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醫學 > 珍贵的中医常识: 麻、木、酸……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懂生命才懂医治;懂医治也才懂生命!
林家乐的医学
林家樂的医治病例
人类忽略的根本病因:异性=黄金
这些年我们误解了中医!
中医站在宇宙看人体!
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
科学家发现:意念对健康的影响,大到不可思议
珍贵的中医常识: 麻、木、酸……
肽,这种物质?
医海拾贝
 

珍贵的中医常识: 麻、木、酸……

 

 仅供参考:

 

 三味中药泡茶喝,精力充沛、延缓器官衰老,50岁像30岁!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渐渐觉得精力不够用。这个时候,取三味中草药泡水喝,就会觉得有明显改观。

  这三味中药是:远志,益智仁,伸筋草。

  可别小看了这三味中药,用它们泡水喝,能够宁心安神、补肾延年、舒筋活络,对于中老年朋友养心、补肾、护腿护关节大有好处!

  远志

  宁心安神、祛痰开窍

  远志性微温、味辛苦,可入肺经、心经,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功效。

  适合有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房肿痛、心神不安、多梦等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

  益智仁

  补肾延年,提高记忆力

  益智仁,无毒,味辛,性温,入心、脾、肾经,有温肾固精、温脾开胃的功效。

  历代医家及本草论著也说,益智仁能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提高记忆力。

  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智仁含有多种化合物,对阳虚怕冷病人有明显的强壮和治疗作用。

  ◆ 远志,益智仁两味药合用,能够清脑治昏、提升精力、预防痴呆。

  伸筋草

  舒筋活络、除湿消肿

  伸筋草,因其有舒筋活络作用,故得此名。

  其味辛、苦,性温,能舒筋活络、祛风散寒、除湿消肿,主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肌肤麻木、活动不利、肢体浮肿、跌打损伤。

  人老关节变形而不灵,时常容易抽筋。对于老人来说,伸筋草就是个宝贝,它能让人腿脚灵便,还能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

  ◆ 三味中药泡水喝,方法很简单 ◆

  1、取远志、益智仁、伸筋草三味药,每味5克泡水即可。

  2、冲水后要一次喝完再续水,不然会变味儿。

  当我们渐渐觉得精力不够用了,那么,就买来这三味中药,泡水当茶喝,会很快觉得和以前大不一样。

  远志和益智仁治头昏、精力不济,伸筋草则侧重治关节。

  一位中医骨科大夫说:“老人的关节不灵活,不是变形了,也不是骨质增生了,而且韧带板结僵硬了。”

  他的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筋缩”。而常喝伸筋草,就缓和了这症状。

  如果常用三味药泡水喝,不但脑子灵通如年轻时,脚腿也会很灵活。需要注意的是,如身体有其它疾病或特殊体质请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年龄增长了,精力却渐渐不够用了。这个时候,用远志、益智仁、伸筋草三味药泡水喝,能让身体和精神状态大有改观。

  三味中药泡水喝,补充精力,还能养心、补肾、护腿护关节,一定要提醒身边的好友们!

  4款小药茶,专治春夏身体不适

  除了这三味中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身体上的不适,也可以通过一些中药茶来缓解。

  1、吃坏肚子

  姜茶乌梅饮

  做法:将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切碎,和绿茶6克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半小时,再加红糖少量。稍放一会,趁热一次喝下,每日3次。

  功效:姜茶乌梅饮出自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编撰的经典医籍《世医得效方》。

  该茶饮方能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用于春夏季各种饮食不洁或不节引起的腹泻、痢疾等。

  注意脾胃虚弱、遇冷腹泻者不适合饮用此茶。

  2、咽喉疼痛

  甘桔汤

  做法:将桔梗6克、生甘草3克切成小片或者磨为粗末,以沸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2次。

  功效:甘桔汤首见于《伤寒论》,原名桔梗汤,治疗“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后被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引用,可治疗“温病少阴咽痛者”。

  自古以来甘桔汤就被历代医家认为是治疗咽痛的通用方,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该茶饮用于未成年人可小量频服,即用1/3量,每日服用3~4次。

  3、汗多口干

   五味枸杞饮

  做法:将五味子6克、枸杞子8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净水800毫升,用文火煎沸,滤出清液,倒入盖杯中,加白糖5克,搅匀,分几次饮用。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养心血,生津止渴。

  五味子酸而性温,有补气生津、止泻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别是其与枸杞子合用,补肝肾作用更加突出。适用于五脏虚亏、气血不足或长期劳神、熬夜生活不规律所导致的疲乏无力、面无血色、腰膝酸软、心慌失眠等症状的人群。

  4、头昏脑涨

  三叶茶

  做法: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春天可以三叶合泡,每种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泡茶喝亦可,有清火养神的作用。

  功效:荷叶性味苦涩,归肝、脾、胃、心经,有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是传统药膳中常选用的原料。现代研究表明,荷叶有良好的降脂、减肥的作用。

  竹叶甘淡,功效为清热除烦。薄荷叶性味辛凉,入肺经、肝经,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等。

文章来源:名家名方

2019年4月1日更新

 

 

 

 

 

老和尚講:回陽救逆的三種食補湯

 

  花旗參烏雞湯

  原料

  烏雞一只,500克左右,花旗參少許,紅棗,4-5顆,桂圓肉,2顆,姜片,枸杞10-20顆。

  制法

  1.  器皿要求:瓦罐,洗凈,放入可以淹沒烏雞的水量,煮沸,放入烏雞1只繼續煮沸,倒掉水,去腥味。

  2. 重新換上新鮮的水,放入烏雞、花旗參、紅棗、桂圓肉、姜片、枸杞,大火煮1小時,文火1小時。

  功效

  補氣; 活血; 滋陰養顏。

  性味

  烏雞性平、味甘;具有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等作用。花旗參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經,具有補氣養陰、清熱降火、健脾潤肺、培補真元的作用。能生津止渴、清熱除煩、解酒提神,適用於睡眠不足、口幹咽幹、肝火上炎,氣陰兩虛之癥狀。

  紅棗桂圓姜茶

  原料

  姜片3-4片,紅棗2顆,去核桂圓2-3顆。

  制法

  1. 統統放到鍋裏,按需倒入水,(或者可以泡一會) 

  2. 然後就用小火慢慢煮吧,開了以後就會聞到一股濃濃的姜味。

  功效

  補中益氣,溫潤補脾。

  性味

  桂圓味甘、性溫;歸心、脾經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後、產後身體虛弱等癥。

  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蓮子煲豬肚

  原料

  豬肚1個,去心蓮子50粒。

  制法

  豬肚常法洗凈,裝入泡發的蓮子,紮口,入鍋中文火燉熟透,取出待涼,將豬肚切絲與蓮子共加麻油、蔥花、姜絲、蒜泥、鹽、味精等調料拌勻,佐餐。可根據個人喜好添加佐料。

  功效

  溫潤補脾,補中益氣。

  性味

  蓮子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

  豬肚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虛損,健脾胃。用於虛勞羸瘦,勞瘵咳嗽,脾虛食少,消渴便數,泄瀉,水腫腳氣,婦人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文章来源:振海堂健康管理中心

  2019年3月20日更新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的气血?答案惊人!

 

  现代人气血亏虚的原因

  1.熬夜是消耗气血的主因

  这个大家听得非常多了,因为晚上主阴,白天主阳。血就是阴,晚上是养血的时候,你不睡,怎么可能不气血亏呢?晚上很疲倦的时候洗澡也是很耗气血的。洗澡还有一个忌讳就是不要早上空腹洗,最近我碰到气血亏虚的病人,首先就问这个原因,很多都中招。从人体经络的运行来看,最符合养生规律的洗澡时间是下午五至七点。

  2.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气血的

  什么叫刺激?就是瞬间点燃能量,让自己兴奋起来。比方说,喜欢吃麻辣、打麻将、打游戏、炒股票,饮料喝冰的,这些做法都是日常寻求刺激的行为,极大的透支人体库存的元气。

  3.快节奏的生活消耗气血

  另一个消耗我们气血的原因就是快节奏的生活。现在什么都快,人们说话语速越来越快,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快,电影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快就要剧烈的消耗能量。人类的趋势注定是会越来越快的,因为工具在发展,技术在发展,但是我们的身体跟得上吗?我们的气血功能跟得上吗?所以应该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这才是一种蓄积能量的状态,才能够把气血养回来。

  4.情绪消耗气血最大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对人体气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绪。我们起心动念,谋虑也好,忧思也好,生气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消耗气血。现代人的问题是大脑用过度了。

  我们都知道,僧道修行之人多无病且高寿,你见过修行人吃鸡鸭鱼肉的吗?不但不吃,和尚吃素,道士辟谷,从这一点就可以反证,世人靠吃补品吃营养去增长气血乃是迷途。

  修行人修什么?修的是心,他们的法门说到底是静心的法门,六根清净,逍遥尘外,说到底是一个减字。营养过剩也会偷走我们的气血。摄入超过人体所需的营养,人体就要把这些营养垃圾清除掉。好比拿进来一样东西要费力气,搬走一样东西也同样要费力气。生活中的垃圾需要集中焚烧,人体的上火多数也是营养垃圾的焚烧。

  有人会说,我吃了肉进了补之后,身上有劲儿,精神也旺盛。其实这个劲儿可能只是被虚火顶着,天天进补,去查身体,查出一身病的多的是,还气血亏虚的也多的是。在临床的时候,如果病人的脉象是气血亏虚,精神却很亢盛,我们称之为逆症,这样的病是不好治的,如果是感觉精神不好,想睡觉,这样的病为顺,好治。

  古中医补气血首先不是去下补药,是调平衡理循环,阴阳平衡了,循环通畅了气血自己就会生长。很多人吃完药之后说感觉很累,想睡觉,我说想睡你就睡,这是气血亏虚的人该有的反应,说明人体回到蓄养状态了,气血亏还燥烦亢奋,这就坏了,可现在这样的人很多

  到底怎么补气血?

  减少思虑,清淡适量的饮食,再有适度的运动,规律的作息就好,此四条就是最好的方法,不用去花冤枉钱。可现在的人不喜欢听这些话,喜欢听奇技淫巧,比方说又出了什么新药,又有什么新的养生方法,这也是世道人心机巧太过所致。这个问题古来有之,当年乾隆皇帝请一个百岁老寿星来请教长寿之道,老寿星说的也是这些。乾隆不悦,说这些三岁小孩都知道。老寿星的回答是,八十岁老翁也不一定做得到。

  人要有气血,说到底是脾胃功能要好,因为只有脾胃吸收了才能长气血。

  怎么样才能健脾胃?

  不推荐吃药。

  因为如果药就能健脾的话,那就太简单了,吃药就好了,但往往脾胃的问题绝对不能依靠吃药,反而更伤脾胃,会适得其反。

  1、健脾胃建议运动。

  脾主肌肉,肌肉有消耗有缺乏,脾胃功能才会增长,这是人体自然之作为,药物的外力作用是没有这么大的效果的。准确的讲是适度地运动。运动过度,会适得其反,大汗出反而会消耗气血。运动的最佳状态是运动到身上发热微汗出。

  另外,上午运动比下午好。因为上午人体行阳经,顺应其生发;下午行阴经,主静,安静一点,阴血才蓄养。

  2、养脾胃可以用艾灸的方式

  足三里、中脘、关元、内关等,是治疗脾胃虚寒类胃肠病中常用的穴位。

  中脘穴是八会穴之腑会、胃之募穴,有温中健脾、行气止痛的功效,为艾灸胃脘痛的常用穴。除了中脘穴外,还可以配合关元穴以温肾培元。

  此外,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处)亦是临床常用保健要穴,为胃之合穴,有升清降浊、培补后天、益气升阳之效,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治疗。

血也要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哦.

  文章来源:民间祖传偏方百科

  2018年2月25日更新

 

 

 

 

 

老和尚讲:两种睡觉姿势有补肾奇效!

 

 

  一、还阳卧: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地使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

  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因此补肾的作用非常明显。

  我们每天做还阳卧时与外劳宫补肾法有机结合,也就是就将两种功法合在一起做,即仰卧,身子平躺在床上双脚掌心合十对齐,脚指与脚跟均要对齐,将双脚缓缓尽力靠近肛门,将双手手背紧贴腰部(与上边图片有所不同,是将双手放在腰下,手背紧贴腰部,最好直接接触皮肤),既做了还阳卧功,又进行了外劳宫补肾。

  没想到,我运用这些功法又解除了我腿部受凉引发的疼痛,原先光知道资料上讲:“还阳卧每天坚持至少练3次左右,不出一星期,练的时间久啦,保证您的腰不再痛啦,也不再肾虚啦。”没想到,几次实践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也许是在做还阳卧时,补了阳气,加上双腿拉筋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吧。

  二、混元卧: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三、注意事项:青少年、阴虚体质者宜单用混元卧,老年人、阳虚寒重者,宫寒痛经、不孕不育者,宜用还阳卧,益气补阳,练习还阳卧、混元卧时,忌熬夜、忌食辛辣油腻,也不宜使用电热毯,练习时如果出现性兴奋,切忌妄泄精气。马上深深吸气,舌抵上腭,提肛收腹,闭目养神。注意力放在头顶百会穴,凝心静气。

文章来源:振海堂健康管理

2018年10月20日更新

 

 

 

 

 

 

史上最全穴位合集,1分钟学会如何自治!

 

太阳穴

位于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治疗失眠

听宫穴

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耳鸣耳聋

印堂穴

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治疗鼻炎

风池穴

位于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1、防治颈椎病

2、疏肝理气

3、治疗偏头痛

风府穴

位于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1、脑血管疾病

2、老年痴呆

3、治疗眼睛干涩

天柱穴

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

颈椎病

膻中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1、心血管疾病

2、熬夜疲乏

巨阙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心绞痛

章门穴

位于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排解油腻

期门穴

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保护肝脏

曲骨穴

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治疗尿频尿急

劳宫穴

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位于中指和无名指指尖处。

降心火

鱼际穴

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哮喘

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美容养颜

2、缓解鼻炎

大陵穴

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养护心脏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血管疾病

2、失眠

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心律不齐

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治疗湿疹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1、消化道疾病

2、膝关节痛

3、健脾祛湿

三阴交穴

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治疗湿疹

行间穴

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降血压救急

内庭穴

位于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减肥

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1、缓解不良情绪

2、养护肝脏

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1、治疗上火

2、养肾补肾

申脉穴

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晨起养生法

太白穴

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1、排解疲乏无力

2、脂肪肝

照海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心血管疾病

文章来源:我的养身手册

2018年12月19日更新

 

 

 

 

 

庄子:人生的根本,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01

  我们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一点,即如何与自己相处。

  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和谐。

  02

  庄子说:“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这里的“独有”指的是独立自在,自我和谐,自我完善,也就是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人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服务于社会,使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要“独有”,使个体的生命处于积极、和谐的状态,成为“至贵”之人。

  前者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后者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孤独和解,如何与时间为伴,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而且它如同养分,对人的滋养,是缓慢渗透的。

 

  那么,又如何与自己相处呢?

  首先,认识到孤独是不可避免的

  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但是我们又是孤独的。

  在没有人的夜晚,在内心的深处,我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接纳,但是,相识满天下,知己能几人?

  惠子是经常和庄子斗嘴的一个朋友,每次都被庄子批得灰头土脸。惠子死后,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来形容失去精神上的对手之后的孤独。故事说的是:

  有一个人,鼻尖上溅到一滴像苍蝇那么小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随手劈下去,把那小小的污点削掉,鼻子没有受到丝毫的损伤,那人也站着面不改色。

  宋元君听说这件事后,把那匠石找来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回答说,以前我是能做到的,但是可以搭配的伙伴早已死去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无时无刻地终身陪伴我们,在很长时间里,在人群中前拥后抱,热热闹闹,让人误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其实,孤独才是人生永恒的状态。

  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正视孤独,然后找到一条可以跟自己更好相处下去的路。

 

  03

  其次,坦然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我们都会有不足,有失望,有难题,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接受这些事实,对我们而言,就意义深远。

  所谓成功学喜欢灌输这样的观点: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谁能战胜自己,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战胜一切。

  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长期以来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作祟,人是有征服欲的。

  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说到底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其实在自我斗争中不存在战胜问题,而是一个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的潜能不同,成功只意味着能够达到自己的上限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战胜自己是对自己能力的恰当评价,是能力的尽情发泄。

  生命不是比较,不是战胜,而是接纳和完善。

  常常走向内心,反省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的方向和梦想,接纳自己并不断地精进,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礼物。

  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的时间,就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有限的珍贵时光里,与其关注、讨好他人,不如修养和完善自己。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白白地浪费着时间,除了长胖和一脸的怨气,一事无成。

 

  04

  最后,学会承受孤独、享受独处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孤独,可以成为一种美。所以,我们在孤独中,完全没有必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可以享受独处。独处,总不免有一些寂寞,但也正因为寂寞,我们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独处,关系到一个人底气的问题,它来源于自身的能量,会带给你一种不依傍的自信。

  孤独和独处总是难的,更多的空闲时间扑面而来,无聊也随即铺天盖地。

  人都会无聊,并且会变得越来越无聊,但是只要内心充实起来,把那些无聊分解到一天天里,就没有了。

  女人往往渴望来自男人的安全感,如果她们有过独处的经历,就会知道自己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更实在。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会使你更强大。”

  无论孤独和独处的生活有多么难以忍受,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自己能够享受这种生活,并真正获得它的滋养,与它握手言和,才会有能力去过另一种热闹纷扰的生活。

  倘若此刻,你虽然在人群里狂欢,但是仍然觉得孤独,那么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吧,你还不知道它会有多么美好!

文章来源:蝶舞青风

2018年10月20日更新

 

 

 

 

 

 

 

 

 

 

一次双脚拍打,胜过十次泡脚,在秋冬天更需要

 

  中医有一句话:“筋软一寸,寿增十年”。人身上筋很多,研究发现,脚部的筋越软,人就越长寿!

  把脚部的筋揉软,不仅能够变得强壮,延年益寿,而且还能够改善人不好的脾气。

  如何把脚部的筋变软呢?一是双脚互打,二是揉脚筋,揉脚筋要重点揉脚底上的地筋。

  脚是人体健康总根

  ● 人有四根,分别是鼻根、乳根、耳根、脚根。鼻根是人的苗之根,乳根是人的宗气之根,耳根是人的神机之根,而脚根是人的精气之根。

  ● 这说明鼻、耳、乳仅是人体精气的三个凝聚点,而脚跟才是精气的总集点,是人健康的总根。

  ● 古代中医通过内观内证发现:人的筋之根就在脚部,治病要治根,养生也要调根。因此只拉身体的筋,而不把脚部的筋拉开,是治标不治本!

  ● 光在足底就有136个穴位反射区,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这个理论比较复杂。简单说来,你要知道:经常双脚互打,相当于在调理全身五脏六腑。

  揉一次脚,胜泡十次脚

  中医认为,脚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极为密切的关联。

  尤其在冬天,双脚互打更是不可缺少,因为“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有很多老人通过双脚互打后,发现比热水泡脚还要实惠,揉一次脚,胜过十次泡脚!

  当然,拉脚部的筋有很多方法,但和舞蹈家一样的拉法则不适合中老年人。方便操作的方法,就是搓揉脚板底的脚筋。

  方法:可以端坐着揉,也可以躺在床上揉。

  脚面有个凹陷,一般的情况根本刺激不到。这也就是按揉比泡脚效果好的原因。

  在这个脚凹陷的地方有很多穴位,比如长寿的涌泉。足跟有三焦经通过,这些都要拍打到,最好是用一定的力度往里头揉捏,可以触到一根比较粗、紧的筋。

  按揉数量没有要求,就是发热、经络舒服为准。用指腹,不要用指甲刮,也可以捶打。

 

  配合动作:每天敲打脚尖10分钟

  敲打脚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运动,只要伸直双腿,把两脚的脚后跟靠在一起,两脚的大姆趾互相碰撞即可。做二百次大约需要两分钟。

  功效:腿部都感觉变得有力了,行动也变得敏捷了。膝关节更有力量了。

  排便正常了,脸色也更好了。不失眠了,每天晚上都能安稳地睡上五个小时。

  头脑比以前变清醒了,集中力提升了,思绪变得敏捷了。

  明显觉得视力比以前好了很多。不用戴眼镜也能看清红绿灯。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睡前10分钟,双脚互打几分钟,相当于给全身吃补药!

  文章来源:健康相伴随

  2018年10月22日更新

 

 

 

 

 

 

对小拇指做一件事,堪比安眠药和补肾药,白头发也少了

 

  九成以上的病人都睡不好,易醒。一会儿热,一会儿冷,以为得了什么怪病,实际是进入了更年期。

  烘热盗汗、月经不调等更年期症状,加重了女性睡眠问题,这些问题逐渐积累,人会迅速走向衰老。

  很多研究表明,睡眠与心神、衰老有密切的关系。此外,与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拇指藏着巨大的秘密

  无论是失眠还是肾虚,这些问题,动动小拇指就都能解决。五指之中,人们似乎最看不上的就是小拇指,论个头最小,论排行最尾,给人点赞都用大拇指,吐槽人很差劲就又都用小拇指。

  但事实上,每根手指都单属一条阴经或阳经,唯有小拇指内走心经,外走小肠经,阴阳兼备,别看它弱小,其实潜藏巨大能量。小指关联心肾,主后头痛。心肾的问就由小指管,小指对心、肾、子宫、睾丸关系密切。

  1

  强心防癌

  心脏是人体五脏六腑中唯一一个不生癌症的脏腑,但所有的癌症都与心脏有关,美国一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心脏能够分泌一种救命的荷尔蒙激素。

  它可以在24小时内杀死95%以上的癌细胞,而且对其它绝症也有极好的疗效。而当人处在痛苦、担忧、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几乎完全停止分泌这种激素物质。

  按摩小指使人心情愉悦,促使人的心脏分泌丰沛荷尔蒙,因此保养好心脏及调养好心情可以防治一切癌症。

  2

  补肾

  右小指通肾及二阴,左小指通膀胱,而且还通肺、通胃、通肾,因此按摩小拇指可以强肾。

  小指如果色泽苍白,有白斑,甚至干枯就提示肾气亏虚。而这是大家常忽视的,大多以为出虚汗,性欲低才算肾虚,而那时候已经严重了。

  3

  缓解前列腺炎症

  患有前列腺肥大症的老年人,发作时小便不畅,甚至闭尿,此时用左手捏右手小拇指关节,用右手捏左手小拇指关节,不但小便通畅,而且残留尿也大大减少。  

  4

  防治白发

  按摩小拇指可以强肾,中医认为“肾者,其华在发。”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

  肾有无活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看头发。头发长得好,说明肾功能不错,肾好头发就乌黑旺密,因此经常按摩小拇指可以消除白头发。

  5

  预防老花眼,白内障

  小指外侧基部有一个对治疗眼睛老化及眼球结膜生翳很有效的经穴,叫做老眼点,如果老年人早晚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小指基部就可以防治白内障、老花眼等。

  动动小指,补肾安神

  1

  手指操助眠

  有一套超简单的小功法,只需动动小拇指,养心又安神,还能补肾,帮助快速入睡。

  躺在床上,双臂与肩齐平伸直呈180°,双手握拳,然后伸出小指,做一收一放的动作,其余手指保持紧握状态。每一次收放动作做到位,做到一百下,要坚持做完。

  为什么这么简单一个动作就能助眠?因为小拇指上的经络主心,在一定时间内,不断活动小拇指,就相当于拉伸按摩心脉,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在中医经络学中,全身12条正经,有6条是从手指通向全身的,对全身气血的流通运行,影响极大。手与大脑神经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手部肌肉群的运动,对于大脑皮层很有影响。

  2

  手指提水强肾乌发

  日本有一种小指头提水法的锻炼颇受男人的青睐,因为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日本有些人长期用此法强肾后,70多岁还能生育。

  中国的一些道家功法中也有锻炼小拇指的功法,目的也是如此。

  日常生活中,咱们可以有意识地用小拇指提重物。比如,每天早晚用小手指头提吊水壶或小水桶各99次,外出买东西,也可以用小拇指提。用塑料袋买豆浆与早点,以小手指头提吊,并作一松一提动作,籍以锻炼。

  还可以用小指头翻书,或以一手大指与食指捏住另一手小指按压、捻转、揉推。或者用左右手的小手指,像打钩钩那样牵拉,也有补肾的作用。

 

 总之,经常刺激小拇指可以预防及治疗颈椎病、肩周炎、头痛、失眠、腰间盘突出、腰酸、肢体麻木、肿瘤、心悸、高血压、性功能障碍、精力衰退、子宫内膜症、子宫肌瘤、更年期紊乱、便秘、忧郁症、健忘症、神经质、焦虑症、视力衰退、肥胖、糖尿病、肾脏病、尿频、闭尿、前列腺肥大、肝炎、白头发等28种病症,这是刺激其它几个拇指所不能达到的。

  没想到吧,咱们的小拇指,竟然藏着如此神奇的大秘密,每天100下,从此和补肾药、安眠药、染发剂说再见!

  文章来源:健康相伴随

  2018年10月22日更新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穿的开裆裤逐步被纸尿裤所取代了,然而,你知道开裆裤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育儿智慧?

  关于开裆裤,网上抨击的文章一大把,几乎找不到一条对它的赞美,全是口诛笔伐,被批的体无完肤:不卫生,不安全,尿路感染,长蛲虫,外伤,被变态骚扰……开裆裤的存在完全是因为过去没有纸尿裤,是为了方便把屎把尿,是为了省去洗尿布的烦恼……时代在进步,开裆裤是个落后的东西……

  真的如此吗?

