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商學 > 泉州历史文化微言 ── 林家乐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林家乐──白说商
泉州历史文化微言 ── 林家乐
许贻铭用林家乐的学说回应央视白岩松“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泉州演讲
最高的管理学
富人一直富,穷人一直穷?
什么叫目标?什么叫事业?
为什么需要赚钱?
林家乐对梁继璋《家训》的回应
林家乐对比尔•盖茨《五大告诫》的回应
人类社会到底要向何处去?
心灵是有品级的!
不敢和人谈钱,是你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商海偶拾
唐朝大老板~[强]
马云、姚晨《都挺好》!!
中国私企倒闭的20大原因,太精辟了!
 

泉州历史文化微言 ── 林家乐

 

 

泉州历史文化微言 ── 林家乐

 

  《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谓:“5300年前,清源山下一片汪洋,泉州城尚在海中,今城域仅有西南升文山凸兀浮出水面,一枝独秀。”

  沧海桑田,此升彼降。泉州龙脉结聚,地土冲积,钟灵毓秀,是生息养人的好地方。

  晋末永嘉之乱,中州板荡,怀慜二帝被虏,晋亡。衣冠卿相仕族南渡长江,王导王敦匡扶司马睿建立东晋。元帝年幼势弱无为,散骑常侍招远将军、合浦太守林禄奉敕带领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仕族再度南迁入闽开拓南疆以图永固,择地古南安江北岸温陵(今泉州市之丰州)背山临水开基立祠,繁衍生息,(后人为纪念晋人开拓之功,把“古南安江”改名为“晋江”),为蛮荒闽越之地带来中原优秀的风尚、礼仪、习俗、文化、语言、武术、音乐、戏曲、建筑、文学、诗歌、书画、雕塑、工艺、农耕、工商技术、融合原居民发展生产、繁荣商贸、大兴土木、致力办学、教化文明,持牧中原古风!给后来强盛的“闽南文化”奠定了开创性的坚实基础!也成为了“泉州城市品牌”异乎寻常的文化核心!此后再经唐代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及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父子带领更多的中原族氏移居“泉州”,及宋代又迁移赵匡胤的后代子孙专属的“南外宗正司” 来 “泉州”,给“泉州”添加了皇家的气象和体面!(这个晋朝不经意的文化存藏,加上唐朝的大移民,结合宋朝迁移“南外宗正司”至泉州,形成了泉州人高贵独特的文化骨质,增益了泉州人的古朴、睿智、率真、善良、正直和宽融!)

  有人问:为什么宋朝富裕而不强大?为什么富强的明朝会被弱小的后金呑没?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

  回答:中国文化传统的最大缺失在于“中原断道!”

  什么是“道”?

  “道”是《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

  孔子曾向老子问“道”。问的就是“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什么?人应该怎么样活着才对!?

  孔子和老子两个人讨论了《生命的真相》和《生命的管理》,至最后,两个人确定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上天不许《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自“春秋”时代开始在中原土地上传播!

  所以,自孔子教学开始,中国的 “社会管理” 就只能讲表面的“社会秩序与制度”;里面的《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就被老子依照天意带出“函谷关”,西去“化胡”传递给“西域人”了!西域人“接道”的是“释迦牟尼”,他“接道”后就创建了“佛教”!

  正确的《社会管理学》必然产生于正确的《生命管理学》,而正确的《生命管理学》却必须产生于正确的《生命学》。

  上天不让老子把他所拥有的正确《生命学》和《生命管理学》在中原土地上不断的传递下去!自春秋时代开始,“中原”就“断道”了!!

  老子西出“函谷关”的时候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但“中原人”却一直只当它是“字”面上相传的“千古文章”,未曾真正当作非常重要的、非学不可的《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中原人”自“春秋”以后数千年来就不能够好好地、正确地生活着!

  泉州有一座“清源山”。清源二字,具有“生命的清净本源”的含义。明朝朱鉴有诗云:“一峰小小芙蓉淡,万叶葱葱翡翠浓。自是一方仙境好,禅源不与世间通。”可见古代人对于泉州清源山就有很高的评价。达摩祖师告诫世人:“非清虚不能脱换;非脱换不能清虚。”意思是说:我们如果不懂得拥有“清虚”这二个字,就不可能脱胎换骨“易筋洗髓”真正懂得“生命管理”!这“清虚”是何物呢?

  “清虚”如下图所示:

  我们日常的数字表达,是1、2、3、4、5、6、7、8、9……至无限数大。1为始数,起首之极数,故称之为“太极”,是最“尽”的起点。但,相反,9之后的数可以任由你加至说不出的大,那是“无极”;可是,到了不得不停的极数时,此数也只好被称为“太极”、暂时最尽的终点。有趣的是:1至9之后的任何一个数都可能同时是“太极”又是“无极”。因为任何一个数都是可以暂时停留和可以无穷无尽的继续向后衍化。我们此时不要忘记,我们的日常数字表达,还有一个“0”字,这“0”字一出现,“1”就不能再被称为“太极”或“无极”了!因为“0”才真正是众数的起首端点。它才能被称为“太极”或“无极”。但是我们对数字的表达到此也不能感到满足,因为这个圆圈是由一个小黑点着相推移呈形而“画”出来的!这“点”更是“0”的前身!可是,这“点”还不能够真是“众数”最早最祖(太祖)的“最终起源究竟”!“最终起源究竟”在于“这一点”未出现之前的那一片白茫茫的、一无所有的、不可言状的、什么也不曾发生过的、不曾起心动念的原始灵光清虚自然状态(总能量原态)。这“白茫茫的无念无生无相的一无所有又什么都可以有的‘无上正等正觉'”,才是“生命”的“本源真实”──“母体”。

  《生命学》可以用以下七个图形表示:

  这七个图像,放在中间的那个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生命解释图像。它经常被放在“八卦图”的中央,表示“阴阳众生”的“阴阳合‘道’理象”,它被世人称为“太极图”。此图表示“人道”阴阳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多大,我也是多大,同在一个“圆圈(独立的生命局限)”里,势均力敌,你推我让,我推你让,互动旋转,“两鱼相咬”,你离不得我,我离不得你,同源同生,共存共荣。同时也在暗示:世间万物由无至有,由微至显,由小至大,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在长大的时候,阳却在消退;阴在缩小的时候,阳却在扩大。左阳右阴,清者在上,浊者在下。白的叫做白无常;黑的叫黑无常。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个黑小点和白小点,黑小点叫做:“无中生有”;白小点叫做“有中生无”,两者身边都有变大的空间,不像两侧的“两鱼相咬”图像,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两者之间,没有变大的可能。有趣的是:黑白之中的那两个小点都有让你发展变大的“自由”空间,世界上的人,却都争着要“无中生有”,而不愿意“有中生无”,导致世界上“有”多于“无”,就失去了平衡!造成“邪气(负能量)”多于“正气(正能量)”,阴盛而阳衰!灾难多于幸福!悲苦多于快乐!!

  《生命管理学》也可以用《三个图形解说》来表示:

  这《三个图形》是在说:必须明了、确定、坚信、固守、充实、扩大阴阳中间的“清虚”。因为“清虚”是我们生命的原始真面目──道体。外围的黑白阴阳,是“道体智慧”所衍化的虚幻産物,大家必须懂得对“阴阳黑白”的认同(同体大悲;无縁大慈)、尊重、信任、平衡、爱护、圆融、收服。因此,正确的“生命管理”方法,必须是:坚守“清虚般若”原始“道体智慧”之如如“不易”;同时尊重、信任、爱护“黑白阴阳众生”的“变易”。

  此为人类生存之“正道”!

  西域人释迦牟尼“接道”之后把“道”传递至二十八代,出现了一个“圆满全通”的“达摩”,才由他把“道”归还给“中国”。(这一折腾,中国已经过了几千年!)

  老子是启迪人类思考和证实下面问题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的重要人物:

  1.天下万物有生于无!?

  2.“无”是无所得之无,也是无尽藏之无?

  3.无为而无所不为?

  为什么巨大的老子雕像会默默的坐在泉州“清源”山脚与天地浑为一体好像在等待世人的亲近与重视!

  传说:老子化胡之后云游中原各地,最后选择清源山羽化升天。真道留在中原,藏于泉州。

  五代南唐时期,泉州的“禅”学异常兴盛!“禅”学即是“道”学,“禅”学在泉州大行其道!禅宗的第一本专著《祖堂集》就在泉州“招庆寺”出版,比《景德传灯录》早出版五十年。通过老子的石刻像,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子的精神存藏在泉州千古弥新,蕴含着无比巨大的讯息与能量等待着世人去开发运用!

  无形决定有形!

  静、筠二禅师总集编纂《祖堂集》、岳麓社再版前言说:“作为海外贸易港,福州、泉州经济繁荣,天下禅僧为避华北及中原的战乱纷纷南下,禅学兴盛。” 有谓:“ 北赵州,南雪峰。” 雪峰存义为慧能大禅师门徒青原行思的五传弟子,讲法四十余年,每年听众多达一千七百多人。《祖堂集》记载着很多南宗得道行者的事迹。泉州自唐朝林藻、林蕴、欧阳詹、留从效至宋朝的曾公亮、吴真人、朱熹及其后出现的一大批优秀的学人如:蔡襄、吕惠卿、王十朋、蔡清、张瑞图、林欲栋、林欲楫、李贽、赵本学、俞大猷、黄道周、林骚、陈紫峰、苏紫溪、黄凤翔、何乔远、李九我、郭惟贤、周天佑、顾珀、詹仰庇、庄际昌、王畿、蔡元白、粘洪禄、郑成功、洪承畴、施琅、李光地、黄培松、吴鲁……这些人的思维识见体现着泉州人的文化传承和性格基础。

  特别是 “蔡清”,主张 “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形成了清源学派。明代中叶,有谓“天下言易者,皆推晋江。”“成宏间,士大夫谈理学,惟清尤为精诣。”蔡清的主要著作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蔡文庄公集》、《太极图解》、《河洛私见》等。

  泉州人自古克己重礼,自爱、爱家、爱国、爱人类!大爱近于“无私”!大多数泉州人都期待自己能够出外“赚钱”回来光宗耀祖、庇荫四方!因此,很多“出洋谋生”的泉州华侨都能够“挣够了钱”回家“圆梦”,照顾他力所能及的乡亲!

  历史上,有多少“外域人”移居泉州得到泉州人的尊重、同情、接纳、包容、同化!

  泉州人具有浓厚的中原耿朴、强悍、率真的古风和大气!加上泉州丘陵与大海地理性格的熏淘 ,文化形貌就顕得更加特别!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泉州人深懂“不易”与“变易”之间的关系,种植庄稼的当下笃定的按时按节:选种、平地、润土、浸谷、待芽、培秧、插秩、除草、施肥、灌溉、收割、打谷、晒干、入仓。

  泉州人用至诚天真的“心”赢得了天下人的认同和信任!

  泉州人已经创建了许多优秀的工商 “品牌”,有些企业主虽然不具备十分高深的文化知识,但他们几乎都懂得“思无邪”的理念:“敢于无,才能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変动、电视广告,费去了他们手上所有的钱!但,大的目标他们异常清楚,深藏于心中,肯定而脱俗;小目标谨慎、凖确、坚定不移,对应切中实际!大家尽己所能又懂得量力而为内心紧记:“把自己做得最好”就是唯一的致胜之道!而这一内心的“自我肯定”非常重要!!——只要明确了自己内心的决择!直心做去,认认真真的,诚诚恳垦的,自然而然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身心合一,充分体现“无”的智慧与神奇!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 的实相在“真心!”、“无邪!”、“无私!”──“有为”的核心在于明白自己“真正想获得的人生意义或目标 ”──这就是泉州人“体道为人”的根本责任和获取应得结果的真诚自我培训与体悟。

  这是一个对于人类生存非常简明而重要的讯息!

  人类一直在探索物质存在的解释,对于人类存在的探索也只当作物质存在的一种现象来解读与表明。

  人类真实的存在是:讯息~能量~物质。三位一体。不许只当物质看待;也不许只当能量看待;更不许只当讯息看待!人,这样。宇宙也是这样。

  古代中国贤哲说:象中有气,气中有理。理生气,气生象。理、气、象,贯彻整个宇宙。

  《人类生命学与生命管理学》异乎寻常的以此为根据阐述了“生命的真相”。填补了人类自我解读的缺失!

  不懂《生命》就不懂《生命管理》,不懂《生命管理》就不懂《社会管理》。

 

林家乐

二0一五年三月六日泉州华侨大厦

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日乐和轩

 

 

 

 

 

林家乐——晋安圣王与闽南文化的起始

 

  晋江?

  “晋江”,缘晋人入闽沿南安江聚居而得名。

  晋末,中原战乱不息,林禄护卫晋元帝司马睿镇守建康(今南京),司马睿见晋室气数已尽,人心已不可用,认为“闽越”才是偏安长居之地,(因汉武帝诛古闽越王余善,闽越灭,蛮以数反,移其民于江淮而久空其地,)令林禄带领晋朝八姓衣冠卿相入闽辟疆,以图繁衍生息永居闽越。林禄自广西合浦经广东入闽,见温陵丰州一带山形势态远处观望有如一位贵妇仰卧于山峰的灵脉之上,曰:“观音朝天”!非常适合晋朝移民长居生息,林禄故择此开基立祠,封山设隘,破土开荒,自养自足,以图永固!

  林禄祭祀先祖的“林厝祠堂”正正立位于清源山脉西端的“观音朝天”的“总结穴”之处“林厝山”。

  “林厝山”两侧有狮子山与莲花峰护卫着,林禄得此灵穴,林氏子孙与同行晋人必然会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的使命当作自己的使命,因而宋朝就诞生了“天上圣母”妈祖林默娘,而林禄自己也就是一位救世的菩萨!

  林禄是西晋黄门侍郎林颖公之次子,生于西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正月初七日子时),居下邳梓桐乡。禄公字世荫,西晋惠帝时任安东琅琊王府参军,镇下邳。永嘉初(公元307年)随琅琊王司马睿移镇建康,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建兴元年,从王敦讨杜弢,立下战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时五胡乱华,西晋怀、愍二帝相继被俘,林禄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任合浦太守。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诏归,奉敕拓镇晋安,任“温陵太守”,为开闽林姓始祖。(历代官方与百姓公认的“开闽林姓始祖”,早来的林氏族人其源难觅,其人亦无力在蛮荒之地长居繁衍!)晋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苏峻、祖约叛乱,越年攻陷京都,公奉命讨伐,建立功勋。公披肝沥胆,匡扶晋室,为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于官,时在东晋穆帝永和12年(公元356年)九月初九日未时,享寿九十有二。唐朝追封为“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之岗”(惠安塗岭),穴名“龙马毓奇”。妻张夫人,生五子,长曰恭、次曰晖、三曰暢、四曰期、五曰雅,皆雄勇英杰,随林禄转战南北,号称林门五马,战功显赫!孔夫人,生二子:长曰景,次曰暹,皆显贵。

  古温陵(今丰州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自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晋武帝三年(公元282年)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直至唐中叶,“温陵”相继“置”晋安郡、梁安郡、南安郡、南安县、丰州、武荣州、泉州等州郡,管辖今泉州、漳州、莆田、厦门等四地市。“县址”在南安江北岸今丰州镇。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谓:晋安郡,晋置隋废。《辞海》谓:晋安,古县名,晋太康改东安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南安东晋江北岸,南朝梁为梁安郡治所,隋改名南安。晋安郡辖境分别为侯官、原丰、温麻、晋安、同安、新罗、宛平、罗江等八县。

  “晋安”管治三易其名,反复混乱!  

  简单言之:三国归晋后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东安县改名晋安县。先有“晋安县”后置“晋安郡”。“晋安郡”之设置受“晋安县”的政绩和行政需要所影响,林禄积功累业于晋安县,朝廷因其镇管功绩彪炳,遂同意扩大其管治范围,北伸设置“晋安郡衙”于“侯官县”(今福州),林禄令严高为首任太守,自己却一直留镇“温陵福地”安其“温陵太守”之责,实则真正承担和掌领着闽越广大管治区域的军政大权,威严名望足以被称作一方之王!但林禄谦虚忠孝,不以封王为求!他谨守祖徳,心系百姓!其实,军队与庶民心中却早已尊其为“郡王”!林禄所带领的军队是东晋皇朝最依重、最信任、最具战力和治力的主力军!林家军入闽后的第二年又被调回建康平定苏峻、祖约的叛乱!这是一场很难取得胜利的残酷战争,结果牺牲了恭、晖、畅、期、雅五个最会打仗的儿子,留下了“五马浮江”的悲壮故事!林禄身居边远蛮荒之地,战乱时期,朝廷鞭长莫及,“招远将军”若“易旗称王”,独踞闽越,那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林禄没有这样做!他养护强大的武装力量始终爱护百姓忠于朝廷!堪称:德配天地!至道凌虚!心如菩萨!为林姓后代子孙立下了光辉榜样!真的是:自鼻祖比干而后林氏子孙——“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林禄入闽,蛮人习气粗陋,民少业疏,俗杂缦胡,农业技术和生活知识落后,林禄给蛮荒越地带来中原优秀的文化、习俗、语言、服装、经书、典籍、礼仪、时尚、戏曲、音乐、武术、医学、诗词、文赋、书画、建筑、雕塑、农耕技术、工商贸易技艺,持牧中原古风!据记载林禄入闽衣冠之盛,光映闾里!其为此举最高权威的朝廷领导官员。

  闽人为记念林禄等晋人开发温陵之功,故把古南安江改名“晋江”。 晋江北岸“丰州”还遗留“林厝山”、“林厝祠堂”、“林厝池”、“林厝林圣王公宫”……古迹。林禄的神主牌文革前还敬奉于祠堂之中,文革中被林氏族亲收藏,最后给烧毁了。“林厝祠堂”还保存民国时期的“林厝祠堂地契”一张(如附图)。

    “林厝祠堂”左前方的 “林厝林圣王公宫”供奉的“圣王”是林禄。(如附图)

  林禄创建的“林厝祠堂”,自东晋一直保存至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六日三更,才一夜之间自然化为灰烬。  “林厝祠堂”的残垣旧基还在!

“林厝祠堂”的残垣旧基


后墙真貌


侧墙真貌


“林厝祠堂”周围以至旧墙之内,有桃源傅氏族人建筑民居佔用,辟为菜地!


占用“林厝祠堂”的傅氏乡亲因为居住不宁,儿子变疯,不得不搭建奉敬林禄公及林氏列祖的小石屋,用于求情祷福,让他暂借安居!


祠堂右侧新建的村屋


祠堂被傅氏村民占用搭建石屋的大门


祠堂左侧小巷里的民居外貌


“林厝池”(传说晋朝林厝祠堂配有五行五池),已被填满。

  傅氏长老言:桃源“林厝山”先有林氏后有傅氏。傅氏在此开基比林氏迟560年。现傅氏香火不断敬奉的“林圣王公”正是开基桃源创建林厝祠堂的先祖林禄公。(开基“林厝山”的傅氏先贤是唐朝的猛将傅实,立祠年代为公元875年。)

现代重建的丰州桃源傅氏祠堂


林家千年谱为林禄所立之像。

  林禄武功盖世,他的文化水平也是非常高超的,单就他选择“晋安城”屯兵,就知道他有非常好的学问!他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作为城池关隘种田养兵,守护领地。他取穴立祠,正符地理之理。林家祠堂正正立于正穴之上!这一用心,真的繁衍了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林家后裔!(如附图)

林厝山远观(禄公以此山脉作为屏障,利用山峦缺口作为城隘,固守领地。)


此一大片土地,林禄用作屯兵养兵以及族人生息繁衍之用。


“观音朝天”山形一角与“晋安城”屯兵旷地一角


狮子山近观


狮子山远观


莲花峰上的石亭寺全貌


石亭寺的石柱石条都是晋朝遗留至今的石条。


莲花峰上的莲花石颂词


莲花峰上的莲花石瓣


莲花峰上的"莲花茶襟"


祀风


晋朝明惠法师遗留的石刻


“林厝山”古厝


“林厝山”遗留的唐晋古屋。


与林禄开拓丰州相关的延福寺“九日山”碑字。九日山是海上丝调之路的最早真实起点,一些关于九日山的故事待后补充。


九日山建于晋朝的 “延福寺”


“延福寺”石匾

  林禄立祠于此片土地,意欲子孙瓜瓞延绵,根深叶茂,枝茎参天!

  先人善良的福德和无限的祝福令由此祠堂衍生而出的子孙经历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而至今,支脈繁炎,遍布八闽,远传鲁、浙、赣、湘、蜀、桂、粤、瓊、台、东南亚、南韩、日本、欧、美……世界各地。

  东晋林禄是开创福建,使福建从半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开拓闽南文化级别最高的朝廷官员。他为福建后来的各方面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林、黄、陈、郑、邱、詹、何、胡八族衣冠卿相入闽的创世功勋,是非常值得后人尊重、珍惜和景仰的!这一史迹也是不可磨灭的!

  由于战乱不断,史纪凋零,晋书、唐史记录疏漏,而且林氏子孙后裔后来分散各地繁衍,未曾有机会集合众亲来母亲地举行大规模的记念庆典或祭祀活动!族史谱牒也散失残缺,荒讹谬误,林禄入闽开基繁衍生息的重要性和发祥之地真实应该是在什么地方,各方子孙各说其是,争执不休!——数百年来莫衷一是!……代代贤明族长告诫执笔写谱者莫要纂改造作误导子孙!

  沧海桑田,由于福建进化较晚,晋书方志匮乏,致使东晋林禄到东南沿海开疆辟土的事迹鲜为人知!唐林宝《元和姓纂》、宋罗泌《路史》、温彦博《林氏源流总叙》只略为记载:“颖公次子林禄,永嘉之乱,随元帝南巡,为招远将军、散骑常侍、领合浦牧,继任晋安温陵太守,卒于温陵。禄遂为闽中南诸林之祖。”《闽林开族千年谱》林桐“林氏世系图序”谓:“至孙禄公,值中州板荡,随元帝渡江……遂家居于晋安为入闽始祖,迨十世茂公,乃由晋安迁居莆阳尊贤里北螺村。”林俊《闽林十六披公》曰:“天眷忠烈,恩承赐氏,……温陵十六,……钟英一方,嗣九刺史(唐九牧)。”林麟焻《林氏族谱序》谓:“林禄当永嘉之乱,随司马睿南渡,充招远将军,领合浦太守,遂家居于晋安之温陵,故林之族,在晋安者,自禄公始。(后散居各地,有人又迁回晋安。)……(莆阳)孝子林欑第六世孙林伋登进士为晋江尉。因家于温陵,生子杞、植、朴,俱登进士,杞生九子……,皆仕九州之州牧(宋九牧),其簪缨与莆相辉映。” 史谓:“初闽人不知学。端州刺史苇,弟御史、邵州蕴。兄弟与欧阳四门詹,继登进士科第,声振闽中,号为‘欧阳独步,藻蕴横行。’”……之后还诞生了妈祖姑林默娘、中华英雄林则徐、中华民国元首林森、中国解放战争战神林彪、国学大师林语堂……

  林禄带领八姓衣冠卿相入闽“奠定和巩固”了“泉州”成为包容世界文明的东方第一大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坚实基础!泉州学者林坚璋先生谓:“‘衣冠南渡’,林禄公在东南沿海闽粤地带传播中原文化,为泉州‘多元闽南文化’奠定了非比寻常的基础,这是开创性的,前无古人,居功钜伟。”

  从地理和军事战略上看:东晋首都设于建康(今南京),其时闽江两岸置建安郡和晋安郡,与浙江永嘉郡、临海郡、东阳郡、会稽郡,以及江西之临川郡遥相呼应,域连京城,其间且有闽西闽北的高山天险阻隔,闽江之水千里滔滔,凶险难渡,古人难以逾越!温陵一带是“养人”的好处所!从地理上看:闽江西岸至广东沿海之行政区域先设置“东官郡”,再于闽粤东南沿海行政区域改置“晋安郡”,特别是因为有一直镇守“晋安县”的“温陵太守”林禄的实际军力军威,足以统领管辖,保护整个辽阔的闽越地域!当时晋军入闽,非由现今之闽北通道而下,而是由广东的通道而来,入闽后才由南向北逐渐伸展!林禄的文功武卫能力异常巨大!他先后扶辅元、明、成、康、穆五位晋室皇帝!入闽前平镇广西海南,任广西“合浦太守”。他率领的军队是驰骋万里所向披靡的铁骑勇旅!他的战力和治力足以威慑闽、粤、桂 、琼、湘、浙、赣、蜀!这个“温陵太守”非是一般的县令太守可以相提并论的! 

  东晋至唐初三百年间,晋安郡几更建制,而土著越人去又复来,仍生活于穷林巨洞之间,未尽归顺。唐高宗时,朝廷命陈政入闽讨诸山洞,遂戍闽,家于仙游枫亭锦屏岭下陈卢园,兵败,奏请增兵,诏令陈政二位兄长率中州五十八姓府兵来援。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陈政病故,子陈元光代将,平诸三十六洞,元光不敌,祈请林禄显灵助战,鏖战时诸蛮恍见岚瘴里遍布“晋招远将军”旗帜,越蛮大恐悉降。元光报捷,请于泉潮间置州县,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追封“晋招远将军林禄为晋安郡王,妣夫人张氏与孔氏为贵人”, 诏下置“漳州”, “七闽”因之遂成“八闽”。

  清道光丁酉岁,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为湖南常德林氏撰写 《西河郡林氏族谱序》称:“……唐讨漳南蛮,公显灵助战,歼枭巨魁。郡守疏奏朝廷,追封为晋安郡王。妣张氏与孔氏追封鲁国夫人。”

  纪念“郡守”陈元光将军的“威惠庙”自唐朝至今还屹立于丰州潘山境内,香火鼎盛,分炉漳州、台湾、东南亚数以百计!(如附图)

唐朝至今遗留丰州镇的陈元光将军之“威惠庙”(重建)。(一)

(二)

  丰州林氏族人自元代开始走向衰落!大旱、大水、台风、海啸、地震、瘟疫、鼠疫、饥荒、蝗灾、人食人导致祖地居民四散觅食,迁徙杂乱,祖牒不复见!祖祠无人祭祀!现存的族谱都是后人追记的,而且记录的只是明朝之后的人事!林氏开闽初祖设祠堂于何方?!此祠堂于我有何重要!?早已被我等子孙抛诸脑后无人提起!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天地者,万物之始也;祖宗者,生人之本也!思“木本水源”是人类的良知良能!问祖寻根是好男儿的报恩之徳!现有林太平夫妇林国明先生挺身而出代表闽林后代子孙寻根探源,经历万般辛苦和困难终于探索搜集足够的资料,向全世界林氏后裔宣布:开闽林禄公及列祖的发源母亲地找到了!——即在今福建省泉州市之丰州镇(古温陵):“林厝山”一带!经各级专家、学者和热心公益的宗哲反复研究林太平夫妇和林国明先生所汇集的历代相关文献、名人著作、碑文、史记、谱牒、诗词等的条文,根据年代、文理、实物三证中的历史证据,反复进行探讨论断,最终确认:“闽林始祖林禄公及列祖入闽后择地开基立祠于泉州丰州镇!” ——有唐朝闽林“九牧”先贤林蕴公奉旨为其父林披公撰写《府君神道碑铭》为证,铭曰:“……显殷之徳,有我仁祖,……粤之温陵……。皇帝以教理为大治,……噫!泉山之南,抵于溟渤,千里之外,不啻万旅,积德累庆,孰我为先。……”

  林禄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安葬在九龙岗九龙穴,此穴出了国家元首林森、战神林彪、唐九牧、宋九牧、妈祖林默娘、孝子林贊……

  《惠安县志》记载:林禄公九龙穴墓,坐乾向巽,墓在县北十三都龙头岭,穴名“龙马毓奇”,墓穴周围有石笏等各种形态的岩石拱护着,曰:“玉笏朝天”。

  《泉州府志》也记载:在古陈同关遗址南边,福厦公路146公里处西侧,有一座宽15.4米,长50.81米的东晋古墓,其规制比唐末广武王王潮墓还大,有石三簇,嵯峨秀异,有石冠、石笏、石羊、石马,诸峰盘旋,形势奇特。墓左有石刻两方:一方为宋理学家朱熹题词:“长山世谱”;另一方为顾道人题诗一首:“远上関山片月斜,白云长护帝王家,九龙自是神仙窟,地认娜妚也不差。”明惠安县教谕林齐圣会同举人林徽龙立“龙马毓奇”石碑于墓前。清乾隆二十四年,惠安教谕林清标邀集兴、泉、漳诸族人集资大修,建“闽林始祖”石坊一座,墓侧添建“晋安郡王祠”,祠共三进,堂中奉林禄公神位,东西壁悬状元牌八块,祠内雕梁画栋,石刻泥塑皆出自名匠之手。林禄公墓,自古称为:“林厝墓”。历史上曾发生过林王相争九龙岗林禄公墓的祭祀属权和明朝天啓年间潘家毁林禄墓开垦九坵的占地事件。天啓丁卯年(公元1627年)惠安县教谕林齐圣与潘家交涉收回林禄公墓前被垦九坵。清嘉庆十三年晋江县岁贡生林高出呈申请惠安县知县对墓界断处告示保护。又,清乾隆二十四年林清标、嘉庆八年林啟运、道光十六年状元林鸿年、宣统三年台湾林文嘉、民国十六年新加坡侨领林路(南安人)……等至现代先后数次大修葺,才让“龙马毓奇”祖墓得以完整保存,并且更新形貌!

重修晋安郡王涂岭墓记


宋理学家朱熹题写“长山世谱”四字。


宋仁宗皇帝御赐林家墨宝“忠孝”二字


晋安林家世谱校正序


西河九龙族谱立林家太始祖殷太师比干公像


九龙族谱记载林坚公与林放公的史实


林氏始祖林坚公像


禄公后十世茂公择地迁徙莆田十六世披公为《九牧之祖》、《藻蕴之父》。


在诸多资料里,这篇文章非常肯定的认为先有“莆林”后有“闽林”,曾经造成了错误的影响!


“藻蕴横行”之林藻公


“藻蕴横行”之林蕴公


妈祖姑林默娘

  考证资料列举如下:

  《晋书》、《福建史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福建历史沿革》、《西河九龙族谱》、《闽林开族千年谱》、《泉州及其别称渊源考》、《九牧文化》、《丰州志》、《温陵稽古录》、《泉州府志》、《南安府志》、《惠安县志》、《海内外林氏源流》、《比干文研》、《林氏源流总序》、《林氏宗谱原序》、《元和姓纂序》、《重广邵州续庆图序》、《林氏族谱序》、《林氏得姓源流》、《林氏世系总记》、《晋安林氏族谱序》、《续修族谱序》、《林氏世系图序》、《谒墓文》、《重刊林氏源流族谱序》、《惠安知县对林厝墓断处告示》和晋江县岁贡生林高出呈状词、各地分支族谱、碑文、丛书、文献、采访文稿、相关论文、对联、诗词、题跋。

  因为“比干族裔”早已失去怀念和祭祀开闽始祖的“林厝祠堂”(闽林最早总祠堂)!而此祠堂的存殁同林禄公祖墓一样都维系着后世子孙的智慧德福!全世界由此祠堂衍传而出的子孙——巨数千万!如此巨大数字的子孙体系哪可失去祖祠!(人家都有,只有我们没有!)——世人检讨林姓重要人物的成败毁誉,有人归咎于林家风水:“有墓无祠!”祠为墓之本,人因本虚而力弱! 

  祖祠原址现已寻得!这是何等重要之事!!

  可惜,年久失修!此处已面目全非!只剩断垣残基,地面被人占用,祀场窄小!不能容纳大量子孙朝敬礼拜!亟需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纪念堂接待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闽林子孙后裔! 

二0一五年三月六日

 

 

 

 

 

 

 

 

 

林禄——晋安圣王

——林家乐

 

  一、林禄入闽开基

  西晋末年,林禄奉敕带领八族衣冠卿相入闽拓疆避难。八族为:林、黄、陈、郑、邱、詹、何、胡。

  晋人入闽非由闽北现代通道而下,而是由广东通道而来。古时闽越地域西北高山屏阻,闽江之水凶险难渡千里滔滔!林禄时任广西合浦太守,刚平定海南、广西动乱不久。兵马合众约有万人。

  温陵一带山灵水秀,林禄进入闽地看中南安江北岸风水宝地“观音朝天”(泉州还保存和重建了“城北朝天门”),择穴开基立祠,意保随军各族贵人和家属百姓沿江聚居繁衍生息。古南安江因此改名晋江。

  二、林禄履历

  林禄为殷太师比干64代嫡孙,西晋黄门侍郎林颖次子。出生于西晋泰始元年正月初七日子时。西晋惠帝时任瑯琊王司马睿王府参军。公元307年永嘉初,随司马睿移镇建康,任黄门侍郎。建兴元年讨杜弢立下战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势去难挽,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明帝遵照父亲元帝遗嘱敕令林禄带领晋朝八族衣冠卿相“南渡”闽越拓疆避难,林禄率众入闽,任 “温陵太守”,镇保晋安,永居南疆!

  “温陵太守”林禄的责任与重负非一般“太守”可以相提并论!林禄的军队是驰骋万里所向披靡的铁骑勇旅!是东晋皇朝最依重、最信任、最具战力和治力的主力军!他先后扶辅元、明、成、康、穆五代东晋皇帝!英名远播,威摄闽、粤、桂、琼、湘、浙、赣、蜀!入闽后两年,再被诏回平定苏峻、祖约之叛乱!但,晋朝气数已尽,人衰力薄,晋军已安居晋安二年,军心因之松散!这是一场很难取得胜利的残酷战争!结果林禄牺牲了五个最会打仗的儿子:恭、晖、畅、期、雅。为晋朝的存亡尽最后的忠诚!留下“五马浮江”的悲壮故事!

  三、林禄的文化素养

  林禄的文化素养异常高超!单看他选择“晋安城”屯兵生息,就知道他具有非常好的学问!“晋安”两字,即“晋人安然”之谓。他利用温陵清源山脉西端的自然地势设置关隘,把天然屏障作为城墙,开垦城池内一大片土地,种田养兵养民!他立祠用穴符合地理书上所说:凡有一山,灵脉必归结于山势末端,此处必然特别秀丽。远观林厝山,山形小小圆圆的,秀美非常!右旁有狮子山像两只狮子精灵地护卫着。而左侧的莲花峰更是静静的奉侍着“观世音菩萨”与护卫着“林厝山”。林厝祠堂正正立于正穴之上。此一用心,真的繁衍了现今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林姓后裔!由此祠派出的子孙大都慈悲正直,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品性!多会自觉继承比干护国爱民的精神!此“风水”的世用,也影响了整个闽越地区的民风,你看!泉州一带“家家观世音,人人敬佛祖”!每年前往浙江普陀山进香朝拜的信众有多少是闽南人!?林禄得此灵穴,到宋朝就出了“天上圣母”妈祖姑林默娘!而林禄自己也就是一名救世的菩萨!福人才能居福地啊!林禄在晋朝时就被世人尊奉为“圣王”! “圣王”的宫庙至今还屹立在“林厝祠堂”的左前,香火不断。

  四、“晋安郡王”的由来

  自古以来土著越人非常凶悍!世称蛮獠!若非林禄的德威战力不能收服!东晋至唐初三百年间,晋安郡域几更建制,而土著越人去又复来,居住于穷林巨洞之间,不愿归顺!唐高宗敕令陈政带兵入闽讨伐,不敌,奏请增兵,高宗诏令陈政二位兄长帅中州五十八姓府兵增援。仪凤三年,陈政病故,其子陈元光代将,战败,祈林禄显灵助战,刹那间,岚瘴间遍布“招远将军”旗帜,林禄兵马来援,声势浩大,形象异常威武!蛮獠大恐!惊肝丧胆!惨败!悉降!陈元光报捷!时在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因此追封“晋招远将军林禄为晋安郡王”。(清代中华民族英雄林则徐立文确认此事为实)。

  五、晋安郡建置始末

  晋代“晋安郡”辖境:侯官(福州)、原丰、温麻、晋安(温陵)、同安、新罗、宛平、罗江等地。相当于现代的泉州、漳州、龙岩、厦门、莆田、仙游、闽候、福州……

  “晋安郡”设置受“晋安县”政绩和行政需要所影响,林禄积功累德于“晋安县”,朝廷因其政绩彪炳,同意由南向北延伸,扩大其管辖范围,设置“晋安郡衙”于“侯官县”,令严高为首任太守。林禄却一直留守“温陵福地”,安其“温陵太守”之位,实则真正承担和掌领着整个闽越区域的管理军政大权,(此也因为林禄离开建康临行时受明帝委托全权护卫治理闽越,)威严名望足以被世人称为一方之王!但林禄忠孝,不以称王为荣! “招远将军”若易旗称王,独据闽越,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晋人已经地处边远蛮荒,战乱主弱,朝廷鞭长莫及无力管理了!林禄却敬遵祖德,护养巨大武装力量始终忠于朝廷!他善良世荫,坚贞正直,心如菩萨,至道凌虚,德配天地,真所谓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六、林禄对福建现代文化的影响

  蛮荒地区,民少业疏,民习粗陋,俗杂缦胡,农商技术与生活知识落后,林禄入闽,开创性的给蛮獠地带带来优秀先进的中原文化、习俗、语言、服装、经书、典籍、礼仪、时尚、戏曲、音乐、武术、医学、诗词、文赋、书画、建筑、雕塑、农耕技术、工商贸易技艺!前无古人!为福建,特别是为泉州闽南多元文化的包融性格奠定了非比寻常的美好而坚实的基础!

  林禄是使福建由半封建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开拓福建文化级别最高的朝廷派遣官员!

  由于中原长期绵延不断的战乱,史纪凋零,晋书、唐史记录疏漏,林禄的事迹正史上没有记载!而且林禄的子孙元朝以后分散各地繁衍,族史谱牒散失残缺,荒讹谬误,林禄入闽拓疆开基立族的史实自己的谱牒追记不及也没有详细记载,“闽林”始祖的伟大无人传颂!导致“闽林”开基立祠之发祥地真实是在何地,数百年来各地子孙各说其是,有的说在福州、莆田、泉州……争执不休,莫衷一是!世界各地的子孙也就没有机会集合于母亲地朝拜祭祀,凝聚、发扬、褒奖林姓独特的比干文化精神所逸出的人才!据说,现存于中国广大土地上的林姓族人,非“闽林”所出的已经“极少”!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族人都出自“闽林”!殷太师比干是林姓的鼻祖。林坚是林姓的得姓始祖。林禄是“闽林”的始姐。没有比干就没有林坚与林禄也就没有林禄入闽繁衍生息,也就没有庞大数字的“闽林”子孙存活在世上光耀比干!

  七、元代“闽林”衰落

  温陵林姓族人自晋兴旺至元代衰落!大旱、大水、台风、海啸、瘟疫、鼠疫、饥荒、蝗灾、人食人,导致祖地居民四散觅食,迁徙杂乱!真的是“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奉公!”祖祠无人祭祀!各支派祖谱散失无存,支谱更未设置,林姓现存的族谱多是明朝以后的族人所追记,元朝以前的人事记录已湮然灭绝!

  历史上曾经发生林王相争九龙岗林禄墓祭祀属权和潘家毁林禄墓的“开垦九坵”事件。林禄墓在惠安涂岭九龙之岗的“玉笏朝天”,穴名:“龙马毓奇”。《泉州府志》记载:福厦公路142公里处西侧有一座宽15.4米,长50.81米的东晋古墓,其规制比唐广武王王潮墓还大,有石二簇,嵯峨秀异,有石冠、石笏、石羊、石马,诸峰盘旋,形势奇特,墓左有石刻二方:一方为宋理学家朱熹题词:“长山世谱”; 另一方为顾道人题诗:“远上関山片月斜,白云长护帝王家,九龙自是神仙窟,地认娜妚也不差。”至明朝,族人立“龙马毓奇”石碑于墓前。至清朝,族人再立“闽林始祖”石坊,并添“晋安郡王祠”于墓侧。祠共三进,堂中奉林禄神位,东西壁悬状元牌八块。此墓世称“林厝墓”。林姓得此良穴,真的出了“唐九牧”、“宋九牧”、“孝子林欑”及“民国元首林森”、“天后妈姐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则徐”……

  八、“闽林”风水“有墓无祠”

  奇怪的是:林家“风水”传至后代却出现“有墓无祠”的状况!而且历代族人也不以此为意!有的觉察,却无能为力!

  “林厝祠堂”与“林厝墓”的存殁,都维系着林姓子孙的福德智慧!——世人检讨林姓重要人物的成败毁誉,有人归咎于林家风水:“有墓无祠!”祠为墓之本,人因本虚而力弱!所以林森、林彪曾为世人所重用,其结果却……!

  九、“闽林”祖祠原址已经觅得

  “闽林”祖祠原址已经觅得!——经各方专家、学者、和热心公益的宗哲反复探索研究相关文献、遗迹、名人著作、碑文、谱牒、史记——依据纪事年代、文理、实物的论断,最终确认:闽林始祖林禄入闽后择地温陵清源山脉西端的林厝山开基立祠!“林厝山”位于泉州丰洲镇。闽林总祠堂古名:“林厝祠堂”。详情请参阅:“晋安郡王与闽南文化的起始”一文。

2014年4月7日

 

 

 

 

林禄简谱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乙酉 公一岁

  正月初七子时公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梓桐乡,排行第二。

  公讳禄,字世荫。商少师比干六十四代孙,长林博陵公林坚六十三代孙,孔子弟子林放四十一世孙。曾祖林显晋太康时为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祖林礼,字元副,晋怀帝时任太子太傅丞,由济南徙籍下邳。父林颖字元从,晋愍帝时任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兄林懋,字世兴,晋愍帝除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迁下邳太守。公为林氏开闽始祖。

  是年,魏帝禅位于晋。晋王司马炎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泰始。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丙戌 公二岁

  九月二十日巳时,张氏出生于清河。公娶张氏为妻。

  晋武帝泰始六年(271年)辛卯 公七岁

  三月十六日戌时,孔氏出生。公后继娶孔氏为妻。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庚子 公十六岁

  是年,晋将王浑、王浚逼近建邺(今江苏南京)。吴帝孙皓面缚请降。吴国亡。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壬寅 公十八岁

  是年,分建安郡置晋安郡,领八县:晋安、同安、侯官、原丰、罗江、温麻、新罗、宛平,辖境相当今福建东部及南部。首任太守严高。晋安郡初治晋安(今南安丰州)。不久太守严高“为图咨于著作郎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侯官具冶山),使迁之。”城成,郭璞为作《迁城记》。晋安郡治遂北迁侯官(今福州市)。

  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乙巳 公二十一岁

  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长子林恭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恭,字文儒,后历台州刺史、飞骑大将军。娶妻段氏,生有二子,长曰桢,次曰英。林恭后裔称“会稽房”,今台州、丽水等地林姓奉为始祖。

  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戊申 公二十四岁

  二月十六日寅时,次子林晖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晖,字文康,后历衢州刺史、尚勇大将军。娶妻柳氏,有子曰武。林晖后裔称“信安房”,今宁德、福安、霞浦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晋惠帝太熙元年(290年)庚戌 公二十六岁

  四月,武帝卒。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是年琅琊王司马觐子司马睿年十五嗣王位。公应召为琅琊王府参军。

  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辛亥 公二十七岁

  九月二十日子时,三子林畅出生,张氏夫人出。林畅,字文茂,后历镇州刺史、威武大将军。娶妻施氏,生有三子,长曰苖,次曰松,三曰变。今福州、长乐、连江、侯官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自是年至光熙元年(306年),晋宗室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相互残杀,史称“八王之乱”。

  晋惠帝元康三年(293年)癸丑 公二十九岁

  正月初六日辰时,四子林期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期,字文图,后历常州刺史、威猛大将军。娶妻陈氏,有子曰旵,林期后裔称“晋陵房”,今晋安、温陵、德化云溪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是日亥时,五子林雅出生,张氏夫人出,与林期为双胞胎。林雅,字文振,后历汝州刺史、直勇大将军。娶妻黄氏,有子二,长曰迟,次曰澄。林雅后裔称“河南房”,今南安、同安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七月初九酉时,六子林景出生,孔氏夫人出。林景,又名仁翰,字明澈。初授通直郎,后从征南将军朱宝平南有功,迁直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侯。夫人司马氏,生子缓;继室黄氏,生子详。后世子孙枝繁叶茂,瓜瓞连绵,称晋安林氏,为八闽林氏的主流派,历代望族有阙下林家、唐九牧林家、游洋林家、宋九牧林家,其后裔分佈福建各县,大陆大部省份,港澳台,东亚、东南亚各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孔夫人又生七子林暹,生年未详,授威武将军。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丙寅  公四十二岁

  是年十一月,惠帝食饼中毒死,年四十八。皇太弟司马炽继立,是为晋怀帝。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丁卯 公四十三岁

  七月,东海王司马越独掌朝政,以平东将军、琅琊王睿为安东、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公与父林颖随扈过江。公除给事中、黄门侍郎。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壬申 公四十八岁

  蜀流民为土人、官军侵害,率众起事,推醴陵令杜弢为主,攻郡破县,声势日盛。琅琊王司马睿命征南将军王敦、荆州刺史陶侃发大军征讨杜弢。公随军征讨,前后数十战,屡建奇勋,以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

  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癸酉 公四十九岁

  二月,汉刘聪鸠杀晋怀帝。四月,秦王司马邺于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改元建兴。以愍帝讳,改建邺为建康。

  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乙亥 公五十一岁

  公父林颖除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

  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丙子 公五十二岁

  汉刘曜攻长安,愍帝出降。西晋历四帝共五十二年而亡。

  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丁丑 公五十三岁

  是年,丞相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称晋王,改元建武,次年即帝位。史称东晋。

  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辛巳 公五十七岁

  晋元帝拜戴若思为征西将军镇合肥,拜刘隗为镇北将军镇淮阴,调公出为合浦郡太守。合浦郡,汉置,辖今广东新兴、开平市以西,广西容县、横县以南及防城港市以东地区。

  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甲申 公六十岁

  侍中、征南大将军王敦图谋不轨。六月,明帝以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为中垒将军,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郗鉴都督从驾诸军事,并征豫州刺史祖约、临淮太守苏峻等人入卫京师,分兵征讨王敦。翌月,王敦败死。

  十月,以观阳县侯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公明年任晋安郡太守,受其节制。

  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乙酉 公六十一岁

  公奉帝诏任晋安郡太守。下车北扫温麻诸县洞蛮,南服新罗畲苖,境内大安。

  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丙戌 公六十二岁

  七月,江州刺史应詹卒。八月,以给事中、前将军、丹阳尹温峤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是年,御史中丞钟雅劾南顿王司马宗谋反,中书令庾亮使右卫将军赵胤收之。司马宗以兵拒战,为赵胤所杀,贬其族为马氏,徙妻子于晋安。

  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戊子 公六十四岁

  冠军将军、散骑常侍、邵陵王苏峻联合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对中书令庾亮执政。随后攻入建康,烧杀抄掠,迁晋成帝于石头城。苏峻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庾亮、温峤、陶侃于寻阳(今江西九江)起兵征讨,  公应召率林恭、林晖、林畅、林期、林雅五子勤王。五子皆雄勇英杰,号称“林门五马”,奋不顾身地投入平叛战役。在战役中,林氏“五马”纵横驰骋,冲锋陷阵,相继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江浮五马。林恭年44岁,林晖年41岁,林畅年38岁,林期年36岁,林雅年36岁。张氏夫人随征,卒于军中,年63岁。乱平,公背负丧子亡妻巨痛,仍还晋安郡。

  是年,平南军司,加散骑常侍刘胤以平苏峻功,迁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已丑 公六十五岁

  十二月,右将军郭默以刘胤不与输资,将其杀害,自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庚寅 公六十六岁

  侍中、太尉陶侃讨杀郭默加督江州领刺史事。公受其节制。

  是年,公子林景被授通直郎。以平南有功,授镇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南平侯。

  晋成帝咸康六年(340年)庚子 公七十六岁

  十月二十六日午时,孔夫人寿终内寝,年70岁。子林景、林暹皆显贵。后与公合葬惠安涂岭九龙岗(今属泉港区)。

  晋成帝咸康八年(342年)壬寅 公七十八岁

  此前西中郎将王允之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八月,王允之迁卫将军、会稽内史。

  是年,公孙、林景子林缓补车骑府参军。

  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癸卯 公七十九岁

  十月,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公受其节制。

  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甲辰 公八十岁

  车骑将军庾冰薨,以安西将军谢尚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乙巳 公八十一岁

  正月,诏使征西将军庾翼还督江州。公受其节制。

  七月,持使节都督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庾翼卒。

  秋,林缓随大司马桓温入蜀,攻打成汉政权。

  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丙年 公八十二岁

  是年三月,晋军入城都,汉主李势投降,成汉亡。林缓以战功授远略将军。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年)丙辰 公九十二岁

  三月,林缓从大都督桓温渡北征姚襄,败姚襄于洢水,攻占洛阳,威震中原。林缓以战功迁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开国侯。

  是年,公卒于官,享寿九十二岁。

  公莅任晋安郡太守前后三十二年,经历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四个朝代,参与征讨杜弢、平定苏峻、祖约叛乱两次战役,战功赫赫,匡扶晋室,鞠躬尽瘁。在郡鼓励农桑,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僻处东南一隅的晋安郡政局祥和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公为人温和,处事公道,体恤民情,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待百姓如亲人,深得人民的爱戴。

  葬今泉港区涂岭九龙岗,穴名“龙马毓奇”。

  盛唐,陈元光讨漳南蛮王,公显灵助战,歼枭巨魁。陈守上疏奏请,敕封晋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鲁国夫人。

  林家乐註:陈政、陈元光父子讨漳闽(蛮)十八洞,败,军难,请禄公显灵助战,大捷,歼枭巨魁。陈元光上疏皇帝报捷,武则天感禄公灵圣忠贤,敕封禄公为晋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鲁国夫人。官民为禄公立庙纪念圣德,尊称禄公为“林圣王公”,此庙至今香火鼎盛,有求必应,犹存于温陵(泉州)丰州“林厝祠堂”原址左前侧。“林厝祠堂”建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此年禄公率领林、黄、陈、郑、邱、詹、何、胡八姓晋朝衣冠卿相入闽拓荒,此祠堂即是闽林始立祠堂(闽林祖祠)。

资料来源:

唐房玄龄等:《晋书》

明何乔远:《闽书》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

林树丹:《海内外林姓源流》

林家乐:《晋安圣王林禄与闽南文化的起始》

黄河清:《林氏大迁徙》

林福源:《禄公之五马林氏》

林国明:《榕城考古略》

《泉州文库》主任杨清江

2015年6月撰

2015年11月修定

 

 

 

 

 

泉州学研究方兴未艾(代序)

 

  泉州学”指的是对泉州地域古往今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方面、汇成一种有一定科学领域的、较为专门的有系统的研究。

  这一科学领域的研究,已在不自觉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为自觉的行动。正如一颗种子埋在土里,经受一定的水分、空气、温度,在适合的季节就破土而出一样。“泉州学”的提出是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酝酿的。在正式开会讨论前夕,适值台湾学者李先生回泉州省亲,发表了精辟的意见。他认为“泉州学”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研究台湾的经济、文化、人种以及东南亚华侨和华人,都要追溯到他们的源,而最重要的一个源就是泉州。

  “泉州学”研究的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泉州重新引起世界的注目

  泉州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随着国家的开放、改革,泉州将发展为旅游城市。她以悠久的历史、中世纪闻名世界的海港城市、众多的地上文物、多种宗教遗迹等,吸引了多少国际友人。众多的泉州籍华侨、华人,台湾、港、澳同胞接踵而来寻根谒祖。这些活动引起世界的注目。有些国家或财团的代表也陆续到泉州寻求经济、文化交流和友谊,略举几个例子便可见其梗概。

  1、多种宗教遗迹

  佛教徒,对泉州唐、五代以来形成的佛国非常向往,除几个大丛林名闻中外引人注目外,有些小寺院因曾经和当今世界名僧结缘,以各自的方式做大量的交流和慈善事业,泉州的僧人也应邀到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弘法。被湾省尊为国师的广钦法师,圆寂后,遵其遗嘱舍利也送回泉州。

  阿拉伯地区伊斯兰教徒,重新来到了他们祖先活动过的地方,看到了唐代他们的先贤的墓、宋代建筑的清净寺惊叹不已。并为继续发展这种友谊提出许多设想。泉州的学者应邀参加了在法国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

  泉州丰富的道教史迹,其学术价值使世界各国研究中国道教的学者为之入迷。美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国学者络绎不绝,有的长期住下作调查研究,有的来了再往,往来数次。

  基督教的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一些外国教友回到他们服务过的地方访问,并以他们的虔诚方式,表达他们的宗教精神。

  即使是已经没有教徒、连遗迹也绝少的摩尼教,也引起世界的关注。1987年在瑞典举行的摩尼教国际性学术研究会,就以泉州草庵的摩尼光佛石雕壁像作为会议的会徽。

  其他各种民间的宗教习俗,也引起国内国外风俗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如关帝、天后、保生大帝、郭圣王、萧太傅、清水祖师等等,每年来谒者数万人之多。

  2、海外寻根谒祖的热潮

  海外华侨和华人回籍寻根谒祖,是与交通工具和各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同步的,开放改革以后,形成一次热潮;除了东南亚各国外,在美、英、法、日等国的华侨、华人也克服种种困难,远渡重洋,结伴而来,对祖籍故乡倾泻真挚赤忱。

  3、海峡两岸放宽限制后,台湾同胞源源而来,近者相隔数十年,远者间隔十代。台胞回到家乡,有的投资贸易,有的省亲谒祖,有的把多年学术研究存缺的课题加以充实和考证。民间信仰习俗活动的来往更是频繁。

  4、华侨、华人融合文化研究。这是华人成为所在国的公民后,形成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须要继承本民族的传统,发扬传统,又要与当地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促进友谊,为社会做出贡献。新出现的这种融合文化的活动和研究方兴未艾。

  有些国家的城市和泉州市结为姐妹城市,都是这种注目引出的结果。

  泉州的历史和现状唤起人们的思考

  中外学者对泉州的兴趣和思考由来已久,但若断若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识化而且浓烈;他们热烈地寻求着各种答案。

  1、泉州海上活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关系如何

  过去中外历史学家大肆宣扬欧洲文艺复兴对欧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在浪潮过后,人们早就在思索,文艺复兴怎么会发生在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历史学家回答说:航海活动不但在古希腊的科学繁荣中充当助推力,而且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中建立新功。那么欧洲航海的起飞呢?两件不可缺少的东西——罗盘和火药,这两件东西都是十二、三世纪由于泉州港海上交通的发展、由泉州人或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随着航海的发展,推动了天文、地理、动植物各种科学的发展,并和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人们的思想突破了中世纪的黑暗和神学的支配,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之前,对《马可波罗游记》的阅读,是如何地兴趣盎然、为之入迷,又是一个例证。

  阿拉伯语中炼丹术一词,是宋代泉州港地区“金液”两字的古音。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

  历史学家将更深入地论证泉州海上交通对欧洲文艺复兴乃至欧洲文明所起的作用。

  2、泉州融合当时欧亚文化的能力。

  能消化各种食物的胃才是健全的,而且吸收的营养也较多,美国当前的大,使它能够容纳世界各种科学、哲学流派,世界各地精英汇集那个国家、并在那里出现许多伟大的发明。宋元时代的泉州就像今天美国的组约、荷兰的鹿特丹、中国的上海,她在长达三四百年的时间,闪烁着照耀全球的光辉。当时的泉州,来自欧、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旅行家、传教士,各种宗数、文化、科学技术都被消化和吸收。泉州出现了伟大的科学家苏颂,创造了“水运仪象台”;曾公亮编辑了《武经总要》,完整地保存了火药配方;出现了变革家吕惠卿;地理学如《诸蕃志》、《岛夷志略》;建筑科学技术如饮誉世界的东西塔、洛阳桥等等,都载入世界史册。直到今天,西欧各国、阿拉伯、伊朗、印度等国都到泉州来寻找他们的古代文化的遗踪。

  3、泉州人在世界各地峥嵘拔萃。

  泉州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举世皆知的,这首先是泉州人的整体,然后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拔萃人物。明、清以后对祖国台湾的开发,现在在台湾岛上的汉人中有将近一半是泉州籍人。近代的如对东南亚地区的开发,如开发林厝港的梁宙、建筑新加坡维多利亚大钟楼的林路、菲律宾独立运动副司令刘亨赙、东南亚橡胶业开发者陈嘉庚等。当代世界著名的实业家、金融家、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等,有的早已闻名于世,有的正引人注目。有些华裔先后成为东南亚国家的首脑和政治、经济、文化界的领导人。

  4、泉州文化的生命力。

  泉州的文化虽然来自中原,并保存比较丰富的中原文化;但她又吸取了闽越文化,融化外来民族的文化,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一些文化现象至今仍为世界瞩目。如南音,被誉为东方古乐,震动欧洲;梨园戏,被称为宋元南戏的活文物;方言是全国保存中古音最丰富的地区;武术,是全国南少林的发祥地;宗教,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文物古迹,大小数以千计,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十一个,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十七个。连日本的语音,古乐器都渡海南来寻根。这种文化生命力一直在推动泉州历史前进,促进生产的发展蔚成泉州人的精神气质。

  5、泉州人与犹太人。

  泉州人的素质、智慧和事业的发展,引起一些外国学人的思索,他们甚至认为泉州人很似犹太人。有的学者想在泉州考察犹太人的踪迹,企图在泉州人中找寻犹太人的血统。其实泉州人就是泉州人,他们自立于世界,和犹太人一样各自做自己的贡献。这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泉州人的非凡表现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思考。

  研究“泉州学”走向世界

  文学是人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无不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因此“泉州学”也不例外,必须分析泉州人,并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涉及的各个领域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答案。

  1.泉州人是开拓进取的还是因循保守的?

  泉州人自秦汉初辟蒿莱的历史是一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历史。在少数汉人进入汉王朝大军水陆并进尚且不能征服的闽越族人住居地时,其困难是可以想见的。晋代士庶南来,并不都是衣冠士族,更何况还有卢循、孙恩农民起义的余众,从出土的文物看,许多先进生产技术这时就开始传入和传授,如烧陶、耕种、纺织和渔猎工具等等。至唐代晚期,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港口之一。唐末、五代的又一次移民,则是在军阀混战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宋元时代泉州成为世界最大海港城市,人民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更得到高度的发展,造船业曾执世界牛耳,航海家远远早于哥伦布、麦哲伦等,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驰誉世界,连这条航线都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由于超越于时代或摆脱因袭的束缚而被指责为异端。自闽人第一个最有影响的进士欧阳詹开始,他撰写《自明诚论》强调人的奋斗就被斥为“安得有此离经叛道之言。”宋代与王安石共同推行变革的吕惠卿,被骂得狗血喷头,斥为奸臣。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步思想家李贽,大声疾呼:时代已经变了,不能以孔子当时的是非来衡量今日之是非,提倡“童心”说真话,提倡男女平等,反对假道学那种口是心非、行若狗彘的无耻行为,而被当作异端、妖人迫死于狱中。再如郑芝龙的海上活动,郑成功的开发台湾的事迹,其英雄气概至今仍然使人肃然起敬。

  泉州人在飘洋过海开发南洋群岛的过程中,死于风浪或天灾人祸的不可胜计,但他们前赴后继,为世界文明和进步作出贡献,其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这样的人民是勇敢的、开拓的、进取的,还是怯儒的、因循的、保守的,不辩自明。

  2、泉州的血统和素质。

  这一点,从事人类学的专家早就注意到了。以往人们常以种族不纯而感到羞耻,自从优生学的普及后,这种心理压力逐渐减轻了。世界上哪个发达国家的民族是纯之又纯的?美国大概最不纯了。

  泉州人当然是汉民族血统,但还有股氏族和周氏族的血统之分。在与闽越族共同开发的过程中,汉越的混血统从姓氏族谱就可以印证,如蓝、雷、钟等姓氏与汉族的通婚,再如,阿拉伯人的后裔定居于泉州而形成的回族到目前就多达数万,其姓氏有金、马、葛、夏、丁、郭、蒲,以及蒲姓易姓的卜、黄等姓;蒙古族在南安丰州燕山黄姓多达数万,满族在晋江的粘姓也聚族而居,他们在生活上已全都汉化,与汉民族通婚。如果认真分析研究泉州各民族的血统其良好的素质肯定会显现出来。这和研究泉州人过去和今后活动的领域或方式是有相当意义的。

  3、“泉州学”的研究和时代紧密联系。

  当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民已经进一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反思,“泉州学”当然不能例外。她要研究泉州所受传统文化的乳哺,哪些是发育的营养品,哪些是因袭的重负。“泉州学”还应对泉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在发展海上交通、经济贸易、民主法制、文化教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移风易俗、改善生活、泉州与台湾关系、泉州与海外华侨华人的相互促进等等方面,都要进行研究或探索。而且这种研究不能停留于就事论事,而是要在各类事物的研究基础上升华为综合性的、理性的科学。其内涵和外延源流和分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古代文化和当代思潮各方面,都要充分显示所独有的特点,发挥其固有的生命力,并注进新鲜的血液。

  4、发挥优势,重新走向世界。

  我们曾经封闭一个时期,这种封闭既造成本民族的损失,也造成侨居地华侨及加入外国籍华人的损失。现在世界已经在关注泉州,泉州就相应地要放眼世界。

  “泉州学”的研究要以其源头的作用,发展“泉州学”的丰富内涵和特点发展开去,走向世界,融合世界文化。如同晋江,它属山地河流,黄色泥沙的沉积相对少些,流向蓝色的海洋本来就习惯了,如今汇入当代世界蓝色的文海洋,河道畅达,不必经过多大的痛苦和彷徨。

  “泉州学”正在开展讨论,本人认识肤浅,所述挂一漏万,也可能言不义,拙文就作为抛砖引玉吧!“泉州学”的内涵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有识士作深入的探讨。坚信这一科学的研究将会受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泉州籍人住地区的欢迎和反响,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傅金星

  文章来源: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2018年8月20日更新

 

 

 

 

 

世界的泉州学

 

 

  世界的刺桐港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吸引了各国航海家、游历家、商人纷至沓来。刺桐港是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12-14世纪),刺桐港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和东西方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刺桐港不但是中国的刺桐港,也是世界的刺桐港。

  早在周秦时期,居住在泉州地域的闽越族先民们就“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

  西晋时期,有相当数量的中原人民陆续迁居于晋江两岸,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时已有舟船连接海外。到了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精于大乘佛教的西天竺高僧拘那罗陀(真谛)泛海抵达泉州,驻锡建造寺(在今泉州西门外九日山),讲佛播道,翻译佛经。

  唐代,泉州港逐渐兴起。武德年间(618-626年),有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播伊斯兰教,后卒葬东郊灵山,其墓被后人称为“圣墓”,是现存很重要的伊斯兰教史迹。久视元年(700年)在今泉州地域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泉州建州后,开始修建城池。当时社会安定,经济逐渐发展。唐代中期发生的“安史之乱”(755 -763年),导致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中外交通转而以海道为主,推动了泉州港的发展。摩尼教也在唐中期传入泉州,史载唐时有摩尼教僧侣呼禄法师游方泉州,卒葬清源山。贞元至大和年间(785-835年),泉州升为上州。光启二年至景福二年(886-893年),福建观察使王潮在泉州城内创筑子城,街坊齐整,人口陡增,工商业繁荣,尤其是海外交通大为发展,泉州的造船业已达到较高水平,所造海船抗风力强,适于远洋航行,陶瓷、丝织品等成为主要外销商品。随着海外通商贸易的发展繁荣,前来泉州的外国使节、商人、宗教人士日益增多,出现“船到城添外国人”的盛况。唐代后期诗人包何在《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诗中曾有“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的诗句,说明当时泉州有外国人居留,并有外国朝贡者频繁进出,这些朝贡者大多就是商人。此时的泉州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广州、扬州、交州(今越南交趾)并称为中国四大对外贸易商港,海路所通国家和地区东北至高丽(今朝鲜、韩国)、日本,南达南海诸国,西抵印度半岛。

  五代初,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及王延彬兄弟子侄相继任泉州刺史。王氏治泉期间,招怀离散、保境安民、鼓励生产、继续发展海外贸易。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留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他扩建泉州城,并重加版筑,环城种植刺桐树,从此泉州更以“刺桐城”、“刺桐港”闻名于世。受留从效“招徕海上蛮夷商贾”、发展海外贸易之惠,与海外贸易相关的手工业,如陶瓷业、冶炼业、丝织业、制船业等,都得到很大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充足的商品货源。

  北宋前期,泉州港对外贸易已相当可观,“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宋史·杜纯传》)。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侨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在通淮街创建清净寺(初名艾苏哈卜大寺),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并具有典型阿拉伯风格的伊斯兰教寺。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成为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泉州的对外通商贸易涉及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赶上并超过明州,仅次于广州。南宋,海外贸易成为朝廷税赋收入的重要来源。南外宗正司也迁于此,泉州港的重要作用更加显现,造船业更加发达,当时泉州舟师、水手、舵工“知地理、识天象、辨水道”,并用量天尺、指南针测量、导航,航海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刺桐港“风樯鳞集”,“涨海声中万国商”,成为“夷夏杂处,权豪比居”的国际大都市,与海外五十八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与广州港并驾齐驱。庆元二年(1196年),泉州南门天后宫创建,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海神妈祖庙。到淳祐年间(1241-1252年),泉州居户增至25万,人口达130万(城内人口约20万),升为望州。

  元朝,朝廷大力扶持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诏地方官唆都、蒲寿庚对外宣谕:各国海商来泉州贸易宠礼优待,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在朝廷的鼓励、扶持下,泉州海外贸易逐渐走向巅峰,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商港,和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与地区近百个,是“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南巨镇,“缠头赤脚半番商,大舶高樯多海宝”(宗泐:《清源洞图》,《全室外集》卷4),刺桐港成为世界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称于世。当时的翰林学士吴澄《送姜曼卿赴泉州路录事序》记载:“泉,七闽之都会也。番货远物、异宝珍玩之所渊薮,殊方别域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号为天下最”(《吴文正公集》卷16)。泉州当时设有蕃坊让外国客商居住,泉州成为容纳来自海外包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地区、波斯、欧洲、犹太地区等地的各国侨民,各种文化、各种宗教和平共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世界的泉州”。伴随着蕃商云集,外来的伊斯兰教、摩尼教(明教)、印度教、古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在泉州大为发展,各种宗教和谐共处,成为世界典范,造就了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当时许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涌向泉州,伊斯兰教盛极一时,泉州伊斯兰教寺增至六七座;明教亦势力大盛,晋江罗山苏内村华表山麓的草庵,是唯一保留至今的元代明教寺院,庵内摩尼光佛石刻造像,为浮雕趺坐像,背后放射佛光,散发披肩,面相圆润,神态庄严,衣饰简朴,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佛石雕像;印度教也繁荣发展,当时侨居泉州的印度商人们曾建造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印度教寺,泉州人称之为“蕃佛寺”;古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我国称为景教,元时泉州是管领江南诸路景教(蒙语称“也里可温”)的所在地,至迟在大德十年(1306年),泉州建有一座礼拜堂,称兴明寺,皇庆二年(1313年)泉州建立天主教区,之后泉州主教区教徒达一万人之多,当时泉州城东门“雄壮华丽”的大圣堂,是一位富有的亚美尼亚妇人建造的,她去世后便把教堂献给刺桐的主教哲拉德和圣方济各会。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入仕元朝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奉命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伊儿汗国阿鲁浑汗,率领庞大船队从刺桐港出海,他在游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五十多年后,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到泉州,他在游记中说:“刺桐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谓世界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罗马教皇使节玛黎诺里(意大利人)来华,回国时也由泉州放洋,他在《奉使东方录》中说:“刺桐港为大商港,面积广大,人口众庶。”到了元末,持续十年之久“亦思巴奚战乱”,对泉州破坏极大,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受到严重打击。

  明清时期,朝廷推行“海禁”政策,导致泉州海外交通的衰落,泉州刺桐港不复旧日风光,在中外历史上不再占据重要地位,直至世界慢慢地忘却了刺桐港的存在。

  世界的“泉州学”

  早在19世纪初,欧洲学术界就曾经发生一场争论:在中世纪举世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Zaitun”到底在何处?很多外国学者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投入这场学术研究和论争,有的认为是泉州港(刺桐港),“Zaitun”是“刺桐之音译也”,有的认为是漳州月港,有的认为“Zaitun”是“瑞桐之音”,更有的说是杭州或者扬州,如此种种不同的说法,让人莫衷一是。直至一百多年后的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在《蒲寿庚考》一书中明确指出“Zaitun为中国古时第一商港,而征之汉籍,宋末及有元一代,沿海商港,无一能及泉州”,“中世纪的刺桐港问题”引发的这场国际性争论才得到圆满的解决。

