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易學 > 林家乐的《图解》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的《图解》
林家乐的《一直播》
林家乐心中的《易学》
林家乐对潘峙钢《治国感慨》的回应
【手绘】从零维到十维空间
生命的能量来自极致的清静
易学故事
易海拾贝(一)
易海拾贝(二)
易海拾贝(三)
易海拾贝(四)
易海拾贝(五)
易海拾贝(六)
 

林家乐的《图解》

 

 

  整个人类世界的自然灭害越来越严重,社会‘’正反两种意识‘’的争斗愈演愈烈:自私自利,虚假伪善,巧取豪夺,凶贪劣盗,分裂残暴,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威胁人类的生存,无日无之!‘’宗教道德教义‘’主導人类生存的势力越变越小!别的国家不说,就看咱们中国,咱们中华民族,目前正陷入‘’宗教文明‘’流失,‘’道德理想‘’被埋没,‘’心靈空虚无主‘’的境况!

  习近平主席主张重振传统文化精神,以利现代人的生命管理!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急切地来共同关注一个新颖生命管理思维:

此图是明朝思想家‘’来知德‘’先生發明的《原始伏羲太极图》。

此‘’太极图‘’标示着解脱现代人类的内心困惑、茫乱无主的意义。

 

这图的理义怎么样解读?

我们先看下面这图:

 


中间那个是现代常见的阴阳太極图。

黑,叫阴。无色(白),叫阳。

黑色像一条鱼;白色也像一条鱼。双条鱼相反方向合併一个完整的圆。

白鱼的眼是全黑的圆;黑鱼的眼睛是留空的白。

留空的白是完整原本的正善。

全黑的圆是后天完整的邪恶。

如果人类把白圆放在心中养大,人类世界将充满光明喜悦。


如果人类把黑圆放在心中养大,人类世界将充满黑暗悲哀。


 人类应该如何生活才对?孰是孰非,由人自取。智矣?愚兮!君作何感!

 

 

 

 

 

以一颗无尘的心,还原生命的本真

 

  文 | 强生隆 · 主播 | 蓉君 · 摄影 | 遇见琪跡 · 编辑 | 一白

  人生,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寻找,追求幸福的感觉,寻找宁静的港湾;追求快乐的所在,寻找灵魂的净土;追求生命的芬芳,寻找人生的真谛。

  生活本不烦,痛苦的是欲望太多,身躯本不累,疲惫的是背负太重,内心本无尘,沾染的是名利得失,灵魂本清净,招惹的是烟火俗气。 

 

  人生,注定要经历风雨,面对现实,生命,注定要经历沧桑,面对离合。喧嚣浮华的尘世,风雨兼程的旅途,充满了太多的贪念,太多的欲望,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无奈。但心若静,风奈何,心无尘,莲自开。

  用一双清澈的眼光观望世界,用一双温暖的手掌触摸尘世,用一颗干净的心田感怀岁月,用一腔热情的血液烹煮日子,用一朵青莲的姿态参悟人生,用一叠闪光的梦靥想象未来,眼眸便有了清风明月的恬淡,心间便有了云蒸霞蔚的绚丽,指尖便有了情醉神迷的诗意。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温暖如初,一切都是那么留恋不舍。 

 

  心若无尘,就有明媚和远方。就会懂得,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灵动,风有风的潇洒,云有云的飘逸,情有情的寄托,人有人的归宿。抬头,是广阔晴朗的天空,低眉,是真实清纯的自己。

  你若许岁月以深情,岁月定会还你厚爱,你若许生命以温暖,生命定会赋你感动,你若许人生以真诚,人生定会报你以充实。 

 

  心若无尘,就有柔软和温润。就能听到一朵花开的声音,闻到一缕烟火的味道,沐浴一抹光阴的情意,感恩一段命运的赐予。每每念起,便心生涟漪,稍稍顿足,便感温暖舒畅,慢慢品味,便觉口齿生香,细细斟酌,便云水禅心。

  你若种下阳光,便会开出美丽的花朵,你若种下善意,便会滋润干枯的灵魂,你若种下温暖,便会触碰心灵的柔软。

  心若无尘,就有宁静和淡泊。就能在繁华处淡泊,在喧嚣里修身,在安静中养心,在简约间栖息。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诗意,把薄情的世界酿出深情。 

  你若懂得,淡定,豁达,所有一株小草,一片花木,一曲流水,一阵鸟鸣,都是生命芬芳的气息,都是时光欢悦的律动;你若留意,感知,禅悟,所有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月缺月圆,日出日落,都是自然旖旎的风景,都是岁月成长的年轮;你若真诚,善良,宁静,所有一低眉,一抬首,一颦笑,一默念,都是生活多彩的味道,都是灵魂深处的心语。 

 

  学会取舍和包容,懂得放下和面对,学会善良和微笑,懂得珍惜和感恩。将一切疲惫抛却,将所有真实释放,以时光为笔,山河为笺,深情为墨,厚意为韵,找回最初的纯真,最美的洁净,把人生这首诗,由懂得写到纯粹,由浪漫写到平淡;由青涩写到成熟,由红颜写到暮年。

   心若定,何须追逐,心若安,何须伤感,心若净,何须遗憾。是风,就能嗅到花的馨香,是雨,就能感到水的激动,是心,就能生长芬芳。

  文章来源:百草园书店

  2018年5月26日更新

 

 

  人只有在绝境当中,它才会深刻地进行反省,这种反省,得到的力量,一定是接下去走的最真实的源动力。人生到底有多少不可预测?

  遗憾这种东西,能少就尽量少。每一天都要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不说这些了,反正有一口气活着就要好好活。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 !

 

 

  无住生心

  如《金刚经》须菩提请佛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答他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是《金刚经》的总骨,假使把这句领会了,一卷经文也就明白了。释尊告诉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意思就是没有能施人、所施物、受施者,这叫三轮体空,“其福德不可思量”。修行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应无所住”“降伏其心”的道理。此“心”即指金刚般若的妙心,所谓二边不著,中道不安,乃是实相般若之体,如是方名菩萨大行。

  又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曹溪惠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从此至五祖请法,更为大悟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此为东土第六代祖师,故《坛经》中叫人从《金刚经》即可成佛的。选自虚云和尚《怎样来学菩萨道》

  自度度生

  云尝恭读《坛经》,至五祖以袈裟遮围,为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祖于言下大悟,即启五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路说来,如天花乱坠。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渡,后一句是渡生。“能生万法”者,一切种智也。我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广佛法于无边,渡众生于无尽。故释迦不终老于雪山,六祖不永潜于猎队,为传佛种智耳。选自《虚云和尚年谱·重兴曹溪南华寺记》

  降伏其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人人本具,个个不无的,一大藏教只说此心。世尊夜睹明星,豁然大悟,成等正觉时,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可见人人本来是佛,都有德相。而我们现在还是众生者,只是有妄想执著罢了。所以《金刚经》叫我们要如是降伏其心。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达摩西来,只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了然无事。法海禅师参六祖,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智通禅师看《楞伽经》约千余遍,不会三身四智,礼六祖求解其义。祖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马祖说:“即心即佛。”三世诸佛,历代祖师,都说此心,我们修行,也修此心,众生造业,也由此心;此心不明,所以要修要造,造佛造众生,一切唯心造。

  四圣六凡十法界,不出一心。四圣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十法界中,佛以下九界都叫众生。四圣不受轮回,六凡流转生死,无论是佛是众生,皆心所造。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那里来个十法界呢?十法界皆从一念生,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圆修六度,总摄万行,是菩萨法界;见局因缘,证偏空理,是缘觉法界;功成四谛,归于涅,是声闻法界;广修戒善,作有漏因,是天人法界;爱染不息,维诸善缘,是人道法界;纯执胜心,常怀嗔斗,是修罗法界;爱见为根,悭贪为业,是畜生法界:欲贪不息,痴想横生,是饿鬼法界;五逆十恶,谤法破戒,是地狱法界。既然十法界不离一心,则一切修法,都是修心。参禅、念佛、诵经、礼拜、早晚殿堂,一切细行,都是修心。此心放不下,打无明,好吃懒做等等,就向下堕。除 习 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向上升。

  自性本来是佛,不要妄求,只把贪嗔痴习气除掉,自见本性清净,随缘自在。犹如麦子一样,把它磨成粉之后,就千变万化,可以做酱、做面、做包子、做饺子、做麻花、做油条,种种式式,由你造作。若知是麦,就不被包、饺、油条等现象所转。饽饽、馒头,二名一实,不要到北方认不得馒头,到南方认不得饽饽。说来说去,还是把习气扫清,就能降伏其心。行住坐卧,动静闲忙,不生心动念,就是降伏其心。认得心是麦面,一切处无非面麦,就离道不远了。摘自《虚云和尚年谱》

文章来源:祖道影

2019年4月23日更新

 

 

 

 

 

虚云老和尚:诸人望我开示,其实佛菩萨及祖师对诸人时时在开示…

 

虚云老和尚讲述

蒋中和笔记 蔡日新整理

  二十五日,师开示云:‘诸人望我开示,其实佛菩萨及祖师对诸人时时在开示也。每日殿堂课诵各种咒愿,及钟鼓磬锤等,无一非佛菩萨祖师至精至贵之语声。诸人若能耳闻、口诵、心惟、行笃,成佛有余,岂待多说?说若不行,说亦无益。’

  二十九日,师开示云:‘修行必须识得心。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三十一日,师开示心即是佛,放下即成之理,至圆至妙。并举飞钵禅师神通妙用,不可思议。

  八月一日,师开示谓说法者必因有听法受法者而说,若机不相应则不说,说亦无益也。

  二日,师开示: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了生脱死,实为重要。非大加忏悔,勇猛精进,刻骨铭心,不容易得到了脱。并广引前生出家苦修、来生得福招堕者为证,闻者悚然。

  三日,师开示云:‘十法界唯心所造,四圣六凡皆是自作自受,大修行人惟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皆不取也。’又详述三界六道轮回事理,苦乐升降因果。

文章来源:祖道影

2018年9月17日更新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超物质的

 

 

  前言

  如果我说,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有神的,肯定会挨很多人骂。如果换成,世界是物质的,也是灵性的,估计骂的人就少很多了。但如果改成标题那样,想必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所以,为了少挨些骂,后面的行文说理,尽量采用“超物质”这个概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切换。

  一、超物质到底在哪

  这个问题,科学上可以作出明确解答。

  科学界把人眼能见到的电磁光波叫做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在760毫微米到400毫微米之间,超出这个范围人眼就看不见了,比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等。可见光在自然界电磁光谱中占多大比重呢?不到1/70。

  这还不算完。

  刚才讲的电磁光波,尽管绝大部分,人眼不可见,但很多却能够通过科技手段探测到,所以仍可以勉强算作人类能够认知的范畴。这些发出电磁光波的物质,无论可见不可见,均被称作普通物质。

  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还存在另外一类物质,既不辐射光波,也不与光发生任何作用,不能够被现有的任何科学仪器所探测到。为了区分普通物质,科学家称之为暗物质。

  那么,普通物质占物质总量的多少呢?科学家普遍认为,不到4%,这意味着,人类根本无法探测到的暗物质竟然占到96%以上!1957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甚至认为超过了99%,在他所著《物理学的挑战》中有详细而全面的论证。

  不到4%的物质,所发出的光谱,人眼又仅仅能看见其中不到1/70的范围。如果视各种波长均匀对应相同份额的物质量,则:1/70*4%=1/1750,1-1/1750≈99.9%。换句话说,在同时同地存在的各种物质中,我们人眼所能看见的,竟然不到物质总量的1/1750!这说的是“同时同地”,还不包括远在天边和深在地底。

  如此看来,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人类同井底之蛙有任何区别吗?井底之蛙,有资格去否认井口之外的任何东西吗?

  俗话说,万物有灵,举头三尺有神灵。无数不同层面不同形态的超物质,可能就在那人眼所视而不见的99.9%与无限苍穹中了!

  二、发达国家的超物质文化

  “科学如此昌明,居然还讲迷信!”很多人喜欢闭着眼睛,张嘴就来这句。

  其实,只要他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就会发现,科学与超物质从来就不矛盾。

  相较于唯物无神的北朝鲜,韩国科技昌明得多,韩国却盛行有神论。美国科技不可谓不昌明,可美国四十几任总统就职时,都会手按圣经宣誓,宣誓完了还加上一句“请求上帝帮助我”。总统布什曾经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访问时公开表示,美国95%的人都信仰上帝,不信上帝的人不应该被选为美国总统。这会不会惊掉我们很多人的下巴?

  爱迪生说:“假如我否认上帝的存在,就等于亵渎了我的知识。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上帝存在。”牛顿说:“我愿以自然哲学的研究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以便更好地事奉上帝。”爱因斯坦说:“你很难在造诣较深的科学家中找到一个没有宗教感情的人。”高斯说:“微小的学识使人远离上帝,广博的学识使人接近上帝。”……

  这些无比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被某些跳梁小丑批判为没有科学精神——这可真的奇了怪,这么多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人都没有科学精神,反倒是那几个连屁都崩不出的痞子代表科学精神了!所谓科学,在某些人渣手里,并不是用于向前探索和拓展的工具,纯粹成为固步自封自娱自乐的摇头丸,和打击别人的棒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回答别人提问时,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我不知道”、“我不清楚”,哪怕在自己最拿手的领域。这与那些什么都敢批判、什么都敢下结论、无所不知却一无所出的“万能科学家”相比,何止于天壤之别!

  井底之蛙说,凡在井内没看见的,井外就必不存在,树木森林不存在,山川河流不存在,飞禽走兽不存在,繁荣美妙的人类社会更不可能存在——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三、物质世界的超物质展现

  渗透到物质世界的超物质现象层出不穷,比如:西藏密宗众目睽睽之下的虹化现象,佛教高僧肉身不腐与舍利子现象,湖南怀化通道县坪阳乡大量的轮回转世再生人现象,国际公认的六种特异功能,可经实证的催眠回溯术,灵魂出窍濒死体验,低灵附体,阴阳眼,招魂,驱鬼,观星,占卜……等等等等。

  这些现象为宗教与有神论提供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证据,也在一再提醒着人们,世界是物质的,其实也是超物质的。

  具体讲一讲中医,这个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

  中医治病多从超物质层面入手,奇经八脉,阴虚阳亢,内气外邪,等等。这些都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人反对中医,说中医不科学,找不到科学依据——本来属于超物质层面的东西,物质层面怎能看得见呢?而大学生的计算方式在小学生那儿又有何依据可言?

  人作为井底之蛙,对于看不见或者不理解的事物,心存疑虑固然难免,但轻易否认或反对,就落入下乘了。

  有些人眼看不见的东西,科技手段却有可能探测得到。比如,中医那个流传了两千多年、对人体气血运行的轨迹规律进行详尽描述的人体经络图,已经有皮肤电阻和电位检测法、同位素示踪法、循经声信息检测法、体表超弱冷光检测法、经络红外线成象技术等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可以探测。多方位的探测结果证实,古人所画的人体经络图是非常完备和准确的,凡经络与穴位所带能量,均明显高于周边表皮。

  所以,这个经络运行,真实存在于超物质空间。中医圣手循经取穴去针炙、推拿或者按摩,治病就会有奇效。

  古代高明的中医诊病是十分简单的,远远看一眼,就知道你什么部位什么病什么程度,这就是望、闻、问、切里面的望。《扁鹊见蔡桓公》记述了这种本领。尽管现在的中医也有讲望的,但多已退化为观舌苔、察脸色等等纯粹表面物质化的经验总结了。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高频电场照相技术,可以让存在于另外物质层面的人体辉光显现在彩色照片上,结果令人惊奇。

  每个人都会因不同的身体状况、思维情绪而展现出色彩各异、强弱不同的辉光。普通人所发出的辉光在20毫米左右,某些类似于宗教修行的人,所发辉光则十分强大。人在生病、酗酒、抽烟、情绪变动甚至危险临近时,辉光就会发生相应的异常变化。辉光中的明亮闪光处,也与中医经络图上的经络穴位高度吻合。而当人死亡一段时间后,人体辉光就会完全消失。

  如此种种,都可以印证,超物质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总与我们物质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四、一语成谶与疯狂的历史

  美国电影大片常会设定一些物质世界与超物质世界的互动,往往使得情节发展出人意料、疯狂而激动人心。

  《功夫熊猫》。乌龟大师预言邪恶的残龙将要作乱,只有神龙大侠才能制止。在挑选神龙大侠时,乌龟大师又阴差阳错意外选中了笨拙的熊猫阿宝。所有人都对神龙大侠的身份表示怀疑,乌龟大师则扔下一句:“从来就没有意外。”不久,善良的阿宝终于领悟到神龙卷轴的真谛,并一举击败了残龙。

  《阿凡达》。纳威族公主得到圣母启示,杰克与纳威族的精神领袖有关,于是将杰克带回族中。后来,坚毅勇敢的杰克果然成为潘多拉星球上至高无上的魅影骑士,带领大家守护了星球。

  ……

  很多人认为,这些胡编乱造的电影桥段过于离奇荒诞,只存在于艺术作品,现实生活并不如此。

  可是,如果人能放下成见,重新梳理一下中外历史,就不难发现,现实中的人类社会竟是不让分毫,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超物质层面的征兆与冥冥的控制之手从来就没有远离过!

  西方:旧约《圣经》关于弥赛亚降临的预言以及耶稣应验;新约《圣经》关于后世人类走向、基督再临以及最后大审判的预言;圣女贞德所得“上帝的启示”与自我应验;与高深历法融于一体的玛雅预言;北美印第安霍比部落的霍比预言;得到无数应验的诺氏《诸世纪》;曾经轰动全美国、对政坛与国际事务产生诸多影响的天才女预言家珍妮.狄克逊……

  东方:刺激得秦始皇不遗余力灭匈奴、筑长城的谶语“亡秦者胡”(秦终亡于胡亥);隋末导致李姓大臣个个被排查防范甚至被杀头的“当有李氏应为天子”(隋朝终换李唐江山);此外,还有诸多已获无数应验、尚未完结的著名预言:姜子牙《乾坤万年歌》、诸葛亮《马前课》、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邵雍《梅花诗》、刘伯温《烧饼歌》、高静涵请乩《步虚大师预言诗》……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拥万乘之势、号称万世传递的暴秦,居然兵败如山倒,二世即亡,这种事情,要不是真实发生过,谁人敢相信?一场大雨可以让大清脱轨,一个耳光彻底改变时局,一句口号就能引发齐氏轰然坍塌……其中的离奇与荒诞,又岂是任何一部电影所能够比肩?

  所以,真实的历史,其实也蛮疯狂。总视意外为意外,总把物质当物质,你可能就输了。

  五、超级智者的愚蠢故事

  列子与庄子,是道家历史上两个著名的神仙。庄子在《逍遥游》中写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大意说:列子能够御空飞行,飘然美妙,十五天之后才返回。

  列子曾给人们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嫌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家门,决定带领子孙将这两座大山挖走。挖来的土往哪儿堆放呢?“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然后,说干就干,组织三担箕畚就开工了。挑土来回一趟,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寒暑易节,也就是半年!

  那么问题来了。几个月的风吹日晒雨淋,箕畚里面的土能撑到渤海吗?就算土能撑到,箕畚能撑得到吗?大家都去挑土了,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有没有核算过要挑多少万多少亿年?尽管子能生孙,孙又生子,可怎样才能保证若干代以后大家还愿意听从你继续犯傻……所以,愚公的这种行为,放在我们现实物质空间,从很多角度看,都是愚不可及的。

  可是,象列子这样的得道智者,为什么会给世人留下这么一个愚不可及的故事呢?难道真的仅仅为了颂扬一种傻傻坚持就会胜利的所谓愚公精神吗?

  原来,故事的结局才是重点:天帝终于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就派夸娥氏的儿子把山给背走了——是的,精诚之所至,金石自为开;谋事虽在人,成事却在天。这就是列子真正想要给世人展示的。

  世间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又常见,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万事万物背后,莫不有层层叠叠的超物质因素在运转演化,相机而动。

  所以,真正的智者,能不囿于现实的物质利益算计,不羁于世间的幻相阻拦,大智若愚,勇往直前。这就是愚公移山的真义!

  耶稣曾经对信徒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结语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超物质的。

  物质层面之多,无远弗届。而我们表面所见物质,在宗教看来恰恰只是一种幻相。越拘泥,就越迷失,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敞开心扉,人生便是一场盛大的遇见,若你懂得,就请珍惜!

  文章摘自:活在当下看世界

  2018年8月8日更新

 

 

 

 

 

你开悟后会有什么变化?

 

  开悟,即是对生命及宇宙本体实相的真实发现和觉知,又称见道,也叫开心入无漏智,亦名明心见性。

  开悟,是修行中的一个重要证量名词,它既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转折点,也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分界点。修行者一旦开悟,就等于即身证得菩萨的初果,同时在知见上与佛比肩平齐,所以,开悟也就是即心成佛。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开悟呢?

  开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形容词,而是包括感知、思想、以及心身状态的变化在内的一个具体证境,它有着与它相应的多种形态的量的体现。

  开悟,是修行者对自心真空法性的觉知,是一种感觉到思想认识的飞跃。这种飞跃,不是通过后天思维——第七识的作用所能达到的,更不可通过第七识所产生的意念——第六识的作用来实现。开悟的实现,是修行者的善根(——包括心身障碍的清净与客观理智的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结果。而且,绝大多数的开悟,只能在完全止息内心深处的一切造作行为(包括意识力的启动及其对所有名相的注意)——亦即“大死一回”的状态下,对绝对空寂的心灵进行冷静的观照方能证得。

  因此,真正意义的开悟,不仅包括知见范围的突破,同时也是整个生理结构乃至心理结构的突变。它不仅有认识上的变化,而且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相应变化。如果没有这些现量变化作为基础,没有对内心固有情结造成的感觉障碍的突破,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悟。

  一般来说,开悟主要包括以下具体证量:

  一、气脉变化:

  开悟中的气脉变化,乃是开悟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思想上的解悟、和浅表感觉体悟的一个根本关键。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心轮脉结开散,第二个是业气进入中脉。

  关于开悟中的气脉变化,一般佛教显宗经典在介绍这一证量时,大多都只有“心开”二字,其内容极为简单和隐晦。譬如《楞严经》有关二十五位圣者悟道经验的部分,就有如下相关描述:“其心豁然”、“心开漏净”、“心得通达,然后心身一切通利”、“心身暖融、无碍流通”,、“我即心开”、“尔时心开”、“自得心开”等等。在禅宗根本经典古本《六祖坛经》(法海本)中,有关“心开”的内容共有六处,如:“心开悟解”、“若悟心开”、“若得心开,汝悟无别”、“惠能得闻,言下心开”、“一念心开,出现于世,心开何物?开佛知见”。(后来通行的曹溪本《六祖坛经》中只剩三处,其意义也变得更加隐晦)。相对而言,在佛教密宗的一些甚深经典譬如《大幻化网》、《大乐光明》等有关著作,对于开悟中的气脉变化反而介绍得比较清楚。只是一般人未得灌顶许可,不能窥见其中奥妙而已。

  由于开悟时上述气脉变化证量的决定性存在,所以,不同的佛法修行流派对此皆有大致统一的描述,譬如,“入流”、“入心’、“入中”、“登地”(即登入心地),“桶底脱落”、“花开见佛”,等等。由于心轮打开后,修行者在的心气合于中脉(人体气脉涡心部位)中客观存在的、与万物本体同样不二的真空体性,所以,开悟,密宗又称作“证入空性”,显宗则称作“证佛法身”,禅宗则称为开启“真空如来藏”,得见“本来面目”。

  二、知觉变化:

  开悟的知觉变化,包括知觉能力的变化与觉知范围的变化。

  一般没有开悟的众生,他们感知能力一般是受业气支配的,其感知具有方向性、起灭性、局限性、虚幻性,藉由这种感知所获得的感觉,佛家一般称之为偏执觉、错觉、或者幻觉。对于开悟者来说,由于业气进入中脉融入中脉真空法性(而转变成明空智慧气),这时,他们的感知能力也会发生相应的突变,即会从原来的有生灭、有方向、有障碍的感知而转变成为恒常的、遍察的、通彻无碍的感知。——这,也就是佛家所提倡的“正觉”的产生。

  由于“正觉”的获得,开悟者对心身内外的事物会感觉到特别清晰和透彻。对此,《楞严经》的相关描述是:“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离垢消尘、法眼清净”、“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见觉明圆”、“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心身发光、洞彻无碍”、“十方圆明”等。对此,禅宗的《六祖坛经》及其它有关祖师的著作中都有大致相同的描述,譬如:“内外明彻”,“洞然明白”,“心镜明、鉴无碍,廓然莹彻周沙界”、以及“银碗盛雪、明月藏鹭”、“鹭鸶立雪”之类的比喻等。与此相仿,在佛教密宗与净土宗中,对于开悟也各有“得见明体”与“心地开明”之说。

  因此,在真正的开悟者法眼中,一切事物仿佛全部是透明的。他们一般都能够无碍地观察到心身内外存在的烦恼现象,以及一般众生的修行状态,并能有效地帮助有缘众生改变心身状态。所以,密宗又把开悟叫做证得“转法轮智”。这一点,也是古代明师能够观机而教的奥妙所在,禅宗之所以被称作“正法眼藏”的秘密缘由也在于此。

  三、心态变化:

  开悟过程中心间脉轮的打开,乃是修行者的心身障碍清净到一定程度后,内在善根的增长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心轮的打开,本质上也就是修行者心灵深处所有的意识情结的解脱与内心紧张(烦恼)的终结。由于这一关键性的变化,在心轮打开的同时,开悟者的心灵会感到一种彻底的轻松,此时,随着业气进入中脉融入空性后心身紧张的消除,开悟者的整个身心会立刻感觉到一种极度的轻松与喜悦。这种轻松与喜悦,甚至可以弥漫到全身的每个细胞和每个毛孔。因此,在《楞严经》、《楞伽经》等经典中,开悟所达至的“见道位”通常叫作“极喜地”,这种极喜的境界,也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心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由于心轮脉结的开散和业气进入中脉融入空性,开悟者在开悟后的一段时间内,其内心一般都会自然安住于这种“空乐”之中。这时,由于心结的开散,开悟者的我执力被消除,其本身也很难生起心力或者念力来打破这种“空乐”,(也包括难以用念力、神通帮助他人,除非得更高修为的明师指点,否则很难生起大机大用)。由于这种原因,开悟者的内心会长期沉浸在“空乐”之中,不会因一般外来刺激而引生烦恼。这种心态,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槃”(涅槃分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此处乃有余涅槃),这种自然不受外在影响的状态,也就是佛家所说的“解脱”和“无生法忍”的状态。

  四、气质变化:

  开悟者的气质变化,准确地说是一种气质隐化。造成这种气质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业气从打开的心轮进入中脉融入空性,其二是心轮脉结开散后内心造作习惯的止息,其三是开悟者自性本觉能量的显现。

  由于上述原因,多数的开悟者在开悟之后,其心身中因妄念造作与冲突而形成的粗重、热恼、紧张的气质,往往会顿然一扫而净,由此而转变为清净、宽和、喜乐的气质状态。这种清净喜乐的气质,不仅能使开悟者自身时常体会到一种清凉喜乐的感受,由此恒久地不离内心的自在与安乐。对于一些诚心亲近开悟者的有缘人来说,这种气质往往也会显现出极大的感染作用,并使他们内心的烦恼顿归息灭,由此转变为宁静和欢喜。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所以,开悟也被叫做“登清凉地”。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第四祖澄观大师,之所以被唐朝的德宗皇帝加封为“清凉国师”,关键就在于这种气质的感染作用能够“清凉帝心”的缘故。

  五、形相变化

  开悟者的形相变化,是由内在的气脉变化与心态变化造成的。一般来说,相对小乘道的开悟者而言,大乘菩萨道的开悟者的相貌变化更加明显。

  由于心间脉结的消除、业气融入中脉空性法身、开悟者心身压力及其紧张作用的消除,以及内心造作行为的中止,开悟者心身从此进入极大的平衡状态,通常情况下,开悟者的心身状况会因此发生极大的改变,许多宿疾会自然不药而愈,身体健康出现明显好转,其肌肤会变得柔嫩,脸色会变得圆润,目光会变得清澈,原有性格习惯所显现的面部特征(譬如横肉、皱纹等)将逐渐淡化,而部分显现出童子般相好而且庄严的相貌特征。

  后述

  开悟,并非神秘莫测,它是佛法修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有着多种具体的证量体现。

  开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善根足够,方法对路,许多人即生都可以获得。这一点,佛陀时代就有许多人已经用事实加以证明。

  开悟,其所证者只是自性法身,仅仅是报身与化身修证的开始。开悟之后,显宗还要修证十个大的次第才能圆满;禅宗还要经过向上、保任、除习、使见行打成一片,才能产生大机大用;密宗更有形形色色的报身与化身成就法需要修证。这些,都是我们修行中所必须正视的和不断努力的。

文章来源:修行圈

2018年8月11日更新

 

 

 

 

 

 

他突发心脏病去世后,21头被他收养的暴躁大象结队到他的住处,令他妻子泪崩

 

 

  当她接起电话时,身体仍被寒冷侵袭得瑟瑟发抖, 然而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却让她不寒而栗。她的丈夫死了, 她的被众人视作英雄的、坚不可摧的丈夫死了。

  她跌坐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只感觉天塌了下来。

   “轰隆隆,轰隆隆...”

  突然,屋外传来了震天动地的的声音。她诧异地打开了门,看到外面的一瞬间,就愣住了,强忍的泪水终于决堤……

  门外居然是成群结队的大象!

  它们神色凝重,脸颊边缘留下了潮湿的液体。它们竟都在哭泣!

   为什么收养大象

  13年前的她,Corinna和丈夫Lawrence是令人羡慕的一对, 他们辞去了收入不菲的工作,潇洒地去南非隐居, 想把余生交给那美丽的草原与丛林。

(照片左边金发女子Corinna,她右手边丈夫Lawrence)

  然而, 现实与梦想总相隔太远。 他们刚在克鲁格国家公园附近定居,便听说此处有一群狂躁的大象,“铁蹄”到处,庄稼遭殃,“生灵涂炭”。

  连动物福利组织,对这群大象都忍无可忍了。 “要么,他们被人收养;要么全体枪毙。”这是变相的死刑判决, 从古至今,没听说有多少人能收养大象的,而且还是几十头。

  在别人都为这个英明决策叫好时,Lawrence和Corinna,却做出了在外人看来疯狂的选择——收养大象,全部。 对别人的嘲笑,他们从没解释过,只是若干年后才从她的自传里看到了初心。 

  这群大象们为何如此易躁,其实是因为受到非法猎人的伏击,害得它们神经衰弱,对人充满敌意,大象的反常追根究底起因还是源于我们人类。然而令我们无奈的是,这个小镇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集体遗忘了这件事...

  ——来自Corinna自传

  头领被杀

  就在Lawrence四处奔波,为大象们的到来做准备,要准备饲养场栏杆时,一个电话让他们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那个雌象首领太烦,我没忍住,一枪毙了她。“

  稍对象群有了解的人们,都知道,象是群居动物,而象群的首领,是大象们“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支柱。Corinna和Lawrence都不敢想象这位刽子手,是以怎么样的姿态,在大象们的众目睽睽之下, 杀了她们的首领的。

  只因你是人类,便可以对口不能言的生灵握生杀大权。 一条生命结束在枪口中迸出的冰冷子弹和得意洋洋的笑声中……这一切,都让人作呕。

  在失去首领的暴雨夜,象群被三辆巨大的铰接式卡车送来了:两头成年母象,两头公象和三头小象。

  七头大象惊恐的尖叫声,在他们听来,撕心裂肺。

  好在,象群们马上就可以受到保护了, 在他们精心制作的围栏之下,将没有人能再伤害他们。

  可谁知,他们心中的家园, 竟是象群眼中的牢狱, 它们集体”越狱“,一路向北,头也不回地奔向自己的”老家”。 它们不知道,这一路上它们一定会被射杀,它们什么也不知道。

  经历了炼狱般的十天,他们找到了这群被人类伤害过无数次,又刚刚失去首领迷茫无助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享受“失而复得”的喜悦, 他们就接到了当局的警告, 如果它们再次逃跑就会被枪杀。

  对此,Corinna和Lawrance都很沮丧。

  当局的警告、外面的危险,看着那群大象,它们似乎还是那么无忧无愁,不知道情况。是啊,它们怎么会知道有多危险呢?

  它们又不是人。但我们也不是圣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现实,真的让我们很心伤。

  ——来自Corinna自传

  信任

  象群选出了新的首领 - 我们称之为娜娜,但大象们每天还是躁动不安,平静不下来。饲养它们的他们, 随时有可能被发狂的它们踏成肉饼。

  多少驯象的专业人员都对这群暴躁的象们束手无策,完全不了解大象的Lawrance却想出了和它们的相处之道。

  他用着最简单、最真诚,也最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善意:

  每一夜,他都守在电栏外,为大象们歌唱,好像它们是自己心爱的人……他把心里话讲给他们听,好像它们能听得懂……有时他会一连这样搞好几个小时,直到声音嘶哑。

  “你就算做到死,它们也不懂的啊!”当地人对在他们心里已和傻瓜无异的Lawrence说。

  Corinna从来不阻拦Lawrence,她心里明白:Lawrence有多倔。但是Corinna每天都在心惊胆战,在惊恐中度过。

  我记得那是个炎热的下午,Lawrence回到家和我说:'你绝对不会相信发生的事。娜娜把她的象鼻穿过围栏,摸了摸我的手。“

  我听了,心里都吓死了。眼前就浮现出画面:娜娜用它的象鼻,把他拉近围栏里。

  那么多大象,以Lawrence小小人类的力量,怎么抵抗?

  但我明白:劝不了他。

  我只能恳求他:“Please get out of this alive”

  ——来自Corinna自传

  奇迹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他的傻真的创造了奇迹。 Lawrence把象群释放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没有围栏的保护,他随时有可能被象群踩死。Corinna很恐惧,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暗下决心,跟着他,生死与共!

  出乎意料,有“人”在保护他——象群的首领娜娜。

  他们凭默契“发明”了接头暗号……

  Lawrence将他的车,停在离大象半公里远的地方,等到娜娜在空中捕捉到他的气味。然后它来独自相迎, 高高举起的象鼻,传递着它的喜悦。

  当时的照片

  然后Lawrence会开始向她讲述生活的点点滴滴,娜娜不仅耐心地倾听,还会用嘶哑的隆隆声回应......

  渐渐地,Corinna也被大象们划为了朋友,她像妈妈一样爱着每一头小象。

  离去的时候, 它们对她依依不舍,跟在车后狂奔……

  送别

  原以为,日子就会这样安静地过下去……直到那个暴雨夜,丈夫因患心脏病骤然离世。 没有什么可以长久,无常就这样无情而至……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轰隆隆,轰隆隆..”

  外面的声音震耳欲聋。

  当她收拾情绪,打开门:刚擦干的眼泪又夺眶而出……

  21头大象,一个不少,全部聚在门口,它们哭泣的眼中,似乎在诉说:"不要怕,我们一起来送他。"

  Corinna后来在她的自传里,也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我推开门,看见灰色的一片。

  据护林员说,最后一次看到它们是在最严重的风暴警报期间,当它们距离我们12小时路程时。很快,象群都聚在了后门。甚至公象都在那里 。这很不寻常,因为单身汉大象往往喜欢单独行动。

  大象的行为很异常。有些象几乎没有去过小屋。然而,这一次,它们中的所有21头大象都在门口争吵,显然激动不已。他们坐立不安地走到小屋的前面,在那里呆了几分钟,然后再次绕到后面。

  在他们的脸上 - 甚至是那些婴儿 - 我可以看到一丝焦虑的迹象。

  大象的颞腺位于眼睛和耳朵之间,当动物受到压力时会分泌液体,这会造成它哭泣的错误印象。

  所以他们没有哭 - 我知道 - 但沿着他们巨大的脸颊流下的潮湿的黑线,显示出某些东西已经显露了他们的情绪。

  大约40分钟后,他们排成了围墙,将我们的房屋与灌木丛隔开。

  突然间,庄严的隆隆声在空中滚动,和Lawrence交流一直使用的低频语言相同。

  娜娜一个人停止了踱步,站了起来。就好像她在等Lawrence出现,却意识到他不在那里。

  他的骨灰早已回归自然,使它们没办法做到任何物理触摸。所以,它们又回到了Lawrence所居住的地方。

  ——来自Corinna自传

  它们穿过数百公里,经历了12个小时的跋涉,度过了狂风暴雨,来祭奠Lawrence的去世。送走它们心中的英雄。 

  它们, 怎么知道Lawrence去世的消息的?用科学解释或许没有答案, 但回归到”万物有灵“,这一切,便已理所当然。

  让我们记住这一幕一幕吧,能爱,是幸福的……

  文章来源:大自然野趣

  2018年8月11日更新

 

 

 

 

 

科学证明:原来不只生命有轮回,连宇宙也有轮回?

