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林家樂.com > 林家樂的醫學 > 这些年我们误解了中医!
選擇以下各標題瀏覽
懂生命才懂医治;懂医治也才懂生命!
林家乐的医学
林家樂的医治病例
人类忽略的根本病因:异性=黄金
这些年我们误解了中医!
中医站在宇宙看人体!
疾病背后所隐藏的心理模式
科学家发现:意念对健康的影响,大到不可思议
珍贵的中医常识: 麻、木、酸……
肽,这种物质?
医海拾贝
 

这些年我们误解了中医!

 

中医的命是什么?是疗效啊!

 

流着泪看完下面这个视频,

小药童感慨万千。

请大家都认真看一看,

听一听这让人心碎的中医之声▼

中医的命是什么?

中医真正的命是疗效啊!

但有很多疗效好的中医技艺,

因为没有传人,要失传了,多可惜啊!

曾有人断言:

如果中医不能薪火相传,

随着老一代中医纷纷故去,

中国将只能成为

教科书上的“中医故乡”,

甚至连中医人才也要

从日本、韩国引进。

倘真如此,我们将愧对祖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代的扁鹊华佗早已远逝,

下一代的扁鹊华佗又在哪里?

思古观今,

谁又能不为中医的命运

忧心忡忡呢?

文章来源:诵明书院

2019年3月20日更新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中国有句古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这两句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而好的医生没有很大的名声。”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有两个哥哥,三兄弟都精通医术。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是最好的呢?”

  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但是你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啊。”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会去做这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善弈者通盘无妙手”。那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 “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最后,我希望能和你一起,汲取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无论外界环境优劣、不管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天进步一点,到来年这个时候再回头来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得慢,但我绝不退后。

 

 

 

 

震惊全球:樊代明院士讲出医学真相,医学里含有科学,但科学只是医学的一部分!

 

  他是著名西医,人称“中国消化病学第一人”,多项成果震动全球医学界。站在西医学前沿的他多次“力挺”中医,却因此招致非议甚至言语攻击。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迄今在国外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引用率在国内首屈一指。但他痛感医学离科学越来越近,却离“病人”越来越远。

  他是副部级领导干部,也是一名将军。平日工作极为繁重,但凡有点滴时间,无论在出差路上还是办公室,便提笔写下所思所得,日积月累竟年年著述不断,不敢自称“字字珠玑”但必“字字原创”。

  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在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他荣获了今年医学界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

  ……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樊代明。北京深冬的一个下午,樊代明在中国工程院办公室,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

  他为什么力挺中医?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路在何方?中医如何为医学发展贡献力量……樊代明回答明快犀利,富有感染力。一问一答中,一下午时间不知不觉流走,全程竟无任何外来打扰。

  中医比肩现代医学且不可替代!

  《经济参考报》:您是著名西医,对中医理解的深度,在当今主流医学界并不多见,而您对中医的支持,更为人所共知。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分级诊疗论坛上,我们注意到,您发言开头就是大力发展中医药、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您为何如此力挺中医?

  樊代明:其实,中医不用“挺”,它自己“挺”了几千年,需要我们好好去学。学中医不是否定西医;就像说西医好,一定不要随便说中医不好。对此,

  我有四句话:一是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药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强调和尊重;二是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与现代医学(西医药学)比肩的第二大医学体系;三是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示其不可替代性;四是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

  《经济参考报》:如何理解这四句话?

  樊代明:先看第一句话。习近平主席对中医药有着高度概括与精辟评价——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中医药前所未有的评价!而屠呦呦研究员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是当今国际主流医学界对中医药学价值的认可,这种认可程度前所未有!

  第二句话。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各种医学不断产生又不断消亡,唯有中医药学有完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体系,历经风雨不倒,不断发展完善,为中华民族繁衍壮大做出巨大贡献。

  即使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当下,中医药依然以其显著疗效和独特魅力,在越来越多国家掀起了经久不息的“中医热”。

  甚至在有的领域,中医药学远远走在了现代医学的前面。比如,对于顽固性腹泻,西医一直没有什么有效手段,直到近几年在国外兴起的用肠菌移植治疗法,才明显提升了疗效。而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医学典籍如《肘后方》《黄帝内经》,甚至更早时期,即有记载“口服胎粪”等类似疗法。

  再如,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力中午12点最强,夜里12点最弱。我年轻时当住院医生值夜班时就发现,半夜去世的病人最多。这不就是国际上已经认可的我们中医的“子午流注”么?

  再看第三句话,临床中这方面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西医急腹症手术能解决急症救人性命,但术后肠胀气有时很难解决,严重影响手术效果。针灸就能搞定!当年尼克松访华,有一位美国记者来华打前站,不巧突发阑尾炎,在协和医院做了手术。手术本身很成功,但术后肠胀气解决不了,后来是针灸给解决的。这位记者回国后写了篇报道反响很大,直接推动了针灸进入美国等很多西方国家。

  第四句话,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医学研究越来越纠结于微观,离整体越来越远。现代医学需要向中医药学学习,来帮助自己“纠偏”。在此基础上,两者整合可以形成一个从整体出发、重点关注“人”的、真正有效保证人类健康的新的医学体系。

  我们西医不能也不应该看不起中医!至于有些既不太懂科学、又不太懂医学的议论,不要太在意。有人说真理越辩越明,我看还要以实践说话、疗效说话!

  诺贝尔医学奖只颁给微观研究者?有问题!

  《经济参考报》:为什么说现代医学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

  樊代明:举个例子吧。来了个得了肝癌的病人,但在医生心中,总想着这是一个人肝上长了癌,把重点放在肝这个器官上,特别是肝长的肿瘤上。“癌症病人”本来是“得了癌症的人”,现在却成了“人得了个癌”。

  于是乎,切除肿瘤,切除长了肿瘤的器官,甚至连周边没有病变的组织和淋巴都切除了,结果肿瘤切了,病人却死亡了,其实不治可能他还活着。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

  这就是现代医学“出偏”表象之一——“患者成了器官”。由于分科太细,医生们各自注重“自管”的器官,各自注重“自管”的病变,最后各自都把“自管”的器官或“自管”器官上“自管”的病变治好了,病人却死了。

  你看,每一个医生都在做正确的事,但局部正确造成了整体不正确的结果。

  此外,还有“疾病成了症状”、“临床成了检验”、“医生成了药师”、“心理与躯体相分离”、“重治疗轻预防”等等。

  从17世纪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医学从宏观向微观迅猛发展,很快将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基础医学先把人分成多少个系统、器官、组织乃至细胞、亚细胞、分子(蛋白、DNA、RNA)……

  临床医学先分成内科、外科、专科,再细分成消化、血液、心脏、骨科、普外、泌外等三级学科。

  现在继续细分成“四级”,骨科再分为脊柱、关节、四肢等科;消化内科再分为胃肠、肝病、肛肠、胰病……“四级”学科还在继续再分成协作组,最多达十几个。

  更有甚者,有人似乎认为还不够,国外还提出“精准”外科,不知要精到哪种组织、哪个细胞、哪个基因。

  现代医学发展到现在,以不懈的一分为二为特征,似有不把人整体搞个四分五裂、身首异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脾胃分家决不罢休。过于强调“分”,现代医学弊端甚至恶果日益凸显。

  《经济参考报》:如何看待医学与科学的关系?医学不是科学吗?

  樊代明:我从未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对任何人说过,医学不是科学!这应该以文字为据!我是说,医学不只是科学,二者之间不能画等号。医学里含有科学,但科学不是医学的全部,只是医学的一部分。

  科学是研究“死”的物,且方式是抽象地研究两个静止的物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可重复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医学研究的是目前人类最难解释的生命现象,不仅重视事物高度的普遍性,更重视人体结构、功能及疾病的异质性或称独特性。科学研究再复杂,最终的定律是“物质不灭”,而医学除了物质不灭外,更要回答为何“生死有期”。

  医学中绝不只是单一的科学,还有很多其他和科学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部分,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心理学、环境学等等。一切与人、与人体有关的方法,医学都要拿过来用。

  都说樊教授医术好,别人治不好他能治好,别人治一般他效果显著。我靠的只是科学么?当然有科学,但有的时候,甚至很多时候不只是靠科学。每次去查病房,我第一个进门,会和病人先聊几句。你们村在哪?今年种什么?收成怎么样……离开时我最后走,轻轻带上门,和病人微笑告别。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病人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关怀、暖意、信心!因为他对你有了信任。再加上合理治疗,效果能不更好么?这里面涉及的不只是科学,至少还有心理学、语言学等。因此,在医疗过程中,科学占多少成分,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人来定。

  《经济参考报》:您说的现代医学离人越来越远,这个我明白了。但有人问,科技不断向微观领域深入,对医学没有帮助么?

  樊代明: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向微观领域的深入,对医学技术发展有帮助。我至今已发表了SCI论文600篇,不懂这个道理吗?但是,向微观的探索与深入,只有和宏观、整体相联系,对医学发展、对生命健康才真正有意义,这是我当医生40多年得出的体会。

  长期以来,还原论的机械生命观,深刻影响着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还原成物理化学反应,生命现象不复杂,只是认识层次的问题。

  其实远非如此。把一个玻璃杯子摔碎很容易,但把他复原就很难,更何况极其复杂的生命体!

  生命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只有在一定层次上才会出现。生命的特征不是各部分、各层次的简单相加,整体特性也不能简单还原。生命是以整体结构的存在而存在,更以整体功能的密切配合而存在,这就是医学与科学的区别。把一个生命系统剖分成各个部分,不过是一个死物,或是一个失去了生命的物体。

  近五十年来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几乎全部颁给了从事微观研究的学者。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这种导向,使科学发展走向“出偏”。人体解剖成器官,器官在显微镜下细化,分子刀再把细胞分成分子,再进一步细化……就这样,很多医学研究游离于分子之间不能自拔!沉迷在微观世界孤芳自赏!

  创造了大量与治病无关的论文!与此同时,医学人文体无完肤,基础与临床隔河相望;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本来恩人般的医患关系现在成了仇人相见;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生成了截然分开的队伍,两者的追求目标和追求结果完全不同……

  这种令人难以承受的现实,难道是医学发源的初衷和目的么?因此,简单地用科学的规律来衡量、要求医学,是不对的!医学就是科学,或医学只是科学这一观点,是片面的、武断的,是我不能同意的!

  整合要突破定式。看不到经络,经络就不存在?

  《经济参考报》:您前面提到,中医药学是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如何理解“整合医学时代”?

  樊代明:人类医学发展的第一个时代,是农业革命催生的经验医学时代或称传统医学时代。在这一漫长时期,先后出现过100种以上的医学体系,都是有理的、有效的、有用的。

  但可惜的是,除中医药学一枝独秀、大放异彩外,其他绝大多数现在都已落伍,甚至销声匿迹。其原因有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武力掠夺、血腥镇压、神学崛起、宗教惑行等,当然还有自己不争气。

  第二个时代是工业革命催生的生物医学或称科学医学时代。西医学开始并不强盛,自从将科学作为发展的方法学逐渐引入并形成现代医学后,带来了长足进步,但也逐步走上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近亲繁殖、孤芳自赏的道路。

  目前,现代医学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发展问题。如:人类4000多种常见病,90%以上无药可治,感冒能治好吗?不治也好;7000多种罕见病,99%以上无药可治;恶性肿瘤已占人类1/4死因,很大一部分治了不如不治。

  尽管一个又一个医学模式不断登场,循证医学不够来转化医学,转化医学不够再来精准医学……但都未解决问题,因为它们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在局部或末端发力。

  因此,我们不能只用科学或生物学的方法,还必须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全面系统认识人和人体,必须走向第三个时代——整合医学时代。

  我们所倡导的整合医学是整体整合医学,和国外所谓的整合医学不一样。我们倡导的整合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从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出发,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并将人放在更大的整体中考察,将医学研究发现的数据和证据还原成事实,将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知识转化成经验,将临床探索中发现的技术和艺术聚合成医术,在事实、经验和艺术层面来回实践,从而形成整合医学。正如我前面所说,唯一能与现代医学比肩的中医药学,应当是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

  《经济参考报》:有观点认为,中医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始终是个难题,应该是“中西医配合”。如何理解配合、结合、整合?

  樊代明:所谓配合,分了主次,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中医如果只知一味配合西医,就会丢掉老祖宗的理论和做法,丢掉长处和优势,没有出路。

  结合就是不分主次,就像夫妻结婚,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设想很好,但在实际中远非如此。这夫妻两人,经常磕磕绊绊不说,还时不时吵得鸡飞狗跳,极端时甚至大打出手,恨不得灭了对方,当然主要是西医药灭了中医。

  还想生个孩子?门儿都没有。为什么?个性不合,思路差异很大,就是你提到的两个不同的体系。

  那怎么办?就需要中西医整合,不仅不分主次,不分你我,和和美美过日子,还要生出一个比爸妈都强的优秀子女——整合医学,一家人一起对付各自都搞不定的疾病。

  但这种整合,必须有个前提,就是要你情我愿、甜甜蜜蜜谈恋爱,不能强行拉郎配,谈恋爱期间多发现对方优点、多向对方学习,只有这样最后才能高高兴兴结婚生子。

  当然,我们所说的整合医学,不只限于中西医整合,要整合一切有关人的知识,由此形成新的医学知识体系。

  最近几年,不断有中医药大学设立整合医学系、整合医学学院,为更多有志于中西医整合的中医人才、西医人才,提供了平台。如果越来越多人这样做,何愁走不出现代医学发展的困境?

  《经济参考报》:在具体实践中,中西医两种体系怎么整合到一起?

  樊代明:中西医有共通性,最根本一点就是,它们都服务于人类的健康、生存、繁衍和发展,这是整合的起点。而在这一总目标下,中西医在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性,则更为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殊途同归嘛。

  比如,西医和中医一样,也非常强调经验和跟师学习,因为医家所需的经验,从书本上看不到学不来,这是医学家和科学家之间显著的区别;再如,西医也高度重视生理和心理相互关系对健康的影响,这与中医调身调心并重高度一致,只是现在西医越来越“科学化”了……

  在整合过程中,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比如,西医用“科学”的手段研究经络,就要找到经络这个“实体”的解剖学依据。但无论通过大体、显微的甚至电子显微的手段,就是找不到,于是有人说针灸是骗人的。但在临床上,针灸有效性又确切无疑。

  我提出,经络确实存在,看不到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用的方法不行。或者经络这种通道是暂时的、瞬间的,受到刺激立即形成,刺激结束立即还原,不是恒定的。不恒定就看不到,看不到就等于没有吗?宇宙中暗物质占90%以上,暗物质看不见就等于没有吗?就像没发明显微镜时看不到细胞,但能说没有细胞么?

