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商學 > 不敢和人谈钱,是你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白说商
泉州历史文化微言 ── 林家乐
许贻铭用林家乐的学说回应央视白岩松“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泉州演讲
最高的管理学
富人一直富,穷人一直穷?
什么叫目标?什么叫事业?
为什么需要赚钱?
林家乐对梁继璋《家训》的回应
林家乐对比尔•盖茨《五大告诫》的回应
人类社会到底要向何处去?
心灵是有品级的!
不敢和人谈钱,是你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商海偶拾
唐朝大老板~[强]
马云、姚晨《都挺好》!!
中国私企倒闭的20大原因,太精辟了!
 

不敢和人谈钱,是你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买碗(看完你会醒悟)

 

  一个年轻人去买碗。

  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

  碗与碗之间相碰时,

  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

  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

  他几乎挑遍了店里所有的碗,

  竟然没有一只满意的。

  就连老板捧出的自认为是店里碗中精品,也被他摇着头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板很是纳闷,问他老是拿手中的这只碗去碰别的碗是什么意思?

  他得意地告诉老板,这是一位长者告诉他的挑碗的诀窍:

  当一只碗与另一只碗轻轻碰撞时,

  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

  一定是只好碗。

  老板恍然大悟,拿起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

  “小伙子,你拿这只碗去试试,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

  他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

  他手里拿着的每一只碗,

  都在轻轻地碰撞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惊问其详。

  老板笑着说:

  道理很简单,你刚才拿来试碗的那只碗本身就是一只次品,你用它试碗那声音必然浑浊。

  你想得到一只好碗,首先要保证自己拿的那只也是只好碗……

  就像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的碰撞一样,

  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

  需要付出真诚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

  自己带着猜忌、怀疑,甚至戒备之心与人相处,就难免得到别人的猜忌与怀疑。

  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前提条件是:你应该与人为善。

  你付出了真诚,

  就会得到相应的信任。

  你献出爱心,

  就会得到尊重。

  反之,你对别人虚伪、猜忌甚至嫉恨,别人给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墙和一颗冷漠的心。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只碗,碗里盛着善良、信任、宽容、真诚,也盛着虚伪、狭隘、猜忌、自私……

  请剔除碗里的杂质,

  然后微笑着迎接另一只碗的碰撞,

  并发出你们清脆、爽朗的笑声吧!

  做最好的自己,

  才能碰撞出最好的别人! 

  图文丨来源网络

  2018年12月9日更新

 

 

 

 

 

  影响他人的唯一办法就是谈论他们的需求,并告诉他们如何满足这一需求。

  ——卡内基

 

 

 

 

 

 

“暴君”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帝国,发出宣战怒吼!

 

  2018年世界500强榜单出炉:华为跃居排行榜第72位,其营收相当于百度、阿里、腾讯之和,是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500强企业,真是牛叉——所以今天想谈谈华为老大任正非。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

任正非是个“暴君”。

有多暴?

随便讲三个例子。

第一个:让北大才子滚蛋。

一个北京大学毕业的才子,

刚进华为,踌躇满志,

就公司经营战略问题,

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

本以为老任看后会热泪盈眶,

谁知道他火冒三丈,

提笔批复了一句话:

“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第二个:大骂副总裁。

公司要接待某个重要人物,

几位副总裁准备了汇报稿子。

任正非拿起稿子,看了没几行,

“啪”地一声扔到地上:

“都写了些什么玩意儿!”

老任把鞋脱了,光着脚,

像怪兽一样走来走去,

边走边骂,足足骂了半个小时,

没人敢吱声,

总裁办主任严慧敏当场就哭了。

然后,老任叫郑宝用来重写,

郑宝用写了几页,他看后点头说:

“到底是郑宝用,写得不错。”

然后他指着郑宝用说:

“郑宝用,一个人能顶10000个。”

再转身指着另一位副总裁说:

“你,10000个才能顶一个。”

第三个:让副总裁跟老婆离婚。

华为曾经的副总裁李玉琢,

写文谈过一段辞职往事——

任正非开门见山地质问:

“你的辞职报告我看了,你对华为、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

李玉琢解释说:

“我没什么意见,

华为给了我很多机会,

你也对我悉心培养,

我感谢都来不及呢。

只是我身体吃不消了,

病了都没人给一口水,

突然死了都没人知道。”

任正非很愤怒:“假话,我不听!”

过了一会,他挽留说:

“你在华为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做……”

讲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打断了他:

“任总,非常感谢你谈了这么多,

但是我不想拖累华为。

另外,我爱人又不在身边,

我已经七年单独在深圳。”

他说:“那你可以叫你爱人来深圳工作嘛!”

我说:“她来过深圳,呆过几个月,不习惯,又回北京了。”

任立刻说:“这样的老婆你要她干什么?”

李玉琢在文章里感叹:

“任正非脾气很坏,

是我见过的最为暴躁的人。”

▲ 青年任正非 


“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罗奇,

率领投资团队访问华为总部,

但任正非没有亲自出面接待。

事后,罗奇有点愤愤地说:

“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

但任正非脾气可真够暴,

怼了罗奇一句极不好听的话:

“他罗奇又不是客户,

我为什么要见他?

如果是客户的话,

最小的我都会见。

他带来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呀?

我是卖设备的,

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

罗奇实在是不了解老任,

老任是一个把客户需求当做宗教信仰的人。

华为制定了一个“干部八条”,

第一条就是:把精力放在为客户服务上。

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 科研尖兵任正非  

任正非有多重视客户?

随便讲一个例子吧。

有一次,华为接待一位重要客户。

当时,会议室温度偏高,

于是行政通知深圳物业中心来调下温度。

物业中心的人来了,

把温度调下来后就走了。

会议开始后,

因为稍微有点冷,

主宾打了几个喷嚏。

你猜任正非是怎么处理的?

立即把深圳物业服务中心部长降了职,

“奖金、股权全部下调。”

其实会议室温度跟他并没直接关系,

而且他还是华为元老级员工,

但任正非就这样将他办了。

▲ 华为最早的办公室  

华为创业早期的时候,

一个邮电局小科长到深圳考察,

任正非请他吃饭。

本来公司旁边就有大排档,

但老任却要亲自炒菜给他吃。

“请他吃饭也花不了多少钱,

但我亲自下厨炒菜,

客户就有被重视的感觉。”

那时候,华为只有一辆车,

如果任正非有事要出去,

但同时又来了一个客户,

那毫无疑问,车是要去接客户的。

▲ 任正非与早期员工  

华为内部流传着一个“车的故事”。

有一年,任正非去新疆办事处视察,

当时华为的新疆办主任,

是一位刚从一线提拔起来的新官,

对任正非不是很了解。

为了表达对任正非的重视,

他租了一辆加长林肯去机场迎接。

任正非刚下飞机,

一看轿车,人就炸了,

“浪费,浪费,纯属浪费。”

然后指着主任的鼻子就开始骂:

“为什么你还要亲自来迎接?

你应该待的地方是客户办公室,

而不是陪我坐在车里。

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

你应该把时间放在客户身上。”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

“屁股对着老板,眼睛才能看着客户。”

这句话,塑造了华为人的工作价值观。

▲ 1991年的任正非  


“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一个日本专家入职华为,

第一天召集手下开会时,

无比严肃地说:

“声明一下,

我是个工作狂,经常加班。

所以在和大家共事的时候,

会占用大家大量非工作时间,

请大家配合我的工作!”

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三个月后,日本专家辞职了,

离开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

“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他太不了解华为了,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

“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李玉琢进入华为的时候,

被安排去莫贝克当老大,

当时的莫贝克,

是华为旗下一个寄生企业,

连基本工资都发不起。

任正非给李玉琢下令:

“三年时间,把莫贝克办成通信电源行业的中国第一。”

哪知道才过了没几天,

任正非就在干部会上说:

“要把莫贝克做成亚洲第一。”

李玉琢急了:“你不是说中国第一吗?”

任正非赖账:“我说过成为‘中国第一’的话吗?”

过了没多久,老任找李玉琢谈话:

“你们这些干部员工,

除了50人是莫贝克开工资,

其他90人,包括你在内,

都在华为拿工资,这不合适吧?

你们所有人都应该由莫贝克开工资。”

李玉琢一听就急了:

“当时我们去莫贝克创业时,

你保证过,待遇三年不变。

现在才过了9个月,怎么就反悔了?”

哪知道任正非狡辩说:

“我说三年不变是指工资标准不降低,

可不是说由华为开支三年。

你们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

应当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员工。”

李玉琢气得差点喷血,

但心里也升起一股豪气:

“好,以后我们自己开工资!”

那一年,莫贝克创造了5000万利润。

▲ 奋斗者协议  

进入华为的新员工,

要签一个著名的《奋斗者协议》。

协议条件非常苛刻:

“我自愿申请加入公司的奋斗者,自愿放弃所有带薪年休假,自愿进行非指令性加班,自愿放弃产假(陪产假)和婚假……”

任正非就是这么强势。

“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

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你过去可以娇生惯养,

但加入华为就不可以。

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

娇生惯养的回去找爹妈!”

华为有一种“垫子文化”,

每个人都常备一个垫子,

任正非办公室也有一个小床,

加班的时候拿来席地而睡。

有人抱怨在华为上班太累了,

任正非就怼了这么一句话:

“为了这公司,你看我这身体,

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都有了,

你们身体这么好,还不好好干?”