  20世纪初,有外国学者关注泉州的历史文化,对之进行研究并取得成果。1911年,河内法兰西学院的《通报》第2卷第12期登载了瑞士学者范·白参(Max van Berchem)、西班牙神父阿奈兹(G·Arnaiz,当时驻泉州安海传教)的《泉州的穆斯林古迹》一文。全文内容包括阿奈兹论述的汉文和西文史籍中有关泉州伊斯兰教的记载和范·白参论证泉州艾苏哈卜寺和灵山圣墓的阿拉伯文碑及其建筑模式。范·白参认为现存的艾苏哈卜寺建筑属于14世纪流行于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模式,而并非中国的模式,他对元至大三年(1310年)重修艾苏哈卜寺阿拉伯文碑和元至治三年(1323年)重修灵山圣墓阿拉伯文碑的法文翻译和考证,迄今仍是中外史学家所经常征引的权威论据。《泉州的穆斯林古迹》是西方学者早期专门论述泉州伊斯兰教古迹的研究报告,一经发表就在欧洲学术界激起了很大的反响。

  我们再来谈谈前文提到的日本著名学者桑原骘藏及其《蒲寿庚考》。桑原骘藏(1871-1931年),1871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敦贺,1898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的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1907年4月,桑原骘藏到中国,开始为期两年的官费留学和研究,回日本后长期执教于京都帝国大学,从事东西交通史和风俗史的教学与研究,是日本东洋史学创始人之一。1915-1918年,桑原骘藏撰写的《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之事迹》一文在东京帝国大学《史学杂志》上连载,后由岩波书店以《蒲寿庚之事迹》为题出版。1929年,中华书局出版陈裕菁的译本(同年有冯攸译本,由商务印书馆以《唐宋元时期中西通商史》为题出版)。陈译本对原作进行补充考证,增补大量的资料,改名为《蒲寿庚考》出版。该书采用注释考证的方法,论证了9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贝(Ibn Khurdadhbah)所指中国四大贸易港之一的Djanfou即泉州,中世纪阿拉伯和波斯文献中所提及的东方大港“宰桐”(Zaitun)亦即泉州,古称刺桐城;其次论证唐宋元时期大批穆斯林海商定居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经商建寺,与当地居民通婚相处,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为繁荣中国的海外贸易和港口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该书重要的部分是论证蒲寿庚祖籍阿拉伯(西域),其先辈因经商先后在占城(越南)和广州定居,宋元鼎革之际,泉州降元,蒲寿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宋末元初蒲寿庚掌管泉州市舶和海防事务,在保障航路安全和发展海外贸易中功绩卓著等问题。

  192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人艾克(G.Ecke,即艾锷风)跟随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陈万里、张星烺等到泉州考察文物古迹。在泉州期间,恰逢开元寺东西塔正在维修,艾克教授考察东西塔的建筑、雕刻,并派雇员韩庆荣上到维修脚手架上拍摄东西塔各构件和塔身佛教浮雕的图片,协助完成工作。1935年,时任北平辅仁大学教授的艾克与时任巴黎东方语言学校教授、法国人戴密微(P.Demieville,戴密微也曾在1924年底至1926年6月任厦门大学言语学教授)合著的《刺桐双塔——中国晚近佛教雕刻之研究》(英文版)由美国哈佛大学列为“哈佛—燕京研究院专著系列”第2卷出版。可以说,这是外国学者亲身来到泉州,对泉州历史文物进行科学、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在西方汉学界产生广泛影响。该书由前言、刺桐历史与东西塔的建筑和雕刻、塔身浮雕肖像研究与历史资料三部分组成,其中对东塔(镇国塔)须弥座束腰部分的佛传图石刻浮雕介绍尤为详尽。该书还附有1926年东西塔维修时拍摄下来的丰富图片,更是弥足珍贵。艾克还著有《福建闽南的两座方形石塔》、《刺桐的花岗岩石碑断文》等和泉州有关的英文著作。

  半个世纪后,日本北海道大学中文部教授中野美代子出版《孙悟空的诞生》(1980年),论著搜集引用大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参考了艾克和戴密微合著的《刺桐双塔》里面西塔上“猴行者”的浮雕图像照片,最终得出“孙悟空诞生在福建的泉州!”的结论,这也可算作“一家之言”吧。1983年7月,中野美代子第一次访问泉州,参观开元寺,她再三请求登上西塔,在第四层亲眼见到猴行者的浮雕。这次访问促使她和泉州地方学者、泉州历史研究会的王寒枫先生之间开始了关于泉州东西塔和孙悟空的学术联系,还促成了王寒枫先生历时八年而撰著《泉州东西塔》一书,这是一部从人文和科学的角度对泉州东西塔的建筑结构、佛教义理和浮雕艺术进行考察和研究,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著作,将泉州东西塔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一个世纪多以来,西方学者一直着迷于发现自泉州的“刺桐十字架”,没有停止过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泉州天主教堂神父任道远(即塞拉菲·莫雅,Seraphin Moya,任道远是其中国名字)在泉州奏魁宫发现一方胸前有十字的天使石刻。任道远是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受西班牙多明我会派遣,从澳门到漳州传教,后闽南教区主教黎亚尔委派他继任泉州天主教堂神父,识中文,善操闽南话。1926年德国的艾克到泉州访古时,任道远将发现的这方十字架请艾克教授验证,艾克在1935年出版的《刺桐双塔》一书中也曾提到此十字架。1941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年,即1908年从敦煌莫高窟劫走六千余种文书及其他敦煌文物带回法国的保罗·伯希和)将“刺桐十字架”的照片在当年河内法兰西学院的《通报》12月号上发表,在西方学者中间引起很大轰动和研究兴趣。1954年,英国《皇家亚洲学会会报》刊载英国著名学者、格拉斯哥大学教授约翰·福斯特(John Foster)的文章《刺桐城墙的十字架》后,“刺桐十字架”再度引起欧洲史坛的轰动,作为研究古基督教东传历程的重要物证,“刺桐十字架”这一命名从此成为全球基督教文物的专用术语。20世纪30年代后,泉州地方学者吴文良先生也陆续从被拆的泉州古城墙发现并搜集到22方“刺桐十字架”石刻,1957 年吴文良先生将数十年悉心搜集的石刻及有关文物整理出版《泉州宗教石刻》,更加广泛地激发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兴趣,前苏联科学院编写的《世界通史》中选用100幅中国图片作为该书的插图,其中就有《泉州宗教石刻》中的15幅图版。

  20世纪50、60年代,著名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先生(Piervan der Loon,荷兰人,1920-2002年)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发现中国明代刊刻行世的《新刻增补戏队锦曲大全满天春》(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集芳居主人精选新曲钰妍丽锦》(万历间)、《新刊弦管时尚摘要集》(万历间)等三种闽南戏曲、弦管选集。经过长期的研究,龙彼得教授撰写了长篇论文《古代闽南戏曲与弦管之研究》,探讨闽南语文学及梨园戏的历史,依据明代所用的滚门分类,对上述三个刊本所收的散曲进行分析,并就所涉二十六种剧目的情节和出处,作出研究和考证。1992年5月,龙彼得教授将研究论文连同三种刊本影印本以《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简称《明刊三种》)为名在台湾南天书局出版。1995年,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获得龙彼得的赠书,经征得他的同意,请人翻译了他的论文第一章,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大陆版《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论文部分仅收第一章)。2002年5月龙彼得教授去世后,泉州戏研社又将他撰写的整篇论文(共五章)和这三种明刊本及其校订本汇编为《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一书出版。这些闽南戏曲弦管古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南音刻本,且系孤本,确认至少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泉州南音已经有了刊刻印行的曲本,对论证泉州南音悠久的传承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船“和平方舟”抵达泉州港,开始为期6天的考察与学术研讨活动。考察队由30个国家的50多位学者和新闻记者(其中中国学者和记者7人)组成。泉州成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此行中海上丝绸之路沿途的四个考察重点之一(另三处是:意大利的威尼斯,阿曼的马斯科特和日本的大阪)。当考察团来到晋江草庵,看到摩尼光佛时,大家兴奋不已,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项目协调员迪安博士用英文大声地宣布:“这是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的最大发现,最大成效。”在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讨论会上,迪安博士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中外记者宣称:“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泉州考察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泉州整个城市是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完美体现,在泉州考察是整个考察活动的非常重要阶段。”迪安博士还提出:“泉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遗产,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学科‘泉州学’来进行研究,建立某种国际性的科学研究机构,组织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来开展研究,正像研究‘敦煌学’一样,使‘泉州学’成为一个国际性项目。”

  或许是泉州的名气太大了,在20世纪末出现了一部以700多年前的泉州为故事演绎城市的所谓“古籍”:《光明之城》。1997年11月,英国的大卫·塞尔本(David Selbourne)在李脱·布朗出版社出版《光明之城》(英文版),署名原作者是雅各·德安科纳,书的封面上说:“在马可·波罗之前,一位意大利犹太商人冒险远航东方,他的目的地是一座中国都市,称作光明之城。”书中称这位商人兼学者雅各·德安科纳在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在刺桐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半年时间,并用古意大利文写下了这部手稿。”该书甫一出版,立即在西方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引发一场该书真伪的激烈辩论。《光明之城》中译本1999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之后,立即在泉州这一书中所指称的故事演绎的城市引起激烈的争论,辩论双方观点针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本关于泉州“社会真情实况”的历史著作,填补了泉州宋末的一段“空白的历史”;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这是一部“伪作”,书中的内容充斥着对泉州的诬蔑之词,该书的出版发行对泉州的声誉有非常大的负面效应。这本书同时在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引起关注和讨论。直至2001年,著名的中外交流史专家、浙江大学历史系的黄时鉴教授在权威刊物《历史研究》(第3期)发表《〈光明之城〉伪书考》一文,这场争论才逐渐平息下来。黄时鉴教授的论文通过对十个“年代差错”问题的详细考证,论断《光明之城》是一部后人编造出来的伪书。该文还鉴于有的“年代差错”一直延伸到20世纪,认为译编者大卫·塞尔本本人正是它的炮制者。

  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的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虽然以道教研究著称于世,但对泉州南音、德化陶瓷亦很有兴趣,并深入了解研究。2002年2月,施舟人先生和妻子袁冰凌女士专程到德化考察陶瓷的烧制工艺及外销情况。在德化县文物管理部门有关人员和德化古陶瓷研究专家的陪同下,他们对德化屈斗宫古窑址、德化陶瓷博物馆、祖龙宫进行考察,并参观一些家庭作坊,和德化的陶瓷研究专家、陶瓷工艺美术师们认真交谈,了解德化瓷窑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和外销情况。施舟人认为,德化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最主要的贸易品之一,境内有众多古瓷窑址,德化陶瓷工艺古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闪亮的一笔。施舟人,祖籍荷兰,1934年出生于瑞典。他通晓8种语言,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先后获得法国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历任法国远东研究院研究员、法国高等研究院特级教授、荷兰国立莱顿大学中国历史学讲座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等职。出版有国际汉学名著《道体论》、《道藏通考》、《中国文化基因库》等数十种论著,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2003年,施舟人在福州大学建立世界文明研究中心暨西观藏书楼。西观藏书楼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西文图书馆,馆内藏书两万多册,多为西方典籍和汉学著作,还有大量有关福建、台湾地区的历史文化文献,其中不乏珍本图书,如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出版的第一部以闽南话注音的《荷汉字典》等。

  2005年,笔者也曾结识专门到泉州来做博士论文的挪威奥斯陆大学文化研究与东方语文系中文部博士生茹兰兰,并陪同她探访民间南音馆阁,了解泉州南音的发展历程和生存状况。茹兰兰来到泉州生活了三个多月后,被泉州的多元文化深深吸引,发现泉州特色的南音、木偶戏、高甲戏、梨园戏等民间艺术都很有意思,值得深入研究;茹兰兰对泉州茶文化的精髓有独到的体会,能熟练、专业地泡铁观音待客,享受功夫茶“神仙般的感觉!”她认为泉州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客的泉州人。泉州人的生活很有特色,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更有时髦的。茹兰兰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的休闲生活方式,最终选择泉州的文化和泉州人现代生活方式作为博士论文的主题。

  再举一个比较近的例子,在2013年6月举行的“2013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期间,举行了《走近泉州》中文版首发式,该书是德国莱法州州长国际关系事务代表、莱法州东亚学院前院长恩勒特教授所著,德文版于2012年在德国出版发行。恩勒特教授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1989年,恩勒特首次来到泉州,便对这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情有独钟。在他的推动下,1995年,泉州与德国莱法州诺伊施塔特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开展了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恩勒特认为泉州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历史上各个宗教和谐共处,成为世界典范,而泉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其他城市难以企及和竞争的。《走近泉州》以一位德国汉学家的独特视角将泉州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论述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兴起、发展、鼎盛的历史进程,特别提出泉州港口的发展带给全世界人民四个概念性词汇——茶、丝绸、帆船、番茄酱。值得一提的是,恩勒特采用的是两条并行的叙述脉络,论述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内,泉州和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书中引用了很多欧洲和美国的文献资料,包括一些外国旅行家、传教士在其书信或游记中对泉州的描述,其中部分是国内学者之前未曾接触到的珍贵史料。

  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坚定“泉州学”的学科自信。

  从以上列举的一些外国对泉州的研究来看,时间上延续了两个多世纪,研究者既有各国知名的汉学家,也有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的对象更是包括了泉州港史(刺桐港),泉州的伊斯兰教史迹,泉州标志性建筑东西塔、“刺桐十字架”等历史文物古迹,古基督教的传入,历史人物蒲寿庚,泉州南音,德化陶瓷等,广泛涉及“泉州学”研究方方面面的内容。当然,囿于笔者的学力和见闻,这些举例可能挂一漏万,笔者亦没有能力来全面回顾和总结外国学者对泉州的研究。举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有这么多的外国学者对泉州感兴趣,热衷于“泉州学”研究,我们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泉州人,更应该坚定“泉州学”的学科自信。

  虽然还有人对“泉州学”概念的提出存有疑义,但是,“泉州学”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刚提出这个概念时,泉州的学者们就非常明确地表明它是一门“学科”,并开始考虑“泉州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即学科理论研究)。1989年底,泉州地方文史专家傅金星先生发表的《破土而出的“泉州学”》一文,就“泉州学”提出的历史背景、概念等进行初步论述,之后又发表多篇文章,从“泉州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角度,思考并论述“泉州学”的概念、研究内涵和外延、研究意义、理论建设等问题;1995年,中国泉州学研究所首任领导陈鹏先生撰文明确指出“泉州学的概念”应该是“研究泉州地域历史文明的一门学科”,该文被作为53种“学科”之一收录于《中国学术通览》一书;这些都是明证。

  “泉州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提出已经三十多年了,学科的确立更是得到著名人类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李亦园教授的赞许和指导,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迪安博士的支持,期间许多学者也取得很大的成果。虽然在学科建设方面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论述“泉州学”学科理论架构的专著出版(像“敦煌学”研究就出版了《敦煌学概论》,“徽州学”研究也出版了《徽州学概论》),这不能不是一个遗憾,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畏难不前的理由,而应当成为我们坚定“泉州学”的学科自信、继续前贤的努力而奋发作为的动力,继续深入挖掘“泉州学”研究的内涵,开拓“泉州学”研究的领域,争取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果。

  启示之二:开展“泉州学”研究必须具备国际眼光。

  如前所述,就像有很多外国学者研究“敦煌学”一样,也有很多外国学者研究“泉州学”。这就要求我们本土学者开展“泉州学”研究时必须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必须具备国际眼光。这一方面是说我们必须要了解外国学者的研究动态和他们的研究成果,年轻一代研究者最好要熟练掌握一两门外语,能直接阅读外文文献,方便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直接获取学术信息和汲取学术养分。

  另一方面,本土学者进行研究时,必须具备国际眼光,要有“立足泉州,放眼世界”的全球性视野,要将有关的研究对象放置于世界发展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审视,来思考并提出新论断,这是由泉州历史上作为“世界的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和“世界宗教博物馆”所决定的,这才是“泉州学”研究能够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正确途径。就像著名人类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园先生在《“泉州学”的新视野》(1999年)一文中指出的:“‘泉州学’的研究一方面仍应该加强整理发掘文献资料,发挥固有的特色,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世界学术发展的趋势,发掘泉州民间文化的丰富资源加以重新分析探讨,以便与重要的学术理论研究者对话,而参与到世界的学术论坛上去。如此,‘泉州学’才能为世界学术界所知,而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

  启示之三:要更加重视海外学者对泉州的研究,但不能迷信海外学者。

  对于海外学者对泉州的研究,要更加重视,对其研究成果,要理性看待和认识,要秉持严谨、审慎、求真、求实的学术态度,以科学、完备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与分析,加以吸收和利用。同时也应注意,海外学者中间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不能盲目地迷信外国学者,特别是对于一些在学术研究中掺杂了其它功利性目的的人,对于那些只是将学术问题作为进行“炒作”的题材的人,尤其应当警惕,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2014年6月26日,海陬小城,迩室 

  (作者:泉州市地方志编委会编辑)

  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

  《蒲寿庚考》,日·桑原骘藏著、陈裕菁译,中华书局,2009年5月。

  《泉州宗教石刻》(增订本),吴文良原著、吴幼雄增订,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

  《泉山采璞》,傅金星著,华星出版社,1992年11月

  《泉州东西塔》,王寒枫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明刊戏曲弦管选集》(泉州戏曲弦管研究丛书之一),荷兰·龙彼得辑录著文,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编,中国戏曲出版社,2003年1月。

  《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李玉昆、李秀梅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2月。

  《外国人在泉州与泉州人在海外》,李玉昆著,海风出版社,2007年4月。

  《李亦园与泉州学》,泉州学研究所编,九州出版社,2012年6月。

  《回望泉州学》,泉州学研究所编,九州出版社,2013年6月。

  《光明之城》(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

  《走近泉州》(中文版),德·恩勒特著,上海文化出版社、泉州晚报社图书编辑出版中心联合出版,2013年6月。

  论文:

  陈鹏:《泉州学》,《中国学术通览》,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2月。

  傅金星:《破土而出的“泉州学”》,《泉州文史》第10期,1989年12月。

  李亦园:《“泉州学”的新视野》,1999年10月在泉州师范学院召开的“海峡两岸泉州学研讨会”主旨演讲,载《泉州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吴幼雄:《泉州学研究历史回顾》,《泉州晚报》(海外版),2004年8月26日。

  陈鹏鹏:《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泉州考察缘起》,《泉州晚报》(海外版),2002年3月5日。

  汪毅夫:《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泉州历史文化研究》,《泉州文史资料》(新二十一辑),政协泉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2002年12月。

  黄时鉴:《〈光明之城〉伪书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寒枫:《中野美代子五访泉州》,《泉州晚报》(海外版),2000年10月10日,10月14日,10月17日。

  文章来源:泉州历史文化中心

  2018年8月29日更新

 

 

 

 

 

福建人的来历

 

  作者:猫斯图

  制图:孙绿  / 编辑:棉花

  福建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大经济区(包括港澳台各地)之中,低调得有点可怕。但其实,福建的经济总量虽然弱于诸多沿海和内部省份,人均GDP却一点也不低,2017年仅次于津京沪苏浙,排名全国第六。

  唯一的问题,只是这个省份容纳的人口较少,在总量上被两侧耀眼的广东和浙江压抑了。

福建甚至人均GDP超过了隔壁的广东

广东人均约8.1W

  如此强大的人均经济实力,却不是靠自然禀赋撑起来的。福建的地理地形本不能支持一个富裕的省份,完全是因为福建人民自己的创造而变得富庶起来。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来探究,究竟是什么成就了福建。

  被山割裂的省份

  福建在地理上是一个以山为主的地区,密集而高耸的山脉撑起了福建地图的绝大部分。比起华北大平原的一望无际,这里的生存条件自然不能望其项背,即使比起稍北一些的江南丘陵,福建的山也太多太高了。

  山地遍布福建全境

  主要城市分布于狭窄的沿海平原

  真正可以开发的土地,集中在沿海的一些河流入海口。

  而且这些平原还都很小。福建最大的漳州平原面积为566平方公里,仅仅和北京朝阳区差不多大,城市拓展空间当然极为受限。即使是在人口规模很小的古代,这也会影响居民的定居意愿,进而影响城市的发展水平。

  这种地形从浙江宁波向南一直延伸至潮汕

  使得这一广大范围内的东南沿海

  具有类似的海洋性格和外向性

  当然这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泉州最鼎盛时期,就是利用好了这个地理上的劣势。

  当时中原内乱不断,北方防备空虚,胡人南下。兵荒马乱之中,北方汉人大族集体南迁,走东线或是西线分别进入福建和广东躲避灾祸。走东线进入福建的,无法和已经在福州深耕多年的土著居民相抗衡,于是只能选择泉州这样偏南,水系短小,开发程度低的地方定居。晋江的名字,就来自于这次晋朝人的集体南迁。

  无论从海上还是陆上

  前往福建南部都颇为不易

  他们带来了北方最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工具,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一下拉高了泉州在整个东南沿海的技术水准。城市发展早期积累的财富和经验,让泉州获得了福建省内崇高的经济地位,并在后来转化成了具体的投资优势和贸易优势。

  曾经的耕地现在更多被优先用于城市建设

  土地稀缺始终是这里面临的问题

  (图为泉州上游安溪县)

  北方完成了帝国政权的彻底统一之后,泉州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泉州在隋唐宋元各代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海上港口,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由于长期从事海洋贸易,定居在泉漳一带(那时候厦门还隶属泉州)的闽南人和他们的祖先完全不同,对海洋非常亲切。海洋贸易和捕鱼的巨大不确定性也塑造了闽南人强烈的冒险精神。他们从不畏惧新鲜事物,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而且由于远离中国的行政中心,他们的好奇心还经常能找到机会实现。有闯劲的闽南文化就此形成。

  历经800多年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指路的灯塔——六胜塔

  依旧屹立在石狮市郊

  而福州,由于相对靠近北方,而且在省内的通达度比较高,定位主要是福建的军政中心。经济发展掺杂了更多的政治因素,经济表现于是稍逊一筹。这也导致位于其腹地的三明、南平、宁德、莆田在农业时代都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福州与海洋之间还隔着一道峡谷

  这减弱了福建出海的便利

  却大大提高了军事上的防御力

  (可横屏食用)

  而龙岩,本身完全处于山区之中,联系更紧密的也是更为独特的潮汕地区。和省内城市的互动不多,又不靠海,龙岩的经济发展较缓慢也是正常现象。

  福建就是带着这样不利的地形和割裂的城市群,跌跌撞撞地跑进了工业时代。

  分别面向南洋、闽江流域、客家地区的福建

  有钱的胡建人

  改革开放以后遍布全国的胡建老板让人们熟悉了他们奇特的口音,也给人留下了胡建人很有钱的印象。尽管福建人经常自黑说省域经济水平被周边的浙江和广东摁在地上摩擦,但事实上他们很有钱是真的。

  全球限量918辆的保时捷918

  中国仅有的两辆都在福建

  2017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均GDP,福建以74288元排名第六。如果撇开京津沪三个超级直辖市,实际上福建只输给了江浙两兄弟,连广东都和它差了一截,这是相当强劲的成绩。也就是说,福建其实并不穷,只是因为城市拓展面积太小,容纳的人口偏少,影响了总量。

  广东人口接近福建的三倍

  如此规模GDP,怪不得相当于一个俄罗斯...

  而且近年来福建的发展平衡性也很高,省内所有城市的人均GDP都超过全国平均线的,全国也只有浙闽两省而已。这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发达的象征。在后进地区,往往会出现一城独大的现象来带动全省的发展,福建却不需要这样绝对的火车头,每座城市都有足够的富裕机会。

  福建能各城市比较均衡

  主要也是地理所致

  各个城市宛如相互独立的经济区

  福建如此成功,并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前文述及,早在唐宋年间,泉州港就已经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主导着中国大部分的对外贸易。但在明朝之后,海禁愈严,东南沿海片板不得入海,福建外向型的经济也就因此萧条下来。活跃在福建东侧海面上的,基本上是走私犯与海盗之流,维系着全省微弱的对外经济。

  当年阿拉伯商人最熟悉的中国城市

  恐怕就是泉州了

  直到晚清列强叩关,厦门和福州才得以正式开埠。开埠前期,由于当地官员的粗暴管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不大。是太平天国对珠江和长江中下游的洗劫,让走广州和上海的南方货物不得不从福建外运,才终于让福建回到了应有的繁荣。1860年代,福州已经成为了仅次于上海和汉口的中国第三大对外港口。洋行商店教会遍布福州和厦门,蔚为壮观。

  1880前的福州南门附近景色

  已经是楼宇耸立了

  比如茅乐楠就在《新兴的厦门》里乐观地赞叹:“最近几年来厦门市政发达,有一日千里之势。不但在市区中心有繁盛的商店银行,整洁而平坦的道路,为上海南市所不及;并且有极宏庄的公园,极美丽的天然风景。”

  30年代的厦门中山路

  包围着厦门的泉州和漳州,城市发展水平也很高,并且带动了山区腹地如南平、三明、龙岩的木材和茶叶土特产。福建经济在抗战前表现生龙活虎。

  但战争阴云在此后长期锁定了福建的经济发展。

  海峡对岸的台湾在历史上一直是福建闽南人在人口压力变大时逃荒的避难所。两岸的沟通从汉朝开始就有规模地形成,台闽一体的观念一度对于两地民众来说都很自然。

  福建山地在西,主要城市向东

  台湾山地在东,主要城市向西

  福建台湾两省事实上是一个“海峡区”

  如果因政治而隔阂,福建发展自然受阻

  位于泉州市西北侧的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但抗战时期与日据台湾和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的台海关系一直紧张了几十年,严重影响了福建的经济发展。即使是解禁了,福建也因为潜在的战争危机一直得不到大力度的政策倾斜。福建人究竟做了什么,让自己富裕起来的呢?

  总是处于对抗前线还怎么搞经济?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福建人应该都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主政全省的老书记项南。当时60多岁的项南本就是福建龙岩人,被调回家乡当一把手在讲究异地调动的中国政坛并不寻常。不过在当时为了求发展和开放病急乱投医的年代,让熟悉情况又有闯劲的干部主持福建这种沿海省份,尤其是厦门特区的工作,也在情理之中。

  时任厦门副市长的习总和老领导项南(右)

  来到福建的项南也确实急于改革,步子迈得大了。从给企业松绑到建设基础设施,他采用的方法都是当时的保守派从未见过的。比如省主官领着企业家联名写信给最高领导,要求给地方经济松绑,在那个充满意识斗争的年代,就是极为冒险的。

  但闽人活着,靠的就是这么一股冒险精神。哪怕正如项南所说,改革就像是一个扎着辫子的新娘姑娘,到处都是别人可以抓的把柄,松绑也总要继续下去。

  一旦在政策上得以松绑,民间憋了多年的经济手段就会跟上。

  闽南人对海洋和商业的亲近感,和对贫瘠山地农业经济的厌恶,让他们在政治上松绑以后迅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批野生商人。而且和山西、内蒙的煤老板或者上海、广州的金融大亨不同,福建老板在一开始都是纯粹的商人。他们做的事和古代前辈一样,主要是将山区内的茶叶、木材等土特产运出福建,供给大城市,赚负担流通过程的钱。

  上世纪在福建的沃尔沃F10

  它算是如今国内畅销的FH卡车的起源产品

  在当年能开上这样的豪车,相当风光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福建落后的交通基础建设让大规模运输非常困难。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没有今天的高铁技术,火车穿梭在福建山区极为困难,很多运输还不如靠运输。因此上世纪末福建的公路运输业一度独步全国,福建卡车司机和运输老板到处都是。

  很快,山区的特产已经装不满福建运输队的大卡车了,完成第一波原始积累的老板们开始投资实业,让运输业发挥最大的价值。也就是今天福建引以为豪的民营轻工业。从泉州的真鞋、莆田的假鞋,到福州的漆器和德化的陶瓷,福建商人几乎是从无到有地创造了这些产业。

  逼真的莆田鞋,挖个坑,今天二条填

  一环又一环的产业升级,完全不走等靠要的路线,都是商业的自然延续。福建人的经商头脑可见一斑。

  福建的民营经济之活跃,从民营经济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就能看出来。2013年—2015年,福建民营经济占比分别为67.2%、67.2%、67.0%,进出口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8.6%。这些数据甚至高于隔壁同样以民营经济起家的浙江,就更别提因政治地位高而拥有大量国有资本的广东了。

  部分省份民营经济占GDP

  比重及对GDP贡献率

  可以看出福建真的是非常高了

  在增幅上,福建的民营工业企业在2016年实现增加值8051.1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85.4%,民间经济活跃度奇高无比。

  当然这当中也出现了不少商业糟粕,其中严重者如“晋江假药案”甚至影响到了当时的省领导。更无本套利的活动如电话诈骗、黑心医院等也有很多是福建人的“项目”。人们更应该把这些不良现象视为改革和闯劲的副产品,遇到一个坚决打击一个,但也不要因噎废食,打击了本分做生意的福建民间商人。

  这些广告背后很多都是莆田系的医院...

  因为正是他们,成就了福建。

  参考文献:

  林星. 近代福建城市发展研究 (1843-1949 年)——以福州, 厦门为中心[D]. , 2004.

  林晓霞. 福建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政策公平的视角[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1, 22(4): 50-52.

  黄文馨. 福建省民营经济的改革与发展[J].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8(2): 27-32.

  文章来源:猫斯图  地球知识局

  2018年6月5日更新

  

 

 

 

 

晚清泉州

 

 

 

 

 

 

如何去福建?曾是一个宇宙级难题

 

  大福建:让中国腹部硬起来

  撰文|何书彬 鬼箭羽

  摄影|冯木波 

  制图| 羽羽   运营|萧萧

  祖国腹部,天然城堡

  1864年,清同治三年,六月。

  一度将清帝国半壁江山搞得血雨腥风的太平天国,丢掉了都城「天京」,也就是南京城,此前它已被太平军控制了10年零3个月。一般认为:天京失陷,标志着这场晚清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农民革命以失败告终。

  不过,此时太平军势力并未被肃清,其余部,继续向东南游走。

  一群落魄的流寇,从江西东部意图继续东进时,面前出现了一道血色高墙——巍然挺拔的武夷山,这里发育的丹霞地貌,让它的岩壁看起来,犹如鲜血浸染一般。这支太平军残余势力在江西瑞金驻扎,人数尚有10万之众,如能找到新的根据地,尚能一搏。他们的疲惫目光,被武夷山的庞大身躯遮挡,那不可逾越的气势,让人绝望。

 |太平天国控制区域地图|

江西、浙江、湖北东南部、苏南、皖南、上海

  长达530公里的武夷山脉高峻雄伟,层峦叠嶂,许多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武夷山脉逶迤赣闽之交,成为江西信江、吁江、贡水、琴江与福建闽江、汀江的分水岭。

  「赣水苍茫闽山碧」(语出毛泽东1931年词《渔家傲》),赣水,说的是赣江水系,闽山,说的是武夷山及其以东的山系。福建、江西的地理分野,如此鲜明。

  武夷山构成赣闽间的天然屏障,也是两省水系的分水岭。它既是江西、福建省最高、最长、的山脉,也是我国大陆东南的自然地理制高点。武夷高且长,但并非完全隔绝赣、闽。崎岖的褶皱起伏中,隐藏着许多或与山脉垂直或斜向交叉的垭口——正是这些垭口,断断续续地卡在闽赣界线上,成为外界入闽、闽人出闽的咽喉要塞。

 |福建地形与周边地区关系图|

制图:大地理馆

  1864年,太平军的将领沛王谭星、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势力,奔袭数月,不约而同地想去同一个区域——福建。

福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谭部由建宁西北方向进入,最终到达宁化;李、康则绕道广东由永定方向入闽。在这里一带继续顽抗一年多之后,这支由广西客家人发起的起义军,最终在闽西南、粤东北的客家地区,走向覆亡。

  1866年1月,随着汪海洋被杀,太平军势力在东南基本被肃清。

  太平天国早期,也曾有三次入闽的尝试:杨辅清、石达开等1857-1858年从闽西北先后两次进入福建;1861年,太平军彭大顺部从瑞金方向越大隘岭,攻占汀州府。不过,他们并没能稳定控制福建的一寸土地。

 |太平军转战福建路线图|

  在福建遭遇滑铁卢的,何止太平军。

  东南沿海的福建,在很多人印象中,是无法跟「边疆」一词挂钩的。而事实上,福建被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管理的时间,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是最晚的一个:不仅晚于辽宁、广西、广东,甚至比内陆的云南、西域等地还要晚。

  秦始皇虽在福建地区设了闽中郡,但并没有像治理南越(两广)那样指派郡守、县令管辖,而是将其部族首领由王降为君长,仍管辖自家地盘。也就说,这里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名为郡,实际仍是一方诸侯。

 |战国时期南方诸侯国疆域图|

 |秦代三十六郡:闽中郡|

  秦末战乱,闽越随即反秦,至汉初因助汉反秦有功,摇身一变成为汉朝封国。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彻底废国设郡,实现了直接对福建地区管辖。也几乎同时,遥远的数千公里之外的西北,西汉帝国打通西域,设西域都护府,完成了对西北的管辖。

  直到此时,祖国的大东南——福建与大西北——西域,几乎同时完成了一统。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门户;福建,海洋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多么的耐人寻味!

 |西汉军入闽路线图|

|西汉州郡与闽越位置图|

制图-大地理馆

  不过,人们的目光显然更聚焦在西域——因为西汉通过它完成了丝绸之路的凿空。其实,汉帝国在东南的行动,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只有将福建置于版图之内,中国的大陆海岸线,才彻底完成了贯通——正是因为拥有了海岸线最为曲折的福建,才为后世海上丝绸之路扫清了障碍。

  从春秋到汉初,南下的王师在武夷山西侧多次无功而返,它以东的福建大地,一次又一次接纳了外来的逃亡者,并阻隔了外来的征服者。

  后来融入中原的福建,常常成为北人南下之后,最后一块坚实的避难城堡。宋末,被蒙元攻破都城后的南宋君臣一行,几乎也是沿着浙、赣、闽、粤一线,进行着最后的残喘,路线跟后来的太平军如出一辙。

  抗战时期,我国中部、东部大片国土沦于日寇,但有一片区域却坚挺着——没错,那就是福建。

 |抗战期间中国沦陷地图|

制图-大地理馆

  「闽在海中」与「东南山国」

  一代又一代外来者,为何很难征服这里?它为何能成为逃亡者的避难所?我们必须从地形图中寻找答案。

  我国东部各省,多数都有山地,同时兼有一些开阔的平原、盆地——唯独福建不同。河北、山东、江苏、上海,平原是最主要的地貌单元;广东、浙江、广西虽有大片山地丘陵,但山间仍有宽阔的河谷与冲积平原。

  唯有福建不同。

  中国大陆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之间,被一片「帆船」形的连绵山地阻隔,地理学家称为「浙闽丘陵」,最陡峭、最崎岖的区域,就是福建省所在。

 |福建地形|

制图-大地理馆

 |独立的福建水系和浙闽丘陵|

制图-大地理馆

 |东南水系范围与闽语分布|

  先秦文献就有对福建一带的记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福建就像一个不可深入的孤岛,被描述为「闽在海中」。

  从西北到东南,中国大陆的地形整体上呈三级阶梯状,总体趋势,本来是逐渐降低,但到了快接近海洋的地方,陡然升起的武夷山脉以及仙霞岭支脉,将地势高高抬起,隔开了福建与邻省。福建地区历代行政区域的轮廓,几乎就是被山脊线天然画出来的——这跟北方的山西省相似。两千年来,除了局部有所变化外,晋、闽两地,基本保持了区域的稳定。

 |福建与闽越、南越地缘关系图|

制图-大地理馆

  地形图还可以告诉我们:今天人们常将江浙连用,在现实中,浙江与与福建的联系更为密切,这超出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首先,二者同属浙闽丘陵地理单元,水系上多为长江、珠江水系之外,入海的山溪型河流。行政区域上,秦闽中郡、唐江南东道、五代吴越国时期,浙江与福建同属一个行政区域,直到明代仍有合署办公的“浙闽总督”——浙江大部与福建省这个区域;水系则独立于长江与珠江,自成一个单元,也基本上就是秦代“闽中郡”的辖区。

  这块地带,被福建学者苏文菁视为广义的闽地,也即即闽越——若以福建为中心,它也可以称为「大福建地区」,这块区域大体就是秦闽中郡,那个独立王国的疆域范围。包括浙东南沿海的的大福建地区,堪称中国大陆中东部最为封闭之地。

  福建民间向来有「浮福建」之传说,在这个传说中,福建乃是从大海之中升起的一片土地。正如《山海经》所说:「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这种说法符合海侵时期的地貌状况:海拔较低的地方,被水淹没,而海拔较高的福建,像是浮在海中的岛屿。

  以武夷山为首领的浙闽丘陵,是东南沿海山区密度最集中的区域,它们组成了一面牢不可破的盾牌。李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他到过福建,也一定会发现,闽道更比蜀道难。

  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王士性,推崇知行合一,他当时游历了中国大部分区域,唯独没有考察福建。要知道,王是浙江台州人,他的家乡,距离福建一山之隔。

  我们通过地形起伏来对比四川地区与福建地区,后者的地形复杂和艰险环境,远高于前者:

 |福建南北连线地形剖面图|

制图-大地理馆

 |闽道与蜀道主要路线比较|

制图-大地理馆

 |西安—成都连线地形剖面图|

制图-大地理馆

 |南京—福州连线地形剖面图|

制图-大地理馆

  我认为,王先生没去福建的原因可能是:相比其他地方,去福建的道路难度最大,考察费时费力,故将其排在最后,但因某种原因计划搁浅。其实,明代福建早已是文教重地,但对于出闽、入闽的人来说——交通,仍然是个大问题。

  福建民间大概有这么一句话:「闽道更比蜀道难」,它到底始于何时,出于何人之口,无法确知。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画面。一直到高速公路和高铁普及之后,才得以改变——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很多人难以想象,这样的事情一般发生在西部山区,而不是东南沿海。可是,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南京—福州连线地形剖面图|

制图-大地理馆

  十余年前,本文作者之一的何书彬,从武昌火车站出发,乘火车前往厦门,坐普通列车沿鹰厦铁路,在古杉关古道北侧的铁牛关进入福建,然后沿着闽江东北部的支流富屯溪的谷地南下。火车从武昌到鹰潭只需约6个小时,但在进入福建后因受地形影响,却要再行驶约18个小时才能抵达厦门。

  今天的火车尚且如此,由此可以想见:古人靠车马、徒步入闽,该有多难。

  「先有闽道,后有福建」

  即位之初,汉武帝刘彻即有平定闽越的想法。在西北方,他通过河西走廊向西打通了西域,将今新疆一带纳入汉朝疆域;在东南方,他同样想有一番作为。汉军发兵入闽时,淮南王刘安曾上书劝阻,说「地深昧而多水险」,处处都可「势阻」汉军。意思是,闽人不发一兵一卒,光靠山河就可以抵抗。

  胳膊拧不过大腿,汉军压境之下,闽越平定,正式设郡。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一书中特别写道,汉军成功入闽,是汉武帝「开边第一声」。

  史籍并没有记载西汉军队的详细行军路线。长期研究中国东南区域族群文化的三明学院副教授靳阳春先生,经过一番考辨后认为:「出梅岭」,即自今江西南城越过杉关,再沿富屯溪而下;「出武林」,即自今江西铅山越过崇安分水关,而后沿崇阳溪(建溪主要支流)而下;「出若邪」,即由今浙江龙泉越过柘岭进入今福建浦城,再沿南浦溪(建溪主要支流)而下。

  当时,闽越国军队主要驻扎在今邵武、武夷山市、浦城及建阳一带。由陆路入闽的汉军,与浮海入闽的汉军前后呼应,对闽越国形成了夹击之势,并很快平定闽越。

  汉军开辟的这些通道,确定了后来两千多年里入闽之路的基本格局。福建的地理环境下,可选择的路线本来就少,一旦开辟出来,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这跟出蜀、入蜀的蜀道相似。

  此前,秦代虽设了闽中郡,但与王朝的关系总是若即若离。汉武帝拿下闽越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开关修路,让闽地彻底跟中原联系起来——从此之后,除了唐末藩镇时期,福建地区后几乎没有发生过割据。

  可以说:先有闽道,后有福建。有了道路之后,福建再也不是「方外之地」了。几乎同一时期,张骞等人在西北进行了「凿空西域」的壮举。

  汉朝在东南的开拓,其实跟在西北同样重要,但今天人们往往更看重后者,而忽略前者:就像今新疆一带成为了陆上丝绸之路的支点一样,今福建一带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泉州曾长期是沿海第一大港,泉州、福州、漳州、厦门,都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

  海上丝路重要港口几乎都在大福建地区,浙江的宁波、台州港,在地理单元上跟福建属于一体——闽越政权的北界在今浙江宁海。

  浙闽省界之上的仙霞岭在暮霭之中微微透出蓝色,就像分开两省的一道千寻高墙。高墙之下,藏着一个叫渔梁的村子。今天的它毫不起眼,但曾经却是古诗词之中的一个网红。

  叫渔梁的地名并非只有一处,多在中国南方,其原意指的是一种筑堰拦水捕鱼的设施,比如,去过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旅游的人,多少会听说一处著名的「渔梁坝」。

  这里的渔梁村,位于福建省西北角的浦城县。那里有一条小溪在迎接我们,很久以前,也是在这个地方,潺潺水声传入了陆游的耳中。

  1178年,54岁的陆游受命前往福建督造贡茶。当时,他也是在这样一个初冬的傍晚来到了渔梁。陆游在驿站的炉火旁喝酒醉去,醒来作《宿渔梁驿五鼓起行有感》二首以自嘲:「投宿渔梁溪绕屋,五更听雨拥篝炉」「酒醒顿觉狂堪笑,睡起方知梦本空」

  除了陆游,自宋至清,还有蔡襄、黄公度、刘克庄、徐霞客、袁枚、赵翼等,曾驻足渔梁并留下诗文。

  这个山村曾经的角色是——中原入闽「第一驿」,它所在的仙霞古道,也曾长期是福建与浙江,以及广大中原腹地,相往来的最重要的陆上通道。

|浙闽古代要道:仙霞古道俯瞰|

摄影-冯木波

  来到渔梁之前,我们经过了南平市延平区,这里是福建母亲河和大动脉——闽江的上游水系节点——建溪、富屯溪和沙溪在这里汇入闽江干流。

  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出现以前,这里是福建各地进行交流的最重要通道,它们的尽头,则是那些将福建围成一圈的关隘——走过那些隘口,才能进入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外地人来闽地,则要先穿隘口,再沿溪流而下,去福建各地。

  《福建省交通志》载,福建全省曾有89关、376隘、158寨。另外,还有关隘如仙霞关,不在福建境内也不在省界之上,而是位于浙江江山境内,但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出入福建的通道。也就是说,它不在福建,却因为福建而特设。这一点有点像西部的蜀道,甘南、陕西境内的路线也被视为蜀道——是因为道路因蜀而开辟,当然陕甘两省南部区域也属于蜀文化影响区域。

|福建主要关隘及古道分布图|

  众多的关隘中,具有咽喉枢纽作用的当属崇安(今武夷山市)分水关、光泽杉关以及仙霞关,它们曾是古代福建「晋京官路」的必经之处,并且都分布在闽北。此外,在闽东、闽南还分别有福鼎分水关以及诏安分水关,它们是古代福建与浙江、广东的省际交通路线经行处,属于「晋京官道」之外的次一级通道。

  可以这样打个比方:闽北的三条通道,为国道级别;那闽东、闽南的通道,则属于区域要道或“省道”级别。

  对此,明《邵武府志》载:「入闽有三道,建宁为险道,两浙之所窥也。邵武为隘道,江右(江西)之所趋也。广漳航海为间道,奇兵之所乘也。」建宁、邵武分指当时的建宁府、邵武府,即今日南平市一带。所谓「险道」,即指崇安分水关和仙霞关;所谓隘道,即指光泽杉关。

  主要的入闽古道都分布在闽北,这是福建地形使然,也是福建在中国大陆所处的位置使然。历代京城都在福建北方,当中原人要进入福建时,他们的第一选择是经长江水系或钱塘江水系南下到邻近福建之处,然后从环闽山脉的隘口处入闽,再进入闽江水系或者由闽江水系冲刷出的谷地。

|福建浦城县石陂镇南岸村:仙霞关水路终点|

摄影-冯木波

  小镇曾是「东南全盛之邦」

  宋人陆游越过仙霞岭来到福建的时候,距离汉军进入福建,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

  那时的福建,尤其是闽北一带,已经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东南望郡。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镇,今天看起来貌不惊人,但在两宋时期,它却是一个全国性的文化中心,宋代理学家、儒家大师朱熹学说的在这里形成。

|五夫 镇景观|

摄影-冯木波

|五夫 镇朱熹塑像|

摄影-冯木波

  五夫里古街,隐藏在热闹的乡村集贸市场之后。这里有一条朱子巷,巷口铭牌蚊子说:「朱熹定居于五夫里之时,常负箧前去咫尺之地的鹅子峰麓,向岳父兼师长的刘勉之请教,或去相距不远的籍溪之畔,向一代名儒胡安国之子胡宪受道。每次都要经过这条小巷。」

  这条小巷是否曾为朱熹经行地,已经无法考证。不过,毫无疑问的是,当时的五夫里曾有众多名儒聚集,用今天的话说:这是文化人儿呆的地方。

  朱熹之父朱松的好友刘子羽,既是当时的大儒,也是位抗金名将,他所在的刘氏家族在唐末来这里必乱,到宋朝成为闽北望族。朱熹出生在福建尤溪,14岁时遵照其父遗命迁居五夫里,来投靠刘子羽,并拜刘勉之、胡宪以及刘子羽的弟弟刘子翚为师。

  刘勉之、胡宪、刘子翚,都是名儒,在当时创造了「刘胡学派」。后来,朱熹成为一代儒学宗师,后人将他的三位师傅称为「五夫三先生」。此外,这里的胡氏家族,在宋代还有胡安国、胡寅、胡宁、胡宏等儒,与胡宪合称「胡氏五贤」。

  五夫里,还孕育了另一个罕见的天才——词人柳永。柳氏先祖自河东(今山西)迁来福建,定居在五夫里金鹅峰下。有宋一代,将慢词艺术推向民间这里领域,柳永的影响力无人能及,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永的宋词,犹如白居易的唐诗,一度妇孺皆知。

  在福建北部,有影响的重镇还有很多。

  比如,北苑贡茶产于建瓯,分茶(又称「水丹青」,指用沸水冲茶,使茶乳变化出图形或字迹)之法;风靡宋代的专为喝茶而烧制的瓷器建盏,也在建瓯一带产生。有宋一代,建茶、建盏以及分茶之法不仅盛行于中国,还风行于日本等海外地区。

  又如,当时的建阳与临安(今杭州)、成都并列为全国三大出版中心,这里的刻板、印刷数量均居首位。用现在的话说,这里是全国第一大出版社,出版、印刷业全国首屈一指。

  按照美国汉学家JohnW.Chaffee(中文名贾志扬)的统计,两宋进士共有28933名,其中福建路(今福建省)的进士为7144名,约占全国24.7%,远远超过排名第二的浙东路(今浙江省大部)4858名,以及排名第三的江南西路(今江西省)3861名。

  仅浦城县一地,两宋就出了4名状元;刘子羽所在的刘氏家族,有数十名进士;柳永及其长兄、次兄皆为进士,柳永之子柳涚亦为进士。由此可以说,当时的闽北,不仅是福建,也是全国名列前茅的文教重镇。

  人们往往认为,宋代以来中国的文化中心一直在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带。事实上,两宋时期特别是以南宋时期,闽北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并不逊色与前者,甚至某些方面比江南成就更突出。

  闽北的辉煌,是在福建的闭塞的大陆时代。随着海上交通路线的拓展,福建的另一个重心崛起了。此消彼长,闽北日渐衰落。如今在全省,闽北经济上排名靠后,文化影响力不仅比不上闽南、闽东,甚至不如同样靠近内陆的闽西、闽中。

  闽北是入闽通道最靠近中原的区域,是移民进入福建的第一站。

  《汉书》载,汉武帝开辟了入闽通道后,即「迁其民于江淮间」,即将原有的闽越族大批迁走,「虚其地」,于是调集中原移民填充。沿着汉朝开辟的通道,宋代之前,福建有两次移民高峰。西晋末年「衣冠南渡」时期,中原人第一次入闽高峰;唐末五代,中原战乱又导致了第二次入闽高峰。

  以浦城县为例,这个位于仙霞古道南端终点的县,拥有五十多万亩肥沃的山间谷地,享有「闽北粮仓」之誉,有粮食的地方,无疑是移民的温床。比如,浦城县城,有一条被称作「江山街」的路。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团队调查发现,它之所以得了这个名字,即是因为老住户多是民国年间自关口对面浙江江山一带翻过仙霞岭迁来的。除了了躲避战乱,也因为当时江山缺粮,而浦城当时粮食充足。

  地处交通要冲,且有良田美池,还远离战乱,又有高山险阻,即便是在战火延烧至江南时,闽北一带也往往能躲过灾祸。晋代、唐末,那些中原移民,也像「江山街」上的江山籍住户一样来到这里。久而久之,闽北终成世家望族聚集之地。

  如宋人张全真当时所说的那样:「为今东南全盛之邦。」意思是,闽北是东南地区最昌盛的区域。

  那时,在经行仙霞关、崇安分水关的闽道之上,出闽「负笈来试于京者,常半天下」。此外,按照罗德胤的统计,在两宋时期,仅在仙霞岭路上留下诗文者,除蔡襄、黄公度、陆游和刘克庄外,还有梅尧臣、王安石、高翥、杨万里、辛弃疾、朱熹以及吕祖谦等多人。

|辛弃疾入闽轨迹|

图源:搜韵

|吕祖谦活动地图|

图源:搜韵

  1175年,吕祖谦从婺州(今金华)启程,到江山后折入仙霞路,前往五夫里拜访朱熹。抵闽后,吕、朱同游武夷山,而后经崇安分水关至铅山鹅湖寺,与陆九渊会面。在鹅湖寺,由吕祖谦这个浙东学者作为主持人,理学和心学进行了三天的交锋,是谓「鹅湖之会」。

  铅山当入闽要冲,因闽道而成繁盛之区。「鹅湖之会」是一个发生在福建、福建交界处的文化事件,更是中国文化演进之路上的一个极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那是属于闽北的黄金时代,也是属于福建陆地的时代。从浦城向北,紧邻浙西南通往福建的仙霞古道。

  千年之前,无论是仙霞古道,还是崇安(今武夷山市)分水关,所扮演的角色都极为重要,它们不仅是入闽要道,而且均与南宋时期的浙赣走廊紧紧相连,这个走廊是当时中国的十字路口,连接朝廷与两湖、岭南等地的交通路线均经过这个走廊,环绕这个走廊的闽浙赣三地又是当时中国的最繁盛之区。

  今日的边缘,曾经的中心。或者说:正因为地处边远,才有了交流的频繁。今天看来是腹地的广大福建地区,其实是很难进入的险境。

  南宋时期,当时的闽浙赣交界处,拥有最繁荣的工商业、最密集的人才资源以及最繁忙的商埠,相当于今日中国长三角、珠三角的地位——而闽北,就位于这个两宋中国最繁盛之区的枢纽位置。

  按照谭其骧先生的弟子、厦门大学教授林汀水的研究,自汉至宋,出入福建的要道,经历了一个自西向东位移的过程。

  汉唐时期,进入中原要道为杉关古道。

  两宋以来,崇安分水关、仙霞古道并列为晋京官路。这是因为:自宋代起,京城东移到开封、北京等地。自闽晋京者,在越过崇安分水关或仙霞关后,即取道衢州转向杭州,而后沿大运河北上。

  明末黄汴撰《天下水陆路程》载:经崇安分水关入闽路线为「常山-铅山-崇安」,里程总计450里,其中旱路370里,水路80里;经仙霞关入闽路线为「江山-仙霞关-浦城」,里程总计为300里,其中旱路210里,水路90里。相较之下,由仙霞岭路入闽捷而近。

  这些古道,几乎与汉武帝派军入闽的路线一致——只有浙西南通闽西北的仙霞古道稍微例外,它从浙江江山通往福建浦城,取代了与由浙江龙泉通往浦城的柘岭古道。唐末,黄巢在仙霞岭南北开道七百里,由浙入闽。比起原来的柘岭古道,仙霞岭路减少了入闽里程。

  1172年,南宋官方将仙霞岭路整修为石砌道路,并修造关隘,即仙霞关。崇安分水关一途相对更加平坦,而且由于它开辟较早,在五代时即由闽王(闽国,为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王审知作为入贡梁(五代之一,中原王朝的代表,被闽国奉为正朔)的交通要道,而且在北宋初年沿途即形成了汭口镇(今江西铅山河口镇的前身)这样的沟通闽浙赣之名镇,可以提供更为便利的行旅条件。

  因此,出入福建基本上走仙霞岭和崇安分水关这两条。比如,《马可·波罗游记》中,当马可·波罗从杭州南下福州时,他即选择了经浙江常山进入江西,再从崇安分水关入闽。

  两个时代:从浦城到厦门

  当马可·波罗南下入闽的时候,福建北部的文化地位已经衰落。

  一直到明代,闽北建阳仍为全国性出版中心之一,但因出版物的质量不及江南一带,其走市场化通俗路线的风格,还遭到江南人士的讥讽。比如,明代兰溪人胡应麟在其所著《经籍会通》中写道:「近湖刻、歙刻骤精,遂与苏常争价……闽本最下。」意思是:湖州、歙县出版物精致,跟苏州常州版本竞争,福建版本最差。明末南京的周亮工在其所著的《书影》更是以攻击性的态度提及建本图书,「予谓建阳诸书,尽可焚也。」啥意思呢?建阳出版的书,质量不行,可以烧掉处理。

  这些交通要道,也因闽北文化地位的滑落而渐渐失去人气。商业、文化走了,但是,战争依然在这里频频发生。

  仙霞关在军事上日益重要,与四川剑门关、河南函谷关和山西雁门关齐名,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名关。1991年、1992年,福建省闽江流域规划开发管理办公室两次组织江源考察队,确认建宁县台田溪为闽江源头——这是水文意义上的源头,而在历史上,文化繁荣的地方,往往被视为河流正源,由于流经浦城县城的南浦溪为仙霞岭路在福建的水路起点,人们长期视南浦溪为闽江源。

|从上到下:仙霞岭一关、二关、三关、四关|

摄影-冯木波

  清初「三藩之乱」爆发后,仙霞岭一带又成战火纷飞之地。之后,为控制东南和防范反清力量,清军增强了仙霞关一带的防守,在此设「浙闽枫岭营」。

  浙西南江山市廿八都镇的「武官衙门」即当时的浙闽枫岭营营署所在地。八方驻军的到来,以及仙霞岭路地位的骤升,又带来了各地工商业者的纷纷而至。廿八都在清代发展为一方商业重镇,并在清末民初成为了仙霞古道上规模最大的集镇。

  如今,我们走在廿八都的古街上,很容易想见它的极盛时期。比如,临街一座大宅是隆兴钱庄的旧址。清末时,隆兴钱庄设总部在廿八都,将分号开遍浙江、福建以及江西各地。如果是在今天,这就像是一家银行在各地开设分行,却把总部设在深山之中。

  如同闽西北的五夫镇一样,那也是浙西南廿八都的黄金时代,也是它的日暮时分:1934年,江山至浦城的公路通车,汽车取代了挑夫;同一年,浙赣铁路(杭州至江山段)通车,江山火车站取代了仙霞古道的北段起点清湖码头。

  现代交通的到来,使得仙霞古道和廿八都顿显寂寥。

  现在,本文作者定居的厦门是福建的沿海门户之地。宋时,因朱熹曾在在同安(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厦门市)施教。近代以来,厦门因海运而崛起为重镇,且为福建新式教育的肇始地。如今,厦建最出色的大学厦门大学在这里,清华、北大每年在福建所录取的考生中,往往有近四成来自厦门。

  陆地时代,主要的入闽通道都位于闽北,闽北是福建的门户和经济文化重地。海洋时代,福建的交通中心都在沿海,闽东南是福建的经济文化中心。

  在福建,行走、修路,都好比是探险——今日福建交通体系,是历代人用手开凿、用脚丈量出来的。哪怕是今天,除了交通干线两侧,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无法被人的足迹覆盖——今天,福建是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闽道的开辟之难。

  蜀道虽难,但一旦深入其中,就是坦荡开阔的天府之国,那里的富足,让外人乐不思家乡,所以有「少不入川」之说。跟天堂般的蜀地不同,进入闽地之后,依然是一道又一道望不尽的山梁,在这里行走、穿越,你始终几乎无法走出大山的包围。正是这山地王国的环境,才磨练出福建人勇闯天涯的本领。

  陆地闽道不通之时,闽人蜗居于山的封闭王国,一旦道路开辟,经济文化活水如泉水般喷涌而出,成为中华文明在东南的一朵奇葩。开放的海洋时代,福建有机会,直接拥抱更广阔的海洋——正比其他地方缺少耕作的平地,闽人拥有最迫切向外开拓的动力。

|郑成功在福建与收复台湾行动|

  一方面,山国的险阻,闽道之难,让福建一度十分封闭;另一方面,正这种险阻和封闭,才让福建人有了随时去冒险的魄力。正是由于陆地环境险恶,才让他们福建人转而奔向海外,成为中国探索海洋贸易与海洋文明的先驱。从颜思齐、郑芝龙、郑成功等古代海商,到近代林则徐、林琴南等名士,这些福建人,都是开眼看世界的中国先驱。

  陆地时代的辉煌,值得怀念,但不必忧伤,因为福建人接下里开创了更大的舞台。泉州港为宋元第一大贸易港,后来则有漳州、厦门、福州等一大批港口的相继崛起。

  闽北浦城的商贸和文化繁荣,只是有限条件下的过渡——福建和闽人最终的大舞台,是开放的时代,是海洋的时代。

  这就是大福建

  中国腹部的天然城堡

  第三阶梯上的山地王国

  每一寸路,都是黄金

  每一座关,都是咽喉

  古典文化,始于西北众城

  近代文教,盛于东南厦门

  文章来源: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大地理馆(ID: geo-museum )”

  2018年8月22日更新

 

 

 

 

 

 

泉州与众神的故事

 

 

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的诸神

  泉州,又称刺桐,一座美好的城市,经由海路和陆路而来的中外文明在这里相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处一城,不同信仰在这里交织互动,各种各样的东西方神灵在这里汇聚。

  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不少于6000座宫庙,不少于500种神灵,向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无论你来自哪里,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各自的信仰归依。

  耸立在这座城市的各式宗教建筑,以及守护人们心灵的各种神明,以独有的方式帮助我们讲述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故事,解读不同信仰的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的秘密。

  ┃ NO.1 ┃

  人类基于对自然的敬畏或希冀获得超自然力量的庇佑,便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于是就有了原始的信仰。

 带有远古遗风的拍胸舞

  历史太过久远,我们已经无法清楚地描绘居住在泉州的闽越先民最初的信仰,但透过泉州民间信仰的各种动植物崇拜,我们可以知道闽越先民的信仰在历经千年的融合变迁中,仍有不少信仰保留在或融入今天的民间信仰中。

  已有学者指出,早在3-4世纪以前,闽越文化就已经和中原汉文化有相当程度的接触,闽越信仰与中原地区的信仰在西晋之前就互相影响了。

展厅里西晋与南朝时的墓砖 

  3世纪以后,中原文化向闽越地区辐射有了正式记载,中原移民带来了儒、释、道等信仰,闽越地区开始加快了汉化的进程。于是,泉州地区有了最早的道观、佛教寺院。

  道教 

 清源山上的老子雕像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千百年来一直活跃于民间。元妙观始建于3世纪,是道教传入泉州的第一座道观,历代多次重修,至今仍是泉州市区最重要的道场。

  泉州的道教也十分兴盛,在清源山上有一尊因山石而雕成的老子造像,是中国最大的道教造像。传说老子云游到此羽化显圣,世人顶礼膜拜,香火延续不断,清源山也因此成了观光、朝觐、悟道的“道教名山”。

  佛教 

 延福寺

  3世纪泉州有了佛教,最早的佛教寺庙名延福寺,坐落于九日山上。自6世纪起,泉州作为对外交通港口的地位日趋重要,逐渐成为海路文化与陆路文化传播的交会点,泉州佛教的发展就是陆路文化与海路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

  据载南朝时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携带大量梵文佛教经典,从海路乘船北上中国,辗转多地,游历泉州,寓居九日山的延福寺,在此翻译《金刚经》。传说他经常坐在一块盘石上,聚精会神地译经,后人为纪念这位佛学大师,将他用过的那块盘石,取名“翻经石”。拘那罗陀和翻经石的故事流传不息,成为泉州海外交通史上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开元寺双塔

  以后陆续有印度僧人来泉弘法,如唐代时期的印度高僧智亮,北宋时期罗那护,后者还在泉州城南建了一座佛教寺院名为宝林院。而东南沿海规模最大的佛寺建筑——泉州开元寺,1300多年来,开元寺多次重修、增建,不断融合其他宗教艺术,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印度教的痕迹,也能发现基督教艺术的影响。

   妈祖 

 天后宫

  伴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人们对于航行安全有很大的心理诉求,于是一些新的神明应运而生,如海神妈祖。妈祖,原名林默娘,莆田湄洲人,生于北宋元年。传说她生前能够预测吉凶祸福,常扶危济险,救人于水厄海难,死后屡显应于海上,人们奉她为海上保护神,历朝累封至“天后”。

  妈祖从一个地方神灵到全国性海神的锐变,信仰范围从福建向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传播,主要得力于泉州发达的海外交通。朝廷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为求海运顺利,也向妈祖祈求庇佑,泉州天后宫成为官方祭典的地方。

 展厅里的妈祖像

  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位于晋江边,当时中外船只停泊江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雄伟的建筑。至今,泉州天后宫仍是妈祖信仰的中心之一,是人们心中的和平女神,每天都有众多从各地前来进香的信众。

  通远王与玄天大帝等 

 真武庙“吞海”石碑

  在妈祖成为专职海神之前,泉州还有其他海神颇受官方和民间的重视,这就是九日山昭惠庙的通远王和真武庙的玄天大帝。据载,最初祭海在真武庙举行,祈风仪式在九日山,南宋末年天后宫取而代之成为官祭之所。

展厅里的明王弼泥塑款关公

  泉州海神系统庞大复杂,许多地方保护神以及观音、关帝等也有海神职能。在泉州人民心中,这些神明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神通广大,便也能护佑航行安全。

  ┃ NO.2 ┃

  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外信仰双向交流的桥梁,不仅中国的信仰向海外传播,海外宗教也纷至沓来。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伴随经济活动而来的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各种外来宗教在此与中国的本土宗教不期而遇,碰撞、交流、融合,演绎了文明对话的动人故事。

  伊斯兰教 

 泉州海交馆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陈列

  中国和阿拉伯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就建立了联系,伊斯兰教兴起后,信徒们秉持“求知去吧,哪怕远在中国”的圣训,纷纷东来。在泉州东郊绿意掩映的灵山上,长眠着两位阿拉伯穆斯林先贤。相传他们于唐初来这里传教,后来卒葬于此,因夜发灵光,被泉州人尊称为“圣墓”,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史迹之一。

 清净寺

  宋元时期,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泉州,伊斯兰教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曾有清净寺六、七座,其中矗立在涂门街的清净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清净寺,原名“艾苏哈卜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元至大二年(1309),耶路撒冷人阿哈玛特重修了清净寺门楼,更显宏伟壮观。泉州清净寺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基督教 

  传入泉州的基督教主要有两个派别,一是聂斯托里派,即景教;一是圣方济各会派,元代并称为“也里可温”。

 展厅里的元基督教尖拱四翼天使石刻

  元代泉州的景教十分活跃,曾有一座名为兴明寺的景教寺,主持是吴咹哆呢嗯(口加思),总管着泉州地区的基督教事务。元代方济各会派由约翰·孟德高维奴传入北京,在北京建立教堂,设置了总主教区。

  当时的泉州是天主教的一个传播中心,先后有三任主教由北京派驻泉州,他们是哲拉德·阿布意尼、佩莱格林·卡斯特洛、安德烈·佩鲁贾。

元天主教泉州主教安德烈墓碑石

  在安德烈的一封写给家乡的述职报告中,描述了泉州的繁盛和他在泉州传教取得的成就。他提到,在哲拉德担任泉州主教期间,一位富有的亚美尼亚妇女建了一座雄伟华丽的教堂,并将此教堂交给哲拉德主教等人,死后还馈赠了一大笔捐款。现在这座教堂已经成为总教堂。由于传教事业的发展,安德烈用帝国发给的薪金在泉州郊区的小树林里建造了一座华丽的教堂。

  他还谈到当时宗教信仰自由的情况,他写道:“在此大帝国境内,确有天下各国和各宗教派别之人,所有的人皆可按照各自教派而生活。”

元基督教档垛石

  意大利方济各会士鄂多立克游历泉州时看到两座教堂,后来的意大利传教士马黎诺里(Marignolli)来到泉州则记载了三座教堂。明清以来,泉州基督教也有很大发展,其中泉南基督教堂和花巷天主教堂颇具盛名。

  印度教 

 元印度教毗湿奴石雕立像

  宋元时期,泉州与印度尤其是南印度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印度教也经由海路传入泉州,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已发现的印度教寺构件有300多方,这在整个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从众多的石刻遗存可以知道,这不是同一座建筑物的构件,当时的泉州可能存在至少两座印度教寺。

  泉州金氏是阿拉伯人后裔,在他们的《清源金氏族谱》记载泉州有一座备极壮丽的印度教寺称番佛寺,这在《晋江县志》得到了印证。

  开元寺大雄宝殿后面立着两根精美的印度教石柱,是明代重修开元寺从废弃的印度教寺移置过来。珍藏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毗湿奴石像是至今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印度教圆雕造像。毗湿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负责维持宇宙的秩序,该像115米,四臂,上两臂执海螺、法轮,下臂右手作无畏手印,左手倚神杵,神姿卓越。

小庙里的印度教女神

  今天在晋江池店的一座小庙里,有一方印度教女神石刻,被当地村民当成观音祭拜,自然地融入当地的民间信仰,这是多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摩尼教 

  泉州众多的外来宗教遗迹中,有一处摩尼教遗址备受世界瞩目。公元3世纪创立于波斯的摩尼教,早在7-8世纪就先后传入新疆及内地,后被称为“明教”。据《闽书》载,福建的摩尼教是在9世纪中叶传入。

摩尼光佛

  在晋江草庵寺前出土了印有“明教会”的黑釉碗,证明泉州曾是摩尼教在中国最重要的活动据点之一。草庵寺内供奉的摩尼光佛在当地被当作佛教信仰的一种,周边其他地方崇拜摩尼光佛的行为已经深深融入民间信仰中。

  保存至今的摩尼光佛像是世界的文物瑰宝,1987年在瑞典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将草庵摩尼光佛像作为会徽。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草庵后,认为它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

  ┃ NO.3 ┃

  世界上同一座城市多种宗教并存的现象不少,但在同一座城市同时容纳世界各大宗教信仰以及其他各种信仰的情况实属罕见,泉州奉献给世界的就是这样的意外。

 九日山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下的石刻

  1991年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的官员在学术研讨会上说:“无论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些相遇的结果是文化交流,甚至是一些意料之外或不期而遇的变革。”

  各种外来宗教与中国本土的各种信仰和谐共处在这座城,这样复杂有趣的文化现象带给人们的启示,不仅在于它是否证明泉州文化的开放与包容,更重要的是它启迪着今天的人们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对待不同的文明和不同的信仰。

作者:HT 编辑:段友鱼

文章来源:博物馆文学菌

2019年2月23日更新

 

 

 

 

 

央视讲述姓林的光辉历史!

 

天下林氏一家亲

团结·分享·互助·共荣

央视视频:

中华百家姓之林姓

林姓简介

  林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林坚为得姓始祖。

  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96位。2010年,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林姓总人口达到128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96%,林姓在中国姓氏人口排行中位列第20位。

  林氏名人有天妃天后林默(妈祖)、林则徐、后周世宗柴荣、唐宋“九牧”、林彪、林语堂、林伯渠、林祥谦、林文察、林延皓、林穆、林硕德...