  我们平时走路都是横平竖直顺着路走,但一旦遇到火灾,肯定是哪个地方没有火或火比较小,就往哪边走。火灾时走的“路”,就是应急的路嘛,肯定和平时不一样。火灾过后,我们还走原来的路。

  《经济参考报》:相信伴随着整合医学时代的到来,中医药学将迎来更灿烂的前景,而整合医学也将因为中医药学的加入而更好发展。回归现实,相较于西医的主流强势地位,中医的生存发展仍是当务之急,您对此有何建议?

  樊代明:这个问题,细说起来又是一篇大文章。我简单谈几点思考。

  首先,中医要挑西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情去做,这是弱者证明自己、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先不说99%的罕见病西医无计可施,就是最常见的感冒,西医也没有办法,基本都是靠人体自身抵抗力自愈的。中医没有必要在西医很强的领域去证明自己,因为你做得好也说明不了什么。

  当然,中医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事情,西医也可以去做。中医、西医都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事情,两个加在一起去做。

  其次,中医一定要紧紧抓住自己的整体观,这是和西医相比最大的优势;同时,在局部、微观层面发现的东西,一定要和整体、宏观相联系,决不能走现代医学陷入局部、微观而无法自拔的老路。

  再次,中医一定要以疗效为标准,而不能只以某一个或几个“科学”的指标为评价依据。

  ……

  采访结束时,已近七点。在北京沉沉夜霾之中,路灯灯光昏黄不堪,但回家的二环路依稀可见……

   人物简介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消化病学专家,重庆人。

  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消化学会副主席,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校长、中华消化学会主任委员、2013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

  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并致力于医学发展宏观战略研究。先后承担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项目、863项目、攻关项目、重大新药创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等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获法国国家医学院塞维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奖励。在国际杂志发表SCI论文超过600篇,论文引用次数逾2万次,发表论文数和被引用率名列该专业国内国际前茅。

  樊代明:痛感医学离科学越来越近,却离“病人”越来越远。为什么?

  因为,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注重物质的研究与应用。而现代科学并不知道物质世界是怎么来的?所以,现代科学一直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现代医学(西医)也就会离“病人”越来越远。

  西医用“科学”的手段研究经络,就要找到经络这个“实体”的解剖学依据。但无论通过大体、显微的甚至电子显微的手段,就是找不到,于是有人说针灸是骗人的。但在临床上,针灸有效性又确切无疑。

  对于经络系统,道家、释家都有明确的认知。而且早在2000多年前,古先贤就给出了认知经络与生命的方法,就是“悟道”!但今人不会用、也不去用古先贤给后代子孙开示的正确方法,却要用不科学的“科学方法”去认知经络与生命,这就是怪圈。

  生命、宇宙本身是一套系统,道家称混成,释家称一合相。须知,世间万象(相与用)是内在信息(体、性)的表现与作用。中医对生命的认知,更接近内在信息(体、性)系统。佛法对生命与宇宙有着明确清晰的认知。

  中国的医学:头是苏联的,身子是欧美的,两只脚是中医的!

  医学有三个层次:真、善、美!

  真——求真务实,用什么药治什么病,什么科学治什么病,这是最简单的;

  善——医生对病人的呵护,病人对医生的尊重;

  美——要把医术当成艺术来享受。

  有一个哈佛大学回来的博士,让他去会诊,结果他说他在国外学的一个分子结构,这个病人居然没有!

  西医治不好,就找中医,中医治不好就说中医不行。有个病人去看中医,诊断为胰腺癌晚期。我说,中医连胰腺的概念都没有,怎么有胰腺癌?

  我20多岁的时候,100个感冒的病人我全都能治好,其实我不治它也能自己好!现在是别人治不好叫我来治,我也治不好,什么是院士,就是一个越来越治不好病的人!就是院士!

  能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是好医生,剩下的都是跟着吃饭的!

  我们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以偏概全。我们现在医生都用指南给你看病,所以你要特别的小心。

  指南是什么,指南是老医生总结的,只能覆盖80%,还有20%覆盖不到。还有我们现在中国的指南4%是中国人的材料,96%是从外国人抄的,洋人吃羊肉、喝洋酒能和我们一样吗?现在指南都到8版了,我说7版就可以了,他说7版有错,6版有错,5版有错,1版全是错,那你总拿个有错的指南看病能行吗?

  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最后病人死了,癌细胞还活着!

  现在治疗癌症都是以杀死癌细胞为目的的,怎么杀: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都是以杀癌细胞为主的。最后癌细胞活着,病人死了!我们都希望癌细胞死了,人活着!

  不抓主要症状,头疼医头,脚疼医脚,20 多个学科医生都说跟自己的科室无关,所以都走了,我只能叫那个病人起来,为啥?都说你没得病,你躺在这里干啥?

  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

  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个医生和病人的错误,医生说:有病就要治;病人说:病都是治好的。这是错滴!人的疾病,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治也不好。比如最常见的感冒,感冒是我们治好的吗?所有的感冒不治也好。人类7000种罕见病,到现在是没药可治的,只能终止妊娠。比如肿瘤占了人类1/4的死因,很多治了不如不治。

  医学只有几千年,人类已有几百万年,那以前人没有医学是怎么过来的?动物有医生吗?只有宠物才有医生。你看到过一个背着药箱的老虎到处跑吗?

  有种能力叫自愈力,但是有医学之后,人体的自愈力大幅下降,一个小小的伤口都要化脓啊,都要用抗生素啊,总有一天人类无药可治。人总是要死的,人是老死的,有的是病入膏肓,但是我们还要治。老百姓一辈子存了那么点钱,都在最后半年被花光了。

  我生下来就是高血糖,可我就是不降糖!

  数据高低能说明一个病吗?比如我小时候的血糖从来就是 7mmol/L,他们说6mmol/L 以上就是高血糖,我就不降。因为我当兵的时候就是7mmol/L,妈妈给的嘛,那时候幸好不查血糖,不然人民解放军丢了一个上将,我一直都是这么高,其他都正常,我就不降,现在大家都高了,说 7mmol/L 正常,我终于也回到了正常。

  针灸找不到经络就是没理吗?万一这个经络是电子流、离子流怎么看?如果这个经络是活着有,死了就没了,怎么看?如果这个经络瞬间形成,一旦完成就消失了,怎么看?这三条理论总有一条是正确的,说不定三条都正确。

  数据复数据,数据何其多。哪个更真实,谁也不好说!

  现在,地球变化太快,还有很多医学问题,我们找不到原因。比如,全世界约1/5育龄妇女该生生不出来,你一查,输卵管是通的,一切都正常,爱人还经常在家,但她就是生不出来。什么原因,不知道。

  我们现在经常吃「洋鸡蛋」,「洋鸡蛋」与「土鸡蛋」相比,个儿比较大,蛋黄比较大,有的还双黄,蛋黄大,蛋清就少。

  你知道肿瘤细胞什么特点吗?个儿比较大,细胞核比较大,胞浆比例失调。你说洋鸡容易吗?它冒着风险,为大家下出一个又一个癌细胞,你吃,还是不吃呢?

  一个人有成千上万的细胞,一个细胞有成千上万的分子,每一个时间都在发生着动态的变化,如此构成的数据,究竟有多少?于是我做了一首诗:数据复数据,数据何其多。哪个更真实,谁也不好说!

文章来源:159运营中心

2019年5月7日更新

 

 

 

 

 

真正的高手,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1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高手的战略,在于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发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

  截止到1911年12月,没有哪个地球人到达过南极点,所以这是一百年前所有最伟大的探险者、所有最有探险精神及梦想的人最想做到的事情。

  最后是两个竞争团队打算完成这项创举,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另一个是英国的斯科特团队,他们都想率先完成这个从来没有人完成过的事情,到达南极点。

  他们出发时间是差不多的。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竞争都非常激烈,当有一个大的机会的时候,没有可能只有你看到了,基本是差不多时候有一帮人看到了,这跟其他无数场合的竞争都很像。所以这两支团队差不多都是1911年10月在南极圈的外围做好了准备,准备进行最后的冲刺。

  结果是这样的,阿蒙森团队在两个多月后,也就是1911年12月15日,率先到达了南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而斯科特团队虽然出发时间差不多,可是他们晚到了很多,他们晚到了一个多月,这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成功跟失败的区别,阿蒙森团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团队会永载史册,获得一切的荣誉,而斯科特团队他们虽然经历了一样的艰难险阻,但是晚了一个多月,没有人会记住第二名,大家只知道第一名。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这么简单,你不光要到南极点,你还要活着回去。阿蒙森团队率先到达南极点之后,他们又顺利地返回了原来的基地。

  而斯科特团队晚到了,他们没有获得荣誉。而且更糟糕的是,他们因为晚了,回去的路上天气非常差。他们在回去的路上不断地有人掉队,最后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生还。斯科特团队不但没有完成首先到达南极点的目标,而且全军覆没,这已经是生与死的区别了。

  那么是什么造成这么重大的区别,不光是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且是生与死的区别呢?对这个事情进行研究,可能对我们做事会有些帮助和启发。

  首先,去南极探险,不光是需要人,还需要物资,事后有人总结分析两个队的策略和两个队的准备,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区别。阿蒙森团队物资准备非常非常充分,他们是三吨的物资。而斯科特团队准备的东西少,他们只有一吨的物资。

  一吨的物资够吗?如果你在过程中不犯任何错,完全不犯任何错的话,刚好够。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理论上可行,但现实中碰到很大的压力、碰到很大的未知困难,你不可避免地会动作走形,会犯很多错。所以,当你的计划定得太紧的时候,其实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而阿蒙森团队做得非常好,他们准备了三吨的物资,这些物资有极大的富余量。他们充分预知到环境的困难,做好充足的准备,给自己留下了犯错的空间。

  事实上,他们碰到的环境是差不多的,最后两个团队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个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阿蒙森团队的成功经验,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不管天气好坏,坚持每天前进大概30公里。 在一个极限环境里面,你要做到最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做到可持续的最好。

  相反,斯科特团队从他们的日志来看,是一个比较随心所欲的团队,天气很好就走得非常猛,可能四五十公里甚至六十公里。但天气不好的时候,他们就睡在帐篷里,吃点东西,诅咒恶劣的天气,诅咒运气不好,希望尽快天转晴,尽快能够前进。

  事后总结,这两种做法很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区别。不管环境好坏,不管容易与否,坚持每天前进三十公里。不管是到达南极点还是从南极点顺利返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阿蒙森团队于1912年1月25日全部返回营地。这个日子和他3年前计划的归程一天不差,是巧合也是奇迹。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他的回答是: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

  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这个故事还有一些细节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斯科特团队用的是矮种马来拉雪橇,而阿蒙森团队用的是爱斯基摩犬。阿蒙森团队足足准备了97条爱斯基摩犬,阿蒙森认为只有爱斯基摩犬才是南极冰天雪地中的最佳选择。

  相比而言,马更强壮,开始的时候走得更快,但马不够耐寒,走到半路都冻死了,最后只能靠人力来拉雪橇;爱斯基摩犬虽然走得慢,但能在很冷的条件下生存,从而保证了行进速度。

  第二,阿蒙森为了极地探险,他曾经和爱斯基摩人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就为了跟他们学习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生活、求生等。

  第三,阿蒙森的计划非常周详,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他使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在每天启程前早餐时,便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这样午餐可以在任何时间吃,既节约燃料,又省时间。而由于需要扎营生火,斯科特团队吃顿午餐要多花1个小时。

  阿蒙森的队员时常坐在雪橇上,一边欣赏极地的奇异风光,一边嚼着暖瓶里的热饭,而且还有休假:星期天哪怕再适于行路,阿蒙森也不改变习惯。

  2

  通盘无妙手

  “通盘无妙手”是一个下棋的术语,原话叫做“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也就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是这样呢?

  1、下棋的“通盘无妙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他。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 “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的高手。

  李昌镐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手法,就是从不追求“妙手”,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胜率,俗称“半目胜”。

  通常,一局棋下来,总共也就200-300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稳操胜券。也就是说,只要每一步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足够赢了。

  李昌镐曾对记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也没想过要一举击溃对手。”

  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居然只追求51%的胜率,让很多记者和业内人士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恰恰是高手的战略,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很酷,赢得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正如守卫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终归要有深沟、高垒的防护。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真正的高手是不太会去做这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事情,因为他们懂得“善弈者通盘无妙手”。那些看起来很风光的事情,其实风险很大,失误率高,一次失误后果就很严重。

  巴菲特的合作伙伴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儿,那我一辈子不去那里就好了。这类人他们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提前防范危险,消除隐患,把威胁化解于无形。

  2、台球的“通盘无妙手”

  如果你打过或看过斯诺克台球比赛应该知道,它是这样的一项运动:台子上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的分数,两个人按照规则轮流击球。而且只要球进了,就可以一直打,直到自己打丢了一颗球,就换对方上场击球。最后看谁得的分数多。

  所以,斯诺克台球比赛非常重要的就是保持自己击球的连续性。在打球的时候,球手一定要对整盘球的形势有整体的分析和规划,并且每一杆击球都要为下一杆做好铺垫,这样才能打得比较顺,否则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于是纵观斯诺克的历史,有两类球手是非常顶尖,经常拿下大赛冠军的:

  第一类是球手天赋极佳,击球特别准,即使对别人来说难度很高的球他也能打进。虽然整体控制局势的能力稍差,可能在局面上给自己“挖坑”,但由于自己总能超水平发挥,打得别人没办法,所以也能夺得冠军。

  而另一类球手是,对局面的掌控非常完美,每一杆每一次计算都非常到位,给后面留了很多的余地和铺垫。看这种人打球你会发现他很少有那种难度很大,非常精彩的击球,但他经常不知不觉、波澜不惊地就赢下了比赛。这样的球手也能获得大赛的冠军。

  不过,这两类顶尖选手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后一类球手职业生涯的长度往往比前一类要长得多。而前一种天赋型的选手,往往会在巅峰期的几年里非常耀眼,但下滑也会很快,过了一阵就会淡出公众的视野了。

  3、守门员的“通盘无妙手”

  大家都知道,在足球场上,守门员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外行看守门员的水平,往往会在意那些特别精彩的扑救,比如飞身一跃把一脚势大力沉的射门扑出去,这确实非常精彩;但是懂业务的人评价一个守门员,其实是看他是否能把问题化于无形。

  比如历史上一些伟大的足球守门员,其实都是后防线的指挥家。他会观察对手的进攻路线和模式,然后帮助整条后卫线做好整体规划,把很多问题消解在无形中。

  所以,你在场上不会看到他们经常有超水平发挥的精彩扑救,主要是因为他们早就杜绝了隐患,把对方有威胁的射门化解在了无形中。这才是一个足球守门员的高境界。

  4、医者的“通盘无妙手”

  中国有句古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 这两句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而好的医生没有很大的名声。”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的名医,他有两个哥哥,三兄弟都精通医术。

  魏文王曾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的医术是最好的呢?”