  既然有这么多坏处,为何中国人还穿了几千年开裆裤?

  了解了中医思想,你才会知道对于一些流传了千年的做法,现代人的内心是需要一些敬畏的。

  明代医圣万密斋的育儿秘旨里说道:“头要清凉背要温,露其下体养真阴。”这里说的是一岁或者说一岁半以内的小孩。

  为什么要“露其下体养真阴"呢?

  万密斋说了,“人生十六岁以前,气血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常不足”,小儿体质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阴常不足体现在哪里?阴虚火旺,五心烦热,都是阴常不足的体现。

  那么在穿衣上有什么对策?很重要的,就是开裆裤。

  万密斋就说了:“童子,裳不裘帛。”什么意思?裳,下体的衣服;帛,温软甚于布;裘,皮衣,温软甚于帛。也就是说,下体要穿得薄,你在下面不能用厚厚的棉絮裹,更不敢下面穿皮衣。冬天冷,很多家长给孩子穿秋裤毛裤牛仔裤,包得层层叠叠的,孩子跑都跑不动。这其实是在糟蹋孩子的身体。

  万密斋又说:“ 下体主阴,得寒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孩子在一周以内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从头能立,到能翻身、能坐、能爬、能走,发展非常快,这就是阳的作用。但在古人看来,阴阳是相对的,阳长得快,阴是不足的。如果下体包的太紧,阴就消掉了,这一消,会导致阳长得过快,将来会导致他阳的不足——别看现在长得快,以后可能就长不高啦。

  所以不管是男孩女孩,想要生长发育得好,下面就一定不敢穿多。这就是光屁股的学问,真的并非图方便那么简单,而是对孩子一生影响深远的育儿智慧。

  在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发育大问题面前,开裆裤被抨击的那些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不过就是一两年的时间,多费心些帮孩子做好卫生,多留心些保护他的安全,换来他生长发育的健康,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这不是我们现代的医生说的,是两三百年前中医儿科大家告诉大家的。万密斋老先生活到97岁,他的家传儿科传到他是第三世了。我们中医上有一句话,“医不三世不为良医”——也就是医生啊,只有说三代都从医,到你这儿你才是个有成就的大家。万密斋就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他身上,他很多的儿科观点,我相信是祖辈流传积淀下来的知识。

  这件事也应该让我们反思,我们的骄傲让我们错失了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里到底都藏着什么智慧,这答案也许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理解,然而就此否定它们,这对传统习俗来说,是不公平的。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为这些传统文化习俗,留一双探索的眼睛,留一只倾听的耳朵,去探寻一下它到底为什么存在,不要让这些背后的智慧,不明不白地消逝。

  刘希彦: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刘希彦 国学研究者,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

  很多家长平时不怎么给孩子吃主食,而是给孩子吃很多的肉。大家有没有想过,主食为什么会被称之为主食?顾名思义,它是我们人最基本的需求,脾胃属土,而所有的五谷都是黄色的,与土地都是一种颜色,正所谓五谷生津,正是这个道理。

  现在很多家长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就有很大的误区。他们认为米饭里没有营养,而肉才营养,肉里面含有的主要是油脂和蛋白质,他们认为蛋白质才是营养,而事实上一个人一天对于蛋白质的需求是很有限的,营养学家说过一个鸡蛋就足够供应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多余的蛋白质吃下去就会变成毒素——人体接受不了需要排出来的东西在广义上来讲都是毒素。这个时候孩子要不了那么多的蛋白质,而且还需要耗费能量和气血去把它排出来。加之当下的肉含有过多的激素、化学残留物等很多不好的东西,这也是非常伤害孩子的身体功能的。

  我接触过很多小孩抽动症、疝气、顽固湿疹的病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家长都会给他们吃很多的肉类,鸡腿一次吃两个。这样的孩子脾胃一定会被搞坏。为什么会坏呢?除去前面讲的肉提供不了人体的基础营养外,还有能量场的问题。脾属土,土是什么?从五行能量来说,它需要土的能量来补充,五谷才是得土气最全的。你不给他吃主食,光给他吃肉,他的脾胃能得到土气吗?

  孩子脾胃功能不好,是因为在压力下吃饭。

  还有一种孩子的脾胃功能也不好,就是有压力的情况下吃饭的孩子。你追着孩子喂饭就是在给他压力,他在很憋屈的一种状态下吃饭。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古人在吃饭的时候不主张管教孩子。孩子在一种压力底下被逼着进食,边哭边吃,这样不光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还会让他整个的身体出问题。造成的不良结果有诸如:疝气、肠篓、贫血、发育迟缓、脂肪肝、心跳异常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跟脾胃虚有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再次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一听到脾虚、气血虚就联想到加强营养。

  《红楼梦》里,贾宝玉生过大病之后,贾府让他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清粥小菜。病后反而不给进补,不给有营养的吃,这是为什么?像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他们深谙养生之道,知道孩子在生完病,身体还处在虚弱的情况下,根本消化吸收不了那么多的肉和滋腻的东西。给他能吸收的,让他的脾胃在轻松的状态下慢慢恢复功能。这其实是一种顺应生命的思维方式。咱们当下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全部是最简单粗暴的。

  民间有一句话: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容易食积,一旦食积就容易感冒。还有的小孩容易得热伤风,其实就是穿多了,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和老人一样是脆弱的,于是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还有很多老人带孩子喜欢拿自己的体感温度去衡量小孩。其实小孩阳气旺,属于纯阳之体,你看冬天小孩都不烤火,只有大人才需要烤火。而且孩子生性好动,穿得过多就更不能散热了。

  当下的孩子把甜味饮料当水喝,甜的东西入脾,甜多了就会引起脾的亢盛和失调,也间接影响肾的功能。现在有一种说法,孩子喝太多甜饮料会让孩子得白血病,除了饮料里有很多化学合成的糖分之外,说到根本还是“脾克肾”。孩子把那些甜的饮料当水喝,肾的功能必定受克制,肾主骨,而白血病是骨髓的异常,都有连带关系。所以五味不可偏胜,怎么能把甜饮料当水喝呢?

  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的太早了,两三岁就开始送去早教、幼儿园里学英语识字,学这个,学那个。思伤脾,人一思虑身体就会郁结。孩子正在生发之时,一思考他当然会“淤”。除了情绪之外,饮食过多,长期的食积也会造成淤血。淤血症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心理发育不健康。一般来说淤血症是大人才会得的,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疾病都在提前。

  其实家长都是出于“爱”才造成这些问题。让孩子多吃多穿少动,是出于爱;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早就去学习知识,也是出于爱。每当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聪明,一岁就唱歌,两岁就识字,多好啊,于是就让孩子早早去学很多东西。

  古时候的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古人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聪明。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熟,因为古人都是”道”的思维,希望顺其自然。

  大家应该静下来,仔细看看这个时代。

  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 过量过腻饮食,成为幼儿致病的头号因素。幼儿脾胃弱,饮食过量,荤腥油腻,脾胃无力运化,反受其累。脾胃一弱,正气必虚,百病丛生。有时我们劝一些家长,特别是长辈,少给孩子喂一点,少穿一点。他们常会反问一句:难道我会害自己的孩子?

  人若走入歧途,走得越卖劲,错得越远。同样,如果对孩子这份“慈爱”走入了误区,那么,爱之越切,伤之越深。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正安聚友会福建分会、希言館

  2018年9月18日更新

 

 

 

 

 

这些器官只在睡觉时才能休息,你却熬夜!不病才怪!

 

  你一定看过很多熬夜伤身、熬夜生病的例子,熬夜之后你也会感觉大脑混沌,为什么?因为有些器官只有在睡眠时间才能得到“休息”,结果你却剥夺了它休息的权利!不病才怪~

  1

  大脑

  睡眠才开启“清理模式”

  大脑在工作时会因脑细胞的高度耗能而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清理它们需要一种特殊的“清洁水”——脑脊液。

  据研究,在大脑即将睡着时,脑细胞会变小而产生空隙,脑脊液在其中流动并带走废物。也就是说,直到睡觉的时候,大脑才会切换到“清理模式”。

  但是,如果一直在熬夜,那就意味着,工作后感觉困倦很有可能是因为脑内代谢废物聚集太多,代谢废物聚集太多会让我们反应变得迟缓,情绪低落或者暴躁,工作效率降低,聚集到一定程度甚至会杀死脑细胞,对大脑造成损害,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血管源性痴呆等疾病。

  熬夜伤脑——小心变笨

  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能像睡眠这样清除大脑垃圾,且不对人体产生副作用,所以睡觉真的是最好的护脑法!

  2

  心脏

  睡眠时心率变缓

  心脏跳动的次数是有总数限制的。一般来说,95%以上的成年人心率为60-100次/分钟,一生中心脏大约要跳25亿至30亿次。而心率过快,则等于迅速消耗心跳总额,寿命自然缩短。

  人在睡眠时,心率会大幅下降,比清醒时的心率每分钟少10-30次,比起白天的辛劳,晚上的睡眠可以说是心脏的“休息时间”。

  熬夜伤心——小心猝死

  长期熬夜,使得心脏的“休息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熬夜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异常收缩;长期缺乏睡眠,易让人感到紧张、焦虑,更容易诱发或者加重高血压,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对于本身有心脏疾病的人,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

  3

  肠胃

  睡眠时蠕动减慢

  人在入睡后,胃肠蠕动减缓,胃也在“休息”。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2-3天就要新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

  熬夜伤肠胃——小心溃疡

  熬夜时你的肠胃得不到休息,你的胃黏膜细胞得不到更新,再加上很多人往往习惯吃夜宵,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胃粘膜糜烂、溃疡等。而胃肠道得不到“休息”,功能紊乱、便秘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4

  肌肉

  睡眠时恢复功能

  在睡眠的时候,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的状态,同时生长激素释放到血液中,恢复和重建身体组织,促进肌肉恢复和再生。

  熬夜伤肌——能力减弱

  肌肉不仅是每个人生活所必需的,更是健身人士所喜欢的。不过,如果你睡眠不足,还在做肌肉训练,训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将会大幅下降,对于肌肉的扩张和生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5

  肾脏

  过滤会变慢

  睡眠的时候,肾脏也在“休息”, 过滤会更慢,尿会少于白天。

  熬夜伤肾——小心肾炎

  长期睡眠不足会危害身体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失调表现在肾脏上就会产生肾炎。

  怎样减少熬夜的危害?

  有时候,熬夜是不得已的事,平时注重锻炼,多吃些蔬菜、水果、坚果等,第二天稍作休息,尽量不连续熬夜,不扰乱生物钟。建议多吃下列几种食物。

  海带

  海带富含褐藻胶,辅助治疗动脉硬化

  有助于排除毒素物质,阻止铅等重金属的吸收

  防止便秘和肠癌的发生

  菌类

  蘑菇等菌类富含硒元素、膳食纤维

  减少胆固醇,调节血压,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体内免疫球蛋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平时可多进食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

  洋葱

  含有前列腺素A

  有助于降低血压、提神醒脑、预防感冒等

  富含硫化物,能促进脂肪代谢

  抑制胃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含类黄酮,能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

  可预防血栓,减少心梗和脑血栓概率

  还能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增强新陈代谢能力

  抗衰老,预防骨质疏松,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龙眼肉粥

  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

  将粳米、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30分钟,米煮烂后即可食用,可适量加糖。

  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出现以下现象需警惕

  眼睛发酸、干涩 ,短暂视物重影

  头晕头痛,呼吸困难、胸闷

  肩颈部发僵 ,关节疼痛

  记忆力下降 ,反应迟钝

  脾气变大,口气不好

  文章来源:延年健康管家

  2018年8月13日更新

 

 

 

 

 

原来治便秘这么简单

 

 

 

 

 

 

万病之源已找到!95岁御医教你3招断病根,有疾痛的必看~

 

  为什么人老了病就特别多?

  疾病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癌症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今天,我们请来庄淑旗教授,她将揭秘“万病之源”,“癌症之因”,并指出解决方法,建议大家都听听。 

  庄淑旗

  癌症教母、台湾第一位女中医师、日本庆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庄淑旗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她是日本皇室御医、台湾有名的老中医,医学博士。这些年,她辞去御医工作,专门致力于和我们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癌症、防病工作。

  她的读者有从八九十岁的银发族,到二三十岁的妙龄女子,都因为她而重获健康。

  胀气——万病之源!

  腰不弯、背不驼,神采奕奕,这是庄淑旗教授给人的最深印象。曾有媒体向她请教保持神采的秘籍,庄淑旗表示:

  “这一点不难,只要做到今天的疲劳,今天消”。

  庄淑旗教授说: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退,比年轻人更易出现胀气症状,如腹胀、腹痛、频繁的放屁、打嗝等。

  胀气影响全身血液、津液循环及呼吸功能,使身体产生疲劳。疲劳不消除,病痛就会集聚在五脏六腑,癌症就这样天长日久的产生了。

  由此可见:“胀气是万病之因”、“疲劳是万病之源”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

  疲劳——癌症之因!

  庄淑旗推广了多年的防癌运动,她发现,防癌的实质就是教人们如何消除疲劳。她说:

  “今天的疲劳,今天应消除,否则可能导致病痛。

  消除疲劳的方法都很简单,每个人一天只要花个几分钟就可以做到”。

  比如,她自己每天睡前都会做伸展操:

  身体平躺,手脚自然伸直;吸气时右脚屈膝,感觉右腿挤压到腹部;吐气时右脚放下来;换左脚重复动作。

  空闲时,她还会不时地用手按摩腋下淋巴或肩颈、手背等处,让身心舒畅。

  疲劳消了——病也没了!

  庄淑旗教授曾对日本皇室说过: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诊疗室。

  可见最好的祛病方法,都是不花钱的。如果你也想消除“万病之源”,不妨尝试以下3种缓解法:

  按内关穴

  消除胀气、缓解疲劳

  协助调气,在手腕横纹以上三指处,以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胀气感会逐渐消失。

  揉肚子

  肠胃蠕动、预防疾病

  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可促进肠胃蠕动。

  起身动一动

  减缓胀气

  姿势的改变也能减缓胀气。

  根据庄淑旗教授的理论,做好这三点,那么:

  胀气消除了,全身血液通常,病自然就没了!因此每日揉一揉、消疲劳、消病痛!

  根据庄淑旗教授的理论,做好这三点,那么:

  胀气消除了,全身血液通常,病自然就没了!因此每日揉一揉、消疲劳、消病痛!

  心情好——病痛少!

  “人的很多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庄淑旗说,除了疲劳,不良情绪也是健康的大敌。

  “每天拉拉耳朵,告诉自己,只听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不听。

  每天的开始,我一定感谢天、感谢地,也会向花草道早安,让自己这一天都能过得快乐。”

  与其不停地怨天尤人,不如尽量忘记不好的事情,让心情舒畅!

  胀气——疲劳——得病——癌症,这样一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小小的胀气背后却隐藏这些重大隐患。

  文章来源:名家名方

  2018年2月26日更新

 

 

 

 

基本常识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6.涌泉穴

  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7.阳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8.风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9.殷门穴

  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10.命门穴

  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来源于五味古法中医。

  2017年12月19日更新

 

 

 

 

 

中醫學認為,“濕邪”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之壹!

 

  在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成為致病因素,並侵犯人體導致疾病。而濕邪通常有兩種,壹是外濕,壹是內濕。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內濕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濕內侵脾陽失運,濕自內生。

  總之無論哪種濕邪,都會使人出現食欲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同時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困、不想飲水等壹系列“濕濁內盛”癥狀。而眼下陰雨連綿的回南天,人們長期處於過度潮濕的環境中,稍不註意就容易造成濕邪入體而引發濕癥。

  艾灸養生 6個穴位祛春季濕氣: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特別適合春季養生,經常艾灸可以讓您輕松避免春季常見疾病,度過困乏的春天。

  壹、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

  二、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

  三、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四、足三裏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壹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

  五、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15分鐘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六、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來:艾灸又叫“灸療”,是中醫古老的養生療法之壹,古語雲:知灸者福,善灸者壽,中醫認為: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是導致各種疾病的根源,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艾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燒時發出的藥力和紅外線溫熱刺激,來熏灼特定的穴位,達到治療疾病、防病保健、養生美容之功效。

  文章来源:振海堂健康管理

  2018年5月26日更新

 

 

 

 

 

为什么说经络不通人就容易老,答案在这!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矮的那个木板的长短;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取决于各个系统(组织和器官)的工作质量;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取决于各个系统的使用寿命,而它们的使用寿命则取决于它们的衰老速度。想要健康长寿,你一定要关照好身体的每个系统哦!

 

  人的寿命取决于微循环

  一个人的寿命其实取决于最早报废的那个系统。比如一个肝癌患者40多岁就死了,是因为他的肝脏报废了,尽管其它系统还好好的。一个高血压患者30多岁脑血栓死了,是因为他的大脑报废了,尽管其它系统好好的。所以,我们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关照好身体的每个系统。

  人为什么到“七老八十”就会老死?人越老,行动越迟缓,越来越没劲,直至走不动了。而影响系统衰老速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在于微循环的瘀、堵程度和速度。也就是说,人的寿命取决于微循环。

  微循环每年瘀、堵约1%

  微循环都是处于身体的外端和远端,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

  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衰老。而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体的中间部位循环畅通,四肢和远端的微循环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了尽头了。

  为什么有人能活一百多岁?因为他们的微循环能够保持畅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未老先衰”?是因为他们虽然年轻,但微循环瘀堵的程度却很严重了。

  这不是凭空想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再和下面的瘀堵级别对比,就会判断出自己大致的瘀堵程度。那么,瘀堵会有什么感觉呢?或者说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瘀堵呢?

  疼痛感也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瘀堵首先会有疼痛。疼痛是好事还是坏事?经络或者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最典型症状就是疼痛,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疼”。很多人最害怕的也是疼痛,很多人最急于治疗的还是疼痛。

  因为疼痛让人无法活动,疼痛让人无法吃饭,疼痛让人无法入睡。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不明白,我们身体一旦有问题,我们怕的不是疼,而怕的是不疼。疼是好事,说明血液循环还没彻底堵死,身体在产生自救,在冲击“瘀堵”。而一旦堵死了,你就感觉不到疼了,这样反而坏了大事。

  就像很多人有静脉曲张,我们能够清清楚楚看到一条条血管都被堵死了,可有人感觉到疼吗?也许很多人没注意过,静脉曲张只是在早期才会有疼痛的感觉,到后期彻底堵死就感觉不到疼痛了。血管都被堵死了,我们就感觉不到疼痛了,随之而来的是麻、木、凉,这才是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对付疼痛的办法是用的止疼药,千万不要认为以后不疼了就是好事。只有把经络彻底打通了,才是解决疼痛的最根本办法。因为不仅仅是解决疼痛的问题,而是消除隐患的问题。

  一通百通,一堵百堵,身体内的经络有很多的气节点堵塞,每次疏通的时候会一点点的将经络的气节点化解,疏散,排出体内风、寒、署、湿、燥、毒素,从而达到百脉通,除百病的功效,特别针对现代人的亚健康及慢性疾病的调理有显著的疗效,针对肌肉,身体的酸麻,胀痛的功效立竿见影。

文章来源:华林之窗

2018年5月28日更新

 

 

 

 

 

身体出现这样症状,是因为体寒导致的经络不通?别再让身体恶性循环了!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而目前普遍都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实际上,这是没有对症治疗。可如果要去掉身体内的寒湿,要补肾,用的都是温热的食物。

  温热疗法,这难道不是火上浇油吗?

  确实,有虚火的人普遍都存在“虚不受补”,但这种补不得的状况只是一种假象。

  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

  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而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只有吃了冰凉的食品才感觉体内舒畅些。

  当然这种经络不通引起的身体燥热已不只在老年人中出现了,现在的人们普遍贪凉,运动又少,自然就会造成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变缓,从而极易导致经络的淤堵,经络淤堵带给人的就是身体出现的各种疼痛,以及皮肤上长痘、长斑。

  看着周围的人,有几个能说自己很健康,从没有过腰酸背痛、腿痛胳膊痛的?

  再看看周围人的皮肤,又有几个色泽明亮、富有弹性、不长斑、不长痘的?

  这些都是和长期贪凉有关的。

  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运动开了,出汗了,就会感到身体内的燥热自然消失了,浑身轻松了,心情舒畅了,这是因为运动后体温明显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出汗在排出寒湿的同时也能带走了虚火、疏通经络。这就是为什么多数运动员性格开朗的原因。

  运动后不再郁闷了,再注意营养的补充,就不会患上抑郁症。现在的人普遍贪凉,大量吃著寒凉的食物还觉得燥热,是肾气虚弱、经络不通造成的。燥热则会进一步贪凉,就更加重了血管、经络的收缩、淤堵,这样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状态。

文章来源:华林之窗

2018年5月28日更新

 

 

 

 

 

每天揉一次大腿内侧,两周后,奇迹出现了!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虽然注重保养,但仍有很多人气色不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朋友也会遇到下面这位朋友的问题:

  经常面色萎黄,神情憔悴,脸上总感觉像蒙着一层薄薄的黄气一样;而且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中还带着嘶哑。

  “自己也知道要把心放开,可是每天都感觉没什么让人高兴的事,一睁眼就觉得看哪都不顺眼,老是闷闷的,喘气都不畅快。”

  听她一说,这明显是肝经淤堵,肝血不足。后来,在一位中医朋友的建议下,她试着每天在自己腿部内侧正中用力按压,两周之后,情绪好多了,脸上也有光了,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每天揉大腿内侧,竟如此神奇?

  很多人肯定会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说出来,你肯定会恍然大悟!

  其实,我们大腿的内侧,是肝经循行路线。每天揉大腿内侧,就是在按摩肝经。肝经络于胆,直接与肺、肾、胃、脑相联系,其意义重大。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也就是胆经结束的穴位,然后沿脚背向上,然后由小腿内侧一直进入人体会阴部,环生殖器一周,进入小腹,然后从胃旁向上,通过鼻咽,到达头顶百会穴,直接与督脉相交。

  当然,肝经在眼睛处有分支,会下行到嘴部,结束于嘴内。全经络的穴位不多,左右侧相加共28个。

  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上面那位朋友的问题,唯有调理肝经,这才是治病之本。每天对肝经进行按压,就能很好地疏通肝经,成功为肝脏进行血液的疏通(配合打通胆经,整年气血足)。

  每天揉大腿内侧,就是刮肝经

  天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

  《黄帝内经》称肝为“人体的将军”,这位将军的任务就是率领“军队”,抵御体内累积以及体外不断入侵的毒素。

  如果肝经出现了异常,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脸色不佳、喉干、恶心、下痢、阴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等。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看上去比较费劲,其实,只需要举手之劳——每天刮肝经。

  1

  疏肝理气、防心脑血管疾病

  拍打肝经,能够疏肝理气,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时可多由下而上拍打大腿内侧。

  2

  养肝就是养眼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说,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 养肝就是养眼。每天刮肝经,不仅养肝,还能养眼。

  3

  消除肝脏火气

  肝火旺会让人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黄、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有些人还会伴随着易怒、眼干。而刮肝经可以消除肝脏内的火气。

  4

  畅通气血、强身健体

  刮肝经除了可以泻肝火之外,还可以打通肝经,让这条经络的气血畅通。肝经的气血畅通,“肝主藏血”的疏泄功能就会强大起来,体内的筋也会更富有弹性,人的身体怎会不健康、不强壮呢?

  5

  防治疝气、腹部胀痛

  有一种病叫疝气,这种病可以通过调理肝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是因为肝经是十二经络中唯一的一条绕生殖器而行的经络。

  当男性此处不通时,会表现为疝气,而女性则为腹部胀痛,女性常说气得肚子疼就是这个原因。

  刮肝经的妙法,一秒学会!

  刮肝经的方法很简单,照着下面这句话去做,就可对整条肝经进行按摩:

  方法:用掌根从大腿根部推至膝盖处。

  另外,也可握拳后,用四指的第二个关节向下推。每次推300下。如果觉得疼痛受不了,或者怕划伤皮肤,也可涂一些肥皂或者其他具有润滑作用的油脂。

  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有用的方法,就是妙用擀面杖刮肝经。每天用擀面杖按揉大腿内侧,太好用了!

  1

  准备一根40厘米左右的擀面杖,然后自然地仰躺于床上,两条腿稍稍蜷起,使两脚脚心相对,这时大腿的内侧自然摆于正面。

  2

  手握擀面杖,从大腿根部开始敲打,一直敲打到膝盖处的关节前。力量要由小变大,逐步增加力度。但是力量一定要控制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提示:一般每天晚上进行1次敲打、擀压就可以了。在擀压大腿之后,可以对小腹两侧部位也进行适度的擀压,同样会起到疏通肝经的作用。

  只是这个部位的用力不可过大。腹部不能采用敲打法,但是可以用擀面杖的两端进行点按,力度应该是从轻到重,逐步增加,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免伤到内脏。

  每天揉大腿内侧,两周之后,情绪好多了,脸上也有光了,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揉大腿内侧就是刮肝经,每天刮肝经,无病一身轻,这么好的方法,一定要发给身边的人,现在就用起来!

  文章来源:华林DDS酸碱平理疗技术

  2018年5月28日更新

 

 

 

 

 

40脖子50瘫,60难过鬼门关,和呼吸一样重要的地方,可惜很多人不重视,必读必转!