《林氏家训》

  崇孝道

  孝为立身大本。若不孝于亲则不能忠于国;友于兄弟;睦于宗乡党;合群于社会;必反为社会之蠹虫。如何能使人人之行为皆善?请必自孝父母始。人能以父母待子女之心,行事则万善之。本已立由是。而兄弟睦宗族而笃乡里由是。而居乡则为善人,入仕则不为贪吏。

  睦宗族

  族人虽有远近亲疏,安其本源则一。族中人有喜事或凶事为先行庆吊之礼。遇有合族之事必同心商确。只平时聚会待所以联族谊为重,人情不见则疏,日疏日远大非睦族之道。宗族于我固有亲疏。自祖宗之则均一人之子孙,自知族人当睦。

  重教养

  天无不慈之父母。但庭训不立则溺爱不明者有之。故父母之于子女必幼而教。以孝悌稍长而授以学业。其顽劣者亦必严为教训。勿姑息以养其非。为父母者,尤须以身作则,务使其子女自幼即有行为规范。

  齐家政

  治化之道必先齐家,然政行于天下易,而教施于一家实难,盖骨肉之间恩素情深则家法难申,自非身先德化不为功。治家之难难于治民,良非虚语。故善治家者,以正己为,己正则子女相率而从,己不正虽有治家严法,亦无以为功。

  正礼节

  国家之治乱系于人心之邪正。守礼法合人群,世风必正,国家必治。人心邪则悖礼犯法,贻害人群。故验国家治乱必先观礼法盛衰。人之立身于世,重在争人格礼节,重名教,卑污之行便如自圭之玷,终生不能磨灭。可不慎哉可不成哉。尊长生辰,称庆世有此俗,遵礼致庆承欢。铺张宴会非显亲之道,宁俭勿奢谁云非孝!

  务读书

  家人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读书则能知事理。古人所谓致智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个人智为之理,立业之方,不至为非作歹,为社会败类,且可为国家建设效力。幼年读书尤须专心一意,务要读得字之分晓,须背诵者尤要背熟。幼年所读书可终生不忘。谚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故读书要熟明其义理则为有成。

  明德性

  大丈夫须有顶天立地之志,处世存心要有容忍度量,而勿求容于人。人必善忍其业,乃有成。必有容其德,乃得大君子。立身未有不成于忍,惟能忍方能恕于人。合众志以成大事业,不忽视小事物,方能谨慎处事而致成功。

  谨言语

  言不由衷,人间所恶待人接物互要诚实。虚伪之言,久经必露出破绽,故出言必先自思量。是合理的便说,不合理的便不可说。有损于人的便不可说,勿说大话,勿说空话,古人云“言寡尤行寡恢”。

  慎交游

  处世贵在知人。于朋友间知其人,友其德,籍以辅吾仁。矫吾失,故交友得其人。则可自薰其德,此所谓益友也。苟不择其人则惟导恶习,趋下流,此所谓损友也。故择友不可不慎。

  处世事

  明是非、辨忠奸、守节义、权生死,才算得大勇不自用,能用人才,算得大智。

林氏祖训

  ①家不论贫富,子女不论智愚,第一要读书。读书则能知事理,古人所谓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使人知为人之理,立业之方,有益于民,有功于国,而不至为非作歹,为世人所不容。  

  ②幼年读书,尤须专心一意。务要读得字字分晓,须背诵者,尤要背诵,幼年所读书,可终生不忘。谚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故读书要熟,明其义理,则为有成。

  ③读书“十则”:静坐则神清;澄思则理透;好问则识广;多读则识博;笔勤则文兴;功纯则德进;好冷僻则有炫奇之戒;务细碎则有穿凿之嫌;无卧薪尝胆之志,则心思不至;无破釜沉舟之勇,则功夫不深。  

  ④人生有限,时光如奔电逝波,一去不返;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且不可因循姑待,白首徒悲。贪恋无益之为,虚掷韶华,误有为之学问。古人爱惜分阴,真为金玉良言。 ⑤善读书者,于人不置疑外,须教有疑问;人已有疑者,却要会其理出而无疑,读书能致如此地步,才算是有悟。  

  ⑥少年读书,能记忆而不知其用处;中年读书,知有用而常苦善忘。其上焉者,著书立说;下焉者,摘要笔记。书中精义,经手自写,则记忆自深,且可留为他人读书之参考。  

  ⑦读书在勤勉,在能刻苦。古人如囊萤,如映雪,如悬梁,如刺股,莫不从刻苦而有志成。须记勿怠勿搅,勿自持聪明,勿半途而费,勿安于小成,如此必可致大成,成大器。

林姓图腾

文章来源:林氏宗亲驿站

 2018年4月11日更新

 

 

 

 

 

比干为什么葬在卫辉?史书记载颠覆你的传统认知

 

  讲给你一个真实完整版的“殷之三仁”

  ☆平沙落雁

 

  “殷之三仁”这一概念是孔子他老人家最早提出来的,是对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位仁德之人的尊称,后被历史学家普遍接受并广泛引用。

  据清乾隆年间重修的《汲县志》记载,汲地的“箕子庙”、“ 三仁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大文学家柳宗元曾专为箕子庙撰写了《箕子碑》的碑文,收录在《河东先生集》中。

 

  至于“三仁祠”,莅卫凭吊者更众。如明代诗人刘魁庐曾为三仁祠作诗云:“三仁生死异,一念鬼神临。锥享千秋祀,难消万古心。我生胡乃尔,遗恨到而今。此语凭谁会,春风碧草深。”

  明代学者靖安也曾为三仁祠赋诗道:“商纣凶淫国势亡,三仁生死为纲常,义民独肯修祠祭,留得芳名万古扬。”

  清代诗人高遐昌也曾作诗曰:“宗臣遗像在,瞻拜泪潸然,谏非徒烈去,奴岂自全欢。悲风来殿角,劲柏吼阶前,九鼎能移去,三仁亘古传。”

  可惜的是,当年的庙、祠、碑刻,恍如金粉沉沙,纷纷坠入时间的漏斗,曾经的遗址早已被座座楼房取而代之。可簇新的楼房盖得再富丽,再挺拔,又怎能超得过那一处处古迹的历史标高?

 

  说三仁之前咱首先得弄清楚他们的籍贯,不然有人该质疑了:不能仅仅因为比干墓、箕子庙、三仁祠在你们卫辉,就硬说他们的籍贯是卫辉人吧?想想也是,咱总得拿出点真凭实据。但这个真没有。因为远古时期的地域划分很模糊,既没有界碑,也没有鸿沟,基本上都是大约摸儿。至于他们的祖籍和生地具体在哪个地方,恐怕谁也说不准。

  不过线索还是有的。查阅《汲县志》和《卫辉府志》,其人物卷上都有他们的传记,都把“殷之三仁”列为本府本县贤哲忠烈人物的篇首大加追述。那么问题来了,古时的殷商王都大都在后来的卫辉府治下,说他们是卫辉府人无可争议,但要非说成是汲县人不可,那很多人该摇头了。

  这还真是个问题。好在《吕氏春秋》在记述比干生平时说了一句明白话:“比干,乃沫邑人。”真是一句顶一万句呀,这样就等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么,这个沫邑又指的是哪呢?别慌,人家在文后面可是有注解滴,说沫邑就在河南汲县的北面约十里处,古称比国,又叫沫邑,比干的封地即在此。

 

  那能不能说得更具体点呢?这个可以有。学者何光岳在《殷都学刊》上发表的《比国的来源与迁徙》一文中说:“比地约在今卫辉市北,纣王杀比干后,比人南迁于此,其后有比氏,比干氏。比地最早出于文献《竹书纪年》。”又引万历年间《淇县志》所记,比干乃汲县人,又葬于故乡及其封地汲县,可见比国在汲县北的比干庙村一带是确凿无疑了。三仁血脉本一支,古比国又在汲地,你说吧,他们应该算是哪的人?下面终于轮到说正事了。

 

  三仁中我想先从微子谈起。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哥哥,微是他封国的名。微子在朝为政时是非常能干的,口碑也佳。但他对纣王统治后期的所作所为十分看不惯,作为兄长,他也没少劝说,可纣王是老虎拉磨,根本不听那一套。微子深感殷王朝气数已尽,自己又无力回天,最后他听从了太师和少师的指点,为保存殷商的宗庙香火,携带着祭祀祖先的祭器,逃往今山东梁山县西北一带,隐匿民间。

  那时侯还没宋江呢,他也没上山入伙,后来还被周成王封到了商丘,国号为宋,这样微子就成了宋国的首任国君。但他死后还是埋在了山东微山县的微山岛上,微山、微山湖包括微山县,都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重新命名的。

  咱再接着说说这个箕子。箕子是纣王的叔叔,殷朝的太师,箕是他封国的名,知道这些似乎就够了。但有一点你必须知道,他还是一个算卦高手,擅长占卜阴阳、观测天象,每有重大活动,都要请他摇一摇、扫一扫,据说很灵。比干被剖心,微子愤而出走,其实箕子早就能算出来。但他不走寻常路,既然进谏无果,他干脆把衣裳一撕,披头散发,胡言乱语,装起疯来,以此发泄内心的痛苦。

  武王灭商后,他的病一下子好了,但他明确表示不愿事周。武王也不勉强,将他封到朝鲜半岛为王,箕子正巴不得呢,说走就走,并很快在那里建立了朝鲜历史上第一个东方君子国。但再君子他也有乡愁,他也想家。

  何况,他不光会算卦、会当官,关键是人家还会写诗呢。后来他回国朝见周王,路过牧野,触景伤怀,随口吟道:“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这首《麦秀歌》,可以称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首文人诗。

 

  再往下就该说到比干了。比干是商王文丁的次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帝乙。因为是次子,未能继承王位,他20岁就以少师的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其侄幼主帝辛(纣王),被誉为三代孤忠。世人称其为比干,也跟封地有关。后因纣王荒淫无度,怨声载道,他为保江山社稷,不避汤火之诛,直言强谏,一连三日不去,直至被剖心而亡。

  应该说,三仁之中数比干的结局最为壮烈,面对屠刀,他袒露胸膛,以心献国,视死如归,其悲壮之举实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那么,比干死后为什么会葬在卫辉呢?正应了那句老话:魂归故里,叶落归根。比国毕竟是他当时的受封之地,他的后人绝不会草草行事,把自己的先人随便安葬个地方,而是把他回葬出生的故土,埋在自己的封地,这是很符合中国古制和民风习俗的。起初,比干的坟冢普普通通,商亡以后,周武王慕其名亲来拜谒,遂命大将闳夭为比干封墓并且封成天下第一墓。

  谁知,这事到了明代许仲林嘴里竟变得复杂了,他在《封神演义》中很是虚构了一把,说比干被剖心后并没死,他是喝了姜子牙给他的神符,要到“心”乡重新镶个心,结果半路上遇见妲己变成的老太婆在卖“无心菜”,不问还好,开口就错。只听比干大叫一声,当即坠马而亡,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踅起的尘沙和黄土把比干的尸体层层掩埋,形成厚厚的一方“天葬墓”。

 

  不得不说,这个许仲林的想象力倒是很丰满的,故事编得也挺凄美且富有人情味,我宁可相信这是真的。每次到比干庙去,当听导游解说到“天葬墓”的由来时,我竟然掏不出半点商榷的勇气,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文学力量的巨大和深入人心。

  不管怎么说,比干身上所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忠谏精神,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毕竟产生过巨大的历史辐射,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千百年来,对他的纪念始终不断。孔子尊其为“三仁之首”;范文澜先生把他与夏朝的关龙逄、战国的屈原、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魏征,同列为历史上敢言直谏的爱国者。作为“亘古第一忠臣”,可以说比干受之无愧。即使放在今天,他的精神仍值得发扬广大,仍是我们华夏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章来源:平沙落雁 卫辉观察

2018年4月13日更新

 

 

 

 

 

 

1750年来改朝换代的泉州

 

泉州是闽南文化源头,周秦开始经济开发,于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至今有1750多年的历史。

先秦

夏、商两代,泉州地属扬州。西周时,为七闽地。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

秦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立闽中郡,泉地归之,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高祖五年(前202),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泉地属闽越国。

始元二年(前85),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繁衍,设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之。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今德化县属侯官县)、莆田、厦门及漳州部分地区。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

西晋·永嘉五年(311),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改南安江为晋江。

南北朝

梁·天监间(502~519):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丰州)。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

陈·永定元年(557):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陈·光大二年(568):于晋安郡置丰州(今福州),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

隋朝

开皇九年(589):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 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大业二年(606),复改泉州为闽州,南安县改属闽州。

大业三年(607):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今泉州(德化县废归属闽县外)属南安县。

唐朝

太宗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

武德五年(622),于南安故郡地置丰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贞观元年(627),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嗣圣元年(684),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丰州。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699年,划莆田县西部设清源县(今仙游县)。

久视元年(700),又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衙前辟南大街为市,并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开始。 莆田、清源二县属泉州所辖。

开元六年(718),泉州刺史冯仁智以州治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至此,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晋江五县。

天宝元年(742),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名为仙游县)、晋江四县,清源郡有23806户,160295人,为中州。

乾元元年(758),清源郡复为泉州。

贞元十九年(803)、长庆二年(822)、咸通五年(864),先后析南安县地立大同场(今同安县)、小溪场(今安溪县)。

贞元间(785~804),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元和年间(806~820),泉州有35571户,238400人,由中州升为上州。

大中十一年(857),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五代

后晋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场为同安县,至此,泉州计领六县。

开运二年(945)正月,大殷改国号闽,泉州隶之;九月,泉州归属南唐。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

后汉乾祐二年(949),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兼领南州(即漳州)。同年德化划归清源军,增领原属尤溪的常平、进城二乡。

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小溪场为清溪县(今安溪)。

北宋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太平兴国六年(981):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 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

太平兴国八年(983):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雍熙二年(985):泉州改隶福建路。

宣和三年(1121),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南宋

建炎元年(1127)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1128)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绍兴二年(1132),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1186),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嘉定十一年(1218),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淳祐间(1241~1252),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

元朝

至元十四年(1277),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安溪、德化、永春、惠安七县,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至元二十一年(1284)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1297),为图琉求(今台湾),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遂徙治泉州,辖诸州。大德三年二月罢,置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

延祐七年(1320),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至正十六年(1356),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明朝

洪武元年(1368),泉州置卫指挥使司,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洪武二年(1369),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清朝

清承明制,泉州府为闽八府之一。雍正十二年(1734),永春升为直隶州,德化归其所辖。泉州府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同安五县。清设兴泉永道,辖泉州府、兴化府之莆田县、仙游县、永春直隶州和厦门。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废州府,复县设道。泉州初归厦门道,后属南路道。

民国3年(1914)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清朝兴泉永道之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思明府改名厦门道,厦门成立思明县,金门隶属思明县,派分治员驻金门。

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晋江、南安、安溪、莆田、仙游、惠安、金门(待统一)八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闽变后成立兴泉省,辖莆田泉州,设省政府于泉州,不久即废,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但辖县不变,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泉州于1949年9月解放(金门县待统一),并于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晋江、惠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金门(待统一)。同年12月,德化县归之。

1950年3月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德化划归永安专区;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政区依旧,10月德化复归。

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

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

1956年5月划福清、平潭、永泰和大田到晋江专区。

1958年析同安县划归厦门市。

1959年8月析福清、平潭、永泰归福州。

1963年4月析大田归三明。

1968年9月撤销晋江专区专员公署,成立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6月析莆田、仙游归莆田专区,同时划同安县归晋江专区。

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3年6月析同安县归厦门市。

1983年4月,撤销莆田地区,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晋江地区,9月划莆田、仙游从晋江地区出成立莆田市。

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为地级市,实行市辖县体制,辖鲤城区、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及金门县(待统一)。

1986年,撤晋江地区设泉州地级市。

1987年12月,析晋江县石狮、永宁、蚶江、祥芝为石狮市(县级市)。

1996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肖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析惠安县的涂岭、后龙、南埔、山腰和埭港5镇及国营山腰盐场归其所辖。

1997年6月,从鲤城区析出丰泽区、洛江区。

2000年肖厝管委会升为泉港区。

2010年从惠安县析出所辖洛阳、东园、张坂、百琦乡四乡镇成立台商投资区。

至此泉州市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区,代管石狮、晋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门(待统一)5县及清蒙、台商投资区2个管委会。

 

 

 

 

参考附文:

 

 

 

你知道闽南语的前世今生吗?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我们平时耳闻目睹都是普通话的语音与词汇,闽南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此,我写下这篇文章,对闽话语的一些常识进行简要介绍,希望闽南人能够保护好闽南语,因为闽南语不仅是闽南人的语言,也是整个汉民族上古汉语的活化石。 

  1、闽南人是南迁汉人。 

  汉族,原名华夏族,汉族一直血统传承加文明认同,中国汉王朝时期以前,位于中国北方的匈奴汗国一直对中国构成威胁,经常侵犯中国,使中国饱受凌辱。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国衰弱的情势得到了改善,转而反击,夺取了匈奴汗国最大的可供耕种的土地河西走廊,控制西域,汉朝名将陈汤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带领大军一直打到位于现在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匈奴汗国在强大的汉帝国面前不得不认输,从此远走他乡,据说后来迁居到了欧洲,从此,汉朝境内的百姓对外都称自己是汉人,华夏人从此就多了一个小名汉人,汉人一词由此产生。 

  而西晋五胡乱华开始,北方的汉人大举南迁,其中最主要的移居地区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境内,北方山东河北地区的汉人,迁移到了现在的闽北闽东,闽北语和闽东语其实就是战国时期燕赵地区和齐鲁地区的方言,(说句真心话,如果现在山东人和河北人想寻找自己的古方言的话,那就应该在闽北和闽东地区,而现在的河北省和山东省所说的北方官话基本上属于胡化了的汉语,因为现在的山东话河北话是在蒙元殖民中国时期形成的,它的语言成分里面有大量的蒙古语,契丹语,女真语等胡人的语言成分)

  而中原地区的汉人则大量迁到了闽南地区,由于在晋朝以前的普通话是以中原雅言为基础的,所以大量说着中原雅言的中原百姓百了闽南地区,也就把当时的普通话中原雅言(他们称为河洛话,意为黄河南岸的洛阳首都地区的正统普通话汉语)带到了闽南地区,由于历史和时代变迁的原因,原本的普通话(中原雅言)逐渐失去了原来在全中国占据主要语言的正统地位,经过六朝隋唐宋明的更迭,逐渐沦为了闽南的地方方言,这就是闽南语的由来,确切的说,闽南语其实就是上古汉语。(同样,现在的所谓河南话,河南话也属于北方方言体系,也是胡化了的汉语,河南人如果想追寻自己语言的正统,也应该到闽南地区去,确切的说,那里的闽南语才是真正河南话的源头)

  2、闽南语是正宗的上古汉语普通话。 

  闽南语是正宗的上古汉语普通话,这是无可辩驳的,很多人一直以为只有“普通话”才是真正的汉语,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错误。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方言为基础,我们都知道北方方言在历史上形成于蒙元殖民中国时期,汉人都耻于说胡语,南宋统治区的汉人称北方被胡化地区说的语言为金元虏语,是胡化了的汉语.

  众所周知现在的汉语其实包含七种方言:官话(北方方言区,现在指普通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闽南语应该更接近上古汉语,在闽南语中还留存有大量的上古汉语发音,这在语言学界已经早有定论。我不是语言学家,我就拿地理与历史这些“明摆的事实”来做论据。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在古代中国,北京在汉代时处于中国边境位置,大家都知道北京有座长城,那长城就是为了防卫边关而造的。再加上蒙元与满清两次亡国时期的胡化,这两个野蛮民族建立的殖民政权定都都在北京,都使北京成为历史上汉人与胡人交流频繁的地区,因此,这一带的汉语必然受到其它胡人语言的极大冲击,别的不说,单单蒙元与满清时期,北京语音受到蒙古语与满洲语的冲击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现在的普通话与上古汉语已经有天翻地覆的差别了。

  再来看看闽南语,现在的闽南人的祖先大都是在五胡乱华时期为了躲避胡人的侵略从中原迁居而来的,历史上有多次中原汉人大规模迁居闽南的记载,这些中原汉人来到闽南,同时也带来了当时中原地区的上古汉语,如我姓陈(颍川衍派),祖先就是在西晋五胡乱华时期从中原地区迁入闽南的。中国第一座跨海湾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之所以用“洛阳”这个名,就是因为永嘉之乱,由于胡人入侵不断,北方几经战乱,造成大量的中原华夏人南迁,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洛阳(九朝古都),为了纪念他们是从洛阳来的,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至于,闽南语中的古汉语的例子,更是不可胜数: 

  泉州方言把“客人”读成“人客”[音:Lang3(第3声) kei4(短促第4声)]:唐杜甫《感怀》:“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床铺”读成“眠床”(音:Mian3 ceng2):唐李延寿《南史•鱼弘传》:“忻叽惨徽牛允酋景亍!?

  “不要”简读一个字“泯”(音:Mian1):“相逢一笑泯忧愁。” 

  中国目前能找到最早的韵书,就是隋朝陆法言编纂的《切韵》了。每当亡国前后,有一种书籍必然兴起,此书就是韵书。因西晋时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充斥中原大地,汉语落草,胡汉语喧嚣一时,语纲混乱,故恢复正统的需求强烈。五胡乱华期间,衣冠南渡之时,中原汉人的一部分来到了今泉州丰州。五胡乱华的结果,胡人在北方肆虐。隋朝恢复中华后,北方的汉人终于恢复了汉人姓名;汉语正统得到重视,于是开始修韵书。这时距离五胡乱华前,正统在中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300多年。这时的语言,和五胡乱华前南渡的汉人,语言差距有多少呢?

  《切韵》虽然离五胡乱华前的正统音脉有300年之遥,但是统一后的隋朝基本上以南方陈朝正统汉人语言区的语音为基础,写就《切韵》的。

  畲族的畲(普通话读shē) ,在古汉语里面,竟然发音系跟“邪”“斜”系接近的?普通话,邪和斜都是xie2。普通话两种读音不同的字,难道在古汉语中却有关联性?

  注:邪有两种注音,以遮切及似嗟切。这里当然是系似嗟切。

  更再看闽南语:

  邪这里读xia2,车闽南语读qia1,奢读qia1,赊读xia1,那么畲在闽南应该读xia1。无看错乎?《切韵》这部书好像是为闽南语编写的,倒像不是为普通话写的呢。这部中国最早的韵书,不是闽南人写的,是距今1400年隋朝北方人陆法言编纂的。

  遂這個字,按照王仁昫增補切韻表,徐醉切,還真的讀sui4;問題是徐在普通話是x輔音,而在閩南語中是s輔音,所以,“遂”如果用普通話切是斷然得不到sui發音的,sui是泉州閩南語賦予的。

  淚(簡體字“泪”)這個字,普通話悲催了。普通話讀lei,但在切韻里面讀lui4。想想淚在泉州閩南語怎么讀?也是lui4!

  300多年的時間差距,流落南方的西晉古漢語,還能和地處中原的隋朝古漢語對得上號,世界很神奇。

  例子太多,不详细说了。 

  因为闽南地区多为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不是很方便,闽南语较少受到胡人语言的冲击,所以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大量上古汉语发音。

  闽南人之所以被称做“闽南”人,只是因为我们这些汉人居住在闽南地区,如果要准确表达的话,我觉得把“闽南人”与“闽南语”称做“南迁汉人”与“南迁汉语”更科学点。 

  3、闽南语的分布: 

  闽南语其实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只在闽南地区才通行,其实的它的分布是很广的: 

  北:在浙江省东南部,大概在浙江省瑞安市以南到浙江省与福建省交界一带,也有讲闽南语的地区。 

  中:福建省的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广东省的潮州市、汕头市一直到汕尾市一带通用闽南语。 

  东: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都讲闽南语,因此闽南语在台湾省被称为台语。 

  南:广东省的最南端雷州半岛一带也是讲闽南语。 

  奇怪,别的方言都是地区连片使用的,只有闽南语是跳跃式的一块、一块的地区在使用。据初步统计,海内外用这种方言的人将近6000万。 

(闽南语在中国本土的分布图)

  不仅在中国,闽南语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闽南话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到广漠无垠的星河中寻觅知音。世界第一流的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也开设过闽南话课程。

  好好的上古汉语方言走向衰落,却实在是一件让全国所有汉人心痛的事。我不仅希望闽南人能有效传承闽南语,保留住我们汉语的纯洁性和高贵性,也希望汉语其它方言区的汉人(有志于复兴汉民族的志士)能够有兴趣学习闽南语,传承闽南语,让我们能更好的读懂文献古籍,更好的与我们的祖先心灵交汇融通,更好的传承我们的汉民族语言文化。更好的体会到正统汉语的高贵与美妙。

  我这里说的“灭绝”,绝非耸人听闻,现在在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的“大力”执行下,一些北方人蔑称闽南语为“蛮语”,部分闽南人也妄自菲薄地称闽南语为“地瓜话”,许多闽南人以说闽南话为“耻”,觉得只有讲标准的普通话才显得“素质高”,一些学校甚至禁止学生在校内讲闽南话,幼儿园的老师只教普通话,许多上幼儿园的小孩不懂得讲闽南话,甚至于听不懂,就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在平时讲话时,对一些事物的表达也经常忘记闽南语的发音,而不得不用普通话表达。照此下去,闽南语恐怕再过一两代人之后,就要灭绝了。这实在让做为闽南人的我深感痛心。 

  唉,想起古代汉族先民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们这几代汉人连自己民族的正统语言都保护不了,实在是愧对祖先。希望现在还会使用闽南语的人自觉保护好闽南话,为中国的正统汉语留下一丝血脉。

  也希望有志于复兴华夏,复兴汉民族的志士们多多关注闽南语,有喜欢的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在这方面多多进行研究学习和传承闽南语(河洛话)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和祖先连上,谁不想感受到诗经的美妙,唐诗宋词文读的意境之美,用普通话读这些文献典藏,是真的不可能读懂古人祖先的内心世界的。

  转载鸣谢昊炁文苑(id:haoqiwenyuan)

  2017年6月5日更新

 

 

 

 

普通话:一部残酷血腥的千年汉族血泪史

 

  汉语是什么?

  很多人以为,语言不过就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罢了。实际上,语言是人类历史的DNA。中国的历史,是一段文明不断被野蛮摧毁和重建的历史,也是一段汉人不断南迁的痛史,汉语的每一个字都精确的记录了这段汉族历史的血腥与伤痛。影视剧里,我们总是笑话日本兵讲汉语“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但假设日本一直统治中国,那么今天日本人的蹩脚汉语就会成为通用语言。这种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的事实际上早就发生了:现在通行的普通话,其实是操阿尔泰语系的蒙古族、鲜卑族、女真族等等游牧民族学习汉文时所说的蹩脚汉语,这些人成为统治阶级后,他们这种鹦鹉学舌的汉语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国语……

  纯正汉语的发音完全出乎你的想象。

  1000年前,宋代的苏轼是这样朗诵《水调歌头》的。

  你认真感受一下,是不是觉得:明显比今天的普通话押韵得多,也好听得多?

  汉语的历史,且听我给你慢慢讲述:

  汉语血泪史

  汉族以及汉语大致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汉族统一后的语言——“雅言”逐渐成为了汉语的正统。

  西晋末年,匈奴等五胡在晋室内乱之时攻陷洛阳,史称“五胡乱华”。中原汉人纷纷南渡,越过淮河或更越过长江。这些侨民主要落户在了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等省,晋室也迁至现在的南京。这些中原士族同时也把洛音也带到了江淮一带,与当地土著的吴语产生交融。而此时的中国北方则是一片种族混乱屠杀的状况直至最终形成汉胡混血政权。中国就这样一分为二,形成了长达近300年的南北朝对峙,中原汉语也“南染吴越,北杂夷虏”。以南京为中心的东晋南朝作为汉人的正统王朝,传承了中原的优秀文化,繁盛一时,史称“六朝文化”,而当时“南染吴越”的金陵音成为中国的官话。

  终于,隋统一了中国。与秦一样,这个伟大的统一王朝仅仅传了两代就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强盛的唐朝。隋唐的首都都在关中西安一带,故而华夏正朔再次北归。金陵音与长安音则形成南北两大正统音系,最终长安音占据了上风。日本人在六朝的时候就输入了南京的“吴音”,到唐朝则重新把长安的“汉音”带回日本,形成了现在的日语。

  唐末北方战火纷飞,大量中原居民南迁,经历五代,宋一统天下。因宋都在开封,所以开封音就成为宋元明所称“宋音”、“雅言”或“中州音”。随后金灭北宋,宋迁至杭州,即南宋。大量的中原人迁至杭州、南京、扬州一带。南京、扬州作为吴语的北缘,相当程度上保留了中原音,并逐渐脱离吴语,慢慢形成了后来的“下江官话”。

  随后蒙古灭南宋,建立元朝。蒙古人对中国北方实行种族灭绝式的屠杀,以至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几乎成为无人区,黄河中游的“中原音”也完全覆灭。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头彻尾的亡国,南宋的军队和政权被蒙古人一直追杀到广东崖山,然后南宋丢失了全部的陆地,几十万南宋军队在海上与蒙古人决战并全军覆没,最终大臣背着还是小孩的南宋皇帝跳海自尽。所谓“崖山之后,再无中国”。

  自此起,中国再也不是过去的中国,汉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完全的、彻底的丢失了政权。大量汉族精英被屠戮,文明的传承被割裂,中华上古、中古以来形成的文明被极度摧残。

  元朝国祚不到百年,朱元璋就“驱除胡虏,恢复中华”,大明朝横空出世。因蒙古人的屠杀,到明初中国的人口极度不平衡。于是朱元璋就从因位于山区而得以保存人口的山西迁移大量人口至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从江南迁移民众至江淮,并从湖广调人填四川。

  此时环视中国,河洛早不是那个河洛,齐鲁早不是那个齐鲁,燕赵早不是那个燕赵,整个北方都不同程度的被胡化,而尤以元大都(今北京)附近为最,最后一个汉人的首都杭州也相当程度的被越人和吴语所同化。只剩下南京、扬州、镇江一带才保留了一些相对纯正的中原人的血脉和语音。

  作为“再造华夏”的一个部分,朱元璋诏修《洪武正韵》,以宋朝中原雅音为正,事实上以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这就是明朝的官话。

  事实上,今日我们所能够清晰的追慕到的最远的文明就是明朝,无论是文化、语言、艺术还是建筑。因为让中国第一次彻底“亡国亡天下”的元朝就像一把刀,很大程度上斩断了中国近古与中古、远古的联系。是伟大的明朝再造了华夏,让我们能够隐约触摸到宋朝以及宋之前我们的祖先的文明。

  朱棣篡位之后,明朝迁都至北京。但整个明朝,南京都保留着与首都同样的建制,朱棣迁都北京的时候,从南京以及附近一带带去了大量的人口,这就是明朝北京人的基础。

  明末,趁着中国内乱之际,满人趁机入侵中国,最终夺取了政权,并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这在江苏一带遭受到了最强烈的抵抗。于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之屠等等,满人在长江下游制造的屠杀惨案不断,而这里正是自南宋以来中国千年的文化、经济中心和主要人才出产地。满人入关后,中国的总人口降为明末的一半。中国的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事情莫过于高智商的精英人才被屠戮,精英是文明的主要载体,所以精英的被屠戮等同于文明的被摧残。

  清朝,北京迅速的被满化。基本属于野蛮人的满人本来根本不会说汉语,为了表达复杂的汉族文化,只能鹦鹉学舌的说中国的官话,但他们口中的汉语,已经完全丧失了入声,并且有了翘舌和儿化音。这些都是满人阿尔泰语系的特征。这种北京的内城话最终蔓延到了整个北京,到清朝中后期,这种方言最终战胜了作为明朝官话的下江官话,成为清朝的官话,乃至现在普通话的基础。从意大利来的传教士利马窦曾用罗马拼音记录了大量的当时的北京话,这些记录至今尚保存着。从利的记录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明代北京话是有大量入声字,并且没有zh、ch、sh等翘舌音的语言。这说明了当时的北京话不是现在的北京话,也不是现在的普通话,因为无论北京话还是普通话都不具备这些特征。

  但是满语的先天残疾摧毁了汉语,首先,入声字一下子就全丢了,这就是汉语同音字增多最根本的历史原因,用满语套学汉语的发音更是不伦不类,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发音最糟糕的汉语。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残酷,满人的这种蹩脚汉语比起日本皇军的蹩脚汉语要幸运得多了,随着使用人口的增加,这种让当时的汉人老百姓笑掉牙的蹩脚汉语渐渐成了清朝统治阶级的官方普通话。

  后来,孙中山领导的民国灭亡了满清,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再造华夏。而且与东晋、明朝一样,新的汉族政权同样定都在南京,这个汉民族的复兴圣地。华夏正朔再次转向长江下游。这也印证了,南京一带更能代表汉民族那多遭劫难、几乎遗失的文明,这里较多的继承了华夏的正统因素。

  民国覆灭之后,首都迁至了北京,新中国的一切开始以北京为中心而构建。某种程度上,这造成了一种有悖于中华民国努力方向的“反汉化”。曾经躲在北京阴暗角落里的满遗们终于看到了阳光,随着新“普通话”的推广,中国人逐渐远离并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优秀文明和曾经使用过的语言。

  中国的官话,就像两个轮回,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金陵;然后再到长安,到洛阳,又回到金陵。在这个轮回变换的过程之中,历史上中国官话的各个瞬间被中原的移民带到了东南沿海各省并以某种方式保存了下来。比如,据说客家、闽南话就非常接近唐宋的官话,而粤语则比较接近秦汉时期的关中话。但东南沿海各省因为位于丘陵地带,位置偏远、人口较少,交通也很不便,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迁移并没有政权的跟随,故而终究难以左右中国的主流,他们所保存的语言也难以反哺那个不断动乱变迁的中原。历史上中原文明的碎片,就这样被边缘化为各种方言。只有长江下游一带,因为南迁的首都无一例外的全部落户在此,给这片土地打上了中华正朔的烙印,加之这里土地富饶、人口众多,才得以在某种程度上扭转和影响整个中国的进程。

  回到现在,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下江官话,这个接近明朝官话的方言,中国的语言专家们一致公认扬州话是最理想的国语,因为扬州话声音好听,保存了汉语的重要特征入声,而且使用范围较广——这证明扬州话可能最接近明代汉族人的普通话。

  有很多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叹息也好,扼腕也罢,都已经无济于事。经过蒙、满奴役了三百多年的汉人,到清末的时候,已经从汉唐高贵的子民沦为劣等低贱贫穷的半野蛮人,诚惶诚恐、亦步亦趋的拷贝西洋或东洋的文明成就,仿佛这个民族从来就是这样的落后。而本是偏远蛮夷的日本和韩国,却因为保留了汉唐宋明珍贵的文明碎片而最终从蛮夷走向中华,成为当今世界屈指可数的强国。

  中国现在的官话,恐怕是再难动摇了,但积满灰尘的中华正朔,或许在将来还能再次被擦亮。

  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是非常必要的,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

  在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会决定采用投票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种主要方言中,选出一个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当时的投票结果是:北京官话(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票位居榜首;西南官话(以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获51票,以一票之差名落孙山;第三名是吴语(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获46票;粤语(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获25票,名列第四。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目前,普通话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准。

  如今,你几乎时不时看到有关外国人学习汉语普通话的相关报道,一些人甚至热情地预测这门古老的语言可能撼动英语的国际共通语地位。也有人,如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里预想的那样,认为普通话将和英语融合为一门强大的世界语言。且不论这一前景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么多人来学习普通话,并不是热爱中国文化的人多了,而仅仅是由于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掌握这门语言意味着通向某个未来的机会。一如战略学者乔根·兰德斯在《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一书中所主张的,要赢得未来的关键之一是,鼓励你的孩子学普通话,不要怕它难学,“正是因为普通话非常难学,因此少数会说普通话的人,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文章来源:记史

2017年12月13日更新

 

 

 

 

洪嬿嬿演唱南音《三千两金》

 

2017年10月20日更新 

 

 

 

 

 

 

 

 

泉州的文化座标

 

  大坪山属于桃花山的组成部分。据杨英《从征实录》、江日昇《台湾外记》载,郑成功23岁起兵抗清的头一仗,就是前来攻取泉州,曾屯兵桃花山,在大坪山建郑成功塑像,有机地串连了郑成功与泉州的历史渊源。

  《关于在泉州市区设置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永久性标志的建议案》(泉政协综[1997]2号),以主席会议提案的形式,由傅圆圆主席审阅签发,送市政府研究办理。

八年磨一剑,“马上成功”横空出世

  政协主席会议的建议案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何立峰市长(现国家发改委主任)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在市区建造一座郑成功塑像。对选址问题,他亲作论证,多次登临大坪山顶勘察,又驱车到城东、东海、江南等地,从那里瞭望大坪山,最后他拍板,将郑成功塑像建在大坪山顶。

  其后,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确定塑像的形象设计为郑成功骑马举手侧望于大坪山上,既表现郑成功驱荷复台的壮举,又寓示对祖国实现统一的期盼。该塑像工艺设计采用外表锻铜拼接,铜像内以铜铁片网空间结构为骨架,塑像基座平台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网架结构。

  为完美实现塑像创意,何立峰市长特地委托厦门大学副校长朱之文(现教育部副部长)邀请厦大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李维祀担纲设计,并交由南京晨光机器厂制作。

  李维祀深入揣摩郑成功的性格与精神特质,所应表达的时代意义,将设计稿定名为《凯旋》。塑像高30米,基座平台高8米,总高度38米(象征郑成功英年38周岁)在具体艺术处理上,他着力解决了几个难题。

  一是做到“人大马大”,人与马的比例协调。二是既显示了“胜利”的威武,又没有凸显“杀伐”之气。观众现在看到的郑成功手不直接握剑,而是在披风的一角露出剑柄,再在马蹄下摆一把被踩断的来复枪。三是大型城雕在建设技术上的抗震抗台风问题比较成功。

  经过长达八年的艰辛努力,目前亚洲最大的骑马座像横空出世,竣工当年,雕像经受住了超强台风“龙王”的考验,立时声名大噪。如今,它已经成为泉州市区一处耀眼夺目的文化地标。

  风雨沧桑20年。因为香港的回归,因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泉州诞生了一座寓意非凡的“马上成功”,历史在冥冥之中走过了何其生动的轨迹呀?

守护成功

福建省暨泉州市各界隆重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35周年大会,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中)在纪念大会上讲话

  每当遥望大坪山郑成功塑像,油然想起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的情景,同时,也越来越能读懂“马上成功”雕像的寓义:它是温柔的祝福,它是坚毅的守护,它是必胜的召唤。它是民族精神与当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沐浴着它的英风浩气,我们更有信心圆好生活梦、事业梦、中国梦!

2017年10月21日更新

 

 

 

 

 

南音响起来,闻听古国心

 

  南音响起来,就听到古中国了,悠久、缓慢、雅致、多情。南音的音色仿佛古画,昏昏黄黄中浮现了枯藤老树昏鸦,浮现了红酥手黄藤酒,浮现了蓝田日暖玉生烟,奈何每一个音都是滑向消逝的,有来由唤醒的记忆没来由地去了,怅惘那“记忆”来自何方,分明是一种想象。

  南音的主乐器琵琶为曲颈的南琶,弹奏时横抱。南音琵琶在形制、音色、记谱法、演奏方式等方面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古乐遗风。

  撰文 | 郭晨子   摄影 | 平深

  南音又称南管、南曲、弦管,始于何时,尚无定论。一说可追溯至唐朝,僖宗光启年间,于河南起义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后建立闽国,代代招贤纳士,中原氏族纷纷南迁。自永嘉之乱晋人衣冠南渡后,这一次的大批移民使泉州再次接纳和承载了中原文化,一时赢得“海滨邹鲁”的美誉。唐代兴盛的器乐合奏自然也流传至此,有学者认为唐代“大曲”正是南音形成的基础,或者说唐代“大曲”后来融入了南音。

  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曾家阳的琵琶演奏技艺超群。出身南音世家的他从事这一行三十余载,门生数百。

  至五代,泉州歌舞繁盛,所谓“万灶貔貅戈甲散,千家罗绮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花脸妆匀酒晕生”。南音社团所供奉的郎君大仙相传就是后蜀的国君孟昶,他和爱妃花蕊夫人都被宋军俘获。宋太祖招花蕊夫人入宫,花蕊夫人不忘旧情,对着孟昶的画像跪拜,不想,赵匡胤突然造访,于是花蕊夫人谎称她拜祭的是送子张仙。后来,花蕊夫人果然生下了一个儿子,宋太祖喜出望外,封花蕊夫人所拜的“张仙”为“郎君大仙”,御赐春秋二祭。

  开元寺大雄宝殿五方佛像前,梁柱之间的木雕人首鸟身飞天乐伎怀抱着的古老乐器在今天的南音演奏中依然可见。在泉州,南音不仅存留在历史中,也鲜活地存在于泉州人的生活里。

  孟昶究竟如何做了南音的祖师,原因不详。终于到了宋朝,这个一直被诟病国力羸弱的朝代实际上有着极为精妙、精彩、精致的文化。宋室南迁是外族入侵的无奈之举,皇亲贵戚却也把教坊司的宴飨之乐带到江南。随南外宗正司南迁,三千多皇族子弟先后至泉,服务于皇家的乐工和乐工们承继的音乐也到了泉州。中原的元气散了,还有江南、闽南,泉州依然歌舞升平。渐渐地,泉州的里巷俗曲融入乐队的演奏和演唱,不适应本地气候或情调的外来乐器相继退出,南音的乐队组合和表演形式渐渐固定。

  南音由“指”、“谱”、“套”三大部分组成。“指”是有词、有谱、有琵琶弹奏法的较为完整的套曲,也称“指套”。“谱”则专供演奏,没有唱词,多与四季景色、花鸟鱼虫等有关。“曲”即“散曲”,专为歌唱。

  南音的“指”中有大量曲目和宋元南戏相重叠,《陈三五娘》、《朱弁》、《桂英与王魁》等是被称为“宋元遗存”的梨园戏剧目,其中不少情节和情感段落也保存在南音中。

  将一只普通的竹管制成声音悠扬的南音洞箫,需历经校直、打磨、切口、开孔、调音等多个步骤,所需工具并不复杂,但需要制箫人极大的耐心。

  南音的乐器都有来历。和人们熟悉的竖抱琵琶不同,南音的主乐器琵琶为曲颈的南琶,弹奏时横抱,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描画。南琶“双开凤眼、颈窄腹扁”、“复手大、山口高”的规格属唐代,四弦、四象(相)、九徽(品)的结构属明代。日本正仓院藏有五把唐朝时从我国传入的曲颈琵琶,形制和南琶相同。南音曲谱工乂谱的“指骨”就是以谱字表示琵琶的演奏法。

  琵琶在汉代时称“批把”,向前弹出为“批”,向后挑进为“把”,魏晋时琵琶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而南音中的曲颈琵琶是由波斯经新疆传入的,隋唐时大为盛行,琵琶成为这种曲颈琵琶的专称。史载唐代燕乐以琵琶为主,索性以“琵琶曲”命名,也许正因为此,南音和唐乐的关联有了明证。南琶不仅定弦比北琶高一个纯四度,演奏技法上也没有北琶的扫、撇、划、拂、拍、提、摘等,北琶可以《十面埋伏》,激越万分,南琶只有气定神闲、古朴大方。相传成立于1632年的泉州最古南音社团深沪沪江御宾社保存着一把迄今约三百年的琵琶,名曰“裂石”,据说声音清冽,几能裂石。“裂石”由社长亲自保管,为它特制了琴盒且外挂了一把锁。

  杜志阳在泉州古玩街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御音斋”的乐器店,主营自己做的洞箫,兼售其他南音乐器。在他心里,箫是有灵性的,要通过他的手来获得新生。

  南音中的竹管乐器为洞箫,即尺八,一如唐代六孔尺八的规制。宋以后,尺八在其他乐种中绝迹,和横抱的南琶同属“大熊猫”级别,仅在南音中独存。尺八古制采用竹子根部的十目九节,这一取材方式至今毫无二致。“找到这样的竹子可不容易,长度要在55~58厘米之间,内径在1.8~2.1厘米之间,必须在第三目开凤眼。长得太密、年头太久的竹林不行,竹子的厚度影响振动发声,最好在三到五年的竹林中找竹根,这样做出来的洞箫音色最好。

  南音中的二弦和唐代风靡北方的奚琴有关,奚琴是奚人(胡人之一支)在马上弹奏的乐器,是二胡、京胡等乐器的前身。

  泉州晋江陈埭民族南音社社长丁培坚(左二)和弦友们在丁氏宗祠前演奏南音古乐。陈埭丁氏族人为回民,远祖由阿拉伯沿海上丝路往泉州经商,元明之乱时至此定居,历代痴迷泉州南音。

  南音中三弦这一乐器始于元代,明初即在浙闽一代风行开来。南音讲究的是,琵琶和三弦同出一辙,三弦补充琵琶的音色;洞箫和二弦丝丝入扣,二弦为洞箫的辅助。前者奏“骨架”,后者添“血肉”。

  最让研究者激动的,是南音中的拍板。拍板由五块长板形荔木串联,和江苏扬州邗江五代墓葬中出土的拍板一致,更重要的是,南音中持拍板者位居中间而歌的形式正是汉乐府《相合歌》中描述的“丝竹更相合,执节者中”。

  除上述乐器之外,南音中还有南嗳,一种元代由波斯、阿拉伯传来的小唢呐;有响盏,一种直径5厘米、放在竹编小筐里的小锣,“敲打响盏歌卖”;有亦称为“横品”的品箫,南音“踩街”活动中演奏品箫的姿态和南北朝画像砖上的吹乐队、敦煌莫高窟中隋代仪仗队壁画中的形象一模一样;再其余的,还有笙、云锣、小铜钹、木鱼小叫和双铃、铜钟、扁骨。简而言之,中国的本土乐器史和对外交流音乐史几乎都在南音的乐器中一一体现了。

  泉州南音旋律缠绵深沉,曲词古朴曼妙,有着自成体系的工乂谱,有别于全国通行的工尺谱,其五个基本音及其变化音蕴含着历史悠久的古代乐学理论。

  2009年,南音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为南音的演唱必须用正宗“泉音”,所以它没有像昆曲、古琴那样迅疾受到追捧,成为一种文化标签。语言似乎筑起了屏障,也好像充当了围墙,使得南音在闽南语文化圈不温不火地继续传播。南音流传的范围不仅在泉州和泉州属下的晋江、石狮、德化等地区,也不仅在厦门、漳州等附近城市,闽南人到台湾,南音在台湾落地;闽南人到港澳,港澳有了南音;闽南人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南音在这些东南亚国家继续传承。

  泉州一座古宅中,年轻人在认真地学唱南音。南音有独特的润腔方式,演唱必须以泉州府城腔发音为准,是泉州梨园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的音乐母体。

  在接触过的种种“非遗”中,南音是最鲜明地要坚守和保护传统的,是最断然拒绝商业化的,也是最仰仗民间社团组织而非政府机构的。三者背后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原因:中原移民(遗民)好容易逃开了战乱的颠沛流离,带着自身的文化印记安身闽南,实在是不愿让那文化印记一代代逐渐消失,他们本能而执拗地守住了中原文化;离开闽南闯天下的闽南人更不愿让幸存的文化印记消失在自己身上,于是更加本能更加执拗地固守。是以,闽南人格外注重祭祖,格外在意祖上的来历,格外注重乡情和友谊,他们总要在一大群的陌生人中找到同类、同族。移民生存上的艰难和遗民文化心理上的需要合在一起,传统于他们,是氧气,是祖先或儿时喝过的水、拜过的神、看过的戏、唱过的曲。

  德化南音协会坐落在一座幽静的公园半山上,由当地政府出资辟地,建起一座古香古色的书院,供本地南音弦友合指聚会。泉州南音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南音和王族贵胄、宫廷燕乐联系万千,而南音的传承者,可能是拉三轮车开小店的、做贸易的、工厂做工的、海边打渔的,只要来了南音社,都是弦友,不分贵贱。当弦友相聚,当不同的南音社团凑在一起举办大会唱,当海外的华侨因南音而凝聚,南音,不就是先贤们所提倡的乐教吗?以乐教化。旧时堂前王谢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蔡雅艺现供职于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南音研究中心,她每周回泉州一次,免费教习南音。她和先生致力南音推广,让这种古老的音乐出现在更多现代人的生活中。

  南音的传承中当然也有遗憾,如曲目的流失,如“搭锦棚”传统演艺方式的不复存在,但闽南文化圈还是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南音。听南音时所有浮现的想象其实都是记忆,对唐诗宋词元曲的记忆,对诗词曲里的那个古中国的记忆。记得,就会复苏;记得,就是留住。庆幸有南音、有泉州,有了南音和泉州的保存,在宋亡、明亡之后,还有华夏。

  来源:厝内网

  2017年12月5日更新

 

 

 

 

 

闽南人动囗又动手的文化

 

 

  闽南拳曲声渐歇

  鲁智

  2018年2月

  世有庙堂与江湖,人有高雅与粗鄙,曲有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构成文化的丰富性。闽南人的文化生活,有大雅与大俗。大雅者,如御前清曲南音;大俗者,如草根酒令闽南猜拳。

  闽南人习武成风,护族安邻,保家卫国,赖此阳刚之气勇猛担当;泛海踏波,杜康为侣,以壮行色,以酬嘉宾;远承魏晋风流、唐风宋韵,闲时弦管锦曲,郎君唱乐。"拳头、烧酒、曲"自古即是闽南人的生活元素。闽南猜拳,因酒而起,以拳比斗,唱腔如曲,活色生香演绎了闽南风神。

  不管是新朋初见、故交重逢,抑或连襟互访、家庭聚会,不管是满月庆、周岁庆、婚庆、寿庆,抑或民间节庆,爱热闹的闽南人无酒不成宴,逢酒必猜拳。猜拳曲俨然酒宴的暖场音乐、背景音乐,甚或酒气炮仗、声浪锣鼓。

  猜拳极致者当属女儿返亲宴,女婿伴郞团对阵新娘亲友团,一方想为新女婿挣面子,力图横扫三军全身凯旋,一方想立主人之威,务使来战之敌悉数"喷漆"。其时伴郞团"十三棍僧保唐王",亲友团全族皆兵车轮战。酒桌旁或坐或站,捋起袖子,亮起嗓子,拳来掌去、手指开合,神速心算,敏捷出指,快速喊数,随心赋形。时或"单操、两好、三星、四逢、五魁、六连……",节奏明快急促,嘈嘈如急雨;时或"当朝一品、两个相好、三星拱照、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八仙过海……",优雅舒缓,切切如私语。只见人头攒动,战鼓劲擂,喊声震瓦,前方手掌翻飞,一拳押一瓶酒,后方伸手接龙,一人分一杯酒,胜者意气风发,欢声鼓舞,负者昂首喝酒,嘴角一抹,杯落拳起;胜者一夫当关,负者调兵遣将。鏖战到脸已红、话已多、步已乱、神暂清,主客酒兴勃发,一遍又一遍恭喜秦晋之好,祝福姻谊永固,一次又一次握手拟告别,返回又开战,方觉大喜大乐大热闹大吉利。

  闽南人猜拳,张扬粗放又谦恭有礼。或自恃勇猛,放言"一人对拢总"、"打通关";或目中无人,放言"解放张村、解放李队";或旁若无人,不惮扰民,只顾声嘶力竭,将酒气呼出将豪气吼出。起拳握手互道"学习""请教"表友好;首拳"一心敬你"、"对你学习"表敬意;赢拳自谦"承让"、"碰巧";先礼而后兵,春秋有义战,闽南君子风。

  闽南人猜拳,爱赢敢拼又愿赌服输。起局通常以半杯酒为筹"切磋",随着战局深入,渐渐以一杯、一瓶为筹,胜者务求一剑封喉,负者企图一举翻盘,筹码越多越来劲,或乘胜追击,或屡败屡战,以拳艺拼、以酒量拼、以运气拼,一醉方休,已醉不肯休。输拳不赖账,拿起酒杯放直流、一口吞、不留底、杯杯清,一诺千金,宁失身不失信,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出现喊数不合理的"土拳",则自觉主动罚酒,那带着自嘲拿起酒杯豪爽一笑认错的胸怀,何其坦荡。

  闽南人猜拳,喜单打独斗又善抱团取胜。闽南人崇尚个人能力,猜拳喜千里单骑,笑傲江湖;或以一敌众,俾睨群雄。遇上"分国战",则立马放下身段,准确定位,服从指挥,顾全大局,艺高者积极出战,海量者主动喝酒,分工合作,责任落实。

  想当年,也曾在"拳坛酒国"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名列 "五虎上将",但早已淡出江湖。知天命之人,渐悟"人事无涯生有涯",少了呼朋引伴的豪情,多了温半壶酒于花间补读未完书的闲寂。与同辈偶尔相聚,也是把酒话家常,互叹白发生,再无拳声喧。参与年轻辈会餐,则是乐见其拳、静赏其趣,以免为老不尊。

  农村的喜宴,已没有先前的热闹。年轻人多外出谋生或迁居城镇,村落已然空心化,落座的大多是老伯、妇孺。子侄辈已听不懂最具闽南风情的"五色话",他们用普通话夹杂浅易的闽南话私语网络上的故事,或人手一机,低头刷屏,遑论吼一腔闽南拳曲了。

  城镇里猜拳的场合越来越少。住在逼仄的套房里,一般不在家里宴客,老人要早睡,孩子要温书,偶有亲朋造访款待,多是有酒无拳。至于酒店,包厢里多是有主题的饭局,重在推杯换盏、心有灵犀;大厅属于公共场所,若非包场,一群人占据一隅大呼小叫,乃是不文明。小餐馆里偶闻拳声,多为单调的"三、五、七"干吼,全然没有了"三星拱照"、"八仙过海"的古韵。

  逝者如斯。根植于乡野的草根酒令让我们怀想,但农耕文化的遗风必定随着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变化而嬗变,如同"跳火群"、"放鞭炮"成了进城上楼的我们这一辈人的回忆一般,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猜拳曲也将成为我们这一辈人的一曲芳华,成为年轻一辈偶尔驻足顾盼的盆景,成为羞羞答答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终成为子孙后代课本里的故事。

  或许不必悲观。凡一种文化的演进,其薪火虽有时而微弱,但总能于曲折迂回处以出新的形式世代相续,闽南猜拳,应能例证……

  文章来源: 正道堂主 

  2018年2月10日更新

 

 

 

 

陈祥耀:我是闽人非闽派,未妨冷峭味同光

 

《喆盦诗合集》

/

陈祥耀 著

华艺出版社

/

16开,平装,一版一印

2001年06月

  陈祥耀,字喆盦,一九二二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顾问、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泉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泉州诗词学会名誉会长;30年代泉州 “温陵弢社”仅存的社员。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著作已刊行有《五大诗人评述》、《中国古典诗歌丛话》、《喆盦文存》、《喆盦诗合集》、《唐宋八大家文说》、《清诗精华》、《哲学文化晚思录》、《儒道思想论集》、《诗词例析》。又刊有《喆盦书法选集》共六集,《胸罗卷轴 笔落烟云-陈祥耀先生诗书集》。

  我是闽人非闽派,未妨冷峭味同光

  ——略谈陈祥耀教授《喆盦诗合集》的写作特点

  文/ 黄福强(泉州)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雅誉。自唐贞元八年里人欧阳行周与贾稜、韩愈、李观、崔群等二十二人同登 “龙虎榜”,开温陵文运之先;千载以来,文脉绵延;历代诗人,多如繁星,留下许多熠熠生辉的美丽诗篇。20世纪30年代,泉州前清进士林骚、吴增和前清贡生苏大山联合晋江、惠安、南安等地的一批举人、秀才如汪煌辉、曾遒、苏镜潭、吴钟善、王冠群、杨家栋、洪锡畴、吴国藩、杜唐、李荆瞻、张芬、黄玉成等成立诗社,名为“温陵弢社”。后期又吸收少数非科举出身的中青年诗人如杨昌国、李根香、黄紫霞、陈祥耀等,参加诗社。他们定期雅集,分题吟咏,一起切磋诗艺。其中年龄最轻的参加者,当属陈祥耀教授;少年陈祥耀才思敏捷,在“弢社”为老辈所青眼,知名泉州。光阴过隙,桃李满天下的祥耀教授已经年届九十七岁高龄,他不止是“弢社”仅存的硕果,还是饮誉海内的古典文学专家,他的道德修养、治学态度,都堪称后学的典范;他的诗词作品具有融情感之真、美德之善和艺术之美于一体的既恒久、又珍贵的价值。

陈祥耀先生像

  陈祥耀,字喆盦,1922年出生,福建省泉州市人。中学时代有一段期间就读于泉州梅石书院昭昧国学讲习所;1941年考入位于上海租界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分校,师从唐文治、王蘧常、钱仲联、周予同、吕思勉、郝昺衡、胡曲园、朱大可等诸先生,致力经、史、子、集等学问;1943年因抗日战局影响,返乡担任泉州的晋江县中、建国商校教师;1946年重赴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分校继续完成学业,并兼任上海市西中学教师;1948年回泉州担任国立海疆学校讲师;1950年在泉州省立晋江中学(泉州五中)担任教师;1954年调往福建省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自讲师至教授,并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1993年退休至今,仍自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名誉理事、中国韵文学会顾问、福建诗词学会顾问。曾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清诗选》副主编,参加《鲁迅全集(新版)-古籍序跋集》的注释、定稿工作,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元明清分支(清代诗词文部份)的编辑、撰稿工作。已出版著述有:《喆盦书法选》共六集、《五大诗人评述》、《中国古典诗歌丛话》、《喆盦文存》、《喆盦诗合集》、《唐宋八大家文说》、《清诗精华》、《哲学文化晚思录》、《诗词例析》等。祥耀教授的诗兼法杜少陵、白香山、陆放翁及王渔洋、龚定盦、赵瓯北诸家,亦深受陈石遗、陈散原等“同光体”及黄遵宪等“诗界革命”诗人的影响;先刊《喆盦诗集》,后增刊为《喆盦诗合集》。《喆盦诗合集》虽是他诗歌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却仅是一个里程碑而已,他将继续在诗歌的国度不断前进、孜孜不倦地探索。

▼《喆盦诗合集》书影

  《喆盦诗合集》分为前集、后集、续集、集外诗拾等四部份,以年岁为序纲,共收录作者于1940年-2001年期间创作的古近体诗342题、697首。全书创作时间跨度60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且内容丰富,无论是写时事、咏史、咏物、论诗、纪游、酬答、题赠、悼念等,都能做到有感而发,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守正祛邪、忧国忧民、天下为公、热爱和平等思想理念。阅读《喆盦诗合集》里面的大量精品力作,无不感受到其中蕴含着作者真挚的思想情感、独特的个人见解和深邃的哲理光芒;赞叹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儒家学说的影响下,养成的老辈学人端正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谦谦君子的人格魅力。祥耀教授精通书法,博采前贤碑、帖,遗貌取神,自成高格;两本诗集,皆以自书小楷付印。出版后,北京大学陈贻焮教授、中国社科院曹道衡研究员、人民文学出版社林东海编审等,纷纷来信盛赞其“诗书双绝”。他的业师王蘧常教授评:“各体精能,可谓刚健含婀娜者矣。”钱仲联教授评:“妙绪纷披,挹之不尽。”他的老同学蒋希文教授评:“书法苍劲,诗骨高骞,并世学人,能知其甘苦者,恐亦无多。”此外如河南大学华钟彦教授评:“胸罗卷轴,笔落烟云;通观大体,皆缘事造端,情意随之,诗无虚作,情无空发。……诗中多有现实主义,我尤重之,不如此,不足谓今人诗。”著名诗人、诗论家刘逸生先生评:“情真、境深、笔老,有同光之健笔,参定盦之奇气。”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评:“迥异时流,为数十年中所罕睹;传统诗歌,不绝如缕,其在斯乎;起一代之衰者,其起斯乎!集中各体俱佳,且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古风感事抒怀,堪称一代诗史;律诗稍近同光,而清峭拔俗,自具面目,非别具诗才、深于诗功者不能为此。”近来,复旦大学蒋凡教授在《香象渡河截众流》一文中指出:“诗歌创作,则兼擅众体,无论古风近体,或风格清新,或庄重肃穆,或意态典雅,或淡泊有味,无不意境独到而挚情并茂,或重兼济而为时代呐喊,或主独善而怡养情性,无非仁者大丈夫之歌吟,既富人性光彩,又见现实精神。读《喆盦诗集》,若高山仰止,想见其为人也。”

咏梅诗

咏梅诗四首其一

  祥耀教授早岁学诗,在《喆盦诗合集》中的《集外诗拾》部份,收录他于1957年写的《梅花绝句》六章,诗后的小注有他十五岁时写的《自题画梅》,诗云:“横斜落纸两三枝,此是风前雪后姿。爱写寒花清瘦样,似侬形影似侬诗。”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他的最早诗作;虽是少年习作,却有老成风范。祥耀教授后来长期在高校教授古典诗词,对我国诗词的创作成就、历史发展及其理论体系,都作了系统的阅读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中国古典诗歌丛话》一书中,他以先秦至南北朝诗话、唐诗话、宋诗话、金元明诗话、清诗话等五个章节,博采历代诗家名篇名句,以诗话的形式,全面、公正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既是一部中国古典诗词历史的缩影,又是他潜心中国古典诗词理论研究过程的缩影。因而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历代诗家风格进行取舍抑扬,且能融会贯通,形成显著的个人风格特色。

风入松·读苏东坡诗词

  其一,融汇诸家,意境声韵兼重。

  祥耀教授在诗词创作的理念上,抱有特定观点;这些观点,不同程度地体现于《喆盦诗合集》中,形成创作取向的多种自觉性。他认为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情况错综复杂,道路是迂回曲折,有退有进,然总体趋势是进化的,不是倒退的。纵观我国历代诗家的诗词创作艺术水平,在前较“浑涵”,在后较“精细”;自《诗经》到清代以来的历代重要诗家典籍,皆各有长短、各有作用;今人学诗写诗,不能泥古取偏或专取一代一家,要兼收并汲、转益多师、批判继承,才能成就自家面目。祥耀教授在诗词创作中,重视“意境”,取径接近“诗界革命”派的黄遵宪,以反映新时代主旋律、重要事件、社会现实等为主导,最为推崇杜甫、白居易、陆游诸家的“诗史”风范,取法乎上;但自叹这方面的写作不多不高,实带自谦。祥耀教授又认为“意境”的酝酿、生发,离不开“性灵”,诗要重思想、重感情、重风骨,还要重韵味、声调。祥耀教授对清代以来的“格调”、“神韵”、“肌理”、“性灵”、“意境”等诸派的诗学观点,进行梳理与糅合,并运用到诗词创作的实践中,这些在他的《喆盦诗合集》里,都能得到印证。祥耀教授的诗词创作过程中,在“意境”外兼重声韵,他认为大作手写诗,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意境之中,都能以声调取胜。我有时携带拙作,登门向祥耀教授求教,他对拙作篇章结构、遣词用字提出修改意见后,还会把改定稿用闽南方言吟诵一下,细心考虑诗句的声韵。他在《日本浦添与福建泉州诗人联吟会上赋》一诗中,就用“情发为声声引情,诗中神韵此中生。”的诗句,来阐述自己对诗的声调的重视。读他的诗词作品,要注意体味它的声韵特点。

西江月·观《词派正宗论》有感

  其二,笔随时代,反映社会现实。

  民为邦本、仁民爱物是儒家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诗经》、《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无不贯穿着这种精神,且代代传承。祥耀教授自叹反映现实的诗作不多、不成功,其实他一贯走的是现实主义的道路。在《喆盦诗合集》中,收录祥耀教授早年诗作,如《春申感事》、《午日怀湘中战局》、《寇陷洛阳书慨》、《秋感八首》、《抗敌行》、《后秋感八首》、《重抵上海》等,都能以“赋”为手法,直接抒写重要社会现实。生逢国家、民族多难之秋,他的情感悲壮而激烈,他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也将伴随着这些诗作长存。这一时期的诗作如:

《观白门啼鸟图》云:

“披图不辨去来今,恍听啁啾出上林。

 旧梦六朝春易老,新声三月恨难禁。

 可能唤雨啼烟急,真为愁红惜绿深?