  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但是你的名气却是最大的啊。”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3

  结硬寨,打呆仗

  清朝末年,太平军战斗力极强,大清国20万八旗兵和60万绿营兵在其面前都不堪一击,可最终却毁在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手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曾国藩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文人生涯,从 6 岁读书到 27 岁中进士,一直做到大学士,是当时的学术领袖;

  第二阶段是军人生涯,太平天国运动中,自己组建湘军,缠斗 13 年,愣是把悬崖边上的大清王朝拉了回来续了命;

  第三阶段是引入西方科学文化。他组织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引入第一批西方书籍,送出去第一批留美学生。

  前后两阶段都是文人的事,但一介书生怎么战胜当时战斗力爆裂的太平军呢,这是个有趣的战略研究。

  不了解情况的一定以为曾国藩是一个熟读兵法、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实恰恰相反。在他带领湘军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懂什么用兵之道。之所以能赢,其实就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从来不与敌军硬碰硬地短兵相接,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动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城外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军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总想跟湘军野战,而湘军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军再能打,碰到这种路数,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时间,湘军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克之。

  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湘军每打一个城市,都不是用一天两天,而是用一年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挖壕沟。当时的湘军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施工队,被湘军攻打过的城市,如安庆、九江等,城外的地貌都被当年所挖的壕沟改变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 13 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 3000 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结硬寨,打呆仗。

  《孙子兵法》中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所谓 “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美团王兴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多数人对战争的理解是错的,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

  无论是战争、商业还是个人层面,道理都一样,要想走出困境或者取得胜利,靠的都是耐心,而不是某个突发性的、奇迹般的胜利。

  很多时候,你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等时机来临时,一切都会有所改变,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4

  结语

  最后,我希望能和你一起,记住这些精彩的故事,汲取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无论外界环境优劣、不管运气好坏,都不怨天尤人,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每天进步一点,到来年这个时候再回头来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出了很远的距离。

  林肯有句话说得好:我走得慢,但我绝不退后。

  文章来源:文|奇点不奇,原载于奇点不奇(ID:zenglin776)

  2019年2月18日更新

 

 

 

 

 

老和尚講:李時珍說: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李時珍說:欲為醫者,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李時珍說:欲為醫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後可以語人之疾病。不然,則如無目夜遊,無足登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這不是一般精通術數的人才擁有的能力嘛,咋和中醫治病還有牽連呢?我還聽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是《黃帝內經》對學中醫的人的基本要求,這是真的嗎?

  有人說中醫師會看“風水”,這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風水學”的本源就是人類在與自然作鬥爭中不斷探索的經驗總結。不妨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風水”。中國“風水學”的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它與中醫學的聯系,中醫也講究陰陽五行,天人合一

  本是同根之物,自有其相通之處。它們同樣告訴我們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道理,而且還指導我們能動地適應自然界的變化,所以,古人說“醫者易也”。遺憾的是,現在“科學”的喧囂似乎讓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把“風水”與迷信等同起來,而不願傾聽這份自然之聲了。現在許多中醫師雖然也在大講陰陽五行、天地人和,卻已然是虛有其表了,甚至連五運六氣也知之甚少了。

  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人和自然是相適應的,這就叫“身心合一,天人合一,所以,《黃帝內經》對學中醫的人有個基本要求,就是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事”。

  醫生服務的對象是人,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生活在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的人。人身最寶貴的是“精、氣、神”。“神”是生命,“精”是人體形成的原始物質,有精才能生神,所以把生命活動能力叫做精神。大家想想,面對一個患者,其家人和朋友最關心的是什麽?

  當然是他今天的精神好不好,如果精神不錯,說明身體狀況比較好。而“氣”是生命的動力,有氣才能有色,我們通常說“氣色”就是指健康狀態的外在表現;有氣才能有神,所以把生命活動能力旺盛稱為“有神氣”,精充氣足才能神旺。

  記得有一次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會場上展示一些中醫診療儀器,包括色診儀、脈診儀等,我看了以後對他們說:“離中醫越來越遠了!”有人不解,問我:“為什麽?”我告訴他:“通過現代的電子成像技術和圖像分析技術,判斷一個人的面色是黑是白並不困難。

  但是張飛的臉是黑的,關羽的臉是紅的,劉備的臉是白的,你說誰的身體好?誰的身體不好?”周圍的人都笑起來。所以,望色的關鍵是“澤”而不是“色”,《內經》說:“有氣不患無色”。再比如脈診儀,以現在的技術手段要為各種脈象畫一個圖,然後檢測各種脈圖的頻率、周期、波峰、波谷、主波夾角等並不困難,但是脈象最重要的“胃、神、根”該如何體現?如果診脈不診“胃、神、根”,那還有多大意義?中醫學中所說的“色貴有神”“舌貴有神”“脈貴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再有就是形體,形體固然重要,但必須“形與神俱”才能稱之為人,這就是人體和屍體的區別。所以,人體生病以後,醫生如果忽略了“人”,而僅僅盯著疾病或疾病的某個器官或某個細胞,那麽這本身就與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規律相背離。

  在過去的100多年裏,西醫學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引領著醫學向縱深發展,然而,在醫學模式上仍然堅持靜態的、鐘表般機械的觀念,其出發點依然立足於“病”而不是“人”,簡單地說,所關心的是“生什麽病”而不是“誰生病”。由於忽略了人作為生物體之外的社會屬性以及人與自然的聯系,其局限性便日益突顯出來。在醫療實踐中,有許多問題是很難從生物學指標上尋找答案的。

  例如有的病人長期失眠,但經過一系列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醫生只能無奈地告訴他沒什麽“問題”,明擺著病人最大的問題竟成了醫生口中的沒問題,試問這時候醫學發展的意義是不是太微不足道了?再看看有些人冬天到北方就流鼻血,回到南方就好了,你能檢查出是什麽問題嗎?這些都是機體功能失調或機體與自然不相適應的結果。

  由於人不是機器,所以註定了醫生們不能像修理機器一樣在修理我們的身體。於是,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醫學模式的問題,從原來的生物醫學模式、生物—心理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發展到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等,盡管我們不知道未來還會有什麽“模式”,但是越往下走,我們就會驚訝地發現,現代醫學不斷完善的模式不過是逐步回歸到幾千年以前就已然存在的中醫整體觀念的正道上。

  我們不妨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面相學”通過觀察面相來判斷人的運程。這裏面可能有一些臆想或迷信的成分,是需要批判的。但是,從另一方面說,面相學是望診在社會學的應用。打一個簡單的比方,一個人五官和諧、天庭飽滿、面色紅潤、表情自然,是健康的標誌,說明他氣血旺盛,這樣的人,必然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工作效率高,容易取得成績。反之,如果印堂發黑、面色晦暗、滿面倦容,說明他精氣虧虛、體力不足,必然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績。

  再比如一個女孩,牙齒長得不好看,可能影響她的自信心,不敢在人前開口,不敢主動與人交往,就可能因此失去一些機會。但當她采取一些措施,牙齒矯正之後,就可能帶給她自信,此時心情愉快,自然是事半功倍。可見,身體的健康會影響事業,事業成敗又直接影響健康,這些都是望診的重要內容,並非糟粕,作為中醫師不能不知。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8年12月16日更新 

 

 

 

 

 

不懂中医,就不会真正懂中国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经济发达、体量庞大,更在于文化繁荣、垂范万邦。在中国日渐崛起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除百年文化悲情,重塑文化自信,迎接中国的伟大复兴?

  中医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

  由于自己长期从事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我自己对中医的问题产生了很多的思考。中国的中医不是单纯的疾病医学,而是具有丰富人文文化内涵,包括哲学、艺术、宗教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生命学,一种被古人称之为“生生之具”的一门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具体的实践者。所以我一直在讲,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只有通过医学,医学在实践的层面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抽象的理念体现出来。

  所以学中国传统文化,学中国哲学如果不懂一点中医的话,只能够停留在一个抽象的理论的层面,不可能有感性的认识。

  1

  中医能找回传统文化的“魂魄”

  如果让我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会用四个字——失魂落魄。我们要把魂重新找回来,整个国家才能体魄强健。

  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战火与思想变革中逐步瓦解。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托古改制”“打倒‘孔家店’”等口号相继被提出,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制度再到思想意识的变革。

  传统文化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变革中逐步沦陷,西方的思想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用西方观念衡量中国文化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包袱。

  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是“失魂落魄”,我们必须要把“魂魄”重新找回来。

  “魂”即是“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它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某种核心价值的内容。圣人之道,就一个字——中。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儒释道三教都强调“中”。儒家讲“致中和”。《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各在其位,万物各得其所。

  道家曰“守中”。《道德经》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佛教讲“空中”。佛教经典《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意思是,我们一方面要看破这个虚幻不实、无常的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假名”,也就是幻影。

  那么“中”的智慧又是什么呢?所谓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即为“中”。《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提倡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顺时养生,根据阴阳五行、虚实寒热等理论,使人体的五脏六腑与情志保持中正平和。中医的草药、虫药、矿物药皆来自于自然,中医也非常注重四季、时辰、气候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顺其自然的中医养生理念强调不能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吕氏春秋》指出“勿以厚生而害生”。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死生之分,太看重自己的身体了,拼命地补养,反倒害了“生”。

  2

  中医能反映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如果不懂得中医的,就把握不住中国哲学的基础,就体会不到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整体观

  中国哲学强调整体关联与动态平衡,而中医的理论体系正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方式来看待生命体,应该说是中医最根本的基点之一。

  中医治病绝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种整体的调适,讲究固本培元,标本兼治。中医的药方也特别重视主药与辅药,讲究君臣佐使,通过配伍产生的整体效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

  现代医学把中医的很多理念都解构了,比如给中医分科,实际上是不符合中医特点的,诚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所言:“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

  直觉思维

  中国哲学强调直觉思维,对应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性和直觉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现代科学思维重视理性,贬低直觉,认为直觉没有科学依据。这种误读不破除,恢复文化自信无从谈起。

  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对重视直觉,并强调将这种直觉认识上升到“道”的层面。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古画画意不画形,寄托的是一种意境,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其中的意境和道理,都是需要悟的,而这种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我们常说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论语》讲认识世界要“下学上达”,下学可言传,可践行。而上达则需要体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3

  中医可体现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要想恢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必须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时的有效性,中医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道”和“艺”两个层面,“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艺”则是这种认识反映出来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

  “道”和“艺”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儒家强调的“上达”和“下学”之间的关系。上达者,达的是天道、性命等,“下学”者,学习的是具体技艺和日常生活等,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下学必须要上达,上达也必须落实到下学,换而言之,“道”可以统“艺”,由“艺”也可以臻“道”。

  我一直对我的学生强调,他们一定要学两个“yi”。一个是中医的“医”,一个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艺”,通过这两个“yi”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价值在什么地方,特征在什么地方。

  中医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整体关联、动态平衡、顺应自然、中和为用、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等理念为内核,从整体生命观出发构建起一整套有关摄生、持生、达生、养生、强生、尊生、贵生等等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用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

  这是非常完整的,从治未病到治已病都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思想,道合理同,道理完全是一致的,密切关联的。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的养生理念和治疗手段能帮助人们恢复健康,人们可以通过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直观体验来体会阴阳五行、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和“道”的意义,同时也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认识中医,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恢复中国文化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要得到重新认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本文源于中国中医药报

2018年12月14日更新

 

 

 

 

 

回眸百年中医纪录片(惊心动魄,潸然泪下)

 

  编者按:这是凤凰卫视播出的五集专题片,展现了中医百年来兴废存亡的点点滴滴,以及很多为争取中医合法、公平的生存环境而不懈抗争的前辈们的具体事件,看后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感动万分!

  如果你是中医人,这是能够让你热泪盈眶的好视频。

  如果你是中医爱好者,会让你对中医的认识更为深刻。

  如果你是相信中医的群众,看完你会重新认识中医。

  如果你是反中医人士,你会庆幸自己这一刹那的点击。

  无论如何,请把这些视频传播开来,分享给你的朋友们,给他们理性认识中医的机会。

  中国医学的百年甄变本来也许算不上近现代文化史,或者思想史领域中的强光地带,但是它作为传统文化中一门关涉民生的应用技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其学、其术,脚踏义理、实用两端。所以它的命运又恰似一面巨大的文化透镜,聚敛着百年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文、民族主义情绪与科学主义思潮、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都市化与田园情结等各种冲突与张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不经意间,它早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标本,值得我们从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作系统的审视与分析。如今,我们已经脚踏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理性、从容、宽容地抚摩过去的百年,这也许就是我们的使命。在这次的百年中医的五集节目里,我们根据不同的年代分为不同的主题,讲述各个年代里中医学者不同的生活,纪录他们的故事。 

第一集 东风渐起 流芳百世

  有人说,中医是一门人文科学,也有人说,中医是一种精神。诚然,中医文化是世界上最早诞生的人文科学之一,它的方法论和认知论与古希腊早期的哲学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几千年东方文化辉煌的那些年岁里,中国医术如同火药、指南针一样,成为许多西方人士和友邦人士效仿和借鉴的目标,然而,就在东方文化还沉浸在“农业革命阶段”给我们带来若干欢愉的时候,西方文化早已被“工业革命”的脚步带入截然不同的社会里,似曾相识的中医和西医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变得面目全非,互不相容。在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看到中国医学的人文和精神,在这里,我们带您回到东风渐起的那个年代,拨开中医的迷雾,看到带有我们民族识别特征的传统和文化。 

第二集 西学东渐 百家争鸣

  20世纪的中国被“洋枪利炮”打开了封闭了几千年的大门,保守还是激进?科学还是伪科学?20世纪的中国医学就穿行在这样的文化激进与文化守成的漩涡之中,知识的激增、观念的激变、情绪的激荡,传统的误读与误解,最后做了一锅历史的“夹心饭”。夹心之处就在于将中西知识之别,科学与人文学说之异完全等同于新旧之争,而价值判定上又推衍到“科学与玄学”、“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向度之上。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名人效应更是顺应了这些导向,而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更是将这场争辩推向了高潮,这场争辩几乎吸引了当时中国全数的知识精英参与论争,论争的理性结论最终没有决出,但就阵容、气势与说理的知识性、逻辑性而言科学派占据绝对上风。这种格局直接影响知识界对作为传统文化支脉的中医学与术的立场与姿态。谁曾想到,这场论争在若干年后的今天会一直蔓延着,一些思想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对中医的判断和决策,希望通过这集片子,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我们的中华医学,更加多元化的面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三集 起死回生 命运坎坷

  20世纪,是西方近代文化、科学技术滚滚传入中国的一百年。在推动中国社会取得划时代进步的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来,与任何文化、科学的发展一样——中医的自我更新与完善既是时代性的,也是传统性的,时代性与传统性发展才是其历史性的整体。但在绵长的百年里,主张取缔、废止者有之,认为其有技术而无科学、有经验而无理论者有之,坚持用西医的观念和方法对其验证和改造,欲使“中医西医化”者亦有之。诚可谓百年困惑,危机时起。近百年来,许多名老中医也曾经彷徨过,犹豫过,甚至抵触过,而长河漫漫,路途迢迢,虽然中医道路坎坷崎岖,他们中间还是有许多人走到了今天,当然,也有许多人永远的停在了路上,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中国医学,或愤慨或惋惜,或疑惑或后悔,他们都为中国医学文化的复苏留下了一片天空,在这里,我们将记录这一百年里他们的彷徨和甄变。

文章来源:本能系统医学论

2018年11月29日更新

 

 

 

 

 

诚恳说道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人体要气血平衡,才会精神抖擞,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气血是否平衡。

  那么,什么是气呢?

