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易學 > 易海拾贝(四)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的《图解》
林家乐的《一直播》
林家乐心中的《易学》
林家乐对潘峙钢《治国感慨》的回应
【手绘】从零维到十维空间
生命的能量来自极致的清静
易学故事
易海拾贝(一)
易海拾贝(二)
易海拾贝(三)
易海拾贝(四)
易海拾贝(五)
易海拾贝(六)
 

易海拾贝(四)

 

庄子:看人不顺是境界太小,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看不惯”是境界太小

  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不必随意就对别人的行为、言语看不惯。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所累。“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从世俗的角度讲,“看不惯”不仅是境界小、情商低的表现,更会为自己树敌无数,招致怨恨。在这方面,曾国藩做的就非常到位。

  曾国藩升为二品官员后,可以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但他一向节俭低调,就决定依然乘坐四人抬的蓝呢轿。按照例制,蓝呢轿见到绿呢轿必须让路,否则,抬绿呢轿的人就可以揪住坐蓝呢轿的人一通暴打。

  那次,曾国藩乘着蓝呢轿出门,轿子走到一条窄路上,后面来了个绿呢轿。这种情况下,蓝呢轿可以不让路。但曾国藩还是命人靠边走,即使如此,绿呢轿依然不能通过。

  抬绿呢轿的人见状奔过来,不由分说,掀起蓝呢轿帘,一把揪出曾国藩,啪啪就是两耳光。

  可笑的是,乘绿呢轿的只是个三品官员,曾国藩还比他大一级呢,此官员吓得不轻,赶紧跪下来赔礼道歉。

  所有人都等着曾国藩打对方两耳光解气,没想到,曾国藩扶起对方,诚恳地说:“确实是我的轿子挡了大人的路,大人赶紧上轿,赶路要紧。”莫名其妙挨了打,居然没事儿人一样,而且,还再三叮嘱轿夫,凡是见了绿呢轿,不管对方是否官比自己大,都必须让路。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不计较,就不会将自己拉入争斗的漩涡,不被尔虞我诈所累;不计较,就不会树立太多的敌人,不会时时遭人陷害;不计较,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事事不计较,所以事事看得开,看的顺。曾国藩一门心思做实事,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

   痛苦太多是智慧不够

  老子认为,痛苦源于欲望的放纵。“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痛苦和烦恼来自不合理的欲望。欲望过盛,心头贪念越多,羁绊越重,痛苦和烦恼也就越多。

  庄子的大智慧在于他能够将人内心最隐蔽的欲望消除一空。当世人为了内心的欲望拼命往上挤时,庄子却从从容的放下一个又一个欲望的包袱,开始往下走,名、利、权、势都抛下,越走越轻,将生命重新归零。

  仓央嘉措曾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庄子,连生死大事也看淡了。庄子妻子死的时候,他不哭不叫,却“鼓盆而歌”,因为在庄子看来,生死都是假象,我们都在大道中。

  庄子将死,他的弟子想要厚葬他,庄子则认为“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弟子怕庄子死后,尸身被鸟兽破坏,庄子却说:“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遑遑光阴数十载已是上苍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又何必要求更多呢?

  做人欲望不要太多,要求不要太高,攀比心不要太重。

  庄子在《至乐》中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天下有至乐吗?如果有至乐,人们将要做些什么,依靠什么?躲避什么,留念什么?喜欢什么,憎恶什么?

  他说,在这个社会,“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

  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富、贵、寿、善不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反之,庄子认为,那些富贵的人不仅不快乐,而且还很苦恼,很忧愁。

  庄子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达到极至的快乐是在内心深处,是没有表现的。真正的快乐是与自然相融合、与天地相感应的乐,真正的荣誉是没有赞扬、没有名辉的荣誉。这种快乐,并非物质或地位等因素决定,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智慧和境界。

文章来源:老子微言FM

2018年12月9日更新

 

 

 

 

 

他们这样看待生命 !

 

觉者:梁冬对话华大基因CEO尹烨 第一辑 

 

觉者:梁冬对话华大基因CEO尹烨 第二辑

 

觉者·尹烨

精彩问答

Q1

梁冬老师:

意识和我们的生命是如何关联的?意识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命的?

尹烨老师:

今天的技术可以在你没有任何外界的刺激条件下,调整你的脑电波,让你达到高潮。也可以在你在非常悲哀的时候,给你加点东西,你就会高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意识是有物质基础的。

“911”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孕妇看见了这一刻,她们生出的孩子得抑郁症的机率要高于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你觉得你忘了,但DNA记住了。有一些天然的事情,我们虽然还不知道它明确的证据,但至少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实验、行为学实验来证明它是有关联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意识,它在遗传的密码和物质上会有一些映射在里面。

Q2

梁冬老师:

一个人可不可以通过类似于像冥想、打坐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意识,从而改善自己的DNA表达?

尹烨老师:

冥想是能够改变基因表达的。能够改变基因表达,它就可以调节我们的身体。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例子:很多人不知道肿瘤的时候活得好好的,知道以后,几个月就没了。什么被摧毁了?意识被摧毁了。

Q3

梁冬老师:

我越来越发现“庄周梦蝶”这个故事太深刻了,请从你的角度帮我们分析一下。

尹烨老师: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这首诗我很喜欢。我们看了《骇客帝国》之后,才发现我们可能都活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因为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做到给你灌注一大堆东西,而你什么都不用干,你的脑电波能反映出来。所以很难讲我们不是什么试验品。

换言之,我们可能是试验品,但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试验品。就相当于我们实验了很多小鼠,但它不知道自己被做了实验,它的生活也很真实。

 

 

 

 

 

剑桥大学和BBC评选"千年思想家" 牛顿排第三爱因斯坦第二 他是第一

 

  他是谁?

  1818年5月5日,一个小男孩出生了。他挥舞着小手,张大嘴巴,竭尽全力地哭着,也许,他想告诉世界:我来了;也许,他想问:我从哪儿来?也许,他在困惑:我将去向何方?

 

  小男孩的父亲给他取名卡尔·马克思。只是这位父亲不知道,这个孩子将会有怎样的未来;也不知道他会有一个叫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挚友,他们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友人更会帮助他完成未竟事业;更不知道他将会千古留名,影响世界上很多、很多,很多的人……

 

  马克思从小就显示了他的不同寻常,他思维活跃,口才很好,在小伙伴们中很有号召力。还是孩子的他,就已有了很多的“粉丝”。

  有人说东西方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但有趣的是,19世纪西方的中学教育也有一个类似的命题作文:长大你想做什么?

 

  可以想见,在那时,跟马克思同龄的同学们,也许有人写当律师,有人写做医生,有人说当教授……而只有17岁的马克思再次显示了他的非凡——“为人类而工作”!

 

  中国有句俗语“雄心壮志容易讲,最终实现万般难”,马克思,本来可以衣食无忧地过着他的优越生活,但他为了实现他的志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

  “千年思想家”是怎样炼成的?

  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讲,人做学问要经历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大致意思就是说这人很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

  那么,马克思立志之后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1835年10月,马克思遵照父亲的意愿,进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第一学年结束后,他转到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柏林大学浓郁的哲学氛围使马克思对哲学产生了兴趣,他试图建立一个法哲学体系,为此,他通宵达旦的研究、殚精竭虑的探索,并写了约300页的文稿。但他之后真想大呼一声“I服了YOU”,因为他发现:自己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黑格尔体系的开端。(翻译一下就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有没有觉得通俗一点了?)

  所以,你也看到了,马克思也迷茫了:敢问路在何方?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是说这人要有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的态度。用当下最流行的话说:不怕被虐,而且要有“任君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君如初恋”的觉悟和品格。

  当然,如果马克思如大多数人一样,也会就此罢手了,怪只怪自己涉猎不广,又或没有生在黑格尔之前。但是,他是马克思!他选择了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体系、古希腊哲学、世界历史、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等,并从中深受启发。其中,仅就研究古希腊哲学方面,他就做了10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之后,他一直孜孜不倦的读书,像“一架注定贪婪读书的机器”。(这话可是马克思的原话,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了吧?)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虫”。为了实现“为人类而工作”的志向,他一边进行理论研究工作,一边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创办杂志、发表文章,为受剥削的无产阶级发声、指引方向。

 

  为此,他先后四次遭到驱逐,多年穷困交加,数次经历丧子之痛。但即便道路如此坎坷,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嘛,就是量变成为质变了。

  1848年,马克思与挚友恩格斯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开启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我忽然想写一篇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就叫:论一个朋友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马克思后半生最伟大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在此后的20多年中,马克思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最终写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资本论》。据统计,马克思在20多年里,读了1500余部书籍,其中有800多本著作在《资本论》中引用过。(这是什么,这不就是在完美地诠释什么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看看。

  编辑:李泽镔 责任编辑:张雯

  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

  2018年5月6日更新

 

 

 

 

 

惊了!这竟是马克思的原话!

 

  今天上午,中国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以最高规格纪念老马同志。前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向这位思想和行动的巨人致敬。

  在中国,马克思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但是,马克思的原著其实越来越少有人读。因此,一个完整的马克思到底什么样,真正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

  因为学科原因(也出于好奇),我在念研究生的时候,踏踏实实把马恩著作读了一遍,当然很多是针对学科读的,必然有侧重。

  今天,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日子,我用了一个上午翻出了当年的读书笔记,整理和抄录给我的读者们。

  通过马克思原汁原味的语录,你会发现,马克思说了很多你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话,而这些话,时隔百余年,依然振聋发聩。

  大师就是大师,从不会随着岁月尘封。就像经典永远是经典,始终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01、报刊是公众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报刊有权冒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必须记住,不带刺的玫瑰是没有的。

  【编委点评】对此,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补充道:报刊的首要职责——保护公民不受官员逞凶肆虐之害。

  02、旧的传统观念被生活揭穿得越多,它们对自身的捍卫越坚决,语言上越加虚伪,越加道德化,越加神圣化。

  【编委点评】这句话可以通俗地理解成,虚伪者被揭穿的时候,如果不是恼羞成怒,那一定是想尽办法掩饰自己。如何演掩饰自己呢?就是用虚伪的语言,占领道德制高点。

  03、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的信息,才能得到完全的精神解放。

  【编委点评】人总是渴望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周遭的世界,闭塞的空间里,不仅不会有精神解放,带来的终将是压抑和守旧。

  04、把教条谱成乐曲是荒唐的想法。

  【编委点评】但有这样荒唐的想法的不在少数。

  05、舆论是国家立法最丰富、最可靠和生气勃勃的源泉。

  【编委点评】所以要善于了解舆论、倾听舆论,允许耳边传来真实的声音。这样才能保证立法有的放矢,并返回头去引导舆论,而不是强制和虚假。

  06、调查调解组织是官方减轻舆论压力的安全阀。

  【编委点评】这既是新闻机构的功能和职责,同时也是群众工作的必由之路。要调查掌握真相,然后通过真相的传递减轻舆论的恐慌。

  07、在警察和入场券的保卫下舆论才敢成为舆论,这是多么微妙的有组织的舆论啊。

  【编委点评】公权力要始终葆有敬畏之心,不轻易介入舆论。

  08、从事宣传令我讨厌,占去许多时间,纯粹的科学工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编委点评】马克思对宣传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宣传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对此,恩格斯则更狠一些,他说:斗争是最好的宣传手段。恩格斯还说,宣传上的策略在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群众。这句话是标准的实用逻辑,可以理解成不明真相的群众是一张白纸,最容易感召。

  09、德国工人从小就受官僚主义的训诫,相信权威,相信上级机关,首先应当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精神。

  【编委点评】马克思看到了本质,就是不畏强权,解除一切束缚。在他看来,工人醒了,全世界就醒了。

  10、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编委点评】这是马克思引证圣经的话,后来共产主义者很忌讳谈及其他信仰,其实通读马恩著作会发现,马恩有大量文章都在谈及宗教,并从宗教中汲取了很多成果。

  11、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会失去权力。

  【编委点评】这个辩证关系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有好人,才显出坏的是坏的。权力要尊重非权力,权力才是权力。

  12、任何报纸广告都是智力的表现。

  【编委点评】马克思的思想是非常金光闪闪的,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看到了广告的价值。不排斥广告,才能让媒体生存下去。

  13、监视普通人的私人谈话、私人邮件和在家里发表的意见,是最卑鄙的特务活动。

  【编委点评】马克思给出公共舆论场和私人领地的边界。

  14、长久不能实现的希望使人痛苦,长久不能证实的预言使人怀疑。

  【编委点评】这句话相当深刻,人的神经就像橡皮筋,长久紧绷,弹性会越来越小,活力会逐渐衰竭。

  15、只能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编委点评】这句话我在文章里常用,我们中国话也常说,以心换心。信任绝不是单边的,你不信任别人,就不能要求别人信任你。对此,恩格斯也曾有句经典的补充,他说,狂信是不能持久的。

  16、在编造英雄事迹和民族功绩方面起作用的,是无知和民族虚荣心。

  【编委点评】真实是最能穿透人心的力量。每说一个谎,形象就坍塌一分。尤其对于英雄事迹,无须拔高,也无须渲染,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不必塑造虚无,真实才是生命。

  17、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着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

  【编委点评】为什么说小平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者,他把马克思这句话用行动翻译了过来,他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的唯一标准。是不是真理,不在理论体系的自圆其说,在成果。

  18、做隶属于一个党的报纸编辑,对任何一个有首创精神的人来说,都是一桩费力不讨好的差事。马克思和我向来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我们永远不担任这种职务,而只能办一种在金钱方面也不依赖于党的报纸。

  【编委点评】这是恩格斯的一段话,他和马克思都很勇敢,但时代不同了。

  19、党内的分歧并不使我不安,经常发生这类事情而人们都公开发表意见,比暮气沉沉好得多。

  【编委点评】这也是恩格斯的一段话。当然如果大家目标一致,旗帜鲜明,始终有默契和共识,既不分歧,又不暮气沉沉,那是最好的。

  20、在中国太平军看来,一个人头并不比一个菜头贵。

  【编委点评】马克思谈及中国的时候很少,有提及的时候也多是负面。比如对太平军的看法,他和我们课本上的表述就大相径庭。

  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思想也在不断进化。不管怎么说,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为黑暗中的中国照亮了一条光辉的路。

  曾有人这样总结:马克思之前的历史,都通向马克思;马克思之后的历史,都是从马克思重新出发的。我们今天隆重纪念马克思,是纪念一种思想,更是纪念我们国人不断摸索向前的坎坷之路。

  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一种信仰,而信仰本身应该是完整的,真实的,可引领我们解决问题并实现精神上自我修复的。

  从这个层面看,我们确实有必要说一声,谢谢你,马克思同志。

  文章来源: 一号编委 编委汇

  2018年5月7日更新

 

 

 

 

北大最短毕业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 赢得9次满场热烈掌声!

 

 

 

 

 

一分钟人生哲学

 

 

 

 

 

这是今年听过最好的演讲: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人生有无限可能,别给自己设限,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节奏,余生漫长,莫要慌张。

这个视频真的说的好,每个迷茫的年轻人都应该看看!

 

 2018年5月7日更新

 

 

 

 

 

 

《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如此描叙中国人

 

  近日一部名为《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的作品面世,它将一批此前只以德语出版过、且没能得到广泛传播的爱因斯坦私人日记翻译为英文,其中包括了他1920年代在亚洲的游历。令人惊讶的是,日后被视作人道主义倡导者的爱因斯坦,竟在当年表现出过明显的种族倾向与厌女症,尤其是对于中国人。

  这一部分日记写于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爱因斯坦对他看到的中国人的评价是“勤劳的、肮脏的、愚钝的人”。他写道:“中国人吃饭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树林里解手时那样蹲着。而且他们还蹲得特别安静和端庄。哪怕是小孩子也是看起来无精打采与迟钝麻木的。”

  爱因斯坦尤其对中国人的“过度生育”颇有微词。他写道:“如果中国人规模超过取代了其他种族可不妙。他们真是枯燥乏味得难以言说。”这本书的译者,加州理工学院学者Rosenkranz认为,将其他种族民族的人口规模视作威胁,显而易见已经是一种典型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对于勤奋工作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的评价是:“那些像马匹一样劳作的人们,麻木得仿如他们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正在遭受些什么。这就是一个畜群一般的民族……更像自动机械而不是人。”

  让译者尤其惊讶的是,爱因斯坦竟然还对中国女性作出了一些近乎厌女症的描述:“我几乎看不出中国男人和女人(外观外貌上)的区别;我就不明白中国女人到底有什么吸引力,竟然能够吸引中国男人至如此程度,以至于让男人无法抗拒生育这么多后代的冲动。”(我:)

  中国人也不是爱因斯坦唯一抱怨过的亚洲人,他也评论过斯里兰卡人“居住在极大的肮脏与恶臭之中”。

  但是,爱因斯坦对日本人的评价却是出人意料地积极:“日本人是低调的、体面的,总体来说非常吸引人的。”他写道:“(日本人有着)从其他地方的人们身上都难以看到的纯洁灵魂。每个人都应该喜爱并羡慕这样的国家。

  日后的爱因斯坦除了在科学上的成就以外,其在政治社会议题上的人道主义立场同样远近闻名,联合国难民署甚至在宣传上将后来流亡美国的爱因斯坦作为难民的代表和人道主义的象征。也许人也总是在历史的进程与自身的际遇中不断变化成长的吧。到1930年代,身为犹太人的爱因斯坦切身体会过纳粹的种族主义恐怖后,或许终于能意识到偏见的可怕力量并不止于日记本上的两行字,那也是说不定的事情。

文章来源:猫眼看人

2018年6月28日更新

 

 

 

 

 

 

安乐哲:儒学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道统传承

 

 【《新华每日电讯》编者按】

  在西方,安乐哲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有力传播者与阐释者,当他来到中国,就又成为帮助中国学子向世界准确表达和讲述中国哲学的人。

  “人类现在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国际反恐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单靠中国没有办法解决,单靠美国也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要么一起全都赢,要么一起全部输。”

  在安乐哲看来,儒家传统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性”理念,正是其对于当今世界的价值所在,它或许能为人们提供现下居于强势地位的个人主义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安乐哲。受访者供图

  “不不,‘学以成人’这个题目并不是我提的,只能说与我的研究范围一致。”71岁的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走下楼,将我们迎进他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居所,又为我们端上冲好的茶水。

  几小时前,他刚结束一场漫长的飞行,从欧洲飞回北京,不久后又要赶赴上海参加另一场学术活动,但在紧张的行程中,他的声音和动作里,始终流淌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温和与耐心。

  8月13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自1900年第一届世界哲学大会举办以来,这一全球哲学界盛会首度由中国主办。

  我们曾听闻本届大会主题的拟定与安乐哲有关,他立刻否定,随即高度评价了这一主题:“题目非常好、也非常‘中国’,世界哲学大会在中国举办,并且讨论这样一个题目,对中国是一次很好的讲述自己并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这位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席教授、中西比较哲学界领军人物之一的学者一生所致力的事业,正是推动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学思想的国际化,增进其与西方学术的彼此沟通和了解,让其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安乐哲提出了“儒家角色伦理学”等理论,对儒学做出创造性的阐释;

