷過‘文景兩帝’的無為而治之後,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為實現漢武帝“凡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夢想提供後盾,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從此文化便開始為階層服務,主觀意識和真實世界的認知通道便開始關閉,開始窄化認知思維,局限在教化當中,局限在皇帝詔曰和聖人言當中……。

  中國文化便從先秦鮮活的‘識’,變成後世凝固的‘知’;中國人便從‘做自己’,變成了‘做別人’;文化的靈性開始逐漸乾枯凝固、靈性喪失,在‘理所應當’中和‘習以為常’中不斷禁錮自己……。

 

  如果說:地球的生命是一種偶然,那這種偶然一定是從某次巧妙的碰撞開始的……。

  每一個偉大的時代,大師如野草般叢生的時代,都是‘人性’和‘神性’碰撞時衍生出來的‘靈性’。如果神性即世界,靈性即思辨,人性即貪婪。人類意識的真正覺醒,也是在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碰撞中才產生的。

  古時生存環境惡劣,在人類開始使用工具之後,他們發覺還有一個‘更好的工具’沒有使用,那就是人類的主觀意識。主觀意識便嘗試著與客觀世界發生碰撞。

  如果說先秦時期是先知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一次碰撞;唐朝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一次碰撞;宋朝是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一次碰撞;文藝復興是神性社會和人性社會的一次碰撞;民國是東方農耕文明和西方工業文明的一次碰撞;改革開放初期是封閉和開放之間的一次碰撞……。就不難解釋,在人類史上每一個偉大的歷史時期其實都是一個碰撞期。

  這種碰撞期所攜帶的洪流和文化荷爾蒙,打破了原先‘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讓固化的認知開了一扇門、打開一扇窗,平庸者開始嘗試著‘新世界’達成和解,菁英者嘗試開始思索和嘗試碰撞帶來發現和可能性。

  而在平庸時代裡,人們活在“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深淵中無可自拔,缺乏靈性的思考,缺乏神性的碰撞,人性的貪婪讓這種‘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更加惡化,當‘積惡’到一定程度時,便是一個朝代的衰落,另一個新朝代的誕生……。

 

  聖人的塑造,帝王的天命所歸,徹底切斷我們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連結和碰撞,把文化的認知由先秦時期多維的“識”,凝固成秦漢之後線性的“知”,於是我們便在聖人的經典中重複認識這個“知”。

  雖然在宋朝朱熹提出“格物致知”,重新連結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但“格物致知”的苦澀難懂和高門檻把絕大多數人擋在門外;到明朝王明陽提出心學的理論,用“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重新激活和打通我們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連結通道,可惜陽明先生“人人皆可成堯舜”的主張觸犯了統治階層的根本利益。

  自此,崇尚“聖人經典”和‘教化’的儒家思想,在中國各個歷史時期佔據統治地位,中國開始進入‘無識社會’,崇尚有知,而非有識……。中國文化中鮮活的‘識’就凝固成乾癟的‘知’,文化的靈性逐漸喪失。而“識”的文化荷爾蒙和文化的靈性,只在特殊的時期才會偶然出現……。

  戰亂期|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戰亂時期往往是英雄、奸雄輩出的時代,文化的教化被放在一邊,這時大儒被看成酸儒。而“有識之士”開始被重用,開始展現群雄爭霸的局面,但一旦大局已定之後,就是“狡兔死,良狗烹”,聰明一點的謀臣和大將均是在功成名就‘解甲歸田’……。因為對於統治者來說,“識”本身就是一種威脅。

  碰撞期|人類歷史上,每一個偉大的時期其實都是一個碰撞期,先秦是主觀意識世界與客觀世界的一次碰撞;唐朝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一次碰撞;宋朝是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一次碰撞;文藝復興是神性社會和人性社會的一次碰撞;民國是東方農耕文明和西方工業文明的一次碰撞;改革開放初期是封閉和開放之間的一次碰撞……。

  偶然期|即是再森嚴的監獄,都有越獄成功的人……。在宋朝朱熹嘗試著用“格物致知”來打通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通道,進行越獄;在明朝王陽明嘗試著用“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來打通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通道,進行越獄。他們都成功了,朱熹被稱為聖人、王陽明也被稱為聖人。從應用層面上講,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比朱熹的理學理論更好操作和更好實現,真的是現實“人人皆可成堯舜”(這是統治階級最怕的),所以王陽明的心學沒有大面積推廣,只成了少部分政治和文化精英的“帝王之術”(張居正、毛澤東、蔣介石)。如果在明朝以後的時期,真的大面積推廣,把中國文化從‘知’層面拉回到‘識’層面,有可能改變世界的文明史,現代工業文明的開啟可能就是中國,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國文化再一次關於人性、靈性和神性的思辨,接近於老子、孔子、莊子般的思辨,把中國文化重新激活為“東方智慧”和“認知系統”。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德經》非常簡練直接說明白,我們的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認知通道之間的關係。可惜習慣了線性思維的我們,常常無法真的搞懂這句話的意識。

  這就像學西醫的人,如果再學中醫,很難學好中醫;而學中醫的人,如果再學西醫,卻很容易學好西醫。其核心就是,多維的‘識’變成線性的‘知’很容易,線性的‘知’變成多維的‘識’卻很難。

  阻礙人類認知最大的障礙就是‘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常態認知’,它在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之間,樹立了一個巨大的屏風,遮蔽了你想獲得‘識’的可能。

  平常、尋常、往常、如常、故常……,你尋找的認知還是一個‘常態’的事物,而不是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真實關係,而是聖人告訴你的、是前人告訴你的、是別人告訴你的、是尋找到已經有答案的、‘是別人嚼過的饃,而不是自己種出來的糧’,不是自己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對接時的發現、感悟、思辨。

  山本耀司從小就很窮,她的媽媽是裁縫,他們一家一直生活在日本的紅燈區,從小就見慣了那種‘裸露的性感’,所以他從小就不覺得‘裸露是性感,甚至覺得很醜陋’,他覺得辦公室包裹著很嚴實的是一種性感。

  誰告訴你‘裸露是一種性感’?一旦你‘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這樣認為,你便陷入到一種線性的常態認知當中,永遠掙脫不了這種束縛和禁錮。性感是多維的,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當我們處在“非常態”中,才能掙脫‘知’的束縛,變成於世界對話的‘識’。

  ‘平常’是認知的自閉,‘非常’是認知的自悟,‘無常’是認知的自覺。

  中國文化不是那些‘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事物,那只是我們隱形的母體文化在某個時代‘開的花,結的果’,是隱形基因在某個時代顯性的表達。

  當我們不自覺陷入到一個‘常態社會’的時候,就是以擁抱“認知的自閉”,拋棄‘認知的自悟’和‘認知的自覺’。朱熹和王陽明就是看到中國長期處在一種認知的常態社會裡,就提出‘格物致知’和‘心既理’、‘知行合一’,重新激活認知,讓認知重新回到‘非常態’中,把固化線性的‘知’變成多維的‘識’。

 

  世界既神性,思辨既靈性,人性即貪婪。

  在一個缺乏碰撞,缺乏思辨,缺乏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認知通道的社會裡,擁抱聖人的‘知’,排擠‘知行合一’的‘識’,在這樣‘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常態社會裡,人類對世界的認知通道徹底關閉,文化逐漸僵化成一種教化,為‘貪婪的人性’服務,一代又一代,一朝又一朝。

  直到文化的靈性逐漸消失殆盡,文化的荷爾蒙也受到‘人性貪婪的影響’變得越來越混濁,當西方的槍砲強行打開我們的國門的時候,我們才徹底發現落後了,文化的自信也徹底喪失了。文化的教化力量,沒有把我們朝好的方向塑造,反而我們更相信那些污濁的事物。‘真、善、美’只有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人手裡才能散發強大的文化力量。

  中華民族從秦漢開始,就不再產生“思想”,以後的文化發展和文化傳承只是建立思想上的表達。換句話說,中國文化吃先秦的思想吃了幾千年,足見中國文化的偉大。國學大師王守常講《孫子兵法》,他說孫子兵法的思想到現在都比美國五角大樓的國防戰略高兩個維度。如果現在我們還把中國文化當成一種‘教化’,完全是一種自誤。

  從秦漢開始,我們就已經不再是自己,教化的力量一直循序誘導讓你‘做別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士、農、工、商”……。一個個標準看似給你量身訂做,實者為所有人戴上一個個枷鎖和禁錮。儒家的教化和人性的貪婪把標準變成兩個:人前(台面上)和人後(台面下),把士大夫和世人便變成四類人:一、一無所‘識’的民眾;二、固守聖人言的酸儒;三、說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四,堅守真、善、美,堅持‘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真君子。

  在人後,我們的世界觀被‘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流氓主義’侵蝕的體無完膚,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一切,不符合自己的標準就是:傻、弱智……。對自己寬鬆,對他人嚴格,動不動用‘聖人’的標準要求他人,用‘道德綁架’的方式綁架他人,自己可以無賴、可以流氓都沒有關係。人前和人後不同價值觀造成的錯位,致使我們的思維邏輯、行為邏輯、認知邏輯也混亂不堪。

  中國文化在幾千年來的教化中,唯獨缺乏從‘好奇’出發、從‘興趣’出發的驅動力,缺乏獨立思考、思辨的精神力,缺乏強化認知、強化發現的探索力,缺乏實事求是的堅持力,缺乏與時俱進的進取力,缺乏‘做自己’的自由力……。

  我們從小就被不停地灌輸做‘別人’的思想,讓“知”的慣性就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裡……。

  從小聽家長的話,聽老師的話;長大了聽領導的話,聽老婆大人的話……;

  “你一個月掙多少錢?買房買車了沒有?房貸/房租一個月是多少?夠不夠自己生活?有女/男朋友沒有?……”;

  創什麼業!失敗了怎麼辦?先成家後立業你知不知道?

  “你看鄰居老王家的孩子已經混成副局長了;還有前面那棟樓張老師的孩子做公司已經快上市了……”;

  國人狹義地把人生的價值等同於成功,而成功的定義又狹義變成“權”和“錢”,甚至不問出處地盲目崇拜“權”和“錢”帶來的紅利,把人生的價值降維人性的貪婪……;

  繼房產金融化之後,房屋租賃又開始金融化浪潮,與爆雷的P2P相比,聰明的房租金融化到一定程度又會演變成綁架中國的經濟的力量,利用金融槓桿的作用再一次綁架年輕人的夢想和人生的價值……。

  馮唐寫過一篇在網絡上刷屏的文章,叫做的《油膩的中年男人》。其實,真真油膩是家長讓我們聽老師的話,而不是把老師問的啞口無言;是好好學習爭取考個好學校,而不是從好奇和興趣出發,培養自己天才的發現力和驅動力;是學校‘知’的教育方式,而不是‘識’的教育;是家長動不動就說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而不是發現自己家孩子天才的可能性;是看別人如何如何,而不是自己該如何;是自己養成實用主義思想,而不是“我是誰?我喜歡什麼?我要做什麼?”的思辨和思考;是社會環境中人前和人後的價值的混亂,而不是知行合一的堅持;是盲目對金錢和權力的崇拜,而不是我只要做我自己喜歡做的就是成功……。

  做別人,油膩污濁不自在;做自己,清新爽潔不緊繃。

 

  去年,中國平安發布了《2017年國民財富焦慮報告》,報告表明:82%的人正處在高度焦慮當中,相信今年再發布2018年報告,焦慮的人會大幅度上升。

  弘一法師說:識不足則慮。

  中國這幾年正式從‘已知社會’進入‘未知社會’。原先企業家群體只要‘做’就可以,現在必須要有‘預知未來’的多維思維和‘識’,才能做好和把握未來。‘已知社會’可以學別人,‘未知社會’只能做自己。而多年做別人的慣性,讓我們無從適應。

  ‘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識’不足的問題就大量存在,於是知識付費就蜂擁而起。坦白地說,知識付費也是一個偽概念,因為銷售的還是“別人嚼過的饃,而不是自己種出來的糧”,跟著學三年,合上課本還是空空如也。但是作為焦慮的安慰劑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真正能緩解焦慮的,還是做自己。其方法有四種:

  一種是:自學力。在社會當中常常有一種荒謬的語調:誰誰沒有上過大學,居然學通了……。其實自學才是最接近‘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在自學中做到‘觸類旁通’、‘一通百通’,把線性的‘知’變成多維的‘識’。如今的一些著名學校的國際班,多採取這種教育方式。假如同等資質的孩子,有的進入初中的國際班,有的進入初中的普通班,初一國際班的同學成績一開始會大幅度落後,初二會減少差距,初三會持平;待到高中時國際班的同學的成績會全面超越普通班的成績……。關鍵是,國際班的學生有可能會成為終生學習者,掌握‘識’的人……。

  一種是:‘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這是最快的捷徑,把任何事情都當作修行,培養自己感知力、發現力、思辨力、界定力,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不給自己留任何藉口和退路,培養自己的強迫症,強化挑戰的難度,從失敗者行為模式轉化為成功者模式,用人生的價值PK命運,你的認知、命運和焦慮會逐漸好轉。你要做的這件事是你喜歡的、認為有意義的、並可以為此奮鬥一生的、是門檻越來越高的……,逐漸你會跑贏所有人。

  一種是:學習,做一個終生學習者。從傳統媒體轉戰到新媒體、新的領域,有兩個媒體出來的人比較多、也較為成功:一個是《南方都市報》,一個是《中國企業家》。前者我稱其為感知派,後者我稱之為認知派。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看似都是傳媒,其實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身處其中不知‘重新歸零’轉型的痛苦,從傳統媒體‘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選題、標題、開始、結束、結構、行文……,到打破這種‘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又要在一個非常巧妙的點上,衍生出符合自己調性的新的‘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呈現出“熟悉的陌生感”而形成的帶入,並不是每一個傳統媒體人可以勝任的。直白點說,新媒體比傳統媒體更難做,更何況傳統媒體出來時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傲慢和抗拒,不願重新歸零。甚至作業方式浮誇(需要十幾個人和幾十人才可以運營)和惡習(潛規則:用版面為自己賺外快)。(至少『誰最中國』用過的傳統媒體人幾乎全部失敗了,還不如招靈魂鮮活、做自己的空白人進行培養。)

  之所以在這裏扯太多不相干的事,是筆者看到《南方都市報》和《中國企業家》有些離開的人轉型成功。《南方都市報》之所以稱他為感知派,是離開的這些人:憑藉著自己的在報社訓練出來的超強感知,發現了新的機會,甚至為了這個新的機會不惜改變自己,放下自己多年媒體使命和價值,有的變成毒舌、有的變成情緒思考的帶動者、有的變成買買買的時尚大咖、有的變成為新媒體提供數據統計的中介者。而《中國企業家》之所以稱它為認知派,是因為他們之前接觸的著名企業家,發現企業家的認知層級維度的高低決定了他們之間的財富,於是從《中國企業家》出來創業的這群人多數堅持‘認知的層級’在做事,劉東華、黃麗陸與正和島;牛文文與黑馬營;李岷與虎嗅;申音與羅輯思維;金錯刀、鄧亞平和英途……。

  最後一種是:認知的多維、知識的多維、技能的多維。

  認知的多維|邱吉爾說過:讀100好書,不如讀1本好書讀100遍。這句話說的是把你線性的認知轉化成多維的認知,讀一本好書讀100遍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還可以把一個概念詮釋100種解釋,例如幸福、性感、時尚……,這樣的詞如果你能給出100種解釋,恭喜你!你的認知開始由線性向多維轉化。

  知識的多維|如果你有商業思維、文化思維、傳播思維和產業思維,恭喜你!你可能在單項中永遠做不到單項冠軍,但是可以做綜合冠軍,你可以清晰地設計出這樣的商業公式和未來商業法則:“商業力+文化力+傳播力=文化創意運營力=文化增值和文化賦能=商業的巧實力和妙實力=每個產品都是一個媒體,在自傳播的時代,產品和服務不僅要有產品定位,還要媒體定位=易燃易爆炸=低成本營銷和無成本營銷=文化、商業資源整合力和引爆力……”。世界是多維的,知識的多維,可以讓你更能掌握未來的世界。

  技能的多維|‘專業’的概念其實割裂了事物之間關聯。我曾問過安縵酒店的業主朋友:你幹嗎不找國內的設計師來設計安縵,他回答說:我找一個建築師、一個空間設計師、一個軟裝設計師、一個園林設計師,你覺得他們四個人的設計理念會不會打架?會不會各自努力互不相讓?會不會出來的東西什麼都不是?

  我忽然想到中國的榫卯結構,它的智慧就在於熟悉木性之後,把‘讓’的理念融入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太極一樣,達到和諧統一。“讓”理念不是“退讓”,而是“合一”,合一是中國文化‘生’的概念,‘退讓’則是西方文化‘創’的思維。

  ‘做自己’很難,難的是‘感知、意識、思辨、思想、認知’都是自己的,如果沒有鮮活的靈魂、好奇的心、自由的思想……,很難在‘做別人’的世界裡找到自己。

 

  拼多多上市了,市值突破330億……。

  俞敏洪在亞布力演講時說:“拼多多、阿里巴巴、TX 等都是在利用人們的低級趣味賺錢”。

  其實在中國賺錢很容易,做事很難。想賺錢不用上什麼商科學校,也不用上EMBA,只要把《七種罪》看過幾遍,在找幾本‘人性的弱點’的書看看,就依據人性的低級趣味和人性的弱點設計一種商業模式保證你能賺到大錢,但問題是你自己本人要有毅力遠離這些弱點和趣味才行。

  偷偷地告訴你,中國最最最賺錢的商業秘笈是——‘無聊並有癮’,今日頭條是,內涵段子是,抖音是,王者榮耀是、直播是……。

  如果說世界即神性,思辨即靈性,貪婪即人性。多數的國人和公司不做神性的發想和靈性的思辨已經很久了,所做的思考也多是人性貪婪的思考……。

  在《文化的真實》中曾戲說,騰訊的馬化騰是“國王思維”,微信的張小龍是“上帝思維”,前者靠一城一池血拼出來的,他的思維會固化為“國王思維”,他的不安全感也是所有國王的不安全感,那時的騰訊就是“狗X的騰訊”,當微信出來和王者榮耀出來,這種不安全感漸漸消失,就變成“賦能的騰訊”。而張小龍從0到7,幾乎就是上帝《七日創世紀》的翻版,甚至我們可以推演出張小龍下一步做什麼,直到抖音的出現……。

  當張小龍提出“用完就走”的這個牛X的理論的時候,筆者就曾經感嘆張小龍虛擬世界太乾淨了,一個世界不應該這樣乾淨,因為與之相反的一個理論就是“永遠用不完,永遠不走”,也就是“無聊並有癮”。虛擬世界裡有天堂,就必然有地獄,於是當抖音出現時,就曾感慨這是張小龍犯的最大錯誤。

  抖音開始風靡,頭條開始撕,微信開始改版,張小龍和馬化騰開始出昏招,看似強大的騰訊其實並不強大,心智也沒有想像中的強大。其實,騰訊和微信完全靜下心來反思一下,自己的戰略佈局還有什麼漏洞,理論還有什麼缺失,然後補上就可以讓自己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根本不用理會抖音和今日頭條。

  人性是貪婪和墮落的……。

  當《超級女聲》出來的時候,有媒體便界定說:中國進入“平民時代”;如果依照這個邏輯進行推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便使中國進入“賤民時代”;如果初期“賤民時代”還是文化精英的創意(崔永元著名的一段視頻《分家在十月》),那麼後期便全面進入“賤民時代”(直播);直到有一天,“王菊事件”和“內涵段子事件”讓人驚醒,中國已經開始進入“流民時代”……。

  因為就趨勢而言,一旦進入“流民時代”就是一種煞不住車狀態,再往下就是萬丈深淵。如果進入“平民時代”和“賤民時代”還可以在下一個“娛樂至死”的商業路口等著“劫胡”,那麼進入“流民時代”以後就不能再玩了,因為下一個路口叫做“娛樂民主”,從“王菊事件”和“內涵段子”就能看出端倪,再往後就是類似西方的“嬉皮士運動”,“娛樂訴求逐漸演變成政治訴求”,一旦演變成這樣,多大市值到時都會煙飛灰滅,而這種流動的趨勢不是公司說了算的,而是粉絲集體無意識說了算的(這個只是筆者的推演和假設,有可能根本不會向這方面演變;如果有可能要謹防這種可能性)。

  止戈為武,不用急急忙忙改變自己,而是讓自己的生態更完善,靜候競爭對手出錯。馬化騰的“國王思維”和張小龍的“上帝思維”現在看來,也僅僅是偽國王和偽上帝思維,虛擬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它可以允許幾個王國和世界同時存在,而不是現在世界裡打下大大疆土,做好治理就可以高枕無憂,你要時刻保持警惕,另一個國王和上帝的誕生。

  強刺激的“娛樂至死”,滿足的只是‘做別人’空虛的靈魂,不提供任何價值,只佔用大量“國民總時間”。這裏不僅牽扯到,個人‘做自己’和‘做別人’的問題;也牽扯到企業‘做惡’和‘不作惡’的問題,更牽扯到社會是‘崇利’,還是‘崇德’……。

  當西方社會:“現在的民眾,因為生活的富足安逸,已經越來越少人去教堂了……”,當中國社會,民眾瘋狂迷戀王者榮耀、抖音、今日頭條的時候,文化的靈性與現實社會越離越遠……。

  如果說:崇利的社會,最賺錢的商業模式是:無聊並有癮;那麼,崇德的社會最賺錢的商業模式就是:裝X並有癮。有天堂就有地獄,崇利社會和崇德社會不是矛盾對立,而是和諧統一,只是誰佔主導而已。理想化的社會,是一個‘崇德’為主的社會:有人做世界神性的發想,有人做文化靈性的思辨,有人做人性慾望的實現……。

  ‘崇利’社會的“無聊並有癮”和‘崇德’社會的‘裝X並有癮’的商業模式同時存在,這兩種極限的商業法則都在發揮它的作用,“無聊並有癮”代表流量變現,‘裝X並有癮’代表影響力變現,一種在販賣娛樂至死,一種在販賣思想思辨……。在未來,‘點讚虛擬貨幣’的發行,會讓‘裝X並有癮’逐漸取代‘無聊並有癮’的主導地位,‘中國文化,當代表達’,讓民眾裝X的時候,逐漸完成我‘為何而生’靈性思辨,‘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中國文化的認知大門和智慧大門因此打開……”。

  希望‘崇德社會’早一天到來,當小米在上市前一天,雷軍發表《小米是誰?我們為什麼而奮鬥》之後,眾多的企業家紛紛跟帖,敘述自己企業‘為何而生’,這讓筆者終於看到久違不見的靈性……。

  這可能是一個銘刻歷史的事件,也代表兩種未來的走向:一種是企業家自律的精神,信奉‘崇德社會’,不作惡,有理念和夢想,有價值觀;一種是企業家放縱精神,信奉‘崇利社會’,作惡,無理念和夢想,信奉技術無罪……。

  “為何而生”的興起,其實一方面是“不作惡”的公司有了生存的土壤,一方面中國社會從“已知社會”進入“未知社會”對創業者的綜合素質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驗,這些高素質的創業者的也有自己固守行為底線和理想,“不作惡”就是他所創立公司時“為何而生”的一部分。如果,市場有更良好的激勵機制和懲罰機制,懲罰“作惡”的公司,獎勵“不作惡”的公司,市場環境將會更好……。社會也將從‘崇利社會’向‘崇德社會’轉變……。

 

  在教師節的時候,我在朋友圈發表一段文字:《以自己為師》——自己要做自己的老師,如果一個人,無法做自己的老師,注定一生無法精進,無法漸悟,無法打破人與物之間的隔離,打破那種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的關係……。教師節快樂,為自己。

  以自己為師,我們有多久沒做了……。

  西方有句諺語,叫做:“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

  東方有個至理,叫做:“萬法皆識”。

  我們從小習慣從家長、老師、課本、課堂、圖書、領導、朋友、網絡、培訓、知識付費……為師,接受‘知識’,甚至已經‘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已經遠離好奇和鮮活、感知和思辨、觸摸和思考、發現和領悟……為師已經好久了。

  人生,就是一次修行。

  不是在別人告訴你的‘知’中,渾渾噩噩過一生;而是在多維的‘識’中,努力提高自己認知層級。以自己為師:每一件事都是老師、每個愛好都是老師、每個感受都是老師、每次探知都是老師、每次好奇心發作都是老師、每次胡說八道都是老師、每次無用的探索都是老師、每次對世界觸摸都是老師、每次對未知的思考都是老師、每次對產業的思辨都是老師、每次總結都是老師、每次對事物的重新界定都是老師、每天好心情都是老師、每次痛苦都是老師、每次奇妙感悟都是老師、每次深入的研究都是老師、自己寫的每篇文章都是老師、自己每次挑戰都是老師、每次與時代的對話都是老師、每次對文化的發問都是老師、每次對傳播的領悟都是老師、每次與別人交流都是老師、每次獨自發呆都是老師、每次批判別人和批判一些事物都是老師、每次發一下感慨都是老師、每次對事物的推理都是老師、每次對未知的提問都是老師、每次問為什麼都是老師、每次享受孤獨都是老師、每次肆無忌憚吶喊都是老師、每次行為怪異的自覺都是老師、每次鮮活觸感就是老師、每次突然而至的直覺就是老師、每次奇思妙想的創意都是老師、每次對規則法則的深究都是老師、每次對事物的批判都是老師、每次新的界定和發現都是老師……。

  許多人問我,你最近是否看過很多書?我告訴他,最近5年我幾乎一本書沒看,他一臉驚愕。我又告訴他:最近5年是我成長最快的5年,他一臉驚愕……。

  人們已經習慣了從書本學習知識,卻不知我們可以以時代為師、以好奇為師、以世界為師、以天地萬物為師、以產業為師、以未來為師、以發現為師、以思辨為師、以觸摸為師、以鮮活為師……。當這一切觸摸、感知、思辨、發現、界定、創意……,變成一種強迫症,變成一種自覺,變成一種鮮活的享受和孤獨的大餐的時候,你就是‘以自己為師’的人。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每個虛無主義者、每個‘天生有病’的人都是天才。答案不在於他們智商有多麼出眾,而是他們為了治癒自己,便不斷問自己“我是誰?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為他們提供了天才的驅動力(自驅力),從而打破世間的一切‘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意識之眼’重新開啟,以世界為師、以使命為師、以愛好為師、以好奇為師、以思辨為師、以未知為師、以無用為師……。每個喚醒自己的人,每個喚醒自己靈魂和身體靈性與神性的人,都是自己英雄和神靈。

  你在世俗,他在意識。

  你在‘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中禁錮,他在打破‘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中突破。

  你在‘權與利’現實社會中深陷不能自拔,他在‘意和識’意識世界中無限暢遊世界。

  姜文為什麼可以成功,因為他在‘逃離真實世界的乏味,擁抱意識世界的精彩’。在他的電影《讓自彈飛》取得票房大賣的時候,投資商要拿出500萬獎勵姜文,姜文一聽就急了,說:都是我給別人發紅包,從來沒有人給我發紅包,就一個人除外:自己的母親。最後開了一個慶祝會,姜文給楊受成包了一個500萬的紅包,楊受成欣然接受,姜文解開束縛……。

  尋常,非常,無常。

  多數人在‘尋常’中吸取常識;少數人在‘非常’中認識自我;極少數人在‘無常’中現實昇華。‘尋常道’照耀的只是芸芸眾生、凡夫俗子;‘非常道’照耀的是啟迪自我、識辨世界的靈魂;‘無常道’照耀的是無限接近神靈的半神……。

  ‘格物致知’、‘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一切都需要‘以自己為師’開始,拋棄外尋,開始內觀……。

  ‘以自己為師’,中國文化多久沒做了……。

 

  從春秋戰國的城邦制,到秦漢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中國文化由‘對世界的解讀和認知’而誕生的東方智慧,逐漸變成為統治階層服務的‘教化’,中國文化便在這種窒息的環境中存活了兩千多年……。

  先秦的思想和智慧,加上秦朝以後的建立在‘思想’和‘智慧’的表達應用和運用,共同構建成中國文化的全貌。中國文化‘以自己為師’,就要回到文化的源頭,以天地萬物為師,以先知的智慧為師,以文化的高級為師,以文化的靈性為師,以非常和無常為師……。

  當造物主把“世界的真實”的一半給東方的時候,其實是偏愛東方的,希望東方能把‘世界的神性’給逐漸找出來,故曰這個地方為‘神州’……。奈何我們人類的自我窄化和東方文化的固化,讓西方線性的認知逐步發展漸漸超越東方,其實在‘思想、哲學、美學、醫學(思維)’方面,我們還是在西學之上的,那就是我們文化的高級和文化的靈性。

  奈何眾多國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腐朽、過時、老舊的文化,於是‘身處中國,卻遠離中國’,擁抱西方的文明和文化,甚至認為‘西方的月亮比中國圓’,卻不知西方的大藥廠都在研究中國的組方藥,但現在由於計算機的運算能力達不到要求,事情才沒有進展;卻不知,我們張口閉口談簡約主義的時候,談“少既是多”的時候,西方的設計師卻認為“無的豐富”比‘少即是多’高出好幾個維度;更不知當中國的服裝企業跑到西方買版抄襲別人的時候,西方的超級大牌卻把目光轉向東方,從中國審美從吸取營養和智慧抄襲東方……。 

  當我們在倡導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時候,你可能想不到:是我們停留在過去的文化自信和西方當代的文化自信,未來將進行一場殊死搏鬥的PK;當你擁抱西方的時候,你可能想不到文化的底層邏輯是其實是一種‘日用而不自知’的隱藏,如果你的思想也學西方,你的設計將永遠失去最高層別的那種‘非常’和‘無常’的精髓,只能擁抱低層次的‘尋常’,將永遠失去未來與世界頂級設計師同台PK的機會;當你盲目崇拜西方一切的時候,“西方至上”的標準和傲慢已經悄悄地把你奴化,看待自己的文化永遠帶著不屑、批評和沒有清醒審視的眼光,卻不知造物主把西方文化沒有的神性和靈性給了東方;當你看不起中國文化的一切的時候,西方的頂尖設計師正在瘋狂吸取中國文化審美和智慧的營養……。

  是西方融合東方,還是東方融合西方。

  這個問題從張之洞就開始思考,他希望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來完成這種融合。1917年蔡元培當上北大校長,他把中學和西學都請入校園,先兼容並舉,在狡猾地提倡‘美育取代宗教’,把棘手的問題變成鄧公改革開放提出來那樣: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用美育(美育中的‘思想、哲學、美學’這三點中國文化都在西學之上)完成中西文化的融合,從而挽救已經跌到谷底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奈何歷史給我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100年前國運衰退、經濟低落、外敵侵入、政治糜爛……,雖然有大師雲集,怎奈生不逢時。100年後的今天,中國又逢盛世,經濟自信催生出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00年一個大大的U型,把我們與那時的蔡元培那時的北大聯繫在一切。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我是誰’的文化發問,催生出『誰最中國』,五年來一直堅持“靜靜地做自己,讓世界發現你”的知行合一和內觀,向中國文化發問,向時代發問,向東方智慧發問,向東方美學發問,向人性發問,向一器一物發問,向一情一境發問,向世界發問,向設計師發問,向匠人發問,向技藝傳承發問,向生活場景發問,向產業發問,向商業發問,向高級發問,向真實發問,向靈性發問……。

  五年的時間,一天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就是一場修行,一種觸摸、一種思辨、一種感受、一種對話、一種界定、一種發問……。

  ‘以自己為師’,五年來為了避免那些胡說八道、理論正確的影響自己,不看一本書,這對於酷愛讀書的我來說是一種煎熬、掙扎、解脫和釋然。從書本上線性的‘知’中解放出來,結合『誰最中國』每天的主題,探知、觸摸、感受、對比、發問、界定……,尋找中國文化的高級、文化的真實和文化的靈性。

  我享受酒桌上的胡說八道,享受獨自一人孤獨的冥想,享受與盧志榮、石大宇這樣出色的人的對話,享受對居賓、梁建國這樣層級的探詢……,慢慢地打通了文化、商業、傳播之間的關係,開始體悟到中國文化的真諦。

  開始從‘尋常’中擺脫固化‘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從‘非常’中開始‘對話認知的多維和合一的明朗’,從‘無常’中開始‘發現恰恰好和剛剛好的力量奧妙無常’……,才發覺西方的美學只是表皮強大內在無營養、死的氣場,而東方美學卻是內在豐滿生的氣韻……。

  擺脫了‘教化’的中國文化居然如此迷人,用‘東方智慧’理解中國文化居然可以曼妙無常……。

 

  造物主把東西方文化密碼通過人世間開啟的方式:一個給了東方,一個給了西方。東方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東方文化的核心為“生”;西方的‘七天創世紀’,西方為‘創’。一次東西方文化的衍生,一個核心是“天生的”,一個核心為“強生的”。東方的造物觀叫:開物,西方的設計觀叫:設計。

  無、長、讓、氣、韻,味、和、勢、氣、神……,均是‘生’的延展,這是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也是東方的智慧和美學的基礎,看似無為無用,實則非常無常。敬天惜物,中國人很早就擁有在萬物中找到規律,認清人和世界之間的‘關係’的智慧。

  於是,我們便生於斯,長於斯……。

  文化就變成了溶於我們血脈和呼吸中的“日用而不自知”的隱藏,變成“平平仄仄仄仄平”中的詩意,變成‘青花’中暈染,變成“胭脂用完時,桃花就開了”的恰恰好和剛剛好,變成了‘榫卯’中的‘讓的合一’,就變成了‘無的豐富’的簡約,就變成‘唐的富貴’的肆意,就變成瓷器中‘器型和釉色’的克制,就變成美學中的‘雅靜拙樸’……。

  我們睜開的是“意識之眼”,看到的是‘多維的世界’,從不相信世界‘真實’的單調,想擁抱世界‘真實之外’的美妙,想從‘感性’中感知造物主的視角;以‘心為印’,印刻‘生’出來的美好;以‘心為理’,理清‘尋常、非常、無常’之間關係的認知;‘萬物皆有靈’,靈性的感悟讓我們明白智慧中的‘恰恰好’和‘剛剛好’;‘美’是別人強塞給我們的認知,想讓我們把審美的目光聚焦在事物的表皮上,忘卻我們自己的審美是內在的‘靈性’和‘涵養’,是‘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的不堪,是‘敬天惜物’中的開物,是一生二中的‘生髮’,是‘無、長、讓、氣、韻,味、和、勢、氣、神……’中‘氣、韻、生、動’,是儒家的雅靜,是道教的拙樸,是釋家的禪意……。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認知。