  从中医角度来讲,人体的气有肝气、肺气、肾气、脾气、卫气、营气、宗气等。 其实,气很简单,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了——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一个气血平衡的人,身体内气的运动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吸收了,该排泄的排泄了,该气化的气化掉了,他的身体就会不胖不瘦。一个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进餐之后,该吸收的营养物质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结果,这些没有被气化掉的物质就被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脂肪是什么?脂肪就是体内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

  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里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没有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气虚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则是判断一个人气虚最明显的指征。

  气有四虚

  胖人气虚,为什么会气虚呢?原因不外乎四种:一是气虚,二是阳虚,三是痰湿,四是湿热。

  气虚,就是说,这个人身体内的气本来就不足,气化功能弱,不能气化掉身体内的脂肪,古人给这类胖子取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叫“脂人”。

  阳虚,指人的阳气虚弱,从而引起气化功能变弱,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肥人”。

  痰湿,指人体内的气本来不虚,可是由于身体内有痰和湿,这两样东西一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引起了身体气虚。古人称这类胖子为“膏人”,《说文解字》中说:“凝者曰脂,释者曰膏”,意思是说,凝聚在一起的肥肉叫脂,松软的肥肉叫膏,膏人就是身上的肥肉松松垮垮。

  湿热,指身体内的湿和热相结合,阻碍了身体内气的运行,从而造成了气虚。古人称这类人为“肉人”。《灵枢·卫气失常》中说:“肉人者,上下容大。”这类胖子圆乎乎的,浑身上下,一眼望去全是肉。

  人有四胖

  大体如下—— 

  胆小的胖子气虚;怕冷的胖子阳虚;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胆小的胖子气虚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首先应看他胆量如何,一般来说胆小的胖子气虚。

  气是人体的动力,动力不足,人就会变得心虚胆小,不爱说话,不爱运动,不爱冒险,整天没精打采,气喘吁吁,说起话来,总是怯声怯气。

  看一个胖子是不是气虚,还应该特别注意舌头。气虚的胖子舌体胖大,舌淡红,边有齿痕。

  舌头两边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受齿缘压迫所致。舌体胖大的原因是水太多,水将舌体泡大了,水为什么会多呢?这是因为气虚,气化功能较弱,不能将水湿代谢气化出去。所以,如果一个胖子的舌头有齿痕,那么,这个胖子十有八九属于气虚型。

  最后,判断是不是气虚型胖子,还要看他的精神状态,一般气虚型胖子气短懒言,容易疲乏,还经常头晕健忘。

  “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弱,血行迟缓,人就会气短懒言,容易疲乏。气虚推动无力,血液无法充分到达脸上,所以这类人总是白白胖胖的。正如古人所说“其人肥白,多属气虚”。

  治疗方法:党参性味甘平,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多吃小米、猪肚、胡萝卜和香菇,因为这些都是补气的食物。

  怕冷的胖子阳虚

  有一类胖子特别怕冷,大热天还要穿上秋衣秋裤,这一类胖子多为阳虚。

  其次,看一个胖子是不是阳虚,还要看大小便。阳虚的胖子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另外,阳虚型胖子有的还会出现阳痿。

  治疗方法:张仲景著名的方子——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又叫八味肾气丸,由八味药组成,分别是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肉桂、附子。如果去掉后面两味药,就成了六味地黄丸,因为它比六味地黄丸多了肉桂和附子,所以,人们又叫它桂附地黄丸。其功能为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大家一定知道加湿器是如何加湿的吧!水放在一个容器里,一般情况是出不来的,如果通上电加热,水蒸气就会像雾一样蒸腾而上。附子和肉桂这两味药,就相当于给加湿器接通了电流,它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气化。附子性味辛甘,大热,肉桂性味辛甘,温,它们一进入人体之后,就能产生热能,将寒冷的肾水加热,变成肾气,这样,人的全身就开始逐渐温暖起来。

  经常按摩后背督脉上的长强、命门和百会三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阳气, 

  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能使阳气生发。

  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

  有一类胖子的气本来很足,但因为身体内有痰湿,阻碍了气的升降出入,于是,气渐渐弱了下去,人则渐渐胖了起来。

  如何来判断一个胖子的体内是否有痰湿呢?

  首先,应该看他是不是肿眼泡。体内有痰湿的胖子额头油光可鉴,眼睛下挂着两个大大的肿眼泡。“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如果一个人的体内痰湿堆积,脾的运化失调,脾气就会不升,脾气不升,人的眼睑就会浮肿。

  看一个胖子体内有没有痰湿,还应看他的腰和腹。气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脂人”,却属于“均一性肥胖”,人胖腹不大,形体匀称。阳虚的胖子虽被称为“肥人”,却是上下皆肥。有一类胖子,他们身小腹大,脂肪都集中在了腹部,一圈又一圈,被人戏称为“游泳圈”。如果一个胖子戴上了游泳圈,腰腹肉肥下垂,那么他多半体内有痰湿。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痰湿,还要看他是不是经常胸闷痰多。“肺为贮痰之器”,一个人体内有痰湿,肺失宣降,人就会胸闷痰多。历史上的司马昭就是这样一个人。三国后期,司马昭独揽大权,生活日益奢侈,每天大鱼大肉,身体内便形成了痰湿,经常痰多胸闷。结果,正在他准备登基之时,忽然中风不语,一命呜呼。

  解决方法:吃冬瓜、赤小豆、荷叶和山楂,枇杷叶也不错。这些食物能化湿、宣肺、利尿、健脾,吃的时间长了,身体内的痰就化开了,气血就通畅了。同时还要坚持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最好是散步,每天1小时,5公里。

  三分调,七分养;三分靠医生,七分靠自己。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有一类胖子,古人称为“肉人”,我们称为结实型的肥胖,与虚胖相反。他们性格急躁,动不动就发火。其实,这类胖子的急躁易怒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有湿热。

  湿就是身体内的死水,死水与痰结合,就成了痰湿,死水与热结合,就成了湿热。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湿热型的胖子呢?

  首先可以观察一下脸色,如果体内湿热过盛,面部就会出现油垢,一眼望去,脸就像一张油光纸,又油又亮,用手一摸,感觉有一层油似的。除此之外,脸上还经常会长出一些痤疮、粉刺,痤疮很多情况是因为体内湿热郁积,排不出去,最后在脸上激发出来,这也是我们平时说的痘痘。

  看一个胖子有没有湿热,还应看他的饭量。湿热型的人都食欲旺盛,很能吃,但能吃并不表示脾胃功能正常,相反是处于“胃强脾弱”的病理状态。体内有湿热会影响到胃,胃有湿热,中医称为“胃热湿阻”,胃受热之后,其功能就会亢进,这时人的饭量就会大增,动不动就会感到饥饿。然而,胃纳过旺,就势必加重脾运化的负担,脾有“运化水湿”的作用,脾的负担过重容易造成“水湿内停”。所以,中医又将这类胖子称为“胃热湿阻型肥胖”。

  分辨湿热型胖子,还要看舌。湿热型胖子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体内的热越盛,舌苔就越黄,就好像煮饭的时候火太大,饭就煮焦了,成了焦黄色的锅巴,如果再不关火,锅巴就会烧成了黑色。所以舌苔的颜色越深,证明你体内的湿热越严重。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大小便来判断自己是否有湿热,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体内湿热的表现。如果身体里热重于湿,则大便燥结;湿重于热,则大便黏滞,小便短赤。湿热体质的人,怕湿怕热,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看一个胖子体内是否有湿热,还应看他的眼睛,湿热内蕴,热灼血络,这时人的两眼内就会有红赤的血丝,不痛不痒,西医说这是免疫系统的反应。其实,这就是体内有湿热的表现。

  总的来说,舌质偏红、舌苔黄腻,为湿热内蕴之象。面垢油光、长痘、舌苔黄腻、脾气急躁、眼睛红赤、大便太干燥或者太湿都是湿热型胖子的表现。

  解决方法:开一些龙胆、石膏、泽泻一类清热化湿的药,吃一些绿豆、冬瓜、苦瓜、莲子、薏米等清热祛湿的食物,千万不要吃辛辣燥烈之品,如辣椒、狗肉、牛羊肉等。

  还有一个简单有效的小方法可以作为日常调理来使用,那就是每天按摩手肘部的曲池穴: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这样做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

  不同原因造成的气虚,有不同的调理方法;不同的胖子,有不同的养生之道

  文章来源:医学分享

  2018年12月21日更新

 

 

 

 

 

身体里住着一位“神医”,只有1%的人知道如何唤醒他,你也试试

 

  每个人身体里面都有一位医生,我们只要协助他工作,我们内在的自然疗愈力量,就有实现康复的最强大力量!

  ——希波克拉底  

  01

  自愈的条件

  经常有人问我:素食是不是万灵药?

  我回答:“素食不能治疗任何疾病,因为素食不是药物。

  素食能做到的是,帮助我们的身体停止自我伤害,之后,是你的自愈力疗愈了你。”

  当今人们绝大多数的疾病,不论是心脏病、糖尿病,还是癌症、自身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是自我伤害的结果。

  只要我们停止自我伤害,我们的自愈力就会开始发挥作用。

  就像一个黑暗的房间,不管黑暗了多久,当你把遮住阳光的窗帘掀开的一瞬间,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被照亮。

  02

  学会内观 找到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被疾病缠身的时候,吃药、找偏方、吃营养品、做手术……我们四处寻找救命稻草。

  可结果却是:我们经常找不到良药、肿瘤切了又长回来……其实我们忘了,我们内在的自愈力才是使一切疾病康复的关键!

  我们的内在,也是一切健康疾病的根源!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健康的唯一责任人,没有其他任何人或事物,可以为我们的生命与健康负责。

  03

  心存爱 不执着

  现代西方医学的思想体系习惯引导人们视疾病为“敌人”,人们需要不断地与病魔抗争,达到战胜病魔的结果。

  但癌细胞也是我们的细胞,长了结石的胆囊仍然是我们自己的器官。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细胞、组织、器官当成敌人,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这个世上没有敌人。被我们视为敌人的,往往是为我们承担最多的。

  比如我们压抑的负面情绪不断攻击的器官、我们的身体,还有被我们污染了的山河大地。

  疾病也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说明我们的生活方式、情绪状态都需要改变了。

  所以疾病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它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功课。

  善待疾病,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感谢身体毫无怨言地承载着我们过去随心所欲活着的代价;

  心疼身体一次又一次的被我们忽视,直到累得无力承担,终以疾病的方式告诉我们:我撑不住了!

  让我们对身体说声:

  对不起,

  请原谅,

  谢谢你,

  我爱你。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状况,第一时间要好好反思自己做了哪些自我伤害的事,并付诸行动作出改变,停止自我伤害。 

  04

  阳光心态 自利利他

  专注在好的结果上。

  浙大一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说:“癌症是种情绪病,坏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应在身体上。”

  想象我们康复的状态,想象我们自愈后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正面的事情也是想,负面的事情也是想,为什么不想好的呢?

  研究发现,乐观的心态可以促进人们心脏病的康复,降低血压,减少呼吸系统感染并提升总体健康水平。

  当然,光有正面的想法还不够,还要用正面的想法来指导行为。

  全国道德模范田秀英的儿子,3岁时遭遇火灾,身体烧伤面积达到了75%,在被医院判定抢救无效的情况下,她用爱的信念把孩子从死亡线上硬是给拉了回来。

  不仅如此,她还运用100%的正念教育,把孩子培养成研究生,最后成为公司董事长。

  当我们专注好的结果时,全身的细胞都会协调一致,向这个方向努力。

  当我们用阳光心态治愈了自己,身心和谐散发出的光芒,也会没有分别地照亮身边的每个人,给每个人都带来希望和温暖!

  希望大家可以学着善待自己,专注在好的结果上,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早日唤醒身体里的这位“神医”!

  文章来源:中医艾灸养生

  2018年10月28日更新

 

 

 

 

 

你最需要的不是医院,而是改变健康观念!

 

  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其实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这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所以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

  自愈的原理

  人体内其实蕴含着一个大“药铺”——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激素,这些激素就是“药铺”的药材,将其排列组合,可以配出 30 多种药方来。

  不仅如此,人体内还配备了一位高度负责的贴身“医生”——自愈系统,这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内分泌调节能力、应激能力等。

  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这位“医生”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体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并及时调动“药铺”中的各种激素,进行“配药”、“用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反,如果人体的这种能力遭到彻底破坏,即使华佗再世,也不可能挽救性命,艾滋病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最主要的问题是免疫系统遭到了灭顶之灾。

  60%的疾病都能自愈

  德国《生机》杂志 2006 年刊登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发现,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60%~70% 的疾病都能够自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

  比如不小心蹭破了皮、出了血,过一会就自动止血了;再过几天,伤口就会结痂;一星期后,痂脱了,皮肤恢复平;再过一个月,皮肤已经复原。自动止血就是因为人体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或暂时关闭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或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愈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如何激发自愈力?