  他翻译了《论语》《孙子兵法》《淮南子》《道德经》《中庸》等多部中国哲学经典;

  发起成立了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长期担任《东西方哲学》《国际中国书评》杂志主编;

  他主编的美国州立大学出版社“中国哲学和文化丛书”,迄今已出版了80余本中国哲学与文化主题著作……

  人们评价说安乐哲“把儒学带出了唐人街”,他的工作改变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哲学的成见。

  “我来中国不是为了给中国人讲他们爱听的话,而是我认为世界正处于转折时代,文化应当是融通的,不能只有‘西方化’而要‘东西方化’。”

  安乐哲说,“中国哲学中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非常重要的思想,我们要问,这些思想在今天有没有价值?如果有,就要让它成为世界文化秩序变革的资源。我们能看到中国现在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这是中国在学习西方,可是我们西方还没有开始学习中国,这是我们吃亏了。”

  “我不认为儒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位置”

  “‘美国优先’这种追求你输我赢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制造出的竞争和分裂只会不断激化矛盾,我们需要改变”

  1947年冬,安乐哲出生于加拿大。父亲是个侦探小说家,哥哥教授英国文学,曾有一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

  1966年,在美国读大学的安乐哲申请到赴香港做一年交换生的机会,这不长不短的一年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这一年间,安乐哲第一次听说了孔子,他有了一个与英文原名谐音、出自《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中文名字“安乐哲”;他常去听唐君毅、牟宗三等先生的课,还跟随劳思光先生学习文言文,精读《孟子》;他发现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生活如此不同,尤其是那种彼此关爱的人情关系……

  “我有一种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我跟中国同学们的接触越多,我的好奇心就越让我想更多了解他们的价值观有多么不同。”

  这份好奇引领着安乐哲,让他注意到西方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要区别,比如,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世界观,是“一多不分”“天人合一”的,西方思想传统的主导意识则是“超绝主义”“二元主义”的。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强调个体性的“人”与中国哲学中重视与他人、家庭、自然及宇宙间相互依存关系,由关系构成的“人”,是在截然不同的两种宇宙观下的两套概念。

  这种差别常隐藏于人们未经留意的日常词汇里,举例来说,中文中的“大家”,对应的英语是“everyone”或“everybody”,但二者却拥有不同涵义。

  英文强调的是具有独特性的“每一个人”,汉语则体现了“家”在儒家传统中的重要位置,和人与人并非孤立的绝对个体的世界观。

  “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如果放在儒学中,所对应的英文翻译就不是会议使用的‘learning to be human being’,而应是‘learning to be human becomings’。”

  安乐哲说,“因为区别于西方本体论,儒学里的‘做人’是一个过程,没有生即为人的human being,只有学以成人的human becomings。加了‘s’,使用复数,是因为中国哲学中的人都是互相依靠、彼此需要的,在中国哲学里没有西方个人主义虚构出的绝对个体。”

  在安乐哲看来,儒家传统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性”理念,正是其对于当今世界的价值所在,它或许能为人们提供现下居于强势地位的个人主义以外的另一种选择。

  “人类现在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国际反恐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单靠中国没有办法解决,单靠美国也没有办法解决,我们要么一起全都赢,要么一起全部输,‘美国优先’这种追求你输我赢的观念已经过时了,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制造出的竞争和分裂只会不断激化矛盾,我们需要改变。”安乐哲说,他很欣赏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说这是“聪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这一理想。

  安乐哲指出,要应对时代的困境,必须动员所有人类文化资源,儒学也应为新的世界文化秩序的形成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仅西方听不到儒学的声音,中国人自身也在批判和边缘化儒家思想。“我不认为儒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应该有一个自己的位置,近200年来,中国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让中国传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并被西方理解”

  中西文化间长期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关系,安乐哲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中国在向世界介绍和讲述自己思想传统的过程中,没有“讲自己的话”,而是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理解和解读,“这其中有西方人的问题,也有中国人自身的问题”

  在面向中国大学生和青年学者的讲座上,安乐哲经常提及一种现象:中国的书店和图书馆里,能够轻松找到各类西方文化书籍,而在西方的书店和图书馆,中国文化的书籍要难找得多,且《论语》《道德经》《易经》等中国哲学经典通常被摆放在“东方宗教”一类的书架上,而非哲学书架。

  哈佛、斯坦福等西方高等学府的哲学系根本不教中国哲学,想要去那里攻读中国哲学需要去亚洲学系或宗教学系。

  中西文化间长期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关系,安乐哲认为,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是,中国在向世界介绍和讲述自己思想传统的过程中,没有“讲自己的话”,而是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理解和解读,“这其中有西方人的问题,也有中国人自身的问题。”

  一方面,许多中国哲学经典最早是由传教士翻译、引介到西方的,这让这些文本从最初就被“基督教化”了。“‘天’被对照词典,简单翻译成‘Heaven’,就是‘上帝’;‘义’成了‘righteousness’,这个词我们只有去教堂谈论上帝的意志时才用,本意是做上帝要你做的事。”安乐哲说,这种翻译使儒学等中国哲学与西方宗教产生了关联,造成影响持久的误读。

  另一方面,19世纪后半叶,东方国家照搬了西方的教育体制,“你们的大学和学科使用的都是我们的框架和我们的词汇,很多现代概念都来自西方,是在用西方的概念,按照西方的价值和文化结构去理解中国自己的传统。”

  譬如,哲学家冯友兰就曾在《中国哲学史》开篇写道:“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今欲讲中国哲学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将其可以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选出而叙述之。”

  历史学家傅斯年则在给胡适的信中表示,用西方哲学的名词和方式讲中国传统思想,“不是割离,便是添加”。

  安乐哲觉得,自己与费孝通的思考路径有共通之处,“费孝通去英国留学后,发现西方对个人的理解与中国传统中对人的理解不同,他在《乡村中国》中说我们需要另外一套话语来谈论中国的社会结构、宗教和哲学,提出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概念,某种程度上,我也是在做这种工作。”

  从1993年至2009年,安乐哲与合作者重新翻译了一批中国哲学经典,他们在翻译中建立了中西两个文化语境,通过两个语境的比较对照,试图将中国哲学文本放回中国传统的文化语境中去还原和理解,纠正早期传教士翻译带来的误解。

  2017年启动、为期5年的“翻译中国”项目同样是在这一比较哲学方法论框架下进行的,安乐哲率领团队将中国杰出哲学家的主要成果译成英文,并把海外比较哲学与儒学优秀著作译成中文。

  在西方,安乐哲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有力传播者与阐释者,当他来到中国,就又成为帮助中国学子向世界准确表达和讲述中国哲学的人。

  现在,安乐哲一年要在北京大学开设3门课程,“下学期,我会开一门《中国哲学经典的英译研究》课,目标是让年轻的中国哲学学者能够用英语讲述中国哲学,不是讲西方立场的中国哲学,而是用中国立场讲他们自己的中国哲学,让中国传统用自己的话讲述自己,并被西方理解。”

  “中国年轻人的问题,是对自己的传统了解得不够”

  安乐哲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会轻易断掉,因为它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包容性、混合性的,它会变通、能温故知新,是不断演化、不断吸收外来因素的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陈来曾经评价安乐哲,说他的重要贡献是“一个外国人告诉我们年轻的学生,应该再一次看到他们自己的传统。”

  在中国,安乐哲时常遇到对儒学和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抱有疑问的年轻人,他觉得“中国年轻人的问题,是他们对自己的传统了解得不够,他们对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本质所在了解得不够。”

  “想想这个问题:古罗马与现在的意大利有什么关系?古希腊和今天希腊这个国家有什么关系?——有一点,可是不多了。再想想中国的传统和今天的中国又是什么关系?”

  安乐哲认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会轻易断掉,因为它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包容性、混合性的,它会变通、能温故知新,是不断演化、不断吸收外来因素的一种生生不息的传统,“在西方,一些宗教彼此之间的关系很恐怖,可是中国的儒释道并不会这样。”

  安乐哲提到,“儒学”的英文“Confucianism”是由英国在香港的第二任总督造出的词,听上去像是“孔子主义”,类似马克思主义、黑格尔主义等词汇,但他认为“儒学”并不是“孔子主义”或者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社会阶层对道统传承的提倡。

  “儒学就是一种一代一代的传承,它认为我们有责任理解和继承前人传给我们的文化传统,并且不断扩大和丰富它。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模式,是今天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态度,将文化传统代代传下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安乐哲感觉,从20世纪初以来,中国一度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直到今天,很多年轻人一听到儒学,就说是陈旧保守的思想。可是变化在逐渐发生,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正在转变。

  “我第一次到中国大陆,是1985年去上海,我记得看到的男女老少穿戴都差不多,吃的东西也差不多。几十年过去,中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发展迅速,是该到文化方面发展的时候了。随着经济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越来越自信,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也越来越感兴趣。”

  他把话题又带回了世界哲学大会,“所以在这个转折点,能在中国举办这样一个会议是很有价值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哲学不是用来烤面包的,但是哲学有它统领性的学术地位,很可惜的是,人类现在有点过分追求金钱。我认为随着中国的发展,哲学在中国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这些年,不时有人质疑安乐哲对中国哲学生命力与世界新文化秩序的论断,听上去太过“理想”,对此,他微笑以对:“可是理想不是做梦,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天最黑的时候,人们最需要理想。”

  原标题:《“西儒”安乐哲:中国哲学应当发出自己的声音》

  记者:王京雪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8年8月17日更新

 

 

 

 

 

大型纪录片《先生》十集(完整版)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

       "莫放春秋佳日去,最难风雨故人来",初看是喜语,再看是痛语,再再看,或看出旷达。

       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终不及"先生"二字来的亲近且大气,可以俯身可以仰望。这在当下虽是个加上姓氏就被常呼的字眼,却又是个能遥想到鞠躬的场景。先生,几千年的敬语,也被冬烘过,也被秋杀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我们这代人上学时,私塾和学堂已远,戒尺和鞠躬已远,破四旧里,先生落魄;三十年后的市场化中,先生贬值或被作价。教育大景,江河日下入大坝,蓝天白云走黄沙。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

       一部回溯民国先生的十集纪录片,共鸣了隔代不相逢的后生们,《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大家身影,揭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梳理中国教育百年间的重大事件、观念嬗变,旨在溯源问脉,固本图新。十集选定的十位人物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他们也曾身为学生,唯理想至老不灭,或者说破灭一次,再理想一次。在波澜壮阔的文化民国、烽火连天的战乱守拙、大江大海的南渡北归里,他们宛如灯塔,各自照亮一方山河,但为今日中国教育立镜一面,呼喊十声,余音袅袅里是千年前范仲淹先生的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先生》第一集: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他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7年3月28日组织、发起"护国救党运动",揭开4.12屠杀序幕。1928年至1940年专任**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先生》第二集: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先生》第三集:马相伯

        马相伯(1840年4月17日—1939年11月4日)原名马志德,圣名若瑟,又名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以字行,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

        祖籍江苏丹阳,生于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杰出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

        著作等身。后人辑有《马相伯先生文集》。其故居有江苏丹阳、丹徒,上海徐家汇、松江泗泾等地。墓园在上海宋庆龄陵园内。

  《先生》第四集:张伯苓

        张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寿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家,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张伯苓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后获得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曾受教于美国教育家、哲学家杜威、桑代克等人。 1948年6月,曾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避居重庆。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先生》第五集: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先生》第六集:陈寅恪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先生》第七集:梁漱溟

        梁漱溟(1893.10.18-1988.6.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中国文化要义》

  《先生》第八集:晏阳初

         晏阳初(1890年10月26日 - 1990年1月17日),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

        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先生》第九集:竺可桢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 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先生》第十集:梅贻琦

        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本篇内容包括图片、视频、文章均来自网络。

  2018年6月28日更新

 

 

 

 

记住了!除了自己谁都指望不上……

这个世上人人都很忙,

不是你痛了,就有人心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

哪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别人。

别人看到的只是表面,

你开不开心,你快不快乐,你幸不幸福,

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

心中的苦,眼角的泪,也只有自己懂,

大部分人都喜欢看笑话,

真正伸出手帮你的却没有几个。

社会现实,人心复杂,

你永远都不能指望别人,

想哭的时候,拼命忍住,

委屈的时候,出去走走,

想放弃,想逃避的时候,

告诉自己别认输,

因为没有人能无缘无故给你帮助,

没有谁能不求回报对你付出。

这个世上,

真正对你好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

但是,却不能一直指望他们,

总有一天他们会老,

还得需要你去照顾,

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勇敢,

你若不努力,谁给你希望。

所以,千万别指望任何人了,

勇敢的抬起头,坚强的站起来,

让别人对你另眼相看,

钱财不多,自己去赚,

生活不好,自己改善,

没有雨伞,跑快一点,

没有靠山,自己勇敢。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强者,

再也不会向别人索取温暖,

再也不会向别人乞求可怜。

2018年5月7日更新

 

 

 

 

 

十八层地狱,受刑图(因果不虚)

 

2018年11月22日更新

 

 

 

 

 

浅谈《卦不空断 命不空算》

 

  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规范,称之为行规,术数界也不例外。比如,对于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的问题,祖师爷早有训诫:卦不空断,命不空算。

  至于《卦不空断》,以大六壬为例,前贤早有明文:

  凡六壬课占,诚占必准,不诚则否。

  诚者,心一而已,焚香虔祷,心固一矣。仓猝惶急而占,心亦必一,故此占皆准,若懈怠游戏而占,百无一准。 

  为人占事,必取课金,非为贪财,良因不取课金 则人随便来占,不免懈怠。限以课金,则世人惜财,非不得已 则不占,不得已 则心诚,诚则准矣。

  一事只占,再占则渎而不靠矣。设占后未见应验,或事中又生变化者,不必再占,即以前课尽心推求,无不昭然若揭。

  常事原只一占,若遇疾病危急,灾难逼迫之际,虽迭次占之,亦必皆准,于此见神明仁慈,怜其慎恻之诚,故略其再三之渎也。然亦必所占顺理,非理之事,神岂来告?

  以上训诫明确指出了课金的重要性,可惜世人不能领会前贤立言的深意,以为这仅仅是钱的问题。

  至于《命不空算》,古人就说得更明确了:

  算命不算空,算空两不公,男人伤妻财,女人伤老公。

  古人如此立言,我想,应该有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金钱是衡量诚意的标准之一,算命要有恭敬心。舍不得付出,只想知道答案(天机),本身就违背天意。

  其次,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俗话说,十年出个状元,二十年难精周易。你对命师的辛苦付出是否尊重,不用“润金”表达,仅仅一个“谢”字,真的安心吗?

  再次,命理界确实存在特殊的“免费服务”情况,不过这是特殊情况,其有三:

  1. 阳寿将尽之人不收费。

  2. 从此一败到底,永无出头之日的人不收费。

  3. 大祸临头又无法化解之人不收费。

  另外,富贵者多收,贫穷者少收,如此等等。

  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

  如果一个人去找算命先生算命,算完后算命先生告诉他,他的命不用付卦金了,这个人就会大哭一场!

  为什么不收他卦金,他不仅不高兴反而会大哭一场呢?我想,上文应该阐述得很清楚了。

  当今社会,则恰恰相反,人人都以为越优惠越好,最好免费,否则,就认为卦师(命师)太计较了。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是不知天道也!

  天道循环,要的是平衡,想要得到,就一定要有付出,上天有好生之德并不是可以让人予取予求,想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

  恭敬、舍得,天机可问。

  否则,天 不告!

  文章来源:邹煜聚易堂易学文化

  2018年11月22日更新

 

 

 

 

 

因果不虚

 

俄罗斯钻探钻开地狱之门/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因果不虚】

  轮回由业和烦恼之力所生,是一张天罗地网。轮回众生以各自所积累的善、恶之业为因,转生到轮回的善趣、恶趣当中。无论积累了任何善、恶之业,虽历经了百劫也不会失坏空耗。一旦因缘汇聚,时机成熟,果报自会现前。如佛经所言:“众生所造之诸业,虽经百劫不失坏,因缘汇聚时机至,作业果报将成熟。”

  轮回是由业力所生,由业果所成,上升善趣或下堕恶趣就是自己的业力所造。善业会带来安乐,恶业会出现痛苦,善、恶果报不可能颠倒。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思考,观察善不善的因果规律。相信因果不虚,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并尽心忏悔恶业罪障。

  怎么观察呢?比如熟读佛经因果方面的公案。有个公案里讲到一个老太太,拒绝一位比丘上门借住要求,结果变成了乌龟;比如龙树菩萨,虽证悟空性,因小时候割草种下了误伤小虫的因,后受吉祥草割头的果报;还有很多高僧大德的地狱游记等等,也讲了因果不虚的道理。现在西方也有许多科学研究,像催眠以及还魂等事例;还比如:有些人遭车祸或其他原因死了,投身到其他地方后说出前世的事情等。这些例证都证实了因果及前生、后世的存在。

  我在藏地超度时,一个老太太不停地叫唤:“孩子们快点来救我,旁边有很多小羊羔、小牛犊在咬我。”为什么呢?因为老太太年轻时候为了孩子们、为了生计,杀小羊羔小牛犊,小羊羔皮价高可以卖钱,杀小牛犊母牛可以挤奶。这样未死报应就显现,真死了报应会到哪里呢?现在犯杀业的人,不但要受地狱之苦,还要遭受五百次被杀果报。即使有机会重新做人,也要感受重病、不悦意等恶果。

  本师释迦牟尼佛讲了各个方面的因果,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生起因果不虚的胜解。

  文章来源:福慧同行

  2018年11月22日更新

 

 

 

 

 

 

老和尚講:五雷正法到底有多霸道?雄踞萬法之首、主宰天地風雷!

 

 

  五雷正法到底有多霸道?

  雄踞萬法之首、主宰天地風雷!