  就連造物主也驚嘆東方人的發現力,怕他們發現和洩漏更多的天機,就把‘真實’從他們腦海裡抹去,從此‘神州’上生活的都是神的棄子,有一個神話傳說這樣流傳:“當他們‘找到了自己’,再找到給西方文明的‘真實’,他們就能重建‘神界’,再現‘神州’的輝煌……。”

  但是造物主又設下重重迷局和阻礙:

  1、讓中國人用教化理解中國文化;

  2、讓中國人用尋常(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理解中國文化;

  3、讓中國人用西方思維理解中國文化;

  4、讓中國人永遠無法找到西方文化的‘真實’,無法把“真實”和“真實之外”相加,拼接‘世界全部的真實’。

  其實造物主設立的四個迷局,解決方式有三個:一、先找到自己;二、以自己為師(找到自己文化的高級、真實和靈性);三、再無問東西,用個中西方文化的高級(中學為體,再融合中西方文化的高級、真實和靈性)。

 

  “我打西方鐵藝的時候,需要打一下,看一下圖紙,深怕走樣;我打中國器物的時候,可以不管不顧,可以酣暢淋漓,即使打壞了,也可以創造一種破而後立的美,一種無常之美”,這是採訪北京最後一名鐵匠蔡小小的原話。

  我一直思辨文化的底層邏輯是什麼?蔡小小的話讓我有驚悚萬分,文化底層邏輯其實就是 “日用而不自知”那些自覺、那份隱藏、那種無常;是區分‘隔一層’和‘酣暢淋淋’的天然鴻溝;是那種一輩子‘做不了別人’,只能‘回過頭來做自己’禁錮和宿命。

  中國文化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的頂層設計(思想),還是我們的‘底層邏輯’(自覺)。

  擁抱歷史,我們需要分析;擁抱未來,我們需要創意。

  ——安藤忠雄

  传统是出發點,而非回歸點。

  ——筱原一男

  擁抱歷史和擁抱未來,擁抱的即是“日用不自知”的文化自覺,也是擁抱在‘西方之上’的思想、哲學、美學的東方智慧;即是‘開物’的造物觀,也是擁抱‘萬物皆有靈’的生髮思想;即是擁抱‘內在的靈性’,也是擁抱實現時的‘恰恰好’和‘剛剛好’;即是擁抱‘氣韻生動’的雅靜,也是擁抱‘非常’之時的酣暢淋漓;即是擁抱自己,也擁抱他人;即是擁抱東方的‘真實之外,也是擁抱西方的‘真實’……。

  傳統只是出發點,而非回歸點。‘回過頭來做自己’不是讓我們回到傳統、回到教化、回到凝固,而是回到東方思想、回到東方哲學、回到東方美學再出發。

  真正明白自己文化的高級、靈性和真實之後,再去融合西方,再去無問東西……。

  當民眾見識過西方的時尚和歐洲的奢侈之後,目光又回到東方;當我們開始厭倦西方‘美’的時候,心裏又開始親近東方的‘雅’;當中國經濟的自信催生出文化自信的時候,中國便重新進入一個偉大的時代……。

  現在的中國,與日本的80年代很相像……。

  當年留學歐美的日本年輕設計師一開始就意識到,設計一定具備要‘自我、本我、超我’,才能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我’。

  ‘本我’:人最原始的本能和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有時候,文化的‘日用而不自知’就類似這樣的自覺和不自覺,是‘酣暢淋漓’還是‘隔一層’,是在‘非常’中自悟和‘無常’中自覺,還是在‘尋常’中自閉,往往取決這一層的覺醒;

  ‘自我’:‘萬物皆有靈’的思想、靈性的感悟、多維的認知和思維、‘真實之外’的視角、‘意識之眼’的感知、辯證合一的哲學、‘生髮’的開物觀、‘恰恰好’的處理、內在的審美……,都是與生俱來。‘西方之上’的思想、哲學和審美,是‘自我’一部分,捨棄不用而擁抱西方無異是‘捨優取劣’。

  ‘超我’:西方文化和美學不斷從線性走向多維,發展出很多當代的事物。與之擁抱,把‘真實’和‘真實之外’合為一體,更能構建出‘全部的真實’。無論東方+西方,還是西方+東方,都比單一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更優秀,更接近‘世界的真實’……。

  如果在設計上,‘思想’和‘表達’都要追隨西方,設計就徹底失去‘本我’和‘自我’,更不要奢談‘超我’。在未來,徹底失去與西方頂尖設計師PK的機會,淪為西方美學和設計的附屬於奴化的一代。要戰勝‘西方至上’的標準和傲慢,就要回過頭來找到‘西方之上’的思想、哲學和美學,就要讓‘思想回到東方’,擁抱自己的同時,擁抱西方當代化的表達。沒必要在捨棄自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文化的高級,文化的靈性,文化的真實)擁抱西方。

  因此,日本在那個時代達成了一個文化共識:“思想上擁抱東方,表達上擁抱西方”,他們那一代被稱為日本設計屆的黃金一代:安藤忠雄、三宅一生、川久保玲、山本耀司、隈研吾、深泽直人、菊池武夫……。

  他們作品裡呈現出來的‘陌生的熟悉感’、‘骨子裡很日本’就是日本的新美學。

  “做別人,永遠超越不了別人;做自己,才可以超越別人”。這或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應該有的思辨、宿命和決絕。

 

  在一場文化演講結束時,一位學員問台灣花藝大師凌宗湧:“你怎麼看日本的花道?”凌宗湧回答說:“我只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它’是誰……”。

  無師。

  我們習慣了你怎麼看別人,別人怎麼看你,卻常常忽略對自己的了解。筆者接觸過許多國內外一流的大師,感觸最深的就是‘無師’:他們不太認可別人喊自己為‘大師,也很厭煩喊或許比自己厲害的人為‘大師’,那是因為他們心中‘無師’,一旦心中‘有師’之後,就為自己樹立了一個不可跨越的山峰和障礙。‘在路上的人’,往往是‘把自己當作老師的人’,一路披荊斬棘,一路攀爬,一路以自己為師……。

  有師。

  國內外一流大師又是‘處處皆為師’的人,以自己為師,以興趣為師,以挑戰為師,以發現為師,以感受為師,以天地為師,以觸摸為師……。凌宗湧學習花藝,就是以自然為師,他發現‘中國’幾千年未變的就是自然界,以自然為師,以天地為師,以時代為師……,他終於完成當代與中國文化的對話,把‘平常’打破,把‘非常’找到,把‘無常’觸摸……。

  沒有創新,只有發現。

  在文化靈性觸摸的過程中,‘創新’都是一個偽概念,因為你一生都是在‘尋找’的和‘發現’的只是自己和世界對話的可能,尋常,非常,無常……。

  “我只知道‘我’是誰,我不知道‘它’是誰……”。

  打破一切‘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發現世界本來存在的可能,避免‘固化’的認知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一切唯我,用自己的好奇發現這個世界……。於是,我的不同,就是世界的不同。貝律銘發現可以用幾何構建這個世界,三宅一生用皺摺構建這個世界,安藤忠雄用清水混凝土構建這個世界,山本耀司用黑色構建這個世界,喬布斯用娛樂設備構建這個世界,張小龍用‘用完就走’構建這個世界,老子用《道德經》構建這個世界,愛因斯坦用《相對論》構建這個世界……。

  世界大不同,請保護好你的不同和你的‘發現’。

  以自己為師,你擁有一個獨一無二最契合你的老師,你擁有一個獨一無二最契合你的學生,世界因此而不同。忘記別人灌輸給你的‘理所當然’和‘習以為常’的‘知’,以自己為師,觸摸那些真正充滿靈性而多維的‘識’,保護好屬於你自己的‘識’,由‘小識’積累成‘大識’,就像山本耀司對‘性感’的界定一樣,因為那將是‘你世界構建的基石’。

  貝律銘、盧志榮、石大宇、梁建國、翟廣慈……

  與別人不同,我非常喜歡他們的小件作品。貝律銘蘇博的枯山水,可以秒殺許多著名建築師的一棟著名的建築;盧志榮的花器,讓兩只花在硯石上溝槽內展現生命頑強;石大宇的茶盤讓劈的柴和房檐雨絲成線變成美學;梁建國把一整塊太湖石切割成一個長方形的茶座,又把它復刻成銅的;翟廣慈把一個宋畫,在絲巾上用三角形分割 ……。

  這前三個作品都把痛苦的思考不留痕跡地變成‘胭脂用盡時,桃花就開了’的‘剛剛好和恰恰好’,是自然‘生長’出來的美,是‘對了,就對了’……。後兩個也做到‘骨子裡很中國’,創造出一種熟悉的陌生感(陌生的熟悉感)……。

  無奈的是:多數人還在用教化理解中國文化,還在用‘尋常’(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理解中國文化,還在西方思維理解中國文化……。

  “传统是出發點,而非回歸點”

  “擁抱歷史,我們需要分析;擁抱未來,我們需要創意”

  或許,當代的中國最缺乏的就是一場關於文化的思辨,有關於我們自己文化的高級、文化的靈性和文化的真實思辨。只有完成這個思辨,我們才有未來。才能實現“中國文化,當代表達”;才能實現中國文化的當代化、生活化、美學化和高級化;才能建立中國文化的主體性,煥發中國文化的巧實力和妙實力……。

  以自己為師。

  一個國家和民族,不可以讓自己的文化和認知體系固化、僵化和窄化,必須‘回過頭來做自己’,以自己為師,然後再重新出發……。中國文化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大道至簡;中國文化可以很複雜,複雜到博大精深。關鍵是從認知和智慧上理解中國文化之後,可以以自己為師,以天地為師,以感受為師……,由線性思維變成多維思維,發現這個世界即可……。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就需要每個設計師、每個匠人、每個文化工作者、每個文創者……,都從文化的源頭開始思辨和反思: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變成思想家、哲學家和美學家,而不是只有匠心的手藝人。

  借用台灣意識形態廣告公司的一句廣告與大家同勉共進:“當你有了胸部(手藝)之後,還要有什麼?腦袋(思想、智慧、思辨、發現)……”。

 

  世界文明史再一次大的碰撞,必然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因為中西方文化在這個時代將互為陰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真實”和“真實之外”合一,突破造物主設計種種迷局和阻礙,完成世界“全部真實”的認知拼圖。

  東方內在的‘雅’+西方表皮的‘美’,東方的‘氣韻’+西方的‘氣場’,東方的‘生’+西方的‘創’,東方的‘真實之外’+西方的‘真實’……,這只是一種簡單的公式,就可以把東方和西方連結起來……。

  但這只是表達的連結,而我們最需要的,卻是‘思想’的深化和進步,一個‘無的豐富’,就可以甩‘少即是多’八條街,中國文化中思想、哲學、美學這些‘西方之上’的智慧,是打破‘西方至上’標準和傲慢的標準,可惜的是我們還在前層次的‘表達’上徘徊,還在在‘表達’上‘形上’徘徊;卻不知,任何‘思想’上進步,就可在‘表達’有天翻地覆的突破和爆發。

  或許,這就是蔡元培提倡‘美育’的真正動因,用‘美育’取代宗教才可行,那將是中西方思想的融合、哲學上的融合、美學上的融合。知自己而知他人,也是無問東西的精髓。中國文化不應該停留在原地上,不應該停留在傳統上,停留在教化上,停留在固化和僵化上,停留在自我窄化上……。

  文化是活的,是人性和神性的對話和碰撞衍生出來的靈性,是中國人認識自然、尊重自然、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所有的技藝和設計都是為此而服務的,在什麼時代開什麼花結什麼果都是時代的場景,找到文化的高級、文化的靈性、文化的真實再出發即可。找到自己,才能看清別人。中國文化必須經歷一次‘回過頭來再出發’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傳統是出發點,而非回歸點”,進行一場‘文化大思辨’我們才能認清‘擁抱歷史,我們需要分析;擁抱未來,我們需要創意’。

  是東方融合西方?!還是西方融合東方?!未來,要看東、西方的文化力量、設計力量、科技力量和商業力量……。

  最重要,還看文化思辨的力量……。

  一個世界級設計大師成長要經過:“世界即我”、“以自己為師”、“我即世界”三個階段。世界即我:是發現,發現世界的美好;發現識的重要;發現好奇是天才的驅動力;發現每個頂尖設計師不是山峰,而是肩膀……。提高眼界和視野之後,就要回過頭來‘以自己為師’,以世界為師;以天地為師;以自然為師……,因為你的不同,就是世界不同;最後是設計思想的終極拷問和觀想:什麼是‘我既世界’?三宅一生的‘皺褶即世界’,山本耀司的‘黑即世界’,貝律銘的‘幾何即世界’,安籐忠雄的‘清水混凝土即世界’……,思想就是哲學、材料就是哲學、世界就是哲學、我即是哲學……,所以,我即世界。

  你的不同,就是世界的不同;

  你的精彩,就是世界的精彩;

  你的執念和信念,就是通往世界未知的大門……。

  一方面是你的‘不同’,一方面是‘道’的最大公約數,如何連結?發與現、尋與找、思與辨、知與識、智與慧……,不是每個人都能闖過這道門檻,真能‘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一步一個腳印,從‘好奇’和‘興趣’出發,找到自己‘天才的驅動力’……。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

  每一次這樣靈性的發問,你就與世界的神性越近,與人性的貪婪越遠……。直至虛化掉‘權’與‘利’的世俗、虛化掉‘無聊並有癮’的慣性、虛化掉線性世界的不堪、虛化掉真實世界的無趣……,而聚焦的清晰照映在你未來的方向上,聚焦在好奇和興趣上,聚焦在多維的感知上,聚焦在你的不同上,聚焦‘道’的理解上……。

  多維意識的不同,共同迎接一個偉大時代的來臨……。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從中國經濟自信催生出文化自信時便開始了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1917年的蔡元培入駐北大便夢想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張之洞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便想擁有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王陽明提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堯舜’,便想要實現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朱熹提出‘格物致知’,便暢想擁抱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便非常想穿越而至的一個時代;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先秦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的一次碰撞、是唐朝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一次碰撞、宋朝是現實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次碰撞、文藝復興是神性社會和人性社會的的一次碰撞、民國是東方農耕文明和西方工業文明的的一次碰撞、改革開放初期封閉和開放之間的一次碰撞……,之後,最偉大的一次碰撞。

  所以,為迎接這個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一場文化徹底的思辨。因為,思辨是開啟這個時代的唯一的一把鑰匙,一把關係中國文化未來的鑰匙……。

  有時候,會一直在想中國文化到底是什麼?!它除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認知和智慧’頂層設計之外,便是‘日用而不自知’的底層邏輯,有一次做夢,居然把它夢成水缸:缸底部的水是為了‘生存’(吃飯),再上邊的水是為了‘生活’的更好一點(洗臉、刷牙、洗澡),只有溢出缸外的水才是文化(澆花、池塘、養魚)……。

  或許,改革開放後的40年,我們為了追求經濟上的自信、科技上的自信、商業上的自信,為了吃的好、穿的好、生活的更好;那麼,未來的40年、甚至更長久,可能就是追求文化上的自信,這是這個國家的精氣神、氣韻和優雅……。

  中國文化的未來之路必然變成一種當代的生活方式、一種當代美學標準、一種比西方更高級和更高雅生活品味,把我們從‘西方至上’傲慢的標準中解放出來……。

  文化的自覺已經開始,文化之水已經溢出缸外,春江水暖鴨先知,文化的‘無用之美’已變得無所不在,這是一種悄然而至的文化蘇醒,已經瀰漫中國大地,漸漸滲透到國人的意識裡,已不再是幾年前許多國人“身處中國,卻遠離中國”遠離和逃離……。

  《舌尖上的中國》、《了不起的匠人》、《國家寶藏》……,這些風起雲湧的視頻和大片,都是在講述匠心和技藝,在講述過去的中國,講述過去的文化。故宮的單院長在參加《國家寶藏》時說:“我了解中國文化的過去,但我不了解中國文化的未來,我能做的只是幫你們節目站台,我站台可能一些博物館會來、一些專家會來、一些非遺傳承人會來,這是我能貢獻的微薄之力……。

  是的,我們都了解中國文化的過去,卻不了解中國文化的未來……。

  神性,靈性,人性

  尋常,非常,無常

  『誰最中國』一直試圖解讀中國文化的密碼,用《文化的高級》、《文化的真實》、《文化的靈性》,為中國尋找到一條‘中國文化’的未來之路。或許,中國文化的主要的有形載體在當代可能已經由文字變成設計,但中國文化的靈性不滅、高級不死,文化的真實就依然存在,依然可以延續、依然可以發展、依然可以光大……。

  講述過去,保持傳統固然可取,但中國文化的輝煌不應該只停留在過去,更應該在未來。因為,停留在過去的文化自信與西方當代的文化自信是不能PK的,‘智者信未知,愚者信已知’,既然我們無法穿越回過去,那麼我們就應該勇敢的迎接未來。

  『誰最中國』從2014年成立時,看到許多國人‘身處中國,卻遠離中國’遠離和逃離中國文化,看到許多國人把中國文化看成過時的、腐朽的、老舊的時候,便想著中國文化的未來……。‘中國文化,當代表達’就是時代賦予『誰最中國』的歷史使命,想用‘向時代發問’的方式走通這條路……。

  但是,看到本應有的文化思辨卻悄無聲息,本應有的文化尋找卻按兵不動,本應有的文化靈性卻一灘死水,本應有的文化高級卻視而不見,本應有的文化多維卻線性表達,本應有的文化巧思卻失去自我,本應有的文化東方卻變成文化西方……。

  悄然而至的文化自覺,卻被“教化”所綑綁,被‘尋常’所纏繞,被西方思維的理解所偷梁換柱……。

  只能自己苦苦地尋找,2017年寫出來《文化的高級》和《文化的真實》,經過一年半的思索寫出這篇《文化的靈性》……。

  文化的高級:『點擊後面連接閱讀』

  西學之上|西學之上的事物:思想、哲學、美學

  文化自覺|母體文化屬於基因物質,日用而不自知

  文化巔峰|歷史最頂峰的事物(文化巔峰)

  文化主體|區別西方文化的事物

  文化碰撞|每一個文化輝煌期,都是一個碰撞期

  文化可能|文化智慧的高級和靈性衍生出來的可能性

  文化的靈性:

  生髮法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感知法則|打破人與物之間的理所應當和習以為常的關係

  非常法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用非常取代平常和尋常

  道的法則|所有‘關係’都需要我們重新界定

  好奇法則|一切的偉大,均源於好奇

  認知法則|萬物皆識

  格物法則|格物致知,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後天格一物

  心學法則|心既理,知行合一——什麼才是你不管不顧的愛好;什麼才是奮鬥一生的目標

  多維法則|先拋棄西方的線性思維,回到東方的多維思維當中來

  合一法則|忘記專業,用多維合一的思維理解中國文化

  美學法則|先拋棄西方的美學思維,回到中國的雅靜拙樸美學體系中來

  開物法則|敬天惜物;生發;剛剛好,恰恰好

  當代法則|传统是出發點,而非回歸點

  高維法則|設計師成為哲學家;匠人要成為文人

  無用法則|花多點時間在無用的思辨上、愛好上、觸摸上和探索上

  未知法則|要用已知不斷界定未知,尋找未來的可能性

  異化法則|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還有一條是:我就是山

  本源法則|世界最本源的物質是什麼?是線條?!是幾何?!是皺摺?!是清水混凝土?!最本源的理論是什麼?

  終極法則|最終極的玩法是什麼?最終極的離場思維是什麼?

  底層法則|文化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文化的真實:『點擊後面連接閱讀』

  嘗試著閉上自己的‘真實之眼’,睜開自己的‘意識之眼’;

  嘗試著忘記‘真實’,感受‘真實感’;

  嘗試著忘記線性思維,感受多維思維;

  嘗試著忘記西方文化外在之美,感受東方文化內在的氣韻之美

  嘗試著忘記用直覺來創作,嘗試著忘記靈感來創作,嘗試著忘記思辨來創作,嘗試著忘記我是造物主來創造,嘗試著忘記我是神的孩子來創作

  嘗試著忘記用西方思維理解中國文化,嘗試著忘記中國文化來創作,嘗試著忘記用無問東西來創造,嘗試著忘記用人類智慧來創造

  後記

  沒想到這篇文章用兩個月才寫出來,修了改,改了修,線索太多,光結構就佔用80%的時間,已經累的吐血。

  好吧,如果不把中國文化放在六個維度解析文化的脈絡,以前所有對文化的闡述都是碎片;

  起源|主觀意識對客觀世界的界定和代言;

  過程|在各個歷史時期“開什麼花,結什麼果”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文化的共識”,偶然性是某個歷史時期“文化的荷爾蒙”發生碰撞,發生變異;

  巔峰|在歷史中,東西方文化都有後世無法超越的文化巔峰;

  碰撞|往往一個偉大的時期,都是一個碰撞期,這個時期有著很強烈的文化洪流和文化碰撞;

  基因|最後文化變成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變成一個“日用而不自知”隱藏,變成一種與血脈共頻的呼吸和思維;

  可能|如果找到自己‘文化的高級’,就能找到自己文化的主體性和文化未來可能性。

  好吧,如果不用造物主的視角,去反思東西方文化,反思文化的誕生,反思‘神性,靈性,人性’,反思‘人性的貪婪;反思‘知’與‘識’;反思’多維‘和‘線性’;反思‘尋常、非常、無常’,反思‘教化’與‘智慧’;反思‘以自己為師’;反思‘習以為常’和‘理所應當’……,根本就無法講清楚文化的靈性,最最最最最最麻煩的是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

  終於把自己對文化的思辨的掏了個精光(文中錯字和邏輯錯誤肯定不少,望大家海涵),團隊的很多編輯說:每個主題寫詳細都可能是十萬+、幾十萬+、百萬閱讀的文章,而這樣合在一起,可能閱讀率並不高,大家可能看不下去,因為:既燒腦,又超級長,不如在國慶的假期分七次發表完,就當給國慶獻禮。筆者卻認為既然要發,就一次發完,所以就把這篇微信能容下的字符的長篇來發表這篇文章。

  中國文化要有未來,關鍵點有三個:

  一、自覺|

  全民的文化自覺開始興起;

  二、格物|

  還原文化本來的活性;找到文化的靈性和高級;用‘替時代發問’的形式,進行一場‘全民文化的大思辨’,把‘思辨’變成種子,在受眾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三、知行|

  在文化性上,思考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主觀意識和客觀世界);用好奇和興趣‘天才的驅動力’驅動自己;學習中國文化的精髓(高級和靈性);我既世界(遊學,增加自己視野和見識);以自己為師(保護好自己獨特感知和認知);我既世界(積累到一定程度,思考終極命題)……。

文章来源:谁最中国

2018年9月30日更新

 

 

 

 

 

10岁自闭男孩邀70位同学过生日遭群拒,结果全城300骑士倾城出动:原来这世上真的有英雄!

 

曾经我以为超级英雄只存在于电影里。

但原来啊,超级英雄就默默守在我们身边。

最近国外一个10岁男孩的生日,轰动了整座城市,温暖了这看似薄情的世界。

小托马斯今年10岁了。

他一直想像其他同学一样,

有一个小伙伴都参与的生日,

就像正常孩子那样。

为此,

小托马斯妈妈花费了好几天时间,

一丝不苟制作出70份邀请函,

打算邀请小托马斯的全部同学共度生日。

结果,

收到邀请函的70位同学,

只有区区3人做了回应。

小托马斯妈妈的心,

就像跌入冰窖,被无声蹂躏。

虽然妈妈什么也没说。

但小托马斯懂的,

自己是个命苦的孩子。

他不仅是个自闭患儿,

而且从小就患有先天性膈疝,

这种危急重症病死率高达60%。

如今他的肠&胃,

已经迁移到胸部,

即使长期住院卧床,

他依然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本已天生病重,

现实并未轻饶他。

在他很小的时候,

当警察的帅气爸爸,

就在一次追捕嫌犯时不幸殉职;

母子二人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

别人上学放学,有父亲接送,他没有;

别人开家长会,有父亲到场,他没有;

别人过节,一家人齐齐整整,他没有……

他有的只是

丧父的孤独、不胜其扰的病痛,

以及同龄伙伴的嘲笑和疏远。

只有妈妈是他最后的坚强后盾。

同学们一个个的沉默式拒绝,

让她心痛、难过、还有害怕。

她害怕小托马斯不知哪天突然离去,

却从未感受过这个世界的善意。

“托马斯听到这个消息,

肯定会伤心欲绝。”

10岁生日,这么一个特别的日子,

再难,妈妈也要给你一个Surprise。

于是小托马斯妈妈找到好友妮洛,

诉说自己的难处。

妮洛听后也是辗转难眠,

半夜打开手机,

就把这件事在网上发表了一番感慨。

结果,

 毫无防备……

生日当天,

推开家门的托马斯彻底懵了。

300多辆摩托大军,齐刷刷朝他家开去,

轰鸣声让整座小城都沸腾了。

队伍中的警察大叔个个帅气炫酷,

他们是父亲生前的老同事。

队伍中有年轻力壮的叔叔阿姨,

也有驱车几百公里而来的朋克老夫妻;

而队伍中绝大多数骑士,

都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

虽素不相识,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酷,有情有义!

这炫酷的阵仗,

不知情者还以为是江湖聚会呢!

而他们倾城出动,驱车赶来,相聚一堂,

就是给小托马斯的10岁生日,

送上一个最特别的趴体。

他们为他染了潮流个性的发型,

是个可爱的蓝精灵本灵了;

他们特意为他定制了生日T恤,

穿上T恤的小托马斯酷酷的;

他们为他准备了各种生日礼物,

小托马斯从未被如此宠爱;

他们定制的骑士生日蛋糕,

有小托马斯最喜欢的,摩托模型;

而全城骑手们选择倾城出动,

也是因为事先打听到小托马斯喜欢摩托。

在叔叔阿姨的陪伴下,

小托马斯吹灭蜡烛,

双手合十,诚挚地许下愿望。

而不管小托马斯许了什么愿,

叔叔阿姨们早已约定:

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托马斯需要,

全城的骑士都会一呼百应。

因为托马斯的父亲是英雄,

拼尽生命守护这座城市。

因为如今父亲不在了,

孩子又病重在身,

我们不能让英雄的儿子孤立无援!

这一整天,

小托马斯洋溢着掩盖不住的开心。

他和每一位骑士击掌,

包括自己妈妈,他心中的最强骑士。

他通过竖起大拇指、招手等方式,

努力尝试和身边每一位骑士“沟通”。

甚至在众人为他唱生日歌时,

有点笨拙地跟着跳起舞来。

他患有自闭症,

不擅长沟通,肢体语言不伶俐,

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所有在场的人看着这个快乐的小家伙,

忍不住哽咽,为他激烈鼓掌。

吃过蛋糕,

所有骑士全部出动,

载着托马斯环游全城。

他像童话中的小孩一样,

被没到场的小伙伴们羡慕到不行。

夜幕降临,骑士们在回去前,

再次给托马斯带来惊喜:

孩子,只要你愿意,

直到你18岁,每年生日我们都陪你过!

因为这句话,

围观群众被感动得纷纷抹泪。

连当地媒体都感叹,

几十年来,从未见过如此暖心的场景。 

“我儿子也有自闭症,

听到托马斯的消息让我心碎,

他和其他孩子一样,

应该受到同等的待遇。”

说着大叔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托马斯的母亲也偷偷抹泪:

“他能感受到自己很重要,

能感受被人所爱,所接受。”

而小托马斯也悄悄告诉妈妈:

今天我超开心的。

这一天,

对小托马斯而言,意义非凡。

这个故事太温柔了。

当时坐在地铁上看完,忍不住老泪纵横。

你看啊,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超级英雄。

他们没有武器,没有铠甲,却在孩子最困难无助时,义无反顾聚在一起,守护他,抚慰他,温暖他,点燃他心里的希望,给他前行的力量。

电影中的英雄以一打百拯救世界,现实中即便是最普通平凡的人们,都能成为超级英雄。

你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或许并没有感觉,但当你身处困境时,就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超级英雄就在你身边,偷偷守护着你。

永远不要吝啬你的善意,因为黑夜里,爱会发光。

也愿这人间的善良,抚慰小托马斯的心伤。

文章来源:南拳麻麻mum  骑驴

2018年9月30日更新

 

 

 

 

修行最大的“神通”是“道通”(上)

 

  通常而言,人们那些外在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由内心的思想所生成,也就是“相由心生”。心和相,是一不是二。由相知心,由心生相。

  一个人修行多年,假如脾气性格上面没有一点改变,可能是由于还没有真正获得修行的益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本性,其实就是习气。习气就是阴渣,是累世形成的、习惯性的思维和行为。修行没有别的,只是改习气而已。习气就是执着。

  讲到神通,其实神通并非道教的专利,因为只要有入定功夫,那怕是邪魔外道,都会修出神通的。修行人在修行当中出现神通,这是自然而然的,既不能够偏左,也不能够偏右,就像我们在酿酒的时候会有酒糟一样,神通也是修行的附产品。

  从现象来看,神通之所以显化、得以出现,实质上后面支撑它的是整个道家法脉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一个修行人,一定要把道法的基本教义搞懂。只有这样,在修行的时候,才能随时纠正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偏差,证得什么境界自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没有理论先行,就像一个人出门不带地图一样,自己走到哪里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不管是道教、外教甚至拳法武术,都要求修行者把基本教义悟透。

  修行的时候,自己是自己的导师,自己是自己的医生。当出现神通的时候,不执着于神通,不惊讶,不好奇,不神秘,以平常心、中道的态度对待最好。无论丹道经典,还是符箓秘讳,都有对神通的表述。神通也正是道以术显的特征之一。但是,修行之路不应因此而止步,此时正是破相的大好时机,如果此时不能破相、执着于神通的表现,则很难再有更高的境界。

  靠修持而得的神通,会因定力减退或破戒而消失。如念咒者犯禁忌或鬼神远离,神通也一样无效。神通不是我们学道的目标,因为它不能违背承负因果(如用神通去救一个因业报将遇车祸的人,是没有可能的),也对我们的生死没有帮助的[即所谓“神通敌不过业力”]。所以不管是道士还是佛陀,都不提倡许弟子们乱用神通,而且还鼓励弟子去悟道、体道,所谓大道至简至真,修得原本面目方为成。

  最大的神通,不是别的,而是放下一切执着,一切都无所谓,这就是“道通”。“神者智也,通者达也。智足以通达一切,不受境夺者,曰大神通。”“在物不染,处事不乱,斯大道妙乎!”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这六神通,是合道之前的神智的体现。合道之后,就是“道中重生”,开始了“返朴归真”的过程,从“舍我奉献付出”的仙佛圣人,回归到平凡普通的正常人,过起了真实的人生。

  不同的只是心中不再执着一切的有,也不再执着一切的无;对一切都在乎,对一切又都不在乎。是真的“回家稳坐”了!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只做份内之事,不做份外之想。是真的身在道中而忘了道的“道通”!之前的六神通,是在“神”的层次。现在的道通是在“道”的层次。

  道通是“万缘放下”时阳性功能的、实存在的表现,神通则是“万缘放下”时阴性功能的、虚无存在的表现。真正的神通是“神仙圣人”的层次,道通是“凡圣不二”的凡人的层次。由凡到圣,再由圣到凡;由实到虚,再由虚到实;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的体证过程,再次验证了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否定之否定规律”)。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心为阴,相为阳。因为心已不再执着出神通、证涅磐、度众生、祛无明,又由于“相由心生”、“阴阳不二”、“阴阳互根”的规律,所以合道之后,就真的渐渐恢复成普通人了。这个阶段不再有五眼六神通,平凡得没有一丝奇特。不但进入不了入定态,接收不到外来的阴性信息,也感应不到自己任何的阴性信息,甚至连感应一下的欲望都没有。阴性的场能还是很强,表现为混混沌沌、阴阳不分的寒凉状态。

  由于“阴阳不二”,所以阴阳不分的阴性法身决定了阳性的思维和言行是不分别一切、不在乎一切。不在乎生与死、凡与圣,不在乎善恶是非、荣辱得失,也不在乎修行、使命、度众生、成正果。阳性思维清楚敏捷,与什么都感应不到、混沌的阴性功能完全相反。只是过去修炼中的点点滴滴,已经完全忘却,真的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也没有用了。再回头看看时,陌生得就像在读别人的故事。

  合道之前,阴性的能量像在空中飘着,整个人也处在恍惚状态。心在物外,凡尘琐事都不在心中,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合道之后,能量渐渐下沉,聚集到下丹田,稳定不动。整个人也象从云端飘落到了地上。从此以后,心在物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同时,正常的生理需求开始复苏,生活也与常人无异。这一次,像重新投胎做人,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这一次,双脚稳稳地踩在了大地上,呼吸着泥土的芬芳。这一次,重新感受到“春意盎然、夏日览胜、秋果飘香、冬曲情深”。这一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吃喝玩乐的真实生活中。难怪说“平常心是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常看蓝天,心胸宽阔,志向高远;常看大地,德行深厚,包容万物。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德有多高,修行的境界就有多高。繁华过后,只剩下冷清;玄妙至极,终要回归平淡;到了顶峰,再无可去之处,只有掉头回去。当最珍贵的都已得到,满得再也装不下时,还有什么可求的呢?于是一切都已不再重要,什么都无所谓了。

  笑亦淡淡,怒亦淡淡,于是有了清净、凉爽的“大乐境界”。看什么都很平常,都无所谓了,于是“无忧”。无忧则“极乐”。此种快乐,绵绵不断。它不是大喜之乐,而是“无喜无忧、喜忧不住”之乐,是喜怒哀乐皆如如不动、平静恬淡。

  它似未曾哭闹时婴儿安详的面容,似小动物脸上纯净、清澈、安宁的大眼,又似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浅笑。既有孩童的天真纯洁、乐观求知,又有老人的从容淡定、平和宁静。纯朴与世故,冷漠与柔情,安静与噪动,和谐地共存于一身。冷时似寒冰,柔时似春水。动时若脱兔,静时若处子。纯朴得象天真烂漫,世故得象饱经沧桑。

  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人心中的苦乐,再也不愿意去伤害别人了。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也无论是言语还是肢体。柔软的心,每每总被众生的点滴善念与善行,感动得热泪盈眶。常常觉得身边每个人都是佛,唯独自己是凡人。这时才明白,在不顾他人的感受,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很正确的事的时候,一定会犯错误!因为一定会伤害到别人。

  所以,我们的心,虽需坚强,却不可坚硬。心要柔软柔慈柔和,才能柔声柔语柔色。只有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温柔和仁慈,才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通达人情,善巧方便,自然无为,正是所谓的“般若妙用”,乃是“大用现前”。

  心态变得极为冷静、冷漠、冷淡,宠辱不惊、洒脱自在。不留恋过去,不幻想未来,沉静地活在当下,活在柴米油盐酱醋里,活在早起晚归的辛劳中。虽然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却不在乎得失、成败、荣辱。心虽在物中,却不被物牵绊束缚,于是知道,所谓的“为而不为”,原来只是如此罢了。

  明了三维阳性世界的一切现象和作用都是有价值的。“虽然一切不可著,却一切不必废。超然于物外,不离乎人情。”可以拥有、已经拥有的,不必刻意去拒绝和放弃。虽然知道无常,但既然拥有婚姻家庭、妻儿老小,也不妨爱之。虽然明白一切是空,但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不妨享之。既然属于你,就好好珍惜它,莫待错过时,徒留伤悲。既然有缘,就是你生命中的珍宝,若当作沙粒弃之,其实真正受伤的是自己。敞开心扉,就拥有无限爱与被爱的力量。忘记伤痛,才能重新拥抱幸福。

  其实,幸福从来就不遥远,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心中。一切只是以它本来面目,如实地展现罢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们只需毫不抗拒地投身其中,融为一体。无论我们有多么不舍,生命中的某些人或物,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当拥有时,既不可握得太紧,也不可握得太松,因为太松太紧沙子都会流淌出来。只有松紧合适,轻松自然,才是最好的。

  无私的关爱、奉献和付出,就是甘露,能让苦海中的心灵脱离煎熬,让世界变得无比美好。幸福、喜悦和感动,像清泉缓缓流淌,能抚平受伤的灵魂,洗尽往日的悲愁。岁月的河,就象一首歌,唱尽了苦辣酸甜;岁月的歌,就象一条河,缓缓流淌,把一切记忆洗刷得干干净净……

  我们可能一样为真爱追求,为伤痛沉沦,为儿女操心,为钱财钻营……,只是无论追求得有多苦,沉沦得有多深,操心得有多累,钻营得有多精……,最终都能靠自己的心能力量摆脱出来。哪怕今生无望,千百世后也终能不再沦为它们的奴隶,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也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真实内涵之一。

  虽大事因缘已了,但也不代表每一小法小术都精通,更不代表世间法能够“不学而知之”。何为“究竟”?“究竟”的前方又该何去何从?若真有个“究竟”在,又岂是真究竟?真理只能是被无限地接近,又岂能是“已经到达”?了脱生死、到达彼岸、成佛合道后,又是什么呢?