 珍重羽毛丰满未,西来法曲欲传音。”

写国民党欲借召开“国大”来挽救危局已是无效之举;

《落叶》四首云:

“回黄转眼失余青,寥落江山漫乞灵。

 林苑犹存空惨澹,将军未去已飘零。

 争怜卷处商飙紧,几见焚时烈火馨。

 往日繁华消歇尽, 翻随断梗逐浮萍。”

“多少人天雨露滋,匆匆才见绿阴时。

 望秋先陨恩徒负,坠溷无香事可悲。

 已遣策勳归劲帚,不应抵死恋高枝。

 他生欲免沦尘劫,作贝编经计亦宜。”

“恍疑瘦蝶舞蹁跹,成阵纷飞各一天。

 映尽愁颜惭晚日,歌残怨曲并哀蝉。

 真令王气金陵丧,莫倚秋心白帝怜。

 庾信小园端可羡,半床犹得伴书眠。”

“杜老登台意黯消,不堪吟望尽萧萧。

 霜枫骤落江波冷,玉露潜侵峡树凋。

 海外可能饶永夏?风前一例折长条。

 夜阑莫向空山听,窸窣声凄尚彻宵。”

诗中借落叶来比喻国民党战败之后官吏四处逃散的情况。

  这些诗作中,祥耀教授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情,较为隐晦地反映出当时的重要社会现实,弦外之音,读者自可领悟。解放后,祥耀教授还陆续写了《偶成》、《重抵北京》、《高擎赤帜起雄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庆祝香港回归》、《悼邓公》、《国庆五十周年》、《庆祝澳门回归》、《新世纪寄言》、《全球》、《汉字》、《杞忧》、《反思》及近作《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暨中共建党八十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等一系列诗作,这些诗作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甲子元宵海外侨胞组团来泉州参加南音会唱喜赋

▼庆祝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暨中共建党八十周年

  其三,题材宽广,独具敏锐视角。

  《喆盦诗合集》中,祥耀教授还有大量的咏史、咏物、论诗、纪游、酬答、题赠、悼念等题材的诗作。咏史类如:《战国杂咏》、《后战国杂咏》、《中古西史杂咏》、《读西史感赋》、《读吕诚之师两晋南北朝史》等,在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他阅读领域宽阔,关注中西历史、历史观点强烈,并能以犀利的目光,正确的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咏物类如:《开元寺观唐桑》、《荔支》、《百源禅院观荷》、《咏梅》、《咏物二绝》、《戏作咏物六绝》、《梅花绝句》等,或寓意于物、或畅写一时感触,皆能致其精微;论诗类如:《论闽诗绝句》十七首,评述了由唐朝至近代闽诗代表人物的艺术成就,品论精当,当时祥耀教授年仅28岁,足见少年才气已咄咄逼人;纪游类如:《登齐云绝顶》、《北行绝句》、《秣陵杂诗》、《重游杭州》、《开封》、《武夷》、《游圆明园故址》、《游莫高窟》、《杜甫草堂》、《扬州》、《昆明》等,或歌颂江山秀丽、或感悟历史风云,不多用华丽的辞藻,却能营造恢宏、敦厚的意境;酬答类如:《暮春社集分韵得楼字》、《初夏社集分韵得诗字》、《苏丈荪浦八十一寿辰招饮赋祝》等,是他参与“弢社”雅集之作;再如:《怀人绝句》、《次梦惺丈见赠韵》、《次韵答梦惺丈兼寄伯芾师六庵丈》、《叠韵答六庵丈兼寄伯芾师梦惺丈》、《清诗研讨会喜晤梦苕师》、《瞿禅夏丈八十晋五寿诗》等,师友间的深情厚谊,在诗作中表露无遗;题赠类如:《永州市柳宗元纪念馆征题》、《题李根香前辈春蔬楼吟草》、《晏同叔诞生千周年纪念会题句》、《莆田纪念刘后村八百周年诞辰征题》、《陈子波先生来闽举行闽台诗人联吟会感赋》等,都有别得新意;悼念类如:《清明龙华扫亡姊坟》、《悼唐茹经师》、《哭母》、《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四十五周年》、《悼王瑗仲师》、《悼黄六庵教授》、《悼昙昕上人》、《清明前探亡室骨龕》、《悼周振甫先生》等,叙写对亲人、友人、师长的深切悼念,宣泄心情的惨淡与悲伤,亲情、友情和师生之情如潮水般在诗人心中、作品中尽情涌动。这些作品,通过充实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表达独特的个人见解和抒发真挚的内心情感,毫无陈陈相因之病。

▲书林醒我《怀韩冬郎诗》

*桑莲居馆藏

▼书苏荪浦《登韩江楼作》

*桑莲居馆藏

  其四,风格多样,饶富哲理韵味。

  祥耀教授诗词创作的体裁形式和艺术手法灵活多样,风格深厚高雅,而又富有情韵。他立足传统,古体诗格调高浑,笔力刚健;近体诗无纤弱、卑靡之病;他力求以曲折而又自然的组合,把深刻的内容明白晓畅地表现出来;他善用典故、旧辞,又不回避运用新的词汇和俗语;他在注意气韵生动、声调和谐的基础上,既遵循传统格律,又不完全拘守。他的写景、叙事作品多带议论,但写景诗又善于刻画,如《初游西湖》、《游雁荡山》、《桂林山水行》等;叙事诗亦善于铺陈,如《前花农曲》、《后花农曲》和《前珠云曲》、《后珠云曲》等。真正伟大的诗人,不仅是善于抒情、言志的文学艺术家,还应是彻悟宇宙、人生之理的思想家。祥耀教授博学多才、慎思明辨,使得诗中的抒情、议论作品,多富于哲理,如《客邸》云:“客邸如家家似客,莫愁家客两浮槎。家於天地原如客,天地如家亦有涯。”既饶有韵味,又能引人深思。祥耀教授善于点评、解读古人诗词,其大著《诗词例析》一书,收录其多年撰写的诗词评论文章,他以多视角、探细微的手眼,深入分析古人的写作技巧和全诗的主旨,展现个人的审美情趣;他的自作诗也自然有其独到的会心与多样的技巧,足供读者探求。“我是闽人非闽派,未妨冷峭味同光。” 

喆盦诗册(选四)

*桑莲居馆藏

  其五,不懈耕耘,开拓诗书新境。

  继《喆盦诗合集》出版之后,祥耀教授仍不懈诗词创作,不断开拓新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和个人风格,陆续有新的作品问世。其中“嵌字诗”《红豆吟四首》云:“红牙拍底耆卿曲,豆蔻梢头小杜诗。何似无言南国子,人间难写是相思。”“红情绿意镇厮磨,豆架瓜棚笑语多。毕竟人间胜天上,双星万古怨银河。”“红儿悔比伤心事,豆子思深刻骨情。苦日知多欢日少,举头明月见亏盈。”“ 红花落处沾成泪,豆雨来时滴到心。不比寻常离别恨,人难再得是知音。”前二首荣获无锡红豆集团与中华诗词学会联办的全国诗词大奖赛二等奖;他还创作一系列长篇组诗,如撰写《参加武夷山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赋绝句二十七首,以代论文》组诗,抒发他对辛弃疾诗词创作艺术的感受和思考;又如撰写《当代论书绝句十八首》,来反映他对当代书坛乱象的忧思、对书法审美取向歪曲的批判、对今后书坛发展方向的期望和自己坚持正道的决心。祥耀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他的学识渊渊深远,就像无垠的大海、广阔的波涛,让人挹之不尽;他的古文、骈文功底深厚,与诗词创作水平并驾齐驱,由他秉笔撰写的《泉州赋》一文,洋洋洒洒一千余字的赋体古文,短时间内一气呵成,读来铿锵和鸣,朗朗宫商一片,堪称绝唱之作。

红豆吟四首 - 2003年作

  本文的标题“我是闽人非闽派,未妨冷峭味同光。”二句,引用祥耀教授《苏州参加清诗研讨会》原诗,或可当作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流派、艺术风格进行自我评价。最后,用我的一首名为《论<喆盦诗合集>》的小诗来结束本文:

同光冷峭定盦奇,声韵和谐善取资。

意趣横生饶哲理,笔跟时代紧相随。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桑莲居馆藏

参考书目

1、《喆盦诗合集》,作者:陈祥耀,华艺出版社出版

2、《喆盦文存》,作者:陈祥耀,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3、《中国古典诗歌丛话》,作者:陈祥耀,华正书局出版(台湾)

4、《海岳弦歌集》,毛谷风选编,中国国学出版社出版

5、《福建当代十一家诗词选》,欧孟秋、谭南周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6、《文坛廿八宿-师友风谊》,作者:林东海,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玄隐庐诗-前言》,作者:刘梦芙,黄山书社出版

黄福强

字慎之,斋号稻圃、慎斋

1981年生,福建南安人,泉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科员。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泉州诗词学会副会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有慎斋论书绝句百余首(壹|贰|叁|肆|伍|陆)

文章来源:黄福强 桑莲居艺术馆

2018年3月23日更新

 

 

 

 

 

光明之城

 

 

 

 

 

  南怀瑾老师:   我也常告诉人,现在讲经济就谈到香港、上海,我说上海过去了,未来的港口繁荣在舟山、洋山那一带了。中国文化经济商业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是在齐国的临淄,现在山东淄博,比现在的上海、纽约还热闹哦!唐朝的时候在扬州,所以你们看唐人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唐朝经济的中心在扬州。宋朝就不是了,宋朝的经济中心在漳州、泉州。上海发达到现在最多一百年,以前是小镇,原来归吴淞道管的。今天经济中心是上海,未来就不是上海了。这是经济商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大陆版《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P75页)

 

 

 

 

福建最有钱的城市不是厦门,而是这座三线城市,你知道吗?

 

 

 

 

 

中英文版《海丝泉州》纪录片!

 

  12月10日—15日,万众瞩目的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在泉州举行!这场以海丝艺术、非遗瑰宝为主线的艺术盛会再一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认定的国际艺术节仅有三个,包括上海国际艺术节、西安陆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另外一个就是永久落户泉州的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

  第三届海丝国际艺术节

纪录片《海丝泉州》(中英文版)金马传媒出品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使节、商人、传教士的频繁往来,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等多种文化在泉州广泛传播,并与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域外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等汇合交融,形成泉州独有的东西方文明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相熔一炉的文化奇观。

With the frequent exchanges of diplomatic envoys, businessmen and missionari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cultures of ancient Persia, Arabia,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were widely spread in Quanzhou, which integrated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cient Fujian culture, foreign culture, overseas Chinese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and marine culture, forming the unique phenomen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 inclusiveness and multi-cultural melting.

南音源于唐,成于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

Nanyin Music, considered as the oldest Chinese ancient music, originat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peaked in the Song Dynasty, was inscribed on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QuanZhou String puppet playing was selected on the 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 of UNESCO.

泉州的武术文化薪传不息、独树一帜,是南派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泉州的永春白鹤拳影响遍及世界各地。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Quanzhou is quite unique, so Quanzhou is considered as the birthplace of Southern Shaolin martial arts. 

The influence of Yongchun White Crane Boxing in Quanzhou has pervaded all over the world.

泉州惠安女,“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奇特的着装,隐藏着惠安女子辛勤劳作、善良贤惠的美好品德。

"Covered head, exposed belly, saving shirt, wasting pants", the special dressing of Hui’an women sketches the hard-working and virtuous morality of them.

泉州蟳埔女,“戴簪花围,插象牙筷”, 头顶“花园”的奇特头饰,配以丁香耳坠、大裾衫、宽脚裤,成为泉州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Xunpu Women in Quanzhou wear flowers and ivory chopstick on the head, which is like garden on the head, matched with clove earrings, large shirt and wide pants, which has become a beautiful landscape in Quanzhou.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各国带来的宗教在古泉州这个万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传播、扎根,泉州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宗教博物馆”。

Owing to the trade of Maritime Silk Road, religion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were spread and rooted here and the ancient Quanzhou became a well-deserved Museum of World Religions.

这里有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寺院——千年古刹开元寺。

The largest Buddhist monastery in Fujian Province - the Millennium Kaiyuan Temple is located here.

有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

the oldest existing Islamic mosque that constructed by Arab Muslims -Qingjing Mosque.

还有中国现存最早、海内外同类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天后宫。

and the earliest existing Mazu Templ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 Temple of the Queen of Heaven.

走在泉州,恍如身处一座闽南建筑大观园。泉州古民居建筑集石雕、木雕、彩画、剪粘于一身,用料讲究、工艺精湛、装饰华美、布局规整,名扬天下,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Walking in Quanzhou is like living in Grand View Garden of Minnan-style (Southern Fujian) architecture. The ancient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Quanzhou integrate the techniques of stone carving, wood carving, color painting and cut-and-paste ornamentation. The workmanship is exquisite, the decoration is gorgeous and the layout is structured, all of which a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行驶在泉州,满眼是山的秀丽与海的波澜。泉州海岸线蜿蜒千里,大小岛屿208个,拥有一条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串联着西沙湾、青山湾等12个美丽海滩沙湾和4大岩石群。

Driving in Quanzhou, you can see a lot of scenic mountains and spectacular seascapes.With twisted coastline, Quanzhou has 208 islands of various sizes and one of China's most beautiful coastline that connects the Xisha Bay, Qingshan Bay and other 10 beautiful beaches and four large rock groups.

泉州美食与多元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Quanzhou food is closely linked with multi-culture. 

衣冠南渡士族带来的魏晋古风,晋江两岸肥沃水土馈赠的丰饶物产,以及世世代代“海丝”情缘传递回来的异域风味,构成了泉州美食独特的味道。

The influence of migration, the rich resources gifted by the fertile soil and water from both sides of the Jinjiang River and the exotic flavor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ll of these make the unique taste of Quanzhou food. 

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持续排名福建首位。

Quanzhou 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nd its economic aggregate has successively maintained the first place in Fujian. 

勇立发展潮头的泉州,成为中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

Besides, Quanzhou is the example model city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reform, the national financial reform pilot area and the pilot area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private economy.

历经沧桑更显风华正茂,这就是泉州,古老而青春。如今,这艘千年古老航船,正华丽蜕变成时代巨轮,不断前行,开启新的征途。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中国泉州。

Quanzhou is both ancient and young even after thousands of years of vicissitudes.Today, this millennium ancient boat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ship of the era that keeps moving forward and opening up a new journey.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 Quanzhou in China.

看完此片,小编对海丝国际艺术节更加期待了,你们呢?

编辑:啊凯(kekf88)  来源:金马传媒  

2017年12月10日更新

 

 

 

 

 

千年古街上的海丝印记(上)

 

 

  从“蓝蓝的泉州湾”展望海洋,大舶高樯多海宝,“苍官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桥尾、外洲、蔡公洲,江水弥漫,一派芳草,古代泉州十景之一,俗称“三洲芳草”。清末举人曾振仲先生曾有“袛今孤塔流空锁,但见三洲草自芳。”泉州先民就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船到城添外国人”。被誉之为“天下之货仓”的刺桐古港起于南朝、兴于唐、繁荣于宋元,历代文人和西方旅行家在著述、游记中对当年的盛况不吝描述:“无比繁华”、“货物堆积如山”以丝、瓷、茶为大宗……随丝路贸易而来的东西文明交流在一条千年古街之上。

  蓝蓝泉州湾,滔滔奔向海。把泉州和整个世界连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锚,万国的商客不仅仅带来经商贸易的黄金机遇,也带入不一样的宗教文化。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西街不大,古迹还很多。佛教、道教、基督教在这里“三教并存、和谐共荣”。

  这是一条行神的街。

  西街素有神明的保佑。这里,地稳少洪,春夏秋冬,太平安好,永不失秩。

  宋代佛教出现儒、道、释合一。元朝以来,泉州各门宗教兼收并蓄,曾出现过世界多门宗教自传共存的盛况。其相互依存,相互关涉,相互平等,圆融无碍,和谐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见证了泉州对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民国而逐渐世俗化,愈来愈与民间杂神信仰融合,还与民俗相结合。在世俗化过程中,多数寺庙出现佛、道、杂神共祀一庙或一堂的奇观。

  西街就是这样一条包容的街。展现了善于接纳海内外多元文化的包容精神,同时还体现了西街民众多元化的生活习俗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每当农历正月初一和十五,初二和十六,寺庙里的香火不断,朝拜信徒众多。有的还自备三牲、果盒、香烛齐供,态度虔诚,礼数周至。与此同时,周日到教堂做礼拜的人也还不少。一个历史古街,能让东西方文化相融而且互存,真是比较奇特。

  宗教是什么?你若信什么,什么就是你的宗教。我们对宗教,不是先理解了才信仰,而是先信仰才一步步深入理解。

  记得有一哲人讲过: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危险的,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是伟大的。

  有一位研究泉南文化的学者这样认为,泉州人信仰最广泛的是民间信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女神、冥厉瘟神、神道神仙、忠义圣贤、水神、海神、财神、戏神、禾神、医神等众神祇同时存在于泉南各地,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可以同时信仰多种神祇,一个乡村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地方保护神,因为保佑健康平安,渴望美好生活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宗教对于我来讲,总是从孩童自起,从周遭开始,如同宣纸上的一滴墨,一点一点渲染开去。

  信仰应该与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习俗相连:纸业供祀蔡伦,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技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成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酒业供祀杜康,传说中仪狄和杜康为创始人,如果非要讲个区别就是: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为酒则是高粱酒创始人。陶业、冶业以及首饰供祀太上老君。茶业供祀陆羽,字鸿渐,以嗜茶著名,并对茶道很有研究,被视为“茶神”。土、木、石、瓦业供祀鲁班,公输氏,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他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石岂,又相传曾发明木作工具。纺织业供祀黄道婆,又称黄婆,元代著名女纺织技术家。由于他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百姓的敬仰,清代以来,一直被尊为布业的始祖。我们的刻印业供祀朱熹,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为其祭祀日。相传泉州刻印业一世祖洪荣山,原籍婺源,与朱熹同乡,长随朱熹学习金石雕刻手艺,颇有成就。后因朱熹考中进士,转入仕途,在泉州讲学,并把洪荣山也带到泉州来。洪荣山定居于田庵村从事刻印业,其手艺传承数百年后,最终传于后坂村施姓和淮口村的林姓,两公供祀朱熹为祖师爷。

  这些早年手工业的信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不断扩大扩张,又增加了保平安的信仰,如行船的有妈祖信仰,做生意的有关帝信仰,以及“聚财吉兆”的有商神张真君信仰,让泉州商业文化平添无数色彩。

  佛教传入泉州有史记载的,可上溯至西晋年代。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曰:“泉之为郡,风俗淳厚,其人乐善,素号佛国。”又据现有文献记载,泉州南安丰州九日山延福寺早在西晋太康年间已建寺。当时,中国佛教尚处于译经阶段,而延福寺规模宏大,极盛时期有54个支院。

  现代泉州佛教禅宗以临济、曹洞两宗为多,两宗法门并修,互相渗透,但且分立门户,各有传人。两系传人都编有辈分的字序以命名。近代临济派系有“转、瑞、广、传、道、法”诸字序;曹洞派系一支以妙月和尚的“妙”字开始,有“妙、福、常、理”等诸字辈;另一支以性愿和尚的“性”字为首,有“性、觉、妙、真、如”诸字辈,两宗各自有传统寺院。此外,尚有青原、伪仰、法眼等分支派系。

  对于西街人来讲,再也没有比开元寺更有历史,更有名气,更丰富的了。因为有西街这样一个大气场,足以恒久长远。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檀声。”西街176号的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时,开元寺旁拥120个支院。全盛时期,僧众“食常万指”。(捧碗食饭的僧人有一千人达一万个手指头)据泉州开元寺《紫云开士传》云,唐与五代,仅开元寺门下就有各派佛学宗师34人,其中以禅、净土、唯识和南山律宗为最盛行。

  密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必须师徒相传,并有谨严的修行步骤,颇为神秘。即身可成佛,是密宗修行的目的。密宗认为,不一定要经过累世修行,今生便能成佛。这真是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让修行者看到了希望。

  1980年,开元寺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核准定,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秋,开元寺举办“文革”后首次大型水陆法会,佛教界为之振奋。

  有人讲西街是得益于开元寺的影响,更有人反过来讲。无论怎么讲,它就在这里,吸引着人们是目光,也吸引着那么信佛人的心。

  踏遍西街,最感到珍贵使我流连不愿离去的地方还是开元寺。

  路过“紫云”粉墙时,就没有了一丝羁绊的宁静,相信你便被彻底地静化了,静出灵魂的真性,静到了仿佛能够听得见自己的脚步。

  据载,寺前照墙“紫云屏”,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紫云屏”三字乃明代泉州著名书法家陈于王所书丹。

  走在西街,绕不过去的话题当然是开元寺,这里确实算一个优雅清静的好地方。

  身入古寺,倾听一段慈悲经诵,淡出佛殿,参悟一番因果轮回。静心领悟,于身,于心,皆空明。中堂正大,蜡烛静照,遂闻远方鸟鸣嘤嘤。蓦地有僧入中堂,其穿灰袍,脚着灰鞋,悄然擦拭条案上的香灰,旋即而去。

  步入大雄宝殿里,以观僧之夜课。敲钟振鼓,有僧匆匆,当然也有僧姗姗,来迟者要对佛像补礼、加礼,之后入列。诸僧皆穿紫色袈裟,其面佛像而跪,出声诵经。乐器有三,木鱼、铃、罄,分别打击,同音为穆。氛围严正,应该有助于摒除邪念。

  开元寺的和尚们通过每天的打坐、行香和功课,帮助自己找到初心。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宗教不是用来讨论的,尤其佛教本身更注重实修。正是“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

  开元古刹总是弥漫着菩提的梵香。许多善男信女经常到寺院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寿祈贵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好、万事胜意。

  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无可厚非,但是,在佛前上三炷香、磕三个头的本意却还不知道何意?其实,三炷香,分别为戒香、定香、会香。第一炷戒香,在佛前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炷定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炷慧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戒、定、慧,三香是“破迷开悟”的初心,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觉悟者礼教;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

  开元寺历史文化底蕴是够强大,它所形成的磁场呈现出独有的光芒。幽静,奇特,神秘,我只能心存敬畏。

  天刚亮,徒步前往开元寺,一路上车水马龙,人声喧哗,一入开元寺内,便浮躁全无,只留一片宁静在心头。

  宽大的红色大门两边,各卧一只体型庞大石鼓,时代不详。想必它已静静蹲伏了数千年。入门两侧有两尊“金刚护神”,据佛教《宝积经》载:俩为兄弟,一个名法意,一个叫法念,双位尊为佛护法。佛家弟子知道,这是密宗规制。一个状若怒吼;一个昂着远眺;直截峻烈,大开大阖。俗称“哼哈二将”,有客烧香,其直身须臾,便屈膝为跪,并连连磕头。奉佛之心至淳至诚。

  宋时开元寺原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门联一副,岁久已佚。此是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的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游历泉州之时感慨而作,也是对泉州宗教兴旺、人文鼎盛最好的诠释,它简短直接地揭示出隐藏在繁华名城里泉州人最真实的市井生活状态。弘一法师来寺内讲经,特为此挥毫书丹,并题跋“寺门此联朱文公撰文久佚为之补书,戊寅春沙门一音书,佛弟子叶慧眼刻。”从此可看出弘公与朱文公有同感和共鸣。

  我读旧志书,才知道开元寺的由来。据《泉州开元寺志》和《泉州府志》记载,独享一方宁静的开元寺始创于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唐玄宗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占地七万八千平方米,寺庙的范围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规模恢弘。今泉州开元寺仍保存着纪年为唐大中八年(854年)的六角形佛上尊胜陀罗尼经幢物件。经幢为乡员进士欧阳偃及沙门文中共书。经幢有篇序文,叙述佛上尊胜陀罗尼经是如何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

  一座开元寺几乎等于一座城池。

  开元寺内有块清嘉庆十年督闽浙使者、长白玉德撰并书的《重修开元寺碑记》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开元寺这座庙宇,是宅心仁厚、心胸宽广、倜傥尚仪的商人献桑园而建的。据载,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族桑园。黄守恭(629—712年),字国财,号一翁,唐贞观三年(629年)生。黄守恭少习诗书,博通经史,声蜚士林,时称“郡儒”。初事货殖,后务农桑,辟桑园周围七里,成为名闻遐迩庄园主。

  有书在手。传讲唐代泉州紫云开基祖黄守恭白日梦见和尚登门化缘,向他乞地建置道场,他平日虽乐善好施,却也不舍奉献桑园,于是有意作难讲,“如树开白莲乃可。”不想次日后果然应验,满园桑树竟盛开白皑皑的莲花,黄守恭被桑开白莲的奇景所感化,毅然献地结缘。遂由高僧匡护大师建莲花道场,故赐“莲花寺”。开元年间改名开元寺,黄守恭被尊为“长者”,僧众与开元寺东翼为之建檀樾祠,世代奉祀。如今寺之西侧有枞栏杆龙蟠的老桑材树见证故事的由来。

  据史载:种桑蚕是中国固有的农业技术。在神话中,它是黄帝之妻螺祖的发明。有诗为证:

  南山有桑,

  北山有杨。

  乐只君子,

  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

  万寿无疆!

  难忘千年沧海桑田,因此桑田变庙宇的开元寺又有“桑莲法界”的雅称。唐代古桑,足以证明当时泉州丝织业的兴盛。据史料记载,古时,开元寺以西至丰州一带曾是一连片的桑园,泉州出产的泉缎畅销海外,与番人进行丝绸贸易的泉州和苏州及杭州的丝绸商行都驻扎通津门外码头与象峰巷之间,运载丝绸的海船,等待从破腹沟各渡头而来溪船与其盘驳。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据讲,黄守恭在公元649至659年,在泉州大量发展殖桑织丝业,经营桑田七里,最先发展丝织业。伊一生曾经做了三件大事,种桑、养蚕、织锦,质地精良,花色丰富,轻清耐久,闻名于世。为开拓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丝绸巨商黄守恭每年外贸数十万匹丝绸一路扬帆至东南亚。

  清风徐来,桑叶飒飒。泉州气候宜于桑树生长,唐代泉州丝织品已是发达,列为贡品。元代泉州生产的“刺桐绸缎”作为朝廷馈赠外国王公贵族的礼品而闻名于世,丝绸让西方人趋之若鹜。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就有记载经泉州出口的商品有丝、瓷、铜鼎、白糖等。丝绸之路的绸缎是柔软的,因丝绸而得名。离开了丝绸,丝绸之路就失去了它神秘而曼妙的色彩。唐宋之时,泉州一带蚕桑业甚为发达。据赵汝适《诸番志》记载,刺桐城在宋代已是丝织业中心,与杭州齐名,从泉州出口通往海外的丝织品有绸、缎、绫、绢、罗等。

  遥想当年,目睹一只只蚕仔被抽出小丝变成彩云一样的绫罗绸缎,围观的游客们啧啧称奇。刺桐绸之高贵、华丽和神秘,让众人痴迷。

  丝绸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中国与欧亚商贸往来的重要途径随之打通。又据玄奘所叙,3世纪初期,瞿萨旦那国几次请求赐予桑蚕、米果,遂孜孜求婚。一旦汉朝同意嫁其公主,瞿萨旦那国便秘属迎妇使匠,让公主带上蚕桑之种。再据普罗科庇斯所叙,五世纪中叶,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派了两位修士在中国活动。其巧取蚕卵,并偷偷装进中空的手杖,悄然返乡。从此欧洲有了蚕桑,随之他们迅速掌握了丝绸的知识。

  除桑树外,还有另一株树曾为泉州人带来真金白银。对了,茶树,它本是一片树叶,初心与人类相遇之时,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正是这片小小的树叶,在历史长河在延伸出一串“衣食万户,海泽世人”的长长产业之路。

  在西街的巷子深处,一年四季都飘着茶香,鼎沸闹市,寻常巷陌的茶馆、茶店、茶座都是星罗棋布,甚至多于米店、金铺。无论时代兴衰,王朝变更,壶中沸水依然是强强滚,碗中佳茗澄澈扑面香。

  烈日高照,暑气逼人。在西街旧馆驿、三朝巷、新街、古榕巷外,时常能看到有些热心的厝边头尾自发设置的免费奉茶点,一年中有四个月为过路人提供纳凉降暑的便利,而且一奉几十年了。盛夏,泡制大保温桶的茶水,外贴着大红纸书丹“奉茶”字样,另有若干茶碗、茶杯置于茶顶。免费奉茶又是西街人积德行善的另一表达。帮人也是一种幸福、这是西街人一种向陌生人释放应用的慈善情怀,传递爱心,奉茶是一种温暖,更是一种善举。随手慈善本身是一种自发行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普通且意义深远。

  16世纪海上贸易异军兴起,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得名。离开了丝绸,丝绸之路就失去了它神秘而曼妙的色彩。

  曾长久地让西方人垂涎羡慕,还是因为丝绸的贸易为西汉民族获得了极大利益,这条贸易之路被西方人唤作“丝绸之路”。这一词汇在中国的古文献中并未记述,据悉,第一个提出此概念的是一位德国人,伊叫做费迪南·冯·李希霍芬,著名的地质学家,被国际公认近代地理学先驱。伊于1868年(清同治七年)首次来中国,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877年伊回国后写下辉煌巨著《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五卷),在这本册中,李希霍芬首提“丝绸之路”这一学术概念,并在后来得到中国乃至世界学界认可,遂“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古代贸易及文化最通俗的表达。从此这条大量运送中国丝和丝织品的交通大动脉便正式有了一个响亮贴切的名字。

  沧桑的丝路是一张网,悠长的丝路是一条河,瑰丽的丝路是一幅画。丝路是一部金戈铁马悲壮苍凉的史诗,丝路是一本绵历古今博大精深的奇书;丝路是一座传播友谊孕育文明的金桥。丝路的过去是辉煌的,丝路的现实是奋进的,丝路的未来是美好的……

  唐宋时,泉州一带,蚕桑业甚为发达。据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刺桐城(泉州)在宋代已是丝织业中心,与杭州齐名。从泉州出口运往海外的丝织品有绸、缎、绫、绢、罗等。

  另据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研究,他认为,以泉州绸缎在海外的流通和命名为例,讲明泉州在中世纪时曾因盛产优质绸缎而闻名于世,外国商人沿袭以产地名来命名物产的习惯,把泉州出口的绸缎称为Zaituniah,这实际上很可能是古泉州“刺桐”(Zaitun)名称的来源。

  人类不同于一切动物的生存方式,在于其文化性生存。文化性生存决定了人类生存的本质,唯其如此,人类的生存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是告别了动物生存的自觉性生存。

  据文博专家陈鹏先生介绍,1990年10月至1991年3月,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成员由30多个国家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记者,历经4个月,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考察,堪称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会。1991年1月24日,考察团乘坐的“和平”号巨轮抵达泉州后渚港,受到隆重欢迎。考察之后,各国专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赞叹:泉州是一个充满迷人魅力的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博物馆,泉州还是一个世界宗教的博物馆。

  泉州地理位置独特,海丝遗迹点众多,具有“三个特色”,如独特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俗特色和丰厚的历史特色。

  早在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领导人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带一路”是中国“走出去”的重要平台。规划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横跨亚欧大陆,绵延七千多公里,途经三十多个国家,主要为中巴、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蒙俄等经济走廊。

  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取道海路,自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其中包括泉州港,往南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印度洋、波斯湾地区、远及东非、欧洲。

  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像一条金线,把世界上大多数政治自信、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和富有活力的国家串联起来。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泉州不仅是东西方物质贸易的中转站,也是文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质。

  作者简介

  洪泓,字闻之。男,公务员。偶得弘一上人(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之言后,遂自号曰二一堂,又号龙宝斋,别署半学斋,温陵人。生于花棚下,长在曾井边,行走于古城内外。定位品茶人,文字客,云游者。信奉名不必显,钱不在多,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在!勉强的不要争,该为的尽管作,平常心本分事,甘愿做欢喜受。不负花月,不废笔墨,不离山水,不绝音韵。冷眼观世,潜心笔耕,忙碌于现实,自驰于内心。

  图文来源:行参菩提

  2018年12月2日更新

 

 

 

 

 

千年古街上的海丝印记(下)

 

 

  泉州,是一座“神明密度极高”的名城。据《闽南与台湾神明庙宇源流》一书记述,在泉州1.1万平方公里的地界里,仅民间信仰的神明庙宇就达6000多间,主祀神明不少于500种,数量之巨、种类之丰以及民间信仰与民俗关联之密,纯属国内罕见。

  “此地古称佛国”,“头上三尺有神明”,这两句话最能讲明泉州人最真实的现实生活,也证实了西街人一年之中的节庆活动,多数与敬祀神祇习俗有关。

  泉州人不管出门趁食或过番谋生,一定要选个上上大吉的日子才出门。出门之时往神庙抽签卜告,或卜取一张神符,或一个“香火”,配挂在自己身上,藏于贴身袋里,求神灵保佑。“香火”即香灰,即佛前焚香烧金的余烬。

  当然,也有少数人虔诚是临时性的,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为了小孩升学就业,“临时抱佛脚”,有理论家认为,宗教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但在现实中,中国人对佛教似乎都不大尊重。三炷香就想要与佛祖做生意。那些逢庙必拜,足迹到处,香火不断,虔诚有加。但小心问落来,且是谁灵就信谁。久而久之,神佛成了心灵的遥控器,似乎按一按,便得以自我慰藉;但凡最近生活生意顺心了,这遥控器也就放落在一边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敬拜方式,实在是遗患无穷。

  对于一条有信仰的街,神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有信仰的人会在末有人看到的所在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话题又回到泉州开元寺。紫云始祖黄守恭生有五子。李氏生四子,曰经、纪、纲、纶,司马氏生一子,曰纬。长子黄经居县北吕洋(现今南安市),次子黄纪居县东黄田(先为惠安县现属台商投资区),三子黄纲居县西葛磐(今安溪县),四子黄纶居县南金柄(原同安县今翔安区),五子黄纬居漳浦绥安(今漳州市诏安县)。守恭公舍桑园田宅建寺后,将五子分遣五方。当年匡护大师偈曰:

      佛家香火年年在,

      黄氏子孙代代兴。

      伊又交付纲公(安溪房)锦囊曰:

      兴起紫云新雨露,

      徘徊参岭旧山川。

  故其“五安”子孙奉黄守恭为姓祖——即紫云派一世。至今海内外“五安”——经、纪、纲、纶、纬,族人生息繁衍数万人,蔚为当地望族。

  如今黄氏族姓中也广泛流传着一首“认宗诗(也称祖训诗),凡黄姓族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能诵出这一首诗,便会被视为同宗兄弟,得到族人的关照。这首诗全文是: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

  唯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唐太极元年(712),黄守恭公仙逝,享年84岁。由匡护大师择地葬于泉州市郊西门外白塔之原(今丰泽区招峰村),墓地四界丛生蔷薇花(金英花),俗称“刺仔墓”。

  1300多年来,泉州紫云五安黄氏受祖泽之余荫,科甲蝉联,冠盖相望,为东南之望族。

      据许在全先和林中和先合编《泉州姓氏堂号》一书记载:历代高中文武进士253名。明清文武举人409名。其中文状元有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的黄仁颖,武状元为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黄褒然和清光绪六年(1880年)同科文武状元黄思永、黄培松等。

  曾有人以为,中国人的家族制度在某种精神意义上相当于宗教。的确是这样,一个家族如宗教的形成和发展就像一颗蓬勃生长的树,先是发芽,然后便是分杈,再分杈。树枝与树枝之间,叶子与叶子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老百姓来讲,宗教是需要实体化的宇宙、佛像、僧人、经书、法式和仪轨等等。

  现开元寺内殿多为明代落架重建的建筑风格,历朝历代屡坏屡修。廊回角翘,拜亭埕院,大且郎然。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等。藏经阁始建于公元1285年,几经兴衰。里有宋、元、明珍藏版善本和日本国赠送的大藏经3万7000多卷。殿堂僧寮,飞檐姿健,敦实气壮,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疏密相宜,错落有致,通看分看,都有其布局。诸殿中供奉各种菩萨塑像数百余尊,实可谓黄墙绿树,楼阁参差,余钟磬音,庄严幽深。

  大殿木行梁上的斗拱有独一无二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人首鸟身,是迦陵频伽融印度传入的佛教“嫔伽圣禽”的艺术和中国古代“飞人”艺术于一体,各手持供品,如青素瓜果、文房四宝、五音乐器,展翅欲舞,也是国内寺庙古建筑上稀有的建筑遗存。24尊象征24时,12尊向内,12尊向外,向内奉送瓜果,向外奉送文书,时时供奉。梵文“迦陵频伽”(即妙音鸟)。其音和雅,鸣转自如。当佛教在即印度初流行时,就有妙音鸟。天星观二号墓出土之时就有妙音鸟,两双手掌是合在一起的。双手合十,是佛教以示敬意的特别仪式。佛经讲:此鸟发音维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

  坐落正中的大殿,红门敞开,方砖垫地。

  大殿还有一处与众不同,即大殿供养佛光普照的“五方佛”,也称“五智如来”。中间的一尊是释迦牟尼,据传是唐玄宗的御赐佛像。余者依次为南方欢喜世界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大殿佛像排列次序,法程有据。

  这些也是开元寺保留着密宗规制的佐证。五方佛的协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十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财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铭》记载:泉州开元寺自唐垂二年(686年)以为沿革,记录了王审知的崇佛,佛教盛兴,一目了然。是今日研究泉州开元寺历史、泉州佛教史、泉州古代文化思想史和研究泉州名城史不可缺少的史料。

  弘法利生,回报社会是佛教的宗旨之一。

   据陈立献先等人编著的《泉郡碑刻百篇译注》中有篇文章记载:“自嘉靖、隆庆以后,殿宇渐渐损坏败落,寺规松懈,外人强行租赁、僧房多为象们大族所占有,所保存的只有这三座殿堂了。此时,兵器匠、火药匠占据寺中,洁已堂下百灶云集,灰烬堆积如山。戒坛、紫云殿下周围的房舍,都是工匠妻子儿女的住宿区。……万历年间,观察杨乾铬闻讯之后,断然采取措施,赶走工匠,拆除下舍,与郡宇程萝阳计议,火药匠迁到城外武庙。后来,火药大爆炸,“众匠与庙烬尽”,开元寺周边千家庆幸躲过一劫。于是市民集资重修佛寺。”

  时光漫漶,古塔铭记。

  东西塔,立东西,东张西望看双塔;

  南北街,分南北,南来北往行两街。

  据《泉州府志·方外》记载,梁贞明二年(916年),王审知“以木植浮海至(泉)州建塔,号无量寿塔(即开元寺西塔)。”

  庙貌巍峨,双塔耸峙。开元寺大殿东西两侧相距约200米处各有一塔,一高一矮,一大一小,二者名称相近,造型相似,既佐证着泉州城的曾经,也见证着名城的沧桑变化。东塔名镇国塔,取意镇伏邦国邪乱以得太平,象征东方婆娑世界;西塔名仁寿塔,取意对人施予仁爱以得长寿也,象征极乐世界;这两座建于宋代的精美石塔先木后砖,继而易石。几代人薪火相传,锲而不舍,苦心经营,终成千古。东塔通高48.27米,西塔高45.06米。

  东西塔是泉州古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宋朝灿烂文化中石造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中国四大古塔之一。镇国石塔为僧人本洪肇基、法权法师踵事增华。而仁寿塔则自证法师独自主持建成。东西二塔建筑与河南开封铁塔、山西应县木构释迦塔、西安大雁塔合称为中国四大宝塔。

  东西塔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泉州佛教寺院积聚的财富。天光早的开元寺里梵音袅袅,大雄宝殿外的香炉边,有三三两两的游客手秉香火,虔诚祈愿,绕过宝殿,穿过回廊,就来到东西塔骹。

  两塔塔身上下还有精湛的石雕,内容以佛陀的本生故事为主。分别有人天乘、声间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佛乘共有160尊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像,凝聚成一幅佛国的缩影。双塔石质柔韧,刻工精绝,雕工传神,可称当代建筑中之瑰宝。西塔上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入夜,东西塔在我目中渐渐升高,高耸入云。塔势若涌,檐翘若翅。在各檐之角悉悬铁铃,风摇疏响,成为古韵,使塔周边熙熙攘攘之人顿显杂音。塔色如铁,浑然而朴,昂然为威,是古人对泉南留落的文化遗产,也是名城泉州的标志。

  而凌空的东西双塔,真如二管插入云端的毛笔,远远望去,正在飘飘荡荡,书写着西街过去、现在、未来。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难怪西街文脉之风大盛,人才辈出。

       泉州历史研究会的王寒枫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生前历时八年间创作《泉州东西塔》,此书18万字,于1992年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泉州名城建档案增添了一份很有价值的建筑结构、佛教义理。古建筑资料,也为泉州填补了研究东西塔的空白。经王寒枫先论证:东西塔在建筑力学、高度比例、面积收分、防风防震等方面试作了探讨,借以证明泉州东西塔之所以美轮美奂、屹立至今,在于它的合理结构,符合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要求,反映南宋泉州地方建筑艺术所达到的水平。

       有人曾讲:东西双塔是泉州人心中的印章。

       我认为,东西双塔是座高耸入云的人。

       俗语叫做“徛咧亲像东西塔,倒咧亲像洛阳桥。”

  流传于泉州的这句话,形像做人要堂堂正正、上天立地,像东西塔一样伟岸挺拔、巍然屹立。

       筑塔技术让这两座各重达1万吨的建筑物历经了700多年的风雨侵袭,甚至是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一月九日)的八级大地震,仍屹然挺立。有人推测,地牛翻身(地震)地震固然力巨,不过冲过来就把其力均匀分散了,只“拔它几根毫毛”从而双塔动而未倒,岿然如固。其建塔结构,技术良好,令人惊叹。东西两塔表现了宋代泉州石构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

       双塔玲珑,今日不言,明日不语,一直站着,春雨秋风,蓝天浮云。风中,塔上的风铃发出好听的叮咚声,在更深夜静之时却总是使人神思悠悠,而每层塔檐都倔强地发出许多细草灌本,在这里只能吸吮一些雨水露珠。

       明代安溪进士、曾任刑部右侍郎的瞻仰庇《咏双塔》的名句:“石塔双飞缥缈间,凌虚上上结金团。”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然而真正了解东西塔的历史、构造及其深邃的文化内涵的人并不多。

       东西塔,无论高度、结构、还是造型雕刻,在国内都是无与伦比的。二十年代,德国人艾克和瑞士人戴密微来泉州,将东西塔的石雕拍摄成书,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认为东西两塔是世界最大的石塔。在美国出版,风行世界,使西街这两座古塔更加名扬四海,载誉四方。

       再如2014年11月10日,当夜,在首都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的景观焰火晚会上,泉州艺术家蔡国强先生,把此场7分半钟的主题焰火表演命名为《自然颂》。焰火体现四季变换、花草更替,浪漫而诗意。而焰火表演最后温情的定格在与家乡泉州相伴千年的东西塔,意义深远。焰火打动了亚太经合组织21个经济体的领袖们。

  开元寺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紫云屏、天王殿、拜亭、拜庭、东西两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五观堂等,东侧建筑有檀樾祠,祖堂、道祖塔院、地藏阁、准提禅林;西翼有功德堂、尊胜院、水陆寺与桑莲古迹等。据泉州著名书法家林坚璋先生介绍,文革前,还在泉州五中的他就协助开元寺的妙莲和尚和圆拙和尚一起整理有关资料,筹建弘一法师纪念馆。

  开元寺老和尚妙莲法师于1962年至1964年在开元寺原尊胜院旧址创建了“弘一法师纪念馆”。面积80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妙莲法师将伊所保管的弘一大师遗著、书法、经书、金石和遗物这些无价之宝奉献出来,陈列于纪念馆供人们瞻仰、参观。

  2014年6月11日,柬埔寨王国邮政局发行一套二枚的《柬埔寨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五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该套邮票图案采用泉州画家戴毅强先生创作的水彩画《开元寺》和《塔山寺》,融入泉州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塔等元素,讲来也巧,柬埔寨王国与开元寺特别有缘。1958年7月19日,中国与柬埔寨建交之届,作为柬埔寨前国王诺罗敦·西哈罗克及其小孩诺罗敦·西哈莫尼国王都与开元寺结下不解之缘。曾分别于1983年和2010年参访开元寺。

  桑材树,随风次第飘落一地枯叶。叶面、叶背、老叶、新叶,稍稍卷曲,色彩单一,凌乱且有序。这些苍老枯黄的叶子正飘落屋上,也在地面铺了厚厚的一层,踩上去给人一种神秘感。

  在此,有婆娑树姿可观赏,有焚燃之香可精心,有慈眉菩萨对语,有干净石桌供坐,燃一炷香,听一段梵音,除却尘世烦忧,洗涤浊目凡心。善男信女除了添油捐资而外,还时常会送匾送幛来还愿,答谢神恩。

  生命中的禅意无处不在,走进自然,听清风过耳,闻花香怡然,嗅空气中泥土的芬芳,看花草树林,在日头沐浴中的欣欣向荣万物,就在简单中从容。生命最好的状态来自淳朴和本真,不刻意雕琢的东西才最美,顺应自然的生长方显葱茏。

  佛门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以开元寺山门为界,一入大门,你定会发现一个不大的世界赫然呈现迥然不同的两种状况,门外游人穿梭不断,人声此起彼伏,门内行人寥寥,空寂幽静。但开元寺也有不安份不安静的时日。那就是每月农历廿六“勤佛”日;这是开元寺的常规作业,人水靠妆,佛圣靠扛。翌日,十方善信有的披挂翡翠弥勒及玉石观音在胸前晃来晃去,尾随僧尼绕行大殿回旋交集,不断盘绕,愈集愈多,愈绕愈挤,信众边走边诵经,以祈冥佑一次生命的轮回。

  旧时依惯例,每月农历廿六的特定“念佛期”,寺里专供“大鼎饭”(平安斋面)。泉南佛国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礼佛,素食斋饭,热闹非凡。

      又据开元寺法一法师介绍:“勤佛”是开元寺最负盛名的佛教活动之一,在佛教中亦是法会的一种。“勤佛”缘于“抗战”时期,当时,百姓生活艰难,寺里决定开仓赈济灾民,而海内外善信都主动捐资,支持开元寺这一善举。于是每月农历廿六,各地百姓和香客络绎不绝,到开元寺来食斋面,参加“勤佛”仪式。这一传统,除了“文革”期间中断外,一直保留至今。

  闹热的“勤佛”日,万头攒动,人车塞道,香烟缭绕,摩肩接蹱,人头满满当当,“水泄不通”。善男信女人马挨挨,烧金放炮薰冲冲。从天光早至暗夜,人来人往、扶老携幼,始终香火鼎盛。当此之际,有一家三口入殿,五体投地叩首作辑,掏钱捐款,以求佛祖保佑,神情颇为虔诚。开元寺香火旺时,连附近几个市都有信众组团前来朝拜,瞻仰磕头。

  离开开元寺,雨随我行,愈落越大。

  佛教在泉州历史悠久,社会基础颇深。如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男居士,俗称“菜叔”;居家高佛堂,长斋奉佛的女居士,俗称“菜姑”,而在家设佛堂,长斋奉佛的一般统称“菜友”。上述都具备目、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净。与此同时,必须拜一位寺僧作为皈依师父,受“三皈五戒”(即:皈依佛菩萨、佛法、僧团,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据统计,目前,泉州有菜姑300多名。“菜姑”、“菜叔”对神佛的信仰较专诚;以农禅的清苦生活为甘甜。泉南最出名“菜叔”为沙弥先生,俗名李伯瑜,生于1928年,泉郡花桥亭舶司库巷人。他长在“道德世家”,五岁就被其引妈送到承天寺出家,皈依宏船法师,法号开善,是宏船法师远渡新加坡前,国内唯一俗家弟子。据讲,沙弥先生为菜腹,就是讲他母亲怀孕之时就一直吃菜,他也终身吃菜。沙弥先生在诗词曲赋、佛教经典、书法金石皆为独具匠心,出手不凡。现如今承天寺山门前的“行直”、“本中”四个大字均出自沙弥先之手。

  一些人冲着泉南佛国这一习俗而来,冲着这独特的文化而来,也有大部分人是冲着这里兴旺的香火而来。将虔诚的祈祷化作屡屡香烟,传达万千众生的心愿。走到街中可闻木鱼与诵经声,还有缥缥缈缈的梵音,“南无阿弥陀佛”飘扬在西街天上,经久弥漫,心底浮躁渐消渐淡,古街顿时寂静得像佛一样。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佛就是以佛为导师,学佛的为人处世,积德修福,做一个慈悲有智慧的人。一个身心清净、健康的人,一个快乐无忧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众生的人,一个无我利他的至善之人。

  众生皆有佛性,世间之人,只怕个个与佛多少有些缘分。养成生活中“以佛为伴,以法为用,以僧为友”的一心向佛的佛念。

  那么为什么拜佛一定要轻微低头?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俯首返观。所谓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蒙蔽,开发谦恭美德,才能拨开乌云,现自身佛性光明,处处吉祥。彻底放落“傲慢”的烦恼和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 

  “菩萨”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最大特色,大乘佛弟子对菩萨的尊崇和敬仰并不亚于佛陀。但无论从证悟境界还是度化众生来看,菩萨与佛还是有相当的距离。佛的神通智慧与自证境界,即便是己接近佛果的十地、等觉菩萨,亦无法测度。正如赞佛偈所云:

       天上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从觉悟的角度来讲,佛己圆满觉悟,获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菩萨的觉悟并末有圆满。佛成就了七种“无上”:

  身无上,

  道无上,

  见无上,

  智无上,

   神力无上,

  断障无上,

  住无上。

  七种胜事,佛即圆满。

  晨钟暮鼓,梵音阵阵,天地平和。

   “钟声闻,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佛寺的钟声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复两遍,共108下,象征一年轮回,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合为108下,天长地久。钟声深沉。洪亮。绵长。感撼人心。

  佛的根本是什么?

  平常心。

  心如天空,可以充满乌云,也可以遍洒日头;心如潮水,可以激荡浪涛,也可以净如明镜。心如高山,可以野兽出没,也可开满山花。生活依然如故,不同的是,生活,洒满日头,净善如水,山花烂漫。活着就是一场修行,怀着感恩和平常心活着,用平常心做好自己所有的修行,静下心来,刻苦的历练自己,对待任何事情除了激情,还是以平常心来活着。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道观里。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只要你专注当下,也是一种修行。修行不是为了遇见神,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岁月教我懂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时间把人生分成三份:一份给自然,一份给内心,一份与人相处。

  记得一位大德曾明示:我们今生所有遇到的人和事,前世已注定;我们来世所有遇到的人和事,今生已注定。生命中的一切,我们都无需拒绝,笑着面对,不去埋怨。遇到的人,善待,经历的事,尽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用今生的好,还上世的债。

  我们用今生的情,修来世的缘。

  我们用今生的执手,修来世的相遇。

  据饶公宗颐先生研究,佛教到了东汉时以孝为明训,引述子朕供养盲父母的至孝故事的经典,方能得到人们个歌颂。呈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用儒来说佛,有了儒化的佛书,佛教思想才得正式为儒士所接受。

  佛教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各宗派先后兴起,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一千多年融合中国汉文化的佛教,形成八大宗派: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合净土宗。大开元寺修的就是净土宗,此宗较简单,提倡修心念佛,大人小孩较易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讲了许多梵文佛语,这不是我觉悟高,也是这些通过海丝传来的外来语汇亦渐渐融入汉语之中,成为日常口头语的一部分。如“刹那”、“抖擞”、“心无挂碍”、“海阔天空”、“三生有幸”、“前因后果”、“痴心妄想”、“镜花水月”、“一尘不染”、“一厢情愿”、“晨钟暮鼓”、“五体投地”、“心心相印”、“天花乱坠”、“当头棒喝”等等。

  宋元时代,泉州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泉州有句俗语:“要吃着吃菠伦(菠菜),要穿着绸裙。”泉州人所吃的“菠伦”系源于古国尼泊尔,据《唐会要》记载,菠菜是唐太宗时由尼婆罗国输入的。闽南方言中还暗藏着不少梵文,泉州人俗称经历坎坷常用“业”字,就是讲命运多舛则用“业命”,这种用法源于古印度佛教用语。再如把“垃圾”叫“粪扫”,不晓得叫“啰佗”,共同的叫“相佮”等。闽南方言中也有不少至今仍沿用的直接音译的外语借词,如西红柿叫“甘阿得”,骑楼叫“雨脚架”,香皂叫“雪文”,雪茄叫“珠律”,滑轮叫作“加辘”,吻叫作“斟”,手杖叫作“洞葛”,规矩叫作“巴突”,市场叫作“巴萨”,死亡叫作“马滴”。商标叫作“墨头”,巧克力叫作“烛龟蜡”,出界叫作“懊赛”,投篮叫作“昔”,飞速叫作“述”,扳手叫作“拾八”。缝纫机叫作“玛绢”等等,有一些都是直接引用阿拉伯语言或南洋土语。据周致中《异域志》称,在元朝,古爪哇国的中国海商“往来不绝”。此外,通过海丝往来,泉州的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包括服饰、建筑、武术、饮茶习俗等,一直影响至今。

  “天理昭昭,因果不爽”,乃《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告诫人们善良的人虽然可能会被人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它会有好报的。

  有烧金纸有保庇,有烧香有芳味。凡是能保庇就该去拜拜,故寺庙从来无冷清。西街人对三界神明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番邦异国神明也斗阵来此“安家落户”。人与神长期“毗邻而居”,让小孩从细汉起与神明结亲、亲近。真所谓,人间烟火与神明香火互相灸烤,历久弥新。

  泉州人家家户户都奉祀观音佛祖、关帝爷、土地公。尤其是土地公。在民间,土地公被奉视为财神与福神,民众相信“有土斯有财”。旧时,城乡各铺境都有土地庙、土地龛,每逢初二或十六日,店铺、民家都敬祀“福德正神”土地公,以祈人安、财旺、年丰。而以二月初二(头牙)七月初二为“中牙”,和十二月十六(尾牙)最为隆重。

  据民俗专家研究:古代商品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称之为“互市”,唐代写“市”似“牙”,遂径写为“牙”。繁荣以后称生意的商行为“牙行”,称中介人为“牙侩”、“牙保”、“牙子”,称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做“牙”之风,延俗至今,愈演愈烈。现今已有厂家把做“牙”称之为“感恩日”。

  但“头牙”的供品比不上“尾牙”丰盛。“尾牙”一般要宴请员工和亲友细酌一番。土地公集“地政、时政、德政”于一身,责任重大。俗谚有云:“得罪土地公,你鸡母狗仔都勿饲的”也有一句是“土地公白目眉,勿免请自己来。”市井民众总要点上三炷香,用“圣杯”与神明对话;烧香拜佛、礼拜祈祷,一齐领悟。

  泉俗死者安葬之时,要在墓倒手旁立“后土”石碣,举行祭礼,炷香祈求庇佑,俗称祀“后土”,之后每年清明“眉墓”,都首先祀“后土”。

  世俗与众神共浴,古往今来,和谐共存。阳光下芬芳扑鼻、色彩斑斓的深井里,花色撩人、菜蔬斗鲜,蜜蜂和雀仔上下翻飞。依着春色,老阿妈手执佛珠念念有词,身体微微晃动,仿佛沉浸于佛国仙景。但干扰总是不期而至,纷扰烦恼皆不入她的耳,然而对笑声却能感应,并常常准确地捕捉,令人惊叹。老阿妈除侍弄花草一身汗后,就拉一把藤椅在埕院角落,阳光抚着她的头额光亮而清澈,她愉悦地环望她的“花园”,捻珠念佛,神情安详。

  从佛学的角度讲,宇宙万物的生命现象,都是因缘集合而生,缘生而起,缘尽而散,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同样如此。

  有句偈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你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南司南怀瑾先生曾讲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未来佛、自性佛,却在耳娱声色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向心内觅佛,成就内心的真佛。

  人生一度,白云苍狗。弘一法师诗曰:“过去事已过去,未来不必预思量。”

   一念起,万水千山皆有情。

  一念灭,沧海桑田已无心。

  看破、放下、随缘、自在,知而弗行。

  求而不贪,憾而不嗔,恋而不痴。

  这应了《金刚经》的要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在西街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世所罕见的各种宗教遗存,如天主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类型丰富,在泉州落地生根,见证了闽南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的风帆,航行于贸易,以及尽责的祭祀和信仰传统。印证了南宋朱熹所书丹的“此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如在大殿前胎须弥衬束腰部分,有婀娜身人面石刻,具有浓郁的古希腊、古印度雕刻风格,出自印度工匠之乡。从元末战乱废的古印度寺石刻,构件位而来,大殿后下这一对十六角形辉绿岩石柱,浮雕有为古印度教神话故事。

  古时,西街之上,有来自波斯与锡兰的胡姬酒肆,有来自天竺的僧人,有来自西洋的教徒;世界各地的宗教在同一条街相处。泉南佛国,海滨部喜,读书人众多,和尚也多,须儒满街,风情奇异。

  信仰并不仅仅限于对传统的继承,对规则的恪守,对法律的遵循,都需要一种信仰的力量。此时此刻,一微友发给我一条微信,内容如此:宗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像河流一样的爱意,永远鲜活、流动。在那种境界里面会出现完全不再有任何追寻的时刻,这种停止追寻就是另一种不同境界的开始。

  这种对于神、真理以及圆善的追寻,不是人为培养出来的美德和谦卑,而是超越人类心智的发明和小把戏的追寻,它是味觉感受。活在存在于那种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宗教。

  清寂,是光阴中流淌的一道清泉,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种情怀,它是浮华褪却后的清静,也是红尘喧嚣后的清澈。

  作者介绍

  洪泓,字闻之。男,公务员。偶得弘一上人(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之言后,遂自号曰二一堂,又号龙宝斋,别署半学斋,温陵人。生于花棚下,长在曾井边,行走于古城内外。定位品茶人,文字客,云游者。信奉名不必显,钱不在多,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在!勉强的不要争,该为的尽管作,平常心本分事,甘愿做欢喜受。不负花月,不废笔墨,不离山水,不绝音韵。冷眼观世,潜心笔耕,忙碌于现实,自驰于内心。

  图文来源:行参菩提

  2018年12月2日更新

 

 

 

 

 

宋元时期的泉州: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曾指出,虽然泉州如今只是中国的二三线城市,但在大约1000年至1400年间,它是全球最大的港口之一。1292年,马可波罗自泉州离开中国,他盛赞泉州是比亚历山大港更为繁盛的贸易港口,还称那里“商人云集和货物靡集的情形简直无法尽言”。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于1341年从德里出发,代表苏丹踏上了前往中国的外交之旅。虽然现代学者普遍对他中国之行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他自称于1345年来过泉州(当时称为“刺桐”),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大海船百艘,小船无数”。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文化十年”,组织了“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活动。考察船于该年10月23日从意大利威尼斯启程,经过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爱琴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朝鲜半岛,最后抵达大阪。为了迎接途径泉州的考察团,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于1991年2月17日至20日组织了题为“中国与海上之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名城”的枢纽地位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认可。

  泉州城区(大致为现在的鲤城区)在福建省府福州以南约200公里,其往南约100公里外则有近代通商重镇厦门和古城漳州。“泉州”得名于府城东北泉山,此山相传有一眼孔泉,此泉滋养地方,因此将该地命名为泉州。泉州古称“刺桐”,该名与一种叫做“刺桐”的植物有关。刺桐又称印度珊瑚树、虎爪树、阳光树,集中分布于东非、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印度洋岛屿、西太平洋东部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南方到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一带也曾广为种植。南唐时期,祖居泉州(永春县)的留从效被封为“清源军节度使”,据有泉漳地区17年,形同自治。主政泉州期间,他扩建了这座城市,还在城墙边绕植刺桐,“刺桐城”由此得名。

  人类学学者王铭铭认为,泉州的黄金时代始于8世纪。地方人口的饱和迫使泉州从唐代开始从传统农业转向海外贸易,其大型港口城市的地位于宋元时期升至顶峰。这不仅带来了全球各地的珍贵货物、人口、技术和思想,还赋予了这座中国滨海城市一种难得的“四海一家”的气质。翻阅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资本主义营造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之前,世界各地存在着自己的世界体系——重商思想绝非在“士农工商”阶级划分森严的传统帝制中国毫无根基,贸易带来了种族与文化的兼容并蓄,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天高皇帝远:滨海边陲的生存之道

  在唐代以前,泉州一带地广人稀,归属郡地变更频繁。古泉州人多为北方南下的移民,泉州府最早的户口记录见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泉州开元中户三万七千五十四。”唐后期和五代期间,第二波“衣冠南渡”(第一波发生于东晋“永嘉之乱”之后)再次带来了大量中原移民,泉州地区的核心地位亦同步形成。

  北方移民为泉州地区原住民(闽越人)带来了北方农业革命的成果。在汉人迁入闽越地区之前,闽越人享有丰厚的自然资源,无需从事大规模农耕便可生存。泉州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与北方地区相对更接近,为南方少有的适宜种植小麦、黍、豆类的地区,因此迁入福建的北方汉人习惯于向泉州地区聚居。然而到了唐-五代时期,人口膨胀还是引发了农业资源紧张、物产不足的问题。

  如果农业的道路走不通,又该如何谋生?泉州人很快发现,泉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虽然处于帝国边陲,却与海外“岛夷”相距不远,而且其沿海地区分布着天然良港。与此同时,商业在边陲地带不像在政治中心那样受到人们的鄙视,发展海外贸易因此成为了泉州必然的历史选择。南洋转口贸易令更多人力可以从粮食生产转向商业经营活动,也正好符合泉州的经济状况。

  从唐后期到宋初,泉州出现了一个向商业繁荣过渡的时期。美国历史学家休·克拉克(Hugh R. Clark)认为,此时恰逢“政权的空白时期”,即从中唐动乱到宋朝建立的300年间,泉州所在的南方地区脱离中央集权政府的控制,地方性政权得以为了开拓生存空间采取灵活手段,民间商业因此得到了地方政权的鼓励,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唐中期之后,中国对外陆路交通不便,中外商人逐渐开始倚赖海上交通。对外交通路线的改变促成了既有的中印交流路线向包括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世界)在内的更广泛的交流路线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泉州与交州、广州、扬州一道成为中国南方四大港口。不过在泉州设立市舶司之前,该城的对外合法贸易都需要通过广州的市舶司审批。

  北宋时期,泉州作为闽国(909-945年)的一部分重新纳入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版图。在地方官员的帮助下,泉州商人利用宋朝对以贸易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兴趣,使地方海外贸易得以官方化,进一步促进了泉州贸易港口的发展。到宋神宗的时代(1068-1085年),泉州的海外贸易量已经赶上了广州。广州的地方官员出于贸易保护主义,对泉州海商多加掣肘。为了获得海外贸易的自主权,泉州知州上奏“置市舶于泉”,然而这一请求并未获得朝廷的首肯。直到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的圣旨才发下来。值得一提的是,这和当时担任刑部尚书的泉州籍名士苏颂运用朝内人脉推动了这一决定不无关系。

  市舶司的主要任务是关税的执行和监督,从商人当中收取关税、征收贡品。此外,市舶司还承担着检查外国船只和货物的责任,对本国商船和商人也例行严格的检查,对二者的出入港货物、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批。元代仿效宋代,在泉州延续了市舶司,此时税务制度也得到了制度化,“其细货以十分取一,粗货十五分取一”。丰厚的关税收入令地方政府有能力投资海港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这亦从侧面成就了泉州在宋元时期的黄金时代。

  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海外贸易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意大利商人兼学者雅各·德安科纳(Jacob D’Ancona)于1271年(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到达泉州。《光之城》一书记录了他在泉州的见闻,在他的笔下,泉州“有一个很大的港口”,城南“整个江面上布满了一艘艘令人惊奇的货船”。这里的居民种族、语言、文化多样,商人无数,“有法兰克人、萨拉森人、印度人、犹太人、还有中国的商人,以及来自该省乡的商人。”

  当时的泉州已经是世界性的经济重镇。彭慕兰认为,早在宋政府于1087年正式承认泉州的港口地位时,它已经成为帝国最繁忙甚至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到了南宋时期,泉州商人的海外活动范围达到印度、波斯、欧洲和东非沿海;到了元代,已经与这些地区形成了较为固定和官方化的经济文化关系。宋元时期,泉州的海上航线共有四条:从泉州到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从泉州经广州,再经南印度的故临前往大食;从泉州经大食中转亚丁湾进入东非沿海;从泉州经大食往西抵达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

  在此期间,泉州外销了大量当地出产和中国其他地区出产的丝绸、陶瓷、茶叶,进口了出自阿拉伯半岛到婆罗洲一线的珍珠、香料、棉布、胡椒、珍稀木材、海货以及舶来的食物和药品(比如海参与燕窝)。中国的城市精英垂涎产自非洲和东南亚的象牙,象牙被大量制成佛像、笔、扇子、盒子,或点缀于家具之上;他们对熏香的强烈需求则被来自东南亚和印度的香木满足。

  在元代,泉州行会非常成熟(据称有120行),它们保护从业者的权益。另外还存在被民间称为“船帮”的海上航运行业组织,负责调度航线、组织货运、协调船民关系;泉州城内的一些区域里还形成了海外商人组织。私营海外贸易由民间商人独立进行,官府征税。官营海外贸易,或称“朝贡”或“交聘”,原则上由各国对中国进贡礼物,由市舶司回馈价值更高的礼物以示朝廷宽厚。不过宋元泉州的“朝贡”或“交聘”都有公私合营的属性,因为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意识到朝贡贸易其实不利于中国,因此官方积极选派商人搜集转卖珍稀外国物品,介于官民之间的官商阶层由此出现。在元代,一些利益最大、距离最远的前往印度洋及远地区的航线由同蒙古王公贵族保持赞助关系的商人协会把持,而且严重倾向非汉人。华商则继续控制尽管层次较低但仍然利润不菲的东南亚贸易。

  大量的海外贸易不仅满足了上层阶级的物欲、填满了商人的钱袋,还改变了中国普罗大众的生活。举例来说,源自东南亚的占城稻很有可能就是通过泉州进入中国的。这种稻米品种与中国本土的品种相比成熟更快也更抗旱,它不仅使水稻种植在许多新地点成为可能,也使农民可以在同一块地里一年种植两季水稻(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一年三季),这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另外一种从国外进口并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农作物是棉花,它也很有可能是通过泉州从印度进入中国的。据记载,印度棉织品早在公元500年就作为奢侈品在中国出现,到了14世纪中期,高品质棉布在中国的价格仍然是丝绸的数倍。不过就在14世纪,棉花在沿海各处都能本地种植,纺织技术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棉布的成本迅速降低,开始成为帝国全境寻常百姓常用的一种布料。

  贸易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还促进了中国的金融创新。唐朝和北宋是近代以前全球最兴旺的经济体之一,当这两个朝代遭遇货币不足的问题时,采取了诸多创新的金融措施,例如以铅、陶片为材质铸造硬币,以丝、茶等大宗奢侈商品充当货币进行大型交易,发行纸钞。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朝廷就已经开始印制通行的纸钞,西方要再过数百年才有同样的东西。由于中国印制纸钞的技术优于东南亚和东亚其他国家,中国纸钞本身甚至就成为需求甚大的外销品。

  贸易改变世界:现代性有其“东方土壤”?

  密歇根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斯图亚特·戈登(Stewart Gordon)认为,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是属于“伟大亚洲世界”(the great Asian world)的时代。在此期间,中国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朝代更迭,但一直通过贸易与亚洲其他地区紧密相连。宗教(主要是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和思想通过贸易传播,在中国落地生根。

  对外贸易的发展令大量外国商人和宗教团体来到泉州,其国际化程度堪称古代的纽约。在泉州港的全盛时期,定居于此的外国商人包括穆斯林、印度教徒、小乘佛教徒和大乘佛教徒、天主教徒和波斯教会基督徒、犹太人以及帕尔西人(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在阿拉伯征服波斯后迁徙到印度的一支)。

  宋元时期,大量穆斯林在泉州自由从商、任官、传宗接代,他们当中有的对泉州海上市舶贸易有功而获得官职,有的因军工显赫获得升迁,有的从官府买得官位。例如异密·乌马儿,他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由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调任浙江省平章政事。

  因为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徙,泉州呈现出宗教文化多元并存的局面。这座城市至今都能找到湿婆神和毗湿奴神的形象,一支建于10世纪或11世纪的印度教石雕阳具(中文中称“石笋”),还有一块刻写着印度教教义的石碑。石碑由泰米尔文和中文双语铭刻,从文本的娴熟优美来看,刻碑人几乎可以确定是本土中国人。

  泉州佛教寺院承天寺存有一座元代石炉,炉盖上刻“泉城孙府前保信士蒲力目,偕室李二娘仔,与十方檀信,同发诚心共成佛果”等语,“信士蒲力目”这个名字显然不是汉人,而应该是阿拉伯人、波斯人或“土生番人”之类的伊斯兰信徒。这说明了本来相互排斥的伊斯兰教与佛教也出现了民间融合的趋势。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最著名的额佛寺开元寺以有印度教神猴哈努曼的形象著称,哈努曼就是《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原型。

  或许更有启示意义的,是当时的中国对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支持态度。戈登指出,“伟大亚洲世界”的主旋律之一,就是规劝君主们尊重并欢迎旅行者带来的新鲜资讯,重视商人的价值,保护贸易。

  南宋地理名著《诸番志》的作者赵汝适为宋太宗八世孙,于嘉定十七年(1224年)提举泉州市舶司,宝庆元年(1225年)兼权知泉州,接着兼知南外宗正司。《诸番志》成书于宝庆元年,是他任职泉州时所写的一部关于海外地理与文化的专著,记录了与泉州有贸易关系的58个地区、族群、国家的状况,东至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国。

  在该书的前言里,这位宋室宗亲竟宣称,不了解海外风物是君子的羞耻:“山海有经,博物有志,一物不知,君子所耻。”到了14世纪初期,泉州还出现了依据亲自参与的海外探险写出的游记。至顺年间(1330-1331年),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经过内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阿拉伯湾、波斯湾、亚丁湾、红海、坦桑尼亚,于元统二年(1334年)返回泉州。至元三年(1337年)到至元五年(1339年)期间,他又出海远行。汪大渊的两次远航探险总共历时8年,航程数万里,到过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正九年(1349年),他出版了《岛夷志略》。

  汪大渊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最早的环球旅行(1492年)早161年。在西方“发现”东方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一种基于贸易和商业的世界眼光。这似乎意味着现代性——商业主义、文化开放性、信息物资的自由流动、成熟的官僚管理机制——有其“东方土壤”。然而我们看到,儒学本土主义在明代后迅速成为官方支持的意识形态,商业活动被阻挠,海外贸易被大范围限制甚至禁止,外来人口被镇压。那过于早熟的“现代性”仿佛灵光一闪,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泉州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港的辉煌,也只能由后人追忆了。

  参考资料

  王铭铭.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 2017年.

  Stewart Gordon. When Asia Was the World. Da Capo Press. 2009.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2018年7月11日更新

 

 

 

 

 

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博物馆,41座超千年和15座近千年古寺庙

 

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人文荟萃,有“海滨邹鲁”之称,民间信仰文化丰富,被称为“泉南佛国”。

如果你从泉州的街头走过,你会看到一座座庄严古朴的寺庙,开元寺、承天寺、天后宫、清真寺和关帝庙等等。

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这些神庙依然矗立在泉州街头,见证了泉州古城的历史变迁,成为泉州人最值得骄傲的文化名胜古迹。

泉州是民间信仰最集中的地方,有道教、儒教,民间信仰接近儒教。儒教的神很多,也就是多神信仰。

我们按地域划分,罗列如下:(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丰泽区

少林寺

南少林寺,即泉州少林寺,全称镇国东禅寺,俗称南少林,是相对于河南的少林寺而言,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位于泉州清源山东麓,相传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闽所建。历史上的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共有十三进落,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少林寺的一小部分。1992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356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

介绍:南少林始唐,盛于两宋,几经兴废,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南少林与洪门天地会等组织渊源密切,屡遭官府压制。但南少林武术也随着这些组织广播海内,拳派远播。同时期,明清泉州港衰落,南少林武术也随着泉州移民潮远播海外,枝繁叶茂,影响广泛。

东岳庙

泉州东岳行宫又称泉州东岳庙,与泉州少林寺仅一墙之隔。东岳宫是泉州古城五岳之一(东岳凤山,西岳龙山,南岳溜石山,北岳狮山,中岳云山)。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奉祀青帝(即东岳大帝)等。

历史:865年

宗教:道教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东湖街道东岳村 

介绍:东岳宫是泉州古城五岳之一(东岳凤山,西岳龙山,南岳溜石山,北岳狮山,中岳云山)。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且愈修愈大,共有七殿十三坛。1929年几被烧毁,现仅存正殿一座,其他殿均为新建。奉祀青帝(即东岳大帝)、五岳大帝、地藏王、十殿冥王、七娘夫人、织女、陈金李三夫人、痘疹娘娘、冥司百职,檀樾祠奉祀张汝锡。2001年获批成为泉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庙

真武庙,俗称上帝宫,位于泉州丰泽区东海镇法石村石头街。祀真武大帝(北极玄天上帝),始建于南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泉州海丝之路“起点之起点”!