 

  俗话说:“40脖子50瘫,60难过鬼门关”,40岁后,我们要更加重视全身健康“主干道”——?的安全,免得老了后悔。

  它就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脖子

  这个看似简单的部位,在口腔与胃部、鼻子与肺部、大脑与脊骨,以及大脑与心脏之间,建立起各种至关重要的“生命联系”,是人体内最繁忙的“枢纽”。究竟脖子怎样影响人的健康?

  脖子像呼吸一样重要

  “很多人觉得扭一下是小事,但对脖子来说,可就是大事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科主任医师李金学介绍,从人的后脑勺到锁骨之间,都是脖子的领地。

  脖子里有颈椎、淋巴结、气管、食管、动脉和分布密集的神经,并非很多人认为的“结构简单”。

  “人体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和呼吸的空气都要通过脖子进入体内。大脑发出的指令,也要通过脖子传达到肢体。脖子就是头部和身体的纽带,一旦切断,生命将不复存在。”

  脖子如此重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就像呼吸一样,平日里大家不会特别注意它的存在,出了问题才觉得重要。”李金学说。

  脖子是全身健康“主干道”

  脖子是躯干部最细的地方,支撑着人体最重要的头部,更需要引起重视。

  八成脑供血由脖子输送

  心脏向大脑输送氧气和血液主要通过4条管道,即一对颈动脉和一对椎动脉。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刘昌伟说,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人们可以在喉咙突出部分两侧大约5厘米的地方,触摸到它的跳动。

  脖子上的淋巴是人体第一道防线

  医师表示:病毒、细菌侵犯的首要通道,就是呼吸道和口腔。受到感染的淋巴液回流时,第一站就是脖子,因此,脖子上的淋巴结也是最容易肿大的部位,随后才迁延到腋下和腹股沟。

  咽喉是呼吸道的“总阀门”

  人们喜欢用“咽喉要塞”来形容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脖子作为前部最为重要的器官,咽喉负责吞咽食物以及发音,它还是我们吸入养生必经之路。

  颈椎七块骨头支撑头部

  只有七块骨头组成的颈椎,与肩膀构成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支撑着分量不轻的脑袋。

  脖子上布满了各种神经

  8对脊神经支配人体的运动和感觉;4对脑神经负责调整血压、呼吸和控制胃肠蠕动;交感神经能使人心跳加快,肢体血管收缩,让人出汗等;副交感神经兴奋则能使人心跳减慢、变弱。

  脖子是其他疾病的“信号灯”

  从中医角度看,脖子也是全身经络的贯穿之处。而且,脖子还是其他疾病的“信号灯”。美国专业睡眠协会年会发布研究显示,脖子粗的人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脖子的健康控制着60岁以后的健康状况

  1

  记忆力下降,老年痴呆症的隐患。

  肩颈保卫着一条叫做“神经传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这也是大脑的营养输送、毒素排除的唯一通路,当这条通路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的记忆力,甚至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2

  70%的头痛跟脖子有关

  松井孝嘉指出,70%的头痛跟脖子有关,被称为颈源性头痛,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枕部、耳后闷胀或酸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眼胀以及嗅觉和味觉改变,很容易被忽略或误诊。

  3

  眩晕

  颈椎病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颈性眩晕,特别是在颈部活动后。

  4

  严重时或导致瘫痪

  当肩颈疾病出现恶化的时候,有的就经常会出现晕倒,到了正中神经受到压迫的时候,就会出现截瘫,影响生活自理了。

  保护脖子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当你出现以下四种情况时。

  出现四种症状,脖子有危险

  1.颈椎病、颈部出现硬块

  如果颈椎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慢性劳损、变形,一旦压迫到神经,会连带着肩部、上肢疼痛僵硬,活动受限。颈椎疾病已经成为了现代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

  此外,如果颈部突然变粗或出现迅速增大的硬块,也最好及时就医。

  2.老摔跤

  放松脖子肌群,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问题。观察患者走路是否平稳,也能发现其颈椎功能是否正常。

  3.手麻、晕眩和头痛

  手麻、晕眩和头痛可能是由于颈椎压迫到了颈部韧带跟神经。

  4.心慌、气短、耳鸣、失眠、胸闷

  这些都可能是颈椎的问题。一些与内脏相关的疾病,也是颈椎导致的,临床上很多见。

   因此,保护脖子,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说,而应该从最简单的姿势做起。

  保护脖子简单5招

  值得所有人学习

  动作一:仰头望掌

  锻炼要诀: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头尽量往后仰,仰视手背。

  注意事项:手臂尽量伸直向上,否则达不到效果。

  锻炼效果:舒缓肩颈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动作二:旋肩疏颈

  锻炼要诀:双手手心向下搭肩,由后往前旋转,再由前往后,各30次。

  注意事项:运动时颈部肌肉一定要放松,舒适为度。

  锻炼效果:活动颈椎关节和肩关节,保持关节的灵活度,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

  动作三:头颈相抗

  锻炼要诀:两手交叉贴于颈部,头向后仰,手向前使力,形成相抗效果。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切勿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肌肉韧性,使颈后肌肉力量得到加强。

  动作四:左右伸展

  锻炼要诀:头部缓缓向左肩倾斜5秒,返回中位;再向右肩倾斜。

  注意事项:双肩、颈部要尽量放松,动作以慢而稳为佳,切忌用力过猛。

  锻炼效果:促进颈椎血液循环,恢复关节。

  动作五:前俯后仰

  锻炼要诀:双手叉腰,先低头使下颌向前胸靠近,后抬头后仰。

  注意事项:动作宜缓慢协调,不可盲目追求速度与力度。

  锻炼效果:增强颈肌肌力,维系颈部软组织的自然弹性。

  颈椎病防治四要诀

  调整坐姿活动颈部

  颈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适自然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正直。

  抬头远眺举头望月

  当长时间近距离看物,尤其是处于低头状态时,会影响颈椎和视力。伏案过久,应抬头向远方眺望半分钟左右。

  选个好枕睡个好觉

  枕头不宜过高、过硬或过低,颈部应充分接触枕头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把枕头枕在后脑勺上,应使枕头与肩同高。

  防寒防湿避免损伤

  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

  DDS生物电理疗技术:以传统中医经络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生物电为手段,集传统针灸、拔罐、推拿、刮痧、按摩优势于一体,被认为是传统理疗师和气功师的一场革命,效果远远超越其它传统理疗技术,能够瞬间打通经络、活化气血运行,激活人体细胞,调节脏腑平衡,达到阴阳协调,帮助人体排风、排湿、排寒、排毒、排酸、纠酸,对常见的健康问题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效果是最好的,也是最舒服的。

  文章来源:华林DDS酸碱平理疗技术

  2018年5月28日更新

 

 

 

 

 

仙人揉腹法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

实践表明,这种“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简便,又治大病。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觉前、起床前进行,既不花钱,也不费什么气力,很容易坚持。有病者治病,无病者保健。

1

仙人揉腹法动作要领

预备势:

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

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 21 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 21 次。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

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

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

(上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下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  

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

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

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

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  

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 21 次。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 

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 21 次。

用右手把右肋下腰肾处—拇指向前,余四指托后—稍用力捏定,用左手中间三指从右乳处向下直推至大腿根部二十一次。再按此法推右边。

第八式:盘坐摇转

改为盘坐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道家称为“握固”),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进行缓缓摇动。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 21 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 21 次。

摇转的幅度宜大,如摇转向左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摇转向前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摇转向右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摇转向后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满足为妙,但又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

做完前面各节后,起身趺坐(亦称双盘)即双足交叠而坐。双盘有困难者,也可采用“单盘”或自然盘坐姿势。

两手拇指尖压住无名指根部横纹,余四肢自然弯曲,分按在两腿膝盖上,双腿十趾也稍弯曲,然后以肩胸部自左向前、由右向后摇转二十一次;完了,再按前法自右向前、由左向后摇转二十一次。前面的方法如图摇转身体,摇转时,向左即将肩胸摇出左膝,向前即摇扶于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无论向前弓腰还是向后撤身,都应以摇转充分为准,不能着急用力。

2

练习次序

将一至七式依次作完为一遍,每次应连作 7 遍。做完后,起身盘坐,按第八式摇转,左右各 21 次。(将前六图所示动作依次做完为一遍。每做此功夫时,连续做七遍完了,就坐起来按图七所示动作摇转21次)。

凡做此项揉腹功夫,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在放矮枕卧具上平铺席子端正身体仰卧在上面。双脚并齐。足心少许弯曲,手指轻轻揉按,缓缓移动。照这样清晨睡醒时做功叫早课,中午做功叫午课,晚上临睡时做功叫晚课。通常每日应做早中晚三课,如果遇到事情繁忙的日子,早晚两课必须坚持。开始做此功时,一课做三遍,三天之后一课做五遍,再过三天后一课做七遍。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适宜,只孕妇不可做。

3

注意事项

1、练功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姿势第一至第八节,以正身仰卧为主。

2、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的的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3、依次做完前七节为 1 度,每次可做 2—3 度,最后以第八节摇身毕,初练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间断,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每次如认真作,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两次必不可少。

4、练功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任何处理。

5 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

4

揉腹效验

1、腹部温热:一般认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2、胃肠蠕动有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别人也能听到你肚子“汩汩”的声音,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3、头脑清爽愉快:认真作完揉腹保健法,会感到明显的头脑轻松,疲劳感一下子消失,因为揉腹可以使中焦气健运,清气上升,头脑轻松。

4、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现,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疾、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5、食欲改善:胃口变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瘦弱者体重会增加;虚胖者身体会变得结实,肚子赘肉消失,腹部有弹性,这是元气汇聚充沛的表现。

6、面色光润、身体健壮:坚持锻炼揉腹,面色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皮肤细嫩,身体强壮,因为长期揉腹可以使内脏血运丰富,内分泌协调,内脏元气充盛自然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5

中医学角度看揉腹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

本保健法与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仅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通过圈揉和回环晃海,横向联通足阳明胃肠、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等

经脉,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使内气迅速汇聚运行,坚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本功法属于强壮功法,通过培护脾肾达到补气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练此功,有助于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等虚损性疾病,同时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现代医学角度看揉腹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环,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从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坚持揉腹还可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因为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因此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

此外,揉腹可以产生的“啡肽”类物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非常有助于脑力劳动者恢复疲劳。

提示:随着揉腹天数得增多身体各部的机能都在增强,难免要有性的冲动,这时应有所节制。尤其是中老年人“保精即保命”。要有信仰,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托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寄,修心修,行善行,积德积,忘我忘。

7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据雍正年间长白人颜伟记载:

“燕台(即黄金台,又称贤士台、招贤台,燕昭王为接待贤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纪,同他在一起的人们都说,这位道人与他们的祖父相识,大概是一百来岁的人了。方道人力大无穷,说话声如洪钟。他身高约有七尺,挺拔健壮,推他的身体就象推铁塔一样不可动摇。有人玩笑地要试试他的力气,拿来一根长绳捆在他的手腕上。然后让十多个人用力向后拽这根绳子,一拉手,那十多个人就都被拉向前来;他还能用两个手指钩住两个人,把他们钩起来,离开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飞,没人能追得上。他常常在转眼之间前去通州买饼,步行四十多里归来,饼仍然烫手,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地仙。我从小多病,以药物、食疗、练气功等各种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尽力拜访过,最后才认识了方道人。

人们用各种方法试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急于治病,便恳求方道人传授一二个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说:“我的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运化的规律,自然界靠了这些而生机蓬勃,人靠了这些而益寿延年,哪里仅仅是治病呢!”我虔诚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诉了我。这个方法之妙合于阴阳的道理而又极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渐渐痊愈。以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亲朋好友中体弱多病的人,他们学做了之后也都有极好的疗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异超人之处.被众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于揉腹的方法。我不敢把这个方法秘密隐藏起来,据为已有,于是绘出示意图,写出说明文字,附上歌诀,以使它广为流传。这样,既是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没.也是希望大家都能获得长寿。”

文中的方道人就是清代康雍年间著名养生家方开,他是清代安徽新安(歙县)人,他所创编的“仙人揉腹法”,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体弱多病的颜伟正是向方道人学习了该法并坚持练功常年不间断,身体才一天天好起来。亲友们都说此功有奇效,于是“仙人揉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附原文:

燕台方道者,不知纪年,偕之游者,辙言与其祖父相习,约近百年人物也。多力,声如钟。七尺,挺坚,撼之若铁。戏者以长绳系其腕,令十余人拽之,彼引手,十余人制而前。以二指钩二人,悬而起。行如飞,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饼,行四十余里归,饼犹炙手,人皆称为地仙云。余少年多疾,药饵导引凡可愈疾者,无不遍访,最后始识方君。凡游戏玩弄之术试其技能者不俱述。盖余以却病为急第,求指示一二延年之方。方君日:“吾道之妙,医不假药,体乎易简之理,合乎运行之数.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长生,岂第却病已乎?”虔求其方,语以揉腹一法。妙合阴阳,中按节度。余循习行之,疾果渐减。后以此法语亲交中病者,无不试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伟异,群目为神仙中人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绘图列说,附之歌厥,以广其传,既不昧平日之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寿域云尔。

文章来源:医学分享

2018年9月5日更新

 

 

 

 

 

人体有个穴位像河流,滋养着五脏六腑,灸透它能补全身!

 

  古代很多大医面对病垂的病人,都是用太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仍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这里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手指按揉有微微的胀痛感。此穴被称为“人体的第一大补穴”,北京的西城一名老中医,临床最擅长使用太溪穴,无论什么病,都会取太溪穴进行治疗。此穴为何如此神奇?且看下文!

  太溪穴:肾经的大补穴

  《会元针灸学》中有这样的记载:“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也就是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从这个释名可以看出,此穴可以源源不断滋养人体的肾脏之水,与肾脏的健康息息相关。我们都知道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

  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一旦出现问题,人体就会百病从牛。它好比大树有根,枝叶虽枯,但根不枯死,尚有生机。关注健康就是关注先天之本,也就是激活肾经。从哪里着手激活肾经呢?从太溪穴激活。

  太溪:太就是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肾经上最大的溪流。它是足少阴经有输穴和原穴,输穴就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而原穴也是本经经气较大的“中转站”,太溪穴合二为一。

  所以太溪穴处肾经的经气最旺,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因此中医认为太溪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此穴都能治。

  太溪穴是人体当中元气旺盛而又尊贵无比的地方。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

  太溪穴:全身的大补穴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太溪穴,它是人体阳气会聚的一个重要之地。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灸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

  北京的西城有位名老中医张士杰,临床最擅长使用太溪穴,无论什么病,他都会取太溪穴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人送外号“张太溪”。张老发现人体的穴位太多太密,疾病也复杂多变。

  如果逐一取穴的话,难免顾此失彼,取不到好的疗效。在长期的摸索当中,他发现,利用太溪一个穴,或者配合另外的一两个穴,一样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在他的治病过程中,大多数都取太溪穴。

  因此,人们依照以往的习惯给了他"张太溪"这样一个称呼。指压太溪穴且对全身症状都有效。因血压异常所引起的眩晕、耳痛、耳鸣、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慢性风湿关节炎、湿疹、麻诊、褐斑、雀斑等皮肤症状。

  前列腺肥大、阳痿、月经困难、痛经、月经不调、肾炎、膀胱炎、夜尿症等症状有效。且对神经和情绪不稳、心情抗进、头部充血、失眠、手脚过渡虚冷、支气管炎、喉咙痛、气喘、便秘或痔疮等也很有效。

  按摩太溪穴,这几点需注意

  太溪穴在脚踝内侧的旁边。从足踝内侧中央起,往脚趾后方触摸,在足踝内侧和跟腱之间,有一个大凹陷。这凹陷中间,可感到动脉跳动之处的即是太溪穴。

  按揉太溪一年四季都可以,但春秋季节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夏季可以时间短一些。

  因为夏季湿气比较重,按揉时间长了,体内的阴气太重反倒不好。冬季比较折中一些,每天按穴5分钟就行了,但是无论什么季节,最好在晚上9-11点按揉,因为这个时候身体的阴气较旺,可以“趁热打铁”。

  太溪穴调理手脚冰冷极其有效。被此症困扰的朋友,请务必在睡觉前刺激此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不觉间便忘记了手脚冰冷这回事了。

  本期编辑穴位君:小木子

  文章来源:神奇的穴位

  2018年2月11日更新

 

 

 

 

小病不断,免疫力更强!生这五种病,其实是好事,不必慌!

 

  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平时有些小病小痛的人,比起那些平时没有任何毛病的人更长寿,也就是常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来”。这话真的有道理吗?

  小病经常犯,免疫力增强

  人的免疫力,并不是从营养中直接获得的,而是依靠人体内外的各种抗原刺激,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

  当少量的细菌、病毒反复刺激我们的身体后,免疫系统就会针对它们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当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侵入时,就可以迅速投入战斗,做到针对性防御。

  在这里,这些极少量的细菌、病毒相当于起了给人体“打疫苗”的作用。

  相反,如果人体的内外环境长期处于“干净”状态,一方面不能动员人体的正常防御系统;另一方面人体的防御系统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也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不识别“侵入者”或者“敌我不分”,造成各种错误的免疫排斥、抑制、过敏等。

  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癌症患者在发现癌症之前大多“身体非常健康”,几十年很少患病,很少有上医院看病的经历。

  尤其一生中很少有针对细菌、病毒感染起强烈反应的发高烧、头痛、扁桃体炎等疾病的发生。

  生这五种病其实是好事,千万不要慌!

  正是因为免疫力来自外界的刺激,所以,有理论指出,有些时候,人在疾病状态下其实是在排除毒素,是自身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大可不必一有症状马上乱求医。

  医药的过早介入,会使我们身体上的免疫机制长期处于睡眠状态,将自身健康过多依赖于外部,我们就会慢慢变成疾病侵袭的有缝的蛋。

  1咳嗽

  咳嗽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小问题,它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

  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如果一咳嗽就用止咳药物,则会把加重炎症的脏东西都滞留在呼吸道里不利于炎症的消除。

  提醒:出现咳嗽时,应在保暖的同时补充大量水分,同时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如频繁咳嗽还伴有发烧、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2呕吐

  呕吐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吸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

  若此时采用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危害健康。如果是单纯呕吐,应适量补充水分,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还伴随有肠胃不适,就应在补水的同时按摩胃部和腹部。

  提醒:呕吐后别急着进食,可以稍加活动,让身体舒展后再进食。若呕吐反复发作或伴有腹痛、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3腹泻

  尤其是排泄物有异臭时,往往是身体正在排出来自食物或其他方面的毒素。

  当腹泻来临时,千万不要走进“治疗”误区,如:有腹泻就用止泻药;认为腹泻就是炎症,该吃消炎药;吃去痛片缓解腹泻疼痛;严重时吃药,停止时就停药;腹泻时多喝水,补充丢失水分;腹泻时少吃,腹泻后多吃等。

  提醒:遇到腹泻时,应采取因势利导法,例如喝一杯热水,帮助肠道尽快排完毒素。如果有严重的腹泻,便意频频、排便量少、肛门部有痉挛性疼痛,或排泄物带血,或同时伴有腹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

  4流鼻血

  我们可以把流鼻血看作是机体自我“去火”的一种方式。

  当人们饮水减少、辛辣食物吃得过多,以及环境干燥、体内“上火”时,机体就常常自行选择薄弱的鼻黏膜“去火”。所以流鼻血时大可不必担心,它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

  但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鼻血依然不止就应当及早检查。这是,你可以前倾身体、顺其自流,用纸巾轻轻吸去流出的鼻血。量较大时,可捏紧鼻翼柔软处几分钟,或举起流血鼻孔的对侧手臂帮助止血。

  提醒:如果鼻子大量流血不止时应立即就医,这往往是体内血管硬化、血压过高等疾病引起的。

  5发烧

  体温一旦超过了摄氏37度就属于发烧。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体温的升高而增高,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病原体生长所需要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

  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服退烧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体温不超过摄氏38度,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

  提醒:若体温高于摄氏38.5度,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头痛、关节痛、痉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小病常犯,免疫增强;小病常看,大病难犯。在生活中,上面这五种病其实是好事,不必惊慌。要知道,小病不断的人,免疫力更强。快告诉身边的人吧!

文章来源:国医谈健康

2018年4月7日更新

 

 

 

 

 痛风的根源——肾虚!

 

 

 

 

有急病的时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药

 

  导读:

  自己出现急病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暂时采取这个方法,这是起死回生的善举。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某人心脏病忽然发作,昏过去了,怎么办?这时无论是去找哪个医生,都得要耗费一些时间,很多时候,还没等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再比如急性哮喘,发作的时候,人的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痛苦万分,有时一口气没接上来,也就撒手人寰了。再快的车,把病人送到医院,都是需要时间的,而病魔是不等人的。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治病慢,但我绝不同意这个观点。

  郄穴急救概述

  真正的急救,是当场救治,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时,把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点。这时候靠谁?靠我们自己,或者靠我们身边懂一点医学知识的人。西医教给老百姓的急救方法只是为等待医生前来治疗争取一些时间。

  实际上,遇到了心脏病发作或急性哮喘这样的急症,通过中医的取穴进行急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就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这个大药;

  急性哮喘,就取肺经上的孔最穴大药,只要对它们进行强烈刺激,比如扎针,或者进行强有力的按压,往往都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起死回生。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

  01 急性疼痛一般取阳经郗穴

  比如,肚子疼可以在温溜、养老、会宗穴上找高升点;胃痛可取梁丘穴来按压;胆囊疼痛可按揉外丘穴;这些高升点穴位都是急救的大药,您使用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02 阴经的郗穴治疗出血

  阴经的郗穴可以用来治疗人体的各种出血之症,尤其是内脏出血。比如,咳血可以按压肺经的郗穴孔最,尿血可按压肾经的郗穴水泉,女子崩漏可按压肝经的郗穴中都等。

  03 选穴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些大药是我们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的。当急病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举。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十六郗穴歌诀

郗有空隙意,本是气血集;

症状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取梁丘,脾属地机宜;

心经取阴郗,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觅;

心包郗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郗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抵。

  急病发生时的具体郗穴急救方法

  01 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

  按摩膀胱经上的金门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主治疾病】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02 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按摩阳跷上的跗阳穴

  【定位】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03 昏迷、休克时

  平掐或针刺任脉上的“人中穴”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

  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能使动脉血压升高,而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还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呼气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要注意刺激手法的应用。经研究表明,适当地节律性刺激最为合适。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

  04 昏迷、中暑

  用手指掐或针刺中指尖距指甲边缘2分许的“急救穴”,可以使患者迅速苏醒;

  05 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下降

  按升压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中点)。

  06 急性哮喘

  取肺经上的孔最穴

  只要对它们进行强烈刺激,比如扎针,或强有力的按压,往往都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起死回生。肺经上的孔最穴位于手前臂内侧的前缘,腕横纹上7寸处,左右各一,也是治疗咳嗽、急性咽喉痛、咯血、痔疮、便血、鼻出血、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07 补肾清湿去毒

  筑宾(阴维):筑宾穴在内裸上5寸,是补肾不可或缺的穴位。筑宾穴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化痰安神、理气止痛。在人体内,毒素最喜欢生长在有湿、淤血、痰浊多的地方,而筑宾穴就是一个去毒要穴。

  08 咳血

  按压肺经的郗穴孔最。肺经上的孔最穴位于手前臂内侧的前缘,腕横纹上7寸处,左右各一,独取本穴采用药物针剂封闭,可治疗咳嗽、咯血、痔疮便血等;

  09 咳嗽咯血的肺脏疾病

  可按摩大鱼际

  10 牙齿痛

  可以按摩合谷穴来止痛;

  11 落枕或颈部扭伤

  可以刺激第二、三掌指关节间靠近第二掌指关节处的颈项穴;

  12 治心悸、心痛,

  可按心穴(位于掌面,中指第二、三节指骨间横纹中点);

  13 心脏病突然发作

  就马上取心包经上的急救穴郄门穴。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郗门穴穴位比较深,按摩时要力气大些。按这个穴一定要用大拇指按住,然后手腕转动,才能揉到,配合按摩内关穴。

  14 阳交(阳维):足髎穴

  在下肢外踝尖上7寸处。此穴能疏肝利胆、通经活血、定惊安神、治胸肋胀痛、癫狂、膝股痛等。

  15 胃痛

  可取胃经上的梁丘穴(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当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点按治急性胃痛。主治症状为: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另外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16 心口痛、胃痛

  按摩心包经上的阴郗穴(沿着手少阴心经,在手腕横纹上0.5寸)。它负责手少阴心经与胃的交通,可以疏通心经与胃之间经络的堵塞。

  17 胆囊疼痛

  可按揉外丘穴。胆经上的外丘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主治:颈项强痛、胸胁胀满、下肢痿痹、癫狂,按摩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18 肚子疼

  可在温溜、养老、会宗穴上找高升点。大肠经上的郄穴温溜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取法: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穴)

  主治:五官科系统疾病:口腔炎,舌炎,腮腺炎;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下腹壁肌肉痉挛,前臂疼痛。本穴在消化道溃疡穿孔时常出现压痛,与它穴配合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养老穴(小肠经)功用:清头明目,舒筋活络。主治病症: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腰扭伤,落枕;近视眼。

  会宗穴(三焦经)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主治疾病: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

  19 尿血

  可按压肾经的郗穴水泉。水泉穴位于太溪穴直下1寸。

  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20 腹泻

  点位于手背第三、四掌指关节间上1寸,可治腹泻;

  21 女子崩漏

  可按压肝经的郗穴中都穴。中都(肝经):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穴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主治疾病: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22 妇科病

  按摩阴跷上的交信穴(位于内踝上2寸的位置。交是指跟脾经的三阴交相交,信是指月经,交信穴是专为调理女子月经准备的一个大穴)。当女性月经到期不来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情况,揉交信穴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23 痛经,崩漏

  按脾经上的地机穴(在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妇科病证;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24 急性痛经

  按摩女福穴(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

  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以上这些是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的。当急病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举。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保健按摩方法也很多,除了一般的按、揉、摩、掐等方法外,做手操,玩手球、铁球等,都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这些运动不但能使手指柔软灵活,促进脏腑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还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文章来源:天医堂

  2018年4月4日更新

 

 

 

 

 

释迦牟尼在圆寂前留下了足底治病的生命密码图谱(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自古以来,中外历史上名医和圣人有很多运用全息医学从脚底治病的记述。

  春秋战国时期医圣扁鹊,精通足底治疗术,刺激足底救活了“死去”三天的虢国太子;东汉神医华佗编著了《华佗秘笈足心道》,从足底治疗全身疾病,救人于分秒之中,治病在点拨之间。古印度释迦牟尼在圆寂前留下了足底治病的生命密码图谱,流传后世。

  人体各器官在足底的定位,就是这些器官在足底的反射区。在反射区出现的生理变化和病理变化的阳性反应物,就是治愈疾病的特效治疗点,也叫作足底的生命密码。

  1

  一病一绝招,太难得了!