  雷法是道士根據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人的精神可以感通天地,合於自然,而且還可以進一步掌握天地風雷。在雷法道士們眼裏,風雲雷電晴雨等自然現象,完全可以通過自己存思變神,感通天地而制造出來。呼風喚雨、翻江倒海,似乎都在指顧之間。

  在眾多道門高真的倡導下,雷法盛行天下,曾經一度雄踞萬法之首,成為道教法術的最高代表,引起世人廣泛關註,影響非常之大,甚至一直延續到現在,雷法的思想基礎是天人感應論,認為宇宙是大天地,人身是小天地,人體各部分都與大天地相符(合)相應,其頭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臟像五行,其精氣神無不與天地相通相感。

  雷法的天人合一論

  概而言之,人與天、地並為三才,同為元氣所生,陰陽所化,所以內外相應,天人相附,人的身上蘊含著天地的靈能,通過後天的努力與潛心的內煉,完全可以役使雷霆,撐握自己的命運。正如《黃帝陰符經》中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雷法內煉功夫的核心,就是要在凝神入靜的狀態中,去用心感受天氣變化對身體內部的影響。對此,白玉蟾祖師有著比較細微的體會,他說:“風者,巽也;火者,心也;雷者,膽氣也;電亦火也;雨者,腎水也。運動自己陰海之氣,遍滿天地,即有雨也。晴者,心火也。想遍天地炎炎大火,燒開自身氣宇,乃晴也。雪雹,盡用陰氣逆轉,存陽先升,陰後降,方知是也。”這裏講的就是天地風雨雷電等是與人體一一對應。

  內煉成丹,外用成法

  法力不是單純的個人修煉產物,它秉含了道教諸神所恩賜之神力,是一種“神聖的施予”。上至三清四禦祖師,下至雷部諸位將帥,都是修煉雷法的道士祈請加持法力的對象,所以修煉雷法,需要在感動中尋覓到無窮的力量,需要法師由心性而凝煉深厚的丹功,用虔誠的信仰來召攝大道神明,二者自然合為一體,才能去操控應用天地間最為強大的雷霆之威。宋元清微道士行雷法,就是通過“內煉成丹”而“外用成法”,通過“存神變神”而“召帥遣將”,最終在登壇行法時產生驚人的一種法力。

  其實雷法本身就必須依靠內煉作為根本。神霄派王文卿祖師指出,內丹修持以定息靜定為下手功夫,然後存想水火交媾,金光運轉,存神召將,白玉蟾祖師認為,丹道與雷法的基礎是一樣的,那就是人體的精氣神。他說:“收氣存神,惜精愛己,內煉成丹,外用成法。”這裏所說的“法”,即是指雷法。並引《老子》之說,以證雷法、丹道的同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一者,氣也。天地以氣而升降,人身以氣而呼吸,能知守一之道,靜則金丹,動則霹靂。”

  內丹之道可以幫助修法道士打通邁向虛無界(即“無”的境界)的種種阻礙,真正把握宇宙的道體,從而自然具備雷霆之力的使用秘訣,由此可見,雷法與丹道本為一源,在身體內養可以煉成金丹,外用就變化為雷霆,兩者互為體用,融洽無間。

  雷法的核心內秘,變神

  存神指存思或冥想身內的神或天地之神,但並未合和為一。而變神,是指在內煉或施法時候,道人必須進入一種特異的精神狀態,即化去自我的存在,轉變化身成為真神,然後人神合一,也就是說,變神之後,法師就是元始天尊,就是太上老君,就是你所信奉的尊神。因此,他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在替天行道,代神運化。

  變神的關鍵在於運用意識的力量,存想自己變化成為神靈,人神無別,達到一種非常崇高神聖的境界。換句話說,此時此刻的你由凡人的層次上升為神靈的層次,從而進入一種代天行化的玄奧的精神狀態,在這種狀態與經驗中,神靈整個的進入了信仰者的身體、精神之中,或將他融入了神靈自己的神聖性質中,與神的精神混合一體。於是,高道們已經跨越了人神之間的界限,完成了根本的轉變,把個人與神結合起來,從而可以用神靈的身份感召萬神,濟世度人。

  變神的前提是修道者必須熟悉尊神的形象,牢記尊神的法相,否則無法變化。由此可見道教神仙圖像的重要性,他們不僅是人們崇拜的偶像,亦是道士內修的裝備,當然變神的基礎是必須有深厚的德行與內功。如果不修道德戒行,不積靜定功夫,想通神、變神如癡人說夢。正如《道法會元》講的:“欲變神為玉帝、北帝、上真、天師,不藏魂收魄,欲步鬥罡,不以神合神,不以氣合氣,不假借上帝之真光,不仗天真之威力,冒取罡之正氣難矣。”

  雷法靈驗的關鍵

  白玉蟾祖師說,雷法符咒的能不能靈驗,主要是看行法者的內煉功夫,而內煉功夫全在於他的內心。又說:“至道在心,即心是道。六根內外,一般風光,內物轉移,終有老死,元和默運,可得長生。”

  他說:“萬法從心生,心心即是法,語默與動靜,皆法所使然。無疑是真心,守一是正法。守一而無疑,法法皆心法。法是心之臣,心是法之主。無疑則心正,心正則法靈。守一則心專,心專則法驗。非法之靈驗,蓋汝心所以。”

  《清微丹訣》中所說:“正己誠意,神氣沖和,故道即法也,法即道也。天將守律,地只衛門,元辰用事,靈光常存,可以驅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初不必許多枝蔓,惟正一字而已,無所不達。”所以如果心合於道,守一通靈,就能作法感召神靈,無一不應。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11月22日更新

 

 

 

 

 

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

 

  做菜时先少放一点盐,不够再添,这是留有余地。

  新买的裤子,因为太长穿不了,去裁的时候叮嘱裁缝少剪点,以免剪短了不合穿,这是留有余地;

  雕刻人像时,鼻尖先留高一点,不像的话再慢慢削减,这也是留有余地。

  凡事留点余地,是生活经验,也是人生智慧。

  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

  有次,诗词君在去送朋友的途中,听到过这样一段对话:

  女孩对身边的父亲说:“哇,一个学期没回来,咱们楼道变得好干净啊,之前可不是这样的!”

  父亲拿着手里的瓶子对女孩说:“因为大家都会把瓶子扔进垃圾桶!”

  其实,把瓶子放进垃圾筒是为了让清洁工捡,那是清洁工的一笔隐形收入,这样他们会很珍惜这份工作,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当初大楼的清洁工换了很多,可卫生状况一直不好。最后大家想到这个主意,卫生状况才彻底改善。

  留点漏洞,让别人也有利可图,这样才能合作共赢。

  其实,人与人交往都不必太精明,小事糊涂,关系才会更融洽。

  与人交往中,我们总是容易把话说的太满,事做的太绝,以至于没有回旋的余地,特别是当我们在面对敌人的时候。

  实质上,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

  春秋时,燕将乐毅出兵攻打齐国,最后仅剩吕城和即墨没有失陷,后来吕城失守,只有即墨了。

  齐军已到垂死的边缘,齐国名将田单振臂一呼“国家就要灭亡了,我们怎还会有家呢?”士兵人人有誓死报国的决心,结果一战收复全部失地。

  如果燕军在打到即墨城下时主动示弱后撤,齐军怎会有视死如归的豪情?

  不让别人为难,也是不让自己为难,为别人留一条路,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对自己更应当如此。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与别人相比,庖丁的高明处不在于结果多好,而是解牛的过程中始终有余地,解牛不再是一种劳动,而是一门艺术。

  留有余地,是给自己以回转的机会,以免滥用激情,以至于后期无所发挥。

  留有余地,是要达到冯梦龙口中的此番境界:

  “人动而愈纷,我静而自正,人束手无策,我游刃有馀。”

  正如中国那句老话:“事不可做尽,人不可做绝。”

  给比你弱的人留点余地,将没有反败为胜;

  给邻居和朋友留点余地,让他们有好处可得,才会和你越走越近,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

  给得罪你的人留点余地,是一种修养与智慧。

  “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一位脱口秀主持人对希拉里写的自传如此评价道。

  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没错,他的确吃鞋子了,并且鞋子是希拉里亲自送来的。不过,鞋子的质地不同寻常,主持人吃下的是希拉里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那味道一定棒极了,因为它里面加了一种特殊的调料——宽容。

  面对主持人的嘲讽,希拉里并没有给以他猛烈的回击或等着看他吃鞋子,而是用一种幽默宽容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希拉里因而更加让人敬佩,蛋糕鞋子因宽容而更加美味可口。

  老话总说“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生活里,有许多矛盾源于口角之争,如果别人在言语上冒犯了你,不妨大度一些,一笑置之,于人于己都留点余地。

  给自己留点余地,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游刃有余。

  做人,

  多一些体谅,少一些计较;

  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

  多一些退让,少一些算计。

  “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别人有路可走,你才不会陷入绝境。

  凡事给人留点余地,是一种人生哲学,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文章来源:游小锋工作室

  2018年5月7日更新

 

 

 

 

 

 

 

 

 

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了

 

  王小波有这么一段话: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人应该学会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在能力范围之内,竭尽可能将日子过得精致有情趣,这是一个人对生活,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所谓对自己最大的尊重,不过就是渐渐学会了取悦自己,好好与自己和平相处。

  一位诗人。他写了不少的诗,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可是,他还有相当一部分诗没有发表出来,也无人欣赏。为此,诗人很苦恼。 

  诗人有位朋友,是位禅师。这天,诗人向禅师说了自己的苦恼。禅师笑了,指着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

  诗人看了一眼植物说:“夜来香。”

  禅师说:“对,这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来香。那你知道,夜来香为什么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晚开花呢 ? ”诗人看了看禅师,摇了摇头。 

  禅师笑着说:“夜晚开花,并无人注意,它开花,只为了取悦自己!”诗人吃了一惊:“取悦自己? ”

  禅师笑道:

  “白天开放的花,都是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赞赏。而这夜来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开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

  一个人,难道还不如一株植物 ? ” 

  禅师看了看诗人说道:“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来赞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做事。”

  诗人笑了,他说:“我懂了。一个人,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为自己而活,要做一个有意义的自己。” 

  禅师笑着点了点头,又说:

  “一个人,只有取悦自己,才能不放弃自己;只有取悦自己,才能提升自己;只有取悦自己,才能影响他人。

  要知道,夜来香夜晚开放,可我们许多人,却是枕着它的芳香入梦啊。”

  庄子说:“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这里的“独有”指的是独立自在,自我和谐,自我完善,也就是懂得如何取悦自己。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快乐的活出自己。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

  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了。

  从前总想事事都周全,人人都喜欢我。现在看明白了,我也不是人民币,没法让人人都满意。你对我好,我会加倍对你好;你对我假,我也不需要再把你放心上。活得洒脱一点,别被外人的眼光绑住了手脚。

 

  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明白朋友不在多而在精。

  从前我总是把极大的精力放在交朋友,总是想和每个人都混得很熟络。现在我明白了,土豆拉一车,不如夜明珠一颗。有再多的酒肉朋友,也是白搭。平时红红火火看起来一派和气,风雨关头有些人原形毕露。需要搭把手的时候,你才看懂了人心。

  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再去追求空虚的享受。

  年少时候总是喜欢热闹,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现在我明白了,平凡的陪伴最可贵,日子是清淡最享受。心安理得,心无挂碍,这种人生最是自在难得。

 

  到了一定的年龄,知道了健康的身体最重要。

  从前总喜欢把酒言欢,尽力玩闹。总是熬夜,总是贪图一时口舌之快,吃太多伤害身体的食物。 现在我懂了,好的身体才是你享受快乐的根基。多吃健康的五谷杂粮,最天然的东西才最养人。要开始好好养胃了。

  到了一定的年龄,心累,情深。

  因为走过一片泥泞的路,所以更懂真情可贵。因为见识了生活的苦,所以更明白平淡是真。日子过得再花哨,终抵不过自己内心的疲惫。学着对自己好一点,学着清淡点过日子。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

 

  心只有一颗,别太累;人只活一次,要学着为自己活。

  取悦自己,不是自私,更不是为了抵抗他人,抵抗世俗,而是让自己变得美好的同时,让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变得快乐和美好。

  人生的根本,就是学会如何取悦自己。

  文章来源:读书与旅行

  2017年10月16日更新

 

 

 

 

 

梁冬 |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世界没有意义,各种爱恨情愁都不过是昙花一现,却还是会受制于此呢

 

  “ 合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

  01

  我们可以变化成任何东西

  前面讲到“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意思是当我们能够关注到天地的变化,就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应该不应该。做了就做了,不做就不做。

  庄子继续讲“合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彼”就是“它”,西方人在讲到它的时候用的是“it”,他们称之为上帝。

  小梁不是基督徒,无法判断和表达他们的那个“it”到底是什么,大概是一个让世界运行的体系,我姑且称之为它。这句话是说与它的神明相合,与它共同变化为各种各样的形态。

  把我们放在一个巨大的生物体系里面,我们的确可以变化成任何东西。

  比如我吃过的臭鳜鱼可以变成我头发的一部分、唾液的一部分、脚皮的一部分。当我回归于尘土的时候,又会变成苍蝇的一部分、泥土的一部分、树的一部分。

  以前的人去世之后都是埋在树底下的,于是就变成了树。

  我曾经听一位自称过来人的老朋友、老顽童给我说过一件事,他说:“我有一位朋友,每次都把套套里的欲望之液,浇到他们家种的那棵兰花根部——反正浪费了也是浪费了,不如把它变为一盆兰花的肥料。”

  我觉得这位先生真会玩。

  在一个开阔的宇宙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任何一样东西变化而来,我们也可以变化为任何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叫“空信”!

  而解空第一人就是须菩提。理论上说,须菩提从很早开始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哲学家,因为当时他已经门生无数。后来乔达摩·悉达多开始讲经说法,他认为此人很厉害,于是又成为了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俩的对话就是《金刚经》。

  须菩提在《西游记》里面叫菩提祖师,也就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教会孙悟空七十二变——七十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而是百变。

  为什么你可以从这儿瞬间变幻到那儿呢?其实,我们每个人瞬间都可以变。

  一如刚才所说,我们每个人终将变成泥土,变成树;我们也都是从泥土和动植物的身体里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可以变成一棵树,变成猪八戒,或者变成一只苍蝇飞到白骨精的肚子里去……只不过变化的时间被浓缩成了一秒钟,或者半秒钟。而我们人的变化可能要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放在整个宇宙的时空里,一秒钟和一万年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带特异功能的,都是可以百变的,都是可以变化成若干事物的。

  02

  各种变化都不过是一种临时的相

  理解了前面这段话,我们才能看后面的“物已死生方圆”——这里的结束就是那里的开始;每个人的新欢都是别人的旧爱;结束一段恋情,才能开始一段新的恋情……诸如此类,生死只不过是圆环上的一个点而已。

  这是一种有趣的世界观,因为它超越了个人生命,也超越我们短暂的时空体验。

  正是有了这种“外天下”的观照,庄子才提出“莫知其根也”——各种变化都只不过是一种临时的相。

  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些变化呢?庄子说:“这就是宇宙的根源本体,是一切变化的游戏规则与机制合在一起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相。”

  “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世界有一种普遍的、隐含在内部的规律,自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于那里。

  不管今天我们有了微信、微博,还是明天有VR,后天有人工智能……以前有墨子、鲁班……这些东西都是相——现象。

  如果我们对每个发生的新现象保持恐惧、等待,以为自己可以创造什么,就会永远活在不确定的焦虑当中。

  而如果我们关注导致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力量,你就拥有了一种安定精神的锚。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关注变化,而是要知道令这一切变化的机理。与其花时间努力与这些机理相共鸣,不如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就像大家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一样。有句很流行的话:“房地产价格短期看金融,长期看人口。”意思是一个地方的房价会怎么变化,你只要看这两个数据,或者背后的两个驱动力,大致就能理解了。

  如果你再看它背后还有什么,无非就是买卖的关系——钱多房子少,还是房子多钱少。如果钱多于房子,那房价自然要涨了;如果钱少于房子,那房价自然要跌。

  我曾经看过一本叫《一个投机者的告白》的书,作者是一位老资本家,他玩过各种资本游戏:股票、期权、期货、黄金、固定资产买卖、房地产……

  他最后就说了一句话:“一切价格就看一样东西,到底是池子里的股票多,还是池子里的笨蛋多。笨蛋多股票少,股票价格就涨;股票多笨蛋少,或者大部分笨蛋已经跳到股市里了,那么这个价格就还会持续。”

  我们用他的基础原理看一下比特币就能明白。大智哥说他的一位朋友,早年在两块钱人民币能买一个比特币的时候,卖了一千个。如今一个比特币大概值几万块钱(一万美金以上),这就意味着这个人莫名其妙地损失了小一个亿。

  那又如何呢?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变化,我们可以做短期预测。如果我们看到货币本身也不过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沧海一粟,就会对货币产生一种免疫力。

  为什么这样说?小梁认为在可见的将来,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货币(市面上各种货币),可能都会变为另外一个样子。

  一个人现在存很多钱,放在未来五年、十年、三十年的时间里,可能意义并不是很大。

  03

  所有巨大变化都不会偏离内在本体

  早年我认识一位家里很有钱的富二代,八十年代的时候他爹给他留了二十万元巨款。

  那个时候二十万就跟现在几千万一样,那真的是叫巨款啊。当时一个万元户的稀缺程度,我觉得就跟现在一个亿元户差不多。

  但后来又如何呢,他手上的二十万,在今天北京三环以内也就买一个厕所,或者说一个大一点儿的厕所,一个带套房的厕所而已,还买不了一套房。

  所以当圣人理解了这一点之后,他发现如果你把这些折腾放在一个巨大的历史场合当中去看,就会产生一种无意义感。

  所有巨大的变化,都不会偏离内在的本体。——“六合为巨”(“六合”,就是各个维度,上下左右,前后内外)

  “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秋天野兽的毫发虽小,也能够与野兽的身体本身连接在一起,天底下的各种事物莫不受制于这个沉浮的规律,永远都不会改变。

  “终生不故”,字面上看是“故”,也有人认为这个字通固定的“固”。“终身不故”,就是永远不会改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小到夸克,大到外太空,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摆脱这个游戏规则。

  所以我突然开始理解《西游记》里面那个著名的场景——孙悟空的筋斗云虽然可以翻十万八千里,但也逃不出如来的掌心。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归于手。《阴符经》里说世界就像我们的手,是全息的,你跳得再远,或者岿然不动,其实都受制于像手掌心一样的游戏规则。

  小梁作为一位四十多岁的人,在读到《庄子》这段话的时候,多少感到有点儿庆幸——才四十多岁,就基本从文字上感受到了人的无意义感。

  米兰·昆德拉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写过很多有意思的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等等,其中有一部小说叫《庆祝无意义》,其实我相信他也是认为世界终将是没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世界没有意义,各种爱恨情愁都不过是昙花一现,却还是会受制于此呢?

  不过是习惯罢了,因为爱所以爱,因为痛所以苦,这个习惯根深蒂固。

  也许若干年之后我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即使不能改变,起码能够觉察这个习惯是会令我们沉浮于颠沛流离的情绪中受苦受累吧。

  讲《梁注庄子》这一年,小梁看到了自己在努力地与庄子同频的过程当中发生的种种变化。

  有时候我会觉得有点儿欣喜,居然安排我在这一年(四十二岁到四十三岁),有幸获得这样一份工作,和这样一群朋友一起学习,也算是不枉这一年。

  当我偶尔翻开自己三十几岁时候读的书,写的东西,发现曾经我也在某个三十来岁的下午达到过类似这样的感慨,但是后面又忘了——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知道了又如何?