 

题引:

人在地球上沿着一条直线行走,最后必定会回到原点。

地球在太阳系中沿着一条直轨运行,最后必定会绕着太阳公转。

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有限的、无边界的、弯曲的巨大空间。

我们永远都走不出去,就像一个人永远也无法走出地球。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懈怠,可以作为天地的根本。)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以上就是通行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1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曾经说: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也就是说:

物质与能量是同一种东西,所谓物质,只不过是能量在跳舞。

所以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看,物质本质上就是一碗“混沌”。

那么相应的:

混沌之母——“道”,自然也是混沌。

所以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

2005年,美国著名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给美国肯扬大学毕业生演讲时。

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情节:

从前有两条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碰巧遇见一条老鱼从对面游过来。

它们互相点头示意后,老鱼打招呼说:

“孩子们,早上好!今天的水不错吧?”

这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圈儿,随后其中一条小鱼终于忍不住问:

“水究竟是什么啊?”

2

大约在十几年前,意大利的一个城市通过了一项奇怪的法律:

“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弯曲的鱼缸里。”

为什么呢?

国会议员解释说:

“让金鱼生活在弯曲的鱼缸里,它们向外凝视的时候。

看到的将会是一个扭曲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很残忍的做法吗?”

如果是普通人听到这个新闻,最多也就是饭后一笑而已。

不过,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霍金的耳朵里。

霍金却恍如雷击,沉思良久。

几年后,也就是2010年霍金推出了他的第三本科普著作《大设计》。

在第三章的开头,就特意提到了意大利的这一项法律。

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天大的问题:

“我们凭什么认为人类眼中的世界,比圆形鱼缸里金鱼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

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霍金问的太对了,我们凭什么呀?

只要金鱼足够聪明的话,它们也同样可以发现一套物理学的规律来解释它们所看到的扭曲了的世界,不是吗?

换句话说:

我们人类本质上难道不就是一群比较聪明的金鱼吗?

3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在演讲的末尾说:

“人类就像是水里的鱼,对生活中那些最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事实,往往却最难以看见,也最不愿意谈论。”

没错,鱼很难察觉到“水”的存在,人类也很难察觉到“道”的存在。

鱼不可须臾离水,人也不可须臾离道。

水是什么,或许我们可以回答。

毕竟对于鱼来说,人类是一种更高级更智慧的存在。

可是,“道”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能回答得了吗?或许,只有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才能回答。

那么,宇宙中真的存在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体吗?

或许,世界上并没有几个人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4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电闪雷鸣,也看腻了刮风下雨;

我们从来就没想过要观察昼夜的变换,追查四季的交替。

我们从来不担心月亮会从天上“摔下来”;

也从来不害怕太阳会趴在地上“起不来”。

我们的感官越来越迟钝,我们心灵越来越麻木。

以至于我们自始至终都懒得停下脚步去追问一句:

“为什么呢?”

为什么天地万物各行其是,却又井然有序?

是上帝在背后操纵?还是宇宙本来如此?

5

1885年的一天,在德国有一个五岁的孩男孩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

父亲来看望他的时候,为了哄他开心,特意拿出了一个中国的罗盘。

当这个男孩双手捧着罗盘随意转动时,却发现指南针永远顽固地指向一个方向。

他兴奋了跳下床,摆弄了好几天。

从那个时候起,他就觉得这个世界绝没有那么简单。

宇宙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一只无法测度的神秘之手。

后来他长大了,一直对物理学怀抱着难以抑制的强烈兴趣。

终于在1905年的一天,他为了进一步探讨电磁学里面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发表了两篇论文。

其中一篇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一个颠覆全世界的新理论:

“狭义相对论。”

没错,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

【备注:小男孩的故事选编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自述》】

6

那么, 爱因斯坦最后找到宇宙背后的“操控者”了吗?

答案是:

没找到。

不过,他相信世界的存在不是偶然的,他相信宇宙的背后一定有某种不可思议的“神力”。

其实,他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

但是,他痛斥用死亡和地狱吓唬信徒的“恐怖宗教”,也否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德宗教”。

他唯一信仰的是:

“宇宙宗教”。

他这种叛逆的态度,惹怒了美国的众多神父和教徒。

终于在1929年,纽约市犹太教堂的一位祭司傲慢地给他发了一份电报质问道:

“您信仰上帝吗?请在五十字以内回答我的问题。”

爱因斯坦当天就回电了,翻译成中文的话,只有四十二个字:

“我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通过万物之秩序来示现的上帝,而不是牵涉人类行为和命运的人格化的上帝。” 

7

那么,斯宾诺莎是谁呢?

他是一位荷兰人,十七世纪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哲学家之一。

斯宾诺莎的上帝是什么样的上帝呢?

是泛神论的上帝。

因为他宣称:

“神即自然。”

在他看来:

上帝没有身体,也没有意识,更没有情感和目的。

它遵循某种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

等等,这些话听起来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呢?

没错,翻译成汉语其实就等于庄子所说的:

“道在蝼蚁,道在瓦砾;

道在稊稗,道在屎溺。”

——《庄子·知北游》

看来,斯宾诺莎的“上帝”和庄子的“道”都是无处不在的“幽灵”。

这不禁让人起疑,他们两人是不是一起商量过呢?

8

讲一个禅宗公案:

唐朝的时候,江西有一位高僧叫马祖道一。

有一天在佛堂里,众僧正在打坐。

马祖道一忽然清了清嗓子,向佛像身上吐了一口痰。

这时候弟子们忍不住问道:“师父,你怎么能对佛像如此大不敬呢?”

马祖道一反问道:

“那你告诉我,这茫茫虚空,何处没有法身?我的痰该往哪里吐?”

弟子们无言以对。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叫: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指月录·卷六》

原来,“佛”也无处不在。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9

古印度时期,婆罗门教有一部庞大的典籍叫《奥义书》,其中记载了这样一番对话:

父亲让儿子将一把盐撒在水中,第二天。

父亲说:“儿子,你把昨晚撒在水中的盐取出来吧。”

儿子寻找了半天,却怎么也找不见。

父亲说:“找不到就算了,那你舀一勺尝尝看,怎么样?”

“咸的。”

“从中间再舀一勺尝尝看。”

“咸的。”

“再从水底舀一勺尝尝看。”

“还是咸的。”

这时候父亲语重心长的说:

“你虽然找不到盐在哪里,却又感觉到盐无处不在。

那神秘的本源也是如此,真实存在着,却微妙不可探寻,它既是我,也是你。”

——《歌者奥义书·第六章·十三》

可见,在婆罗门的教义里:

宇宙就好比是一池湖水,神秘本源则是融入其中的一把盐。

无处可寻,却又无处不在。

10

再继续来听一个基督教里的故事:

据说在公元前几世纪,耶路撒冷有一些所谓的先知们喜欢故弄玄虚。

经常以上帝的名义,假借上帝给自己托梦的神迹来散布谣言,迷惑众生。

有一天耶和华终于发怒了,向众人宣布说:

“我难道仅仅是近处的上帝吗?我不也是远处的上帝吗?”

接着又质问道:

“人岂能在隐秘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我难道不是充满天地吗?”

——《旧约·耶里米书·第二十三章·23~24节》

耶和华的意思其实是为了表明一种态度:

就是无论你们这些凡人或者假先知们在哪里,在做什么,想准备什么行动,都逃不出我的视线。

一句话:

上帝无所不能,是因为他无所不知;

上帝之所以无所不知,是因为他无所不在。

而且,除了犹太教的经典《旧约》。

在《新约》这部基督教的经典里,圣保罗也同样赞叹上帝说:

“一切来自你,一切通过你,一切在你之中。”

——《新约·罗马书·第十一章·36节》

11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老子的这几句话: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所谓的“大”:

就是指“道”无处不在,像水中的盐,像虚空里的法身,像充满天地的耶和华,是藏身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的。

所谓的“逝”:

就是指“道”在时间上是可以无限流逝的,所以独立而从不更改;

所谓的“远”:

就是指“道”在空间上是可以无限辽远的,所以周行而从不懈怠。

说来也巧,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一书中也多次强调:

“上帝是无所不包的,既有永恒性,又有无限性。

——《伦理学·第一部分·论神·命题十五》

那么显而易见:

斯宾诺莎笔下的“无所不包”,不正是老子所说的“大”吗?

所谓的“永恒性”不正是“逝”吗?

所谓的“无限性”不正是“远”吗?

其实斯宾诺莎本人并不喜欢“上帝”这个称呼,他更喜欢“实体”或者“自然”。

只是因为怕惹怒教会,犯下死罪。

所以才给他的“实体”惯以“上帝”的名义,给他的“自然”披上了“上帝”的外衣。

他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更接近老子,像是一位无神论者。

因此有人说:

如果把斯宾诺莎哲学著作中的“实体”或“自然”,替换成老子的“道”,瞬间中西贯通。

12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

老子所说的“反”,究竟指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想从生活当中一个十分诡异的现象谈起。

什么现象呢?三个字:

“鬼打墙”。

所谓的“鬼打墙”:

就是假如有一天在你在山林里或者沙漠中行走,无论怎么走,最后总是会绕个圈回到原地。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生物学已经给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生物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把一只野鸭子的眼睛蒙上,将它抛到天空。

然后野鸭就开始飞行,但是奇怪的一幕发生了:

只要天空足够开阔,野鸭的飞行轨迹一定是一个圆周。

原因其实很简单:

因为野鸭的两个翅膀有着细微的生理差异,一个力气偏大,一个力气偏小。

所以蒙上眼睛以后,只要飞得足够远,飞行时间足够长,总会飞回起点。

同样的道理:

人类也是由于左腿和右腿的肌肉差异,导致在行走的过程中总是不知不觉地偏向一侧。

所以一个人在蒙上眼睛或者没有标志事物作为判断依据时,他的行走轨迹必定是一个圆周。

当然,前提是行走的距离足够远,行走的时间也足够长。

简而言之一句话:

生物的本能是圆周运动。

然而,如果按老子的意思:

“道”无形无象,无牵无挂,不就是一直愉快地在茫茫的宇宙中“周游环行”吗?

那么问题来了:

“道”会不会也像沙漠中行走的人一样,发生“鬼打墙”的现象呢?

老子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个答案可靠吗?

13

2017年8月17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天文台(LIGO)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

他们探测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

引力波是什么呢?

是宇宙中带质量的物体加速度运动所引发的一种现象,它有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叫:时空的涟漪。

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就已经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指出:

引力相互作用的速度,等同于光速。

所以引力的突然变化,必然会使光线跟着它一起跳舞,从而产生引力波。

爱因斯坦认为:

引力本质上并不是像磁铁一样的吸力,而是时空弯曲造成的“副作用”。

什么意思呢?

假如有一块海绵,你在海绵的中心放置一个小铁球,那么海绵的表面就会形成一个凹陷。

如果这时候,小铁球的周围恰好有一些小玻璃球。

那么小玻璃球自然会朝着小铁球的的方向,慢慢滑动。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引力”,其实它并非是一种“吸引力”,而是时空弯曲的结果。

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是:

我们的宇宙难道不就相当于一块无边无际的大海绵吗?

如果没有任何扰动,它是方直和平坦的。

但是当有质量的物体出现时,比如一个太阳,海绵就会被压的弯曲一点。

那么太阳周围的那些星球,比如火星,比如地球,就会朝着太阳的方向渐进式滑落,然后绕着太阳转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公转”。

而引力波的发现正好实实在在地证明了:

时空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横平竖直的空间,而是一块充满了弯曲和凹陷的海绵。

也就是说:

我们人类就是水缸里的金鱼,我们完全生活在一个扭曲的时空里。

14

时空会弯曲,那又能说明什么呢?跟老子所说的“反”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不要忘了,爱因斯坦早就指出:

光线在行走过程中,也会受到引力的作用而变得“委婉”,也就是发生轻微的弯折。

也就是说:

假如有一束光从太阳系出发,只要它走得距离足够远,时间又足够长。

那么终有一天,它会绕着宇宙环游一圈,然后返回太阳系这个出发点。

没错,时空若能弯曲,连光也会“鬼打墙”。

这就好像是:

人在地球上沿着一条直线行走,最后必定会回到原点。

地球在太阳系中沿着一条直轨运行,最后必定会绕着太阳公转。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

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有限的、无边界的、弯曲的巨大空间。

我们永远都走不出去,就像一个人永远也无法走出地球。

这就是霍金在《时间简史》里面的标准宇宙模型,也是大多数物理学家们的共识。

只是由于宇宙太过浩瀚,目前我们太阳系的光线应该还在环游宇宙的路上,尚未返回而已。

那么,显而易见:

从人类的鬼打墙到光线的周而复始,从生物本能到宇宙模型,完全符合老子为“道”量身定做的四大要素:

大、逝、远、反。

因为“道”是天地之母,是原件。

万事万物只是“道”的子孙,是复印件。

所以,万事万物的“大逝远”相对于“道”而言,都差了一个量级。

但是“反”的规律,却是毫无二致的。

15

谈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生出更大的疑问:

既然生物学本能和宇宙模型,都蕴含着“反”,都遵循着循环往复的规律。

那么,生物本身是否也会“反”呢?植物和石头是否也会“循环往复”呢?

比如说:

生命体会不会有“死而复生,生而再死” 的轮回?

非生命体会不会有“毁而复生,生而又毁”的轮回?

那我们就先谈一谈,生命到底有没有轮回。

16

我们都知道佛教讲“六道轮回”,而“六道轮回”又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

三善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三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也就是说:

假如你今生是一个普通人,但你的前世可能是一只鸟、也可能是一个乞丐、还可能是某一个得道高僧。

你的来世是什么呢?取决于你今生的修为。

为了方便讲述,我将其简化为三种情况:

一、如果你杀人放火、坏事做尽。

来世就会变成畜生或者恶鬼,甚至堕入地狱;

二、如果你行善积德,广结良缘。

来世就会投胎到富贵人家,享受福报。

甚至会亲近佛法,得悟正道,进入天道。

渐渐通过修行脱离轮回之苦,达到涅槃寂静的圆满之境。

三、如果你时好时坏,又非大奸大恶。

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人道和阿修罗道之间轮回。

所谓的阿修罗,特指那些阴险暴戾,自私自利的小人。

17

那么这六道轮回,是否真实可信呢?是否能经得起科学的验证呢?

而且最关键的问题在于:

天人、恶鬼和地狱,虚无缥缈,看不见也摸不着。

猪狗牛羊这些畜生又不通人语,无法交流。

所以,我们只能从那些轮回转世者的口中,去寻找答案。

别说,世界上还真的有一些人这么做了。

其中做的最好最全面的,就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知觉研究部的教授吉姆·塔克。

他和同事们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从全世界各个国家收集和整理轮回转世的事迹。

包括但不限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美国等等。

经过了将近四十年的深入调查和验证,在2005年他终于出版了《关于儿童回忆前世生活的科学调查》一书。

在本书中,一共收集了超过2500多个真实的轮回案例。

其中的225个孩子一出生身上就有胎记或者先天性缺陷,研究发现:

他们前世基本都是死于某种暴力,有胎记的地方正好是他们前世受伤的部位。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

有些亚洲地区,流传着一种给死者身上涂颜料做标记的习俗。

而在这个地区转世的孩子,身上的胎记恰好会对应在他前世被做标记的地方。

以上这些都是硬性的证据,科学家们根本无法否认。

研究还发现:

前世溺水而死的人,大部分都怕水;死于战争的人,都害怕飞机等等。

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虚假的案例。

比如有些小孩子为了好玩,或者为了博取父母的关注,故意说谎。

也有一些小孩子是因为记忆有偏差,又受了父母的某种暗示等等。

但是这些所有的案例中,只有25%左右可以用科学理论解释的通。

剩下的75%,也就是说还有将近1900个案例。

研究者们表示无法理解,只能选择存疑或者相信。

18

其实,吉姆·塔克的调查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

在我国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南部,就有一个叫坪阳乡的地方。

乡里的某个村子生活着一百多个“再生人”,所以被人称为“转世村”。

如果你觉得这肯定是一个村子的人在说谎作秀,那我就无话可说了。

在这么多铁证面前,你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就一巴掌拍死了转世轮回的可能性。

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你又有什么资格来破除迷信呢?

起码,在目前看来:

生命的轮回,是很可能存在的。

至于人是否会轮回入畜生道、地狱或者天堂。

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案例和过硬的证据,只能先存疑不论。

好了,现在生命体是否有轮回的问题,我想你心中应该起码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非生命体是否有轮回的问题。

19

在1895年,法国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数学家叫庞加莱(1854~1912)。

他通过数学演算,发现了一个定理叫:

“始态复现定理”,也叫“庞加莱轮回。”

简而言之,意思是:

“微观粒子的运动,哪怕是再复杂再混乱。

终有一天,还是回归到原始状态。”

比如,你将一滴黑墨水倒进一杯水中。

墨水就会渐渐散开,越来越均匀,也越来越散乱。

但是庞加莱认为:

尽管几率微乎其微,但是这一滴黑墨水一定会从散乱均匀的状态,再次回归到最初的一个小点。

当然,前提是:

时间要足够长。

或许你会说:

“庞加莱轮回也太低级了吧?小孩子也知道这不过是概率问题而已。

世界上有哪个傻子会把杯子放在桌子上五十年,去等着看墨水“破镜重圆”呢?

不过,五十年显然不够,可能需要几百亿年。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明白。

其实庞加莱这一“始态复现定理”定理的意义在于:

它是可以放大的,因为整个宇宙也是由无数个微观粒子构成的。

也就是说:

我们的宇宙就相当于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而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就相当于是将一滴黑墨水倒进了水杯里。

而现在宇宙中的飘散的云尘,散乱的星系,就相当于是那一滴正在扩散中的黑墨水。

只要演化时间足够长,宇宙中的一切事物。

就一定会回归到起点,然后再周而复始。

当然,有的物理学家通过计算发现:

按照庞加莱的理论,宇宙轮回的概率接近于无限小,所以需要的时间也接近于无限大。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无法从根本上驳倒庞加莱轮回,至少从数学上无法驳倒。

也就是说:

无生命体,也有接近于无限小的概率会发生轮回。

20

谈到这里,你的心里一定会蹦出一个更大的疑问:

既然连宇宙中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都有可能轮回,那么宇宙本身有没有轮回呢?

比如宇宙从“大爆炸”的那一刻开始诞生,然后毁灭,接着再通过“大爆炸”重生,然后再毁灭?

问得好,其实物理学界早就有人思考甚至是论证过这个问题了。

他就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1931~),这位老先生至今还健在。

他曾经和霍金一起证明了黑洞“奇点”的存在(即:奇性定理),并预言了奇点是宇宙的开端。

所以在1988年,他们两人共同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学奖,这在物理学界被认为是仅次于诺尔贝奖的奖项。

21

彭罗斯写过很多著作,其中有一本是2010年出版的,书名就叫

《宇宙的轮回》。

在这本书的第三章,他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理论

“共性循环宇宙学。”

当然,他的论证之路上铺满了各种各样的数学公式。

反正我是看得满头大汗,结果还是一窍不通。

在此,我只能大体讲述一下他的观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

宇宙一在加速膨胀,这是物理学界的共识。

所以彭罗斯认为:

宇宙从大爆炸开始,然后一直膨胀。

但是最后会终结于一个加速膨胀的时间点,形成一个世代。

每个世代的终结,是下一个世代大爆炸的开始。

也就是说:

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宇宙,只是无限多个相似的宇宙世代中的一个。

那么他的理论有没有根据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两个物理学定律。

这两个定律并不难,只要你能仔细看完。

22

第一个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shāng)增定律。

意思是:

宇宙万物都是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朝着混乱与荒废发展。

比如:

一个桌子几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废木;

一个人几十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白骨;

一座房子几百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废墟;

一个星球几十亿年后必定会变成一堆陨石。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遵从着一个基本规律:

就是从有序走向无序,这个过程就叫做熵增。

宇宙越有序越井然,熵值就越低;

熵值越低,越接近宇宙的初步状态;

反之,宇宙越无序越混乱,熵值就越高;

熵值越高,越接近宇宙的最终状态。

23

第二个定律是:“黑洞蒸发”。

黑洞为什么会蒸发呢?

众所周知:

黑洞是由巨大的恒星燃烧殆尽后,坍缩而成的一个点。

所以黑洞的密度巨大、质量巨大,引力也巨大。

它会吞噬掉周围的一切物质,包括光。

当然,距离黑洞越远,引力自然就会越小。

比如在黑洞的边界处,黑洞的引力是十分微弱的。

所以就只能吸走周围空间的“正粒子”,而无力追杀那些向相反方向逃跑的“反粒子”。

因此“反粒子”会逃出黑洞的魔掌,回到宇宙的怀抱中。

换句话说:

黑洞吸收能量的同时,也会持续地向外界释放能量。

这个现象被称为:

“霍金辐射。”

那么只要时间足够长,黑洞最终必定会放空自身的全部能量。

从而蒸发殆尽,这就所谓的“黑洞蒸发”。

24

明白了以上两个定理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一下彭罗斯的理论了。

他认为:

当宇宙扩张到极限时,根据霍金的“黑洞蒸发”理论,黑洞所吞噬的一切物质和信息都将烟消云散。

黑洞一死,引力消失,所有的粒子质量归零,于是宇宙的熵值也会被清零。

如此一来,就仿佛系统重启,一个新的低熵值宇宙又将重头开始。

那么,如何将高熵值的终态宇宙连接到下一个低熵值的初态宇宙呢?

彭罗斯的办法是:

运用高等数学领域中的共形几何原理,可以将一个世代的初态与前一个世代的终态进行“光滑过渡”。

而在“光滑过渡”的过程中,上一个宇宙的熵值会自动清零,从而为下一个宇宙的诞生奠定基础。

至于什么是共形几何,很抱歉,我的数学水平目前无力解答。

25

值得一提的是:

在2012年6月,罗杰·彭罗斯与埃里温州立大学的科学家瓦赫·古萨德扬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威尔金森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器观测到的数据,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现象:

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竟然一共存在着12个同心圆的“印迹”。

宇宙微波背景图是科学家们通过各种仪器,精心绘制的宇宙大爆炸10万年以后至今的温度变化图谱。

按正常来讲:

宇宙从大爆炸开始,温度是由高变低的,也是均匀分布的。

彭罗斯和古萨德扬经过计算后认为:

在这一圆环结构中温度的变化远低于理论值,所以必定产生于大爆炸发生之前。

而且是上一个“世纪宇宙”的黑洞之间,互相碰撞产生的波动。

也就是说:

我们的宇宙,真的很有可能一直在循环往复的上演着毁灭和重生。

26

当然,彭罗斯的理论并不一定正确。

他的宇宙模型,只是众多物理学家们假想中的一种。

甚至是本章内容里所讲到的那些理论,不管是生物学的还是物理学的。

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新理论一一推翻和取代。

但是,并没有关系。

起码我们曾经认真的思考过:

“道”,为什么会“大、逝、远,反”。

老子若泉下有知,亦当欣慰才是。

第二十五章上半部分【完】

作者:紫侠狼,90后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文章来源:道德经

2018年8月12日更新

 

 

 

 

 

 

9個古老的咒語:激活自性,接收宇宙能量的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

 

  你想呼喚宇宙能量場,領受不可思議的生命神奇力量嗎?你想增長智慧、美善,創造幸福,圓滿一切所求嗎?要做到這一切,沒有比念誦咒語更快捷、更簡單,也更具威力了,咒語,宇宙共通的語言,接通宇宙能量的秘密通道,心中存了怎樣的念頭,就會引動宇宙怎樣的力量。

  咒語完整封存了神聖佛法的精髓,是一種神聖的記憶密碼,在此密碼內“完整封裝”了一段神聖佛法的核心要義,透過咒語,我們的心念意識可以和宇宙意識接軌。

  當咒的能量轉動的瞬間,我們的生命便有了活潑、美善的驅動力,帶你下載不同宇宙能場的能量,圓滿你的生命,持咒一遍等於持誦經典一遍,持咒萬遍等於持誦經典萬遍,圓滿下載經文中的祝福和精神。

  專註的念力加上咒語,能為你開鑿出一條靈性秘徑,學會下面這9個古老的咒語,隨時驅動你的幸福能場。

  第1咒: 阿彌陀佛心咒——呼喚宇宙的祝福能量,宇宙,西方極樂世界的智慧光,是祝福的源頭,阿彌陀佛心咒呼喚宇宙西方的無量智慧光,與我們的身心共振,產生強大的祝福力,阿彌陀佛心咒,是威力強大的咒語,代表心靈意識全部地奉獻給神聖的宇宙智者,能啟動全部的祝福能量。

  第2咒:六字真言——開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慈悲心,慈悲是宇宙萬物的神秘鍵結,六字大明咒,啟動了宇宙的慈悲能量,重整了心靈的驅動程式,讓心識回到清明無染的原始狀態。

  第3咒:文殊咒——開啟智慧的力量,善與美, 是內在心靈與宇宙共通的密鑰,是轉化我們所存在之物質世界的神奇力量,文殊咒啟動你的直覺和靈感,蘊藏偉大的能量,威力強大,是下載宇宙智慧的密碼。

  第4咒:心經咒——回歸心靈的自在力,“持咒”是透過音聲直接連通宇宙的智慧,心經咒是通往宇宙的自在大道。

  第5咒:綠度母心咒——生命圓滿的祈願,從物質的滿願,到心靈的救度,再到全宇宙的圓滿。

  第6咒:蓮師心咒——凈化驅邪第一咒,凈化身、語、意、蓮華上仁,人間的第二位佛陀,他在各地留下佛法的秘密教導,蓮師心咒,讓身、語、意直達宇宙能量場,宇宙最根本的三個音聲:“嗡”連結身體,“啊”連結語言,“轟”連結心靈。

  第7咒:准提心咒——接軌宇宙的清凈力量,宇宙在過去、現在、未來都存在着智慧、清凈的泉源,其中所具有的神奇力量就是“准提”。准提心咒,下載宇宙的清凈力量,回歸心靈的最初。

  第8咒:七佛滅罪真言——更改業力程式的密碼,呼喚超自然力量移除惡業:引動七位宇宙智慧者的超自然力量,移除累世業力,消滅根除因業力而帶來的負面能量。

  第9咒:藥師咒——療愈身心的宇宙聖葯,“以心控物”的能力,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藥師咒里融入了藥師佛大醫王的智慧明光,療愈“身體”與“心靈”兩種層面的痛苦。

  持咒時,先從個人的祈願開始,再慢慢擴大到與整個時空環境的互動,尋求心靈與宇宙的和諧共處。只要能更專註投入心靈意識的鍛煉,心靈穩定度會漸漸提升,有機會也可以「一瞥」宇宙智慧的美好,親見釋迦牟尼佛所獲得的那個終極美好的實相般若境界。

  吸引力法則是宇宙萬物的永恆不變的共通法則:你心中存了怎樣的念頭,就會引動宇宙怎樣的力量。你所引動的,會是智慧慈愛、悲憫包容的能量?或者是悲傷沮喪、憤怒恐懼的力量呢?這一切全都取決於你的心念,透過咒語進行個人的心智重整。在這難得平靜喜悅的持咒時間裡,讓我們好好地享受宇宙智慧的溫暖守護。

  文章来源:振海堂健康管理

  2018年5月26日更新

 

 

 

 

 

万物有灵皆可修仙 | 你是上等根器吗?身附仙缘的几个特征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志不坚。学道修行,最终都是希望可以证得道果。倘若没有仙缘,即使穷首一生,打坐苦修,依然收获平平;但是若拥有仙缘根器,得遇高人指点,修行则一日千里,事半功倍。

  很多善信都在迷茫,为什么有仙缘,到底什么是仙缘?

  道教有道教的神仙体系,在世间还有一类常说的仙家,有缘的善信会有这个仙缘,今天我们着重说一下这个仙缘,希望以后大众对此有个正确的认识。

  在讲仙缘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仙?在整个世间法的修行众,到底与哪种仙有缘分?

  1

  天仙,指神仙厌居三岛然后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且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被称为天仙。此种仙缘,非大机缘不可得,可以讲有此机缘者,实乃上天注定。

  神仙,指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抽铅添汞而金精炼顶,玉液还丹,炼形成气。然后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这便是神仙。此种仙缘,也是可遇不可求;修行之人有此机缘,也是三生有幸。道门精英可获此机缘者,凤毛麟角。

  人仙,指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八邪之疫不能伤害他,这就是人仙。得此种机缘者,最讲根器,因为修法修术者对上乘根器的要求非常苛刻。此仙最易与玄门方术之士结缘。

  地仙,又被称为遍知真人,是指住在人间的仙人。经过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一点真阳点化浑身阴质,可神游于日光之下。需要注意的是,道教里讲的地仙和民间讲的地仙不是一个概念。道教的地仙,是修行点化得道,炼就了纯阳之体;而民间讲的地仙多指五大仙家之类,属于阴性灵体。这是本质区别。

  鬼仙,道教认为是指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然不轮回,但却难返蓬瀛。则被称为鬼仙。鬼仙难返蓬瀛,但是并不是不能修成正果,只是难度更高。因其不具备本体,所以经常需要夺舍,驾附人体,以此为自身积累功德。

  所以,民间常说的五大仙家(胡黄白柳灰)应该被归纳为鬼仙,并不能直观的以字面的意思去理解为地仙;另外很多老香根带过香的以故亡亲,接着找子孙来继香火,或弟子修的好、缘份特别重的也会来弟子堂口来当碑王的仙家也属于鬼仙。

  鬼仙并不是不好,因为仙虽有高低之分,但仙缘没有大小之别。即使是与鬼仙有缘,也是难得修行资质;积累功德,但行好事,同样可证大道。

  现今社会,有大量的修行者与五大仙家有很深的渊源,这较常人来说,已经大进一步。我们重点来讲一下出马仙家的这种仙缘及特征。

  2

  仙缘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但也没有那么复杂,重要的是你个人是否真的能确定,这种确定不是通过别人来说,而是到了一定时间,个人慢慢去沟通和领悟的。

  很多有缘份的人都遇见过仇仙的报复或者挡道。

  其实,仇仙是怎么来的呢?有的是我们累世所伤,所杀。也有的是我们的老辈所伤,所害,所杀。那么不论是哪一种,今生找到我们,就是我们应该承受的,是我们该偿还的债。

  在这个上边,有的人怕,有的人想找别人处理,解决,送走等等,用了很多办法。结果怎么样呢?大家心里都有数,有的越是送越是厉害。越去处理越是处理不明白。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心,用心的去感受他们的苦,他们的无助,无奈。

  有一句话说的好,将心比心。我们只想到他们是我们的仇人,会伤害我们,阻碍我们,但我们何时想过,人家为什么要害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种的因,今生该还的债。祖辈所害,你做为子孙就要承担。

  我们用心去感受他,爱上他,慈悲他,感化他,去经咒的力量去帮助他。俗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敌人,只因为我们做的不够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我们从来都认为仇仙是我们对立的,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严重。更多的是因果循环,只要我们真实的用心去度化,他度化了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度化他们,当然,他们是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态,想法的。只要我们努力的去做,增加了自己的福报并分享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慢慢的放下嗔恨。

  3

  人一生中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没有感动不了的众生,只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去做或做的还够好。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人这一生,修的就是把有缘的人变成善缘,把无缘的人变有缘,把恶缘变成善缘你就成功了,把恶缘变成无缘只能说明你用心了。

  希望读此文章的善信,能够有所感悟,也希望通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本文主要就目前民间最为常见的出马仙家为例来分享身上有仙缘者所具有的特征。

  身上有仙缘的几个特征

  1. 仙家显灵

  多数情况是在梦中,看见一只或者几只狐狸出现,然后在你的面前逐渐变成人的模样。

  2. 拜见神(佛)

  在梦中见到神(佛),你会梦见神(佛)出现在你的面前,身上会感到神(佛)光带来的温暖感觉,这时实际上就是你得到了神(佛)的加持,多数人会因此而得到一些功能。

  3. 学飞

  经常梦见在梦里飞,飞的方式和方法各有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开始的时候,飞到很费劲,飞着飞着就掉下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飞的时间长一点。

  4. 参观旅游

  很多人都会梦到,去一个很美很好玩的地方,有时是自己,有时是很多人,而且是一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你通行。有的还会感觉是去了天上或地府,看到一些平时的想象不出来的景象。

  5. 梦魇

  也叫鬼压床。感觉是心里非常明白,知道自己是在睡觉,而且很想醒过来,可就是怎么也醒不过来。你拼命的挣扎,最好费了很大的劲才醒过来,偶尔会听到有人和你说话.睡醒只会会感觉头发胀,发闷,不清醒的感觉。浑身无力,很乏的那种感觉。有的人干脆就是在感觉醒着的时候,身体不会动,就像让人给捆上了的感觉,想挣扎,可是就是用不上力气。

  6. 梦中学艺

  会梦到学习阵法,符咒,或有人给你分配任务,但醒来多数都记不住。

  7. 得到馈赠

  一般得到的馈赠多数都是旗,印或法宝一类的物品。

  8. 幻听

  耳边偶尔会感觉有人和你说话,而这时候往往边上都是没有人的。

  9. 幻影

  在不经意的时候,用眼睛的余光看见好像有黑影飞过,细看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10. 情绪

  忽然莫名其妙的伤心,很想哭,如果真的哭了出来,一会就好了,不然就会很长时间缓不过劲。

  11. 说话语言反常

  忽然就非常想说话不可,而且说出来的都是一些听不懂的语言,或是很反常的语言。

  12. 行为异常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会唱歌,多数还都是一边哭,一边唱,歌词多数都是讲解关于仙家方面的,例如是那里来的,叫什么名字之类的。而且很难阻止,非得唱够为止,往往要经过几个小时才结束。

  13. 窜七窍

  身上各个部位神经跳是为窜七窍,仙要上身前窍必须是开着的,手脖子脚脖子疼为打脉,不同部位神经痛像针扎一样.后背沉有背个锅的感觉,眼睛又干有涩,腿上一窜一窜的感觉,心脏有一拘一拘的感觉.头疼和带紧箍咒的感觉相似,从天目的地方开始慢慢向全身扩散,慢慢到达身体四肢,是顺着经络走向,酸疼,象得了风湿一样,关节酸痛比较厉害。

  最后到脚底,窜完以后仙家还要偶尔走走窍,就不那么难受了。

  窍的方法,每一个堂口都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武力打窍。这种方法多发生在出马的弟子身上,一般都是得病(到医院还查不出病因)长期治疗不见效果,而且发病比较有规律,几乎都是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病,病症大多是以痛苦为主的。但是痛的部位不是固定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地方,痛的感觉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种:文力打窍。这种方法多发生在出道的弟子身上。一般是不得病,而是经常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酸、麻、胀、痛、痒、蚁行感、流汗感、气行感等。多数都伴随着打哈欠,流眼泪,抻懒腰等。

  打窍(也称窜窍):出马(道)弟子在出马(道)之前,仙家必定要先将弟子的七窍及灵感部分全部打开。打开七窍的和灵感的目的不外乎是这样几个原因:

  1.方便将来师傅捆身,窍打好了,师傅上身就会容易一些。

  2.提高弟子对灵体和灵界的感知灵敏度。

  3.激发弟子身上的通灵潜能,例如:天眼通、天耳通等。

  4.提高弟子的身体素质,治疗疾病(包括仙家给打上的虚病),提高弟子的身体免疫力。

  5.给予弟子部分功能;例如查病的能力,治病的能力,取药的能力等等。

  就出马仙家来讲、被附体者来讲,如何才是修行的最佳途径?如何做到仙家与被附体者共同修行?后续开文会专讲此类法门。

  文章来源:嗣汉天师府

  2018年8月15日更新

 

 

 

 

 

當你在遇到困難時請記住六句話

 

  當你在遇到困難時

  請記住六句話

  困難時

  誰都有困難,誰都不容易

  沒什麽好抱怨的,你困難,別人也困難,只不過你看不到罷了。與其抱怨,不如快樂面對,困難也是一種人生體驗。

  與其抱怨,不如奮鬥

  困難都一樣,每個人都要面對無數困難。有的人將困難誇大,有的人把困難當作動力,這就是爲什麽有些人能夠成功,而有些人注定失敗。

  經曆困難

  說明成功就在不遠處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當你遇到了困難,說明,前方正是真理的所在。別輕言放棄,否則會讓自己後悔終生。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成功說起來容易,實現起來難。但你要明白,想要成功,真的沒那麽容易。唐僧不也是經曆了九九八十一難,才獲取真經的嗎?