  1、高血压绝招

  降压点位置:右脚底拇指骨关节骨缝处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食指关节点以有痛力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刺激

  2、低血压绝招

  升压点位置:双脚前脚掌人字纹的中间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3、头疼绝招

  头疼点位置:双脚足底足跟坡面的内侧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4、眩晕症绝招

  眩晕点位置:双脚背面,四五脚趾指缝脚背上1厘米处的肌肉凹陷处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垂直点按

  5、心慌绝招

  心慌点位置:双脚前脚掌人字纹的中间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向前上方点压

  6、便秘绝招

  便秘点位置:双脚内踝骨后上方肌肉凹陷处,内踝骨中心向上四横指宽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刮按,先从下向上推三分钟再从上向下推两分钟

  7、腰疼绝招

  腰疼点位置:双脚内踝骨下舟骨与距骨下缘痛点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对有痛点按压

  8、膝盖骨刺疼绝招

  膝盖疼点位置:双脚外踝骨下面的弧形肌肉带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对有痛点刺激

  9、扁桃体炎绝招

  扁桃体炎疼点位置:双脚背大拇指根部

  施术方法:用工具或者食指关节有痛按摩

  10、坐骨神经疼绝招

  坐骨神经疼点位置:双脚跟内侧中间痛点

  施术方法:用工具刮板或者食指关节有痛推刮

  2

  刺激人体反射区,激活人体自愈力

  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但它是人体的根本。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如果步调沉重,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的确可以从足部来调节,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

  眼干——揉大脚趾

  “肝主目,肝开窍于目”,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眼睛有问题,要从肝经治。

揉脚趾头缓解眼干

  肝经起于大脚趾。所以,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应该刺激大脚趾来加强肝经的气血。长此以往,比点眼药水更加能够从本处理,肝血活了,眼睛自然湿润,缓解不适症状。

  止咳——按小脚背

  这一招来源于小儿推拿,很多小孩子的普通感冒都能通过专业的推拿来治疗,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手法,对自己的咳嗽做辅助治疗。

  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尤其是脚背,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很有好处。

脚背揉一揉

  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一按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然后,喝一杯大盐水,休息一下。平常喉咙有不舒服也可以按摩这个。

  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

  有高血压的人,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转动踝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转动脚脖子,早晚都可以

  特别是对老人来说,经常转动脚腕子,有助于抗衰老、降血压。每天早晚各做1次,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脚部发热,对身体好。

  消化不良——扳扳脚趾

  消化不良,有口臭、便秘、腹泻、胃痛的患者应该经常扳扳脚趾。从足部反射区来看:按摩二、三脚趾之间有一个内庭穴,经常按揉可以达到健胃的目的。

 内庭穴(顺着、逆着有不同效果)

  顺泄逆补

  顺着脚趾的方向按摩此穴,如果您有口臭、消化不良、便秘的,可以顺着角质方向按摩,这是泻胃火。脾胃虚弱(不能食生冷、胃痛、腹泻)患者,可逆着脚趾方向按摩这里了,补足胃气。

  静脉曲张——踮脚走

  有研究显示:踮脚运动会让小腿后侧收缩,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挤压会促进血液的循环。

静脉曲张

  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进行这项运动,能够有效缓解静脉曲张,特别针对久坐、久站所导致的这种情况很有用。

  睡觉流口水——按脚拇趾

  脾主运化水湿,睡觉流口水、设变有齿痕,这是脾虚的症状,就是常说的水湿重。如何处理呢?

强脾

  我们应该从脾经入手。足部的太白穴就是脾经经气的经行之处。脾脏经气足了,这运化水湿的功能就会变强,时间久了就能消除睡觉流口水症状。

  抗衰老——常抬双脚

  都说老年人不能躺,一躺下这人气就没了。确实是这样。腿部肌肉如果能够得到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回流、促进心肺、大脑的功能。

每天坚持高架双脚2~3次,每次5~10分钟

  虽然动作简单,但是长期坚持的确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近百岁,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气神十足,据她本人透露:坚持每天脱掉鞋子,把双脚高高举起几分钟是她每天都要做的。

  肾气不足——抬脚跟

  腰腿酸软、失眠多梦、神经衰弱这些基本都是人到中年后的常见情况,这既是大脑衰老的一种表现,也是肾气衰微所导致的。搓擦足心就能很好的补肾气。

搓擦脚心

抬脚跟

上图为付济华医师

  肾气提起来了,上述这些毛病都会解决。下午五点左右肾经气最旺,这会抬脚跟会事半功倍。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脚底的反射区映射全身!每天睡前10分钟,根据您的需要按摩脚部,相当于给全身吃补药!坚持一个月,会觉得神清气爽。

  文章来源:佛经

  2018年4月10日更新

 

 

 

 

 

老和尚講:女人的身體為什麼容易在經期出問題?

 

  女人的身體為什麼容易

  在經期出問題?

  女人的身體容易在經期出問題

  很多女人討厭生理期,因為一到這個時候,身體的麻煩就特別多,腰酸腹痛,頭暈腦疼等等。可見女人的身體確實容易在經期出問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總結了幾個原因:

   第一

  大部分女性都會有經期綜合征,也就是在月經前幾天,或者月經開始後的幾天,情緒會不穩定,暴躁易怒等。心情上的糟糕變化,反過來則會波及身體,影響五臟,進而使得人體氣血無法通暢,麻煩就來了!

  第二

  經期時女性的毛孔常處於張開狀態,容易受病邪侵襲,像這段時間雨水增多,就一濕邪為主。濕氣一重,入侵人體,便會阻塞經絡,引發各種疼痛。同時濕氣還會下注女性胞宮,成為女人婦科炎症、肌瘤、肥胖、輸卵管堵塞、不孕的根源問題!

   第三

  女人如果有一些壞習慣,也特別容易在經期放大,比如穿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又如大量暴露肌膚,就容易着涼,損傷氣血,還有喜歡喝咖啡或濃茶的,會刺激神經和心血管,容易導致痛經、經期延長或出血過多等。可以說,經期的女人是脆弱的,心靈與身體都更需要呵護!

  經期頭疼,多是氣血不足

  女子以“肝為本”、“腎為先”,女子在行經期間排出經血,會造成一定的氣血流失,這本是正常現象。但這時候如果女子本身的氣血不足,卻就有可能直接導致氣血虧損,血氣運行不暢,血瘀則不通,不通則痛,不及時調理,就會轉化為周期性或是其它類型更為嚴重的頭痛。是經期前後以及經期過程中女性頭疼的主要原因,要調理這種頭痛,根本上還是調理氣血虧虛。

   尤其體型偏瘦的女性,更需要補充氣血,平時就可以藉助飲食循序漸進的調養身體,壯大氣血。再配合艾灸足三里、太陽、印堂三穴,是調理經期頭暈頭痛屢試不爽的方法、風池、合谷、血海、三陰交、太沖

   經期乳房痛,警惕乳腺增生

   乳腺是乳房的重要組成,分泌乳汁,是母乳的來源。乳腺體本身的結構特點是疏鬆柔軟,適合氣血流通。所以乳房雖屬局部器官,但通過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縱橫聯繫,等於和我們內在的臟腑聯繫成了一個整體。

   乳房裡的經絡穴位有很多,氣血也常常容易往這裡匯聚。“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當氣血運行不暢,氣虛於滯時,乳腺部位就難免會有所謂結節、腫塊的出現,造成乳房脹痛。尤其女人每次月經來潮時,卵巢分泌雌激素的水平增加,進一步刺激乳腺上皮增生,使疼痛加劇。

  女人經期如果感覺到了乳腺脹痛,一定不能忽視,因為那可能是乳腺增生的前兆,此時候艾灸,疏通乳腺,除了灸痛點之外,像肩井,膺窗、乳根,太沖這些穴位均可配合艾灸,能夠從上到下疏通乳房區域的經絡氣血,排除乳腺增生的隱患、肩井、膺窗、乳根、太沖

  經期腹痛難忍,預防痛經

  一般情況下,女人子宮根據位置不同,可分為前位、中位與後位。其中後位子宮是排出經血的出口,但它其所在的子宮宮體是向後傾倒、的,就像一個屁股往下傾斜的茶壺,女性的宮頸則好比這個茶壺的壺嘴,這種情況下,意味着子宮宮腔內的經血是由下往上排,很不容易。所以為了順利排出經血,女性經期時子宮會收縮,壓縮宮腔,以求將其排出,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子宮的痙攣性收縮,腰很容易酸痛,嚴重者還會腹痛到無法站立。

   女性灸友要注意了,經期如若感受到腹痛,切勿隨意用敲打腹部,那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導致盆腔充血加劇,血流加快,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帶來更多的痛苦,在這期間可以做好保暖,泡腳等工作,同時依靠艾灸溫通經絡,梳理氣血,避免痛經、八髎、歸來、合谷、內關、地機、太沖

   經期艾灸——加速排毒

   前面說的3類情況,都是女性生理期經常面臨的問題,假如經期什麼麻煩都沒有,這時候艾灸,同樣也能帶來許多好處,加速排毒就是其中之一,女性在月經期間身體敏感度比平時高 15%,尤其是艾灸幾個特殊穴位,能刺激身體加速新陳代謝,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經期艾灸可以依靠經期的排血時期,促使其排除體內的一些垃圾,雜質,淤血等等,從而加速體內排毒,本來要存在很長時間的排病反應,也許就因為經期的一次艾灸而排完。

   排毒艾灸取穴

   極泉穴

  腋窩的極泉穴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並促進毒素通過淋巴排出。

  曲池穴

  有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調和氣血,疏經通絡之功效。

   委中穴

  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而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艾灸此穴可以促進濕氣、毒素排出體外。

   太沖穴

  堅持艾灸此穴,可形成良性刺激,促使肝臟毒素經絡淋巴系統排出體外。

  艾灸方法

  先灸上部,後灸下部;先灸背部,後灸腹部;先灸頭身,後灸四肢;先灸左側,後灸右側。頭面部每穴20分鐘,胸腹部30分鐘,背部四肢25分鐘,一周休息1-3天,循序漸進,需要再次從重申明的是,假如你在經期遇到了以上問題,需要艾灸,那麼一定不要忘了灸腿,腿對女人來說就像樹的根,貫通全身,是健康的支撐,於此同時,經期艾灸應在經量不大的前提下進行!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4月12日更新

 

 

 

 

女性每天灸一灸这条沟,不仅可治妇科病,还可以变瘦!

 

女性身体有条“沟”很神奇,不仅可以治疗妇科病,还可以瘦身!

但是,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它还能让瘦人变胖哦!

它是什么呢?它就是腹股沟!

腹股沟是指人体腹部连接腿部交界处的凹沟,其附近区域称为腹股沟;位于大腿内侧生殖器两旁,在人体解剖学上属于腹部。

腹股沟部有深、浅的淋巴结群,为下肢、腹壁下部浅层及外生殖器等的淋巴管所汇集和经过的地方,因此上述各部分有炎症时,常波及这些淋巴结群;由腹后壁到下肢的主要血管、股神经等都通过此处。

艾灸腹股沟怎么能治疗妇科病?

艾灸腹股沟时,不仅能加速气血运行,祛除病邪,还能刺激两个对治疗妇科病非常有效的穴位——气冲穴、冲门穴。

气冲穴在人体腹股沟处,大腿根儿内侧,具有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双脚冰凉的作用。

而冲门穴在人体腹股沟的外侧,有治疗崩漏、带下、妇科炎症的功效。我们在拍打两髀时,不需要特别寻找穴位,只要拍打腹股沟就能刺激到这两个穴位。拍打腹股沟不仅有健脾的作用,还能治疗男科病、女科病,效果也非常好。

艾灸腹股沟为何

胖人能瘦,瘦人能胖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能够健脾胃,人的胖与瘦与脾胃关系最亲密,冲门穴刚好足少阴脾经。所以,脾虚者可以艾灸刺激气冲穴和冲门穴。

怎么灸腹股沟...

艾灸腹股沟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随身灸,还可以用艾灸刮痧罐进行刮灸,至于选什么方法,看自己方便了,下面以艾灸刮痧罐为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如何灸透腹股沟。

用艾灸刮痧罐在腹股沟处边刮边灸,刮到痛点和结点停灸一会,直到不怎么疼为止。两边腹股沟艾灸方法一样。

走罐嫌手累,把灸罐放在特制灸套里就能释放双手。

如果有时间,能配合艾灸一下八髎穴及周边,效果会更理想。

《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髎之间”。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髎穴位置: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当然,网上也有一些推荐拍、敲、搓的方法,这些方法平时用来保养也是可以的,至于用什么方法关键看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您想效率高一点建议您选用刮加艾灸。

文章来源:艾灸君 神奇的穴位

2018年5月21日更新

 

 

 

 

 

睡前,用食指把这个部位塞住,比吃人参燕窝还强!

 

  这个方法,是自然门一代宗师万籁声先生自己亲身用的一套养生功法。(万籁声当代武林泰斗,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的入室大弟子,自然门武学大师,是一代爱国武术家、武术教育家)

  万老说,这个功法,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要强,被称作“童子功”。这个童子功,不是说童子才能练,而是说,经常练习,可以使我们恢复童子之躯,让我们精神饱满。

  方法操作极其简单:

  我们在晚上睡觉之前,用自己的食指塞在耳朵里,以不透气为度,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然后自然呼吸,大约有两三分钟的样子就可以安然入睡了。

  (如果看不清下面的内容,将手机横着看,即可看清)

   按:万老的童子功是个宝,普通人健肾只此一招便可受益无穷。其练法简易,每日睡前习十分钟即可,最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此功取法自然,可还精补脑,强身益智。

  ---人身的精液一满就要外泄,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又说:“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都强。”

  大家也许会觉得这有点玄虚,那你不妨试试,反正很简单,躺床上塞住耳朵,自然呼吸而已。看看会不会收到效果呢,记得试验后回来评论告诉我们哦~

  附:以下是万籁声老前辈多年前在武林杂志上发表的原文:

  童子功,实则名为:炼精化炁。这炁字,即代表无形的气。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因之,不仅可以身强体健,延年益寿;且可治遗精早泄和生理的冲动。然而方法又极简,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真诀是:口闭,目闭,卧式,以两食指塞两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时,中指亦可),以不透气为度!不可重塞,亦不可太轻,以不透气很舒适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如此一二次。

  此后即是自然呼吸,不要管腹部胸部的弛张紧缩!要自然、不要握固、着相。三四分钟,觉口内生津,咽下就是。觉精管尿管似乎紧缩,很舒适,即可慢慢将两食指放下,安静而卧。如此积精充盈,身体自健了。睡前、起前,均可习之。中夜、午睡将起,亦可习之。是很容易练习的。而故意呼吸鼓气,一练就半小时,反而练坏了!这一步功夫,是以前修持之士不传之秘!一试便知。 

  此外,中夜心不宁时,均可随意习之。切勿著相鼓气!如有练出偏差的,按此法矫正即愈。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还强: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等等症候。我今行年八旬有一,除得力于自然门气功外,此功作用不小。

  艾灸耳穴10分钟

  等于做一次全身中医推拿

  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

  所以常搓双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

  艾灸双耳治疗能温经散寒、温养五脏、运行气血,尤其适宜虚寒证和痹痛证,长期施灸可延缓衰老!

  人的耳廓是独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场,集中了耳穴约二百个。艾灸双耳简便实用,易于操作,能“一石数鸟”,事半功倍!

  这样用刮痧罐在耳朵上方施灸就能把耳朵所有穴位都灸到,方便简单有效!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左右一起熏灸,薰灸时间10分钟左右。

  对面部的:豆豆、色斑、黑眼圈、眼袋、鱼尾纹艾灸起来也很方便;先灸2分钟,打开毛孔后,在需要处涂抹艾草精油,然后边灸边刮痧。

  脸上长斑必有瘀,刮痧是以泻的方法疏通经络,然后再直接艾灸刮痧处,通过艾灸的温润作用推动这里的血液循环加快,也是补;先泻后补最养皮肤!

  艾灸后,千万不要用水清洗脸部!可以用干毛巾或者纸巾擦一擦。

  不仅直接针对眼部的黑眼圈、眼袋、鱼尾纹效果不错。

  同样对各种眼疾:近视眼、弱视、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使用起来太方便了!

  当艾柱燃烧到没有烟时,平躺、坐着或站立,把艾灸罐扣在眼睛上,来回施灸。

  对鼻炎、预防感冒初期症状效果非常好。

  艾灸印堂穴---鼻尖这一段,因为这个部位就是鼻子发炎的地方;

  先用医用棉球蘸2滴艾草精油,塞住鼻孔,艾草精油具有消炎杀菌、驱寒通窍的作用,这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冒了,可以用艾灸刮痧罐在大椎穴处先刮痧3分钟,再艾灸15分钟,效果很不错的。

  方便、简单、有效。

  辛苦一天,回家后给自己灸灸印堂穴,心情好、睡眠好;灸着灸着化妆品也无需用了,因为皮肤白了、细腻了......真好。

  有了艾灸刮痧罐,补泻结合,通络活络、排毒养生变得更简单。其它经络也一周大扫除刮灸一次!刮痧就是最好改善微循环的途径。刮灸就是补泻结合的最完美方式。

文章来源:神奇的穴位

2018年5月21日更新

 

 

 

 

 

这样喝茶,等于慢性割肾

 

  本文专家观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肾病分泌科主任 赵进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程康林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荣宽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每天适当喝几杯茶,是长寿茶、防癌茶,但如果喝法不对,可能就会变成致病茶、害命茶。

  一杯浓茶百害无一利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错误的喝法,很多人都有,喝茶可能半杯子都是茶叶,总觉得这样才够味儿。郑重提醒,爱喝浓茶的注意了,这个习惯百害而无一利。

  1、浓茶毁肾

  浓茶含较高的氟,常喝浓茶会损害肾脏。因为,肾脏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当机体摄入过量氟超过肾的排泄能力时,导致氟在体内蓄积,肾脏含氟量会明显增多。引发“茶叶型氟中毒”。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观念,就是浓茶解酒,但事实上酒后饮用浓茶相当于“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因为茶叶中就有茶碱具有利尿的作用。大量饮酒后,酒精来不及分解就会随着茶水进入到肾脏当中,对肾脏产生损害。

  此外,茶叶中也含有形成结石的物质,经常喝浓茶的人要注意自己是否患有肾结石。

  2、浓茶毁胃

  浓茶中含过多的咖啡因、茶碱等,会刺激胃壁细胞,导致胃酸过多。长此以往,胃黏膜会受到刺激和损害,造成炎症、充血、水肿、糜烂,甚至胃溃疡、胃食道烧伤、溃疡。调查显示,70%左右的胃溃疡病人有喜饮浓茶。

  另外,浓茶中的咖啡因还可使人上瘾,形成恶性循环。

  3、浓茶毁血管

  老年人的血管脆弱,清淡的绿茶有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但是浓茶会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

  此外,咖啡因的刺激作用会促使心跳过快,血流加速,呼吸加快,易导致心律不齐或心动过速,产生心悸症状,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非常不利。

  饮用浓茶,会增加血容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和心力衰竭症状。这些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有时候非常致命。

  4、浓茶毁骨

  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多,而咖啡碱既可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又可加速尿中钙的排出。由于抑制吸收和加速排泄这双重作用,导致体内缺钙,易诱发骨中钙质流失,天长日久,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

  5、浓茶毁睡眠

  浓茶会导致失眠这个我们都知道,茶叶中含有2%~5%的咖啡因,浓茶中咖啡因含量则更高。一杯浓茶中含有100毫克左右的咖啡因,过量的咖啡因可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引起失眠。

  6、浓茶毁营养

  浓茶中所含鞣酸也多,会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表现为缺铁性贫血,还可以和食物中的蛋白质、维生素B1结合,导致便秘。营养专家发现过量饮茶会增加尿量,引起镁、钾等重要营养的流失。

  7、浓茶毁药效

  茶叶中的鞣质、茶碱还容易与催眠、镇静等药物和含铁补血药、酶制剂药等药物发生化学变化,一般认为,服药2小时内不宜饮茶。

  8种人万万喝不得

  喝茶宜淡而不宜浓,偶尔几次喝了浓茶也不会有大碍,但是下面8种人可千万不能喝,错喝伤身甚至丧命。

  1、胃溃疡

  浓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影响愈合,加重胃病。同时,服药期间喝浓茶会降低胃药的疗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心律失常

  茶叶中含有茶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使人的心跳迅速加快、造成心动过速等,甚至产生心悸症状,这对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病人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浓茶大量进入血液,增加血容量,能加重心脏负担,加重心力衰竭程度。

  3、甲亢

  甲亢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本来就很高,如果大量摄取茶叶中的咖啡因,会加速新陈代谢,出现各种营养素消耗增加,使甲亢病人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而加重病情。

  4、青光眼

  浓茶会刺激神经系统,造成眼压升高。重者可造成眼球毛细血管扩张,眼睛充血加重,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5、痛风

  茶叶中含有嘌呤类化合物,会使痛风病症加剧,痛风病人要少喝。

  6、肾结石、便秘

  由于茶叶中含有促进结石形成的鞣酸,对预防肾结石和控制肾结石病情非常不利,所以肾结石病人不要喝浓茶。

  此外,浓茶里面含有的鞣酸,有降低肠黏膜分泌黏液的作用,使肠液分泌减少,不能润滑肠道。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肠壁对粪便水分过量吸收,引起粪便干燥,排出困难,因此,便秘的人也要少喝。

  7、抑郁症

  浓茶易让人兴奋,加重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症状,建议他们在上午适当喝些淡茶。

  8、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妇女

  经期因失血过多,喝浓茶不利于铁的吸收,易导致贫血。还可因咖啡因的刺激引起痛经和延长经期。

  孕妇喝浓茶,不仅易患贫血,而且不利于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浓茶中的咖啡因不仅影响胎儿的营养吸收,还会增加胎动次数,使胎儿发育不良,对母体和胎儿健康都不利。

  产期喝浓茶,可因兴奋过度而影响休息,导致分娩时精疲力竭,子宫收缩无力,易造成难产。

  哺乳期喝浓茶,咖啡因可通过乳汁刺激婴儿引起兴奋作用,使婴儿不安,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另外,鞣酸可抑制乳腺泌乳,影响哺乳。

  什么茶才算浓茶?

  从感官上来讲,浓茶基本有一个共同特点,口味过于苦涩,就是颜色很浓有点儿浑浊的感觉,等茶凉了之后,会在上面飘一层茶油。

  从量上来讲,健康的成年人一日饮茶12克左右,每次3克,用150毫升水冲泡是适宜的,如果大大超出这个量,那就是浓茶了。

  当然,除了浓茶,还有霉变茶、串味茶、久泡茶、过烫茶、生茶、焦味茶、隔夜茶喝不得,对身体都没半点好处。

  快提醒爱喝茶的朋友,浓茶千万喝不得了,毁肾、毁胃、毁血管……百害而无一利!