历史:821年

宗教: 道教    

地址:市区东海镇石头街    

介绍:现存真武庙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依山拾级而上,两旁扶栏石柱皆雕石狮,十分古朴。中轴线上有山门、拜亭、大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庙前有露庭,古榕蔽荫,微风习习,原为泉州一大胜境。

宋代,泉州海外交通昌盛,当时可作为海神的玄天上帝也曾被利用来祭海。从北宋到南宋前期,祭海是在法石的真武庙举行。到南宋庆元二年(1196),在泉州城南“笋江、巽水二流之汇,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建起顺济宫(天后宫),祭海的主祭对象才被妈祖所代替。

法石真武庙是泉州宋元时期海上对外贸易的重要史迹,1983年列为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列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莲寺

青莲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初名观音寺,这是一座千年古寺,名叫青莲寺,是一处不可不去的佛门圣地。泉州青莲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安吉路中段(与城东海堤防汛路交叉处)浔美社区,依山临海,周边11棵参天古榕环抱,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历史: 1006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丰泽区安吉路中段(与城东海堤防汛路交叉处)浔美社区

介绍:青莲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至今有近千年历史,初名观音寺,历史悠久。早年海滨有近二百平方米的放生池,池中有永不淹没的莲花石,寺旁山坡上有“佛法僧”古塔一座,寺中有楹联:“浔海潮通南海水,美山地接雪山春”,寺的两旁各有宽敞的石阶,与普济桥渡宝塔亭路紧密相连,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见证之一。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名为普济观音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际璋(提督万正色次子)重修普济桥渡时更名为美山青莲寺沿续至今。

北石文兴宫

北石文兴宫是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文兴古码头及宋船遗址的统称。泉郡北石帝君行宫始建于宋末(1127年),是继泉州花巷花桥宫后,祭拜保生大帝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宫宇之一,宫中主祀保生大帝,配祀张巡武尊王、观音菩萨等,是多宗教完美融合的宗教场所,是泉州做为世界宗教文化博物馆的特色代表之一。也是泉州海上交通史迹之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迄今900余年历史

宗教:道教、佛教

地址:泉州东海石头街  

介绍:文兴宫位于泉州东海石头街,古泉州府涂门外三十六都文兴胜境,坐北朝南,忱山濒海,扼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地理位置独特。由包括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等重要部分组成。泉郡北石帝君行宫始建于宋末(1127年),迄今900余年历史,是继泉州花巷花桥宫后,祭拜保生大帝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宫宇之一,宫中主祀保生大帝,配祀张巡武尊王、观音菩萨、狗舍爷、康元帅、赵千君神像,所奉之神明以“恩泽苍生”而流芳千古,是多宗教完美融合的宗教场所,故又成为了泉州做为世界宗教文化博物馆的特色代表之一。

海印寺

海印寺位于泉州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距城约10里;山下是石头街。始建于宋代,初名海印室,几经兴废,清代及民国初重修,1985年重建。1992年9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8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东海法石村宝觉山上

介绍:入门则见梵宇金碧,间架纵横。循东走,通后院,西廊有宝觉院,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处。东厢有朱子祠,为后人奉祀之所。山之高处,有“天风海涛”楼,朱子所题匾额尚在;还有“极高明”一匾,亦为朱子墨迹,废于文革。

宋末,蒲寿庚曾在此建望海楼,又在后渚建观云台。寺前原有一立石,上刻清代书法家庄俊元所书“佛”字,后毁。

鲤城区

元妙观

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泉州历史最悠久古老的寺庙,接近2000年历史。

历史:1737年

宗教:道教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东街新府口    

介绍:泉州元妙观 | 清静无为,道生万物。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唯一的宗教,遵循老子的道家理念,顺应自然,了解天象,很欣慰泉州历史最悠久的寺庙是来自于中国本土的宗教,这正是中国文化和泉州文化的根!泉州元妙观给人感觉真的是很有道家的“清净、无为、有序”,道法自然,道士都穿着道服,非常有章法。

开元寺

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历史: 1331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西街    

介绍: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承天寺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历代屡经重修,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有“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承天寺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

历史:1060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区崇阳门外东南

介绍: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鼎盛时期殿宇曾达40多座,海内外许多名僧大德出其门庭。文革期间寺宇大毁,弥勒殿、法堂、钟鼓楼、廊庑及山亭塔幢等等被毁,其他则用作民宅、办工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承天寺是85年在原址重修的。承天寺环境清幽,颇具城市山林之概,是闹市难得的一片园林缘地。被称为“城市山林”的十奇景分别是:偃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庵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将这十景加以总结,写有“十奇”诗七律十首,后明书法家张瑞图将这十景书刻于碑文,传之后世。但也有人认为“月台倒影”、“一尘不染”、“梅石生香”各为十景之一。 

崇福寺

泉州崇福寺位于鲤城区崇福路,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洪钟寺、崇福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1982年被福建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057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崇福路

介绍: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废后传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后大雄宝殿的风格保持明代规制,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大洪钟,铸于明初,声音宏亮,“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

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008年

宗教:伊斯兰教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中段

介绍: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在伊斯兰世界也是有数的古寺之一。

入东墙尖拱形正门,看西墙正中有一法拱形的高大璧龛,龛内刻有古阿拉伯文的《古兰经》经名石刻,保存完好。

寺内有明成祖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颁发保护清净寺和伊斯兰教的《敕谕》石刻一方,极为珍贵。

关帝庙

泉州关帝庙在福建泉州,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关帝庙(另一座:东山铜陵关帝庙),位于涂门街,与清净寺毗邻,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泉州关帝文化作为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一支,为促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1000多年

宗教:道教

地址:泉州涂门街  

介绍:泉州通淮关岳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000多年历史,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也是我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长期以来香火兴盛,民间信徒众多。

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初年移建孔庙于此,982年(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州学,后又迁他处,1109年(北宋大观三年)迁回,1137年(南宋绍兴七年)重建。其建筑规模宏大,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历史悠久,规制完整,气势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东南地区名闻遐迩的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布局匀称,建筑优美,造型独特,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是2016年央视春晚泉州会场举办地

历史:1041年

宗教:儒教

地址:泉州涂门街

介绍:府文庙内设有“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设在大成殿内,正中有孔子塑像,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主要文物有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其中六件青铜豆铸有“乾隆十一年台湾知府蒋元枢捐造,贡生蒋鸿皋监制”和铸有“同治六年五月铸,州同御即造,训导郑秉经郊行李树监铸”及“台湾北路淡水同知严金清谨制”的铭文编钟。是研究泉州文庙与台湾文庙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实物资料。“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设在文庙西庑,陈列有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文化名人三十八位。这些人物从各个历史时期反映出泉州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以及海外交通、国家统一等领域为社会以至世界作出重大贡献。展品使用现代彩色蜡像工艺制作,配以精制各时代服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 ,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

历史:821年

宗教:道教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天后路一号

介绍:明清海禁,泉州港衰落,大批民众为了生计下南洋过台湾,妈祖信仰也随着商人和移民的足迹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台湾,由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

天后宫最早称天妃宫,元封天妃,清康熙年间,施琅收复台湾后奏请,特封天后,天妃宫改称泉州天后宫。

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因此,泉州天后宫也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

宿燕寺

宿燕寺位于紫帽山东面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宿燕寺是在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的,坐北朝南,前案峰峦连绵,后背山峦围护,地形似“燕子归巢”,故名。

历史:14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紫帽山东面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

介绍:山巅有老子骑青牛景象。近几年经过改建扩建,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及两廊,附有4个亭、莲花池及花园、功德堂赠药处等,景观一新。闽南气候宜人,老君山上林木葱郁,花香鸟语,梵刹经声,发人遐思。宿燕寺已成为泉州郊区著名的旅游胜地。

本文统计的鲤城区的寺庙,8座超千年的寺庙,1座近千年的寺庙,鲤城区真可谓是泉州的古城区,也是文化重镇,涂门街果然是“宗教一条街”,儒释道等多元融合。

洛江区

仙公山

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丰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距泉州中心市区约25公里。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积25平方公里。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原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泉州十八景,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000多年历史

宗教:儒释道

地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   

介绍:仙公山,山体硕大巍伟,岩崖陡立,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山间径曲林幽,山巅云雾缭绕,拥有众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迹和历史传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其以“灵、奇、秀、险”为特色,素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仙公山旅游资源丰富,以特有的“是真仙灵”和“殊胜境界”驰名天下,具有独特的“祈梦文化”,这里终年气候宜人,春夏两季,海风袭来云雾缭绕,盘恒山巅,汇成一片云海;秋冬季节,天高云淡,潭映山影,构成一幅山水相映的景色。

泉港区

华林寺

华林寺,据史料显示,其始建于唐开元盛世间(903年),华林寺名闻遐迩,为闽南佛教圣地之一。

历史:1114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泉港区山腰街道新宅社区,旧属惠安七都,今属山腰街道办事处

介绍:华林寺所在地倚山阅海,风景独胜,据史料记载,唐末尚有塔堂并因之得名塔山。华林寺名闻遐迩,为闽南佛教圣地之一。千百年来,佛光普照,观音菩萨,庇佑百姓,福泽绵长。

晋  江

龙山寺

晋江龙山寺,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在晋江市安海镇,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年),明清几经重修。该寺于1983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汉传重点佛教寺院。

历史:1399年

宗教:佛教

地址:晋江安海镇龙山寺

介绍:寺前有月池一洼,山门为石牌坊,上刻“天竺梵钟” 四个大字。进了山门,但见寺的前墙上嵌一大石碑刻“龙山宝地”。两侧为钟鼓楼,正门廊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门额悬“一片慈云”木匾。门内有拜庭,拜坛,坛上有亭。大雄宝殿气势恢宏,木刻、石雕、瓷塑,彩绘遍饰,精美璀灿。其中一对辉绿石龙飞逸盘腾,工艺精湛,龙爪各抓一鼓一罄,击之发鼓、罄之声,巧妙神奇。殿内有千手千眼菩萨立像,系一根巨木雕就,通高4.2米。佛像头戴花冠,冠上雕许多佛首。佛脸丰盈慈祥,两只手胸前合十。佛身两侧雕塑 1008 只手,如两扇羽翼,错落有致,姿态各异。每只手带镯,掌中各雕一只眼,或执书卷、法器,雕工精美绝伦。佛像通身贴满纯金箔,金光灿灿,雍容华责,为稀世珍品。寺中有明朝书法家张瑞图题“通身手眼”匾额及明朝庄俊元,近代弘一法师等名人墨迹。

灵源寺

灵源山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北面七公里处灵水村背后,高305米。因山顶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宋仁宗嘉年间御史吴中复、吴中纯昆仲于此隐居修道,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纡回于山下,所以又称为灵源山。南坡得天独厚地保存着一片罕有的青岗栎、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绿阔叶林、山上长满松柏,花木掩映,山石嶙峋,是为泉南一座名山。

历史:1428年

宗教:佛教

地址:晋江安海镇北面七公里处灵水村背后   

介绍:灵源山中有灵应著称的千年古刹——灵源禅寺,以及步云关、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云室、灵泉井、七星墩、公婆石、狮仔石、灵壶天等胜迹。其中“灵壶天”三个娟秀的楷书大字,是里人明太傅尚书呈淳夫于万历四十七年题写的。

草庵寺

草庵寺——我国唯一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遗存,也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华表山南麓。草庵始于宋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草庵为我国研究世宗教史和农民起义活动以及中国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之实物依据。

历史:800多年

宗教:摩尼教  

地址:晋江华表山麓

介绍:草庵依山崖而建,为石构单檐歇山式建筑,四架椽,面阔三开间,间宽1·67米,进深二间3.04米,屋檐下用横梁单排荜拱承托屋盖,简单古朴。

南天寺

南天寺俗称石佛寺,在泉州市晋江东石岱峰山,南天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正殿和廊庑。大雄宝殿重檐歇山式,轩昂宏敞。寺内崖壁佛龛,通高6.9米,龛内石佛,各高6.25米,结跏趺坐莲台上。

历史:801年

宗教:佛教

地址:晋江市东石许西坑东岱峰山南麓。

介绍: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僧人守净依崖镌佛三尊,现为泉州最大石雕佛像。中弥陀,螺发,披衣露乳,胸有□字佛号;左观音,花冠,持净瓶;右势至,花冠,执经书。佛像伟岸肃穆、端庄慈祥。寺西北一坪石山,南坡有摩崖石刻“泉南佛国”四个大字。岱峰山来脉龙源山,鸿江、龙江、港湾和东海环绕山前,山青水碧,古佛梵宫。明黄伯善诗赞:“步出津亭一水东,闲云断处见孤峰。白苹红蓼江天净,曲径丛林野寺通。海气侵阶晴亦雨,潮声著树晚多风。游人不是悲秋客,万里关河眺望中。” 

紫竹寺

紫竹寺位于晋江罗山华表山麓,距草庵只两公里之遥。相传始建于隋朝

历史:10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晋江罗山华表山麓

石鼓庙

石鼓庙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位于晋江青阳东北隅石鼓山上,山有石圆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铿然有声,因名石鼓。

历史:800多年

宗教:道教 

地址:晋江青阳东北隅石鼓山上

水心禅寺

水心禅寺,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历史:8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晋江安海五里桥头

竺云禅寺

竺云禅寺(又称竺世庵)位于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张塘村(亦称南塘)村东北郊,坐东朝西,原貌占地六十余亩。

历史:13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位于福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张塘村(亦称南塘)村东北郊

介绍:宋代高僧开颜主持增构、照壁、山、三大殿、四佛堂、钟鼓两楼、藏经阁、僧舍、膳堂、亭塔等,成为泉州名刹。明永乐五年(丁亥年)于寺东南侧建有七级浮屠曰“护国塔”,高九丈余,登临顶端,海天闽物一览无遗。

寺山门有宋名相韩琦手书匾额:竺云寺“。圆通宝殿佛像上方”雨滋露洗“匾额,出自于宋名臣曾公亮手笔。

南宋嘉定十七年,资政殿大学士曾从龙回乡省亲,应空一和尚之求书”东方净土“,立碑于寺西殿东侧。而”大雄宝殿“匾额为明代泉郡大书家陈于玉所书赵朴初题有”妙相庄严“匾额,台湾省净空大师题”竺云禅寺“”华藏世界“匾额两方。

石  狮

虎岫禅寺

虎岫寺座落于泉州石狮宝盖山东麓,占地八十亩。西面是雄踞峰顶的姑嫂塔,东面是风光旖旎的鳌城,鳌城再往东,便是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

历史:1300多年

宗教:佛教、道教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塔石村   

介绍:虎岫寺志载:宝盖山“朝则氤氲以凝紫气,日永晖光灿烂,遍照山色交映,夕有霄云献瑞,纷呈异彩”。名胜古迹繁多,令旅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清代晋江举人许衡简游历虎岫寺,作一长达一百一十八字的楹联。明代诗人庄一俊、苏浚、黄克晦、朱梧,清代状元吴鲁、翰林庄俊元等人都曾游历虎岫寺,留下诗作和对联。如庄一俊诗:“天风吹落海云关,岩穴虚明渐可攀。时风凌空诸鹤下,更闻说法一僧闲。鳌城吞吐中秋月,虎岫逍遥落日山。释子若逢相借问,近来俯仰在人间。”庄俊元联云:帝建隆基通北极;灵钟虎岫镇南关。吴鲁联云:据虎岫,挹龙波,一剑英威天地泰;望鳌城,罗雁塔,三清镇重古今春。近代叶飞、伍修权、杨成武、赵朴初、陈丕显、叶飞、傅杰、虞愚、梁披云等各界人士也为虎岫寺题赠墨宝。

南  安

白莲寺

白莲寺座落于风景优美,瑞气独钟的鹄岭山麓,始建于隋唐,为南唐评事林光重建,供奉观音菩萨,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曾在文革时期被毁。

历史:16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南安水头镇鹄岭之上  

介绍:白莲寺建筑群由主殿、大雄宝殿、莲花池、仙祖宫、慈觉亭、净心亭等组成,占地三十多亩,昔日因白莲盛开,荷香经久不散而得名。

一片寺

一片寺 始建于公元618年(隋末唐初),寺为一片巨石盖顶,故名一片寺,又名片瓦岩。石片由左右两支天然石柱支撑,洞内面积50平方丈,可容500人。又名片瓦岩。

历史:1399年

宗教:佛教

地址:南安官桥镇境内海拔552米的最高山五峰山

介绍:早在隋末唐初时,僧人道岭禅师云游至此,见此地层峦叠翠,五峰挺秀,赞叹是天下难得的佛家圣地,便在这里建寺。民国初年寺住持瑞融禅师在寺内挖到的隋代银元宝,以及唐代的石刻碑文,都可以推测出一片寺始建于隋末唐初。五峰山风光旖旎,一片寺别有洞天。全盛时期在宋代,现存的“菠萝门塔”为宋代所建,还有宋“杨府君栖隐处”。山上奇石嶙峋交错,故岩洞、石室颇多,除著名的一片岩外,还有白云岩、狮仔岩、觉海岩等。

凤山寺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位于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

历史:1081年

宗教:道教、佛教

地址:位于泉州南安诗山镇西北角凤山麓

介绍:凤山寺规模,纵为16丈,横1.4丈。寺殿分前后三殿。主(中)殿高1.8丈,夹室各一,东夹室锶尊王、尊妃像,从其坐古藤化身之旧迹,室后为内寝;西夹室供奉释迦牟尼、南海观世音金身。前殿高1.85丈,中祀尊王,旁祀崇德侯、显佑侯、黄太蔚、陈将军,以其有功于王。殿宇疏以庭院,绕以墙垣。垣屋翼于左右 ,有30余间,为寺僧聚纳之处。庙门高1.4丈,明代举人、永春颜廷渠题寺匾“凤山览胜”。门内一巨石,山峭卓立,状若云鬟,昔人喻为凤髻。门外列砖为庭,曲磴层阶穿数而出。

雪峰寺

雪峰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曾为福建省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

历史:1123年

宗教:佛教  

地址:南安康美杨梅山

介绍:雄伟峻峭的杨梅山山脉,来自高耸云天的蓬华天柱峰,矗立在南安市康美、洪濑、梅山三镇交界处,横亘若屏,攒列似笋。山中树木葱郁,古木参天,山泉清冽,花香鸟语,风光壮丽。雪峰禅寺座落在杨梅山中东南坡大山凹。从山麓康美镇梅元村公路驱车上山至寺前山门三公里,再从山门走过三、四百米的林荫大道,抬头仰望,高低错落、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的雪峰寺建筑群,赫然在目,梵宇上空,可见层峦叠嶂,丛丛绿树如伞,云烟缭绕。沿放生池东侧缓步径,登上石阶小路进入寺中第一大殿,回望山下,晋江东溪环流而过。溪流南面一片沃野,沃野层头几道淡淡的山峦,高低起伏颠连天边。南宋大儒朱熹的书法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阔,江山常在章中看”形象地概括了雪峰寺的山川形胜。

灵应寺

灵应风景旅游区位于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玳瑁山,灵应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史传佳话:"灵应签、仙公梦、灵应出茶叶、仙公出米石。"它座落在南安市洪梅镇六都的玳瑁山南麓。

历史:1113年

宗教:历史

地址:南安市东北部洪梅镇境玳瑁山南麓

介绍:灵应寺经历代多次修葺扩建,至今规模壮观,气势宏伟,有真身殿、天王殿、钟鼓楼、弘一大师纪念堂、敬坛、大雄宝殿、观音阁、五百罗汉长廊、一尊高达二十五点七米慈祥端庄的花岗岩观音雕像矗立在观音广场的制高点。雕像石塔、放生池、流水瀑布、亭阁小榭、栏杆花木、山门曲径,盘山水泥公路宛延曲折,错落其间,整个寺区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具有极高的参观旅游价值,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

云山寺

云山寺俗称南安“五大山头”之一的朝天山,又名凌云山,其前身叫慈济宫,原址在今寺前下方,建于宋代。祀奉威武英烈惠泽尊王叶森。

历史:800多年

宗教:道教

地址:位于眉山乡的高田村与天山村交界处

介绍: 俗称南安“五大山头”之一的朝天山,又名凌云山:位于眉山乡的高田村与天山村交界处,海拔990余米。云山寺就座落在朝天山的烟墩峰下东北山麓,祀奉威武英烈惠泽尊王叶森。云山寺前身叫慈济宫,原址在今寺前下方,建于宋代。 

西华岩寺

西华岩又名净觉莲寺,位於泉州南安市丰州镇九峰山西华村。九峰山地处清源山风景区与九日山交接山脉之中。东距清源山5公里,距泉州市区8公里。西华岩寺始建于唐末时期,是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寺院之一。

历史:10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南安市丰州镇九峰山西华村

介绍:九峰山地处清源山风景区与九日山交接山脉之中,此间人杰地灵,山川灵秀,历来骚人墨客达官贵人,隐士高僧游憩至此,赞叹不绝,称为人间仙景佛门胜地。

昭惠庙

昭惠庙 昭惠庙也称海神庙,始建于宋嘉佑三年(1060年)春

历史:957年    

宗教:道教    

地址:南安英都乐山

介绍:昭惠庙也称海神庙,正式称呼来源于宋朝,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及民间传说,千余年前,在乐山,有一名白发老叟隐于古道边卖粥。这位老叟就是蜀人李元溥,唐代进士,为躲避战祸,他隐居于此,并羽化成仙,李元溥由此被视为乐山山神,为此,人们建庙祭祀他。

南无禅寺

南无禅寺 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佛堪称圣惟西有,寺可忝禅号南无”,故名“南无禅寺”。

历史:1286年

宗教:佛教

地址:南安市洪濑镇都心村塔山东侧的麒麟山麓

慧泉寺

慧泉寺位于南安杨梅山,是一座久负盛名的佛教名山,千年古刹雪峰寺便屹立山中。据说,鼎盛时期杨梅山有18座寺庙,而历史最悠久的,目前尚残存的当推始建于唐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距雪峰寺1公里许的慧泉寺。

历史:1120年

宗教:佛教

地址:位于南安康美镇杨梅山

惠  安

青山宫

“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宫即“灵安王庙”,是为道教宫观,青山王祖庙,供奉着五代人物神——张悃。它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龙海的慈济宫一起闻名遐迩,被同称为“闽中三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

历史:1041年

宗教:道教

地址: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青山村以北500米处的青山南麓

介绍:青山宫位于惠安县东南沿海山霞镇青山村以北500米处的青山南麓,山处海滨地势峭拔、层峦叠翠、林木苍郁。青山宫即“灵安王庙”,是为道教宫观,青山王祖庙,供奉着五代人物神——张悃。它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龙海的慈济宫一起闻名遐迩,被同称为“闽中三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宫祀唐五代闽将张悃,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封“灵惠侯”,赐额“诚应”;景炎年间(1276~1278年)晋封“灵安王”,赐额“敕封灵安王庙”, 清·嘉庆《惠安县志·卷3》载:“旧传初置县时,陈震卜地螺山之阳,迁五代时灵安王张悃坟于青山,今邑即其地也。”青山宫背靠青山,面对浩海,有青山虎穴、羊屿浮练、烛山晨照、古军事地形诸胜,整体规模较大,是旅游、景仰的圣地。

平山寺

千年古刹平山寺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城北郊东平山小坪顶,始建于916年(后梁贞明二年)

历史:1101年

宗教:佛教

地址:福建省惠安县城北郊东平山小坪顶

介绍:寺院规制恢弘壮观,寺北侧存有元代石塔一座及如幻禅师题写的“观潮”手迹,足可珍贵。山中还有小亭、隧道、天然石雕点缀其间,使这里兼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特色,融名刹与旅游胜地于一体。

云盖寺

云盖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六四一年),缘因该寺的上空长聚祥云,故名“云盖寺”。

历史:1376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惠安县洛阳镇堂头村的安峰山巅

净峰寺

净峰寺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建成于唐咸通3(公元861 年),净峰寺又名净山、尖山、钱山,海拔97、5米。由观音殿、李仙祠、文昌祠、三宝殿等组成系列建筑群体。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 净峰寺就坐落在净峰山上,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历史:1156年

宗教:佛教

地址: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净峰镇净峰山  

科山寺

科山寺,又名科峰寺,位于惠安县城西郊的科山顶峰。始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年),后废。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道士陈静怀重建惠安科山寺,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1978年以来不断复修、重建,范围扩展到15000多平方米,寺内外的园艺、景点大有增辟,面貌为之一新。1994年,惠籍旅星侨胞杨松年先生捐献巨资,又新建双檐歇山式大雄宝殿和三檐亭阁式的大悲殿,巍峨壮观。

历史:931年

宗教:佛教

地址:惠安县城西郊的科山顶峰

介绍:科山寺,在惠安县城西郊,山上有庄先生(庄应祯)祠、刘望海祠,山麓建治山治水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古时多骚人墨客登临。南宋嘉熙间知县郑清子凿“登科山”三个字于摩崖上,遂改名科山。现辟为文化风景区。山上不仅有许多巧夺天工的惠女石雕、狮雕及各种形态的石雕,另外也添置了娱乐休闲的设施,一座座个性鲜活的石雕充分展示了惠安古城文化的神韵和内涵。在山林中放纵嬉戏,这里的秀丽、宁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古刹晨钟,白云满地,万树浮在云海里,嵌在蓝沁沁的天穹中的星星还在飞跑……这是一幅有着优美旋律的图画,其声息、动态,仿佛可闻可见。明朝黄吾野在他的《七夕刘明府邀游登科岩》中这样描写科山:“三伏空岩薄暮寒,凭虚双眼落檐端。江云不散清秋影,河鼓应怜此夜欢。月落峰阴生风席,风口海色上衣冠。伊谁堂上琴声沏,却有闲情问考磬。”描绘了科山美丽的夜景,牛朗和织女的欢会,诗境闲适而孤寂,我不曾领略科山的夜景,孰不知还另有一番情趣,从诗中能感受几分。在登山道旁的岩石上一首无题诗上有这么一句:“海门潮上连天碧,岚岫烟浮拥悬青。”

安  溪

清水岩

清水岩位于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城关西北16公里处的蓬莱山。景区总面积11.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63米,是一处以清水岩寺为主体,以清水祖师文化为特色,融宗教朝圣、生态旅游、民俗展示、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清水岩高峰,海拔767米,岩宇在500米处依山而建,背靠狮形龙脉,三峰文笔拱峙 ,面临深壑,远处蓬莱盆山环合,登巅远眺,殿宇崔嵬,山水厅秀,风景幽雅,常在茫 茫雾海行云之中,美如“蓬莱仙境”而蜚声海内处。

历史:934年历史   

宗教:佛教

地址:安溪蓬莱镇蓬莱山

介绍:清水岩,钟灵毓秀,宛如天仙,自古至今是朝圣、旅游的洞天福地。这里山水景观绚丽多姿,文物古迹资源丰富。岩石嶙峋,千姿万象,如狮如虎,似人似物,无不神肖神似;云雾婀娜,妙趣横生,时而来去匆匆,时而含情脉脉。名胜古迹,古建筑,摩崖石刻,与山名山势甚相契合;幽亭曲榭,因朝圣揽胜而立;古今诗联,意蕴浓郁。现存的文物古迹有66处,其中宋代有29处,元代的1处,明代的8处,清代的5处,已湮没的16处,风物景观23处。

旧志记载:“清水名山,发源于西北,逶迤而南,至竹塔一耸,跌下蜂腰,曰彭格,突兀峻绝。分为两翼,左翼至凹峰草店,右翼展于东偏祈雨坪。当中为大师绀室。由西南转东北,形如狻猊播弄碧空。殿内有大孔曰‘狮喉’,殿下两阶曰‘狮唇’。觉路为带,觉亭为毬,西凉伎所作皆肖。”岩寺始建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原名张岩山,因岩上岩石壁立、泉水清洌,风景秀丽,于元祐七年(1093)改名为清水岩。

城隍庙

安溪城隍庙是福建省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庙中供奉清溪显佑伯主,俗称城隍伯主。并祀城隍夫人,俗称城隍妈。庙宇原建于县治东(城关富民街安溪县实验小学内),今有旧庙与新庙各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富丽堂皇,香火四时鼎盛,在闽台及东南亚等地均有较大影响。

历史:1061年

宗教:道教 

地址:安溪城关富民街安溪县实验小学内

介绍:一千多年来,安溪城隍庙历尽沧桑,几经修葺,几经重建,几经迁址,现存建筑为清初遗物。

安溪文庙

安溪文庙,俗称孔庙,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城南隅(今大同路东侧),始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为清初重建之遗物。2006年6月,安溪文庙被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1016年

宗教:儒教

地址:位于福建省安溪县城南隅(今大同路东侧)

介绍:绍兴十二年(1142年),县令杨干迁学于今址。历代是崇祀孔子的地方,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闽”之誉。安溪文庙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文庙,为江南现存建筑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它对研究孔子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都是难得的实物资料。

慈恩禅寺

慈恩禅寺,又叫慈恩院,始建于宋朝建隆四年(963年)。

历史:1054年

宗教:佛教

地址:安溪福建省安溪县安溪县中心 

东岳寺

东岳寺,原名东岳行宫,又称东岳庙。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凤山山麓,始建于唐末至宋初期间。初为道观,奉祀岳帝。清末民初,又供奉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成为道佛合一的寺院。现存主体建筑为清代康、乾年间的遗物。1985年10月21日,东岳寺被安溪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东岳寺所在的凤山风景旅游区,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历史:1000多年

宗教:道教、佛教

地址:安溪县凤城北郊的凤山山麓

介绍:东岳寺景色幽雅,北背凤山,南面清溪,笔架三峰拱秀。俯览城郭,烟火云蒸;仰观山峰,晨夕霞蔚。由于东岳寺地处凤山胜境,古来多有名人涉足于此,留下诸多题咏和文物古迹,现寺中乃悬挂有明书法家张瑞图亲题“凤麓古刹”、“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到此标题“凤麓春阴”,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

灵护庙

安溪灵护庙又称尪公庙,是隋朝河南灾民“因洪公”、“因洪婆”南下于此建的。

历史:10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安溪县龙门镇溪内村

威镇庙

威镇庙,威镇庙又名濠内庙。庙宇始建于宋朝,重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此庙系两进建筑,主体呈重檐歇山式,宽深各三间。

历史:1000多年

宗教:道教、佛教

地址:安溪金谷镇河美村与尚芸村交界处的蛇仑山麓

介绍:屋顶两边上下有十四根飞檐翘脊,耸峙挺拔;厅口有对“四龙朝八凤”的青石柱。厅中有两根人物浮雕石柱,左柱雕着陈三骑马漫游,五娘倚窗探头窥望等情节的“陈三五娘”图。右柱刻着“八仙朝国老”的造型图。庙口有对御联:“大而化之谓圣,众所归焉曰王”。传说是郭太子为皇太后治病禅效,宋皇帝除“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广泽尊王”外,并赐此御联。庙的正厅供奉广泽尊王。庙厅正上方的大横匾写着“圣王殿”三大字。自古以来这里吸引着许多闽南各地及省内外的香客游人。近年来,不少海外侨胞、台胞,出慕名前往观光旅游,是闽南著名的浏览胜地。

永  春

百丈岩

百丈岩 位于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境内的白鹳山脉南端。马寺供奉的马氏仙姑是闽南罕见的肉身佛     始建于公元963年初秋

历史:1054年历史

宗教:佛教

地址: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  

介绍:百丈岩,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蓬壶镇境内的白鹳山脉南端。山峰称马德山,峰巅的寺庙俗称马氏、马寺。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烛火,因而亦称百丈岩。它地理位置独特,山势险峻,登临俯察,有如九天揽胜。放眼远眺,村烟点点,桃溪蜿蜒,令人心旷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誉,因其一峰独耸。主要景点有百丈梯田、千年古柏、慈峰毓秀、向天烛、掏蜜洞、公主殿、中殿、前殿、揽胜亭台及蜡像馆等。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志士英豪慕名而至,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清朝宰相李光地、名将施琅,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等登临揽胜探幽。施琅赋诗曰:“真个凌云惟咫尺,不知何代隐三仙。”

西峰寺

西峰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湖洋镇齐云峰下,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公元860年-874年),是闽南一带闻名的千年古刹。

历史:1157年

宗教:佛教

地址:永春县湖洋镇齐云峰下

介绍:西峰寺位于永春县湖洋镇西峰山下,地处群山环抱之中。齐云峰山脉由北逶迤而来,三起三伏,直下西峰山,再起伏呈狮状,左虎、右象、南伏豹围环西峰天池。正是南山豹变,北岭龙吟,狮蹲虎踞,秀水灵光,必定人文荟萃,蟾宫折桂,雁塔题名。 

云峰岩

云峰岩初名为大山庵,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由明进士李一昆易名云峰岩。邑志载:“峰高承云,故名云峰”。该岩处于云天林海之中,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密林,而长年不见一片落叶,世人称之为“风炉穴”。它建于宋政和四年,庙内崇奉武功祖师。武功祖师俗姓功、讳一道,号法真,祖籍陕西省武功县,生于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18岁入闽桃源(永春)普济寺,投拜音净法师。政和四年21岁的他回到东平许坂,为人耕田放羊,其后做了甚多善事。清道光知州在云峰岩石碑载文道:“惠济黔黎,御大宸,捍大患,有功德于民”。法真圆寂后,民众即修庙供奉。

历史:903年

宗教:佛教

地址:福建省永春县东平镇云峰岩

介绍:整个云峰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万木环抱,风光旖旎。闲步探幽,硕大的武功石、显化石、元头虾坑、咸芸坪均可让人一饱眼福,而修建于宋代的古代栈道一九弯十八曲石阶,更是可使人顿生诗意,感慨沧桑变化。

云峰岩旅游区总占地面积50多亩,云峰岩除主殿外,尚有护驾宫、土地庙、风景亭、观音山、显化石、无头虾坑、九弯十八曲石阶、一雨亭、二雨亭、三雨亭等景观,还建有钟鼓楼、放生池、笑佛迎宾园、十八罗汉景、怡情轩、膳房及雄伟山门等,现已建设一座2200平方米的云峰岩宾馆。历经几代人数次修缮,云峰岩日臻完好。最近,侨亲又捐资兴建霞峰水泥路,将为海内外游客朝圣、观光提供便捷的通道。

德  化

香林寺

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香林寺,原名湖山寺,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僧守珍建寺于湖山毗邻。

历史:1062年

宗教:佛教

地址:德化涌溪河畔葛坑镇湖头村   

介绍:香林寺位于德化戴云山和九仙山之间的涌溪河畔葛坑镇湖头村。寺院砌筑石墙形成围绕,分三路布局,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3.7亩。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楼阁斋房环列于东西两则,共有130多间建筑,总建筑面积达9120平方米,为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

戴云寺

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戴云寺,是德化县境内历史最早的一座古寺,也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寺之一。戴云寺乃闽中地区规模较大且年代悠久的名刹之一,也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寺之一    

历史:1109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德化戴云寺南麓

介绍:戴云寺,是德化县境内历史最早的一座古寺,也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

古寺之一,在闽台两地和海外香火远播,信徒众多,1961年被列为德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远离人间烟火,环境清幽,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戴云山顶白云齐,透顶方知世界低;异草奇花人不识,一池分作九条溪。人间漫说上天梯,万转千回总是迷;曾似老人岩上坐,清风明月与心齐。”

身在寺中,观云雾,听松涛,说山水,悟禅理,看风从禅房窗台上轻轻吹过。窗外有远黛,有薄岚,是山光,是虚幻;淘洗着风尘也淘洗着心灵,心灵便也超尘脱俗起来。

龙湖寺

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龙湖寺,由林自超创建于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戊午年间,是是闽台众多三代祖师寺庙的发祥地。

历史:800多年   

宗教:佛教

地址:泉州市德化县美湖乡上漈村西北部龙湖山

介绍:龙湖寺,由林自超创建于宋庆元四年(公元1198年)戊午年间,是德化四大名刹之一,也是闽台众多三代祖师寺庙的发祥地。龙湖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美湖乡上漈村西北部的龙湖山(古名太湖山,又名金碧峰),海拨1350米,山顶平凹如船,四山环绕,旁有十二峰罗列,古木参天,绿茵遍地,风景幽雅。凹处有池阁数丈,一碧如镜,景幽太空,名叫青草湖。湖外转北处,有一泉水,从石涧流注,点滴如珠,春不盈冬不竭,名为碧水池,寺庙就建在金峰碧水之中。

相传僧人林自超,宋绍定三年(1230年),梦见“异人”引他到泰湖山,事后寻览到龙湖山(即太湖山),见古木流泉,令人有超凡飘逸之感,乃登山创建龙湖寺。

程田寺

德化四大名古寺之一:程田寺,五代后唐间(923—936)建寺

历史:1094年

宗教:佛教  

地址:德化县城东薜萝峰下现德化县陶瓷机械厂内

介绍:五代后唐间,高僧行端修真趺逝于此,里人程国知献田地建寺祀奉,故名。宋天禧年间(1017—1021)敕封寺名匾额。清康熙间僧三檀主持重建,后陆续进行维修。

该寺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回廊、厢房和栖莲室等建筑群组成。天王殿有四大金刚。大雄宝殿塑有佛祖释迦牟尼等金身。明洪武十六年(1383)曾在此设僧会司,管理宗教事务。抗战期间,大雄宝殿充作盐仓,1939—1943年在西厢房创办凤林慈儿院。1939年9月20日后殿被日机炸毁,但大雄宝殿保存较完好。

西天寺

西天寺,始建于唐末宋初。

历史:1000多年历史

宗教:佛教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祖厝村   

介绍:德化西天寺是德化四大名寺之一,位于德化县浔中镇祖厝村的高山上,海拔900米,据说该寺宋代就有,说明历史悠久。寺庙香火旺盛,游客众多。

酷热天气时,你如果想去避暑休闲,那就去西天寺,寺庙周围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山高林密,确实是烧香拜佛、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德化佛寺林立,尤以香林寺、戴云寺、龙湖寺、程田寺这四大名寺最为著名,号称闽中四大古刹。还有:九仙山寺,凤池庵、圆智庵、笔架仙公寺.....等!

注: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文章来源:镜子  泉州厝边头尾

2018年6月4日更新

 

 

 

 

 

古泉州历史遗蹟

 

  古泉州(刺桐)史迹,是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产生并留存至今的一系列文化遗产,分布于以今天泉州城区为核心的泉州湾地区,包括16个遗产点,具有鲜明的海上贸易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特征,见证了“刺桐”这座古代东方大港的地位、奉献和风韵。

  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个遗产点,有底蕴也有“颜值”,这一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遗产点最新高“颜值”照片,一起来感受其中的风韵与内涵吧。

  开元寺

  开元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宋元时期(13-14世纪)奠定格局,历经修葺,至今保存有盛唐以后大型佛寺在主佛殿前另建东西塔院的典型布局。

 

 

 

 

 

 

 

 

元妙观

  俗称“天公观”,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初曰白云庙,是道教传入泉州后所建的第一座道观,也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泉州历史最悠久古老的寺庙,接近2000年历史。

 

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素有“闽南甲刹”之称。

崇福寺

  泉州崇福寺——寺中有塔七层四丈,上有浮雕,略有倾斜,初名千佛庵,后改名崇胜寺、与开元寺、承天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有应庚塔、千人鼎、大洪钟崇福寺“镇山三宝”。“崇福晚钟”为泉州八景之一。崇福寺始建于北宋建隆元年至建隆四年(960~963年),

 

关帝庙

  关帝庙,俗称涂门关帝庙(通淮关岳庙),主祀关羽,民国三年 (1914年)增祀岳飞,故改现名。是祭祀文(孔子)武(关羽)圣的著名古迹,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是泉南著名古迹和道教庙宇  

万寿塔

  万寿塔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万寿塔依借山势,北依古刺桐港、南眺重洋,作为商船出入泉州湾的主要航标,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活动的繁荣。

 

 

六胜塔

  六胜塔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六胜塔位于泉州湾东南岸出海口岬角前端的金钗山上。

  作为泉州湾航道的主要航标塔,六胜塔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见证了泉州航海设施建设的成就、航海技术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盛。

 

 

 

 

安海五里桥

  五里桥俗称“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始建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经13年建成。为花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桥,是我国古代首屈一指的长桥,素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桥墩361个,桥面宽3-3.8米,桥板长度5-11米不等,最重达25吨,两侧有石护栏;桥上有亭5座:桥东“超然亭”,桥西“海潮庵”,桥中“泗水亭”,两头各设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称“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

 

 

龙山寺

  “龙山寺”位于晋江市安海镇镇北龙山之麓,故名龙山寺,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系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142座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1]也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皇泰年间(618-619),初名普现寺,又名天竺寺,俗称观音殿。安海龙山寺是台湾四百多所龙山寺的祖庙。

 

江口码头

  江口码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江口码头位于泉州江海交汇处的法石港区,含文兴码头、美山码头等系列码头,内航沿江进城,外可扬帆出海,始建于宋代(10-13世纪),历代沿用,屡有修缮。

  江口码头作为古泉州重要内港——法石港所留存的两处沿江商业码头,是宋元泉州海外交通和贸易繁荣的重要见证。

 

 

 

石湖码头

  石湖码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

  古刺桐港出海口和晋江两岸为适应贸易运输的需要,曾布设一系列大小码头,石湖码头作为宋元泉州外港码头之一,与位于江口的诸多内港码头一起,构成了古泉州港完整的码头设施体系, 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的重要遗存和历史见证。

 

 

 

 

 

 洛阳桥

  洛阳桥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洛阳桥原称“万安桥”,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为中国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造桥时首创的“筏型基础” “浮梁架运” “养蛎固基”代表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造桥技术,处于世界前列,是中国桥梁史的一个高峰。

  洛阳桥与古刺桐港系列码头、航标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航海交通设施体系,是宋元时期泉州海洋交通设施发达、海洋贸易活动繁盛的历史见证。

 

 

 

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府文庙位于古泉州城中心,庙学合一,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

  泉州府文庙规模为东南七省之冠,体现了泉州作为“文献之邦”、“海滨邹鲁”的深厚积淀,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具代表性的文化坐标。

 

 

 

 

老君岩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老君岩造像位于泉州的母亲山清源山西峰下,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宋代(10-13世纪)道教石造像。

  老君岩造像是泉州海外贸易兴盛而带来地方经济繁荣的产物,显示了当时泉州道教盛行、民间信仰多元化和儒、道、释并存的社会意识。也向世人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

 

九日山祈风石刻

  九日山祈风石刻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古代帆船出海凭藉季风驱动,故每年夏冬两季,市舶司官员和地方官吏都会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向海神通远王祈求航海顺风的官方典礼,并摩崖刻石记盛。

  九日山祈风石刻记录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官员为商舶举行的彝典,体现了古代海外贸易管理制度的成熟,反映了顺应自然、独具特色的东方海洋文化,是古泉州刺桐港海外贸易繁盛的时代见证。

 

 

 

 

宿燕寺

  宿燕寺,宿燕寺是在前身宋代海岸寺废墟上建造的,地形似“燕子归巢”,故名。舍利塔 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

少林寺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

东岳庙

  泉州东岳行宫又称泉州东岳庙,与泉州少林寺仅一墙之隔。东岳宫是泉州古城五岳之一(东岳凤山,西岳龙山,南岳溜石山,北岳狮山,中岳云山)。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奉祀青帝(即东岳大帝)等。

真武庙

  真武庙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庙东邻古刺桐港法石港区域江口码头,位于晋江入海口的石头山上,始建于北宋乾德五年至开宝六年间(967-973年),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庙宇。

  真武庙作为泉州海神信仰的重要遗存,生动展现了宋代泉州港繁荣时期独特的海洋观和海神信仰。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天后宫是祭祀妈祖的庙宇。

  泉州天后宫见证了中国东南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自宋元以来,泉州和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文化往来,“凡使海外,率皆制祭”,春秋两祀,成为国家彝典。随着泉州民众不断的海外移民和海外贸易活动,发祥于泉州的天后信仰也在世界传播,成为妈祖信仰最为重要的传播中心之一。

 

德济门遗址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宋代(10-13世纪),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城南紧邻晋江,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外商云集的地段,泉州城因应经济发展形势南扩,沿江岸设城垣,兴建德济门。

  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刺桐)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物质空间见证,诠释了宋元时期海外交通和贸易对泉州城市格局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金交椅山窑址属磁灶窑系,位于晋江南岸丘陵地带,瓷土丰富,毗邻梅溪,制瓷及运输条件得天独厚。窑场始建于唐末五代(10世纪),兴盛于宋代(10-13世纪)。

  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作为宋元时期泉州生产外销瓷的重要窑址,是该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空前兴盛的生动例证。

 

 

伊斯兰教圣墓

  伊斯兰教圣墓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安息着唐代武德年间(618-626年)通过海路来泉传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两位门徒“三贤”、“四贤”。

  泉州是伊斯兰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这里至今仍然生活着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后裔,保留着浓郁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和众多史迹。圣墓是伊斯兰文化在泉州的传播和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实物见证。

 

 

 

清净寺

  清净寺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又名“圣友寺”(阿拉伯语译为“艾苏哈卜大寺”),现存有石构门楼、奉天坛等建筑,呈现鲜明的西亚伊斯兰教寺院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遗址之一,清净寺见证了10至14世纪泉州海洋交通繁荣、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历史,充分反映了当时泉州与阿拉伯地区密切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草庵寺

  草庵寺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也是世界现仅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始于宋绍兴年间。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作为世界仅存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是摩尼教在中国传播的珍贵物证,是宋元时期泉州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重要见证。

 

 

 

青莲寺

  青莲寺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初名观音寺,这是一座千年古寺,名叫青莲寺,是一处不可不去的佛门圣地。

北石文兴宫

  北石文兴宫是泉郡北石帝君行宫、泉郡文兴三王府、文兴古码头及宋船遗址的统称。泉郡北石帝君行宫始建于宋末(1127年),是继泉州花巷花桥宫后,祭拜保生大帝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宫宇之一,宫中主祀保生大帝,配祀张巡武尊王、观音菩萨等,是多宗教完美融合的宗教场所,是泉州做为世界宗教文化博物馆的特色代表之一。

海印寺

  东海石头街,一个即将消失的海丝地名

仙公山

  仙公山,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儒释道圣地,佛、道、儒“三教”并存,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华林寺

灵源寺

  灵源寺位于灵源山,唐时称为太平山、是为泉南一座名山。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来庵隐居的道士蔡明浚与寺僧守净共同扩建。

南天寺

  南天寺始建于宋·嘉定九年(1216年),初号石佛岩,亦名大石佛寺。

紫竹寺

  紫竹寺位于晋江罗山华表山麓,距草庵只两公里之遥。相传始建于隋朝

石鼓庙

  石鼓庙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山有石圆而薄,架在石上,扣之铿然有声,因名石鼓。后又供奉吴真人(吴夲)、仁福王(陈益)、顺正大王,以顺正大王香火最旺。

水心禅寺

竺云禅寺

 

虎岫禅寺

  虎岫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位于福建石狮宝盖山东麓   

白莲寺

  千年古刹——水头鹄岭白莲寺为南唐评事林光所建,地处福建古官道之旁,始建于隋唐,供奉观音菩萨

 

一片寺

  一片寺 始建于公元618年(隋末唐初),寺为一片巨石盖顶,故名一片寺,又名片瓦岩。

凤山寺

  凤山寺,原名郭山庙,又名将军庙、威镇庙,,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 

雪峰寺

  南安雪峰禅寺,又称小雪峰,坐落于南安康美杨梅山,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曾为福建省佛教协会会址所在地。南宋淳佑癸卯年(1243年),樗拙和尚慕真觉之道,依山筑庵,上安诸佛菩萨,下列祖师。再经历代扩修,遂成丛林,取名小雪峰寺,以别于闽侯雪峰寺,后人简称雪峰禅寺。2014年11月29日,福建南安雪峰禅寺建寺1120周年庆典系列法会于雪峰禅寺隆重举行。

灵应寺

  灵应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灵应寺又名灵应岩。创建于唐末天祐年间(904年)

 

云山寺

  云山寺俗称南安“五大山头”之一的朝天山,又名凌云山,其前身叫慈济宫,原址在今寺前下方,建于宋代。祀奉威武英烈惠泽尊王叶森。

 

西华岩寺

  西华岩寺又名净觉莲寺,始建于唐末时期。九峰山地处清源山风景区与九日山交接山脉之中。西华岩寺始建于唐末时期  

昭惠庙

  昭惠庙 昭惠庙也称海神庙,始建于宋嘉佑三年(1060年)春

南无禅寺

  南无禅寺 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31—741年)。“佛堪称圣惟西有,寺可忝禅号南无”,故名“南无禅寺”。

 

慧泉寺

  慧泉寺位于南安杨梅山,是一座久负盛名的佛教名山,千年古刹雪峰寺便屹立山中。据说,鼎盛时期杨梅山有18座寺庙,而历史最悠久的,目前尚残存的当推始建于唐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距雪峰寺1公里许的慧泉寺。

 青山宫

   “未有惠安,先有青山”青山宫即“灵安王庙”,是为道教宫观,青山王祖庙,供奉着五代人物神——张悃。它与湄洲岛上的天妃宫、龙海的慈济宫一起闻名遐迩,被同称为“闽中三宫”。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

平山寺

 千年古刹平山寺坐落于,始建于916年(后梁贞明二年)

云盖寺

  云盖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六四一年),缘因该寺的上空长聚祥云,故名“云盖寺”。

 净峰寺

  净峰寺建成于唐咸通3(公元861 年),净峰寺又名净山,弘一法师曾在此研究佛学。 净峰寺就坐落在净峰山上,是惠安县数座唐建寺庙中唯一延续至今没被废没的千年古刹。 

 

 图片来源:市申遗办

编辑:傅心玫

文章来源:泉州网 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

2017年9月2日更新

 

 

 

 

一两千年来,寺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本期导读:皈依是要让我们认识到,把握人活这一世的一个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去成佛、成菩萨、成圣人。本期推出“皈依之路”系列之十《皈依的目的和意义》,探讨皈依怎么跟成佛联系在一起,培养我们内心的一种力量,一种善的力量。

 

  佛言祖语:今日无等尊,是我久所求。已观察己行,心已正思惟。——《佛说长阿含经》卷十

  学诚法师法语:怎么来培养,怎么来成就自己内心当中这种善的力量?在寺庙里边,它就有这种方法,一两千年来都是这么帮助大家,成就大家,提策大家这种善的心,善的一种力量。

  文章:一两千年来,寺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所以我们皈依,就要让我们认识到,要把握到,人活这一世的一个意义。皈依就要让我们明白,皈依以后的目的,就为了让我们去成佛,成菩萨,成圣人。皈依就是要让我们非常清楚,要成贤,成圣,成佛。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做,以后应该怎么努力,应该怎么来用功,这个路应该怎么走,这些都是比较具体的,也是比较重要的。

  那么照着我们寺庙里引导的这个思路,这种模式,根据这些经典我们平心静气,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认认真真学,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人就进步了,变化了。就跟这个山一样,过去都是光秃秃的,这几年我们住在这里,这个山和树木都是越来越茂盛,它都是变化的,它不知不觉在变化了。人的思想的境界,也都是不知不觉在变化。

 

  人的心境就决定了人的处境,人的心态就决定了人的状态,人的思路就决定了人的出路。你以后的出路好不好,就是你的思路好不好,你的处境好不好,就说你的心境好不好,你的状态好不好,就是你的心态好不好。

  学佛就要养成一个,很好的心境,很好的心态,很好的一个思路,很好的一个内心这样的起心动念,都是正知正见,都是善良。所以学佛法,它归根究底就是培养我们内心的一种力量,善的力量。我们很多事情做不好,就是缺乏善的力量,我们很多事情不能持续地做,就说明说这种善的力量不足。

  怎么来培养,怎么来成就自己内心当中这种善的力量?在寺庙里边,它就有这种方法,一两千年来都是这么帮助大家,成就大家,提策大家这种善的心,善的一种力量。今天在皈依前面,也就是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一个讲解,就是我们皈依学佛法的一个意义和目的。(4)(完)

  ——摘自学诚法师2010年5月北京龙泉寺开示《皈依的目的和意义》 

   转自北京龙泉寺头条号

  2017年11月13日更新

 

 

 

  人的一生应该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物质上的,追求温饱。第二重是精神上的,希望有所愉悦,有所寄托。第三重是灵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还体现在一种献身精神上。

  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是卡耐基,他有一句话对你的震动很大: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朱熹联赞泉州人

 

 

  朱熹联赞泉州人

  ——朱熹三对楹联的解读

  福建  泉州  陈立献

        朱熹(1130——1200)字元晦, 号晦庵, 祖籍江西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生于福建尤溪,1200卒于建阳县考亭。黄干《朱子行状》载:朱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九考,立朝四十日”,为宋代理学大家、教育家。曾任秘阁修撰等官职。一生从事教学活动:创办书院、讲学和著述。如创办寒泉精舍、武夷精舍,兴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学50余年。著述有《朱子大全》。绍兴二十一年(1151)任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主簿,多次来泉州讲学,游览名山胜迹,留下不少诗联。

  此地古称佛国;

  满街都是圣人。

        这是一副木制的楹联,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大开元寺的天王殿。相传为南宋朱熹撰书,久佚。如今我们看到的是1938年现代高僧、著名书法家弘一法师补书。

        上联是写实。泉州素有“闽南佛国”之称,这里民间是神佛不分。此地有多少佛呢?自西晋太康九年(288年)泉州建第一座佛寺“延福寺”(址在九日山下)以来,至南宋时城内城外,大大小小的寺庙宫观,数以百计。“佛国”不但过去是,而今太平盛世,亦毫无夸张之说。民间信仰诸神佛,林林总总上百种,祈求还愿,十分鼎盛,香火轰轰烈烈。

        下联写泉州英才辈出,也赞泉州人胸怀开阔。泉州自唐欧阳詹至清朝未年科举废除约700年间,共出状元10人,进士2305人,人才辈出。说泉州“满街都是圣人”实不为过。朱熹在泉州府所属各县书院讲学,帮助创建许多书院。培养众多信徒。在泉完成《四书集注》《周易本义》。泉州是朱子学的发祥地。这里读书人多,受儒家道德教化的文明程度高。素有“海滨邹鲁”之称。“圣人”,有两层意义;其一,《史记·礼书》:“圣人者,道之极也。”“圣人”,指品学修养、出类拔萃的人。泉州道德高尚、才高学博的人多;唐有欧阳詹。宋时,泉州人应试中举、“登龙门”者不少;而入阁为官、位居宰辅,高冠博带,经邦论道之才者,也不断涌现。北宋有三朝元老、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军火大家曾公亮;被朱熹赞为“始终一节,出入五朝”的宰相科学家苏颂;营造洛阳桥的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北宋政治改革家吕惠卿等等。其二,李贽《答耿司寇》信中这样阐释:“圣人不责人之必能,(圣人从来不要求人十全十美,什么都能做),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下联赞扬泉州人胸襟开阔,高视阔步,能宽容大度接纳四方人,不苛求人完美无缺。唐、五代泉州已成为外国商人云集之地,“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那时侨居泉州的阿拉伯人已数以万计。

        联语对泉州人评价极高。泉州人受圣贤的称赞,就更自尊自爱了。缅怀历史,可激励今天。联语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妙哉也矣!

        朱熹题欧阳詹故居(在泉州市区西街甲第巷)联语:

  事业经邦,闽海贤才开气运

  文章华国,温陵甲第破天荒。

        欧阳詹(756—800年)字行周,生于晋江潘湖(今池店),后随母到南安高盖山(诗山镇),最后定居泉州城西街甲第巷。“事业”:功业,成就。闽海,指福建。“气运”:气数和命运。上联褒扬欧阳詹为八闽大地的俊彦,是闽人开创入朝经邦治国的先行者,为八闽士子扭转了气数和命运。欧阳詹任国子监四门学助教。44岁客死京都,韩愈为之写祭文《欧阳生哀辞》,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为其作传。理学大家朱熹也为其故居(在泉州市区西街甲第巷)撰联,对欧阳詹的才华赞扬备至。

        下联称赞欧阳詹的殿试文章文采裴然,是位出类拔萃的人才,使国家也为之觉得荣耀。“温陵”,泉州别名,唐已有之。“破天荒”,语出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书载:唐代时,荆州每年解送举人,赴京考进士,都考不中,当时,号为“天荒”,(天荒,从未开垦过的土地)。大中四年,荆州人刘悦考中了,人称“破天荒”。后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欧阳詹于唐贞元八年,“五试于礼部”,与韩愈等举子高中甲第进士,时称“龙虎榜”。欧阳詹是泉州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开科进士,也是八闽首位甲第进士,是名符其实的“破天荒”。

        联语结构对应,词性对品,节律对拍,诚佳构也。

        泉州孔庙明伦堂旧联,相传为朱熹撰。

  圣域津梁,理学渊源开石井;

   海滨邹鲁,诗书弦诵遍桐城

        圣域,指孔孟儒家学说。“理学”亦称道学。宋明儒家哲学思想。汉儒(主要是古文经学派)治经侧重名物训诂,即解释古书中字、词、句的意义。宋儒则多以阐释义理兼谈生命为主。“津梁”,渡口和桥梁。这里意为引导、传播。“渊源”,本谓水源,也泛指事物的本源。陈笃彬、苏黎明合著的《泉州古代书院》说:“南安‘石井书院(杨林书院)’是泉州最早创建的授徒讲学的书院之一”;又“是古代泉州冠以书院名称的私人读书之所之一。”朱熹多次到此讲学。泉州的理学,是从石井书院开启的。“邹鲁”,孟子生于邹国,孔子生于鲁国。旧时因用“邹鲁”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弦诵,弦,弦歌;诵,诵读。古代学校读诗,有用琴瑟等弦乐器配合歌唱的,有只有口诵而不用乐器的,后即用“弦诵”称学校教学。“桐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28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扩建泉州城,环城及巷陌、路旁,遍植刺桐树。那时泉州海外贸易兴盛,阿拉伯商人来泉经商,见处处有刺桐树,便称之为“刺桐城”。外国人亦沿袭此称谓。后人省称“桐城”。联语赞颂古代泉州书院繁荣,文教兴盛,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民风向学。今日,泉州已荣膺东亚文化之都,盖“渊源有自来”,朱子之学矣!

(此文刊载于《对联》2016年5期)

2017年8月6日更新

 

  泉州开元寺有一木刻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旁注云:“寺门旧有此联,朱文公撰,久佚,为补书之。戊寅春沙门一音书。“戊寅为一九三八年,一音即一代高僧弘一上人。 南安雪峰寺僧幻如在《瘦松集》中曾云:“闽南多胜刹,唐宋以来皆国王大臣为檀那,宅舍捐产,动以亿万计“。相传开元寺全盛时,有众数千,海内外硕德高僧,尝云集于此,故泉州素有“泉南佛国”之誉。这是上句“古称佛国”之由来。而自宋室南迁,全国政治中心转移,衣冠人物,萃于东南,泉州人才辈出,有宋一代,中进士的就有八百六十二句人,可见人文之盛。这是下“满街圣人”的根据。

 

 

 

 

五里卧波的长桥,有你想不到的技术流

 

从1138年到1152年,晋江安海到南安水头的海面上,建起了一座长达五华里的石桥——安平桥。

祖派,智渊,黄护,黄逸,赵令矜……无数有名字没名字的人,都为这座桥的建成贡献了心血和智慧。

长龙卧波

天下无桥长此桥

摄影:吴宝烨

也许你曾被安平桥“长龙卧波”的雄健征服

也许你曾为“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名号震撼

如果你还以为安平桥只有水面上“玉龙千尺天投虹”的样子令人惊叹,那你该来了解一下它暗藏着的那些让人赞叹的先进“技术流”!

睡木沉基和木桩基础

相辅相成

摄影:侯聪海

千百年来,安平桥虽然几有损毁,但如今仍以雄健的姿态屹立水面,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玄机”在桥基。

根据地层的不同,安平桥的桥基有别于洛阳桥全是石堤基础,而是采用睡木沉基、木桩基础及二者结合三种。

木桩基础

在基础两侧松木打桩—在木桩上桁架木头—固定成同字壳架—在上面垒筑墩石,搞定!

睡木沉基

水深泥烂地段,抛石易沉,采用此法。木头排放在海滩上—垒压上大石条—重量渐大,木头排沉至水底承重层—奠定桥基

就是因为桥基设计的科学,我们的安平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住了无数次强震和台风暴雨的冲击,其中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湾外八级地震的考验。

劳动人民的智慧

是无穷的

浮运架桥

当你走过安平桥,是否偶尔会停下脚步,想一想,在当时没有起重机等落后的生产条件下,人们是怎么把那一条条又重又长的石条架成桥梁的呢?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安平桥建设上,他们就采用了一种叫“浮运架桥”的方法:

利用海运把石头运到桥墩位置—涨潮时利用船随潮高将石条托起与桥墩对齐固定—落潮时石板随之下落安放在桥墩上—解开绑石板的绳索,把船开走

生物学与建筑学的

跨界融合

养蛎固基

在闽南,有一道菜,叫“蚵仔煎”,是很多人心中的最爱。

海蛎不仅可以吃,在安平桥桥基的保护上也起到了作用——让海蛎在桥基上酾石而生,形成安平桥牢固坚致的基础!

这种生物学与建筑学的跨界融合,真是要让人叹一声“666!”

因地制宜

三种桥墩

桥墩

安平桥横跨水心亭港、西姑港、水头港等港道,海底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因地制宜,安平桥光桥墩就有三种不同的形状,以应对不同的滩土地质和水流特点:

长方形墩

在水流较缓的地方,用的是长方形墩,四平八稳,给人踏实感。这是安平桥桥墩中数量最多的类型,有290座;

单尖船形墩

摄影:蔡秀笑

对水流一边急、一边缓的地段,设计的是单尖船型墩,水急的一侧尖形,水缓的一侧方形,全桥有44座这个类型的桥墩。

双尖船形墩

摄影:颜华圣

水流湍急且港面较宽的港道,设计的是双尖船形墩,可以削弱潮水对桥墩的冲击作用,让桥梁更安稳。全桥有26座这个类型的桥墩。

这样的“技术流” 

怪不得,我们的安平桥,可以屹立不倒千百年,斐声海内海外!

 文章来源:安平桥

2017年11月21日更新

 

 

 

 

 

 

一两百条闽南谚语俗语都在这了,保证有你从来没见过的。

 

1、江湖一支嘴,讲话胡累累。

2、树头站乎在,不惊树尾作风台。

3、龟笑鳖无尾,鳖笑龟粗皮;龟笑鳖无尾,鳖笑龟头短。

4.吃紧弄破碗!

5、打断手骨,巅倒勇。

6、少年袂晓想,吃老毋成样。

7、袂生牵拖厝边。

8、嘴唇一粒珠,讲话不认输。

9、有风不通驶尽帆。

 

闽南语~~~俗语:

01 问路靠嘴水,行路靠脚腿。  

02.两人没相嫌,糙米煮饭也会粘。  

03.众人一样心,黄土变成金,三人四样心,赚钱不够买灯心.  

04.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 

05.吃称饭(隔夜饭)也着看天时。  

06.有钱人惊死,无钱人惊无米。  

07.好某(妻)娶会着,恰好吃补药,  

08.嫁着臭头翁,有肉又有葱;嫁着跋缴(赌博)翁,规厝内空空。 

09. 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 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1.鸭母装金原扁嘴。(丑的事物再掩饰仍是丑)  

12.自己屁股无肉,怨人脚肚生肉。           (讥自己瘦却嫌人胖)  

13.叫猪叫狗,不如自己走。    (喻求人不如求己)  

14.无彼种屁股,唔通吃彼种泻药。  (喻没那种本领,勿做那种事) 

15.厝内无猫,老鼠跷脚。(群龙无首,一切无序)  

16.惊七月半水,无惊七月半鬼。(七月半前后常闹水灾)

17.一时想无到,终身苦到老。(一失足成千古恨)  

18..佛靠扛,人靠装。(菩萨靠人抬才显灵,人靠装扮才好看) 

19.猪仔贪别人槽。(自己的不吃,专门贪吃别人的)  

20.十嘴九脚川。(脚川:屁股)指七嘴八舌吵闹不休,意见无法统一。 

21.无空寻缝。(意喻无事生非或有意刁难。)  

22.老鼠共猫做生日。(意喻所做的事并非真心实意。)  

23.娶某时,生仔运。(娶某:娶妻。意喻人处于好运气的时期。)  

24.人咧衰,放屁弹死鸡。(意喻人运气不好时,做任何事情又再招来不幸。) 

25.一个剃头,一个板耳。(意喻一个人可以办成的事用了两个人。) 

26.鸭仔落水身就浮。(意喻身临其境就会适应。)  

27.瘦瘦水牛三担骨(意喻有真本事的人在任何条件环境下也能作用) 

28.吃米不知米价。(意喻只知享福而不事生计。) 

29.半桶屎起类摇。(意喻一知半解或功夫不深的人却夸夸其谈显示自己有才华) 

30.有偌大的脚,穿偌大的鞋。(意喻事物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31.牛牵到北京也是牛----指歹性地(坏脾气) 

32.一日北风三日雨,三日北风无水戽。 

33.一圆打四结    铁公鸡         (喻一毛不拔)   

34.一声唔知,万事无代。   (喻少惹事为妙)   

35.人情世事陪够够,无鼎兼无灶。       (喻人情世事应酬不完)  

36.大目新娘找无灶。          (讥眼前之物,竟找不到)  

37.大鼎未滚,小鼎强强滚。      (责他人抢发言)  

38.上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         (讥一个管一个)  

39.心歹无人知,嘴歹较厉害。           (劝人慎言)   

40.不孝媳妇三顿烧,有孝查某子路遥遥。   (喻媳妇再不好也能侍奉三餐)  

41.仙人打鼓有时错,脚步行差谁人无。     (喻错误难免,要及时更正) 

42.父母疼子长流水,子想父母有时存。  (喻父母惦记子女久长,子女却偶而想着父母)  

43.甘愿担菜卖葱,不甲别人公家尪。 (喻女子宁可吃苦,也不与人共夫) 

 

闽南语谚语小辑:只有闽南人才能读懂(意恩很深)

 

1 做到坏田望后冬,娶到歹某一世人 

2 有吃有行气,有烧香有保庇. 

3 吃无三把应菜,就想要上西天.  

4 暗时全头路,困醒无半步.  

5 少年不晓想;吃老不成样.  

6 溜溜瞅瞅;吃二蕊目睛.  

7 做官若清廉,吃饭著搅盐.  

8 千金买厝,万金买厝边.  

9 有毛吃到棕簑,无毛吃到秤锤.  

10 会吃才会大,会消才会活!  

11 娶一个某,卡赢三个天公祖.  

12 子时若困得著,卡赢咧吃补药.  

13 无禁无忌,吃百二.  

14 吃鱼吃肉,也要菜甲.  

15 不会驶船,嫌溪弯. 

16 歹马,也有一步踢.  

17 烟火好看,无多久.  

18 饲老鼠,咬布袋.  

19 旧例无灭,新例无设.  

20 赚钱有数,生命著顾.  

21.一钱、二缘、三水、四少年、五敢、六好胆、七皮、八绵、九跪、十姑成   

22.生鸡卵无,放鸡屎有  

23.天顶天公,地下母舅公  

24.一人一家代,公嬷随人栽  

25.澎风水鸡杀无肉  

26.人说一个影,伊生一个子  

27.放尿做水灾,放屁做风台  

28.顶司管下司,锄头管畚箕  

29.输人毋输阵,输阵就歹看面  

30.日头赤炎炎,随人顾生命   

31.父老子幼,神仙难救。 饲子是义务,吃子看媳妇。  

32.美丑无底比,甲意卡惨死。  

33.一丈差九尺   

31.時到時擔當,  沒米煮蕃薯湯  

32.樹頭顧乎在,不怕樹尾做風颱  

33.做到流汗,  嫌到流涎  

34.目睭花花,匏仔看作菜瓜  

35.龟笑鳖无尾,鳖笑龟粗皮  

36.暗路行久会遇到鬼  

37.打某猪狗牛,惊某大丈夫  

38.神仙扑鼓有时错,脚步踏错谁人无  

39.在生无人认,死着规大阵(一大群人)。

40.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  

41.兄弟同心金不换,同□(妯娌)齐心家不败。  

42.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   

43.家伙(业产)分勿会平,打到”廿九瞑”(除夕)。  

44.一日同行三日亲,一夜夫妻百世恩。  

45.富贵不离祖,贫穷不离某(妻)。  

46.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老婆。   

47.好翁(丈夫)好某(妻子),同甘共苦。  

48.毋免家中千担粮,只要夫妻能商量。  

49.别人查某(女人)困勿会烧。  

50.吃好穿好,不如白头偕老。   

51.吃翁(丈夫)香香,吃某(妻子)艰苦。  

52.怀胎十月易 带囝十月难。   

53.翁(丈夫)螯(能干)某(妻子)翘头。  

54.千金难买园孙螯(能干)。  

55.千两银毋值一个亲生囝。   

56.子女不要多,好好生一个。

57.独生子一枝花,多男多女受拖磨。  

58.一囝清心,多囝激心(别气、犯愁)。  

59.多子多女囝是福,父母拖到老磕磕。   

60.多毋饿死父,多新妇(儿媳)饿死”大家”(婆婆)。 

61. 两目相亲像(相同),生男生女都一样。   

62.树大要分叉,囝大要分家,女大要出嫁。  

63.后生(儿子)饲大是某(儿媳)的。  

64.吃是阿爹,趁钱私脚(自己嫌钱自己花)。  

65.好竹出好笋,好老父出好囝孙。  

66.歪戴帽仔斜穿衣,长大毋是好孩儿。  

67.犁田出好牛,久病见孝子。  

68.父母毋亲跟谁亲,父母毋敬敬何人?  