   成功之前別告訴任何人

  做事別太張揚,尤其是在實現自己夢想的路上,如果沒必要,就別讓任何人知道。老老實實做事,待你成功那天,別人才會敬服你。

  有時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如果你的選擇是錯誤的,那麽放棄,就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堅持固然可貴,但方向才最重要。如果知道是錯誤的選擇,那就放棄吧,別浪費自己的時間。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5月26日更新

 

 

 

 

量子科学,触及到了灵魂世界

 

  量子科学,随着中国量子卫星的发射成功,将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但是,量子科学对多数人来讲,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科,因为量子的特性很诡异,它不但存在“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量子叠加”、“量子吸引”、“量子干扰”等特性,而且粒状的量子不遵循牛顿力学,波状的量子不遵循波函数。这让研究量子科学的物理学家们一头雾水,这是因为,量子科学,已经触及到了灵魂世界!

 视频:

《当科学与佛法不谋而合》之量子纠缠与灵魂不灭

(建议在WiFi下观看)

  灵魂,即思想意识。“灵魂”的存在已经毋庸置疑,人无灵魂则如同行尸走肉。21世纪已经不是单纯的唯物论时代或者唯心论时代,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科学研究已经很透彻了,但是对于灵魂世界,才刚刚开始。量子科学,贵在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研究灵魂,以唯物论的求真精神研究唯心论,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老子是研究灵魂的专家。汉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帛书《老子》,证实了《道德经》是一部被后人篡改得面目全非的伪《老子》,帛书《老子》原文和《道德经》原文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历代皇帝的统治需求和言词忌讳,《道德经》已经被人改得变了味。看帛书《老子》是一本严谨的科学巨著,看《道德经》却是一本玄之又玄的哲学巨著。

  牛顿因为苹果往下掉砸到了脑袋进而思考万有引力问题,从此拉开了客观世界的力学研究。老子因为对人从睡眠到觉醒两种状态的互相转换产生兴趣,从而展开了对主观世界的灵魂的研究,老子提出了研究课题:灵魂的工作机制,给出了研究方法:延长从清醒到睡眠或者从睡眠到清醒的转换瞬间,即冥想,体验灵魂觉知的过程,得出了研究成果,即是五千言《老子:德道经》。

  前几日晚上,我有幸在半睡半醒中体验了一番灵魂的工作机制,深刻体会到量子科学上讲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量子叠加”、“量子吸引”、“量子干扰”等特性,早上五点醒来记忆清晰,神清气爽,灵感喷发,原来量子的特性就是灵魂的特性,灵魂就是传说中的不可分割的量子,独立而恒在的个体!

  科学界对“量子”的定义存在偏差,量子不是传统物理学上的最小单位,而是一个客观上不可分割的独立个体单位,没有大小,因为大小是人的分别心创造的一个主管概念。客观灵魂世界,只有能量没有质量,只有数量没有大小,只有空间没有时间,只有远近没有距离,只有形态没有形状……下面,我详细描述一下灵魂的特性及其对应现实人生的意义。

  灵魂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量子科学的基本假设,后被无数的光量子实验证实的。光量子不是直线传播的,比如,爱因斯坦的小窗照亮整个屋子的实验,按照光的直线传播理论,光透过小窗只能照亮直射的一小片,而实验中用完全吸光板放于小窗光线直射的地方,光还是照亮了整个屋子。光量子实验证明,光是以波状传输的,而观察光量子的时候,它又呈现为颗粒状。

  在灵魂世界里,“我”无处不在,又在某处表现为“我”。当我的灵魂表现为“我”的时候,是我和我周围的人的意识聚焦在我身上,我就表现为有形的“颗粒”状态。当我表现不是我的时候,我的意识焦点聚集到周围人的身上,我的意识就“分身”到了周围人的意识体上,我就表现不是我了,而是一种无形的“波”状。

  现实人生中,我存在的价值就是周围的人的关注,当这个关注力越强的时候,我的存在就越有价值,我的能量就越强;当没有人关注我的时候,我就不是我了,我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也就是人害怕孤独的原因,孤独可以令一个人窒息死亡。所以,人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得让更多人关注你,让大家的能量聚焦到你的身上,你就获得了一呼百应的超级能量,这就是人缘的力量!

  灵魂的“量子纠缠”

  因为灵魂就是量子,所以灵魂具备量子的突出特性:纠缠。什么叫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有关系的量子之间,一个量子的改变必然会引起另外一个量子的改变,而且,两者的改变是同时同量发生的。比如,母女二人,女儿生了个孩子,女儿就变成了妈,而母亲则变成了姥姥。母亲是被动地同时同量地发生了存在状态的改变,这就是量子纠缠。

  在灵魂世界里,灵魂与灵魂互相纠缠。比如,我产生一个想法,周围的灵魂都能感应得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同理,周围灵魂的想法,也会引起我的灵魂反应,这个状况的发生是同时同量的。当我做出一个动作的时候,可能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识行为,而是受到了周围灵魂意识纠缠的结果,我的意识行为可能是被动的。我在“梦”中深刻体验到了,别的灵魂对我的纠缠,导致我莫名其妙的行动,我自己的灵魂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动。

  现实人生中也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人不是为自己活着。一个人活着,时刻都在受到其他人的关注,即“量子纠缠”。如果很多人同时纠缠到你,你的行为将不受自己控制,而去自觉地做出某种潜意识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一起谈论一个人,大家都很想他的时候,他会突然出现,说曹操曹操到,原来这就是量子纠缠的结果。

  这也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多感恩少怨恨,你感恩别人,别人的灵魂能感受得到并会同时做出感恩的回向,相反,你去怨恨别人,别人也会做出怨恨的回向。当周围的人感恩回向你多的时候,你的生命能量将会大大提升,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当你的怨恨回向多的时候,你的生命能量将会大大降低,身体发病,诸事不顺。

  量子纠缠也很好地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缘人终成眷属,有缘人终会见面,有缘人终会聚到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灵魂的“量子叠加”

  什么是量子叠加?就是一个量子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方或者存在不同的状态,另外一层含义,是当我们在一堆量子里观察一个量子的时候,往往观察到的不是一个量子的状态,而是多个量子的叠加态。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在“梦”里深刻体会到了灵魂叠加的痛苦,另外一个灵魂在我的灵魂里做出一些灵异的指示,我看不到他但可以听到他感觉到他,他可以驾驭我,让我不受自己的意识控制。我的灵魂问了很多的灵魂,他们都有这种经历。原来,有时候,真的是:我不是我,你不是你。因为,我们的灵魂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叠加态,叠加态才是灵魂的常态。

  现实人生中,当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的灵魂处于叠加态,这时候,我们往往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刻:我就不是我了,我受到了他人意识和心魔意识的叠加和控制。所以说,冲动是魔鬼,魔鬼最爱乘虚而入,叠加到我们的灵魂上,降低我们的生命能量。而有信仰的人,叠加的是神道的灵魂,叠加的是高能量,会令本我意识会产生喜悦和慈悲,提升自己的生命能量。

  无信仰的人,自以为自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而灵魂世界里的叠加态是一种常态,由于自己没有正能量加持的防护,其灵魂经常会被一些负能量的魔性灵魂叠加在一起,人表现出来的自然是魔性的一面,快速消耗自己的本我意识能量,导致悲惨的人生命运!所以说,我们可以没信仰,但绝对要有正能量,善良和慈悲可以带给我们满满的正能量,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正能量的加持,避免负能量魔性灵魂的叠加。

  灵魂的叠加,也印证了一句话:万物都是一体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少了分别心,对待身边的人和物就多了一些“自爱”,爱人者人恒爱之!也明白了别人的缺点恰恰是自己灵魂缺点的映射,就不会挑剔指责别人了。

  灵魂的“量子吸引”

  量子之间是有引力的,这种引力表现为量子吸引。1687年,牛顿提出匪夷所思的万有引力,引起了科学界不小的骚动,大家怎么也不能理解两个不接触的物体间会有吸引力。这个万有引力,其实就是物体内部的量子吸引所产生的,量子吸引力因量子能量不同而不同,而量子的能量取决于量子意识。

  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吸引力法则已经被人类所认可。灵魂之间的吸引是互相的,恋爱中的男女最容易感受灵魂的“量子吸引”,当男孩特别想念女孩的时候,就产生了巨大的“量子吸引”,另外一个灵魂就会因“量子纠缠”而被吸引,并产生同样的感受,于是,两个灵魂在量子世界里就相会并叠加了,所以恋爱的最高级形态就是男女的合二为一,灵魂的叠加态!

  明白了灵魂的“量子吸引”,会指导我们人生中为人处事要先吸引对方,而爱是最大的吸引力。我的灵魂给你发出去爱的吸引,你的灵魂会同时感应到并对我做出爱的回向。两个相爱的灵魂间发生贸易或者其他的交易,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当一个人感叹钱难赚的时候,你有没有拷问自己,你对别人付出爱了吗?

  灵魂的量子吸引,也很好地阐释了宇宙吸引力法则的原理!

  灵魂的“量子干扰”

  量子干扰也是量子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障碍,因为这种量子间的干扰,量子会瞬间改变它的状态,导致波函数坍塌。

  灵魂之间的“量子干扰”又表现在哪里呢?比如,某甲的灵魂指导他从A地开车去B地旅游,某乙告诉某甲说不要去,去了会出车祸。这个时候,某甲的波函数表明他今天会开车从A地到B地,然后在回来的时候在C地发生车祸,然后辗转回到A地。因为某甲受到某乙的干扰,他就不去B地旅游了,他的波函数一下坍塌了,出车祸这个事实就不会发生了。但是某甲的更大的波函数还是照常运行,这就是灵魂的命运,会遵循一定的波函数。我们人生中会经常受到别人的干扰而中断我们的一些行为,这就是灵魂的“量子干扰”。正因为有了灵魂的“量子干扰”,人生才更加丰富多彩。

  明白了灵魂的量子干扰,就能让我们多听别人意见,纠正自己的行为;但是,同时别人的干扰有时也会阻碍我们的成功。这就需要自己有一颗明亮自知的心,觉知自己的灵魂目标,并持之以恒地达成目标,过程中不受其他灵魂的干扰!

  灵魂的量子干扰,也让我们明白了修身养性的目的,就是通过静观找到自己的灵魂属性,尽量不受世俗灵魂的干扰,做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还真不容易,需要把自己的独立灵魂从叠加态中扒拉出来,并且消除灵魂量子干扰,斩断灵魂的量子纠缠。难怪,一些大修行者都出家归隐山洞,斩断红尘纠缠干扰,而他们修成得道后,却发现自己与万物连接成了一体,还是摆脱不了灵魂的量子叠加!

文章来源:道教

2018年5月26日更新

 

 

 

 

 

 

 

 

 

 

 

杨绛:人生实苦

 

  杨绛,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93岁时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来源 | 唯识学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你总有知心的人、友好的人。一旦看到他们受欺侮、吃亏受气,你能不同情气愤,而要尽力相帮相助吗?如果看到善良的人受苦受害,能无动于衷吗?如果看到公家受到损害,奸人在私肥,能视而不见吗?

  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头脑的智力愈强,愈会自欺欺人。信仰和迷信划上了等号。聪明年轻的一代,只图消费享受,而曾为灵性奋斗的人,看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

  人世间只是争权夺利、争名夺位的“名利场”,或者干脆就称为“战场”吧。争得了名利,还得抱住紧紧不放,不妨豚皮老脸,不知羞耻!享受吧,花了钱寻欢作乐,不又都是“将钱买憔悴”?天灾人祸都是防不胜防的。人与人、党派与党派、国与国之间为了争夺而产生的仇恨狠毒,再加上人世间种种误解、猜忌、不能预测的烦扰、不能防备的冤屈,只能叹息一声:“人生实苦!”

  多少人只是又操心、又苦恼的度过了一生。贫贱的人,为了衣食住行,成家立业,生育儿女,得操心。富贵的,要运用他们的财富权势,更得操心。哪个看似享福的人真的享了福了呢?为什么总说“身在福中不知福”呢?旁人看来在享福,他本人只在烦恼啊!为什么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呢?因为逼近了看,人生处处都是苦恼啊!为什么总说“需知世上苦人多啊”?最阘茸无能之辈,也得为生活操心;最当权得势的人,当然更得操心。上天神明,创造了有头有脑、有灵性良心的人,专叫他们来吃苦的吗?

--摘自《走到人生边上》

2017年11月27日更新

 

 

 

 

 

王阳明:人所有的智慧,不过是找回自己

 

  01

  王阳明的初心

  十二岁那一年,王阳明问曾经考上状元的父亲:“读书有什么用?”

  父亲回答说:“读书可以做大官,像我中状元后做官,靠的就是读书。”

  王阳明又问:“父亲中状元,子孙世世代代还是状元吗?”

  父亲回答:“只有我这一世。你若想中状元,还是要去勤读书才成。”

  王阳明笑着对父亲说:“只有一代,这状元没什么稀罕的。”

  后来他向私塾的老师提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问题:“什么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事?”

  老师说:“读书考上科举最重要。”

  王阳明直言不讳地反驳老师:“读书考上科举恐怕还不是最重要的事,或许读书学做圣贤才是。”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要做第一等人,为第一等事”。

  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就认为,学圣贤就是不以功名利禄为目的,而以成圣贤当伟人为目标。

  当然,那时的王阳明对“读书做圣贤”还只是朦胧地向往,是他的良知的天然呈现,其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将这个“我心”变成天下之公器。 

  何谓圣人?《中庸》说:“唯天下至圣,为聪明睿知(智)”,谁能做到耳聪、目明、心睿之智呢?唯天下至圣。

  在王阳明看来,圣人只是具备了一种才能而已:那就是致良知。大众不能做到聪明睿智,只是因为不去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中的“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人的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后来王阳明对“良知”进一步解释为“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也就是说,“良知”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只要你有良知,就能得道。

  道德良知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为非作恶就越大。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具备一种坚守自己良知和底线的品质。但你想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君子出淤泥而不染”,则是极为不容易的。

  就像苏武牧羊19年之久,历经艰辛,拒绝匈奴的各种威逼利诱,只为守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明代于谦有一首著名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我们要在违背良知与遵循良知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应该坚守自己的良知。成为圣贤,坚守良知,就是王阳明一生的初心。

  02

  初心就是为什么要出发

  南朝宋帝国第五任帝刘骏(孝武帝)是个混账皇帝,嗜杀成性,性情尤其卑劣。

  宋帝国开国皇帝刘裕,生前在皇宫建了一个小型博物馆,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他贫贱时期,给人当佣工使用的灯笼麻绳之类的东西。

  刘裕建馆的初心很简单:让他的后裔子孙们看到这些物品后能触目惊心,因而能体念祖先创业的艰苦,戒慎恐惧,如履薄冰。

  刘骏某次实在闲得无聊,就跑到这个博物馆中,群臣对这些物品都大加赞赏,刘骏却羞愧难当,认定是莫大耻辱。

  他命人将这些东西全部烧毁,又指着刘裕的画像道:“他只不过是个庄稼汉,混到这个地位,实在是有些过分。”

  刘骏死后,他的继任者比他还凶暴顽劣,最终把南朝宋帝国带进了坟墓。

  南朝宋帝国只有六十年,九任皇帝中,却有六任是暴君,这是个奇迹。而奇迹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开国皇帝刘裕之后,大多数继任者忘了老祖宗的初心。

  东晋时代,门第论高低,刘裕一介布衣,全靠个人打拼,混成了开国皇帝。他明白这份功业来之不易,能保住这份功业的唯一方式就是,让他的继任者,包括他自己不可忘了他本人走过的路。

  这条路是用艰苦奋斗和戒慎恐惧铺就,指引其走过这条路的正是他的初心:创建一份功业,为大多数人和子孙后代谋求秩序与幸福。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开国皇帝都有这样的初心,也希望子孙后代能铭记这份初心,绝不能忘记为了什么而出发,未来的挑战越是残酷,就越是不能忘记初心。

  03

  初心光明,前途自然光明

  严嵩年轻时,意气风发,有着干净的理想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后来步入官场,尽全力而向上爬,希望能得到大展宏图的平台,创建夺目的事功,名垂史册,为子孙后代,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全部心力。

  然而,官场的阴暗和血腥,让严嵩逐渐感受到,凭借一腔热血和干净的理想,不可能爬上高位。在进行了无数次思想斗争后,他放弃了初心,开始猛攻官场秘籍,谄媚领导,排挤同僚,最终他爬上了最高枝,也爬上了遗臭万年的金字塔。

  人很难铭记初心,因为初心是我们内心最干净,良知最光明时的正念。这种正念必须要到污浊而复杂的事情上去展现,所以,它必受到阻碍和挫折。

  尤其是,你坚持的信仰越伟大,和你同行的人就越少,孤单上路,忍受寂寞和各种各样的打击,纵然是钢铁巨人,也会犹豫最后只能放弃。

  但是,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信念、忍受寂寞和千奇百怪的打击,以最后的事功,回馈自己内心那份执著与坚持相伴风雨的良知!

  我们称这种人为伟人。

  04

  所有的智慧,不过是找回自己

  不忘初心,不是让你不改初衷,时光在流逝,情境在转移,你不可能画地为牢,永远坚持初衷,眼光是需要与时俱进地变化。所谓不忘初心,是让你有包容之心,为了你内心深处最恢宏的理想,万物皆备于我。

  可以说,不忘初心,是一种人生境界。

  你是否能抵达这种境界,取决于你内心的坚定和良知的光明。你能否抵达这种境界,更取决于你的初心是否和大多数人的良知指令相同。

  有些人的初心是发家致富,有些人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生命,这就是境界的高低。

  所以说,不忘初心,必得始终。

  文章来源:新禅风网

  2018年5月11日更新

 

 

 

 

 

人类生命学探索者林家乐将开启直播首秀 倡导全民智慧管理生命

 

林家乐

  白岩松所讲的“不能错过的身边智慧老人”,不只是北京有,泉州目前同样不少。比如利郎的创始元老林家乐先生,他既是企业家,又是武术家,书法家,还是注册中医师,甚至是颇有成果的影视编剧。他常说:“生命的第一义是自强。一,如果树立不起来,后面的零就会失去相关的意义。”“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同时尊重爱护帮助他人。”“自强以利人、利人以自强。”这些都是很有智慧的指导。林老传奇的人生阅历,融会贯通禅武医易,既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又集成凝炼。白岩松讲到:“现在人做从1到10000的学问很多,而做从0到1的学问却很少很难。”林老坚持用数十年的时间总成毕生所学、研究并实践从0到1的学问,创立了《人类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的学说体系,由禅、武、医、易、书法、商务构成“六面盒子”的学术形体,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禅学“般若智慧”的究竟与应用。

  记者采访林家乐老师,听他谈事业、论处事、讲人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豁达、随和、稳重、坦然,虽然年过七旬,矫健的身材透出几分英气。论语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林家乐老师在我们面前安然落坐时,一副长者气派:合体的唐装,衬托出硬朗身板;走起路来稳重沉着,不急不躁,一副坚定朝前迈的大气模样;眉头舒展,嘴角时常挂着轻松状的微笑,眼神炯炯,有随时便要捕捉某些事物亮点的敏锐。特别是当他抱拳平肩作沉思状,那胸中一定是奔腾着不息的思潮,万事万物便泰然成竹于胸了。

  当记者问起林家乐老师创立了《人类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的学说体系初衷时,林老表示,探索和确立生命的意义,传播生命真理,同时提醒生活在同一世间的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生命理解和生命的管理,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生命的真相,从而让他们更加热爱生命,便是他花了几十年研究该学说的目的。

  据了解,林家乐,别署迦乐元禅、林是鹿、守拙斋主、林群。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晋江市。自幼开始对宇宙生命易学、禅学、医学、武功、拳术、社会、政治、艺术、文学、书法、商务具浓厚兴趣,十七岁移居香港,幸遇陈法道老师,老师让林家乐自问:我是谁?“我”原初是什么?从哪里来?将往(回)哪里去?为什么生?为什么活?为什么死?何为非?何为是?林家乐从而创立了他的学说。

  林家乐五十年探索自修,遍访明师好友,成就了今日所拥有的整个学术。

  “自有历史以来,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想知道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历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家、文学家、教育家、艺术家、诗人……各人都有自己的探讨说法。而宗教家更是众人之中诠释生命真相的权威!佛是‘生命真相’的‘觉’者,‘学佛’即是‘学禅’。‘学禅’就是在探索《生命学》。学‘禅’的目的是要让人‘易筋洗髓’、‘脱胎换骨’、‘从凡返圣’。”林老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学说,林老的阐述让记者耳目一新。

  “为什么要‘脱胎换骨’,‘从凡返圣’?因为‘圣人’是‘战胜自己的人’!在人世间,只有圣人才真正懂得‘人’和懂得‘人应该怎麼样活著才对’!只有‘脱胎换骨’才能够返复‘圣者’的本相,从而活得自在无愁,快乐无忧,身体健康而且充满智慧。凡人,则与此相反!么样才能成为‘自在无愁,快乐无’”的圣人?先让自己透彻了解‘道’或‘禅’的真理,并且运用这个“真理”去战胜自己!”

  当林家乐老师向记者表示,自己接下来将借助当下最火热的新媒体直播平台,携手直播一站式定制服务领先者洪荒传媒来打造直播内容,宣扬传播自己的学说,让更多人通过直播了解自己多年的研究结果,更好地管理生命,这更是让记者十分赞叹。

  据了解,大量的市场需求和粉丝群体,让不少网络直播平台“火气正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占到网民总数的47.1%。作为林家乐老师的合作直播服务机构负责人,洪荒传媒董事长阮李理告诉记者,“直播+”的概念已悄然兴起,直播也俨然成为包括传统商业门户在内的各大平台的标配功能,而直播将不断满足用户对精品内容的需求,实现垂直拓展、精细运营,走向内容垂直化、传播IP(知识产权)化、运营社群化,打造差异化的优质内容、丰富的互动方式以及精准的推荐机制,林老的学说正是直播平台和粉丝们所希望看到的精品内容。

  “从传播角度和平台定位,我们将会在新浪一直播平台上为林家乐老师定制打造一档直播栏目‘林家乐looklife’,林老师将在一直播平台上在线即时为很多浮躁的年轻人,困惑的职场人士、迷茫的大学生等答疑解惑,让更多人能更好地管理生命,活得对,活得精彩,活得不会后悔。” 洪荒传媒总经理林大森表示。

  记者还了解到,林老除了在直播上开栏目来宣扬自己的学说,还建立了自己的官网,上面包含了林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一直以来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中国网

 

福建日报东南网

 

海峡都市报闽南网

 

 

 

林家乐老师首期直播互动问题

 

  首期直播主题:人为什么活着

  问题: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最终都会死去,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林老师,请允许我用一个例子重新阐释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这块蛋糕最终还是会被吃完,那么你吃它的目的是什么?人终会消失,人生有何意义?为什么要活着?

  如果活着痛苦的话,还有必要活下去吗?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苟且活着真的好吗,历史上有很多反派人物为了活着出卖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气节、品格、民族大义等等,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有贪官贪污了很多财富结果逃去美国为了活着从位高权重的副市长成为洗碗工苟且偷生,活着比死更重要吗?

  什么事会让人觉得活着真好?

  如果活着一直活在社会底层煎熬,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辈子无法赚大钱、成大业,那我为什么还活着?有些人因为先天或者后天残疾只能呆在家里,觉得自己活着没意义,怎么办?

  我们优雅地活着需要什么?

  人活着/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人们活着是在追寻什么东西吗?人活着仅仅是为了钱为了物质?

  信仰是什么?人活着需要信仰吗?为什么呢?

  有哪些一下子让人感觉到活着很美好的爱好或者小技巧?关于这些让人体会到人生美好的方法,林老师有哪些心得可以分享?具体享受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活着,如何才能实现财富自由和人生自由?

  普通人和名人活着的幸福感和各自的烦恼,哪些人活得更快乐,怎样活着幸福指数更高?

  人活着现实点好,还是情怀点好,具体就是拜金主义些好,还是理想主义些好?

  一个人永远活着无法死去,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秦始皇追寻的长生不老,永远活着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算命、星座,东西方那些关于命运的玄学的都是真的,人的命运早已经在冥冥之中被安排好,成为命运的提线木偶,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林家乐回答:

 

 

  一、人生的现实意义:

  你每天怎么样活着,你就獲取了怎么样的意义。你是一名教师,你的生存意义就是教师。你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你的意义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其他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都是这样。学生,暂时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的人,他们的意义,就是学生与赋闲在家的人。能力有大小,意义就有大小。表现有好坏,意义就有好坏。因为人会思想,会不满现状,加上别人的质疑,就会在现实的基礎上多想了,认为做人必须有愿景、有规划、有志向、有理想……。本来简单清晰的‘’意义‘’,一下子就变成复杂模糊了。其实,为人处世只要‘’活在当下‘’的简单、实在、平凡,就正常了。生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但,每一个人只要能夠专心于做好自己,同时尊重、爱护、帮助别人,就可以獲得‘’平安欢喜’’四个字。在这个基础上,人再不断调整提升自己的生活素质,生命意义也就跟着不断提高了。每一个人若果愿意如实的安于现状然后一步一步修正提高自己,競競业业,像古人一样,简单朴实,一定能夠改掉现代人的浮躁不安与虚伪。

  二、人生的科学意义:

  爱恩斯坦发现:‘’爱是宇宙的终極答案。‘’

  也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是:‘’爱‘’。

  我们因为爱自己、爱父母、爱其他的親人而每天努力工作。爱,是动力、是目的、也是意义!学习、接受培训、修练自己都是为了爱。我们爱科学才选择科学、我们爱文艺才选择文艺、我们爱哲学才选择哲学……。失去了爱,我们就会朝三而暮四,混乱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样选择!就会迷惑‘’生存的意义‘’在哪里!?人,只有发现自已的所爱、拥有了自己所爱……才会反过来更加爱自己,才会急迫地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已变成更加符合他所爱的人的心中所‘’爱‘’!人,会因为‘’不愛‘’ 而逃避、甚至会放弃‘’不对的爱‘’!有些人更会因为失去心中所爱而惶惶不可终日!‘’爱‘’,就成为了他唯一的人生意义!对于另一些人,却会反过来因为‘’愛‘’而创造了更新的世界!

  三丶上天赋予的意义:

  上天因为‘’爱‘’创造了这个宇宙世间!创造了万象万物与众生和人!

  上天,就是我们印象中那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天‘’。

  自古以来,中国人敬天,畏天。因为中国人确信:‘’人是天生的‘’。

  中国的《易学》是中国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终始学问!

  易学的核心是:道。

  老子的《道德经》是讲解《道》与《德》的经文,是讲解《宇宙人生》的经典。

  《道德经》说:‘’无名是天地之始,有名是万物之母。‘’  无名:是无心、无思、无想、无意、无识、无念、无生、无象、无物……是信息、能量、物质三合一体的总母体,隐蔽、深藏、不露。因为 ‘’爱‘’ 才 ‘’起心动念‘’产生了宇宙与人。大家原本都是无形无相带有高超原始智慧和妙能的‘’能量分子‘’。‘’量子‘’可隐可显,心念不起,量子就蛰伏;心念一动,量子就显能。因为量子蛰伏时你我没有差异分别,大家就会感觉‘’活着‘’单调、无聊、寡趣!老天爷有一天大发慈悲,问所有的‘’能量分子‘’,吾将创建一个阴阳黑白对立,是非得失共存,爱恨、苦乐、成败、毁誉相争的世界讓大家玩玩,讓你们免去‘’无聊寡淡‘’享受“二元世界”的樂趣,更顺便試試你们各自的‘’智慧‘’。看看你們变成 “人”以后‘’人‘’ 有兩种存活发展變化的方向可以選擇,考考你們會選擇“純陰陰極而亡”!还是会選擇“純陽陽極而返”!做了“人”,你們就会不知道你們原来是“无极无相虚静理天的一分子”,你们只能‘’本质孤独‘’的在世間“流浪生死”、沉迷于有無、真假、善惡、正邪、是非、難易的苦樂之中,心念多生而不安,却又趣味横生!吾要試验你们做“人”之后,会不会觉醒过来,知道自己是来自無念无生無相的安定之境而心甘情愿地回歸。 ——人就是这样“下凡”來做“人”的,我們来了地球,就像曾经喝了‘’孟婆汤‘’一样忘記了“本来”、蒙蔽了“所以”,就糊里糊涂的在二元世界轮转生死是非不能了脱!每天在各種相對不安、不定、不宁的“選擇”之中“過日子”。痛苦、快乐与无聊交替,每日在自我催眠般的状态中儍想:“只要活得開心快樂,什麼都可以做!”——不知道“真心”在哪里?不知道真心对于生命有多重要?也不知道“真心”有什麼用!只知道曾經胡乱用“真心”对待别人換得来的都是苦与痛!因为大家都不可以太真!所以一直来再也不敢轻易用真心了!人生的意义在思维觉知。没有思维觉知,人生就不需要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真实的就在每时每刻的感知!如果你已经感知世间既乐又苦、似是而非不好玩了,你已经在思考人生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

  四、‘’生命回归本来‘’的意义:

  佛经上说: “唯异性与黄金使人远离正觉,而人往往因为异性而需要黄金。”

  什么是正觉?

  就是正确觉悟所有的人都是来自‘’无极理天‘’。都是来‘’宇宙世间‘’旅遊与接受考验的。

  人是因为一开始就蒙蔽了正觉,所以一开始就很容易会背离‘’般若智慧‘’(正觉)而沉迷于异性与黄金的娛乐之中的(人根本也就是为此而来的!),此娱乐就成为了世人必须和必然的响往和追求。但,因为人过份沉迷于‘’异性与黄金‘’的享受与追求,就不渴望用‘’般若智慧‘’来管理生命了!可是,‘’心病则体病矣!‘’人的心由此而病了、呆了、苦了、难了、死了!人和他们居住的地球也就跟着病了、呆了 、苦了、难了、死了! 人而且也因此而变得更加自私自利不能夠理智的控制慾求了!——黑暗、丑恶、災祸就 ‘’应心而生‘’了!

  这该怎么办呢?

  人要摆脱病、呆、苦、难、死!只有找回‘’般若智慧‘’,真实的用‘’般若智慧‘’管理生命,才能还原‘’正觉‘’返回来处。

  ——可是,回归的方法在哪里呢?

  五、理想中的人生意义: 

  十个图的道理显示:

  视频显示:

 

《天地玄黄》

  总结:人应该如何做才正确呢?只要你肯像历代正直善良的中国中央领导人那样只问耕耘不问收穫,种植庄稼的当下笃定的按时按节:選种、平地、润土、浸谷、待芽、培秧、插秩、除草、施肥、灌溉、收割、打谷、晒干、入倉。不着急、不毛躁、不贪心、不虚假、不狂妄、切实跟进不逾时……你一定能夠穫得合理的回报而活得平安、快乐、健康、自在。当你到了‘’鳥倦知还‘’的时候,就愿意‘’回归本来‘’而獲得解脱。

  或者问:心灵回归了,人却还在现实的世界中,那人的生存意义又应该怎么样分解呢?

  答案是:他已经变成了把‘’正觉‘’保守在心中,已经是懂得用原始‘’般若智慧‘’管理生命的人了!他也已经懂得认同、尊重、爱护、帮助同生的人类和宇宙就是人生最高贵的生存意义了。

 

 

 

 《泉州品牌》杂誌转载:

 

 

 

 

 

 

 

 

 

 

 

 

 

探索生命从0到1的智慧——林家乐先生

 

林家乐先生简介

林家乐先生,人类生命学探索者,生命管理导师,中国少林传统理学禅、武、医、易继承人和传播者,心理、经络、脏腑三层混合易筋洗髓疗法密传者,香港政府中医药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导师(1996—2002年),香港“无线电视”与“亚洲电视”前编剧,香港中国内功学会创会会长,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书法协会香港分会会员,中国香道协会永远名誉会长,利郎(中国)有限公司外方联合创始人高级终身顾问等。

大家是否曾思考过:人是为什么而活?生命体的终极追求是什么?什么是从0到1的智慧?人类如何把握从0到1的智慧?关于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生命学探索者、生命管理导师——林家乐先生倾注心血之事。多年来,他潜心修行,学易学,悟禅道,习武习医,竭诚探索生命之理,形成了“禅即是易,易即是禅”“禅易同源,佛道一体”的生命观,创立了禅、武、医、易、书、商六面形体的学说,并得出“人类须学会管理自己生命,才能获得平安欢喜”的要义。

前 言

在许多人的眼中,林家乐先生知书达理,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自带书卷味和儒家气质,这或许与他多年来深厚的自我修养有关。

1947年出生于福建泉州的林家乐先生,自幼对宇宙生命、易学、禅学、医学、武功、文化、艺术、商务、政治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往后的几十年当中,集众家之所长,亦多有自己的领悟。17岁时,他移居香港,做过广告设计等工作,亦经营有收益颇丰的事业王国。然而,于他来说,最幸的是遇到了陈法道老师,老师问他:我是谁?从哪来?将往哪去?为什么生?为什么活?何为非?何为是?一连串对于自我和生命的叩问,启发和带领他不断钻研,走出了自己的路。

解读心经,回归安乐

生命学,是自人类存在以来,每一个人都应该自我反思的学问。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类生命学探索者、生命管理导师的林家乐先生认为,人是为“活着的感觉”而活着的,每个人最后必须找到正确的灵魂归宿,这成为了他探索生命学的起点!