很多人都不知道任正非有多拼,

他曾经还动过两次癌症手术。

1992年,华为生死存亡之际,

任正非站在办公室的窗边,

一字一顿地对干部们说:

“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

我就从楼上跳下去,你们另谋出路。”

▲ 任正非排队打车  

在华为,如果你要出差,

一定不要选择在上班时间坐飞机。

“别笑,真事儿。

你如果出差,

要么坐早上9点之前的飞机

要么坐晚上6点之后的飞机。

如果你工作时间坐飞机,

那么通报里就会出现你的大名。”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长期艰苦奋斗。

尤其是创业时期的华为,

特别倡导和激励“艰苦奋斗”。

“一个团打山头,你打不下来,

当场就把团长撤了,让连长当团长,

最后山头真的打下来了,

这个团长就给连长当了……”

正是这样的一种激励和倡导,

老任把华为员工调教成了凶猛的狼:

为见一个客户能死磕门卫三个月,

在某国政变的枪声中讨论技术方案,

在塔利班的迫击炮下修复网络,

在俄罗斯,华为四年没有一单生意,

西门子、阿尔卡特都撤资了,

但华为人始终坚守在西伯利亚,

最后将业务做到了十几亿美元。

▲ 任正非排队打饭  


“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任正非非常重视人才。

1993年,华为自研业务启动不久,

老任就要手下广揽人才。

老任去北京研究所视察后,

很生气地对所长刘平说:

“你们怎么才这么一点人呀,不是叫你多招工程师吗?”

刘平说:“害怕人多了没事干。”

任正非顿时厉声发火:

“叫你招你就招,没事做,招来洗沙子也可以。”

那时候,华为并不富有,

但他贷款给工程师发工资。

为什么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

那时候都愿意跟着老任干?

因为老任特别喜欢发钱。

华为有不少老员工这样说,

“那时候薪水涨得很快,

有人一年涨了7次工资,

刚进公司时月薪560元,

年底加到了7600元;

有人一年涨了11次,

最多的是一个研发部门,

所有人一年加了12次工资……”

华为是任正非一手创建的,

但你知道他占多少股份吗?

只有1.01%。

其余98.99%的股份,

都属于华为的员工,

每年都可以享受分红。

我们来看看华为2017年财报:

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6036亿元,

支付员工工资、福利及奖金1402.85亿元,

华为有18万员工,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是77.94万元。

平均年薪77.94万元,

老任可真是大方啊!

2016年,华为在南京高校招聘的合同曝光。

你知道一名应届生年薪多少吗?

曝光合同显示:28.8万。

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说:

“我们从14万到17万起薪,

最高到35万人民币每年。”

这话真是霸气。

更霸气的还在后面。

你知道华为年薪超100万的有多少吗?

超过1万人。

你知道华为年薪超500万的有多少吗?

超过1000人。

华为CFO孟晚舟演讲时说:

“以前,我们是按学历定薪。

现在,我们是按价值定薪。

牛人年薪也不封顶。

你有多大雄心、有多大能力,

我们就给多大的薪酬。”

“以奋斗者为本。”

这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所以老任有一句名言:

“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有一个小伙子,

在手机销售任务200万目标下,

将销售额做到了1.3亿。

有一个小伙子,

在非洲一干就是十年多。

有一个巴西籍员工,

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

为公司节省了3000万美金税费。

…………

为什么大家这么拼?

因为华为员工都知道一点——自己对自己的绩效负责。

“只要做好了这一点,

公司一定不会亏待我。”

任正非一点也不心疼钱,

老任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员工感谢华为,

那我相信华为是做错了,

一定是我给他给多了。”

言下之意就是,

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收入。


“不做企业明星,只做明星企业。”

中国有四个顶级圈子。

第一个是“华夏同学会”。

成员有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永好、王健林、冯仑、郭广昌、李东生、柳传志等人。

第二个是“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主席是柳传志,

成员包括王石、马蔚华、马云、郭广昌、王健林、牛根生、俞敏洪、李书福等人。

第三个是“江南会”。

由冯根生、郭广昌、沈国军、鲁伟鼎、宋卫平、丁磊、陈天桥、马云等八位浙商发起。

第四个是“泰山会”。

会长柳传志,理事长段永基。

中国商界大佬,

几乎都加入了这四个圈子。

只有一个人例外——任正非。

“不结盟,不建圈子,

也不走圈子,同时警惕圈子。”

这是任正非的坚持。

不仅不进圈子、不拉圈子,

老任还有意与政界保持距离。

一次,一位副市长来拜访他:

“为了帮助企业发展,你认为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任正非的回答让人大吃一惊:

“政府对企业最大的帮助,

就是什么也不要做,

只要将城市的路修好,

公园和道路旁边的花草种好,

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帮助!”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爆料:

“华为小有名气的时候,

朱镕基总理到华为视察,

一看,觉得不错,

立马就对任正非说:

你要什么条件我支持你,

给你解决3亿贷款好不好?

任正非当着朱总理面说好好好。

后来,我们要落实总理指示时,

任正非却坚决不要,

他不愿意跟政府挂得太紧。”

许多创业者和企业家,

都乐于参加活动、颁奖领奖、培训讲学,

但任正非一点不感兴趣。

2004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要颁奖给任正非。

任正非知道后,

派了一位高层去央视公关,

坚决要求把自己撤下来。

“不做企业明星,只做明星企业。”

这是任正非的做事理念。

正是始终坚守这一点,

他才有大把时间考虑华为的发展。

“高科技企业以往的成功,

往往是失败之母,

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学不好的人,滚回去做工程师。”

华为管理顾问吴春波,

讲过这么一件趣事:

“任正非开始换车了。

他一开始开的是二手标致,

拉着我没事兜风。

后来换了一部宝马,

有一天,在深圳大街上,

他把天窗打开,

超了郭士纳的车,

然后问郭:开过宝马吗?

郭士纳不理他,

老任又问,郭士纳还不理他。

第三次问,郭士纳说:你要表达什么?

老任说,宝马的刹车在哪里?

这就是当年的华为,

只学会了高速成长,

但没有学会对成长的管理。”

任正非意识到这一点后,

决定改造华为——“把这帮土八路改造成正规军。”

怎么改造?

“学英国的制度、美国的创新、日本的精益、德国的规范。”

于是任正非开始引进——

IBM的管理模式,

微软的述职制度,

丰田的精密生产,

毕马威的财务体系。

这些引进,你猜任正非花了多少钱。

40多亿。

这么下成本改进管理,

也算是旷古绝今了。

但这个引进,遭到了很多员工的反对:

“西药真的管用吗?”

“土鳖就是土鳖,再怎么改造也变不成海龟。”

“穿上美国鞋的狼群,会不会走火入魔?”

任正非一听,火冒三丈:

“我最痛恨‘聪明人’,

认为自己多读了两本书就了不起。

不愿学习的人,

就种地去,靠边站。

学不好的人,滚回去做工程师。

不适应的人下岗,抵触的人撤职。”

任正非一拍桌子,没人敢吱声了。

于是华为就这样完成了改造。

“完成这次改造后,华为国际化之路的大门被打开了。”


“谁再胡说多元化,谁下岗。”

2000年之后,

深圳房地产发展得很快,

于是,部下给老任建议: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

就能轻松实现一百亿利润。”

但任正非一口就回绝了:

“挣完了大钱,

就不愿意再回来挣小钱了。”

2010年之后,

华为周边开始建新城,

又有部下向老任建议: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

就能轻松赚取一百亿。”

任老板一听,拍桌子吼道:

“华为不做房地产这个事,

早有定论,谁再提,谁下岗!”

从此,再也没人敢提房地产。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

拿着凑来的21000元,

在深圳一个烂棚棚里创立了华为。

他有一个大欲望——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任正非把“大欲望”称为“主航道”。

1998年,华为出台了《华为基本法》。

这个《华为基本法》,

就是华为公司的“宪法”。

基本法的第一条就是——“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中途,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

中途,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

中途,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

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

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

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

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

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正是因为老任始终坚守“主航道”,

不为两岸的花香所动,

“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像阿甘一样单纯和专注,

华为才成了今天的华为。


“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华为发展史上,

有过两次“血洗”事件。

所谓“血洗”——就是重新竞聘上岗。

竞聘不上,就离职,

华为开出丰厚的赔偿金。

这两次“血洗”,

华为都有数千人离职。

为什么要搞“重新竞聘上岗”?

任正非想清除四种人:

●躺在功劳薄上不思进取的人

●没有在工作中使出全力的人

●混日子的人

●与公司价值观不符合的人

很多人不想走,说: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老任听了,就怼道:

“屁话,什么叫苦劳?

苦劳就是无效劳动,

无效劳动就是浪费,

我没有让你赔钱就不错了,

还胡说什么功劳?”

有人大骂任正非:“你这是卸磨杀驴。”

任正非拍着桌子回应说:

“30来岁年轻力壮,不努力,

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不光是普通一线岗位,

管理岗位一样面临淘汰。

“管理者每年末位淘汰10%,

淘汰不是辞退,

可以进入战略预备队竞争其他岗位。”

竞争不上,就走人。

对于管理者的管理,

任正非那是相当严苛。

一个管理者写了一篇报告,

任正非看了之后,

用大红笔在上面批示:

“臭、很臭、非常臭!”

老任有一天碰到一位财务总监,

有点揶揄地对他说:

“你最近进步很大。”

财务总监心头正乐呢,

任正非就补了一刀:

“从特别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任正非为什么像个暴君?

“为了保持华为人的狼性。

如果一个公司都是喜羊羊,

没有战斗力,缺乏奋斗精神,

都贪图享受,都在等靠要,

再好的公司也会坐吃山空。”


“还过个屁年!”

2016年1月份,

华为内刊刊发了一篇文章——《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

文章主要是抱怨财务部门:

如财务审批流程太复杂,

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

如存在一些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流程。

任正非读完这篇文章后,

给财务部门写了这样一段话:

“据我所知,

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不知从何时起,

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

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措辞之严厉,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财务部门被说得无地自容。

你猜财务部门的老大是谁?

就是老任的女儿孟晚舟。

老任发起火来,

那可真是六亲不认。

2017年底,马上就是元旦了,

华为开了一场节前座谈会。

老任让各部门老大,

聊一下这一年的感悟得失。

年终盘点,本是件高兴事,

但老任听完之后却大发雷霆。

为什么发飙?