69.父母在日毋孝顺,百岁年后哭鬼神。 

70. 大家(婆婆)惜新妇(儿媳),吃穿项项有。  

71.新妇孝大家(婆婆),越过越发家。  

78.姑嫂会和,厝边呵??(赞扬)。  

79. 好布着好纱,好新妇(儿媳)也着好大家婆婆。  

80.囝婿(女婿)顶半囝。  论辈无论岁。   

81.天顶是天公,地下母舅公。 

82. 外甥母舅脸,  亲帮亲,邻帮邻。  

83.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面。  

84.千金难买好厝边。   

85.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  

86.老人毋忆苦,囝孙毋知福。   

87.教子有方囝成材,教子无方囝浪荡(不务正业闲逛)。   

88.菜无沃(浇)勿会大丛,囝无管勿会成人。  

89.教囝没好害伊一世人。   

90.细汉(少年)毋学习,大汉来不及。 

91. 细汉偷割瓠,大汉偷牵牛。  

92.常打勿会惊,常骂勿会听。  

93.好囝毋免教,孬囝教勿会乖。  

94.教囝泅溪(游泳),毋教日儿爬树。  

95.生前若无孝,死了就免哭。  

96.没当家毋知柴米贵。 

97.家有千金,不点双灯。  

98.饭顿赴会着,恰好吃补药。  

99.吃饭毋知米价。  

100.大空(奢侈)没底。 

101. 惊贵买没好物。   

102.家治(自己)宰,趁(赚)腹内(内藏)。  

103.钱来趁到手,毋通(不要)大虾配烧酒。  

104.着算了吃,毋通吃了算。   

105.会晓(有能力)持家件件有,勿会晓持家项项无。  

106.囝仔爱过年,大人苦无钱。 

107. 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 

108. 马无夜*不肥,人无勤俭不富。  

109.只勤毋俭,无钱无盐。   

110.好问勿会迷路,勤做毋知苦。  

111. 勤俭:   全家勤,厝前厝后出金银。   

112.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   

113.急计(勤劳)人用手,想懒(懒惰)人用嘴启计想做,想懒人想吃。 

114. 勤勤俭俭粮满仓,大脚大手仓底空。 

115.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116. 好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 

117. 做虫想吃也着爬。  

118. 暗暗困(睡觉),早早起,米缸常常有剩米。  

119.若要生活好,勤劳、节俭、储蓄三件宝。  

120.要吃毋讨趁(不谋生)吃久山也崩。  

121.靠吃家伙(祖业)是没好尾(晚景)。  

122.金山威(挖)久也会空。 

123. 衫裤笑破没笑补。   

124.冬天勿会晓俭,冬尾嘈嘈念。  

125.有油也毋该白日点灯。   

126.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没长久。 

127. 好汉战死沙场,懒汉饿死眠床(床铺)。  

128.空吃山崩,急计(勤劳)好康(富裕)。  

129.俭吃急计做。   

130.贪酒不顾病,贪色不顾身,贪财不顾亲。  贪字贫字壳。   

131.缴(赌博)和婊(玩妓女),沾着家伙(财产)了。  

132.酒小饮,没要紧﹔酒大饮,损神经。 

133.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过夜)茶。  

134 烟酒不离嘴,医生跑断腿﹔毋沾烟和酒,活到九十九。 

135. 想食鸦片熏(烟)害己害囝孙。  

136.鸦片仙,走路倥倥颠。   

137.好色的人短岁寿,风雨未到骨先抽(抽搐疼痛)。  

138.宋凶人(穷人)无病就是福。  

139.平安恰赢大趁(赚)钱。  

文章来源:雨中伞

2018年3月7日更新

 

 


古汉文化

 

(闽南方言)俗语

200多个四字单词你懂几个啊

鹿脚马穿,鲈鳗仙胚,

要食毋去,挐头鬖仙,

东凹西塌,烂绳牵猪,

黄酸贴聂,狐狸半天,

头破耳裂,陷三缺四,

驴舂狗迮,枵饥失顿,

熊声虎说,心狂火着,

想空想缝,空喙哺舌,

乌心毒行,贪长倒短,

死坐活食,有空无榫,

吐气㖹唉,憨人厚福,

存死存绝,寸腹食水,

䀍头䀍面,隐痀推胸,

歪喙斜目,歪膏揤斜,

鼻锥目塌,尿头粪底,

摇头拌脰,歪膏醪槽,

贼食狗睏,有云无影,

乌噜白噜,半痟六颠,

臭头烂耳,目潲无抠,

虬疤律率,犁头戴鼎,

體㾸烂痨,捶胸拍翼,

㾪肌厚骨,头眩目暗,

拳头砧胚,落胸垂钾,

人群狗阵,画虎画卵,

流氓阿散,趒骹顿蹄,

虯肠勒肚,乌天暗地,

掠龟走鳖,戆蟳等鲎,

差牛辑马,劳家散宅,

当头白日,入门攻家,

放叼拳比,㖹鼻勒须,

比手六腳,上门踏户,

上街落市,忧心纠肝,

矮仔厚行,躼骹手铳,

比拳掠步,弄公揬媽,

残猪纠狗,青面赤虎,

红龙赤须,红膏赤蠘,

冤家酿债,侵钱借利,

瞪龟瞪鳖,刣鸡教猴,

刣头拍铳,紧骹捷手,

软骹垂手,无气无力,

头目知重,叫死犁苦,

咒死绝誓,三不五时,

闲时白素,无事无白,

玲珑脫框,准腹食水,

涨心万肝,欢头喜面,

喙阔目大,喙焦喉渴,

揭槌托杖,四散露唉,

弓悬擘低,黐鸟掠雀,

腌臢死臢,荏懒荏触,

鼻流澜滴,无闲无工,

无台无锻,无闲叱掣,

毋成其蛤,苦无分路,

搝搝搦搦,驴翻马骄,

瘸骹手折,醪潲醪触,

做失万德,死狗赖猪,

偷早偷晏,三更半暝,

未光八早,抢年抢节,

憨哥揤锣,臭头烂耳,

厝边骹兜,有耳无喙,

软土深掘,无影无迹,

吃饱换枵,起骹动手,

未捌曾未,惊心忍命,

喙尖舌利,花婆花体,

枯枝索膜,屎礐石头,

厚迹厚癖,瞪痟若颠,

粗糜粗荬,臭头烂耳,

跋缴浪荡,贼封缴谤,

大猴大触,惊大惊细,

坐食等死,掠风挲索,

佬潲佬触,悾戆悾触,

乱开乱刜,无准无节,

贼皮贼骨,燥性六地,

假死目白,阉街僻巷,

前舂后迮,巷头壁尾,

红蛇赤鼠,无臭无潲,

变鬼六祟,傀儡鬼祟,

鱼虾水卒,刣头破额,

圆头短喙,乡里头尾,

厝边骹兜,年冬月节,

无钱无枵,耙头抗耳,

认头认份,记心在肝,

勤吃勤作,善趁善佗,

夭寿骨体,半上路祭,

手拈手掇,十澈八澈,

拖心赖肚,嫌肝挾胗,

父老囝幼,添头贴尾,

问神托佛,吵家闹宅,

失德罪过,蛀心烂命,

唬肚知肚,毋成鸡块,

忧面爪骱,短命夭寿,

穷憨富戆,万精百捌,

莫知莫捏,费潲膦气,

毋捌毋惊,尽捌尽惊,

辛苦若褪,领功提劳,

做祸做业,做汁痨穢,

鬼佮马哭,吐血吐坨,

三尖六角,无平无坦,

火龙火马,遮长揭短,

卯卯扯扯,掠长補短, 

数佛粿龟,无定无著, 

洽头洽面,勼勼夹夹, 

牵沟过隙,牵声拔调, 

橫说橫著,沤面沤孔, 

无苦无慼,三骹花跳。

2018年3月24日更新

 

 

 

 

闽南童谣:不要失传了

 

    1、相牵手,好朋友,吃土豆,配烧酒,烧酒仙,走路空空颠。

    2、天上一块铜,掉下来压着人,人要跑,压着狗,狗要吠,压着櫃(石臼),櫃要撞,压着经(庙),经要起(盖),压着椅,椅要坐,压着被,被要盖,压着鸭,鸭要钛(杀),压着死奴才,死奴才不担水,抓去拆做四五腿。

    3、天乌乌,要落雨,海龙王,要娶某。孤呆做媒人,土虱做查某。龟吹笙,鳖拍鼓,水鸡扛轿目凸凸,蜻蜓举旗喊辛苦,火萤挑灯来照路,虾姑担盘勒屎肚,老鼠沿路拍锣鼓。为着龙王要娶某,鱼虾水卒真辛苦,照见一个水查某。

    4、月娘月光光,起厝田中央,田螺做水缸,色裤做眠床,脚布做大肠。

    5、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做堆,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揪耳,十拍脚,十一拍土脚,十二容总沙(全部捡)。

    6、武松打虎,虎是虎毛,毛是毛锁,锁是锁匙,匙是匙间,间是间神,神是神祖,祖是祖国,国是国家,家是家庭,好暂时到这停抓你去判行。

    7、天黑黑,欲落雨,阿公仔拿鋤頭,要掘芋,掘著一尾旋鰡鼓, 阿公仔欲煮鹹,阿媽欲煮淡, 兩個相打狀破鼎。

    8、瘦丑仔猴,鼻那流,食芎焦,配土豆,食西瓜,配菜头,毋是吐,著是漏。

    9、乌头仔车,车甘蔗,顶头坐一个阿舍。 流鼻蚵,挂目镜,腹肚枵,坐未正,跋落来,哀哀痛。

   10、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原金,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请囝婿,十二查某囝转来拜,十三食泔糜仔配芥菜,十四结登棚,十五上元瞑,十六拆灯棚。

   11、摇啊摇,阿妈斗挽茄,挽偌济,挽一饭篱,也欲食,也欲卖。阿公仔讲欲滚,滚烂烂,一人分一半,滇满满,一人食一碗。

   12、一鼠贼仔名,二牛驶犁兄。三虎爬山坪,四兔游东京。五龙皇帝命,六蛇予人惊。七马走兵营,八羊食草岭。九猴爬树头,十鸡啼三声。十一狗仔顾门埕,十二猪是菜刀命。

   13、西北雨,直直落。鲫仔鱼,欲娶某。鮕代兄,拍锣鼓。媒人婆,土虱嫂。日头暗,寻无路。赶紧来,火金姑。做好心,来照路。西北雨,直直落。西北雨,直直落。白鹭鸶,来赶路。翻山岭,过溪河。寻无巢,跋一倒。日头暗,欲怎好。土地公,土地婆。做好心,来带路。西北雨,直直落。

    14、大箍呆,炒韭菜,烧烧一碗来,冷冷我无爱。

    15、坐飞机看天顶,坐大船看海涌,坐火车看风景。坐汽车钱卡省,坐牛车顺续挽龙眼。

    16、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九扭耳仔,十拾起,来啊!来啊,放鸡鸭,鸡仔鸭仔,走相拍。

    17、点仔点水缸,啥物人仔放屁烂尻川,点仔点茶瓯,啥物人仔下暗欲来阮兜,点仔点茶鼓,啥物人仔下暗欲娶某,点仔点茶叮当,啥物人仔下暗欲嫁翁,点仔点铅笔,啥物人仔欲做白贼七,点仔点滚水,啥物人仔就去做鬼。

    18、月娘月光光,老公仔伫菜园,菜园掘松松,老公仔欲种葱,葱无芽,欲种茶,茶无花,欲种瓜,瓜无子,老公仔气甲欲死。

    19、ABCD狗咬猪,阿公仔坐飞机,摔一下冷吱吱,叫医生来共伊医,医一下脚骨大细枝,医一下脚骨大细枝。

    20、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零一万。

    21、阿不倒,怣交交,无人拍,家已吼,人插花,你插草,人伸脚,你伸头,人刣猪,你刣狗,人咧笑,你咧哭,你列行,你列走,人戴帽子,你戴粪斗。

    22、婴仔婴婴困,一眠大一寸,婴仔婴婴惜,一眠大一尺,摇儿日落山,抱子金金看,子是阮新肝,惊你受风寒。

文章来源:网络

2018年3月27日更新

 

 

 

 

我是香港的福建人

 

香港福建人很多,多到每6个香港人就有一个是福建人(父系祖籍)。

不说香港至今最早的建筑物是福建人带来的,也不说整个上水地区几乎都是福建人的天下,当然也不说近代北角、土瓜湾、观塘、荃湾四个福建人热门居住点。

说说俺吧,俺是福建人,正儿八经祖籍厦门鼓浪屿人,若按前几代的族谱来说,还是属于福建特有的少数民族,畲族人。

但,俺在香港出生的。见到香港人,咱说自己香港人;见到福建人,咱说自己福建人。没办法,那个年代,父母在香港打拼,就将小孩扔回去福建做留守儿童比比皆是。

所以咱好歹从小也是少先队二道杠受过祖国花朵待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像我这类香港福建人,不少。回归前的香港,回来说普通话,基本一大半以上没听懂,这不奇怪,80年代的厦门,还不都是全闽南话的世界?

虽然如此,福建人说闽南话在香港可是大大方方的,香港的广府人听起来一头雾水,福建人才不管这么多,我行我素。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福建人在香港几乎是做旅游的。为啥?因为咱懂闽南话呀,接待来自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的华语华人,正儿八经香港的广东人还做不来。

所以当时的福建人就是香港一扇窗户,所以有这背景,咱后来也干起了导游这个行业,不过呢,我做的是纯玩,也就是说人文典故香港历史风情的那种,购物团,咱不干。

福建人在香港一说话就听口音了。最容易听出口音就是仙游莆田人,那个特有的口音说起广东话跟普通话超相似度;而福州人也一样,但毕竟是省会城市,比较大气;相对厦门人在香港分布比较散,但都比较现实得很,简单的说就是不合群;最背锅是泉州人,因为不管晋江人,安海人,永春人,南安人,自我介绍一律泉州人,但事实上最团结的也就是他们,听到你一口闽南话,第一句就是:咱厝内人?让人倍感亲切。

在香港厦门人的小孩,像我这种第二代,要不是有历史背景,很多闽南话都落下了,要么会听不会讲,要么会讲又怕讲,要么不会听也不会讲。泉州人的小孩,那就不一样了,那基本都是一口流利的闽南语+一口地道的广东话。

也就是因为双语关系,至今在香港很多福建人的家庭跟福建都是藕断丝连,所以上个月香港政府推出福建计划,啥?就是很多福建人年纪大了,回去福建养老了,不用再每年回香港审核,都可以领取香港政府的老人福利金。由此可见福建人在香港的势力有多大,特别是各种福建联谊社团,那简直就是香港政治中心力量。

所以在香港生活,不觉得说闽南话是有多自卑,甚至几乎天天都可听到,有时候一进电梯都以为自己身在福建,左右都是闽南话,让人哭笑不得。若是在北角住的话,出门就是闽南话,连警察都特意安排懂闽南语的巡警,去北角菜市场走走,你说一句闽南话,挑的鱼会特新鲜你信不,若有宗教信仰,还有专门的闽南语教堂。

而香港的广东人呢?已经见惯不怪了,潮汕话跟闽南话对于他们来说都一个样,而且潮汕话是广东省,海南话还是海南省,雷州话也是广东省,但都是来自同一个语系,你叫他们怎么分?

讲福建话不算什么,讲普通话更加没有什么。不得不说,回归到现在,香港生活中处处可听普通话。在地铁上听到几个小学生的普通话那叫一个利害,那口音几乎没有任何广东话闽南语的乡音,香港政府两文三语的推广功不可没,这一代的小朋友长大,不简单。

林语堂在香港的时候,有一次经过一家五金店,发现老板是福建人,那个开心劲儿,于是就聊上了,为了多聊福建话,他最后买了一大包钉子回家,就是为了多听那个乡音。

厦门的沙茶面很不错吃,若经常在厦门也就偶尔吃吃,若你在香港居住,那每天无时不刻就是想着沙茶面,想着面线糊,想着牛肉羹。。。

【完】

(备注:香港的面线糊沙茶面实在难吃得很。)

文章来源:香港自由行 真实的香港

2018年3月28日更新

 

 

 

 

 

妈祖巡香,一场“人人都有份”的民俗大狂欢

 

  文|武云溥

蟳埔的妈祖巡香大典让我大开眼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迄今我只来过泉州两次。第一次看过了古老刺桐港积淀下来的千年异域风情;第二次就是今年早春时节,来看蟳埔的妈祖巡香大典——泉州这座城市传承至今的特色民俗,不夸张地说,让我大开眼界,灵魂涤荡。

  这次泉州之旅启程前,我对即将要看到什么一无所知。泉州的老朋友、风雅颂书局的老板连真大姐说,这里有传承数百年的民俗,难得一见的盛况,所以一定要来。

  什么样的民俗呢?我无从想象,北方人对民俗的理解是家常,是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是吃饺子吹唢呐踩高跷挂红灯笼,如果加上盛况二字,那无非是庙会了。

  近些年来各地游荡,见过很多所谓盛大的节庆,往往是出于各种原因的搭台唱戏,短暂热闹之后一地鸡毛。泉州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吗?这里的民俗是怎样的新概念?很快,我找到了答案。

  3月16日一早,我们一行人赶到泉州丰泽区蟳埔村,这里沿着海边有条宽阔的主干道,已是人山人海。我们“六根”来了六分之四:叶匡政、韩浩月、绿茶和我,同行还有全国各地和泉州本地的几位作家朋友们。

在泉州真武庙观看了一场古风浓郁的“祭海”仪式。

  大家聚到这里的名义,是参加“2018丰泽区首届蟳埔民俗文化旅游节”的开幕活动,此前一天,我们已经在泉州真武庙观看了一场古风浓郁的“祭海”仪式。如果说祭祀是人类对神灵崇拜的一种表达,是观众观看表演的活动,那么来到蟳埔,我们才真正亲身参与进了一场“人人都有份”的民俗大狂欢。

  在蟳埔村口一下车,我们就远远听到鞭炮声和鼓乐声大作,望见游行的队伍正在浩荡而来。蟳埔是渔村,古时的渔民家庭世代与海上风浪搏斗,出海捕鱼是风险极高的劳作。而对妈祖女神的崇拜,则慰藉了渔民们的心灵,成为传承至今的信仰。

抬着妈祖神像巡游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

  所谓“妈祖巡香”即是每年农历正月廿九这天,蟳埔民众自发上街(当地名为“踩街”),抬着妈祖神像巡游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焚香祈福,舞蹈歌唱。这样一场大游行之所以好看,“蟳埔女”的风采功不可没。

茶室里的小蟳埔娃。

蟳埔阿姨。

  我们在蟳埔看到的当地女子,从四五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阿婆(好像泉州朋友都唤她们“蟳埔阿姨”),都是一身极有辨识性的打扮:头戴鲜花编成的“簪花围”,身穿印花布制成的大裾衫和阔脚裤,笑容满面,光彩照人,典型的闽南渔村风情。

  蟳埔女是与惠安女、湄洲女齐名的福建三大渔女,而三大渔女其实相距并不远,衣着打扮和生活习俗却大不相同,这很有意思。

  民俗特色往往源自不同民族宗教信仰和居住地的差异,可是蟳埔女实际上大都是汉族,她们这样特色的装扮并不是民族天然的形成,而是来自海洋文化的浸染。比如阔脚裤,就是非常方便渔女们在海滩上劳动的“工作服”。男人出海捕捞鱼虾,女人按习俗是不能登船的,于是她们承担了从分拣海鲜到摆摊售卖的大部分岸上作业。

蟳埔女标志性的头饰。

  泉州的朋友们告诉我,本地人小时候上街买海鲜,大人就教他们认准“头上戴花”的蟳埔阿姨,因为蟳埔阿姨卖的鱼虾都是当天捕捞,最鲜最好吃——你看,她们头上的簪花围就是金字招牌,是渔民信誉口碑的象征。

  蟳埔女还有一个特色习俗是“半夜出嫁”,这也让我吃惊不小。据说蟳埔女的传统婚礼是没有所谓洞房花烛夜的,婚礼当天甚至没有新郎什么事,新娘在凌晨两三点钟出嫁,由媒婆率领女方的送亲队伍前往婆家。在新娘完成一系列拜见公婆的仪式后,天不亮还得返回娘家,等到第二天夜幕降临,媒婆再带着新娘去婆家,这才算正式过门。

  婚俗为何如此,据说是承袭了母系社会的传统,“夜合晨离”,但我想这也未必确切,没有洞房的婚礼,更可能与古时繁忙且危险的出海劳作有关。半夜出嫁的新娘,不知道有多少人怀着焦虑忐忑,期待新郎平安归来。

虔诚的蟳埔女。

  说回我们这天目睹的盛况奇景:巡香游行的队伍目测足有几公里长,队伍里的蟳埔女盛装前行,肩上还挑着象征丰收的担子和箩筐。男人们有一队赤裸上身的方阵,都是彪形大汉,喊着号子一齐舞蹈。还有舞龙的方阵、打腰鼓的方阵、拿着大刀渔叉表演格斗的方阵,都让我大开眼界。围观群众也都喜气洋洋,每个人面对我们这些外来游客的目光和相机镜头,都落落大方地报以微笑。

  叶匡政后来说,他已经多年没有在中国看到过这样虔诚地膜拜神灵,这样恣意放纵地全民狂欢场景了,所以当场就被感动出了热泪。我也被深深震撼,那种感觉语言难以描述,非在场者不能体会,但我泪腺不太发达,没有被感动哭,我倒是在纳闷:以今时今日的商业社会氛围,如何能组织起如此盛大的民俗节庆活动?当地居民参与民俗传承的原动力何来?

  显然不能用经济的因素来考量这件事,泉州在近二十年来都贡献了福建全省最高的GDP,蟳埔虽然是个渔村,从房屋和车辆也能看出村民们富庶的生活水准,你说给钱请人这么卖力地敲鼓舞龙,恐怕很难实现。

守在妈祖庙里的蟳埔阿姨。

  据说妈祖巡香这一天,出嫁到外地的蟳埔女也要回乡参加,这样的号召力更是没法用金钱衡量。我想只能用深入骨髓的传统信念来解释,民俗的力量不在于现实的利益,而是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凝聚力,是当地人心里关于故乡的归属感。

  就像簪花围是蟳埔女的身份标签,面线糊是泉州人的家乡味道,妈祖巡香,巡的也是闽南海洋文化的传承者,是渔民们对家族、平安、幸福的信仰。

文章来源:六根

2018年3月29日更新

 

 

 

 

南岛语族后裔来闽寻根,泉州依稀可见"闽越"风

 

  泉州网24日讯(泉州晚报 记者罗剑生)近日,南岛语族后人波利尼西亚6名船员乘独木舟历经艰难险阻,横跨太平洋,寻找祖先走过的痕迹,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不少人对几千前年我们福建的先民——闽越族人充满着好奇。有关专家认为,闽越族并没有消亡,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泉州随处依稀可见它的身影。

  早在几万年前,泉州就有人类居住

  早在几万年前,泉州就有原始人居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市晋江两岸、洛阳江流域、沿海地区等发现了不少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遗物,其中光晋江流域新旧石器时代古遗址就达140处。

  24日,记者在市博物馆里二楼陈列部看到,陈列着许多釜、缸、罐,石戈、石锛、凹石、陶纺轮、网坠等。“这些都是原始人使用过的工具。”市博物馆陈建中馆长告诉记者,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原始人逐渐学会了制造及使用工具,学会了制造独木舟、捕鱼、驯养家禽、养蚕织丝绸等技能。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福建为何称“闽”呢?陈建中馆长解释说,“闽”里是个虫字,而虫就是蛇,因为自古福建山多蛇多。“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打败,越王族一支南下入闽之后就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并在闽中传播吴越和中原文化,闽越族由此形成。” 陈建中馆长介绍说,其实闽越族的分布很广,不但包括整个福建,还包括广东、浙江、江西的部分地区。在市博物馆有一张“越人操舟图”拓片,图上是一叶弯舟,舟上有两个人在捕鱼。“这是浙江一汉墓出土的一块墓砖上的图案,说明当时的闽越族人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造船技术。”

  鼻子扁平,个子矮小,须发少,四肢发达,善于驾舟行筏、还有“断发纹身”的习俗。这是市博物馆考古部范佳平主任对闽越族人的印象。

  被汉武帝强行迁徒至江、淮一带

   “他们重情义,轻生死,勇武好斗,动不动就拔剑相向。”范佳平主任介绍说,由于闽越族人彪捍、尚武,在西汉期间,经常派兵侵袭浙江、广东一带。这些小国家于是向汉武帝求救,朝廷派兵打败了闽越国,但闽越国不甘失败,很快就重振旗鼓。汉武帝于是派了四路大军从四个方向攻打闽越国,最后占领了闽越国。为绝后患,汉武帝强行将闽越族人全部迁往江、淮一带,只有少数躲在山上树林中的才得以幸免。

  “至此泉州一带出现无政府状态,300多年间,历史出现了空白。”范佳平主任说,迄今为止,泉州出土最早的墓砖是西晋太康五年,而早在秦朝的就有大量中原汉人南迁,但从西汉汉武帝期间与西晋太康五年之间的300多年间,泉州的这段历史没有任何记载。

  秦朝时第一次与汉文化融合

  泉州海交馆考古部研究人员刘志成告诉记者,据他考证,广东的欧阳、区,江苏、安徽一带的顾、邹张、翁、连等姓氏极有可能就是闽越族的后裔。闽越族人认为,蛇是他们的祖先,因此他们有着蛇崇拜的习俗。甚至把一个年轻姑娘绑到山上,让蛇吃掉,来祭拜蛇神,这种习俗直到唐朝还有。秦朝时候,中原汉人大量南迁,闽越族第一次与汉文化相融合。至今,鲤城江南一带还有祭拜秦国大将章甘的习俗,清源山上道岩所祭拜的“大道公”,是汉代的一个贤人。汉代一个姓许的将军死后葬在同安。

  泉州仍保留闽越族遗风?

  刘志成介绍说,如今泉州的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或许与闽越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人认为畲族及前几年才消失一辈子生活在船上的蛋民都是闽越族的后裔。 “像江南的拍胸舞,额头上用草扎成蛇形,彪形大汉赤裸着上身,舞步粗犷原始,好像是在庆祝丰收,应系古代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的遗存。”刘志成说,现在泉州一些农村女儿出嫁有“跨火炉”、“穿白衣”、 “佩黑头巾”等习俗也很有意思。

  那是因为汉人的军队将闽越族的男子杀死,强娶女的做老婆,女的因为亲人刚刚被杀,自然不情愿嫁,但在被逼无奈之下,还是要嫁,于是向丈夫约法三章:一是新娘装里面穿一套白衣,象征为死去的亲人披麻带孝;二是“跨火炉”,象征房子被烧;三是红盖头的另一面是黑色,象征是被强行被抢去,自己是被迫的。

  外国人与到泉州文身为荣

  11月22日,6名南岛语族后裔来到泉州海交馆参观,他们居然意外地发现,自己身上的纹身与宋代船上生物相吻合。

  “这个图案应该就是闽越族的纹身。”刘志成告诉记者,这个图案就是鲂鱼,也称齐氏(鱼工)结鳞。“在古代外国人以到泉州文身为荣。” 刘志成打开元朝曾出海周游列国的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向记者解读说,汪大渊在岛国看到有人身上有文身,就问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这是到泉州做生意时文身的,哪怕是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也不在乎。

  文身有什么好处呢?原来,当文身的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后,发现人们以“尊长之礼待之”,受到了很高的评价,还请他做酋长、国王,就算是父老亦不得和他争抢。

  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2017年8月4日更新

 

 

 

 

自三国以来1700年间泉州城址变迁历史。

 

“泉州府环山障海,为东南之巨镇”

——明《闽大记》

一座古老城市的灵魂

往往体现在她的核心部分

泉州古城

从无到有,由小而大

从三平方华里扩大为三十平方华里

成为古代世界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

任何一座留下来的古建筑

都有着浓缩古文化的气息

千百年来城墙和城门保护着这座古城

也侵润着她的点点滴滴

在古城呆久了不论是建筑式的临漳门、朝天门…,还是地名中的“肃清门”、“水门”……各种城门楼子似乎无处不在。但你分得清这些城门楼子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它们分别搁哪儿吗?你了解古城的变迁故事吗?本期我们聚焦泉州古城的城址变迁史,通过时间轴从三国来到近代,将一片片散落的历史文化碎片捡起,一同了解泉州府城内的城与门吧~

 

  根据泉州沿海地壳每年上升4.5毫米速度推算,9000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5300年前,今域仅西南升文山突兀海面一峰独秀,高约16米。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早就选择了今丰州的狮山上居住,下瞰晋江,渔猎为生。以后才逐渐发展到江边平原来建城。

  泉州古城的起源是在晋江中游的北岸,称为“丰州”;后迁建在下游,才称为“泉州”。

  三国景耀三年(259年),孙吴在这里建立一个小城,叫“东安县城”,为“建安郡”九县之一,也许是现在南安县丰州的前身。这是泉州古城最早的城名。三国以后,北人南迁,南方人口增加,才有增设州县的可能。

  1 西晋太康三年,设晋安县城,属晋安郡,是郡属八县之一;

   2 后宋改晋平县;

   3 后齐仍为晋安县;

   4 后梁改梁安县,其郡治在今福州,县治则在今丰州;

   5 天监中(504年)“置南安郡,地兼今兴泉漳,其治即今南安县也” ;

   6 南朝陈永定时(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领建安、南安二郡;

   7 光大元年(567年)改闽州为“丰州”,这个丰州的中心仍在福州。

   8 隋朝统一中国,大业三年把福建地区改为“建安郡”,领有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9 唐朝再度统一,武德五年(622年)在今丰州设立丰州,领有南安、莆田两县地,后来省去,仍归泉州(今福州)。

   10 到了公元7世纪嗣圣间(684年),分旧泉州地的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即南北朝的南安郡故址改建)。

  从三国以来,今丰州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从而成为晋江流域的政治中心。古丰州城址面积约二平方华里,城北有连绵的低山,从西横列到东,作弯弧形:麒麟山-狮头山-狮尾山-莲花山-乌石山-凤髻山-双阳山-清源山。山南一片平原就是丰州古城址。再南便是晋江,可以说是背山面水,风景佳丽如画。在狮子山下能找到古城基址和护城河痕迹。

  志载:“衣冠南渡,沿江而居,故曰晋江。”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海拔续升1.9米,晋江泉州市区沿江南北岸大部成陆。由于泥沙冲积,上游水源减少诸原因,清源山下至晋江北岸形成湖泊(早称龙湖/万家湖,后以位于泉州城东称东湖)。

  市区今域变成东湖湖中小岛,岛上居民在今东街南侧湖滨建造白云庙(址即今元妙观)。

元妙观

  除了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教宫观元妙观外,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开元寺始也在泉州建城前建立的。

  《泉州府志•坛庙寺观》引《八闽通志》云,唐垂拱二年(686年),黄守恭宅,一日黄守恭梦见有位僧人要求他舍宅建佛寺,守恭推辞说:“待桑树生莲花乃可耳”。不数日,守恭桑园的桑树尽开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到了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勒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称开元寺。

开元寺

  唐朝是中外交通转变的关键时刻。汉唐以来,中外通商都是依靠西部的“丝绸之路”,天宝之乱后,陆路不靖,唐朝就改由海路交通。因此,我国沿海出现了四大海港(交、广、泉、扬),泉州便是四港之一。唐代丰州是晋江中游的内河港口,交通不便,所以迁到晋江下游来建设新城(即现在的泉州城)。

  现在的泉州城是从唐朝开始。

   1 唐久视元年(700年),过去作为闽南中心的武荣州治由丰州东迁今城区,“县人孙师业诉称赴州遥远,遂于南安县东北置武荣州” ;

   2 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凡曰泉州者,指今泉州也”;

   3 开元六年(718年)在城东南设立一个附郭晋江县,“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

  由此说明,泉州是从今福州迁到今丰州,然后再迁到今泉州的。城址由北而南、由西而东逐渐靠近海岸。当时的泉州领有晋江、南安、莆田、清源及龙溪五县,这便是泉州迁治建县的简历。

  泉州自唐建成至民国拆城,历时1200多年。中经建城、修城、拓城、增高、加筑等过程,有史可查者近30次之多。诸如泉州初设州时所建的唐故城(原罗城),此后,比较重要的是拓建有王潮筑子城,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先后依唐故城加拓东西罗城,留从效还增拓北罗城和筑衙城。宋游九功拓西南翼城,清马得功增筑城堞等8次扩城。经历由小变大,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变化;城垣墙体也由夯土版筑,改为砖墙,改为内砖外石,最后尽易为石;城门由4个,扩为7个,复增辟小东门为8门。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泉州城貌。

  现存有关五代前泉州城池历史资料寥寥无几,且记载又多藏头露尾前后出入,因此“先罗后子”还是“先子后罗”,众说纷纭。本文结合陈允敦与庄为玑两位教授的研究报告及杨清江先生执笔综合《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的集体研究成果进行整理。

  泉州唐故城初筑时间在武则天久视元年至唐玄宗开元六年(700-718年)之间。据《紫云开士传》“文偁传“云:咸通初(860-861年),文偁于开元寺东南造木浮图时,“使募施者州四门”。由此得知唐故城有四门。

  凭文献记载与濠址推断,认为故城四门分布如下:

   1 东门,在二郎巷南口东街上,名号未详,疑即行春门。乾隆府志“名宦”苏妙传记载故城有一门楼,但不知所指;而万历府志“官守”苏妙传则称此门楼名“行春”。如万历府志言之有据,则“行春门楼”应指故城东门;

   2 西门,在孝感巷南口西街上,据宋志遗文名曰素景门。这是遗存于志乘中少数唐代泉州地名之一,弥足珍贵。明清诸志未详所出,疑为义成门易号,实乃留从效重加版筑时(时西城墙西移至甘棠巷口)取“西义而成”之意,故西门名为义成门,易代素景之名号。

   3 南门,在南街镇南桥北,正名镇南门。

   4 东南门,在旧通淮桥北、东边巷南口“坊脚”,曰通淮门。

  此外又有:北楼,北墉之立候楼,名曰北楼,有楼无门,在孝悌巷东口南侧北门楼街中;通津门,在故城西南,初筑城时为水门,仅通舟楫,以后南面成陆,航道淤塞,方架设桥梁交通城外。

泉山门

唐光启二年至景福二年(886-893年)王潮创子城以前泉州即有城池,故王潮创子城是先有罗城之实,而后有子城之名。

崇阳门遗址

  《晋江县志》载:“子城筑于唐贞元以前,年月莫考,周围三里,为门四:东曰行春,西曰肃清,南曰崇阳,北曰泉山。” 又有《泉州府志》载:“相传未有罗城七门,先有子城四门”。 周长“三里又百六十步”(约1.6公里),呈直线方形。

  子城四门分布如下:

   1 东门不变,曰行春门,原在相公巷口以西,门楼巷口以东的东大路上。

   2 西门,曰素景门,向西推移至甘棠巷北口西街上的肃清门。

   3 南门,曰崇阳门,原在承天巷口至花巷口间的南大路上。

   4 北门,曰泉山门,原在孝悌巷口以南。早废,废时群众即就原址另筑小龛,号为泉山宫,内供奉原门楼上的土地神像,旧有匾额“遗古桐城”。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王审知的侄子王延彬权知军州事时,其妹出家于西禅寺为尼,故拓城以包之。

  该寺在甘棠巷口偏东的西街上外偏北,贴近罗城西垣,因西垣以西尽是卑湿地带,为保证新垣基的可靠,故特划大弧绕今义成门接于临漳门。(根据《唐故给事郎泉州司马许府君墓志》)

 

  公元第十世纪的五代(904-960年),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在这五十三年中,我国北方建立五代、南方建立十国。由于割据时间较短,唐朝打下的基础得以继续,它和闽国、南唐、吴越三国有了历史关系:

  当时福建在“闽国”王审知的偏安小朝廷通知下相对安定,泉州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发展,与国外、南洋各国展开了交通贸易活动,因此地方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于是旧的唐城不够用,就把子城外围加以扩大,从北到南,从小到大的向四周发展。

 

朝天门

  后晋开运四年(936年)闽国为南唐所灭,把泉州升为“清源军”。至周显德二年已领九县,即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德化、同安、清溪、永春、长泰。比唐朝增加、范围更大。

 

临漳门

  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年),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一说封为晋江王)对泉州城重加版筑,把唐代子城扩建为罗城,范围从三平方华里扩建为二十平方华里;城门从四个扩建为七个。《泉州府志》称:周二十三里有奇;未经王、陈拓时,周只二十里,城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形成不规整的梯形。新城因内有子城,外城遂正名为罗城。是先有子城之名,而后有罗城之称。

 

罗城七门分布如下:

   [衙城] 

  中有“衙城”,开府建衙的地方,在府衙周边增筑衙城(又称为牙城),今体育场北,城墙特别厚,明清尚在。

   [子城] 

  内为“子城”,即唐代城址。五代以后子城无用改为鼓楼以报时辰,俗称“四鼓楼”。

   [罗城] 

  外为“罗城”,是包围衙城和子城的外城,有七个城门,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称为“七城门头”。

   1 东门,曰仁风门。在子城行春门外,一直向东拓大,到现在东门外壕内,位在二郎巷口偏西的东街上。

   2 西门,曰义成门。在子城西肃清门外,一直向西北拓大,到西门旧壕内,位在奉圣巷口,旧门城址已经不见了。

   3 南门,曰镇南门。在子城南崇阳门外,一直向南拓大,到现在中十字街的涂山街头,在新门街与涂门街二者之间,俗称“涂山街头”。

   4 北门,曰朝天门。在子城北泉山门外,一直向北拓大,到现在环城马路的北门外壕内,朝天门城址在文胜巷口处,历千余年未曾迁移。

   5 东南门,曰通淮门,位于兵马司桥西北。

   6 西南门,曰临漳门,位于新门水关桥东北。

   7 新南门,曰通津门,位于傅府山南麓,通津桥正北。

  根据《清源留氏族谱》说:“泉州城市旧狭窄,至是扩为仁风、通淮等数门,教民间开通衢,构云屋……陶器铜铁,泛于藩国,取金贝而还,民甚称便”。这样的措施对泉州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朝天门

  留从效在泉州城环植刺桐,初夏开花,引人入胜。阿拉伯商人特别赞赏称之为“M'edinet al-Zaitun”“刺桐城”。

 

 

威远楼

 

  五代泉州城才扩建二十年,接下去便是宋朝。北宋时城址问题在于如何利用五代扩大的成果,而不是再来扩大,所以北宋的城址和五代差不多。北宋泉州城址与五代大体相似,南部仍以新门、南门、涂门为界,市舶司设在界外,以便利外商。北宋泉州只有七县,所属比五代少,太平兴国六年始建惠安县,而割莆田、仙游归兴化军,割长泰归漳州。北宋泉州对外贸易继续唐代,发展成为我国四大商港之一。

  北宋乾德初(963-964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因其女出家为尼,建千佛庵(即今崇福寺)于城东北松湾居之,复拓东北垣,自东至北包寺入城。志称:“陈进进于宋乾德初领清源军节度使,以城东松湾地,建崇福寺,复拓其地包之。

 

崇福寺

  今城北东隅西隅地稍宽者由此,俗号葫芦城,又号鲤鱼城,皆以其形似也“。由于泉州城东北、西北两点突出,好像鲤鱼的两只眼睛,因此,这个城址称为鲤鱼城,从这些记载可知五代泉州城比起唐代变化是较大的。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泉州由砖城改建为石城。志称:“外砖内石,基横二丈,高过之”,仍系梯形城。

 

  南宋泉州城址变化较大。以原镇南门外至晋江北岸一片,商业繁荣,人烟稠密,但每年江水泛滥时尽成泽国,因思应予以保障,乃于濒江一线加建防洪墙一堵,号曰翼城。

  南宋绍定三年(1230年)知州游九功筑西南翼城。《晋江县志》说:“绍兴三年,守游九功始筑翁城(即二重城门),复于南城外筑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即临漳门外第一桥),沿江为蔽成石城438丈”。五代泉州城西部是沿江筑城,南宋开始从新门、涂门街这一线向南扩大,去联接五代城址。一直扩到现在的下十字街才建立一个新的南门城,这一段地带在泉州南部称为“泉南”,是南宋泉州对外贸易繁荣的地方。翼垣高仅丈余,厚不及丈,全建以石,防汛为主。垣于交通孔道辟有二门,西者曰小水门,位于“马头埙“;东者曰南门,位于天后宫口,即德济门雏形。

  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海寇”王子清侵犯泉州,知州真德秀接受里人刘叔智建议,建东南翼城,北起仁风门,循东门大沟,外绕释仔山,回环草埔尾诸池,南至津头埔。

 

  就国际而言,元代泉州已成为世界两大海港之一;就国内而言,泉州曾从福建省分出,建立“泉州行省”,成为省会。在那时,汉人而外,各种色目人居住者日多,成为五方杂处的经济都市,外侨之多,远非昔比。正如元庄弥邵所说:“泉州海隅偏藩,(元)世祖混一区字,梯航万国,此其都会,始为东南巨镇,或建省、或立宣慰司,所以重其镇也。” 元代泉州城在南宋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了,已扩大到镇南门,即天后宫对面。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泉州路达鲁花赤偰玉立拓南罗城,合西南、东南两翼城为一。《晋江县志》云:“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废罗城之镇南门,拓就翼城,周三十里”。元代泉州城址沿用原罗城朝天门至义成门的一段,其余皆是南宋至元末,自五代二十里向外增加十里,一周共三十里有奇,把五代梯形城改为不等边三角成为泉州古城面积最大的时期。

  元代泉州城门仍为七门,但位置和名字有所调整。分布如下:把宋城门镇南门为德济门;废宋通津门;在临漳门和德济门之间新建一门曰南熏门(俗称水门);元水门改为通淮门。

  “城东西北,基各广一丈四尺,外甃以石(内仍用砖)。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可知元代泉州南城较为重要,特别改用”内外皆石“的做法,使城基更为坚固,这是过去历朝所没有的。

 

德济门遗址

  元代最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是泉南,即泉州城最南端,实指中十字街到下十字街的土地。“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是外国人集中侨居的地方。

 

  明洪武初年,泉州路改为泉州府;到清代,泉州府隶属于福建省布政使司,辖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五县,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日的泉州市、厦门市和金门县全境。

 

  明清时城廓的守备,只在倭寇骚扰及抗清运动期间而扩建的。

   1 增建“月城”。瓮城的城墙略低于正墙,瓮城门比正门略小且不能与正门相对。明洪武初卫指挥同知李山修城,除南薰门无月城外,其余6个门加建月城。仁风、通淮、义成、临漳的瓮门皆辟在正门左侧(仁风门面临要冲,双重瓮城,以固防守);镇南、朝天的瓮门俱朝西开,明初江夏侯却将朝天的翁门东开,使南北二门的瓮门皆向右出。

   2 于仁风、通淮二门间开小东门,使泉州成为八个城门。但此城门不过点缀风景,日出照东湖,如鲤鱼吐珠,实际上意义不大,不久又把它堵塞了。

   3 为掩蔽于城外的小城门,使成为多重的城门。其中较有意思的是“内外皆甃以石“,明初泉州才成为”石头城“。

 

  为了军事需要,清政府下令依关东式改建城门,加上箭楼,重檐杰阁颇为堂皇。镇南与通津二者因近商业区,被辟为会所外,其余平时皆不起作用,又因年久失修且多位“充军”“流徒“所盘据,甚为荒凉。

 

|泉州府表|

•两汉:会稽郡地。

•三国吴:

•晋:晋安郡地太康三年改。

•宋:

•齐梁陈:陈为南安郡地。

•隋:平陈废为建安郡地。

•唐:泉州清源郡:武德五年置丰州;贞观初废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景云二年更名天宝,初又改郡,属江南东道。

•五代:泉州:属王闽晋;开运中属南唐,置清源军节度使。

•宋:泉州清源郡:太平兴国初改平海军节度,属福建路。

•元:泉州路:至元十五年升路置行中书省,后徙治福州路,仍属福建道宣慰司。

•明:泉州府:初改府,属福建布政司。

  以上便是自三国以来1700年间泉州城址变迁的历史。至此泉州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街道发展为上、中、下三个十字街的城市骨架。此时环城周围24里,城区面积6.8平方公里。

 

   1 民国12—18年(1923—1929年)为发展交通,拆城辟路,先后拆德济门、通津门及南罗城垣。 2 民国26年(1937年),省政府下令拆城,首先破坏一千多年来的唐子城,即所谓“四鼓楼”;其次是拆毁清代罗城,即所谓“七城门头”。泉州罗城垣全部拆除。其中在涂门、南门间挖出许多中外交通石刻。 3 现存城门要素共计6处,即2001年复建的罗城朝天门、2002年复建的罗城临漳门和子城泉山门、崇阳门(丽正门)遗址、罗城涂门(仅余水关遗址)和翼城德济门遗址;城墙未进行复建,现存要素为城垣走向道路共计19条。

本文参阅陈允敦、庄为玑两位教授,以及杨清江、庄景辉两位先生所搜集的资料与论点进行整理整合。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陈允敏《泉州古城址踏勘纪要》

庄为玑《泉州历代城址的探索》

杨清江执笔综合《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

黄天柱《泉州古城踏勘记叙兼谈罗城与子城的关系》

原创版权

整编|泉州影像

图片|府里文化

出品 |泉州府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18年1月25日更新 

 

 

 

 

 

历史上经常骚扰福建南部的山贼到底是什么成份?

 

  早期闽南和现在的客家多建土楼和围屋,抵御倭寇和山贼效果极佳,历史上侵扰福建南部的山贼主要来自哪里,是什么成份?

  历史上骚扰福建南部的山贼在称呼上主要有:蛮獠、饶贼、山贼、山客、畲客等。

  在属性上,既有古老的闽越、南越人,也有演变后的畲民和后来的当地农民起义军。

  第一种,秦汉时期的闽越、南越

  在今漳州龙海市沿海有一座号称闽南第一海山的“南太武山”,据《海澄县志》载:“巅有石城,称建德城。”据传说,汉元鼎五年汉武帝派路博德将军率领汉兵数万攻入南越,当时的南越王赵建德率数百人与丞相吕嘉从海路一路逃至南太武山,并在山头上筑建德城自守。

  而汉武帝及汉兵即使后来攻打闽越也未曾到达南太武,最南仅至同安,当时以许滢留守帝国南境。

  如此看来,在福建南部,秦汉时期存有的势力便是南越和闽越余民。闽,蛮的一种,在成份上闽越、南越都属于古代中国南蛮的一个分支。

  第二种,唐代的蛮獠

  唐高宗时期,唐归德将军陈政带领府兵南下平定“蛮獠嚣乱”,这里的蛮獠便是介于泉潮之间,也就是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更以潮州凤凰山为基地,侵占了当时唐朝控制的潮州绥安县。

  绥安县具体的位置是今漳州南部,县城位于云霄县火田,管辖有诏安、云霄、平和部分和漳浦,这算是历史上比较明确的山贼侵犯。

  这股势力当时被官方贱称为蛮獠,应该属于南蛮的一种,至于是闽越还是南越就不得而知了。但从凤凰山的传说看,他们与盘瓠一族十分接近,可能是古畲族祖先中的一支。他们的姓氏至少有蓝、苗、雷等。

  第三种,宋代闽西南的民间起义

  绍兴元年七月,江西虔州的陈颙带领了几千平民发动起义,基于同时福建建阳的丁朝佐也跟着起兵。起义军在第二年拿下了广东的循州,并一举进占福建汀州的武平,围困梅州,几乎整个闽西赣南粤东都受难。

  绍兴十三年,福建各地在管天下、伍黑龙、满山红等人的煽动和带领下,迅速席卷了福建漳、泉、汀、建四州及广东梅州、江西虔州的乡镇,直到绍兴十六年才被镇压住。

  绍兴十九年春季,福建建州瓯宁县的回源峒杜八子再次发起农民起义,攻陷了建阳。夏季,张大一、李大二等人也跟风在回源峒发动农民起义。福建汀、漳、泉等州也闻风而起,尤以何白旗起义军为大,他们甚至都打到了广东梅、循、潮、惠四州以及江西虔州,至隔年的七月,起义军才以失败告终。

  绍定元年,赣州农民在陈三枪和张魔王等率领下发动了起义,并以松梓山为根据地,在江西、福建和广东三路边境建寨六十,各种骚扰,存活时间也特别长。

  绍定二年十二月,汀州的晏梦彪以潭飞磜为根据地,发动农民军攻下汀州、邵武军、南剑州所属各县,并发展到漳州龙岩、长泰和泉州永春、德化等地。

  宋末,元兵入闽,漳浦的陈吊眼联合许夫人、陈三官、罗半天、李国祥和王猛虎等人配合陈文龙等南宋将领在福建南部与元兵展开各种抗元战争。

  第四种,明代持续不断的流民洗劫

  明正德年间,漳州的詹师富与广东的温火烧聚集6000多名“山贼”,在闽粤赣交界占山为王,并和江西的谢志珊、蓝天凤,广东的池仲容等,结成军事联盟,致使“三省骚然”。时值王阳明赴赣上任,采取各项措施将之灭绝从而使闽粤赣不再有山贼闹事。

  明正统十一年,广东饶平千余人流劫入漳州,四月焚月港,被乡绅陈孔业击退。

  正统十三年,沙县邓茂七在宁化起义,聚众数万攻陷沙县、龙岩、长汀、长泰、龙溪、南靖等二十余县。

  明嘉靖三十九年,饶平张琏率两千余人攻陷云霄和诏安,隔年又破镇海卫和南靖。

  以上综合起来看,在宋以前,福建南部的山贼以闽越土著为主,宋以后则以当地农民和畲民共同组成的起义军或聚山为王的势力为主,明中期以后则以流民洗劫为大流。

  也正是这般源源不断的山贼侵扰以及海上的海盗、倭寇进犯,福建南部才发展出具备防御功能的各色土堡,如粤东的围屋、闽西南的土楼、闽西北的土堡等。时至今日,粤东的围屋、闽西的土楼和闽西北的土堡依然发光发热,而闽南的土楼因迁界影响以及后来山海盗贼的绝迹而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红砖古厝。

  文/圭海四记

  2018年3月3日更新

 

 

 

 

 

 

闽越人为什么会从福建消失,而最终出现在江浙地区?

 

 

  闽越人作为东夷和百越的一部分,以Y染色体O1单倍群为主要特征,该基因类型在今日福建人中比例极低,而高频发生在江浙沪一带,难道历史上记载的汉武帝迁闽越人于江淮之间是真的?

  历史上的闽越国,可溯源至夏商周时期的“七闽”,其连绵存续两千余年,终于在西汉早期被汉武帝灭国。

  从此以后,闽越国不再有任何生存和复现的迹象,直到三百年后,闽越国的地盘上出现了东吴政权之下的建安郡,闽越及其化身福建才得以另一种姿态重新现世。

  其中两汉期间消失的三百年,以及东汉建安年以后,福建地区逐渐增长的人口与建置县,让人不禁怀疑福建正在经历由一穷二白到羽翼丰满的漫漫长路。

  难道《史记》中的记载:“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是真真切切的?

  从历史学、民俗学和分子人类学角度看,这是千真万确的。

  一、福建地区,在中国历代政权中是逐步开化的,并且呈现由北及南的趋势

(图为福建建置沿革简图)

  汉武帝灭闽越后,仅于闽越国原都城处设立冶县。

  历经两汉的发展,最先得到开疆拓土的地方是闽北,相继产生建安县、南平县、建平县等新生政区,而整个闽南及闽西仅有东安县一处,显然,两汉时期的福建,人口扩张的重心仅在于闽北,也正是如此,东吴政权在闽北建置基础上将福建分出会稽郡,独立设置建安郡。

  能以汉献帝的建安年号作为郡名,可见建安郡之了得,也算是东吴经营东南小有成效。

  如果福建地区此时仍有大量闽越余民,且能达到骚扰东吴腹地的山越那般水平,那么东吴开发福建显然要更困难、迅速一些,不应该仅停留在闽北,而不理闽南、闽中和闽西。

  福建地区大发展应该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源源不断的衣冠南渡使得闽西新罗县、闽南龙溪县、绥安县、闽北绥城县/邵武县等地相继出世,从而为福建的基本区域构造奠定了基础,也为隋唐的福建定型做好铺垫。

  在整个过程,福建的开发都是由北沿着闽江向东,再沿海向南的过程,最终由北和南两个方向向闽西扩张,如此建置县的设立,完全的人口移民路线,由此可知,福建就是由移民组成的新生区,而闽越人或许在这之前已然消失,或者在这过程被同化,从而留下今日带有明显中原特色的闽语方言区。

  二、从Y染色体看,福建人的闽越基因几乎不存在,而江浙却高频发生

  根据复旦大学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大地上,大概可以分成三个主要的族群,他们都是中国人乃至东亚人的主要构成基因,分别为夷越集团的O1(东夷和百越,O-M119)、苗蛮集团的O2(南蛮和苗瑶,O-M268)和汉藏集团的O3(华夏和藏、羌等,O-M122)。

  这三支几乎占到了现有汉族的九成以上,甚至西南、东南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共源(如独龙族O3占到100%,部分高山族O1占到100%)。

  如上图,福建主要属于闽语方言,江浙沪主要属于吴语,根据复旦大学严实团队的基因调查,O3-M117这一汉藏集团主要的基因,以闽语方言区占有比例最高,而O1-M119这一夷越集团的主要基因,却是吴语区的人占最高。

  如此结果,只能说江浙沪地区O1基因群体较福建地区为高,却不能说明闽越人真的北迁了,况且还存在基因调查样本数量的代表性问题。

  无独有偶,同样来自复旦大学的李辉先生,也在一份文献上公布了其对闽南人基因的调查结果。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除了南澳和汕头外,福建其他主要的民系中O1的基因几乎不存在,而O3确实占到绝大多数。

  另外在李辉先生制作的各地汉族群体中Y染色体O1单倍群频率的地理分布图中(如下图),我们也可以看出夷越集团的特征基因O1在江浙沪地区密度最大,而普遍高频的东部地区只有福建是近乎空白,这与整个东南人口分布现象有些格格不入。

  因此结合历史的记载,除了东夷被融入华夏外,百越中的扬越、于越、瓯越、闽越、南越、雒越等也只有闽越有迁民入江淮的记载,或许只有这条记录才能解释为什么O1基因在福建存在空白,而江浙沪却比例较高的原因了。

  综合以上,历史上的闽越人确实规模性的移出福建,并进入到江浙一带。

  因汉代的江淮地区(汉高祖的故乡)已经是发达的中原文明,当成千上万的闽越人到来时,大汉是有自信也有能力将之同化的,否则汉朝廷不会有如此大费周章的举动。

  而融合之后的闽越人,自然而然成了江淮间的汉人,继续在后续的历史中发光发热,或许他们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的身份,因为汉族本来就是基于文化认同的民族,何况不管是夷越还是苗蛮,他们与华夏的主体本来就是从O单倍群M175分离而来,并不存在基因差异之说。

  文/圭海四记

  参考资料:

  (1)李辉,分子人类学所见历史上闽越族群的消失.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李辉等人,客家人起源的遗传学分析. 遗传学报;

  (3)polyhedron的博客:人類學雜記——44. 漢族按方言區的Y染色體分佈-2

  2018年5月19日更新

 

 

 

 

 

震憾!泉州一组老照片流出,你看得出这是哪里吗?

 

摄于1891年的泉州开元寺

摄于1895年,泉州贡院花园

摄于1895年,泉州郊外墓地

泉州牌坊

1859~1890年,泉州施琅坊

1888~1906年,泉州南门外的船只与桥梁

江滨美山渡口

泉州港停泊船只

泉州港通行船只

泉州地区宋代船只考古发掘现场

泉州东岳山

泉州桃花山脚

泉州老君岩

泉州洛阳桥

泉州华侨大学原址

泉州华侨大学

泉州华侨新村

泉州城东

泉州首届幼儿运动会在中山公园举行

泉州东西塔

泉州西街

泉州东街

摄于1948年,泉州中山路

泉州中山路

泉州涂门街

泉州温陵路

泉州钟楼

泉州九一街

泉州西郊酱料厂

泉州源和堂蜜饯厂

泉州北峰糖厂

 

泉州乡镇企业

 

泉安公路

 

 来源:泉州小鱼

2018年1月12日更新

 

 

 

 

 

这个北京姑娘说:泉州,才是中国该有的样子。

 

  青马,是北京来的一个姑娘。

  2018,是她到泉州的第四年。这里也是她18年旅居生活里,住过最长的一个城市。她说,这里让她发现一个80年代的北京。像偶然翻到的历史倒带片,她有点欣喜若狂。

  1

  2017年末,我就正式采访了青马。在泉州鲤城区象峰巷,一道窄小朴素得随时会错过的褪色铁门。

  “青马?”我不确定地叩了叩门。

  屋内似乎有客人,有人正朝着门口走来。

  “嗨~”

  “嗨~”

  我们短促地相互打了声招呼,她先把客人礼让了出去。我便侧身跟着她踏进门。往里,先是一个小天井,有两个水槽,石墩木椅上养着些花草,内堂则是一个改造过的4米长客厅。这种不甚宽敞的长条空间形制,应该本是泉州古厝的一个护厝。

 

  2015年,青马到泉州第4个月后,就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这间古厝,并亲自动手做了一番改造。旧门板改造的长条木桌、精致的茶具、考究的器物,摆放得井然有序,显示出一个文艺青年的淡雅与素净。

  青马的衣着也穿得素净,3年前的小卷短发留成了长发,没化妆,没刻意修饰,笑起来很舒服,单眼皮也眯得更小了,招呼初次见面的客人,甚至比客人还客气。朋友们说她,很像泉州人,“大方、热情、好客”。

  青马请我喝茶。她用一片自制的菩提叶脉薄纱过滤沏茶,巧心别致,看得我满脸艳羡。她笑着说,“这是开元寺的菩提树叶。去年到寺里逛,'莫拉蒂'台风过境,菩提树做了一次修剪,掉了叶子,就捡了一片回来,顺手做了。”我问如何做法,她便说很简单的云云,只要用水泡着,泡上几个月,泡到叶肉腐蚀,再刷干净了就可以。

  朋友仔细数过,形容青马有“二十八般武艺”。是指这个姑娘有点神奇,别人跟她聊点什么她都懂,都会。设计、摄影、绘画、建筑、导演、烘焙、手工、酿制……诸如此类。但谁也说不清,这个姑娘到底是做什么的?她来泉州具体干什么?

  他们送她一个词:“泉漂”。

  这些年,泉州的确吸引了一些从长沙、武汉、厦门、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各自停留,或长或短。在青马正式搬来泉州以前,她的一个北京好友经不住鼓动已先行在泉州旅居了半年,兼做一个首饰工作室。

青马动手改造古厝做工作室

  在这些“泉漂”们的眼里,这座城市似乎藏着太多秘密。

  青马也不例外。她用“神奇”“不可自拔”“停不下来”这样毫无保留的热赞,来形容这座城市给予她的体验。“越是深入越是喜欢这里。闽南建筑、宗教传统、戏曲音乐、民间戏班、节庆民俗、传统手工艺、小吃……像一本读不完的书。”

  她甚至说:“泉州,才是中国该有的样子。”

  我想,在这份认知里,应该有一个北京人看泉州的不同视角,更有一名文化旅者十多年的生活阅历。

  2

  青马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父母是医生。小时候住在胡同里,鸽子在天上飞,鸽哨忽远忽近。后来,胡同拆迁,搬离内城,胡同里的市井气息也渐行渐远。

  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广告专业,之后又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一读六七年,一直高密度地在学校的导演系、录音系、美术系等各院系蹭课,不为学分,不为学历,只为学习。再后来又开始跟着老师学建筑、修人文课程。

  这是一个有着强烈求知欲,强烈到会痛哭流涕的姑娘。

   # 手工系列之葫芦饰物 #

  时间要往后退到十多年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广告行业正处于一个黄金时期。国际4A广告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带来诸多新的广告理念和创意。这时,青马正一边在学校如饥似渴地学习,一边在一家顶尖的广告公司上班。

  “我们当时,一个创意需要100个方案去孵化,最后一个个砍掉,只剩最成熟的10个提交给客户。”有次他们给一家啤酒企业做案子,竟把市面上所有能买到的酒全部买回来,撕下酒标,撬开瓶盖,一边喝酒一边研究那些酒标里的创意。”

  她说自己去书店,买不起几百元一本的广告书,就拼命用脑子记、用笔记。记得手酸脑痛,难过地到门口哭,哭上一会,休息一下,又进去,继续记。能记多少算多少。

  # 手工系列之瓷片拼接 #

  200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正在播映一场“世界影视广告精品展映”。这是世界广告行业历年的一个传统,每年选择一个城市举办广告创意的“饕餮之夜”。门票数百元,几千上万人蜂拥而至。已经进入广告行业的青马,也去了。

  “台幕下一片漆黑,所有人都在快速地记笔记,又哭又笑,甚至好几次,全场起立为特别赞的广告创意鼓掌。那真是一个精神的饕餮之夜啊!”

  “疯狂的、快乐的、无休的”——这是一个20多岁姑娘青春里的特写。

  她怀念那个时代下的广告人,就像音乐人怀念90年代的摇滚,上面都大写着激情与理想两个词。她参与了一个又一个广告创意的诞生,亲身感受到一个行业对品质的追求。而这些,也在一个女孩的心里,种下了关于执着与美好的生命思考。

  # 青马× 泉州:2014年圣诞平安夜的旧馆驿#

  不确定有几分巧合,中国广告的黄金时期渐渐褪去时,青马也开始加入北京在地的多个户外背包客团体,从周末爬山到周边游。

  越走越远,也越走越险。

  上过雪山,进过沙漠,擅打前锋。有次翻越雪山遇上大雾,一行人被困在3600米高的积雪山顶,看不到2米以外的路,负责探路的她,先走过一个脚印,再让队友踩上她的脚印往前走。雪山上露营,喝冰水,三天两夜后,总算有惊无险地抵达。

  “是,我喜欢挑战自己。”青马几次点头对我的判断表示赞同。

  18年来,她一直被外面的世界吸引,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转移到路上;去走更长的路,去看更多的风景,结识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她的好奇心、求知欲,慢慢地在“行走”中获得另一种形式的满足。

 

  3

  与泉州结缘,是在2011年8月,青马从厦门顺道绕来泉州——一个以前只在历史书上被称为“历史名港”的城市。没想到,意外的邂逅,竟让她爱上这里。

  “听经,喝茶,高中生的公益书吧,巷子里的奉茶,咖啡馆里的木偶展,又刚巧赶上泉州首届文创节,真的太丰富又太集中了。”

  这样的文化盛宴,在青马看来,又是一次“饕餮之夜”。所以,住了9天临走时,她告诉自己,我一定会再来这里。

  # 闲趣之间,青马与泉州的一拨年轻人组了一个青社 #

  他们对泉州的文化与生活,有跨越年龄和地域的默契 

  青羊作品丨

  2014年,她陪自己最亲的姑姥姥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两个月后,便启程到泉州。11月30日那天,她在朋友圈里正式告别北京,也正式开始在泉州的旅居生活。

这是她记录在朋友圈里的一些足迹☞

☞粉红色的泉州天主教堂。周日早上听着这里的钟声醒来,今天终于进来了。

☞泉州清净寺,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每年穆斯林都要举行的古尔邦节。

☞在巷子里的一家古董店里,遇见了优雅的锡兰公主许世吟娥。明顺二年,锡兰国王遣王子出使中国,因锡兰国内变故,王子滞留泉州,取“世”“何”为姓,继续留在泉州生活了几百年。

☞这里的水仙花如此奢侈,可以一大束一大束的买

☞这才是真正的舞狮,狮头重量50~60斤

☞永春达埔的民俗“炸佛”

☞安溪元宵节的巡境

☞平安夜,音乐会意犹未尽。0点听到不远处教堂的钟声,院子里酒意正浓时,吉他声再次响起,如此平安之夜。

☞冬至,海鲜火锅大聚餐。快递来的潮州牛肉丸、红酒、自制米酒、螃蟹、虾、蒸饺、浮桥秘制酱料、姜母鸭。这里的冬至像过年一样热闹。

☞到开元寺吃舍面

  她说,了解得越多,便越觉得这是一座百宝城。有次她在一个草坪被一位老者特殊的弹琴方式吸引,便安静地坐在老人身边听琴,接连三天。第三天,老人终于和她说话。一开口,已对泉州文史有一定了解的青马惊讶地发现,这位老人竟是来自泉州有名的文史家族,是她孜孜以求想拜访的泉州名人。

  “满街是圣人”突然有了一种即视感。我很难形容青马在讲述这些画面时,露出的吃惊、兴奋的神情和语气。她对长辈都尊称“老师”,永远像一名谦虚的“学生”,跟在各种在地导游团后面,窜古巷走村镇,如饥似渴地学习、记录。

  #自制面包、洛神花果、百香果酱#

  #手绘作品#

  目前,记录是青马正在加紧想为这座古城做的一件事。她用摄影、纪录片等方式,与走穴的戏班子混得老熟,甚至想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泉州特别的丧葬习俗。

  从三年前第一次听梨园戏,到如今对泉州的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木偶戏等如数家珍,她对泉州尚未被强行快进的传统文化深深着迷。

  也许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其实青马是有点担心,80年代以后北京发生的事,也许正慢慢地在泉州重演。谁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但有人要为后人留下故事。

  泉州,是青马除了北京的家乡以外,待得最长的一个地方。3年前临行,父亲执意送别,一转身,她让自己哭了一路。她为一座城市停留,一座城市也为她书写故事。如果许多许多年以后,有人想了解“曾经的泉州”,相信这个姑娘的账本里一定记下了厚厚好多本。

  而对于青马,在此停留,为它记录,也是她想追求的圆满人生里重要的一笔。她说,“人的一生,应将自己的爱好尽情发挥,让精神得到满足。而成功,到最后都是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辈子。”

 

  对话青马☞

  花巷:为什么说“泉州,才是中国该有的样子?”

  青马:这可以写一篇论文了,但确实是我对泉州的第一印象。泉州给我的感觉就是传统,人文、手艺、戏曲、民俗... 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城市里,生活如此多样。那些只记载在历史书本里的内容,在这里能看到真实的存在,能听到、看到、摸到、参与其中,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生活不过衣、食、住、行,但更在心里。泉州人骨子里还有一种自豪感让我很敬佩。泉州朋友教我的第一句泉州话就是:“哇系转究郎”,我想我是被传染了。我接触到的许多朋友都还在传承、坚守和传播着他们热爱的传统,引以为豪,热情、念旧但不保守。

  在台湾50年的建筑已经当文物保护了,泉州还有很多一两百年的老厝仍在坚守它们的职责,承载着历史的痕迹,默默讲述它们的故事。我喜欢老城区成片的橙红色瓦顶,因为这里不光有许多老房子,更有真实的生活。希望他们继续存在下去,希望梁思成当年没在北京实现的“不拆老城,重建新城”,能在泉州实现。

  花巷:你的父母理解你这样的旅居生活吗?