现世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如何从1到1000000,沉溺于物欲与财富的盲目渴求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生命本真的感悟。林家乐先生认为,要想做到从1到1000000,首先要学会从0到1的智慧,只有悟到了开创的智慧,才能真正领悟生命学之真谛。对于生命学的探索,自古便有,历史记载,许多圣贤都曾反思过生命的真相,如伏羲、神农、周公、文王、黄帝、老子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在此,孔子曾向老子问“仁”,真义在哪?在于孔子不能确定人与他以外的所有人及所有物之间“活着的感觉”分辨之正确定义;老子的最重要的学问之一,就是《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

2018年,林家乐先生与香港太平绅士施子清先生在香港福建书画研究会30周年庆展上合影

自古至今,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等,众说纷纭,各有说法。在宇宙、生命、易学、禅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当中,林家乐先生不断参悟,慢慢地找到了一些解释生命学的“钥匙”。

他说,宗教学家似乎更有解释“生命真相”的权威。其中,学禅近乎探索生命学,让人易筋洗髓,脱胎换骨,从凡返圣,从而懂得“应该怎么活才对”,活得自在无愁,快乐无忧,身体健康,头脑智慧。

当然,并非人人可以成圣,大多是肉身凡人。那凡人如何去感受和理会怎样“活着”才对?依照佛法,守住本体真心是一种良法。

林家乐先生现场挥毫

“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大慈大悲的原态之心,给众生充满了希望和光明,那慈善的心就是优秀人类的真心,那善良的心,就是宇宙原始的真心。有了真心,便拥有了世间的美好,世间的真善美。

他指出,围绕在心美的人周围,洋溢着温暖、欢喜和舒心,似乎一切烦恼痛苦都能烟消云散。因而,活着,去试炼自己的心,力求让自己变成心美之人,沿着《心经》,能让生命回归到安乐之径。

生命要义,勿失本真

参悟世间关于生命学的学说,林家乐先生有了独到的见解,后创建了自己的学说——“易筋洗髓学说”,该学说以禅、武、医、易、书、商构成“六面盒子”的学术形体,并从这个方面去磨炼自己,进而融会贯通这六个学科的知识,彻悟人类的生命学,确定生命管理的核心在于“心”!以此学说造福社会,他希望帮助更多人懂得生命管理。

在他的著作《人类的生命能量开拓》一书就提到,“正能量”的产生、使用、管理、开拓、治疗和回馈的情况,为人们提供了“生命管理”的方法。为此,他呼吁人人能多为旁人着想,正社会风气。

林家乐先生与香港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先生合影

现下社会,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轮,包括家庭、事业、健康、财富、友谊、休闲、公众和教育。当中,追求财富是理所当然。

林家乐先生提及,无数人都追求财富的增加,想方设法如何从1千赚到1万,再从1万赚到百万、千万乃至上亿。但是这当中许多人失去了本真,忘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如何从0至1。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的一种状态,是前进的一种姿势。没有根基的想当然,都是一场空。“没有从0到1的智慧,终究做不长,做不大。”

作为中国少林传统理学禅、武、医、易继承人和传播者,林家乐先生既参悟禅道,又能武能医,十分多才。以武为例,有人以此开发智慧,强身健体,以武术的标准为做人标准,达到人生的成功。而修炼“少林绝世武功”——“易筋洗髓”的林家乐先生,单纯地修心养性,深刻领悟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般若菩提心”实体真相。

林家乐先生为国际著名盆景大师谢继书先生疗伤治病

在生命学方面,林家乐先生具有很高的威望,曾多次被邀请去高校及企业开设讲座,还编写了《人类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等著作。

侧  记:

林家乐先生曾戏言,“林”与“临”同音,林家乐即临家乐,回家乐。他说,经历“人生”的千辛万苦,累了,倦了,明了,悟了,该回家了,想回家了,就回家吧,回到家里就乐了!于他而言,回家不是戏言,前几年,他从香港的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福建泉州。

在他的网页上,有一个《我要回家》的视频,伴随着沧凉、悠远的乐曲,屏幕上跳出这样的话:“生命,是一个百思难解的奇迹。我们受着业力的牵引,投生到了这个蓝色的星球,经历着或悲或喜的生命历程,我们沉溺于声色货利,迷惑于虚幻的功名利禄。生,从何来……死,将何去……家,又究竟在哪儿……”而在家乡的滋养下,林家乐先生仍继续探究生命的奥义,希望引发更多人对生命的思考。

林家乐先生与北京著名书法大家(背后“香涛”两字出自他手》合影

2015年,林家乐先生用十多年的时间整理、探索、编汇、分条和集结,完成了他的第一期《中国少林易筋洗髓禅学》(集禅、武、医、易、书法、商学六面一体学说)的理论阐述整理工作,并在其家乡福建泉州的清源公馆——林家乐工作室,进行健康谘询和康复协助工作,以实际行动去服务社会,帮助更多人找回健康的生活状态。

从无数次的自我发问,到数十年的积极探索,林家乐先生不断解道悟禅,让自己的精神保持无欲无念、自由快乐的状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强盛的状态,真真切切地活,明明白白地活,是为正道。

来源:今日华人出版社 今日华人CLUB

2020年4月27更新

 

 

 

 

 

 

 

与林家乐一起探索生命的管理 ——访生命管理导师林家乐

 

   “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应该如何活着?”从古自今,人类一直追求、探索。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是要追求快乐。阿德勒认为人生是为了追求财富和权力。弗兰克尔则认为,人生最重要地是发现生命的意义。中国汉代学者东方朔曾说过:“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那么林家乐先生的生命学是什么?

  林家乐先生是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的奠基人,既是企业家,又是武术家,书法家,还是注册中医师,甚至是颇有成果的影视编剧。林家乐先生别署迦乐元禅、林是鹿、守拙斋主、林群,创立了《人类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学说。

  近期,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林家乐先生,深入了解了林家乐先生的学说。

  记者:众所周知,您弃“商”从“医”,开启了您“生命学和生命管理”历程,您能跟我们分享下您的经历吗?

  林家乐:我原是福建人,自幼便对宇宙生命易学、禅学、医学、武功、拳术、社会、政治、艺术、文学、书法、商务具浓厚兴趣。六四年前往香港入学香港美专(美术)和岭海艺专(书法),并在这一年我遇到了我的启蒙老师——陈法道师父。十年间不懈钻研中国书法,同时继承“少林寺秘藏密传医学”。五十年自修,深入探索易学、禅学、医学、武功、拳术、社会、政治、文学、艺术、书法、商务等宇宙人生学问,同时遍访明师贤友,才拥有了今日的学术。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是生命管理导师,对于生命管理,您觉得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首要条件是什么?

  林家乐:就如胡敬德先生说得那样,弄不清生命的本源是什么,讨论生命管理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首先我们应该去了解什么是生命的本源?

  那么“本源”是什么呢?“本源”是“家”,是“来处”,是“万物与人未出生之前的真面目”,“本源”是“心”;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从心想灭,而“心即是佛”。佛就是“本源”,生命总能量原态,众生与诸佛之家就是其来处。

  记者:那么在了解“本源”后,在“生命管理”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尤其是年轻的读者,面对现今浮躁、多元的社会,您认为该如何做好“生命管理”? 

  林家乐:“易筋洗髓”是最好的“生命管理”的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依靠得就是“摩诃般若”。达摩祖师教导学徒说:“非清虚不能脱换;非脱换不能清虚。”“清虚”,真切明白“摩诃般若”与肉身健康关系之后的生命状态。

  凡人因为“阴阳对立混淆相争”心地自然而然不单纯而使身体不健康。圣人知道“纯阳(般若)单纯”的重要性,明白“阴阳”与“纯阳”实为一体,须用超常的“纯阳慈悲心”去护爱“阴阳众生”,自己才能够超生了死、脱离凡尘魔炼的苦难!让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处于寂静无欲、无念、无生、无住、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状态,给自己保持健康而强盛!“纯阳无相”的“能知之知能”是我们人类生命的“原始大智慧”。佛家称“祂”为般若、菩提、法身、佛性、本体、妙能、妙有……懂了祂,进入不二法门,唯一的笃定护守着,由“祂”来主宰自己活着的生命感觉,以“不易”收“变易”,逐步让“阴阳”化成“纯阳(般若)”!── 这样就学会了“以无碍眼等视众生”,最终归回般若“清虚”原始。这种弃妄返真,从低级生命状态向高级生命状态“脱换”的过程,就是“易筋洗髓”、“脱胎换骨”、“从凡返圣”的过程。

  记者:据了解,一直以来您都紧跟时代的潮流,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新媒体宣传您的理论,您做这些都不具有盈利性质,那能否告知您这样做的目的?

  林家乐:当下是一个多元,且是个声音嘈杂的时代,很多年轻人都很浮躁,不管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在校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困惑和迷茫。而我总是希望尊重、爱护、帮助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提醒生活在同一世间的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生命理解和生命的管理,让他们知道生命的真相,从而让他们更加热爱生命,所以我就借助孩子喜欢的方式去与之沟通,希望能给予他们帮助。

  整个访谈过程中,林家乐先生都表现得沉着、稳重、坦然,虽已过古稀之年,却仍是神采奕奕,仿佛一切了然于胸。听着他谈事业、论处事、讲人生,总是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林家乐先生的生命学那样,探索和确立生命的意义,传播生命真理,同时提醒生活在同一世间的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生命理解和生命的管理,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生命的真相,为很多浮躁的年轻人,困惑的职场人士、迷茫的大学生等答疑解惑,让更多人能更好地管理生命,活得对,活得精彩。

文章来源:当代品牌

2018年12月3日更新

 

 

 

 

  没有霹雳手段,就别有菩萨心肠。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是忘恩负义的,所以如果你不具备反击对方、保全自己的能力时,就不要轻易施恩于他。

  不是善良的人生病了,是这个社会生病了。

  所以如果没有自保的手段,太过善良的人,注定要吃亏。

  在婚姻中,女人不能太善良,不能一味地付出,即便你如圣母一样,但依旧不能作为要求回报的资本。

  自己不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还要当好心肠,最后被人欺负了,只能像文馨一样痛苦。

  做一个不好惹的姑娘吧,你的善良很贵,千万不要随意施舍,更别让你好心成为低智商的善良。

  人,可以善良,但手里要有刀,别人才能敬你为佛。

 

 

 

 

《延禧攻略》:做一个不好惹的姑娘

 

   01 

  最近身边同事都被电视剧《延禧攻略》圈粉了。

  同事说,之所以这么狂热地追剧,主要是因为看完很爽。

  主角魏璎珞不是一般偶像剧里受人欺负的傻白甜,靠傻劲闯天下,靠男人解救,遇到危险就哭哭啼啼、泪水涟涟。

  而是一个不好惹的姑娘,你给我一尺,我就还你一棍,我不嚣张跋扈,但受到欺负也不会忍气吞声。

  刚入宫的时候,魏璎珞就因为绣工出众,惹来了其他宫女的嫉妒。

  宫女锦绣嫉妒魏璎珞在当天刺绣考试中被领事公公赞赏,晚上睡觉的时候故意将一壶茶水倒在了璎珞的被褥上。

  锦绣觉得璎珞不敢怎么样,却没想到璎珞没有手软,立马去打来了一桶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锦绣浑身上下浇了一遍,又把剩下的水全都泼到了她的床铺上。

  最让人解气的还是她说的这段话:

  “我进宫不是为了交朋友的,但是今天我必须告诉你们,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谁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对付她。”

  这一霸气侧漏的人设惹得观众连连称赞。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皇后随太后出行,把即将生产的愉贵人留在长春宫,让宫女们好好照顾。

  可高贵妃却借着愉贵人生出的孩子是金瞳(黄色的眼睛,寓意不祥)为由,要活埋这个婴儿。

  长春宫的宫女们一片慌乱,只有璎珞在情急之下,取出了皇后的“金印”拖延了时间,等到了皇上来裁判,间接救了新生儿五阿哥。

  但没想到,事后她却被宫女告发,说她取出金印并没有获得皇后批准,假传懿旨是死罪!

  魏璎珞听后解释说,自己只是把砚台装在了金印的盒子里,假装震慑高贵妃而已,这才逃过了一劫。

  有网友说,魏璎珞就不应该那么善良,明明帮别人解决了危机,最后还被倒打一耙。

  可我想说,人可以善良,可以有菩萨心肠,但是善良要有手段。

  假如魏璎珞只顾救人,就真的搬出皇后金印来,不仅不能服众,还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这是善良的没头脑。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单纯好心而被倒打一耙的事情不在少数:

  老人晕倒,你过去扶,最后却被人讹钱指责;

  小孩迷路,你领着他寻找家人,最后却被人以为是人贩子;

  帮助同事,工作出了问题,最后同事甩锅到你身上;

  牺牲自己的所有,照顾孩子,照顾丈夫,可对方却不领情,反而出轨……

  所以当你问做人应不应该善良的时候,我想告诉你:没有霹雳手段,就别有菩萨心肠。

   02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甚至有些人是忘恩负义的,所以如果你不具备反击对方、保全自己的能力时,就不要轻易施恩于他。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路上扶起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

  事后,司机被指认为“肇事者”。

  所幸的是,殷红彬的车上还装有行车记录仪,将当时的情形都记录了下来。一看录像,真相才得以大白。

  曾经有听友说,自己不知道该不该善良,因为费尽心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会被其他人认为是有毛病。

  我听完很是心痛,不是善良的人生病了,是这个社会生病了。

  老人摔倒了,上去帮忙的人还在,只不过他们不会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了,而是拿出手机,录好视频,作为凭证,再去帮忙。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欢乐颂》里的关雎尔,自己工作还没做完,就好心肠地接下同事的工作, 做的好了不算她的,做的不好,同事却让她来背锅。

  当领导质问关雎尔的时候,她只能苍白无力的辩解,好心最后被当做驴肝肺。

  人可以善良,可以好心,但至少应该在帮助别人之前长个心眼,不至于卷入不必要的麻烦。

  低眉的菩萨,之所以可以慈悲六道,是因为有怒目的金刚在降伏四魔。

  所以如果没有自保的手段,太过善良的人,注定要吃亏。

   03 

  朋友文馨这半年来一直在和离婚律师打交道,因为她不服。

  文馨和丈夫在一起六年,这些年她付出了太多。

  两个人结婚的时候,丈夫是一家小公司的主管,后来丈夫说想要去北京深造工商管理硕士。

  文馨心想丈夫有出息,能挣钱比什么都重要,于是辞去了高薪工作,选择做轻松的文员,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积蓄放心的让丈夫去北京深造。

  原以为付出了这么多,她的好心肠能够得到回报,却没想到得到的是丈夫的一纸离婚协议书,丈夫出轨了。

  文馨又哭又闹, 质问丈夫:

  "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不懂回报,还要这样对我?“

  丈夫一句话都不说,只要求离婚。

  文馨找来律师,因爱生恨地想要丈夫净身出户。但就现有的法律而言,根本没有净身出户一说,哪怕男人出轨了。

  文馨想,那至少房子也要有我的一半吧,但是法院驳回了她关于房子的主张。

  因为根据《新婚姻法》规定,房子是男方父母出的钱,哪怕是婚后买的,哪怕登记了两人的名字,但对不起,女方没份儿。

  所以啊,在婚姻中,女人不能太善良,不能一味地付出,即便你如圣母一样,但依旧不能作为要求回报的资本。

  自己不具有帮助别人的能力,还要当好心肠,最后被人欺负了,只能像文馨一样痛苦。

  而如果你是一个强者,你去帮助别人,被倒打一耙,你有两个选项,一是默认,二是反击。

  你选择反击,因为你有能力、有手段。

  而只有你有能力宽恕对方并且选择宽恕的时候,才谈得上是菩萨心肠。

  李嘉诚也曾经说过:“我经常教育别人,要有狮子的力量,菩萨的心肠。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 ”

  做一个不好惹的姑娘吧,你的善良很贵,千万不要随意施舍,更别让你好心成为低智商的善良。

  人,可以善良,但手里要有刀,别人才能敬你为佛。

  作者 | 南川大叔 

  来源 | 南川大叔(ID:nanCSS)

  2018年8月14日更新

 

 

 

 

 

佛陀给世人留下的20条忠告,能做到受益终身!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

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

世人所沉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

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不实在的;

我所证悟的真如实相,是世间的真理,但人们却不能相信;

我所正知正觉,与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违的。

一切众生都沉沦在贪瞋邪见的深渊中,怎么了解这甚深微妙的解脱真理呢?我还是涅槃吧!

这时,天空出现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礼祈求:“若无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间将永远黑暗;若无佛陀的法雨甘露,众生将无法解脱。请求佛陀本著救世的大愿,传播法音,让迷途的众生早日回头,登上觉岸。”

佛陀欢喜地接受天神至诚劝请,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阴度化有缘众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是为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使众生破除无明烦恼,彰显本具众德,离苦得乐。

因此,佛陀为一切众生说法,随缘度化,不择对象,不分贵贱,到处普洒甘露法雨,滋润众生枯乾的心田。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

这是大会的宣讲,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 

例如:

为愚钝的“周利槃陀伽”说“拂尘除垢”,令其觉悟;

为担粪的“尼提”开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

为刻苦修行的“闻二百亿”指示修行犹如弹琴,使其安心修道,开悟证果;

为“调马师”说调御众生法,令其改往修来,受持五戒;

为“鸯崛摩罗”开导迷津,慑服其恶逆,令其忏悔皈依;

为“鬼子母”说爱子法,令其改心,成为天下孩子们的保护者;

为阿阇世王的大臣“雨势”说“七不退法”,令越只国避免一场战争;

为须达长者的儿媳“玉耶”说夫妇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优婆夷。

总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兹节录数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01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因为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之故。

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02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

《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03

忏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04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05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0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对治之道无他,唯“精进”是最好的针砭良药。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07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08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09 

佛教强调报恩,尤其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10

夫妻是五伦之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是谓夫妇之道。 

11

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13

“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古来为儒家所重。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15

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 ,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令誉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18

财富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20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沈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综观佛陀一生说法的因缘,如《大法炬陀罗尼经》说:“为利一切世间,净世间眼,断一切非道而出现也。”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是人类的救星。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文章来源:佛医苑

2018年7月26日更新

 

 

 

 

 

 

钱穆先生:欲成大器,须有通德通识

 

 

  近代教育上,有专家与通才之争。其实成才则就其性之所近,宜于专而分。中国传统教育,也不提倡通才,所提倡者,乃是通德通识。故曰:“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有了通德通识,乃为通儒通人。人必然是一人。各业皆由人担任。如政治、如商业,皆须由人担任。其人则必具通德,此指人人共通当有的,亦称达德。担任这一业,也须懂得这一业在人生大道共同立场上的地位和意义,此谓之通识。通德属于仁,通识属于智。其人具有通德通识,乃为上品人,称大器,能成大业,斯为大人。若其人不具通德通识,只是小器,营小事,为下品人。

  中国人辨别人品,又有雅俗之分。俗有两种,一是空间之俗,一是时间之俗。限于地域,在某一区的风气习俗之内,转换到别一区,便不能相通,限于时代,在某一期的风气习俗之内,转换到另一期,又复不能相通。此谓小人俗人。大雅君子,不为时限,不为地限,到处相通。中国在西周初期,列国分疆,即提倡雅言雅乐,遂造成了中国民族更进一步之大统一。此后中国的文学艺术,无不力求雅化。应不为地域所限,并亦不为时代所限。文学艺术如此其他人文大道皆然。故《中庸》曰:“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项大道,其实只在一个小己个人的身上,此一人便成为君子。但君子之道,并不要异于人,乃要通于人。抑且要通一大群一般人。故曰征诸庶民,要能在庶民身上求证。考诸三世,是求证于历史。建诸天地,是求证于大自然。质诸鬼神,是求证于精神界。此项大道,惟遇圣人,可获其首肯与心印。圣人不易遇,故将百世以俟。但此一君子,其实亦可谓只是一雅人。雅即通,要能旁通四海,上下通千古,乃为大雅之极。故既是君子,则必是一雅人。既是雅人,亦必是一君子。但没有俗的君子,亦没有雅的小人。只中国人称君子,都指其日常人生一切实务言。而中国人称雅人,则每指有关文学艺术的生活方面而言。故君子小人之分,尤重于雅俗之分。

  中国传统教育,亦可谓只要教人为君子不为小人,教人为雅人不为俗人。说来平易近人,但其中寓有最高真理,非具最高信仰,则不易到达其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教育,极富宗教精神,而复与宗教不相同,其要端即在此。

  —— 钱穆先生《国史新论》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文章来源:钱穆与中国文化

  2019年3月13日更新

 

 

 

 

 

云上太阳,永不改变

 

  主编:黑门 | 编辑:元斌

  前几天,我方圆1000里内的朋友圈里,炸了锅似的种起了太阳。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这可是我们90后还在上小学时,红极一时的流行儿歌。

  甚至当年,我们班的元旦汇演,凭借这首呆萌的儿歌破天荒的拿个了第一。

  没想到这么一场下到天荒地老的雨,还能引来一波集体回忆杀。

  01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

   现在统统还给你”

  那边太阳加速衰老膨胀而开启的地球逃亡故事 ——《流浪地球》,还在电影院中火热上映着;

  这边因为连月多雨不知太阳去了哪的史诗大片 ——《流浪太阳》,就开始在江浙沪皖实时上演了。

   撑起雨伞就是戏份,走出家门就是舞台,整个二月几乎都围着“雨”在转。

  自打去年12月以来,南方包括贵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7省平均降水,日数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整个南方像是被浸在水里,泡在雾里。曾经的“江南水乡”,如今几乎成了“江南水肿”。

  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将这一情形,描绘得更是贴切:

  时而淅淅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似乎也有把伞撑着。

  ……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笔下,连月的阴雨天也比往年更早催生了一系列雨季段子:

   #问江浙沪晴为何物?只叫人晒不干衣裤,天天被雨hold住,只叫人发霉无数,天堂雨伞遮不住,空调底下吹衣裤#

  #那些年错过的大雨,现在统统还给你#

  #问世间情为何物,请叫我当代“夸父”#

  ……

  02

  时常阴雨连绵的生活

  是否让你抱怨上帝

  连日阴霾的天气,久久等不到暖阳,熬炼着南方所有人的耐心和信心。

  失去了阳光,我们才发现阳光是何等珍贵,甚至身边有朋友感叹着说,以后自己孩子的名字里一定要带个“晓”字,让他知道当太阳破晓的那一刻是多么地振奋人心!

  张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中》写道:

  男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人们好像总是那么的矛盾与健忘,在想象中会无限放大未拥有的美好,而不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

  在冬天便会忘记夏天的炎热,在夏天便会忘记冬天的严寒,我们只会在冬天瑟瑟发抖时想起夏天的温暖,在夏天大汗淋漓时想起冬天的凉爽。

  阳光、雨露本是如此美好,可大多时候我们都不觉珍惜,直到祂把其中的某一样拿走时,才发现昔日拥有的质朴如斯,是上帝的何等恩典。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把自己所领受的看为恩典,是那样习以为常地受着恩惠,直到上帝把它拿走,才惊觉我们得到的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生活中,我们有明确的信心和盼望,那就是阳光将再一次普照这片土地,可是当我们生命被阴霾笼罩的时候,我们却不见得有这样的信心:

  “上帝啊,你是不是离开我了?”

  “上帝你不爱我了吗?”

  “上帝啊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

  ……

  因为久久等不到“暖阳”,人们总是有类似的问题不断抛给上帝。

  03

  暗无天日,患难之时

  神啊,祢在哪里?

  我想也许犹太人也有过这样的疑问,说:

  神啊,祢在哪里?

  当以色列在两千年前亡国,犹太人被迫离开了耶路撒冷,散落到世界各地,成为一个漂泊的民族时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当希特勒在二战时候肆意屠杀犹太人的时候可能有这样的疑问:

  神啊,祢在哪里?

  但,神是怎么样回答犹太人的呢?

  当以色列亡国,犹太人散落世界的时候之前,神便已在《圣经》中说:

  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掳的归回,他们必重修荒废的城邑居住,栽种葡萄园,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我要将他们栽于本地,他们不再从我所赐给他们的地上拔出来。这是耶和华你的神说的。

  —— 摩 9:14-15

  你被赶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华你的神也必从那里将你招聚回来。耶和华你的神必领你进入你列祖所得的地,使你可以得着。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数比你列祖众多。

  —— 申 30:4

  世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亡国两千五百年后依然可以复国的,也从来没有一个民族经历过如此残酷的种族屠杀后,依然可以生生不息。

  1948年5月14日,流亡近两千年的犹太人被召聚回到这块应许之地,亡国近2500年的以色列国复国!

  神把散落在天涯的“浪子”召聚了回来,重修荒废的城邑居住,栽种葡萄园,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

  即便后来,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十多个联合国家军队,对这个刚刚成立的国家虎视眈眈,企图将这个看似脆弱的国家消灭在襁褓之中,竟也未能将以色列从此地再次拔出!

   以色列复国时,只有80.6万人,可如今却已多达880万人之多,在71年间增长了近十一倍!

  加上在世界各国的犹太人,全世界的犹太人已经达到了1600万左右,神祝福这片土地,使他的人数比列祖更多。

  当神领着垂垂老矣的亚伯拉罕,抬头数算漫天星辰并告诉他,他的子孙也要如此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事情会怎样成就。

  但当我们翻过历史厚厚的章节,可以清晰的看到,即使有许多危险的环境、纠结的情感,黑暗势力的胁迫,无法回转的绝境,神却为这个国家开道路,在它史诗般的旅程中,经过水火、越过漫长崎岖的归途,回到应许之地!

  2018年4月9日,以色列举国欢腾庆祝以色列复国70周年,12000犹太人不分性别、年龄,诚挚献上为以色列祝福的歌声,叫人动容。

  这首以色列歌曲《所有这一切》的歌词,正是他们走过风雨历程,归回迦南美地之时的祷告:

  经过水火、越过漫长的归途

  所有这一切,

  亲爱主求赐下祢的祝福

  甘甜有时,痛苦有时

  不论苦与乐,求祢不要拔除所栽种的

  不要忘记我们的盼望与梦想

  求主引领我,使我得以归回

  回到这美好的应许之地

  04

  一切看起来都糟透了的时候

  祂依然作你的神!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 神喜乐。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稳行在高处。

  —— 哈3:17-19

  我们现在可能也有各样的困境、许多的阴霾把我们围困,我们看不清前方的路通往何方,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

  一切看起来都糟透了。

  虽然犹太人数千年的流亡,都处在这样的迷雾中,但神没有丢下他们,没有忘记他们,也没有离开他们!

  祂爱他的百姓,祂一直都在!

  我们是祂拣选的子民,祂甚爱我们,永不离开我们。

  你见或不见,祂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亲近祂、回转归向祂。

  很多时候,我们仿似看不见祂,是因为当我们在死荫幽谷之时,周围的网罗、阴霾,太多东西遮蔽了我们的双眼,厚厚的抵挡着我们来到祂面前。

  然而,神愿意我们稳行高处,即或外面的环境依然,当祂提升你的眼目之时,你就可以看得更远,祂便也把永恒的救恩蓝图铺开在你眼前,让你晓得。

   就像在乌云密布之日,我们都知道,太阳有一天终将会再次出现。

  所以,我们更应有信心宣告说,我们的神是得胜世界的君王,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万事万物祂都在悉心掌权!

  05

  云上太阳,总不改变!

  有人幼年时,见天下雨,就以为太阳不见了,就问他父亲说,太阳到哪里去了呢?他登楼去找,也找不到它;上了附近的瞭望台去找,也找不到它。

  其实太阳并没有改变,不过被黑云所遮蔽而已。

  所以今天不是我们的太阳改变了,乃是我们的感觉改变了。不是我们天空的太阳有了改变,乃是我们的天空有了黑云,荫蔽了阳光而已。

  信徒若活在感觉中,他的天空就常有改变,常有云雾的遮蔽。他若不活在感觉中,他的天空就并无改变。

  我们该生活在感觉的云雾上面。

  —— 倪柝声弟兄 

  我们常常都生活在感觉中,一会儿穿过厚厚的迷雾,得以拨云见日,一会儿又觉得跌入深渊,暗无天日。

  但是我们要从感觉中跳脱出来,明白祂是那位永不改变的神,祂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感觉而产生任何变化,就像云上的太阳一样。

  祂就是那云上的太阳,是活水的泉源。因此,我们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种太阳,也不需要自己凿出一个存水的池子来。

  我们缺乏、软弱之时,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他的面前,当葡萄枝重新接上葡萄树,便又有了生命的源泉、永远的供应。

   哭有时,笑有时;

  哀恸有时,跳舞有时;

  总有一天,暖阳将再次普照大地。

  无论何时,你要何往,

  云上太阳,永不改变。

  文章来源:黑门

  2019年3月13日更新

 

 

 

  每個人都如同運行在宇宙中的星球,各有自己的運行軌迹。誰都無法改變别人的生命軌迹,只有自己時刻保持良好的運行状態,不偏離自己的軌道,才能自由自在。

 

 

 

 

 

生命管理的“珍要”:

 

  弟子问释迦:您既神通又慈悲,为何还有人受苦?释迦答曰:我虽有宇宙最大的神通力,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是做不到的。

  第一,因果不可改:自因自果,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第二,智慧不可赐:任何人要开智慧,离不开自身的磨练。

  第三,真法不可说:宇宙真相用语言讲不明白,只能靠自身去感悟。

  第四,无缘不能度:无缘之人,他是听不进你的话的。

  (传自九日山延福寺釋理耀)

 

 

 

 

 

 

 

 

第二次人类警告!地球巨变正在发生

 

 

  1992年底,全世界1700名科学家发出了一个可怕的“人类警告”,认为人类已经把地球的生态系统推向了破裂边缘,并在毁灭地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警告列举了圣经中瘟疫般的环境影响,如平流层臭氧耗竭,空气和水污染,渔业崩溃和土壤生产力丧失,森林砍伐,物种灭绝和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灾难性全球气候变化。

 

  这封信的领头人,粒子物理学家亨利·肯德尔说,如果不善加审视,我们现在的许多做法将在未来给人类社会和动植物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因此改变地球,使它不能以我们所知的方式维持生命。

 

  25年过去了,人类变得越来越富有,情况却变得似乎越来越糟糕。近日,来自全球184个国家的15000名科学家评估了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环境威胁后,第二次发出了人类警告:我们在解决这些可预见的环境挑战方面不但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令人震惊的是,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反而变本加厉了。

 

  警告说,过去25年我们唯一的亮点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缩至历史最小,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却增加了62%,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半个多摄氏度,人口可怕地增长了20亿,动物种群却令人震惊地灭绝了近30%,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失控了。

 

  科学家们说,或许要做出什么改变已经有些太迟,但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减小表明,只要我们果断采取行动,就可做出积极的改变。信中呼吁,全球要大量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食物浪费,发展绿色技术和以经济刺激转变消费模式,扭转承载生命的地球环境越来越失控的局面。

  警告信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生态学家威廉·波利克牵头,他说,第二次人类警告并不是虚张声势,我们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人类正走在一条不归路上,是时候在全球对气候和环境进行一场大讨论,让地球离开失控的轨道了。

  这封信发表在周一的《生物科学》杂志上。

   2017年11月16日更新

 

 

 

 

 

鹰胆鸽心

 

 

 2017年6月22日更新

 

 

 

 

释迦牟尼竟然不是印度人,而是神农的后裔,妥妥的中国人!

 

释迦牟尼中华血脉新证

  这样一个文章的题目,让人看了总以为是愚者的梦呓或者是随意的恶搞。韩国人这些年研究出蚩尤、孔子、诸葛亮、毛泽东都是韩国人等一系列化的文史成果,最近更放话说释迦牟尼也是韩国人。于是人们很容易认为,这篇文章就是和韩国人争先的作品。其实不是,印度早期有关宗教的石雕刻艺术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线索和证据,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所谓古印度文化中,原来竟有如此之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

  内容提要  

  通过研究考证认为:迦牟尼不是印度人。所谓“印度籍”这一延续了千百年的错误说法,不应该再谬传下去。理由有十个方面:

  第一,释迦牟尼出生在今之尼泊尔境内,其祖籍在中国,是神农的后裔。本文从人种学的视角,进行了考证和研究。

  第二,从中华文化圈和佛教文化圈的视角进行全面的考证,证实我们的立论是正确的。

  第三,不能把释迦牟尼的传教地当作“国籍”。

  第四,古代的印度不是国家的名称。

  第五,尼泊尔是中华封建帝国最后一个“特别行政区”,曾经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第六,从佛经中的文献记载看佛陀的故土情结。佛经记载的中原文化,正好验证了佛陀与中华民族的血脉关系。

  第七,印度的主流社会大都将佛教视为外来文化,对佛教采取排斥的态度。

  第八,佛教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大碰撞的智慧火花。

  第九,从考古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证,证实我们的立论具有文化和物质基础。

  第十,佛之中国与中国之佛,主要阐述佛经中记载的“中国”与先秦五经之“中国”,两者之论述异曲同工。

  因此,无论从家族血缘还是文化血缘的视角来考证所得出的结论,释迦牟尼都不是印度人,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圣人,彩云之南是我们佛陀的故乡。

 

  18年前,我在北京大学学习佛教文化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释迦牟尼真的是印度人吗?如果是,为什么印度要将佛教视为外教?为什么印度要将释迦牟尼视为外人?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印度人都不相信佛教?如果不是,那释迦牟尼又会是哪里的人?他身上流淌着的是哪个民族的血脉?他的种族与文化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翻阅了大量的佛学经典,反复研读了大藏经中的许多经论,对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比较清晰的答案:释迦牟尼绝对不是印度人,而是神农的后裔——中国人!即使按照当今国家版图的说法,释迦牟尼曾经是中国人,现在是具有中国血统的尼泊尔人。根据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佛像证实,原始佛教源自古蜀国,并由四川传到云南,再从云南经缅甸、印度传到尼泊尔。以下三幅为上古商代所造的佛像,比佛陀诞生时间要早800多年。详情将另文再详述。

   一、籍贯与种族

  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尼泊尔共和国的毕拍罗婆(Piprava),并已经考古发掘证实。这里地处喜马拉雅山的西南,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雪山飘来的云雾在这里碰撞之后,形成了独特的环境和气候。这里不仅土地肥沃、森林葱郁、气候宜人,而且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堪称人间之乐园、世界之净土。从地图上看,尼泊尔的毕拍罗婆、珠穆朗玛峰和湖南省的会同、湘潭都在北纬28度左右这一纬度上。横贯东西的喜马拉雅山所蕴藏的灵气,孕育出了神农、释迦牟尼两位古代杰出的圣人。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566年,是迦毗罗卫净饭王太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信徒对他的尊称,意思为“释迦族的圣贤”。迦毗罗卫城即今之毕拍罗婆,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8度37分、东经83度08分。佛经中所说雪山,并非指某一山峰,而是指连绵不断的长年积雪的高山原野,相当于今之“雪域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的系列山峰,是释迦牟尼认为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他最向往的地方。《佛光大辞典》认为,雪山乃“雪藏之意。又作雪岭……其地自古即为中国赴尼泊尔必经之路,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西藏时曾路经雪山。”佛经中还记载了“雪山八字”、“雪山偈”、“雪山不死药”等内容,其中“雪山不死药”指能使人寿命无量,无有病苦之药。在雪山中,有名为“娑呵(娑诃)”之灵草,若人见之,得寿无量,无有病苦难,虽有四毒,亦不能中伤,故称雪山不死药。(见《北本涅槃经》等)我认为,此药当为产于喜马拉雅山的上等雪莲。由此可见,释迦牟尼身在山南心向北,喜马拉雅山隔阻不断释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释迦牟尼属于蒙古利亚人种,亦即我们所说的“黄种人”。据《释迦牟尼传》引借的考证史料认为,释迦牟尼的皮肤颜色“是‘紫磨金色’而非白皮肤。紫磨金,指带有紫色的黄金,也称阎浮檀金,是黄金中的上品,大约有些近似99成的大赤金之色。这样看来,释氏家族的皮肤基调是黄皮肤,所以有人推测他们有蒙古族的血统。”世界人种有多种分类方法,美国人类学家Carleton S. Coon将世界的人种分为四类:①刚果人种,即黑色人种;②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③蒙古人种(即蒙古利亚人种),即黄色人种;④澳大利亚人种,即棕色人种。“黄种人”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中部和东南部以及美洲与大洋洲的部分地区,中国除了俄罗斯族及塔吉克族,以及几个突厥民族外的大多数民族(汉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藏族、京族、朝鲜族等)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而日本、韩国、越南、缅甸、乌兹别克、吉尔吉斯族、土库曼、哈萨克、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大部分的民族也属于这一人种。因此,可以说释迦牟尼与我们同宗同族。

  我认为,释迦牟尼的先祖为神农的后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雪域高原之外的延伸。佛陀画像是现存大英博物馆的尼泊尔国宝,富楼那尊者照释迦牟尼本人所画的画像。从该画像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释迦牟尼系黄皮肤、小眼睛、单眼皮、高颧骨,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而绝非是棕色人种。当然,对于这幅作品的真伪,学术界与教内有不同的看法。现供奉在拉萨大昭寺的佛陀十二岁等身像,最能代表佛陀的外表形象与种族特征。因为等身像是现存唯一的一尊佛陀自开光佛像(自为为自己开光),在容貌上最接近佛陀的真实面貌。从这尊佛像可以看出,佛陀的面部形象圆润饱满,额头、鼻梁、颧骨、下巴、眼睛等部位呈现出典型的东方人特征。

  据考证,释迦牟尼所出生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疆土不足二千六百六十六平方公里,王宫周围只有十公里。由于国内血统纯正,具尚武精神,颇受邻国尊敬,在强邻间一直保持独立。因此,说迦毗罗卫国人是蒙古人种在南亚的一个分支,是非常有依据的。而释迦牟尼是刹帝利种姓,这非常明显地说明他和印度人的主体婆罗门的区别。对于婆罗门人来说,释迦牟尼是个100%的外来人,所以,佛教从创立之初就受到婆罗门的排挤,佛教故事中就明确记载婆罗门人曾多次妄图加害释迦牟尼。

  作为婆罗门统治的国家(孔雀王朝),非婆罗门人创立的佛教必然受到其重大的影响。最显著的莫过于佛像了。据说,释迦牟尼在在世时不主张为自己造像,早期佛教的《十诵律》明确规定:“佛身像不应许”。因此,从公元前五世纪到一世纪,是佛教艺术的所谓“无像期”,当时的佛教徒认为描绘佛陀的形象是对佛陀的不敬。而给人立像是婆罗门的传统,况且后来立出来的佛像明显是婆罗门人的特征。这毫无疑问地说明了至少佛像是被婆罗门人明确篡改过的。

  佛教最终没有逃脱被婆罗门彻底排挤走的命运,而却很神奇的在中国、蒙古等东北亚国家发扬光大。来中国传教的达摩说曾说过“中国的根器适合佛教”。这是否是间接在说释迦牟尼和中国人同属一个人种?