  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高明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修复人体自愈系统的平衡,来提高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应该是单纯中止疾病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

  自愈力与生俱来,但天然的东西最怕不合适的干预。

  如何正确激发自愈力?其实很简单:

  一、休息

  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最有效的方法。“三分治,七分养”的“养”就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规律的生活。

  二、运动

  运动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三、营养

  营养在中医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人体吸收的、对人体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对身体很重要,而对于处于恢复中的人体尤其重要。

  四、心态

  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

  五、中医调理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力。早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倡导:“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例如中医常用的经络养生法,就是开发自愈潜能最突出的例子。

  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治疗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治疗。

  所以有经验的中医通常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机会,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

  六、激发人体五脏自愈力

  1

  激发心脏、血管自愈力

  所有的血管都是和心脏相连的,心脏自愈力上来了,血管有点毛病,都可以自己恢复。

  1.加点醋,减点盐,为了增强心脏自愈力,少吃盐,可以找些高盐调味料的替代品,比如醋、番茄等。

  2.加点钾,助排钠,钠吃多了,会降低心脏自愈能力,造成胸闷、心悸,高钾食物(香蕉、海带、菠菜)有利于排钠,增强自愈能力。

  3.加点钙,护血管,中老年人,每天喝脱脂牛奶250-300毫升,利于激发血管自愈力。

  2

  激发肝脏自愈力

  肝脏是唯一即使切除部分坏死组织,也可自我修复的器官。平常可以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特别是用大枣煮水长期喝,以激发肝脏的自愈力。

  3

  激发肾脏自愈力

  很多人不知道,人类的肾脏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谈到肾自愈力的问题,肾病研究专家郑新教授提供了一个方子。

  黄芪熬汤煮饭。黄芪先熬水,然后煮饭,一天的用量在100克内。

  4

  激发胃肠道自愈力

  胃肠道细胞是人体更新速度最快的细胞,平均一两天就会更新一次。早餐可多吃全谷物食品,如老玉米和燕麦,而少吃粉、面这种油脂重的;馒头、包子这种精制的。

  5

  激发肺部自愈力

  烟雾等严重污染会加重肺脏负担,破坏它的自我修复功能。视黄酸有助于肺脏自愈力激发。胡萝卜、红薯和芒果要每天吃,量不应低于900毫克。

  自愈力是人体的“神医”

  激发自愈力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善于运用自愈力自我调养的病人,康复得更快,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更是在远期效果上对身体的真正负责。

  当然,利用自愈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应用限度,它适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时,也就是在疾病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机体自愈系统尚有修复力之时。如果是一些急症、重症或慢性病,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为主,介入医学手段,对症治疗。

文章来源:2018年12月14日更新

 

 

 

 

 

扁鹊说,这六种人,病最难治!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种病人他不治。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近来关注《黄帝内经》及中医的治疗问题,发现传统医学真的很讲究天人合一及病人自身的能动性,所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好的医生对病人也有一定的要求,西方人二十世纪才注意到“读者”及接受者的作用,我们中医一开始就强调医患的互动关系了。据说郭玉给那些当官的治病,一定要他们先住陋室,穿破衣,去掉骄浮之气才给他治,实是“医者,意也”的最好诠释。

  古有扁鹊言

  “病有六不治”,也就是六种病人他不治。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六种病人让神医也束手无策。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就像扁鹊望齐侯之色的时候,齐侯致畸上就属于骄恣不论于理。就是说不讲道理这种人。

  扁鹊看他有病了,他就误解扁鹊,说扁鹊无非想谋利,把没有病的人看好当做自己的功劳,这个就是不讲理的一种表现。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还会有一些病人,就是根本他就不可理喻。你给他讲什么道理,你告诉他不该怎么做他就说凭什么我不可以这么做,然后他就那么做。你让他怎么做他就偏偏不怎么做。患者明事理,首先就是要相信大夫。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所谓轻身重财,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其实也是满多的。像一种比如说的你拼命工作,爱财如命,这都属于轻身重财。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很多人大量的都是储存了金钱,透支了健康。

  现代人工作忙、压力大,有人甚至管这叫时尚叫实现自我价值,这在中医看来,非常不可取。

  现在我们很多人有很多很糊涂的想法,比如说40岁之前拼命赚钱,40岁以后用钱买命。到那个时候不见得40岁之后等你有钱的,你也不见得能买来这条命。

  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这个才是很根本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把身体放在第二位,把外物,在外的那些名啊,利呀,利益啊,这些东西放在前面。这个,在扁鹊来看就很难治。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很多人现在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现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生活的不节制,饮食无度,还有好逸恶劳这些造成的危险。你该几点睡觉,你就好好去睡,11点之前你如果睡了,然后你就把少阳之气,把你的胆经,把你的胆气聚敛生发起来那一点阳气,就给养好了,就像你养了一个很美妙的童年一样。然后到了你过了一个很富足的童年的话。你才有一个很健康的青年,很有发展的壮年,然后才有一个很好的老年。你如果在的少年阶段,你就毁坏自己,那么这样的话,你的身体就提前处在一个透支的状态。

  衣食能适,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要适应一年四时、一天十二时辰的规律,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人体能够及时适应四时变化,身体就能始终处在有机的和谐状态。

  首先身体先和谐然后你在对待人接物上你再处于一个和谐。然后你肝火不旺了,你待人接物肯定不会有问题。你待人接物不会有问题,然后社会也就相对地和谐。然后这样的话,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和谐了,社会也和谐了,这才是和谐社会。所以和谐社会在很大的根基上是我们的身体,五脏六腑先和谐,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点。

  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所谓阴阳并,是指阴阳在人体里指的就是气和血。气血如果错乱的话,那么五脏六腑就跟着乱。实际上,五脏在中医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就是五脏皆有神明。

  比如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一些人,会出现错语或乱语。说话的时候,舌头出现僵硬。本来要说,现在咱们马上要开会了。他心气不足,所以他去上台开会的时候,他先说:好,现在大会闭幕。这在西方医学叫做错语,在我们中医来看首是心气不足。

  又如意志这个词。这两个词,实际上意指的是脾的神明,志指的是肾的神明。意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医的教材里面,他认为这个意字就是相当于脾的一个功能是什么呀,就是代表人的记忆力。实际上意指的是你脾的功能强不强,说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意是说你的关联性。比如说你头脑中记忆的东西,和你看到的事物能够马上产生关联,那个才是意。意发挥了作用,就是你的脾,脾经足了的话,你的意才会发生作用。而这个意志里边的志呢,在这相当于肾经足,肾经足他就代表人活的是很有定力。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羸是什么意思呢,羸就是身体特别特别地弱,连服药都已经不能服进去了。病已经到了很深的层面,连喝药都喝不了了,那还怎么治啊?所以这个时候,就很难治疗了。如果要治的话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灸法。但是一定要找个很好的中医师去给你救治。

  什么样的医生可以算是可以托付的好医生呢?

  《扁鹊传》里他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使圣人预知为,能使良医得早而事,可机可以,生可活也。说是假使圣人能够预知生命的最初的那个细微的变化,那么这样的话。就能使名医得早而事,可以早早地从事治疗。慢慢的就可以治愈。所以形羸不能服药,就是说你不能在你身体特别特别虚弱的时候才想起来去找医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因为过去人得病比较单纯,碰到狂躁这类病就觉得好像被鬼附了身,然后就去找这些巫师去看。其实呢,在那个写符的过程当中,画符的工具是一味中药,叫做丹砂。就是朱砂,就用那些朱砂来写这些符,画上这些符以后,把这些符他一烧,再给你喝点符水。喝的那个符水有可能就是葛根汤,那么葛根,又是入阳明胃经的。

  那么我们先前说过,像精神这些病人,很大程度上会体现胃经病和肾经病上,当你处在胃经病的时候,朱砂能够安神,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它是上品药的第一味。而这个药本身,它是重金属的,所以它可以更多地调元气上来。然后,就是再给你葛根汤,葛根入阳明胃经的。于是治好了这个病。

  后人在扁鹊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十不治”,也就是: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广行杀戮,六也;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多服汤药而敌肠胃,元气渐耗,九也;以死为苦,然后以六亲眷属长生难割舍之想,十也。

  操欲慆淫,不自珍重,一也

  就是说一再地我们人都是被欲望所驱使,淫是指过度。如果我们的欲望太过度的话,就不知道自己珍爱自己。这种病没法治。如果我们对自己都不珍爱的话,那么就谈什么都是很虚妄的。不可以让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

  《黄帝内经》里曾经说过,就是志闲而少欲。闲在古代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栅栏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对自己的欲望有所有所约束,欲望不是不可以有,但是要少,这样呢,首先在一个层面上,它是养生的。他对身体会很少。然后你有了人,将来才会有别的东西。

  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

  很多人得病是因为寂寞,是因为没有情趣。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就比如说,有一些女士做家庭主妇,因为你没有更多的情趣,没有更多的事情可玩的,那么你回来就天天地到贼着老公,老公这也不对了,老公那也不对了。老公又不关心你了。老公又这了,又那了。这样就造成家庭的很不和谐。

  同时呢,这还是小事,最关键的会造病。由于你情致老压抑,你就会得病。比如说像女子得乳腺增生,乳腺结核,还有子宫,子宫肌瘤这些,其实都跟我们情绪的郁闷有很大关系。如果你过思就会伤脾,过恐就会伤志、伤肾,这样像这样性情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样就会造成方方面面的情致病。

  就是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

  古人把头发称作“三千烦恼丝”,头发跟烦恼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你一烦恼的话,那就肝淤,肝藏血,然后肝血的功能不强,你头发就慢慢慢慢干枯,然后变白。还有肾经不足,这是一个相。如果头发花白呢,像这种人就情绪特别不稳定。这种人很聪明。就是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那么想,就是成天到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所以他头发一会阴,一会儿阳,就是变成花白了。如果说人们为已经出现的麻烦事儿烦恼,伤心又伤身也算情有可原,还有一种人,为将来所未知的事情发愁,则是典型的庸人自扰。

  今日欲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

  这种人很可笑,就是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就天天想着明天是怎么怎么着。老是想明天我会怎么怎么样啊,明天我会不会让车撞着啊,这不是胡思乱想吗?

  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

  就是说如果工作了一天辛辛苦苦回来了。然后家里人老是叨唠来,叨唠去,天天在那说起来没完没了的话。使得这个人,耳目皆成荆棘。就是耳朵里也不清爽,眼睛也不清爽。看的什么都不舒服。回到家看到什么都不舒服。这也会造病。

  广行杀戮,六也

  就跟那个扁鹊的六不治就很像了。他说听信巫师啊,祷啊,这些,广行杀戮。中国文化还讲一句话,就是如果杀生以求生的话,你像你要是听巫师啊,他过去的巫师就是经常会祭祀,就会宰一些畜生。那么这个从中国的医学的本质上来说,就是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如果你靠杀生的方式来求生的话,那么你离生命的本意就越来越远,对生命本身并没有太大的益处。所以这是第六条。

  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

  就是起居没有调适好,在《黄帝内经》第一篇他就专门去讲起居和饮食的。叫做“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这个“常”是什么呢?你一定要像就是比如太阳升起的时候,人的阳气也随之而升,这样呢,太阳落山的时候,然后天地万物之气都收敛了。人的气也就应该收敛。那么你如果这样的话,你就算顺应了自然。就是顺其自然。

  饮食它讲究过午不食。如果做不到的话,最好每顿饭保持着七八分饱的这么一个状态。然后就是吃当季的食物。

  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

  就是我们说,不愿意说自己有病的事儿。比如人家一看你脸色不好,一说你有病就不高兴。这都是讳疾忌医。

  那么“虚实寒热妄投”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没找对医生,这样呢,就使得虚实寒热妄投,你本来是热症,他就给你就是又误下了热药,如果你本来是寒症,又给你误下了寒凉药,那么这样都会很危险,就会造成你的病难以挽回。所以这一条呢,实际上也是在说医生,就是第一你医病人里判断不准确,你找错了医生,这样医生下错药以后,会造成你身体的无法挽回。因为这个吃药和扎针什么还不一样,扎扎进去拔出来就可取了。如果我们扎的不是要害地,对身体的损伤也不会太大。你这个药一喝下去,脏腑无语啊,脏腑也不会说话,它也不会喊,他错了,错了。赶快给我换过来。你喝进去以后,他对人体会有很大的影响。这样呢,我们身体里边,就是也会造成,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些影响。

  多服汤药而敌肠胃,元气渐耗,九也

  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古代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没事儿就想喝这药,或者没事儿就补着,成天到晚地,病人现在也就,有一个问题动不动就去找大夫,说你给我补补吧。老是觉得自己虚,现在生活都已经很好了。谈不上很虚。营养啊,都是,都谈不上很缺失,但是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我们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性。所以呢,如果你没事儿就去瞎吃药,瞎吃补药的话。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对肠胃产生很大的,flash肠胃就负担不起,肝啊,胆啊,就负担不起这些,这些药啊,这些药性啊他就负担不起。这样就会对元气逐渐地造成损耗,那么这就是乱吃药也会造成我们身体的很多病变。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也奉劝大家,就是能靠锻炼身体的方式,能靠洗洗脚,喝点姜糖水啊,能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就不要去乱吃药。

  以死为苦,然后六亲眷属长生难割舍之想,十也

  就是很多人惧怕死亡。经常地牵挂不断,其实牵挂也会造成我们人体的很多病。现在我们就是说有一些老太太,就觉得我生活都没有负担了,挺好的。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最起码的,你希望别人说你好。所以一出去,别人说你哪哪哪不好,或者人家说一说人家家的孩子买了别墅了。然后你本来觉得你儿女混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你们家没买别墅,这样呢,你又郁闷住了,然后你就生病。像这种病,都属于自找的。都属于自找的病啊。就是说的你自己放不下,活得不通透,自己生出来的一些病。所以传统文化一再教育我们,就是人活得要通透一些。

  《庄子-大宗师》中提到“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说泉水乾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那么就是说,庄子就这样表现的非常恩爱的话,不如相望于江湖。不如大家都在大海里,各游各的。就是各自去游。就是不用互相地来怜悯对方和心疼对方,每个人都保持自己健康的那种发展,这样才能够,好像是没什么情事,实际上这是一个大和谐,大融合的状态。所以这是庄子里边就是在讲这个故事,大家没事儿要好好想想,不要老牵挂那么多。这个我也想,那个我也想。首先先管好自己,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第一不要贪生怕死,要想的通透一些,第二呢,要管好自己,让生命能够尽量地活得灿烂一些。

  摘自搜狐网

  2018年12月7日更新

 

 

 

 

 

中医的最大“缺点”就是太廉价!