  合道之后,当行大道,在尘世中体证“事事圆融”的境界。

  文章来源:嗣汉天师府

  2018年7月9日更新

 

 

 

 

 

 

修行最大的“神通”是“道通”(下)

 

  所谓“道中行”是无论大道小道,刻刻不离道,而又忘了道。“大道”之大,非大小之大,乃“大小不二”之大。大中有小,小中有大,亦大亦小,非大非小。大中既包含无限深广,也包含无限微小。不是说做大善事、大功德才叫大。

  富翁一掷千金,不过于九牛身上拔一毛,故虽大亦小。照顾家中病人,不过是个小事,但若能坚持十几年如一日而不放弃,则虽小亦大。心量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能够对广大有情无情众生都生出慈爱悲悯之心,就是大慈大悲。所以心量与慈悲是一不是二。

  “功行终需世上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道理领悟的再透彻,终须付诸实践,落到“行”上(即事上)。应在生活中去践行“不修之真修”,在每一件小事上验证“理事不二”,达到无论顺境逆境皆能自在出入。

  神通是修行过程中潜能不断开发的超绝呈现,修行圆满后自然具足。未证悟空性之前求神通,是在有形有相上求,这个“有”,就是有限、有量、有漏的。唯有证得空无的境界,才会生出智慧的妙用。所以神通不必外求,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体验,就看自己有没有用心,有没有智慧罢了。具有神通并不一定拥有幸福,反而会障碍自己的修行和解脱。只有慈悲、智慧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千万个说,不如一个行。一遇考验就退缩,言行不一,只能被耻笑为“夸夸其谈”。千万个修,亦不如一个行。到底修得如何?“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在世间需用世间法,合道之后,一切回归“本来面目”。在现实生活中该怎样就怎样,不刻意顺从,也不故意违拗。能够承受一切时就承受;能够避免一切时就避免。能够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付出也不作付出想。不需要付出时就不付出。也不刻意行善,连“行善、付出”的念头也没有。这个“没有”,是不再区分付出与索取,一切都无所谓。

  所有言行都源自普通人的思维,毫无奇特之处,平凡得象路边的小草、脚底的泥土,随时都会被人遗忘。像纯真的孩子,想当然地要他该要的、能要的,毫不吝啬地给他想给的、能给的。通达人情世故,一切往来皆顺其风俗而不改变,因为改与不改、从与不从,都没有差别。能力不足时,甘愿做鸡群里的小鸡。有朝一日羽翼丰满可以翱翔蓝天时,必直上云霄。

  顺其自然者,不是听之任之、与世无争。如此为之者,又陷入“自然”之极端。顺其自然的“自然”,是自然与人为不二,争与不争不二。该积极主动时,就不能听之任之,而要主动造势。所以,修行的功用应该是积极处世,而不是消极处世。

  修炼中要有法身元神被毁掉后重来的思想准备,尘世中同样可能遇到一切毁掉后重来的经历。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默默承受,坚持不懈。当明了该走的过程必须要走,该绕的弯路必须要绕,该摔的跤必须得摔时,就不愿再说法度人,不愿再谈玄论妙,言语也变得简易直白。但在不可不辩,不可不争时,又会平心静气应对。自此证入“无诤三昧”。所谓“无诤”,不是连是非都舍弃,而是诤与不诤之不二。

  所以说:“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辩如讷。”于是乎有了“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于是说“大音希声、大爱无痕”。由于隐匿民间,与常人无二,故曰“圣人无名”。

  合道后,恢复到未修炼之前的普通人,好像自己从来都没有修炼过一样,所以叫“无修”。曾经拥有的功能神通都已消失,所以叫“无得”。任何境界也不再显现,所以叫“无证”。明白的道理越多,越不在乎开不开悟、有没有智慧,反而觉得有无智慧、开不开悟都不重要。于是能够踏踏实实、轻松安逸、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地活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出来,所以叫“无智”。无修无得无证无智的境界,也可叫“大象无形”,都是真心因为无所执着、无有索取而得到的真实果报。

  古圣先贤说,“神人无功”,“神通不可得,智慧亦不可得,没有境界的境界是最好的。”这个阶段似退实进,是所谓“大智若愚”的真实境界,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累。”到了如此地步,世人自然褒贬不一,有辱之为魔者,有赞之为佛者,而其皆能不为所动。不明白的人真的很难理解,于是老子解释说:“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

  虽说与常人无二,但和从前相比还是有些不同之处。例如对世俗中的种种见闻觉知,不易迷惑,不易动摇。对无所谓的事,总是很快忘记。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探索求知的欲望。但一经了解后,若判断为不值得进一步深入下去,就会很快失去兴趣。兴趣的浓淡是应实际需求而来。一切嗜好都没有了,怎么样都行。身体各方面都在好转,体力较从前更趋旺盛。需要专心致志之事,能做到精力集中,反应敏捷。有时眼睛看着一个地方同时耳听嘴答,也能应付自如。这种境界叫做“六根同时互用”。轻易不再发脾气了,无论平日深爱或深恶的人或事,感受上都已不再那么强烈了,甚至无所谓了。这境界也叫“冤亲不二”。

  世人太注重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从而陷入贪嗔痴中不能自拔。合道者懂得因果规律、五行生克规律,知道适当地调节己欲和他欲的关系,使之处在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这就是欲与不欲不二,生与克不二。

  依此类推知,无为与为不二,无常与常不二,阴与阳不二,因与果不二,质与量不二,有与无不二,天与人不二,刚与柔不二,动与静不二,奇与正不二,福与祸不二,善恶不二……。故曰:“不二法门”。

  实证实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修,即在三维的红尘俗世中修炼,修的是阳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下。二是内修,即在四维以上的功态中修炼,修的是阴性功能,速度在光速以上。所以内修比外修的效果来得快。

  无论是内修还是外修,也无论是主动修还是被动修,都是修炼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虽然都是修,但是单单内修或是外修,肯定不如内外结合的效果好。

  内外互根,内外不二,内中有外,外中有内,内外是对立统一的。内变,外也变;外变,内也变。内即心,外即相。心与相是一不是二。内在的心可以改变外在的相,外在的相也可以改变内在的心。无论修心或是修相,无论修阴或是修阳,都能导致其对立面发生改变。所以否定一方而偏执于另一方是片面的。

  至于实践中如何把握,就有个度的问题,不是说两种修法所用的时间非得均等,这要根据现实情况灵活安排。有闲暇就可以多多内修,无闲暇则可以一直外修,以致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缘接触内修法,内外结合,有可能今生成就。无缘接触内修法,一直被动地外修,也是在修。哪怕无量劫后才能成就正果,又有何不可?

  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无论行善或是作恶,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是成长的过程,都是必经之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若早知修行到最后还是变回常人,又何必剃度出家,绕这么个大弯子呢?直接在世间修不是更直截了当?就算是出家修行,只要心有牵挂执着,就已经是入世了。若在世间虽与常人无异,七情六欲一样不少,却能没有牵挂执着,其实等同出世。

  修大定大慧者,不慕山林,不喜清净。在闹市中成就“动静不二”的境界。动中而能清净者,是真定,是“动静一如”。

  真正的“回家稳坐”,就是踏踏实实、心无挂碍地在尘世中自在轻松地生活、工作、学习、修炼。看似未修,实则真修。

  文章来源:嗣汉天师府

  2018年7月9日更新

 

 

 

 

 

阳明心学立言宗:致良知(谨以此文献给欲求解脱而不可得的人们)

 

  致良知,就是实践中用良知作为标准去做人做事,最终实现良知光明。大家不禁会问这不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嘛?是的,那为什么王阳明一定要提出“致良知”呢?最大的意义既点明了知行合一的知是什么,又使知行合一这一理论有了实操性,换句话说,阳明先生等于告诉你究竟如何知行合一,关键就在于一个“致”字。具体我们放到后面论述。在《知行合一》一文中我们已经浅略的谈及良知,大家还是很怀疑“良知”真的那么牛?我怎么还是觉得良知在判断力上那么恍恍惚惚,感觉好像对的,但是怎么一到具体问题时又迷糊了呢?那么我们再一次深入分析什么是良知。

  一、何为良知?

  良知: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心之本体),并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道德本能,具有对一切是非善恶的道德感知和道德判断。

  ①本体性:是非之心

  良知首先是人的是非之心,正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它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它既不是人体的感官知觉,也不是外在的规律知识。它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能感知并评判外界一切人事物的是非善恶。它既突显了道德实践的主体性—人心,又将道德感知与道德判断并于一体。当阳明先生把良知提升到心之本体的高度,也就让良知成为心与天理的共同基础,换言之“心即理”之所以成立,正是因为人心和天理的本源都是良知。

  此时大家就会有一个疑问,良知凭什么就能永远正确以致能觉察念头的善与恶?因为良知是心之本体,而心体即是与生俱来的天性,人的天性本来就无所谓善与恶,无善无恶就是至善,(注意,无善无恶是佛老的观点,但是当时人们教条的认为孟子是承认人性本善的,故而就这一条就已经被当时的儒家主流抨击了。)它是不带任何立场最客观公允的,念头一出,便与其对照自然可以分辨对错。正如禅宗所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善恶就在一念间,做为本心是不存在善恶的,产生善恶的是你的念头,但是一旦有了念头,良知便立刻知道是非对错。念头为什么会有善恶,按阳明先生的观点:是因为你的私情私欲在作祟,怎么办?“省察克治”,所谓省察克治,就是个人在安定思绪不要胡思乱想后,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然后克掉它。

  ②先天性:良知自知

  良知本身具有的道德判断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知觉的判断,而是一种“自然会知”的根本知觉。简而言之,当外界人事物出现时,意念随之发动,同时良知也会立即启动监控督察的职能,即使此时意念受外界影响而导致纷扰产生私欲妄念,良知自然会觉察你意念的善恶对错。

  接着我们就不可避免的谈及我们的七情六欲,因为大家会习惯将七情六欲视为洪水猛兽,但是又觉得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所以很矛盾。朱熹理学是“存天理灭人欲”,把人的所有欲望除去,在外界找天理指导我们,阳明先生是“存天理去人欲”,去的这个人欲仅是过分的私欲。用良知这个天理去统摄情欲,将那些过分的情欲(私欲)去除,就是说从人心这个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用禅宗的话说就是“破我执”,这三个字的关键不是破我,如果我们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而是“破执”,破除在我们心中的执念。什么执念?执念就是就是超过了那个度的偏执,一根筋,死心眼,不开窍,一棵树上吊死的念头,最后以致于不择手段。比如我们要努力挣钱对不对?只要你是人,就要吃穿住行,就要赡养老人,培养子女。何处不用钱?其实圣人早就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我们不能只执着于“钱”,而忘了我们当初为什么挣钱。看到了吗,不是不要努力挣钱,而是不要只盯着钱而忘了为什么挣钱,正所谓“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所以王阳明在南赣剿匪的时候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啊。所以我们的意识和行为遵循良知就好了。

  我们也要看到良知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先天性,所以必然导致良知是“自然”发生的,阳明先生又把它叫“天理自然”(此说法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因为良知就是天理。

  ③内在性:良知独知

  因良知自知,他人不知,这便是良知独知,你的良知是你自己的准则,与他人无关。可谓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故而也必然引出三个问题:

  一者“自救”:我们的良知与他人无关,与外界无关,我们所有的痛苦惊恐不安全来自我们自己,外界虽纷纷扰扰名利过往,但是良知依然光明,何以患得患失喜怒交加,这一切都在你的心中,与他人无关。换言之,在灵魂救赎的道路上,依靠的只有自己,这就是自我救赎,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循天理,依良知。你的良知才是你自救的强大武器,可谓是“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也是阳明先生提出心学的伟大之处——人主体性的高扬。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二者“自律”:正是良知独知,故而独字就是自己独处时,内心的活动只有自己知道。人在这种独处的环境中立即察实一念之发的是非善恶,然后谨慎戒备,一丝不苟,这就是“慎独”。其实独处时即便无人监督,不还有你自己的良知在自我监督嘛?说白了,有事时,事上磨,工作生活即是修炼;无事独处时,反省自己,心上炼,则遇大事有静气。

  在王阳明看来,工作生活和修行本就是一体的,修行总要有个目的和对象吧,在佛老看来修行是为感悟天道,但那是出世,天道毕竟太玄乎了。入世还是更实在具体一点,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就是工作生活,所以工作生活就成了王阳明心中修行的对象,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红尘中修行。所以离了工作和生活,修行就变的毫无意义。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陆澄问王阳明:“清静时,便觉得心境泰然,但一遇事便感觉不一样了,怎么办呢?”王阳明说:“这是只知道静养,不知道做克除私心杂念工夫的缘故。这样来对待事情,心境便会反反复复。人必须在事上去磨练自己,这样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之。”

  的确,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无事时能保持内心平静,一旦遇到问题就内心慌乱。王阳明认为,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练,内心才会拥有强大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这一观点可谓意味深长。工作中修行,就如同人生之路,一边走,一边悟,遇到困难便会寻医问路,人生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体悟良知,最后抵达心中的圣地——“此心光明”。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良知泯灭的最明显表现就是“不负责任”,社会属性做为人的本质属性,必然要求每个人扮演自己属于社会中的角色,那就必然为此角色负责,如果不这样便是对你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你的人生带入深渊。

  其实此处王阳明的论点本就是禅宗的论调,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三者“客观”:也正是我们的这一点良知是自家准则,别人不知。结果就会导致一个很可怕的结果:设想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的良知出发而付诸实施的,于是这个人的行为的是非对错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他人根本无从判断,那么良知心体的是非标准变成了私理,如何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公理就成了问题。这也是明末心学末流各种弊端的根源。他们把这种观点推向极致,在强调个性的主体独立的同时,完全否定了普遍道德理性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一己私心,即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甚至把良知当成作恶的借口(明末心学末流干了些什么,各位看官自己百度去)。此时我们可以发现良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自救,又可以自误。

  我们把这个命题进一步引申,良知的判断力究竟有没有客观性?比方说好心就一定办好事,如果办了坏事,你那良知还叫良知?恶念就没有可能产生善果,如果产生善果的恶念还是不是良知?显然答案是:好心可能办坏事,恶念也可能带来积极有利的结果。如何用良知去阐释,这就必须回到良知的本质。前面已经给了良知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良知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本能(体),所以具有天然的道德感知和道德判断(用)。我们在此处就可以发现与生俱来的这个良知与天地万物没有什么不同,万物一体嘛,人也是万物的一份子,即道家所说“道法自然”,佛家所说“缘起性空”。到此我们发现良知的本质:道。

  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佛家禅宗也说:不可说,不必说,不能说。道家给其命名:道,玄牝。佛家给其命名:真如,如来,实相。其实叫什么都无所谓,如果硬要解释一下:天地自然,一切万事万物本来的样子,什么样子呢?万事万物由因缘和合而生,变动不居,流动不止,不断发生、发展,直至缘散而灭,没有自己的永恒不变的实体和本质属性,所以空相、空性才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和本性。道无所不在,存在于事事物物中,人心人性中,就连屎溺里污泥中皆有道,本来就在那,所以佛家名为“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故如来)。(我在这胡说一通,其实离道远矣。)

  儒释道三家对道的本质理解无所不同,根源本就一致,只是表现不一,所以为什么说三教必然合流。佛道两家的价值归宿是出世,一个是大慈悲而普渡众生脱离自我妄念的苦海,一个是悟道而后德(得道)、无为而无不为;而儒家的价值取向则为治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注意道佛二家直指终极道体,则必然要求合道,而道法(动词)自然,则必自然而无为。儒家救世,则在红尘中,纷纷扰扰必不自然,可谓“天熙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必为利往”,离道远矣。不是儒家境界低,而是红尘之所以然也,那么儒家想做的事就是带领红尘世人这个庞然之体,慢慢的一点点的用无限的时间接近于道,以达天下一家。

  无论出世也好,入世也罢。都必须回到那个客观绝对的道,所以最根本的标准就是道,而带领世人达道途中的王阳明,他所谓的善恶标准必取决于:你是忘我还是执我,是顺其自然还是任其自然、想当然。只要合乎忘我而找到真我的趋势,便是善,合乎的真我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向执我的趋势发展,便是恶,违背的真我程度便是恶的程度。忘我、真我的本质便是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甚至是绝对的理性,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情至极便是大有情,有大情。前者忘我而存天理,后者自我而存人欲(私情私欲)。简而言之,合道则善;背道则恶。

  明白了良知就是道,还会以每个人的分别心、执着心、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立场去看待万事万物嘛,良知这个标准还会摇摆不定嘛?

  (这里一定要插一句话,阳明先生为什么不把良知直接叫道呢?阳明先生他老人家也是很无奈的,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背景而独活,他是有自己的思量和苦衷的。其一,佛老思想过于高远晦涩,远不如孟子“良知良能”接地气,容易被大众接受,你看我还是儒家的忠实信徒。其二,确切的说,良知是天道于人这个生命体的具体显现,所以用良知更为准确契合。其三,在当时就已经将他的学说斥之为佛老之流,他极力回避这种攻击,避实就虚。但是我想说的是阳明心学的内核确实借用佛老思想,毕竟阳明先生悟道以前确实沉溺于佛老,对它们的思想内核领悟到了很深的地步。比方说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不就是禅宗“人人皆有佛性嘛”;再比方“省察克治”,和佛家“止、观”何其相似。但是千万不要认为内核一致,阳明先生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做为一个儒家代表,必然要兼济天下,故必要入世救世,佛老根本是出世而无为,这是根本的不同,换句话说立场的不同。阳明心学本质就是用出世之心,作有为之事。佛老的思想内核便成了出世的手段,当然不能否认儒家的思想内核中与佛老思想内核某些一致的地方。世人偏执固执,总认死理,儒就是儒,佛老就是佛老,井水不犯河水。一旦阳明先生承认这一点,后果可想而知。其实无论哪家不都是从《易》中的天道而来,表现不一样罢了,所以他怕世人误会,不体其苦衷,所以避而不谈佛老词汇。以上仅是一家之言,我顾妄说之,各位看官姑且听之。千万别拍砖,怕怕。)

  ④灵活性:良知是易

  又曰:“此道至简至易的,亦至精至微的。孔子曰:‘其如示诸掌乎。’且人于掌何日不见?及至问他掌中多少文理,却便不知。即如我‘良知’二字,一讲便明,谁不知得?若欲的见良知,却谁能见得?”

  问曰:“此知恐是无方体的,最难捉摸。”

  先生曰:“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透时便是圣人。”(《传习录》下卷·320条)

  良知是易,易是周易的易,变易的意思。简单而言,同一种行为,不同的情景下,良知给出的判定,是不一样的。前文已述良知的本质是“道”,而道必然流动不居,即为变。所以良知这个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注意只是表面的变化,本质还是“合道”。道不可得,只能几近于道,具体怎么办呢?那就是“德”(得),具体来说就是“中庸”,中即为适度,不极端、不偏执,反之为过、不及;庸即为平庸、平常,平平常常、不唱高调而已。故中庸,不走极端不唱高调;既不过左,又不过右。两个字“适度”,反之“过犹不及”。要想做到中庸,则必知“权变”,权,权衡;变,因权衡而变化;但是变化不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是有原则的,在这个原则就是“道”,故“有经有权”。就是说怎么合适怎么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举个例子,如果你看到有小朋友落水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一定要救。此时出现两种情况,你会游泳,立刻去救,这是良知告诉你的,不救就是良知泯灭。但是如果你不会游泳,你跳入水中,那不叫良知,那叫无知,白搭人命,怎么办,赶快想办法呀,喊人啊。此时你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必须要做出决定,救还是不救,怎么救,全在一念间。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帮你做决策的只有良知,因为它反应神速,能正确做出决策,是我们的本能。

  此处说一个《传习录》记述的一个故事。

  薛侃在给花圃除草时,顺便问:“天地间什么样的善难以培养出来,什么样的恶难以去除?”

  先生说:“没有所谓的培养也没有所谓的去除。”过了一会儿,又说:“这样看善恶,都是从表面上来说的,容易出错。”薛侃没有懂先生的意思。先生说:“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像花草一样,哪里会有善恶的分别呢?你想赏花,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果你需要用草时,则会认为草是善的。这样善恶区别,都是因为你心中的好恶所引起的。所以是错误的。”

  薛侃问:“那么就没有善恶之别了吗?”

  先生说:“没有善没有恶是理的宁静,有善有恶是心的异动。心不动,就没有善和恶之分了,这就是至善的境界。”

  薛侃问:“佛教也没有善恶的观念,这与先生的主张有何异同?”

  先生说:“佛教只在无善无恶上下工夫,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了,这样是不能够治理天下的。圣人讲的无善无恶,只是不要从自身私欲出发从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然而孔子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归根结底不过就是‘循天理’这三个字,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裁成天地之道,辅助天敌之宜’。”

  薛侃说:“既然草不该简单归于恶类,那么就不用将草除掉了。”

  先生说:“这样说就是佛、道的思想了。草如果有碍花的生长,你除掉它又有何妨呢?”

  薛侃说:“这样又是有好恶归类了。”

  先生说:“不从私欲上产生好恶之心,并非完全没有好恶之分,那样岂不成了没有感知的人。所谓不从私欲上分类,是指人的好恶要遵循天理,不另外夹杂丝毫私心杂念。如此,就如同未曾简单分类好恶一般。”

  薛侃问:“草该不该被除是怎样循天理,而不夹杂私欲呢?”

  先生说:“草对花的生长有妨碍,理应拔除,那就除去;偶尔有些没有除去,也不要记在心上。如果心中有一分在意,那么心体就会被它所累,便会有许多地方被意气所动。”

  薛侃问:“那么所谓善恶全然与具体事物无关了?”

  先生说:“善恶只在你的心是否循理。遵循理就是善,不循理就是恶。”

  薛侃问:“那么具体事物本身终究是没有善恶的,是吗?”

  先生说:“在心是这样,在物亦然。世儒不能够认识到这一层,才会舍弃本心的存养而去心外追求事物,因此将格物之学弄反了,整天忙于对外物的格除,最终只是做得个‘义袭而取’,终其一生,不过是做了好事也不知道缘由,习以为常后又不知其所以然。”

  薛侃问:“对于人人都喜欢美女,厌恶恶臭,该如何理解呢?”

  先生说:“这正是遵循天理的结果,天理本应当如此,本来也没有什么刻意地先分出个好恶来。”

  薛侃说:“像喜欢美女与厌恶恶臭,怎么能说是刻意地事先分别了好恶呢?”

  先生说:“这是诚意,不是私欲。诚意就是遵循天理。尽管遵循天理去做事,也不能先在主观上提前分出个好坏来。因此有一丝激愤、怨恨、喜欢、高兴,那么心就不能保持中正平和。必须得是不先入为主,不带成见,这样才是心的本体。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什么是‘未发之中’了。”

  孟源在旁边插话说:“先生说:‘草妨碍到你了,理应拔掉。’怎么又说这是从外表上产生的私念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自己在心里体会。你要除掉草,是什么心思?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不拔掉窗前的草又是什么心思?”

  明白了上面的道理,你就明白王阳明为什么在平宁王叛乱时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良知光明者,遇大事必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大气魄,清净心、平等心、平常心顿生而无妄念,此乃佛家“无畏施”,即为“无心”、“无我”、“无妄”,那有的是什么?良知,天地间之浩然正气,是为道,以道去照世间万物,便能观事物之“因缘”(动机和条件),察事物运动变化表相背后之真相,悉人心人性起伏内里之我执,故以万物各归其位而得其所,是以不变应万变,此乃“中位、中道、中庸”是也,故“心即理”也。此心豁达通透,事理圆融,知必行,行必知,此乃知行合一也,心即理之呈现也。各位看官不知道现在是否能体悟阳明先生晚年把一生所学概括为:“致良知”之用意?良知才是根本之所在。

  二、如何致?

  首先要大家明确一点,阳明先生说“心即理”时提出“圣贤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潜台词:人人皆圣贤之心,如同禅宗说人人都有佛性,这只是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代表现实性。能做和做到差着十万八千里,为什么,《知行合一》一文已做阐述,中间就隔着一层私心杂念、利害毁誉,良知这面镜子就被蒙蔽,放不下的我执,破不了的妄念,故而致良知的本质才是:找回自性的真我(自性:自己的本质属性,一般言称佛性、圣性)。

  到底该如何做呢?——四规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五《教条示龙场诸生》

  前面最难的理论部分我已经帮大家理清了。具体怎么做,还是直接听从阳明先生自己的教导更好。下面我把该文原文复制如下,如果觉得文言文晦涩,自己百度白话版,每项我做一个简单概括,如有不同意见,拜托各位拍砖的时候下手轻点。各位看官,自己体会。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庸人常立志,圣贤立长志。立志必先意诚,意诚者灵魂所动也,痛苦,尊严,自由,信仰……诸君各为其所动也。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志坚则必勤学:事上炼,心上磨,于点滴处见真章;不欺、不傲、不惰,于实处求诸于自性。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人必有行,行而有过。然志坚必不忘初心,必能破我执,而知错必改、心过心改、行过行改、即错即改,否定自我即为涅槃重生。此乃至善也,离道不远矣。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心惟危,省察克治,以致求仁得仁。

  写在结尾的话:道理其实不难,但是我们的人生若不经历痛彻心扉的苦难,就不会产生对人生的意义的疑问,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就无法真正理解阳明心学的思想。你才会发自内心的去“致良知”,落实于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利害毁誉处才能真正了解我是谁。你学心学图什么?各位饮水冷暖自知。说千道万,要去做啊,要落实到行动上呀,每当不能砥砺前行时,自我放纵任意妄为时,想想自己的初心,你的良知就光明了。心学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懂道理,那只是在做思维游戏,玩弄文字啊。这就是阳明先生最最担心的事情。愿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用“良知”指引我们前行,找回那个自性的真我。以上尽是自家的“满纸荒唐言”,在下顾妄说之,诸君姑且听之。愿各位“守得拨云见日时”,再看那“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以阳明先生四句教为终结——你我共勉: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存善去恶是格物。

  文章来源:历史画面

  2018年5月21日更新

 

 

 

 

 

后天八卦:我们颠倒错乱的人生||易友风采

 

  我们生活的时代真是奇妙又复杂……

  我常听见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娶一个花样年华的姑娘,他们说这是为了爱情,但是没过几年,就开始为财产打官司。

  我也听说一个小朋友跪在校园里,向一位年长的老师求婚……

  我还听说,一个老教授非礼一位青年女硕士而导致女硕士跳楼自杀……

  我还听说很多很多这样的故事,就在我的身边时时刻刻发生着。

  腐败的官员居然毁在自己的情妇的手里,大型的企业被自己人掏空而破产,百姓们因为彩礼钱互相攀比最后反目成仇……

  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让我不得不在《易经》里寻找答案。

  不负所望,后天八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如图:

  第一对,乾卦对巽卦。乾卦是父亲,是老男人,也是官长,和他配对的居然是自己的小辈长女巽卦,老父配长女,不去配自己的正配坤卦,抛弃自己的糟糠之妻,找一个妙龄女子,或是出轨,或是离婚,或是官司,罔顾家庭稳定,罔顾子女感受,无怪乎社会会有如此现象。

  第二对,艮卦对坤卦。艮卦为少男,坤卦为老妇,老女人配小清新,来一个跨世纪的爱恋,还美其名曰,我们是为了爱情,实在有些好笑。

  乾坤两卦退居不正之位,直接导致了祸乱的根源。

  天地不正,乾坤颠倒。父亲不像父亲,母亲不像母亲,能教出来像样的孩子吗?

  当官的不像当官的,能教化好百姓吗?官是贪官,民是刁民,这个社会能不乱吗?

   后天八卦,是已经天塌地陷的八卦,是已经破败不堪的八卦,是已经岌岌可危的八卦,如果按此发展下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可怕。

◆  ◆  ◆

唐国军

作者简介

云南昭通人,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中铁工程师。

从大学毕业开始接触《易经》,结合多年生活工作经验,仰观社会现象,人生百态,感悟人情冷暖,名利官场,看到人们生命在流逝,或纵情于酒色,或沉溺于权势,或执着于虚名,纵横都市,却身不由己,最后沦为牺牲品,早早的就被时光“淘汰”,感慨万千之余,也想当头棒喝,惊醒梦中人,有幸遇到曾老师弘扬大道,我辈年轻人,何不继往开来,为日益浮躁的现状注入“清凉之剂”?

文章来源:唐国军 曾仕强

2018年5月7日更新

 

 

 

 

 

先天不传之秘的玄关一窍,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祖师为你授业解惑

 

  张紫阳 " 意为媒 " 说,寥寥数言,殊未通畅。

  先天不传之秘的玄关一窍,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祖师为你授业解惑​吾今并为子足之。意原于心而成于性,故有真心乃有真性,有真性方有真意,此意谓之先天一意。夫先天,物象未形,不露朕兆,安得有所谓意?当夫静坐之际,一心端坐,洞然玄朗,无渣滓,无知识,即先天性体也。从此空中落出一点真意,如太极一圈而阴阳于此孕,伏羲一画而两仪于此生,故谓之先天一意。以之配水火,引铅汞,用无不灵。丹道之成,皆此一意为之运用而转旋也。丹家之用意如此,而张子言之,殊见脱略,岂所以教后学、示来兹乎?

  玄关一窍,微妙难知。以为在内,非在内也,以为在外,非在外也。虽《中庸》第一章亦曾言过,曰: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夫未发非玄关也,既发非玄关也,惟将发未发、未发忽发之际发之者,玄关也。略先一息非玄关矣,略后一息非玄关矣。故玄关之在人,方其静时,转眼即是,及其动时,转眼即非,是直须臾耳,瞬息耳。自其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关。何也?造化以后,天地日趋于动也。天地之动,谁为动之?玄关动之也。一动之后,即非玄关矣。

  先天不传之秘的玄关一窍,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祖师为你授业解惑​自其小者而言,鸢之飞也,鱼之跃也,昆虫之化也,蟪蛄之鸣也,谁为飞之跃之化之鸣之?一玄关为之也。若就人身而言,则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举动也,耳目之听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为玄关也。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感而思,觉而照,即非玄关矣。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捉摸不着。

  呜呼,炼丹不知此玄关一窍者,汩没大矣。今人皆气质之性用事,玄关之闭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惟静之又静,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此玄关一窍。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邵子曰: " 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 此内有个玄关一窍,顷刻不见,须急寻之。

  先天不传之秘的玄关一窍,到底是什么?在哪里?祖师为你授业解惑​ 昨论玄关一窍,先天不传之秘,历代祖师所不欲尽言者,尽付于子。夫玄关一窍,乃诸圣诸仙特从明心见性时节,提出两字以教学者。心何以明?忽然而明,此玄关也。性何以见?忽然而见,此玄关也。玄关为明心见性之灵机,结胎炼丹之妙括。故古人凭空提出两字以教后学,使其从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仙家之分身化气,出水入火,上天下地,千变万化,皆从此玄关参得来、把得定、打得筋斗转、落得注脚实,则变化由心,幽显惟我,无难事矣。此数言皆天机也,非有十年苦功,钻研不透。虽然,执着十年便是痴见,易则顷刻,难则终身。子具宿慧,谅决不难。

文章来源:共渡你我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庄子,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01

  每个人从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人会陪伴你一辈子,只会陪你走过一段路程,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

  寂寞是无人相伴的旅程,是没有星光的夜空,它使空虚的人孤苦,使浅薄的人浮躁,使睿智的人深沉。

  庄子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

  在庄子看来,寂寞是万物的根本,人也只有在寂寞中,才能更好地感受生命,认识自己。

  古来圣贤皆寂寞。

  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遵从于自己的内心,用一生的时间,在寂寞中思考、做事,直到有一天,他们从容离开。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心役使万物,而不是成为外物的奴隶。

  享受寂寞,不为外物所奴役,但是也不必让自己的心走向枯寂。

  02

  西晋时期,江南有一个名叫夏统的人,他饱读诗书,智慧过人,踏入仕途的机会很多,可是他不愿做官。太尉邀他来自己身边任职,夏统婉言谢绝了。太尉不甘心,调来整齐的军队和华丽的车马,吹着响亮的号角,从他面前走过,但夏统对眼前豪华显赫的场面视而不见。太尉又召来一班风姿绰约的美女,在夏统面前轻歌曼舞,但夏统木然而立,毫不动摇。太尉看到这些全然打动不了夏统的心,不理解地说:“天下竟有这样的怪人!真是木头做的人,石头做的心啊!”