  想想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灭佛事件,其中以唐武宗为例,他们提出的最大口号就是“释迦牟尼是外国人……”。如果证明释迦牟尼和中国人同属一个人种,那这句话就成了天大笑话。不过历史已证明了一切,佛教在印度灭绝,却在蒙古人种中发扬光大。

  根据前面提供的山脉分布图的山脉走向,从风水学的角度来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属阳,昆仑山脉属阴。但由于喜马拉雅山脉过于强势,且有唐古拉山脉作为前翼,单一的昆仑山脉很难与之匹配,故后面有天山山脉和祁连山脉做为支撑,由此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人字形由西向东的大风水脉络格局,如此强大的地理风水走向,加之有横断山脉、太行山脉、武夷山脉等南北走向山系所环绕的大气场,其最后映射之地就在中国的湖南省境内,这里人杰地灵、圣贤辈出,此乃天佑我中华也。故佛陀的先祖诞生于湖南亦不为奇。释迦家族大约在夏商之际迁徙至云南,并于西周初期途径缅甸和印度,最后到达了尼泊尔,从此在这里繁衍生息。

  前不久,一位大德推荐我阅读《琉璃宫史》一书,据称该书透露了惊天的秘密:认为释迦牟尼家族是缅甸人。对此,我抱着好奇的心态通读这部书。《琉璃宫史》全名是《琉璃宫大王统史》,为缅甸的大编年史,著于1829~1832年(相当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又经1905和1922年两次大修订。本书汉译本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共700多万字。但由于此书成书较晚,距今还不到200年的光景,其史料有很多臆测和编造的成分,特别是关于释迦牟尼家族的历史殆不足信也。再说,缅甸在中国的秦汉时期基本处于野蛮时代,没有历史、更没有文化。在唐代时,缅甸是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南诏国的一部分。直到北宋时期,才于1024年建国。因此,缅甸国家的历史至今只有一千年左右的光景,根本不可能在东周之前诞生释迦牟尼的先祖。从唐至清以来,缅甸与中华毗邻而居,曾数度为中华帝国之藩蓠。就人口种族结构而言,其缅族占70%以上人口,另外有克伦,掸邦,克钦,钦族等少数民族。汉族是缅甸北方四邦的主要民族,这里讲汉语、书汉文、传承汉人的传统和习俗。但在中古以前,居住在缅甸的各个部落是以土著民为主体,不具备诞生圣人家族的最基本条件。

  关于释迦牟尼家族的历史,目前主要南移和西迁两种说法。

  南移说是指从青藏高原移民到尼泊尔。史书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从喜马拉雅山北麓到南麓仅一山之隔,在山口交会之处,人员的交往在千百年间从未间断。因此,南移说认为释迦牟尼家族源于青藏高原,其祖上为中原南迁的先民。佛经中有大量关于雪山的论述,并把雪山描写成人们所向往的雪域圣地,无论是雪山有高人、还是雪山有圣药,这些可以视作是佛陀对故土崇敬和眷恋。

  西迁说是指从云南西迁到尼泊尔。据传,释迦牟尼认为自己的祖籍在东方,曾多次秘密派遣弟子前来找寻家族的历史足迹。号称头陀第一的大迦叶,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传闻中他也曾来到过云南的鸡足山。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旨主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在云南景洪自治州西双版纳的勐罕镇,人们至今还传说着佛陀来此布道的故事。其实,这或许也就是佛陀的寻根之旅。佛陀有没有来过云南,人们还没有一致的说法。有的说根本没有来过,有的说可能来过,有的说肯定来过。在当时,佛陀到了缅甸之后,从澜沧江逆流而上,来到今云南省境内是完全有可能的。西双版纳是孔雀的故乡,千百年来孔雀图腾一直是这里最重要的文化元素。据《六度集经》记载,孔雀王是佛陀的化身。美丽的孔雀是佛陀亲近故里的重要使者,是佛陀留给祖籍之地的精神财富。在佛教经典中,东方净琉璃世界是最重要的佛国净土,药师佛是最重要的东方圣佛。但对药师佛的生平记载又非常稀少,以至于人们至今的还没有揭开药师佛的神秘面纱。我认为,药师佛的原型就是神农,也就是释迦牟尼的东方先祖,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佛陀不便明说,故只能用隐晦的口吻或手笔来描述。

  种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蒙古利亚人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黄种人)以信仰佛教为第一选择,故中国、蒙古、日本、韩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黄种人聚集地大多以信仰佛教为主。相反,印度人、波斯人、罗马人、欧美人都欧罗巴人种(即高加索人种,白种人)多以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为主。如图所示,我们从世界人种与宗教的分布范围,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前已述及,印度人属于白种人,佛陀的释迦家族属于黄种人,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别,将佛陀归为印度人是历史的错误,必须予以彻底纠正。

  我有几位好友,近年来多次往返与中国与尼泊尔之间,并与释迦家族的后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一致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来自遥远神秘的东方!

  二、中华文化圈与佛教文化圈的高度重合并非偶然

  中华文化圈与佛教文化圈,是中国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最为重要的两大文化圈概念,涉及到中国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历史版图、文化交融等诸多要素。文化圈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描述文化分布的概念之一,指的是具有相同文化特征或包含相同文化要素的地理区域的最大范围。由于它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比文化区和文化区域更为广泛,故对研究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学科和领域都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中国文化圈,是指以中国为中心,辐射到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蒙古、越南、缅甸、泰国、琉球群岛、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北诸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地区的传统文化时间内涵和空间领域。而佛教文化圈根据历史和现实考量应当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帕米尔高原西麓、蒙古高原北麓、西太平洋、南中国海所涵盖的历史与现实的佛教文化传承区域。如果把这两大文化圈的边缘曲线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看到有惊人的重合。

  中国的文化版图,以“四海”之四至为疆界。我国古代将贝加尔湖称为北海、将黑海(一说为里海)称为西海,再加上今之东海与南海,统称为四海。汉武帝、唐高宗均将北海(贝加尔湖)纳入中国的版图,黄海、西太平洋等是东海的延伸,马六甲海峡及南太平洋等是南海的延伸。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指的是中华民族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文化版图。是中华文化从三皇五帝、秦皇汉武直至元汗清祖以来的政治、武力和文化所影响的疆域。“四海”是中国文化版图的概念,这也是以前所有的工具书都未曾涉及到的内容。

 

世界佛教区域分布图(深黄色为佛教文化区)

  我所说的文化版图,是以西汉、盛唐、元初和前清等四个时间节点为参照系,以现代中华文化所延伸的区域为基础,由此勾勒出中华文化疆域的地图坐标。

  如缅甸东北部的掸邦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和掸邦第四特区,均为以汉族为主体建立的国中之国,其中东北部的禅邦最具中国特色。这些有的也属于非法的麦克法洪线的一部分,是历届中国政府所不予承认的。缅甸特区过去隶归中国的版图之内,为云南省的一部分,1962年中缅划定边界时才把这一部分土地正式确定为缅甸领土。有很多人知道外蒙古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却很少有人知道现今的缅甸也有一部分曾经的中国领土。这一部分现在缅甸,也就是现在称之为特区的地方,在许多方面还保留着中国的深深的烙印。这里跟在国内几乎差不了多少,讲的是汉语,用的是人民币,耳朵里听到的是中国流行歌曲,录像厅里放的是中国的武打片,各种店铺都只有中文标牌,店中陈列的商品清一色的“中国制造”。手机用的是中国的区号,穿着也是中国服饰,所有的民俗也与中国同步,只是偶而几个衣着不整的缅兵的出现告诉人们,这里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的缅甸的特区。

  又如印度北部的曼尼普尔邦,绝大多数为隋唐朝迁徙过去的汉人,这里将六星红旗作为独立的旗帜,将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徽修改版作为独立的徽章。曼尼普尔是印度东北地区的一个邦,东临缅甸,人口240万。曼尼普尔王室自认为来自于中国的唐朝。曼尼普尔民间一直维持着对龙的崇拜。当地主体民族为黄色人种,操汉藏系语言, 相貌与中国人非常相似,按人口比例是印度在科学工程领域最杰出的民族。

  曼尼普尔民众有着很强烈的黄种人意识和对东亚文明的认同,曼尼普尔邦为了保护他们的本地文化甚至在本邦禁止印地语电影和电视节目。曼尼普尔邦如是,阿萨姆邦、“阿鲁那恰尔”(我国藏南地区)更是如是。印度北部的黄种人聚居区还有:麦哈拉亚、特里普拉、米佐兰、锡金(原属中国,1975年被印度吞并)。他们与亚洲其他部分的黄色人种之间除了享有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联系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相似之处,这就是龙的图腾与崇拜。

  印度东北各邦的民族,包括藏南地区的“阿鲁纳恰尔邦”(我国藏南地区),由于相貌和中国人很相似,在印度其他地区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种族歧视。东北印度的女孩子,肤色较浅,而且和其他印度人非常不一样,此外,西孟加拉地区、尼泊尔、克什米尔东部地区等许多民众也与中国同种同宗。

  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华文化圈与佛教文化圈勾画一个基本轮廓,即从越南北部、老挝北部、缅甸北部、印度北部、不丹大部、尼泊尔大部、克什米尔东部、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哈萨克斯坦东部、蒙古全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琉球、菲律宾大部、印尼与马来西亚局部直至泰国北部等环中华地区,形成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化圈,就像巨大的恒星带动一个星系一样,紧紧地围绕在中华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周围。

  三、传教地与旅居地不能取代“国籍”

  早期的宗教传播,在教内来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传教士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到远离故土,可以到遥远的异国他乡去播撒宗教文明的种子,并不断发扬光大。佛教如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亦如是。但传教人员的传教地、旅居地不能等同于“国籍”。如达摩(嵩山少林寺禅宗第一代祖师)的籍贯在南亚次大陆、利玛窦(明代著名的传教士)的籍贯在意大利、汤若望(康熙时代著名的传教士)的籍贯在德国,我们不可以说他们都是中国人。同理,佛陀在南亚次大陆的恒河岸边传教,我们也不能说他就是印度人。佛教文化为什么与印度文化会有那么大的不同?会有那么大的冲突?

  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释迦牟尼不属于印度的民族和血统,他完全有理由颠覆那些愚昧的、落后的、不合理的习俗和观念,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智慧来教化那些遭受苦难的的黎民百姓。否则,佛陀所为岂不欺师灭祖、大逆不道了?因为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将本民族的圣贤统称为“外道”,这绝对不是圣人之所为,佛陀也绝对不会、也根本不可能这么去做。试想:一个有大爱的人、一个有大善的人、一个有大智的人,干嘛非要与本民族的传统、本民族的文化、本民族的精英过不去呢?惟一的合理解释是:佛陀不是印度血统的人,他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去维护那些陈规陋习,更没有必要去弘扬那些腐朽的、没落的文化传统。因此,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没有任何的文化、民族和历史的包袱,他可以最彻底地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心灵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佛教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追求平等、追求慈爱、追求真理、追求智慧,让我们那颗善良的心得到升华,让我们在今生和来世中获得幸福,让我们在永恒的时空中脱离苦海。

  事实上,古时候的迦毗罗卫国是今尼泊尔境内的一个小国,人口不到10万,地域不过百里。这里原本民风纯朴,有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由于外族的入侵,导致族人遇难、民不聊生,这给释迦牟尼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怎样去感化异族、怎样去拯救亲人,一直是他日夜思考的问题。终于有一天,他在菩提树下参禅的时候突然开悟了,并创立了佛教,从此改变了人类文明的格局,让世界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在佛陀的内心,他一直视印度人为异族、视印度教和婆罗门教为外教。他在恒河岸边留下的伟大身影,只能证明他是一位成功的传教者,而不能说他是当地的永久居民。为什么佛牙舍利、佛指舍利、佛骨舍利都能够在中国保留下来,并成为无价之宝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叶落归根,家乡故土离不开伟大的圣人,伟大的圣人也离不开伟大而又庄严的国度。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印度的“国籍”安到释迦牟尼的头上。

  过去,我们有的学者将“高丽”(或“高句丽”)的名称送给“北方的朋友”,将“越南”的名称送给在所谓的“南方的兄弟”。结果呢?韩国人说我国的东北、华北都是他们的疆土,而事实上高句丽是我国北方边疆的历史,古代的高丽是包涵了匈奴、鲜卑、蒙古、契丹、满族等多民族的地方割据政权,与现在所谓的大韩族根本不是一回事。相反,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曾是高句丽的附属国,更是商、周、汉、唐直至清末的“特别行政区”(宗主与藩属关系)。越南亦为我国古代地方政权之名称,自古就归属与中国,他们根本没有资格跟我们争论领土主权。因此,文化、历史、伟人、领土的名称是不能拱手让给他人的,更不能主动强加到他人的头上。特别像释迦牟尼这样千古难一遇的圣人,更没有理由拒之于国门之外。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但我不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界地图

  四、古代的印度不是国家之名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史记》将古印度称之为“身毒”,《汉书》将之称为“天竺”。直到唐代,才有印度的称谓。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首将“天竺”译为“印度”,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国古代将南亚次大陆统称为印度,它是古代这块土地上各个部落、各个民族的统称。当时对印度的称谓,相当于现代的“中东”、“南美”、“中原”、“西欧”、“北非”之类的说法,指的是地缘文化的版块,而不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彼印度非此印度也。现代意义上主权国家的印度,乃“英国制造”。因此,将“印度文化圈” 当作是一个主权国家是无知的表现。在历史上,南亚次大陆居住的民族经历了大迁徙、大换血、大分裂的洗礼,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文化的断层现象十分明显,许多古代的文明成果并没有完整地继承下来。由于古代的印度没有长期形成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将南亚次大陆通称为印度是文化概念或地缘板块的概念,绝对不是民族的概念或国家的概念。这与将中国人、日本、韩国人等统称为东方人一样,仅为地缘或肤色而言。尼泊尔虽然为南亚国家,但古代、现代都不隶属于印度,最多也只能说是受到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

  对印度文化的盲目崇拜,让一些人觉得古代的印度有多么的神奇、多么的了不起。其实,在我国唐朝以前,南亚次大陆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地区要落后得多,而且发展也很不平衡,大部分的地区还相当落后。玄奘、义净到印度求法之时,古代印度的文明已是强弩之末,许多的佛教典籍被请到了中原地区之后才得以发扬光大。我们必须非常明确一点:佛教文化不是印度文化。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不是。就当今印度而言,佛教文化的影响十分有限。但从整个南亚而言,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锡金(原为中国的藩属国,1975年被印度吞并)等国一直都信奉佛教。这就说明,印度文明与佛教文明是有冲突的。而对整个南亚而言,佛教文明又是融入了当地各民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印度文明不能等同于今之印度,佛教文明更不能归属于今之印度。

  因此,从根本上讲,在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次大陆前,印度不过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已,那里存在的是一大堆操着千奇百怪鸟语的土邦,根本没有一个以印度的名义进行统治的国家政府。二战后离开南亚次大陆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但也留下了一套议会下院多数加专职公务员的英式管理机制。尽管如此,印度的统治体系从根本上仍然是松散的,因为他们的文化不是一个整体,缺乏足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五、尼泊尔与中华帝国的血脉关系

  尼泊尔是中华封建帝国的最后一个“特别行政区”,曾经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1792年,清朝大臣在加德满都接受尼泊尔王国的请求,将尼泊尔列入了中华帝国藩属行列,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从西藏的日喀则到尼泊尔的的加德满都,直线距离为390公里,陆地里程不超过500公里,而在边界地区更是朝发夕至或朝牧夕归,民国之前一直无需办理通关手续,两边的百姓可以自由往返、自由贸易、自由通婚,其实就等于是一家人。太平天国暴动后,尼泊尔曾上书清廷要求携带大炮出兵到中国内地助剿,但清庭婉言谢绝。由此说明,尼泊尔“特别行政区”的臣民还是非常爱国的。

  清朝前期,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皆为中国藩属。后英印展开对这些国家的兼并和侵略,诸国纷纷向中国告急。但由于昏聩闭塞的清王朝竟然认为是一个叫“披楞” 的蕞尔小国所为,而没有予以理会。后来才知道“披楞”就是英国,才开始重视起来。在拉达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马拉雅山外诸国相继沦英,英国进一步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西藏和尼泊尔的时候,清才对国际形势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加强了宗主国与藩属的关系,维护尼泊尔在中华帝国中的地位,加大力度遏制英印的侵略。尼泊尔也鉴于南麓诸国相继沦亡的教训,积极维护与中国的联系和交往。中尼这种特殊的隶属关系,从国际法的层面上大大延缓了英印侵略尼泊尔的进度,同时对西藏地区也是一种很现实的保护。但由于国力衰弱,尼泊尔最终还是被英国势力所控制。

  中国民国建立后,对英国单方面占领尼泊尔的行径不予承认,并力主邀请尼泊尔加入五族共和,重新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怀抱。可惜尼泊尔当时已为英印所控制,北洋政府没有实力收回这片美丽的疆土。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尼泊尔与中华帝国具有血脉相连的关系。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兄弟情谊,不会因为人为的疆域变迁而改变,历史永远昭示着我们必须记住过去与未来的那些兄弟姊妹们。

  六、从佛经中的文献记载看佛陀的故土情结

  在佛教经籍中,记载了大量与中原文化有关的文献资料。笔者选择了西晋以前的佛经译本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等视角加以考证和对比,并对佛经中相关的语言、词汇进行分析和考释,冀从中探寻佛陀的故乡情结和对遥远东方故国描述和记载。

  在天文学与气象学方面,佛教经籍与《周易》中记载的星宿、时令等有许多相同之处。《周易》记载,天体的运动、日月的替转和星辰的偏移,都会影响到地球的时令变化,使之形成寒暑交替和四季二十四节气。我国传统的历法是以月亮的盈亏和星座的运转周期为观察依据,这在《周易》中可以寻见许多论证。《丰卦•彖辞》谓:“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系辞上》亦云:“揲之四以象四时,归奇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具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文中所记载的五年二闰,跟后世历法中的十九年置七闰已非常接近。或曰,五年系取用整数,乃是虚指的文体数字,在事实上已完全掌握了置闰的准确方法。此外,在《周易》中还记载了星宿(如北斗七星、舆鬼五星等——据闻一多考证)、月食、日食、天球的赤黄道等内容,如书中载录的星宿有:尾、角、亢、井、女、牛、危、虚等。同样,在佛教经典中,也记载了丰富的天文学和气象学内容。在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一年中主要有雨季和旱季,并不像中原地区那样一年四季分明。佛教中的季节与时令的内容,很多是受到了中原地区文化的影响。《药师经疏》“……三月是夏,三月是秋,三月是冬,三月是春,是十二月……一岁四时……有善医师随顺四时……多风病者,夏则发动;其热病者,秋则发动;等分病者,冬则发动;其肺病者,春则增。……八王日。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亦名八节。” 《大方等大集经》第四十二卷记载了大量关于星宿与健康的内容。我最初在佛教经典中看到二十八宿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中华文化中的二十八宿,当时并未曾留意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后来,通过对比分析,觉得两者不仅名称基本相似,而且内容也非常之接近,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群,即二十八宿,其分法为将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分为四组,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佛教经典有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它是将黄道分成二十七等分,称为“纳沙特拉”,意为“月站”。当时以昴宿( 即“剃刀”Krittica,中国称为昴宿)为第一宿。这个体系一直沿用到晚近。佛经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是等分的,但各宿的起点并不正好有较亮的星,于是他们就选择该宿范围内最高的一颗星作为联络星,每个宿都以联络星星名命名。佛经也有二十八宿的划分方法,即在位于人马座α和天鹰座α间增加一宿,名为“阿皮季德”梵文意为“麦粒”宿(中国称为牛宿)。佛经中表述的传统宇宙观念,与中国古代的盖天说较为接近。后来,汉唐之间的译经大师们逐渐将中国古代与佛教文献中星宿名称进行对应翻译,故在后世的佛典中已很难区分出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了。

  关于佛经记载的天文学与中国天文学的关系,在《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一书中有着详细的论述。本经卷上曰:“昴图。昴六星,形如剃刀,火神也……(景风曰:中国天文,昴七星。主胡兵,西方之宿也。……) 毕图。毕五宿,形如半车,钵阇钵底神也。……(景风曰:中国天文,毕八星主边兵,西方之宿也) 觜图。觜三星,形如鹿头,月神也。……(中国天文,觜三星,主军之士,西方之宿也)参图。参一星,形如额上点,鲁达罗神。……(景风曰:中国天文,参十星主将军,西方之宿也)。”(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监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左图:中国二十八星宿图 右图:佛教二十八星宿造像

  在语言词汇与人物的载录方面,佛经中记载了大量的与中原文化有关的内容。现就医学而言,列举五则如下:(1)写到了针灸。《正法华经•药草品》:“采四品药哺咀捣合,以疗其盲目便见明。又加针灸消息补写,斯人目睛内外通彻。”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关于佛医针灸学,笔者将另有专著论之。(2)写到了阴阳五行。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五行失序,阴阳交错。”(大唐南印度三藏菩提流志译)阴阳五行虽是儒家、道家和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但佛经中也偶有涉及。(3)写到了四山五岳。《佛说菩萨本行经》:“日月星辰,四山五岳。”(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四山,争议较多,我认为当指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和横断山脉中的四座名山,即珠穆朗玛峰、天山、昆仑山、玉龙雪山;五岳,分别指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和南岳衡山。(4)写到了汉地王子。

  《大庄严论经》:“我昔曾闻:汉地王子眼中生瞙遍覆其目。”先秦也有汉的说法,但不普及。这里的汉地,当是译经者对中国的称谓,与汉朝成立的时间没有关系,不必纠结于时间的对称问题。(马鸣菩萨造,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5)写到了中华上古名医岐伯和扁鹊。《修行地道经•五阴成败品》:“调牛、岐伯、医徊、扁鹊,如是等辈,悉疗身病。”(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岐伯为黄帝时名医,系神农之孙与黄帝之相。调牛、医徊,中外文献均无记载。这里的扁鹊是指黄帝时期的名医扁鹊,而非春秋时期的扁鹊(秦越人)。

  七、彼之不欲,勿施于人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印度越是不承认佛教,我们有的人越要把佛教强加到印度的头上去。印度越是把释迦牟尼当作外人,我们有的人越是要证明释迦牟尼就是印度人。就好像我们越反对西方的传教士,西方人越要把传教士看作是中国人一样。说起来好像是很荒唐,但我们有的人到现在一直还是转不过弯来。以致尼泊尔的同仁忍不住拍案而起,厉声疾呼道“释迦牟尼是我们尼泊尔人,不是印度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佛教与印度的关系来说,当改为“彼之不欲,勿施于人”。

  当今的印度,有信婆罗门教的、有信印度教的,还有信锡克教的,惟独信佛教的人非常少。佛教创造了平等和谐的氛围,立下普度众生的宏愿,有着慈悲博爱的情怀,可印度有时就连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身上血统最低贱的种姓,他们都没有信奉佛教,都没有将释迦牟尼尊为圣人,这一直让我感到十分困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现在我才终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原来,印度社会的主流大都将佛教视为外来文化,对佛教采取排斥的态度。这景象犹如我们中国人反对西方传教士一样。可是,我们中国人却一直将佛教视为印度的国教、将释迦牟尼视为印度最伟大的圣人。这种奇怪的现象却一直没有人去点破,或者说是有人知道了不敢点破。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兼容并蓄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更不能排斥本来就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

吴哥窟

  我去泰国参观考察的时候,在湄南河畔看到许多家庭都画有先祖的肖像,以证实他们的祖先来自中国。也许是清朝、也许是明朝,也许是更早的朝代。虽然语言不通了、皮肤晒黑了、入乡随俗了,但他们祖祖辈辈对故土的眷念没有改变,他们身上流淌的血脉没有改变。当我们表示理解的时候,他们的眼眶里闪着激动的泪花。这种真情的流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变的故土情怀。

  因此,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说:释迦牟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圣人。至于在印度那里被不被承认、被不被理解,都丝毫不会影响释迦牟尼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

  八、佛教文化是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大碰撞的智慧火花

  前已述及,中国文化圈以四海为界,影响面积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文化的影响包括人口迁徙、相互征战、贸易往来以及通婚、图书、语言文字、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佛教文化的形成,是中国文化圈与南亚文化圈的大碰撞的结果。喜马拉雅山脉以其特有地理位置,使得东方两大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因此,佛教的智慧火花在这里诞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或许有人会说:我还是理解不了。语言不通、文字不同,怎么影响呢?

  记得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时候,有一位历史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对墨西哥等美洲国家的印第安人进行考察,结果发现他们的语言与风俗跟我们中原地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他们的讲话的声调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古音,他们制造的工具(如陶器)与中原地区也十分接近。甚至有的长者还说自己的祖先来自那遥远的东方。因此,从音译的角度分析,“印第”与“殷地”读音十分接近,印第安人很可能就是殷商时期到美洲开拓疆域的先民。他们从中原出发,从白令海峡的冰面上东渡到美洲大陆,并成为了那里最原始的居民。或许,先民东渡美洲的时间可能会更早,大约在公元5000多年前。

白令海峡

  远隔千山万水的美洲,我们先民的足迹都能够到达,何况是厚度才几十公里的山体。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我们的先民前往南亚次大陆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从喜马拉雅山脉沿着山体的走向直接前往,此为中线;二是翻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由西折回,此为西线;三是由云南进入缅甸再继续西行,此为东线。到了唐代,又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水上通道,此是后话。

  逃避战乱、逃避灾害、逃避瘟疫是先民远徙他乡的三大缘由。应该说,古代民族的迁徙比较频繁、也比较简单。说到频繁,这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哪里更适合生存,就可能随时往哪里迁徙,这对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如此。说到简单,这是因为只要部族的首领一声令下,就可能一夜之间就举族外迁。此外,随着部落或家族的不断庞大,新的族群分支为了寻找自己的领地,往往都远徙到他乡,以期拥有更加充足的自然资源,同时也可以避开部族之间的争斗。

  因此,中原地区的上古先民移居到南亚次大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国早在距今约8000年伏羲氏开始,就已经进入开创文明的时代。在这以后迁徙到世界各地的先民,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华夏文明的烙印。随着部族的不断繁衍和迁徙,同祖同宗在语言上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记事符号也会有千变万化,但唯一不变的是身上肤色、是血管中流淌的血液,是那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同时还有那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思想元素。所以,我们在佛陀的身上流淌着中原的血脉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东亚与南亚的国家中,日文诞生于公元10世纪(相当于北宋时期),但官方文书还是以汉字为主;韩文诞生于公元14世纪中叶(相当于明朝时期),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民间的拼音使用,上流社会一直沿用汉字,直至二战结束后汉字才退出法定文字的地位;越南从公元1世纪开始一直将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现在的越南文(拼音文字)是法国占领越南之后,由天主教传教士为他们编写的文字,时间大约是十九世纪的七八十年代,1945年之后才得到全面普及。在国内,藏文创立于公元7世纪(唐朝),即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后,下令于1300年前创立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语言、文字和国家的概念,来看待中华文化圈和中华历史与文化版图。

  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释迦牟尼的出生地,正好与古埃及的文明遗址、中国宁波的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多年)和长沙的马王堆文化遗址(虽为汉代,但也反映了先秦的文明成就)恰好为同一纬度,都在北纬28度这条线上。所以,佛经上才对西方与东方推崇备至,将宇宙中最美好乐土分别给了西方极乐世界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由此可知,释迦牟尼对东方文明和埃及文明十分推崇,这里不能排除他对故土的眷恋、赞美和期许。

  而南方呢,正是古印度的广大区域,释迦牟尼却惜墨如金,从来不去描绘这里的宏伟蓝图。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释迦牟尼认为南方是愚昧之地、无明之邦,需要用慈悲去感化他们、用智慧去启迪他们、用言行去开示他们。什么是娑婆世界?佛教认为,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住世时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这与我们的东方净琉璃世界有着天壤之别。所以,释迦牟尼将传道的重心选择在恒河流域,有着非常良苦的用心。如果我们据此就将释迦牟尼看作是印度之人,那必定会贻笑大方,同时也使我们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圣贤。

  九、考古史料与现实传承的互相证实

  我把佛陀祖籍的故里锁定在现在的云南省,这是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的。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彩云之南就是佛陀的故乡。

  云南是我国古人类遗址和上古文明遗址最完备的省份,这里先后发现了距今1400万年到1000万年的“开远拉玛猿”、距今约800万年的“禄丰拉玛猿”、距今约400万年的“蝴蝶拉玛猿”(或称“蝴蝶人”)、距今170万年左右的“元谋猿人”、距今600多万年的“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距今约5万年左右的“西畴人”和“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系列相当完整,代表了古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有历史、有文化,有辉煌的文明,也才可能诞生伟大的人物。

  大约在殷商时期,佛陀的先祖举族从云南由澜沧江顺流而下,经南亚次大陆(今之缅甸、印度)到达现在的尼泊尔地区,并在那里生活定居,并建立起城邦式的国家。我有多位从尼泊尔考察回来的朋友说,释迦牟尼家族的后人告诉我们,他们的家族一直沿袭一个说法,他们的祖先来自遥远东方,来自孔雀的故乡。这里就是美丽的彩云之南。释迦牟尼家族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印度人,并对被挂上印度人的标签至为反感。当前,共产党(毛派)在尼泊尔的广大地区很受欢迎,甚至影响了全国70%以上的国土面积。这绝非是偶然的事件,而应该从血脉的因果关系来理解和认知。

  要举族迁徙,就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文化基础方面,云南地区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区域性古国的存在。在物质基础方面,青铜器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出土文物证明,云南地区在商周时期就已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具了。

云南青铜器

  云南青铜器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二百多年前,该省青铜器出土遍布七十多个市县,共有两百多个地点的青铜文化遗址,现已出土的青铜器总数在万件以上。在此,举两例以说明之。

  2006年3月发现的云南省澄江县金莲山墓葬群,分布面积达四万平方米,墓葬数量在一千座左右,墓葬遗骸达数千具,是迄今为止云南青铜文化考古中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群。自2008年10月开始,云南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对云南澄江县金莲山古墓葬群进行了研究性发掘,截至目前共发掘222座墓葬,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和铁器等文物四百多件。专家认为,金莲山古墓群中埋藏着的“青铜王国”,是保存古滇国文明的一座宝库,是解开云南发展之谜的一把钥匙。通过出土的青铜器,专家学者们了解到了大量史书上难以尽数的滇人生活细节。而金莲山墓葬群中出土的大量基本保存完整的人骨,在云南还是首例,这些人体骨骼除了呈现出复杂而独特的丧葬习俗,具有深远的文化研究价值以外,还可推测出当时的族群、所处的时代环境、人们的饮食习惯等等。

云南省澄江县金莲山墓葬群

  2012年10月8日,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的两名村民在大甸山为附近的砖厂取土时,无意中从推土机下发现了一个长约60厘米、形似弯月状的青铜器。这一偶然发现,揭露了一个大型古墓葬群。经省、市、县三级考古专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古墓葬群已发掘面积2000多平方米,抢救性发掘墓葬100余冢,出土各类器物近200件套,其中人面纹饰弯刀、铜柄铜钺、藤编护腿、琥珀串珠、藤指护等在云南省为首次发现。随后又将发掘的面积扩展到5000多平方米。昌宁大甸山大型古墓葬群是一个可以上朔到春秋末期,下线至汉代,年代跨度延续时间近1000年的古墓葬群。而在这一时期,在保山和昌宁一带正是哀牢古国生存和繁衍的时期。经专家判定,这些青铜文物距今2300~2600年之间,正好涵盖佛陀生活的时代。

  十、佛之中国与中国之佛

  在佛教经籍中,可见及大量关于“中国”之说。究竟佛经中的“中国”和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央帝国有没有关系?是同名同事?还是同名异事?本节将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一)上古“中国”之内涵

  笔者对《四库全书》进行全面检索,发现论及“中国”一词者有1.5万余条。由于佛经的汉译始于东汉而盛于晋唐,故对“中国”一词也当以先秦为源而论之。

  两汉时期,五经之地位非常重要,所谓“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始于西汉。因此,许多典故及词语,往往必寻根于五经之典。现就诗、书、礼、易、春秋关于“中国”之论述引证如次。

  《易经》类著作载曰“中国、夷狄,二民共事一君”(《周易郑康成注》)、“犹人君出政敎,以动中国之人也”(《周易集解》卷十)、“四夷交侵,中国诸侯不臣”(《周易口义》卷一)。《尚书》类著作载曰“大天已付周家治中国”(《尚书注疏》卷十三;周,指周王朝)、“蒲姑,齐地,近中国教化之”(《尚书注疏》卷十六)、“当尧之时,水逆行于中国,泛滥天下,率土成江河,人民为鱼鳖”(《洪范口义》卷上)、“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尚书说》卷五)。《诗经》类著作载曰“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毛诗注疏》卷十六)、“四夷交侵,中国微矣”(《毛诗注疏》卷十七),《左传》引用曰“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九)。礼类著作载曰“天子家,天下人;中国民,吾民也”(《周礼订义》卷十六)、“春秋传云: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言。执玉帛,则是惟谓中国耳。中国而言万国,则是诸侯之地”、“殷汤承之。更制中国,方三千里之界,亦分为九州,而建此千七百七十三国焉。周公复唐虞之旧域,分其五服为九,其要服之内,亦方七千里”(《礼记注疏,》卷十一)、“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礼记注疏》卷十二)。春秋类著作载曰“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中国诸侯,皆宗于吴”(《春秋左传注疏》卷五十九)。此外《禹贡》、《吕氏春秋》等诸多先秦文献也多有述及。《禹贡说断》卷二曰“商之末世,盖有西侵中国之地而居淮水之上者矣”。《吕氏春秋集解》卷九曰“楚攘外患救中国之功始着也”。

《吕氏春秋集解》书影

  从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在先秦时期主要有四种含义:一是周天子之属地,二为全中华大地,三为全世界之中心,四为华夏民族。

  为什么古人将现今之中华大地称为中国?《周礼订义》写得非常明白:尧帝以天之中立国,西周以地之中立国,归根结底以天地中和之气立国,故称之为中国。正如《周礼订义》卷十五所云“史氏曰:虞以璇玑玉衡齐七政,求天之中;周以土圭正日景,求地之中。中于天地者,为中国。先王之建国,所以致意焉。然必以玉为之,以其温润廉洁,受天地之中气,以类而求类也。”

  通过以上论述,我相信大家对古代之“中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佛经“中国”之内涵

  在佛教经籍中,有许多关于“中国”的论述,且与佛陀之身世密切相关。佛经中的“中国”,一指位于“世界中心”的中央帝国——西周王国;二偶指中天竺,南亚次大陆中的一个小国。在佛教经籍中,有关中国的记载约近200处。有的地方或可解释为“中天竺”,有的地方用“中天竺”是根本解释不通的。我认为,对此当指遥远的东方——中原地区。由于距离遥远,加之佛陀的故土情结,在记述时则洋溢了赞美之词。现根据经文的记载,择要分析如次,以便智者有着更加深切的理解和认识。

  关于佛陀之出生,《出曜经》卷第二十二卷载:“佛兴出世,要在阎浮利地。生于中国,不在边地。”(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云“比丘当知:如来出世,甚为难值,闻法亦难;受四大形,亦复难得;诸根具足,亦复难得;得生中国,亦复难值;与善知识相遭,亦复难得。”(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这里的出世,讲的是缘起。即佛从什么地方来,要在什么地方兴,此地就是中国!出世者,主要是针对精神层面而言。

《出曜经》书影

  不仅佛陀如是,其他诸佛也是如是。《出曜经》卷第五云“一时,中间生处人中,处在中国平正之土,得种善本。无有山河石壁,饶出珍奇异物。得信坚固于佛法,众有反复心。慈愍一切殖众德本,诸佛出生皆与此国。虽处中国,亦是过去,不得久住。”(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经中认为,诸佛的出生,多与中国有关。针对“亦是过去,不得久住”之说,有人据此认为佛陀肯定来过中国。