因为这些总结不实在。

这次总结,大概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邀功求赏型。

“花90%的内容来总结业绩,

只用10%的内容来谈不痛不痒的问题。”

第二种,指鹿为马型。

“说存在的问题很严重,

客户意见很大,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给客户提供了很多服务,

客户没事干了,所以意见很大。”

第三种,避实务虚型。

“人工智能讲了好几遍,

‘云’也讲了好几层,

扫码,打赏,随心

貌似已经探索到最尖端的前沿科技,

但就是不讲实实在在的工作做得咋样。”

老任听完总结后,

拍着桌子怒吼道:

“还过个屁年!”

▲ 自罚100万  

2018年1月17日,

任正非签发了一个通报文件:

因部分单位发生了业务造假行为,

任正非对管理层进行了处罚:

他自罚100万,

让其余四个副总裁各罚50万。

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老任总喜欢找别人和自己的麻烦?

老任说过这么一句话: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

才有广阔的胸怀;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

才有光明的未来。

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

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

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坚持自我批判——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老任为此制定了一个“干部八条”:

●我绝不说假话,不捂盖子……

●我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不作为……

●我绝不动用公司资源,为上级或家属办私事……

……

“没有自我批判,就没有华为。”


“暴君也有柔情!”

任正非是个铁血暴君,

但他偶尔也温情脉脉。

1997年,华为市场部秘书处主任杨琳,

在旅游途中出车祸去世。

任正非悲不自禁,

写了一篇《悼念杨琳》:

“萤火虫拼命发光的时候,

并不考虑别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脸,

光是否是他发出的。

没有人的时候,他仍在发光,

保持了华为的光辉与品牌,

默默无闻,毫不计较

1999年10月初,

李玉琢三次提出辞职,

任正非都极力挽留,

但最后李玉琢还是走了。

这一年12月,

任正非派了三元大将,

三次赴京请李玉琢回来,

但最终都被李拒绝了。

三顾茅庐都请不回,任正非想必很生气吧!

华为有一个规定,

12月31日以前离开公司的,

不能发上一年的奖金和分红。

像李玉琢这个级别的人,

奖金及分红应该超过200万。

但李玉琢万万想不到,

“后来郭平告诉我,

任正非直到2000年元旦之后,

才让孙亚芳在我辞职书上签字,

就是为了让我拿到1999年奖金。

那年的奖金,

是我在华为拿得最多的一次。”

2017年春节,

73年的任正非,

选择到玻利维亚度假。

玻利维亚是高原地区,

气候比西藏还要恶劣。

老任为什么要选择去这个地方度假呢?

因为那里有华为派驻的员工,

他要去那里看望他们。

利比亚开战前两天,

老任飞往那里看望员工。

阿富汗战乱危险时期,

老任飞往那里看望员工。

北冰洋开始转冷的时候,

老任赶去那里看望员工。

老任做过一个承诺:

“只要我还飞得动,

就会到艰苦地区来看你们,

到战乱、瘟疫地区来陪你们。

我若贪生怕死,

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

拾壹

任正非宣战怒吼,不做亡国奴!

横刀立马,唯有任正非,

这是一个真正的王者,

也是一个不屈的斗士,

今天他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刷屏了!

任正非刚刚在华为内部讲话,

可谓气贯长虹,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作出了判断,

并对中美竞争作出了非常冷静的分析,

发出了自己的怒吼。

1、他说,投降没有出路,从来亡国奴就是人人蹂躏。

2、华为整个公司嗷嗷叫,不怕谁,

我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不做亡国奴。

3、每条战线要收缩一些边缘性投资,

同时在关键领域加大投资,避免生命线被卡住。

4、敢于和美国赛跑,现在到了提枪跨马上战场的时候,

要把英雄选出来,没有英雄就没有未来。

5、美国现在非常排外,会有一大批科学家离开美国,

我们敞开胸怀,容纳人才,他们想住哪,我们就安置在哪。

这次任正非的讲话,虽然是在华为内部的讲话,

但还是流出来了,使得当前国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敢于亮剑,敢于与美国竞争,当亡国奴没有出路,

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这就是任正非的骨气!

任正非的讲话,震动了国内,

而华为最近在芯片领域的突飞猛进,

则震动了全世界。

国外媒体报道,世界知名互联网公司美国微软宣布,

正准备采购华为的人工智能芯片,

也就是AI芯片。

微软作为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这一次微软出手,

彻底奠定了华为在AI芯片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是真正在踏踏实实做事的企业,

是真真正正在为了民族崛起而奋进的企业,

从来没想到要将自己放到聚光灯下,

而是苦心积虑寻求突破。

华为为了开发芯片,

已经悄悄进行了十四年,

投入了一千多亿人民币,

是真正的大手笔,大投入,

只做不说,不破楼兰誓不还。

在2004年的时候,任正非就开始布局芯片研发,成立了研发部门。

当时,很多人嘲笑华为,

认为华为不能研制成具有世界水平的芯片。

而现在,曾经嘲笑华为和任正非的企业,

要不消失了,要不就陷入了苦苦挣扎的陷阱,

孰高孰低,早已立判。

十年磨一剑,从2004年到2014年,

华为第一代麒麟芯片终于问世,

虽然有很多不足,但是终于破茧而出。

2018年8月31日,华为麒麟980芯片震惊了世界,

因为这是领先世界的高科技芯片,走到了行业的最前沿,

超越了西方国家的公司。

紧接着,微软宣布采购华为AI芯片,

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彻底站在了芯片科技的顶峰,

真正成为了芯片巨人。

一个国家的芯片行业如果不崛起,

就会随时被美国掐断,

会中断国家的发展之路,

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是中国的芯片进口,

已经超过了原油进口,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行业,

每年进口芯片金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

在中兴沉沦,特朗普颐指气使的时候,

一些动摇和丧失自信的时候,

中国华为的芯片,犹如划过天空的一道闪电,

振奋了国人,民族精神为之一振。

中国要想进入发达国家,

需要在高科技领域获得真正的突破,

有着强大的竞争力,要想突破,

我们就必须需要华为这样的企业。

中国没有哪个企业像华为这样,

是真正的全球领先型科技企业,

每年一千多亿的科研投入,石破天惊。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热衷于上市,

一旦上市就被资本绑架,

他们只知道追求利润,为了让利润增长,

就减少研发投入,目光短浅,

导致了竞争力越来越低下。

只有华为和任正非,清楚的认识到资本的贪婪,

没有让华为上市,没有让资本绑架公司的发展,

没有被短期目标裹挟而丧失公司长远的发展目标,

大手笔的投入科研,埋头苦干。

中国还没有哪个企业家,像任正非这样,

具有如此高度、深度的思考能力,

具有预见性的哲学思维,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这是中国企业家们必须学习的榜样。

我们需要更多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哲学家,

真正进行深度的思考,

将企业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如今,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家加入到这个行列,

任正非之后,马云也宣布大力进军芯片行业,

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

这次,特朗普对中国的打压,

反而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机会,

反而会激发了中华民族最优秀儿女的高昂斗志,

唯有奋斗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悲观,

不要遇到一点挑战,

就想投降,投降没有出路,

亡国奴没有尊严,只会被人蹂躏,

要敢于亮剑,提刀跨马杀敌。

近日,孟晚舟事件爆出后,

迅速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热点。

华为也就此发表了声明:

近期,我们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在加拿大转机时,

被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暂时扣留,

美国正在寻求对孟晚舟女士的引渡,

面临纽约东区未指明的指控。

关于具体指控提供给华为的信息非常少,

华为并不知晓孟女士有任何不当行为。

公司相信,加拿大和美国的法律体系会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结论。

华为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

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

有评论认为,华为的声明理性、克制、专业,彰显着国际企业的格局和风范。

舆论普遍认为,

作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且是真正在残酷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全球化科技企业,

华为或将面临又一场硬仗,

但它决不会是中兴的命运。

如事件最终真如部分舆论所言,

美国要用流氓手段打压华为。那么:

任正非不会屈服,

华为人不会屈服,

中国不会屈服。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附:任正非最新讲话:

  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才能获得未来二三十年的和平

  10月19日,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公司第四季度工作会议上做了长达3500字的讲话,讲话题目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畏一切艰难困苦》。主要内容如下:

  一、不要把当前形势看得过于悲观,目前我们最重要是苦练内功,提高能力和效率,才能应对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有信心,不要把当前形势看得过于悲观,形势总体还是好的。我们处于信息社会,信息流量空间的增加还极其巨大,即使个别地区不接纳我们,也不影响在流量扩大时,我们的机会。信息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其实现在谁也不清楚,是不是大量的像大气环流一样的信息环,人类社会中还有大量循环根本没有研究清楚。

  每个循环的认知,就是流量巨大的增加,越拖越大,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管道、超级优秀的搜索引擎、好的时延。我们不是志满意得的时候,而是我们追不上时代。

  比如,美国有家小公司正在研究用人工智能让智障儿童集中注意力(脑神经)来听课,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医疗,集中度的用途是非常多的,打枪需要神经集中度,飞机作战也需要集中度。当神经集中度打开,就出来一个循环,这个循环到底有多少用途?不知道。以前没有搞清楚的事情的漩涡变成了“大气环流”,我形容的“大气环流”是指信息流,用一种信息流来解决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

  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中,华为公司应该怎么办?我看《远方的家》电视栏目,记者采访过一位打太极拳的道士,他的太极八卦轻轻柔柔舞动,沙土就陷下去2-3公分的浅坑,表面上看似没有力量,内表是很有力量的。太极拳的含义是什么?内功。华为公司不是要为明天的计划做准备吗,我们主张打“太极拳”,首先苦练内功,内功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不要表现得像少林功夫那样咄咄逼人。

  现在外界过分夸大了华为公司,也有可能是灾难,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们今天处在的高度痛苦,我们实际到底行不行呢?外面说我们好,可能会麻醉了我们的员工,特别是我们发钱还多。

  最近我才了解到日本的待遇体系,他们是很低的,未来有极大的竞争力。如果只是表面的繁荣带来我们内心的自豪,就会导致惰怠,我们绝对不允许惰怠。公司已经有点泡沫化了,虽然我们对未来的发展空间有信心,但如果不加强内功修炼,提高实际运作效率,可能就不能应对这个社会和未来时代的发展。