  后来就用成语“木人石心”来形容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也许是夏统刻意表现出无动于衷,来拒绝做官。如果真的是“木人石心”,那就不是淡泊,而是心灵走向枯寂,人生再无乐趣可言。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华。

  耐得住寂寞,方能内心平静、宠辱不惊,有所作为。

  耐得住寂寞,才能对真正所爱好的事情专注持久,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见异思迁,向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总会有所收获。

  03

  但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经历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黑暗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捱过去,天也就亮了。

  有人问道长:“鲤鱼在没有跃过龙门的时候做什么?”

  道长回答:“在深潭寒水中修身养性。”

  又问:“跃过龙门后又怎样?”

  道长回答:“跃过龙门后,腾飞天上,鱼类难以追及。”

  又问:“那又怎样?”

  道长回答:“龙行云布雨,滋润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遇,沉潜时要耐得住寂寞,成就后要福泽天下。做鱼做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么环境做什么事。”

  寂寞,是一种高处。高处不胜寒。

  去过西藏的人说,在那雪域高原之上,面对着横空出世的山峰和永存不化的冰川,一个人可以体验妙不可言的梦幻,以及令人敬畏的神秘。

  身在高处徘徊,尽览极致风景;心在高处寂寞,收获别样人生。

  04

  并不是只有走过生命禁区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但是,一辈子窝在屋檐下的人生,注定是可怜的人生。

  庄子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寂寞,是一种逍遥。

  寂寞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想随波逐流,不羡慕世界的繁华,不谄媚红尘的喧嚣,静守自己的一方天地,怡然自得,低眉微笑。

  我们赤条条而来,孤零零而去,人生就是一路寂寞,无问西东。

  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寂寞,可以让人感受一种空灵悠闲的境界,“空山夜雨,万籁无声”。

  所谓“心远地自偏”,寂寞可以让我们更切实地享受人生,摆脱世俗的干扰,追求内心的干净和精神生活的丰富。

  寂寞,是轻装上路,心无杂念地活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人生所有的际遇,不过是四季的风,风过了,我依然是我。

  寂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享受寂寞,心底的尘埃才能得以净化,灵魂的污浊才能得以洗涤,良好的心态才能得以造就。

  享受寂寞,就是参悟人生。

  文章来源:道教

  2018年4月26日更新

 

 

 

 

 

“道士”二字知多少?

 

  道士乃信奉道教教义并修习道术之人的通称。《太霄琅书经》谓:“人行大道,号为道士。”

  “道士”之称始于汉代。当时指称的范围较广,除“正一道”、“太平道”教派的信徒之外,方士、术士及一些道家也可以称为道士。直到隋唐时期,道士及相应的称谓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黄冠等,才逐渐成为道教神职人员的专称。随着女性入道的增多,也有了女冠等称谓。一般情况下,敬称都为道长。在道教典籍中,男道士也称为乾道,女道士则相应地称为坤道。黄冠专指男道士时,女道士则称为女冠。

  道士相互之间,则称道长、道友、道兄等,称谓也是男女通用的,居士、信士亦可以如此称呼他们。

  在道门中有些道士享有特殊的尊称,譬如张道陵、寇谦之以及后世龙虎山天师道的历代掌门人,享有“天师”或“大真人”之称。

  道士中那些出类拔萃、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者,又常常被教内教外尊称为真人、先生、高士等等。这些尊称,有些是由朝廷封赠的。

  在道门中,有时又按道士实际的修行水准而给予相应的尊号,如(唐六典•祠部)所记:“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其德高思精谓之炼师。”(三洞修道仪)中将道士分为洞神部道士、高玄部道士、升玄部道士等九种,将女道士分为正一盟威女官、洞神女官、高玄女官等八种,也是对道士的等级划分。

  熟悉玄文经书和宗教仪范,举行宗教仪式时,在法堂上居中高座,道法高深者,称为高功。主持宫观事务的道士,因担任的职务而有相应的称谓,如方丈、住持、高功、监院、执事以及所谓“三都五主十八头”等。

  而为了寻真问道而云游在外的道士,称为游方道士。《太霄琅书经》云:“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曰道士。”这就是说,道士之所以被称名为“道士”,是因为他们的行住坐卧,举念运心,即生活中的一切思想言行,惟道是修,惟德是务,惟行道业,把信“道”、修“道”、行“道”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道士们的生活内容及其特点即是由此而决定的。

  道士又称道人。《老子想尔注》有“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有“道人贤者奉敬教戒”等语;南宋道士白玉蟾也自称“琼山道人”。

  《三洞奉道科诫》分道士为六种境界:“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四、出家道士,五、在家道士,六、祭酒道士。”道士学识渊博、修养极高的被尊为先生、真人。此尊号除由道士推戴外,南朝及唐、宋、元诸代,多由帝王赐于生前,或谥于死后。

  (文章来源于网络  编辑/丁宏亮  校对/萧岳锋)

  2018年5月3日更新

 

 

 

 

 

科学家首度发现人类的灵魂!没有人会死,只是换个身体重新体验人生!

 

  世上一切事物皆实在源于潜在、宏观源于微观。即:“无”中生“有”!

  科教短片:

  科学家发现人类灵魂,证实了灵魂确实存在!被称做超弦(就是波动现象)

  1

  “此时此刻,在你周围,比原子还小的粒子正在不断地出现又消失。它们凭空产生,又转瞬即逝。没有它们,无论是你,还是整个宇宙都将不复存在。它们被称为虚粒子,是所有科学中意义最深远、也是最匪夷所思的理论——“不确定性原理”的推论之一。”

  “当不确定性理论在70多年前被首次提出时,它的意义甚至让爱因斯坦震惊。时至今日,它仍然让科学家惊奇不已。“不确定性原理”掌握了关于万物起源的答案,这个答案却似来自虚无。”

  —— 这是英国《焦点》月刊5月号文章。题目:不可思议的世界。作者:罗伯特-马修斯。转载于《参考消息》2003年6月9日第13版。

  这是现代科学关于宇宙起源的最前沿的理论之一,破解虚粒子凭空产生之谜,将是本世纪最尖端的研究课题。

  在我们看完这篇最新的科学论述之后,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把目光投向二千多年前的那部东方圣典——《道德经》,看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认识宇宙起。

  《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有一种混然天成的“物质”,在宇宙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悄然无声,恒定不变,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地运动着,是万物之源。我不知它的名字,姑且称之为“道”吧!

  《道德经》: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这种“物质”,光华闪耀,忽明忽暗。它含有物质,蕴有能量,载有信息。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世上一切事物皆实在源于潜在、宏观源于微观。即:“无”中生“有”!

  看看两者的论述何其相近,简直可以相互诠释!最现代的科技与最古老的文明,如同循环线上的两个点,竟然在历史的某个时刻不谋而合,这究竟是惊人的一种巧合,还是我们的祖先确实有着惊人的智慧?!

  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始终不懈的探索着生命的奥秘。许多修身养性之士,在“性命双修、神形俱妙”的境界中,不断的洞察生命的本源与真相。早在二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经络”这一客观存在、却又潜在于无形的系统。它起着传递和调节生命的能量与信息的作用,它只存在于活生生的人体之内。因此,无论西医解剖学多么精细,也终究难以弄清其实质。

  可以这样说:在物质领域,西方现代科学是遥遥领先的;而生命领域,东方人则掌握非同寻常的奥秘!当现代科学真正弄清“气、经络、心藏神”之类的概念时,将不得不叹服中国古代先哲智慧之深邃!

  比如中医,源于修真养性之士对于生命的深刻体验和领悟。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验证,逐渐成为一门独特的、拥有完善理论体系的生命科学。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体各系统之间整体的协调与平衡,疗效卓著,故能历千载而不衰!

  2

  小时候,许多人都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是怎么生下来的?”或者说:“妈妈,人是从哪里来的?”这时,母亲往往笑着说:“你是从路边捡回来的!”或者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那么,猴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我们就会没完没了地问下去。

  “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将到何处去?”

  这是整个人类无法回避并苦苦思索了上千年的问题,为什么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问这个问题?我想,这是生命意识自我觉醒的一种本能反应。

  有人说:宗教源于迷信。而我说:宗教源于觉醒。

  如果说宗教是迷信,为什么不少科学家也会信仰宗教?如果说出家是失意者的选择,为什么一些富绅、名人也纷纷加入其中?故前人有云:出家修行,乃艰苦卓绝之事,非大丈夫所不能为也!

  比如说:“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死后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存在了?”你可以不加思索地说:没有灵魂!人死如灯灭。但是,世界上有许多顶级的学府和一流的科学家,却没有如此轻易地下结论,他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长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牛顿毕生研究科学,到了晚年却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弗洛伊德之后的又一位西方心理学大家荣格说:我一生的许多成就,都得益于它(《度亡经》)的启迪和帮助!

大凡正统的宗教,无不是教人向善的:

不杀生——保护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不淫欲——减少卖淫,婚外恋、一夜情。

不偷盗——减少贪污、盗窃。

不诳语——讲诚信,不坑蒙拐骗。

不酒肉———远离不良嗜好,戒烟酒毒。

  大多宗教,都诠释了“万法归一”之理,道法却进一步力证宣演了“一归何处”之妙。因而,它既是一部本源科学,也是一部终极科学,它等待了我们上千年......

  超弦的科学探索,证明了灵魂得存在。

  超弦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学探索。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点状粒子,而是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这种粒子一旦进入生物遗传基因就形成了自我意识,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在生物圈中被循环利用,而灵魂超弦物质则永不湮灭。

  生命的奇妙之处就是不但具有自我意识,而且还不断处于进化之中,生命的自我意识如此的强烈,只要躯体不死,灵魂便一辈子不离不弃,这证明我们的灵魂超弦具有强大的稳定性。

  而稳定性源于强大螺旋产生的抗力和向心力,以至于星球从诞生之前所经历各种暴力的塌陷,核聚变中得以安然无恙,否则宇宙的环境如此恶劣多变,经过漫长的40亿年,我们的灵魂早就消灭了。

  所以有猜测,人类的灵魂或者宇宙中的超弦是永恒的,甚至比四维空间的年龄更长更遥远。

  人死后灵魂超弦肯定还在,并且是以超弦形式存在的。生物体死亡后,虽然超弦的意识暂时进入了休眠期,但一定会再寻找下一个宿主即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后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各种遗传特征,这种默连爱因斯坦和量子物理学家都无法解释。   

  道教认为生命具有能够脱离肉体独立存在的“神识”,也就是世俗社会所谓的“灵魂”,但是灵魂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以来也是信者信其有,不信者谓其无。

  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雷蒙德·穆迪博士在研究过150个濒死体验者(经历过“临床死亡”后复生的人)的案例之后,试图为人们揭开死亡真相。

  尽管濒死体验发生的情境,以及亲历该种体验的个人性格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需要肯定的是,在这些人 “濒死体验” 的陈述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我们把它们归纳为14条。

  ▌一、自己看着自己的躯壳

  发现自己站在了体外的某一处观察自己的躯壳。一个落水的男人回忆说,他自己脱离了身体,独自处在一个空间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二、从未体验过的舒服

  「濒死体验」的初期有一种平和安详、令人愉悦的感受。首先会感到疼痛,但是这种疼痛感一闪而过,随后会发觉自己悬浮在一个黑暗的维度中。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最舒服的感觉将他包围。

  ▌三、听到奇怪的声音

  在「濒死」或者「死亡」的时候,有奇怪的声音飘然而至。一位年轻女子说,她听到一种类似乐曲的调子,那是一种美妙的曲调。

  ▌四、被拉入黑暗的空间

  有人反映他们感到被突然拉入一个黑暗的空间。你会开始有所知觉,那就像一个没有空气的圆柱体,感觉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一边是现世,一边是异域。

  ▌五、听到自己的死讯

  他们亲耳听到医生或是在场的其他人明确宣告自己的死亡。他会感觉到生理的衰竭到达极限。

  ▌六、你的话别人听不到

  他们竭力想告诉他人自身所处的困境,但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话。有一名女子说,我试着跟他们说话,但是没人能听到。

  ▌七、不停出入自己肉体

  脱体状态下,对时间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忆说,那段时间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体。

  ▌八、感官从未如此灵敏

  视觉、听觉比之前更加灵敏。一个男子说,他从未看得如此清楚过,视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强。

  ▌九、孤独无助无法交流

  在这之后,会出现强烈的孤立感和孤独感。一位男子说: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和别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单。

  ▌十、周围有他「人」陪伴

  这时,周围出现了别的「人」。这个「人」,要么是来协助他们安然过渡到亡者之国,要么是来告诉他们丧钟尚未敲响,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时间。

  ▌十一、最后的时刻出现亮光

  在「濒死体验」最后的时刻,会出现亮光。这道光具有某种「人性」,非常明确的「人性」。

  ▌十二、回望人生全程回顾

  这个时候,当事人会对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当亲历者用时间短语来描述它时,都是「一幕接着一幕,按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移动的,甚至伴随着画面,当时的一些感觉和情感都得以重新体验」。

  ▌十三、被「界限」阻隔

  在这时,人会遇到一道可以被称作是「边缘」或者「界限」之类的东西,阻隔你到某个地方去,关于它的形态有多种表述:一摊水、一团烟雾、一扇门、一道旷野中的篱笆,或者是一条线。

  ▌十四、生命归来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濒死体验」进行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必须「回来」。在最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都想赶快回到身体中去,但是,随着濒死体验的深入,他开始排斥回到原来的身体,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这种情绪就更为强烈。

  随后,你就真的「回来」了。

  人是一种相当依赖精神的生物,当人「濒死」时,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

  人死的时候,整个一生都将被重新评价,这种评价完全不依赖于你是否腰缠万贯,身份地位是否显赫,而仅仅取决于在你一生里与他人分享的爱和温暖有多少。

文章来源:净空法师

2018年5月3日更新

 

 

 

 

 

不要拔掉我的插头,我的王国将一无所有

 

不 要 拔 掉 我 的 插 头

作词:李格弟(夏宇)

作曲:庾澄庆   演唱:庾澄庆

专辑:改变所有的错(1990) 

在我奇妙的王国 我是唯一的领袖 

当电流通过心灵 就开始与世界握手 

不要拔掉我的插头 我的王国将一无所有 

不要拔掉我的插头 音乐的花园里没有色彩 

不要拔掉我的插头 你将关掉人们所有希望 

在我神秘的王国 我是无敌的领袖 

当线路开始接头 快乐就从眼底流露

  最近一段时间,和我同一职业的人里,抑郁症自杀的消息不断。我感同身受。我不能对死者抑郁至自杀的原因妄自猜度,但我理解,很多情况下,以一种笼统且冷酷的说法来表达:他们和世界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世界。“世界”仍然是一个笼统且冷酷的说法。人在世界当中。这个人不能脱离世界而存活,而世界却是可以脱离这个人而存在。我们将死亡表达为离世,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生命终结、离开人世,还意味着他离开“世界”——世界中有他活过的痕迹,爱过恨过的人,牵挂的人,有离了他还是会继续运转的一切。“世界”里只是已没有这个人。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我们是不是在这个世界里,世界都在我们之外。这是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而我们这些生存在唯物主义国度的小生物,便务必更加尽心、尽力地处理好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比如,我们和这个世界的连线——插头。回想一下《骇客帝国》(Matrix),那部看上去非常不唯物主义,骨子里却彻底唯物主义的电影,里面的人在溶液缸里,浑身都是插头。插头连接的所谓的真实世界,和所谓的虚拟世界。

  拔去插头,墨菲斯对尼奥说:欢迎来到真实世界。

  那是电影。在真正的“真实世界”中,拔去“插头”,一切都丧失了。这里说的“插头”,是一切“插头”之总和,因为在“真实世界”里,插头很多,比《骇客帝国》里被当做电池的人类身上的插头,多得多:

  手机,是我们和这世界的插头之一。已经不能想象连续三天没有手机的日子。

  金钱,是我们和这世界的插头之一。它让玻璃屋挂满灯光,闪闪发亮,灼灼生辉。

  家庭,是我们和这世界的插头之一。我们还可以依偎在一起,制造相互充电的幻象。

  汽车、房子、玩物……

  爱好、梦想、野心……

关节、毛孔,不遗余力地塞满了插头,越多越好。有些人热衷于玩弄一种游戏:他们拔掉这个插头,插上那个插头,交替轮换,乐此不疲。有些人则陷

  他人、亲人、敌人……

  不要拔掉我的插头,我的王国将一无所有。

  在一个充满了插头的人生里,一个身上插满了插头的人,他珍惜那些隐形的、不可见的插头。他在世界里蹒跚前行,对每一个插头患得患失。有些人在身上所有可供连接的皮肤和入了深深的思考:插头是在的,那么插座在哪里?是在那边的墙角,还是自己的身上?

  还有些人,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深深的不妥。也许他只是一个110伏电压的生物,却不幸生存在了一个220伏的世界里,不堪负扰。或,也许他是一个220伏的生命,这个世界能提供的却是110伏的电压,欲振无力。再或,没完没了的拔插已经让他厌倦,此刻线路又已老化,颇有起火的危险,会殃及他人。许多的、许多的或者,或者所有的或者都集中到了一起,却始终没有一个收线器,令一切井井有条。

  最后,他自己拔掉了那个最关键的插头——后脑勺的那个。

  文章来源:梁一梦 灵魂厨房自制混音带

  2018年5月3日更新

 

 

 

 

《周易》精言:机关算尽,敌不过一颗单纯的心

 

  机关算尽太聪明

  做人不要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其他人都是傻的,仿佛天下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却反而砸了自己的脚。

  《红楼梦》中云: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做人不要太聪明,聪明人总是精于算计别人,却很少考虑自己的不足,这是聪明人最大的弱点。

做人不要太聪明,聪明人只会计较得失,失去生活的乐趣。许多人功成名就,但做人却很辛苦。成天防这防那,把心都吊在了天上,每日里算计你算计他,却往往把自己给算丢了。

  白贲,无咎

  常言道,傻人有傻福。聪明人百般算计,最终敌不过一颗单纯的心。《周易》上说,白贲,无咎。意思是保持单纯、真诚,是很好的。

  贲卦是《周易》第22卦。贲是斑纹华彩、色彩纷繁之象,七彩光合成白色,绚烂归于平淡,白中涵贲在世不染,阅历深厚,返璞归真。

  我们在这世界上生活越久,认识的人就越多,得到的东西就越多,随之而来烦恼和痛苦也就越多,幸福和快乐反而越来越少。

  世人不断追寻,不断得到,却发现身体越来越差、心情越来越躁,生活越来越累。要想摆脱这种烦恼和不幸,只有返璞归真,追求“白贲”的境界。

  白贲无咎,这四个字包含了人生的大境界。白贲的境界,就是笑而不语、光而不耀、威而不猛的境界。

  白贲的境界里,有清凉自在的心,有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不再山珍海味的滥吃,身体变得清洁起来。

  不再做遥不可及的梦,睡眠变得安恬起来。不再穿五花八门的鞋,步子迈得悠闲平稳起来。衣着不再盲跟潮流,穿戴开始舒适宽松起来。不再多说闲言碎语,心情轻松畅快多了。

来源:历史时空阅读

2018年1月23日更新

 

 

 

 


因为你足够优秀, 生活才会给你更多坎坷!

 

/ 01 /

只有经历多了,

见识广了,

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 02 /

你们所坚持的信仰如果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 03 /

因为你足够优秀,

生活才会给你更多坎坷。

/ 04 /

该来的总会来,

该走的留不住。

你改变不了什么;

你只能改变你自己。

/ 05 /

当你踏上征途的时候,请记住: 

切勿被沿途的美景迷离了自我; 

切勿被迎面的风沙迷失了目标; 

切勿被前方的朦胧迷茫了方向。

/ 06 /

不需要华丽的语言,

也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文章来源:励志心灵美文 

2018年2月11日更新

 

 

 

 

 

陈老莲:隐居十六观,看古人风雅!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以人物画著称,被誉为“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英、唐寅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今天分享陈老莲的《隐居十六观图册》画中故事的文章,借画写意,以寄幽情。可从中一窥古人风雅。

1651年中秋之夜,

陈洪绶(老莲)醉酒西湖边,

他提笔为友人沈颢作《隐居十六观》图册

并题赠予他,

次年,老莲逝世。

《隐居十六观》为老莲晚年极品,

十六观取自《观无量寿经》中的“十六观之门”,

老莲以简洁的白描绘出隐士生活中的十六个观照:

访庄、酿桃、浇书、醒石、

喷墨、味象、漱句、杖菊、

浣砚、寒沽、问月、谱泉、

囊幽、孤往、缥香、品梵。

每一观是一幅特殊意象,

与一位古时隐逸高士人物对应,

如惠施、刘辰翁、班孟、苏东坡、陶渊明……

有的则是老莲自己,

是他生活与心境的写照。

访庄

古之圣贤隐士的代表是庄子,

道家逍遥通达的生命观,

不与世欲同流合污的态度,

远离物欲贪念的精神,

画卷开篇的“访庄”,

即是叩动这个隐逸世界的门环。

陈老莲的画中,

主角可能是战国时期宋国的惠施,

在政治失意时去访庄子,结成至友,

才有了中国哲学史上的“濠梁之辩”。

即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画中那个访庄的人,

像是陈老莲自己,

他带着一颗出离心,

去拜访理想中的精神所在。

隐士不一定闭门自处,

隐是一个无形无相的精神,

具相化的不一定真。

街市中,熙熙攘攘,

隐士在那里逍遥,

在所有可能不可能的地方出现,

他的精神独立于世外,

不受尘劳羁绊,

那么,何处不能归隐?

酿桃

隐士乐山水与酒,

春来满山桃花,花尽结桃果,

夏天正可酿桃酒,从秋喝到冬,

待到来年春天,

又是一个新的周期。

隐士酿桃,复归自然。

“春有尽,瓮无底”,

仿佛诗人又不受自然所限,

其实此瓮非酒瓮,

而是喻意旷达的心胸,

古人喜欢称为“心庐”,

竹篱房舍有限,心庐则包容乾坤。

古人喜欢极目远眺,

往往山穷水尽处,

正是坐看云起时。

云不起,炊烟起,

到了饭酒时候,也是一样好。

浇书

昔日,苏东坡好茶酒,

有句“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他认为,饮茶饮酒须分时候,

茶是午时茶,酒是卯时酒。

晨饮卯时酒,

依唐代白居易的说法则是“神速功力倍”。

在东方即白,清晨五六点之时,

畅快饮酒,顺便浇灌腹中诗书,

此举谓之“浇书”。

南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

曰“东坡谓晨饮为浇书,李黄门谓午睡为摊饭”,

并引了陆放翁诗:

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

莫笑山翁见机晚,也胜朝市一生忙。

醒石

东晋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

晚年更名潜,辞官归田。

有诗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五柳先生赏石,每每与醒醉之间,倚石为榻。

时醉卧,时醒观。

明代林有麟撰《素园石谱》记载:

“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陶渊明常醉眠其上,名之曰醒石。”

醉时卧石,清凉惬意;

醒时观石,诗思神涌。

人生似梦,醉有醉的智慧,醒有醒的洒脱。

《红楼梦》里,湘云亦曾“醒石”,

醉卧山石僻处青板石凳,枕披芍药花而眠,

口内犹作睡语

“泉香而酒冽,玉盏盛来琥珀光,直饮到梅稍月上……”

酒散后,慢起秋波。

此一出,湘云有渊明之风流。

往昔若烟云,醒石当空,

佳人裙若绿波,山水遥遥,

曹雪芹设计了黛玉门前的鹦鹉,

是为着“玉带林中挂”之后,

让它背诗喻事,

鹦鹉、黛玉、湘云、醒石,五柳的知音们,

隔空重逢,它便将昨日诗句说来听。

喷墨

唐人段成式在给温庭筠的一封书信中,

说起“班孟成文,喷墨竟纸”的典故。

源自东晋葛洪撰志怪小说《神仙传》,

女仙班孟是道家隐士,

擅飞行术,又擅隐身术,

还能口中含墨,舒展纸张,

嚼墨之后喷向纸面,即文字满纸。

书载班孟服酒食丹,寿至四百,

后来入大治山中成仙去了。

纸上喷墨之人,

陈老莲绘的是男仙与童子,

或他认为,此类女子,人间不可得。

而文人赏字画,水墨丘壑中体味自然真性,

孰不知自然是神仙喷墨而成,

还是文人梦中神笔,挥毫而就。

班孟女仙,人间不可得,

所谓真至人,惟有向山水中寻,

张潮说案头山水是文章,

地面文章是山水,

便给了她的踪迹。

味象

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

“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

“澄怀”,

荡涤胸中俗念,内心净澈,纯然无杂欲;

“味象”,

体味观照眼中的象。

陈老莲的画中,

赏画之人在青石旁专心赏味,

仿佛精神已随着画卷行游其中,

而对周遭事务无所感知。

他手中的画卷绘了何种景致,

外人无从得知,

此时的“象”,

只有他自己体会。

漱句

西晋文人孙楚,

年少时向往隐居生活,

本想对友人王济说:“当枕石漱流”,

却无意说成“漱石枕流”。

王济则问:“流水可枕,石如何漱口呢?”

孙楚回答:“枕流是为了洗清耳朵,

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

以石漱口,得敏捷才思,

所言词句,奇警明智。

陈老莲则画了一位隐士的背影,

他一手持琴,一手持杯,宽广衣袖,

云一般舒展在地面,

酒坛在其身侧,

他微微抬头,

游目骋怀,飘逸放达。

杖菊

苏东坡有诗云

“杖藜晓入千花坞”

隐士持杖,纵游山水,

于千姿百态的群花坞间沉醉。

陶渊明爱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杖头挂菊,

则融入陈老莲的画面中。

虬杖一根,隐士轻装而行,

菊花三两,

精神寄托于盛放花姿,

跋涉江川,

生命傲然之意卓然显见。

浣砚

文人在池塘中洗砚,

谓之“浣砚”,

古来此典故主角有三人:

晋代卫夫人和王羲之,

宋代苏东坡和魏野。

卫夫人书法上承钟繇,下传王羲之,

宋人陈思在《书小史》中引唐人书评,

说她的书法

“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

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昔日苏东坡的洗砚池中,

传说鱼饱食墨汁化龙而去;

卫夫人的洗砚池,

不知在何处,

盈盈池水,

还记不记得当年的妙笔如花,

或许池畔花神汲取笔墨精华,

真似仙娥弄影,

红莲映水。

寒沽

唐代诗人杜荀鹤曾作诗

“踏雪归来酒倍香。”

古来隐士雪夜沽酒,

东晋陶渊明也有此意兴,

他一生嗜酒,天旷地阔,吟风咏月,

梁太子萧统曾经评说

“渊明之诗,篇篇有酒。”

陈老莲的画中人,

或许不是杜荀鹤,

也不是陶渊明,

而是借典故,画自己。

风雪中的山林,

他迎风而行,

一手扶杖,一手持酒壶,

荒寒之时,酒暧腑脏。

在《自遣》诗中,

老莲写道:

不负青天睡这场,松花落尽当黄粱。

梦中有客肠笑,笑我肠中只酒香。

与酒为伴,酒友无需多,

可以共取暧,同陶醉,便足矣。

问月

天地之间,人最孤独。

李白曾在花间独酌时,叹周遭无人,

于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光照出他的身影,他发出感悟:

“月既不解酒,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月和酒,在李白的世界里从不缺席。

端起酒杯,他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时空无尽,造化无穷,

古往今来,

人们观的是同一个月亮,

而孤高出尘的月亮何其美,

古人与今人眼中,

它始终是皎然新生,

亘古不变。

陈老莲将李白绘于浩渺江畔,

不如直接将李白绘在烟波之上,

驰骋在游思中,穿行在时空里,

诗人当歌对酒,举起金樽,

让月光照进淡淡的酒中。

谱泉

唐代茶圣陆羽品天下可烹茶之水,

在他所撰的《茶经》中说: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他遍访泉林,

寻觅最宜烹茶的山泉水,

最上乘的水来自乳泉石池,

缓缓漫流为佳,

而瀑涌的泉水,或因季节缘故,

如忽然降雨而至,水质并不纯正。

文人将“谱泉”视作雅事,

依陆羽而言

“山顶泉清而轻,山下泉清而重,

石中泉清而甘,

砂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

寻一道好水,烹一道好茶,

须得时间与心力,

汲泉煮茗,

是高士生活里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陈老莲画中的陆羽,

坐在青石上,

以风炉煮泉水,慢慢品之。

谱泉之趣,今人可效仿,

良山无多,须择善而栖。

囊幽

“囊幽”是一种自珍自惜,

陈老莲画中主角是白居易,

书箧在侧,琴囊在手。

传说中

仙人弄琴,凤栖梧桐,

是很久之前的事。

现在将琴音拟作仙方,

与药炉茶鼎同效,

调丝弦,称草药,

一些不急不缓的病,

都可治了。

缥香

缥香,

又称缥缃、缥帙,

古人书卷代称。

缥缃通常是淡青淡黄色的丝织品,

用来裱装书衣。

此画主角是晚唐诗人鱼玄机,

她在春天的山林中,

竹石作伴,静静地手托一本书,

然而并没有在阅读,

而是若有所思。

鱼玄机归隐山林的景象,

是陈老莲的假想。

她若是一名男子,则大有作为,

不过造化使然,

女子才情,

终归是历史中的一脉冷香。

年少时的她,

曾经登崇真观南楼,目睹新进士题名,

无奈赋诗云:

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十六观隐士中,

她最不甘心隐藏自己的,

一世风华曾在红尘里耀目生辉,

她终究不舍。

品梵

“品梵”,意为品经诵偈,

与印度佛教有关的梵语、梵境、梵学,

均是佛教修行者研习的对象。

僧人也是隐,白衣也是隐,

红尘之外寻一处清修地,

素食寡欲,内观自性,

求般若真知,再利益他人。

古来诸多文人也是僧人,

陈老莲在明末时,

避难于绍兴云门寺剃度出家,后还俗,

晚年时礼佛参禅,

他精神中理想的隐逸世界,

有一部分便如画中这样,

并非独坐青灯古佛之下,

而是有知己共同研读经典。

心境恬淡,

处处遇禅机,

安时处顺,

不必真在庙堂之中。

孤往

隐者高士都愿意“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梁代萧统编《文选》,

引用了《淮南王·庄子略要》中一段话:

“江海之士,山谷之人,

轻天下细万物而独往者也。”

司马彪曰:“独往,任自然,不复顾世。”

陈老莲画中的这个孤独来去的人,

置身苍茫天地间,

没有一花一木,一山一石。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临摹绝佳素材3800幅历代古画高清图

文章来源:微水墨艺术

2018年2月11日更新

 

 

 

 

  师父说: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

 

 

 

 

曾仕强:人生处处是道场!这样修道,才能将你一生的缺角修圆满

 

  每一个人这辈子生下来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角,大家缺角的方向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这就叫个别差异。所谓人生,就是每个人要尽可能把这个缺角修成圆满。

  不要幻想着一步到位修成完人,否则太早修完了,就回去了。这种人其实就是天才。天才经常是早逝的,因为这辈子修完了,就回去了。现在很多人老喜欢说自己的子女是天才,我都劝他不要,留在身边久一点比较好。人不要求进步太快,日有寸进,但是加上一个词,永不停息。这种人生是最有意思的。

   说到底,我们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修道。修跟宗教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很坦白地说,所有宗教都在讲修。可是我们所修的跟他们不太一样,我们所修的是道。

  什么叫做道?道是里面一个“首”,然后下面是“行”,意思就是说你要带头去做,要以行动为首要,那就叫道。因此,行持坐卧,通通叫道。

  所以,修道不是叫你整天在那里静坐,天天念经,而且离群而居,满口佛道法。佛道法如果只是有口无心的,其实都不对。现在很多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完全没有功的。如果他满口佛道法,不事生产,不负担社会责任,这样无形中就使他的心量缩小,最后反而修成了自私。

   那么,修道要先从哪里修起呢?就是先修五常。我必须要说明,五伦是全世界都有的,不要认为只有我们有,不过五常只有中国人有。这点我们不能混错了。什么叫五伦?夫妇是第一伦,然后是父子、君臣、兄弟、朋友,这个全世界都有。

  那什么叫五常?我们讲伦常,伦是伦,常是常,伦是关系,常是规则、常态。我们今天讲新常态,其实是说关系是老的,但是那种常态要新的。可是再怎么新,都离不开这五个字,叫做“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的五常。可见,大家还是要从儒家先修起,儒家是根本。儒家修完了,才修道家,然后是佛家。

   我们这样安排,大家作参考。儒家教我们求生,你既然来做人,必须要靠自己,必须要求生,这是责任。道家教我们保生,现在大家普遍身体不好,就是过度在求生,没有注意到保生。佛家教我们乐生,一定要前面两个都做对了,才有资格来乐生。这里有一个先后次序在。比如家庭没有顾好,整天去拜佛念经,后果不见得好,因为你的责任没有尽到。

   修道不一定要有特殊的地方。在都市你也可以修道,在乡村你还是可以修道,在山边可以修道,在水边还是可以修道。修不修道在你,不在外界的环境。只不过非常不幸的是,现在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不修道,这才糟糕。

  老天让你有空余时间,就是要你修道的,整天在那里讲一些没有用的话,做一些没有用的事,除了糟蹋自己,没有别的意义。我是大江南北不停跑来跑去的人,我发现一个很不幸的现象,就是大家都在努力地糟蹋自己,努力地作践自己,这非常糟糕。

  所以,大家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要求那么严。讲话不可以言不及义,就是不可以讲那些跟义理无关的话。因为时间很宝贵,怎么可以来谈些没有用的事情?很多人太喜欢讲话了,耽误宝贵的时间。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说现在的人真不幸福,以前的人只有一点不幸福,叫没钱,现在只有钱其他通通没有,就叫不幸福。他讲得很有道理,但是有什么用呢?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前的人很幸福,现在人也很幸福,这才对。

  孔子告诉我们,人幸不幸福在你自己,不在外界,人不能因为穷困而改变心志。富有富的修道,叫富贵道;贫穷有贫穷的修道,叫贫道;不穷不富就叫中道。反正你样样都有道,怎么会没有道呢?是你不走,你一走道就出来了。现在的人,怪东怪西,就是不怪自己。

  所以,从现在开始,把“道”这个字记在心里。要记住虽然时间是无限的,但是我们生命有限,时间才显得更加宝贵。时间宝贵,从仁义礼智信开始,好好修道。不要讲无聊的话,不要做无聊的事,不要既耽误自己,又害别人。尽可能在这一生,修好你的缺角,圆满完成此生的功课。

文章来源:曾仕强教授 曾仕强

2018年4月19日更新

 

 

 

 

 

今天泉州的太阳太神奇,美爆了!