  “莫知其根也”——还是不知道那个根本到底是什么。

  我的师父李老去见南老的时候,说:“搞不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中医会怎么办呢?”南老说:“睡觉去。”

  我越来越喜欢这句话:搞不定一件事的时候,有一个万用避火诀,三个字——“睡觉去”。

  文章来源:梁冬 自在睡觉

  2017年12月14日更新

 

 

 

 

 文房用品,看出气质!

 

  “文房”广义解释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文房用器早于隋唐时就逐渐兴盛起来。隋代是我国科举制度的起源时期,随着科举的兴盛,促进了隋唐文人阶层的出现,于是与笔墨情趣不可分离的文房用器大量出现,这些文房用器早超出了笔、墨、纸、砚的范畴。

  古人好古,读先贤书,重历史经验,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丞一,铜石镇纸一。左置榻床一,榻下滚凳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或置鼎炉一,用烧印篆清香。冬置暖砚炉上。壁间挂古琴一,中置几,如吴中云林几式最佳。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鸟兽人物不与也。”

  这是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描述的书斋陈设,虽有些繁琐,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间舒适古雅的古代书斋的大概。下面我们也跟大家介绍部分古代文人的案头雅玩,供大家欣赏。

砚:

兰亭雅集洮河砚

  砚材可分为陶与石两大类,总以发墨而不损笔为尚;宋砚常用澄泥、端石等材质,砚式多为抄手式;明代之后砚台样式更为自由而多样化,并讲究砚盒的制作,而砚身常刻有使用者、收藏者的铭识,益发思古之情。

古砖砚

水盂:

  除了笔墨纸砚,文房还有“第五宝”,就是水盂。水盂是古代读书人用于砚池的贮水小罐。水盂置之文案赏心悦目,伴之笔砚彰显文化张力。 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

唐代越窑水盂

   若无盂盛以水,岂能染墨濡笔,挥毫于缣素耶?

镇纸:

黄玉螭纹镇纸

  镇纸,又称压尺,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时用来压纸,长如直尺形的文具,宋代时已是文人基本的文房配备。

清中期 乌木瑞兽镇纸

印章:

  印者,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

  印章的美学价值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印章的艺术美和印章的材质美。印艺之美则可分化成四个部分:印文、印款、印谱以及印饰。

  评一方印章的优劣,可以说是一半观其料,一半察其工。古印章大多都有钮饰工艺,而钮工的精粗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古印章的价值。

香炉:

「介山清玩」戟耳炉   明代

   “文房百器,炉为首器。”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常置案头,焚香一柱,秉烛夜读,红袖添香,实乃文房清玩之雅器。

冲天耳三足炉  清代

奇石:

   奇石,古人称作石玩或玩石,古代文人大多爱石,并“与石为伍”。灵壁石为四大赏石之首,向为文人所钟爱,灵璧石瘦漏皱透,石质坚硬,敲之铿铿然。

古琴:

  善琴者通达从容。古人的书房中通常会有古琴,或悬于墙壁,或置于案头。

 

菖蒲:

   菖蒲与兰一样是性灵之物,因简而洁,因俗而雅,有出尘之致,其俊秀卓然的气韵也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成为其案头清供。

文人书房必有的植物:菖蒲

   菖蒲正式成为书房内的雅设,是始于宋代。用于盆养的菖蒲也被称为“石上菖蒲”、“石菖蒲”,生于水中的石头之上,栽培时无需泥土。这种干净的状态不仅雅观,而且特别适合摆放在室内,尤其适合满是书卷、文房、雅器的书斋。

   回望过去的明月清风,流连古时的山河日月,既是追思,也为自省。我们生活在时代夹缝中,多少有些怀旧心态,所以只能到传统的、物化的文明中,去寻找自己留恋的东西。

文章来源:第一收藏1cang

2017年12月26日更新

 

 

 

 

 
庄子:幸福,就是用匠人的心态过好每一天

 

  《庄子》中记载了很多匠人,这些匠人不是纯粹的手艺人,而更是接近于成道者。庄子以匠人为主人公,讲了很多故事,阐明了很多道理,让我们终身受益。

  生活中,能做一个庄子所谓的匠人,其实也就成功了。用匠人的心态过好每一天,你就会体味到幸福。

  善忘善放,才能得道

   庄子认为,道是虚的,“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所以,人的心越能虚空、虚静,就越接近大道。一个匠人做事,或者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最终要的就是要学会忘却和放下。

  最重要的是要忘我。忘我的人,凡事都要不带偏见、成见,忘却了私欲、胜负、成败。

  捕蝉者之道的基本要义是忘己,粘蝉时人与竹竿合一而没有分别,全然渗透在天地之中,与万物融为一体;梓庆削木,见者惊犹鬼神,其道在于做事不考虑爵禄、不考虑非誉巧拙,甚至无形体四肢之思。

  人一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其实内心里自然就抛却了名利和一切外在的诱惑,忘记厉害得失,所以能够以虚静的状态与物、与所要做的事情融为一体,精诚专一,无往而不胜。

  《庄子》中说,用瓦器作为赌注的人心地坦然而格外技高,用金属带钩作为赌注的人而心存疑惧,用黄金作为赌注的人则头脑发昏内心迷乱。大凡对外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世界一定笨拙。

   那些内心牢牢抓住胜负、成败和名利的人,那些放不下的人,始终怀着功利心做事,为满足私欲而做事的人,内心负重太大,常常患得患失,还没做事就已经方寸大乱了。

  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很多人越是面临重大的抉择,越会失手。他并不是失给了对手,而是失给了自己。

 

  顺应自然,才能成功

  “庖丁解牛”是《庄子》中最经典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厨师技艺娴熟,十分了解牛的构造,发现牛的肉和骨头中间有缝隙,砍牛的时候只需要把刀在缝隙里游走就行了,因此一点不浪费刀,一把刀可以用几十年。

  庄子认为,世界上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像庖丁一样,把握住肌理和规律,顺应自然,遵从自然之道,这样就能免受伤身和劳神的困扰,像保全刀一样保全生命,存养精神。

  这里的自然不是大自然,而是万事万物内在的规律。顺应自然,就是顺应物的规律。你劈柴,要遵照柴木的纹路,治玉就要遵循玉在文理、硬度方面的规律。 

  如果做事不理会自然,逆理而行,结果不但是事情做不好,反而会伤害自己。

 

  庖丁的刀就是这样一个隐喻,庖丁顺应牛的“自然”,所以一把刀用了19年了,还像当初刚从磨石上磨完那样光亮锋利。

  而一般的厨师,因为不在意牛的“自然”,所以刀总是会碰到牛的硬骨头,对到造成伤害,所以要经常换刀。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要顺从这个本性,不要用情欲物欲伤害它。庄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就是要培养和呵护自己的心灵,在庄子看来,遵循自然而养心,主要做到平淡、寡欲和清静。

  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面神不亏。”遵循本性,学会忘却情感,控制自己的欲望,看破一切虚名,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静。

  文章来源:儒风大家

  2017年12月17日更新

 

 

 

 

 

 

 

 

 

当你停止吃肉了,这些奇迹就发生了.....真是赚大了!

 

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有一天,

当所有人都停止吃肉,

会有什么奇迹出现?

你所不知道的改变1:

由荤到素的一年

你所不知道的改变2:

素食可以改变地球

你所不知道的改变3:

素食可以拯救健康

  无数科学家用实验和数据得出的结论和预言: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再吃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患病概率会低很多,消失的森林又会重新回来,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都不再是问题,人与人、动物之间会越来越友善......

  素食让消失的森林又回来了!

  当所有人都选择吃素,拒绝肉食,那些消失的森林用不了多长时间又会回来!生产肉食等于减少森林面积,全世界种的玉米、大豆大部份成为动物的饲料,但是全世界有八亿人口挨饿或营养不良。因为生产1磅肉需要5磅谷物、生产1磅牛肉需要12磅谷物。

  砍伐森林为开发土地成为农地及养牛的农业者生产牛肉,这使得森林大量被砍伐,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无法调节气候、预防水灾和土壤流失,也使原始热带雨林从13万平方英里消失到只剩下8万平方英里,预计40年内会完全消失。

 

  素食让全球变暖不再是难题

  英国物理学家艾伦.卡佛特在“解决京都议题的根本之道”文章中,提出解决全球暖化的根本之道,就是停止荤食!

   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气候变迁科学研究小组主席帕卓里指出,不吃肉、骑脚踏车、少消费,就可以协助遏止地球暖化。

   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8%,甚至超过交通业。地球上共有15亿只家养牛和野牛,17亿只绵羊和山羊,而且它们的数量还在快速增长。每多一名素食主义者,每年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1.5吨。

 

  素食让人类患病的概率降低了

  哈佛医学院指出“研究已证实素食的健康福利。素食为主的饮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

   有研究指出,连续17年每周食用一次或多次肉食,患糖尿病的概率将提高74%。接下来的研究还发现,每天仅增加半份红肉的摄取,在4年内患糖尿病的概率将提高50%。

  心血管疾病

  爱吃肉,血管过早老化。英国研究者发现,含有过多红肉而果蔬数量不充足的饮食会加速人体的老化进程,导致患心血管疾病、血管过早老化和肾病的风险上升。这项研究曾发表在《老龄化杂志》上。

  而且,即使是半素食者,也就是食物中素食占七成、肉食占三成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比吃肉多的人低20%。

 

  素食可减少癌症发生

  根据医学研究的结果显示,一块牛排足以产生相当于六百根香烟的致癌物质。一个美国作家这样写道:“当您真正了解肉类是污秽不洁的,又是有传染病的尸首时,您能再面无惧色的狼吞虎咽吗?”

  也就是说,动物本身的疾病并不会因为高温煮食而消失,相反,它会通过人类进食而带入人体类。吃肉吃得越多,越容易得癌。

  同时,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几个种族:厄瓜多尔安第斯山区的维康巴斯人、居住在黑海地区的埃布克逊人,以及居住在北巴基斯坦喜马拉雅山的宏撒人,他们的寿命高达90至100岁。研究人员发现,长寿的秘诀在于素食,或非常接近素食。他们不但活得长命,且健康情形非常良好,他们一直工作、游玩到80岁,甚至还超过80岁。

 

  素食让人与人、动物之间更友善

  吃素久了,就会生出慈悲之心。其实,动物和人类一样,也会思考,会判断友善或是恶意。当人类在动物面前吃掉它的同类,它们还会继续信任和依赖人类吗?

  素食令人心平气和、头脑清晰。长期吃肉,也会连带把动物本身的激素、荷尔蒙一同吃进体内,容易暴躁和动怒。相反,长期吃素的人,大多性格温和,长期保持心平气和。例如大象、长颈鹿等食草动物,就不会恃强凌弱。

  全世界的捱饿人口不再增加

  你可以选择在地生产的牛肉、猪肉,但是有想过饲养动物的饲料耗费多少资源吗?全球有97%大豆产量被作来喂养动物的饲料,这个惊人数字远远多于素食与Vegan者所需食用的谷物和大豆。

  我们总共需要共40万吨的粮食才能解决全世界的最大饥饿状态,然而每年将近20倍的谷物拿来喂养动物以制作肉类食用。6磅的谷物只能制造1磅的猪肉,现今有8.5亿的人口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我们却浪费完美的食物用来饲养动物以制作汉堡,却不是直接给捱饿的人作为粮食,这是相当不合理的。

   吃素可以降低动物生产量,将食物拿来给需要的人吧!

 

  有更多土地可以容纳人口

  Vegfam慈善机构进行一项植物饮食计划,估计一个10英亩大的农场可以支持60个人种植大豆,24个人种植小麦,10个人种植玉米,但仅能容纳2个人饲养牛只。英国估计到2030年,世界将增加7000 万人口,我们需要额外的容纳空间作为生存及食物所需。

 

  动物可以避免一生的痛苦

  在许多工业化农场内,许多动物被关在拥挤的环境下,他们无法自由的孕育下一代、寻找食物或作属于牠们天生该做的事。大多数动物甚至没有机会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直到牠们被载上前往屠宰场的那一天。相信没有比选择不吃肉更好的方式来帮助这些动物们,并防止牠们一生的痛苦。

 

  降低吃进抗生素的风险

  工业化养殖的动物处所非常肮脏,是滋生细菌和病菌的温床。猪、鸡只和其他动物喂养固定的饮食和药物,让牠们可以在不卫生和拥挤的环境中存活,但也增加了抗药性细菌发生的机率。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一位高层官员指出,密集的工业化养殖导致出现疾病的温床,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也认为「许多动物施打的抗生素不必要也不恰当,对人体也不安全。」

 

  远离富贵病更健康

  肥胖是现代人的头号疾病,如果任「肥胖」比率提升而不制止,全国的健保医疗资源将会因而破产。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食物─肉类、奶制品和鸡蛋,皆含有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肥胖更会导致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都是现代人的头号杀手疾病。

 

   还有更多我们没有想到的奇迹,

  为了保护自己和我们的家园,

  你愿意一起吃素,

  创造更多的奇迹吗?

  文章来源:素院

  2018年3月22日更新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五分钟

 

(中间人物:华盛顿)

  我们越来越明白,对人类文明威胁最大、破坏最惨烈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其次才是自然灾害和人类的无知。把权力关进笼子,才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人民幸福的牢固基石。

  01

  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接近尾声。

  这一年的12月23日,对于硝烟刚刚散尽的美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大陆会议决定这一天在安纳波利斯(Annapolis)举行仪式,美国独立战争之父、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将军将在这里交出委任状,把总司令之职,交还给当时象征着人民权力的大陆会议。

  八年前,大陆会议授予他“独裁北方”特权时,他曾说:“我将时刻牢记,剑是我们捍卫自由的最后手段,也是我们获得自由后应最先放下的东西。”

  在地球另一端,华盛顿的对手、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正跟画家韦斯特(Benjamin West)闲聊。

  乔治三世问:“华盛顿打赢后,他会干什么?”韦斯特回答:“听说他要回自己的农庄。”乔治三世感慨:“如果真是那样,他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托玛斯·杰弗逊

  02

  权力交还的仪式是由华盛顿的弗吉尼亚同乡托玛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专程从巴黎赶回北美设计的。

  华盛顿最后的讲话十分简单,他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

  大陆会议议长则答道:“你在这块新的土地上捍卫了自由的理念,为受伤害和被压迫的人们树立了典范。你将带着同胞们的祝福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但是,你的道德力量并没有随着你的军职一齐消失,它将激励子孙后代”。

  整个仪式十分简短,前后只有短短的五分钟,却被史学家誉为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五分钟。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依靠外在压力,仅仅依靠内心的道德力量就自觉放弃了在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聚集起来的权力。

  在它以前,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形形色色的逊位、下野、惧怕各种祸乱而“功成身退”的例子,在它以后,人类历史上还将出现无数以杀戮、屠城为代价而权倾四海的英雄豪杰,但因为这五分钟,那些大大小小争权夺利、不惜弑父杀子的英雄故事黯淡了;那些装神弄鬼、沐猴而冠所谓“领袖”黯淡了;那些千方百计延宕、推诿,甚至在垂暮之年还死死抓住权力之柄就像抓住救命稻草的“伟人”黯淡了……

  也从那一刻起,美国人就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一个国家是不能靠武力来管理的。这象征着国家武装力量对文官政府的服从。美国就此避免了君主制和军政府。

  华盛顿离开了安纳波利斯,回到弗农山庄,在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过起了一种心满意足的乡绅生活。

“制宪会议”代表在上面签字

  03

  华盛顿辞职后,美国是什么样子?

  当时的美国是十三个独立国家的联盟,叫“邦联”,也就是货真价实的“乌合之众”。整个国家一盘散沙,动乱频起。没有统一的货币,没有统一的法律,没有统一的海关和税收,没有国家元首,也没有真正的政府。

  各州只好派出代表,开会讨论解决之道。这就是历史上被称为“制宪会议”的1787年费城会议。制宪会议开了116天。代表们唇枪舌剑,作为大会主席的华盛顿却一直沉默不语。

  华盛顿为何不说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声望,他不想影响任何条款的制订。他以无声方式表明,大会主席与其他制宪代表,应政治平等、人格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会主席无政治、思想、言论之特权。他把民主意识深深的埋进每个美国人的心中。

  这次制宪会议,意义极其重大:

  第一:它制定了美国联邦宪法。

  第二:它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

  第三:它确立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这三项成果,为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提供了制度保证。

  会议结束后,华盛顿就回家种田去了。

  04

  宪法制定后过了一年,宪法得到足够支持,正式生效。

  各州按照宪法规定,推举总统选举人,选出美国总统。

  华盛顿没有竞选,天天在家过田园生活,1789年4月却收到通知——他全票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四年后,华盛顿再次全票当选美国总统。1796年,在大家极力推荐他连任第三届总统时,华盛顿果断拒绝了,并发表了告别演说《致合众国人民书》:“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放在下届被选之列……”

  1797年任期一满,他就回家酿酒去了。

  华盛顿坚决拒绝连任第三届国家总统,开创了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05

  华盛顿辞职的历史意义,在他身后一点点呈现出来:

  “我们越来越明白,对人类文明威胁最大、破坏最惨烈的,是不受制约的权力;其次才是自然灾害和人类的无知。”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始终伴随战争、奴役、掠夺、破坏的阴影,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科学落后、技术低下、艺术匮乏、思想缺位,而是因为权力不受制约。”

  把权力关进笼子,才是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人民幸福的牢固基石。华盛顿就是这一基石的奠基人。

  华盛顿的伟大:不在他的进取,而在他的退让;不在他的功成,而在他的身退;不在他的掌权,而在他的交权。

  他为自由留下的是路标,而不是墓碑。

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京大学演讲

  06

  1998年6月29日,克林顿访华期间在北京大学演讲时,他提到一件作为 “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的见证”的历史事件。

  克林顿说:“从我在华盛顿特区所住的白宫往窗外眺望,我们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纪念碑高耸入云。这是一座很高的方尖碑,但就在这个大碑邻近有块小石碑,上面刻着,‘米利坚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些话并非出自美国人,而是由福建巡抚徐继畬所写,1853年中国政府将它勒石为碑作为礼物赠送给我国。

  “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它直探我们作为人的内心愿望:拥有生存、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也有不受国家干预的言论、信仰等自由。这些就是美国220年前赖以立国的核心理想。这些就是引导我们横跨美洲大陆登上世界舞台的理想。这些就是美国人今天仍然珍惜的理想。”

文章来源:凯迪社区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寂静法师回答了几个刁钻问题,太深刻、太值得寻味了!

 

寂静法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寂静法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

和尚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法师:请讲!

来访者: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法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者:是的。

法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者:喔,我明白了!

启 示: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懂得,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律,没人督促就不能坚持,也无法取得成功。

孩子怎么教?

观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法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观众:影印过。

法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法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启 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父母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也让孩子更优秀。


五百元买汽车

一位佛友电话抱怨道:为什么我努力了还是得不到?念经行善了,命运却不变?

法师:我给你寄五百块钱来好不好?

佛友:师父,你的钱我不敢要呢!

法师:我是要你帮我办一件事。

佛友:师父,你说办什么,我绝对帮你办好!