  二、重视经营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做计划,绝对不能说假话、作假账,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和平时期最不平静的是海洋,大海永远是不平静的。市场环境也是不平衡的,市场经济引发的周期经济危机,泡沫化推动的梦想的坍塌,不同国家的多米诺骨牌……,我们已经全球化,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我们不要求全球代表处必须是同一个发展模型,考核要随之灵活机动,不能僵化教条。

  所以,经营也要打“太极拳”,希望我们的发展稳定、健康、高质量。这些年我们打假,大家已经开始转换认识,逐渐提高了的经营质量。如果销售收入确实做不上去,可以减少人员编制,调整资源,把成本降下来。只有真实的经营、真实的报表,才能使得我们具有良好的经营质量。看看过去成功的大公司衰亡,我们公司要坚定不移地练内功,提高自己内在的力量。现在公司抓经营质量,大家都感到很大压力,我认为应该要有这个压力。

  三、各级行政主管要对业务真实性负责。在公司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信任体系,各司其责,简化管理,降低内部运作成本,包括沟通成本。

  公司强调账务、资金、内审三项中央集权管理,但是各级行政主管要承担起业务真实性的责任。有人说“既然中央集权,那你去管吧,我不管了”,这是推诿责任,最近我们要处分一、两个这类干部,让大家知道担负的责任。

  因为财经不可能审查业务的真实性,他们对指令的合规性负责,他们提供真实的收支、真实的账务。收入的确认上,到账了他就通报,对数字承担责任;支出对命令的符合承担责任。命令人要对业务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只要预定指令符合了,就必须发射。所以,业务与中央集权的关系,就是“高铁运作模式”。高铁从北京开到广州,至少途径成千上万个审查点,都是快速通行,其实就是无接触的监管,也是我们提倡的,减少沟通成本。

  所以,在公司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信任体系,各司其责。各级业务主管要承担业务责任,这样才能使公司的管理简化,互相信任。

  第一,职责分明,权责落实。公司内部要慢慢建立规则,按规则追究责任,简化管理就会节省人力,从而降低内部运作成本,减少改革的困难。我们要把问责制度清晰化。现在有些部门干了一个错事,就把具体操盘的基层员工整得死去活来,发命令的主管反而没事,我认为,基层职员只对命令负责,不应该对结果负责任。

  第二,立法权大于行政权。在决议制定的过程中会征求各方意见,允许公司内部有争吵,允许反对,但是通过的决议就必须得执行。你不执行就下岗,换个人执行,这就是“立法权大于行政权”。我认为,公司EMT决议应该扩大发布范围,至少让三层以上管理团队能够看到,才能按照文件精神去贯彻执行。

  第三,我们一定要确保公司经营质量健康,积极进攻是可以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损失,对待损失要宽容。但是,要看是在新领域积极进攻中产生的失败,还是在成熟领域不遵守规则而失败,这有区别。

  四、公司人力资源机制正在改革,优化干部晋升制和淘汰制,推行专家循环制和淘汰制,建立稳定的职员体系。所有变革都要谋定而后动,一切向“打仗”靠拢。

  第一,优化干部晋升制,坚持淘汰制。在主官、主管类干部管理机制上,我们要加强对责任结果的考核,贯彻淘汰机制,高级干部要服从公司安排,不能自己设计人生;中基层干部允许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行政干部升官快、拿钱多,但是被淘汰的风险也大。我们的末位淘汰应集中在主官、主管上。我们公司大多数员工都受过高等教育,谁不能当“将军”?我们不允许有庸官,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我们的干部选拔要以李云龙、赵刚为标杆。各级主官均要从主战部队中的主战人员中选拔,有战功、有持续贡献能力、有自我约束本事的。直至以后的轮值董事长、接班人,均从主战人员中成长。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关心财务报表,因此,有CFO接班的可能,我们公司不会。担负保障和协调任务的干部,走赵刚路线,和平时期多担责,战时司令员说了算。我们在管理中也如此,主官有垂直到底的管理协调权力。支持保障与协调的干部,用纬线的协调机制,确保主官的意志实现。

  第二,加强专家循环成长,“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一定要循环起来,并且通过不断考试、考核和绩效管理来进行筛选,消灭“南郭先生”。对于考试不达标的人员,不一定要淘汰,可以去内部人才市场找工作,转换到其他岗位。专家很光荣,循环淘汰过程中可能也痛苦。

  第三,建立清晰、稳定的职员队伍,95%的确定性工作由职员承担,像高铁运行一样保持高速的日常运作。职员对本职岗位充分理解和分析,按照规程和指令来操作,根据工作量大小、差错率等方面来确定职级和待遇;按命令的符合度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结果负责,就减少了沟通成本。职员岗位更多是本地化,没必要实行岗位循环流动;职员可以有岗位津贴、工龄津贴,来解决岗位职级封顶后的问题。职员只实行绝对考核,不实行相对考核。但工作稳定可靠,并且允许工作到六十岁,不一定要年轻化。目前俄罗斯代表处正在试点,建立一套职员体系。

  改革对于我们公司,呈现了很多不同的意义,各个部门要逐渐理解。我们一定要改变,但是不允许各个代表处乱改,谋定而后动,一切向打仗聚拢,所有变革都要导向“多产粮食”和“增加土地肥力”。我们看到,基建的改革应该是成功的,松山湖基地、机加中心等建设速度快、周期短,这就是改革后的贡献。100亿的工程,工期加快1年,就减少6亿利息。他们从对员工到供应商、客户的分享,实现了合作共赢。在积极进攻中,你去思考,但并不是盲动,不是草率而动。

  我曾说过,改革要用五至十年来逐步落地,所以不要着急,缓慢前进。今天我讲了形势对我们的压力,讲了改革的成果,改革进度也不要有压力,坚持实事求是。

  五、应对当前形势,公司采取“攻防兼备”战略,不仅要建立良好防线,也要积极进攻。各级部门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力出一孔,英勇前进,赢取最后的胜利。

  我们要建立良好的防线,防线是我们的最后手段,不是最高目的,我们的最高目标还是要积极进攻。所以,公司的策略从以前的“防守计划”转变为“攻防兼备”,以防为辅,以攻为主。我们有战胜的力量,我们整个公司都要坚定信心,英勇前进,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而不懈奋斗,向死而生。

  大家要多看我这一年来的纪要,在战略机会点上要实现战略领先,各个部门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积极投入、积极配合,强身健体。过去你们做出了伟大贡献,可能公司有时候没有看到,让你们受了点委屈,不要斤斤计较,也不要怄气,再做出更多成绩不就能证明自己了。

  我们正在改革BG和代表处的关系,代表处积极说话,BG积极发言,形成我们既有固守机制,也有穿插机制,固守部队和穿插部队融合在一起共同作战。我们一定要打赢这一仗,打赢了才可能获得未来二、三十年的和平。除了胜利,我们还能有什么呢?

文章来源:亚洲观察

2018年12月20日更新

 

 

 

 

 

  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李嘉诚

  安东尼·;罗宾谈起华人首富李嘉诚时说:“他有很多的哲学我非常喜欢。有一次,有人问李泽楷,他父亲教了他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李泽楷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做人处世的道理。李嘉诚这样跟李泽楷说,假如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他让别人多赚二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李嘉诚合作会赚到便宜,因此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人,他现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

  在台湾有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他从一万变成一百亿台币的资产。他是怎么创业成功的?他在别家做总经理的时候,对老板说,假如他成功的话,他希望他也成功。他给老板看一则报道,这则报道就是报道李嘉诚,然后在上面写下:“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同一套李嘉诚哲学,用在不同的人身上,之后他也从一个小员工成为价值二十五亿元人民币的董事长。所以,罗宾和任何人合作,一定用这样的思考模式,因此他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

  李嘉诚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而做生意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做,与别人合作时,自己总是少拿二分,不是李嘉诚没有私心,而是他的生意手段太高明了!其他生意人因为和李嘉诚合作,每单生意多赚了二分,但李嘉诚却因为少拿这二分而多赚了几百分,这种互相“利用”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如果世界上能多一些这样的“利用”关系,那每个人都应该举双手赞成。

  人类最大的财富正是资源的分享,在现实社会中,只要不是损人利己,在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下,互相“利用”也可以是一种合理的行为,那是人际间互动形态的多元与多样的表现。世间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利用别人可能是一个负面词汇,但如果你能把互相利用变成互利互惠,那么这个词汇也就有了正面的意义。

2019年2月21日更新

 

 

 

 

 

不敢和人谈钱,是你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1

  我以前听过某个段子,大意就是:你知道你和王健林最大的差距在哪里吗?

  你用信用卡刷了1万块,就恨不得立马把钱还进去。

  王健林借了银行1个亿,会想着怎么再借10个亿出来。

  段子终归是段子,但回到现实生活本身,我很早就遗憾地发现,自己是一个不具备“商人思维”天赋的人,而“商人思维”,其实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养成,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并没有刻意去做过,这让我错过了很多诱人的机会。

  学生时代里,我们被训练得最多的思维方式是“已知、求解、答”,与之适配的考试体系,可以最省力地为社会分级筛选出来不同等级的人才进行岗位匹配,让“机器”精确运转。

  在全体学生都在“提升自己”的一场场考试运动中,越是成绩优异者,越坚定相信努力和金钱回报的正相关性,而少有人能够或者愿意想到,“赚钱”的本质和“谈钱”的价值。大家似乎非常相信类似“只要我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拔尖人才(具备稀缺性),一定不愁钱”的观点,甚至,在日常处理个人财务问题时,都相当保守而糟糕。

  2

  事实上我个人在学生时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相当糟糕的财务状态,主要表现在:

  1)别人欠了我的钱,我反而不好意思问他要回来,久而久之我自己都给忘了,再想起来的时候,更难开口;

  2)羞于找人借钱,更不会组队集资创业,觉得有风险,而且“谈钱伤感情”,所以从没有类似“我们集资一起干一票”的经历;

  3)别人借我钱,我一旦拒绝,反而像欠了他人情一样内疚,觉得“没帮上忙,真不好意思”。

  后来我和别人交流发现,不止我一个人陷于以上问题的泥淖里,以上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你真是个好人”类似评语越多的人,或者社会经历越浅薄的人,越普遍存在——所谓“太爱惜自己的羽毛”,说的就是这个,最后导致大家都有一个“豪爽的开头,佛系的结局”。

  3

  大学时我有个机缘,帮某同学在几周时间内,连续办理他的多项手续。

  他出身浙江某商人家庭,家族几代都从商,他家庭教育背景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我发现,他有个特殊的习惯:每当我办完一个流程跟他确认和沟通的时候,他会立刻回过来一个微信红包。

  我最初感觉很不适应,因为在我过去的认知体系里,这是一种典型的“见外”表现,以及“我帮你这些忙是想交你这个朋友,你这么一搞,是觉得我图你钱?”