 

  中医和西医是一对矛盾,过去西医为什么要不断打倒中医?就是因为一旦中医发展起来了,它的简便易廉就能够把西医挤倒。为了自己的利益,打倒中医是西医们不懈的思想,尤其是在今天西医管理中医“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下,于是悲剧产生了,在西医的不断打压之下,中医近几十年来持续衰退,已经走向了接近灭亡的地步,而西医则不断恶性扩张,垄断了中国医药市场。

  中医的简便易廉是举世公认的,第一,诊断上它不用昂贵的精密仪器,只是动动嘴、动动手;第二,治病上它不用昂贵的化学合成药,而是天然植物或矿物;第三,它能预测疾病的发生,预防在先,避免高成本的医疗事件发生。第四,它能够用所谓的“自然疗法”来治病,基本上不花钱。

  下面举几个我经历过的案例来比较一下:

  幼儿液疝案,西医要等到三岁以后才能够做手术,一侧三千,两侧六千。我外用敷脐疗法三付药搞定,花费二百(主要成本还是买了一小瓶麝香)。

  妇女急性阑尾炎案,西医手术在小医院做需要三千,在三甲医院则需要一到两万。我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一副药止痛,二副药就下地干活了,三副药就好了,花费不到二百。

  成人四年久咳案,找西医治了四年也没有治好,花费每次检查费就好几百,吃药更是无数。而我看是寒热错杂的体质,上热轻,下寒重,本想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后单用乌梅一味治疗,四年的病一星期治好,花费二十元。

  妇女便秘便血案,找西医检查了好几次,吃药一大堆也没有疗效。而我一看是寒湿体质,就用单味药白术重剂三次治好,花费三十元。

  当然也治过很多大病,如果找西医治,花钱是小,人恐怕现在就没了,而我用中医疗法花费很小就治好了。如一则肺结核腹水案,右肺被挤压看不见了,我用十枣汤和调理药间歇服用,现在已经完好如初;还有二十年的癫痫案,用中药调理好了,可以这样说,很多病对西医来说无论花再多的钱也治不好,如果用中医的话,花费很小就治好了。

  我虽然治过很多大病,但一个病号我收入最多也不过五百。后来我的一个学生给我建议,以后不用治病了,单做中医培训就行了,原因很简单,用中医治病风险大,收入低,你收入不靠治病,何必冒这个风险!真的出了事故,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被关进监狱。确实,中医讲究大毒治大病,小毒治小病,无毒不治病,治大病往往需要大毒药,如附子、芒硝、马钱子、甘遂等,这些药用好了可以救人于水火,用错了有可能致人于死地。只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才会去用,为了救人。而一般的中医则根本不会去用,而是用一些不痛不痒的药去调,虽然也有一定疗效,但疗效就差得太多了,但这样没有风险。中医的悲哀就在于此,没有法律保障,情愿降低中医疗效,中医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

  很多人埋怨中医治疗效果太慢,其实一点都不慢,中医治很多急病也是立竿见影。问题就在于中医没有保障,不敢那么治罢了。找中医花钱少,疗效好,如果和西医公平竞争,恐怕绝大多数西医院就会破产,也正是如此,西医才不遗余力来消灭中医。借口就是“中医不科学”,“封建迷信”,“非法行医”,“非法制药”,可以这样说,哪一个中医一旦治病出了名,肯定是“枪打出头鸟”,没有一个好结果的。比如,浙江金华市的一位民间中医倪海清,在别人的祖传秘方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治疗晚期癌症的中药秘方,救治了数百位晚期癌症病人,结果却影响了周围一家肿瘤医院的生意,最终被它告上法院,倪海清因非法制药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再如“神医”胡万林,主要用“下法”来治病,也治好了大量的病人,面对大量重病患者,如果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人,肯定不会收治,因为风险太大,结果胡万林去治了,一些人死了,于是被一些人以“非法行医,致人死地”的罪名,被判刑十五年。还有北京的一位名医,因为用遥诊的方法诊断疾病,结果被主流科学界以“封建迷信”大肆批判,甚至上了中央一套节目,说句实话,当年扁鹊也用这种方法诊断疾病,是不是也成了伪科学。

  中医的可怜之处就在于此,它太廉价,风险又大,社会地位低,尤其是民间中医,基本上都是非法行医,属于国家被“打击”的行列,连“下九流”都不如,这让他们情何以堪?收入太低,就没有人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必然会带来中医疗效越来越差;与西医对立的位置,必然受到西医的不断污名化;非法的地位,必然让大量民间医术秘方失传。长期以往,中医恐怕真的要在中国灭亡了。

  救救中医吧!别到时候中国的中医灭亡了,再到外国去学,那就丢大脸了!

  文章来源:赵伟民  中西汇通

  2018年12月7日更新

 

 

 

 

 

这些年我们所误解的中医

 

 

  学习中医十余年,自认为对中医理论和特点有初步了解,行医也已满十年,诊治患者数万人次,遇到过形形色色求医者,发现当今之国人对中医有颇多误解错解,以致不能找到合适的真中医治疗疾病,有的甚至被伪中医误治而延误加重病情,最后连累中医背上坏名声,真是莫大的不幸。有鉴于此,我将大众最常见的误区进行阐析纠正,希望能帮助那些真心想找中医治疗的有缘人。

  1、中医是经验医学

  长久以来流行一种观念就是看病要找老中医,中医越老越值钱,原因是老中医经验丰富,当然治病效果就好。后来上中医大学,老师经常给我们灌输的观念是:中医学来源于实践。很多时候中医能治好病,但原理说不清,全凭经验,“糊里糊涂治好病”成了中医的特征,于是大家都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但我始终认为中医学如果仅仅是由经验而来,那是相当低的层次,也极不可靠,不可能成为一个医学体系。

  后来学习经典后才认识到中医绝非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中医学的主体是古代圣人通过自身修炼,象天法地、参照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而体悟出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全面系统的养身治病法则,所以中医学有着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六经”,不明医理才有所谓的说不清,懂得医理就能掌握规律,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我承认有些中医经验方确实有效,有效的背后是符合医理,也就是误打误中,但有效率太低,而且很多只是暂时控制症状,容易复发甚至对体质造成伤害,也就是“治标损本”。但若懂得医理,了知疾病症状之来龙去脉,从阴阳层面定方择药,有效率会高很多,才有可能达到上工的境界(上工十全其九),而且能改变人体体质,防止疾病复发,这才能达到所谓的治本。

  如果非要给中医学特征有所定义的话,不妨称为经典医学或圣人医学。

 

  2、中医治本、西医治标

  老百姓对中西医区别最普遍的认识就是“中医治本、西医治标”,这让很多中医引以为豪,但我想西医肯定对此不会认同,因为治本是所有医学的追求和理想,如果仅以治标为目标那显然太低估西医了,我们看西医学书籍在治疗方案上都是把“病因治疗”放在第一位,病因治疗就是治本,但由于西医学的理论局限,导致对大多数疾病的认识是原因不明,那当然也就无从谈起“病因治疗”,当然也无法治本了,只能以维持指标和控制症状为主,这是无奈之举,是退而居其次,但治标绝非西医的目标和本意。

  那中医真的都治本吗?对于中医来讲“本”又为何?这是大部分中医一辈子都未搞清的问题,“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天地之本,同样阴阳是生命之本,中医诊断治疗的根本也就是阴阳,把阴阳调整至最佳状态,即“阴平阳秘”才是治本,阳气旺盛而潜藏于下,阴津充满而不过多,这样生命就处于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身体具备抗邪及自愈的功能,如此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本。

  中医并非不治标,“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如发热、腹满、大小便不利等急性症状都要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现状是很多中医没有治本思想,把治疗重点放在解决患者的症状上,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咳止咳、见血止血”,以某个药对治某个症状已成为大多数中医的思维模式,大部分中医都在追求治标,病缓也治标,治标后也不治本,治标同时损伤正气,把治标当成目的,与中医治本精神相去甚远。

  3、看中医要找专科医生

  中医分科自古有之,早在《周礼》就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分,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也只是粗略分科,这并非中医没有发展,而是因为中医学最大的特点是整体观,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以五脏为核心的五个系统组成,人身的某一处疾病某一个症状都是内在脏腑失调的反应,如眼病和肝有关,皮肤病与肺相关,面色黄为脾虚,小便不适关乎肾,过喜则伤心,五脏之间又相生相克密切联系,如脾虚则肺弱,肝郁则伤脾,等等。更进一步缩简就是阴阳,人体无非阴阳,病邪无非阴阳,辩证无非阴阳,药性以阴阳为根本,只有谨熟阴阳五行,才能全面的看待人体、分析病证,从整体论治才是治本。

  当今中医管理层仿造西医模式也把中医细致分科,表面上更加专业,疗效也应更好,实际上脱离了中医整体观思想,以孤立的观点对看待人体,以专方专药治专病,以西医方法运用中药,徒留中医之名,而神魂已失,这样的中医疗效自然很差。如感冒为常见病,初期多为太阳病,很多患者就诊时就合并太阳病,或治病过程中会感受风寒,而有太阳表证时必须要首先解决,此为“急则治标”,否则病邪会深入传变,如果中医不会诊治太阳病,开出的药方对于患者无疑雪上加霜。

  我经常对患者或朋友建议:如何判断一个中医会否看病,就看他会否治感冒。另外诊治中青年女性患者时必须要询问月经情况,月经是整体体质的反应,若量少色淡多为脾虚不能生血,若腹痛有血块多为寒凝血瘀,若伴腰酸则为肾气虚等,问月经一方面可以对病情体质有更全面精确的了解,另外服药时若恰逢经期必须调整用药,经期须慎用克伐苦寒药,以免伤及胞宫。其实古代内科医生都会治妇科病,而今一方面非妇科中医对女性月经情况不重视,而妇科医生对女性其他脏腑情况一概不问,这都是缺乏整体观的表现,非合格之中医,疗效差在情理之中。

  师父曾对我说过:一个好中医就是一家医院,除了手术,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各科等都可以治。因为我们治的是整体,治的是阴阳,治的是气。我经常感慨如果中医也在推崇专家,那中医衰退是必然趋势。

 

  4、中药取效慢,只能治慢性病

  中药取效慢的观念在大众中已经根深蒂固,中医也被认为只能治疗慢性病,这种观点是片面甚至错误的,是不明医理所致。首先:中医是治本医学,以调整阴阳、改变体质、延年益寿为核心理念,不追求速效及改善短期症状为目的,绝大部分疾病是正气先病,正虚非三日之寒,治本扶正也非三日能奏效,治本是长效,但不可能速效;其次:中医虽重治本,但同样能治标,只要搞清医理、辩证无误,治标之效可神速,如中药治疗感冒、痉挛性疼痛的速度都远快于西医;再有:对于很多慢性疾病,若标本兼治,疗效也很快,如长期咳嗽、便秘、失眠等症。

  中医论治有三法:先治标后治本、标本兼治、直接治本。前二者治病取效并不慢,有时甚至能“一剂知,二剂已”。 只有第三者速度会比较慢,但却是治疗某些疾病的唯一正确选择,治本速度比较慢,但并不意味着长期服药无任何改变,若医生处方用药无误应该是精神好转,面色渐有光泽,体质渐增强,较之以前不容易感受外邪,如不易感冒。老百姓认为中药取效慢,这也容易让那些用药错误治病无效的庸医找到理由,以致延误加重病情。我给患者的建议是一般疾病治疗一月仍无任何改善就要考虑更换医生。

  5、中药无副作用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自己买中药泡茶煲汤,甚至看书后为自己或家人开中药方,他们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安全无害,其实不然,药物和食物有别,药食皆具偏性,而药物的偏性较大,即寒热补泻之性较强,故用药必须要根据各人的体质而定,而体质判断非常人在短期内所能掌握,必须是精通中医四诊的明医所能为之。如今之人以寒湿、湿热体质居多,而常用之保健中药多为温补或清热之品,误用的几率极高,故自己用中药保健是不可取的,有很大的风险。

  近年来影响较大的中药毒副作用事件,如龙胆泻肝丸引起的肾衰竭,小柴胡汤引起的肝衰竭,都是药物滥用错用引起的。现今中医界的水平良莠不齐,中医西化日益严重,能辨识阴阳辨证论治之中医已极少,那些不合格中医开出的错误药方自然不但治不了病,而且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长期服用就会造成严重伤害,此非中药之过,而是人祸。

  所以选择中医治病必须慎重,不能光看年龄、名气、头衔,甚至他人的评论都不可全信,一方面自己要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及治病特点,另外在吃药过程要仔细体会身体的变化,若是症状在减轻、体质在增强,多为有效对证,若服药后出现胃肠道不适、精神变差、体质下降,极可能是吃错药了,要及时停药换方。

  6、中药有毒

  “是药三分毒”的观念也为大众所耳熟能详,于是很多人身体不适时惧怕吃药,寻求非药物疗法,或者通过增加休息、调整饮食让身体自己恢复,这种观点非常正确,中医提倡的治疗顺序是先休息导引自我调整,而后针灸砭石等非药物疗法,最后才是内服汤药,一方面是身体有自我恢复的功能,另一方面是服用中药必须要找到能精确辩证通晓药性的中医,若中药不对证将会对身体造成额外伤害,严重时就中毒了,这种毒性完全是医生不合理使用所致。

  中药的毒性分为三种:一、所有中药都具药性偏性,若是正确运用,便是良药,滥用错用便会产生毒副作用,如郑钦安曰:“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故药物是毒还是宝完全由医生决定,尤其不可滥服补药,自古死于人参者不可胜数;二、药物偏性大者为毒药,如附子之温热,石膏之寒凉,麻黄之辛散,大黄之泻下,即《神农本草经》中之下品,运用这些药物要特别当心,用错可伤人性命,但治疗危急重症也正要依赖这些药物,善用大毒者才是医林圣手,大多医者为求稳妥,喜用性平之品,视桂附为蛇蝎,其疗效可想而知;三、药物过用产生毒副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可见药物调整人体阴阳虚实要留有余地,最后通过饮食调养善后,“果肉谷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药物过食就会导致体质新的偏盛。

  药物是否过服没有固定时间,对于一些老年慢性疾病,乃至病入骨髓者,只要脉证尚未正常,服中药治疗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另外还有一种毒性,由于种植和炮制过程不规范导致中药所含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超标,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以保障药材质量。

  7、药补不如食补

  很多人惧怕中药有副作用,期望通过食物调补身体,食补属于养生范畴,适用于阴阳平和之人,而今“平人”极其罕见,就是基本正常之人都很少,多数人属阳虚体寒,寒湿、湿热体质普遍,如果已是病人,就不可能通过食物改善体质,如同“病重药轻”,必须用药物扶正祛邪为主,食物调养为辅。