法师:帮我买一辆汽车。

佛友(惊呀地):师父,五百块怎么能买到汽车呢?!

法师:你知道五百块买不到汽车?!

启 示:

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只想付出一点点,就得到很多。而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粪便臭不臭?

一位女士不停地述说自己的苦难,没完没了。法师打断她的话说:你的苦还真多呀!

女士:别人诉苦最多需要三天三夜,我诉苦需要三年!

法师:那是什么时候的苦?

女士:前几年。

法师:那不是过去了吗?为什么还紧抓不放呢?(停了一下)你拉出的粪便臭不臭?

女士:当然很臭啦!

法师:现在粪便在哪里呢?

女士:拉完就冲掉了。

法师:为什么不把它包起来放在身上?见到人就拿出来告诉别人,说我被这东西臭过?

女士:那多恶心!

法师:对呀!苦难也是一样,它已经过去了。回忆和诉苦就如同把粪便拿出来向人展示,既臭自己又臭别人!听懂了吗?

女士:听懂了!

法师:那以后你还要不要诉苦?

女士:不要了!

法师:记住,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

女士:嗯!

启 示:

这就是心理调节了,你苦难的事已经过去,如果依然是以前的自己,那只会依旧苦难,状态决定你的成就。

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个对佛教有兴趣的女教师对法师说: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样都出家,人类还能延续吗?

好像没有听到这个问题,法师平和而关怀地问到: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

女教师:17岁了,女孩。

法师:要准备高考了。

女教师:是的。正在加紧复习。

法师:你一定希望她考个好大学吧?

女教师:是的,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学,其它的大学没什么意思。

法师: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一样想,那还有人种田吗?其它省的大学不是只有都关门了?

女教师:……

法师:你注意到没有,你已经回答了你自己的问题?

女教师:(愕然)……!

启 示:

就像不会出现所有人都考上北大一样,也不会出现所有人都出家的情况。

人类总能延续,别的学校也能生存,学佛的是少数,就像考北大的是少数,不会有这种“所有人都”的问题。

心灵的锻炼

一位研究生来拜访法师,不理解地问:“为什么好多人见到你都要磕头?这是不是有点迷信?我没有拜过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法师:你一定打过篮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研究生:是的,打过!

法师:打篮球干什么?不打篮球,篮球会难受吗?而且那么多人打一个球,是为了快点把篮打烂吗?

研究生:不是,是为了锻炼身体和娱乐。

法师:不用篮球也可以像打篮球一样运动嘛!

研究生:那样多没意思。而且旁人看到还以为是神经病呢!

法师:说得好!篮球只是一个道具,一个锻炼和娱乐的道具。那么,身体需要锻炼,心灵就不需要锻炼吗?

研究生:按理应该。可心灵怎么锻炼呢?

法师:人在崇拜的时候,五体投地,表现出谦卑、服从、忏悔、求助、感恩和接受,同时也是将自己的心灵融化,与被崇拜者在心灵上合一与连接。这就是心灵的锻炼。

别人礼拜我,我也是一个道具,就像一个篮球,让人打来打去。只不过我不是真的篮球,是一个心灵篮球。

同样,拜祖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孝心,用心灵承接祖宗累积的能量;

拜土地是为了感恩珍惜土地,我们生长在大地,大地给我们很多的食物和物品,而我们回馈的都是垃圾;

拜龙王是珍惜感恩水,因为人体有70-80%是由水组成……

中国人拜的学问深了,里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诚礼拜的时候,拜和被拜是一个整体,哪有什么你我高低呢?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诽谤,是没有实践过和用心体验过。妄加诽谤就是痴狂!

研究生:太高深,太智慧了!请受我三拜!

法师问:感觉到心灵锻炼的美妙了吗?

研究生:嗯!很伟大!

启 示:

我们不只要锻炼身体,还需要锻炼心灵。有时候崇拜,也是一种心灵锻炼。

文章来源:京博国学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人世间我们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人相处,这也得益于天时的巧妙安排,此谓之“缘”也!相处之中让人觉得舒服,此谓之“善”也!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中的秘密?

  他们让你感到舒服,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的开放、让时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净。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说:“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即是如此。

  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让人舒服不是一时的谄媚,这样的人只能让人生厌。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

  有些人总会把处处给人难堪以彰显个人性格当做真性情,用压制别人来体现自身的优越。

  这样的人初看好像是个性张扬,但却很难得到真心对待的朋友。真诚坦率是优点,但前提是对别人的尊重与体谅。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腻而聪明的,他们做事讲道理、说话有分寸,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

  他们能把每一句话都说到你的心里去,以柔克刚,化解问题于无声之处。

  让人舒服是两个人友情深入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让别人感到舒服,别人才会没有压力的与之交谈和进一步接触、在他们春风般的温和中展现自己的全部。

  这才是一种高级的智慧与软实力。

  文章来源:心滴之光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日本8大名园的宁静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她是苏绣皇后

 

“宋人之绣,针线细密,

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取自《清秘藏》,

文中的宋人之绣,描述的便是苏绣。

 

 

 

 

中国鼓新编 

 

有这样一个剧团。

无论是严肃的剧院,喧闹的广场,甚至人来人往的机场,

只要有一根长棍,一面鼓,他们就可以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

在最繁华的世界里,敲最安静的鼓。而不表演的日子里,过的像隐居的世外高人。

这个剧团,就是优人神鼓。

前一阵儿,编辑部的小伙伴好不容易放风,看了一场“鼓舞”表演。看完之后,大家简直被惊呆了。

因为一般我们对于鼓的印象,就是锣鼓喧天特别热闹。但是这一场“鼓舞”表演,虽然仍还是一棒棒打鼓,一步步舞蹈,却会让你从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宁静。

看似喧闹的鼓为何能敲击出如此安静的力量?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这次演出的表演者,来自台湾的著名表演艺术团体,优人神鼓。

1

优人神鼓的名字里,“优人”,是古老的表演者,“神”是说一个人在高度专注中,内心宁静无我的状态。

所以优人神鼓所要敲击出的,就是在繁华世界里,让人照见自己的安静鼓声。

 

然而作为中国人,我们知道,鼓其实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非常热闹,甚至可以说喧嚣的乐器。

早在黄帝时代,鼓已经和军事的杀伐联系在一起。《黄帝内传》中有说:“帝伐蚩尤,元女为帝制鼓”。靠着这面鼓,黄帝最后才把蚩尤杀之于青丘。

 

鼍鼓 约夏代(约前22世纪末-约前17世纪初)

鼓腔为树干,鳄鱼皮蒙面。黄帝之鼓即为鳄鱼皮鼓(夔鼓)

而在周朝,鼓除了军事,还应用于各种祭礼。《周易》中有句话叫做“鼓之舞之以尽神”。在商周时代,已经有鼓、乐、舞结合形成鼓舞,人们用它在祭祀中取悦神灵,以求昌盛。

你可以看到,无论是军事上的杀伐之鼓,还是祭祀中的取悦之鼓,鼓这个乐器,在根源上就像汉语词汇“鼓舞”,注定是上扬而激越的。

但是同样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人神鼓,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它不是继续去扩大鼓的激越,而是着重去发掘鼓声内在的,安定的精神力量,同时又把这种力量带给繁忙的现代人。用这种方式,让内心充斥太多烦扰的现代人,触摸到自己失联已久的根。

2

不过,让习惯于热闹的现代人在剧场中体会到这种安静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从舞台、音乐到舞蹈、故事…一个完整表演的各个方面,优人都做了精心安排。媒介完备了,才能把虚无缥缈的“静”传达到观众内心。

优人的每一场表演,舞台都会让人觉得很简单。没有炫目的镁光灯,没有上上下下的楼梯,就是一片空空的舞台。正是这样化繁为简的空间,才不会把表演、鼓声本身的力量抢去。

 

《金刚心》剧照

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同样体现在优人的音乐上。

鼓声是优人的音乐中很重要的元素。这个鼓,来自于广东狮鼓。传统狮鼓我们知道,很热闹。但优人则是用长棍做鼓槌,去除了其他繁杂的配乐,一棒一棒,“咚…咚……”让鼓声自然而然地生长出自己的安静声音。

在舞蹈上,优人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武术,拳术、太极拳。

相比较芭蕾等西方舞蹈往上走的身体观,中国的武术的身体观更为稳健,它是把人的身体往下沉的。这种下沉,一步一步,让人感到沉稳安宁。

《时间之外》剧照

而最后,一个有起承转合的好故事,才可以把舞台、音乐、舞蹈连接,呈现出表演本身巨大的感染力。

优人神鼓的代表作《勇者之剑》(又名《金刚心》)就用禅宗的四句偈,以四个段落,讲了一个人寻找自我的故事。

第一句,一棒如金刚王宝剑。

你会看到一个“我”(勇者)拿着长长的棍子,用传统拳术的脚步,跟随鼓声的节奏游走。他在探索自己的生命,他拥有一把金刚王宝剑,不是要去杀外面的敌人,而是杀自己内在的纷扰。

 

第二句,一棒如拨草寻蛇。

这个时候除了本身的“我”,还出现其两个不同的“我”,一个喜一个悲。鼓声已经不是重点,而是那三个人用武术动作的舞蹈彼此追随。象征着“我”在一步一步理清内在的思绪与杂念。

第三句,一棒如踞地狮子吼。

这一段落没有了舞蹈,只有震天的鼓声。“我”已厘清内心,如踞地狮子般喊出心中的无畏和信心。

 

第四句,一棒不做一棒用。

6个人,一面跳着武术的动作,一面打鼓。比起前一段震天的鼓声,这个鼓声更为安定。最后棒子放下,勇者伏地。

因为“我”已经找回自我。就像渡河之后不用背着船,找到内在的安静之后,就可以放下那把指向自己的剑。

3

中国艺术中有一个词,叫做道艺合一。艺很好理解,就是技艺。技艺可以通过经年累月的训练积累,而道,却不容易。

所以,舞台、音乐、舞蹈、故事这些媒介的完备,其实是技艺上的基础。而那个道,才是“鼓声中安静力量”的灵魂。

为了寻找这种“道”,优人采取了和大多数剧团都不一样的训练方式。他们过上了一种在普通人看来,很“仙儿”的生活。

当其他剧院演员急急忙忙跑到练功房,对着镜子苦练剧目动作的时候,优人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可能正在台北郊外一座深山里,打坐。

 

无论春夏秋冬,优人的训练都在老泉山上一座永远和四季相同温度的凉亭里。

 

早上打扫完毕,就开始打拳。打拳完毕,就是打坐。先打坐,再打鼓。直到下午才真正开始剧目排练,还不是尽快排好,而是把动作舞蹈一遍遍反复打磨。

除了这些日常训练,优人还有两项更有意思的特殊训练。

一个叫做云脚。两年一次,白天走路,晚上表演。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演,游历完整个台湾。

还有一个阶段性的训练,叫做客观剧场。所有人预先对要表演什么一无所知,不能交谈,不能对话,却要在leader的带领下,2个小时内,用动作和声音一起合作出完整的作品。奇妙的是,当你面对的人不同,最后形成的作品可能完全不一样。

这样看来,你会觉得优人真的是好“任性”啊。任性到完全不管市场所要求的“快”,就在老泉山中,慢慢的,打坐打拳玩freestyle,一部作品要磨上好几年。

可能也正因为这样“任性”的慢,才会形成优人神鼓独特的气质。

你会发现,剧团里,无论是德高望重的创始人,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团员,每个人的自身会形成一种气场。那种气场是,哪怕身处在最喧闹的广场,也会在某一刻突然让你心安。

 

4

有这样一句话可以形容优人的表演:在最繁华的世界里,敲击出最安静的鼓声。

但你不知道的是,这个“敲击出最安静鼓声”的剧团的创始人,实际上也曾是繁华世界里的一员,而且,还是做到最顶尖的那种。

优人的创始人刘若瑀老师,曾经是台湾兰陵剧坊的当家花旦,获得过台湾金钟奖。李安的毕业影片里,她是女主角。

 

最右,刘若瑀老师

那个时候,事业成功的她前往纽约继续学习表演。却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改变了她一生的人,波兰戏剧大师果托夫斯基。

果托夫斯基对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个西化的中国人”。这句话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她发现,生长在繁华世界里的自己,原来已经和自己的“根”失联了。

于是,回到台湾的她,抛去一切,从头开始,创办“优”剧场。从训练到表演,一招一式,无不取之于中国自己的文化。

她让世界发现,原来中国传统的东西,本身就有如此深远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优人神鼓最新作品《墨具五色》

这种力量回馈到西方,各大国际艺术节纷纷向优人招手。连NBA巨星科比也慕名前来体验优人的训练,从这里找到东方的力量。

 

5

坦白来说,无论是优人的体验还是演出,其实时间都非常短暂。

也许它只是在那一个当下,让我们看见了繁复中急迫的自己。

但是,那个当下却像一颗小小的种子,种进了我们的内心。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也许你仍旧行色匆匆地走在繁华都市里。但是会有一个片刻,你的耳边响起一阵鼓声。

然后你在这安静的鼓声里,停下来,看看自己。

点击视频,可观看《勇者之剑》片段 

文章来源:意外艺术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王羲之根本就不是书法家!

 

 

 

  搞书法的人都知道王羲之,不知道也要装着知道。连“书圣”都不知,这脸往哪儿搁?也不知道,王羲之养活了多少书法家和研究者?

  但是,王羲之是书法家吗?仅仅是书法家吗?一直就是书圣吗?在其一生中,书法占多大比例?他的书法大名,也类似今之书法家名片上的“书法家”、“书协理事”之类的身份认同?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地位得益于唐太宗的隔代提携,若提携者是宰相魏征或其他学者,其如日中天的地位还会是现在的模样?其实,此前的书家张芝、钟繇、索靖等人的书名,比他要响。

  陈传席比较狠,就书法发出了一些不识时务、不招人待见,可让数百万书法大军喷死的不和谐声音。其实,他的“书法不是一种专业”等观点说得很对。至少,在古代书法史上,几乎找不到一个如今天那样的职业书法家,今天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古代书法家也多半不是以书法为主业并视之为终身追求目标,这与时下常见的那些标榜“为书法而生”行走江湖的人大相径庭。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王羲之的身份是什么,是书法家?还是右将军、会稽内史?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王谢大家,有正当职业也有官阶,既没当过书协顾问什么的,也无资料证明他办过书法名家班什么的,而只是偶尔教娃娃写写字,有时拔拔王献之的笔管点拨一下而已。

  更极端的是,近百年来的学人居然将书法拔高到“最高艺术”、“核心的核心”的地位,颇似当年尊称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为“教授中的教授”,视书法为“艺术中的艺术”。

  不知道这些学者为何会如此的不严谨,无论从社会到人生,从地壳到地核、从世界到宇宙,不管怎样论证也无法证明书法比文学、绘画等门类要高。这话要是一般人说的,估计会被认为脑袋进了水或是被门夹过。

  因为各门艺术各有长短,西晋的陆机早就说过:“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今年我在楼顶种瓜,遇上了好年头居然结了好些个大冬瓜,让我这个少事农作的人暗爽不已。在我的眼中,种瓜就是艺术,大冬瓜就是最完美的艺术品。或许,不少学者的最高之论,就是这样因为爱之切竟然不顾常理而口不择言吧!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字写得好上升到艺术层面,当然是成立的。但是,今人对古代书法的研究,多局限于技法而忽视这些作品及技法生存的土壤,技法俨然成了“硬杠杠”,湖南书协会员武道湘编写的欧阳询《九成宫》等技法教材销售火爆,市面上已有不少盗版书。

  但是,王羲之的生平、美学思想以及过去流行的批判其“消极的人生态度”的研究著作,却是“灰色”的,估计只有编辑和圈内研究者才有兴趣看。可以说,王羲之若没有其人生积淀,何来的技法及内容。他只是如今之书法家抄唐诗、抄心经、抄报纸,或是游山玩水后有点小感叹,就能够完成集名篇、名作、名家的“三名工程”作品《兰亭序》?

  可以肯定,王羲之写《兰亭序》,根本就不是冲着某个国展准备几刀上好的宣纸开始熬更守夜,更不是冲着“天下第一行书”之名而进行的书法创作,而纯粹是一篇在文思如泉涌状态下的文学创作。因此,作品的前几个字很是拘谨,另外还有错别字和随意涂改等情况。(编者:现在有个别“书法家”的作品里,到处都是墨疙瘩,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激情创作!)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若王羲之知道自己日后会荣膺“书圣”,估计书写时会严谨得多,至少会避免今之展览评选中那种发现有错别字就一票否决的尴尬,可能会抄好多遍然后留下一张最好的。问题是:这样的“创作”,还是《兰亭序》吗?还是王羲之吗?

  王羲之为什么是王羲之?首先,他是一个标准的古代士君子。今人即便读到书法博士,其专业视野、综合素养以及社会担当精神,可能无法与古代一位普通士人相提并论。

  1999年,青年学者李怡说:“钱钟书之后,学界硕果仅存季羡林一人。”2009年季羡林去世时,我曾写了一篇博文《学界再无季羡林》,哀叹传统的文化土壤被换血后,如王国维、罗振玉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不再有了。

  在逐渐平面化的时代,新一代学人甚至难有古代士人深厚文化学养之下的“副产品”——如诗文书画等某方面的基本功。而这种颇让人忧虑的现状,正如《梁祝》的“知音体”标题:——“伊人化蝶双飞去,此地空余马文才。”说不定,文学作品中的小混混马文才,其水平并不输今之“专家”之类的人。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分层,精英人物几乎都集中在士阶层。最底层的读书人即便没有食田,也可以通过“察举孝廉”或参加科举考试博得功名,从而跻身社会上层。中国古代士人受过“六艺”等多种教育,在政治上尊王,在文化上传知,往往贵而不富,大多有着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

  而士这个阶层,至少西周就出现了,一直到清末才逐渐式微。传统的士人除了具备君王及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以及孔孟等圣贤的思想要义,以“修齐治平”为目标而且进退自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人们往往崇才爱才而且自己努力成为才,其文人情趣往往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他们留下了一些雅致的文化“副产品”,如琴棋书画、美酒佳人,山水文玩、雅舍香茗。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士阶层是一个素养相对全面的精英人群,并不能分割为今之意义上的分门别类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外交家、艺术家等。比如苏轼,即是大家惯常理解的诗人、词人、画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偏保守的政治家。当然,他还具有水利家、美食家、鉴赏家等多重身份。苏轼曾为黄州团练副使,如果立了王阳明平叛那样的大功,说他是军事家也不为过。但是,苏轼总归还是一个士人,分得过细并没有意义。因此,如果仅仅强调王羲之是“书圣”、苏东坡是书写“天下第二行书”《寒食帖》的大书法家,以及说王羲之辞官专搞书法什么的,实在不得要领。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我不是书法家,更不是理论家,平时教书为业,余暇时写写画画,也码点文字。就我的感觉,一天可以写上十来张比“老干部书法”水平稍差的作品,而坐在电脑前码字,一天能够码出上千个可以一观的字,还真有点难。看来,当书法家多好啊!