  我一开始并不收这些红包,全部到时间自动退回了他账号,我打算用这种行动暗示也是明示他:第一,我帮你忙不是为了钱,第二,你没必要搞得这么客气。

  后来,那个同学干脆不发红包了,直接支付宝转账,还附带留言“哥,辛苦了,买杯星巴克解解渴”——说是“买杯星巴克”,实际上每次的数额大概能买10杯星巴克。

  4

  过后我和他谈及我的困惑,我说:“你这么做,太见外,也太违背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了,我从小都是‘谈钱伤感情’、‘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他笑得很自然,用一种“我跟99个人解释过同样的问题了”的微笑告诉我:他“顺手红包”的行为,不是一种“见外”或者“付出补偿”。

  在他从小受到的教育里,这恰恰是从商者“我记得你恩情”的典型表现,比“改天我请你吃饭(实际上大部分人就这么一客套,从没请过)”,更加即时而靠谱,即:不让帮你的人白干,让别人知道你懂得报恩。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告诉我,我们没有那么熟,在不熟的情况下,行为不会僭越而随意,“我懂规矩,请您放心”。

  我后来仔细想了想,觉得他说得很诱人——至少同等条件下,让我选择生意伙伴,我会优先考虑他,因为他往往在办事前,就把分红都考虑好了,不会到最后分蛋糕的时候,拿出空头支票一通“望梅止渴”。

  开局一张空头支票,后面全靠吹,是男人就来砍我。

  5

  所谓“和人谈钱”,是一种日常行为“逆感性”的通俗说法——这里的“逆感性”不是理性,绝大部分普通人处理“钱”的问题离理性还差得远。

  不是让人朝着“锱铢必较”或是当一个“凡有付出,必要求回报”的吝啬鬼的方向去努力,而是强迫自己去思考,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和金钱挂钩;以及思考现有能力、付出回报比以及可用资源挖掘各该如何,这实在是一种太耗脑细胞的思维方式,天天琢磨这些事情会发现,每一天都不能浪费,否则真的只能“呆着”,安慰自己平淡最美。

  你要不试着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现在的状态,付出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如果不是,你是否在损失眼前的收获,押注于未来的时间价值(深造、长线式学习)?”

  “如果没有,你是否正在做你喜欢的事情?”

  “如果不是,有没有可以改变现状的途径?”

  对大部分人来说,这种思考会带来一个非常痛苦的认知转变过程,你试着每天这么问自己几次,时间长了,肯定三观崩塌。

  你还会发现,其实自己一直以来都在偷懒,逃避去思考这种现实的问题,比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一概不知,房价、地段、区位一窍不通,灰色区域充耳不闻也没想着去了解过,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进行一种简单的冬眠动物囤货式“自我提升累积”。

  “努力和回报”的关系,大概是社会营造给单线程思考方式人群的一个“最温暖骗局”,与其说“努力挥锄头”是在努力,不如说是一种当前时代下,一厢情愿的幻想和“思维偷懒”。

  6

  今后更加普遍的情况是,“喜欢“谈钱”的人会更有钱”,而纯依靠智力挣钱的人会更辛苦。

  我其实能理解,我们大部分人对于“谈钱”的保守和对感情更为看重的原因,从物资匮乏的时期过来的中国社会,经历过很长时间的“消费错位”。

  大家都是哥俩好的穷哥们,最幸福的时刻是傍晚各自从家里带来一瓶酒,就着花生米聊人生,街上过年才会看到的奔驰,大部分人不以为意,因为那时候谁也买不起。

  中国传统宗族社会体系中,感情和关系,是物质匮乏时代里,维持家族不被恶劣自然条件“团灭”的基础。

  在规则不明确的过去,生意人行事讲究一种“混乱的融合”,在大家都不熟的情况下,通过相互来往,你欠我一点钱,我借你一点钱,我投桃、你报李,最后搞成一锅浆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部混起来,就代表感情好,后面的事就好做了。

  这种“掏浆糊”式经营感情的所谓“潜规则”,在过去颇为广大群众所不齿,导致大部分人目前为止,还没有对那些站在风口浪尖,进行信息流博弈和资本对抗的群体的思考方式,有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实在可惜。

  但随着物质的逐渐发达,“潜规则”慢慢被更清楚的体系取代后,将带来更加精准的智力分工,但是纯粹靠智力进行财富累积的道路,会越来越难。

  最典型的是美国,高校最聪明、最善于研究、最会写文章的一群researchers,为了一个教职打的头破血流,上位之后,还面临着和一堆顶级高智商的人竞争,代价是长期面对电脑的高度近视和颈椎问题。

  7

  我们的考试体系和行为教育里,从没有教会孩子们怎么去明智而正确地和人“谈钱”,导致从考试体系中脱离后进入社会的精英们,往往还要再经历一次痛苦的“社会常识化”再教育。

  比如看着满大街的“奔驰”、“宝马”,再看看自己领的工资,盘算着多久才能买得起;而早几年毕业先买房“上车”的同学,家里还成了拆迁户,现在过得美滋滋。

  这种事情现在实在不胜枚举,类似例子多了解两遍,三观崩塌,我管这个叫“社会常识化再教育”。

  是为传统教育体系十几年都没经历过的东西补课,否则到时候发现,自己在一个无忧无虑、没有金钱风暴的温室里呆了十多年,最后成为了一颗精致的螺丝钉,看似在深入,实际上就在原地转圈而已。

文章来源:肥肥猫的小酒馆(zhihufeifeimao)

作者:啊邦同学,小酒馆特约作者,知乎知名答主

2018年4月23日更新

 

 

 

 

 

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

 

 

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

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

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

没有人会一直在那给你依靠

总是依靠别人,是不会有安全感的,因为无论是父母、亲人,还是朋友,都不会一直陪着你身边,你有困难时,他们不会随时随地都能出现,帮你解决。

事实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你无法要求别人一直在那给你依靠,别人也无法做到设身处地。

什么时候你才能真正的强大

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有人可以帮你解决,但是对你而言,你又能获得什么,总是依靠别人,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强大。

等到下次遇到问题,即使是同样的问题,你还是不能解决,还是要求助于别人。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让自己强大。

靠别人,实际上是一种赌博

依靠别人帮你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赌博,因为你在一开始就将主动权交给别人,之后别人尽多大努力帮你,能帮你帮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不是你能控制的,只能看对方怎么做。

这样一来,依靠别人会有很大的风险。如今的社会,人人都深不可测,轻易相信别人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依靠别人,就意味着输赢的主动权在别人那。

只有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

凡是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遇到困难,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靠自己,你就会抓紧时间,立刻采取行动,并且做到全力以赴,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就算你没有克服困难,在这其中你一定也学到很多,下次在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一定可以沉着应对,久而久之,你就是人生赢家。

“最能靠得住的还是你自己,别人再牛,也不能帮你解决所有事。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

文章来源:书画文化 

2018年5月19日更

 

 

 

 

 

真正的道场,击碎你的假修行!

 

  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眼前的存在和每一个念头。

  修行不是一种逃避;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或是争权夺利。修行要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能以平心静气处理而心不妄动,就是真修行。

  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

  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 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

  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裡进行,利用平时修行而得的智慧处理它。

  不要跳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谈玄论道,去冥想佛或菩萨。

  那无济于事,你的道场选错了,你是在外道修行,真修行是哪裡有问题就在哪裡修,有智慧的修通那问题。

  修行不是向他人显示你的自我,“看我修行的多好?”、“我是一个修行者"。

  不,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天天心情愉快:"看,这个问题难不住我","它不是问题"、"什麽也不能带给我问题或烦恼"、"存在只能给我喜悦"。

  修行并非只是为了见证你的"本来面目",还要见证你每一件痛苦的事、一个受卡的点、一个痛苦的念头的本来面目。

  证悟必需发生在当下、具体的事上和具体的念头上,而不是某个将来或某种玄空之中。修行不能把你带离实际,修行必须带著你向实际处、在实际处著手,而能顺利平常。

  修行不是问题思辨,不是头脑探讨,不是猜想未来,而是平静下生出的妙智慧,是体验当下,当下觉知问题,当下解决问题,当下体证问题,当下没有问题,当下就到极乐世界,不是等死了才去。

  理上说的通,事上行不通,这种修行有什麽用?辩法时大展宏图,问题上愁眉不展,这些获知是很虚荣。修行是给自己长实惠的,不是虚荣心长面子的,认知这点很重要。

  修行从自身起、从实际处入手!

  文章来源:新禅风网

  2018年10月10日更新

 

 

 

 

 

 

 

 

 

 

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开心?

 

  现在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妇女抱怨家务忙,官员抱怨应酬多,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一脸愁容?

  01. 缺失信仰。

  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黑人、墨西哥人靠领救济,甚至街头要钱度日却整天乐乐呵呵?为什么这么多人有些人事事顺意,却仍然郁郁寡欢?