  食物也具偏性,最好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饮食调养,食补不在于昂贵,而在于适合,食补的条件是没有表邪、中焦畅通、脾阳不是很弱。而现在很多人脾胃功能虚弱,虽表现为气血阴阳亏虚,但却不能直接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牛羊肉等,这样会使原本虚弱的脾胃功能雪上加霜,应该先服用增强脾胃功能的中药,待消化吸收功能增强后,逐渐增加食物营养,这样才能使气血逐渐旺盛。

  国人对美食情有独钟,生病后首先会想到吃哪些食物补身体,这种观点需要纠正,一方面现在大部分病人不是缺乏营养,很多是饮食过于油腻厚味,消化吸收障碍形成痰湿瘀血存于体内,再补的话就等于增加垃圾,病情自然也加重,其次治病养病除了服药,需要多管齐下,要节饮食、慎起居、畅情志、适劳逸,如果只是调整饮食往往效果不太理想。

 

  8、孕产妇不能服中药

  很多孕妇担心服药会导致流产或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孕期拒服任何药物,其实中药治疗妊娠病自古有之,《金匮要略》中有桂枝汤、干姜人参半夏丸治疗妊娠恶阻,后世对于妊娠病的治疗不断补充完善。妊娠期有反应属正常现象,但若反应太大,如呕吐剧烈、下阴流血不止,必须进行治疗,另外孕期生病能自己恢复当然可以,若是症状较重或迁延不愈也必须治疗,如咳嗽、胃脘痛、腹泻,否则会影响胎儿发育甚至胚停流产,只要辩证用药精确,中药治疗是安全且高效的。

  中医药治病原则是:整体治疗、辨证论治、以偏纠偏。药物虽然有偏性甚至毒性,那对于偏盛的身体,恰是这种偏性能起到调整的作用,使身体趋向于“中”的状态,所以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不要有过多忧虑,关键在于能找到高明的中医。

  哺乳期妇女普遍担心药物进入乳汁会对婴儿造成伤害,确实药物会部分通过乳汁排泄,但中药和西药还是有明显区别,西药是化学合成,对肝肾血液系统会有一定影响,而中药属天然药物,影响相对小很多,另外中药治疗以调整体质为主,若是用药对证,母亲的体质好转,乳汁的质量营养相应也提高,若是母亲体弱多病,必定乳少且营养不佳,故哺乳期服对中药对母子都有益处。

  9、儿童不适合服中药

  认为中医疗效慢,中医只能治慢性病,竟有人认为儿童不适合服中药,因为儿童都是急性病,而且要让儿童吞咽味苦的中药汤剂确非易事,所以很多家长在小孩生病时一般选择西医西药治疗。而我的建议是:三岁前喂药比较困难,一般以推拿按摩针灸等非药物疗法为主,三岁后完全可以服中药。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中老年人专利,我倒是认为服中药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小孩多发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小儿感冒咳嗽多为太阳病,中药解表散寒效如桴鼓,消化疾病多为过食生冷甜腻或腹部受寒所致,中药健脾化湿消食或理气散寒效果同样奇好。虽然中药味道偏苦,却是天然药物,如果辩证用药精准,对小儿无任何副作用,也不会伤胃,治病同时能改善体质,另外中药之苦口能起到警示作用,告诫小孩要饮食有节、谨避风寒,否则生了病必须要吃苦头。

  西药儿童制剂用糖衣包裹化学成分,入口虽甜,却对身体有绝对伤害,如果按照中医六经辩证理论完全属于误治,阻碍阳气生发,把寒邪引至深不,把简单浅表的三阳病治成复杂深入的三阴病,现在儿童血液病、脑瘤、肾病高发,与西药滥用有莫大关系。儿童处于阳气生发增长阶段,生病后运用中药疗效要好于成人,体质也容易调整,到了中老年服药效果明显差很多。

  10、只在服中药时遵守饮食禁忌

  很多人都知道服中药时有饮食禁忌,在服对药方的前提下,如果严格遵守饮食禁忌,中药取效会比较快,否则疗效会打很大折扣。最明显的就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果是脾阳不足的腹泻患者,必须要禁生冷油腻,以素食为主,如果是湿热型的胃炎患者,必须要禁甜腻油炸辛辣,以清淡饮食为主,否则服药收效慢或无效。

  很多人认为饮食禁忌只是在服中药时才要遵守,是为了防止某些食物减弱药性,最常见的就是禁萝卜。其实食物对药效影响并不大,禁忌的主要意义在于防止错误的饮食方式对身体进一步伤害,除了先天遗传,以饮食对体质的影响最大,很多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饮食不慎,所以调整饮食对治病有很大帮助,不但在服药时要遵守,即使身体康复后也要遵守饮食禁忌,这样才能防止疾病复发。

  饮食禁忌有些是共同的,如一般人都应忌生冷,因为生冷伤阳,而阳气为生命之根本;消化道疾病饮食宜清淡,这样可以减少胃肠负担,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慢性病患者的脾胃功能大多偏弱,应以易消化吸收食物为主,切不可补益太过,当然各人的体质千差万别,须详辨细查、量体裁衣,为每个人制定出最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调养对健康人可以起到养生防病之效,对于病人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恢复需要很长时间,经云“小毒治病,十去其七,果肉谷菜,食养尽之”,到疾病后期,饮食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是有次第的增加营养,另外饮食禁忌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很难收工。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中医_知行者的博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体能量中医释义

 

  导读

  昨天不少人问,该怎样补阳,壮阳,扶阳,那么究竟什么是阳气呢,和肾气是一样的吗?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为什么要补充阳气呢?

  

  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阳气释义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是指人体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黄帝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阳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生长。阳气,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增强的、轻清的为阳气。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阳气来源

   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而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

  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首先,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在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中医治未病项目中,扶阳对亚健康人群的预防与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对于阳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亚健康状态,实验证明,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一词本身就具有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含义。

  现代人由于工作及生活的严重压力,或其自身所有的不良嗜好,常常会出现浑身无力,精神疲乏,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亚健康症状,甚至有的女性不到四十便提前进入更年期,这些疾病都是由于阳气消耗过度所致。那么阳气是怎么被消耗掉的呢?由于运动,思考,劳累,精神损耗等因素,都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的消耗我们的阳气,当阳气透支的时候,生命也就画上了句号。

  

  阳气不足的原因即在于人体消耗的阳气超过了补充的阳气量,致使人体阳气总量低于维持正常运转所需。

  临床症状

  阳气不足最直接的表现为身体不能维持恒温,常态下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致使气血运行速度变慢,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气等)不能及时排出而瘀积成疾。如果阳气稍有不足,人体功能基本能维持,但人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等各种不适症状。

  如果阳气不足程度加剧,人体基础体温就会进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因其堵塞部位与程度的不一样而外在突出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癌症只是堵塞程度更为严重。如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脉象上均显示肝部有堵塞,只是堵塞程度逐次加深。癌症则可称为寒凝重症。

  对治原则

  阳气不足导致的寒凝诸症的治疗之本则在于补充阳气,驱除阴邪,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自然诸病已愈,身体素质全面恢复。

  

  阳气对人体起到温薰脏腑,濡养筋骨的作用,就如阳光普照万物,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茁壮成长。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正常代谢所具备的能量,人一生的阳气是由弱变强再逐渐衰减枯竭的一个过程。阳气足则体健,阳气弱则体衰,阳气竭则身亡。因此,阳气决定着人的健康与生命。

   补阳,壮阳就是为顺应自然规律,补充日常消耗的阳气,使身体达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

  补充阳气,在饮食和生活上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

  生活保健

  拉筋、禅跑都属于慢运动,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老少均可每天拉筋、禅跑。

  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条件就是生活要有规律。最好在晚上12点之前入睡,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时都补不过来。

  80%的现代人都阳气不足——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如何扶阳固本呢?在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我们一些伤阳气的生活习惯,在夏天经常喝冰镇饮料,吹空调,露宿雨淋,很容易患伤阳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风湿等。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着太厚,久居温室,大汗淋漓或过用辛热,多患伤阴之病,如咽喉肿痛、食欲不振、腹胀等。

  

  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将其称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晒背、扭腰、拉筋、撞墙、禅跑、拍打等功法。

撞墙功

拉筋

拍打

站桩

  善能升阳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

  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夏练三伏,我们可不要错过这个升阳祛病时机哦!

  文章来源:拉筋拍打

  2018年10月10日更新

 

 

 

 

 

治愈癌症百起,却被判刑10年,比程勇更药神,他是扔向中医界的核弹

 

  今天刊民间中医的潘德孚先生写的一篇关于倪海清的文章,此文争议比较大,说出了很多民间中医的心声,各抒已见,不要人身攻击。

  ——72物候健康生活

  倪海清是浙江省金华市的一名江湖郎中,出身农民,小学文化,没有行医资格。

  倪海清称,十多年前,自己偶然获得了别人的祖传秘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治疗晚期癌症的中草药秘方,救治了数百晚期癌症病人。2009年,他成立了海清民间草药研究所,之后获得了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国家发明专利。但其研制的中草药片剂并无生产许可证及药品管理部门批准文号,在法律意义上,这的确是假药。

  2011年10月17日上午8点半,金华市婺城区公安局查封了倪海清的研究所、仓库及与其合作的金华协和门诊部,抓捕了倪海清及其儿子、妻子、坐诊医生等7人。理由是:在明知未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生产名为“海清中草药肿瘤研究所研究成果”的药品,并向上门求医的患者销售。

  倪海清最后被判刑十年。)

  浙江省金华市法院和法官出名了。

  出名的原因是它们制造了震撼全国中医界和新闻界的倪海清假药案。

  一个救了几百个晚期癌症病人的无行医资格的草药郎中。

  现在金华法院以卖假药罪判他坐牢十年,这叫做从重量刑。为什么从重?因为,他用假药救的人太多了,影响了旁边的金华艾克医院的生意,因此,被艾克医院检举。检察院根据检举起诉,着公安部门不仅去抓人,还查封所有药物。于是,有一些得不到药物治疗的重症病人死了。

  金华检察院、公安局、法院,联合作战,被现代医学牵着鼻子,以查处假药为名,搞成倪海清冤案,实际是扔向中医学界的一枚核弹,目的是消灭整个中医学界。

  因为,按此案对假药的定义,连累了所有的老中医,他们无不都是卖假药的。因此,他们随时都可能以卖假的名义被抓判刑,只要法院的法官们觉得有需要。

  无论哪个老中医,都因为看病时间久了,经验积累丰富了,都可能拥有一些单方验方的。现在社会上谋生困难,为了下代谋生,因此,给下一代出些主意,想些方法,使之生活有路。

  这些主意、方法,无不都是单方验方之类的。它们可以提供谋生,但不能发财。因此,就有许多老中医不愿意给社会做“贡献”,使自己的后代断了生活出路。

  无论谁都会承认这样一个真实生活的写照:“一味单方,气死名医”。这样的事在我国,是经常发生的。一些病,找过多少有名的医生,就是看不好,但经常会有偶然,遇到了一位道士、和尚、尼姑甚至乞丐,厄运就到头了。

  他得到了某个单方、验方,疾病就豁然了。自以为是的名医不就气死了?民间中医的历史中,少不了单方、验方的地位。但是,这些单方、验方,不可能由政府批准而产生。因此,按金华法院的定义,中医的单方、验方,也就是假药,谁用它,谁就是卖假药,谁就得坐牢十年。

  这不是想存心挖掉中医的根吗?

  1

  病、药、医,哪个不是真的?  

  人们去医院求医,是为了治好病。于是医生给你开了检查单。你拿着单子去给仪器检查后,拿单子回来,医生看单子开药方叫你去买药。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看病不是医生看的,而是仪器看的。药却这这个不会看病的医生开给你的。

  如果你问医生:“我的病给你治疗,需要多少时间会好?”医生却告诉你:“这个病是治不好的,你必须一辈子吃药。”这时候,为什么就没有人会想:这是个不会看病的医生!

  如果没有仪器,他该怎么办?但这医生,自己也不知道不会看病,是怎么做起医生来的?医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不是为看病,而只是为卖药。所以我说,医学院是洗脑的机构,不是教学生做医生的。

  既然,你求医是为治好病,而医生不会看病却会给开药方,给了药,还说这病治不好,必须长期吃药,要吃到死。这话,就没有人想。你求医治病是想治好病,而医生却明白告诉你:此病治不好!那么,为什么你会在这里求医呢?推敲起来不是让人笑痛肚皮吗?