  笔者很是奇怪,一介画家石涛,居然整出一本很多人都看不懂的《苦瓜和尚画语录》。其实,道理也简单,石涛是清代的文人,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并参以禅学思想完成了此书。

  全书共十八章,充满了禅机禅语,先讲原理,次述运腕运笔等技术细节,是一套完整的中国画理论。石涛虽是论画,但把画理画法提高到了宇宙观的高度,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有理论水平的画家,不是画匠。而今之书法家,抄写一点可以读懂的哲人的话没有错漏就算不错了,怎会去做那种有着较高层次但难度极大,而且几无现实回报的著书立说的傻事?

  可以说,传统书画伴随着传统士人阶层的集体消亡而逐渐隐身,只留下一些只懂形式上的一鳞半爪的专业书画家了。而且,分得很细,画青绿山水的绝少画浅绛山水,写隶书的不研究草书。似乎,这样才显得专业。如果张大千在时下大学的中国画系任教,肯定会给领导带来麻烦。他人物、书法、花鸟、山水皆精,究竟该归到那个教研室呢?

  难道,每星期一次的教研室会议,他要跑四个教研室?而且,张大千的文学功底、烹饪技巧也不差,也可以到文学院、烹饪学校谋个教职。可以说,当下“术业有专攻”的专业细分,是源于西方技术理性思维与学科分类的细化,并不鼓励类似传统士人综合性的多能。可是,太专则可能因为视野狭窄而专不到哪里去。比如,研究草书的人对“隶变”一窍不通,自然不会明白草书的前世今生。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汉字书写最初的主要功能是实用,魏晋后渐成为一门艺术,则和士人密切有关,他们用生命意识和文化情感创造了书法千姿百态的美。

  以王羲之为例,他创造了一如其人的中和之美,显得不激不厉、平淡冲和、温润秀雅,既超越了北朝的粗俗,也超越了南朝的柔媚。今人认为的传统书法家,均不是专事书法的专家,而是士人身份下的学问、襟怀和见识的副产品,从而与专事抄写的刀笔吏相区别。

  在当下,书法家的内在人格修养与书法技艺的疏离化、碎片化,艺术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分离化、反差化,加之书法展览的视觉化、技术化,以及书法文化的快餐化、商业化,还有强烈的“消费主义”思潮和“赢家通吃”等现象让人堪忧,社会上出现官员书法、名人书法、明星书法、技术书法等现象也就不足而奇。今之书法家,只学了两招技法连传统书法要义都不懂,就开始大谈创作:“来,我教你两招!”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书法的基础是记事和书写,书法须基于此。书写与外语、计算机等日常功夫一样,用为基础,弄得好也可能有大成就。但多见书法大师,而绝很少听说有外语或计算机大师,也没见计算机专家“回归经典”,花很大功夫研究已过时的386机型和win32软件,号称:“专习386,上溯到286和更古老机型,并旁涉微软各系统操作软件……”。虽然,这种研究也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在现代社会中只能是少数人的专利,大部分票友级别的、老干部类的书写,与普通的电脑玩耍者一样只是某种“用”,把他当作艺术甚至是“最高艺术”,以专业或职业去对待就大可不必了。鲁迅在遗嘱中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说的不是书法家吧?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局部)

  王羲之究竟是什么人?在我看来,他是坦腹东床的深谙魏晋风度“任诞”之术的士君子、是称职的国家公务员、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帮扶济困为卖扇老婆婆题字促销的浙江好人、是喜爱大鹅的动物研究者、是教子有方把儿子调教成写得一手好字的好爸爸、是喜欢服用丹药追求长寿的时尚人士……

  如果说王羲之仅仅是书法家,而且是一位专为书法而生的书法家。王羲之泉下有知,估计会认为用这样的雕虫小技去评价他的全部人生几近侮辱,会愤怒地回敬:你才是书法家!你们全家都是书法家!你们全家都是著名书法家!

(作者:范美俊,四川大学教授、艺术评论家)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家园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一位智障患者,竟然抄经成为著名书法家!

 

  日本一位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人—金泽翔子生于1985年6月,笔名小兰。她的母亲金泽泰子是书法家,于42岁生了翔子,显然是高龄产妇。金泽泰子忆述说,翔子初生不久就得败血症,后来还诊断有糖氏症,显然形成弱智是在所难免了,本来都有轻生的念头。但看到孩子的父亲这么喜爱自己的女儿,于是决定细心培养。

  夫妻两人,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时,决定让她去正常人的学校,而没有送到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她的这种特殊情况,孩子怎么也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校方也劝其父母,让孩子转学到专门的特殊学校。

  而孩子的母亲,为了她能有一些自己的朋友,就在家里开设了书法教室。第一节课,就发现其他孩子都不知道怎么拿毛笔时,自己的女儿竟然能非常正确地拿着毛笔写字!

  于是,她妈妈就开始让女儿一遍一遍地抄写心经。而她母亲的老师,是日本著名书法家——柳田泰山。

  柳田一脉,在日本的书法界非常有名。柳田泰山的父亲、爷爷都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书法大家。柳田泰山的父亲,曾经受到周恩来总理之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个人展览。之后,又向周恩来总理提出申请,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为泰山。而柳田泰山,在温家宝总理访日时,受到温总理的邀请,现场提笔作书。

  柳田泰山看到翔子写的心经,不禁大吃一惊。书法,如能写到无心,那已经是最高之境界,而从翔子的字,在无意之上看到貌似"精心"的设计,则十分难得,于是他亲自指导翔子书法。

  孩子母亲看到女儿14岁时已写得一手好字,孩子父亲提出等她到20岁时,为她举办一个个人展览。然而不幸的是,孩子的父亲却在同年(2005)因中风去世了,父亲走后,2005年金泽翔子举办首次书法个展—「翔子/书の世界」在银座书廊展示。可惜翔子父亲无缘见到他的想法成真的一天。

  文章来源:国学书法网

  2017年10月31日更新

 

 

 

 

电影《帕格尼尼》精彩片段

 

电影《帕格尼尼》精彩片段

  我们的主演是大卫·葛瑞特。也许真的能将帕格尼尼的魔力与魅力在电影荧幕上尽情表达的,葛瑞特的确是不二人选!可惜电影至今国内还没有引进,我们只好欣赏一些片段,先睹为快!

(视频:威尼斯狂欢节——小酒馆中的帕格尼尼)

(视频:疯狂的随想曲第24首。帕格尼尼根本无视女士们的尖叫,她们才是19世纪的粉丝!——相传帕格尼尼当时在欧洲巡演,身后跟的马车一队都是粉丝团!)

(视频:美妙的合作!)

文章来源:黄佳音幼儿小提琴教育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人类首次同时“眼”“耳”并用,观测到了双中子星并合!全球几十家天文机构都不淡定了!

 

  刚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引力波又有大新闻来了!

  就在刚刚,美国LIGO(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组织、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欧洲南方天文台等全球几十家天文机构几乎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项重大发现——双中子星并合。这次,人类不仅探测到了引力波,还在红外、可见光、射电等多个电磁波段获得了丰富的信息。英国《自然》和《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了7篇论文,报告了这一天文现象带来的各种新发现。

  如果说,过去百年的现代天文学发展历程,人类主要通过电磁波在“看”宇宙,而2015年人类探测到引力波,是第一次“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么这次就是人类首次同时“眼”“耳”并用,观测一个天文现象,并且在天文学上第一次看到一个天文现象同时发出“引力波”和“电磁波”,还清楚知道天体“源”。

  这次,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通过建在DOME A的南极巡天望远镜,获得了红色可见光和近红外的数据信息,为这次在线发表的七篇论文中的两篇作出了贡献。

▲中子星(neutron star)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期盼中的双中子星并合出现了

  自从2015年9月14日起,人类共探测到了四次引力波事件,都是黑洞与黑洞并合的天文事件。“通常认为黑洞的并合是不发光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韦大明介绍,黑洞周围的物质很少,而电磁波的产生需要物质,所以黑洞并合一般不会产生电磁波,从人类观测角度来看,也就是“不发光”。这意味着,黑洞与黑洞并合,除了引力波,天文学家没有其他手段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黑洞视界

  所以,自打引力波发现之后,科学家就一直期盼着两颗中子星并合的事件出现。因为双中子星并合时,会向外抛射大量物质,从最初的伽玛暴,到接下来绵延约十天的余辉辐射,它辐射出的电磁波,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波段。而地球上,近百年来,人类已经造了好多采集电磁波信号的望远镜,可以收集到丰富的信息。

  果然,就在LIGO和意大利的引力波观测仪Virgo即将结束观测季,进入“闭关”进一步提高精度的前夕,它们又发现了一起引力波事件,而且有光学对应体,并给出了大致方位——NGC 4993星系,这是一个位于水蛇座的星系,距离地球1.3亿光年。

  这是否就是期盼已久的双中子星并合?8月17日,美国费米望远镜的伽玛暴监测器在这个方位发现了一个短时标的伽玛暴事件,并给出了较精确定位。这将全世界的大望远镜都引向了这个天区——根据理论模型,发生时间短于2秒的伽玛暴,起源于双中子星或中子星与黑洞的并合。超过2秒的伽玛暴则是大质量恒星的“葬礼烟花”。

  接下来的十几天,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以及中国建在南极的南极巡天望远镜,都纷纷进行了观测。于是,才有了今天全球几十家天文机构竞相宣布各自观测结果的盛况。

▲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

  今年8月17日,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的处女座干涉仪在4000万秒差距(1.3亿光年)之外的NGC 4993星系内,探测到了两颗中子星的并合,此次事件被命名为GW170817。该事件产生了引力波和电磁辐射,在该事件两秒后发生了一次伽玛射线暴。

  根据《自然》发表的五篇论文以及《自然-天文学》发表的一篇论文,在GW170817事件中,还产生了伽玛射线、X射线、可见光和红外光。这些论文揭示了该事件的特征,包括颜色(先蓝后变红)和几何特征。

  论文所报告的辐射特征印证了长期以来的一种预测:双中子星合并会喷射辐射物质——低亮度爆发事件“千新星”的一部分。上述研究还表明,中子星合并是宇宙中部分超铁元素的主要来源。其中一篇论文报告称对一束高速物质喷流的观测可能离轴,这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伽玛射线暴通常看上去比较暗。

  在另一篇《自然》论文中,作者利用GW170817的特性测量了哈勃常数——一种用于描述宇宙扩张的测量单位。作者使用宿主星系距离计算出的哈勃常数约为70 km/每秒/百万秒差距,与之前的预估值一致。

  在相应的新闻与观点文章中,相关专家总结道:“GW170817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推动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多个领域的进步。”

  多信使天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双中子星并合,为何会让天文学家如此热血沸腾?韦大明说,因为它的科学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伽玛暴是来自天空中某一方向的伽马射线强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强,随后又迅速减弱的现象

  首先,短时标伽玛暴起源于双中子星并合事件,一直只存在于理论预测中,从来没有成功观测到过。所以,这次其实进行了一次验证,与理论预测相当符合。“理论还预测了中子星与黑洞的并合,但目前还没有发现。”韦大明说,这次事件与理论的符合,给了天文学家更多信心。

  第二,这也是对宇宙中超重元素来源的一次很好的探索。“因为在这次并合事件后,我们看到了千新星的出现。”韦大明解释,在宇宙中,氢、氦等轻元素产生于宇宙大爆炸,但在恒星中,通过核聚变反应,最多只能得到铁元素。原子量更大的超重元素,比如金、银等,究竟如何产生?这是目前科学界的一个重大问题。天文学家曾从理论上推测双中子星并合事件可能是产生这些超重元素的重要场所。

  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李立新(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与玻丹·帕琴斯基教授提出了双中子星并合能够产生千新星的理论模型——两颗中子星并合,会抛出大量富含中子的物质,它们能够通过快中子俘获过程形成超重元素。“由于这些元素不稳定,会不断衰变而加热抛射物,使其产生可见光、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他说,这次观测到的千新星,行为特点与理论预测相当合拍,“解决这个科学问题,有了一线曙光。”

▲中子星的合并过程会甩出一部分物质,这部分物质会产生极其丰富的物理现象

  不过,更让天文学家兴奋的是,这意味着人类向多信使天文学时代又迈进了一步。引力波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新通道,而近几十年来,电磁波、中微子、宇宙线……人类认识宇宙的线索越来越多,同一个天文事件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研究的信息。“仿佛盲人摸象,我们摸到的部位越来越多。”韦大明说,相信人类对宇宙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南极巡天望远镜建立功勋

  由于这次并合事件发生在南天区,所以北半球的很多望远镜都无功而返,包括上海的天马望远镜。这次中国天文机构唯一获得的数据来自中国南极昆仑站天文台的南极巡天望远镜。

▲南极巡天望远镜

  这座于2009年建成的天文台,位于南极内陆最高点DOME A,海拔4093米。 这里是天空视角最大的地点,全年有135天的连续全黑夜,也是目前地球上能够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站点。“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差点就观测不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一位参与南极观测的专家透露,因为事件发生在8月中旬,已临近南极极夜的尾声,“等极昼来临,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而且,这次并合事件所处的天区,其实已经超出了南极巡天望远镜的观测范围,科学家修改了一些软件设置,才获得了观测的成功。目前所获得的数据与国际同行得到的结果一致。

  这次,中国科学家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这一重大的前沿科学发现中,也是我国长期对基础科研投入的价值的一次体现。

  自北京时间2017年8月18日21:10起(即距离此次引力波事件发生24小时后),中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合作团队利用正在中国南极昆仑站运行的第2台望远镜AST3-2对GW 170817开展了有效的观测,此次观测持续到8月28日,期间获得了大量的重要数据,并探测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学信号)。

  这些数据和全球其他天文台的观测结果一起揭示了此次双中子星并合抛射出1 %量级太阳质量(超过3000 个地球质量)的物质,这些物质以0.3倍的光速被抛到星际空间,抛射过程中部分物质发生核合成,形成比铁还重的元素。因此,这次引力波光学对应体的发现,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的起源。

编辑:沈小莎

来源:文汇教育

2017年10月18日更新

 

 

 

 

搅乱人类世界的三大发现

 

 

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像个无知的婴儿

  暗物质

  1、暗物质是如何被发现的?

  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的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他转,星球们忙乱而有序。

  但后来,科学家通过计算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发现,星球自身的这点引力,远远不够维持一个个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间仅仅只有现有质量的万有引力支持的话,宇宙应是一盘散沙。宇宙之所以能维持现有秩序,只能是因为还有其他物质。而这种物质,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到并找到,所以,称之暗物质。

  2、暗物质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要保持现在宇宙的运行秩序,暗物质的质量,必须5倍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

  3、有没有观测到暗物质?

  现在没有真正的测到暗物质。只是能发现光线在经过某处时发生偏转,而该区域没有我们能看到的物质,也没有黑洞。

宇宙光线会“毫无缘由”地发生偏转

  4、黑洞是不是暗物质?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来,它发出其他射线,它仍然是常规物质。

  暗能量

  1、暗能量是如何被发现的?

  科学家观测发现,我们现在的宇宙,不仅在不断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如果匀速膨胀,还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胀,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这能量是啥?科学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2、暗能量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通过质能转换方程E=MC平方来计算,要维持当前宇宙的这种膨胀速度,暗能量应该是现有物质和暗物质总和的一倍还要多。(千字君注: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转换方程,并且预言了黑洞的存在。推荐阅读:《七堂极简物理课》)

《星战大战》中的黑暗原力

  3、有没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为止,还没有。

  量子纠缠

  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

  1、什么是量子纠缠?

  科学实验发现,二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如相隔很远(不是量子级的远,是公里、光年甚至更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同的状态变化,而且不是巧合。

“心灵感应”或许不仅仅是一个传说

  2、有没有观测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经理论提出,实验验证了的。科学家已经实现了6-8个离子的纠缠态。我国科学家实现了13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态的拆分、发送。

  三大发现扰乱人类世界

  1.搅乱了的哲学世界

  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没有特异功能,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或许不到这个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二个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把意识放到分子,量子态去分析,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

  既然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那灵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纠缠,那第六感、特异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时,谁能保证在这些未知的物质中,有一些物质或生灵,它能通过量子纠缠,完全彻底地影响我们的各个状态?于是,神也可以存在。

上帝是一种“科学事实”?

  2.崩塌的物理世界

  我们现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础。但据测定,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

  3.崩溃的内心世界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或许不到整个世界的5%。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但和这个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注:本文选自网络, 原载于“难得书院”。由千字君整理编辑刊于《千字文华》

  2017年10月26日更新 

 

  三大发现都是摩诃般若!

 

 

 

 

中国的下岗工人,早在5年前就发现了引力波……

 

  前言

  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

  近日,美国发现引力波的消息震惊全球,霍金说,这将有可能引发天文学的革命。但是,很快,网友爆出猛料:中国的下岗工人,早在5年前就发现了,还参加综艺节目《非你莫属》。

  但殊不知五年前,国内的一档求职节目上,就有一名普通工人提到“引力波”,但他所遭受的却是主持人的不屑和所谓科学家的讽刺,一堆媒体人站到制高点,把他人的梦想当做笑话,连基本的说话权利都不给予。当你看不懂时,请不要随意嘲笑,所有人的梦想都应该受到尊重,郭老半生心血被如此贬低,无奈,痛心!!看完终于知道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是屠呦呦而不是科学院院士了。。

  如果美国人没有发现引力波,恐怕这个视频将被永远的遗忘,这位下岗工人可能一辈子穷困潦倒,受尽嘲笑与嫌弃。打死他也想不到,拯救他的,竟然是美国人.....