  一切诸佛如是,有大福报者亦如是。《出曜经》卷第二十三记载:“广及一切不自为己,后获其福不可称限。是故说曰为福虽少后受大福也。当获大报如种获实者,后受天人自然之福,颜色从容。恒处中国,不在边境。”(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中国之西周,是当时最令世界企慕的中央国度,是佛经中所描绘的、令人向往的“极乐世界”。由于西周起自西岐,故有西天之说。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是西岐之地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升华描述。所谓东方净琉璃世界,则是西岐的湘楚云桂之地。

  关于药师佛,因其故里在中国,故其最向往之地就是中国。唐代高僧义净大和尚,在其所译的《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中作了十分肯定的回答。《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记载:“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众恶业不信三宝,随虚妄见,弃背正理,爱乐邪徒,谤毁佛经,言非圣说,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当堕地狱,无有出期。设得为人,生八难处,远离正道,盲无慧目,如是之人,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临命终时正念现前,解脱众难,常生中国,受胜妙乐。”(大唐三藏沙门义净于佛光内寺译)

  佛法的修习,以中国之人最容易开悟,这既有文化的元素,也有血脉的因素。《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九曰“云何四成法?谓四轮法。一者住中国,二者近善友,三者自谨慎,四者宿植善本。……而有众生,生于中国”。(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二载“不生中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诏译)

《佛说长阿含经》书影

  有人说,佛经中的“中国”指的是中天竺。此言谬矣!《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卷下之“四药受净篇”云“僧祇云:若为比丘杀者,一切七众不应食,乃至为优婆夷杀,七众不食亦尔。今学戒者多不食之,与中国大乘僧同例”;《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卷下之“瞻病送终篇”云“若依中国本,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安置在中。……传云:中国临终者,不问道俗亲缘,在边看守。及其根识未坏,便为唱读一生已来所修善行,意令病者内心欢喜,不忧前途。便得正念不乱,故生好处。”;《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亦谓“若今学戒食肉饮酒犹为细行,更行粗恶不足言之。中国学大乘者,皆依《梵网》、《楞伽》、《涅槃》等制。” 此外,《高僧传》卷第一亦载“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也。……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雒扰乱,乃振锡江南。”(梁会稽嘉祥寺沙门释慧皎撰)很明显,上述的“中国”,毫无例外指的都是“东土”(即中华之疆域),与中天竺没有任何关系。

  (三)佛与“中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隋代慧远大和尚在《大乘义章》卷第十三中写道:“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五言四轮者:一生中国,二依善人,三自发正愿,四宿殖善根。生于中国,宿殖善根,能离报障,依止善人,能离业障,自发正愿,离烦恼障。”这里的中国,慧远也认定就是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帝国。为什么禅门出自中国?为什么中国人倾心于佛教?慧远依照佛典作了回答:生在中国是学佛的第一要,依靠有大智慧的人是学佛的第二要,立下宏大誓愿是学佛的第三要,内心有善良的种子是第四要。因此,作为中国人,学佛、礼佛、崇佛、弘佛、用佛是要中之要,这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业”,故有“佛即中国,中国即佛”之说,佛已成为我们思想与灵魂不少或缺的精神。将“思惟修习”译为禅,也是中国人的伟大创举。名正则言顺,正因为立有禅之名,才有后来的禅之实。有人说“禅”就是中国的“佛”,斯言或有一定的道理。

  在当今之中国,不管是否信佛,任何人但都无法摆脱儒释道思想对各自价值观念和认知思维的影响。因为现在的佛教是中国化的佛教、现在的佛法是中国化的佛法,其间融汇了大量的儒家智慧和道家智慧,这就是现实,这就是“果”。其“因”,缘于佛陀与中国的血脉关系,源于佛教思想的许多要素根植于西周文化的乐土。不管佛陀在传教时用的是什么语言,也不论佛经最初是用什么文字记载的,都无法回避其宗族来自中国这一根本的事实。因此,中国民众相信佛教思想和弘扬佛教精神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和回避的。

  十一、佛教正本清源的时代到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要再提佛教来自印度了,因为此印度非彼印度,代表南亚次大陆区域名称的印度已经成为了过去,而作为一个国家称呼的印度已成为当今公认的语词。或许,是历史给我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或许,是先哲给我们撒了一个弥天的大谎,使得我们没有认识和感悟到事实的真如本相。我们可以说佛教来自尼泊尔,我们可以说大乘佛教出自中国。按照当今的话来说,佛教总的源头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佛陀是具有中国血统的尼泊尔人。

  在中华三大语系佛教的传承中,藏传佛教传自于巴基斯坦,巴铁才是藏传佛教思想的发源地。著名的佛教大家如莲花生大师、无著大师、世亲大师等都出生在巴铁。可以说,没有莲花生大师,就没有现在的藏传佛教。在藏传佛教中,莲花生大士是最伟大的大成就者,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巴基斯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藏传佛教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通称贝玛迥乃(莲花生)。历史的疆域非常复杂,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称谓,我认为按照现代的疆域来划分比较合适。因此,我们将藏传佛教的思想根源确定在巴基斯坦是合理的。

莲花生大师唐卡

  南传佛教思想的发源地在斯里兰卡。因为斯里兰卡从佛陀时代开始,法脉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并保留了佛陀时代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没有斯里兰卡,就没有现代的上座部佛教(或称南传佛教)。为什么斯里兰卡的僧俗对中国人那么亲切?因为共同的信仰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汉传大乘佛教思想的发源地在中国,在长安。大乘佛教是佛教中国化和中国佛教化的重要特征,是汉民族对佛教文化的再创造,是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和飞越。在大乘佛教中,有道家的思想成分、有儒家的思想成分、还有魏晋玄学的思想成分,尤其是禅宗的普及和传播,使佛教完全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液之中。因为,真正的佛教大乘思想,是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晶。

  印度是什么?印度是佛陀的弘法地,是佛陀的匆匆过往之地,不是佛陀的出生地,更不是佛陀血脉和思路的发源地。就像达摩来中国弘法一样,我们不会将达摩看作是中国人。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说佛陀是印度人。佛教是佛陀在印度的一段心路历程,而不是佛陀般若智慧的本源。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佛陀是中华民族的圣人,佛教在中国溶入了骨髓和血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古代的印度不是国家的概念,释迦牟尼不是印度人,佛教不能在印度得到广泛传播是印度本土文化盲目排外的结果。由于山高路远与信息闭塞,我们至今对海外的中华文明血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研究,不仅将释迦牟尼等伟人视为外族,而且将许多优秀的文明与传统拱手让与他人。我们在困惑、在反思的同时,也不禁要发问: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何时才能彻底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盼望佛祖能够早日东归,我们更期望普度众生的伟大情怀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主要参考文献

1. 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1~79337卷),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86.3

2. 释永信,李良松主编. 中国佛教医药全书(1~101部).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年3月

3. [日]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策划编纂. 大正新修大藏经. 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年3月

4. 释一诚总主编,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精装本).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1月

5. [英]渥德尔. 印度佛教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1月

6. 柏杨. 中国人史纲.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

7. 王惕. 释迦牟尼传.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8月

8. 任继愈,杜继文. 佛教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5月

9.其他相关资料与信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李良松,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中医文化与佛医药专家。)

2017年11月16日更新

 

 

 

 

 

智者,总低头

 

  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

  如果不懂得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秕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么时候低头,柔刚并济,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硬撑强做,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有的人,把低头看做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

  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头,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要有弹性和韧性,低头的避让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进,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的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的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金钱、命运、权贵、邪恶、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陷其中,成为终生的奴隶。

  成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低头,成熟的人,是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低头,这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文章来源:新禅风网

2018年5月11日更新

 

 

 

 

善良的穿透力

 

作者: 王浴海

  我的恩师、著名教育家、原肇东一中校长哈师大分校校长范中天先生,有一次提出一个令我吃惊的问题。他说:“浴海,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一中那些打老师打得最厉害的学生,都过早辞世了,什么原因呢?”我说:“我没有注意到,但经您一说,忽然觉得真是这样!”      

  这些人,“文革"中打老师花样翻新,残忍,残酷,甚至演变成一种不能须臾离开的嗜虐快乐的变态追求。有时候,帶钢絲倒钩的皮鞭,一声唿啸,老师的后背立刻开花,鲜血淋淋。老师疼痛难忍、差声差气的嘶叫,回荡在曾经清静、清幽的教室里、走廊中,阴森可怖,久久不散。小小年纪,为什么如此凶残?那些被打的人,可都是不久前还在谆谆教诲你的老师呵!             

  我说:“老师,首先这可能是个心理学问题。恩格斯说,人源自动物的事实决定,人不可能摆脫兽性。兽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动物性。兽性一且被引发、开发出来,那就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魔鬼便一跃而出了。可是,这些人为什么过早辞世了呢?那是因为,随着社会恢复正常的脚步的前行,他们的人性开始回归了。这些学生,都是凭着品学兼优考进这所省重点学校的,素养都不会太差,因此,他们心底的善良很快就苏醒了。善良一旦苏醒,就会与曾经的邪恶,即兽性发生撕咬和争斗。这种撕咬和争斗越激烈,他们便越痛苦,终至无法解脱,便只能自我毁灭了。”

  老师说:“这是人性战胜兽性,善良穿透邪恶!”

  我说:“是呀,正与邪善与恶的争斗,一旦开始,就不会悄悄停止,不受时空的约束,十分奇异。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改革开放以来,一中考上清华北大哈工大吉大大连理工等等名校的,不在少数,可是,有几位是暴力造反者的后代?可惜为零呵!这里也有个为什么?”      

  “是的,这些曾经的高材生,天赋都不会太差,可是,为什么传递梗阻了呀?那种冥冥之中的善与恶的撕咬和爭斗为什么不会止于一代呢?

  老师说:“喔,这可能还是个生物学问题。”  

  我说:“限于水平,学生很难说清此事。我说的,只能是思索的线索。类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例和传说,够得上汗毛充栋,可是,原因解说呢?多半浮于表层,甚至流于迷信和玄学,难有准确贴切的阐释。然而,很多事实却是客观存在!事实的背后,肯定有一种巨大的推动力,或叫能量,是什么呢?那就暂且把它称作善良的穿透力吧!”

  此后,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也许,从我的思索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些诠释的蛛絲蚂迹。                

  由于举家移居京都,我的孙子因而有幸通过考试进入英国哈罗公学北京分校读中学。哈罗公学是英国久负盛名的公立贵族学校,走出许多世界级精英。于是,我接触到哈罗公学许多杰出校友的传奇故事,惊讶不已。后来,我的孙子以当届毕业生全校两位之一“最佳生”资质和大考高分考上英国三甲大学——帝国理工,又带回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信息——“量子纠缠”,令我想到,善良的穿透力,还可能是个物理学问题,我再一次惊讶了!

  那就选取其中两个疯传已久的的传奇故事,一试诠释。

  第一个传奇故事:

  19世纪的哈罗公学,校园暴力频发。一天,一位横目立目的胖大男生, 霸气地叫住一位文弱新生:“过来!掏出你的手帕,为大哥擦擦皮鞋!"那位文弱新生瞪过来,胀红了脸,愠怒地说:“为什么呀?你自已没有手帕没有手吗?”胖大男嗷的一声蹿上前,一把揪住文弱新生,旋即按倒在地,一阵雨点般的拳头无所顾及地落在了文弱新生瘦瘦的脊背上。那位新生倔犟地一声不哼。

  往来的同学或围观,或起哄,或悄悄躲开。只有一位单单细细的小男生衝上前,几乎带着哭腔大声责问:“你究竟要打到什么时候?为什么这样殴打一位新同学?”胖大男一脸横肉颤了几颤,额上青筋瞬间爆起,吼道:“你敢管老子?活得不耐烦了吗?猪!"小男生毫不畏惧,双眼涌满泪水盯住胖大男,“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行不行?”       胖大男怔住了,羞愧地停了手。

  奇怪的是,校园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开始增多。从这件事开始,文弱新生和那位挺身而出的小男生,竟逐渐发展成了莫逆之交。

  那位被殴打的新生深感善良的可贵,这次少年时的被殴与解救,竟让他铭感终生,发展成为一种对于家国世事的悲悯情怀,后来他竟然成长为英国的大政治家!他就是鼎l鼎大名的罗伯特•比尔!而那位不惧強横的小男生,就是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这就是善良的穿透力对人生的审美穿透!它既可以穿透人生的长度,又可以穿透人生的高度。       

  其实,善良的穿透力的穿透力度远不止于此,它的強大程度,很多时候超出想象。

  第二个传奇故事:

  19世纪末。苏格兰一处荒郊野外。一位老农民领着十来岁的儿子正在田间耕作。忽然,一个孩子稚嫩、惊惶的呼救声撕破了荒郊的寂静。老农民和他的儿子循声奔过去,眼前的一幕令他们大吃一惊。

  一个孩子滑进了化粪池,正在奋力掙扎。化粪池的烂泥臭水已经淹没了孩子的胸口,孩子忽蹿忽下,一头一脸污泥浊水。惊恐的呼声一声比一声弱了,小了,身子缓缓地下沉着。 

  老农民不由分说跳进化粪池,从背后拦腰抱住孩子,托起,一步一步挪向岸边。老农民的儿子伸过一根随手抓到干树枝递给孩子,一点一点,把那孩子救上了岸。

  第二天,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老农民的田头。从车上走下一位衣着华贵的绅士,直奔老农民而来。还没走到近前,便张开两臂,朗声说:“非常感谢你昨天救了我的儿子!我要酬谢你,给你一笔酬金,为你买一座上好的农场!”

  老农民窘迫地连连摆手,说:“多大个事呀!不需要酬谢!我不会要你的酬金!请回吧!”坚辞不受。      

  绅士愣住了,不肯走。他忽然细细打量起老农民的儿子。孩子单单瘦瘦,一脸纯真。大大的眼睛,十分明亮,闪动着聪慧的光芒。绅士心头一亮,果断地说:    

  “这样吧!我把你的儿子带到伦敦,我负责全部费用,让他接受伦敦最好的教育!如果你的儿子象你一样心地善良,那就等着为他骄傲吧!”       

  老农民答应了,绅士也信守了承诺。      

  那位掉进化粪池被救的孩子,就是矗立于世界史册的一代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民族英雄、至今仍普遍公认的英国最杰出的首相、哈罗公学最著名的校友丘吉尔!      

  那位接受丘吉尔父亲的资助,在伦敦完成学业的孩子,就是青霉素的发明人、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开创抗生素时代的大科学家弗莱明!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        

  二战时,丘吉尔出访非洲,不慎感染上肺炎。当时,肺炎是绝症,无药可治。主治医生束手无策,心急如焚,情急中力劝丘吉尔试用还在实验中的青霉素,丘吉尔固执地说:“别指望我充当实验的小白鼠!”可是,当得知青霉素的发明人是弗莱明的时候,又欣然接受了,说:“那我就当一回小白鼠吧!”       

  弗莱明十万火急赶到非洲,小心翼翼地主持了丘吉尔的试用和护理。很快,丘吉尔便康复了。他攥紧弗萊明的双手,动情地说:  

  “谢谢你们父子给我两次生命!”  弗莱明诚恳地笑了,说:“跟我不用客气。第一次是我父亲救了你,但是,如果没有你父亲的资助,我不可能在伦敦最好的学校完成学业,当然,也就不可能有青霉素。严格地说,第二次是你父亲救了你。”     

  这里,起点是善良,引发的是善良,运行的是善良!善良,在这里不是义务,不是法条,甚至不是必须维护的价值取向,在人们褒贬的视线之外,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外,为什么一切竟然在一个空寂的荒郊野外隆重地出场了呢?       

  弗莱明的老爸只是一位贫苦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丘吉尔和他的老爸为何方神圣。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获得酬谢,结交权贵,就是出自本心、本能的义无反顾。事情过去了,就如一石投湖击起层层涟漪之后,自然很快就平静了。可是,善良经过突发事件的撞击轰地一声爆响以后,击起的千重浪,会很快平息吗?        

  丘吉尔老爸的资助,仅仅是开始。一种来自善良的穿透力,正以常人无法想象的运作,不断推出令人震颤、震撼的美丽和雄壮!一个荒郊野外的转瞬即逝的小小偶然事件,竟然造成大千世界中一种无可置辯的坚似钢铁的因果逻辑:        

  如果没有弗莱明老爸在少年丘吉尔命悬一线时的挺身而出,就没有丘吉尔老爸信誓旦旦地给予弗莱明的助学资助,也就没有大科学家弗莱明和他的青霉素,也就没有二战危急关头丘吉尔的第二次获救。当然,也就没有法西斯主义在二战期间造成的人间苦难的有效遏制和却除,也就没有肆虐世界、疯狂吞噬大批生灵的传染病时代的结束!这里,如果没有善良的隆重出场,也就没有善良的升级和升华,当然,也就没有善良的雄壮和辉煌!        

  善良的穿透力为什么如此強大?       

  这种谜一样的存在,似乎可以从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发现——“量子纠缠"中窥见一、二。   

  研究发现,整个宇宙是一个整体能量的惯性体系,包括实在的粒子和空间。由于能量惯性的存在,整个能量体,时刻按着一定能量运动规律在运动。也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量子纠缠”,是指一个粒子发生变化,立即在另一个粒子中反映出来,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约束。“不管他们是在同一间实验室,还是相距数亿光年。”科学家说:“这是宇宙在冥冥中存在的深层次的内在联系。”是想象力都难于达到的“上帝的效应”,是“鬼魅似的远距离作用”。      

  人们耳熟能详的惩恶扬善,应该是“宇宙在冥冥之中存在深层次内在联系”的、“整个能量体时刻按着一定能量运动规律在运动”的、“能量惯性”的一个聚焦点!       

  善良的穿透力,在运行中形成的正能量,无与伦比的巨大!        

  作者简介:王浴海, 2007年退休。职称:编审。中共党员。曾主编两种国优期刊。

  2017年10月15—21日  写于三亚

 

 

 

 

你是什么人,就会吸引什么人!

 

气场是看不见的

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

就像万有引力一样

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这种气场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人生

一个人的气质很好

外表精神、有修养、有道德

这个人的气场就好

就会吸引好的事

吸引好的运气

你想什么

你相信什么

你就有什么样的气场

这也就是吸引力法则

只有发出爱

你才会吸引爱

所以不要只爱你自己的那么小我

要爱周围所有的人

你发出的爱越多

你积聚在宇宙间爱的气场就会越大

宇宙是有因果法则的

有付出就有回报

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

在日常生活中

你会发现包括你在内的大量的“低能量”人

偶尔也会幸运地遇到高能量的人

他们总是那么积极乐观

总是那么具有影响力

你感到羡慕,并被深深吸引

同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人

文章来源: 销售核心思维

2018年2月22日更新

 

 

 

 

渠敬东:今日中国知识界之怪现状——立场先行、遮蔽经验、编造现实

 

  学者简介

  渠敬东,1970年1月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当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进入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

  今日中国知识界之怪现状

  ——立场先行、遮蔽经验、编造现实 

  访谈学者 | 渠敬东

  导读

  当今日中国再次面临时代更迭、价值缺位和社会失范,如何安顿现代中国人的身心?身处中西碰撞、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把握中国社会的“真问题”?面对社会的紧张感、时代的使命和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又该如何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自主性?

  ▍问:提到博士论文也是您的成名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我想问为什么您如此关注“失范”,并把他作为理解当代社会情境的重要视角?

  答:做这篇论文,我不只是为了关注西方思想传统中有这样一个主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反思我们今天的基本生活感受。这个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在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人既感到兴奋,为达到个人目标无所不用其极,而同时,却无时不刻不感到无所适从、充满了紧张和焦虑感,对企业组织乃至国家单位来说,也都很相似。

  简单地说,就是今天社会里的人,找不到能够让他安身和安心的地方。这种状况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群中,在各个层级的组织和机关中都有比较明显的表现。譬如,孟子讲“恒产”和“恒心”,这个“产”不单是说财产而是指事业,而且一定是在社会结构和价值上是持久的,可预期的。但现在社会上,一个普遍问题是人和组织都找不到能够归置自己的名分和价值,不去做分内的事情,不坚持恒久地去做分内的事情。

  目前,我们面临这样一种现实:若整个国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认同形态,个人也没有自己能够得以安心的价值形态,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便都是眼前的物质目标驱动个体行为,甚至连各组织和机构也都像只追求自身利益的动物一样,不餍足,彼此格斗。简单说,社会变迁和价值缺席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仔细分析国人的这种紧张状态又有多种根源。

  首先,传统社会曾留给我们一整套潜移默化的伦理价值观,但这种伦理价值观一百多年来由于帝国文明的解体,社会组织的崩溃和家族的没落等原因,都只能以零星和散乱的形态在具体的生活中起作用;

  其次,我们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体制通过一整套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也留给大家一套现实遗产;

  第三,是随着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外来的整个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国人,尤其是权贵和青年身上产生极大影响,社会的总体结构围绕此转化和运行。

  这样看来,我们会发现构成中国人当今价值体系的实际上来自上述多方面因素,但当它们都只是片段化,无法重新构成一个整体并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时候,个体当然没有能力将这些因素秩序化。此外,超国家的、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和个人的等各个层面也都相互纠缠纷扰,个体身上的这种纵向秩序也很难确立起来。

  ▍问:也就是说三套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都以断裂的形态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到每一个体上,是否一个具有深厚历史传统同时是后发现代化的国家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呢?

  答:的确是这样。与日本的现代化过程相比,中国所遭遇的困难更大。我们遭遇的紧张是时代的冲击造成的,是时代变迁的必然。所以我不把失范完全看做一个消极的状况,因为任何一个变化的时代都会经历这种局面,但这局面并意味着时代的终点和人的归宿,我们内心的紧张和冲突终须化解,所以我说这个时代的紧张感太需要化解,是在描述我们的困难处境,而不单只讲学术传统的问题。

  ▍问:涂尔干是您治学的主要思想资源,他与马克思、韦伯并称西方三大社会学家,您从他那里获得了哪些关于化解紧张感的启示呢?

  答:首先,我意识到这种紧张感不只是中国当下所经历的。譬如,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我们也经历过;同样,西方在其整体的文明进程中也屡次经历过这种局面。我是搞西学研究的,所以我必须根据西方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相似的局面来与中国的实际相互照应,以启发我们来思考中国问题。所以,搞西学最根本的出路,是首先在经验感上要体会到已融入到我们身心中的现代因素,再以寻找我们自身生活和文明的出路为宗旨。

  以前,面对“佛教征服中国”的处境,宋学做了大量吸纳和整合的工作,做出了榜样。今天,面对相似的处境,我们也不该做小气鬼,而这其中,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是我们认识自身并在新的形势下建构新的文明结构的必要基础之一。

  而涂尔干所处的社会场景在于,从18世纪末的直到19世纪末,法国在近一百年里历经过大大小小的十几次社会革命,从旧制度溃败到保皇党上台,从拿破仑帝国到自由派上台,后来是巴黎公社革命中的社会主义运动等等,其中,还有传统的贵族势力、文人乃至无政府主义者,各种政治派别搅扰在一起互相斗争,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局面,甚至这种影响在今天的法国依然可以感受到。

  涂尔干主要思想发表于19世纪末期前后,他所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场景中,法国找不到一个能够确立自己的国家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东西。他清楚地看到,即使卢梭奠定的那套理想化的自由理念在具体社会生活中总是遇到很多复杂因素,使制度和人心无法根本上安顿。所以,涂尔干选择了一条不同于马克思社会革命的路线,也不同于韦伯基于宗教传统的自生演进的路线,而提出不断去协调和整合各种冲突关系的改良思路。

  当思考中国现实问题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若要对中国的人心和社会上进行持久建设,这条思路是有启发意义的,它不拘泥于一种现实的纯粹批判,也不是纯粹回到人的灵魂状态下去寻求根本解决方案。总之,解决中国的现代问题,绝对不能只靠政治性的解决,也不能只靠宗教性或精神性的解决,单纯的护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问:那涂尔干关于失范有哪些启示性的论述呢?

  答:在涂尔干看来,失范的概念是指变迁状态下的人的状态,但失范概念的基础是道德而不是革命。失范的法文是anomie,词根是norm,就是规范,所以失范是重新构建秩序这个核心议题。

  同时,norm本身具有是道德的含义,即康德意义上的自律原则,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心性的概念,也就是说除非你自己认为是正当的事情而内化为道德义务,否则无效。其次,norm本意来自name,即“名”。所以涂尔干对分类的研究,认为通过分类可以为整个社会制造出一套名的系统,然后个体和社会诸领域都会在名的系统里去归置自己的行为和内化自己的道德意识。孔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名”是“言”和一切社会规范的基础。正因为此,涂尔干才说规范是社会建设的最核心问题。

  那什么是正名呢?名是有序的。我举个例子,比方你是我的学生,那么我有老师之名,你是学生之名,师生之名是我们之间进行教育的首要秩序。可你发现,今天的师生之名常常很混乱,学生在求学一开始便在老师面前争取独立意识,老师则处处避让,甚至来讨好学生。另一方面,有的老师成了企业老板,置师道与学道于不顾,将学生作为收益工具。这连传统行会中的师徒关系都不如。最后,师生之名便不得不降低到平等权力范畴下的司法之名的水平。奇怪的是,若把知识关系降低为权力关系,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我知道在北大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学生觉得老师给他的分数不合理,于是就找到各种证据跟老师打官司,整个规范系统全都错乱了。

  ▍问:师生之名高于司法之名?

  答:师生关系表面上只包含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但师生之名实际上规定了师生之间一整套知识和情感上的联系,教师的本分中本来就是利他情感,学生也应“敬”字当先,这里所说的不是某个人对某个人的关系,而是名分的规范,以及求真秩序的要求,“亲”与“师”之所以常常相提并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今天教育中的师生问题,首先是规范和伦理关系错了位,以致教育走了样。难道这个社会鼓励孩子一觉得父母对他不公,就来和父母打官司?

  ▍问:那会不会被认为是以道德的名义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分别呢?

  答:我们可以在政治平等的意义上去讲名,但若只在纯粹教条的意义上只讲这个平等,那恰恰好是对自由学说最粗浅的理解,它不能代表社会运作的全部。涂尔干当时并不是没有发现整个西方自由主义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危机,但他没有通过全然反对个体自由、反对权利的方式来回应这些危机,而是考虑把自由、权利等因素放在一个怎样的社会构成里才能建立合名合实的秩序。他强调我们每个人要在某一职业群体或者某一法团里先体会到个体的道德感,然后再去履行国家的公民义务。

  在一个职业群体或社团中,纵向的等级结构是不可避免的。你在家庭组织中如果天天跟父母讲讲平等,那你可能连受养育过程都完成不了;同样在师生关系中,你可以跟老师讲学问和手艺上的平等,但你不能讲所有的平等;在公司内部也是如此。所以,在每一个组织内部,实际上是有等级的。我们不能因为纯粹自由主义有关人的自由权利的观念,而把真正组织意义上社会生活的等级观念消除掉,我们也不能借着家庭和组织内部的等级而漠视公民平等的正当性。涂尔干要做的工作,正是在这样一种框架内建立既合人性又合社会的秩序。

  ▍问:许多学者指出涂尔干的思想中存在个人主义和社会决定论的二元张力,上述思想是否就体现了这种张力?

  答:个人主义不能只是纯粹对个体的维护,它的实质个人先去吸纳社会的要素变成自律和德性的成分,所以涂尔干有句名言说“人越是社会的才越是个人的”。或者说,个人的成长要不断把社会的因素吸纳到个体身上,比如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与他人共同劳动的乐趣,只有培养出这样的道德感,人才能回到自己的个人中去。并且,涂尔干强调这种道德感不能单纯从个人这里发育,而必须在现有的社会条件(social condition)下才能发育出来。这是他跟康德不一样的地方。

  具体来说,你只有进入到学校,和老师和同学发生关系,你才能体会到师生情谊、同学友谊,只有你在学术活动中积极发言,参与交流,才能培养出公共的道德义务。从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是社会决定论,因为个体道德感的建立必须依赖具体的社会情境,但社会决定不是社会纯粹对个体的强制。所以他并没有否定个人主义的基本内容,而是认为个人主义只有通过他参与其中的那个社会或群体的决定,才能具有道德意涵。

  ▍问:那是否可以理解为涂尔干更加重视社会自发组织的作用呢?

  答:这也是对涂尔干的一个误解。他一方面强调社会的组织性形态,同时又强调了国家形态的重要,涂尔干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他不认为社会组织层面对个人的约束作用可以替代国家的作用。这个问题相对复杂,但简单来说,涂尔干职业伦理中讲的有机团结,以及在公民道德中讲的机械团结,是结合在一起的,若没有群体中的伦理关系,国家的政治结构便会落实不到具体义务的关系上,但若没有国家层面上的公民的政治认同,群体内的道德关系也会失去根基。

  所以,通过组织实现个人的有机团结,通过国家实现个人在民主和平等意义上的机械团结,是涂尔干社会团结的基本要义。只有这样,他才有私的道德和公的道德,才有人的情感和真正意义上的绝对正义。

  ▍问:对每一个渴望安顿身心的现代人来说,如何通过涂尔干所启示的方式建立他所说的道德感呢?涂尔干的方式显然不同于韦伯式的宗教情感,也与康德式的道德自律不同。

  答:我们说涂尔干是实证主义者,但这个概念常常被误解。实证主义的实质,乃是要拯救社会意义上的现象和经验。在这一点上,涂尔干和韦伯在本质上并无太大的不同。这里的经验,指的不是个体经验,也不是纯粹像古典时期那样被理念的等级秩序被规定了的生活秩序,而是个人必须参透他人的经验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经验,才能确立自身的道德感,这才是现代民主和社会科学的实质。

  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本质在于,个人不是私人状态,但个人若超越私人状态,就必须使他人乃至社会的经验合理性地、合秩序地成为自己的经验,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他所属的组织和国家的成员资格,才能确立自己的个性结构。

  比如说,在大学里学习,好像知识的过程只是私人的过程,其实不是,在大学这样的组织中,通过师生的传授关系你可以扩展自己的经验脉络,而且这种脉络既有“理”的成分,也有“情”的成分,从而构成了师生连带的道德感;通过学习交流和合作研究,你可以通过学术参与来履行群体义务,通过各种论文答辩、学位授予等典礼和仪式活动,可以获得学术志业上的神圣感,也可以通过感受一个大学的学术传统和校风将自己的经验范围扩展到历史的情境当中,进而形成一种承担的责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学生在总体上的经验感和道德感,并且通过可理解的方式融入到自身的人格之中。

  ▍问:这种思想如何来引导我们中国人来安顿自己的身心呢?

  答:我从来不觉得西方的理论能够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当然一方面,他们研究的问题其实本身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一部分,因为今天中国人其实某些部分已经是西方的了,但我更强调他们的思考能够激发我们对自己经验和理论问题的感受和认识,发现中国自己的问题所在。

  ▍问:所以你反复强调如果理论着意成为改善和引导现实生活的原则,将是理论最大的悲哀?

  答:是这样的,因为若只将理论看作是一种纯粹观念或基于个体经验的意见,那么理论很容易教条化,这是道德自由的最大敌人。

  ▍问:在这一点上,无论马克思、韦伯还是涂尔干似乎都有共同的倾向?

  答:对,他们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从形而上学当中解放历史。这是对西方思想史一个重大的推进。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也许旨在解放历史的是黑格尔或者其他人,但只有在社会理论家那里,才把这个问题推进了一大步。什么叫历史,历史本质上就是经验,所以只有历史才能克服观念的抽象性,但同时历史又不能取消观念,因为没有观念就没有终极的观念和道德,没有我们的立身之本。从另一个角度说,若没有历史的具体,我们也找不到我们实现价值的方式。

  涂尔干我们已经说过了。马克思社会学说最核心的地方,在于我们不要在观念上去看人有怎样的权利和人性,也不要在观念上认为我们可以通过理解世界来改变世界,而是要我们通过回到经验而去改造现实。所以,《资本论》一直在讲经验上各种生产方式的运行逻辑是什么,它塑造了怎样的人和人性,我们改造社会的经验基点在哪里,通过什么样的现实基础来改造。

  至于韦伯,大家以前对韦伯的认识,只觉得韦伯在精神层面上去讲信仰形态对现实的作用,但韦伯谈新教伦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是新教改革改变了人们以往通过信仰来对现实生活的规定,他指出,人们要在现实生活里找到他的信仰证据,而这种证据还是要落实在物的历史结构和经验意义上的精神结构上。

  所以,韦伯研究经济史的重点,就是探求如何通过把经验解放出来、把历史和经验联系起来、把历史和观念类型联系起来,找到一个具有现实基础的精神未来。社会理论的本质正在于此。

  ▍问:回到涂尔干,他在理论上提出要回到经验层面,而他自己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就是教育,为什么涂尔干会如此的重视教育,他理想中的教育如何帮助我们化解整个时代的紧张感?

  答: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马克思提出的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是社会革命,而韦伯提供的方案要靠“卡理斯玛”的苏醒。涂尔干觉得,解决现代危机的问题的重心,是道德秩序的重建,而重建道德秩序的根本,在于我们应怎样确立一种人能够在社会中不断学习并不断将道德内化的方式。这显然是教育问题。所以,教育是理解现代社会真正能够得以确立的核心所在。

  在这个意义上,认识和重组人的身心秩序、社会组织秩序和国家政治秩序,并逐步在人的身上实现上述诸秩序的整合,使人有能力进入到社会经验和社会生活中去,同时实现道德的内化,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在这个意义上,涂尔干确实是卢梭的继承人。

  ▍问:这种教育恐怕不同于日常经验中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者家庭教育吧?

  答:这种教育已经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纯粹的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是人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回到人本身的教育,它不单单局限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国民教育,而是将它们组合成一个系统,当然,他分析的焦点还是学校教育。

  ▍问:那能否借鉴涂尔干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当下的教育状况做出反思呢?

  答:今天中国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走到了人的教育的反面,因为它恰恰把人培养成一个纯粹个人化的人,把知识纯粹变成了一个工具。今天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根本不是对真理意义上知识的理解,也很难将知识理解成生活秩序的格局,似乎学习只为了一个再具体不过的个人生存的目的,很难形成人与人之间、与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内在的道德义务,如果知识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工作挣钱,恐怕将来的孩子连谈恋爱和婚姻生活都有问题,这样的教育会使他们丧失起码的经验感,何况舍己为人、舍己为国的使命感呢。今天的教育只教给了孩子们生存逻辑!

  我们今天的学校,没有实现或没有促成实现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团结。以前还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也做不到了,只按照基于生存逻辑的个人成功模式来培养人,最终只会把人培养成一个原子。这恰恰是跟涂尔干讲的完全背道而驰,也与我们传统文化所讲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

  ▍问:那么作为教育职业承担者的教师和知识分子应当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呢?

  答:我想主要从学者的角度来回答你这个问题。因为现代教育的另一个秘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成为育人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知识分子是有实质关联的。或者说,教师的“德”是围绕“学”来确立的。

  说到这一点,除了我们必须批判教育体制和学术体制外,我们也必须反思我们自身学术界的状况。不知你是否发现,今天的知识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总愿意将它分为两个部分,即所谓的思想界和学术界。有意思的是,你既在今天西方的学术领域看不到这种分法,也在民国时期看不到,更何况中国原来的士大夫传统了。

  今天的思想界似乎只需要讲观念,讲政治意见,而无需讲学理脉络中的现实和经验,只在意见的立场或观念的教条上来争论,对现实问题、对具体的社会经验问题也常常用观念和立场去度量,而不能直接进入到具体的经验研究中去梳理现实的脉络和知识逻辑,很多见解论调很高,却毫无经验感。

  学术界的情况呢,以我熟悉的社会学来看,它的学科宗旨应该是直接进入到现实的每一个具体的领域去发现现实的结构、脉络、机制,并由此牵连出对社会总体问题的思考。但今天社会科学研究者,要么简单拿来西方理论的尺子,对具体的社会经验丈量一番,很多研究看起来很标准,却不符合起码的常识感;要么用纯粹本土化的方式拒斥理论,似乎所谓的经验本身就足以构成科学。再有,就是在从事每项具体研究之前,都会高呼口号,其实,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都成了构建政治企图和道德伪装的一个砝码。

  思想界只讲所谓观念和立场上的差异而不关心具体问题,而真正关心具体问题的那些学科又通过各种方式来遮蔽经验,甚至编造现实。学术如此,教书自然成了无本之木。

  ▍问:所以您提倡把握中国问题的总体性原则?