  说到底是人的思想意识出了问题。

  现在中国人,抛弃了信仰,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人生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

  02. 爱攀比。

  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

  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较成绩、能力、拿的奖状多还是少,以及考上的是不是名校。等毕业出来工作,又被比较工作够不够好、薪水优不优厚、福利多不多……长期置于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和比较之下,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习惯性地养成攀比的习惯:我比不比别人优秀?我的吃穿用度比不比别人好……

  攀比成习惯,自然不快乐。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03. 对美好的事物不感动。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我们可能没有创造美的能力,但对于大自然创造的美,对于他人创造的美,我们是否去欣赏了呢?我们似乎总是脚步匆匆,对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生活美、创造美,我们常常视而不见,浑然不觉。

  学会欣赏,我们能感受到快乐的时刻将会多很多。

  04. 单调与规律。

  中国人缺少生活的热情与娱乐,生活通常是按部就班。

  学生的生活是三点一线,为了小升初、初升高和高考而活,人生单调得似乎只有学习和书本。职场人的生活也是上班、吃饭和睡觉,宝贵的周末时光仅用来休息也不够,而难得出去郊游或娱乐。也许到了老年,才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游玩,却是身体不争气,经不起四处出游、大吃大喝了。

  05. 压力太大。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责任总会或多或少地赋予到中国人的身上,形成他们的压力。

  中国人面对的压力非常多,工作的压力、成家的压力、抚养子女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而在这些重压之下,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去缓解这些压力,日积月累,这些压力带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不快乐,甚至伤及他们的健康。

  06. 不敢坚持做自己。

  妈妈的期望、爸爸的期望、姐姐的期望......

  中国人被很多人期望着,从而不能坚持做自己。一个人要成为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爸爸、朋友的好伙伴、同事的好搭档,唯独不能成为想要的自己,自己总和自己打架,自然也很难真正的快乐。

  07. 心灵的封闭。

  早在1979年,美国有个学者就写过一本书——《美国人心灵的封闭》,书中说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疲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

  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是不是也将自己的心灵关闭了呢?

  要知道,即使在最穷困、最危险的境地,只要你能打开心灵,也总是可以发现使自己快乐的东西。

  文章来源:爱之家园

  2018年5月19日更新

 

 

 

 

 

急诊送进国外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

 

  最近一位姑娘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

  她在美国读书时胆囊结石发作,先是去一家社区私人诊所做了B超,但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结果,她只能先配点止疼药控制。随着疼痛加重,3天后的晚上,她又去附近的医疗机构看急诊,却被告之至少要等7个小时才会有医生接诊。

  5天后,她的B超结果还没拿到,忍不了的她到了另一家诊所花费100美金加急做了B超,结果是需要手术治疗,于是她到医院预约手术,却再一次被告知预约专科医生至少要等4个月,手术费在4万-6万人民币之间,而且医保不能报销。

  已经疼到崩溃的姑娘无法再等4个月,决定打飞的回国治疗。4月30日她坐飞机回国,并挂上了一家医院的门诊,5月2日,就被送进手术室,半个小时的手术圆满结束,术后医生又实施了快速康复,6个小时候就可以下床活动。

  手术后第3天,姑娘顺利出院。出院结账单费用不到1万元。

  “相差太远了!”姑娘感叹道:“医生给做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比美国差,医生、护士的诊疗、照顾也很专业周到。”

  生活中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吐槽国内“看病贵、看病难”,埋怨指责医生冷血、不尽责、只看钱......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将国外医院奉上神坛——医生水平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疗环境更好,而且国外全民免费医疗.....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国外的月亮真的比国内大而圆吗?

  不见得

@alooooooooha:

有次跟朋友喝多了,回酒店的路上遇到警察,警察建议我们去医院。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答应了,去emergencyroom躺了两小时,啥事都没干,一个月后账单2600美金,一个人哦……

@秋秋不吃茄子:

在澳洲曾经大半夜12点上吐下泻发烧被拖到医院,在医院等到快凌晨四点依然没人理,又默默回去了。

@佚名:

我堂兄上个月骑摩托车出了车祸,他没有保险,在医院里呆了四天。然后这次住院总共消费125991.11美元,约合人民币75万元。

@爷是小白免:

寡人在美国晕倒,送急诊,等1小时,之后3小时自行复苏,账单5000刀。因为单位好,保险很好,最后500刀结案。后续诊疗断断续续持续了3个月,跟医生见了3次,一般要等2个星期。

@可以:

能够预约到已经不错了,至少也有一个已知的时间。五年前我就去医院做了检查,良性肿瘤,然后医生就让我回家等电话,我至今都没能有幸接到医院的电话......回国暑假2个月,今天挂号,明天入院,后天手术,一周内出院,两周内痊愈,快的不是一点点。

@泡了个泡泡_bubble:

真实的故事:有个在美国留学的学姐,白天走在上学路上,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

国外看病没你想得那么美好

国内看病也没你说得那么糟糕

诚然中国医院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但我们却不该就此忽视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

或许,我们都欠他们一句感谢

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全力

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

医生是人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当生命在他们面前流逝时

他们的无力感、心痛感,甚至不比病人的亲人们少

只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

争取打赢下一场与死神的争夺赛

一名男子心脏骤停,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然而医生却没有放弃,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累计为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约15000次,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

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强行涂改生死簿。

这位医生跟腱断裂,本该卧床休息的他绑上支具,单脚站立,做了两场手术。

一定很辛苦吧,可是他没有一句抱怨。

为了尽快给守护台上的患者输血,医生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直念叨:“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血细胞只有4度,但救人的心却滚烫。

连续9个小时的手术,这个医生的脖子已经受不了,但手中的手术却不能停下,他果断要求旁边的人给他打一针封闭,坚持到手术结束。

拿起手术刀,就不会允许自己倒下。

一天完成了18台手术的他,太累了,直接在地上睡着了。他曾经被查出胃癌,手术后化疗一结束,在化疗反应还没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他又重新站在了手术台上。

他还是舍不得在意的岗位,不忍看到病人那一双绝望而又渴望的眼睛。

一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胃痉挛突然发作。他强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完成手术最关键步骤。走下手术台后,医生直接倒在地上吸氧,差点休克。

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就算再疼也要把手术完成,是我应尽的职责。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医生们在医院大门外的坝子头搭起临时手术台,抢救伤者。忙碌一宿的医护人员,席地而睡,短暂休息,很快又将投入新一轮的救援。

冲在守护群众生命的第一线,是职责更是本能。

晚上突然接到手术的通知,作为父亲的医生给熟睡的女儿留下了这张纸条,随后就直奔医院。

既然选择医生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

一位医生的朋友圈,她拍下肿胀的“大象脚”自嘲,却感动了整个朋友圈……

他们比你想得,付出的要多。

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说过: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一位医生拿着盒饭站在病房外吃午餐,眼睛一直透过玻璃守着病人。

你斥责他冷血,可曾看到他为病人默默付出了许多许多。

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骨折要手术,老人坐不住,腿也疼,医生便“抱着”老人实施麻醉,并安慰道:“别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怕老人冷,还给他盖上了被子。

别怕,有我在,什么都不用担心

一位孩子被啄伤眼球,很多人以为没治了,但这位眼科医生却认为还存在一线希望,坚持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而且术后治疗效果比预期好,知道这个消息的医生喜极而泣。

所谓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

一位护士在看到下雪后,拍下了小视频,和住在重症监护室75岁的奶奶分享。护士不知道这个小举动却让老人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老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你那发自内心真诚的关怀,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光明。

3岁的孩子因为全身麻醉还没完全清醒,哭闹不休。旁边的护士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直到孩子安静下来。

医院是冰冷的,但此刻又是如此温暖。

孩子情况危急,但家里连一天药费都筹不够。父亲没办法打算带孩子回老家,就在他们准备登上返程火车时,医院打来电话:“把孩子带回来吧,钱我们来筹。”

他们的内心比谁都柔软善良。

当你盛赞国外医护关系多么和谐前

当你怒斥国内医生技术差,没有人情味前

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对他们有过耐心和包容

医生和病人之间

从来不该是对立的

“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愿意承担,请您放心给我爸爸做手术,我们用最真诚的心相信您。”一位医生手术前,收到了这样一封来自家属的信。

医学是冰冷的,死亡更是冰冷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为这些冰冷赋予人性的温暖。

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一到,立刻上前拥抱住他,病人马上就安静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该是医生,多么希望医患关系能够定格在这一刻。

一位病人手术上台前写给家人的字条,看完感觉心里暖暖。

那天所有医生护士的内心,都觉得很暖,很暖。

一位老人因病重在医院住了8年,最终因重症肺炎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后事,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三躬,医生们立刻还以鞠躬礼。

医生,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感谢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医生看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

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呢?

对国内医生

人们有误解,有偏见

可对那些忙碌到甚至猝死

为每一个生命与死神搏斗

值得我们说一声

“对不起,谢谢你”

文章来源:

2018年5月19日更新

 

 

 

 

 

胡适: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李慎之先生:“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

  胡适与民国是命中注定的 。如果民国少了这样一位谦谦君子,民国好像就黯然失色了。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民国极有国际声望的驻美大使,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者,他一手缔造了民国的气质:早期鲁莽冲动,新旧交揉;到后来风流温厚,澄澈明亮,终成一代大师,开创一个时代的风潮至今。

胡适先生

1891.12.27—1962.02.24

  中国文化中最深入人心的人格,便是君子。

  但何为君子?

  君子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该怎样做君子?