 

今天,有很多泉州人拍到了

一圈神奇的光!

路上行走的人都停下惊呼

“快看天上的太阳”

“好刺眼,但好漂亮”

......

短短几分钟内

就抢占了泉州人的朋友圈

没错!

就是日晕!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8年4月20日更新

 

 

 

 

 

 

木心:真正的人生,从认识自己开始

 

 

  每个人认识自己的三个理由

  文丨木心

  ▼

  没有人,也没有神,有资格听我忏悔。人只能写写回忆录。谁有资格写忏悔录?写什么忏悔录?!人有那么一种心理,痛悔,内疚,等等,放在心里深思即可。一出声,就俗了,就要别人听见——就居心不良。人要想博得人同情、叫好,就是犯罪的继续。

  文学是不许人拿来做忏悔用的。忏悔是无形无声的,从此改过了,才是忏悔,否则就是,至少是,装腔作势。要忏悔,不要忏悔录。一个文学家,艺术如果被人归类为什么什么主义,那是悲哀的。如果是读者、评家误解的,标榜的,作者不过受一番委屈。如果是作者自己标榜的,那一定不是一流。

  王尔德不错的,但一标榜唯美主义,露馅了。你那个“唯”是最美的吗?人说陀斯妥耶夫斯基现实主义,他光火,但有教养,说:“从最高的意义上,是。”凡概括进去的,一定是二流三流。不要去构想,更不要去参加任何主义。大艺术家一定不是什么主义的——莎士比亚什么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

  要说笑话是,也不要说:“我来讲个笑话。”

  人生和艺术,要捏得拢,要分得开。能捏拢、分开,人生、艺术,两者就成熟了。捏不拢,分不开——大家过去不外乎人生、艺术关系没摆好,造成你们的困境。怎么办?捏拢,分开,学会了,学精了,就成熟了。生活大节,交朋友,认老师,与人发生性关系,生孩子,出国,都要拿艺术来要求,要才气横溢。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文学的巨人。对巴尔扎克,不能用什么主义去解释了吧。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面对他,思想的深度,文体,都免谈。谈这些,太小家气——哈代,你要纯性地读,狄更斯,充满友情去读,托尔斯泰,可以苛求地读。可是我读巴尔扎克,完全放弃自己。用北方话说,豁出去了。由他支配,我没意见。他的小说,忽然展开法国十九世纪生活。艺术家不反映现实。现实并不“现实”,在艺术中才能成为现实。现实是不可知的,在艺术中的现实,才可知。他的手稿,据说是全世界最潦草的。

  他写作时穿着浴衣,蓬头垢面,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说话,是和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吵架。十九世纪的墨水干得慢,要用吸墨纸,吸墨纸也是二十世纪初才流行,所以巴尔扎克用粉吸墨,像爽身粉、胡椒面。写个通宵,他就把粉洒在稿纸上,叫道:“好一场大战!”他是整体性的渊博。社会结构,时尚风格,人间百态,什么都懂。法国小说家中要论到伟大,首推巴尔扎克。他的整个人为文学占有,被作品吸干。人类再也不会有巴尔扎克了。所幸我们已经有他。

  艺术充满艺术家的性格,比肉体的繁殖还离奇。维特、哈姆雷特、贾宝玉、于连,都流着作者的血。我喜爱于连,其实是在寻找司汤达——上帝造亚当,大而化之,毛病很多;艺术家造人,精雕细琢,体贴入微。

福楼拜

  福楼拜读了莫泊桑的习作,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你这些东西表示有某种聪明,但年青人,记住布丰的话。‘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意思’,用心用力去写吧。”福楼拜首先要莫泊桑敏锐地观察事物,“一目了然,这是才情卓越的特权”。福楼拜的“一字说”,当然很有名:“你所要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一个形容词,因此你得寻找,务必找到它,决不要来个差不多,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你一定要找到这个词。”

  这是福楼拜对莫泊桑讲的,结果全世界的文学家都记在心里。我也记在心里。

  以我的经验,“唯一恰当的词”,有两重心意:一,要准确的。二,要最美妙的,准确而不美妙,不取,美妙而不准确,亦不取。浪漫主义者往往只顾美妙而忽视准确,现实主义者往往只顾准确而忽视美妙,所以我不是浪漫主义,也不是现实主义。

  经验:

  越是辛苦不倦找唯一的词,就越熟练。左顾右盼——来了,甚至这个词会自动跳出来,争先恐后,一个比一个准确,一个比一个美妙。写作的幸福,也许就在这静静的狂欢,连连的丰收。

  怎样达到此种程度、境界呢?

  没有捷径,只能长期的磨练,多写,多改。很多人一上来写不好,自认没有天才,就不写了,这是太聪明,太谦逊,太识相了。天才是什么呢?至少每天得写,写上十年,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文学的天才。

  凡是得到世界声誉的苏联作品,都是写“人性”,尤其是帕斯捷尔纳克。所谓继承本国传统,吸收外国经验,都是空话。什么“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还是不如“人性”为何物,只会向怪癖的人性角落钻。回头再看法国十九世纪的小说家,不是什么“自然主义”,什么“批判现实主义”,是一秉西方人文的总的传统,写“人”写“人性”。追根溯源,就是希腊神殿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动物不要求认识自己。动物对镜子毫无兴趣。孔雀、骏马、猛虎,对着镜子,视若无睹。

  人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呢?

  一,改善完美自己;

  二,靠自己映见宇宙;

  三,知道自己在世界上是孤独的,要找伴侣,找不到,唯一可靠的,还是自己。

  论小说,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还分得清。诗、诗人,本来是糊涂的,若要把某诗人归于某派,其实难。这也是诗的好处,诗人占了便宜。上次讲过画小孩最难,小孩通体不定型,不易着笔,诗人便是小孩,没法归类于派别。

  纪德在《地粮》中说:“有个好公式:要担当人性中最大的可能,成为人群中不可更替的一员。”“人群中不可更替的一员”,这是基本的。这就是风格。

夏尔·波德莱尔

  夏尔·波德莱尔,不属于什么派,不属于什么主义。这是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向来称波德莱尔是“恶魔的诗人”,诗人是纯洁善良的,怎会是恶魔?我觉得对——事物有各个面。过去的艺术只有一面景观,波德莱尔显示另一面景观。

  有神性的一面,还有魔性的一面。波德莱尔对魔性有特殊的敏感。神性是正面的诗的素材,已用得太多。魔性,别人还看不清时,波德莱尔已先看、先觉、先用,先成功。但回头看,波德莱尔还是位天使。他是站在现代诗门口的铜额的天使。其实他的手法还是老式的。

  现代诗,波德莱尔开了一扇门,兰波开了一扇门。此后,门里涌出妖魔鬼怪。但波德莱尔和兰波可以不负责任。

  所以,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才开始的。

 

  文章来源:民国文艺

  2018年1月23日更新

 

 

 

 

 

人有没有贵气,只需看这六点

 

  人骨子里的那份贵气,是金钱买不到的,而是与家庭熏陶和个人素养有关。

  古人的观念,是将富与贵分开的。

  过去的土财主,现在的“土豪”,在古人眼中是富而不贵。

  但是,有的人再富,也只能是假贵,富只是一个数字,但是贵则相关于生命的尊严。

  人骨子里的那份贵气,是金钱买不到的,而是与家庭熏陶和个人素养有关。真正贵气的人,都有六大特征:

  1. 厚德

  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

  古人告诫我们,要乐于吃亏,多为别人着想,才能成就事业。

  同时,厚德是福,做人厚道,方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厚德之人,往往能用雅量容人。

  一个人要想创造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能容天下的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

  《道德经》:“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厚德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就是“居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看到,作为的华丽、繁华,或者我们现在说的“名利”,本质上是浅薄的,不实在的,更非永恒的。

  什么才是实的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厚”,也就是厚德。

  真正贵气的人,不会过度追求繁华、虚名,他们往往见素抱朴,返璞归真。

  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学识修养极高的人士越和蔼,他无视一切权贵,面对弱小内心悲悯自生,在他眼里人没有实质上的等级。

  这不是故作姿态,这就是一种真正的贵气。

  还是洪应明老先生在《菜根谭》中说得好:“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村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没有厚德,仅靠功名、机遇或者是非法手段求得的福,就会像插在花瓶中的花,因为缺乏生长的土壤,马上就会枯萎。

  2. 善良

  一个人住多贵的房子,开多贵的车,其实都没什么了不起,对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能展现出多大的善意,才是衡量高贵的真正标尺。

  可惜的是,很多人并不能懂得这件事。

  有的暴发户去餐厅吃饭,稍有不满意就冲着服务员大呼小叫,有的领导揪住下属的一点小错误就不放,依依不饶,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屡屡可以看到。

  如何迅速看清一个人,不要看他怎么对你,看他怎么对待那些比自己弱势的群体,或者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陌生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一夜暴富,浑身上下大牌加身,却丝毫不让人感到一丝丝贵气。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份随时随地的善良,那些冲着服务员大发脾气的人,工作场上也许对谁都能保持八颗牙的笑;

  那些在网上一言不合就用最难听的话留言辱骂他人的人,生活中也许还是个唯唯诺诺的老好人。

  真正的渗到骨子里的善良,是一个人的天性,也是他的教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多存善心,多兴善举的人,岂能不贵气?

  3. 守信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

  古人把守信看作是做人非常重要的品行之一。

  《荀子•不苟》中有言:“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如果没有信用,什么事也干不好。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键是要讲信用。讲究言必行,信必果。

  诚信属于道德范畴,没有重量,也无标价,却可以使一个人轻如鸿毛或身败名裂,也可以使一个人重如泰山或名垂千史。

  言而无信之人,他的灵魂便一文不值,甚至让人唾弃;诚实守信之人,其心灵高贵的让人仰慕。

  “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人在社会上如果不讲信用,肯定没有人愿意与其交往,更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高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10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原地翻船了。

  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在河中。

  贵气之人,必是守信之人。

  4. 谦虚

  谦虚,是一颗最好修养的平常心,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须懂得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时时保持谦虚方能以低姿态向他人学习,也才能有更多成长的机会。

  过多的炫耀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收获一点点就自满自大,只能让自己止步不前,破坏潜心精进的心境。

  海明威有句话说得特别好:“真正的高贵,不是高人一等,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越是贵气之人,越是清楚地明白“人外有人”的道理,就越是谦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现他人的亮点并向其学习。

  凡唯我独尊、目空一切、夸夸其谈、不可一世的人,定是阅历太浅,磨砺太少之人。

  一个高傲自大的人,表现狂妄,实际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看不到真理与事实。

  老子说:“江海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社会上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懂得谦虚待人,他们真正理解世事艰难、行为处事的重要。

  谦虚,是一种大智慧,也是藏而不露的真聪明。谦恭之人,人皆爱之。

  5. 正直

  一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什么是正直呢?所谓“正”就是公正、正气,就是不偏不斜、不虚伪、不轻狂,就是光明磊落。

  所谓“直”就是豁达、坦率、真实,就是直来直去、不弯不绕,不随波逐流。

  孔子讲:“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就是讲,做人走得直,行得正,做得端,办事正直、公道,才能坦坦荡荡,心无挂碍。

  贵气的人,无论大事小事,无论对待何人,都完全真诚。

  这不是为了讨好,更不是为了取得谅解,也不是为了把问题搞清楚,而仅仅是为了就应该这样做人。

  而心术不正、故弄玄虚、口是心非,用心计,耍手腕,当面一套,被后一套,台上说君子言,台下行小人事,绝对不是为人做事的准则。

  王阳明就认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气壮大起来,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为指导,从而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

  要养浩然之气,就要做正直之人,公正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积月累,不断壮大。

  正直,是人的精神脊梁,也是一个人贵气的体现。

 

  6. 坚持

  每个人很多的时候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是坚持不懈还是放弃自我,这样的问题会常常困扰着人们。

  如果是弱者,不仅会选择放弃自我而甘愿服输,而且会找出很多理由说服自己;如果是强者,就会选择坚持不懈,哪怕结果是失败也要搏上一搏。

  爱国将领冯玉祥说过:"世上成大事者都是傻子",因为这些人一旦认准目标,只管朝前走,所以才会取得成功。

  相反,有些所谓聪明之人,因为脑子转速太高,干事业左顾右盼,思东想西,结果还是成不了事。

  曾国藩,绝非天资聪颖之人,智力甚至可以说是中下水平。

  但为何唯独他能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呢?

  曾国藩在给弟弟的信里面曾经说他“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曾国藩每天做好三件事的背后,只是两个字——坚持。

  坚持的精神,是做事的支撑,反映着人内心的质地,是一个人原则、志向和远见的体现。

  曾国藩关于坚持的事例,并不只有“做好三件事”,而是贯穿在他整个人生历程的方方面面,扎实地反映着他的人生态度。

  比如,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

  做到坚持、保持恒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很少有人能够有始有终、坚定不移。

  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

  即使你自制力再强,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

  但所谓大道至简,要出类拔萃、成乎卓越,就要持续、坚持做好日常生活中最简单平凡的事情。

  如此,日久自见高度。

  作者:儒学文化  来源:儒学文化 

  2018年3月1日更新

 

 

 

 

 

没文化的人都喜欢国学

 

  一

  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和一位领导在他的办公室闲聊,聊到中西文化的对比,他突然怒不可遏:“小齐,难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一无是处吗?我们的古典文化不也是博大精深的吗?!”他指了指办公桌上的几本《国学经典》,“小齐,不要崇洋媚外,你应该多看看国学。”

  我当时完全惊呆了。我的这位领导,每天热衷于打麻将,看《新闻联播》,找下属谈话。他什么时候摇身一变变成国学爱好者了?何况就算要装逼不能买点正经的书吗?非要买书摊上十块钱一本的这种《国学经典》?

  二

  二十出头的时候,我们一帮爱读书的朋友经常在桶城做读书会,谈的都是洛克、卢梭、托克维尔、刘瑜、柴静。有个朋友的哥哥经常参加我们的读书会,他是理科男,我们读的这些书他都没有读过,我们讨论的问题他也不明所以。每次讨论他都插不上话,总是想发言却无法融入。有时好不容易说了两句,就被别人用鄙视的姿态打断了。

  后来他也开始读书了,是找了一位老师,学习孔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买的是繁体竖版的《论语》。也真是难为他了。那么多繁体字他都不认识,也不好意思在书上注拼音。每次聚会他都带着那本《论语》。后来也用鄙视的神情看我们了:“你们满脑子的西方思想,你们懂国学吗?”

  我的朋友年轻气盛,不给他哥哥留面子:“你读了一本《论语》,就开始谈国学了?”

  这位兄长的QQ空间里,发的确实都是国学的内容。QQ的签名,也改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三

   很久后我和朋友在另一个城市喝酒,他说很遗憾当时经常带哥哥来参加我们的读书会,他的哥哥很羡慕我们这帮读书人,想和大家交朋友。但是大家都很骄傲,哥哥和这个圈子也不太搭。一个人不喜欢读书其实没什么关系,他哥哥为人忠厚,优点蛮多的。但是也许是受了我们的刺激,觉得读书少是可耻的事,竟然变成了国学爱好者。

  “喜欢国学也没什么不好啊。”

  “可是这几年他除了《论语》和一本《钱文忠讲三字经》,根本就没有认真看其他任何一本国学,还以为自己懂国学。一到周末就去听国学的讲座,混进了他们国学圈子。一帮人互相吹捧,觉得自己挺有文化了。书倒是买了不少,都是那种质量接近盗版的垃圾。”

  四

  后来我认识了很多自称喜欢国学的领导。

  后来我遇到了很多自称喜欢国学的长辈。

  他们大多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缺乏学识,不擅思辨。也许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当他们大谈国学时,就让我觉得荒诞和讽刺。

  他们甚至不知道“国学”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五

  假装是一个医学爱好者,是一件困难的事。

  假装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就是一件简单的事。

  假装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一件困难的事。

  假装是一个国学爱好者,就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人说,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对于今人,读一本《论语》,或者读一本盗版的《国学经典》,听几场国学讲座,就可以装逼。

  我见过的真正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的前辈中,鲜有人大谈“国学”。鲜有人视孔孟为真理,以儒家为教义。

  六

  文化的重点在于积累,装逼的要害在于姿态。

  多年前我曾写过两句话:

  “喜欢使用‘博大精深’这种词的,大抵是傻逼。”

  “没文化的人都喜欢谈国学。”

  我知道这是我的刻薄,也是我的偏见。这些年来我听了一些国学讲座,偶尔看到讲国学的前辈劝人们不要囿于“国学”这样的概念,要有更开阔的视野。也心生感动,知道我的偏见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但是遗憾的是,我的刻薄与偏见依然适用于太多(也许是大多数)人。这么多年后,我也没什么可修改的。

  作者|齐亮  公众号:风吹花落雪

  2018年1月23日更新

 

 

 

 

中国人的最大痛苦之一: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

 

  文:拾遗 | 拾遗(ID:shiyi201633)

  1

  今年元旦,我们都在朋友圈发着“新年快乐”时,北漂薇子却在这一天自杀了。

  薇子读高中时就诞生了电影梦,“我想成为章子怡那样的演员。”

  2001年,她考北影失败。

  2002年,她嫁给了一个公务员。

  2004年,她生了女儿双双。

  2006年,她的电影梦又死灰复燃,她丢下女儿,毅然去了北京:“我一定要实现我的电影梦。”

  随后几年,丈夫和父母多次给她打电话:“混得不好,就赶紧回来吧。”

  薇子回答:“不成功,我绝不回来。”

  2010年,丈夫和她离了婚。在接下来七年里,薇子虽然全力以赴,但终究还是没能成为另一个幸运的“王宝强”。

  她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终于在2018年1月1日凌晨喝了药。

  自杀前,她给父母发了一条信息:“爸爸妈妈,对不起,请原谅我这个不孝女,我不能给您们养老送终了……”

  薇子,无法接受那个不成功的自己。

  2

  作家闻敬讲过一段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突然对她说:“妈妈,你应该有更好的发展。”闻敬问儿子:“怎么发展?”儿子说:“去竞争副局长吧。”

  闻敬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原来我们在望子成龙的同时,孩子也在望母成凤。”

  很多对生活不太满意的年轻人,都常常抱怨自己有个不争气的爸妈,我家楼上一哥们就是这样,他读了热门文章《阶层上升通道的大门即将关闭》后,便经常拿长辈们开涮。

  爷爷来玩,他就怼爷爷:“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参加红军?要是你当年参军,我家至于这样吗?”

  爸爸来玩,他就怼爸爸:“你当年干嘛去了?咋不下海创业呢?要是当年你下海,我家至于这样吗?”

  他,难以接受那个不成功的爸妈。

  3

  很多中国人,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

  我们,痛恨那个不成功的自己。

  我们,抱怨那个不成功的孩子。

  我们,埋怨那个不成功的父母。

  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子交流时,一男生语出惊人:“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

  梁晓声问:“那什么是不平凡呢?”

  “要有一定社会地位,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或者掌握一定的权力……”

  后来,梁晓声接待一美国朋友时。

  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梁晓声答:“怕一种平凡的东西。”

  朋友追问:“究竟是什么?”

  梁晓声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无比惊讶:“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可不是吗?我们不怕死,只怕平凡。

  (内容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2018年1月23日更新

 

 

 

 

古训: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做人求拙——抱朴守拙大境界

  《史记》上记载,孔子年轻时曾经向老子请教做人的道理。老子告诉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诉年轻的孔子,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财货,而外表看起来好像空无所有;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内藏道德,而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愚蠢迟钝。你要去掉骄傲之气和贪欲之心,如此才能成为圣人。这便是所谓的 “抱朴守拙”“大智若愚”。

  “抱朴守拙”历来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很多人所追求的“朴拙”的境界,这其实是我们做人的最高境界。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

  曾国藩自幼智商平平,甚至有些愚鲁笨拙。既然天性钝拙,他便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以致养成做事不绕弯子,不走捷径,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惯。

   他指挥湘军打仗,也往往用常人看来笨拙的办法,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道壕沟把城活活困死。他当年与太平天国作战,攻陷安庆、九江、天京几乎都是这样打下来的。

   曾国藩待人接物也不离“拙”字经。他一向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他人占我便宜,断不可我占他人便宜”。

 

  左宗棠骂他“愚猪”,无论挖苦嘲讽,还是以怨报德,他顾全大局,终未还手。同朝另一重臣李鸿章发迹前做过曾国藩的门生弟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耍心眼、逞能耐、显私心,曾国藩却惜才爱才,始终不改对他的关心、爱护、包容、提携。正因历练出这种至朴至拙的交友处事之道,曾国藩一生谋士如云,身边人才众多,具有令人无比叹服的人格魅力。

  曾国藩“不怕费心、不怕费力,不惜对事物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细致分析”,直到在此基础上找出症结要害,把握问题关键,而且每次完事之后,还要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以利下次参考。

   尚“拙”的曾国藩说过:“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正天下浮伪之习。”

  正因如此,曾国藩才具有大智慧、大能量,才能胸怀壮志、成就伟业。他一生待人接物更是以诚为本,以拙为用。他的想法是:“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做事求缺——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全圆,会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老子说:“大成若缺。”《西游记》中孙悟空也说:天地本不全。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中国人大抵有一种"十景病",凡看一个县的县志,必然有"十景",什么"远村明月"、"古池好水"之类,把眼前的所有事物排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后似乎生活就圆满了,可以安于现状了,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忘却了现实的痛苦。

  可见,人世间不存在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地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苛求圆满的人注定会失败,所谓的圆满也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曾国藩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为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曾国藩相信风水,但他对风水的追求是“不求好地,但求平安”。他去世前把自己的墓地选在了长沙郊外的坪塘伏龙山,有一个好朋友劝他把阴宅选在东台山,说那里风水好。

  曾国藩不愿意,说那边是“天子之地”,他不能去,还是选择伏龙山好。后来东台山那边建了东台书院,出了陈赓、谭政、黄公略,还有毛泽东。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可是民国军阀盗了他的墓,并破坏了他的尸骨,而“求缺”的曾国藩,不愿葬在“天子之地”,他的墓反倒得到了保全。

  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都被掘墓,而曾国藩的墓挺过了民国,挺过了日本鬼子进中国,文革中“破四旧”,用炸药也没能把曾国藩的墓炸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国藩的墓又挺过了30多次盗墓,除了外部有些损耗,里面的墓室和棺材安然无恙。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2017年10月31日更新

 

 

 

 

 

《易经》的观世智慧

 

  《易经》究竟是什么?

  关于《易经》,我们听过太多它的传奇。譬如两仪四象八卦、再譬如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太极图等等等等。它们神秘晦涩,却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经》真传,就能预测未来,避祸就福。

  而真正意义上的《易经》,其实是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这三本易书。它们并称为“三易”。

  而在周朝时期,《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本易书则由三位卜官掌控,通过这三本易书,卜官们会对国家大事、军事战争、祭祀活动进行预测。正所谓“算卦”,又名曰“观卦象”,这也是《易经》本身最初的作用。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所谓“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但是到如今,三易中的《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现在的《易经》一般就是指《周易》。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如今,我们更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易经》的历史地位

  正所谓西方有《圣经》,东方有《易经》,这部诞生于三千多年前的经典著作,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用六十四个卦象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相传三皇之伏羲创作八卦,神农炎帝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直到周文王姬昌才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周易》。《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术,更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发端。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受到了《易经》的影响。孔子看到《易经》的时候感叹,原来它不是讲算命的,而是讲天命的,这时候的孔子五十岁,所以孔子是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解《易经》做《易传》,发挥了乾卦的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一种阳刚的精神,就是自强不息、刚毅坚韧。老子虽然在《道德经》里没有提到乾卦坤卦,但他提到了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把阴放到前面,阳放在后面,老子主张的阴柔,就来源于坤卦。中华文化,阴阳中和,《易经》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生命力。

  《易经》有什么用

  《易经》中的每一卦,都包含了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它不是只对应一件事情,而是对应一类事情,其中每个卦每个爻都对应了三个点,第一这个时空点好还是不好,第二你应该怎么做,第三结果怎么样。

  比如乾卦,初九爻:潜龙勿用。我们说小时候刚出生,儿童时代是初九,需要蓄积精力,可是呢长大了企业刚刚开创,也是在初九,也要潜龙勿用,不要急着去做项目,而是要潜伏在那里,龙潜在水里是在找他的水,我们刚办了企业,要找到人脉、钱脉、资源,这不好像是我的水吗?比如说我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去了一个新单位,不要着急施展自己的才华,需要潜伏在那,摸清情况,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这是最重要的。

  这也正是《易经》的魅力,它教你从这件事推测到下一件事情,叫以类万物之情,推测出万事万物的情况。

  那么,《易经》能改变命运吗?

  人的命运能改变吗?《周易》正是要教我们怎么改命!

  人的命运要按照天命来改,要符合天道,天道就是宇宙变化的大规律里,其中有一种规律,叫因果律。坤卦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因果,做善事的人有善报,做恶事的人有恶报。

  再比如否极泰来,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阳气要上升,地是阴气要下降,这样阴阳就沟通了,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也就是阳气在上,阴气在下,这个中间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他就堵塞住了。

  人与人之间矛盾是怎么造成的,矛盾的99%就在于误会,误会的99%就在于不沟通,不沟通就是否卦了,就凶险了,所以这个卦是告诉我们要阴阳要沟通,天地要交合。

  所以说人走到极端的时候,比如说极度地困厄,各种打击各种艰难都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好比是否卦,堵塞住了,就不通了。

  而泰卦是阳气在下,阳气要上升,阴气在上,阴气要下降,这个中间怎么样呢,沟通了,交通了,所以“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气志同也”,交泰了,你就会否极泰来。所以人在绝路的时候一定要这么去想,要沟通。

  《易经》告诉了我们这个天道规律,你按照这个规律来做,就可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这就是改命。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

  《易经》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

  它不仅是一本用于占卜之书,更是一部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著作,其中潜藏着万物变化、未来事态发展的规律,同时你的一餐一饭、一呼一吸、一言一行都与这部经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众所周知,短短几言,根本无法道清《易经》中的奥妙所在,所以,我们请来了易学研究的权威专家张其成教授,为大家带来《易经》最权威、最详细的解读。

文章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2018年3月15日更新

 

 

 

 

 

年关七大忌,千万不要犯!

 

做人之大忌 —— 贬人

子女之大忌 —— 啃老

夫妻之大忌 —— 轻视

家庭之大忌 —— 缺规

父母之大忌 —— 溺爱

教师之大忌 —— 敷衍

学生之大忌 —— 网瘾

官吏之大忌 —— 弄权

法官之大忌 —— 偏袒

警察之大忌 —— 凶狠

商人之大忌 —— 售假

艺人之大忌 —— 色情

演戏之大忌 —— 低俗

股民之大忌 —— 硬拼

医生之大忌 —— 贪财

司机之大忌 —— 斗气

朋友之大忌 —— 猜疑

事业之大忌 —— 放弃

做事之大忌 —— 轻浮

错误之大忌 —— 固执

学习之大忌 —— 粗心

待人之大忌——傲慢

吃饭之大忌 —— 暴食

说话之大忌 —— 吹牛

一、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二、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三、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四、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乃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乃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乃回归自然。

五、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六、不要乱发脾气

  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七、不要信口开河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文章来源:第一收藏1cang

2018年1月31日更新

 

 

 

 

 

智圣鬼谷子,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谷子七十二术,完整收藏!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变生于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于制事”。

第一计 阳谋阴谋

鬼谷子曰:“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成者,积德也。”

计谋,有阴谋和阳谋之别,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可轻视对方,因为事件、环境、情报都有假的。所以圣人应该高深莫测。鬼谷子所谓“阴”,是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第二计 扭转乾坤

鬼谷子曰:“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

鬼谷子认为,当形势对我们不利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涵养自己的精神力量,因为只有自己的精神力量强大了,才可以扭转乾坤。

第三计 各个击破

鬼谷子曰:“分威法伏熊,分威者,神之覆也。”

鬼谷子认为:要想使对方的威势分散,我们必须效法伏熊,伺机而动,各个击破。

第四计 如闭如卦

鬼谷子曰:“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尤仪。”

鬼谷子说:在作战时,人们必须象圆环那样随机应变,运转自如,使他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第五计 盗尽天机

鬼谷子曰:“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击、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象之宜。”

鬼谷子认为,一个高明的人,在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应及时抓住事物转化的时机,去调整或执行自己的计划。

第六计 一言兴邦

鬼谷子曰:“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世人说话随口而发,一言错出,遗祸无穷。

第七计 众不敌寡

鬼谷子曰:“将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逆之,逆之,虽盛必衰。”

一个人,一旦他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即使一时拥有强大的势力,也必然会失败;一个人,如果能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做事,那么,即使目前势单力薄,也能以少胜多。

第八计 计中诡计

鬼谷子曰:“凡趋合倍反,计有造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

世上万事千变万化,一个主帅,必须拿出多个计谋去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第九计 天地无常

鬼谷子曰:“天地所变换,既有变换,岂能长久乎?”