  文章来源:机密汇编

 

 

 

 

楼宇烈:离开“道”,中国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灵魂

 

  引子

  中国文化离开了道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扬,也主要是要从道的层面来发扬。

楼宇烈,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层面,或者说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人称之为“艺”和“道”。《易·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具”的“器”,就是具体可见、可操作的“艺”。在中国文化中,这两者统一而不可分,并且着重强调要“以道统艺,由艺臻道”,把“求道”作为一个最根本的旨归。“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某种意义上将之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各种技艺也都以“载道”为内涵,以达到这种“道”作为它的最终究竟。

  中国文化中“道”和“艺”这两个层次也可称为“本”和“末”。人们做什么事情都首先要“知本”,然后“求本”,以“本”为最终归宿。“道”是形而上之学,“艺”是形而下之学,所以“道”这个层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艺”这个层面的东西是可见、可操作的。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很多地方描述“道”。道家自不必说,《管子》里也有很多对“道”的描述,如“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道”只能心领神会,不能通过语言、形象、声音来传达。

  儒家非常强调学习要“下学”和“上达”,这也相当于“艺”与“道”的关系。“下学”者,学人伦日用、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等等;上达者,达天道、性命等抽象道理。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现代教育把下学和上达割裂,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专门研究上达,走上极端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空空洞洞的学问。而下学只朝向所学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下学必须要上达,上达也必须落实到下学,二者结合的最终目的还是上达。“读书学习所为何,通晓人道明事理,开启智慧增艺能,变化气质美其身。”变化气质、使人完美,这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

任法融书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有句话完全被误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通常理解为:“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利,老天爷也要诛灭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老天爷难道如此护私?天地是最大公无私的。人向天地学习,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天地的大公无私,天无私覆、地无私载,这是天地最根本的品德。它能够包容,天生地养,天地养育万物完全是奉献,从来不求回报,也不去主宰。老子曰“生而不有,长而不宰”,天地让万物自由、茁壮生长,而不是占有甚至主宰它们。如果不为私利奋斗就受诛灭,这样的天地还要敬畏它干嘛?所以人们常常形容圣人“德配天地”、“德侔天地”。

  那么“人不为己”的“为己”是什么意思?《论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历来就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荀子解释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为己之学是完美自身,为人之学是将之作为财富的象征,“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以为禽犊”实际上是一个贩卖,“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因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意思是人如果不为己则枉为人也。作为一个人,一定要不断完美自己、提升自己,否则天地也要诛灭他。一切探讨和研究都是围绕“天、地、人”来做,研究“天、地”最终也是为了人,让人能够更好参与天地变化,与天地达到最和谐状态,让人的生命能够生生不息。为了人类并不是让人类凌驾于天地之上,不是去支配、改造、控制天地。

孔门“君子之学”

  科学是万能的吗?

  人们常说“以人为本”,提倡人本主义、人本精神。很多人认为“人本主义”是西方、尤其是西方近代史上的一个理念,这完全是错误的。人本主义、人本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西方近代所提倡的人本主义也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而提出来的。西方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神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排斥一切其它文化,因为它是一神信仰,人们对于造物主应该绝对服从,不允许其它文化思想去干预,否则一律被定性为异端而受排斥和否定。

  一直到十四、五世纪西方人才发现自己在这样一种僵化的神本文化(意识)统治下落后了,需要改变。于是第一个行动就是回归自己的传统,也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目的就是要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里去寻找能够来批判、冲破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基督教文化,这是第一个高潮。

  第二个高潮是宗教内部改革。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出现了一批新教徒,打破了原来基督教一统的保守情况。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讲到新教诞生对资本主义的道德建立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宗教改革过程中一批传统的天主教传教士在欧洲失去了领地,于是来到中国、来到东方,他们发现中国文化与他们中世纪的神本文化完全不同,中国依靠礼乐教化、提倡个人道德自觉自律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中国文化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道德自觉与自律,他们把这种文化传回了欧洲。

  不听从造物主的命令而靠道德自觉自律,这样一种“异端”在中国居然延续了几千年,因此传到欧洲以后引起了一批思想家的关注,他们就是十七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魁奈等人都把中国的这种人本精神视做典范,作为能够冲破西方神本文化的一种力量和资源。他们都把中国以人为本的文化看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文化,写了很多作品来赞扬。这就是西方人本主义的开始,他们以这样一种人本主义结合古希腊罗马自由开放的思想来冲破中世纪的独断的宗教文化。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种人本主义在他们那种传统文化环境下慢慢发生了变化。

  之前的人匍匐在神的脚下,现在站立起来,于是他们觉得人应该做主人了,于是提出人要用自己的理性去征服改造自然,要天地万物听人的指挥和摆布。一下子人变成了神,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和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征服一切。其实现在很多人所接受的人本主义就是这样一种人本主义,即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本主义,科学至上、科学万能的人本主义。

科学至上主义

  人要征服一切、改造一切,结果反而被所要改造、征服的对象把人给束缚住了。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对资源和财富的控制,谁知又被所改造的资源和物质牵着鼻子走了。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和资源,就要用更先进的科技去征服它。在西方、在欧洲人们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科学万能,就是这个原因。人自以为变成了神,变得可以为所欲为,结果反而成为物的奴隶。

  这个问题西方人其实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就开始总结了,因为他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死亡那么多人,目的是什么呢?归根结底在于夺取资源和财富。人刚从上帝的脚下爬起来,又变成了匍匐在物质财富脚下的奴隶。所以二战之后,西方许多思想家重新提出返回人本主义,人要做回自己,既不要做神的奴隶,又不要做物的奴隶。

  我们现在要警惕,要返本还原,要学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人必须要向天地万物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重要传统:一是“以史为鉴”。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有周鉴于夏商两代,得出一个结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的自我德行的提升,而不是天命。重要的是“疾敬德”,赶快提升每个人的品德,尤其是统治者。二是“以天为则”。“则”是原则、法则的意思,中国人从来不主张人去做天地的主人、去支配天地。

  《论语》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易》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论语》里还赞扬道:“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中国传统的以人为本是维持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自我自律的精神,而不是去支配。

  何为“六艺”?

  在中国文化里“艺”这个概念非常宽泛。《礼记》记载孔子经常讲要以六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属于基本的文艺,指各种各样的礼仪规范,包括唱歌、跳舞,相当于“文艺”。射、御属于体育运动,也可称为“武艺”。至于书、数,传统的解释指“书”为“六书”,即中国文字起源的六个方面: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书”也常被指为写字、书法。“数”,古代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数字和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即算术,后来发展为术数,包括天文地理等等,可以称为“技艺”。六艺之中包含文艺、武艺、技艺,范围非常之广,涵盖了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

六艺浮雕

  “艺”过去都是小学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个“小学”跟我们现在的小学概念不同。《礼记》有一篇文章被单独抽出来成为《四书》里的一本,叫《大学》,大学即大人之学,相对于大人之学的就叫小人之学,即小学,后来小学又专指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朱熹《大学章句序》说古代儿童八岁入小学,到十五岁之前学洒扫应对、进退之节。洒扫是整理内务,应对即待人接物,进退即礼节,《孟子》里说的“徐行后长”,慢慢跟在长辈后面走,这是礼节,从进退中何时在前、何时在后等方面体悟出大人做事的进退。除了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之外小学还学礼乐书数御射之文,习惯成自然,长大以后遵守规范行为也是自然而然。如果长大之后再学这些就有点别扭不自然了。

  (开玩笑说,文艺中的琴棋书画,再加上茶道、香道,或者花道与香道组成一个新六艺也是可以的。)

  “射”这项体育活动从古到今从来没有断过,只不过形式变了。古代射箭时对面摆一个靶子,后来变成投壶,即对面摆一个花瓶,拿一把箭往里面投,现在变成套圈。古人非常重视“射”,因为这可以提升自身修养。《礼记》里讲,若要射中靶心,首先要端正身体。其次要专心一致,心无旁骛,就像弈棋。再次,万一射不中,不能去埋怨靶不对,而是反求诸己、反躬自问。在“射”这一武艺中培养心性和技艺。

  现在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怨气冲天,大家你怨我、我怨你,怨天怨地、怨人怨事。怨气是一股很厉害的戾气。如果每个人能够反省一下自己,这个社会就会和谐得多。技艺的内涵也很丰富,包括中医。《汉书·艺文志》将各种典籍分类,其中“方技”类都跟现在所讲的中医有关,它包括四方面:一是医经,即人体生命理论;二是经方,即医药;三是房中,即男女阴阳关系;四是神仙,即养生。方技者,生生之具也,即各种各样维护生命的方法。技艺还包括制造器物。

清光绪14年(1888) 补续汉书艺文志

  艺术应该是正情的

  所以说,日常生活中可操作的、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有象的所有的方面都属于“艺”,我们在生活层面享受“艺”的成果。

  但艺既能够提供享受,亦能够为害于人。应用不好便适得其反。比如食物越来越丰富,人们吃得越来越精细,用各种食品、调料来满足口腹之欲,可究竟是好是坏?人们也许只看到当时的好吃,看不到之后对身体的损害!《吕氏春秋》讲养生之要是去害,太咸、太甜、太辣、太酸都是害;若是去掉这些,生命就能够健康、能够保持和谐。生命是因和而生,任何的过都不对。艺的过同样是引诱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会给我们带来反面作用。所以中国文化强调艺一定要在道的统摄下面,否则它就会走偏。

  艺,尤其是文艺对人的影响极其之大,因为人都有感官的欲望,文艺作品实际上就在影响人们的情绪。其中声音对人的影响最大。文艺演出里最疯狂的是就是音乐会,观众动辄上万人。它是深入人心的,能够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先王制乐是用来制内情,防止内部情感没有方向地过分发展。艺术应该是正情的,而不是重情的,所以艺术对社会的引导非常重要。它比理论的影响要大得多、快得多、深入得多。

  古代教育远没有现在普遍,老百姓从说唱、戏曲里学习做人的道理。传统戏曲里的人物脸谱化,白脸是坏人,红脸是好人,让人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就叫高台教化。所以说艺要有道来统摄,要有一个指导思想或者价值观念,看戏也不能光停留在热闹上,要从中学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艺都是用来陶冶性情的。

  欧阳修论述琴艺时说,弹虽在指声在意,听不以耳而以心。琴曲最重要的不是悦耳,而是移人情。弹以无邪之音,听以清白之心。弹者、听者,一同移情归正,这才是传统古琴美学的精华与追求。艺的根本目的在于导情归正,把人们的情引导到正,而非邪恶的方向。其它艺术如绘画、书法等等方面莫不呈现出类似的情形。

  艺术的实践和发展一定要遵循以道统艺、由艺臻道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再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人心、污染社会这样一种玩物丧志的状态。《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了求道,立志是第一位的,如果沉迷于玩物那就容易丧志。艺与道不能脱离,艺若无道则没有灵魂。学艺如不能上升至道,那就只能沦为技艺。

  如何由艺臻道

  宋代欧阳修在重刊唐代无仙子所注《黄庭经》时在前言中说:世上无仙而人人求仙,世上有道而人人不修道。道不远人,道就在事物变化之中,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规律,也就是道。养生之道即以自然之道来养自然之身,不能停留在一个具体的、操作的层面。气功是自古就有的养生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庄子》已提到导引,马王堆汉墓发现《导引图》,从艺的层面讲都是养生,人们容易落到艺层面而上升不到道层面。

《导引图》帛画复原图

  如何上升到道的层面?在先秦道家著作里面,包括《管子》都提到“心正”。《汉书·艺文志》:“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也。”真性也可以说是先天之性,即天地之和气也。天出其阳、地出其阴,阴阳和合就有了万物。生命因阴阳之气的和谐而诞生,又因阴阳之气的和谐才能维持。但是人一生下来这个性命之真就变成后天之性了,后天各种干扰和诱惑一来就失去了先天之真性,所以要有求于外者也。

  如何来求?第一,荡意平心,或曰荡平心意。第二、同生死之域。即打破生死界限,不要贪生怕死,越是贪生怕死的人越死得早。第三、无怵惕于胸中,不惊不怖,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到这三条就是神仙。

  育正气、养真气、化怨气

  所修者何?气也。道家的著名八仙之一吕洞宾所著《百字碑》,首句曰:“养气忘言守。”忘掉语言,忘掉守气。清代有人为之注说,气存丹田得下漏,守在上面得脑漏,守在中间则肚胀,所以不能拘泥停留在意上面而要去突破。气不是一简单物质,亦不是一简单精神,也不是什么能量,它是不可言说之物。这个气跟具体可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儒释道三家都讲气,各自所讲都不一样,但都有其特点,即都从最高层次上来讲。

  儒家育正气、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在序中说道,元人把他俘虏以后希望他投降,但他坚强不屈,于是被关在一个简陋茅棚里两年多,边上厕所臭气熏天,外面煮饭地方米气很多,夏天热气,冬天寒气,雨季湿气、霉气,八种气干扰他,可是他没有得病,原因就是身上有正气。儒家讲诚意正心,朱熹也讲,15岁之后进了大学,要穷物极理正心治人的道理。正心从诚意而来。诚意者,毋自欺也,要慎独,不欺暗室,要养一股浩然之气。这股气说不清道不明,不过每个人可以感受得到。某人正气凛然,某人一身邪气,一眼就能看出。佛教讲相由心生,长期的一种思想与念头会表现在外貌上。所以儒家育天地之正气、育自身之正气。

  道家养真气,要保住先天之气不被后天事物所干扰。人们现在如果去西医院,可能都找不到自己的病究竟要挂哪一科,但在中国古代很简单,所有的病无非三大类:一是意外伤害,如跌打损伤。一类是外感伤寒。一类是内伤,即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维护整个生命、治疗人的身体用两句话就能概括: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这就是道家的葆性命之真,恢复其天然和谐。天和就是保真气,或曰保元气。

  佛教化人怨气,人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在于贪嗔痴三毒,其中最严重的大概应属嗔,嗔即怨恨,如果老是怨天怨地、怨人怨事,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看不起比自己差的人,其心情是不能宁静的,因此也得不了道。所以一定要把怨气化成感恩心。

  所以,真正的气功要练三气:育正气、养真气、化怨气。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

  上达之学必由心悟,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是智慧之学、是哲学,说出来了就成为知识技能、落到形而下的下学了。我们最初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哲学”叫“形而上(物理学之上)”(philosophia),即“爱智慧之学”。尽管语言不可以传达,但还是需要语言来传达,那就需要人们能够超越语言,得意忘言,要学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中国所有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触摸的,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这些去领会它内中所包含的意,这就叫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一方面是低级层次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是高级层次的智能,智能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学问强调智慧之学,一切的艺都是通过外在形象来达到对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或认同。欧阳修有一次题画时说道:“古画画意不画形”,苏轼在题一幅画时言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欣赏一幅画不是看它是否形似,而是看其所体现的精神境界。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修养到家了就会体现在他的方方面面。我曾经言及书法曰:“习字调心性,学书铸人格。”书法、绘画都寄托了作者的一种品格,它展示给人的也是这个东西,中国的艺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深度才算是真正的艺。

  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

  一个艺术家不容易,很多所谓的艺术家恐怕都只能算是一种匠,匠人只会在技能上模仿,却没有灵魂和思想寄托。艺不能上升到道,不能让人回味,不能启发人,那只能算是复制品而不是创造。

  同样,一件艺术作品在人们欣赏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欣赏者进入再创造。中国的艺术就有这个特点。如果仅仅停留在象上面,那就无法再创造。在中国画里,人们可以通过作品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之下体会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来。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诗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可以这样体会,也可以那样体会,都能得到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中国文化完全允许欣赏者再创造,而不是将之定式化,甚至可以脱离其最原初描述的实景去领会它里面的意思。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如果只局限在字面,按场景来讲是很直白的一句话,但中国人不停留在写实上面,而是引申为人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此励人。另一首诗:“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两句话很真切地描述了竹子,可如果只是看到这一点,那就不懂中国文化了。在这里要体悟到的是一个人,在没有出头之时、默默无闻时,要坚守气节,要有大丈夫精神;及凌云处呢,飞黄腾达了也要虚心谦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大哲学系一群教授有次喝茶聊天,说的大丈夫的气节,大家说不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嘛。这是时候,胡适坐在一边,说,还得加一句才行,“时髦不能赶”!我觉得加得很好,许多人丧失气节,问题还就在赶时髦。

  艺不忘道

  没有道的艺是没有意义的。学艺、欣赏艺,也必须从道的角度去欣赏、去学习。学艺是为求道,不是简单为了技能提升,仅仅沉迷于技艺,那就必然落到玩物丧志。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忘掉道。忘掉了道就失去了艺的灵魂,我非常不赞成电视栏目常常举办各类竞技比赛,尤其是业余的,比什么呢!业余本来就是娱乐、丰富自己生活,一旦比赛就失掉通过艺术来修养、提升自己的初衷。

  我们要回归中国文化中道艺的关系,要理解中国文化离开了道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扬,也主要是要从道的层面来发扬。

  艺的层面随着时代发展有许多变化,在这一层面我们可以去恢复一些传统的东西,也可以随着时代变化以及欣赏者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恢复古代礼仪不一定要穿古代服装,可穿可不穿,不是一定要弄得跟现在的时代很远。当然服装也是属于艺的层面的东西,它这里面也必须体现出道的精神,服装是小事,但它体现了一种文化,体现了文化的认同,这个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在欧洲很多国家到了传统节日时都要恢复过去的传统穿戴,周边东南亚国家在传统节日里也是如此,国内一些少数民族到了节日时候也会穿上民族服装,可是绝大部分汉族人却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可以穿。服装是一种文化符号,汉服可以千变万化,但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不能变:一、溜肩,崇尚自然。一上肩就变成平肩了。二、不在衣服上挖窟窿去扣扣子。三、背后是拼接的,不是一整块,这也许与裁剪有关系。如果能保持这三个特点,纵使千变万化也是传统的。不能保持这三个特点,即使再像也不是传统。就像诊断方法和治疗理念是中医的,即便开西药,那也是中医。如果治疗理念是西医的,哪怕开中药也不是中医。我们可以多一点传统服饰,多一份文化认同与标志,但我不主张一定要复古,一定要穿上某类服装。

  道艺结合,这样才能将文化延续下来。眼下热衷创新,去年“两会”时,有一个报道说出席的浙江女代表们会穿上旗袍,结果在开会前一个星期,有一家媒体展示了她们要穿的旗袍,我感觉到女代表们穿不成了,因为它是时装设计的旗袍。果不其然,代表们抵制穿她们的旗袍。它还是一个赶时髦的东西,而不是在传承传统。

  如何弘扬中医之道

  传统道艺的结合,要以道为主,以道统率艺,由艺上升到道,下学上达。两者都不能孤立,离开了下学、离开了艺,道便空了;脱离了道、脱离了上达,艺就没有灵魂。

  中国文化现在处于一种失魂落魄的境地,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也就是魂)。我们原本在世界上被称做“礼仪之邦”,可是现在人们一举手、一投足、一言谈都不知道什么才是规矩。从艺入手,通过可视、可听、可触摸的具体的艺,了解它,喜爱它,把它放到整体文化当中去,我们就可以领会艺所包含的道在什么地方。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来接触传统的艺,不管是琴棋书画还是气功、武术。我们现在向全世界推广的武术叫健身气功,包括传统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易经筋这样一些东西,目前在世界上相当火热。这次国家体育总局办培训班一共有三十六个国家参加,有一百来位世界各地致力于推广气功的组织和教练参加,可见世界上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远远超过我们自己国家的百姓。

  中医作为技艺的部分,它是在整体中华传统精神下面来治疗疾病,呼吁把“中医”改回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对它的称呼——国医。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都加上一个“国”字,如“国画”、“国术”(指“武术”)、“国文”、“国史”等。改回“国医”这一称呼才可让中医本来的含义得到彰显,西医是治疗医学,中医不是。中医是在中国整体文化下呈现道的一种技艺,它本来有很明确的几个概念,如“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是治人的,不是治病的,这个理念与上个世纪卫生组织提出的一个理念完全吻合。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了传统医学的合理性,承认其科学性,而且提出要从对病的重视转移到对人的重视上来,这符合传统中医的概念,我们要关注的不是人所生的病,而是生病的人,这样,中医的精神才能彰显。