  若求答案,毫无疑问,世间如果有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

  陈丹青说胡适:“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

  唐德刚说胡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罗尔纲说胡适:“我还不曾见过如此一个厚德君子之风。”

  钱钟书说胡适:“统言之,胡适之品格绝高于蔡元培等。”

  君子不降志、不辱身

  1958年,在一次就职典礼上,蒋介石致训:“应担负起复兴民族文化之艰巨任务......”,胡适站起来,一开口就说:“总统,你错了。”然后逐条驳斥蒋介石,蒋介石气得全身发抖。蒋介石原来是去“致训”的,结果成了“聆训”。

  蒋在当天日记中愤慨记录:“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之来。”

  这就是“不受左右”的胡适。“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学者王元化说:“我这辈子,最欣赏胡适这句话。”

(拘谨、忐忑的蒋介石)

  君子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清末民初,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纷纷追求“自由恋爱”的新观念。但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却是一个例外。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盖头,发现新娘竟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他立马奋身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一生无子女。

  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他从家中出走,去了日本。朱安独守空房41年,一生无子女。

  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父母之命”的江冬秀。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但终因“不忍伤几个人的心”而没有推翻婚事。婚后,胡适写了一首诗自我宽解:“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郭沫若、鲁迅、都是大师,但胡适却是大师中的大师,言而有信,行而有义。

  君子周急不济富

  胡适不仅造就了出色的文化学术成就,而他超凡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

  胡适不仅资助过林语堂,还有吴晗、罗尔纲、周汝昌、李敖、沈从文、季羡林、千家驹等一众才子。还资助贩夫走卒,因他交友从不论贫富贵贱。

  一次,卖烧饼的袁瓞来胡适家闲聊。

  胡适说:“我喜欢游泳,可鼻孔长了小瘤,呼吸不便。”

  袁瓞说:“好巧,我鼻孔也长了一瘤,恐是鼻癌。”

  胡适立即提笔写了封信,让袁瓞交给台大医院院长。

  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

  当年民国,很流行一句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胡适仗义疏财,由此可见一斑。

  君子不受虚荣、不祈妄福

  1929年,胡适从北京到上海的旅途中,意外碰见了老朋友瑞典国家学会十八名会员之一斯文·赫定。赫定说:“我想提名你做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胡适果断而婉转地拒绝了。

  胡适难道不好名吗?

  胡适非常之“好名”!但他“好名”,有两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君子好名,取之有道”。“不接受来历不明、言过其实的虚名。”二是“成名后,就不要辜负这个名声”。“对名誉始终保持着一种警惕和反省。”

  1962年2月24日,胡适突然心脏病猝发,这位伟大的谦谦君子与世长辞。整个天下,哭声一片。梁实秋说:“但恨不见替人。”但蒋介石心里的石头终于放下了,他在日记中写道:“胡适之死在革命事业与民族复兴的建国思想言,乃除了障碍也。”

  李敖说:“40年来,能够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而且在40年间,没有迷茫,没有‘最后见解’的人,除了胡适之外,简直找不到第二个。”

  正是这样一个温暾的谦谦君子,才能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现,不世故。以这样一个平和的态度,在那样污浊的世界里特立独行60年。

  胡适最值得玩味的几句话

  “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

  “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他自由发展。”而发展个人的个性“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

  “世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最孤立的人!”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文章来源:新少数派

  2018年5月10日更新

 

 

 

 

低配,正在毁掉你的人生

 

  新年伊始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许下新年愿望,有人想在今年升职加薪,有人要瘦成一道闪电,有人要考取研究生…… 

  然而,2018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有些人还是该睡觉睡觉,该刷手机刷手机,过着对自己没有要求,更没有目标的低配生活。

  1

  前几天,朋友林翔询问我能否给他推荐一份工作,我很是疑惑,一个在上家公司干了将近5年的人,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

   他不好意思的说,自己被公司炒了鱿鱼。 

  原来林翔刚进公司的时候,还是那个充满热血的少年,做什么事都拼劲儿十足,下发的任务也做的尽心尽力,工作两年后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赏识,升职为小组主管,林翔很是自豪,准备在这个岗位上大干一番。 

  可是后来他发现,同级别的主管每天并没有他那么拼命,也照样安稳地坐在这个位置上,他开始动摇了,为什么自己要这么拼呢?

  职位一样,挣得工资也差不多,还不如像别人一样每天轻轻松松。 

  于是,他开始按时上下班,把大部分工作分配给下属,自己坐在电脑前刷刷微博,看看电影,好不清闲。

  那个时候我提醒他:别在舒适区呆久了,到时候想出都出不来了。

   结果,一言中的。

  第四年的时候,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3个月内工作未达标的人员全部辞退。

  林翔开始慌张,正准备重振旗鼓,却发现每天混吃等死的生活已经刻到了骨子里。

  工作不到1小时,他就忍不住开始刷朋友圈,做出的策划案总被全员否决,他落下的思维太多,已经跟不上公司的节奏了,被辞退在所难免。

  一个人开始废掉的迹象之一,就是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越来越低的配置下,活得理所当然。

   2

  有人说,社会是现实的,如果你没有背景,就没有出头之日;也有人说,我这样清闲的生活不也挺好的吗?

  最怕的,是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除了低配的工作以外,更多人拥有的是低配的生活。

  在大城市里,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给你一个狭小的空间,一根网线, 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的电话,然后人就这么废了。

  前段时间的同学聚会上,我见到了很久没见的温佳。

  学生时代的她可是我们班为数不多的漂亮姑娘,如今才30出头竟发福得如同中年妇女。 

  和她聊过才知道,毕业后她不想做上班族,就想在家待着,后来就辞了职回到了小县城,靠着父母的接济,再加上一点做微商的收入过日子。

   县城里都是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她也没什么朋友,就在家宅着,很少出门和别人交流,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精神满满,经常通宵看电影,更无节制地吃各种垃圾食品。 

  也许是太长时间没有和人沟通,跟她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显得漫不经心,整个脸色也差到不行。

   这种低质量长期宅在家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她的心智和外貌,甚至是以后的人生。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当一个人对现状心满意足,日复一日去做同一件事情,不再花时间提升自己时,低配的生活将永远伴随着你。

   3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女子34岁硕士毕业,还是个摄影师,父母也都是知识分子。可当她去相亲角相亲时,遭受到的都是嘲讽:

  “硕士学位没有用,女子无才便是德”

  “你这种情况,相当难配”

   还有一位中年男子将她比作郊区的一个漂亮房子:

  “在这里,男人就是银行卡,你有钱,就可以买房子,所以女人就是房产。你看她,长得还行,又没结过婚,这个房型还可以。但是她年纪大了,所以她这个房子在郊区。”

   我身边恰好也有一个女硕士,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她不是去相亲的路上,就是在相亲的饭桌上,我劝她,既然不愿意去,推脱掉不就完了么。 

  这位女硕士却说:“没办法啊,我爸妈总说我虽然学历高,可是年纪毕竟大了,我自己也这样觉得,30出头,真的没有什么退路了。

  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我就放低要求呗,找一个差不多能将就的,如果不去相亲,以后就只能被更差的人挑挑拣拣了。”

   听完我顿时汗颜,只是因为年纪大了,一个高配的硕士生就只能选择低配的爱情了吗?只是因为年纪大了,便一味降低要求,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大打折扣吗?

  就算最后相亲成功,两个人步入婚姻,低质量的婚姻状态更让人受尽折磨。

  有些人认为结婚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和谁都一样,其实结婚后你才真正发现:没有爱的婚姻,就是一座心的牢笼。

  有了责任和义务,不爱都得将就着孝顺他的父母、为他生孩子、给他一家老小跑腿做事情,两个人的日子还没有单身过得爽。 

  这就是低配的生活,低要求、低准则、低目标。

  你想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碰壁几次后心想着无所谓了,只要能按时发工资,差不多就行。

  你想去健身,想去学习烹饪,想去过精致的生活,结果没坚持几天,还是觉得床上躺着舒服,外卖叫着方便,反正饿不到就行。

  你想着要嫁给爱情,也不去拓宽自己的交际,后来年纪大了,家里又催得紧,心想算了吧,找个差不多的凑合吧。

   你总在降低自己的标准,总是退而求其次,以为这样会活得更好,但其实失去的更多。

  蔡康永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不要总是待在舒适区不肯迈出第一步,也许试一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景色,会发现高配置生活的精彩。

  哪怕年纪大了,哪怕能力不够,只要愿意去拼,高配的生活总会属于你。

  来 源丨南川大叔 ID:nanCSS

  作 者丨南川大叔

  2018年5月8日更新

 

 

 

 

做事靠谱,就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喜欢是靠不住的

  靠谱才值得信赖

  许多人,在人际交往中会无意识地强求别人的喜欢。

  所以他们的精力经常放在如何提高情商上,喜欢猜测对方的喜好,照顾别人的情绪,每天出门前照镜子:

  我这样得体吗,可爱吗,别人会喜欢我吗?

  这种人际交往方式,成本很高。

  因为 “喜欢” 是一种感觉,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感觉,你必须让自己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觉,在每个人身上花费不一样的心思。

  并且最终,他们喜欢的,可能也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你在他们身上花的心思。

  我有一个合伙人,人品好执行能力强,最近我才知道,很多人都来挖过她,并且来挖她的,都跟她私交不错。

  自认与她关系好,她们想当然地觉得温情牌有用。

  今天从国外给她带个包;明天送她一盒自己包的饺子;后天又拿一堆韩国护肤品的小样给她。

  我很好奇,为什么她选择了我,因为我们其实看上去没那么亲密。

  “因为只有你明确告诉我做什么、怎样做,赢利目标,以及超出目标后,我可以得到什么。你的专业素养让我信赖。”

  所谓专业素养,就是靠谱吧。

  做事靠谱

  就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有一个我不怎么喜欢的姑娘,阴差阳错地与我一起出门旅行。

  在高铁上,我抱怨车厢里熊孩子太多,很吵,睡不着。她立刻耿直地说:“这有什么?”迅速递给我一个小袋子 ——

  里面装着一副发热眼罩与两只防噪音耳塞,是她的出门必备。

  从此,这两件宝物也成了我的旅行必备。

  那一路,我对她黑转粉。她是我见过的最懂生活的人,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跟她旅行过一次,你会发现过去的所有旅行都是将就。

  与她一路上带给我们的靠谱、安稳相比,她性格的缺陷根本不是事儿。

  她不关注别人喜不喜欢她,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钻研如何花很少的钱,过很有品质的生活上,她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身边从来不缺朋友。

  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天生长着一副可爱脸的姑娘,成为一个做事靠谱的人,是成本最小的人际交往方式,同时风险最小。

  与聪明的人聊天

  同靠谱的人做事

  有些人,很讨人喜欢,但不能深交,尤其不能共事。

  刚认识,你觉得天呐天呐,怎么有这么可爱的人,几件事情过后,就成了天呐天呐,怎么有这么不靠谱的人。

  可爱是他们的通行证,得到好感太容易,往往就忽视了专业魅力的培养。

  “与聪明的人聊天,与靠谱的人做事”。

  能因为喜欢你,而容忍你的不靠谱的人,是一双手就能数过来的至亲好友。

  人际交往非常现实,人们关注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我什么。你不必为了他人而改变自己,但你也不能一无所有。

  都说巨蟹男出奇葩。香港娱乐圈有过几次“倒周风暴”,是针对巨蟹男周星驰。

  周星驰在现实生活中,大约的确不够可爱,然而对于电影的专业、敬业,足够让他即使经历更多几次 “倒周”,身边仍然不乏合作方与追随者。

  最重要的不是提高情商

  而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何况今天喜欢你的朋友,明天可能因为一件小事与你反目。

  单纯的情感维系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却稳定性很差。

  温情、友好、善良,不仅很容易被取代,也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的不够周全,而前功尽弃。

  我们对于温顺的好人总会更加挑剔。就像对于仅仅只有美貌的人,很容易失望,所谓“色衰而爱弛”,你是美女,怎么可以有皱纹!