天地之间,理本一贯,没有不变之天气,没有不变之人事,一个人只知一味地相信即成的传统,而不知道革新,他就必然被时代所淘汰。

第十计 推陈出新

鬼谷子曰:“曲则全,枉则过,满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一切的创新,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就无法谈创新。只有对传统有了彻底的了解,才能对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分清,然后,剔除传统中的糟粕,将传统中的精华部分加以发扬光大。

第十一计 高瞻远瞩

鬼谷子曰:“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亦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众人不知道的东西,众人看不见的东西,智者独能明察秋毫。

第十二计 翻手为背

鬼谷子曰:“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借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占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

变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只有运用灵活的而不是机械的方法来处理我们面前的事情,才能胜不骄败不馁。

第十三计 忤合深谋

鬼谷子曰:“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复相求,因事为制,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为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就桀,然后合于汤,吕尙三就文王,三入殿,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

第十四计 暗度陈仓

鬼谷子曰:“圣人之道阳,愚人之道阴,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聪明的将帅,往往会制造一些假象迷惑敌人,暗地里却进行着制敌于死命的行动。

第十五计 一点突破

鬼谷子曰:“从外制内,事有因,由而随也。”

我们要想从外部控制别人的内心,就应该懂得:必须抓住事物的关键环节,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十六计 视微成巨

鬼谷子曰:“察其事,论万物,别雌雄,虽非其事,见微知类。”

一个明智的人,能够根据细微的征兆,去推知潜在的重大事件。

第十七计 主客互变

鬼谷子曰:“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有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定也,此其道不行也,柔弱胜于刚强,故积弱可以为强。”

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也。

第十八计 纳叛招降

鬼谷子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

一个聪明的主帅,应该有一种雄伟的政治家气魄,他不拒绝任何一个想要归附自己的人。

第十九计 应敌而动

鬼谷子曰:“从而应之,事无不可。”

所谓“应”,是“迫而后动”“不得已而起”,这里的“应”不是消极的“无抵抗主义”,而是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一种方法。一个人,如果处处争强好胜,他的体力、精神必定消耗得快,生命不会轻举妄动,而是不断的锻炼自己的体力意志,一直达到能完全克敌制胜的时候,他才会有行动,也就是说,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动则已,一动就势不可挡。

第二十计 三教九流

鬼谷子曰:“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求近,其有隐括,乃可挣,乃可求,乃可用。”

一个人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广泛的招纳各方面的人才。郑国子产是一个办公择而能使的人,公孙诨能知四国,火而善辩,裨谌、冯简矛能断大事,子大叔美而善写,遇国与国之事,子产问公孙诨,然后与裨谌计议,再让冯简矛判断事情的可行性,一旦事情成功,再让子大叔写文来应对宾客。

第二十一计 散纵连横

鬼谷子曰:“用分威散众之权,以见其兑威。”

一个聪明之士,能破坏敌人的联盟关系,从而增强自己的威力。

第二十二计 飞钳破敌

鬼谷子曰:“飞钳篇谓‘立世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用或称财货琦珠、白玉、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间以箝之,将用之天下,必量权度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险阻之难易,人民财货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说其所望,以飞钳之辞,钩其所好,以箝求之,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三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合之,以意宜之,此飞钳之缀也。用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而从,可箝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总之,鬼谷子所谓“飞钳”,就是立势制势,就是运用各种手段,造成一种形势,使得对方、集团或敌国,不能不受我的胁持与控制,而且不能摆脱,即“缀而不失”。

第二十三计 料敌如神

鬼谷子曰:“寂然不动,感而遂能天下之敌,能知于知,见于不见。”

智者往往能透过错综复杂的现象,掌握敌人的真正动向。

第二十四计 间不能人

鬼谷子曰:“筹措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

智者往往能从微小的细节中捕捉到重大事情的征兆,识破敌人的阴谋。

第二十五计 弱可攻强

鬼谷子曰:“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也有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定也,此其道术行也,柔胜于刚强,故积弱可以为强。”

弱与强,都是相对而言,在一定的情况下,弱也可以攻强,并能获得胜利。

第二十六计 无中生有

鬼谷子曰:“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义类,说义无穷”。

尽管天道混混沌沌,君主或将帅也可以由此去推论出世上万物变化的道理,解说无穷无尽的奥秘。

第二十七计 空中楼阁

鬼谷子曰:“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

明智之士,他善于利用言词,去构筑一个乌托邦的世界,调动己方人的积极性,引诱敌人上钩。在这里他要努力运用三寸不烂之舌,将自己陈述的东西说得无比美好,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第二十八计 带兵带心

鬼谷子曰:“摄心者,人系其心于己。”

带兵,必须要以带心为最高的原则,必须使每个人心里服从。

第二十九计 一石二鸟

鬼谷子曰:“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敌下。”

一个计谋能够收到多种效果为佳。

第三十计 四两千斤

鬼谷子曰:“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

一个统帅或者将领,应该知己知彼。这样,他就能以“四两”之力巧胜“千斤之力。

第三十一计 万金间敌

鬼谷子曰:“事皆有内捷,索使本捷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邑。”

以厚金去进行活动,往往能收到战场上得不到的结果。

第三十二计 制人行权

鬼谷子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治人者,握权也,见制人者,制命也;道贵制人,不贵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权,制于人者失命。”

所谓握权者,知权变;,握其机而应之,使与国家示于我,而为我助,不为他国所争,制人而不见制于人,全在主动行权,一人被动,整个事情都将被弄糟。

第三十三计 谋泄无功

鬼谷子曰:“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一个将帅或者统领,要想取得对作战的胜利,必须得严守秘密。

第三十四计 怒倾帝王

鬼谷子曰:“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怒者,动也。”

明智之士,不仅能以言语说动诸侯,而且能以激怒帝王的方式,使帝王为他的言词而感动。

第三十五计 万年大计

鬼谷子曰:“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

一个智者,他的目光远大,不会因小失大,贪图近利而损名声。真正的才略绝不是贪近利而忽略大计远略的小聪明,而是既要面面关顾,又能大刀阔斧的兴利除弊,既老谋深算,又能不拘于习惯形式。

第三十六计 无形之势

鬼谷子曰:“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威,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时势,对于一个统帅或者将领来说是很重要的,他应该在众人都未留意的时候,悄悄的行动,然后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第三十七计 不战为勇

鬼谷子曰:“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也。”

贤达之士,往往能够在不消耗军费,不打仗的情况下,就能使敌人罢兵求和。这样的人,人们常常将他比作“神明”。

第三十八计 霸者之资

鬼谷子曰:“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一旦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那些出类拔萃者,就应当挺身而出,抓紧时机去建立一番霸业。

第三十九计 无百年敌

鬼谷子曰:“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反于是,杵于彼,其术也。”

世事变换无穷,今天的朋友可能就是明天的敌人,今天的敌人,也可能明天就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第四十计 降人引路

鬼谷子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易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手势譬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

一个将军或者统帅,他要说服利用别人的将卒,必然要投其所好,使其对自己有一种感恩的心理。

第四十一计 招贤攉奇

鬼谷子曰:“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

结法的种类很多,有内结、外结、生结、死结等。张良友项伯,这是“内结”,张仪、苏秦的合纵连横法,这是“外结”,以德服人,以惠怀人,为民某副,为国图利,这是“生结”,褒扬死者,抚慰死者亲属,这是“死结”。

第四十二计 推己及人

鬼谷子曰:“无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不要拿别人不想要的东西,来强迫人家接受,不要拿别人不了解的事去说教别人。

第四十三计 反有所得

鬼谷子曰:“欲强反剑,欲高反下,欲取反予,此言反听之道,有以致诱之。”

相反的事物,不仅相生相成,并且本身就包含有对方的因素在内,有些事情,表面上看来对自己无益,而事实上却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好处。

第四十四计 退避观战

鬼谷子曰:“郄无极大,御无强大,则背可胁而并。”

退避可以观变,强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第四十五计 脱困之法

鬼谷子曰:“中经,谓振穷趋急。”

鬼谷子《中经》讲的就是如何解救处于困难,有急难者,一个有大志的人,不论遭遇到什么环境,他都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脱困,他能受世人不能受之苦,偿世人不能偿之味,只有这样他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第四十六计 以静制动

鬼谷子曰:“天下之牝,常以静胜牝,牝[pin]以静为下。” 

环境总是有变动的,人事总是有纷争的,在纷扰的世事中,只要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对待,才不会陷入神智迷乱的境界。 

第四十七计 千金买马 

鬼谷子曰:“用赏贵信,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一个君主,他应该有一种良好的德行,只有这样,才能招募到贤能之士。 

第四十八计 兼弱攻味 

鬼谷子曰:“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谦,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直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谦者,洁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

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利用他人的弱点去攻击他。

第四十九计 录功遗过 

鬼谷子曰:“是故智者不用其短,而用与人之所长,智者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聪明的君主对待臣子,应该宽宏大量,多记他们的功劳,少记他们的过失,这样臣子往往会因感激而以身相报。 

第五十计 下诏求贤 

鬼谷子曰:“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浴室。” 

圣明之人,应该想方设法去收揽人才。 

第五十一计 身后之计 

鬼谷子曰:“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 

贤达之士,即使离开了人世,人们也往往深情的思念他。

第五十二计 退兵制兵 

鬼谷子曰:“有退兵之术,有制兵之法,入军不被甲兵。”

只因心常清静,施德行善,虽只身而入,主帅亲其贤军,住卒亲其德,敬畏之不暇,岂有加害者乎?有生死之机,动静之际,有出入之窍,制之者,无处不是生我之门;纵之者,无处不是死我之地;其所出入内外,全无死地。譬如,陆行不遇凶虎,此正是无死地之验也。非有远兽之法,非有禁兽之术,不可。 

第五十三计 大贤无敌 

鬼谷子曰:“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

贤能之士,能详尽审视地理环境,上能精通天文天象,能够随着四季的变化,役使天下之物。

第五十四计 攻国攻敌

鬼谷子曰:“制人者握权也。” 

在鬼谷子看来,在攻打敌国时,还要向敌国之容纳发起进攻。 

第五十五计 两力均衡 

鬼谷子曰:“少则可以得众,故积不足可以为有余。” 

世上万物,既对立又同一。 

第五十六计 以隐为显 

鬼谷子曰:“用人之道,用之必隐,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所索之,此谋之大本也。”

聪明之士,往往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长处,而是处处让人。 

第五十七计 伏间制胜

鬼谷子曰:“熊之捕击,必先伏而后动,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 

聪明之士,不仅善于在战场上用兵,而且善于用埋伏下的人员去争取胜利。

第五十八计 矫枉过正 

鬼谷子曰:“圣人见萌芽觑隙,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一个聪慧之士,一旦国家政治出现了危机时,他就要用国法来挽救,如果情况特别危险,他就必须用严酷的刑法来处理纷变的人事。

第五十九计 强而避之

鬼谷子曰:“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

贤明之士应该对强弱之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懂得避强就弱。

第六十计 诱敌之诱 

鬼谷子曰:“圣人所诱,愚智之事皆不疑。”

圣人诱愚,则闭藏之,诱智,则拨之以情。

第六十一计 间接观察

鬼谷子曰:“审定有无,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想考察一个人的虚实,我们往往从他平时流露出来的嗜好和性情去判断。

第六十二计 养虎为患

鬼谷子曰:“故胜者斗其攻势,苟进而不知退,弱者闻衷其负,见其伤,则强大力倍,死而是也。”

胜利者如果为了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只知道炫耀自己的成功,头脑,只知道炫耀自己的成功,而不懂得继续追击敌人,则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弱小者与一旦从打击中清醒过来,发奋图强,他的力量就得到空前的壮大。

第六十三计 主观大害

鬼谷子曰:“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有些事情,表面上看来,似乎办的很顺利,而实际却恰恰相反,这就要求贤达之士避免犯“主观大害”的错误,深入生活,调查研究,了解真情,否则,只从主观意愿出发,必然害人害己。

六十四计 欲将取之

鬼谷子曰:“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我们想要从对方那里占取什么,就必须先给予一些,只有这样,我们的目的才能达到。

第六十五计 善用敌人

鬼谷子曰:“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在战争中,一个君主或统帅,不仅要能任用己方的贤才,而且也要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使敌人中的一些人为他所用。

第六十六计 孤掌难鸣

鬼谷子曰:“出无间,入无联,独来独往,莫之能止”

人多不一定恩那个获胜,孤掌也发出声音,只要真理在我们手上,我们就将无敌于天下。

第六十七计 利害相关

鬼谷子曰:“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避白、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

要使对方听你的话,你就必须要给他指明利害之道。

第六十八计 制造敌人

鬼谷子曰:“斗郄者,斗强也。”

所谓敌人,即指一种对自己持敌意的力量,人如果没有敌对的力量,就不会“相反相成”,事业上你必须有一个假想敌,未来打败这个假想敌,你才会不断的努力,上进。

第六十九计 以敌为师

鬼谷子曰:“效之于人,验去乱之前,吾归于诚已”

一个眼光远大、胸怀大志的统帅,不仅以先贤为师,有时,还要善于向敌人学习。

第七十计 耳食传谣

鬼谷子曰:“金门空物,众口能烁之,则以众口有私曲故也。”

世多耳食之流,如闻群有誉甲者,则以甲为偶像,甲之一言一行,皆以为然,而不去深究甲言与行之真实,誉其者也许对甲并不完全了解,而闻者更是以讹传讹。

第七十一计 潜人核心

鬼谷子曰:“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则势散。”

一个智者,善于抓住战机,派遣人员潜入敌人心脏,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第七十二计 修成正果

鬼谷子曰:“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而知之,谓之圣人。”

 人,经过长时间的修炼,才能与“道”相合,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叫做“真人”。在鬼谷子看来,人生在天地之间,诞生时的天性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只是在诞生以后,才随着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变化成不同性格的人。

文章来源: 如今康健丽维

2018年2月20日更新

 

 

 

 

 

鬼谷子言:见高人,要高明;遇小人,要精明!

 

  什么是高人? 高人的指点可以解决人的智慧和觉悟及方向等人生关键问题,让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什么是小人?小人是一种人格有缺陷的人,一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毫无公德可言的人。一种不识抬举不知好歹的人。

  那么,遇到高人与小人如何做呢?鬼谷子言:“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

  发心若不是为了自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并不是一种取巧,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智慧。掌握这种智慧,做起事定会事半功倍。说话掌握一定的技巧,也是利益他人的一种方便。

  生活中小人无处不在,就像是夏季嗡嗡叫的苍蝇一般,不管是损人利己或者是损人不利已的事情小人都喜欢做,并以此为乐。只是对于我们来说,遇到这样的小人真的是很倒霉的一件事。

  与高人交往,闲与雅人相会,乐与亲人分享。与高人相处,该说的要说,该哑的要哑,是一种聪明。与高人相处,该干的要干,该退的要退,是一种睿智。与高人相处该显的要显,该藏的要藏,是一种境界。

  近君子,远小人;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小人小志气,不必理会,也好打发;小人也是可怜人,让他三分;小人也是懦夫,小给他厉害一下,让他知道有的王法;小人气短,适当地帮助他;小人得志,时间不会很长。

  人这一生,需要高人指点、需要贵人提携、需要小人鞭策。无论遇到什么样人,只要你勤于思考,善加运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助力。

  文章来源:莲花禅心佛语

   2018年2月20日更新

 

 

 

 

香港女特首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剑桥,她的育儿观只有8个字

 

  1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年,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正式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同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她的专访。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一句话:“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

  原来,虽然身居高位,但母亲的角色,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

  她甚至,为了儿子甘愿放弃行政职务——为便于亲自照顾儿子,她曾向香港政府申请降职调至伦敦办事处工作。因为两名儿子考到英国升学了,而当时长子林节思正值青春期,躁动不安,林郑月娥决定一家前往英国生活,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

  在林郑月娥眼里,陪伴孩子成长,比其他都重要。她不要让她的孩子,在最渴望爱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陪伴。

  林郑月娥有个朴素的念想:年幼时,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怀照顾,陪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她的育儿观就是8个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这个陪伴教育,现在让林郑月娥很欣慰,两个儿子都学业有成——老大林节思、老二林约希都毕业于名校剑桥大学。虽然孩子都已经大了,分别是23岁、26岁,但他们跟林郑月娥很亲近,尤其是大儿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妈妈说话他才比较舒服。

  2

  陪伴教育有多重要?

  没有陪伴,爱不在身边,在孩子心里,他也依然是个孤儿。

   只管生,拒绝陪伴,就是缺爱。那些缺爱的童年,会撕裂成内心最深的伤痕,一辈子都无法痊愈。

   我们来看一位知名作家真实的故事。

   父亲和哥哥相继过世后,心底仍有孝心的某知名作家试图与母亲一起生活,以便照顾母亲。然而,成长伤痛使作家与母亲根本无法握手言欢。

   为寻求缓解水火不容的母子关系法宝,作家甚至携母亲上了央视的《心理访谈》。

  在这期访谈节目上,作家说了一句震惊国人的话:“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

   语惊四座的背后,有一道长长的成长伤痕。

   原来,作家的父母是工作狂,一岁半就把他送进了保育院,将他和小朋友们放养在一起,两个礼拜回一次家,有时甚至四个礼拜才回一次家。

   在作家眼里,母亲是这样的妈妈——只生不管,哪怕儿子生病了,都不肯放下工作陪伴儿子。到当了奶奶,才开始学做母亲,可一切都来不及了。

   作家讲述了这么一件事:少年时候,有一次他做阑尾手术,家里没有一个人陪伴,非常孤独和害怕,特别希望母亲这一刻能在身边陪自己,可母亲还是令他失望了。

  明明父母双全,为何作家却活得像个绝望的孤儿?父母真的是忙到一个小时的陪伴没有时间吗?

  没有时间,只是借口。真相是为人父母,心中压根不想或不知道给予孩子爱和陪伴。

  为人父母职责的空缺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里伤害,比如作家,从小到大,他把自己当成被母亲遗弃的孩子。

   而母亲对作家在心理上的抛弃,导致他同样在心理上流放自己的母亲:作家一直无法原谅和接纳自己的妈妈。

  在母亲撰写的传记里,就记录了这样的对话:

  母亲问:“小儿子,你能原谅妈妈吗?”

   作家回答非常干脆:“不能。”

  母亲说,听了这话很难过,认为儿子真是错得离谱,不应该对自己的亲妈这么决绝。

   很多父母就是这样自以为是。自己决绝,却不允许孩子决绝;自己不亲近孩子,却要孩子亲近她。

  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哪怕生了不管,哪怕是让那个从我身上掉下的肉独自在世间漂流离,但我还是他的父母,他还是我的孩子,血缘会让我们自然亲近,想让他几时亲近我,他就会几时亲近我。

  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位作家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母亲:

  “我没说、不想太刺激她的心里话是:你过去不管儿子,不把儿子当回事,独来独往,不可能今天管了,想要个儿子陪了,就来一个儿子。你想要儿子陪,儿子就会回来陪吗?过去我和她吵架时探讨过这问题,血缘关系不代表一切,你从来不付出,照样什么也得不到,没有谁天生对谁好的。”

  亚洲首富李嘉诚就说过,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3

  孩子成长需要一盏灯,特别是在孩子小时候,来自父母的光亮更为重要。而这道光,就是陪伴。父母陪伴的时光,是孩子的阳光课堂,有父母陪伴,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林太的大儿子说,其实妈妈做的饭菜很简单,但是因为有妈妈陪着,吃的就香。因为吃着妈妈亲自做的饭菜,一股暖意会从舌尖一直暖到心窝,内心也会升腾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妈妈能在他和弟弟需要照顾关怀的时候,给予他们安全感和温暖,这种安全感和温暖让他和弟弟从外到里长成了阳光男孩。

  “人间有味是清欢”,林太有自己的山川湖海,却也能安于厨房,为自己爱的人,为爱自己的人,纤纤素手在柴米油盐的烟火凡尘中,修出最接地气最安稳的幸福。

  在中国,做爸爸做妈妈,根本不需培训,不用考试,随着孩子出生时的哭声就被催促着无证上岗,走马上任了,所以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总是没有想好如何做父母,总是留下愚蠢的遗憾:我虽然始终在你的生命里,但是,更多的时侯却只像是一个称呼。

  但是你知道吗?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期。孩子的成长也不可逆,孩子不会呆在原地等你。你忙完了记起来了再来施舍他一个亲昵时,已错过孩子最好的成长花期。

   有智慧的人,一如林太,不会让孩子的七彩生活,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不会让孩子的童年,无助、冷漠、孤寂,不会让孩子在青年时期误入歧途,因为林太一直在向孩子渗透这么一种良性共情:“孩子,我和我的爱一直在,我们一起走过风和雨。”

   你不能陪着孩子更多,但是,只是坚持陪孩子吃晚餐,效果也是惊人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奥巴马每晚都会和女儿共进晚餐。

  奥巴马自己则说,他最自豪的事不是当上了美国总统,而是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试问,有几个人的事情比美国总统的决策更重要?又有几个人的时间,比美国总统的时间更宝贵呢?

  一顿晚饭,一家子,围着一桌美味佳肴,在其乐融融中,分享各自的悲欢。

  这是最好的心灵教育的时刻:家里爱意流淌,彼此心灵打开,互相看见,互相听见,彼此倾诉。

  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基调就是陪伴。

  即使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孩子,不能陪吃饭,那么,想办法陪读,陪写,陪玩也是可以的。有时,有心的陪伴,不仅孩子成长,你自己也会收获成长,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吧?

  有些父母总是说忙忙忙!其实,据有关部门调查,回到家,很多父母就是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刷刷微信微博。

   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父母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多用心陪伴孩子。

   记住专家的话:如果真的爱孩子,请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辞无意义的牌局,推掉无关紧要的商务与应酬,回家。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

  “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这一程山水,与孩子相遇,这一程风雨,陪孩子成长。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优爸课堂

  2017年7月9日更新

 

 

 

 

一切自有因缘安排

 

佛说:天地万物,各有其宿世因缘。世人愚知,只能用有生死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乃是宿世因缘的根本。

活着无需抱怨 

一切自有因缘安排

无论怎样的结果

都是命运给你最好的安排

你需要做的

就是微笑着接受面对

生活中每次给你的考验

尽全力的把它处理好

你的一切善恶

皆由你的心念所致

你的一切好坏

都是你的业力所现

这一切的一切

都是你自己的因果

好坏都是自己造成的

若是深明因果大义

当下必定开始多种善因

如果你的内心阳光

世界就充满明媚的阳光

如果你的内心黑暗

周围就会充满贪嗔痴

如果你的内心怨恨

环境就会变得丑陋

如果你的世界充满爱

生活就会被爱包围

你了然澈悟了

就法喜充满

你虔心修行

就与诸佛菩萨相伴

活着无需天天抱怨

一切都是因缘

都是最好的安排

成就自己的一切绝非外力

而是静静的修清净心

文章来源:禅是禅非

2017年12月17日更新

 

 

 

 

 

曾仕强:你的一生就是在画一个卦……

 

  《易经》,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帮助?为什么读《易经》是为自己好?答案就一句话而已:我命由我造。我的命是我自己造出来的,这一句话才真正是道的精神。因为我们一向都认为命是老天给的,认为命是不由自主的,实际上不是。因为我们把《易经》的道,长期地隐没掉了。

  那么,我命怎么是由我造呢?

  我们常常说,众生平等。众生为什么平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六爻,没有一个多,没有一个少。这六爻,每一爻代表二十年。

  由下往上,一到二十岁,是初爻;第二爻是二十到四十岁;第三爻是四十到六十岁。这是一个甲子。然后进入上卦。第四爻是六十到八十岁;第五爻是八十到一百岁;第六爻是一百到一百二十岁。众生平等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活一百二十岁,因为老天给你的配额就是一百二十岁,但是能不能活到一百二十岁,由你自己决定。

  那这样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命呢?我拿自己做个例子。我第四爻已经走完了,开始进入第五爻了。我的前面四爻到底是阴的还是阳的,我已经清楚了,那第五爻要走阴的还是走阳的,是我需要选择的。

  老实讲,要是前三爻固定下来,后面三爻,你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了。如果前面三爻都是阴的,后面三爻就是阳的。这是很清楚的。

  每个人的第一爻都是生不由主的。从生下来到二十岁,你想干什么没用,因为那时候你没有能力,所以那时候父母很重要。第一爻几乎就是天命。如果在你一到二十岁之间,父母很早就过世了,你是个孤儿,那你的第一爻一定是阴的。如果你投胎在富贵之家,父母对你很好,样样都优越,那你的第一爻就是阳的。

  第一爻是阳的,有快乐的童年,但是这里面就牵扯到你的第二爻会变成什么。第二爻会突然间变成阴的,这是有道理的。因为二十岁到四十岁,你会受到很大的磨炼,很大的刺激,会有失落感,不能老是像二十岁以前那样事事顺利。四十岁是一个关键。孔子说,如果四十岁,你还是没有什么成长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了。然后进入第三爻跟第四爻,这两爻全部是人自己在做、在调整。

  像我现在已经进入第五爻了。一个人要活到八十岁,也不是想活就能活的。为什么?因为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你把自己整得活不下去了,后面就没有了。如果后面有,你就进入了第五爻。这时候你就要开始注意,自己最后要收在哪一爻,你这一生才会善终,要不然就不得好死,就这么简单。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这样在画自己的卦,换句话说,人生完全是你自己在控制,这才是读《易经》真正的好处。其实真正的安身立命就是安自己的身,立自己的命,所以我命由我定、由我造,不怨天,不尤人。

文章来源:曾仕强 良心学堂

2017年12月21日更新

 

 

 

 

 

故事很短,却说透了我们的一生!

 

  上帝与牛、猴子、狗、人的故事          

  上帝在创造牛的时候,对牛说道:“你只能活60年。但要一生为人类干活。”

  于是牛放弃了30年的生命,只愿活到30岁。

  第二是创造猴子,他对猴子说道:“你能活30年。但要一生被人类逗着玩儿。”

  于是猴子放弃了15年的生命,只愿活到15岁。

  第三是创造狗,他对狗说道:“你能活30年。但要一生为人类看家。”

  于是狗放弃了15年的生命,只愿活到15岁。

  第四是创造人类,他对人类说道:“你的工作就是尽情享受人生。这种生活,我给你25年寿命。”

  可是人类对上帝说:“那么请将牛所放弃的30年寿命、狗所放弃的15年寿命、猴子所放弃的15年寿命统统给我。”

  25 + 30 + 15 + 15 = 85

  于是人类呢:

  25岁前,活的是自身的寿命,所以无忧无虑,十分快乐;

  25~55岁,活的是牛的寿命,一味只知道工作,受尽了世上的磨难,为了养家糊口,受苦受累,吃的少,干的多;

  56~70岁,活的是猴子的寿命,退休了在家中像猴子一样,哄哄孙童,逗小孩开心;

  71~85岁,活的是狗的寿命,干不动了,只能坐在家里,很少出门,像狗一样看好自家门院!

  人的一生很短暂,

  我们在亲人的欢笑声中诞生,

  又在亲人的哭泣声中逝去。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

  何尝不是像动物那样活着呢?

  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啊…

  再送你几句大实话:   

  1、人生,一半湖涂,一半明白

  2、生活,一半回忆,一半继续

  3、家庭,一半包容,一半责任

  4、感情,一半经营,一半珍惜

  5、夫妻,一半容忍,一半体贴

  6、孩子,一半天赋,一半培养

  7、父母,一半孝顺,一半陪伴

  8、朋友,一半走动,一半真诚

  人生无悔,就是完整

  生活活愉快,就是圆满

  文章来源:网络

  2018年2月3日更新

 

 

 

 

“无神论”是最大的迷信

 

 

  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不相信一切鬼神或灵魂的存在,不相信一切超自然事物的思想总和。“无神论”在理论上否定神,否定灵魂不朽和来世生活等宗教的基本信条。每一位“无神论者”都可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是从哲学上否认神的存在;有的是仔细比较过各种有关神的存在“证据”后,认为证据不足;有的是研究过某个流行宗教的经文,认为那个神荒唐可笑,由否认这位特定的神的存在,进而否定所有神的存在;有的并没有经过哲学、神学上的思考,而只是根据生活经验而否认有神的存在。   

  神是指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能影响自然事物的存在。“无神论者”不相信有任何这样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人类是随机概率的产物,是进化的结果。人类的一切可以用逻辑和推演来还原。这就是"逻辑至上"的康德存在主义伦理观。在康德看来,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可以脱离神而独立存在。良心和伦理的体系,就如同数学定理一样,可以通过公理和公式,用逻辑严格推导出来。

  不少人把“无神论”当成了真理,但其实神是真实存在的。“无神论”误导了世人,误导了世界,导致道德沦丧,文明退步。本文从科学的角度论证:“无神论”是最大的迷信。

  无神论是一个永远无法证实的假设

  实证科学只能证明某种事物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事物绝对不存在。“无神论”是一个永远无法证实的假设。

  “无神论者”往往爱说:“神在哪里啊?我看不到,所以没有神。”你看不到,不代表别人也看不到,也不能证明神不存在。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都看不到神,即使是这样也无法证明神就是不存在的。如果查阅古今中外的文献就会知道,世界上看到过神的人很多,以前和现在都有。然而,因为“无神论者”看不见,所以他们不接受神的存在。

  有人指出,除非“无神论”证明全宇宙中都没有比人更高级的生命。然而“无神论”是做不到的,为什么呢?

  1、“无神论”认为宇宙是无边的(如果有边,边外面是什么?那边有没有比人高级的生命?所以不能有边)。既然无边,又如何能探索完所有的宇宙从而得出宇宙中没有“神”呢?这是探索的广度问题。

  2、随着科学进步,探索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过去探索过的地方要不要再用新的手段重新探索一遍呢?这肯定是需要的。而这种在新技术上的重复探索本身也是没有止境的。这是探索的深度问题。

  3、如果存在比人高级的生命,那人家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不让你探测到,他能看见人,人却看不见他。这是低级生命探测高级生命的可能性问题。

  4、科学研究的对象所必备的一个条件是重复性。宇宙、生命、人类是早已存在的,无法重来一次。这是科学本身的局限性问题。

  可见,从探索宇宙的广度、深度、可能性和科学的局限性上来讲,“无神论”都没有可操作性。就连有“达尔文进化论坚定追随者”之称的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教育家)也承认:“从纯粹哲学立场上看,无神论是站不住脚的。”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戳破无神论的真实史料

  日军侵华时炮击老君台,“十三发炮弹”未响,绝非空穴来风,亦非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河南省鹿邑县明道宫内的老君台,是老子(老子是扬升大师,即一位“神”)修道成仙飞升之地,初名“升仙台”、“拜仙台”。始建于汉代,盛于唐代,多次毁于兵乱,经过历代的修葺,已有2000多年历史。台高8.84米,台底面积765平方米。山门下青石台坠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1938年阴历五月初四上午9点多,侵华日军从安徽亳州向西进军,行至鹿邑县城东边,在离城墙三华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侵华日军瞭望鹿邑县城,发现有两个高大的建筑。左边的是县城城墙的东南角楼——奎星楼,右边的是老子修道成仙飞升之地老君台。日军指挥官误以为它们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架起迫击炮(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座力、采用炮口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攻击这两个高大的目标。

  炮手梅川太郎第一炮就把整个奎星楼炸得粉碎,巨响之后是日军一阵欢呼声。梅川太郎掉转炮口,对准右侧那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一炮打去,没有爆炸声,两炮打去,还是没有动静,一连打了十二发,一颗都没有爆炸。这时,指挥官气急败坏,一脚把梅川踹倒在地,自己操起炮筒,对着老君台又发射了第十三发炮弹,结果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指挥官及整个队伍惊呆了!个个吓得呆若木鸡。

  日军又向县城的其它地方开炮,炮弹在其它地方很有威力,如南城门的城楼,遭到了日军彻底摧毁,唯有老君台岿然不动,不为所伤。

  此时日军认为守卫工事的国军已逃,于是进了县城,径直朝老君台扑去。当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着“太上老君”,整个日军队伍哗然,一个个目瞪口呆,继而全体日军便齐刷刷地跪倒匍匐在大殿门前,磕头作揖,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

  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柏树上共中炮弹十二发。

  其中一发打在了老君台的西侧,两发炮弹穿透大殿山墙,一发卡在了大殿内西边的梁架上,一发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龛上。还有一发炮弹钻进老君台泥土里了,在2002年修缮时发现,引爆时威力强大。

  当时大殿后边还有两间小殿,是老君炼丹房,房内存放了满满一屋子国军的黑色炸药。这些炮弹如果有一发爆炸,将引起所有的炸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冥冥之中,太上老君在护佑着这一方水土。

  梅川太郎战后多次来老君台请罪。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最后一次来到鹿邑,和他的战友把从日本空运来的白色方柱,即日式和平碑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并在老君像前长跪不起,虔诚谢罪,并祈祷和平。

梅川太郎和日军在老君台立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别用日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

  老君台于2001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哑炮弹陈列在玻璃罩里供人参观,哑炮里很可能还有炸药。

  有人说这只不过是巧合。那么我们就谈谈概率,概率是从科学角度上考察巧合的程度。

  炮弹专家说日式炮弹的哑炮率在1/10左右。那就是说,根据这个概率,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发10000发炮弹才有一次连续4发不响的概率,如果头4发不响,就像买4位数的彩票,你买第1次就中奖;要发10^13(10的13次方,即十万亿)发炮弹才有一次连续13发不响的概率,用日本的小炮发这些炮弹,10秒钟发一颗,就算24小时不停发弹,那也得用32万年才能发完,数量极其大;如果1发炮弹1公斤,世界有史以来到当时的钢产量都没有那么多。第1次就连续13发炮弹不响,就相当于买一个13位数的彩票,第一次买就中头奖,就这么低的概率。1/10^13(10的13次方分之一,即十万亿分之一)的概率是零概率,就是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神才能实现这种巧合。

  从无神论出发、

  向有神论回归的科学研究

  月亮的奥秘

  在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一样大,这不是很奇怪吗?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左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恰好也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400倍左右。怎么这么巧?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正好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如此精妙)。

日蚀

日冕

  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从概率上考察,这种概率小于1/10000。是什么力量把月亮放在如此巧妙的轨道上的呢?

  卫星的轨迹一般都是椭圆形的,月亮的轨迹却近似于圆形,是什么力量把月亮的轨迹弄成近似于圆形的?从概率上考察,这种概率小于1/10000。

  因为月亮的公转与自转严格同步,我们看到的月亮永远是一个面,是什么力量把月亮的一面永远对准地球?这种概率远远小于1/10000。

  月亮同时出现的这三个特征,它的概率是:1/10000*1/10000*1/10000=1/10^12(10的12次方分之一,即一兆分之一)。这就相当于买一个12位数的彩票,第一次买就中头奖。1/10^12的概率是零概率,这是神力所为,非人力所能为。

  月亮看起来不大不小,能给夜晚带来适量的光明,引起的潮汐对地球也有好处。如果月亮再靠近一点,看起来会更大,晚上更亮,造成地球上的生物改变日行夜宿规律,引发行为变异,也会引起地球上的潮汐变化更大,造成灾难;如果月亮离地球比现在再远一点,看起来会更小,晚上更暗,不能起到夜晚有效照明的作用。所以看出,月亮的轨道是经过严密计算的,是更高级的生命设计好了并放在那个位置的,绝对不是宇宙大爆炸那种无序情形下产生的。这个概率是多少?很小,零概率。

  地球的奥秘

  地球从外太空来看,是蓝色的星球,非常美丽。在银河系中,人类已知有2000多亿颗星星,而地球是在已知的星星中温度、水、空气等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个概率是1/2000亿。地球可以说是专门为人类准备的家园。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5*10^8km(1.5 X 10的八次方 千米),只有在这个位置上,地球才能获得足够的光和热,又不被烤焦,并以11km/秒的速度前进才不至于脱离轨道。这个距离是经过精密运算,还可能由多次试验得来的,而这个前进速度也是经过精准计算得到的。谁有这个本事?只有神!

  地球整体温度如果升高1度,对地球来说,就是灾难。如果地球往太阳方向靠近1/1000的距离,也就是再接近15万公里,随着热和阳光增加,地球将被烤热,温度会不断升高,这就会造成地球的生态危机;如果地球背太阳方向远离1/1000的距离,随着热和阳光减少,温度会不断降低,这也会造成地球的生态危机。总之,1/1000的误差将导致人类生存异常艰难,有可能人类这个物种也会毁灭。

  大家都知道,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而月亮围绕着地球公转。这需要非常准确的初速度和角度,如果这个速度快一点点,地球和月亮都会飞走,但如果慢一点点,月亮就慢慢掉到地球上,地球也会慢慢掉到太阳上。

  这个如此巧妙精准的轨道、初速度和角度,难道不是经过严密科学计算得出来的吗?这个公转速度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如此准确?是什么力量给地球和月亮加上了这最恰到好处的力和方向?是什么生命有这个智慧?唯一的答案是“神”!是什么生命有能力做得了这一切?唯一的答案也是“神”!

  太阳的氢核聚变神乎其神

  太阳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氢核聚变,这个核聚变控制得非常平稳,如果人类能掌握这项技术,人类的能源就不用愁了,连石油、天然气、煤炭、太阳能也用不上了。是什么生命使得太阳有如此高超的核反应呢?