  青马:我和父母的关系远让许多人羡慕,一直以来和父母的相处方式更像是朋友和闺蜜,沟通无障碍,但这不表示他们必须认可我。离开北京前我做了两年“潜移默化”的准备,告诉家人我可以,我想试一试。他们明白我想要什么,虽然不舍也支持我。

  前几年父母身体还好,自己也没什么牵绊,是实现想法的最好时机了。离开家那天老爸执意要送我,在他转身后我哭了一路、直到飞机着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好在现在视频方便,在泉州的所见所闻我都会和父母聊起,每天告诉他们发生的趣事,也会为他们的心事支招。

  这几年除了回北京,也会叫父母来泉州玩段时间。父母第一次到泉州,甚至能叫出我泉州朋友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别之处。父母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是我最担心的,准备接他们到泉州常住,多陪陪他们。

  花巷:计划中还会在泉州待多久?

  青马:以前是有计划的,现在在泉州呆的越久越有感情了。想在泉州做的事太多,没做好看来是走不了了。哈哈。

  文章来源:花巷

  2018年1月12日更新

 

 

 

 

 

被国务院通报点名表彰的泉州

 

日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

对2016年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适度扩大总需求、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

取得明显成效的26个省(区、市)、

90个市(地、州、盟)、

127个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

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支持。

泉州市被点名表彰!

(中国政府网官网截图)

国家点名表扬后

还将对泉州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激励和支持

以后的泉州

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对不起,我要去泉州了~

城市荣誉

泉州经济总量连续13年列全省第一

是福建省经济中心

泉州是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首个“ 东亚文化之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

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八连冠”

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全国十大市民最满意城市之一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著名侨乡 

国家园林城市

风景美如画

在泉州,有座山

有“闽海蓬莱第一山”的美誉

叫清源山

它是一处享誉世界的国家级5A旅游景区

在泉州

有中国一对现存最高的石塔

叫东西塔

它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在泉州,有个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

叫西湖公园

在泉州

有一座中国现存古代最长的石桥

叫五里桥

它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在泉州,有阿拉伯穆斯林

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

叫清净寺

在泉州,有被誉为闽南西双版纳的生态旅游区

省首批自然保护区

叫牛姆林

在泉州

有个瀑布被誉为“华东第一瀑”

叫岱仙瀑布

在泉州

有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

叫崇武古城

在泉州,有座名居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多为穿斗式木结构

叫蔡式民居

在泉州,有座庙宇

规模宏大,殿宇壮丽

叫府文庙

在泉州,有座桥

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

叫洛阳桥

在泉州

有个旅游内涵十分丰富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是福建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叫黄金海岸度假村

在泉州

有一座风光旖旎的小镇

叫深沪湾

它素有“峙海金狮”之称

形成一个秀丽的海湾

犹如一条银色的项链镶嵌在蓝天碧海之间

在泉州,有座山

有“闽中屋脊”之称

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二高峰

叫戴云山

在泉州

有福建冬日雾凇最佳观赏圣地

叫九仙山

民俗文化

如果没有泉州

你就看不到这么多丰富多彩的

民俗文化!

南音

高甲戏

提线木偶

梨园戏

拍胸舞

惠安女

纸织画

物产丰富,美食之乡

如果没有泉州

你就吃不到这些美食!

面线糊

石花膏和四果汤

土笋冻

洪濑鸡爪

烧肉粽

蚵仔煎

花生汤

槟榔芋泥

崇武鱼卷

肉夹包

牛肉羹

姜母鸭

润饼

安溪铁观音

马蹄酥

泉州卤鸭

芦柑

菜头酸

 

泉州既有旖旎的风光,洁净的空气

清新的生态环境

还有这么多美味,有空去走走

真的挺不错!

来源:小镇、好命在泉州、海峡都市报大泉州、网络 

编辑:小黄人

2017年7月11日更新

 

 

 

 

萌!萌!萌!泉州清源山,黑天鹅妈妈孵出3只小宝贝!

 

 

 

萌!翻!了!

经历了42天的等待,

在黑天鹅妈妈辛劳的孵化下,

泉州清源山天湖3个小生命破壳而出!

1日,老大出生,

2日,老二老三接连出生。

刚出生没多久,

小天鹅们就被妈妈一脖子撞进湖里,

“扑通扑通”,

3个毛茸茸的小家伙落了水,

就自然而然学会天生的本领

游水。

虽然才出生没两天,

3只小宝贝已经游得很自如,

妈妈游到哪,它们就跟到哪,

而且还可以正常的进食了。

威武雄壮的天鹅爸爸,

则承担起保护家人的责任,一有人靠近,

它马上伸长脖子、展开翅膀,

向目标飞快靠近,用它那鲜红的嘴示威着。

负责喂食它们的保安小林

就不小心被它啄了两三回,淤青还没消退。

此前,天湖上一共有4只黑天鹅生活着,

分别是两队情侣。

这也是黑天鹅在天湖安家4年多来,

第一次生蛋并成功孵化。

天湖邮局的工作人员说,

以前经常会有游客给黑天鹅喂食,

殊不知这样反而对黑天鹅不好,

它们有自己喜欢和健康的食物。

如果你来看它们的话,

请静静地远远地看着它们吧!

文章来源:海都记者 张帆 田米

值班编辑 刘荣寅

2017年6月5日更新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什么会是在泉州?

 

2017-06-10 王强 黎视界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为什么会是在泉州?

-----宋元时期历史文化遗产在泉州的传承

黎明职业大学海丝文化研究中心 王强副教授

  一、 宋元时期中国对外海上贸易的始发港

  泉州在历史上是台湾海峡西岸一处极其重要深水港口,是东南亚华侨与港、澳、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海峡人化石等考古发现或可证明当地“沉东京,浮福建”传说?  

  1、山海经-“闽在海中”     

姑嫂塔(建于 公元960 年)

  2、《光明之城》,[意]雅各·德安科纳/[英]大卫·塞尔本著

   “在马可·波罗之前,一位意大利犹太商人冒险远航东方,他的目的地是一座中国都市,称作光明之城。”据称这位商人兼学者雅各·德安科纳的旅行,年代为1270年至1273年。他在1271年,即南宋度宗咸淳七年,到达光明之城,即我国泉州。因此,《光明之城》这本书,乃是比《马可·波罗游记》更早的欧洲人访问中国的游记。

  历史上,由于泉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偏远和武夷山脉的隔离,这里保留着古代中国太多的痕迹——尊神事鬼是来自晋朝的规矩,闽南语保留着唐宋的古音,甚至泉州的两条江一条叫晋江、一条叫洛江,是为了让后代人记住,闽南人是在晋朝时候从洛阳来到这里。在我看来,闽南恰恰阴错阳差地藏着最纯粹的传统中国

泉州刺桐港-马可波罗等中世纪旅行者眼里的光明之城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灯塔之城 

  3、《世界商埠-10-14世纪海上泉州》

  基于考古学证据的泉州海内外关系 。

  本书围绕泉州而展开的关于海上贸易的研究。关注泉州与其内陆地区、闽南地区、福建地区以及整个国家和政府的关系,把泉州整合进宋元两代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中;另一方面,基于海上贸易把泉州与广泛的南洋地区相互关联。

  4、《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有许多人从印度内地来到这里,其目的是为了如同前面所说的纹身。因为,该城(刺桐城)的纹身技师以艺精出众而驰名中外。

  5、《岛夷志略》记载:菲律宾群岛男子附舶至泉州经纪,罄其资囊,文其身。既归其国,国人以尊长之礼待之,延之上坐,虽父老不得与争焉。习俗以其至唐(中国),故贵之也。

  6、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渤泥(文莱)“尤敬爱唐人,醉也则扶之以归歇处”。

  其地出产降真香、黄蜡、玳瑁、梅花片脑等物,是当年泉州港畅销的舶来品

  整个东南亚历史上与泉州有很密切的关系

  远在1500年以前,甚至更早,黄河、洛水一带的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河南光州,汉民族的文化也就这样带到闽南。

        闽南人分布在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金门与莆田、 浙南温州平阳、苍南、台湾、海南等地。另外,在东南亚的闽南人,及其与马来人联姻的后代人数达1000余万人,不少马来人也会使用闽南语

        广义的闽南语,还包括潮汕话,潮州话主要来自于闽南方言莆田话,很多闽南人、潮汕人在泰国和柬埔寨定居,成为当地最大的华人族群。闽南人、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等地。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华人大多是泉州所辖的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等县市的移民。

         •新加坡肉骨茶、叶问的咏春拳、日本截拳道据考证是来自泉州永春。 

  古代闽南海上贸易何以繁荣?

  7、苏基朗《946-1368-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

  •Prosperity, Region, and Institutions in Maritime China The South Fukien Pattern 

  •非正规的制度制约:经济理性、伦理、信仰和人脉关系

  •第一节 受制约的经济理性实践:闽南心态

  •第二节 儒家学说的商业含义

  •第三节 宗教信仰和商业伦理 •第四节 基于人脉关系的执行力量:亲属组织和保人机制结论

  •第四节 基于人脉关系的执行力量:亲属组织和保人机制结论

姑嫂塔(建于 公元960 年)

  泉州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岸的东部,地理位置绝佳,位于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中部的三湾十二港是古典帆船时代最佳的避风港湾

洛阳古桥 (建于 1053)

  泉州古称刺桐港,马可波罗游记中称泉州是东方第一大港。 1346年到达泉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在游记中赞誉泉州刺桐港媲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8、《西山杂志》记载:唐开元八年,东石林知祥之子林銮,字安车,曾祖林智慧航海群蛮海路。林銮试舟渤泥(加里曼丹岛文莱),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从之。

闽海云霞绕刺桐,涨海声中万国商”,唐末至宋元时期,海上交通的繁荣,也造就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热闹景象.

  9、宋代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商贾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佛泥(渤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从之。

  10、《宋史 • 渤泥传》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渤泥国王锡理嘛若派遣使者入贡。回程之前,渤泥使者请求从泉州乘坐“海舶”归国,诏令从之。

       11、顾珀《重修天后宫碑记》:明代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奉命出使渤泥,到泉州天后宫行香,舟发浯江,顺利完成使命。张谦奏请朝廷,捐资重修。

       12、张燮《东西洋考》:俗传今(渤泥)国王为闽人,随郑和征此,留镇其地,故王府旁旧有中国碑。

  问题:中国历史上各时期对海洋与海权的理解有所不同?

据险控扼     拣将进取

航船合攻     通洋裕国

1643年  郑成功  延平条陈”

  •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乾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南洋史专家李长傅:当郑和威震南洋之日,正欧人世界发现开幕之时。三保大人造战舰,宣威海外,而葡萄牙王子亨利亦奖励航海,寻觅新地。惟我固步自封,继起无人。而欧人则著著进展,不百年,西力东侵,达于南洋。

  文化学者祝勇:郑和的航海,使中国有机会在全球化的格局中思考中国的命运,但不可一世的大明王朝错过了这次机会……当西方的军舰载着它们的文化抵达中国海岸的时候,中国已经失去了为自己文化辩解的能力 

塞耶·马汉(1840 — 1914年)

美国海军学院院长  海权论创始人

  任何国家都应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在国家利益面前,没有哪个国家会给道德留下生存的空间。虽然马汉也认为“暴力自然是野蛮又可怕的,而暴力的动因则源自海上利益的冲突”。所以,“一旦有竞争者出现,他们始则通过垄断或强制性条令的和平立法手段,后则在这些手段不能奏效时,直接诉诸暴力

  13、马汉代表作《海权论》、《海军战略》

  海洋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强大的海军,夺取制海权以控制海洋,强调海军外线作战能力。

  依赖海外基地,借助强大的海军控制海上交通线,确保海上航行安全。

  控制海峡、半岛等咽喉要道,以海制陆,切断竞争对手的海上交通网络。

  有史以来,海权都是统治世界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国家要称霸世界,并在国内达到最大限度的繁荣与安全,控制海权为首要之务。

姑嫂塔:南洋游子的乡愁

一座高塔,面朝大海

千年古塔历经台风、暴雨、地震而不倾

晋江磁灶古窑,始于千年前的高端定制

真武庙(始建于1174年)

  14、《四库全书》记载苏东坡奏请朝廷竊聞泉州多有海舶入高麗往來買賣...明代泉州商舶垄断高丽海贸,当地多以高丽为名,

  乞令高麗僧從泉州歸國狀

  蘇軾 北宋

  元祐四年十二月三日,龍圖閣學士朝奉郎知杭州蘇軾狀奏。臣近為泉州商客徐戩帶領高麗國僧統義天手下侍者僧壽介等到來杭州,致祭亡僧凈源,因便帶到金塔二所,遂具畫一事由聞奏。已準朝旨,許令壽介等致祭亡僧凈源畢,差人船送到明州,附因便海舶歸國,如凈源徒弟願與回贈物色,即量度回贈。本州已依準指揮,許令壽介等致祭凈源了畢,其徒弟量將土儀回贈壽介等收受。所有帶到金塔二所,據壽介等令監伴職員前來告臣云,恐帶回本國,得罪不輕。臣已依元奏詞語判狀,付逐僧執歸本國照會,及本州即時差撥人船乘載壽介等,亦將米面蠟燭之類隨宜餞送。逐僧於十一月三十日起發前去外,訪聞明州近日,少有因便商客入高麗國,竊恐久滯,逐僧在彼不便,竊聞泉州多有海舶入高麗往來買賣,除已牒明州契勘,如壽介等到來年卒無因便舶船,即一面申奏,乞發往泉州附船歸國外,須至奏聞者。

  15、盖略特·伯来拉在《南明纪行-中国报告》中记录到

  “由于走私,1549年被中国人抓捕,在押往福州的途中,经过泉州人口众多的乡村,铺设气派的街道,特别是那些横跨江河,造型壮观,制作精良的石桥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泉州的桥梁比福州的万寿桥更宏伟壮观。单是泉州城10英里外横跨洛阳江至江北的洛阳桥就无以伦比。对我来说,福建的这些大石桥有着难以言表的魅力。洛阳桥的魅力并不在其举世无双,我想,在其成功地在急流中建造宽大的桥墩,架设横跨江河大桥的那种英雄气概。这些大桥很有特点,令人油然而升敬意。谁也说不清这些石头是如何安装上去的。在宽达1000多英呎的洛阳江入海口建造五个并排的桥墩,支撑着22呎长,2呎厚的石板条。在桥头有一巨大的石刻人物,12世纪的建桥者自己的塑像。几百年来他一直守护着大桥。

  在我看来,正如像空蜂巢一样敞开矗立的罗马大剧场,用伦巴第式砖头和罗马式石块建成的卢卡大剧场像一个熙熙攘攘的蜂巢,虽然其建设者和使用者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但他们正如故事中传说那样的确存在。当地人穿行在这些宏伟的福建石桥上。他们当中有人若有所思,有的在杂耍表演,有人在书写,有人在交谈,跟他们700多年前的祖先一模一样。数百年来,挑担的,抬轿的,步行的,川流不息。生活一如既往,并没有衰减,冲淡;中国社会体现出的组织致密这种耐力,无处不在。住在中国,一旦接受它,无不为之感到啧啧惊奇。”

明代思想家李贽 “立如东西塔,卧似洛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著名乡愁诗人余光中《洛阳桥》2011

  公元1532年墨西哥普埃布拉建城之时,正值中国明朝初年,当时因为惧怕明王朝“排外”,许多色目人从泉州移居南洋,这些由泉州港到达菲律宾吕宋岛的泉州移民,而后在菲律宾建立商贸据点,并与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当第一艘满载墨西哥白银前来交换中国生丝、瓷器的大帆船,于1573年抵达马尼拉时,从此将宋元

  16-18世纪,海禁无法阻断闽南人下南洋,民间私贸屡禁不停。私造违式大船下南洋到吕宋岛与西班牙人贸易。丝绸、瓷器等通过马尼拉大帆船顺太平洋洋流到墨西哥的阿卡普特港。再次转运拉丁美洲或欧洲市场。

  16、民国学者陈万里在《闽南游记》称“泉州曾是千年前的中国上海”,网友在微博讨论说,宋廷发行纸币“交子”,泉州刺桐港垄断进出口商品定价权,当时地位相当于当今的纽约。

  “宋元时期泉州为第一大商埠。可谓宋元时代的上海;明中叶后之所以衰败,因晋江及海港日见淤浅之故。葡萄牙人抵中后海外商贾皆集澳门,鸦片战争后商务又移香港;泉州遂日行凋零,无人知其曾为古代世界第一商埠。民国时尚能维持不致如邯郸、洛阳之凄凉者,南洋华侨不忘故乡之力。”                   

明代东西洋海图(又称赛尔登海图)Oxford’s Bodleian Library(collected in 1654)

  17、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BY ERIC JAY DOLIN

  本书所述的是18世纪末直至19世纪中期的历史,许多方面依然可供今日镜鉴。在美中贸易的早期,市场力量推动了自然资源和人力的开发利用,文化上充斥着无知与傲慢,这些问题到今天仍在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关系。

  19世纪上半叶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跻身于列强对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贸易,书中介绍的代表性的人物 广州十三行首富- 伍秉鉴老家就在泉州市晋江安海石狮巷。  

  总之,该书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兼具良好的可读性。

  以泉州为中心的“海洋心胸”或“海洋性格”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观。人们愿意与不同风俗的人结交朋友、互惠平等地交往,即使是华侨也总是以“伙伴”和“朋友”的平等心态与海外所接触的对象友好来往,而不是以“殖民者”的心态出现。

- 人类学家李亦园

      1623年,英格兰神学家、诗人约翰 · 邓恩说过:“人非孤岛,无人可以自全。”出自《紧急时刻的祈祷》的这句名言,不仅是对人性的关怀,也适应于竞争不断的人类社会。如果说有竞争就有输赢得失,但是它也不应该演变成“零和游戏”。

  18.  为泉州古刺桐城正名

  桑原骘藏(くわばらじつぞう)

  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代表学者。长期致力于东西交通史方面的研究。《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的事迹》则是桑原骘藏在中西交通史领域内的重要著作。1929年,冯攸将该书译为中文,由商务印书馆以《唐宋元时期中西通商史》出版。 

19.德国人艾克与瑞士人戴密微合著的《刺桐双塔》

(1935年哈佛大学出版)

泉州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

装饰印度教狮身人面像雕刻

                         

1983年,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千里而来,只为西塔上的一幅“猴行者”哈奴曼的浮雕。她向世界大声宣布:“孙悟空的故乡在泉州。”

菲律宾国父、民族英雄扶西黎刹,菲律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启蒙思想家、作家、诗人,祖籍泉州晋江

  二、 多元文化宝库 

Cultural Diversity 文化多样性

Diverse Religions 多元宗教

  18、《皮囊》 by 蔡崇达

  蔡崇达说“泉州沉淀太多层岁月,而且它们都还活着,这座城市,因而就像个藏宝之城。你永远不知道,在泉州,下一刻,你将邂逅到的,是哪一个朝代,甚至哪一个国家的哪一块碎片。”

A Vishnu statue carved out of a local diabase granite was collected by Quanzhou Maritime Museum

海上贸易导致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贵重商品的交换;文化交流带来的知识、思想和信仰的传播,对人类历史与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Maritime trade led to more than the mere exchange of merchandise and precious commodities; cultural exchanges brought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ideas, and beliefs that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history 

  21、吴文良与《泉州宗教石刻》

  泉州海交馆珍藏古代基督教天使雕刻

西塔的猴王哈奴曼的浮雕

1300年历史的桑树

泉州开元寺 Kaiyuan Temple(686 A.D.)

公元686年当地丝绸商人黄守恭捐桑园建寺庙

刺桐城飞天   24 flying apsaras statues on the top of pillars in Kaiyuan Temple with a  combined features of Chinese fairies, Hindu Song birds and European Angels.

开元寺的古印度泰米尔雕刻

The achitectural relics of diverse cultrure in Kaiyuan temple ,taken in conjunction with a bilingual Tamil-Chinese inscription dated 1281,can be assumed to demonstrate the thriv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Quanzhou port and Tamil-speaking Hindu merchants in South India

泉州府文庙

       1659年约翰 塞尔登在东南亚随机收集一千本中文书作为时间胶囊赠送给牛津大学图书馆,大部分都是四书五经书籍。可见,儒家学说随着闽南人往东南亚移民经商对外传播。

Qingjing Mosque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与灵山圣墓

Also as the Great Ashab Mosque, China’s oldest mosque, circa 1007 AD

Mani statue in Cao’an Temple 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塑像

the sole remaining Manichean statue in the world

The Site of Deji Gate and Tianhou Temple 德济门遗址与天后宫

  三、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面临来自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和环境威胁方面的压力

 

鼓励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文物保护和推广活动。

The public,especially young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promotion activities

为了保护这些在古代航海历史上见证和平对话和交流的历史文化遗产,泉州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基于泉州在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活力充沛,以及与东南亚、中东穆斯林世界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联系

充分发挥泉州与东南亚侨胞、台湾同胞的亲缘关系与文化认同优势

泉州致力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文章来源:

2017年6月11日更新

 

 

 

 


周振鹤 | 略论晚明福建漳泉地区对吕宋的移民

 

 

  菲律宾最大的岛称为吕宋,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国的福建漳泉地区就有与该地进行贸易活动的记录,但一直要到1565年,西班牙入侵菲律宾以后,这种贸易才迅速演而成为大规模的活动,并引起了在吕宋—--更具体而言是在今马尼拉的华人社区的形成。

  以1565年为始,连接菲律宾到墨西哥的大帆船航线正式开辟,这一航线的垄断贸易活动维持了250年之久,一直到1815年才予以废除。大帆船每年6月乘西南季风自马尼拉启航北上,顺北太平洋上的“黑潮”东行,抵达阿卡普尔科港,翌年回程马尼拉。大帆船将中国、印度、波斯与日本等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棉布、象牙、地毯、茶叶等商品,运抵墨西哥,并销售于墨西哥及西班牙的其他美洲领地,且转销西班牙本土。回程主要载运西班牙银元、铜、可可等。而实际上最重要与最核心的贸易是以墨西哥银洋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所以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贸易实际上是中国与墨西哥或云与西班牙的贸易。故《东西洋考》云:“今华人之贩吕宋者,乃贩佛郞机者也。”佛郎机是其时中国人对西班牙与葡萄牙人的统称。

  非常凑巧的是,中国的明朝政府原来一直实行海禁政策,直到隆庆元年(1567)才弛禁,允许中国人合法进行航海贸易,此后,从中国到马尼拉的航海活动迅速发展起来。本来中国的东南沿海,其中主要是福建省南部(即闽南地区)的漳州与泉州地区,就一直有非法的海上贸易活动,弛禁以后,大量闽南人来往于马尼拉与漳州的月港之间,进行获利颇丰的合法贸易,有的甚至长期居住于马尼拉,成为当地称为Sanley的一个人群,组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华人社会。Sanley应该是从闽南语的“生理”(即生意)一词而来。西班牙殖民者以及商人与传教士都必须经常与这些华人打交道,以维持统治,进行贸易与传教活动。于是在西班牙语(在当时或称卡斯蒂里亚语)与闽南语之间发生接触,形成了极为珍贵的一些两种语言对照的辞书与语法书。这些书籍都以写本的形式存在,多年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研究的更深一层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这些文献所体现出来的汉语方言到底是漳州方言还是泉州方言。据龙彼得(Piet van der Loon)研究,这些方言不但是漳州方言,有的还明显是海澄腔。海澄是隆庆元年的前一年,即嘉靖四十五年(1566)才刚成立的新县(四十四年奏设),当时对外海上贸易的最大港口--月港,就在海澄县管辖范围内。而据最近韩可龙(Henning Klöter)的研究,认为这些文献的代表的方言是居住于马尼拉的闽南人社区的一种通用的混合方言,既有漳州方言也有泉州方言的特征。这个课题或许有些纯粹语言学研究的意味,我们暂且搁下,先来试探看看十六十七世纪之际,马尼拉的华人社区里的华人的成分到底如何,能否从侧面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泉州在宋元时代一直是重要海港,政府在此设有市舶司,以管理海外朝贡贸易事宜。明代嘉靖年间,市舶司迁往福州,加之实行海禁,泉州港就此走向没落。与此同时,作为走私贸易港的漳州月港却悄悄地兴盛起来。福建是地少山多的地方,沿海居民光靠种田无以维生,因此以海为田始终是民间盛行的治生方针,即使是在海禁时期,也经常有人铤而走险,不作海盗即作海商,或者时盗时商,以走私贸易维持生计。正德嘉靖间大臣桂萼(?-1536)在其《福建图叙》中已说到:“而海物互市,妖孽荐兴,则漳浦、龙溪之民居多。”,漳浦与龙溪是福建漳州府的两个沿海县份,显见远在隆庆元年开放海禁前,漳州比泉州走私的人明显要多。

  明代虽严厉海禁,但实际上对以海为田的福建人是禁不了的。《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九“漳州府海澄县云盖山条”下云:“又胡、使二屿,在海门上下,延袤数里。先是居民凭海为非,正统初移其民而虚其地。”是漳州沿海一带的人藉海为生,早在正统年间。虽有严禁而不止。

  其时的走私港口以原漳州龙溪(后分置海澄)的月港为典型(其实不止月港,如诏安梅岭等处恐亦有走私港口,隆庆元年弛海禁时,先欲从该处发舶,为盗贼所阻,方改月港),比较利于走私的路线是从月港到菲律宾马尼拉的航路。《读史方舆纪要》“海澄县条”云:“正德间土民以番市起寇,嘉靖二十七年始议设县,不果。三十年建靖海馆於此……隆庆初始设县治。”县下之月港条引“志云:正德中土民私出月港,航海贸易诸番,遂为乱阶。嘉靖九年於县东北十余里海沧澳置安边馆,委通判一员驻守。二十七年议设县治于月港,寻增建靖海馆,以通判往来巡缉。”是月港欲设县以靖海氛,早在嘉靖中。接着又云:“隆庆五年滨月港为县城,而安边馆仍为守御处。”

  月港本身的港口条件并不好,水不够深,远逊于中左所,但地点隐蔽。菲律宾与闽南相去不算远,航程约为半个月,以是自然成为海商或海盗经常光顾的地方。但菲律宾本身出产无多,并不能为中国与吕宋之间的贸易带来多少真正的利益,一直到西班牙大帆船从墨西哥到来,白银与丝茶的贸易才得以成立,大量的闽南人才会对吕宋--—具体即菲律宾马尼拉----趋之若鹜,走私贸易因而大大兴盛起来,1567年明朝政府的弛禁实在是被迫的行为。自此之后,既然海上贸易合法,来往方便,出洋贸易的人数大大增加,在贸易地就会出现因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久留不归的华人。所以《东西洋考》中有如下记述:“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为压冬。聚居涧内为生活,渐至数万,间有削发长子孙者。”《东西洋考》于1617-18年间成书,而此前则有更原始的记述,这就是思想开通的福建巡抚许孚远的有关疏奏。《东西洋考》上述语句就来自该书所引许孚远《疏》:“我民往贩吕宋,中多无赖之徒,因而流落彼地者不下万人。番酋筑盖舖舍,聚劄一街,名为涧内,受彼节制,已非一日。”

  旅居吕宋华人的籍贯并无专门的史料于以分析,但我们却可根据在许孚远的上述疏奏里与《东西洋考》里略作推想。许孚远在他的另一道《疏通海禁疏》里又有如下说法:“東西二洋商人有因風濤不齊,壓冬未回者,其在呂宋尤多。漳人以彼為市,父兄久住,子弟往返,見留吕宋者蓋不下數千人。”这里明确地说到,漳人以吕宋为市,居留于彼处的漳人不下数千人。说明在马尼拉居留的华人以漳州人为多,占前述“不下万人”的华人中的大多数。许孚远于万历二十年十二月(1593年元月)到任福建巡抚,对福建情况相当熟悉,其说当有所根据。从另一方面看:传统上中国人以文莱为界,将东南亚地区分为东、西洋两大部分。西洋国家虽较东洋国家数量为多,但东洋部分的吕宋与中国的贸易获利最丰,成为漳、泉人出外贸易的主要对象。以至于万历二十二年后,有泉州官员建议漳、泉两府分贩东、西洋,仿漳州府样,在中左所设官抽饷。但此议为漳州官员所激烈反对未成。由此亦可见漳州人出贩吕宋者恐怕是比泉州人要多。

  许孚远在上述《疏》中又说:“东南滨海之地,以贩海为生,其来巳久,而闽为甚。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作,市舶无以助衣食,其民恬波涛而轻生死,亦其习使然。而漳为甚。”也就是说,福建沿海的福州、兴化、泉州与漳州四府都有出海贸易的民众,但其中以漳州府最突出。在漳州府中自然又以滨海诸县为最,故许氏又说:“臣又访得是中同安、海澄、龙溪、漳浦、诏安等处奸徒,每年於四五月间告给文引,驾驶鸟船,称往福宁卸载北港捕鱼,及贩鸡笼、淡水者,往往私装铅硝等货,潜去倭国。徂秋及冬,或来春方回。亦有藉言潮、惠、广、高等处籴买粮食,径从大洋入倭。无贩番之名,有通倭之实。此皆所应严禁。”这里所举走私日本的人,以五个县为最,这五个县只有同安一县为泉州府属,其余四县皆属漳州府。去倭者如是,去吕宋者当亦如是。所以前述之居于吕宋之漳人实际上也主要是漳州府这四县的人。

  而在这四县当中,尤以海澄人为最多。崇祯《海澄县志》卷十四载:“萬曆三十年,華人在呂宋者為呂宋王所殺,計捐二萬五千人。為澄產者十之八。”当然此段话中之“计捐二万五千人”一语可能是抄自《东西洋考》的,而“为澄产者十之八”,则是《海澄县志》自己的估计。此估计或许过当,但海澄人占赴吕宋贸易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恐怕是事实,即使未达到十之八,但以一县之人,即使达到十之五,也是一个很大的比例。这对于辨识十六十七世纪之交在马尼拉的闽南话的主体成分或许不无参考价值。崇祯《海澄县志》是第一部海澄县志,镌刻于崇祯六年(1633),是稀见版本,一般人所引均是乾隆《海澄县志》,而后者是照抄前者的。

  关于海澄建设县前后以及月港的有关的记述颇多,无非皆证其为海外通商之最繁衍胜处,所以在吕宋的海澄人占大多数也就不为奇了。这些记述稍举如下:

  “澄民习夷,十家而七。”(高克正《折吕宋采金议》)“海澄有番舶之饶,行者入海,居者附资,或将口子弃儿,养如所出,长使通夷,其存亡所患苦。犀象、玳瑁、胡椒、苏木、沉檀之属,麋然而至。工作以犀为杯,以象为栉。其于玳瑁或栉或杯;沉檀之属,或为佛身、玩具。夷资之外,又可得直。”(何乔远《闽书》卷三八<风俗志>)“漳州府龙溪县月港地方,距府城四十里,负山枕海,民居数万家。方物之珍,家贮户口,而东连日本,西接口球,南通佛郎、彭亨诸国。其民无不曳绣蹑珠者,盖闽南一大都会也。”(朱纨嘉靖二十七年六月《增设县治以安地方疏》)。“方其风回帆转,宝贿填舟;家家赛神,钟鼓响答;东北巨贾,竞鹜争持,以舶主上中之产,转盼逢辰,容致巨万。若微遭倾覆,破产随之,亦循环之数也。成弘之际,称小苏杭者,非月港乎?”(崇祯《海澄县志》)。

  从另一方面看,除了一般民众的贩货吕宋等航海活动外,晚明当时的漳州士大夫阶层的海洋经济意识也比较突出,其代表性人物与论著可作如下的介绍:吴朴(约1500-1570),诏安梅岭人,庠生。著有中国第一部记载国内航运并有海外东西洋航运的针经----《渡海方程》,又著《龙飞纪略》一书,表面上颂扬明太祖的龙兴过程,而借“臣按”的方式表达对发展海外交通贸易的见解。沈鈇(1550—1604),诏安县人,进士。在天启年间因荷兰人占领台湾引起明朝政府再次实行海禁时,建言应允许商人“往贩东西二洋”。郑怀魁(1563—1612),龙溪县人,进士。约1606年著《海赋》,极赞月港开通以后的海外贸易盛况。周起元(1571-1626),海澄县人,进士,在《东西洋考》序中极力称赞隆庆年间的部分解除海禁。张燮(1574--1640),海澄县人,举人,著上述极为重要的一部海外交通史著作《东西洋考》。比起泉州府属各县来,漳州士人思想似更为开放。这也是漳人在东西洋以及其中最占重要地位的吕宋贸易往来的基础之一。

  更有甚者,正因为到吕宋进行贸易的Sanley人多来自漳州府,所以在一本1640年多明我会士迪亚兹所编的《汉西字典》中,甚至在“漳”这个字头下有如下的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的核心方言)释文: Una çuidad que se llama cham1 cheu2[按:应即“漳州”] de donde son las Sangleyos de Manila.(参见附图)日本琉球大学石崎博正教授译此句释文为“叫漳州的城市,是马尼拉的Sangley们的地方”。说明当时的西班牙殖民者的眼光里,这些“生意人”都是从叫做“漳(州)”的那个地方来的。

   当然,泉州府属也有人前往吕宋,所以万历《泉州府志》卷二十提到华人在马尼拉被屠事云:“是年漳、泉人販吕宋者數萬人,爲所殺無遺。”但这个记述稍嫌粗略。更为后出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里则载:“是时漳、泉民贩吕宋者,或折关破产及犯压各境不得归,流寓土夷,筑庐舍,操庸贾杂作为生活,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的记述。不过《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抄撮地方志书及有关著作而成,此话还应有更早一点年代的源头待考。

  在万历三十年(1594),居留吕宋的华人受到大规模屠杀以后,闽南与吕宋间的贸易一时受到影响,但《东西洋考》云:“三十三年,有诏遣商往谕吕宋,无开事端。至是祸良已,留者又成聚矣。”也就是三年后,居留吕宋的华人又渐渐增多。虽然西班牙当局为限制华人居留,要求每船不得超过限200人,而返华之船人数不少于400人。但实际上禁止不了居留人的增多。往往是离开马尼拉时船上有符合规定的人数,而返航中途又偷偷回到马尼拉。原来城内的“涧内”已被破坏,又在城外形成新的聚居区“新涧”。

  吕宋贸易之利不但于闽南地区有吸引力,其实还扩散到更远的地方,由《云间杂识》所记可知,甚至连江南松江府也有人远至彼处贸易:“近来中国人都从海外商贩至吕宋地方,获利不赀。松人亦徃徃从之,万历三十七年焦愼君偕一仆商于彼,归而渡海……”云云,可见此一贸易航线之吸引力。

  因为大帆船贸易的不断发展,到达吕宋并居留于彼者不但有海商,也有其他各种手工艺者,甚至还有文化教育以至演艺人员,以保证在马尼拉维持一个能正常运转的社会,以容留因种种原因不能归国的商人(但西班牙人对于只能业田之农民并不欢迎)。对于来到吕宋的华人数量,除了上引中国史料外,还有某西方研究者的一个估计:自1571年漳州与马尼拉之间的帆船贸易开始后的30年里,大约有630艘帆船从月港出航到马尼拉,每艘船载运的人数约300人。亦即,在这三十年里大约有20万人次随贸易帆船到达菲律宾。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在下一次季风期即返航中国,但也有不少人留了下来。留下来的人数可以西班牙殖民者当时征收的贡税额进行估计:在1611年,居住于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贫穷者免缴)。而在1615年,所收缴的贡税为53832比索(意味着六七千名缴税者);1638年则为116916比索(约相当于一万五千人缴税)。而处于这两个年代之间的1635年的统计表明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其中并不包括免税的穷人与漏税者。而1636年驻马尼拉的西班牙代理商蒙法尔康(Grauy Monfalcon)则声称居住于马尼拉的华人总数是三万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闽南人不成问题,但是漳州人偏多或泉州人占优则并不清楚。

  但近代的统计结果却是相反,似以泉人占多数。菲律宾政府于近代曾对马尼拉、卡拉延、怡朗与宿务四省的华人人口作抽样调查。其中80%华人来自晋江、同安、南安和龙溪,其余少数来自安溪、惠安、海澄等县与兴化府(即莆田与仙游二县),厦门和枫亭司。其中人数最多(超过50%)的是晋江,而后是同安、龙溪和南安。照此调查,则泉州府属县的移民超过漳州府移民。有人以为这是清代以至近代以后的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原文刊于李庆新主编:《东亚海域交流与南中国海洋开发 》,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注释参考原文。

  2017年9月25日更新

 

 

 

 

“东方第一大港”的前世今生,泉州人必须知晓!

 

 

泉州市舶司图 ( 何斌士 / 摄 )

  “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泉州已被列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而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造的开元寺作为泉州申遗的遗产点之一,也重新被世界所关注。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泉州和福州的名称曾交替使用

  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名称,是福州地区的名称。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泉州(即如今的福州地区)改名为闽州。唐太宗继位后全国州县合并为省,地理区划分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丰州(治所在今泉州)。

  公元700年,今天的泉州市区设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武荣州的州衙在哪里呢?据考证是今天泉州市鲤城区的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当时州衙前开辟南大街为市。州衙旁建造了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不久后,该地区建造了一座城,名为唐城。此后武荣州脱离了福州管辖,而那时福州的名称仍是“泉州”。

  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福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此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朝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从此泉州不再易名。

  由此可知,在明朝前,泉州的曾用名有南安郡、丰州、武荣州、清源郡。而福州的曾用名更多,有泉州、晋安郡、闽州、丰州、长乐府、福建路、福安府等。

  福州和泉州的名称交替使用问题,导致后代学者考证泉州历史时出现了不少麻烦。

  比如,德国学者恩勒特撰写的《走近泉州》中说:“……‘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泉州的居民至今以此诗句为骄傲——我这么说要冒着在那里不受待见的危险——它所描写的是否真的是这个城市,这一点也不确定。因为很遗憾当时城市的名称变化无常,有可能这里所说的是省城福州,而不是我们诺伊施塔特的伙伴城市,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泉州的状况与此不同。可以肯定的是,到9世纪中叶,福州已经是这个地区的政治中心,但此后泉州迅速发展起来,到10世纪末,泉州港至少已经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港口,甚至可能是中国南部最大的港口。”

  宋元时期繁盛起来

  2017年5月初,笔者到泉州后渚港参观,从鲤城区的水门巷沿江一路来到后渚港,在此处的海边,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马可·波罗出航处”。

  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忽必烈之命,率十四艘四桅十二帆的巨船从泉州的刺桐港(今后渚港)扬帆出海,护送阔阔真公主去伊利汗国完婚。完成任务回到泉州后,马可·波罗从刺桐港返回欧洲,结束了东方的旅程。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说,泉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当时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在后渚码头工作的戴师傅告诉笔者,泉州之所以能有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的美称,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通商,与泉州港特有的优良自然条件是密不可分的,“泉州湾适合避风、避浪、避水流,能安全停泊,曾以四湾十六港闻名于世,如今又开发了湄洲湾肖厝深水良港,是非常好的贸易港口。”

  马可·波罗是在元初来到泉州的。泉州为何在宋元时期突然繁盛起来?

  这或许与科技的发展有关。元朝历史记载中提到了海上指南针的运用及航海技术的发展。但其实不仅如此,其兴盛或许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断有关。

  据历史记载和国外专家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源自几种情况,而唐朝安禄山叛乱和黄巢起义导致正常有序的贸易环境被破坏,也是原因之一。

  黄巢起义令唐朝唯一设置市舶司(海关)的广州和福州都饱受战争之苦,而位于台湾海峡的深水良港城市泉州从此获得外国商人的青睐。

  在《唐书》和《宋史》中,都有外国商人和印度佛教僧侣从泉州坐船返回家乡的记录。

  南宋时,宋朝廷设在杭州,靠近杭州的泉州作为独立的备选港口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更稳固的地位。

  泉州港“失而复得”

  繁荣的经济促进了泉州城市区域面积的扩展。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泉州的新城墙总长度已达到10公里,城门从四座变为七座;各种宗教组织在泉州建寺,到1009年,这里已经有了清真寺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不仅如此,1138年到1151年间,泉州建造了一座长达2070米、总重量达25吨的花岗岩石桥,名为“安平桥”。直到20世纪,它一直是中国最长的桥梁。

  可另一个问题是:泉州为何在明以后开始衰败呢?

  泉州的衰败,主要是因为港口的衰败。尽管明朝时曾出台对海事进行一些限制的政策,但对泉州港影响最大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清乾隆年间,朝廷宣布停止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的对外贸易,只留下广州海关允许西方人贸易。

  泉州海关的何斌士说,泉州的衰败与泉州港的衰败呈现了极为强烈的正相关性,可以说,“泉州城与泉州港唇齿相依,港兴城兴,港亡城亡”。

  1983年1月1日,泉州港正式恢复对外籍船舶开放,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24个对外开放港口之一。

  截至2015年底,泉州港已与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有海运往来。而2016年至2018年的三年内,泉州市将投资300亿元完成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努力将泉州港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港。

  泉州海关关长张秀清介绍说,泉州关区对外经贸往来密切,民营经济非常活跃,目前泉州关区有海关注册备案企业12000余家,各类海关监管点23个,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

1188 年夏冬两季市舶司祈风碑文(何斌士 / 摄)

  “东方第一大港”的重要见证

  2016年8月29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明确,泉州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首批遗产点有14个,但位于水门巷的泉州市舶司遗址未列入其中。

  福建市舶机构,两宋称提举市舶司,元明改为市舶提举司。明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有四项,管理朝贡贸易、征收关税、管理中外互市贸易、查禁民间商人的海外贸易。为了打击走私贸易,市舶司甚至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穿过狭窄的水门巷,笔者见到了久负盛名的“福建市舶司”,也见到了住在水门巷的泉州历史学者、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刘志成。

  据刘志成介绍,这座建于宋朝的福建市舶司面积比开元寺更大,除市舶司的主体建筑外,还有福建市舶提举司、仓库、市舶司官员住宅等诸多附属建筑。

  不止水门巷,附近还有马坂巷、舶司库巷,这些表明了当年这里巨大的货物仓储量,以及往来马车装卸停留的繁忙景象。

  到了明末,这些建筑被洪承畴占用。洪承畴拆除福建市舶司建筑时,瓦片、砖块堆成了山。这里因此有了“洪厝山”的名称,居民也多数姓洪。

  当年市舶司外的破腹沟是一条宽阔的河流,能直通晋江。宋至明时,远洋商船的货物,可通过小船,沿晋江、破腹沟、水关、濠沟直达市舶司衙门报关。

  沧海桑田,破腹沟如今真的成了一条狭窄又干涸的水沟,那些桑田也变成了民居建筑。如果没有人带路,很难找到隐藏在老城深巷、杂乱民宅中的不起眼的福建市舶司建筑。

  令人感动的是,这座重要的历史建筑能保存至今,靠的是周围居民自发的捐款。

  张秀清说,在2003年,市舶司遗址周边的热心居民和群众自发组成了“市舶司保护小组”,经泉州市政府批准,市舶司遗址交给水门社区保护小组管理,并一直延续至今。

  “目前文保小组成员大都年岁已高,人数也由当时的7人到如今只剩下二三人在岗坚守,保护工作的延续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张秀清说。

  笔者来这里时,见到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们都是“市舶司保护小组”的成员,其中的吴秀满老人曾工作于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退休后长期在此义务工作。

  作为市政协委员,泉州海关关长张秀清2017年再次提交提案,建议将泉州市舶司保护和修缮工作列入《2017年泉州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重点项目》建设范畴,同14个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遗产点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关联点一同进行文物本体修缮和周边环境整治。

  在他看来,泉州市舶司遗址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古海关”遗址,是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城市的重要历史见证,亟需加大保护和修复工作力度。

  文/孟丰敏

  编辑:啊凯(kekf88) 来源:新华社 文/孟丰敏

  2017年8月11日更新

 

  翁国华先生回应:

  本文所指曾经辉煌数世纪的--泉州市舶司遗址方面有几处过错,值得商榷纠正:

  一:其址四至确系水门巷/马坂巷/舶司库巷范围;但建筑主体并非在水门巷,而是我的出生地--马坂巷中的洪厝山。

  二:洪厝山的来历是船舶司建筑主体因被明朝洪承畴占据拆除而烟没,残渣堆淤成山、洪宅建筑落成而得名。另则,该处仅有两座大厝姓洪(其中一家是电视台主持人"福先" --洪鹤年先生的祖上);并非周边居民都姓洪。

  三:泉州历史学者、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刘志成先生家居马坂巷,与我家仅一墙之隔,并非家居水门巷。

  四:马坂巷之所称,是因当时用于"报关办理或货物中转…"等事务的马匹栖息,故而得名;可见船舶司事务中心理应是马坂巷,而并非是水门巷?!

  然而,马坂巷经历明朝洪承畴拆除船舶司府地,和民国中山街建设/民宅聚集等缘故;如今的巷道窄小,亦不足为奇矣!

 

  林老师好!翁国华先生是哪里人?第三点确实有误,另几点我要请教刘老师

 

  林老师好!以下几点,刘老师基本认同:

  一:其址四至确系水门巷/马坂巷/舶司库巷范围;但建筑主体并非在水门巷,而是我的出生地--马坂巷中的洪厝山。

  二:洪厝山的来历是船舶司建筑主体因被明朝洪承畴占据拆除而烟没,残渣堆淤成山、洪宅建筑落成而得名。

  三:泉州历史学者、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刘志成先生家居马坂巷,与我家仅一墙之隔,并非家居水门巷。

  四:马坂巷之所称,是因当时用于"报关办理或货物中转…"等事务的马匹栖息,故而得名;可见船舶司事务中心理应是马坂巷,而并非是水门巷。

 

 

 

 

曾经的远东第一大港如何由生到死?

 

  在大航海时代,当西方的冒险家们充满激情地探寻一片又一片土地、搜刮一块又一块黄金时,人们都以为中国就像与世隔绝的沉睡雄狮,在世界舞台上睡着了。

  文字 | 陈坚

  制图 | 孙绿

 

西方大航海之时

东方在做什么

不过事实远非如此。

在大航海时代前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者,在马可波罗的笔下,刺桐港(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遍地都是黄金,大批商人云集至此,货物多到堆不下……

如果马可波罗的故事真实可行

他应该也是从泉州登船返回西方

几百年前的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作为大航海时代前期的世界航运中心,那时的泉州又是如何的繁盛?

1、缘起五代

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境遇所决定的。

五代十国(唐、宋之间),是泉州初步发展的开端。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需要大量的花销。

五代时期的泉州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福建多山地,少平原,如果发展陆上贸易,贸易范围仅限于沿海狭窄一带。但发展海上贸易,情况则完全不同,福建海域面积广阔、本地的手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且与外国贸易已有一段历史。

而在当时泉州,田制崩坏,土地贫瘠,人均耕地比远低全国的情况下,发展商业成为了良好的选择。

福建沿海平原即使和对岸的台湾比

也显得有些狭窄了

王延彬,担任了20余年的泉州刺史,人称“招宝侍郎”,是泉州航运业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治理下,被山脉阻隔的泉州一跃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诸多有利于海商发展的政策被提出,直接刺激了泉州的商业发达,间接刺激了泉州的手工业发展(国外需求旺盛的陶瓷业,纺织业等)。

这些海商,靠着精湛的技术和充足优质的原料,直接打破了由当时穆斯林所垄断的海洋贸易,泉州成为了著名的国际港。这一优势一直延续到了宋朝灭亡。

此后泉州的和平过渡,是其能够在宋亡后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在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浙江、广州屡受战火,商贸都受到很大影响。而泉州,在以蒲寿庚为首的力量下主动降元。

因此,元代的泉州可以说是全面继承了宋代泉州商贸业已有的基础。由于大运河的淤塞、两浙广州等港口的衰弱,泉州在元朝几乎获得了垄断地位(泉州市舶司总收入占了全国市舶司总收入的75%以上)。在政策上,元朝政府感念于泉州的主动降伏,在政策上也予以支持,保护海商的贸易。

元朝南方三大港

2、兴起于宋

宋元是中国封建王朝最独特的时期。两个王朝皆重视海运,且在某种程度上都在政策上不抑制商业发展。

究其原因,在于宋元时代的政策不完善导致大量冗兵、冗官、冗费等严重财政问题。想要弥补这个亏空,光靠农业产出无法做到,只能另想办法。宋代手工业发达、航海技术基本成型,统治者希望通过发展商业抽取税收。

其中最重要的刺桐(泉州)港处在世界贸易的中心位置。据记载,南宋中期,国库总收入不到1000万缗,市舶(航运)总收入为200万缗,刺桐城的市舶之利独占100万缗。由此可见当时大宋航运经济的发达和刺桐城的繁荣。

“泉州时代”,是台湾学者李东华在针对中国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史提出来的特有名词。

“泉州时代”的欧亚非三大陆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商品和技术交流。而由于商业、农业、手工业的同时繁荣,南宋城市化率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顶峰:22%。

耕地稀缺的福建

会不会在古代就有着很高的城市化率

这一切的一切,足以改变当时朝廷对商业的心态。赵构对海外贸易尤其用心,曾经说道“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取胜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

1087年,是泉州时代的开始。这一年,朝廷在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承认了泉州海运贸易的繁荣。由于福建特有的地形和山脉屏障,泉州社会稳定,较少受到战乱影响。泉州海商力量在国家的支持下,稳步发展。

南宋主要对外港口

1166年,由于社会战乱,两浙市舶司被废,泉州成为宋代两大市舶司之一(另一个为广州港)。随后,泉州港超过广州港,成为南宋,也是中国第一大港,泉州开始迈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从东亚通向东南亚的贸易路线

与此相随的,是泉州的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到了南宋末年,伊斯兰海商蒲寿庚成为了泉州市舶司的总负责人。后来,蒲寿庚与元朝势力结盟,最终被任为福建行省中书左丞。蒲寿庚家族也逐步控制了泉州,乃至福建官府。

这份奖赏是不是相当优厚?

也正因此,海商集团控制了泉州。在蒲寿庚家族的极力维护之下,泉州迎来了"黄金年代"。

 3、兴扩张于元

泉州在元代和宋代发展情况类似,且还多加了一层现实原因。彼时京杭大运河河道淤塞,想通过运河北上运粮,是件不容易的事。在宋代已有基础上,通过低价的海运运粮,无疑是个好办法。

元代船只

至元十九年(1282年)江苏省太仓,在前海盗,同时也是降元官员朱清、张瑄的主持下,刚刚建成的60膄平底船载着运漕粮4.6万石,浩浩荡荡地向元大都进发。这次运粮,数目虽小,意义重大,最终证明了海路运输粮食的可行性。这也使从草原上来的元代统治者意识到发展海陆的必要性。

在得到朝廷肯定后,海上运粮数不断增加,最高达360余万石。太仓因此成为东南沿海最重要的中转港口。此外,为了发展商业,朱清、张瑄还置办大批海船,与东南亚诸国通商,使太仓成为盛极一时的"六国码头"。因此,时人有言:国初海运自朱张,百万楼船渡大洋。

彼时朝廷受传统儒学束缚不深,在思想上负担较轻,加上丰厚的贸易收入,元代朝廷对海运越来越支持。

河运与海运之争

各国商旅云集,亦使泉州成为当年中国宗教最自由、思想最开放的城市。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人涌入泉州做生意,不仅没有受到排斥,甚至受到蒲寿庚家族控制下泉州政府热情欢迎。当时泉州的招商引资能力独步天下。

在今天的泉州,仍然保留有大量的伊斯兰建筑——“清净寺”“圣墓”等都在无声述说着当时泉州的繁华。

清净寺内的明善堂(礼拜堂) 

圣墓一角

圣墓一角的元代阿拉伯碑文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马可波罗常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等不同的种族与当地的汉人结婚。这在中国古代是很难想象的,唯独在泉州似乎就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不过,也正因为思想上的开放,泉州海商在做国外生意时,一直保持着平等的态度贸易。

描绘元代泉州港繁荣景象的图画,

来自于15世纪《马可波罗游记》手抄本

4、衰败于明

泉州的衰弱始于明代。明代的海禁政策给泉州外贸以毁灭性打击。加上贱商理念的重新盛行、大运河的重新开通(从海路运粮方法再度转为从运河运粮)等因素,泉州时代一去不复返。

泉州时代的离去,也标志着中国再也不是大航海时代商贸的领头羊。

但即便如此,泉州在明清还保持着重要的商业城市地位。商业的发达自然促成了社会思想的转变。泉州是第一批符合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发祥地之一。泰州学派的宗师李贽(泉州人),正是在发达的商品经济环境中大胆提出了重农重商、功利价值、男女平等等一些先进观念。

5、遗产于今

泉州给中国海洋事业留下的遗产数不胜数。无论是文化上还是技术上,“泉州时代”痕迹都随处可见。

《诸蕃志》、《岛夷志略》是“泉州时代”的文化遗产。《诸番志》是宋代官员在详细询问泉州外商情况下,编著的一本记载着从东亚到西西里岛的58个国家和地区风俗的书籍。《岛夷志略》则是元代思想家汪大渊从泉州出发,编纂的一本包括了220个国家地理、风俗、人情的书籍。

这两本书是林则徐和魏源编写《四国志》和《海国图志》重要的参考来源之一。(来自几百年前的参考资料。。看来资料挺稀缺)

《诸蕃志》书影

水密隔舱技术,是建造一艘安全的大型船舶的必要条件,也是泉州时代给后世的礼物。水密隔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舱室,这就使船舱成为水密舱室。泰坦尼克号中有16个密舱,就是根据这种技术制作的。

水密隔舱示意图

使用水密隔舱技术的船只

中国最迟在唐代(5世纪至8世纪左右)便发明了这项技术,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述及。在欧洲,即使是大航海时代技术领先的英国,也只是在1795年,在本瑟姆的主持下开发出了水密隔舱技术。后来,本瑟姆夫人在为其写的传记中提到,这项技术并非本瑟姆的原创,而是本瑟姆在根据中国人的发明上改进的。

郑和宝船便是这项技术的典型代表

走进“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在馆中最显眼的文物之一,是1973年在泉州后渚港区发现的一件世界性文物“后渚沉船”。这艘船无论是龙骨、多层板还是橹和船舵等技术的运用,都居于世界前列。不光如此,该船还拥有13个水密船舱。是古代世界造船技术的巅峰。

陈列馆里的后渚沉船 

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够发明,不仅是因为之前技术已经足够支撑新技术的创造,更是因为当时贸易的需求,极大的刺激了船舶走向大型化。为了保证船舶安全性,水密隔舱技术应运而生。

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历史的必然。彼时站在泉州后面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政权和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国家。

泉州逐步退出世界的舞台也是历史的必然。维护王朝统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便是重农抑商。

宋代和元代虽都有特殊的原因而重商,但是由于中国传统贱商思想的影响,重商政策终究由于朝代的更替而没落。中国也因此与大航海时代的机遇失之交臂,逐步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文章来源:瞭望智库

2017年9月18日更新

 

 

 

 

 

汉人之祖~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亦称白马人、白马族,是居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交界的岷山东端摩天岭中的一个族群,[1]人口约2万多(2015年),民族语言为白马语,[2]信仰为自然崇拜、苯教、佛教。白马人历史悠久,最早见于西汉《史记·西南夷列传第五六》:“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3][4]

20世纪50年代,北川行署将该地区聚居的白马人定为藏族,但长久以来,但其语言、文化都和其他藏族人有比较大的差异,学术界对这一界定存有歧义,衍生出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对白马人族属研究的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即“氐人说”、“羌人说”和“藏族分支说”。[4]2012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白马人进行脱氧核糖核酸(DNA)研究后发现,白马人是东亚最古老的部族,与藏族并不同源,其祖先应该来自氐羌。[3][5]

2013年12月,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纪录片《探秘东亚最古老的部族》,完整呈现了白马部族的完整历史和面貌。[3]

中文名

白马藏族

别名

白马人、白马族

人口

约2万多(2015年)

民族语言

白马语

信仰

自然崇拜、苯教、佛教

名称

地名说

白马:当地藏语“白”在藏语里读“bie”,藏族的意思;“马”在藏语读“ma”,兵的意思,两字合在一起读“biema”藏语意思为"藏兵"的意思。

服饰说

白马藏族羊毛毡帽(沙噶)

白马人,头戴毡帽(沙噶),帽子上插着吉祥的锦鸡颈羽或者雄鸡白色尾羽,寓意为吉祥。为什么白马人毡帽(沙噶)上要插锦鸡颈羽或者雄鸡白色尾羽呢?故事发生在吐蕃王朝与唐王朝交战时期的公元前6世纪,白马藏兵与唐兵战时候,有一次唐兵在深夜里准备突袭藏兵时,突然一群锦鸡发出警钟般的鸣叫声,把藏兵们都惊醒了。于是避免了唐兵的突袭。从此后白马人感激锦鸡救了自己的命,祖祖辈辈们感以头戴锦鸡的羽毛插在毡帽(沙噶)上以表纪念,也表示吉祥。白马人女子头发上还要装饰圆形的鱼骨排,有美观和辟邪之说。[6]

白马人男子藏袍与其他藏区的衣服大同小异,由于特殊的地理(搬弄半亩区)和古时候藏兵身份,白马人男士藏袍的袖子比其他藏区藏族的袖子要短,便于耕作和打仗。白马人女子的服饰主要是以红、黑、白等几种颜色为主的百褶裙,与西藏有些地区的女子穿的大致相同,胸前佩戴有方形的鱼骨排,寓意吉祥。

历史

史料记载

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卷116):“自禽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榨都最大;自榨以东北,君长以什数月砒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丹肋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又见唐代杜佑《通典·边防五》(卷189):“氐者,西戎之别种,在冉肋东北,广汉之西,君长数十,而白马最大。” )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卷28下):“氐,夷种名也。氐之所居,故日氐道。”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其山(冉舫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说“白马氐者,(汉)武帝元鼎六年开,分广汉西部,合以为武都。”

唐代李泰《括地志》卷四《成州·上禄县》载:“陇右成州,武州皆白马氐,其豪族杨氏居成州仇池山上。

唐代李延寿《北史·氐传》(卷96):“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马。三代之际,盖自有君长,而世一朝见,故《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也。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汉武帝遣中郎将郭昌、卫广灭之,以其地为武都郡。自济、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氐、或谓之故氐,各有王侯,受中国拜封”。

元代脱脱《宋史·蛮夷传四》(卷 496):“白马氐,在汉为武都郡,今阶州、坟州,盖羌类(似)也。”

清代吴鹏翱《武阶备志》(卷20):“自是(公元565年)以后,(氐人)户落耗散…惟杨氏窃据爵土三百余年,西魏灭武兴,其子孙流移叠、宕、沙、岷等州者,仍为酋豪,迄今千余年,世承不绝。”[4]

平周国

周武王姬发元年,前1046年,氐人先民在今四川广元境内建立氐族方国“平周”,定国都东河附近,称平周城,辖管今旺苍县及苍溪县大部。

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宣布蜀族领导的苴国成立。氐族侯国“平周”灭亡。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前316年,秦惠王嬴驷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石牛道(今剑阁金牛道/剑阁道)灭蜀吞苴。秦惠王任蜀太子为蜀侯,张若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国灭亡。

国人在国灭后,不堪秦法的羌族人南下逃亡,氐族人则往西北迁移。

陇南五国

仇池国(白马氐)

296年,杨茂搜(白马氐人)占据仇池山一带,创立仇池国,定都清水(今甘肃清水县)。领土大致今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成县、文县一带,史称前仇池国。

370年,杨统(白马氐人)与侄子杨纂争夺王位,前秦世祖苻坚趁机出兵攻城。

371年,杨统开城投降前秦,致使秦军攻陷清水,仇池公杨纂(白马氐人)被移居秦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至此仇池国灭,存在75年。

后仇池国(清水氐)

385年,杨定(清水氐人)收复前仇池国领土,重建仇池国,定都历城 (今成县北),向东晋称藩,史称后仇池国。(注:清水氐人为白马氐人杨茂搜的直系族人,因曾经迁徙于清水建国而得名)

394年10月,杨定帮助前秦王苻崇攻打西秦,兵败身死。

396年,杨盛(清水氐人)继承堂兄杨定王位,被东晋安帝司马德宗(汉族)封为辅国将军、仇池公。一度占领汉中。

武都国(清水氐)

422年,仇池趁南朝宋武帝刘裕驾崩扰边,宋少帝刘义符(汉族)封杨盛为武都王,史称武都国。

443年,时任武都王杨文德(清水氐人)迁都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外纳乡)。

477年12月,北魏将领皮欢喜(鲜卑族)攻陷葭芦,斩杀了当时的武都王杨文度(清水氐人)。

武兴国(清水氐)

478年2月,杨文弘(清水氐人)继承王兄杨文度王位,迁都武兴(今陕西略阳县),向北魏称臣,史称武兴国。

535年,北魏攻陷武兴,斩杀了当时的武兴王杨绍先(清水氐人)。武兴政权存在57年。清水氐族建立的后仇池国历经三个时期,存在150年,为氐族政权最久。

阴平国(阴平氐)

武兴国成立第二年的479年,北魏扶持杨文度的宗弟杨文香(阴平氐人),在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南)建立亲魏仇池国政权,史称阴平国。(注:阴平氐族为建立阴平政权的清水氐族人,因区别清水氐族政权而得名)

580年,阴平国因参与北周益州总管王谦声讨权臣杨坚,被杨坚(汉族)带兵攻陷阴平,阴平王杨法琛(阴平氐人)被赐死,部众被遂散。至此仇池政权全部结束。作为最后一个灭亡的氐族国家,阴平政权存在101年。

成汉

304年,李雄(巴氐人)占据益州,建立成国,定都成都。领土大致今四川东部和云南、贵州余部。

296 -443年,仇池国

338年,成国汉王李寿(巴氐人)政变,废成王李期(巴氐人)自立,年元汉兴,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国。

347年,东晋荆州刺史桓温攻陷成都,胁迫当时的汉王李势(巴氐人)移居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至此成汉国灭。

前秦

351年,苻健(略阳氐人)占据关中,建立秦国,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352年,称帝,史称前秦。

394年10月,前秦金城王乞伏干归(鲜卑族)驱逐刚继帝位仅三月的的太子苻崇(略阳氐人),后仇池国王杨定(清水氐人)帮助前秦王苻崇攻打西秦乞伏干归,兵败身死。至此前秦国灭。

后凉

389年,前秦将领吕光(略阳氐人)占据凉州,建立三河国,定都姑臧(今甘肃武威)。396年,改称天王,国号大凉,史称后凉。领土大致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

403年,南凉景王秃发傉檀(鲜卑族)和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匈奴族)频繁攻打后凉国,后秦文恒帝姚兴(羌族)派左仆射齐难接后凉国君吕隆(略阳氐人)入秦都常安(今陕西西安)居住。至此后凉国灭。

隋代后期开始剩白马氐(刚氐)、清水氐(武都氐、武兴氐)、阴平氐(平乐氐)、巴氐(甸氐、湔氐、循成氐)、略阳氐(下辨氐)、故道氐(葭萌氐、嘉陵氐)六支。

宋代时仅剩白马、清水氐、阴平氐、巴氐 四支。

元代初期,为躲避元军铁骑,清水氐从略阳西逃入福津(今甘肃舟曲县),途中死伤过半。巴氐一部分从什邡(今四川什邡市)北上过松州逃入扶州(今四川九寨沟县);另一部分则从雒县(今四川广汉市)南下经临江到酆都(今重庆丰都县)。

清代初期,氐人被迫取消民族特色,把氐人强行汉化,谓为“新民”。激发了咸丰十年的“庚申番变”,氐人大部被镇压屠杀。

宗教信仰

白马人人信奉原始藏传苯教,每当逢年过节各个部落在戴上他们本部落的标志性面具后,驱邪祈福的歌舞表演就开始了,那就是白马人地区跳的“诌舞”(与藏传佛教寺院里跳的“金刚舞”动作相似)也叫"十二相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分为“干诌”和“索诌”,两个动作跳完要一个多小时,最庄严的仪式是“索诌”。”诌舞“每当重要节日和村里来贵宾的时候跳,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而今由于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跳“诌舞”的人越来越少了,而今前辈们为了让“诌舞”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来跳都积极乐意的给年轻人教动作,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他们美丽的童年时光,长大后,心领神会的他们又不约而同地成了舞者中新的一员。

白马人的每个寨子后面的山都是神山。白马人也信仰佛教(原始苯教),其中最崇信的是称为“叶西纳蒙”(意即“白马老爷”)的一座神山。长在神山上的树都是神树,这些树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是绝对不可侵犯的,如果有人胆敢砍了这里的树,不但会遭到全寨人的唾弃。刻在门窗上惟妙惟肖的动物造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装饰,而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的信仰。据说,它与白马人的动物崇拜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说,有黑熊部落、猴子部落、蛇部落,最大的要算羊部落,部落里面又分小的部落,小的家族。动物的名字就是部落的名称,这是白马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

语言

白马人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语言内部有一定的差异,但基本上彼此可以通话。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人认为白马语是藏语的方言,但仍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白马语言和藏语之间的差别,已大大超过了藏语内部各种方言之间的差别。语言学专家考证认为,“白马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是“从古羌语母体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相近的支系”。[7]

甘肃省陇南市有关部门历时8年调查研究白马民俗文化,并抢救白马人语言文字,搜集整理出18000余条白马语词汇,编写了《白马大词典》。《白马大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语言学专家孙宏开主编,通过走访甘川两省白马人聚居区搜集整理,用国际音标记录,并编写了《汉语拼音方案》,将来使懂拼音的人就能读出白马语。[7]

民族风俗

生活

白马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白马人服饰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色彩艳丽。白马人女性胸前饰以白玉般的鱼骨牌,腰间围几匝金亮的古铜钱,穿上各色布料绘制的镶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斓,艳丽夺目。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对山川的顶礼膜拜,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马人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山深林茂,风吹草低,宽阔的河谷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荞麦花开,年复一年青稞飘香。辛勤的劳动,简朴的生活,孕育出白马人独具神韵的敬酒歌、跳槽盖、园园舞、猫猫舞等民族歌舞,白马人独特、浓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犹如一枝深山奇葩,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

节日

采花节

这是甘肃省舟曲县博峪乡白马人的节日,分为“抢水”、 “采花”和“祝福”三部分,节日从五月初五日举行,为期两天。

烤街火(火把节)

这是白马人各村寨共有的习俗,节日从腊月初八开始,每天晚上全寨男女老少齐出动,大家一起凑柴、烤火、唱歌、讲故事、跳火圈舞……这样的热闹场面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七才结束。

还有每年的农历4月18日和10月15日。

火圈舞(沃斯佬)

又称“圆圆舞”、“呆舟”,就是手拉手围着篝火转圈起舞,是白马人最常跳的集体舞蹈,在喜庆的节日、男娶女嫁的日子里跳。

池哥昼

只有甘肃文县的白马藏区跳,在正月十五开始跳,正月十七结束,所以正月十五是甘肃文县白马藏区最重要的节日,而不是传统春节,古时是在晚上跳的,旨在祭祀神灵、驱鬼避邪、祈祥纳福,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现已被列入全国首批“非遗”保护名录。

熊猫舞

又称“登嘎甘”,是九寨沟县白马人人的传统祭祀舞蹈,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进行,旨在“祈祷祝福”。如今已逐渐演变成了而今的表演“登嘎甘”主要在,一般用“莽号、鼓、钹”作伴奏,其基本节奏型为 两拍子,舞步模仿大熊猫的动作体态,表现形式夸张。现已被列入全国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

敬酒歌

清·光绪年间《文县志》记载:“文番… 性复嗜酒,喜歌,侑客觞,不饮,即跪唱番曲,必饮而后止。”

他们唱“酒曲”、“酒歌”(又分独唱、领唱),独唱有固定的词曲和演唱时间,曲调高亢而婉转,白马人人称“朝喜”、“朝哲”,是给平辈客人敬酒唱的歌,主客之间,可以一问一答轮番对唱,谁答错或对接不上就得将酒一饮而尽。领唱可即兴选曲填词,白马人称“朝呆”,是多人合唱给长辈和贵客敬酒的歌,主唱人要跪唱,看到长辈或贵客饮完杯中酒才起身。

分布情况

人口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约有6500人,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约有4600人;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约有3627人,游客接待量最大;阿坝州九寨沟县约有2800人;松潘县约有600人。

民族村寨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案板地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草河坝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强曲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入贡山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镇阳志山村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寨镇草山村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博峪乡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人乡厄哩村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人乡稿史脑村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人乡亚者造祖村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人乡伊瓦岱惹村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座藏族乡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木皮藏族乡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乡英各村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乡下勿角村[3]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草地乡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勿角乡甲勿村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乡俄果村

村寨变化

1949年解放后,白马藏区同全县一样实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他们深深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团结、民族进步共同发展的经济生活现实,比历史任何时代都要好的多。从经济再发展的角度去认识中国白马人共同体,又是本民族和研究者的共识。

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之后,白马藏区各村寨受损严重,相关政府表示,“不但要让白马人过得好,还要保留他们的民族特色。”如今白马藏区地区有了新面貌,村村通公路、家家建新房。