  文章来源:健康私人管家

  2018年4月12日更新

 

 

 

 

 

健康不等于长寿!一位保健专家的肺腑之言,中老年人太需要知道了

 

  1.健康不等于长寿。

  健康只能说明你的身体状况好,而长寿则是说明身体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以前有一位北京市十大健康老人,身体确实很棒。电视里经常报道他的健身经验。但是,有一天突然查出体内有两处癌变,肺上是小细胞癌,食道是低分化癌,两种癌都是恶性程度很高的,结果病情发展很快,我也未能将他医好,不久就去世了。

  所以健康的人生存质量较好,而长寿的人生命力较旺盛。

  2.生命有时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

  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康,但不经常锻炼的人未必不健康。健康的人抵卸疾病的能力强,不健康的人抵疾病的能力差,但是如若不被感染重病,照样也能活得长久。

  你看那些病病歪歪的、常年药罐子不离身边的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活着,把那些所谓的身强体壮的人都“熬”下去了。常言道:柏木桶熬不过破瓦罐,小心驶得万年船。而生活中常看到过于健壮的人说死就死了,根本都不带商量的。就像体育运动员并不比一般人长寿一样。

  我认为,过激的超负荷、超极限运动智慧损害人体、缩短寿命,貌似健康,并不长寿。可以开展一些适量的体育表演,但不要一决雌雄……

  我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天走一个小时就很好。北大老校长马寅初瘫痪在床,哪有多少运动?但也活到九十九岁。过度的运动会损伤身体,加速人的损耗,加快了代谢并不一定会长寿。

  乌龟没有兔子跑的快,但是乌龟比兔子代谢慢,寿命要比兔子长得多。慢性子的人常常比急性子的人长寿,可能与代谢慢有关系。所谓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用来形容急性子很恰当。

  3.简单的、平静的、安详的生活,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长寿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焦虑烦躁、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就不会有好的生活质量,人长期在忧愁苦闷的心境下生活就会衰老很快,免疫功能下降,促使尽早走向死亡。

  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自寻其乐,常与人交流,不把烦恼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有没心没肺,才会活的不累”。

  虚云大师活了120岁,是因为他遁入了空门,除却了烦恼事。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起来,反倒悠闲自得,衣食无忧,得以延寿百年以上。如果像蒋介石一样操心劳累,就不可能那样长寿。

  4.长寿和饮食的关系很复杂。

  央视夕阳红栏目经常采访一些百岁老人,其中有天天喝粥吃咸菜的,有吃饭吃到七成饱的。还有一对百岁老夫妻,老太太经常吃肉,老头终生吃素。

  国学大师文怀沙从来都是随便吃东西的,高盐、高脂都不论,今年103岁了,我见到他还是红光满面、精力充沛。台湾国民党中将王中泉老先生已经一百一十多岁了,吃东西也不讲究,看上去只像八十岁的样子,站在那里说话一个多次小时都不累。

  看来人上一百,各形各色,一点都不假。我认为这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样的体质类型。

  比如说有人喝牛奶就拉肚子,是因为体内缺乏半乳糖酶,有人吃了海鲜身上就痒,是因为对海鲜过敏,所以人和人差别是很大的,各有适应性。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对百岁夫妻一样,如果让他们二人换一换饮食谱,可能两人都活不到那个年龄。

  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本来就是吃素为主的,但进化的过程中一部分人改变了饮食习惯,如内蒙、新疆、西藏人,没有太多的素食,不吃肉吃什么?几代人传下来就适应了。而没有遗传吃肉基因的人,吃多了肉就消化不了,代谢不掉。

  就像一些从农村走到领导岗位的人,和一些企业家,家里祖代都是吃不饱饭的农民,平时就很少吃大鱼大肉,现在天天高粱厚味,身体根本适应不了,不出现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血管病、骨质疏松等病才怪呢!

  这种人只有吃肉的嘴,而没有吃肉的福。张开你的嘴巴看看你的犬齿,如果很发达,你就是能吃肉的那种类型的人,因为犬是吃肉的动物。否则你吃多了肉就没有好下场。

  5.长寿与睡眠的关系值得探讨。

  有人说睡眠必须充足,所以有的老人吃了晚饭八、九点钟就睡了,但有人每天都很晚才睡,也从来不讲睡什么子午觉。肿瘤治疗专家潘明继几十年来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但也活到了八十多岁。

  世界上有一些终生都不睡觉的奇人,也并不是短命鬼。西方人没有午休的习惯,午觉自然就不睡了,中国人子时在睡觉,而这时正好美国人是白天在工作,一个中国人到美国去,不可能子时去睡觉的。

  人本来就有“猫头鹰型”和“百灵鸟型”,不能说哪种类型好,哪种类型不好。所以我觉得,各人有各人的不同的作息习惯,只要按照自我的规律去作息,自自然然地,不过劳、不过少、不过多,自己觉得舒服就行。

  6.用药的问题很麻烦。

  现在许多人不能颐养天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随便乱吃中西药。乱吃中药在于不懂得辨证用药,只知道什么病用什么药,不知道什么证用什么药,主要是不辨虚实寒热。

  举例来讲,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药,风热感冒要用辛凉解表药,如果吃反了,风寒感冒的更寒,风热感冒的更热,不但病不会好,还会加重病情,转变成亚健康状态,使体质更差,缩短了生命。

  乱用西药的结果更是吓人。我们知道绝大多数的西药都是化学合成的,是地球上原本没有的东西,是人体不需要也不接受的东西。

  我们天天谈食物污染,是说我们食用的动物体内残留大量的激素,植物体内残留化肥和农药。但是我们在吃这些食物时已经被它们代谢掉了一部分,这只是二次污染。

  而我们吃的大把的西药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次性污染!这些化学药品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长期地、持续不断地、多脏器的,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而中草药绝大部分是地里长出来的,是和粮食、水果、蔬菜一个来源,比西药相对安全许多,因此我劝大家防病、治病尽量用中药,少用或不用西药。

 此文确实不错,四因为它辩证的看问题!养生和用药的确需要辩证的观点!

文章来源:生是智慧

2018年4月11日更新

 

 

 

 

 

喜欢散步的注意! 央视提醒: 换种走法, 得癌风险降一半

 

  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我们每天都做也必须做的一件事,对身体的好处多得不要不要的,那就是:走路!!!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流动起来,活血化瘀;可挤压人体50%的血管,是简单的“血管体操”;至少可运动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总量。

  近日,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国家!但是大家要知道,“会走路”才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研究员收集并分析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万人的智能手机数据,发现中国是全球每天平均走路最多的国家!

  走路的好处

  研究表示,如果一周健步走7个小时,分日进行,可以将冠心病、心脏病的发病率降低30%。

  胰腺癌患癌风险降低50%,如果一旦患癌,经常行走的人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低57%。

  一天健步走一小时,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可以使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 12%。

  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一周有3天、每次45分钟以上的健步走运动,有助于维持较好的认知功能,避免痴呆。

  每天走路20分钟,能帮助人们远离癌症、心脏病和中风导致的过早死亡。

  走路也要“看人下菜碟”

  走路,虽然每个人都会,但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需要加点技巧,并且不同的人群应采用不同的走路方式。

  1.体弱者:甩开胳膊,大步跨

  体弱者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小时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全身活动,才能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时间最好在清晨和饭后进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

  2.肥胖者: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3.高血压患者: 前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4.冠心病患者:缓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6.其他健康人群:健步走

  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选择健步走,既能强身健体,又可减轻对关节的损伤。长期坚持下去,其效果会优于跑步。

  健步走,你走对了吗?

  ①速度有讲究: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②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③指标有讲究: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

  8种科学走路法, 走出一身健康来

  1

  “10点10分”走:护颈椎

  方法:双臂向上斜举,就像表针指到“10点10分”的位置上,抬头挺胸,进行行走锻炼,每天坚持200步。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肌肉,缓解和预防颈椎疾患。

  提醒:进行“10点10分”走时,应适当地降低行走速度,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要保证动作的准确性,不要因为胳膊酸疼就松懈下来。

  2

  “三吸一呼”走:最养肺

  方法:每天走路时心里数数:“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代表走四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是吸气,第四步呼气,动作夸大一点,身体挺直,不许驼背。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有助于增强肺部免疫力和肺部细胞的弹性,提高肺部血管的通透率,从而保护肺部健康。

  提醒:呼吸走,最好选择在树多、水面湿度大以及负氧离子含量高的环境。

  3

  一字步:防治便秘

  方法:左右脚要轮番踩在两脚之间中线的位置,左右脚掌着地的同时,分别向左右两侧扭胯,上身保持放松。把一字步当成每天走路的一个环节,走500米就够了。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能有效防治便秘。

  提醒:走路时摆髋扭胯的动作幅度不要太大,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以免扭伤脚踝。

  4

  倒着走:缓解腰酸背痛

  方法:尽量选择平整的路面,周围人比较少的环境,可以采用正走和倒走结合的方式,每天走30分钟,使身体各部分肌肉都得到锻炼。

  功效:倒走可以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运走致痛物质如乳酸等来缓解腰痛;有助于强化脊柱核心肌群,稳定脊柱,减少腰背痛。

  提醒:老年人尽量不要倒着走。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平衡能力下降,在倒走时很可能会出现跌倒、磕碰等危险。

  5

  边拍边走:呼吸通畅

  方法:

  ①走路时,两手半握,虎口张开成弧形。

  ②左脚向前迈步的同时,双手向身体两侧打开,在左脚落地的同时,右手轻轻拍打左胸,左手则向右侧后腰处拍打。

  ③然后迈右腿,左手拍打右胸,右手拍打左后腰,一边前进,一边拍打。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可以锻炼肺部,有助于呼吸通畅。

  提醒:行走时,要保持身体直立,眼睛向前看。

  6

  甩手大步走:防驼背

  方法:行走时,上身挺直,抬头,下巴前伸,两肩向后舒展,迈步大小以两臂伸直的距离为宜,同时前后甩臂,一般以80~90步/分钟为宜。

  功效:老年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松弛,造成脊柱变形、驼背。走路时,不妨甩开手大步走,可让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张,同时,还能锻炼背部和腹部肌肉,减轻腰部负担。

  提醒:老年人甩手走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好适当的速度,太快容易失去平衡,太慢则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7

  走跑交替:防治老寒腿

  方法:如果你觉得走路的运动量太少,可以走走跑跑交替进行。先快跑15步,再快走45秒,这样交替运动20分钟;或者快跑60秒,再快走3分钟,这样交替运动30分钟。

  功效:走跑交替可增强体质,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对防治“老寒腿”、腰肌劳损等有良好的作用;这种方式运动量比较大,还能够燃烧脂肪,有助于减肥。

  提醒:这种方式强度比较大,运动完要抖抖腿,甩甩胳膊,放松全身,以缓解肌肉的紧张感。

  8

  踮脚走:护肾

  方法: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即可。

  功效:踮脚走是前脚掌内侧、大脚趾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温补肾阳。

  提醒: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文章来源:天天炫拍

  2018年5月24日更新

 

 

 

 

 

人有“四根”,身体好坏全在这“四根”,想长寿,一定要养好它

 

常言道:万事万物皆可追根溯源,我们的身体也不例外。人有哪“四根”?

鼻为苗窍之根,

乳为宗气之根,

耳为神机之根,

脚为精气之根。

护好这“四根”,有助延年益寿,身体康健。用对下面两招,护好“四根”,养全身!

  鼻为苗窍之根

  护鼻相当于护五脏

  苗窍,即表露苗头和迹象的孔窍。

  鼻子位于面部正中,对应脾脏;鼻根能反映心功能的强弱;鼻柱能看出肝脏功能的好坏;鼻翼能反映肠胃功能是否失调等;此外,鼻子还掌管着呼吸,连通肺部与外界。

  想要通过鼻子来保护脾、心、肝、肠胃和肺,就必须学会下面两招:

  ① 多吃一类食物:滋阴润燥的食物

  天气过燥,会导致鼻子出血,伤害鼻腔内的毛细血管。而多吃润肺生津、滋阴润燥的食物即可缓解。

  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阿胶有滋阴润燥,补血止血;秋梨能生津润燥,止咳化痰;银耳也具有极好的滋阴润燥、止咳化痰功效。

  另外,鼻子和肺一样,怕寒怕燥,适当吃些葱、姜、薄荷、紫苏叶、白芷等可达到宣通肺气的功效。

  ② 常做一个动作:抹鼻

  方法:沿着鼻根、鼻梁、鼻翼,至鼻翼旁迎香穴,上下搓擦50次,均匀用力,每天做一次即可。

  若能坚持每天清早或睡前用冷水洗鼻,也能达到护鼻效果。

  乳为宗气之根

  助力心肺,省肺、强肺

  宗气聚集在胸中气海处,并贯注于心肺之脉,主要作用是推动肺的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嗅觉的灵敏度,均与宗气有关;协助心气推动心脉搏动、调节心律也需要宗气助力。

  “乳为宗气之根”是因为乳房距离心肺最近,尤其是左侧乳房,通过触碰可感知宗气的盛衰。

  作为后天生成之气,宗气的盛衰取决于肺功能是否正常及饮食营养是否充足。

  因此,要学会“省肺”和“强肺”,用好这两招就行:

  ① 少说话多喝水

  省肺润肺

  正所谓“日出千言,不病自伤”,整天不停说话会伤气,尤其是肺气和心气。少说话是为了保护肺气,收敛肺气。

  另外,多喝温水,可以帮助养肺润肺。

  ② 学习腹式呼吸法

  能强肺

  腹式呼吸法有助于清肺、健肺。

  方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

  最后,还需要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每餐都要有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

  耳为神机之根

  三招健耳,养全身、祛病痛

  “神机”指的是生命体内部的生机和活力,通俗的理解就是人体生命力的强弱。中医素有“神滞则机息”之说,意思是,神机停止,生命也就不复存在。

  而我们的耳朵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穴位,全身脏腑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点,当身体发生病变时,它就能像情报员一样,在第一时间出现疼痛、敏感、变形、变色等反应。

  每天抽一点时间,用下面两招给耳朵做按摩,可起到强健神机、防治疾病,保健全身、增强生命力的作用。

  ①摩耳

  双手掌摩擦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再向上折按摩耳背面,反复10次。

  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

  ②拉耳垂

  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微微发热即可。

  脚为精气之根

  养好精气,关键在养肾

  “精”除了具有生殖功能,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的精力、体力、免疫力等均与精气的盛衰有关,是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的筹码。

  之所以说“脚为精气之根”,是因为肾为“封藏精气之根本”,而肾的经络起于足趾,分布于足底。可以说,脚是人体精气的凝聚点,更被国外医学家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穴位君小木子温馨提示:学会下面两招,精气足,不怕病,延寿命!

  ① 多吃黑色食物:养肾补肾

  想要养好精气,首先就要养肾。肾好了,精气才足。

  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所以说黑芝麻、黑豆、黑米都是养肾佳品,尤其是黑芝麻,补肾养发效果很好,另外,核桃仁也是不错的选择。

  ② 每天睡觉前泡脚,按摩脚心、脚趾

  可在泡脚盆里放些小鹅卵石,一边泡脚,一边踩,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的作用,足底按摩则能有效调整脏腑、补益精气。

  人有“四根”,而身体好坏全在这“四根”。每天坚持做一下,护好“四根”,养全身!

  延伸阅读:

  一个刮罐,一个星期做一遍,经络通畅百病消

  1、刮背上的胆经上的肩井穴和督脉的大椎穴

  大椎肩井是必刮的穴位,因为感冒发热时阳邪过剩,在阳经上表现出来,而诸阳经都和大椎穴相交,因此感冒发热后刮大椎穴,退热效果会很好。平时刮大椎,能让全身气血畅通无阻,

  2、刮督脉+膀胱经

  任督两脉是人体主要的两条经络,人体几乎所有的经络都围绕这两条经络发散开来,成为人体最重要的气血运行通道。

  根据头部全息学说,督脉的发射区是大脑,脑为人体指挥系统,指挥系统一旦失灵,轻则疾病,重则瘫痪。所以刮督脉能通大脑,旺气血,可长寿。

  膀胱经上背俞穴是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呢。刮一刮膀胱经,不仅防热闭气郁,还能快速把沉积在血管壁的垃圾排出体外,净化血液。因为膀胱经掌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通畅之后,淤积的毒素会有个出口排泄,体内会干净很多。

  3、刮小腿上胆经

  每天晚上沐浴以后,在小腿上涂上艾灸油或其它精油,用刮痧罐使劲地刮小腿肚,从脚踝一直刮到膝盖弯,每边腿刮100下。可帮助排毒,还能瘦小腿。

  小粗腿,肌肉多的姑娘可以这样刮

  4、刮手臂上的一条线,好比吃人参!

  心包经循着胳膊的中线而行,也就是中指对应的这条线,笔直的一条,是从乳房旁到中指间的一个走向。

  在许多人看来最好的强心药是服用人参,其实中医看来,强心效果最好的,是刮痧或敲打手臂上的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心包经。为什么拍打这条经络线,好比吃人参呢?因为心包经做刮痧与服用人参有着相类似的作用,甚至是有更好的效果。与其常进补服用人参,还不如每天按摩心包经更有益处。

  自己在家就可以刮

  自己刮、让人帮忙刮,想怎么刮就怎么刮,最多一个星期刮一次,操作方便,省时省事。有了艾灸刮痧罐,补泻结合,通络活络、排毒养生变得更简单,

本期编辑穴位君:小木子

文章来源:神奇的穴位

2018年2月11日更新

 

 

 

 

极珍贵:南怀瑾先生一生收集的奇秘大全

 

  南怀瑾先生的书中有很多验方,包括调病养生的功法、做功夫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医药、饮食、等等

  1、心肾气交的睡觉法

  我们常常讲,人老有几个相反的现象:哭起来没有眼泪,笑起来眼泪就出来了;现在的事情告诉他马上就忘记了,小时候的事情都会记得;坐着就睡觉,躺下去睡不着。人老了很多古怪的事情,都是相反的。医学的道理,心肾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个办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时,把身体蜷起来睡,变成婴儿状态,两个脚缩拢来,两手也抱起来,容易睡着,这是勉强使心肾的气交。交就是连起来接上电了,这样可以睡着。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2、 治疗高血压、失眠的两个法

  1、我当年学道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朋友,教我一个外道法子——顽空修法。一边念佛号,一边观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一直向下沉。这个虽然是外道法,但这个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压的人,以及神经快要爆炸的人。我们打坐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血压反而弄高了,因为在用心,都向上走,可用这个法子对治。

  2、我当年什么都去学,不管有道无道,都要向他们摸索一下。另外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摘自《如何修正佛法》二十七讲

  3 、气功治疗肺病的方法

  现在的肺病已不是难题了,药的种类太多,治疗的方法更多。但是在以往的岁月里,肺病是麻烦的事,这里介绍的一个气功治疗,曾经治愈了不少的肺病患者。将右手握拳,大拇指竖起,放在背后两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点。左手握拳平置肚脐上。这时开始用鼻孔的肌肉闻气,闻之有声,就好像闻到一样好吃的菜,要多闻一下似的。这样闻气,一连六次,再口吐“呸”音,将气呼出。如此继续作下去,一连三十六次(六闻一呸为一次),即浑身通畅,甚至汗出。如果原来呼吸不畅通的人,经过三十六次的呼吸练习,即得鼻孔畅通无碍。如果是肺病患者,不能以站立的姿态来作气功的话,可以躺在床上试作,效果也是一样的。

  —— 摘自《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4、 桂圆、花椒、艾绒捣烂,敷肚脐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万要注意啊!所以讲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这是比喻而已!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属于旁门,不过旁门也是门,有时候你们也可以用。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大陆当年有些吃鸦片的人,政府禁烟,抓住了要关起来,所以不敢抽啦,就把鸦片烟膏放肚脐上,效果差不多。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这个是真的****,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我公开讲的你们去卖钱,那不太好啊!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

  5 、左鼻与右鼻

  现在讲一个瑜珈术,你们最好能练单鼻呼吸,尤其是坐办公桌用脑筋的朋友,很伤神的,中午以前最好常练习用左鼻子呼吸,没事的时候你就用手很自然的托住右边面颊,拿食指不着痕迹地堵住右鼻孔,这样子同事们根本不会知道你在搞什么气功。过了中午,反过来多用右鼻子呼吸。我这里只是教你们多用,可不是教你们一直用啊!要不然你们干脆拿棉花球把鼻子一堵,不是更省事吗?这个方法你们不妨一试,包你们身体健康。这是一般道家、密宗们,自认是不传之秘的初步方法。尽管有些人反对这样说出来,但我认为是对人类健康有利的事,用不着守密,应该公开。而且我素来认为既然是可以助人之道,就是天下的公道,不是属于哪个私有的,也不是属于哪一门、哪一派的。道既然是天下的公道,为什么分这个宗、那个教;这个我的,那个你的?这还叫什么宗教!而且鼻子是人家自己的,你又不能传给人家一个鼻子,你不过告诉人家一个经验罢了,可是许多人真把这些当秘诀了。

  你们不要因为我这么轻松的告诉了你,你就不稀奇,不好好去体会。如果能经常这么注意呼吸的话,脾气会变好,心情也会开朗。而且慢慢你能体会得出,身体什么地方不舒服,什么地方难过,什么地方发胀、发酸,什么地方发麻发痒,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了。这时候一方面找医生,再一方面,最好的办法是用鼻子做气功,慢慢把鼻子弄通。注意啊!这可不是孟子的养气,这只是普通的气功,如果说孟子养浩然之气就是这么养法,那真是冤枉了孟子,也冤枉了我。

  还有一点要再提起大家注意的,就是养心养气不一定要盘腿,像大家现在这么坐着就可以。如果说盘腿才有道的话,那就叫“有腿”,不叫“有道”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还有,坐的时候,背脊骨不要靠在椅背上,我们身体背部,和椅子中间最好空一点距离,不要靠紧。

  ——摘自《孟子与公孙丑》

  6、 脑部眼部保健法:

  漏丹的问题,太严重了,阳气愈勃发,精神愈好,无始以来的习气,贪嗔痴,就是淫欲之念跟着来了。英雄可以征服世界,不能征服自己这一点。如何不漏呢?在那个情况下,哎,说一个办法很彻底很扼要的,其他不说了,其他说了有流弊。这个办法如何呢?自己知道有这个消息时,女人呢,就是春意荡然的时候,就要警醒、警觉,觉了以后干什么呢?拿手摸头,像猴子抓头一样,用这两个大拇指摸后脑,就是刺激脑下垂神经这一部分,掐,掐得舒服得很,由太阳穴一直掐到这儿。掐了包你头脑清醒。平常都可以做,这也是还精补脑第一妙法之一。掐了摇头;摇了以后转眼睛,眼睛转圈子,转个多少圈随便你,转来转去,这个眼睛近视眼都会好,老花眼也会好的。转了以后眼睛一闭,眼睛回转来看后脑,刺激脑下垂体;鼻子轻轻的吸气,小腹内收几下,收了以后就擦后脑,然后打坐空掉,自然还精补脑,长生不老,就是那么一个小法子。

  不要轻视这个小法子,你晓得我磕了多少头来的?花了多少钱供养来的?谈何容易啊!小法子,妙得很!以后自然你会慢慢地从督脉尾闾开始,有个东西拱啊!拱啊!慢慢地上来,真正炼精化气而补脑,到达间脑气通,也可浑然住定。这时候就不要怕妄念。妄想来了容易自去自散。如此定下去,舒服极了。当然,你说有时候用不灵呢?可能的,久而久之就灵了嘛。要平常多做,持之以恒,久而久之自然精神充满。自自然然达到如道家所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的境界。那么有个人问充满了以后,阳还举不举呢?不举就是生机断了。但是阳举又怎么样呢?只要过了这个关口,这个关是什么关?心地一关。虽然用这个法子,可是开初没有充满以前,欲念的力量大得很。所以虽然这个法子是可以降龙伏虎,把这个东西降服下去,收回精的外用。但是身念还是靠你收心呀!还是靠你空呀!不是在身体上摸两下,连你心念欲念也可以空掉了,那不是唯心的法门了,就是唯物论了!不可能的,心也要你去空。不过生理与心理互相影响,真正做到了,精华内敛,欲念自然会空,所以身心两事要互相为用的。所以你说心已是无欲呀,这个自然而来呀!鬼话!须知心念还是根本。真能心空一念时,以后的举就无欲了,久而久之,真正精充满了,化了以后,在男人来讲,两个睾丸缩了上去,阳物缩进去了,可得“马阴藏相”。

  7、用几种特殊手法,于每天早晚在自身的几个穴位上行按摩10多20分钟。对某些小病痛,还有立竿见影之效。坚持长期习练,可以延年益寿,百病消除。

  第一种手法:

  每天早晚平卧床上,去衣袒腹,天冷可盖上被子,双手五指并拢,从肚脐眼为圆心,先用左手的指腹和掌根,按逆时针方向按摩100次;再用右手按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最后又用左手按逆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这是健脾健胃的妙法。有人单用此手法,在三个月内就能治好10多年的老胃病。平时偶有食滞或一般肠胃不适。用此手法就能立竿见影。

  此法以逆时针方向为补,顺时针方向为泻。上面说的左―右―左的顺序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虚,大便常年稀烂,小便清长的人习练

  如果是大便硬结。身体肥胖,面红耳赤,经常口干舌燥的,就要用泻法,即改为右―左―右的顺序。(这里应注意的是:两补夹一泻为补法,即左―右―左的顺序。两泻加一补为泻法,即右―左―右的顺序。不可单补或单泻。)

  脾胃正常的人可用平补平泻法,即用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的顺序。

  第二种手法:

  每天早晚盘坐床上,坐北朝南,双目轻闭,五指并拢,用左右两手的指腹,同时交叉按摩左右两足心的涌泉穴各200次,涌泉穴位于第一足趾端与足根联线前五分之一的凹陷处。涌泉穴是足少阳肾经的起点,按摩这个穴位是滋阴补肾,练五脏六腑,活跃肾经内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的妙法。

  第三种手法:

  搓耳朵,两手同时搓两耳,体位随意,从上到下全部搓到。以搓红搓热为度,这是一种全息疗法,因为耳朵是身体的缩影,身体的每一部分,在耳朵上都有相对应的穴位。故搓耳朵相当于全身按摩,耳朵上有压痛点,就说明身体与痛点相对应的部位有了病变,发现了压痛点,按摩的时候对压痛点应加力搓摸捏挟,以后痛点消失,身体相对应部位的病变也就痊愈了,这与耳针同理,在耳垂内侧,有个神经衰弱点,神经衰弱患者,一般都能在这个地方找到这个压痛点,挟捏这个压痛点,对提神醒脑,治疗神经衰弱有很好的疗效。按摩或针刺耳光穴和耳中穴,对退感冒高烧和制止呕吐具有独特的功效。

文章来源:湖心亭看雪客

 

 

 

 

 

癌症怕高温

 

 

 

 

 

 

 

这个动作是血栓天敌!快速清理血管,躺著就能做!