  当我们为人类利用核能而自豪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比我们高明亿倍的太阳氢核聚变呢?当人类根据光学原理发明望远镜和照相机而欢呼雀跃的时候,怎么不想一想比望远镜和照相机精密亿倍的动物眼睛,是谁设计和制造的呢?难道是杂乱无章的宇宙大爆炸炸出来的吗?天文望远镜中的望远镜矩阵是根据苍蝇的眼睛原理制造出来的,人类的科学再发达,也到不了能创造出动物眼睛的可能。这说明有更高明的生命,早在我们发现这些原理的无数年之前,就已经制造出了比我们现在高明无数倍的产品了,并引领了科学的道路。如果没有仿生学,科学将停滞不前。

  这些是常识,科学家们都知道。当了解这些之后,还能坚持“无神论”,这已经是不正常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中的“有神论者”如此之多的原因。

  科学是从“无神论”出发,正一步步向“有神论”回归。

  科学家多数是有神论者

  历史表明, 科学家作为距科学真理最近的人, 很多人都相信“神”的存在, 而且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联合国曾调查了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结果发现信神者比例高达九成。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曾对科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人,如:物理学之父牛顿、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电报之父莫尔斯、火箭之父范伯朗(也可译作:冯·布劳恩)、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诺贝尔奖创办人诺贝尔、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伦琴、发明无线电通信的马可尼、发明种牛痘的琴纳、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现代实验科学创始人培根、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昆虫学界泰斗法布尔、生物学界泰斗巴甫洛夫、现代原子能大科学家普赖特……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拥有2千多种发明, 但当记者问他最大的发现是什么时, 他的回答居然是:

  “我发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 ”

  他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 立了一块石碑, 其上刻着:

  “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 ”

  曾任美国太空研究所总负责人、被称为“火箭之父”并于19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德国科学家范伯朗(也可译作:冯·布劳恩)说:

  “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已经全然确立了,我也确信灵魂不灭定律。”

  “当我在实验室里觉得无能为力时,我向神祈祷就感到重新得到了力量。”

  “宇宙间的法则准确得很,所以我们制造宇宙飞船飞往月球并不困难,我们还能计算出飞行时间,而且准确度可达到小于一秒,这些法则必定是由神制造出来的。”

  “有人极力告诉我们,说科学产生了更多有关创造的知识,想使我们不信有神也能生活了。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没得到一个新答案,就发现有更多的新问题。我们越明了原子错综复杂的结构、生命的本质和无数银河系的大结构,我们就越发现更多的理由去惊叹神创造的奇妙。但我们对神的需要,并非只是基于敬畏。人需要信心,正如人需要食物、水和空气一般。有了世界上的一切科学,我们仍然需要信服神。”

  此外,宇航员们都是世界上公认的科学精英,都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他们也都相信宇宙间神的存在。

  例如,1969年乘坐阿波罗11号太空船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曾说过,由于自己从小受到唯物主义的教育,因而染上了唯物论的偏见和成见,此次登上月球后,被大千世界的宏伟壮丽、秩序井然所深深震撼了!他说:

  “现在我不得不抛弃唯物主义的偏见和成见,坦率地承认,宇宙有它的创造者。”

  1971年乘阿波罗15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的詹姆斯·欧文对神的存在也深信不疑,他说:

  “我所受的科学及科技教育比很多人都多,所以你得了解我所说这些话的可信性。”

詹姆斯·欧文将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

  詹姆斯·欧文最终成为了一名牧师,到世界各地布道。

  据透露,自美国人登月以来,已有13名太空宇航员辞职去神学院深造当了牧师。

  科学家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精确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数,比如:电子电量、质子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数等等,若稍有一点不同,原子就不会聚在一起,恒星就不能燃烧,行星、地球、生命都无法存在。所以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波尔金霍恩(John Polkinghorne)说:

  “当你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都是不可思议地精密地协调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你就会有如此的想法:这个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创造的。”

  自十四世纪分类科学发展以来,夸大个人理性、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的一些知识分子,自囿于井底观天;一些“无神论”祖师面对宇宙现实,也只能弄巧成拙。无神论鼻祖尼采承认“永恒轮回是人生之肯定的最高公式”,成为羞答答的半个无神论者。马克思、恩格斯却只有向遁词求援,拒绝回答宇宙与物质及运动之源,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物质的属性就是运动”,用同义反复的伎俩掩盖逻辑上的尴尬与荒疏。既不能自圆其说,对“神创论”也无法反驳。

  爱因斯坦的智慧

  站在现代科学顶峰的爱因斯坦说:

  “我相信上帝,他通过万有之间的秩序井然的和谐来显示自己。”

  他坚信宇宙不是随意、偶然的,而是存在“因果律”。

  记者曾访问爱因斯坦,请他谈对“神是否存在”的看法。爱因斯坦刚送走一位朋友,看着桌上的糖果、饼干、咖啡杯,对记者发问:“记者先生,您知道是谁将咖啡杯等物安放在此处的?”记者回答:“当然是阁下。”

  爱因斯坦接着便说:

  “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拥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运行的力量就是神!”

  他又说:“也许阁下会说‘我没看见过,也没听到过神,那么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备了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这五种感官是有其限度的,例如声音,只有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波长,人才能听到……”

  视觉也是一样,人只能看到能发出可见光的物体,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个小小波段。

  爱因斯坦曾说:

  “有一个无限的高级智慧,通过我们脆弱无力的思维,可以感受到的细节,来显示他自己,对此谦卑的赞美,构成了我的宗教信仰。”

  爱因斯坦还说:

  “如果将来有什么理论能代表科学的话,那一定是佛法,因为佛法太完美了,已经达到了至善的境界。”

  牛顿对神的虔诚

  教科书总是说,牛顿后来走进宗教里了。其实,牛顿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徒,他读大学时的零花钱,都用在了买《圣经》来送给别人。

  牛顿在科学领域里的杰出成就,在世上赢得了“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有关牛顿的传记,多数都止于讲述牛顿的科学成就,却遗漏了牛顿的信仰。牛顿自己的手稿,展现了信仰在他科学生涯中的重要地位。牛顿从研究自然的奥秘开始,发现自然深不可测终而进入了宗教殿堂,向世人证明了高级生命创造的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

  牛顿毕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视科学为业余事业。他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说,他不过是在“追随神的思想”、“照神的思想去思想而已”。

  牛顿研究宇宙的奥秘,对“无神论”不以为然,他指出:“当我观察太阳系时,看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刚好使地球得到适量的光和热,这可不是偶然的现象!”

  牛顿,深深惊叹于创造浩瀚宇宙的神的伟大,他说:

  “这个世界如此绚丽多彩、井然有序,各种运动如此错综复杂,只能是出于指导和主宰万物的神的自由意志。”

  他还说:

  “我愿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 以便更好地侍奉神。”

  牛顿每日研读《圣经》,费心钻研《圣经》中的预言和炼金术,并写下了大量研究笔记,试图解开《圣经》中的秘密,以及基督二次降临和世界末日何日到来的预言。他写道:

  “我坚信《圣经》中所记载的,是由那些得到启示的人们所写下来的上帝之音”

  他晚年写了长达150万字的神学著作,来证明神的存在。

  论到天体的构造与运行,牛顿严正地表示:

  “从诸多天文系的奇妙安排,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必是全知全能的高级生命的作为。宇宙间一切有机无机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永生真神的智慧大能而来;他是充满万有,全知全能的;他在这无边无量、井然有序的大千世界中,凭其旨意,创造万物,运行万物,并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人类;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宇宙的万物,必然有一位全能的神在掌管统治。在望远镜的末端,我看到了神的踪迹。”

  牛顿曾说:

  “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有什么呢?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从何而来呢?宇宙万物为什么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么?动物的眼睛是根据光学原理设计的吗?岂不是宇宙间有一位神吗?虽然科学未能使我们立刻明白万物的起源,但这些都引导我们归向万有的神面前。”

  在精密研究考察奇妙的宇宙结构后,牛顿更深深地感到创造宇宙者的伟大,真的是无可测度。

  牛顿有一位朋友,就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Halley, Edmond)。他推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这颗彗星后来被命名为哈雷慧星,但是他却不肯相信宇宙中一切的天体是神创造的。

  有一次,牛顿造了一个太阳系模型。模型中央是一个镀金的太阳,四周对应着天体秩序排列着各大行星,一拉曲柄,各星立即按照自己的轨道和谐转动,非常美妙。一天,哈雷来访,见到这模型,玩弄了很久,惊叹叫好,急着问这是谁造的。牛顿回答说,这个模型没有人设计和制造的,只不过是偶然各种材料凑巧碰在一起而形成的。哈雷说,无论如何必定有创造它的人,无疑他是位天才。这时,牛顿拍着哈雷的肩头说:

  “这个模型虽然精巧,但比起真正的太阳系,实在算不了什么!你尚且相信一定有制造它的人,那么比这个模型精巧亿万倍的太阳系,岂不是全能的神,用高度智慧创造出来的?”

  哈雷这才恍然大悟,从此也相信了有神的存在。

  牛顿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却自认为对宇宙的奥秘所知有限,有如沧海一粟。牛顿临终前,面对仰慕他智慧和称颂他伟大科学成就的人说:

  “我的工作和神的伟大创造相比,只是一个在海边拾取小石头和贝壳的小孩子。真理浩瀚如海洋,远非我们所能尽窥。”

  无神论是人类堕落的元凶

  以前,多数中国人都相信“神”无处不在,所以心存敬畏,“不做亏心事”、“头上三尺有神明”、“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眼如电”;老一辈人相信人不但有今生,还有前世、来世,在待人接物时更有爱心;人们知道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所以比现在更良善;人们相信有美好的天堂,也有可怕的地狱,所以有奋斗的目标和追求的希望。“有神论”让人们知道有无所不能的神管辖一切,所以不敢做大坏事,社会因此就能比较健康的运转。

  后来,“无神论”大行其道,人们慢慢不再相信有神,胆大妄为地认为伤天害理也不会有神会来惩罚;人心变得无所畏惧,什么坏事都敢干;人们不信有神的存在,也不信有美好的神所在的天堂,也就没有了追求与希望。认为人“只有这一辈子”,所以极尽所能的享受和不择手段的贪婪。一个胆大包天的人群,必然导致文明的倒退,终将一步步走向衰亡。可以说,相信“无神论”与相信魔鬼的下场一样,只是多了一层虚假的外衣。

  “无神论”必然导致唯物主义。无神论者推崇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用金钱来计价,也就是“唯钱至上”,任何人事物都可以用金钱来交换,所以唯物主义也就是唯金主义。而唯金主义就是拜金主义,唯物主义实际就是“拜物教”,也称“拜金教”。人类的堕落是从拜金主义开始的,无神论打开了人类与魔鬼的通道。

  人们敢在一夜之间就把千万、亿万的国企据为自己的赚钱工具乃至变为私有;敢把“廉价资源+廉价劳动力”变为榨取“超大剩余价值”的场所;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全面弄虚作假:假烟、假酒、假药等假冒伪劣商品;瘦肉精猪肉、毒奶粉、地沟油、避孕药螃蟹、坑蒙拐骗、见死不救……

  看不到希望的生命才自甘堕落,不信有神存在的生命才胆大妄为,无神论是人类堕落的元凶,是误导整个人类文明最大的迷信。

  科学界发现善恶有报的秘密

  现代的实证科学很讲究依据,当有了大量的科学依据时,人们才会承认和认识某种事物。所以,致使很多久远时期留下的传统,因为科学探索手段的局限,而一再在人类受到排挤和异议,善恶有报就是其中一例。

  给大家讲一个抗日时期发生的真实的故事。一个国军,在一次战斗前莫名其妙地掉队了,突然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路边号啕大哭。他上前询问,老太太说她卖猪,有人用一个假银元骗了她,说着又伤心地大哭起来。这个国军想:“我要上前线打鬼子了,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知道,要钱也没有多大用,看她怪可怜的,不如换给她好了。”就说:“我这里有一块是真的,跟你换了吧。”老太太换了银元,高兴地走了。国军把假银元放在上衣口袋里,追上队伍参加战斗了。就在这次战斗中,一颗子弹打在假银元的正中心,却没有穿透,他拾回一条命。他后来去了台湾,一直活了许多年,讲出了这个故事。

  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宇宙运行的法则是公平的,即是让善者得好报,让坏人获恶报。这是稳定平衡一切物质运转的保证,也揭示了一个更大的事实:在物质世界的背后有其固有规律或运行特性存在,而“善”恰恰与这特质相契合,故得长久,而“恶”终因有违宇宙特性、根本道法而易于败亡。就像老子所说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尽管千百年来,善恶有报一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即使很多的书籍,比如《集福消灾之道》、《因话录》等记载了大量翔实的实例,可以证明善恶有报的真实性,但中间的过程如何运作,却难以使人们接受和理解。毕竟,谁也看不见过程的转化关系,只能单纯的看到报应的结果。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的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分析,从而揭示了“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这些善行确实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全面提升。哪怕对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一个友好的幽默的表情,这些简单的行为,都会引起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

  在他们综合了四十多所美国主要大学一百多项研究成果后,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显示的资料,他们得出了令人惊讶的消息:人们善良的行为,比如赞美、宽恕、勇气、幽默、尊重、同情、忠诚等等,这些行为的付出显示:

  “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科学家在神经化学领域的研究中也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的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即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住,身体机能的良性回圈会被破坏。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医学巨着《黄帝内经》中就讲到:“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澹泊宁静的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记忆体、心神平安的目的。其实,静的意义很广泛,不是单纯的静止不动,而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受到外因的冲撞时,能有豁达的心胸去包容,去体谅,而不是马上进入热战状态,唇枪舌剑一番。现代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在入静后,大脑可以回复到儿童时代的脑电波状态,使得衰老暂时得到“逆转”。

  从这些科学研究来看,善恶有报已经超越了“有神论”所宣导的生命价值取向,而是整个人类在此基础上发展和生存的规律。这些科学研究也从侧面证实了,古人对善恶有报的信,并不是思想的封闭和愚见,而是那个时代,很大一个群体对待生命的根本看法。

  对善恶有报的信,也正说明人的思想是开阔的,开明的。心态的开放传达着生命对未知事物保持的谦卑。因为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不会随意的用极端的思想,去封闭自己的出路,思想境界也很容易摆脱恶念的禁锢,开明的思想产生的效应,自然的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和谐。也正如医学古籍中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自然健康,自然福寿。

  上面的科研结论,我们换一种思维去思考,那就是:所有这一切都是高级生命给我们安排的,这些高级生命,我们称之为“神”。神与我们同在。

  感谢本章校稿:周周

  来源:找大师易经平台

  2017年11月27日更新

 

 

 

 

社会崩溃前往往只有几个人才知道真相: 楼塌了,这820条人命你救不救?

 

  大厦将倾,独力难支。

  温柔而正确的人总是难以生存,因为这世界,既不温柔,也不正确。

  社会即将崩溃:

  楼塌了,820条人命,你救不救?

  俄罗斯影片《危楼愚夫》讲述了一名水管工在发现一栋居民楼即将倒塌的24小时内与各方周旋,遭遇重重阻碍的故事,折射出俄罗斯社会不同层面的问题。该片荣获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唐吉诃德奖特别提名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深冬寒夜,俄罗斯某城,水管工迪马一家正在吃晚餐,简单的红菜汤配面包就是这一家清贫的生活。迪马的妈妈正喋喋不休地抱怨着无能的丈夫伊万和儿子迪马,抱怨他们过于正直,让全家人都跟着受苦。

  迪马默不作声,他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水管工,但他正在准备建筑师考试,梦想以后能改善全家人的生活。

  就在同时,一栋赫鲁晓夫时代建造的九层居民楼突然发生热水管道爆裂。事发紧急,首席工程师费力莫多夫一直酗酒无法工作,于是迪马匆忙被叫去现场检修。

  但他发现事情并不只是水管爆裂那么简单——承重墙发生了位移,楼两侧各有一道直通楼顶的裂缝。经过测算,大楼将在24小时内倒塌。

  人命关天!这栋楼里住了820个人啊!

  于是,迪马连夜去找女市长尼娜·伽拉噶诺娃汇报。可他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女市长正在和一众市政官员们纵情歌舞,欢庆自己的五十大寿。

  面对24小时内大厦将倾的预言,迪马、政府官员和大楼居民会做出什么选择?剧情又将怎样神展开呢?

  狗咬狗,黑吃黑:一个溃败的高层如何拯救溃败的底层?

  女市长听了迪马的报告后,立即召集相关部门领导开紧急会议。一群大佬,各怀心思。房管局首席工程师费多托夫坚持要组织10人以上的专家进行区域性检查与测评再做定论,可消防安全局长指责这样会查出自己没有做好例行安全检查。

  楼都要塌了,手下们却在撕逼到底谁该负责任?忍受不了这一帮蠢货,女市长终于发话:事件得不到解决,这里谁也别想脱了干系。

 

  若要救人,摆在眼前的矛盾有两个:一是这些人都需要被安置,可是这座城市没有多余的安置住房,更没有2亿6千万安置资金。二是发布消息,就等于承认政府之前各项工作都没做到位,还会牵扯政府官员更严重的贪污和不作为问题。

  而且官员们觉得这栋楼里的居民都是些吸毒者、赌徒、酒鬼、刑满释放人员,他们作恶多端、生活堕落,他们是在权贵眼中生死都无足轻重的俄罗斯社会底层。

 

  可悲的是,这些居民也确实完完全全诠释了别人眼中的他们。他们没有任何想要改变的愿望,麻木不仁的过着蛆虫一般的生活。自己都漠不关心,还能指望权贵们改变他们的命运吗?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溃败。

 

  女市长最终决定让各部门联合导演一场火灾,将居民从楼里疏散出来,同时她亲自去向垄断整个街区的房地产商萨弗洛诺夫求救,希望他能借给政府2栋楼。可惟利是图的房地产商无情的拒绝了她。

  英雄被玩弄于权力的股掌之间

  事已至此,女市长在丈夫(也是她的幕僚)的怂恿下心生一毒计,不如找两个替罪羊,毁尸灭迹,然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他们!

 

  她假装命令各部门疏散居民,却暗地里命令警察局长派人将负有直接责任的房管局长、间接责任的消防局长,以及管道工迪马抓起来灭口。同时,他们将所有与此幢大楼相关的文件集中烧毁,然后只管若无其事的等待着大楼倒塌,然后把一切罪责归咎给那三个已经“畏罪自杀”的人。

 

  在郊外一座大桥下,房管局长求行刑者放迪马一条生路,“他就是一个管道工,他什么都不会说,让他走吧……”,条件是他必须当夜带着全家离开这座城市。侥幸活下来的迪马在大雪中飞奔,桥下传来几声枪响,两个替罪羊已死。

  剧情的急转直下体现出一个腐败官僚机构独特的运行逻辑,出现危机后他们第一时间永远维护的是小集团的利益,任何可能成为小集团利益之外的因素都可以被抛弃,都可以被牺牲。丢卒保车是他们的惯用手段,所以庞大的机构能够继续运转。不知为何,我忽然想起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后会掩埋车头。

  人民不需要真相,白痴不值得拯救

  回到家中,迪马疯了似的拽上妻子和沉睡中的儿子开车逃走。行至半路,他发现危楼前空无一人,原来女市长和她的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于是迪马决定让妻儿自己走,而自己留下来,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这820个生命。

  妻子流着泪说:“迪马你怎么还像孩子一样?他们跟你有什么关系?醒醒吧!“

  迪马回答:“没关系?我们活得像动物,死得像动物,因为我们对于对方都无足轻重。“

 

  迪马头也不回的跑进危楼,挨家挨户喊“楼要塌啦!赶快出来!”他发疯一般地敲开每家每户的大门,赶走了在地下室吸毒的小青年们、踢翻了酒鬼们的牌桌……将他们赶到楼下。人们衣衫不整,莫名其妙地聚集在大楼外面,而迪马像一个迷茫的英雄站在人群中央。

  忽然一个酒鬼带头打了迪马一拳,几秒之间大家一哄而上,竟将迪马打死。之后人们重新走进了危楼。

 

  你还会不会关心大楼塌没塌呢?不必了。因为这是一群不值得拯救的人,是一群永远无法叫醒的装睡的人。这场救赎注定是失败的,群氓的集体行动造成了个体英雄的悲剧。同时也印证了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阐释的道理: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将不再为其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会隐藏在人群中,暴露出最真实的一面。

  不知道当管道工迪马被众人群殴时,心里是否会浮现四个字:关我屁事?

  尽管社会溃败,但“既然有人起来,就不能说没有冲出铁屋的希望。”

  这出引人深思的悲剧反映出一个不健康的社会形态,类似清华大学的孙立平老师提出的“社会溃败”现象。一个社会,并没有严重的社会冲突会威胁政权和制度的基本框架,它面临的首要问题并非社会动荡,而是一种更可悲的状况,社会在由内而外的整体性溃烂,自上而下呈现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形态。

  社会溃败首先表现在权力的失控、政府公信力缺失,继而自上而下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势利益集团肆无忌惮、各小团体相互斗争、社会底线失守,对社会公平正义造成严重侵蚀,而后整个社会潜规则盛行,规则缺位,利益至上。影片中迪马的家庭对话——不偷拿公家东西就是愚蠢——足可以体现社会已溃烂到最基层的家庭分子。

  但我还是会感动于孤胆英雄迪马为这群素不相识的居民所做的一切,因为他的正直和执着。我还是会相信每个时代都有寂寞里奔驰的勇士和不惮于前驱的先行者。

 

  鲁迅与朋友有个著名的“铁屋问答”,问:“假如一间铁屋子,没有窗户且无法破毁,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睡梦中离世,并不会感到痛苦和悲哀。现在你突然大嚷起来,惊醒了几个人,使这几个人不得不感受到临终的苦楚,你觉得自己对得起他们么?”答:“既然有人起来,就不能说没有冲出铁屋的希望。”

  迪马就是这样的英雄,在绝望中挥斥着希望,用愚人的光辉返照出这世界几多黑暗。

 

  题外话:影片的结尾并没有告诉观众这栋大楼有没有塌,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思的猜想。如果塌了,死人背黑锅,女市长嫁祸计划成功;如果没塌,女市长或许会打着造福民生的名号拆迁、建安置房,从而名利双收?

  这就是《危楼愚夫》的荒谬,你所拯救的或许正是置你于死地的,你所不齿的或许却成为人生赢家。

  来源:人生顶级智慧

  2017年11月27日更新

 

 

 

 

这个英国富豪疯了,阴差阳错的被旅行社带到中国,偶遇一个60岁的中国老太太,之后他在中国便沦落成了一无所有?!

 

 

他是英国年轻富豪,

一个事业丰收的人生赢家,

可他不顾亲友反对,

卖车、卖房、卖掉公司,

然后阴差阳错的,来到了中国,

在西安,因为偶遇一个中国老太太,

然后他就不惜倾家荡产,

留在了中国,

这究竟都是为了什么?

他,就是托尼

1964年托尼生于英国普雷斯顿,

他曾任英国皇家海军电子工程师,

10年服役结束后,他便开始经商。

他是个十足的工作狂,

每天可以工作16个小时,

在他的努力下,他成了富豪:

在英国坐拥两家大公司,

拥有属于自己的庄园和N辆跑车,

成了妥妥的人生赢家。

可在2002年,

38岁的他却突然“疯”了,

不顾父母跟朋友的反对,

决定:卖车!卖房!卖公司!

 

紧接着,他就开始四处流浪,

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计划,

他内心唯一知道的,

就是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做些善事。

在3年多的的时间里,

他走遍了布法国、德国、意大利、

西班牙、罗马尼亚……

他在巴黎做过义工,

到意大利给流浪汉做过饭,

给意大利、罗马尼亚的孩子,

捐赠了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

医疗器械与生活用品……

罗马尼亚孤儿院里的绝症儿童

2005年,

崇拜甘地和特蕾莎修女的他,

决定去偶像生活的印度看看。

而这个决定,

彻底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他原本打算先从欧洲坐火车到俄罗斯,

接着再订火车票去印度,

他给旅行社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是个中国迷。

对方对他说:

走俄罗斯的话,你应该去中国。

他回答:我不想去中国,我想去印度。

可对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描述中,又接着说:

去中国的话,你必须去西安。

他只好问:西安有什么好东西?

对方回答:兵马俑啊!

他更懵逼了:兵马俑是什么?

……

总之,因为旅行社,

他阴差阳错地就到了中国西安,

本是一场短暂的途径之旅,

可他却怎么也没有料到,

此后的12年,

中国成了他离不开的地方,

而改变他的人,

居然是一个街头乞讨的老太太。

当他路过西安的钟楼时,

他看到有许许多多,

乞讨的老人、小孩、残疾人。 

“老外老外,给我钱,给我钱。”

突然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

端着一个缺了口的碗朝他走过来,

老太太腿脚并不方便,

但一路跟着他,走得很快很快,

只希望他能给些钱。

可他始终没有施舍,

因为他喜欢做事情,不喜欢直接给钱,

但老人苦苦哀求的眼神,

让他内疚得整夜都睡不好。

 

第二天,他沿街找到这位老人,

提出请她吃饭,但被拒绝了。

老太太对于眼前这位老外,

不同旁人的举止疑虑重重,

作为一个外国人,

如何让中国人接受自己的善意?

慈善机构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可他问遍当地人,

都没能找到一所慈善机构,

他又开始打听当地流浪汉的情况,

他们在哪里吃饭,谁关心他们?

当得知中国并没有类似,

西方的“慈善厨房”的机构时,

他立刻决定留下来,

为这些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的餐饭。

好不容易,他终于找到一座每周末,

都会给流浪汉发东西的教堂。

自此以后,他坚持每周日,

在教堂外发包子,

渐渐地,变成一周两次,

然后,一周三次……

当时不太会中文的他,

只能靠肢体语言,

去和一个个流浪者沟通。

这些流落街头的中国人,

这些忍饥挨饿的中国人,

这些饱受歧视的中国人,

从他手里接过热腾腾的包子时,

都绽放出了感动而满足的笑容。

一个包子,

不仅温暖了这些流浪汉的肚囊,

更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那一刻,他的心也彻底融化了,

他再次暗暗下定决心:

这里需要我,我不能离开。

虽然他不想离开,

可因为他外国人的身份,

不断地有人质疑他居心不良。

人们都觉得他不可能这样傻,

相关部门马上把他找去谈话:

“发包子钱从哪来,背后有没有人”

 “你来中国有什么目的?”

他用蹩脚的汉语加上翻译器,

努力告诉对方,自己是朋友,

不是敌人,也不是为了沽名钓誉,

可还是无济于事。

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

为图清净,他在终南山租了一间房子,

租约20年,他做好了长居中国的准备,

结果还没住半年,

他就又被叫去谈话了:

“你在山里做什么?”

“你究竟为什么来中国?”……

不论他如何解释,

他还是被告知不能再回山中居住,

还好有一个朋友伸出援手,

给了他一间旧房子让他免费住。

他这才安定了下来。

他曾想给自己改个中文名,

有朋友建议他以“黄河”为名,

可他说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深感自己不配。

而他却把“黄河”这个神圣的名字,

给了自己在西安所创建的慈善厨房,

黄河慈善厨房,

中国第一个慈善厨房,

就这样在他的手下诞生了。

他希望通过慈善厨房,

来帮助这群有困难的中国人,

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改变自己自己的机会。

在设计的慈善厨房标志中,

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

把爱的涟漪无限延伸地向周边扩延,

这个标志也诠释了他的人生理想。

 

之后他在中国的每一天,

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

他都坚持给流浪汉派发食物,

除了原来的包子,

他还会发稀饭、菜汤、炒米饭,

水果、面包......

保证流浪汉们都可以吃饱。”

做一件事并不难,

难的是在于坚持,

坚持一下也不难,

难的是坚持到底。

 

转眼间,他在中国已经12年过去了,

从对中国的一无所知,

到能讲上一口流利的中文,

在西安他已成了无人不晓的洋雷锋,

当初质疑他的那些人也才终于相信,

他果真是一个脚踏实地、

认认真真来做善事的慈善使者。

连当初说他:一定是疯了!

不能理解他的父母,

也来到中国,对他说:

“我为你骄傲,儿子!”

可而他对中国流浪者的救助,

还远远不止食物,那么简单,

他还做了很多很多......

寒风凛冽的冬天,每到半夜10点,

他就和志愿者们出动,

拖着一车被子、棉服,

去温暖蜷缩在各个角落的流浪汉们。

人们都劝他别再继续做傻事,

因为在中国,

很多乞讨流浪者都是假的,

是骗吃骗喝的,

但他心里的声音却是这样的:

“谁不想吃饱穿暖?

我们在桥洞底下、在火车站睡觉

从来也没有人管过我们

要到一点钱还有人抢

我们把这里当成家。”

他说:要先尊重他们,

选择这样生活的权利,

人有选择自己如何生存的权利,

每个人一定都有自己的难处。

 

来他的慈善厨房吃饭的流浪者中,

有离家出走流浪的孩子,

有领着“低保”的鳏夫,

有因为家庭事业变故沦落到此的中年人,

有为了治病无计可施的老人,

甚至还有精神病患者

……

有一次,

他看到街上有个流浪大叔,

身边人都说他不行了,

不能吃,不能睡,还发烧。

他毫不犹豫地就带着他去医院,

一诊断,是肺结核病,

医生摇摇头,说:可能治不好了。

他俩素昧平生,

但他却如同亲人般珍视他的生命,

恳求医生竭尽全力一定要救活他,

无论花多少钱,不到最后绝不放弃。

而如今,这位曾被宣判死亡的大叔,

已经彻底康复了。

在这群流浪汉中,

还有一些残疾人,

他们凭借残疾去乞讨,

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在中国很少有人愿意驻足,

去了解这些乞丐们的生活,

他们究竟是有着怎样悲伤的故事,

但是他不一样,他知道许许多多,

中国流浪者的真实故事,

他会常常去想该如何真正的帮助他们,

他常说一句中国的古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他不仅会帮这些残疾人安上假肢,

还会再想尽一切办法,

去帮助他们找到工作,

现在,几位残疾人已经在一家,

当地生产飞机配件的公司工作6年了。

他们每一天都会跑去办公室跟老板说:

“感谢老板!”

 

曾经有个23岁的姑娘,

因为腰有问题,5年没下过床,

人生最美好的年华,

她却只能在床上度过。

女孩的家人都说坐轮椅没用,

连家人都死心了,可他却不死心,

“让我们试一试吧?”

他抱她起身,把女孩抱到轮椅上,

然后推她到院子里。

当女孩坐着轮椅来到久违的屋外时,

她顿时痛哭流涕,

本已绝望的眼神又燃起了希望。

他就是一滴清澈的水滴,

激起了一片慈爱的涟漪。

在他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人装上了假肢,

更多的流浪汉找到了工作,

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

他们当中又有人变成了志愿者。

就这样,

12年来,他的慈善厨房从一个人,

变成如今的11000名志愿者,

到今年为止,

累计举办了1905场慈善活动,

派发出了155035份食物,

6万多份衣物,110辆轮椅

90多个流浪者找到了工作,

领无数孩子们回家,

为农村、儿童、地震捐赠的物资,

数以百万计……

他说:

我们不是要一下子拯救整个世界,

但是我们可以伸出手,

去挽救我们可以触及的部分。

慈善厨房越来越壮大,

但他这个曾经的富豪,

却生活的越来越拮据。

黄河慈善厨房的运营费用,

初期全部是由他个人承担,

随着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他常年穿着一件最普通的T恤,

牛仔裤+布鞋,吃最便宜的盒饭,

他的房子也很简陋,没空调没暖气,

但他毫不介意日晒风吹、蚊叮虫咬,

他还乐观地跟人说自己攒钱的秘诀:

冷了多穿几件衣服,热了多流点汗。

后来连志愿者都为他担心了:

“如果你自己的钱花完了怎么办?”

可他的回答总是:

不用担心,

我相信只要我的工作,

是正义的,是单纯的,

就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所有的问题都会解决,

资金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但不是最重要的。

有人曾经问他在中国遇到那么多难事,

有没有动摇过?

他坚定地摇摇头说:

“我能做善事,是一种幸福,

经过各种困难的历练,

我的幸福指数成倍增加,

怎么会动摇后退呢”?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归,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所以他顺其自然地,

也有了这样的奇迹!

一个流浪儿童的胳膊严重烧伤,

武警医院的医生听说了,

立即向他表示:愿意提供免费治疗。

他露天派发食物,到了冬天,

外面冷风嗖嗖,寒风刺骨,

于是就有教堂为他免费提供了,

一个200平方米的房间,

专门用来派发食物。

 

他想给流浪汉安排洗澡理发,

澡堂老板和理发店老板听说后,

马上提供免费地方,免费服务。

圣诞节的时候,他在朋友圈说,

想给流浪汉每人送一件圣诞礼物,

结果两天后,他就收到了,

美国的朋友所捐赠的,

75条崭新保暖长裤,

......

现在的他,还在每年,

面对慈善事业这样一个无底洞,

毫不犹豫地继续往下跳。

许多人都问他:

“你会在中国呆多久?”

他总是回答:

只要条件允许,20年、30年没问题,

慈善是没有地域和国界的,

我会将未来全部时间用于中国的慈善事业。

是的,中国俨然已成为了他的家,

每一年的圣诞节,

他都会和流浪者们,

像亲人一样坐在一起,

戴着红色的圣诞帽,

吃饺子,喝啤酒、看节目,做游戏。

这时的他也会在一片其乐融融中,

想一想自己遥远的故乡和亲人,

可是他都一点不会觉得寂寞。

一个英国人,

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做了我们很多中国人,

连想都没想过的事。

在中国,

他遭受过不被理解的挫折,

但仍期待幸福,

他也曾看到过世间的丑恶,

但仍付出善意。

这个英国人用自己的善行,

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看到:

你善良,

世界才宽阔,他人才宽容,

这世上一定存在善良,

因为善良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

托尼,你这个洋雷锋,

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

向你致敬!为你点赞!

视频:一个在中国的洋雷锋

本文视频来自一席:(ID:yixiclub)

 

 

 

 

中国和英国的‘’相差‘’在哪里?

 

  有一个听来的故事,可以帮助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一对在英国爱丁堡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夫妇准备卖了房到西班牙去养老。英国四面环海,气候潮湿,老人易患风湿病。

  老人在西班牙看中了房子,两周内必须付款,就在爱丁堡的房屋中介所挂了房子说是“急卖”。

  一对中国年轻人正好刚在这个城市找了工作,孩子要上学,急着买房。看了中介挂出的房屋照片和价格,怦然心动——无论是地段还是房屋的品质都是他们希望的那样。

  年轻人注意到了“房屋急售”的字样,就电话中介“可以优惠吗”?老夫妇想着西班牙已经定好并急着要付款的房屋,说是“可以的”。于是房价被砍了第一刀。

  年轻人觉得还是有戏,在签购房合同的前两天,突然说这个价格不能接受,不买了,除非价格上再降一个较大的幅度。

  没有想到,老夫妇居然同意了!

  年轻人心中大喜过望,差不多白菜价买了幢好房子,可以拎包入住。

  搬家那天,很多朋友来帮忙,包括我们在英国的导游德子。

  走进院中,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就想主人刚刚离开。推开房门,年轻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房子一尘不染,窗明几净,桌子上有鲜花,花瓶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非常欢迎你们入住这座记录了我们几十年幸福生活的房子!希望你们接下来的生活和我们一样幸福安康!

  走进厨房,打开冰箱,里面吃的喝的都有。冰箱贴也压着纸条,说“冰箱里给你们准备了一周的事物,超市要开车出门左拐再左拐,大约有20多分钟可以到达”。

 

  年轻人开始发蒙了,房子有这样卖的吗?

  再看电表箱上也有一字条,上面写着“我们已经给你们预留了至少一个月的电费,这个时间,可以帮到你们办理相关更名手续”。——在英国,办理这类手续是非常麻烦的。

  年轻人彻底给蒙了!他站在那里不能动弹——“成人之美”与“趁人之危”,“锦上添花”与“落井下石”,这些概念一时搅得他口呆目瞪,手足无措。

  这时的他,已经全然没有了乔迁之喜。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能做到这样,我们与发达国家就没有大的距离了!

 

 

 

 

《花花公子》创始人去世:50多年睡过2000多美女,86岁娶到20岁嫩模,他只为自己而活

 

华哥说

如果你喜欢开美国车,那么今天是一个悲痛的日子。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全文2586字,读完大约4分钟

  · 01 ·

  2017年9月28日,已经91岁高龄的休·海夫纳与世长辞,一时间成为了许多新闻网站的头条。

  对于中国人而言,“休·海夫纳”这个名字或许会显得十分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很多人就会熟悉无比:他是美国著名杂志《花花公子》的创始人。

  众所周知,《花花公子》是一本“色情杂志”,每一期都会刊登令人脸红目眩的大尺度美女裸照,是大多数男人们都无法拒绝的一本杂志。

  这样一本杂志的创始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呢?