参考资料

[1]  杨全社、古元章、张金生、邱雷生、毛树林.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图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年01月:1-415

[2]  甘肃高校学子“活化”白马藏族语言 促传承发展(图).凤凰.2016-09-23 [引用日期2018-02-24]

[3]  白马人:东亚最古老的部族.中国·甘肃.2015-03-03 [引用日期2018-02-24]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2018年3月20日更新

 

 

 

 

 

华夏大迁徙

 

 

“ 

人禀乾坤志四方,

任君随处立纲常。

 年深异境犹吾境,

日久他乡即故乡。

                                 ——客家《流迁诗》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到哪里,我们的故乡在何方,我们的根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栖息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固定,自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开始,我们的脚步就很少停下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巨大的迁徙史。

  而华夏大地上的每次重大迁徙都在塑造着这个国家的性格。

  两汉 · 匈奴西行

  这片神州大地上各种迁徙的故事里,最广为流传的恐怕就是匈奴人的征程了。

  南匈奴入汉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经过十年征战,汉武帝重创匈奴,将这个与中原恩怨不断的游牧民族赶出河西走廊。

  其后,匈奴一分为二,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靠汉朝,昭君出塞就是嫁给了他。在汉朝扶持下,呼韩邪打败兄长,占领漠北,暂时统一了匈奴。

南北匈奴分裂,匈奴迁徙地图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10月

  东汉初年,匈奴再次分裂。公元48年,呼韩邪的孙子率4万多人南下归附汉朝,被安置在河北至甘肃的长城沿线的河套地区,史称“南匈奴”。

  百年后,南匈奴发动过一次叛乱,但很快被东汉平定,其民众被继续往南迁移,一直来到了山西中部的汾河流域。

  而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则始终与汉为敌,不时南侵。

  北匈奴西迁

  公元91年,东汉大将耿夔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失去草原霸主地位的匈奴立刻被积怨已久的其他草原游牧民族所挑战。

  鲜卑族占领了匈奴人的领地,加上自然条件恶化,北匈奴被迫万里西迁,从亚洲销声匿迹。

  近300年后,似乎销声匿迹的匈奴人在欧洲伏尔加河畔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他们的骑兵宛若横空出世,锐不可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剽悍敌人,东哥特人、西哥特人和其他散居的日耳曼人无力抵御,纷纷渡过多瑙河,逃往罗马帝国。北匈奴在这块地盘上建立起全新的“匈奴帝国”,定居下来。

欧亚大版图下的匈奴西迁《博物》2007年07月

  公元400年左右,匈奴王阿提拉继续挥师西进,侵扰东西罗马帝国,包围君士坦丁堡,剑指罗马,建立起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北至波罗的海,南至多瑙河的匈奴帝国。人们称他为“上帝之鞭”。

  匈奴人对东哥特人的侵袭,促使以日耳曼人为主的欧洲“蛮族”们大量移居罗马帝国,最终摧毁罗马帝国,建立各自的国家,初步奠定了近代欧洲的政治格局。

  汉朝和匈奴的恩怨情仇,在人类历史的蝴蝶效应之下,演化成了罗马帝国兴衰记,想来卫青霍去病也绝不会料到。

  两晋 · 衣冠南渡

  八王之乱 · 五胡内迁

  魏晋之后、南北朝之前,著名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集体登场。

  公元291年,为了争夺皇权,西晋爆发了一场历时16年的内战“八王之乱”。权力真空之际,匈奴趁机大规模移民抢占土地,20多万匈奴人口,纷纷迁徙到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境内。

  304年,山西太原一带的匈奴贵族刘渊积蓄了足够力量,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建立王朝,史称“前赵”。不久后,前赵迁都长安,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

五胡十六国的政权更迭图《博物》2013年05月

  在西晋之后长达130余年的混战中,五胡驰骋中原,建立起十六个短暂政权。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混乱大迁徙,也是一次民族大融合。汉族的服饰、食物、家具、音乐都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永嘉之祸 · 衣冠南渡

  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匈奴人刘曜攻入洛阳,杀官民3万,俘晋怀帝。随后,五胡相继作乱北方。中原,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祸地。

  东朝在建康(今南京)重建,北方的上层人物和世家大族大多有人南迁。从公元4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一百多年,南朝期间余波不绝。

永嘉之乱之后北方氏族的流向。《中华遗产》2016年08期 

  山河破碎,家国不再。原来诗酒琴棋的亭台楼阁,现在已成断垣残壁,各路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的外族占领了家园,这是汉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被迫迁徙。

  不仅是贫民百姓,氏族大户书香门第,举家南迁,华夏大地悲歌阵阵。这期间留下无数载于史册的诗文故事。

  《丧乱帖》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中华遗产》2016年08期 

  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现在的南京为都城,得到了北方士大夫携带诗文史籍源源不断的充盈,经过东吴、东晋、南朝4代的经营,没有经历太多征战,渐渐变成了富庶、安宁、文化昌盛之地。

  这段时间,史称“六朝”。中国南北人口的比例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反转。

  隋唐 · 安史南奔

  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后,大唐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她同时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官员在仕途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开放的大唐

  繁荣富裕、文明鼎盛的帝国对于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加上经过五胡乱华之后,中原地区长期的多民族混战,中国北方已然居住着很多南迁的草原民族。

隋唐五代边疆民族的迁徙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唐代对于臣服的各族首领,一般都授予军衔官职,让其落籍长安。一时,长安成为真正的国际大都会,各个民族齐聚,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极大丰富了市场,丝路也是在此时达到繁荣的鼎盛。

  在使节、商人与唐朝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也了解到了中原大地有多么富足,大规模、全方位的东北、北方、西北、西面、西南各民族向中原迁徙就等待一个时机。

  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粟特贵族安禄山以“忧国之危”讨伐杨国忠为由,在幽州(今北京)发动叛乱后,先后占据唐朝的东都洛阳和首都长安。安史之乱如平地惊雷,骤然打破繁华。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这样感慨突然降临的乱世,将其跟永嘉之祸相比。

安史之乱之后的南迁避难《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诗人跟随永王出征,想要重新重整山河,可惜站错了队伍,获罪流放,但是他的比喻并没有错。

  安史之乱平息后,北方藩镇割据,战乱不段,持续到唐末五代,在此期间又出现大规模持续性的南迁潮。

  这次南迁的范围比上一次更广,江西成为主要的迁入地,移民大量迁入福建、湖南,有的已迁入两广和海南岛。

  两宋 · 靖康南迁

  宋朝是当时世界当之无愧科技最发达,经济最发达之所在,人口一度达到1亿。温文尔雅又极端富庶的农业文明简直是太诱人的猎物。

  靖康之难

  北宋末年,金军威逼汴梁城下,宋钦宗,宋徽宗入金军营地议和被扣押,签下降表,押解入金国为奴。

  大宋空有百万大军,却无法保住都城保住自己的帝王,半壁江山丢弃,汉人再次大规模向南逃亡。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怨念千年之后还能够触动我们。

靖康之乱之后,宋室被迫南迁,中原人士随之大举南迁,此次规模之大超过之前各次。《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这次逃的更远,建康(南京)也似乎成了边城。西子湖边,临安府里,“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金兵由北南向全面推进,以后宋金边界又固定在淮河一线,加上到北宋末年人口已达1亿,南方平原地区的人口已相当饱和,南迁人口较前两次更加深入丘陵和偏远地带,更多人口迁入四川、福建、两广。

  同时,临安(杭州)是首都所在,江南经济发达,生活优裕,风景宜人,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定居。

  元明 · 填补空城

  江西填湖广

  元朝末年,湖广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一带,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朱元璋与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

  再加上大小军阀混战,一时生灵涂炭,田畴荒芜,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

明代移民地图。朝廷命令大批江西、浙江百姓迁至湖南湖北《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农民逃荒外省和没来得及逃走的大量死亡,湖广人口几乎损失殆尽。

  明朝建国以后开始大力鼓励江南农户移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山西移华北

  明成祖朱棣移都北京,为加强首都地区的实力,恢复华北的经济,曾多次从山西移民华北,其中一个重要的集合和出发地点就是山西洪洞县。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官方组织的强制性移民,虽然每次移民都发给川资、路引,并在安置地根据人口分给土地,但移民依然故土难离。

洪洞大槐树《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当时,明政府在洪洞县的广济寺集中办理移民,寺旁高大的古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聚集之地。移民们临行之时,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他们潸然泪下,不忍离去。此后,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清代 · 最后的民族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剧减,根据史料估算,比百余年前减少了30多倍,仅余约9万人口。造成这样可怕的局面,人们首先会想到“张献忠屠蜀”。

  明末起义的张献忠军队曾三次大规模入川,最后一次建立了大西政权,随着战局的变化,张献忠面临着空前的内外压力,产生了“弃蜀出秦”的想法。

  他的宰相建议“将在城人民,尽行屠戮……使后有据蜀者,有土无人,势难久住”,张献忠遂展开了对四川百姓的残酷杀戮。

《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02月

  其后,南明军、清军、地方武装、农民军以及降清后复叛的吴三桂,这些势力在川蜀大地互相角逐,对百姓烧杀抢掠,其中清军更是以野蛮屠城而闻名。

  最终使四川这个自古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的天府之国人口凋零。清朝初年,开始大批量的将湖南湖北地区居民迁移至四川,以填补劳动力匮乏。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战乱之后填补空城的迁徙形成了一个不那么有趣的链条。

  土尔扈特万里东归

  土尔扈特部是四卫拉特联盟中的一部。17世纪初,为了寻求新的牧地,向西迁至今伏尔加河下游一带继续游牧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沙皇俄国进入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统治时期,势力不断南侵,大肆从土尔扈特征召蒙古骑兵,在热兵器时代作为牺牲品与土耳其作战。

  而此时,清朝已经入主中原,在康熙对蒙古部族的友好政策召唤下,1770年,在伏尔加河畔生活了一百多年的土尔扈特部最终起义,他们要向东,回到故土。

土尔扈特两次迁徙的路径《中国国家地理》2013年10期 

  土尔扈特人1770年冬天从伏尔加河下游出发时,由于河水比往年封冻晚,伏尔加河对岸的百姓无法过河,留在了那里成为卡尔梅克人(欧洲对卫拉特蒙古族的称呼)。

  东归之路走了8个月,一路上遭到沙俄军队堵截,并受到哈萨克等中亚各部部族的抢掠,17万土尔扈特人走到伊犁河流域时只剩下不足7万。

  土尔扈特人的两次迁徙,完成了令后人瞠目的壮举,用生命谱写了这个民族最悲壮的历史,同时,也宣告了游牧民族迁徙时代的结束。

  文章来源:地理君 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9月3日更新

 

 

 

 

“迦乐元禅”的家庙

 

  在晋江陈埭,林姓是一个主要姓氏。陈埭南部的当地人口就以林姓为主,分布在桂林、宫口、坊脚、西霞美和梧埭等村。那里的林氏老人习惯称自己是“西滨林氏”。据《西滨谱志》记载,“西滨林氏”至今已有679年的历史,而这些历史也被记载在了那里的一座林氏宗祠里。

  “西滨林氏”的林氏宗祠坐落在桂林村南港路旁,先后经历过三次重建,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余平方米,呈五开间三进结构,两侧各有一长廊纪念馆,纪念馆里记载着“西滨林氏”的古今杰出人物。

西滨祠堂后忠烈比干公祖公祠

  根据《西滨谱志》记载,这座林氏祠堂创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至1505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明嘉靖辛酉年,由于国家动荡,林氏宗祠毁于兵焚;到了西滨林氏的第七世林云程高中进士之后捐资在宗祠的原址进行第二次重建,建成后并邀请当时的大学士张瑞图为林氏宗祠题匾,张瑞图所题的“林氏祠堂”四个大字,后人们一直沿用到现在。而第二次重建的林氏宗祠也一直作为当地林氏后人祭祀之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西滨林氏”的爱国华侨热衷教育,在林氏祠堂左右两侧及后面各捐建了一些房屋,作为当地孩子读书的学堂,林氏宗祠又成为一块文化教学的圣地。

  “文革”期间,林氏宗祠的文物古迹一度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西滨林氏”子孙为了弘扬祖德,海外华侨及大陆同乡乡民协力兴建。1998年冬天,林氏宗祠在原址进行第三次重建,并于2000年落成。

  由于建筑规模宏伟,而且人才辈出,第二次修建的林氏宗祠被当时的朝廷诰封为“八闽名祠”之一。当地的老人介绍,林氏宗祠既是林氏大家族的圣地,亦是一处难得的人文景观,在当地还有一种说法是,“泉州南门外有‘三座半’的祠堂,林氏宗祠便是其一。”

  英才辈出见证“西林”史

  现有的林氏宗祠整体建筑上保持了明清风格,宗祠外的石埕上新添了东西两侧护廊做历史、名人纪念馆。宗祠前面是一个池塘,隔着池塘是一面石墙,石墙上刻着“九牧屏”,象征林氏。重建后的林氏宗祠远观飞檐翘角、大气恢弘,近看精雕细琢、俊秀端庄。

西滨林氏开基祖锡昌公

  走近林氏宗祠,宗祠大门外撰刻着三幅大门楹联:“将相家声远,元魁世泽长。”“西拱罗山锺秀气,滨临晋水映祥光。”“源溯三仁馨祖德,派分九牧绍宗风。”宗祠内牌匾显赫,述说着“西滨林氏”家族的辉煌。宗祠后面,还建造了两座安着雕栏的石拱桥,与祠堂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更延伸了林氏祠堂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林氏宗祠的大院内,宗祠主建筑的后面还有一座祠庙——比干公祠,相传林氏太始祖是比干公,而关于西滨林氏的基祖,据林氏宗祠“西滨老人总会”的老人们介绍,西滨林氏的始祖为锡昌公。据《西滨谱志》记载,锡昌公于元顺帝至正年间,从笋江霞洲(鲤城浮桥)到陈埭桂林定居(那时候的陈埭桂林一带统称为“西滨”),此后也开始了600多年的“西滨林氏”史。

  走进林氏宗祠,祠堂内庄严大气,雕梁画栋、精致华美,各种牌匾琳琅满目:“四代一品”“兄弟尚书”“重宴琼林”“柱国少师”等等,在林氏宗祠的长廊纪念馆里,“西滨林氏”人才荟萃,明清两朝科第蝉联。据记载,明清以来,“西滨林氏”先后有进士14人、举人33人、序贡生员126人、职官79人、七品以上官员63人,清正廉明,名噪一时。其中,著名的有重宴琼林的林云程,广西右布政使林欲厦,兄弟尚书林欲栋、林欲楫,太常寺少卿林洪烈等等。

  林欲楫(1576—1662),字仕济,号季狲,欲栋弟。万历三十一年(1603)解元,三十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中允、右谕德、少詹事、礼部右侍郎,因拒绝为魏忠贤生祠撰文得罪阉党,罢归。崇祯时擢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大学士杨嗣昌议增兵饷,欲楫上疏言:“三空四尽之秋,不宜以穷民养骄兵”,崇祯帝不听,欲楫遂以疾乞休。唐王入闽,召入阁,封光禄大夫右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不久乞归,卒于家。著有《易勺解》、《学庸注解》、《水云居诗草》等。

  林肇开,字国先,号景实。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四十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黄州知府,为官清白不锱。

  林欲枊,字尔祯,号豫章。万历廿五年(1597)举人,授程乡县令,值岁饥,亟开仓赈济,亲谐各乡散赈,百姓感载。升户部员外郎。

  林期昌,字泰曾,号存崖,欲栋长子,天启元年(1621)举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

  林徽初,字调复,号希庵。天启七年(1627)举人,崇祯八年 (1635)进士,任浙江布政司参议。

  林象祖,字羽尧,号愧蓼,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三年 (1664)进士,历任常熟知县、内府科给事中,赠太常寺少卿。

  林洪烈,字孙肯,号修亭,象祖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举人,三十年(1691)进士,授吏部清吏司,升太常寺少卿。

  林鹗烈,一名复发,号根亭。乾隆五十一年(1786)钦赐举人,恩赐翰林院检讨,泉州清源书院掌教。

  林梁材,字弼卿,号悦萱,同治元年(1862)举人,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员外郎。

  林启然,字则昭,号熙东,晋江西滨(今陈埭镇坊脚村)人。他出身农家,兄弟六人:启华、启荣、启抱、启然、启虎、亦元。清道光年间,晋江人渡台经商的很多,运去大陆的布匹、油料及日用百货,并运出台地盛产的稻米、糖和水果,获利颇丰。为了维持家计,弱冠之年的林启然与仲兄启荣、三兄启抱、五弟启虎一起到台湾经商。因林启然生性诚朴,经营守信,素为同行信服,生意亦日见兴隆。

  最初,林启然在笨港开店,笨港下湖一带突然遭遇海啸,有不少居民遇难。灾难过去后,无数尸体在海面上漂浮,令人看了心酸。林启然慨然捐出千金,置买一片土地作为义冢,收拾流尸,尽为殓葬。后来,他的商店移到麦寮,扶危济困一如既往。咸丰五年(1855),笨港发生饥荒,林启然特地调运米谷数千石往笨港平粜施赈,救活灾民无数。咸丰六年,嘉义城墙塌坏,林启然又乐捐千金倡修,并亲自董理修城工程。云林县他里雾天后庙圮塌,他也捐资助修。咸丰七年,林启然回到故乡,见到西滨林氏大宗祠破损,遂捐献重金倡族人共修。当时凡是家乡亲戚邻里往台湾谋生的,一概在林启然店铺里落脚,无不受到殷诚的接待。所以,闽台两地都传颂他的义行,其轻财尚义的行为声名远扬。

  后来,林启然因功被台湾兵备道奖赏,授予候选布政司理问(掌推勘刑名,相当于今之法官),后又赏加奉政大夫(正五品)同知衔。光绪二年(1876),林启然在台湾麦寮逝世,家属为运柩送回家乡西滨厚葬。知县王昀为其撰写墓志铭,称其“贸迁善营,急功力奋,尚义财轻,崇勋叠著”。

  西滨林氏第二十一代裔孙,世界体操冠军林超攀

  1995年8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陈埭西滨乡,中国男子体操队队员。 林超攀于2008年入选国家体操集训队;2011年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获得跳马、单杠等多项体操项目银牌;2013年10月,获得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冠军;2014年10月,成为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团冠军成员;2014-2016年期间举行的全国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多项体操项目的奖牌。

中文名:林超攀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95年8月27日

运动项目:体操

所属运动队:国家体操队

  主要奖项:第十二届亚洲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鞍马、跳马、单杠冠军 2012年国际体联体操世界杯斯洛文尼亚站男子跳马冠军 2013年10月6日比利时安特卫普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双杠决赛冠军 2014年广西体操世界锦标赛获得男团金牌

  西林裔孙迁徙台湾

  西林人自明末开始入台后,便在台繁衍生息。像林启然这样与台湾有割不断情缘的人举不胜举,如,据《晋江县志》载:林华昌,欲楫子,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任台湾府儒学教授,后升常熟知府。族谱记载:林为都,讳昌时,字俞臣。邑庠生,才华出众,曾携子紫山游台,设幕课徒多年。林亦元,讳启兰,字则修,号雪亭。咸丰四年(1854)台湾府试第二名,科试取进嘉义学第九名。林后达,讳后发,孥贼有功,得台湾道丁日健、前任鹿港理番分府奖赏顶带。

  现如今,西林人与台湾的族人往来密切,渺渺海峡数百年来从未隔断这血浓于水的情缘……

  泉州南门外三座半祠堂

  西滨林氏祠堂是泉州南门外有名的“三座半祠堂”之一。何谓“三座半祠堂”?原来,这说的是泉州南门外有三座半祠堂是受皇帝诰封的。另两座半传说为衙口一座、湖中一座,梧棣半座。当然这说法特指的是某个时期,现今它们在众多新建祠堂中已不如从前突出。在这三座半祠堂中,西滨林氏祠堂规模颇大。

  林氏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初年,林氏五世林度、林玙倡议,择址于祖居地桂林村兴建林氏祠堂。据说该建筑区别于其他祠堂的最明显所在便是与水相连,祠堂拥有“前三沟,后三沟,三狮十二栏杆,两柱八骏马,石埕十八坎”的特色,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

  驱车至祠堂后门,从后门入。先是一仿古石门,而后花径弯曲,绿树成荫,如入花园。一水自右手边潺流,水上架有两座石拱小桥。左手边,一座庞大仿古建筑,从林清珍老人口中得知,那便是林氏祠堂了。从右侧走廊进入祠堂,绕至祠堂正门,豁然开朗。祠堂正前方水塘荡漾,东西两水汇集而至。据说过去水流大时,两水在此回流击荡,形成漩涡,固有“鲤鱼吐珠”之称。

  绕祠堂一周,方明白“前三沟,后三沟”之意。这是一座临水而居的祠堂,前后左右皆是蜿蜒水流,碧波萦绕,充满了灵秀诗意。祠堂前有水塘者不少,然像西滨林氏祠堂周边如此多之水者,却是少见。徜徉其中,有心旷神怡之感。

  眼前所见祠堂为2000年新建。林氏祠堂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因沿海倭乱,毁于兵火。直至天启年间,族人林云程 “宦游过家,蒿目刺心,捐俸金累百,鸠工重建”。族人又共置祀田若干亩,供每年春秋祭祀。现祠堂内有东阁大学士李廷机撰文,族人林欲厦书丹的《重建林氏祠堂碑记》记其事。后因年久失修,于1998年拆了重建,2000年完工。

  新建的林氏祠堂是在原祠地基上建立起来的,总共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为砖石木构仿古建筑,五开间三进,硬山顶,飞檐翘脊,脊角立着鸱吻,脊间堆塑剪瓷彩色麟凤。两侧建有庑廊,前面铺石埕,埕前树立登科中举标志的旗杆。埕角建有两座造型精巧的重檐石柱凉亭。祠堂背后,隔着一道水沟,建有一座比干祠,与祠堂同在一中轴线上。祠堂门墙以细雕花鸟图案的青、白堵石砌筑,面墙上安圆形竹节窗,门路则安八角螭虎窗,刻工颇佳。原先的祠堂坐东朝西,背对大海,遥望罗裳、紫帽诸峰,故大门有“门对罗裳,欣添淑气;堂垂紫帽,嘉助祥光”楹联。现在因为大门前方已经让鳞次栉比的新式建筑挡住远望的视线,所以换上新撰的大门楹联:“西拱罗山锺秀气,滨临晋水映祥光”。

  祠堂大厅,朱梁画栋,装点得金碧辉煌。祠堂两侧,在原有规制上,新建了两条长廊,墙上石碑篆刻着西林历代人物简介,以及海外华侨先贤事迹。祠堂后为比干祠。比干祠两旁建造碑亭两座,竖立一方方石碑,镌刻晋代刘梦熊,唐代李白、孟郊,宋王十朋,元欧阳玄,明曾用升、万法,清魏裔介、余乾贞等古人咏吊比干的诗篇。比干祠前,栽植不少花木,点缀得生气盎然。祠堂与比干祠相隔一水,由两座安着雕栏的石拱桥连通,两者浑然一体,更延伸了林氏祠堂的历史文化内涵。

  入得林氏祠堂,亭台楼榭,如入花园。如此诗意祠堂,想来不必因诰封的“三座半祠堂”而名,但因那庞大规模及园林之景,便足以名誉泉南了。

  前三沟后三沟 祠堂栖水乡

  若要说西滨祠堂与其他祠堂有何区别,当数祠堂内墙密密麻麻的石刻碑文,上面铭刻了西林族源、先祖画像、族内名人事迹、祠堂往事……就像一部西林族人在西滨这块土地上的浓缩史,让人一目了然。如此详尽地用碑文石刻表现在祠堂内,在晋江众祠堂中极少见。

  第三次重修西滨祠堂时,西林族人将祠堂原有的匾额亦统一修缮制作。如今一入祠堂,便可见大厅和后落挂满密密麻麻的匾额,匾额近50方,黑底镏金大字,金光灿灿,辉煌无比。匾额上多为西林族人历任官职名称,如“礼部尚书”(林健)、“吏部尚书”(林欲楫)、“工部尚书”(林欲栋)、“光禄寺卿”(林勤)、“布政司参议”(林徽初)、“太常少卿”(林洪烈)、“太平县令”(林乔松)等等。也有如“四代一品”、“兄弟尚书”等特指匾额。西滨在明清两朝,科第不绝,共有进士十四人,举人三十三人,庠贡生员一百二十六人,职官员七十九员,七品以上官员六十三人,可谓人才济济,灿若星河。特别是出现了祖孙父子四代一品、同胞兄弟同朝为尚书、五服之中八进士、伯叔子侄同位朝班等等,更是名噪京华。这一块块匾额便是最好的见证与历史记载。

  而大厅上石柱所镌联对,多为古代所撰。如“父武子文三进士,兄魁弟解两尚书”等等。在众多楹联、匾额之外,祠堂内有一物更能见证西滨祠堂的荣耀。在祠堂大厅左侧的墙上,一组特别的镏金碑文极其醒目,行云流水一般的满文,方正大气的印章。没错,这是当年的圣旨碑文。在满文的右边,用汉字翻译了圣旨的内容。四方圣旨皆为康熙所颁,细看旨文,是表彰林洪烈、林象祖两人的父母及妻子事迹的诰封。据说,这四方圣旨原件在第三次重修时依然完好存在,墙上石刻完成后由私人收藏,而后渐渐不知所终。

  开基主锡昌公的故事

  西滨林氏祠堂位于陈埭。初时,我们以为所谓西滨林氏祠堂即在现西滨镇,却不曾想南辕北辙,走错了路闹了笑话。

  这里所指西滨,原名西边,并非指现在的西滨镇。据说,五代南唐时陈洪进为漳泉节度使,令吏役兵民围埭造田,因陈姓首居于此,故名陈埭,雅号陈江。陈埭分为四隅,即东西南北四边。元末,林氏定居西隅垦拓,便称为西边。

  七十多岁的退休老教师林清珍是西滨林氏第十九世孙,他告诉我们,现在西滨林氏已繁衍至第二十六世,而目前尚在的最老的辈分是第十六世孙,可谓“十世同堂”。 2007年,海内外西滨林氏子孙倡议重修《西滨谱志》,林清珍任编纂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兼主编,所以,他非常熟悉族史,以及西滨祠堂。

  林清珍介绍说,西滨林锡昌公于元末由笋江霞州肇基西滨,世代繁衍,历六百余年。明清两代,西边林氏以最先开族的沟西村往南发展,析居到坊脚、对门厝、大三房、后田前、后店、祠花、宫口、义美、潭头、曾厝、金沟、西霞美等13个村落,总称“西林”。上世纪 70年代,西边改称西滨,划为五个行政村(坊脚、桂林、宫口、梧棣、西霞美),分属陈埭管辖,现有人口1万多人。

  西滨林氏自明、清两代至民国期间,先后渡台湾谋生者甚多,他们分别定居鹿港、淡水艋舺、猫里干、彰化麦寮、枋寮、朴仔脚、仔脚、湾里街、高雄等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旅居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缅甸、越南、美国、加拿大等国以及港澳地区。

  至今,在西滨各个村落仍流传着一个关于锡昌公的故事。

  传说,以前的晋江永和镇英墩村炳山下是一片草埔,有一条大路从草埔前穿过,通往沿海一带。这个草埔水草丰美,有户人家便利用这块草埔放羊,并在草埔路边开了一家饭店,专门卖羊肉饭。由于生意不错,店主的羊越养越多,几个月后就养到了100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从那时起,店主今天宰1只羊,明天羊还是100只。宰5只羊,第二天依然是100只。这草地上的羊,就这样一直保持着100只。店主因此发了大财。

  这一天,一位风水先生从草埔经过,到饭店中吃饭。他一边吃一边打量周围的环境,发现这个地方的风水很好,是难得一见的“羊穴”。他越看越入神,不知不觉吃了很多羊肉饭,等到付账时才发现身上钱不够。店主以为来了个吃白食的,两人便吵了起来。

  这时,有一位小贩,走进店中准备吃饭,看到两个人在争吵,问清缘由,便慷慨掏出钱帮风水先生付了钱。风水先生非常感动,一问,才知道这小贩家住西边村,那里是个穷村子,生活很困苦,村民四处讨生活……风水先生为了报答小贩的恩情,建议小贩将祖墓迁葬到这草地边。小贩依照风水先生所说,将墓移了过来 ,正好葬在“羊穴”的羊嘴上。说来真灵,这个小村果然发达起来,人口一年比一年增多。而从那时起,饭店主人的羊群开始杀一只少一只,而活着的怎么也养不肥,饭店的生意日渐冷清,最终倒闭了。从此,这里便只留下一个大古墓。因为曾经是羊住的地方,所以称它为“羊巢墓”。

  这和锡昌公有什么关系呢?原来,那个好心的小贩就是锡昌公了。这个故事一直在西滨流传着。据说,在“文革”之前,“羊巢墓”还在的呢!

  西滨林氏的显赫家世家

  西滨林氏家族自元末明初锡昌公始祖肇基以来,历经六百多年沧桑,已支衍廿六世。而十六世子孙还有人健在,是十世同堂之乡。西滨地灵人杰,祖先重视教育,儿孙立志显祖,历代优秀人才辈出:六世祖秋崖首登科举,开西林科甲之先河,而后科第不绝:七世祖云程中进士,重建祠堂,明清两朝共中十四进士,三十三举人,一百二十六庠贡生员。职官七十九员,七品以上官员六十三员。

  西滨林氏祠堂悬挂著:四代一品、兄弟尚书〔八世欲栋。欲楫。见:(泉州名人录) (泉州历代宰相全传)〕、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父子乡贤〔武苴,欲楫〕、柱国少师、光禄寺卿、天恩存问、重宴琼林〔七世云程〕、百僚端揆、匹夫之责〔林梦飞(香港艺人林峰之爷爷)]、五服八进士、祖孙父子兄弟进士。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科第、太史、布政、解元、会元、选元、文魁、亚魁、经魁、翰林、进土、举人、知府、同知、知县、守备、司训、都司、教谕等匾额四十多方,昭示历代登科发甲晋身部班之荣耀。

  至今仍保存的封官赐爵的圣旨

  据谱册记载, 四世孙就有进身仕途,六世林辂首登进士第,并西滨科甲之先河,而后科第不绝:簪缨继起,缙绅冠盖,摩踵相望,在明清两朝计有进士十四人,举人三十二人序贡生员一百二十六人,职官七十九员,七品以上官员六十三员,祖孙父子四代一品高官,同胞兄弟同朝为尚书,五服之中八进士,伯叔子侄同主朝班,名噪京华。较有声望者有:

  七世林武苴又名云标,字养万,号震宇。生于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少攻举业,后投笔学剑,万历辛卯科中武举,壬辰科中武进士,授湖广都司佥事,闽海告警,奉命守迁屿,条上三议,均被上所采纳,升广西永福守备,捕五山大王,平下涯诸寇有功,五山县人民感其德,立祠奉祀,后以征狙尽瘁,卒于军中,上嘉其忠钦赐御葬,叙功赠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祀乡贤祠,忠义祠,著有《壮献集》事载《泉州府.世行吏》。

  八世林欲栋,字仕隆号羽汉武直长子,生于明隆庆五年(公元一五七一年)自幼聪颖,七岁能诗文,十岁应童子试,挥笔主就,宿儒避席,与当代名人张瑞图大学士,李鹿巢勋卿齐名,晋邑称神重,二十四岁中万历甲午科乡试第六名亚魁已未科中二甲第十八名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覃恩封特进荣禄大夫,太子太师,为官清正廉明,政声颇著,时值魏阉结党煽祸,横征暴敛,附加的遁加钱谷,民苦不聊生,欲栋敢于抵制,在其权力所及,罢去附加的遁加,减轻百姓负担,又订皇室限禄之制,准差销苦乐相兼之法,宦辙所至,民皆感其德,由于在职期间,为政廉洁,体恤民情,为众官所称赞,后因告老还乡。思宗即位,诛灭阉党,帝感欲栋忠贞廉明,派遣钦差来乡慰问,因有  “天恩存问”之殊荣。欲栋生平淡薄自恃,身为尚书,仍持俭朴,食不兼味,衣经数浣,柱杖徒步于里中,外人不知其为上卿,训戒子孙惟孝悌二字,戒不可以富贵骄人,寿至九十而终,《泉州府志.仁迹》有传。

  八世林欲楫字仕济,号平庵,武直三子,欲栋季弟,生于万历四年,(公元一五七六年),天性聪明,过目成诵,因了父母尤六年,至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始应试,中第一名解元,时年廿八,越四年丁了未科中二甲十二名进士,选翰林院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晋特进光禄大夫左拉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对魏党之势炎,凛然傲视,其党羽谋划为魏阉建生祠,求欲揖撰文以颂德,欲缉严峻拒绝,部中司官魏某乃魏阉义孙,把持部务,欲揖力发其奸而予罢去,欲楫之凛然正气,为阉党所忌,而为同僚敬重,后召入阁。告老还乡后兴利除弊,怜贫恤饥,修缮津渠,倾资不吝,寿至八十七,崇祀乡贤祠词,著有《易经句解》,《学庸文注补》,《道德经注》、《日记》、《有清堂文集》,《水云居诗草》等书,其事迹《泉州府志.仕迹》及《晋江县志》均有详细记载。

  七世林云程,字登卿,号震西,于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乙丑科中进士,出任通州,宿州,九州,汝甯四州知府,两任南北户曹。中进士之六十年后,天启五年乙丑,帝特赐再参加琼林宴。乃亘古少有重宴琼林”之特殊荣誉,重建林氏祠堂,寿至九十六,著有《枞兰馆史编抄》,《兰窗杂记》,事载《泉州府志.文苑》。

  八世林欲厦字从涣,号隆南,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一五四六年)。万历十年丙戍科中进士,由户部出知饶州。转江西参政,晋按察使,擢广西布政使,升巡抚副都御使,工部右侍郎。

  十三世林洪烈,字孙肯,号修亭,生于明顺知壬辰年(公元一六五三年)。康熙三十年(公元一六九二年)辛未科中进士,初知陕西西安府两县事,升太常寺少卿,覃恩特授奉政大夫,鸿寺少卿加一级,晋大理寺副国子博士,吏部稽勋清吏司。

明清两朝西滨登科及官爵芳名录

西下美

林辂公

宏载

秋涯

恪庵

明弘治十四年举人

西滨林氏六世首中举人

宅顶林

林云程

登卿

震西

西浦

明嘉庆四十年举人

明嘉庆四十四年进士

西滨林氏七世首中进士知通。

通州,宿州,九州,汝宁四州知府,两任南北户曹。

大三房 林云宵翼斋

桂溪 明隆庆四年举人

潮州永州同知

下列六位为五代高祖至玄孙。

【四代一品】、【兄弟尚书】、【祖孙父子兄弟进士】等荣誉萃于一家,官口 林勤公 昭勉 刚斋 约斋

西滨五世,因曾孙欲栋、欲楫功,赠南京光禄寺卿、柱国大学士。

宫口/子 林健公 元阳 西涯 刚斋

西滨六世,因孙欲栋、欲楫功,赠南京光禄寺卿、柱国大学士。

宫口/孙 林武苴 养万 震宇 西涯 明万历十九年武举人 明万历廿年武进士 累赠吏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曾任广西永福守备

宫口/曾孙 林欲栋 仕隆 ?汉 震宇 明万历廿二年举人 明万历廿三年进士南京光禄正卿  工部尚书

宫口/曾孙 林欲楫 仕济 平庵 震宇 明万历卅一举人解元 明万历卅五年进士 吏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 

官口/玄孙 林期昌 本名长昌 泰曾 泰会 存崖 汉 明天启元年举人 明崇祯十年进士 南京户部主事。

花边房 林欲厦 从奂 隆南 前淮 明隆庆四年举人 明万历十四年进士 广西巡抚  工部侍郎 

宫口 林欲相 仕观 ?奕 一林 明万历十三年武举人 漳州守备

林乔松  尔干 擎霄 良峰 明万历十九年举人 南京太平县知县

林微初 调复 希庵 良峰 明天启七年举人 明崇祯八年进士 浙江布政司参议 

大三房 林欲昂 尔祯 豫章 翼斋 明万历廿五年举人 程乡令 户部员外郎

宫口 林欲藩 仕宽 侯西 学斋 明万历廿八年武举人 广东恩平府守备 

西边宅 林肇开 国先 景实 翠宅 明万历廿八年举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黄州知府  户部主事

林同懋 齐陡 瞻阙 泉山 明万历卅五年举人 明万历四十四年武进士 又明万历四十三年武举 人

林长佩 孝惠 文甫 淮西 明天启七年武举人

林时兴 祯甫 锺山 清斋 明崇祯九年武举人 广东蔗林守备 后田前 林宗昆 玉侯 碧山 春南 明崇桢十五年举人 广东南海县知县

林斌吉 邦侯 陟紫 存崖 明隆武二年举人

林学步 禹卿 蓼海 允玉 明隆武二年举人

林长凌 哲增 授鼎 衷纶 清顺治五年举人

后店/父 林象祖 羽尧 槐蓼 实吾 清顺治十七年举人 清康熙三年进士 苏州常熟县知县 

后店/子 林洪烈 孙肯 修亭 槐蓼 清康熙廿六年举人 清康熙三十年进士 吏部清吏司  太常寺少卿 

后店/侄 林钦烈 清康熙廿六年举人

后店/侄 林升烈 清康熙卅二年举人

后店/孙 林为垣 修亭 清康熙四十一年举人

后店/孙 林为墉 修亭 清康熙五十六年举人

林华昌 鼎增 清康熙十一年举人 苏州常熟县知县

林日辉 清康熙四十四年举人

坊脚 林鹗烈 逊鹏 根亭 义斋 清乾隆五十一年举人乾隆五十二钦赐进士 翰林院检讨

林国兰 辰兹 清乾隆第八名亚魁举人

宫口 林梁材 弼卿 悦萱 君逸 清同治元年举人 清同治四年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吏部员外郎 后田前  林靖德 于仁 顾齐 俨斋 广东令史  南京知事 大三房 林靖璧 于圭 启官 清江 沂州卫经历 

坊脚 林亦元 则修 雪亭 咸丰四年举人九名

金沟水来 林尔公 世恩 戆庵 朴斋 广东雷州遂溪司训 西边宅 林磋公 元密 西浦 寒来

南京户部郎中 林茂成 维新 云秀 湖广德安府同知 

西边宅 林芝芳 袭甫 朋兰 景资 漳州府镇海卫司训 

林斌范 眉生 淡园 云南武定府同知

文章来源:林金侨 林氏宗亲

2017年9月11日更新

 

 

 

 

 

【孝可道,非常道】

 

  一)孝道的产生和完善

        孝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应用软件”。

        它是古代一些精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关注治国方略和社会维稳的聪明的大学者,汲取了舜帝始创的孝的原始经验和朴素的治家治国精神,参考了孔孟等人的理论,设计和开发出来的一套实用而有效的操作系统。

        这套操作系统原先主要提供给统治阶级和诸侯贵族使用。除了阐明忠孝的理念、目的和意义,就是一系列如何贯彻执行忠孝精神的方针政策以及具体措施和表达形式,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操作程序,发明了各种祭祀仪式、奖罚办法等等。于是形成孝道。其整套操作程序,我姑且嫁接现代术语,把它叫做“孝道App”。顾名思义,就是忠孝理念的定义、标准、规则和执行方式。

        统治者和软件设计师后来发现,这个“孝道App”实在管用,不但是朝廷和贵族,全国各地民间的家族甚至普通家庭也管用。不单是上流社会有权举行庄严的祭祀,民间也可以。

        于是,在以宋代理学家朱熹为代表的孝道专家和软件设计师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农村纷纷大建宗祠,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自己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祭祀礼仪和家训家规家法,从而整合出族规族法、乡规民约。

        而家庭,大概就是国家级的孝道APP的终端用户吧。

        就这样,孝道App使用了几千年,几亿人都用惯了,很少人说它不好。因为不管是皇上或穷人,他们都是出生于自己父母的的家庭,从小就会背家训,天天自觉给父母跪拜,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兄兄弟弟的定位和孝道规则,就如天和地的关系一样。

        人各有命,说不定某个穷小子长大后,竟然成了皇帝!比如朱元璋等靠农民起义取得政权的古代穷苦农民。他们深知孝道App的好处,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将之抛弃,否则,将会天下大乱。即使是元代和清代的外族统治者,也是如此。著名学者金观涛在其名著《兴盛与危机》中所论的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充分证明了孝道在其中所扮演的超级稳定剂的作用。

        可见孝道是强大而中性的,但它与派性无关。

  二)孝道的躺枪与消亡

        但是,孝道又很脆弱。它的操作程序从根部到枝叶是一个整体,看起来很完美,但特别害怕病毒。

        归纳起来,有两类病毒,一是外来入侵病毒 ,二是自身滋生的病毒,其破坏力惊人。

        第一类,入侵病毒,首先是来自西方异教,携带者乃居心叵测的传教士。

        太平天国运动的命运就是一例。那些农民起义的领袖们神经兮兮地去信基督,从此竟然不认父母,荒唐地宣布,只有上帝才是父亲,叫做天父。即“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他们违背了以孝道为基础的伦理纲常。

        到了后期,这些“兄弟”一方面丧心病狂地自相残杀,一方面又虚伪地向上帝祈求赎罪。他们从小接受的孝道教育,已经崩溃。

        十三年后,他们终于失败了。而将他们消灭的,除了清军,竟然还有先前把基督“博爱精神”传授给他们,最终却用洋枪将他们统统射杀的洋鬼子。

        其次,是辛亥病毒。因大爆发于辛亥年,故名之。

        当时大清帝国因腐败无能病入膏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向西方民主国家寻找救国方略。      

        然而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战败才过去不久,他们就忘了西方这些所谓的民主国家是啥东西?他们都是先前的异教徒的后代,现在他们穿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外衣登场了,骨子里却是个贪得无厌无恶不作的殖民主义者。他们已经霸占了大半个地球,却还不善罢甘休。

        他们的“自由民主人权”病毒会不断变种,其目的就是入侵别国的民族价值观基因,使之变成合乎自己的价值观的民族。直到今天,该病毒仍然在全世界流行,到处搞颜色革命,直到把那个国家搞得家破人亡民不聊生,然后再伺机将之收归旗下。

        辛亥革命,虽然革命者的初衷和献身精神值得肯定,但你只要看看当时那些不断更换的大总统,身穿西洋军服,留着洋人的八字胡子,派头十足的肖像,你就可以预知,他们上当了!将来可能事与愿违。

        果然辛亥革命最后也共和不了,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华民族人穷志不穷,他们才不会象印度那样,不但被人“民主自由”了,甚至连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被废了,全国统统说英语,还以为很自豪。

        西方列强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病毒直接威胁到孝道的存在。人人都民主自由啦,爹妈都管不了啦。

        还有人权更搞笑。以美国为例,子女病了,他们的病历父母是无权查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父母也不能过问,你若强要,即是违法,因为宪法规定保护个人隐私。子女十八岁后,就必须自立,父母无须负责。

        这鬼法在若中国,谁家的父母受得了?所谓的孝道APP,就等着卸载吧。

  到了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为了“救亡”,仍然病急乱投医,一不小心又撞上辛亥先生。洗脑了一阵,便开始全盘否定传统伦理道德。他们说,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都是“孔家店”的错。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一无是处,连汉字都应该改为拼音。遑论孝道,连鲁迅先生在他的《狂人日记》中,都痛诉传统伦理“吃人”。

        第二类,极左病毒。它往往隐藏在人类的内心深处。这才是最要命的,不管是被外来刺激激活唤醒,或是滋生于本体,你都会从光明走向黑暗。会变成疯子,会六亲不认。

        而对极左病毒最缺免疫力的,大多数是涉世不深的青年。

        他们往往激情万丈而不深思再三,只管冲锋而不顾左右,以为前景光明却不知一路陷阱。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哪一次不是学生冲锋在前?哪一次不是最后倒霉?

        极左病毒的构成相当庞杂。先说第一种形态,它具有辛亥余绪、五四遗风,又有当下崇洋媚外、一切以西方的“普世价值”观为主导。

        被它激发后在中国掀起的历次政治运动,一开始都把矛头对准它们所认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和封建遗存。

       由于孝道与封建社会长期共存,尽管它正如本文开头所述,只是一种中性的治国治家的应用软件,与派性无关,但是它仍然躺枪。

        程度不同的是,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以及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大都局限于大城市,而中国的孝道文化却基本上存在于广大农村,所以伤得不重。

        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因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所到之处,就发动农民群众闹革命,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极左口号,于是乎,在很短的时间内,不分青红皂白,把地主和乡绅统统打倒在地。

        然而千百年来,乡里孝道的传承和各种祭祀仪式,均由他们主持(农民穷而文盲,连祭文都不识),农村孝道文化的普及工作,也由他们承担。当他们被消灭后,孝道也就难以为继。

        到了解放初的第二次土改运动,残余的地主富农乡绅又被第二次清算。

        至于文革就更惨了,全国各地农村,祠堂被砸,祖宗的灵位和肖像以及族谱被烧。地主乡绅的后代被斗,所有的古装戏剧团(其中有许多剧情是宣扬孝道的)被取缔,偷演“黑戏”的剧团头头有的甚至被处决。

        孝道基本完蛋了。

        破败的祠堂,村民们谁也不敢去住,反而是六十年代末,知青上山,几乎所有的乡村祠堂都成了安置知青之所在。

        2014年,我为了策划《昔日知青点》大型专题摄影展,独自驱车八千公里,走遍德化县戴云山区每个乡村,拍摄四十多年前泉州知青来此插队居住过的老厝和祠堂,才发现这一现象竟然普遍存在。有个曾经当过红卫兵的姓陈的同学,上山时就安排在一座文革初被别的红卫兵砸坏的陈氏宗祠。风雨之夜,回想当年,他也干过这样不孝的事,而今却住在如此黑暗的祖宗祠堂,在山里受苦,真是报应,不由心生恐惧。

        但是,并非所有的地主富农乡绅都是坏人,他们的爱国爱民族之心和为传承中华孝道文化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你只要读一读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就可以明白。而之所以出现上述的悲剧,就是一大批造反派和青年人内心的极左病毒被激活,导致他们失尽理智。

        极左病毒的第二种形态,滋生于孝道体制内的阴阳失调,虚火上升。在它最走火入魔的时期,其典型特征就是最危险的“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

        极左病毒并非近代才有,它在古代也制造了不少悲剧。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颁布了表彰节孝行为的法令,強调民间若有节孝的动人事迹,一定要及时上报朝廷,“若里老人已奏,有司不奏者,罪及有司”。至于节孝先进个人的名额,上不封顶,统统可以树立贞节牌坊。

       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妇。在这方面,泉州恐怕最为杰出。自古以来,泉州东街通往城外东岳山长仅三四公里的古代官道上,竟然有历代七八十座雕刻精美的花岗岩贞节牌坊!可见古代泉州争做节孝英雄的烈女为数不少。倘若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泉州城出了个喜欢旧城改造的昏官,下令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全部拆除,如此壮观的“贞节牌坊一条街”,今天说不定可以列入联合国申遗项目呢。

        然而朝廷这种类似五八年大跃进和当下“评先进”的旌表制度,很容易导致地方上的极左之风。特别是在福建农村,就出现不少地方小吏或族长为了“评先进”,强迫刚刚丧夫的妇女上吊,以显示节孝的崇高地位和他们的“政绩”。更有甚者,主祭者还公然搭台设祭,并备鼓吹舆从,令本妇盛装登台,亲戚族党皆罗拜活祭,扶掖投缳。

        这种极左病毒在遵奉孝道的人们特别是妇女的心目中投下可怕的阴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

        可见,孝道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它也有反对派、阳奉阴违者、极左添乱者。它直接导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老子《道德经》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短短几十个字,精准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就是在矛盾冲突和对立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而其中的“六亲不和,有孝慈”则道出了当孝道体制内“自发病毒”发作后并引起社会动乱时,必然就有人出来強调“孝慈”。正如前些年春晚,有一首歌唱道“常回家看看”,就是因为有许多年经人外出打工,光顾着挣钱,把父母忘了,于是就有人站出来强调孝心。

  三)孝文化的复苏和仪式的变异

        历史沉重的一页终于翻了过去,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近代以来国内出现的一些极左或极右的历史问题得到程度不同的澄清。曾经躺枪上百年,被当成封建迷信封建糟粕的孝道文化,开始得到正面的评价。

        是啊,这个孝道App,它是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全面指导国家政权和百姓之间以及家族内部如何维系和谐稳定和发展的极其聪明的操作系统!而从它诞生以来的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中,该软件的设计者也对它进行过多次的修补漏洞、升级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政策的逐步放宽,中国城乡无数曾经被摧毁的宗祠又先后得到修复,老百姓又可以放心地在这里烧香磕头,祭祀祖先。然而据我所见,能够读懂在破四旧运动中幸存下来的,古早的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祭词者,已经屈指可数。

        古老的孝道App中所规范的各种仪式好多已经失传,那些族谱被烧尽的宗族的年轻后裔,如今巳经不知三代以上的祖先的大名。他们现在只管跟着长者烧香、磕头、祈祷、折“金纸”、烧纸钱,最后是放鞭炮,完了。

        然而,当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祭祀活动成了民间的习俗,只要你记得住哪月哪日是哪位祖宗的祭日,或者清明节、普度日,观音娘娘、土地公、帝爷公、法祖公、阿爷公、广泽尊王、苏夫人姑等人物或地方诸神的生日或祭日,人们仍然会备好各种食物供品,虔诚地来到这里祭拜。

        但是仪式却发生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变化。

        且说殡丧和做功德的仪式,那才是充分体现当代孝道仪式异化的奇葩埸合。在泉州一带经济发达的沿海农村,这些仪式的排场成了土豪们竞相炫耀忠孝实力的嘉年华。他们可以一口气请来好几个道士或和尚主持人,不管是真是假。又请来本地最专业的纸扎艺术团队,为逝者扎起超大型的豪华纸制牌楼。牌楼中有许多纸扎的房间和厅堂卫生间、车库,里边安放着纸糊高档家用电器、轿车等,还有传达室和保安。倘若逝者生前喜爱桑拿和卡拉OK,那么还要有桑拿浴室、KTV包厢和服务小姐……总之,这些东西包括一大堆冒充美元、港币或人民币的冥币,是要运到殡仪馆烧了,然后让逝者带到阴间享受的。至于送殡队伍,那才叫神龙见首不见尾。前面是几十辆豪车,后面是所有可以请得到的中西乐队、民间什音、笼吹、南音演唱、拍胸舞、踩高跷、迪斯科、霹雳舞、比基尼美女、惠安女和藏族女的铜管乐队、陕北腰鼓、山西唢呐、云南芦笙……应有尽有。更离奇的是孝男们自己无泪,却雇来几个专门代哭的“孝男”,一路痛哭前行,如果真的哭得撕心裂肺,鼻涕一大把,还可以拿到大红包……

        这就是当今的孝文化奇观。

  四)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孝道的迁就

        综上所述,要让孝道仪式得以执行,那是必须有相应的空间和平台的。

        然而,在中国社会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家庭结构以及人口流动发生质变的当下,这些仪式却毫无用武之地了。

        城镇化把好多乡村拆了,农民们都搬到新盖的高楼大厦居住,政府把这些高楼叫做安置房。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城市周边的农村。有些农民原先的老厝占地面积很大,加上后来新盖的楼房,被拆之后,甚至可以一下子赔得十几间套房。父母一套,子女各一套就足够了,剩余的套房或卖掉或出租,一下子变成千万富翁,大有翻身得解放,重新做主人的派头。

        然而,当祭祀的日子到了,农民们才发现,从前老家祖厝的那个大厅堂是多么重要!而今,他们连个摆供品烧香磕头跪拜的象样的地方都没有了。祖先的遗像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悬挂。挂在客厅,客人一进门就看到遗像,心里会很不爽。怎么办?

       安置大楼把一个家庭分解成好几个,不同电梯,自已管自己。原先的和睦相处,如今变成孤独一隅。

        在闽南侨乡,城镇化还带来另外一个令地方政府始料不及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当大量的古民居、祖厝、宗祠和近代华侨回家乡建设的西班牙风格的洋楼被拆除之后,当海外侨胞回老家祭祖和寻找祖先住过的“摇篮血迹”(即他们出生的地方)时,眼前的场景却令他们惊愕不已!他们无比伤心和愤怒。从此,他们很少或再不回来。 

       于是人们开始反思,怀念起那已经消失的老家祖厝和祠堂,虽然它真的很落后,连下水道卫生间都没有。

        这种怀旧现象,不单是出现在那些被城镇化的农村,它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前期的偏远山区。

        前些年,我在德化山区调查留守老人的情况。我发现这些老人几乎与我同龄。半世纪前,我们去上山插队时,他们也是年轻的小伙子。在我重新见到他们时,才了解到他们之前也曾经在城市生活了几十年。原来,改革开放初期,他们都到城市打工去了,子女就留给爷爷奶奶看管,于是产生了第一代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到他们在城市站稳脚跟,有了房子,为了子女的教育,他们把子女连同父母搬到城市居住,这样,小孩去上学,老人当后勤,青年去打拼,家庭的最佳组合。

        过了十几年,爸妈七八十岁了,他们怀念家乡,死也要死在老家,于是他们又回到山村,留守家园。

        但是如果病了,儿女都在遥远的城市,工作很忙。回山里照顾爹妈成了他们最大的负担。

        再过几年,第一代留老人先后静静地离开人世。

        这段时间是山村最寂寞的时期。

        我曾经到过雷峰镇海拔1300米的上寨村,那里的人口最多的时候有七百多人,后来仅存四十多人。

        到了本世纪一0年代末,这些最早出去创业的年轻农民也已年过花甲。子女都成了家,可以自立了。

        人一上了年纪,就会怀旧。在城里艰苦奋斗了二三十年的第一代农民工思乡心切,于是逃离城市的喧嚣,又回到山青水秀的的老家。

        第一代农民工送走了第一代留守老人,变成了第二代留守老人。

        他们在荒芜多年的自留地重新种下蔬菜,在庭前屋后养些鸡鸭,之外,就是天天坐在家门口,眺望远山。如果他们身体健康,这日子也许是城里人所羡慕的陶渊明式的生活,但当他们病了,卧床不起,又有谁来照顾?谁来孝顺?

       这是当下中国农村存在普遍的问题。

        那么,传承了几千年的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孝道文化,到了新时代,还行得通吗?

        你若想知道,只有到现实生活中调查,正如《欧亚曙光》作者玛萨艾斯所认为的:生活比理论更复杂。

  五)大数据时代与孝道的重新定位

        《孝经》教导后代: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在现代,这句话真的太不靠谱。

        在科技和经济发达的今天,儿女可以对父母这样说:“爸妈,今天早上我要去美国,明天就回来。”古人能相信吗?在《封神榜》中,倒是可以。

        不但是这样,你也可以这样说:“爸妈,你们退休了,家中有我在,你们尽情地跟旅行团去远游,玩个痛快吧,我买单!”

        嘿嘿,这不也是孝的一种表现吗?

        时代不同了,科技发达了,人们富裕了,生活变得如此多姿多彩。这一切,古人怎么想象得到?

        所以,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既要传承孝道中永恒的精神,又要链接现代社会大数据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

        现代版的孝道APP必定是数字化的,而非线装书上的古文。它应该是适时升级,及时更新。

        首先,我们要弄清现代版孝道文化的的特征是什么?

        孝道文化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一百多年前,它一直是平缓地流淌着的。它的内涵在不断的丰富,博大精深。但是到了近代,在它靠近入海口的时候,却面临巨大的,犹如钱塘江大潮般的汹涌澎湃的冲击。

        这巨大冲击,就是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其中有希望和我们拥抱的,有不怀好意的,更有有企图逆流而上,摧毁我们的。

        于是,我们维系千年的价值观和社会形态,包括孝道文化的价值观和外在形态开始变化。而变化最为剧烈的时间段,就是从文化大革命至改革开放这五十多年。

        文革看似窝里斗,其实与当时险恶的国际形势有关。

        改革开放是我们主动开放国门,外来文化一拥而入,让我们猝不及防。

        西方文化长期以来一直想要和平演变中国而摸不着门道,这回总算趁虚而入了。其中最具软实力的代表人物就是歌星邓丽君。她的录音盒带通过走私渠道大量从港台涌入大陆市场,全国上下一时间充满靡靡之音。她凭借一首《甜蜜蜜》,就足以甜倒几亿听众。

        即使是乡下最保守的老头子也受不了西方文化的诱惑。

       有一次,我去沿海某乡村拍摄“老祖公生日”盛典,祠堂广场西东两侧各有古装戏和现代歌舞表演。东边戏台,下午就开演了,按惯例,这出歌颂二十四孝的传统古装戏可以连续演到三更。

        而西边戏台因有不雅节目,安排在夜场。

        倘若没有现代歌舞,村里最传统的老年人保证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唯一观众群体。不料半夜,对面戏台上摇滚乐响起,舞女们宽带惊艳登场。这些老头子坐不住了。他们环顾四周,犹豫片刻,便乐得象小孩一样朝西涌去,而东边戏台这厢,古装戏依旧进行中,因为他们已经拿了主人的酬金,管他台下无人,仍然要坚持把二十四孝唱完……

        如果说,二十四孝代表东方忠孝的老实人,那么脱衣舞就是西方民主自由的无耻妓女。此时此刻此景,这就是名符其实的“西风压倒东风”。

      回顾当初,我们在意识形态方面确实把关失职。

      各种歌星的大型演出音响震耳欲聋,台下粉丝摇头晃脑个个发狂。年轻一代变成只会唱港台流行歌曲,跳摇滚跳街舞。

        学校放松了文化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青年人在外来文化的浪潮中看不清方向。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能从流行歌曲中的唱词得到答案,他们对传统孝道文化一无所知。

  孔子曰:礼崩乐坏。四个字深刻地揭示了国家管理严重失败之后的社会乱象;反过来说,当全社会都沉浸于靡靡之音的时候,则说明国家大势不妙了。

  而当我们意识到局面严重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当然,那些偶尔瞧一瞧脱衣舞的老汉并不会就此变修,他们只是开开眼界乐一乐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也许是中国农村孝道文化最后的捍卫者。也许是当今祭祀活动的末代主持人。

        而年轻人,照样跟着长者持香而拜,但已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矣。

        估计再过二十多年吧,老一辈几乎都去世了。那一套复杂的祭祀仪式,也许再也无人晓得。

        但人间真情依然存在,因为孝道基因历经千年,深入人心,它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永远不会消失。

       世世代代,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民族能够象中国人那样,父母毫无保留地溺爱儿女,儿女义无反顾地孝敬父母。当千年孝道成了中国大地上的自然法则,人们总会尽力让父母晚年生活幸福,一代一代,周而复始。

        然而,在社会形态发生剧变后,就有必要以另外一种形式和措施,继续把孝文化传承下去。

        正如香港“沟通者”咨询公司董事长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上所言:“在西方日趋分裂和失调的情况下,中国应对的方式是重新研究本国的政治、哲学传统,强调已经得到验证的本国治理形式与社会组织形式具有的价值,把现代工具与自身的传统规范和原则结合起来。中国认为从西方拿来的那些思想,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都不如自己的传统规范和原则。”

  所以传统孝道,终于又重见天日。

       孝道从远古时期的服务于统治阶级,发展为今日服务于亿万人民。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社会服务器的总机设在中央,所有终端用户的数据瞬间即可获得。

  既然人民大众行孝的最终目标是让人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那么,完善的医保制度,养老院和老年健身设施,均应列入国家的公益事业。

        单纯依靠个体行孝的时代已经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因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而变得困难重重。

       用了几千年的孝道App,如今应该融入社会保险制度和慈善制度的App中。它是无形的,但也是有形的。

       传统的孝道仪式大大减少了,但它却可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服务于大众。我们甚至可以立法,规定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每年回家探望父母的起码次数。

       那么,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祖先陵园、宗祠祖厝,那些规模浩大的海内外宗亲联谊会聚集中华大地,举办国际性宗族姓氏的祭祖大典(比如舜帝、黄帝、炎帝每年都有的祭祀大典)以及地方上的传统祭典,将何以为继?我认为,这些项目和形式可以列入国家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历史学家和专业人士设计各种适用于不同场合的仪式,并有专业的表演团队提供专业服务。这样,既规范了各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表现形式,节约大量开支,方便祭祖团出行,又避免出现各地宗族后裔因不了解传统祭祀仪式而随心所欲,胡编乱造,伤风败俗的现象。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一切有益于民族团结,家国和谐的传统孝道文化和仪式大全,编成历史文化教材,供后人研究借鉴。

        那么,人们何愁孝道消亡?百姓何愁将来老去?

        孝可道,非常道!

  (2018国际舜文化学术研讨会 论文)

  陈世哲/2018/1/19/于泉州市重华舜帝纪念堂

  2018年2月14日更新

 

 

 

 

央视大型纪录片 |《闽商》5集全

 

  闽商被认为是古代中国三大商帮之一,并且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商帮。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委统战部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同打造、历经一年筹备和拍摄制作的5集纪录片《闽商》,全面反映了闽商辉煌的历史和深厚的商业文化。摄制组遍访闽商行迹、故里,行程遍及国内及东南亚地区。

该记录片,福建人必看~闽商经商之道、闽商精神…更是每一位福建人都应该去认识和学习的。

《闽商》第1集:闽在海中

 

《闽商》第2集: 闽商无疆

 

《闽商》第3集:闽商有道

 

《闽商》第4集:商道泱泱

 

《闽商》第5集:融通天下

来源:影像厦门

2017年11月29日更新

 

 

 

 

 

北大才子许谋清:为中国写晋江

 

晋江

  晋江是一条江。

  不是大江大河。只是一条百十公里的江。虽然也想九曲回环,但离海太近,没有发挥的余地。或者反过来说,它太爱海了,急急就投入海的怀抱。它原来叫什么,有没有叫什么,无从查考。到一千多年前,古书上有“衣冠南渡”一说。这是一次强制性的大迁徙,很多人身上戴着镣铐,被拖着走,把脚趾盖都拖劈了。这支人马千里中跋涉,直逼苍茫大海。残日如血。土地如血。这些身上带血的南迁者,在江边跪了下去捧水解渴,眼泪滴落在河水里。大旗放倒在地上,铺写着一个“晋”字,他们认识到这条江和他们日后的紧密关系,于是,把自己的神圣的国号“晋”给了这条无名的江。

▴晋江出海口 吴华明/摄

  后来,这条江好像被人忽视了,它和洛阳江一南一东抱着泉州并排涌向大海,在大海中交汇。那入海口于宋元年间形成了刺桐古港,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也许海港的名声太大,把它给淹没了。奇怪的是,北边比它小的洛阳江,南边比它小的鸿江,都出现了奇迹。八百多年前,就在洛阳江入海口建了洛阳桥,在鸿江的河海交界处建了横跨五里海面的安平桥。现在都是全国重点文物。有意思的是这又牵出两位历史名人,洛阳桥和蔡襄,安平桥和朱熹。由此又引出一段段美丽的传说。洛阳江口经常有鬼怪兴风作浪,一次,正要把一渡船掀翻,突然,有一个小鬼喊,别乱来,蔡大人在船上呢。众人一看,哪有什么蔡大人?就发现一个孕妇,原来蔡大人当时还在母亲肚子里,闽南话把怀孕叫带身,那带身的女子就当众发愿,若生子成器做大官,一定到这里造桥。接着演义出一段故事,观音来为造洛阳桥筹款,观音化作一位绝色女子坐在船上,说谁能把钱扔在她身上就许配给谁,于是,围观的人就纷纷往船上扔钱,偏偏出了一个吕洞宾,他帮了樵夫韦陀,真的把钱扔到观音身上了。怎么办?韦陀也就做了佛,和观音做个“背面夫妻”。蔡襄何许人也?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蔡京是奸臣,于是换成蔡襄。

▴洛阳桥 图片来源太平洋摄影博客

  安平1130年建镇,朱松是安海建镇初年的镇监,他在安平当镇官的那一年在尤溪生了一个儿子,一大耳也,他就是朱熹。有造安平桥的黄护捐地建廨并建让朱松讲学的鳌头精舍,而后,朱熹在同安当主簿,也来安海讲学。后来,镇官游绛县官邹应龙倡建石井书院,绘二朱夫子像于尊德堂。建镇八年,由僧祖派倡导,智渊和尚和大户黄护各捐钱万缗,开始造安平桥,后经泉州太守赵令衿终成大业。由是,又演义出一段故事来。安平桥中亭有一副对联,有人作了上联:世间有佛宗斯佛,朱熹和了下联:天下无桥长此桥。这是误传。经考证,这副对联是明朝黄元礼所作。安平桥有一个桥孔比别的桥孔都大,明末,船可以穿过这个桥孔进入郑府。郑芝龙就是从这里把数万灾民运到台湾,成了开发台湾的第一人,这样,才有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成为唯一把西方殖民者逐出的民族英雄。晋江上原有的桥顺济桥真的名声不大。有人考证,刺桐港的中心在顺济桥。考证归考证,顺济桥还是默默无闻。浮桥就更说不上了。不过,洛阳江、晋江、鸿江相挨着汇入大海,而在入海口形成了泉州四大古港。

▴安平飞虹 施清凉/摄

  这片土地也出现过一批文人骚客,也有写江河写得极好的,当然,有的是借江河而言他。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南宋作《题临安邸》的林外也有一首《题滩旁驿壁》: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去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我何?不过,他们写的都不是晋江。为泉州写“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到20世纪60年代,作家司马文森才注意这条江,但他把也称“刺桐”的泉州小说为“桐城”,把这条江也小说为“桐江”,于是是《风雨桐江》。这些年来,这条江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于是造了泉州大桥、刺桐大桥、高速公路桥、铁路桥、顺济桥……原来在江北缩得像一只鲤鱼的泉州,就通过这些大桥密切了和江南的关系。鲤鱼跳龙门,今非昔比,已经构成一种大泉州的气势。

▾曾公亮 

▴林外

  江南的晋江人心理有点不平衡,桥名要么泉州要么刺桐,最近,终于造成了晋江大桥。不过,晋江人的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晋江出名不是因为这条江,而是江南的这一片土地,先是晋江县的一个镇石狮成了服装集散地而驰名天下,接着晋江的乡镇企业名声大振,于是成立了两个市,石狮市、晋江市。全国百强县(市)晋江排十五石狮排十七,做了大泉州的基石。

▴晋江大桥 苏亚东/摄

  晋江是一片土地,是一片大海拥抱着的土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当然要提到那两部非凡的史诗,“东方第一大港”的刺桐古港和世界上最长的海上大石桥五里桥,它们一北一南抬高了这片土地。我们不但拥有土地,而且拥有大海。在这道蔚蓝的海峡上出现了多少彪炳史册的人物,郑成功驱逐荷夷,施琅平台留台。武能兴邦,文能定国。林外写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成了中国古代反腐杰作。朱熹、李贽两位大思想家,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王慎中开文坛上反复古主义的先河。还有,应当特别突出,这里出海洋文化的先锋人物,唐朝的林銮,宋朝的黄护,明朝的郑芝龙、郑成功,还有重修洛阳桥的李五。

▴吴华明 施清凉 刘翼 赖进财 陈金展/摄

  我面对的是今日晋江。

  晋江本土一百万人,海外两百万人。

  晋江原来是前线,离金门岛只有五海里多,国家并没有在这里投资建设。改革开放后,晋江挣脱了自己的命运,走到了全国的前列。

  几年前,我曾思考一个问题: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十年。日本用了十年。韩国用了十年。新加坡用了十年。中国的台湾、香港用了十年。中国内地会不会成为例外?我由晋江验证了这一规律。这就是我的长篇小说《世纪预言》。

  ……

  晋江已经走出它无足轻重的岁月,它是一个有全国意义的晋江。

  我现在仍然坚持《世纪预言》的思路:为中国写晋江。

许谋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协会会员。

籍贯福建省晋江市。

生活在两地,北京、晋江。

来源:人文晋江

2018年4月18日更新

 

 

 

 



  林家樂的商學
 

在我们的人生中,只需要做两点就足够了。
第一点,只和懂你的人谈你们之间懂的那些话,不懂你的人,你可以去影响,但不必强求。世间人这么多,选择同频的人在一起,人生会变得非常的快乐简单!
第二点,听到我们不懂的东西和不理解的事物,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一颗初心,去探索和接纳。因为,打开思维,心智,心灵,接纳所有的不同,像孩子一般怀着好奇心去探索......! 生命中,只需做我们自己,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不喜欢的人就让他在那里吧,我们不要怨恨,不要沮丧,不要恐惧,接纳一切的发生,从此,人生云淡风轻,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