  中医还有个概念:“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汉书·艺文志》)《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个世纪卫生组织也提出把预防放在重要位置。等到有病才去治就不是中医了。

扁鹊行医图 王经春绘

  第三个概念更厉害:“不服药为中医。”这句话为清代钱大昕在注《汉书·艺文志》时所提出。这强调了人体具有自主恢复和痊愈的组织及能力。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提出的理念之一。曾国藩曾写信告诉儿子,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以不药为药。中医的核心是“中和”,人体只有达到“中和”才能恢复和保持健康。任何疾病的根源就在于身体的阴阳不调、五行失序。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生生不已。

  中医改回“国医”称呼也许很难,尽管不少中医院的院长认同。但即使改不回来,我们也要了解到中医最核心的精神理念——致中和。现在中医院里许多治疗手段也采纳了西医的拍片、验血,B超等,完全背离中医的含义,但没有办法,因为大家相信科学、数据比相信人多,把身体交给一堆机器去做各种测试;相信医生比相信自己的感觉更突出。如果说我一眼看到你有这个病,他会不相信,而这恰恰是中医最关键的“望闻问切”。“望”的境界最高明,其次才是“闻、问”,最后才是“切”,而我们现在把切脉变成是中医最高的,错!有人去看医生,对一看就知道其病的中医反而不相信,甚至怪罪,直到一大堆数据表明才开始相信。所以流传一句话:“西医明明白白治死人,中医糊里糊涂治好病。”西医治死了人也是该死,无法打官司,而如果是中医也许就要耗上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癌症很多是死于过分治疗,但还是愿意去遭罪,开刀、化疗……观念问题害死人。其实当年扁鹊也有很多明确的不治。我提出一个观念:要为自己的感觉活着,而非为数据活着。

  中医作为具体的艺,如果离开了整个的文化理念,就必然会沦为技艺性的东西。不能把中医降低到艺的层面,然后在艺的层面与西医比拼。应当在从理念上去弘扬中医之道,运用中国整体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的方式、阴阳五行的理论框架。去对比西医简单的对抗性的疗法,其实近年西方已经冲破了这种对抗性疗法的理念了,提倡自然疗法、情绪疗法、直觉疗法,强调自身修复能力的提升。自然疗法的一个原则就是:将来的医生将不是开药方的医生,而是指导如何人们如何健康生活的教师,这个理念在变。

  中国文化的优势就是它的道艺的结合,而且是在道的统摄下面,来指导这个艺,任何艺,也要把它提升到道的层次来认识它、体会它。

  本文系楼宇烈教授于2014年4月16日讲座内容,在此特别感谢主办讲座并整理讲座内容的北大道学社、北大耕读社、北大禅学社。

  来源:楼宇烈 横山书院

  2017年11月6日更新

 

 

 

 

 

袁伟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学者简介

  袁伟时,男,汉族。1931年12月15日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主编《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文 | 袁伟时

  摘要

  现在传统文化很热。我认为这有好,有不好。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要把它放到历史经验里去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最丰富的典籍,没有任何国家有像中国这样多的典籍。另一方面,中国也创造了很多珍宝,包括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思想遗产;有一些东西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比如中医。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不足在那里?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世界各国都要从传统社会转型变为现代社会;有些国家很顺利,有些国家则迂回曲折。在后发展国家里面,中国是丧失掉很多机会的一个国家。

  600年前——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为什么他没有成为中国的哥伦布?很简单,他的活动不求利,远航是为了宣扬国威,全部经费都靠财政拨款,数额太大,支撑不下去,被迫停止。他第一次下西洋的人数高达2万8千人,而哥伦布的团队最多也就1千1百多人。当时正值所谓“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和远洋贸易推动世界前进;这一次机会中国丧失掉了。

  第二次机会是16、17世纪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流出现高潮。以利玛窦为代表,他于1582年到达澳门,1601年来到北京,在北京整整生活了10年,带来很多西方的科学技术。举一个例子,中国自己的历法在元明时代一再出现测算失误,吸收伊斯兰历法也解决不了。利玛窦和他的同伴和后继者龙华民、汤若望等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天文历算,解决了这些问题。沿用至今的阴历(农历)就是这些传教士及其学生的工作成果。利玛窦还带来一幅世界地图,让中国人知道中国在世界的东方,而不是世界的中央。康熙皇帝很喜欢西方的科学技术。他与彼得大帝是同一时期的,都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大帝学西方,建立了俄罗斯科学院;他死后没有多久,莫斯科大学也办起来了。康熙皇帝则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当作个人的爱好、宫廷的消遣,既没有建立起中国的科学院,更没有想到要在北京办西方式的大学。机会又一次丧失掉了。

  1793、1795、1816年,从乾隆到嘉庆时期,英国分别派出使者或送来国书、礼品,要求和中国和平通商。乾隆爷的答复是,“天朝无所不有”。嘉庆皇帝则宣称“中国为天下共主”,不能容忍使团拒绝叩头,降旨“逐其使臣回国”!英国使团里的人观察、分析后得出结论,中国是一个很腐朽的国家。中国再次丧失了和平融入世界的大好机会。现在有些文章宣扬,18世纪中国占世界1/3人口,经济上也占世界1/3,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个说法恐怕要考察,他们使用的统计数字不一定可靠。中国当时的制造业固然比不上产业革命中的英国,15、16世纪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于19世纪中国的2.8倍;至于制度环境更加无可比拟。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了,但是英国不是用铁甲舰将中国打败的,那个时候它的军舰还是木头造的。而15世纪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的造船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到了19世纪,却被别人打得一败涂地。中国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有很多珍宝,然而为什么社会转型这么困难,没有产生出现代经济?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19世纪中国付出了代价,割地赔款大家都知道,但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的一点是,中国光人口就损失了1亿多。从1851年到1865年,也就是太平天国造反期间,中国人口从4亿3千多万降到三亿2千万,减少了26%。太平天国闹得最厉害的江苏、浙江等地区,人口一直到20世纪初才恢复过来。这些冤魂基本上是中国人自己杀死或者饿死的。这又是为什么?跟我们的文化有没有关系?20世纪会不会好一点?照样不行。内外战争、运动和灾荒,也有1亿左右的中国人非正常死亡,原因在哪里?中国文化那么优秀,为什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不足

  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中国文化究竟有哪些不足和缺失?

  第一个就是政治体制领域,儒学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果你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状况,最好的办法之一是看它的法典。当时的社会关系、文化状况、国家管理状况都体现在那里了。1810年,中国的法典(《大清律例》)第一次翻译成英文出版,英国的一份报纸《爱丁堡评论》说,中国人在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是不足的,我们发展很快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

  中国的法典有什么特点呢?民法内容很少,基本内容是刑法,甚至连民事纠纷也作为刑事案件来处理。这里面体现儒家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伦理与政治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学,而儒学讲伦理和政治的最多。从西汉开始,就强调以孝治天下,把家族伦理拓展到整个国家的治理,后来发展为一个完整的公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体现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宗法专制,伦理与政治统一,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完全是符合的。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是自然经济,经济状态比较稳定。

  第二个特征是专制制度下严格的等级关系。用孔子的话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很好的,好在哪里呢?皇帝按照皇帝规范行事,君、臣、父、子都有一套严格的规范;这是从好的方面来说的。但它的另一面是等级森严,不能逾越。而英国在1215年就有《大宪章》,国王加税要得到诸侯的同意,要保障各地自由、自治的权利。中国的大小事都是天子或尊长说了算;抗上是极大的罪恶;儒家政治理论把这些合理化了。中国没有国际学术界界定或多数学者公认的封建制度。如果是封建制度,国王、诸侯之间是契约关系;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关系。

  儒家思想的第三个特点是服从。用孔子的话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假如有争议,由谁定是非呢?由圣人和皇帝的话来决定,圣人的话是最后的标准。公元一世纪,汉章帝召集儒门的代表人物在白虎观开会,由班固执笔写出一部《白虎通议》,章帝批准后颁行天下。以儒学为指导,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制定详细的规矩或规范。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三纲六纪(六亲),服从尊长。以后历代的法典,唐、宋、明、清的律例都继承了《白虎通议》,将三纲六纪作为贯穿始终的东西。一般的老百姓犯了罪,按照身份的高低、亲疏关系给你定罪。

  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思维方法的缺陷。

  中国人的思维方法有问题。杨振宁在2004年作报告时讲了一句话:“《易经》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很不利。”他说,其中一点是不讲演绎论证。《易经》归纳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没有严谨的演绎和论证。这是杨振宁作为科学家讲的真话。而在他讲这话之前,16世纪末17世纪初,利玛窦在他写的《中国札记》的书里就说中国人不懂逻辑规则。他讲的是真话,中国没有逻辑学。后来我们拼命从《墨子》里面提炼、搜寻,认为里有逻辑包括辩证逻辑。然而《墨子》里面虽有逻辑思想但没有完整的理论,而且因为它不符合社会的需要,后来连《墨子》也式微了,研究的人很少,四分之一的篇章失传。西方的情况则不同,他们有逻辑学,不但古希腊已经有完整的形式逻辑理论,他们中世纪教育要上一年的辩论课,实质是逻辑课。利玛窦是这样讲的: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科学,不重视逻辑呢?很简单,因为这里面有利益关系,在中国你懂四书五经,不用学数学和逻辑,也不鼓励做实验,就可以考取科举和做官。这样的状况下,科学当然没有办法发展起来的。另外在中国天文是很丰富的,只是和星相结合起来了,哪里地震是天发怒了,是对皇帝的惩罚。各种是非按照圣人的话来判断,也就不必辩论和讲逻辑理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产生现代科学?

  利玛窦来到中国的时候把《几何原本》带过来并翻译了六卷,还有九卷没有译出。一直到平定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他接受科学家李善兰的建议,拨款支持把后九卷翻译出版,把以前译出的六卷也校对一遍,出了一个完整的版本。李善兰请曾国藩写个序,曾国藩不懂,就让自己的儿子曾纪泽(曾作过中国驻英公使)代笔。曾国藩知道光懂中国传统文化不行,从小就让儿子学英语,接受现代科学教育。曾纪泽代他爸写的《几何原本》序言说:“盖我中国算书以《九章》分目,皆因事立名,各为一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几何原本》不言法而言理,括一切而概之曰:点、线、面、体。……《九章》之法,各适其用,《几何原本》则彻乎《九章》立法之源,而凡《九章》所未及者无不赅也。”这里说透了中西思维方法的差别。《九章算术》共收有 246个数学问题,分为九章。分别是:方田、栗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它的计算方法有成就,但是没有上升为完整的理论。曾国藩看完儿子写的东西后大为赞赏。当年曾纪泽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正确的,但他的确说透了中国思维方法的弱点。

  此外,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人自认为中国的道德是最高尚的,洋人是蛮夷,道德文章是永远比不上中国的。实际情况怎样?现在看来,道德规范也有很大的缺陷。一方面,我们道德规范有一些是跟世界各国一样的,比如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大致上从任何一个文化体系里都能找到类似的东西。在西方,仁是“博爱”;义是“正义”,有些道德规范世界各国是一样的,不同的语言系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是一个方面。但是,进一步考查这些规范的内容,问题就出来了:儒学的核心是仁义。用《中庸》的话来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讲人不是讲人的平等,而是将亲情摆在首位;义的内容拐个弯变为要尊重别人!

  我们的道德规范有明显的不足,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重义轻利”。小人与君子的划分就是看你重不重视利,你重视利就成小人了;但是人性本身是追求利的。

  其次,我们的道德是以三纲为基本架构的,没有人际之间的平等。

  再次,中国道德观念里群体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可是,人要现代化,社会要现代化,都必须将个人权利、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要变成现代公民,维护现代公民的尊严、现代公民的权利是根本,道德的根本也是政治的根本,政治归根到底是为维护公民个人的权利服务的。

  此外,作为蔑视个体权利的重要内容,是经济上没有坚决、彻底地保护私有财产。有一个原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和官府侵犯民产,屡见不鲜。而自从中国传统文化法典化以来,因为要维护宗法专制,维护三纲,所以就规定一条:祖父母、父母在不准分户口、分财产,不准“别籍”,不准“异财”。唐、宋、元、明、清一直都延续这一条规定,谁违反这一条是要受惩罚的。

  另外一点是不准你经营新的经济形式,比如中国学外国人要经营轮船。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做直隶总督时,广东商人在天津申请办轮船企业,李鸿章不准。1890年代张之洞做湖广总督,湖南的一些商人要在洞庭湖、长江上办小轮船公司,张之洞说不行。一直到戊戌变法前后,张之洞还是不同意。也就是说,办这些新企业,只准公家办,不准私人办,即使私人可以办,也要批准。限制私人财产进入某些经济领域,等于你的财产权不能充分实现,经济自由受到限制,私有财产就大打折扣了。

  有这些问题存在,中国不但不能成为第一批原发性转型的国家,在后来转型的国家里也一再跟不上趟。我们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同一时期起步的,但是日本成功了,我们却失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彻底失败了,但它很快恢复发展,中国还是不行。我们不能盲目鼓吹传统文化,要冷静分析它的成败得失。

  当前提倡传统文化的三大陷阱

  我讲的最后一个问题,当前提倡传统文化的三大陷阱。

  人类是从野蛮转向文明的,无论中外都是这样的。将中国文化放在世界全局里面考察,有一些人提出一些很值得注意的观点。

  第一.他们认为西方文化从启蒙运动起就搞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呢?它造成一种征服型、竞争型的经济,给人类带来很悲惨的命运;同时破坏了环境。否定之后,便从西方文化转到东方文化——宣称东方价值观,儒家文化比西方文化高明。回首话当年,启蒙运动以降,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确实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但是它也改变了全世界的面貌。这样建立起来的世界经济体系,本身包含了克服自己错误的成分在里面,许多罪错都在以后的发展中慢慢纠正了。至于说儒家和其他东方文化有医治西方病的神奇作用,直至现在都是学者善良的假设,除了满足中国人和其他东方人的虚幻的荣誉感以外,能否成为现实,只能拭目以待。

  另外一个观点是中国人接受西方文化也错了,明显的就是新文化运动。他们说:新文化运动把中国传统文化打断了,成为中国遭殃的一个根源。我曾编过一本书:《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回答这些指责,论述中国新文化运动有什么贡献。它不但没有打断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是开启了中国学术文化的新纪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在新文化运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19世纪初开始,不断有为儒家辩护的理论,到20世纪30年代更加严重。在国民党中宣部的支持下,有十个教授发表了一个宣言,里面提到:现在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了,中国人都西化了。这是诡辩,为什么我穿上西服就不是中国人了?为什么我一定要俯伏在传统面前才是中国人?

  上述两个攻击都不成功,他们就朝着两个方向为儒学辩护。

  一个方向是力图证明西方的那些东西中国古代都有,西方很多东西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只是后来我们没有注意就遗失掉了,现在再从西方学回来。直到现在仍有人冀图证明,所有现代文明的基本观念甚至很多后现代的东西在中国古代都有了。他们的思路是首先肯定西方的一些东西,然后寻找古代中国的一些资料,牵强附会。

  另外一个方向是强调中国特殊性。认为现在西方的一些核心价值的东西都对,但是不适合中国的特殊情况。

  由于这两个质疑,结果就陷入了三个陷阱。

  第一个是建立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说要继承三个传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1949年以来毛泽东时代的传统,继承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的传统;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概念就表明它的含义就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甘阳博士提出来的,六月份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了其他报刊已经多次发表过的他鼓吹这个主张的文章。这是一个政治纲领,我认为是一个绝对错误的东西。

  首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传统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派作为一个国家建立基本制度的根基,这个提议本身就是荒唐的。

  其次,这是对世界发展全局缺乏了解的信口开河。从罗斯福新政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开始融合。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十分严重,为了挽救他的制度,罗斯福提出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一方面总结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传统,捍卫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另外又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即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害,考虑到纳粹的倒行逆施和苏联正面和负面的东西,提出了免于恐惧自由和免于匮乏的自由。这既吸取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也继承了西方的福利制度。俾斯麦时代就有社会福利制度。综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经验,罗斯福提出四大自由,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新成就。1941年《大西洋宪章》将四大自由写进去了;联合国成立以后也将四大自由写进许多国际公约。任何国家要现代化都不能忽视文明的新进展,人类的核心价值是任何国家不能违背的。中国要什么样的现代化?遵守WTO的规则,按照WTO的规则改造经济制度;政治体制改革就按照中国政府签了字的联合国人权公约来办;这就够了。

  第二个,就是现在闹得很凶的“读经”(读四书五经),这是一个很大的陷阱。甚至有位台湾教授到广州说,从小读四书五经,小学教育可以不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强迫学生读经,这是重复20世纪军阀的老路,此路不通。一方面它的内容不适合现代公民的需要;另一方面,按照现代教育原理,强迫儿童、青少年去读他们根本不懂的东西,这是错误的。再加上中国的实际情况,青少年的负担太重了,再摧残他们,对中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个陷阱,有人说要显示中国的特性。要做企业家的话,先做中国人。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要有博大胸怀,吸取人类文化的一切先进成果,不要被民族国家的局限蒙住自己的眼睛。

  为了论证中国与众不同,有好些论点似是而非。

  比如,《荀子》有句话:“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有人据此便说:中国知识阶层不是都听皇帝话的,皇帝不遵守道的话,他宁愿牺牲生命也要维护道的权威。任何时候都会有个别人舍生取义。但是作为社会制度,中国没有形成牵制专制权威的制度,个别人的行为不足以为整个文化的缺陷辩护。

  还有其他好的东西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只有中国才有?西方的基督教里面类似的东西很多。要强调中国的特性,就要证明西方没有这些东西。

  有个流行论调,中国有句“天人合一”,特别注重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证明东方文化足以做环境保护的根据。但是中国是世界上环境破坏最厉害的国家之一。“天人合一”本来的意义是说天与人是互相感应的,你做了什么坏事,上天会通过打雷、地震等方式给你惩罚。我们不过是受了西方思想家环境保护思想的影响,回过头来说我们的“天人合一”是重视环境的,这是牵强附会。

  最后要郑重申明,我反对的只是企图利用传统文化否定和修改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除此之外,对传统文化毫无疑议应该保护、尊重、继承和发展。但是,中国人民要谨记过去的悲惨教训,应该接受普适性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的先进制度。这关乎国家命运和人民福祉,一定要坚持住这条。至于个人喜欢伊斯兰文化,喜欢中国文化或西方文化,如此等等,应该多元共存。私人的文化取向是公民的自由,政府和其他人都无权干预。

本文为作者2007年8月11日在长江商学院演讲摘要,刊登于《长江》双月刊2007年9月号;爱思想网公众号。

2017年11月18日更新

 

 



  林家樂的易學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叔本华

我的生命不结出美善的果子,谁赞赏我都没意义。假如我的生命结出很多美善的果子,谁批评我也没意义。
—— 约翰·班扬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