  如果知道了这本杂志的创始人海夫纳的真实人生,相信所有男性都会大呼“过瘾”。

  1926年,海夫纳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再平凡不过的美国人,终日为了工作而奔波忙碌,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关心照顾他。

  可以说,海夫纳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大部分是非常寂寞的。没有父母的陪伴,也没有多少可以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孤独的海夫纳只能自己和自己玩。

  值得一提的是,海夫纳从小智商就明显高于普通的孩子,对于人类而言智商120就已经算是很聪明了,海夫纳的智商则高达152!

  按照很多传奇故事的走向,这种高智商的寂寞少年一般会沉浸在科学或者艺术之中难以自拔,在某一领域成为大师。然而海夫纳却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把自己的高智商都用在了意淫上!

年轻时的海夫纳

  · 02 ·

  海夫纳找来了许多美女海报张贴在自己的房间里,其中很多都十分色情暴露。

  海夫纳凭借着自己的高智商和丰富的想象力,设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香艳场景,每天躲在房间里对这些海报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把自己无处发泄的寂寞和荷尔蒙都以这种方式发泄了出来。

  而这些事情,海夫纳的父母一无所知。

  或许他们隐约猜到了儿子整天在做些什么,但是他们不想过问。因为海夫纳的父母都属于那种极度保守的人,对于性与荷尔蒙都讳莫如深,不愿和儿子就此展开讨论。

  海夫纳就这样在各种性幻想中长大成人,但是生活却并不能如想象的那样香艳刺激,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娶了一个名叫米莉的妻子。

海夫纳与第一任妻子米莉

  米莉相貌平凡,并不是什么大美女,但是海夫纳在婚后仍然恪守了一个丈夫的本分。他收起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色情海报,打算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己的妻子。

  然而,就在海夫纳“从良”准备当一个完美丈夫的时候,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米莉出轨了!

  这对于海夫纳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由于他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太多关爱,他的内心一直渴望爱,渴望妻子能够填满自己内心中空缺的那一部分,可是他却被妻子背叛了。

  苦闷不已的海夫纳想要找点乐趣使自己振作起来。他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酷爱的那些美女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如办一本以美女裸照为主题的杂志?

  · 03 ·

  海夫纳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些钱,凑齐了7000美金,就开始筹办杂志了。

  杂志的第一期内容很重要,决定了这本杂志会不会火,更决定了有没有回流资金能够支持这本杂志继续办下去。海夫纳咬了咬牙,做出了一个无比睿智的决定:花费500美金,买下当红影星玛丽莲·梦露的一张裸照的版权。

  梦露固然是大牌影星,但500美金在当时也算是一大笔钱了,用这些钱买一张照片真的值得吗?

  海夫纳心里也没底。但是他决定赌一把。

  于是,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海夫纳亲力亲为打印出了第一期的《花花公子》杂志。没想到这一期杂志上市之后迅速被抢购一空。

1953年,海夫纳创立《花花公子》

  无论是中年大叔,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子,只要一看梦露的那张裸照就脸红心跳,迫不及待地付钱走人。

  有了回流资金,海夫纳信心十足,继续购买女明星的裸照版权,出版了一期又一期的杂志,《花花公子》很快就成为美国男人最爱的私藏之一。

  海夫纳的审美水平和生活态度也影响了一代美国青年。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的口号就是“长大了要像海夫纳一样享乐”。

  · 04 ·

  功成名就之后的海夫纳,在享乐方面确实无人能及。

  作为这本热销杂志的创始人,海夫纳迅速跃升为美国的超级富翁,无数美女投怀送抱。而此时的“花花公子”,也已经不仅仅象征着一本杂志,而是象征着一个庞大的集团。

  赌场、俱乐部、出版业……海夫纳都有涉猎,而他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他最为钟爱的“兔女郎”了。

  花花公子集团的logo是一个兔子的图案,海夫纳因此别出心裁地让自己俱乐部的女服务员全部打扮成“兔女郎”。

  可以想象,一群身材火辣的美女穿着低胸装,露着大长腿,头上戴着两个兔耳朵,这能让多少男人为之疯狂!

  海夫纳的俱乐部,也因此成为许多富豪们争先恐后前往的“圣地”。

  这些性感妩媚的兔女郎,大多都可以称之为海夫纳的“后宫”。

  除此之外,由于《花花公子》杂志的热销,很多女星和模特也梦想能够登上《花花公子》的封面迅速走红,为此不惜疯狂讨好海夫纳。

  娱乐圈的潜规则,在海夫纳这里一样适用。没有人知道他染指了多少个女人,但是据海夫纳自己坦诚,他一生发生过性关系的女人至少有2000多个。

  为了能尽情享乐,海夫纳购买了一套豪华大别墅,将自己看上的美女们轮流带到这里寻欢作乐。有时候甚至一次带上好几个兔女郎,要么大被同眠,要么每个美女一个房间,轮着宠幸。

  后来,海夫纳干脆让自己相中的女孩都住进自己的豪宅,定期给她们发放生活费。但是有一条纪律所有的女孩都要遵守:女孩们彼此之间不许闹矛盾,否则就拿不到生活费。

  如果说海夫纳少年时代曾经有过坐拥后宫佳丽三千的梦想,那么他此时毫无疑问已经圆梦了。

  05 ·

  这样花天酒地了20多年后,海夫纳遇到了一位比他小36岁的美女金伯利,惊为天人,竟然决定再次迈入婚姻的殿堂。

 

海夫纳与第二任妻子金伯利及孩子

  不幸的是这位金伯利和他的前妻是一路货色,不久后也给他戴了绿帽子……

  头顶一片绿光的海夫纳愤然离婚,再一次投入万花丛中。

 

  然而他毕竟年事已高,在某些事情上已经有心无力了。为了能够继续坐拥后宫三千,已经八十高龄的海夫纳开始大量服用伟哥,有人将他的这种生活状态形容为“日啖伟哥一两颗,怀抱美女三四个”。

 

  2012年12月31日,海夫纳梅开三度,迎娶了比自己小60岁的嫩模克里斯托,再一次成了舆论所关注的对象。

 

海夫纳与第三任妻子克里斯托

  有人认为,海夫纳简直是道德败坏,带坏了美国的青少年;但是也有人认为,海夫纳的随性潇洒才是真正的美国精神的代表,毕竟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而对这些赞美或者非议,海夫纳态度淡然,他说:“人生太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海夫纳:"人生太短,不要为别人而活。"

  无论我们是否赞同海夫纳的人生观,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的一生完全不受外界的束缚,真正是跟随内心的召唤在为自己活,这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事情。哪怕是那些指责海夫纳的人,对此也艳羡不已。

  来源:顾景言 世界华人周刊

  2017年9月30日更新

 

 

 

 

 

榫卯

 

 

  榫卯根据我国非常不精确的历史记录传统,有可能是鲁班大师发明的,至今流传下来的有“鲁班锁”这个小型榫卯器物。本少在山东朝圣时,一口气买了好几个。

  榫卯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互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1简介】-

  榫卯,音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榫卯结构广泛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

  -【2历史】-

  1973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这些榫卯结构主要应用在河姆渡干栏式的房屋的建造上,有:

::凸型方榫::

::圆榫::

::双层凸榫::

::燕尾榫::

::企口榫::

-【3结构】-

::穿斗式::

中国南方各省多用。

::抬梁式::

中国北方各省多用。

::井干式::

-【4应用】-

榫卯结构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

面与面

::槽口榫::

::企口榫::

::燕尾榫::

::穿带榫::

::扎榫::

点结构

::格肩榫::

::双榫::

::双夹榫::

::勾挂榫::

::锲钉榫::

::半榫::

::通榫::

构件组合

::托角榫::

::长短榫::

::粽角榫::

-【5意义】-

中国榫卯设计的意义在于满足了人们的视觉美感,还科学合理地使其长久耐用。

-【6代表建筑】-

紫禁城

 

天坛祈年殿

 

大观园

 

山西悬空寺

 

-【7家具结构】-

明式家具的榫卯结合近百种,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风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

::抱肩榫::

 

::霸王枨::

 

::插肩榫::

 

::栽榫::

 

::楔钉榫::

 

::暗榫::

 

::套榫::

 

::挂榫::

以下为图片

~~~~~~~~~~~~~~~~

 

 

文章来源:旧少年

2017年9月30日更新

 

 

 

 

《易经》最重要的三个字:时,位,命

 

  

  “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被虾戏。”人做事都需要掌握时势和时机。时机不对,就不要出头。没有机会,就不要盲动。保存实力,待时而动。

  人应该像龙一样,把握时机,做到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如吕尚遇周文王,就是如此。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时,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时机、时势是客观的,不是人为的。我们不能创造时机,而只能做好我们能做的,等待时机,把握时机。这就是守时,一个守时的人一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不会让机会白白溜走。 

  

  一根稻草,扔在街上就是垃圾,与白菜捆在一起就是白菜价,与大闸蟹绑在一起就是大闸蟹的价格。说明了:一个人在不同的平台和位置会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位”的重要性。

  秦朝丞相李斯二十六岁时,还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吏,负责每天记录粮食的进出情况,他的工作乏味而单调,无所作为。

  一天李斯上厕所,看到一群老鼠。这群在厕所安身的老鼠,全身哆嗦,个个瘦小干枯,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让人一看就恶心至极。

  看着这些老鼠,李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老鼠,一个个脑满肠肥,毛光皮滑,整日在粮仓中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这时李斯就想“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不同。自己在这个小小的县城一直做着默默无闻的管理员,就像厕所里的老鼠一样。”

  于是,他就跑去跟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被荀子推荐做楚国宰相春申君的门客。不久,他觉得楚国不值得效劳,而六国又弱,没有自己可以建功立业的基础,便千里迢迢,跋涉到秦国。李斯到秦国的时候,正赶上庄襄王驾崩,丞相吕不韦正网罗大批人才,吕不韦见了李斯,格外赏识,即时收为了门客。 

  

  人的一生有三条命:生命、天命、和使命。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因此需要珍惜生命;天命似乎规定了人一生的贫贱、穷达,就是我们所说的命运,孔子说人要敬畏天命。而使命确是一个人活着所要前进的方向。

  杨绛说,人生有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即便那些不信命运的人,当站在死亡的门口时,回忆自己的一生,似乎就能看到那只命运之手的“安排”。

  命运是难以违背的。孔子曾慨叹:“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第六》)是命,就犟不过。所以只好认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二十》)。曾国藩顶讲实际,据说他不信天,信命。许多人辛勤一世,总是不得意,老来叹口气说:“服服命吧。”

  当然,除了生命和命运,人还有最重要的使命。《易经》鼎卦的象传中说: 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使命,是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责任,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责任。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就是神圣的使命。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中,这样彪炳史册的人自然不胜枚举。春秋时期的孙子因肩负和平的使命,著出兵书盛典孙子兵法,运达的使命就是传递知识和智慧让那些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永不言败的人有自己选择贫穷和富有的权利,事实是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选择富有和贫穷的权利只不过是很多人放弃了这个权利,自己选择了贫穷。“使命”是他们心头的千钧重任。毋庸置疑,使命是远远高于性命和生命之上的第三种境界。

  我们看孔子,他知道当时的掌权者都不会施行他的学说,但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而诸葛亮,明明知道蜀国难以对抗强大的魏国,却仍然殚精竭虑,六出祁山。

  孔子和诸葛亮都是聪明人,他们能懂天下大势,明白命运所允许他们达到的高度,但是他们用使命超越了命运,虽然结果没有改变,但他们却成为了命运的主人,流芳千古。

  所以,人要敬畏天命和命运,但是却不能自甘为其所捆绑束缚,要敢于在命运面前挺立自己的使命,这才是正位凝命的真正内涵。

  文章来源:绽放青春

  2017年7月20日更新

 

 

 

 

 

 

 

  李家安《晨》:室外桂馥,屋內蘭芳。琴奏大樂,音敬八荒。君子也。

  这一盆‘’青山玉泉‘’,是非常少见的名兰,非遇君子不盛开。特点在花朵,花瓣的尖尖上面带一点点颜色,基本上一枝花茎会长出七朵花,七仙女,晶莹透亮,非常好看。

 

  以上视频《母驼喂乳》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在内蒙不少母驼第一次生下幼驼时,不会也不愿给幼驼喂奶,牧民要用马头琴伴奏并撫摸母驼,唱劝奶歌。籍着歌声母驼回忆起小时候妈妈喂奶的情景,视频中母驼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开始亲近幼驼,给幼驼喂奶。一旦喂乳成功,母驼就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小宝宝了。此情此景非常感人。

 

 

 

 

俄解禁:开国大典——毛主席如佛众人如菩萨

 

 

 

 

 

 

决心与成功

 

 

文章来源:正能量励志网

2017年7月20日更新

 

 

个人的理想、目标、决心、勤奋很重要,以下的基础和促成条件也是必须的!

 

 

那些名人自传不会告诉你的事情:

 

 

  1.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自传不会告诉你他娶了自己的富豪表妹庄月明,靠舅父的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他通过塑胶花挣的第一桶金来自他舅父的资金支持。

  2.微软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的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

  3.股神巴菲特的自传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参观了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4.万科的王石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

  5.华为的任正非不会告诉你其岳父曾任四川省副省长。

  6.腾讯的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腾讯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李泽楷,李泽楷与盐田港母公司啥关系无需多说。

  7.任志强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是曾经的商业部副部长。

  8.SOHO的潘石屹不会告诉你他的发迹是和女富豪张欣结婚后开始的。

  9.现任内地首富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也不会告诉你他父亲是老红军,官至西藏副主席,四川省组织部副部长。

  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真理:

  不要痴迷于阅读成功人士的传记,从中寻找经验,这些书大部分经过了精致的包装,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看丽江的幻灭,中国式旅游,最丑的风景是人

 

 

  联系到此前这座小城频频被曝出的“酒托黑导”、“维护费事件”、“罢市事件”……丽江,这个大众眼里曾经的诗意与远方,已彻底堕落成远方的苟且,甚至是狗血。天赐的玉龙雪山和四方古城,最后仍败给了人的作践。

天赐的玉龙雪山和四方古城,最后仍败给了人的作践

  但最大问题在于,丽江并不是一孤零零的存在,而几乎成为整个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隐喻。锦绣河山,无限美景,却处处都让人有着“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丽江式幻灭,中国式旅游,最丑的风景是人!

  很多年前的丽江并不是这样,犹记第一次去丽江,住在古城里20元一晚的客栈,优雅干净,坐在满是花香的庭院里,让好客的房东拎来几个热水瓶,把水倒在脚盆里,就能泡着脚看书发一天的呆。走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天上有最干净的云,面前有最温暖淳朴的笑容,让人觉得世间最美好最诗意的栖居也不过如此。

丽江

  第二次去丽江是在8年前,雪山古城依旧,只是客栈和商铺更多,但人却已经不对劲了。门面里晃动着的已是带着贪婪的脸,酒吧的每一瓶啤酒都像一把闪亮的刀,各种翡翠店都像是一张张血盆大口,随时准备让你的钱包大出血。帮忙蛊惑的导游,心怀叵测的各种酒托景托游托车托,充斥在这最圣洁的雪山下,充斥在这最古朴的古城里,像一袭华美的袍上爬满了虱子。

  再没有去丽江第三次,不是不能,而是实在不想再去。再美的地方,一旦被一群丑陋的人所盘踞,都不会再让人产生一丝的向往。

  但国内有很多地方却都在重演着丽江的轨迹,先是藏在深闺人未知,后来天赐的绝美风光终于一朝闻名,天下惊艳,于是游客纷至,随之而来的是滚滚的经济效益。按理说,游客热爱,当地获利,应该从此手牵手一起迎来幸福的双赢生活,可惜,那只是童话里才有的故事。

  短时间暴增的收益勾起的只是人性的贪婪。原本淳朴的当地人在尝到金钱的滋味后很快心态扭曲,原本财政贫困的当地政府在滚滚而来的经济效益面前很快难以自持。依托着绝美风光带来的旺盛人气,一场场针对游客的渔猎盛会很快上演。

  从东北到海南,是天价鱼肆虐;在南北之间,是天价虾坐镇。北京一日游,黑导游大骂游客。香格里拉,不参加强制消费项目被赶下车;西安,大雁塔下天价照相门;草原天路,当地政府坐地收费,被新闻曝光后收手;凤凰古城,一度实行捆绑售票,后因观光游客数量下降而取消;川藏线,很多风光秀美的摄影点被当地人任意拉线围住收费,无人出面管理……

  旅途甩客宰客,旅游购物坑蒙拐骗,进庙烧个香拜个佛都不会被放过,仍会被逼宰巨额香火钱。有些人选择自驾避祸,但仍不免在一些旅游景区被当地人恶意碰瓷,报警,回复却往往是自行协调解决,最后仍逃不过被痛宰的命运。还有零团费港澳游,游客贪着便宜,商家揣着诡诈,诡诈从来是贪便宜最好的搭档,而无数的旅游狗血闹剧和悲剧正是由这对搭档联手奉献。

  没错,在中国,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比旅游业更能这么直接地折射出人性中最赤裸裸的贪婪。事实上,人的贪婪也正是中国式旅游的百病之源。在贪婪的驱使下,壮美山河,无非是敛财的工具,人文历史,不过是宰客的道场,民众对远方的美好向往,不过是可以下手的软肋。

  对游客无所不用其极的榨取其实只是贪婪的一面,另一面则是疯狂的毁灭性开发。或为政绩,或为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动则投巨资大兴土木,或是增设现代人文景观,大搞园林化,危及自然遗产真实性,或是旅游设施过多过滥,破坏不可再生资源。只要看看此前西安“八大奇迹馆”景点中那些化着“双眼皮、红嘴唇”的假兵马俑,再看看河北那段被砌成水泥墙的长城,你就知道这是多么神奇的国度。

  几年前,《新周刊》出了一期封面,题为“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台湾我并未去过,但想来那一隅之地的风光就是再秀丽,肯定也无法大陆相比。只是那句“最美的风景是人”让人感慨。想起茅盾先生在他的名篇《风景谈》里,也曾下过斩钉截铁的断语:人才是最美的风景。

  而周围的同事朋友到一些发达国家旅游归来,除了讲述亲历的优美风光和著名景点外,最津津乐道的旅途轶事就是讲述对那一方“人”的不同体验:不再有假货,不再有景点宰客,不再有各种花式的坑蒙拐骗,有对秩序的讲究,有人与人之间起码的礼貌和信任。他们当趣闻说,我们当趣闻听,但中外的这种差别细品之下,真的一点都没有趣,只会让人心生凉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据说已经成为新的风口,区域旅游、体验旅游、旅游地产等新概念层出不穷,更多的资本热钱也在无比兴奋地为它涌动着,很多地方在制定各种大手笔的旅游发展规划,有投入、有建设、有引资、有创意、有惠民,却鲜有将“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者。但当前的中国旅游真正欠缺的偏偏就是“人”这一课,其他不过是锦上添花,唯有这一课才称得上“雪中送炭”。没有这一课,就是山水再美,设施再光鲜,一个“人”字站不住,就都只能成浮云。

  不久前,曾与皖南一位分管旅游的县领导聊天,他就提出建设旅游目的地一定要“人美”,不是说要打美女牌,更不是说人要多漂亮,而是在旅游区域内,一要下大功夫建设美的民风,“人美”才能获得更长远的经济效益!旅游业当然应该挣钱,但摒弃贪婪,教化民众,取之有道才是智慧,才是我们的政府眼下最该做的旅游文章,在此,仍要向这种智慧致一次敬。

  以中国之大,壮美奇绝的自然风光不可胜数,以中国之古,传承经典的人文历史景观灿若星河。在它们面前,想成就“最美的风景是人”,的确太难。但至少,在它们面前,不应让“最丑的风景是人”,这是最起码的底线。毕竟,对那些上天赐予的,老祖宗留下的,我们这些当代人有义务证明我们还配得上。

  但愿丽江之后,再无丽江!

  如果你看不清当下,就读读历史,因为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果你看不懂历史,请看看当下,因为历史正在重演。这里是历史爱好者的天堂,每个号文章都不重复,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关注,小伙伴儿们都等着你呢!我知道,您一定会来。

  文章来源:精英读史

  2017年9月30日更新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五百年来第一等的人物,他不仅是哲学家,同时还是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诗词歌赋也是无一不精。

  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钻研哲学、精研书画、教育子弟的同时,还能有条不紊地带兵打仗,治国理政。纵观王阳明一生,他只要想做什么,几乎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他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成功,都离不开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在庞杂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1、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这些都是为了学习某一件事,而要掌握这件事,光学不做是不可能的。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我们通常说,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但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事的勇气却一点点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过度的思考只能带来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绝佳借口,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终等到拖不下去的时候,才仓促行动。而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在行动中才呈现出来的,而此时,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解决这些问题,只能草草收场。

  事前的“三思”其实和事实脱节很严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后,才能知道问题所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他的父亲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阳明却从立定志向之后,就一直在行动的路上,他处处寻师访友,学习做圣人的法门,虽然屡试屡败,但是他却一直在不停地尝试。

  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虽然没有格出什么道理,而且还大病了一场,但是他却也因此知道了通过外物寻找“理”是行不通的,这对他后来开创心学,不可谓不重要。

  正所谓,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里夹脚。

  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发现有哪些问题,边行动边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做,还有成功的机会,而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动起来,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2、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渐进

  王阳明曾言:“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们这些人致知,也只是依据各自的能力尽力而为之。今天的良知仅到这样的程度,就只依据今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明天,良知又有新的体悟,那就从明天所理解的延伸到底。如此方是精一的功夫。同别人探讨学问,也必须依据他的能力所及。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万事万物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就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

  《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

  答曰:依其顺序来说,就是从《尚书》开始,到读《礼经》终结;依其意义来说,就是从成为学士开始,到成为圣人终结。”

  虽然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但是要做事,得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能让自己不断地有新的领悟。

  这就如同树刚萌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树芽稍长了一点,再多浇一点水。树从一臂粗到双臂合抱,浇水的多少,都要根据树的大小来决定,刚萌生的嫩芽,如果用一桶水去浇灌它,就会把它泡坏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3、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炼

  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意思是: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王阳明有个弟子是做官的,他有心学习知行合一的学问,但是他平时公务繁忙,担心学不好,于是问王阳明应该如何取舍。

  王阳明笑着对他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要你抛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呢?我的学问是行的学问,需要在事上磨炼才行。

  你在断案的时候,面对犯人,不会因为他的无礼而愠怒,不会因为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为他的恳求而失去主见,不会因为自己事情庞杂而敷衍了事,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纠正,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所以知行合一如果离开了切实的事物,反而会没有边际,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

  一个人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心态也同样重要,王阳明南赣剿匪,多次身陷险境,但是他却处变不惊。每次都能沉着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最有利的判断,而这也是王阳明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的关键。

  只有日常中多注意在事上的磨练,在各种事情上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让自己心境逐渐处在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遇事不慌不乱的素质。

  4、知行合一:笃行才能出奇迹

  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

  意思是,当我们已经分辨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已经学会了,还是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孔子当年向音乐大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看他天天弹一首曲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弹得不错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熟悉了曲子,但是弹奏的技法并没有完全掌握。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了,可以学习新曲子了。

  孔子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是还没有领悟作者在曲中蕴含的情感。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说,你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呢?

  孔子说,我还没从曲中领悟到作者的为人。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弹奏曲子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副庄重肃穆的样子。

  孔子高兴的对师襄子说,我终于知道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志向高远,应该是个统治四方的诸侯,只有周文王有这样的气度。

  就这样,孔子用了超出常人数倍的时间和精力,精益求精,把这首曲子弹奏得炉火纯青。同时举一反三,孔子在弹奏其他曲子的时候,也变得得心应手。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在社会浮躁风气渐盛的今天,笃行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

  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文章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2017年9月30日更新

 

 

 

 

老子“归零”,庄子“齐一”

 

老子“归零”

老子说:“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道的追求,依靠的是减损,减损内心的欲望、妄求、偏执、骄傲等等障碍,最终减损到无欲无求的自然状态,也就慢慢接近道了。

用简单的话来说,老子就是教导我们:人生要经常“归零”。

面对纷繁杂乱的世事,常怀“归零”的心,不被外部世界所扰,才能坚守心中的那份宁静,才能更好地包容万物,接纳新的挑战。

蛇类每年都要蜕皮才能成长,蟹只有脱去原有的外壳,才能换来更坚固的保障。旧的思想如果不舍弃,新的思想就不会诞生。

杯子倒空了,才能再装水。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

“归零”是学会放弃

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也许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放弃,又不断得到的过程。

“归零”是懂得放下

理解你所不能理解的是学习,接受你所不能接受的是成长,承认你所不能承认的是接纳,忘记你所不能忘记的是放下。人生就是不断去学习,有成长,懂接纳,会放下。

“归零”是变得简单

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简单,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结晶。

“归零”,人生之树才会常绿:“零点”就是起点,不断“归零”,不断开始;不断“归零”,不断出发。不行,不行就“归零”;不行,不行就复位;不行,不行就从头再来!

庄子“齐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与天地万物的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白居易评论庄子说,“庄子齐物同归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是要顺应自然,消除物我之别,与天地万物“齐一”。

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运作息息相关,万物的变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已。所以,人应该由自然来观察一切,把生命放入无限的时间、空间去体验,唯有体认自然的常道,超越一切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

庄子认为,不是外在的客观条件或必然性束缚了人的自由,而是人们自己的主观认识、自己的思想束缚了自己,如果明白“以道观物”“道通为一”的道理,从主观上齐同万物,忘却外在的一切差别,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顺应天命,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必过于在意得失,不要在对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以平等的身份和心态对待他人与自然万物,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消除物我之别,以淡定的情怀去处身于人世之间,尝试着做到“风过无声,影不留潭”。

来源:百墨艺术

2017年9月30日更新

 

 

 

 

陈丹青: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陈丹青

 

A r t

艺术家是最狂的,

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

真的美术史是什么,

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文凭是平庸的保证

世界上的重要艺术家

都不是研究生学历

你一定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感受是很可贵的东西

画出动人的画,凭的是感受,而不是技巧

常识健全就是基础

艺术家是天生的,学者也天生

“天生”的意思,不是指所谓“天才”

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情

什么也拦他不住,于是一路做下来

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S o c i o l o g y

中国连真正的公共空间还没出现

哪里来的“公共知识分子”?

进入公共事务时

偶尔有像我这样的傻子

出来说几句真话大家就很愿意听

这是一件很可怜的事情

我从来没有传回任何关于成功的消息

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

出国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中国人大抵是惯于取巧而敷衍的,

我自己也是如此

而我所见美国艺术家,

一个个憨不可及

做事情极度投入、认真、死心眼儿、有韧性

即所谓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是也

同人家比,中国人的大病、通病

是做事不踏实,做人不老实,

要说踏实老实的憨人

中国不是没有,

只是少,例外,吃亏,混不开

放松政治钳制、

美学观略略放宽、

创作格局稍许多元

是做文化起码的前提

八十年代用过一个词,

叫做“松绑” ——

不少语言真形象,一不留神,

实情给说出来

真正介入社会,无孔不入的人

是商家与政客,数钱,弄权

社会的所有缝隙早被他们占有了

L i f e

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

中学都没上过

真率是很高的要求

真率也是品德

无论绘画还是写作,

我尽量不说假话

我这个人口无遮拦,

不知道哪天又会说什么

我向来讨厌

名校学生自视高人一等的那张脸

我为什么喜欢鲁迅?

他骂人、斗争,不买账,一辈子叫板

但是孝顺、善良、心软

E d u c a t i o n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

凡·高谁培养他?

齐白石谁培养他?

你能活着目击如此畸形的教育现状

也是千载难逢的福分

牦牛群

A n d

我每讲演,

年轻人就上来要签名,要拍照

我只好陪着耍,

不然伤了年轻人的自尊心

现在容我说句重话

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这类事

朝圣

什么叫做救自己呢?

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

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哪怕写文章时

标点符号弄清楚,不要有错别字

—— 这就是我所谓的自己救自己

人的成长实际上不是知识

其实所有人的成长背后

都有一个核心问题

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

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

坚守个人的价值观

这在中国 非常难

文章选自:拾文化

2017年10月6日更新

 

 

 

 

冈仁波齐周围竟隐藏着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

 

 

冈仁波齐转山音乐片

  当你还沉浸在电影《冈仁波齐》的灵魂洗涤中无法自拔之时,冈仁波齐的神奇和伟大,不仅仅在于是西藏人心目中的圣山,是宇宙的中心;从俄罗斯科学家1999年8月10月间为探寻传说中的“圣城”而进行的考察结论中发现,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所在地,这些科学家在西藏成功地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及各种古迹,它们明显地朝着相同的方向,均位于中心塔——冈仁波齐的周围!

冈仁波齐延时

  这次考察是由俄罗斯《论证与事实》周报、俄罗斯卫生部全俄眼科和整形外科中心及巴什基尔银行出资,由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眼移植外科手术的俄罗斯著名医生恩斯特·穆尔达舍夫·里夫卡多维奇教授为队长的四人科考组进行的。当对大量的科考资料进行研究后,他们确信,在西藏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群。

  一种严密的数学规律将西藏金字塔群与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金字塔、智利的复活节岛、英国的斯通霍在史前巨石群及北极联系在一起。在西藏,他们成功地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及各种古迹。它们明显地朝着相同的方向,均位于中心塔——高达6714米的冈仁波齐的周围。

西藏镇魔图

  这些塔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令人惊叹不已。通过定向测算,它们的高度——从山脚到山顶——在100米到1800米之间,而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仅为146米。整个金字塔群年代非常久远,因而损坏的程度比较严重。但经过仔细观察仍能弄清金字塔的轮廓。从背景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凸面和凹面的石头结构,科学家们称之为“镜子”。

  这些“镜子”的作用也非常有趣。在这里他们还发现了巨大的石头人体雕像。因此有理由说,在西藏存在着主要由金字塔组成的古建筑群。

  起初他们觉得,是不是把由于时间的原因而变形的西藏山体错当成金字塔呢?直到他们把所有的照片、图片、录像材料都仔细研究完,这种想法都没能离开过他们。为了避免错误,他们绘制了山体轮廓图,把金字塔和山的图片都输入到计算机中,尔后将其主要的轮廓勾画出来。这样就能清晰地分出哪个是金字塔,哪个是自然山体。

  在1998年进行的一次喜马拉雅山考察中,一位印度僧人给科考人员看了一幅位于西藏的冈仁波齐峰的照片,当时穆尔达舍夫就惊叫起来说:“这不是山,是一个金字塔!”惊人的相像使得他们都很兴奋,因为他们知道,传说中的“圣山”就位于冈仁波齐地带。

  尼泊尔和西藏喇嘛还对他们讲,密宗(古印度后期佛教)力量的活动区就在这个地方。只有那些被作为祭品的人才能到这里,因此这里又被称为“死亡之谷”。科学家们穿过了海拔5680米的“死亡之谷”,但是没有离开喇嘛所指的道路一步。

  奇怪的是,地球上已经没有“空白点”了,俄罗斯人到过的西藏那个地方也已经有人去过,可是为什么在他们之前没有人见到过金字塔呢?虽说冈仁波齐圣山所处地区即远又高,但是仍有相当多的印度、锡金、不丹和遥远的欧洲国家朝圣者来到这里。他们来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仅仅是为了看一眼圣山,有的努力围着圣山走上一圈,而只有那些身体健强的人才能围着圣山爬过那长达60公里的一圈。

  世界上有很多金字塔。在埃及境内有34座,在拉丁美洲有16座。但是在西藏的相当小的地段内,俄罗斯科学家就发现了100多座。那么西藏的金字塔与其它的金字塔有什么区别呢?队长穆尔达舍夫不只一次到过埃及和墨西哥金字塔群,但是在他看来,西藏的金字塔简直太壮观了!

  他认为,西藏的金字塔群是在相当远古的时代建成的。把几个地区的金字塔加以比较就会知道,大多数西藏金字塔群是由尺寸各异的凹面、半圆、平面的石质结构组成,他们称之为“镜子”,而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却没有发现。

  此前在俄罗斯媒体中出现过有关“柯济列夫镜子”的报道。“柯济列夫镜子”即从俄罗斯科学家尼古拉·柯济列夫发现的半圆形及其它形状的金属“镜子”而得名。根据柯济列夫研究的成果,在这些“镜子”中,时间的过程发生着特殊的变化。

  时间成了既能浓缩(时间压缩),也能伸展(时间延长)的能量。“科济列夫镜子”已经获得了压缩时间的效应。因此科考队的科学家们认为西藏的“石镜”和“科济列夫镜子”之间有相似之处。也就是说,西藏的“石镜”也有压缩时间的功效。

  虽然在藏经中科学家没能找到有关世界金字塔群的记载,但是他们认为,西藏金字塔——冈仁波齐峰的高度6714米是个重要的暗示。原来从冈仁波齐山到斯通霍巨石群的距离总计是6714公里,就像从斯通霍巨石群到百慕大金三角和从百慕大金三角到复活节岛的距离一样。此外,从冈仁波齐峰到北极的距离总计也是6714公里。

  令人奇怪的是,在古藏经中及叶莲娜·布兰茨卡娅的观点中都提到,在大洪水之前北极位于西藏地区“上帝之子”的住处。大洪水是极地移动引起的,冈仁波齐峰很有可能就是北极以前所处的位置,神秘的金字塔建筑者们用西藏金字塔的高度来反映极地移动前后的距离。

  应当说明的是,冈仁波齐峰主金字塔的西“镜”很准确地指向埃及金字塔,而两个北“镜”指向墨西哥金字塔。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正好望着冈仁波齐峰。按照逻辑,这种金字塔和建筑群的对称体系在地球的另一方面也应该存在,但是在那里没能找到金字塔。

  当他们在地球的另一方绘制这种系统时,结果与埃及金字塔、墨西哥金字塔和斯通霍巨石群类似的所有地方都位于水下,因此他们无法了解到它们的情况。俄罗斯著名的物理学家根奥尔金·捷尔特什内对世界金字塔群进行过分析,也得出结论:在地球上还存在其它的金字塔群的可能性。

  总之,尽管科学家们还没有更足够的知识回答,建造世界金字塔群和古建筑群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完全可以推测,金字塔系统是某人、某时为了将地球和宇宙连接起来而建立的。

  文章来源:鲜花天降的法缘

  2017年10月6日更新

 

 

 



  林家樂的易學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叔本华

我的生命不结出美善的果子,谁赞赏我都没意义。假如我的生命结出很多美善的果子,谁批评我也没意义。
—— 约翰·班扬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