 

 

 

 

 

 

人为什么会膝盖痛?99%的人不知道。

 

  人为什么会膝盖痛?

  膝盖为什么会磨损?

  积液和水肿是怎么来的?

  平白无故怎么会出现这些东西?

  膝盖是一个关节,随着年龄增长,气血没那么多了,供给膝盖的气血也少了,膝盖又总是磨损。

  所以特别需要气血这种润滑油,润滑油充足就没事,润滑油一少就会干磨,就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了。

  这时寒气再进来,在缺血的情况下再去练蹲起、爬山、走远路,膝盖只能更磨损了。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锻炼后膝盖越来越疼的原因。

  拍打膝关节的好处

  膝阳关穴虽然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但怎么让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让它一开始就不磨损,一开始就让新鲜血液润泽过来。

  而让血液过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拍打膝关节,这么一拍您就会发现气血轻而易举地跑到膝盖上来了。

  另一方面,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拉筋首先就要治肝!拍打膝关节更是大补肝脏的方法,不花一分钱,更不分什么体质,效果还如此好。

  拍打要点:须将其前后左右全拍透

  很多人害怕骨刺,“这一拍打肯定骨刺就扎着我,多疼呀,给我扎破了怎么办?”其实骨刺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现象,每个人到一定年龄都会有。它本身不会让人产生疼痛,疼痛是因为骨刺旁边的淤血压迫神经造成的。

  把淤血驱散,膝盖自然就不疼了。但去照片子,却发现骨刺一根没少,还都在那儿立着呢。所以说骨刺消不消没关系,并不妨碍我们去拍打。

  拍打膝关节,配合肘关节,以及双手和双脚。此八个通用部位,基本覆盖了全身12条正经和任督二脉,是无论什么病都可先拍打的部位,其实是一种对全身经络的“地毯式轰炸”。

  万病皆由14条经络不通引起,无论被蚊子咬个包,还是体内长了瘤,无论失眠还是便秘,无论糖尿病高血压还是心脏病等等,皆离不开14条经络的淤堵。

  将这14条经络统统打通,坚持拍打,配合拉筋,您会突然发现各种症状居然减轻了甚或不知不觉消除了!

  通则不痛,通则不痛,告诉更多人,膝盖不再痛原来这么简单!

  文章来源:每天学养身

  2018年3月27日更新

 

 

 

 

 

带脉不通,小腹必胖!这样艾灸解决小腹赘肉!

 

  很多灸友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上身很瘦,腿部也不胖,唯独小肚子有赘肉?该怎么艾灸?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唯独小肚子上有赘肉?除了工作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例如经常坐着很少运动;还有就是带脉不通,小腹必胖。

  带脉不通,小腹必胖,该怎么艾灸呢?

  宫寒该怎么艾灸,就该怎么艾灸。因为,带脉不通,小腹必胖。而宫寒就会引带脉不通!

  小腹肥胖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不仅仅体重超标的人会有,就连一些明眼上看着很苗条的人也会有。

  从中医理论来讲,腹部肥胖往往是由人体一条特殊的经脉——“带脉”堵塞所造成的。

  带脉,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带脉”中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为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

  带脉有何用?

  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三阴 、三阳以及阴阳二蹻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

  带脉病候主要表现为“带脉不引”,即约束无力所致各种弛缓、痿废诸证,所以带脉於堵了就容易胖小腹。腰带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让裤子不松弛。

  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所以,带脉一旦堵塞,就会使身体多条经络在腰腹处堵车,小腹及其以下部位自然就胖了。

  很多人发现,自己腹部、腰部的赘肉越来越多,然后怎么减也减不下去。其实,这就是在提醒你,“带脉”堵塞了,力量不够强,不能再约束腰部及腹部赘肉的生长。这就好像我们的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赘肉就会“噌噌”地长出来。

  宫寒也会引起带脉不通

  众所周知没有阳光赐予的暖和温度,大地就永远是严冬。子宫也是一样,子宫的寒暖就是女性身体的基础指标。

  子宫温暖,体内气血运行通畅,按时盈亏,经期如常,种下的“种子”发育成胎儿。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不仅身体的形貌不能保持,繁衍后代更无从谈起。

  很多女性发胖先胖小腹,却不知道小腹肥胖的原因,中医认为,小腹肥胖除了自身便秘导致的腹部脂肪堆积外,还与女性宫寒有关系。

  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严重的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

  自我诊断宫寒体征:

  望:经血颜色黯黑、白带色白清稀,面色黯黑或苍白无华,舌色黯淡,舌苔白而且水滑。

  闻:白带有腥味。

  问:痛经、黄褐斑、性冷、月经延期甚至闭经、腰膝酸冷、四肢不温。

  触:小腹温度较低。

  艾灸——祛宫寒而小腹平

  正确的小腹减肥方法是:

  先调理宫寒,重新找回身体“小太阳”,让肚子暖起来,子宫不冷了,然后多余脂肪自然就跑了。

  宫寒克星——“艾灸”,是用点燃艾条之后熏灸相应的穴位,将热力渗透到经络里面,之后药效沿着经络游走,从而调理身体。《黄帝内经》:“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艾灸非常适宜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是治疗宫寒的最佳方式。

  能艾灸的穴位

  关元穴

  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

  气海穴

  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肾俞穴

  坚持按摩、艾灸肾俞穴,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春天乱穿衣,带脉就会堵

  俗话说春秋乱穿衣,尤其二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很多爱美又怕热的女性朋友就逃离臃肿的大羽绒,迫不及待的换上长裙、超短裤,岂不知,这却是冒着带脉於堵的风险!

  腹部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腹部为阴,所有的阴经都要经过腹部,如胆经、肾经、脾经等。

  如果腹部着凉,很容易就会让带脉瘀堵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条阴经的於堵,小腹胖只是它的外在表现,破坏性更大的部分还是我们看不见的——经脉於堵给健康到来的危害。

  所以,这里要对急于换装的爱美女性提醒侠,如果不想小肚子长赘肉,就要别急着变身了。

  推敲带脉,减肥、排毒、养颜

  想要跟肚子上的肉肉说拜拜,让堵塞的“带脉”恢复通畅,这里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经常推敲带脉所在的位置。

  推敲带脉好处多多

  一、有利于脂肪的代谢,减少赘肉的产生,尤其是对于腹部及腰部两侧赘肉的减肥更是有奇效。

  二、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的人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三、可以让经络气血运行加快,有调经止带及疏肝行滞的作用,可消除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对于腰部冰凉而常常感觉酸疼、痛经以及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都有帮助。

  并且,由于“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与经同名也叫“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

  所以敲击“带脉”又有同于敲打胆经,能够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经常敲打还可以祛除脸上的痘痘和痘印。

  文章源于网络

  2018年3月27日更新

 

 

 

 

 

男靠吃,女靠睡,一冷一热,养好身体活过百岁

 

  俗话说:

  男靠吃,女靠睡。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

  其实,这些俗话都在说明一件事:男女养生,各有侧重。

  今天就送给大家一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能帮你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健康康活到百岁!

 

  1.男靠吃,女靠睡

  教授解释,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不过,杨力教授同时指出,男靠吃女靠睡讲的是一个侧重点,实际上,男女养生在吃和睡两方面上都应有讲究。

  男靠吃

  对于男性来说,吃主要为了养肾精,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因此,可以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如枸杞、淮山药、栗 子、黑芝麻、莲子等。

   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吃不如睡更重要,但也要吃对才行。女性需要养肝血,因此要多吃补血养阴的食物,如当归、红枣、阿胶、羊肉汤等。

  女靠睡

  在睡眠上,男女每天睡眠时间都最好维持在8小时左右。

   而一教授说,睡眠对男人、女人都很重要,但女人因性格、心理等原因,睡眠质量相对更差。

  所以,女性更需要多睡。良好的睡眠能让女性保持注意力和快乐感,还能养好皮肤。

  睡前喝点牛奶,吃点燕麦等助眠食物;

  睡前2小时不剧烈运动,晚9点后不玩手机;

  晚上连续睡眠不要少于6小时;

  白天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

   此外,女性在经期因为失血过多,可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

 

  2.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研究发现,生活在温暖、阳光充足地区的女性寿命较长;在气候凉爽地区居住的男性则活得更久。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男人“火力壮”、怕热;女人则更怕冷。因此,男要“冷”养,女要“热”养。

   男人“冷”养

   男性蒸桑拿或热水浴时,温度以37℃~41℃为宜,每次15~20分钟;

   还应努力“戒掉”长时间骑车或驾车、爱穿紧厚牛仔裤、长期坐在宽松沙发里等习惯,对生殖功能有影响。

  女人“热”养

  比如睡前用热水泡脚,能缓解腰背疼痛,促进睡眠;

  做家务时多用温水,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等;

  注意随时增添衣物能保护好腹部,少吃寒性、生冷食物,以免被月经不调、痛经等困扰。

 

  3.男补锌,女补钙

   男女的营养需求是各不相同的。研究发现,女性最易缺乏钙和铁,男人则容易缺锌。

   营养师表示:年龄在19~50岁的女性,平均每天大约需要补18毫克铁;相比之下,男性平均每天补8毫克就够了。

  50岁以前的女性,每天大约需要补充800毫克钙;50岁以后,则需要1000毫克或更多。

  男补锌

   对男人来说,锌元素至关重要,会影响其雄性激素的分泌。在正常排泄中,男性每天丢失的锌元素也要多于女性。

  每天吃一小把松子,能补锌,对大脑和心血管健康有利;

  多吃紫菜、牛肉、猪肝、芝麻、海产品等富含锌的食物。

  增加日常的活动量,血清中锌浓度也会逐步提高。

   女补钙

   女性在月经来潮时,铁流失会加快;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骨质流失速度也会加快,因此女人更需要补铁和钙。

  每天喝250克纯牛奶,这是补钙的理想办法;

  晴天时在11点前或15点后,晒太阳15~20分钟;

  当多吃牛肉、鸡胸肉、三文鱼、动物肝脏、黑巧克力等富含铁的食物。

 

  4.男护胃,女养脑

  男人管不好嘴,胃跟着受伤。专家说,吃进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胃黏膜,与女人相比,男人胃溃疡、胃炎等病的发生率更高。

   而另一方面,女性认知障碍症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趋势更明显。北美一项研究发现,女性认知障碍症患者大脑萎缩比男性更早。

   因此,男人要多护胃,女人要多养脑。

   男护胃

   告别高盐、高油饮食;

  适当吃些面食、小米粥及香蕉等养胃食物;

  抓住早上5:00~7:00、睡前20:00~21:00两个“黄金时段”仰卧床上揉腹。

  女养脑

   吃点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提高记忆力和预防脑细胞损伤的功效;

   兴趣、好心态等是养脑的“必需品”,中老年女性更要注重培养兴趣爱好,多与人交流,融入社会。

 

  5.男练力量,女练柔韧

  对男人来说,失去肌肉就失去了生命之本。如果男性在40岁后,无法完成10个俯卧撑或30秒内反复蹲起19次,说明肌肉力量明显不足。

  而曲线与柔软完美的结合,成就了女人令人艳羡的身段。练柔韧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所以,男人要练力量,女人要练柔韧。

  男练力量

  中年人可以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别锻炼,并重点“攻破”腰腹部。

   老年人则可通过举哑铃练上肢、半蹲练下肢等较缓和的方法进行。

   女练柔韧

   尽管有些人天生柔韧性不好,但后天练习也很有效,年过40岁同样不晚。

   最简单的动作,就是盘腿坐,可以锻炼腿部、腰部力量;

  经常压腿,但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可能腿只能抬到板凳上,逐渐抬高到椅子、桌子上;

  做做瑜伽,既能练柔韧,又能静心养生。

 

  6.男多安静,女多排解

  男女心理需求不同,出现心理压力时的表现也不一样。

  男多安静

   情绪爆发时,不少男人会带着点雄性激素的“暴力”,爱摔东西、动手动脚。

  不能把事情憋在心里,但也要收敛一下发泄方法,学着安静些。

  当火气上来之时,听听舒缓的歌曲、收拾一下办公桌,或者去室外走走,这样都可以降低血压、平稳心率;

  生气时喝杯水;

  放松坐下,闭眼,缓慢地深呼吸5次;

  尽量微笑,并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

   女多排解

   女人确实比男人更需要排解情绪垃圾,“哭”和“说”是女人缓解压力的利器。

   可以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者向爱人、好友倾诉;

  写日记也能良好解压;

   每天运动30分钟,能有效缓解30%的压力。

 

   男靠吃,女靠睡……男女养生,各有侧重。这份最全的男女养生重点手册,把男女养生的关键点都讲透了,看完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健康活过一百岁!

   来源:健康圈

  2018年3月28日更新

 

 

 

 

 

 

 

 

 

 

病在脊柱,害在内脏!

 

  脊柱相关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百病之首。

  近期,国内外许多从事人体脊柱与健康研究的专家学者指出:人体衰老与疾病的根源,主要源于脊柱本身的病变与衰老。因而呼吁人们要重视脊柱、保护脊柱,延缓其退变,防其衰老,这样才能预防和控制脊柱病变及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颈1  头痛、偏头痛、失眠、哮喘、颈性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

颈2  眩晕、头痛、失眠、哮喘、眼干涩、耳鸣、心动过速等。

颈3  眩晕、头昏沉、偏头痛、颈肩综合症等。

颈4  头昏、恶心、呃逆、双手麻木、肩周炎、落枕等。

颈5  胸痛、心动过缓、恶心、呃逆、颈、肩、手掌胀痛等。

颈6  血压波动、肩部疼痛、肩、拇指食指麻木等。

颈7  胸闷气短、第4、5指麻痛、颈根、肩胛痛等。

气短、气急、肘手痛、凉、早搏。

胸2   气短、胸痛。

胸3   肺、支气管症状、易感冒。

胸4   胸背痛、胸闷、长叹气。

胸5   口苦、低血压、胃痉挛。

胸6   胃痛、胃痉挛、消化不良。

胸7   消化不良、胃溃疡。

胸8   免疫功能低下。

胸9   肾功能障碍、小便白浊、尿不畅。

胸10 肾功能障碍、性功能下降。

胸11 肾功能障碍、尿道炎。

胸12 下腹凉痛、疲劳综合征。

结肠功能失调、便泌、腹泻、小腹痛、腰痛。

腰2   小腹痛、腰酸痛、性功能下降。

腰3   膀胱炎、月经不调、腰膝无力等。

腰4   腰痛、坐骨神经痛、尿频或尿少、尿困难。

腰5   下肢血循障碍、无力怕冷、腰腿痛麻。

骶  腰骶关节病变、膀胱疼痛、足跟麻痛。

尾  尾骨痛。

文章来源:真晟

2018年3月28日更新

 

 

 

 

 

心、肝、脾、肺、肾,最滋补五脏的前三名,为家人看看!

 

  养心的食物前三名

  心脏是人体的“泵机”,需要一刻不停地跳动,最忙的器官;

  它还要为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

  1、桂圆

  心血不足型心悸

  桂圆肉泡茶常饮,或煮桂圆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2、金橘

  气滞血瘀型心悸

  金橘对痰阻心络和气滞血瘀型心悸,包括由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可煎汤服,亦可泡茶饮。

  3、黑木耳

  补气活血

  黑木耳有滋阴养胃、活血润燥的作用,是天然的抗凝剂,能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

  凡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悸者,常服用,有一定功效。

  养肝的食物前三名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中心站。

  据估计,在肝脏中发生的反应有500种以上,说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1、韭菜

  养阳护肝

  道医认为,吃韭菜,可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对养阳护肝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韭菜和一些中药还会发生反应,食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是否适用。

  2、绿豆

  预防肝火旺

  很多人都知道绿豆有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的作用。

  绿豆富含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与冰糖同食有很高的食疗价值,尤其可预防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养脾的食物前三名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

  1、糯米

  补脾益气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

  2、红薯

  益气和血

  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3、薏仁

  补脾健胃

  薏仁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

  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养肺的食物前三名

  道医常说,肺为“娇脏”,正是因为它更容易感受外邪。

  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润肺、养阴生津,细心呵护肺部非常有必要!

  1、银耳

  润肺化痰

  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

  可对症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2、萝卜

  生津止咳

  生食可对症热病口渴、肺热咳嗽;

  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3、百合

  肺痨久咳

  熟食或煎汤,对症肺痨久咳、干咳咽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养肾的食物前三名

  道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

  所以养肾护肾很重要,养肾护肾食物的前三名肾的健康,保驾护航!

  1、山药

  补肾健脾

  山药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

  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2、黑芝麻

  补肝肾润肠燥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

  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3、黑米

  滋阴补肾

  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

  可预防头昏、目眩、肺燥咳嗽、肾虚水肿、脾胃虚弱等症。

  人体的五脏主要是生化、储藏精、气、血、津液。

  常吃五脏最爱的前三名食物,让你会拥有更年轻的身体。

  文章来源:万福禅院

  2018年3月30日更新

 

 

 

 

 

医生不随便告诉你:坚持用白醋洗脸,对人体有五大好处!

 

医生不随便告诉你:坚持用白醋洗脸,你会发现这几大好处!嘘,别让别人知道!

 

1,坚持使用白醋洗脸可以使皮肤细腻,光滑。但最好选择温水。

2,晚上洗脸后,还可以用醋和水浸泡面膜,醋水比例为1:3是最合适。充分润湿后,涂抹10分钟,然后轻轻按摩,长期持久可起到除皱的作用。这是因为白醋能增加细胞的水分和营养,有助于恢复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并有效减少脸上的皱纹。

 

3,斑总是比痘痘更烦人,因为痘痘持续一段时间会改善,但斑不会。实际上,长期使用白醋洗脸会有去斑的效果。这是因为白醋能有效抑制黑色素沉淀,淡化色斑。

4,因为白醋有一定的酸度,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消炎作用,达到祛痘的效果。

5,现代生活的压力很大,脸上的暗黄角质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白醋可以在改善暗黄角质问题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由于白醋具有去除老化角质层,补充皮肤细胞活性和缓解皮肤疲劳的作用。

 

虽然白醋对很多人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但有些人不适合用白醋洗脸:

特别提醒大家,使用白醋之前一定要先确定洗你的皮肤适不适合,一般认为油性和中性皮肤可以适当使用,但对于敏感,干燥的皮肤和角质层较薄的人来说,它不是适合的。

同时,要注意醋的浓度,最好不要高浓度醋,以免造成皮肤损伤。长期使用高浓度的醋也会导致皮肤敏感。

最后要注意的是使用频率。如果是中性的,每周使用不超过两次,如果是油性的,不要超过四次以避免损伤皮肤。

文章来源:得利新视野

 2018年3月15日更新

 

 

 

 

面部出现这四大症状,说明脾太虚!脾虚毁颜值,再不保养就迟了!

 

  不论寒暑,不论多忙,总有一群令人为之叹服的女人早起宁愿节约早饭时间,也要出门必备精致妆容。她们常常自我安慰几顿饭不吃可能会瘦但素颜压根没办法见人呀!

  汗水在面部留下一道道痕迹,粉底遮不住萎黄无光泽的脸;口红盖不住毫无血色的嘴唇;鼻子上的痘痘黑头泛滥不止颜值即将面临被毁的时候,她们才试图接受脾虚问题,已成了最影响面子的主因。

  究竟如何从面部看出自己脾虚呢?

 

  女人脾虚的四大面部表现

  女人脾虚:肤色萎黄

 

  脾虚的女人多半是“黄脸婆”状态,而且再多的脂粉也难遮掩萎黄无气色的面部。脾一旦出了问题无法供给五脏六腑营养;血液不断减少的同时脸色就会由淡黄逐渐变作“萎黄”;皮肤日渐暗淡无光不够明亮光泽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脾虚了。

  女人脾虚:嘴唇无色

 

  口红虽可以修饰改变唇色,但卸妆后嘴唇颜色立刻原形毕露。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且常脱皮。

  女人脾虚:鼻尖凉、鼻头红

 

  鼻头对应的是脾胃,脾阳虚的人鼻尖发亮,鼻头红赤色且两鼻翼特别红可以断定为有胃火。鼻头出现了淡白色预示血虚而如果白得发亮就预示气虚。

  女人脾虚:眼袋大

 

  大多数女性脾虚后,肌肉会不同程度失去弹性,皮肤失去光泽。即使从未熬夜睡眠质量也很好,但眼眶周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就应该谨慎脾虚。女人变老从面容憔悴乳房、臀部不再丰满开始脾虚的人经常乏力,体型也不太好。脾气强健的人大多线条紧致气色也红润保持脾气强健,需坚持补脾调养。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我们在养生的过程中对于脾胃的养护绝对是重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温养脾胃的四个要穴。

   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就是人体正气和邪气相互斗争的结果。外邪是致病的条件,但从养生保健角度来看,正气不足是机体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正气是什么?

  从中医角度看,正气是表明元气抵御邪气的功能,它是与病邪相对来说的。用现代话说,正气包括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和康复自愈能力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两个人生活在同一环境里,为什么有一个人会动不动就感冒,而另一个人没问题呢?就是因为后者的正气足。《素问遗篇· 刺法论》中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个正气旺盛的人,邪气怎么会侵犯我们的身体呢?

 

  为什么现代人动不动就生病?

  因为受诸多因素(如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情志不调等)的影响,导致正气不足,才会让邪气有了可乘之机。而正气是生命之根,生命力的旺盛、寿命的长短,全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盈亏。

  《素问· 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气之所以能侵犯你,让你生病,根本原因在于与你的正气相比,现在的邪气已经有所虚弱了,邪气本身的侵犯能力已高过了你现有正气的抵御能力。

  养生养什么?

   其实就是养人体的正气。因此,我们强调养生保健从根本上讲就是如何扶养正气,提高自己的防御能力、抗病能力以及病后的自我修复能力。

  《金匮要略》治疗杂病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扶持我们人体的正气,而扶正之中,又贵在于脾肾。

   为什么这样说呢?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肾一虚,正气则虚,邪气则盛。因此扶养正气贵在温补脾肾。相对来说,中医很多专家更主张补脾胃,认为脾胃的强弱是决定寿命的关键。

  《景岳全书》中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通过调理脾胃,能够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对整体状态进行调整,可以防止衰老。

   温补者,莫过于灸法。

   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在这里,“灸”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艾灸。

   艾灸有6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这说明灸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针法的。

   灸哪里才能温补脾肾呢?

   宋代医家窦材在《扁鹊心书》中告诉我们:“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穴、命门穴、气海穴、中脘穴……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命矣。”

 

   以上提到的4个穴位,是温补脾肾、扶养正气、延长寿命的要穴。

  关元穴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气海穴是阴中之阳、元气之海。

   命门穴,顾名思义,它是人体的生命之门,具有温煦、推动五脏六腑之阳气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更需要有命门之火的温煦,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

  我们每天可以对这4个穴位进行艾灸20 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宜,可强壮元阳、理脾和胃,有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平时也可以多按摩这几个穴位。

   有人可能会问,这几个穴位我先灸哪个,后灸哪个啊?有没有顺序啊?

   有,这个顺序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先灸阳经穴位,后灸阴经穴位。

   可以先灸背部的命门穴,然后再分别灸腹部的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当然你也可以用一个艾灸刮痧罐扣在肚脐部位,将“中脘、气海、关元”一次灸到,这样,方便简单节约时间,效果也好!

文章来源:神奇的穴位

2018年4月3日更新

 

 

 

 

 

医生们绝不在春天做的8件事,你却以为对身体好!

 

  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不少人家中准备了各种降火药丸,一旦出现口腔溃疡、牙疼等现象就吃上几粒。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

  专家支招:春主生发,燥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

  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灭火。

  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

  预防上火,应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还可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

  二忌:春捂不当

  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点:

  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

  第二,随时增减衣物。春天气候变化异常,早晚温差变动大。可以带件衣服备用,晚上睡觉时搭条小毛毯,避免寒气损伤阳气。

  第三,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三忌:一犯“春困”就睡

  睡的时间太长,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惫。

  专家支招:解决春困,要抓住两个黄金时间点:一是起床后,二是午饭后。

  春季可以稍晚点睡(晚11点),但要早起(早6点半),以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

  起床后不妨伸个懒腰,做做干洗脸。散步则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

  四忌:吃得太酸、太辣

  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专家支招: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

  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

  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大枣、山药等,也很适合春季吃。

  此外,应告别冬季养生式温补,改以健脾胃。要少吃发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鱼、虾、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五忌:一套护肤品用到底

  春天的外部环境和皮肤状况,与冬季有很大差异。春季粉尘飞扬,皮脂腺分泌旺盛,紫外线含量较高,如果沿用一套护肤品,容易出现过敏反应,护肤效果也打折扣。

  专家支招:春季应循序渐进地更换护肤品。

  气温上升后,可将适合冬季用的油性霜剂,换成少油补水的乳液。春天紫外线较强,护肤最重要的是补水和防晒,敏感肌肤更需注意。

  六忌:门窗紧闭

  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专家支招:春季通风,比任何季节都重要。

  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

  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七忌:宅在家不出门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因为“动则养阳”。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对健康十分有利。  

  专家支招:春主生发,在出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挡一部分有害物质“病从口入”。

  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燥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雾天污染物较多,最好别出去锻炼。

  另外,春季运动要有度。对于整个冬天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运动应循序渐进,不要过快过猛。

  八忌: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养阳重在养肝,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如果整日郁郁寡欢,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专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

  当按捺不住要发火时,最好做几个深呼吸,暂时离开争吵现场。春天还可以养养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悦。

  当然,你也可以和家人一起来次郊游。需要提醒的是,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有慢性病的人和老人进行爬山、骑车等活动时,应量力而行。过敏体质的人,要做好防护措施。

  春季养生8个要点要牢记  

  养阳

  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

  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

  平补适合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是指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加重病情,宜多食养阴之品。

  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甜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有些虚病在春天加重,可适当服用蜂蜜等养阴食物以增加疗效。

  养气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阳气生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生发,为扶助阳气。

  在饮食上应该注意,可常食用葱、荽、豉、枣、芪等,还要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克-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养脾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

  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养胃

  “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也易形成气体导致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养肾

  春天天气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

  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

  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养热

  早春时节气候仍冷,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要保证一定的热量供给。

  除谷类制品外,还可选用糯米制品及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及时补充能量。

  文章来源:佛学草堂

  2018年3月23日更新

 

 

 

 

 

中医不必这般笨拙!只要推疏導引热烘配合活血去瘀饮剂,即可理化消除!