  在人际交往中遇挫的人,最重要的不是提高情商,而是提高专业能力以及在某一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即使你是一个跑龙套的,也拜托不要迟到,不要演个死人还眨眼睛。

  这是专业为王的时代,对你无感的人,可能因为你煮了一只时间精确到秒的美味温泉蛋,而愿意跟你一起玩。

  这是势利而又公平的时代,挑剔的人可能因为你每件小事都做得靠谱而选择与你合作。

  你不喜欢我

  却又想和我做朋友

  约会从来不迟到;AA 制从来不拖延支付;答应别人的事,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去做;拥有专业技能可以帮助别人...

  以上种种,都能为你带来很多真朋友、好合作。

  除了喜欢你的人,会跟你做朋友,尊重你的人,也会跟你做朋友。

  前者很难把控,基本靠命,后者是我们依靠努力可以达到的。

  不要总拿情商说事儿,你看小区花园里的小保姆,都是每天不重样地分享家务小窍门的那个,最受欢迎。

  比 “你不喜欢我,又打不死我”更牛的是,你不喜欢我,又想跟我做朋友。

  因为喜欢的人易寻,靠谱的人难找。

  兹心批注:

  (1)靠谱的人,都是极有责任感的人,不仅是在做事还是做人上,他们都是专注做好一件事,他们更懂得对事对人的公平,这一类人在某个层面上更纯粹,也更值得别人信赖。

  (2)靠谱其实是做人的本分,每个人都要靠谱,也可以做到靠谱。靠谱的人知道,靠谱并不吃亏。

  *注:配图来自pexels

  *作者: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我不过无比正确的生活》。公众号:清唱(ID:qingchangaixiaoyang),微博:有个艾小羊。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做人,要学会留白

 

  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人生充实圆满,不想留下一丝一毫的遗憾,渴望填满生命里的沟沟壑壑。因此,很多人习惯以“超人”自诩:“我是超人,我要办许多事,我能办很多事情”,大包大揽身边之事,事必躬亲、亲历亲为。

  可是,没有人是三头六臂无所不能的,即使再优秀的人,精力和体力也是有限的。什么事情都想干,什么事情都想干好,让自己背负太多,往往身心疲惫而沉重,以致什么事都干不好,遗憾更多。满则溢,盈则亏,自然的法则,无人能够超越。

  关于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在辅佐刘备的二十多年里,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的诸葛亮献智献计,鞠躬尽瘁,成为蜀国的一把手。特别是在刘备去世后更是如此,他将行政与军事大权集于一身,事事插手,件件操心,日理万机。

  结果,诸葛亮虽有面面俱到之心,却无分身乏术之术,曾经六出祁山伐魏都以失败告终,打了败仗,累垮了自己不说,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人间,三国之中蜀汉最先灭亡。

  “出师未捷身先死”,与诸葛亮苛求完美、事必躬亲不无关系。

传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在这里,不禁要问,你欣赏过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吗?画面上,除一舟,一翁,几笔淡墨之外,空空如也。然而,就是这片空白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回味无穷的意境,那是一种无言的诉说江天辽阔、寒意袭人,诉说地老天荒、无奈悲凉……这就是国画的“留白”艺术。

  而人生何尝不是一张更大的宣纸呢?别总把自己逼得太紧,给生命一些“留白”吧。因为除了精神和心灵领域,其余领域我们是无知的,即使说有知,我们也不可能把好事占尽,总得留出一大片领域让他人自由往来,各领风骚。再说明白一点就是,人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遗憾,但并非不思进取,消极遁世,慵懒沮丧,驻足不前。从本质上讲,这要求我们权衡轻重、利害、得失,做出正确选择。“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将军奔赴战场,是为了参加一场重要战争,路上遇到一只小兔。为了得到小兔,结果丢掉一场战争,值不值?

  人生要学会留白,圆满未必艺术。舍弃不重要或不宜做的事情,把自己最大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最值得的地方上,如此成功便不再复杂,人生便不再纠结。有些人之所以活得幸福,活得安心,并不是因为他们足够完美,更多在于他们能够把握“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限,适当给生命“留白”。

  国际着名的设计师安德鲁·伯利蒂奥就是因为放弃了“超人”的想法,学会了给生命“留白”的智慧,最终不仅取得了斐然的业绩,还过上了松弛有度、安然洒脱的日子。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安德鲁·伯利蒂奥曾经以为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他除了每天进行设计和研究工作外,还负责公司制度制定、考勤等很多方面的事务,几乎公司的每一件工作他都要亲自参与。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作品的质量却常常不尽如人意,公司也没有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安德鲁对此很不解,便去请教一位教授。教授给他的答案是:“你大可不必那样忙!关键在于分好工作内容的主次。”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安德鲁醒悟了。原来,一直以来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管理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上,而最重要的设计工作反而只能占用一小部分时间,由于时间紧凑,作品的质量自然就受到了很大影响。从此,安德鲁调整了时间分配,他洒脱地把那些无关紧要的细小工作交给助手去做,自己则把时间集中用在设计工作上。然后,把所有精力拿来思考如何实现与重要客户的交易,以及公司如何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等。

  当然,公司并没有因为安德鲁的“撒手不管”而乱成一团糟,或者颓废不前,相反,它焕发出了鲜明的活力,在设计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安德鲁过得逍遥自在,工作业绩却斐然,他还写出了建筑界的“圣经”——《建筑学四书》。

  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达和坚守一并而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这是一种成熟智慧的生活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你不妨开一张清单,将要做的事情设定明确的有限顺序,知道优先做什么,重要在哪里,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则可暂时放一边,或者交由他人处理。

  水墨“留白”,可得磅礴之气;心灵“留白”,叫人聪颖豁达。那么给生命留白,就是充实生命。给生命留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生命就有了缓冲的余地,有了可收可放的活动空间,就可以从容地调整进退,就会滋生出无穷无尽的留恋和回味,天开地阔,新高路远。如此一来,也就赢得了安然淡定的人生!

文章来源:亦舒 每日一禅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如何成为一个能成事的人?

 

  1. 昨天看到关于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件小事。

  1875年8月4号,安徒生在一个商人朋友家里喝完早茶,觉得不舒服,在床上躺下,然后就去世了,享年70岁。

  2. 在去世前不久,他的身体就已经非常不好,有一位音乐家就说,我要给你专门谱写一个葬礼进行曲。

  安徒生就说,我写了一辈子童话,给我送殡的人,多数会是小孩子。你写的这个进行曲,它的节拍,最好能够配合小孩子那种细小的脚步。

  3. 看到这个细节,我很震撼。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一定是因为他精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这件事,甚至包括葬礼的细节。

  一个人一辈子,如果真的做成了一件事,也一定体现为:在他的葬礼上,人们也不能忘了这件事。

  4. 你看,葬礼的安排,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既能验证你为什么做成了它,也能验证你是不是做成了它。

  文章来源:罗振宇 罗辑思维

  2018年4月26日更新

 

 

 

 

借钱给别人,等于花钱买敌人

 

  想要返老还童的最快捷径就是借钱给别人。因为借人钱之前自己是大爷,钱借出去之后就成了孙子。

  借钱是信得过你,看得起你。

  社会残忍,生活现实,人,只有经历过才明白人的心。

  借钱给人,最大的危险不是失去钱,而是永远失去了情,做好事反而把人给得罪了。

  不到万不得已,你不要轻易向人借钱,也不要轻易借钱给人。

  李嘉诚曾经说过,愿意借钱给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贵人。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舍得借给你钱的人,不是因为钱多,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那一刻他觉得你比钱重要……

  无价的东西,说值钱它就值钱,说不值钱它就一钱不值。

  银行借钱要利息,帮助你的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你能过的更好!!借给你的不是钱,而是信任,是鼓励…

  痛快是痛快,但事后若有麻烦,那麻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肯借钱的朋友多是靠得住的,为了钱丢了这样的朋友不值得;借了钱不还的朋友多是靠不住的,赔点钱把这样的人从身边排除掉也值了。

  但是后来为什么变了呢?往往借钱的时候他是孙子,还钱的时候,你成孙子了。

  文章来源:新化之窗

  2018年4月23日更新

 

  借钱给人,里面藏着大学问呢!

  首先,你真有钱可以借给他,他真会尽快还给你。二,值得你借给他的至親好友,不在乎他还不还。

 

 

 

 

 

 



  林家樂的商學
 

在我们的人生中,只需要做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只和懂你的人谈你们之间懂的那些话,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世间人这么多,选择同频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快乐简单!
第二点,听到我们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因为,打开思维,心智,心灵,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生命中,只需做我们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要怨恨,不要沮丧,不要恐惧,接纳一切的发生,从此,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