  答:是的。正因为今天中国的变化如此复杂,所以研究中国社会的真问题很难。这要求理论研究必须靠现实的经验感为基础,经验研究则必须以理论的思考为牵引。而且,也由于我们上面所谈的三种传统,甚至更多的因素始终缠绕在一起,并渗透在社会的每个层面和每个人的身体中去,所以许多看似局部和片面的现象,其实都凝聚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即便学术本身要求我们做每个细微部分的研究,但任何研究都该向着总体问题而努力,将社会研究的每个对象都视为总体问题的环节。

  举个例子说,今天的独生子女研究似乎只属于家庭研究的范围,但若细想起来,若所有的孩子都没有了兄弟姊妹,家庭伦理中的“孝”“弟”二维便缺少了一维,中国几千年社会结构都未曾出现这样大的变局。例如,我们总是从“流动”的角度来研究农民工,但若进入他们最具体的生产和生活处境,会看到这里的问题远不单单是流动问题,两亿农民工中绝大多数都舍家撇业,进入到工厂组织中,不仅原来村落中的家庭经济和伦理结构无法得到维系,而且在现代工厂组织中他们还会被锻造出一个新的人格。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大问题,都无法化作一个狭窄的领域来研究。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我们还会来梦想着单纯靠传统的孝悌观,靠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家族伦理来塑造社会吗?很显然,问题早已不这样简单了。

  所以说,倘若“学”不能带出基本的经验感,不能带出面对这些经验的思考脉络,而只靠一些“大观念”来统摄,或者靠一些局部经验来传递,教育也会丧失它的基础和精神。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实在的教育,教育若不能将学生引入到他们切身的经验及其思考中去,他们就会成为现实利益和观念教条的奴隶。

  ▍问:您曾经针对性的提出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文化自主性的问题?

  答:我说过,中国的社会科学必须在三个方面下苦功夫:

  一是全面培育自身对中国社会经验现实的感受力,消除学科之间的芥蒂,触类旁通,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二是必须对西方学科分化的学理根源和历史脉络加以深刻检讨,系统整理各研究领域的学术传统,明白自己的研究和教学在其中的位置;

  三是从大学教育入手,吸取基于现实经验感的人文教育的要素,不要只用观念来哺育人心,而是应该让人心在活跃的现实空气中成长。但这里最关键的,还首先是“教师”的培育,若不能成为合格的学者,教育也是妄谈。总之,大学是实现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地方,不是播撒政治意见的地方。在这方面,确实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对前面两点我还可以具体讲一讲。之所以检讨西方学术的学理根源和历史脉络,原因之一是今天我们的学问设置大体采用了现代学术的设置,这其中也有其合理的地方,因为我们现实处境中所纠结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也正是西方现代的问题,所以,除了我们要检讨自己的传统外,必须也要从西学中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过,这不能靠所谓的“国际接轨”思路来解决。

  我的意思是说,“接轨”应该接的是具体经验和思想传统的轨,而不单是纯粹制度的模仿和学术时髦,学习人家的制度,得考虑这些制度所面对的是怎样的具体问题。在我看来,花大量精力去搞清楚西方早期现代政治和社会的构成形态,倒是一件更重要的工作。回到现代的基本问题上去,考察现代社会形成期人心的形态,社会形态、国家形态、政治形态、宗教形态等等,才能发现真正奠定西方现代核心问题的那些源泉是什么,脉络是怎样的。这个对讨论今天中国的实质问题更有用处。

  另外,仅靠西学研究是不够的,还要看自己曾经有过怎样的学术传统,曾经有过这样的与我们今天的生身处境相类似的思考。我最近一直比较关注是民国的社会科学传统。这个传统相当重要,一是因为这个传统直逼中国的现代问题,二是因为采用的是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式,这与单纯的人文传统不同。我们必须首先尊重那个时代的大变化,才能认识自身所处的大变化,我们必须首先尊重那个时代有关现代中国问题的思考,才能发现我们生活的实质内容。那个时代,也许可以比作我们在学问上的生身父母。

  ▍问:面对社会的紧张感和时代的使命,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显得似乎有些急功近利,而很少能如此深沉地去梳理这些传统?

  答:其实是我们整个国家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像一个因破落而陷入贫穷的人,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破落是因为她有过灿烂的文明,而贫穷或者是挨打是因为大家都瞧不上她。有着这样命运的一个人或者这样一个国家,总会显得比较着急,总想着要尽快证明自己,但国家的真正复兴,需要有长久的积淀,特别是道德上的重建,决不能太着急。

  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应该像王夫之说的最大的“天下”。什么是天下,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谈到,一个国家要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要有自己的学术形态,要有自己符合政治理想和学术形态的社会制度,更要有人心的基础,而所有这些,今天的中国还远远没有做到,所以我们不能太着急,着急的结果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上几次大的“灭佛”运动,都多少有些类似之处吧,但最后怎样了呢?不还是需要吸纳人家的东西吗?

  在政治上、学问上在生活上若沉不住气,还是建设不出中国文明的格局来。一百年多年来的经历让我们太不自信了,太容易失去自尊了,所以我们既会很容易失去自尊,也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找回这个自尊,但当我们在找回这个自尊之前,我们必须要审慎地思考是什么构成了我们和我们国家的自尊,而且要能找回这个自尊,我们得需要经过多少的努力。这才是今天的学者要做的事。说到这一点,我觉得还有很长道路要走,而且必须得有一批知识分子为中国长远的现实着想,脚踏实地地每天都为着长远的事情去工作。

  本文节选自《三十年三十人之激扬文字》(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原标题为“失范社会与道德秩序的重建——渠敬东访谈录”,限于版面,略去原文导读及首轮问答内容。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2017年12月1日更新

 

  注:  林家樂的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正好解决此帖疑问!

 

 

 

 

 

宇宙的终极密码:从老子到释迦牟尼到爱因斯坦

 

  普朗克量子常数——神秘的宇宙精灵

  爱因斯坦的老师、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博士,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感叹道: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

  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用“顶天立地”来形容人类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了。人同时存在于两种不同的世界,头上顶着高层次的灵性世界,脚下踏着物质化的实体世界,人既有肉体也是灵体。乍听之下灵与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观念,但灵性和肉体并非毫不相干,因为物质即能量,有形无形皆是不断振动的能量,两者的分别在于振动频率不同,因而产生不同意识或形式的不同物质。

  振动频率高的成为无形的物质,如人的思想、感觉和意识;振动频率低的成为有形物质,如看得到的桌子、椅子、人体等等。关于物质即能量(energy,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气”或是物理学上的“振动”),源自古埃及和希腊的“秘传哲理”谈到宇宙七个原理的“振动原理”(principle of vibration)就明白指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一切都在动,一切都在振动。”

  而东方圣贤,如佛陀,也在2600年前指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是由振动组成。近代的科学也印证了能量和物质间的关系,最有名的就是爱因斯坦的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是光速)。

  然而,由于人类受限于感官所能触及的三维空间及线性的时间观念,误把实体的、有边界的物质,与连续的、波动的能量场视为两种不同的东西,前者以牛顿的古典动力学(classical dynamics)为代表,而后者以马克斯威尔(James C. Maxwell)的古典电动力学(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为代表,两者成为19世纪末古典物理学达到巅峰的两大支柱。

  可是,当科学家再往最微细的次原子领域探索,或向最广阔的宇宙苍穹深究时,却发现在人类感官经验所不及的境地,物质与能量的本质其实是合而为一的。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及相对论,也彻底颠覆了古典物理机械式的时空观。最著名的就是德国量子物理学家普朗克的E=hv(E是能量,h是一个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当一个事物常数不变的情况下,振动频率越高,它的能量越强。

  大卫·霍金斯的“能量级别论”

  我们之所以认为“物质和能量”或“肉体和灵体”截然不同,是因为我们人类有着二元(两极)化思考模式。我们所知道的事物,几乎都是来自知识和逻辑,而知识和逻辑形成了思想,思想就成为语言的基础,这种模式使得人类变成二元化的产物,有着二元化的思考方式。因此,在人的世界里有“善”就有“恶”,有“对”自然有“错”,有“好”更是有“坏”,有“快乐”当然也有“痛苦”,一切皆有对立面。

美国著名的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Dr. David R.Hawkins)的“能量级别论”研究告诉我们,善的能量级别高,恶的能量级别就低。如下表:

1. 开悟正觉:700~1000 

2. 安详平和:600

3. 寧静喜悦:540

4. 爱与崇敬:500

5. 理性明智:400

6. 宽容原谅:350

7. 希望乐观:310

8. 淡定信赖:250

9. 勇气肯定:200

10. 骄傲轻蔑:175

11. 愤怒仇恨:150

12. 渴望欲望:125

13. 恐惧焦虑:100

14. 忧伤懊悔: 75

15. 冷漠绝望: 50

16. 罪恶谴责: 30

17. 羞愧耻辱: 20

低于10的人,亚健康、慢性病或者病重

接近0级的人,频临死亡。

  所以,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无论在“内静外动(体育)”还是“外静内动(禅定)”,都是正确的。

  打个比方,物质和能量像是处于一渐层连续体(continuum)的两极,一极为黑,一极为白,介于两极之间是灰色,而这具有黑白两极特色的灰色,包含着从偏白的灰色渐次发展到偏黑的灰色,这现象正如“秘传哲理”中“两极原理”(Principle of Polarity)所说的:“一切成双,一切皆有两极,一切皆有对立面,相似和相异是一样的,相反的东西其本质也是一样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极端的状况会彼此相遇,所有真理不过是半真理,所有的矛盾也许互相调和。”。

  因此,人的灵体和肉体是同一件事,同属一渐层连续体的两端,正如是与非、善与恶、快乐与痛苦本质并无不同,分别只在于能量振动有所差异。

  如果以灵学和疗愈学来说,能量振动频率高而且精细的能量,是属于高层次的自性本体;当振动频率降低时,产生的物质就愈粗重(比如人的肉体),肉体在人类的四个次元中是频率最低的。

  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灵体?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有灵体的存在,为什么人的肉眼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 一般而言,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位于前面所谈的连续体的末端,和另一端无形灵性世界相较,这个物质世界比重大、振动低,因此肉体的察觉力非常有限。

  人类经由眼、耳、鼻、舌、身来感觉。每一种感官,都可以察觉到高高低低不同的频率。

  例如人的耳朵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最高可达到每秒20000赫兹、最低可听到每秒16赫兹。人的眼睛,可以看到某一个范围内的频率,例如当振动频率在500~536兆赫之间时,眼睛就会看到黄色。人的肉眼可以分辨红橙黄绿蓝靛紫,紫色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颜色的极限。其实,在紫色之上还有振动频率更高的紫外线,在红色之下也有振动频率更低的红外线,但因为振动频率过高或过低,超过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范围,所以我们看不见。电磁波频谱从交流电的几十赫兹到伽马射线的大于3×1019赫兹,范围非常之大,而人眼可见的光波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段。

  我们察觉不到的事物,难道就表示它不存在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我们的四周。上面所谈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它不但存在,而且还渗透到人类的肉体之中。在肉体或物质世界之外,存在着振动频率更高的广大世界。如果我们调整自己的能量振动频率,就可以突破限制,接受到广大世界中的信息,而不再只是限制在肉体或物质世界的层次中。

  世上所有的东西,不论是固体、气体或是液体,不论是有形或无形,都是一种能量的表现。而能量是不灭的,既不能被创造也无法被销毁,这也是经过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等人所印证过的事实。

  然而,科学家还印证了另一事实,那就是“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可以从振频低的一极转换成连续体上振频高的另一极,这一事实对人类来说可是个大好消息,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的能量。

  正基于这个观点;UFO专家提出大胆设想,以前认为在外星的ufo生物其实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只不过他们生活在高频率空间中,我们的肉眼所见频率是看不到这个空间的。

  这让我想起清华大学有门课程,关于“物质、能量、信息”,揭示了宇宙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传统养生学经常提到“人有三宝精、气、神”,刚好对应了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这难道是巧合吗?结合《道德经》延伸,物质(阳)、能量(?)、信息(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一”是什么?“炁”又是什么?人的肉眼看得到信息吗?看得到能量吗?

  共振能使低频变高频

  为了说明能量是如何从低振频转换到高振频,必须提到1665年荷兰科学家贺金斯(Christian Huygens)所发现的“共振原理”(entrainment):当两种有着不同周期的物质能量相遇时,振动韵律强大的物质会使较弱的一方以同样的速率振动,而形成同步共振现象。也就是说,强大韵律的振动投射到另一有相对应频率的物体上,而此振动韵律弱的物体由于受到相对应频率之周期性的刺激,因而与较强的物体产生共鸣而振动。

  贺金斯曾在房间里的墙上并排放置不同速率的老爷钟,然后走出房间,第二天再回来时发现老爷钟的钟锤皆以同速率同步摆动,其后许多人相继重复此钟锤实验,屡试不爽。事实上,“共振”可以说是一种共鸣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比如琴弦,未振动的琴弦会受强烈振动琴弦的影响而一起共振;再举个女高音震破玻璃杯的例子,女高音高频的歌声(无形)能提高玻璃杯(有形)的振动速率,当振动高到某一程度,玻璃杯无法再维持玻璃的形状因而破碎。

  当你和人谈话很投机产生共鸣时,或课堂上老师的谈话很吸引你而你猛点头时,你的脑波可能正在共振;有时与人相处,彼此虽无言语却灵犀相通,也是共振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愿意花钱买机票,千里迢迢去参加某法师或牧师主持的法会或布道大会,你若坐在他们的振频范围之内,你的能量也会随之提高。

  你可能会问,能量的“高”和“低”是怎么定的?到底能量“高”或“低”意所何指?我们常听人用“能量”来形容人、物或地理环境,“此人很有能量”或“这地方能量很强,风水不错”。可惜的是,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任何“绝对”的科学标准或仪器能精确测量世上所有的能量。

  因此,在疗愈学或灵学上,要测量能量的高或低,传统上都是靠测量者的超感能力(超视觉、超听觉、超嗅觉、超味觉、超触觉或动觉)。由于每一种能量皆有特定的脉动(亦即其振动频率),可以用超感官去测量,举个用超触觉或肌肉动觉测能量的例子:如到市场买水果,我伸手去感觉来自两个不同农场的苹果,A苹果感觉上脉动慢些,B苹果感觉上脉动快些、振动的“质”也精细些,我当然会选择能量较“高”的B苹果。

  除了靠超感能力外,各文化也有特定的方法测量能量,如西方用占卜杖或占卜枝来测地下水或矿脉,这古老的方法即使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被广泛使用。安慈的大哥10多年前退休后想离世独居,在加州的天使营山区买下20多英亩的地,这大片荒地当时没路、没电、没水,要在其上建屋子居住,当务之急自然是找水源凿井,他请的便是当地的“导者”(Dowser)为他找水。安慈的养父生前在加州的莫得斯朵(Modesto)拥有大片农场,农场上10多幢房子是安慈小时候跟着他合建的,他告诉我,他找水源从不假他人,也是用柳枝占卜找水源。本书在“气轮”一章所谈的摆锤测量也是相同的原理。

  近代一位法国物理学家宝维斯(Antoine Bovis)用钟锤原理发展出“宝维斯尺度”(Bovis Scale),有系统地用数据来测量并记录物质的能量,任何东西都可测量出用数字代表的值。对生物体来说,6500单位以下是负值,对健康有害;6500为中性,不好不坏,若是对健康有益,必须至少在8000以上。比如说,如果将之用来测量地理,所得之值若是低于6500则不适合人居住,可能是地下水脉流经之处或正好是地球辐射线较强之处。另外,教堂钟声为11000,宗教庙宇为14000。

  若用“宝维斯尺度”来测量人体,在细胞层次上,癌细胞都低于6500,正常细胞的DNA 高于6500,至于全身的能量,有病的人测出的数字低于6500,感觉疲倦的正常人为6500,身体健康的人为7500,精力充沛的人为8500,有能力疗愈别人的人至少是8500,有灵媒能力之人少9000,不少长期修行者所测出的能量值远超过10000。

  疗愈密码,把低频能量提升成高频能量

  所谓的“疗愈”,其实就是透过“共振”来转换人的电磁场中低频能量状态,这表示我们是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调高我们自己的能量,把粗糙笨重、密度大的能量,转化升华成精细轻快、密度小、振频高的能量。共振可应用在人体的各个层次上,在细胞层次上来说,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堆积过多的自由基转换成为阴离子;在肉体上,可以将高度浓缩的肿瘤转换成密度较小的健康肌肉;在情绪上,我们可以将比重大的痛苦升华成比重小的快乐;在认知上,可以将负面的批判转换成正面的欣赏,将悲观的看法转为乐观的态度;在灵性上,可以将人的意识从原本只认同有形的肉体,提高到也能感觉无形灵体的状态,从而唤醒我们的灵性意识,重新和自性本体联结,最后达到和宇宙合为一体的状态。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却准备带各位走一趟心灵之旅,心物本来就是相互融合的,

  我们发现许多西方近代伟大的心灵,越深入其物质科学研究领域,就越能体会心灵与物质的相通之处。例如从玻姆的全息宇宙观中,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多相融溶的“华严世界”——整体包含个体,而个体也包含整体的讯息,每一个体都是本自俱足的。

  在接下来的章节,我们会从“自性本体”、“高层自我”逐步认识到“低层自我”,在生命蓝图的暗示下,我们会体会到所谓“疗愈”,其实就是回归自性本体的“觉悟”过程,这过程始于“创伤”、终于疗愈,却从不曾离开创伤,以较时尚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创伤本来就具有疗愈的所有密码,只等着我们去解码,创伤与疗愈本来就是同个本质的两个面向,看似二元对峙,实则本自如一。就像华严世界一般,从高层自我到低层自我,从物质的肉身到高次元的能量体,所有的空间都是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自性本体从未远离。请读者不要把高层与低层看做一个直线的两极,否则就堕入了二元化的思考模式,使得创伤与疗愈反而变成互相否定对峙的客体。

  依循本章所提的许多伟大学者从物质过渡到心灵的足迹,我们建议读者在往下的身心探险旅程中,带着三个宝贵的心灵钥匙:

  开放的视野:惊奇的喜悦往往隐藏在别无去路的困顿之后,所以别忙着否定任何与我们刻板经验不同之处。跨越二元对立的平等心:莫要去区分好坏、善恶、高低,只要区分就有界限,就砌了一道阻碍悟道的高墙。

  用心去体会的直觉:碰到难解迷惑之处,与其用脑思考,不如用心去导航。

  量子之父问道古圣先贤

  当有人问你,哪位是世界上最伟大科学家?你会肯定的回答:爱因斯坦!

  爱因斯最伟大的成就:《相对论》190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核心内容源于爱因斯坦两个伟大的实验:

  一个尺缩效应;一个钟慢效应。

  尺缩效应:尺子的长度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尺子会越缩短。当速度越接近光速,尺子的质量接近于0(佛家称为“空”),揭示宇宙中空间的相对性;

  钟曼效应:钟表的时间在三维空间相对不变,而在超越三维空间的速度下运行,速度越快钟表会走得越慢。当速度越接近光速,钟表的时间趋于停止(佛家称为“定”)。揭示宇宙中时间的相对性。

  不可思议吧!那是因为你的的思维模式没有超越三维空间的世界观,但是,爱因斯坦和释迦牟尼佛做到了!

  再看看科学家在显微镜发现了什么吧!

  “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纳米-夸克……”

  最终发现的物质,竟然在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这种物质被称为“夸克”——世界上最小的物质或者类物质,或者根本不存在,不对!“有”或者“无”,阴和阳,色或空,干脆叫“0”?

  《道德经》“有,万物之母,无,天地之始”。“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炁以为和”。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亦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正像科学家发现的“夸克”,这种物质既简单又神秘——超级震撼了人类!

  谈到夸克的特性,更是奇妙无比:

  1、其中有两种夸克——中微子和光子,在绝对静止状态下,它质量是0,它一动要么是+、要么是-,所以,科学家发现的“夸克”几乎同时出现一正一负的“对夸克”。这不禁让我想起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二是指阴阳,三应该是五行(因为元素周期表里面的元素几乎都可以按“金木水火土”分类了),“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的组合就形成了宇宙万物啊!那么“一”是什么呢?没错,当然就是指“0”!还记得佛祖说过“四大皆空”吗?还记得六组说“本来无一物”吗?紧接着——

  2、它的寿命 ∞(无穷大)。难怪古圣先贤、历朝历代的修行者都在“禅”“定”修炼悟道,以求长生久世,其实是都想得到这个∞(无量寿),因为“一定成功”!不“定”当然就难成功!顺便提一下:质量为0的东东正是无量光!“无量光”“无量寿”合起来正是佛家唱号“阿弥陀佛”,道家称的“无量寿佛”,这些咒语神秘莫测,世间几个人能明白啊!0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表示“空间”;∞不生不灭无始无终,表示“时间”;空间为“宇”,时间为“宙”,怪不得古往今来那些修道者果真很长寿啊!我恍然大悟——原来古圣先贤(内求法)和现代科学家(外求法)都是在忙活探求“宇宙”真相呢。

  再看下面:老君山108米的老子塑像

  老子右手《道德经》,左手一个指头。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难道这个“一”就是“炁”(qi4声,指先天之气)???

  总之:这些都是末学从爱因斯坦相对论里悟道点儿感想,距离“宇宙真相”差距甚远。仅供仁者、智者朋友们参考吧。

  让我们把思维进一步扩展一下,如果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的话,那里面的粒子是不是就相当于宇宙当中的星球啊,一定是的,那粒子上面会不会有生命呢?可能就有生命存在。这可不是我思路广,释迦牟尼有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学说。

  “释迦牟尼佛在2500年前就对三千大千世界了如指掌,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三十三个界定范围,而生命则以十种不同的形式和等级遍及于三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中,在华藏世界内有十种不可说佛刹微尘香水海,无极无尽。有无数个像西方极乐世界的星体,并且仔细详尽地解说那里的情况。

  他告诉人们地球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庵摩罗果,这是2000多年以后才被科学家证实的啊!他讲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若干极微缘聚构成,他还讲了一粒沙里还有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一粒沙子就像一个宇宙一样,里面也含藏像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有星球,也有山川河流。他还说一滴水中有八万四千生命 ……”

  如果人类未发现显微镜,恐怕到现在还认为佛陀是在讲迷信了!听起来很玄哪!可是如果看看这些照片,我觉得这也并不玄,一切皆有可能。所有的科学定律都只能在特定的时空中成立,它们多数从一开始就注定会遭到修正甚至否定的命运。释迦牟尼佛观察宇宙就像一个视力正常的人观察大象一样,而科学的方法则是一群盲人在摸象,他们研究的成果绝不是大象的全体和真实。

  佛陀教我们要“但求本,不愁末”。他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长说短说、横说竖说,并非是想告诉我们大象鼻子有多长,尾巴多少毛这类技术的问题,而是教我们这群盲人睁开眼睛而已!

  如此看来,我们的肉眼真的很局限,让我们只看到表象,看到假象,而看不到真相。我们的“看不见就不相信”的观念是不在理,得转变一下了!!!

  现代物理科学研究者也应知,要找到组成物质的最细结构(如量子级别物质),只能是徒费心机,或者“如是说”而已,因物质只是一种幻相,它没有常而有质碍的最细尘粒,若在虚幻的现象界中寻找,将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永远也不可能穷尽其微,只有转而研究人的内心(如禅定态),宇宙物质之迷才有解开之时。

  (来源/稻田报告)

  2017年11月29日更新

 

 

 

 

 

爱因斯坦临终惊天遗言曝光: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不存在,唯有精神永恒!

 

  天才爱因斯坦的女儿Lieserl出于对父亲的命令而不是为了出版,将爱因斯坦写的1400封信捐给了希伯来大学。一直到爱因斯坦死后20年才公开其中的内容。这一封就是他写给女儿Lieserl的信:1980年代末,著名的天才爱因斯坦的女儿Lieserl出于对父亲的命令而不是为了出版,将爱因斯坦写的1400封信捐给了希伯来大学。一直到爱因斯坦死后20年才公开其中的内容。这一封就是他写给女儿Lieserl的信:

  “When I propos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very few understood me, and what I will reveal now to transmit to mankind will also collide with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prejudice in the world.

  当我发表相对论理论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能理解。而我现在揭露出来要传达给人类的,更将会与现有人类对世界的误解和偏见产生冲突。

  I ask you to guard the letters as long as necessary, years, decades, until society is advanced enough to accept what I will explain below.

  我要求你保护这些信件越久越好,几年、几十年,直到社会进步到能够接受我下面将要解释的。

  There is an extremely powerful force that, so far, science has not found a formal explanation to. It is a force that includes and governs all others, and is even behind any phenomenon operating in the universe and has not yet been identified by us. This universal force is LOVE.

  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对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它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还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When scientists looked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the universe they forgot the most powerful unseen force. Love is Light, that enlightens those who Give and Receive it. Love is gravity, because it makes some people feel attracted to others. Love is power, because it multiplies the best we have, and allows humanity not to be extinguished in their blind selfishness. Love unfolds and reveals. For LOVE we live and die. Love is God and God is Love.

  当科学家们苦苦寻找一个未定义的宇宙统一理论的时候,他们已经忘了大部分充满力量的无形之力。爱是光,爱能够启示那些给予并得到它的人。爱是地心引力,因为爱能让人们互相吸引。爱是能量,因为爱产生我们最好的东西而且爱允许人类不用去消除看不见的自私。爱能掩盖,爱能揭露。因为爱,我们才活着,因为爱,我们死去。爱是上帝,上帝就是爱。

  This force explains everything and gives meaning to life. This is the variable that we have ignored for too long, maybe because we are afraid of love because it is the only energy in the universe that man has not learned to drive at will.

  这个驱动力解释着一切,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忽略了太久的变量,也许因为我们害怕爱,因为这是宇宙中唯一的人类还无法随意驾驭的能量。

  To give visibility to love, I made a simple substitution in my most famous equation. If instead of E = mc² we accept that the energy to heal the world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love multiplied by the speed of light squared, we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 love is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there is, because it has no limits.

  为了让爱能够清晰可见,我用最著名的方程式做了个简单的替代法。如果不是E=mc²,我们接受治愈世界的能量可通过爱乘以光速的平方来获得,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爱是最强大的的力量,因为爱没有限制。

  After the failure of humanity in the use and control of the other forces of the universe that have turned against us, it is urgent that we nourish ourselves with another kind of energy…

  在人类无法运用和控制其余所有宇宙上的那些与我们作对的能量之后,我们迫不及待地需要另一种能量来滋养我们。

  If we want our species to survive, if we are to find meaning in life, if we want to save the world and every sentient being that inhabits it, love is the one and only answer.

  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物种得以存活,如果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想拯救这个世界和每一个居住在世界上的生灵,爱是唯一的答案。

  Perhaps we are not yet ready to make a bomb of love, a device powerful enough to entirely destroy the hate, selfishness and greed that devastate the planet.

  也许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制造一个爱的炸弹,一个能量满满的装备来彻底摧毁能够导致地球毁灭的仇恨、自私和贪婪。

  However, each individual carries within them a small but powerful generator of LOVE whose energy is waiting to be released.

  然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内在都带着很细微的但有待释放的强大的爱的发电机!

  When we learn to give and receive this universal energy, dear Lieserl, we will have affirmed that Love conquers all, is able to transcend everything and anything, because Love is the quintessence of Life!

  当我们学会给予和接受这种宇宙能量的时候,亲爱的Lieserl,我们就得承认爱能降服一切,爱超越每一个存在和任何存在,因为爱就是生命的精髓。

  I deeply regret not having been able to express what is in my heart, which has quietly beaten for you all my life. Maybe 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 but as TIME is relative, I need to tell you that I love you and thanks to you I have reached the ultimate answer!! ”

  我深感遗憾,没能表达我内心深处的东西,这让我一生都在为你而受鞭打着。或许,现在抱歉太晚了,但时间是相对的,我需要告诉你的是:“我爱你,谢谢你,因为我终于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Your father,Albert

2017年6月6日更新

 

 

 

 

 

虚云老和尚:学人到此无开口处

 

 

 

民国三十六(一九四七)年丁亥二月,(惠光法师)因辞脱兴华寺住持等职,恭诣广东南华寺,参见虚云老和尚,正遇云公与五百新戒在说法传比丘千佛大戒。

翌夕,蒙惟因知客、素根书记、应真监院、天性法师等介绍,导至公前,礼座已,云公命坐而问曰:“大德曾在哪些常住得益来?”

师曰:“亲近长沙明印老和尚十又三年。”

公问:“明印老和尚有何嘉示?”

师曰:“明公示众曰:‘出山不动草,入海不扬波,处处无踪迹,本份事如何?’”

又问:“明老以何为宗旨,以何为体用?”

师曰:“以‘无念为宗、不妄为旨、清净为体、妙智为用’。”

云公指杯中茶问曰:“明老家中有这个么?”

答曰:“有。”

问:“如何施用?”

曰:“平常给与干慧饮。”

问:“如何接引咧?”

师曰:“折、摄齐举,棒、喝交驰!”

云公曰:“真是婆心过切的作家;大德佛法胀破肚皮,应是满载而来?”

师曰:“学人空无所有。”

公曰:“既有这个,何为空无所有?”

师曰:“本无一物,有个甚么?”

曰:“您何必到我这个苦老子这里来讲客气?”

师曰:“老和尚垂丝千尺,意在深潭,学人到此无开口处。”

如是问答中,老和尚机流激辩!有若锋刀解体似的,数次勘验后,蒙许入室参请。

——摘自惠光法师《禅学指南》

 

另有一日拜见老和尚,公曰:“大德佛法胀破肚皮,应是满载而来。”

师曰:“学人空无所有。”

公曰:“即有这个,何谓空无所有?”

师曰:“这个即本,本无一物。”

“何必又讲客气?”

“老和尚垂丝千尺意在深潭,学人到此无开口处。”

“哈哈,我不是船子和尚。”

“老和尚与船子同行共止,有何分别?”

“大德与夹山共坐同居,汝未睡落吗?”

“即然如是,妄谓佛法胀破肚皮?”

“汝作么生会?”

“佛法胀破虚空。”

“待老僧烧烂虚空免他胀破。”

“莫烧烂老和尚的袈裟。”

“汝在那(哪)里?”

“在最高峰顶。”

“何不同行?”

“老和尚到顶久矣。”

“向后如何?”

“披衣吃饭足矣。”

“西河一对金毛狮子打架打落水底,直至于今无消息。”

“消息何来?”

“无所从来。”

师即三拜而出,云公唤曰:“大德!转来。”

师曰:“无所从来。”

四月十四日晚,云公聘师为戒律佛学院经学教授,十七日开学典礼,廿四日开讲经学,公返云门。

——摘自《惠公禅师年谱》

文章来源:禅林网

2017年7月26日更新

 

 

 

 

每个原子里,都存在一个宇宙

 

文章来源:宇宙奥秘

2017年8月1日更新

 

 

 

 

量子力学原理可解数学悖论?

 

 

  关注量子科学探究宇宙奥秘

        点、线、面都是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点没有长度,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

        庞加莱说:“几何点是不真实的,但是它是有用的。”

        但我们都会忍不住地发问:“点没有长度如何组成线?线没有宽度如何组成面?面没有厚度如何组成体?”

        数学法则告诉我们:0+0+0+…=0。

        一个“点”的长度为0,再多的“点”相加长度仍然为0。

        这是一个悖论,却是几何学的基础。可以说,几何学建立在悖论基础之上。

        量子力学似乎可以解决这个悖论。

        当空间分割到一定极限(普朗克常量)的时候,会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即会在“有”和“无”之间波动。当你不对其进行观测的时候,它处于“有”和“无”两种状态的叠加;当你对它进行观测的时候,它才坍缩为“有”或“无”的确定状态。这种“有无相生”的现象,不是纯粹的哲学思辨,也不是武断的神学诳语,而是有观测证据的“量子真空涨落”现象。

        几何学中的“点”小到空间极限(普朗克常量)的时候,就会处于极不稳定的量子态。当你不对其实施任何观测活动的时候,它处于“有”和“无”两种叠加态,即它处于既有长度又无长度两种叠加态。如果你移动它,它就坍缩为有长度的确定状态。于是动点组成线,便不存在问题了。

        以此类推,无宽度的线组成面,无厚度的面组成体,也是同样的原理。

        最后啰嗦一句,根据空间不连续的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无论是线上的“点”,还是面上的“点”,都是不连续的。

  文章来源:量子君 量子科学

  2017年6月6日更新

 

 

  《心经》谓:‘’……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原始无相般若智慧妙能。(一切一切皆因心想生。无心无念,无一物可见、可说。) 物质来自道,道=愛。 归依般若,归依佛道,(得道高僧)才能擺脱阴阳对立的二元相害的原生灾难。 

 

 

 

 

只谈道德不讲规则的社会很虚伪(深度!)

 

 

  和懂规则的人在一起,更要做懂规则的人。

  一则分粥的故事。

  有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共用一桶粥,粥总是不够吃,于是他们决定选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过了几天他们发现,这个人总是为自己分的最多,于是换了一个人,过了几天,他们又发现还是分粥的人为自己分的最多。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这桶粥中体现的一览无余,他们觉得,靠道德是约束不住分粥人的私心的,于是他们商议,指定一位分粥人士和一名监督人士,起初还算公平,可过了一段时间,分粥人士和监督人士的粥最多,这种制度宣告失败。

  谁也信不过,干脆每人一天轮流分粥,但是问题来了,一周下来他们只有自己分粥的那天能吃饱还有剩余,而其他人则饥肠辘辘。

  于是乎,大家都不满意了,他们决定重新制定一个分粥方案,讨论再三,决定民主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形成民主监督与制约机制,公平虽然做到了,但是由于监督委员会经常提出各种议案,而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讨论出结果时,粥早就凉了,最后这种方案效率太低又被废除了,后来他们又讨论,设立每人拥有一票否决制,但是最后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大家都喝不了,这种制度也被废除。

  最后他们再三讨论决定,每人一天轮流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拿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一制度下,每次每人分的粥几乎都是一样多的,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意识到,如果自己分粥不均匀,那么他自己确定无疑将会享用那碗最少的。这种规则被认为是最好的分粥方法。

  二战期间德国的一则故事。

  一个德国人在纳粹时期收留了一家犹太人,把他们藏在自己家里,保护他们免遭希特勒的伤害,同时这家犹太人无偿的为这名德国人工作,看起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后来二战结束了,但是这个德国人没有告诉那个在他家地窖生活的犹太人,因为这名犹太人在这几十年一直无偿的为那德国人工作,而德国人为了继续得到犹太人的服务就必须骗那个犹太人,说希特勒仍然到处抓犹太人,外面的社会有多么的凶险等等,现在问题来了,这个德国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

  其实这个德国人刚开始是一个好人,但是到了后来,他已经变得跟希特勒一样了,利益能让好人变坏,澳大利亚、北美以前都是囚犯的流放地,但是现在却是民风淳朴、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幸福,每年大量移民涌入。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还是制度,美国和澳洲分别建立了一套民主制度,这套制度能让坏人变好。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正常社会,道德也会自然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坠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社会。就好比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中国人素质差,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素质差。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规则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因为规则的缺失,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让人不太放心,买点猪肉,不知道这猪是不是吃瘦肉精长大的;买几个馒头,不知道馒头是不是用工业硫磺熏过的;买点奶粉,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三聚氰胺或者性激素;吃个药,不知道胶囊是不是用旧皮鞋做的;规规矩矩走在人行道上,不知道会不会有醉酒司机冲过来把自己撞了;买股票,不知道会不会是基金经理建的老鼠仓坑的自己血本无归;进医院,不知道大夫开的检查单和药方子是真的为了患者治病还是多赚银子;买房子,不知道开发商提供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使用面积是否真实,不知道房子的水泥标号是否合格,钢筋是否够粗,70年产权的房子会不会几年内就被强拆,或者干脆不用等70年,一年半载它自己就会变成“楼脆脆”、“楼歪歪”,让你不再有任何悬挂和牵念。如果任凭这种情况泛滥,我们的生活前景将会多么暗淡.......