 

 

 

 

最先相信你的是陌生人,

最先鼓励你的是合伙人,

最先看不起你的是身边的人,

最先不相信你的是亲人,

最先屏蔽你的是好友,

最先删除你的是酒肉朋友,

打击你最狠的是你最爱的人。

当你有一天功成名就请客吃放的时候,

你会发现:

除了最先相信你助你成功的陌生人不在,

其他的人都在!

所以当你遭受到反对声、议论声、嘲笑声,

这一切都属于正常!

不要因为这些声音,

而停止你的脚步,

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

才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每天2片药,活过100岁!你知道是什么药吗?

 

文章来源: 医学养生

 

 

 

 

 

 

孩子晚睡,长不了高个还是次要,最重要的竟然是...

 

  来自一位家长:我家宝宝四岁,上了幼儿园,她现在晚上11、12点才睡,第二天早上要八点多才能起,经常上学迟到,起不来。这样晚睡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就证实,睡得晚或睡觉时间不规律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降低其反应、阅读和算术等能力。

  如果没有相对固定的睡觉时间,或睡觉时间晚于21点,儿童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成绩会比较差。

  危害一:让孩子长不高

  晚睡或睡眠不足,就表示醒着的时间太长,对身体而言是一种过度刺激,进而会引发人体的压力反应,诱发肾上腺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压力荷尔蒙,它会抑制脑下垂体功能,致使脑下垂体减少分泌生长激素,让孩子长不高。

  据统计,我国婴幼儿每天睡眠时间比美国同龄人平均少1个小时。儿童保健科专家指出,22时到次日凌晨1时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若错过这段时间细胞新陈代谢将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应尽量让孩子在22点前睡觉。

  危害二:伤害心脏

  肝脏是“哑巴媳妇”,任劳任怨,耐受度很高,所以睡眠不足首先遭殃的并非肝脏,而是心脏。睡眠不足的孩子会产生过度压力反应,特别是幼儿,他们会因为睡眠不足而感到疲倦,表现得易怒、暴躁,很难平静,甚至表现出无法入睡的过度压力反应,而且越是睡眠不足,他们的情绪就越亢奋。

  情绪一亢奋,血压、呼吸、心跳都会加速,如果经年累月处在过度亢奋的状态下,就会发生心血管疾病,像是心脏瓣膜脱垂。所以放任孩子晚睡或睡眠习惯不良,等同是为孩子埋下心血管疾病的种子,将来到三十五岁以后,这一埋藏的祸因就会爆发成为心血管疾病。

  危害三:孩子性早熟

  有一位八岁十个月的小女孩就被医院检查确诊为性早熟患者,她身高不过一百三十二公分,体重二十六公斤,乳房却已经发育。

  医生仔细问诊,才知道这孩子特别爱学习,英语已经非常棒,但长年以来都是晚睡,几乎每天都是晚上十一点才就寝,第二天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

  她的性早熟导致长不高,而这正是超龄学习的后果。超龄学习会引发身心的压力反应,晚睡同样会刺激压力荷尔蒙分泌,抑制生长激素活动,并影响脑下垂体对性荷尔蒙的正常调节,所以孩子长不高,又出现性早熟。

  作为父母,你千万不要让孩子熬夜。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1不是累了才要睡,而是时间到了就必须睡

  肝脏在下午三点就已经开始进行同化作用,所以下午三点以后不宜再让孩子吃太多东西,晚餐简单就好,这样才能让孩子早早上床睡觉。

  有的父母以为孩子只要玩累了,就会自己乖乖去睡,所以也不督促孩子养成定时睡眠的习惯。孩子玩到筋疲力竭,最后当然会昏溃而睡着,但是这当中通常会先经历一段过度亢奋或紧张不安的情绪阶段,变得无理取闹。

  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出来,需要大人协助养成。到了睡觉时间孩子还不想睡,大人需要多用一点心思,准备一个固定的上床睡觉仪式为他们养成习惯。

  例如讲床边故事,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不需要闹到筋疲力竭才睡着,而是能够满足地睡去,第二天早上满足地醒来。这是孩子的理想作息模式。

  2要督促孩子早睡,首先得自己生活得法

  大人之所以无法督促孩子早睡,多半有几种原因。有可能是全职照顾孩子的母亲,一个人分身乏术,没有把一日的生活节奏安排得当;也可能是父母工作到太晚,孩子等待父母陪伴入睡,结果等到三更半夜;

  还有可能是父母下班回到家都已经晚上六七点,煮好晚餐,吃完饭,时间已过八九点,等到上床睡觉就自然是十点以后的事了;还有的是晚下班的父母珍惜亲子共处的时光,也就延后了孩子的就寝时间;

  而和爷爷奶奶同睡的孩子,有时看到家里还有人醒着,就舍不得去睡,于是养成和大人一样晚睡的习惯。

  良好的睡眠能强化脑部功能,并养成容易放松的特质,让孩子经常保持在最佳状态。家长就得自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点上床入睡。

  3 7岁前要通过让孩子早睡,给孩子打下健康的基础

  人体健康的良好运作,有赖于七岁前打下的稳固基础。为孩子经营规律生活,以便培养身体的节奏感,便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而睡眠正是营造规律生活节奏的重大关键。

  睡眠当中,白天接受的各种知觉,都会转化进入体内所有的器官组织,协助其成长发育和修复,举凡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无一不是如此。

  也只有在熟睡的时候,幼儿的身体才得以休息和成长,并恢复足够的生命力,供应第二天使用。而参与这一切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就是肝脏。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家长们带着孩子早点睡吧!

文章来源:育儿宝典

2018年3月21日更新

 

 

 

 

 

万病源于堵!2个地方轻轻转一转,竟能疏通12经络,打通淤堵!

 

  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一个良好的身体微循环是我们健康的基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各方面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人体就会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其实这些疾病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身体不管是经络还是血管某个地方的微循环出现问题。

  人为什么“七老八十”就会死?就是因为微循环瘀、堵!

 

  微循环(经络)都是处于身体的外端和远端,这些地方先形成瘀、堵,慢慢再向里蔓延,一般是每年瘀、堵百分之一。

  ✦人到了五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大概达到50%(一半以上),这时候人体开始走向快速衰老。

  ✦而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微循环瘀堵到70—80%,基本只有人体的中间部位循环畅通,四肢和远端的微循环都基本不行了,人的生命也就快到了尽头了。

   为什么有人能活一百多岁?

  因为他们的微循环能够保持畅通;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未老先衰”?是因为他们虽然年青,但微循环瘀堵的却很严重了。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两个地方轻轻转一转

  就能疏通12经络

  如何疏通淤堵呢?今天“经络穴位速查”给您介绍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却很神奇。

  轻轻的转动2个地方,比较能解决“堵”问题,还可疏通全身主要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转动手腕

  促进气血运行,不堵塞 

 

   手腕是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在手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太渊穴、列缺穴、大陵穴、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阳溪穴等。

  刺激手腕部可以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如:

  太渊穴可以补肺气,止咳;

  列缺穴能够活血利水,对付颈椎病;

  大陵穴和内关穴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神门穴可镇静安神、对付失眠;

  通里穴可止头痛、缓解心悸等。

  转手腕方法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每转尽量周全圆满,缓缓转动。

  转动脚腕

  增强器官功能,不淤阻  

  脚腕是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共同穿过的部位,脚腕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昆仑、申脉、金门、丘虚、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

  转动脚腕,等于刺激了十二正经的一半经脉,有益于增强全身各个系统器官的功能。如: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功能强大;

  昆仑穴可用于头痛、腰痛和高血压;

  商丘穴可以对付肠胃疾病;

  中封穴可疏肝理气,对付两肋疼痛。

  转脚腕方法

 

   站着时:可一只脚支撑身体,另一只踮起脚尖,顺逆时针各旋转300下。

  坐着时:上身直,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躺着时:上身直,膝盖微弯易着力,脚腕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注:转脚腕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三个中的一个来做就可以了。

  万病源于堵!今天给大家介绍的2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只要长期坚持,就可以打通血管、舒活经络,解决“堵”的问题。好方法值得推荐给微信里的好友都来学学~  

  文章来源:经络穴位速查

   2017年9月4日更新

 

 

 

 

 
手心温度代表医者的能量与讯息

 

 

  小时候,每当我们害怕的时候,只要握住大人的手,当手心的温暖传给我们时,恐惧就会消散。当我们吃凉东西,肚子疼的时候,只要大人将温暖的手心捂在肚皮上,疼痛很快就会缓解。手心的温度,总是带着一份温馨,一份神秘……

  几年前,我和一位修行的朋友聊天,我一边聊天,一边晃动脖子,因为前天晚上颈脖子受凉后一直不是很舒服,这位朋友告诉我,只要将手捂在颈脖子受凉的地方,一会暖和后,就不疼了。我试着捂了半小时左右,脖子果然就好了。这位修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手心的能量是很强大的啊!

  01

  用手心的力量来治病

  此后我就经常观察病人的举动,看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利用手心的能量来治病。

  有些风湿病患者,双膝关节疼痛,发凉,病人坐下来后,有一个习惯的动作,就是用双手掌心捂住膝盖,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就会很快缓解。

  外出活动,走路走累了,老年人喜欢坐下来休息时,用手捂一捂膝盖,通过这个小小的动作,劳累的膝关节,很快又有力量走路了。

  头痛的患者,喜欢用手掌捂住头痛的部位,将头痛区慢慢的捂热,头痛就缓解了,有的甚至就治愈了。

  当胃受寒后,出现胃痛,病人习惯的姿势就是用手捂住胃部,慢慢的胃痛就得到了缓解,病情轻的甚至就治愈了……

  02

  手心的温度真的很神奇

  观察多了,自然就会琢磨琢磨,为什么就这么普普通通的手掌,捂一捂就能解决很多呢?带着疑问,我询问当时教我这一招的长者。

  他告诉我:手心这个温度不高也不低,是非常温润祥和的,而且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温度,提供的是一种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能量,当身体的患处接受到这些能量的补充,自然就会得到修复,其抗邪能力也会增强,他比艾火温润些,而且又不会烫伤患处,所提供的能量而且几乎等同于人体内运行的能量……

  一个很普通的动作,经这么一说,还真神奇起来!

  有年冬天,妻子半夜受凉后咳嗽起来,而且还咳得很厉害,弄药吃也不方便,于是我用手掌心贴在她的背部,明显感到背部的皮肤是凉的,就这么捂了不到十分钟,背部就暖和起来,咳嗽也少了,捂了半小时后,背部微微出汗,也没有咳嗽了,我便撤了掌。第二天也未见咳嗽,一次受凉引起的咳嗽就这么治好了,我们笑称这如来神掌还真不赖哦。此后这便成了我治疗咳嗽的一个法宝——掌捂法治疗咳嗽。

  临床上遇到咳嗽的小孩,我便常常建议小孩的父母运用此法,当小孩咳嗽时,无论寒热,也不分虚实,只需要父母用手捂住小孩子的背心,暖其背心,微微出汗,就好似给小孩子输送能量一般,这样小孩子的正气足了,抗邪能力就强了,病情自然就好转得快了。

  很多女性来月经时小腹发凉,疼痛,我在处方用药的同时,常常建议患者晚上睡觉时用手掌心捂住丹田,每晚只需要捂一小时,小腹就会暖和起来,连续捂上半个月,宫寒症就可以治愈,下次来月经也就不痛了……

  03

  痛则不通

  很多疼痛都是局部的气血经脉的不畅通所致,《内经》病机十九条其中一条就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而我们手掌心是劳宫穴,心脏的热量正好通过心包经传递到这里来,如果使用手掌来治病,还不如说是在用心治病更准确,这也暗合了《内经》之旨,想到这或许会问:身体的疼痛用手这么捂上一捂,就会好吗?身体内的寒,就这么捂一捂,就会散吗?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疾病,欢迎大家努力尝试,用你温暖的手掌,用你心中热量,去治疗自己和家人的疾患,这是一个非常安全,常常会给你带来惊奇疗效的方法。

  04

  秋冬常用的掌捂疗法

  《黄帝内经》上讲:“秋冬善病肩背骨节。”意思是说,秋冬天,会有许多人患肩背关节骨痛、膝关节屈伸不利等病症。

  我们临床上遇到这类病人,便会向他们推荐简单易做又不花钱的掌捂疗法,配合吃药,疗效非常好,甚至有时不需吃药,便有效果。

  比如肩周炎的人,例如右边肩关节炎,我们会建议他们将左手掌心搭在右肩,每天晚上这样做一个小时,期间不动、不言、不视,将心神收回来,这样会有微微出汗的感觉,肩膀的寒湿便被排出来。

  膝关节冷痛的人,余老师会让他将双手掌心的劳宫穴对着膝盖按捂,每天晚上一个小时,不听、不言、不视。“寒从脚底生。”现代人饮食穿着原因,许多人都从脚生了寒气,慢慢蔓延到小腿、膝盖、甚至大腿、脏腑。

  所以掌捂膝盖的方法,可以截住从脚而生的寒气往脏器蔓延。

  “冰冻断人种。”冰箱的普及,辛辣食物的泛滥,使许多人的胃经常承受着冰火两重天的折磨。生冷瓜果,秋冬天仍喝冰水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所以我们临床上循按人们的任脉时,常会感到肚脐周,及肚脐下小腹的冰凉感。说明这里寒气集聚得厉害。所谓“阳化气,阴成形。”腹部经常处于冰冷的场,很容易生成肿瘤等阴性物质。

  我们建议这样的人用掌捂法散去肚脐周及小腹的寒气。每天晚上一个小时平躺下来,用双手捂在腹部冰凉的地方,不听、不视、不言,专心内守着腹部,临床上也收到良好的反馈。

  或者现代常见的颈椎病,也可以用掌捂法,将一手劳宫穴对着颈椎,捂半个小时,左右交替,就是一个小时。专心内守精神在手掌心上,疗效显著,简单方便。

  家人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腰痛的,也可以用掌捂法给家人缓解病痛。让病人侧卧或俯卧,将自己手心贴在痛处,两个人都不要讲话,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掌心上,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哦!

  05

  掌捂疗法要点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将手心直接贴着需要治疗的皮肤哦~!直接接触皮肤!直接接触皮肤!这些动作大家可以在床上进行,比较保暖!

  大家注意了没有,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个方法,我们都强调了需要做到三个“不”!即“不听、不言、不视”。

  你可能会说,这样好无聊,大家边聊天,边掌捂,时间过得快,或者边看电视边掌捂,也容易消磨这一小时。

  但大家不知道,我们这个掌捂法的核心要诀,便是这三“不”!

  现代人许多都是阴阳不调,寒热不平衡的状态。我们用的掌捂法,通过“不听、不视、不言”,精神内守,达到静的状态,人的身心不妄动了,便开启了人体寒热对流系统,这时我们便可以用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

  所以这全身多余的热量,都通过手掌心的劳宫穴,去熨帖身体寒凉的地方,使寒热对流,气机流通顺畅,转了一个圈子,那么疾病便会减轻甚至痊愈。

  这种做法,便是古代的“导引”之法。

  余老师说:现代人头面胸手热量有余,腰腹腿脚热量不足,这样是一个水火未济的卦象,我们做医生的职责,就是将这个水火未济转过来,使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蒸腾上济心火,循环运化,寒热对流,长此以往,自然平安健康,不药而愈。

  因为有心,自然秋冬不再寒冷,充满温暖!

   文章来源:任之堂

  2018年3月14日更新

 

 

 

 

 

眉毛决定寿命长短,出现这个信号,可能是大病征兆!速查~

 

  咱们先来说一个医圣张仲景的故事:东汉末年,也就是1800年前,张仲景遇到时年20多岁的文学家王粲,出于职业习惯,张仲景“望”了“望”他,用专业中医词汇来讲,这叫“望诊”。谁知道这一望,竟诊出了20年后的病。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告诉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再过20年,你的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王粲始终认为张仲景的话不足为信。结果,20年后的某一天,王粲的眉毛果然慢慢脱落,半年后,就病逝了,年仅41岁。

  其实五脏六腑的盛衰和病变都会通过精血津液等介质表现于体表,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王鸿谟说,过去把眉毛叫做保寿官,拥有疏朗而整齐的眉毛者最长寿。事实上,眉毛就是健康晴雨表,不用去医院体检,一些病症,通过眉毛就会反映出来。

  从眉毛看健康

  1、眉毛变长易衰老

  一般老年人的眉毛会比较长,年轻人的眉毛比较短,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眉毛长而旺盛是衰老的征兆之一。

  古人常说,“眉长者而寿久”,其实眉毛变长和活得是否长久关系不大,但却是衰老的征兆之一,眉毛变长是身体机能的调节机制开始出现功能降低的表现。

  对策:常按不老穴

  如果发现眉毛开始变长且逐渐变得旺盛,一定要引起重视了,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一定的食欲是抵抗衰老最好的办法之一,其次就是要多增加运动,每天健步走半小时以上,不能让机体一直处于“悠闲”状态,否则身体就如零件一般,不用就会生锈。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文海推荐,合谷穴与内关穴是人体自带的不老穴,只要有时间,随时随地都能按。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时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不过合谷穴孕妇禁按。

  2、眉毛干枯:肺不好

  眉毛少而且显得干枯说明肺部出现肺气不足的现象。肺气不足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肺部疾病,外在则表现为咳嗽、咳血、气短有时候还会出现胸闷现象。如果不重视很容易引起肺癌,很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所以,眉毛出现干枯现象时,一定要多加留意肺部健康。 

  对策:多笑多吃白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还可以清除呼吸道“浊气”。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氧气随着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活力。

  养肺要多吃白色食物,比如银耳、百合、花生、 白菜、萝卜、冬瓜、莲藕、山药等,除了日常的煎炒蒸煮外,比较理想的烹调方式还是煲汤熬粥,如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冬瓜汤、莲藕汤、百合莲子小米粥等。

  3、眉毛上翘:易得膀胱炎

  此处所说的眉毛上翘,不是说眉毛本身的形状,而是毛发本身出现了上翘。眉毛上翘是膀胱炎的征兆。膀胱是人体内部负责排尿的器官,其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身体整体的运行与健康,严重者还会导致膀胱癌。

  膀胱出现问题之后身体的排毒工作也会受到阻碍。尿液中的毒素无法及时排除体外,将会集聚在体内。眉毛上翘还反应了身体内部毒素过多,是身体发出的排毒信号。

  对策:多喝水不憋尿

  北京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石玉荣提醒,平时应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冲洗膀胱。把每天喝6~8杯的白开水当做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并且把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取降到非常低。

  另外不要憋尿,注意清洁卫生,保持下身干净。内裤的选择需要多加注意,穿棉质的内裤,避免合成纤维制品,否则会妨碍适当的空气流通进而促进细菌的生长。

  4、眉毛脱落:气血不足

  如果眉毛出现不正常脱落,身体可能出了状况,不同的眉毛脱落方式也代表这不同的疾病。

  眉毛淡疏易落者,多见于气血衰弱,体弱多病者,此类患者容易手脚冰冷,肾气也较弱。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患者,眉毛往往容易脱落,尤其以以眉毛外侧1/3处最为明显。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反应迟钝、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等现象,更为严重的患者还会导致痴呆。

  麻风病患者在病变早期眉外侧皮肤肥厚,眉毛脱落。斑秃患者,也可同时出现眉毛脱落症状。癌症、梅毒、严重贫血也可能引起眉毛脱落,有些抗癌或抗代谢药物也有这种副作用。

  对策:桂圆百合枣仁茶

  这是出自《金匮要略》的加减方,有补血养气、清肝泻火、助眠安神、镇定除燥的作用。

  做法:取百合10克,炒酸枣仁10g,茯苓5克,桂圆5克,枸杞子3克,小麦3克,材料洗净,放入适量清水锅中,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再焖5分钟,分两次喝完,午休前、睡前各饮用一次。不想熬煮的,还可以用配好的桂圆百合枣仁茶包泡水喝。

  护眉就是护健康

  眉毛不仅仅是脸上的一处风景,还和身体内部的健康紧密相连,但是99%的人都不知道,眉毛也需要护理。

  没多人在洗脸的时候顺带将眉毛洗一下就完事了。其实,这并没有达到清洗眉毛根部的功效。眉毛根部会有眉毛分泌出的油脂,如果长期得不到清洗将会堵住眉毛附近的皮肤,不利于眉毛生长。

  经常梳理眉毛

  眉毛和头发一样需要梳理,每天除了梳头,也要经常梳理按摩眉毛部位。

  不要拔眉毛

  很多女性朋友有拔眉毛的习惯,这个习惯可一定要改。拔眉毛会使皮肤和毛囊遭到破坏,长期如此,眉毛生长就会变得不规则。而且,拔完眉毛后,细菌还可能会乘虚而入,这就带来了患继发性毛囊炎的风险。

  最最重要的一点,长期拔眉毛会使眼睑周围的皮肤松弛,眼皮松弛老十岁,而且是不可逆的!

  浓眉小妙招

  如果想要眉毛浓密,可以用阿斯曼草洗眉毛或者用这种草的灰抹眉毛。这是新疆的一种草,有的地方专门卖阿斯曼草做的眉笔。

  还有一个方子麻烦点,用桑叶和蔴(和妈同音)叶,煮水后洗眉,也能促进眉毛的生长。

  想要眉毛浓密,也可以从娃娃抓起。孩子满月至三岁以前刮眉毛,每隔一周刮一次,连续做三次。

  眉毛是健康的提示器,想要眉毛浓密也有妙招哦。看完转发到好友群里,大家花一分钟时间自测一下,及时发现病灶并清除,才能健健康康活到天年!

  文章来源:名医话养生

  2018年3月22日更新

 

 

 

 

 

马上告知您的家人,越快越好,都在看!

 

 

 

 

 

 

适时喝水

 

 

 

 

 

身体两个部位变臭说明肝不好!多做这动作肝变好

 

  肝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也是较为脆弱容易患病的一个器官,不仅病毒感染可以导致肝病,饮食不当乃至休息不当都会导致肝病的发生。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健康情况如何,其实一些身体上的信号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肝脏好坏的,如果出现下面这些信号那就代表您需要养肝了。 

  肝脏不好的几大表现

  肝不好四个部位会发黑。

  脸色发黑。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份。如果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份增加,导致脸色发黑。这种症状最容易在男性和闭经后的女性身上出现。因此,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是否肝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肝病面容特点为面部皮肤色泽逐渐变暗,脸色发黑没有光泽弹性差,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古铜色”面容。有的患者颜面部或鼻尖部出现细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好像纤细的网络。

  黑眼圈。有的患者眼圈周围灰暗尤其明显,有点像“熊猫眼”。

  指甲黑斑。健康人的指甲,由于血液供应充分,应该呈肉粉色,表面圆润光滑,厚薄适中,形状光洁平滑,没有纵横的沟纹,没有斑点。指甲出现黑斑,说明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可能有肿瘤、坏疽,建议做进一步检查。

  唇色黑紫。脏腑气血通畅的人,嘴唇颜色是呈现淡粉色,有一定光泽。而一旦出现肝气郁结、血瘀不畅,那么唇色会变成青紫色。唇色发紫发黑是肝郁血瘀的信号,如果发生在女人身上,那么平时月经一定不太好,因为经血不通畅,容易出现痛经、闭经。

  肝不好,这2个部位会变臭!

  口臭

  如果你早上起床,会感觉口干、口苦、口臭,那么,是因为肝气不通畅、瘀滞引起的。恶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往往会让呼吸中都带有霉味和臭味!这个时候说明肝脏“藏毒”较深,需要排毒了!