  一个好的规则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能够尊重那些看似老实却遵守规则的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文章来源: 美国参阅

  2017年6月17日更新

 

 

 

 

王健林跟任正非相差的不是金钱,而是家国情怀!

 

 

  读任正非写的《我的父亲母亲》,你会不自觉地泪流满面:“父亲任摩逊,尽职尽责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乡村教育家。妈妈程远昭,是一个陪伴父亲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厮混了一生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丁。父亲穿着土改工作队的棉衣,随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同进入贵州少数民族山区去筹建一所民族中学。一头扎进去就是几十年,他培养的学生不少成为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有些还是中央院校的校级领导,而父亲还是那么位卑言微。”

  这样两个“位卑言微”的普通人在培养了任正非这个伟大的企业家之后,父亲因为喝了一瓶劣质饮料,母亲因为一场车祸而先后去世,任正非说:“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你们,千声万声唤不回。”

  这是任正非的根本,是一生在乡村做教育工作的父母留给他的宝贵精神财富。任正非在部队干的是工程兵,1978年曾参加我国第一次科学大会,转业后他历经失败,最后创立华为这家世界上伟大的企业,任正非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贵州的大山,一直没有忘记在灾难贫穷年代父母亲留给他的品格,当他在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时表示要“为祖国百年科技振兴而不懈奋斗”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内心里的那份强烈的家国情怀。

  史上最浪漫的十封英文情书——看他们如何把恋爱谈得轰轰烈烈又细水长流

  任正非是一位有强烈家国情怀、以实业报国的企业家,因此他所领导的华为始终扎根于中国,不在海外注册,不在境外上市,他自己仅留下1.4%的股份,而将公司98.6%的股份分给了数万名华为员工,每年还将公司的利润全部分给员工。2017年在全球500强榜单上,华为成为首家进入全球1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排名第83位。任正非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领导的华为抵制了堆着金山银山的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诱惑,坚决不搞房地产,坚决不上市融资,而是始终扎根于通讯产业,一直将那些一度高不可攀的世界知名企业远远甩到身后,成为行业翘楚,在资本和房地产泡沫满天的当今中国能有几人能够抵制金钱的诱惑而专心致志地从事实业?

  于是我们会想起李嘉诚和王健林这两位在房地产市场呼风唤雨、赚得盆满钵满的商人,他们通过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赚取了大量金钱,直到成为中国首富,中国首富是何等光鲜的荣耀,可这两个首富却几乎惊人一致地在国家处于危艰之时将自己的数千亿财富转移出境,不仅没有用他们的财富回报国家和百姓,而且无情无义地相继逃离,不仅没有家国情怀,甚至没有了起码的人格国格。或许他们个人所拥有的财富比任正非多,但他们与任正非所差的却是人生最宝贵的家国情怀,他们和他们所赚的金钱一样没有国界,可他们忘记了他们本人是有祖国的,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他们不是出钱出力,而是背信弃义,更别说什么百年企业百年基业。

  在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充满了像李嘉诚、王健林这样贪婪而无情的商人,他们非常像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没有祖国的犹太商人夏洛克,为了获得高利贷而要割下借贷人身上的一磅肉,最后身败名裂。由此我们会想起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些权贵资本家、金融大鳄、买办资本家的贪婪、自私与无情,他们为了捞取金钱,为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要人格,不讲国格。

  任正非却说:“我们永远不会上市。我们上市就是赚几百个亿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对钱看不上,我们就是对长远的战略感兴趣。”他说:“法国大革命讲自由平等博爱,但是没有讲清楚谁来做蛋糕。没有蛋糕,怎么会有自由呢?”“中国还是要搞实体经济。你没有实体经济,怎么解决就业问题?工业是从低端走向高端的。如果把低端都给搞没了,高端怎么来?现在磨豆腐没人磨了,炒房就能来个几十万,谁还专注做实体。我认为,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实体。”任正非的理解是,做蛋糕和磨豆腐虽然没有炒房来钱快,却更有价值,因此他宁愿一生做蛋糕和磨豆腐也不去炒房,不去上市,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地办实业,因而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人生。

  尽管任正非认识到:“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的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华为创立引导理论的责任已经到来。”这是所有伟大企业和伟大企业家都会遇到的困扰,也是所有伟大企业和伟大企业家的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任正非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企业家,华为就是这样一家伟大的企业。

  而李嘉诚和王健林之流们那种捞了一把就跑的心理动机和人生追求与任正非的家国情怀、战略抱负、社会责任相比,何其渺小何其可怜,这也是任正非是伟大的企业家而李王之流不过是贪婪的商人的本质区别。我们这个社会应该鄙视李嘉诚、王健林之流,而应该向任正非这样伟大的实业家致敬!

来源:李光满 李光满冰点时评

2017年8月1日更新

 

 

 

 

 

季羡林:“文革”教训是亿金难买的

 

  01

  文革结束,吸取教训没有?

  没有,一点都没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十六七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有关这一次所谓“革命”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吸取了教训没有?

  世人都认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既无“文化”,也无“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十年浩劫”。

   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识,决没有再争论的必要。在这一场空前绝后(我但愿如此)的浩劫中,我们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所受的损失可谓大矣。

  这一笔账实在没有法子算了。不算也罢。我们不是常说,寻求知识,得到经验或教训,都要付出学费吗?

  我完全同意这个看法。

  可是,我们付出的学费已经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我们求得的知识,得到的经验或教训在哪里呢?

  我的回答是:没有,一点也没有。

  我个人一向认为,“十年浩劫”是总结教训的千载一时的好机会,是亿金难买的“反面教员”。从这一个“教员”那里,我们能够获得非常非常多的反面的教训;把教训一转化,就能成为正面的经验。无论是教训还是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是非常有用的。

  可是,我们没有这样干,空空错过了这一个恐怕难以再来的绝好机会。

  02

  “文革”过去了没有?

  “文革”。并没过去!

  有什么人说:“文革”已经过去了,可以不必再管它了。

  因此,我思考的其次一个问题是:“文革”过去了没有?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真想实事求是的话,那就必须承认,“文革”并没有过去。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已经过去了。

  但是,如果细致地观察一下,情况恰恰相反。你问一问参加过“文革”,特别是在“文革”中受过迫害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如要他们肯而且敢讲实话的话,你就会知道,他们还有一肚子气没有发泄出来。

  今天的青年人。情况可能不同。他们对“文革”不了解,听讲“文革”,如听海外奇谈。我觉得值得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昧于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干出类似的事情来呢?

  至于中老年受过迫害的知识分子,一提“文革”,无不余怒未息,牢骚满腹。

  我不可能会见百分之百的这样的知识分子。但我敢保证,至少绝大部分人是这样子。

  至于为创建新中国立过功而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老干部,他们觉悟高,又能宽洪大度,可能同知识分子不同。

  我接触的老干部不多,不敢乱说。但是,我想起了一件小而含义深远的事儿,不妨说上一说。

  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记得是在1978年,全国政协恢复活动后,我在友谊宾馆碰到一位参加革命很久的、在文艺界极负盛名的老干部,“文革”前,我们同是全国政协社会科学组的成员,十多年不见,他见了我劈头第一句话就是:“古人说:‘士可杀,不可辱。’文革证明了:‘士可杀亦可辱。’”

  说罢,哈哈大笑。他是笑呢,还是哭?

  我却一点也笑不起来。在这位老干部心中,有多少郁积的痛苦,不是一清二楚了吗?

图为北大附中红卫兵批斗校长

  有这种想法的,决不止这个老干部一人。我个人就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我相信,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就是古代的所谓“士”,绝大部分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士可杀,不可辱”,这一句话表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种传统。

  我们比起外国知识分子来,在这方面更为敏感……

  领袖崇拜。我从前是坚决反对的。我在国内时,看到国民党人对他们的“领袖”的崇拜,我总是嗤之以鼻。

  这位“领袖”,“九一八”事件后我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到南京请愿时见过,他满口谎言,欺骗了我们。后来越想越不是味儿。

  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对此公也不感兴趣。他的诗句“看花愁近最高楼”,可以为证。后来到了德国,正是法西斯猖獗之日。我看到德国人,至少是一部分人,见面时竟对喊:“希特勒万岁!”

  觉得异常可笑,难以理解。我认识的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德国姑娘,美貌非凡。

  有一次她竟对我说:“如果我能同希特勒生一个孩子,那将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我听了真是大吃一惊,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我有一个潜台词:我们中国人聪明,决不会干这样的蠢事。

  03

  受害者们,舒愤懑了没有?

  回答:没有!

  这个问题十分容易回答。根据我上面的叙述,回答只有两个字:没有!

  要谈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回顾过去谈起。远居海外的华侨,亲身感受到解放前后自己处境的剧烈变化。爱国的华侨,现在爱国热情蓬勃激荡,为此前所未有。华侨中青年人纷纷冒万难回到了祖国。然而,曾几何时,情况变了,极“左”思潮笼罩一切,而“海外关系”竟成诬陷罗织的主要借口。

  海外归来的人,哪里能没有“海外关系”呢?这是三岁小儿都明白的常识。

  然而我们的一群“左老爷”,却抓住这一点不放,什么特务,什么间谍,这种极为可怕的帽子满天飞舞。弄得人人自危,个个心惊。

  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恶性发展。多少爱国善良的人遭受了不白之冤!被迫害而死的不必说了。活着的也争先恐后地出走。前一个争先恐后地回国,后一个争先恐后地离开。对比何等地鲜明!

  留在国内的知识分子和被迫离开的知识分子,哪一个人舒过愤懑呀?

  不把自己的愤懑舒发出来。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其中蕴含着一些危险的东西,不利于我们祖国的胜利前进。

  04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什么能发生?

  兹事体大,我没有能力回答。

  有没有能回答的人呢?我认为,有的。

  可。他们又偏偏不回答,好像也不喜欢别人回答。

  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应抱的态度。

  如果。把这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坦诚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出来,全国人民,其中当然包括知识分子,会衷心地感谢,他们会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装前进,表现出真正的安定团结,同心一志,共同戮力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岂不猗欤休哉!

  我们既不研究,“礼失而求诸野”,外国人就来研究。

  其中有善意的,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说一些真话。不管是否说到点子上,反正真话总比谎话强。

  其中有恶意的,怀着其他的目的,歪曲事实,造谣诬蔑,把一池清水搅混。

  虽然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但是毕竟不是好事。

  何去何从?我认为是非常清楚的。

  我的思考到此为止。也啰唆完了。

  文章来源:新三届

  2017年8月1日更新

 

 

 

 

今天!所有关于恐怖袭击的头条,都换成了一个澳洲女孩!

她的死,让救援人员沉默了…

 

 

5月22日    曼切斯特恐怖袭击 

                  死23人,伤119人

5月24日    雅加达恐怖袭击

                  死5人,伤10人

6月3日      伦敦恐怖袭击

                  死10人,伤48人

6月5日      墨尔本恐怖袭击

                  死2人,伤4人 

 

今天是2017年6月7日

在刚刚过去的两周里

我们每天都在被这样的新闻轰炸着……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死者亲属的恸哭,是伤者的哀嚎,还有我们这些观者无尽的恐惧!我们甚至不知道,会不会哪一天这些疯子就会跑到我们熟悉的街头,肆意杀戮……

就像前天那位墨尔本的华裔公寓管理员

前一秒

还在和妻子孩子甜蜜通话

下一秒

就死在了恐怖分子的枪下……

这些视生命如草菅的刽子手,这些眼里只有仇恨的极端分子,就像是黑夜里的鬼影,你越害怕,他们就越强大!

那些血腥的画面

无助的哭喊

就像注入他们身体里的肾上腺素

让这些魔鬼丧心病狂!

全世界的人们都恨透了这些恐怖分子,甚至连带他们的民族、他们的宗教一起咒骂……

可是这些不配为人的恐怖分子

依然在残害人类的路上

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认知……

就在几个小时前,圣洁的巴黎圣母院又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 一名恐怖分子举着锤子冲进了正在祷告的人群,大喊着“为了叙利亚”企图行凶……

幸好这场袭击被制止了

可是有那么多悲剧却再无法挽回

又是恐怖袭击,英国、法国、德国,现在就连一向平静安详的澳洲,也发生了恐怖袭击!

教堂、演唱会、球场、狂欢节

这些原本应该只有幸福和快乐的地方

却成了很多人永远的痛

……

难道这个世界真的完蛋了?

直到看到今天铺天盖地的一条新闻

人们沉默了

……

因为一个女孩

大家都暂时忘记了仇恨

……

大家最早在媒体上看到这张照片,是两天前。

照片上这个澳大利亚女孩儿叫科斯蒂(Kirsty Boden),今年28岁,是伦敦Guy's 医院和 St Thomas医院的护士。

伦敦时间6月3日晚上10点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当时真是澳洲的清晨。当科斯蒂在澳洲的家人看到这个新闻后,非常担心地给她打电话问平安,却发现

电话没有人接听

等了一整天

都没有等来报平安的回电……

她在伦敦的朋友无法联系上她。于是,她父母只能在社交网络发了寻人启事,还请求澳大利亚大使馆帮忙找人……

两天过去了

等来的却是一个噩耗……

英国联邦警署高级督察和澳洲外交部长亲自宣布了这个让人心碎的消息

科斯蒂被恐怖分子杀害了!

然而,科斯蒂的死因却让所有人沉默了……

由于科斯蒂上班的医院就在伦敦大桥附近,案发当晚,她就在那附近的人行道上。突然,她看到了一辆高速行驶的面包车突然撞向前面的行人,然后从车上下来几个人,拿着刀砍向人群……

当时,现场乱成一团,几乎所有人都在慌忙逃散,躲避那些疯狂行凶的歹徒。距离案发现场还有一定距离的科斯蒂本来完全可以跑开,避免这场悲剧。

可是她没有!

她看到了远处被车子撞伤,躺在地上流血的女孩,奄奄一息,垂死挣扎……

她是一个护士!

她没有办法见死不救

她做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

冲过去救人!

不顾危险去救人

这是她的第一个决定

目击者哽咽着告诉警方,当时,丧失理智的恐怖分子正在挥舞着看到,屠杀慌乱的人群!当时,所有人都在尖叫、哭喊、逃命!

只有科斯蒂逆着人流

跑到伤者身边

冷静地进行急救措施

这么多危险和威胁,她好像都看不见,一心一意地在止血、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她是一个真正的天使!

一个无私的勇士!

然而,她的善良和勇敢却激怒了邪恶的恐怖分子!其中一名恐怖分子回头看到了正在救人的科斯蒂,心生怨恨,竟然径直朝科斯蒂冲过来,在她的背上、脖子上狠狠地砍了下去!

突如其来的剧痛没有让她松手

她死死护住伤者

用自己的身躯

救下了一个人!

不顾生死保护别人

这是她的第二个决定

恐怖分子发泄完之后,又冲向了人群……

科斯蒂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离开了人世

而被她护住的伤者

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个本来可以自保的澳洲女孩

为了救一个陌生人

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她的家人和朋友知道这一切后,出了伤心,更多的是理解:

“科斯蒂就是这样一个好女孩”

“她从来都是热心的,无私的、善良的”

“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依然会选择救人!”

“换作是我们,我们一样会去救人!”

虽然柯蒂斯的死让人痛心惋惜,但她的家人表示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社会里,从小在大家的帮助中长大,所以,帮助别人都是骨子里的习惯。在那种情形下,她心里应该只有一个念头:

救人!

有魔鬼就会有天使,有坏人就会有好人。如果大家都因为害怕坏人,就放弃做个好人,那才是真的可怕!

柯蒂斯的死,也让她的同事们心碎,她们都是柯蒂斯生活中的好朋友。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个一天24小时都脸上挂着笑容的女孩儿!

护士长说,她从来没有见过柯蒂斯发脾气!不管病人多难缠,工作多辛苦,她总是最体贴,最温暖的的那一个!

她是我遇见过

最优秀的护士

最开心的女孩儿

当伦敦的人们知道了柯蒂斯的故事后,忘记了愤怒和恐慌,来到她工作的医院门前

为这个向日葵般的女孩

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

伦敦人称这个澳洲女孩儿为英雄

他们自发来悼念这位英雄

鲜花铺满了医院门前的整条街道

面对那些丧心病狂的歹徒的刀和枪,我们每一个人都脆弱地像只羔羊。但是,因为有了一些善良勇敢的人,才让一切变得不再那么绝望……

这个需要的不是英雄

而是互助的双手!

在我们生活的澳洲,总有很多这样让人欣慰的陌生人!

比如:同样不顾危险跑去救人的学生!

比如,牺牲自己帮助其他人质逃跑的咖啡店长!

又比如,这些生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陌生人!

除了这些,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小善举……

比如,跳海救人的冲浪少年!

有帮你付钱不求回报的小哥!

有帮你狠狠回击种族歧视疯子的陌生乘客!

正因为这样的陌生人

这个世界还不会完蛋!

文章来源:墨尔本生活资讯

2017年6月8日更新

 

 

 

 

本体述说。

 

 

 

 

 

这位母亲很美!

 

 

 

 

 

 

什么是量子,量子世界已来临!

 

 

量子卫星的独门绝技

龙爱量子相关产品介绍

随“量子+”节奏来一起探寻量子科学的奥秘

  有一个时代,叫量子时代,它已经走来;有一种世界,叫量子世界,它就是我们即将进入的一个全新世界;有一种技术,叫量子科技,它将涉及我们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生活常态,给予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新常态。

  量子计算机——速度革命”新飞跃,量子时代的探寻与追问

        5月3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一切经典版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上海亮相,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首次成功实现,中国科学家再次站在了创新的前沿。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甩出了那场关于“上帝到底掷不掷骰子”的主题,为人类开启了量子概念之门;进入21世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在中国飞速发展,一场新的量子革命正在到来。微观世界的运行,远比人类想象得更神秘。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十光子纠缠、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中国“量子人”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量子革命的发展史上,标注下新的印记。

  新版“神算子”有多神?——未来将秒杀超级计算机。芯片越来越小,传统计算机未来必将遭遇计算极限。求解一个亿亿亿变量(10的24次方)的方程组,利用目前的超级计算机,大约需要100年。而对类似这样的大规模计算难题,如果借助万亿次量子计算机,只需0.01秒。全新的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特有的“叠加状态”,以采取并行计算的方式,让速度以指数量级地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和陆朝阳教授等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已经比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和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运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我国新版“神算子“,预计年底可以实现操纵20个量子比特、达到目前商用CPU水平;到2020年,有望实现操纵45个量子比特的目标,向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发起挑战。“10年内,超导量子操纵有可能做到100个粒子。到那时,它对某些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达到目前全世界所有计算能力之和的100万倍,计算能力将会突飞猛进。”专家潘建伟认为,此外量子计算机能耗更低.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升空,中国沉寂千年重回创新之巅

  去年,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墨子号”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是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发射升空。该卫星从科学概念的提出到关键技术突破,从有效载荷研制到科学成果的产出,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导完成。经过长达10余年的技术攻关,创新性地突破了包括星地量子信道、空间单光子探测、高亮度空间量子纠缠光源等多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确保了卫星的成功研制,为各项科学实验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墨子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面站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并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墨子号”可以在千公里外的外太空以10kbps的速率给地面站分发量子密钥,比地面同距离光纤量子通信水平提高了15个数量级以上。该项技术突破不仅使得我国具备了对光纤无法覆盖的地区——如我国的南海诸岛、驻外使领馆、远洋舰艇等——直接提供高安全等级量子通信保障的能力,并为我国未来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墨子号”的另一前沿研究目标是在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领域:即通过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分发,首次在空间尺度检验量子力学的非定域性,并利用量子纠缠在地面和卫星之间实现量子隐形传态。通过“墨子号”的星地纠缠分发,我们能够在相距1200公里以上的两个地面站之间以1对/秒的速度建立起量子纠缠,将使得人类首次具有在空间尺度开展量子科学实验的能力,并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成为我国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对世界的又一重要贡献。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进一步扩大了世界领先的优势,并且作为我国基础物理研究和航天工程两个领域的完美结合,凸现了我国的综合科技实力。“墨子号”从研制过程到成功发射均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墨子号”成功发射后,极大激起了公众对量子科技的浓厚兴趣。包括英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英国《新科学家》、《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众多国际知名学术和公共媒体都对“墨子号”进行了专题报道,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也在其官网上对“墨子号”发射任务给出了详细的介绍。

  近日,《华尔街日报》针对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出了标题为“沉寂了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的专题文章,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龙爱量子:涉及方方面面,“量子+”将为我们带来生活新常态

  作为我国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积极参与企业,深圳龙爱量子高科,是全球第一个开展量子技术与民用接轨研究的高科技企业。据相关报道,他们已经成功开发200多种各类民用量子产品,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着疑问,大鱼号“走着看”带着疑问在近日走访了深圳龙爱集团董事长林跃庆先生。现将相关信息呈现于下,以解各位看客一份好奇之心。

  走着看:林总,从您的语言里,我们多次捕捉到“一带一路”这个关键词,请问,龙爱高科与“一带一路”到底有什么关系?

  林跃庆:“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是中国科技创新和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一次新机遇,更是我们龙爱量子创新发展路上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龙爱量子,已经准备好了,将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步调一致,开拓进取,趁势而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光辉未来,全力以赴,争创更大作为和贡献!

  当今世界,已经或正在加速度步入量子时代。5月3日,世界首台超越早期一切经典版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在上海亮相,十个超导量子比特纠缠首次成功实现,中国科学家再次站在了世界创新的前沿。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在中国飞速发展,一场量子革命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我想说,微观世界的运行,远比人类想象得更神秘。

  我们龙爱量子,为创新而生,奔创新而来,往创新而去。龙爱量子汇聚了全球数百位顶尖科学家,历经十余年艰苦攻关,于2010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颗“量母元素能量石”,标志着量子能量时代已经被我们彻底打开。由此顺延,龙爱量子相继开发了谐振转植技术,可将量母元素转植到任何产品中。龙爱量子致力于打造“量子+”产业生态体系,这是世界在进入量子时代后,在不远的未来必将重构的一种必然性生态关系,也可以说是我们生活或工作方方面面将要呈现新常态。“量子+”涉及农业、工业、医学、养生、美容、环保、能源、园林及通信等九大板块的庞大体系。完全可以说,就如同“互联网+”,量子技术可以加一切,“量子+”将带动整个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拥抱量子时代的到来

        林跃庆:以我们正在进行的量子农业为例,我们探讨龙爱如何助力中国茶业走向世界。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产茶国,总产量、总消费均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位居第二。而“一带一路”区域更是世界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地区,数十亿饮茶人口的背后蕴藏着广阔市场和巨大人口红利。但在以往,制茶企业粗放低端的生产方式影响了茶叶品质,以致茶业发展,特别茶叶出口,始终步履艰难。

  龙爱量子的“谐振转植”新技术,根据原子分子共振原理,在任何物质的“次原子量子场域”都可成为量子谐振载体,每秒可产生1010~1014次振动能量波。由于微粒子性的可随意穿透能力,高频谐振把“物质微组织结构”中的废弃物、污垢、毒素彻底剥落,并引导排出组织体外,促使物质组织内部构造更紧密排列,促进系统的正常功能性运作。

  根据这一原理,以及我们研发的量子农用灌溉产品和土壤调理剂,帮助“茶企”在源头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有机茶种植管理新标准,实验数据表明,可提高植物生长率15%,增加植物产量25%~45%,节约用水70%,节约肥料80%。它有效改善植物品质,降解土地农药残留,减少土地结板,根治植物大根病,所产植物达到食品有机标准,产品均已成功出口欧美等国,真正帮助“茶企”实现了降成本、增产量,提高品质和增加收入的多重目标。龙爱量子的“谐振转植新技术”,已经成为中国茶业出口增长的,最强大助力器。

  我们认为,在世界生产业成本高企的客观压力下,科学技术的输出将是“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旗帜下一项的重要工作。龙爱量子科技,正在全力加快创新的步伐,把量子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动“量子+”普惠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以促进一带一路区域各类企业组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我们将在资源共享、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带动传统产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的主动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走着看:据了解,龙爱“量子+”涉及农业、工业、医学、养生、美容、环保、能源、园林及通信等领域,已经真正构筑起九大板块的庞大体系。截止目前,龙爱高科已经研制开发200多种系列量子高科产品,比如:量子棒、量子餐具、量子服装、量子发动机、量子发电机、量子电筒、量子手机、量子洗衣机、量子空调,等等。量子是最小的单位,它可对任何物质做到无孔即入,即没有孔照样入。它能和任何物质成功融合到一起,并且让原物质功能或特效成几何倍放大。

  2016年,龙爱投资研制的]“永动量子发电机”,目前产品已经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后可以彻底解决电力能源短缺与火电污染问产品已经由中国龙爱高科成功开发出来,即将面向世界。这款是由中国民营企业制造发电机,让世界真正实现汽车不吃油,空调不耗电,将为人类能源科学发展史注下厚重印记。

 

文章来源:互联网渠道运营商

2017年7月21日更新

 

 

 

 

 

一朵荷花拍41年,72岁老人一生只做一事,第一张就惊艳了

 

 

一生一事,

一事一生。

莲痴

“自李唐来,

世人皆爱牡丹,

予独爱莲···”

写这篇散文时,

古人不会想到,

文中爱莲的境界,

会在千年之后,

被大洋彼岸的美国老人实现。

 

整整41年,

72岁的Bahman Farzad

镜头中嗜爱莲花。

 

有人说,

这个长得像爱因斯坦的老头,

把莲花拍出了水粉画的境界。

 

柔得似棉,

静得若水。

 

 

但极少有人知道,

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沉淀,

不求荣誉,不求赞美。

 

 

获得了众多摄影奖,

大部分都拒绝,

低调得让人疑惑。

 

 

没举办过一次摄影展,

不接受任何采访。

 

 

 

“没有为什么,

爱着,

就去拍了。”

 

 

老人也不是专职摄影师,

而是一名系统工程师,

拥有工程和计算科学双硕士学位。

 

一份工程师工作干了41年,

业余时间摄影

也拍了41年。

 

 

用的不是什么高端单反,

仅仅是一部佳能傻瓜机。

 

一部再普通不过的相机,

如何拍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境,

老人也不言。

 

 

“每个人对美的事物,

都有自己的视角和理解。

别让他人的指点,

干扰你独特的审美判断。”

 

但从其孩子的口中,

还是能得到一点线索,

不管凌晨、午夜,晴天、阴天,

每一刻,每一个场景

独特的光线都会让照片惊艳。

 

光,

是有感情的。

 

心静的时候,

荷花的美就出来了。

 

如果说最大的“投机取巧”

那就是带一点烟饼,

营造烟雾缭绕的感觉。

 

在网络普及后,

老人为了储存方便,

还把自己拍的照片上传到flickr,

收获了大批追随者。

 

偶尔也会上传几张莲画,

心中有莲,

没学过绘画的他,

画出的莲花也充满绽放的炽烈。

 

不幸的是,

就在去年7月,

荷花盛开的季节,

老人突发急病离世。

去世前一天,

他还起了大早去拍莲。

 

一生一事,一事一生。

自知、自制、纯粹,

人生不长,时间不多,

永远把热情留给最爱的人和事。

文章来源:非凡君 艺非凡

2017年7月21日更新

 

 

 

 

 

庄子:不能享受孤独的人,不配拥有自由

 

庄子说:“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接近自然状态。

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

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超拔的人,以孤独来成就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孤独是一种最本质最昂贵的自由。因为只有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不能享受孤独的人,不配拥有自由!

杜拉斯说:“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

庄子的书,就是孤独的暗夜之中,大声唱出的一首自由之歌。

白落梅说:“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其实,享受孤独和自由,就是在享受人生。

 

享受孤独,与世俗相处

庄子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的精神境界高,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时庄子并不是隐士,而是混俗人间,藏身于人群中。

庄子钓鱼,看鱼儿游来游去,能感受到鱼的快乐;一段时间以编草鞋为生,有时穷得去借粮食,却不妨碍他的快乐和自足。

享受孤独,最能体现庄子的精神在俗世生活中的历练。

享受孤独,是清淡恬然的欢愉,与物质无关,与利益无关,它应是一种心灵的修行,无需豪情壮志,却需豁达之心;无需禁欲绝俗,却需冷静自持;无需归隐山林,却需淡泊名利。

庄子把心灵自由看得比名利地位要重要得多。

当楚王派使者来邀请他担任楚国相时,庄子正在钓鱼,对使者他讲了一个典故:一只龟死后,它的尸体被放在庙堂之上,受人祭拜,尊之为“神龟”。

庄子问两位使者:“对这龟来说,是死后留下尸骨让人崇拜好呢,还是活着在泥水里撒欢好呢?”

两位使者说:“还是活着在泥水里撒欢好!”庄子说:“你们回去吧,我也选择在泥水里撒欢!”

享受孤独,顺人不失己

庄子讲了一个“虚舟(空船)”的小故事:

有一方舟在渡河行进,突然被一条船撞上,方舟上有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立即向撞来的船高喊着要对方回避,一呼不听,再呼不听,到了第三次呼喊时,便骂声连连,就在此时却发现撞来的船上,竟然空无一人,不仅骂声停止,而且哈哈大笑起来!

人如果能像虚舟那样在世上遨游,就不会触犯任何人。

庄子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如果我们怀有一颗自足的心,顺人而不失己,不有待于外物,那么就像小船一样,虽然几番风浪,却不会沉下去,在风平浪静之后,仍然可以保持着本来的状态漂浮在水面上,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将狂风暴雨都容纳进内心,却不为之困恼和苦闷。

享受孤独,是一种心境,“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不过分严苛,也不过分放纵,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一切。

享受孤独是一种姿态,是一些人行走于纷繁世间的姿态,不急不缓,享受一季花开的明媚,守候一季飘雪的纯澈;不被浮名蒙蔽双眼,不让虚伪遮住心灵。他们谦恭,温雅,与世无争,但他们有傲骨,有锋芒。

 

享受孤独,与造物者游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浩瀚宇宙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这时空里卑微如尘土。

我们生在世界是孤独的。这孤独是多么强大的存在,它不屑于成为你无病呻吟的措辞,而是你头顶之上笼罩万物的苍穹。

这孤独是上天的赏赐,不会带来什么,貌似也不会带走什么,但却在那惊鸿一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荒芜。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认为,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必须突破自身局限,视死生为一途,和宇宙融为一体,才能获得绝对自由。

庄子说,“在上与造物者同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

所谓绝对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的是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

文章来源:中国风文化 国风圈

2017年7月21日更新

 

 

 

 

 

佛说: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心放平了,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

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

懂得了因果,也就掌握了改变命运的方法。不要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要求自己。

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学会面对现实。我们学会面对了,就不会那么烦恼,不会那么痛苦了。

不放弃任何人,不放弃任何事,这才是圆满。顺境和逆境是凡夫分别出来的。如果你执着了,心动了,这就是逆境;如果你放下了,心不动,一切都是顺境。

大富大贵不难,平平安安难;吃喝玩乐不难,自由自在难!放下不是放弃,轻松不是懈怠,自在不是放逸,随缘不是随便,不执着不是不认真。

你越要,它离你越远;你越不要,它离你越近;你真要的时候都不来,你真不要的时候什么都来。

不要混日子,样样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来做,这就是修行!

现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结果什么也没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还是家外的事,个人的事还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种缘分。遇到了,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珍惜。

我们就是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与想法了,所以总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在患得患失中烦恼痛苦。

想得开一点,好也不可能永远地好,坏也不能永远地坏,都会变。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开了,这就是聪明,这就是智慧,这就是解脱。

不管面对什么事情什么现象,你的心永远那么平静,永远那么清净,这叫解脱。

让你的心不追随过去不迎接未来不执着现在的时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风刮着沙,风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文章来源:我佛慈悲

2017年6月20日更新

 

 

 

 

 

中国人这三本书,养大格局,成大境界,教子必读。

 

 

 

1. 读《周易》,读懂传统文化的根。

《周易》是传统文化的纲要,是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石。

读《周易》,就是给我们打开另一片天空,让我们多个思维方式看待世界,周易这本书,增加我们生命的维度。

时、位、命:“时”指的是时机、时势;“位”指的是位置、地位。时与位的结合便是人生的处境或者说是境遇。

打个比方,时跟位就如同笛卡尔坐标系中的X,Y坐标,坐标确定就可以找到唯一对应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就是人的处境。

而一个人的“命”则代表了他的方向,这种方向有来自主宰力量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也有来自自己的,如我们常说的“安身立命”、“正位凝命”。

读《周易》,让我们更能明了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使命和道路,有一个通达的人生。

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不离阴阳,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发展规律。

阴阳,是中国人的一种上通天地、下达幽微的独特思维方式和深邃智慧,堪称天地间最大的学问,人生最高的原理。

变化:《周易》是一部讲变化的书。《周易》中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可以说,读《周易》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学到不断适应现实世界的方法。

易象:中国人的道都是悟出来的,西方人的道理、科学是推理出来的。理解中国文化,离不开易象思维。

易象思维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形成的总源头。

“易者,象也”,用象可以透过外在的形象,发现万事万物相互间合一的本质。于是,周易就是一种从现象到本质,即能分析又能合一的看待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

2. 读《道德经》,大气做人,养大格局。

《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

悟道:道是生养万物的本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出气,气又分化为阴气和阳气;阴阳两气、阴阳交合所生的阴阳之气,加起来就是三,这个三分化衍生出了万物。

道不仅是产生万物的最高存在,还是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反者,道之动。”(第40章)意思就是万物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都是根据道的规律进行的。

道是永恒不变的。万事万物,因为有生,所以就会有发展和灭亡种种变化,而道自身不生不灭。

万物灭亡后,都要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这个万物的根就是道,道就是万物灭后最终的归宿。

悟柔弱: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

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

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

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

老子用了一个词非常形象:驰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悟虚静:《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

虚和静是道的特征,一个人越是接近大道,致虚极、守静笃的功夫就越高。

古人云,虚能容万物,静能生百慧。虚静是道家最为高深的修行和修养。

3. 读《论语》,把握幸福生活。

钱穆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在《论语》中,孔子教给我们太多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孔子不论鬼神,专注把人间的道德、德行发挥到了极致。

如果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能按照《论语》中讲的去做,一定能把握住现世的幸福生活。

仁义: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忠恕:中国儒家伦理范畴,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

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中庸:孔子说“过犹不及”。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做过头了,等于没做到,弄不好还会更糟糕。

怎样才对?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

凡事恰到好处,就是中庸之道。孔子有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这里的“质”指内在的品质,“文”指外在的礼仪,这句话的意思是:

一个人如果内在的品质多于外在的礼仪(只注重内在修养,不注意外在礼仪),就显得粗野;

外在的礼仪多于内在的品质(只注重外表的礼仪,不注重内在的修养)就会显得做作,最好两者都有,内外兼修,恰到好处,这才是君子的形象。

《周易》《道德经》《论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三本书,也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所在。

文章来源:洞见

2017年6月14日更新

 

 

 

 

【破窑赋】

 

 

吕蒙正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扇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

非运不能腾达。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实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尧舜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楚霸英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柔弱,竟有万里江山。

晏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齐名相;诸葛力无缚鸡,出作蜀汉军师。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夷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女;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

水不得时,波浪不静;人不得时,限运不通。

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衣服虽破,常有礼仪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初贫君子,天然骨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福禄岂能强求,富贵谁人不欲。

 

 

最美的风景不在高处。

2017年7月9日更新

 

 

 

 

什么叫高人?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语道破天机的人

 

  什么叫高人——      

  就是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一语道破天机的人。

  延安时期,毛主席测问胡耀邦什么叫军事?胡回答了书本上解释的很多东西。主席说:“没那么复杂吗,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主席又问:什么叫政治?胡耀邦又洋洋洒洒说古论今。主席笑着说:“没这么复杂,所谓政治,就是让对手下来,咱们上去! 

  主席又问什么是宣传?胡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主席不屑一顾地说:没那么复杂!所谓宣传,就是要让大家都认为咱们好,别人不好。

  主席又问什么是爱情?胡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主席笑了笑说:没那么复杂!所谓爱情,就是想一起睡觉。  

  文章来源:贡旨酱酒GZ982231133.

  2017年7月9日更新

 

 

 

 

 

 

 

 



  林家樂的易學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 叔本华

我的生命不结出美善的果子,谁赞赏我都没意义。假如我的生命结出很多美善的果子,谁批评我也没意义。
—— 约翰·班扬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