  体臭

  我们的肝脏就像一台计算机,当它超负荷的时候,也会“发热”,运行迟缓。因为肝脏是我们身体中很大的一个器官,它很容易把热量传递给身体的其他部分,于是我们的身体就会试图通过过度出汗来冷却自己,结果就会导致体味过重。

  睡眠有三个表现,多半是肝脏问题。

  长期失眠。长期失眠也可能是肝病作祟。肝气抑郁,或是肾阴亏耗。肝火上炎,导致的气血两亏,进而引起失眠。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神经衰弱。这会导致人长期不能按时入睡,或者入睡后半夜醒来,反反复复,睡眠质量不好。对于肝病导致的长期失眠,还是从中医的角度考虑更合适。

  睡觉说梦话和磨牙。说梦话、磨牙,是心肝火气太旺产生了虚热,就会导致睡觉后一系列藏神藏不好的表现:说梦话、磨牙,更有甚者出现梦游的情况。

  白天嗜睡或者睡很久才醒。一般情况下,睡眠到一定时间就会醒来。但很多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嗜睡的情况。慢性肝病患者在白天有嗜睡的表现,但是到了晚上却又睡不着,是因为肝炎病毒的影响,导致中性粒细胞核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变高,出现睡眠异常和障碍。 

  清晨第一泡尿看肝脏有没有问题。

  肝胆在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开始新陈代谢,因此,早晨第一次尿液的颜色可以看出肝脏是否健康,所以要留意观察。

  尿液黄的像浓茶。如果尿液长期黄得像浓茶,这多是肝脏的疾病造成的,这是因为肝内外的胆道如果被炎症、肿瘤、结石堵塞,肝脏损伤,肝炎都会导致尿色黄。

  如果同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疲惫乏力等,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是否患有肝脏疾病。

  尿液呈咖啡色。如果呈现出咖啡色的颜色,基本可以确定和肝胆的疾病有关系,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

  肝脏不好的其他表现:

  食欲不振。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若是肝脏出现了问题,那么消化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食欲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

  情绪不佳。

  中医认为肝脏的好坏会影响到人的脾气,一般来说,肝脏不好的人容易心烦气乱,常常会无缘无故的乱发脾气。还容易使肝火郁结,导致头晕胀痛。

  容易疲倦。

  肝在人体中也扮演着代谢器官的角色,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之类的物质都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如果肝功能不太好,就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体力会产生明显的下降,稍微做一些事情就会感到疲倦,完全无法集中精神。

  面色发黄。

  肝属木,若肝气过剩则会出现肝郁气滞、脸色发黄、眼睛虹膜也会变黄等现象。

  肝脏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胆道受阻,这个时候胆红素将无法顺利排泄,胆红素代谢也会出现异常,引起黄疸,通常表现为眼睛、皮肤、尿液等发黄。有黄疸的人,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出现后一年还可能发生全身性皮肤瘙痒。

  粉刺增多。

  人体内黄体荷尔蒙起着促进分泌皮脂的作用。而肝脏则能破坏黄体荷尔蒙,调整荷尔蒙平衡。因此肝脏功能降低会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导致粉刺丛生。

  鼻头发红。

  所谓“红鼻子”就是鼻头部分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的。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月经紊乱。

  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气血不足的情况,这往往和肝脏有关,因为肝有造血、储血的功能,如果无法及时的为身体提供新鲜血液,就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从而让月经出现紊乱。

  伤口容易化脓感染。

  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功能受损,皮肤再生就会受到阻碍。另外,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容易醉酒。

  肝是主要的解酒器官,当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分泌出的酶来将其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有些人,平时酒量很大,然而现在变得喝一点之后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肝脏不好怎么调理?

  规律作息。

  熬夜、长时间打游戏、连续打麻将等都是日常生活中伤肝的坏习惯,要调理肝脏,一定要按时作息,早睡早起。

  中医学理上说“卧则血归于肝”,当我们躺着的时候,肝能得到血液滋养和休息,这是养肝血非常重要的一点。肝经对应的是凌晨1点到3点,也就是丑时,这个时候如果您是睡眠的状态,那么对肝是最好的补充,能够让肝得到气血和能量,并充分地进行解毒。

  如果因为熬夜而扰乱了肝脏的正常作息,就容易对其造成伤害,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做到按时休息。

  规律排便。

  大便如果在大肠里停留,就会产生氨等有害物质。一旦肝功能低下,无法被彻底解毒的氨可能循环到身体各部,甚至大脑引发疾病。平时注意保证饮食中有较多的食物纤维,并增加运动量,以解决便秘等问题。

  不吃夜宵。

  一般来说,就寝3小时前吃晚饭较为理想。如果吃完宵夜酒足饭饱后马上睡觉,会导致睡眠中肝脏也在全面运转而无法休息,影响其代谢与排毒功能。如果在很晚的时间进食,应力求简单,比如喝杯热牛奶等,总之一定要注意减轻肝脏负担。

  拒绝酗酒。

  频繁饮酒是引起脂肪肝和肝癌的重要因素,酒精被喝到肚子里之后,只有10%是在胃里消化,其他的90%都是要通过肝脏代谢的。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会直接刺激、损伤肝细胞,所以成天喝酒的人,没有一个人的肝是完全健康的。

  拒绝酗酒可以减轻肝脏的工作压力,让肝脏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上。但研究发现,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一般戒酒后10天左右,肝内脂肪可明显改善。

  少发脾气少动怒。

  从中医五行上来讲,肝和木对应,就是喜欢舒展的生长,不喜欢被压抑着,所以有个词叫做“肝喜条达”。如果你的心里总是不痛快,或是发脾气,就会让肝气横逆,肝火旺盛,这些都会伤害到肝脏的健康,打破身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不乱吃药。

  要做到遵医嘱服药,避免联合用药。比如,包括中成药在内的不少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在不知不觉中摄入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就会大大超标。

  多吃养肝护肝的食物。

  大米。研究发现,大米含有全部7种氨基酸,1天吃两大碗就可以摄取能够维持肝功能的最低量。而小麦则缺少其中的两种必需氨基酸,因此以大米为主食会更有利于肝脏的健康。

  葡萄。专家认为,葡萄能益肝肾、生津液,对肝脏有一定的保养作用,建议大家生活中多吃一点葡萄来养肝。

  金银花。如果你属于肝火旺盛的人群,适当食用一点金银花去肝火。中医认为,金银花能清热解毒,可以帮助我们压住肝火,缓解肝脏压力。

  西红柿。西红柿里的维生素以及番茄红素能保养肝脏,建议肝功不正常者可常吃西红柿鸭蛋汤,有滋阴功效,可作为肝炎患者的日常膳食。

  绿豆。夏季人们肝火比较旺,绿豆汤可以有效降肝火,而且绿豆还有增强肝脏排毒功能的作用。

  枸杞。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就有枸杞滋补肝肾记载,可明目益精、保护肝脏、提高造血功能,特别是最擅长明目。

  乌梅。味酸,归肝,生津,是当之无愧的养肝食物,且曾被中医列入临床治疗方法,食用它,具有很好的“和肝气,养肝血”等功效。

  柑橘。富含vc,有助肝脏解毒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伤胃。

  草莓。对于肝火旺盛的人来说,草莓既能养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从中医角度讲,草莓性凉、偏酸甜,能养肝护肝,又因红色入心,可去心火。

  梨。能保护肝脏,帮助消化,也常作为肝炎和肝硬化的辅助治疗。

  学会身心放松。

  一旦感到精神压力,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就会增加,送往肝脏的血流量则会减少,影响肝脏的代谢能力。相反地,如果身心放松,那么副交感神经会占据优势,流入肝脏的血流量会上升。压力过大的可以尝试利用瑜伽、泡澡、芳香精油或喝药草茶等方法以舒缓减压。

  保持正常体重。

  肝脏内的脂肪会随着身体的脂肪一起减少。建议坚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均衡饮食。

  推荐两个养肝的小动作。

  闭目养神。

  眼睛与肝脏是相通的,肝脏主藏血,滋润明目,所以养肝,首先要养目。闭目养神能养阴去燥,特别是饭后闭目20分钟静坐,可护肝消食。

  当人们在吃完饭后(尤其是午饭,因为午饭吃得一般都比较多),身体内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内参与食物消化的活动。在一般情况下,饭后的10-30分钟内要保持静坐,之后再进行其他活动,才能很好的养肝护肝,避免肝病的恶化。

  平时如果眼睛干涩、发痒,容易打哈欠流泪,很有可能是肝脏作祟。要知道,眼睛干涩发痒,代表着肝脏精血不足,眼睛迎风则流泪。所以,当你用眼疲劳的时候,不妨闭着眼睛休息一会,这样可以达到养肝明目的作用。

  踮踮脚

  踮脚也是一种养肝小方法,每天踮脚10分钟,期间不间断,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氧供应,而且还能对你的腿有着很好的塑形效果。

  文章来源:健康养生

  2018年3月7日更新

 

 

 

 

艾灸出水泡,代表啥含义?真相惊人!

 

  近期,不少灸友艾灸过程中出现水泡,害怕、担心随之而来。

  艾灸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1、施灸过量

  可能是这次艾灸时间太长了,灸量过头了,这种情况应该减少施灸的次数或缩短单次的艾灸时间。

  2、排毒反应

  3、烫伤起泡

  艾灸可能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用艾条一只手直接熏足三里,另一只手玩手机。看到某条兴奋的消息,拿艾条的手一下子杵到了肉上。一声吱吱地烧肉声,起了个大水泡。不过,如果你是因为悬灸或者温和灸,艾条离着皮肤“十里之远”,也收获一两个水泡,这便不能叫着烫伤(因为火没有直接烫到皮肤)。

  怎么区分艾灸起水泡和烫伤起泡:已经起泡是不太好区分是烫伤还是灸花的。可以理解为初时没觉得烫,后来灸处起泡,你叫它灸花,烫得受不了还受而起泡了,或者火苗烧到了自己,你叫它烫伤泡。

  艾灸起水泡有可能是灸花

  中医专家指出,艾灸时皮肤出水泡,很多时候不是烫伤,而是灸花。

  艾灸过程中出水泡,说明你体内湿气较重。不过同样是出水泡,代表的湿气程度和湿气演变成其他病情的程度也不同。

 

  什么是灸花

  古人说的“灸花”也就是灸疮,即艾灸引起的局部损伤,灸疮的化脓状态叫(疮)“发”。在古代,古人是特别重视灸疮发与否的。如(清)《针灸易学》说:“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因此古代甚至用各种方法以促使灸疮发起,能治大病起沉疴。

  为什么会有灸花?

  灸花(疮)就是身体里的邪气自己在找出口,是将我们身体里的病邪排出体外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为起泡甚至流脓。用同样的火力艾灸的时候,有病灶的地方就会比其他的地方敏感,会感觉更热、更痛、更有刺激性。

  比如艾灸后背的时候,如果你有胃病,那么在胃腧穴的位置会比其他地方更痛,更容易起灸花,这就是在提示你这个地方或这条经络有疾病。在某种情况下,灸花则是判断是否把病治愈的一种标准,甚至有人一定要灸到流脓生疮才认为能排除病邪达到效果。

  灸花通常表现为局部起小水泡,或水泡里有少量脓液。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灸花和烫伤是不同的。灸花是由于体内湿气、寒气重,经络不通而造成的大的或小的水泡,邪气排出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

  艾灸出的水泡分别代表啥含义

 

  1.如果水泡是透明无色的,说明是寒湿。

 

  2.如果水泡是黄色的,说明有郁热的表现,

 

  3.如果水泡是血水样,说明体内湿毒很盛!

 

  4.艾灸的地方发痒,是该部位是有风邪的表现。

  艾灸祛百病解说:水泡出现后,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

 

  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直到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所以是件好事!

  水泡出现后也不会化脓,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药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是画蛇添足之举。此时应当相信你身体的自愈能力,所以不久,水泡破裂后会很快结痂,基本上不会出现化脓发炎。但是患者伤口如果接触了水、不干净的物质或在不洁的环境中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灸花应对怎么处理

  一些非专业的中医或西医专家多声称:灸出水泡就是烧烫伤,水泡破裂后会产生真茵性化脓,化脓后会出现斑痕。而这恰恰是对艾灸无知的表现。古人云“术有专攻”,咨询灸花要找专业的针灸科医生,不要咨询中医内科医生,更不要咨询西医,否则会误导疾病的治疗。

  如果灸疮化脓,医生会给你用抗生素来消炎等等。诸如此类做法是把刚刚开始排出来的病邪又逼退回到身体里。

  出了水泡怎么办?

  小的水泡自己可以吸收,大的水泡,可以马上挑破。挑破后不是上点消炎药,也不是不管它,而是在这里拔罐,使里面的病水(这是身体里的湿毒)尽量拔出。然后以络合碘消毒液消毒,以云南白药粉或“京万红”牌烫伤膏外敷,并以纱布包扎。

  若糖尿病人或气血亏虚,灸疮久不收口、溃烂,内服中药托毒生肌汤(生黄芪120克,甘草60克,生明乳香45克,生明没药45克,生白芍60克,天花粉90克,丹参45克。)10天,同时外用云南白药粉或“京万红”牌烫伤膏,半个月可治愈。

  (附注:不能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刺激性太强。部分地区没有络合碘消毒液销售,可在网上购买)

  在艾灸有化脓灸的情况,这时对饮食的要求也是很苛刻的,一定要清淡的饮食。如果在没有化脓之前还可以吃点发物,到化脓灸后,就要保持清淡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白开水。

  温馨提示:身体湿起重的人,平日可用艾叶加少许花椒煮水泡脚,可去湿。只需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不能大汗。

  艾灸祛百病声明:以上步骤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个人勿盲目尝试。

 

  注意:在灸的过程中,由于艾灸以后,身体里阳气足了,身体本身激发正邪开始交战,这个时候,不同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喉咙干,嗓子痒痒,发痘痘等等。我们重点要说说“灸疮”,一些病深的穴位,一定会起水泡,这是病去的好症状,可是很多人会很怕,其实大可不必惊慌,只要你不把它弄破,一定不会感到疼痛等状况,简单的在泡上贴个创可贴,别让裤子衣服的蹭破它,过几天自行消退。。它和西医里的破溃发炎是完全的两回事,所以不要惊慌哦……建议:如果有泡,尽量让它在皮肤上多存留2天,那样治疗效果才会强很多呢…… 

 

  再开始说说灸感,也就是在一些我们有病邪的位置,艾灸时我们都会感觉到针刺,奇痒,传感,蚂蚁爬样的感觉,这些都是艾灸的特点,它具有“找病”的功能,通常在一些经络堵塞不通的地方,会发疾病的位置出现这些症状的,所以艾灸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多体会一下,才会通晓有这些感觉是好的事情,找到它,坚持灸下去,慢慢会好起来!

 

  艾灸祛百病提醒您:施灸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文章来源:艾灸祛百病

  2017年10月7日更新

 

 

 

 

卜义长-《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第十集至第十二集

 

 

卜义长-《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

 

卜义长-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10

 

卜义长-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11

 

卜义长-经穴健康一点通:头部篇12

 

 

 

 

 

妙手能回春 | 特一级按摩师卜义长 教你一招治颈椎病

 

特一级按摩师、82岁的老中医卜义长现场解决观众的颈椎引起的头晕!

姜是老的辣!就一下!简单有效!

 文章来源:养生堂 康达天下

 

 

 

 

一招治肩周炎 | 国家特一级按摩师卜义长教给你

 

周总理等领导人的按摩师、老中医卜义长现场解决观众的肩周炎!就这么快!简单有效!你也能学会!

文章来源:养生堂 康达天下

 

 

 

 

康强国家特一级按摩师卜义长:耳鸣、牙痛

 

 

 

 

 

 

老和尚講:打通督脈,這不是神奇的傳說,不管你佛家,還是道家必須打通三關脈

 

打通督脈,這不是神奇的傳說!

不管你佛家,還是道家

必須打通三關脈

打通督脈

  在古代,無論是醫生、養生家、還是武術家,甚至普通百姓,都重視督脈保健。督脈,屬於奇經八脈之一,在古代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名詞。但隨着時代的變遷,督脈是什麼?

  督脈是什麼?

  脊柱來回答《黃帝內經》中,用來描述督脈的常用語言有“循脊”“貫脊”“夾脊”等,它直白地告訴我們,早期的督脈,就是脊柱,督脈與脊柱關係密切,就是一回事:脊柱即是督脈,督脈即是脊柱。所以,在《黃帝內經》中記載督脈疾病的時候,也是“脊強反折”,即是脊柱疼痛、活動不靈便。

  督脈是總督,督促人體精、氣、神的意思 ,從字的表面含義上看,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的含義;從循行路線上看,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這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

  督脈的功能

  督脈的功能可以概括為兩點:“陽脈之海”當然要調節陽經氣血。督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相交會,與各陽經都有聯繫,所以對全身陽經氣血起調節作用,反映腦髓和腎的功能。督脈行脊里,入絡腦,又絡腎,與腦、髓、腎關係密切,可反映腦、髓、腎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腎為先天之本,主髓通腦,主生殖,故脊強、厥冷及精冷不育等生殖系統疾患與督脈有關。

  《本草綱目》稱:“腦為元神之府。”經脈的神氣活動與腦有密切關係,所以督脈與人的神智、精神狀態密切相關。腦是人的高級中樞,脊髓是低級中樞,而督脈的路線與脊髓有重複的地方。

  治療頸肩腰腿痛,通督是關鍵?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以下的經歷:一覺醒來脖子疼痛不能動了,搬東西時突然腰部不敢動了;一次長時間乘車後出現腰臀部疼痛,等等。據統計,超過80%的人在一生中有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關節骨質增生症等病史,確實,頸肩腰腿痛是常發生於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之一。隨着人們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已可高達正常人群的一半多,而且其發病年齡也由中老年逐漸向青少年人群發展,呈低齡化趨勢發病。我還曾經接診過一位1歲半的“落枕”兒童。

  得了頸肩腰腿痛以後,有的人無所謂,繼續久坐久站,或者過勞、過逸,導致筋骨進一步受損;有的人過分恐慌,整日愁眉苦臉,坐卧不寧。這兩種態度都是不當的。,正確對待頸肩腰腿痛的認知觀是,首先要重視它,並請專業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確定問題所在,以及問題的性質、嚴重程度等,然後進行必要干預或者治療。

  臨床發現,患有頸肩腰腿痛的患者,往往與平時坐、站、卧等姿勢不正確有關係,或者存在久坐久站、不恰當用力等,甚至有一些患者是因為鍛煉時用力不當或者姿勢失當造成的,這些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脊柱不正。脊柱除了有支撐我們身體體重的作用外,還有傳導力和分解力的作用。

  不正確的姿勢,都可以導致某一部分肌肉、韌帶持續特別緊張,而另一部分肌肉、韌帶可能處於代償性興奮,一個持續持久的不正確姿勢,可以導致脊柱某些區段出現肌肉緊張、組織勞損,甚至出現“筋出槽”“椎體不穩定”“小關節紊亂”等病理狀態,出現脊柱的骨質、椎間盤、韌帶、肌肉發生病變,進而壓迫、牽引刺激脊髓、脊神經、血管等,從而出現頸肩腰腿疼痛,甚至其他複雜多樣的臨床癥狀。

  督脈異常的人體還會發生哪些疾病

  督脈氣血異常,人體主要發生的疾病是關於頭腦、五官、脊髓及四肢的,如頭風、頭痛、頭重、頸部發硬、頭暈耳鳴、眼花、嗜睡、癲癇、腰背僵痛,還包括手足震顫、抽搐、麻木及中風。所以神志不清時刺激督脈的穴位可以“回陽救逆”,使人蘇醒過來。督脈管理一身的陽氣,推督脈就能溫腎助陽。

  雖然督脈是總管人體一身陽氣的總督,匯聚了全身陽氣,而督脈自身又是最容易瘀阻的,因為督脈上有2大寒氣的進氣口:“大椎穴、命門穴”。因此打通督脈顯得非常重要。

  如何打通督脈呢?

  中醫艾灸把人體督脈上最容易瘀阻的地方分為:頸椎1-3節稱作“風寒關”,胸椎5-8節稱作“氣血關”,腰椎3-5節稱作“寒冷關”,經常艾灸這3個部位,對打通督脈,提振一身陽氣是非常有效的,所以,不管是你身體虛或者有婦科病,腎虛各類疾病,那麼你最好打通整個督脈,也就是整個脊柱。

  打通督脈三關或者整個督脈並不需要多少時間,一次只需要30分鐘。

  溫馨提示:肚臍也就是我們說的神闕穴,它是人體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養生大穴,同時也是一個寒氣的進氣口。也要重視,這樣對調動任沖二脈氣血,祛除寒濕效果非常好。也就是,你只需要60分鐘,可以打通任督二脈,讓氣血在身體里奔涌,遇到瘀阻點,破關而過,身體還會有什麼問題呢?!

  說明一下:在打通督脈通三關時,可以不用艾灸其它穴位了,以這個為主。如果你又有時間,而身體還有其它的疼痛點,那麼正好趁這個氣血活躍的好機會,接着艾灸其它疼痛點吧!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4月17日更新

 

 

 

 

 

用它泡脚,满头黑发,还能抗衰老!家家都有!

 

2018年4月18日更新

 

 

 

 

 

弯腰24次,只需不到5分钟,胜过漫步3小时

 

低头攀足频

【古诀】

低头攀足频,屈伸专致柔。

起伏固肾腰,返老还童求。

【古谱】

以两手向所伸两脚底作力扳之,头低如礼拜状12次,收足盘坐,收手握固。

1、两掌按于大腿近膝处,低头,上身前俯,缓缓向前压动,使两膝部韧带有酸胀感即可,练习12次。

2、两手向前伸,手指攀住两足掌,用力后扳,同时,倾身俯腰,使头缓缓向前伸俯,直至头抵贴住手背;继缓缓还原。反复做12次。

3、练完后,收腿盘膝而坐,两手握固于小腹(丹田)前。

要点:

1、一动一呼吸,动作和呼吸要巧妙结合。开始时可以自然呼吸,练至熟练后,上身前俯时可配合呼气,直立时吸气,整个动作配合呼吸缓慢柔和。

4、本势动作越慢越好,最好能体会到脊柱一节一节慢慢卷的感觉,一分钟6次为妙。质量比数量重要得多。

5、收功很重要,上体直立,气沉丹田,两手抱住小腹,静养片刻。

文章来源:朱家四公子

2018年4月19日更新

 

 

 

 

阳气充足百病不生,三个升阳方法要牢记!

 

  常常听人提到要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如何补足我们的阳气呢?

  何为气 ?

  《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是说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气就是树根,而身体是树干和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气长才会命久。老百姓把人死叫“断气”,指的就是人活一口气,人死则气散。

  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等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阳气释义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

  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阳气来源及消耗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六种损阳恶习

  01,早餐过饱;

  02,贪凉;

  03,熬夜;

  04,太晚剧烈运动;

  05,早上洗澡;

  06,心态差。

  现代人常常会出现浑身无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亚健康症状,甚至有的女性不到四十便提前进入更年期,这些疾病都是由于阳气消耗过度所致。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当阳气透支的时候,生命也就画上了句号。

  三种方法最养阳

  1最简单: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一条不可忽视的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千万别隔着玻璃晒太阳,那样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

  2最省钱:按四穴

  穴位按摩可以帮助激发体内阳气,增强体质,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特别适合老年人。

  01. 风池穴

  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临床用于治疗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颈项酸痛等症状。

  02.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脉要穴,临床用于治疗怕冷、尿频、小腹冷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03. 肾俞穴

  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眼花、耳鸣等症状。

  04. 劳宫穴

  劳宫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临床上用于治疗失眠、胸闷、心悸、手掌多汗等症状。

  3最舒服:泡泡脚

  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

  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文章来源:崆峒老李

2018年4月19日更新

 

 

 

 

 

七个开启人体阳气的“金钥匙”,经常拍一拍,阳气源源不断涌出来

 

  阳气,阳气升,百病无,阳气弱,则百病生,阳气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中医认为阳气是储藏在肾里的,肾是先天之本,是人藏精的地方。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进,阳气充分调节人才会健康长命,精神抖擞,它是开启人体阳气的“金钥匙”经常拍一拍,阳气源源不断涌出来。

  1、百会——诸阳之汇

  在人的头顶的中间最高处,有一个神奇的穴位,叫“百会穴”;百会,顾名思义是各个经络的汇总之地。百会穴与大脑相连,对于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有着战略性的地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联系脑部: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

  2、中府——肺阳

  两手手指交叉,掌心向内,直臂上举至头顶;屈肘将手放在脑后,接着两手打开、手臂肌肉用力往下推。这个动作的窍门在于以肩关节为轴活动,尽量达到身体能达到的最大幅度。每天重复做几次,有助于增加肩关节柔韧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治肩周炎和胸腔炎。 拍打中府穴对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有明显效果,每天坚持自己拍打20分钟。

  3、神门——心中之阳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之一,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归属手少阴心经,有帮助入眠,调节自律神经,补益心气,安定心神等作用。

  4、中脘——脾胃之阳

  能强壮脾脏功能、促进脾脏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促进脏腑对气血的化生并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状态,如改善食欲、提高食量、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增肥或减肥。亦可用于防治贫血、肌肉萎缩、胃胀、胃痛、胃溃疡等各种胃病。

  5、足三里

  我国民间有“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高血压、虚弱、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等疾病。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下3寸,小腿胫骨前缘外侧l寸处。拍打足三里,刺激该穴位,除了起到与针灸相同的效果外,还能提高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6、涌泉

  拍打涌泉可以扶正去邪。纠正气血逆乱,防治因练其它功法不当所导致的各种偏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外感六淫」致病的机会。加强内、外气的沟通,补贴人体能量。

  7、至阳

  人的背部阳气不足时,常有背部凉风感,肌肉僵硬等症状。刺激至阳穴可增强背部阳气。至阳穴位于背部中央,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刺激至阳穴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的功效。直接拍打后背至阳穴,不仅可以提升阳气,还可以疏通督脉、膀胱经等。

文章来源:刘颖医师

2018年4月23日更新

 

 

 

 


  大醫之道
  林家樂的醫學
  陈公公道: 個人覺得林醫師的醫術恐怕真的要失傳了,不修道家或者佛理,難以撇除人性 的偏執,因而更難心悟醫道。沒有心悟,能學會的恐怕也是皮毛而已。要清虛才能脫換,要脫換才能清虛。這種首尾相續醫理。以現在人人談科學講邏輯的思維下,怎麼會明白呢!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