  此现象,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这个病不是病,所以治不好;

  这个药不是治好病的药,所以治不好;

  这个医生不是医生,所以治不好。

  三者必居其一;或三者必有其二;或三者皆有。

  这病如果是病,求医是为了治好病。病人不知道自己生什么病,才听医生的话花钱买单去检查。检查单上告诉你得的是什么病,医生却告诉你此病治不好。实际是检查使你花了钱,却没有达到目的。

  因为,得病去检查的目的,不是为知道是什么病,而是为治好病。检查的结果能说得出是什么病,却是治不好的病,那就失去了检查的意义。很多失去检查意义之事,在医院里无不到处都是,于是,有些人就开始独立思考了。

  有本书叫《疾病发明者》,是说制药公司雇了医学家去发明病的名称,然后就给它们制订病的标准,继而通过医保把药卖给病人。

  原来这些标准统统都在糊人。例如1990年德国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是160-100mmHg,但到1994年,德国的对抗高血压联盟却宣布改为140-190mmHg。

  而这个组织是医生和药厂员工共同成立的利益团体。既然高血压的标准可以随卖药的利益团体的需要而修改,此病怎么能算个病呢?故笔者发表了《高血压高血糖不是病》(载于《西医病理百年反思》(东方文化出版社2011年8月),读者可查阅该文,看其中的说理对不对。

  既然不是病,医生当然就治不好,病人才需长期吃药。如果此药相当于粮食,长期吃能补充能量,那也未为不可。但是,它却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所谓“逢药三分毒”,长期吃是会吃出病来的。这种病,叫做“并发症”,是药物长期使用造成的结果。

  因此,可以说医生在卖药,也同时把戏“并发症”一起卖掉。在医院里死亡的病人,大多数死于并发症。所以,我们就得小心,不能见医生开药就去买来吃,这种用药吃出来的病,要比医生所说的病厉害多了。

  假病、假药、假医生,三者之中必有一假;或有二假;或三者全是假。真假孙悟空打了起来,都说:“你是假的!”到底谁是谁非?医学的宏大,很少有人讲得清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此,是真是假,实践可以判别是非。

  2

  倪海清假药定案量刑标准  

  邓小平执政初期,人们记忆犹新,全国曾经进行了一场“实践是否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由此开始了改革开放。

  金华出了个假药案,实践还是不能成为判别是非的标准。药物是治病的,它的真假本来是以能不能治好病为标准的;但是,在金华法院里,却被认为是以有没有批准为标准了。

  尽管,这是不能怪法官,因为,法官是以法律为准绳的。卖假药者叫倪海清,用他发明的“假药”,治愈了几百例晚期癌症病人。他的药被金华法院判为假药,要坐牢10年。而现在用真药治死病人累累者,天天拿奖金,拿回扣,生活很富裕。

  法院法官,不以治病的好坏结果做真假判别,而以有无政府批准,来作真假的判别标准,真是奇了怪了!想不到古代有糊涂官判糊涂案,竟然落实到现代的金华法院里!按这个标准,笔者查遍天下所有药物,古今中外,竟然没有一种是真的。

  所有中药,都是没有经过批准的,就都在用了;单方秘方,有哪一种是经过批准而后用的?所有我国的老中医,无不都有一些个人秘方,自制一些没有政府批准的药物,因此,按金华法官所识,皆得坐牢不误。所有不愿坐牢的老中医,千万不要搞什么个人的单方秘方。

  对一个十五亿人口的民族来说,它也一定是一个“生产”和珍藏单方秘方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人,珍藏或“生产”着许许多多的单方秘方。珍藏者和“生产”者一定要以金华法院的判决为鉴,从此之后,不要再动“生产”和珍藏的念头,否则,便有坐牢的危险了。

  有普通常识的人都知道,然而,这法院的法官却不知道:所有西药,皆是化学药品,无不都是批准之前,要先使用一段时间,当然还要一定的使用范围,只有被认为使用之后有真正疗效的,经过鉴定,才可申请批准上市。

  可见药物需要批准的目的,并不针对小范围试用,而是针对上市做大批量买卖的。不过,西药出在西方,自有西方的管理条例在管着,也不需要劳烦中国人制订中国法去管理了。如果按金华法官的标准,国外那些研制药品者,免不了个个应该坐牢。不过,西方的法院决不会像金华一样出这样的糊涂官;如果真的出了,还会有如此众多的化学药品来中国吗?

  西医药物使用是世界性的。西方国家对药物批准确实很慎重,如没有多少万人的试用,没有取得相当的疗效,国家是不会批准的。即使已经批准了的,也会因它的使用,造成生命或健康的伤害,而被撤消批准。

  这说明,西方国家对此权力的使用,并不在乎有无批准,而在于它的使用面的大小。即任何药物,只要是小面积的试用,不能以有无批准作为真假的判别标准。此刑法的修改者若不是因修改而获得大利益的,是不会下此狠手的。可见我国的刑法修改,已经掺入了西药利益集团的黑手。

  倪海清的秘方,已经治好几百个晚期癌症病人,对社会来说,也相当于救了几百条人命,其功劳可谓大矣,却被判刑10年。

  金华法院的法官,胸脯拍得红红的,似乎有法可依。

  据说,乃是依据《刑法修正案(八)》之规定。但此法原规定的“对生产销售假药罪”,本来判别真假的条件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现在被删除了,而改为“国家对药品管理制度”了。这改动虽然可给法官执法做依据,但让人生疑。

  因为,这个改动,把结果改成行为,本身就不合法。法院对犯罪人,怎么可依据其行为而不依据其结果呢?倪先生报了一个草药研究所是为了用实践验证他的草药秘方治癌的有效性,不给治怎么知道有效无效呢?

  癌症治疗研究的个大课题,不是三两个病人就能解决的。倪先生的研究不仅没有死人事件发生,相反地给社会带来了利益,法官凭什么认为需要判刑?

  3

   倪海清假药案的最终目的完全彻底地毁灭中医  

  我国法制正在建设阶段,不完善之处必然存在,这才需要修正。修正,说明法律的不完善性与它的动态性,不能死板套用,尤其是有关医疗、医药的问题。更要考虑我国的基本法的规定:“中西医并重”。

  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既然是并重,就得分别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规定,而不能套用西医西药的方法和条例。现在这个修正条例,不仅没有并重,而实际是用来消灭中医的。

  中医中药的单方秘方,都基于生命的特异性原理,是因人而异的;中医中药,因辨证论治,能关照个体生命的特异性。生命不仅有有其特异性,而且是动态的,因此,方药必须可以随时变化,随证变化,就不可能造成“足以严重危害健康”的现象。

  这就使得想毁灭中医的集团无计可施了。我想,这才是“足以严重危害健康”被删除的原因。而“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这说法,目的很明显,就是可用它来彻底扳倒中医,毁掉中医。

  修正,靠的是法官的智慧,而法官判案,首先要懂得国家的基本法,用它来慎重推敲修正的对不对,不能死搬硬套。现在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删除,而改为“国家对药品管理制度”,说明这修正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已经被国际制药财团操纵,朝着消灭中医学的方向走了。它的修正者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法,因此,必须追究责任。法官借此错误之法来判案,也必须追究其糊涂断案的责任。

  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天下无癌论》,现代靠癌症发财者全国不是少数,尽管如此利益悠关,却无人敢出面驳斥。

  当然,这些因别人生癌症而他们发了财,不是他们拥有治癌的本事,而是靠推销手术、化疗、放疗这三把杀人刀获得病人的财产使自己发财的。其推销手段,无不都是恐吓和欺骗,包括像强奸幼女的孙尚见先生,都在使用这种手段。

  美国有个加州大学的琼斯教授,用了十多年时间,研究了很多癌症病的治疗结果,得到了一个结论:“拒绝化疗和放疗的癌症病人,包括乳腺癌患者,实际上存活的时间比接受治疗者多了4倍。”(《癌症不是病》中南传媒出版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

  当然,倪海清不是天上来的神仙,他所谓的晚期癌症病人,只是西医学意义上的晚期,即被西医认为难以治愈或不治的患者,而不是真正晚期而必死无疑的患者。

  他们之所以被倪海清治好,是因为患者的生命自组织能力未被所谓的癌症摧毁,而倪先生的药物有维护他们的生命自组织能力的作用,于是,这些人痊愈了,或有效地活下来了。

  倪海清这么做,显然地是侵犯了这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了,当然,也包括了像孙尚见先生这样因治癌症而发了大财的,无怪乎他要检举揭发倪海清卖假药。

  从法律上说,倪先生卖假药应该处以刑罚;从道德上说,倪先生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应该给予奖励。倪先生被判刑是我国法律的悲哀,因为,法律被一个以杀人发财的利益集团操纵了。

  这也是我国中医学的悲哀,它面临被完全毁灭的危险!

  4

  毁灭中医,就是毁灭中华民族  

  其实,中医学不仅是医学,是一种济世救人的医学;而且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成熟、完整、完善、精粹的文化。什么叫文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大概念,它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人某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文化是前人留给后人的一种精神和物质的财富。物质财富是指我们现在所享有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是指前人留给后人一切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存在着的历史的记录。

  医学是人类构建社会的三个基础结构之一,所以它是社会存在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完整、完善而又精粹化。

  中医医学之所以成熟、完整、完善、精粹,是因为它的实践方法能够针对个体的人,而不是把人当做一个群体。这也是是中医与会西医的区别。

  人是动物,人与动物却又不同,不同就在于人是智慧的动物,各人的智慧又各不相同。这才会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各人的智慧不同,不仅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也是人与人区别的标志。把人当做统一的群体进行医疗,实际也就是把人当做动物一样,统一使用一种药物或治疗方法。

  禽流感被宣传起来,为了防止传染给人,养鸡场的鸡,养鸭场里的鸭,被统一宰杀,这就是做动物的命运。现代医学把一种统一的病名施加于人的群体,进行统一的治疗,也等于把人当成了动物。

  例如说癌症,医生把一群人都划为癌症病人,并告诉病人得了这病是会死的。然后,给手术、放化疗治死了,病人家属无话可说,是因为医学已经说明这病生起来就会死的,与治疗无关。

  然而,根据上述琼斯教授的结论,既然不治疗者存活的希望比治疗者高4倍,那么,4/5的患者不是因患癌症而死亡的,而是因治疗的错误而死亡的。

  这就值得我们反思了:假设一年中有200万癌症患者死亡,其中就有160万人因误治而死亡。这数字是如何惊人!这么多人为什么如飞蛾扑火,自觉自愿?是因为社会舆论导向、科普教育、医保制度、法律法规等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几百万人在一年中痛苦死亡。

  是人,当然生下来就是会死的。生命只不过是一段时间,时间过去了就要死的。但是,因手术、放化疗而死亡却是一种不正常的死亡,死者在痛苦中死亡的。

  医生赚了钱不算,还让死者在痛苦中死亡,这是违背良心的行为。如果你没经过洗脑,你是不愿意做医生的。所以,美国医生的自杀率很高,是因为干久了,干多了,忍不下去了。有的则像门德尔松一样,变成了医学异教徒,从事揭露现代医学的战斗了。

  应该存活的却被治死了的癌症患者,当然都是因治疗的错误。治疗错误如此严重,这说明不是治疗的问题,而完全是医学的问题了。治疗是医学的实践行为,如今这种实践不仅不能救生病的人,而且会弄死人,为什么还会有人如此积极?

  这说明不仅只是医学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了。这里的社会问题险情科学普及、医学教育和舆论导向等等之外,又涉及了法律的制订和修正,说明问题严重了。

  西方利益集团之黑手,已经抓个中华文化的命根子了。如果中国人还轻易对待,我们的文化灭亡就不远了。习近平先生认为中医学是开启中华文化宝库宝库的钥匙,但掌握它的命根,却是西方的医药利益财团!

  中国人如不迅速觉醒,迅速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药物法》、《医师法》、《传染病法》等进行一次严格的审查,凡不利中医中药发展应用的,立即撤消;并迅速建立有利中医中药发展的《药物法》、《医师法》、《传染病法》等。

  现代社会的这种形势,西方已由于他们的医学不成熟,靠着政医一体的体制和吸世界人民(包括本国人民)的健康维持生存。

  但是,这种政医一体的体制,已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根本无法摆脱的医疗经济危机。由于西方人民的权力体制不同,他们已逐渐把这种危机转嫁给我们了。

  这才是西方人民把输液看成与手术等同的恐怖,而我们却把输液用于任何疾病,超过了世界平均数的8倍的原因。我们民族正在用生命和健康填补着西方国家的经济漏洞。

  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不能靠经济、武力跟西方血拼,做先进技术之梦;却可以医学比拼,医道比拼,使我国民族迅速复兴。中国只有发挥自己之所长,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文来源:文小叔说。

  2018年10月22日更新

 

 

 

 

 

你花一百万都买不到的这张表!建议你最好背下来!

 

  花钱都买不到的养生时辰表

  一日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流经一个经脉,首尾相接,如环无端,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长寿健康的秘诀!

  子时:23:00——1:00 胆经: 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 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这个时候心脏功能最弱,如果有心脏病人备好救心丸。

  丑时:1:00——3:0肝经 :深睡眠!此时中肝修复的最佳时间,废弃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在丑时完成。此时必须进入深睡状态,让肝脏得到充足能量。如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易患肝病。

  寅时:3:00——5:00 对应经络:肺经 :大地阴阳从此刻转化,由阴转阳。人体此时也进入阳盛阴衰之时。此刻肺经最旺。肝脏把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些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肺病 哮喘病人在寅时服药比白天常规服药效果好。

  卯时:5:00——7:00 大肠经 :排便!便前一杯温水。此刻大肠经旺盛,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辰时:7:00——9:00 胃经 :勿忘吃早餐!此时不断分泌胃酸,如果饿久了, 就会有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胆囊炎等危险!

  巳时:9:00——11:00 :脾经 :喝水!(此时多喝水)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脾是后天之本。补脾:薏米 红豆 山药粥。一整天2000ml毫升水约5瓶矿泉水,要持续喝千万别别喝任何的饮料。

  午时:11:00——13:00 心经 :小憩一会儿。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能午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午睡不能超过 30分左右,会夺觉,容易引起晚上失眠。

  未时: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体就会打咯排气。故午餐下午1:00之前 吃,营养物质都吸收进入人体。

  申时:15:00——17:00 膀胱经 :排尿!膀胱把水液排出体外。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膀胱最活跃适合多喝水。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憋尿,会得“尿潴留”。

  酉时:17:00——19:00 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 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本 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这是一个男人的时刻。 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这个时候按摩肾经效果最为明显。

  戌时:19:00——21:00 心包经 :心包经。此刻创造安然入眠的条件。平和心态。

  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 :睡觉了!此时是人体最大的腑三焦经运行,主持诸气、疏通水道。亥时三焦通百脉。可休养生息。

  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养生时间。

  文章来源:养身日刊 

  2018年9月25日更新

 

 

 

 

 古代中医是这样的!

 

 

 

 

 

 

有些中医可以是这个样子的!

 

于彤,女,98岁,中国10大名老中医,退休中南海,北京诊金最高的中医。找她看病,要提前许久预约,仅挂号费就1200元,但拿的中药却几块钱。

于彤的养生理念,与朋友们分享。

高血压:

(1)香蕉皮30克,晒干水煎喝,每日3次,一个月见效。

(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日15克,半月见效。

(3)银杏叶每日15克,用开水冲喝下,半月见效。

低血压:

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血脂稠:

(1)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2)山楂. 银杏叶. 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个疗程)

脸上黑星(雀斑):

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

脚汗、脚臭:

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治愈。

脚气:

韭菜一斤,煮水十分钟泡脚,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三天除根。

神经衰弱:

浮小麦50克,干草24克,大枣20克,酸枣仁30克,混合。水煎服,每天一次,半月治愈。

立治牙疼:

白酒一两,松香15克,泡2小时后用棉花沾酒放在牙疼处,咬紧。5分钟不疼,虫火寒齐清。

根治牙疼:

马蜂窝、红糖各1两,兑两碗水,煎剩下一碗半时让患者喝下,三十年不疼。

口腔炎症:

西瓜皮晒干,炒焦,加冰片少许研末,用蜂蜜调和涂于患处,特效。

烂嘴:

用浓茶叶水,加少许食盐,然后用来漱口,一天三至五次,三日治愈。

咽炎:

海带洗净,烫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轻,两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中耳炎:

韭菜根一两捣烂,挤出水份,加入少许冰片,滴耳,特效。

耳鸣耳聋:

雄乌鸡一只,甜酒四斤,煮熟后趁热吃,连吃五只,特效。

感冒:

香菜一把,葱白连须5根,生姜10片,水煎,加红糖一两,趁热服,一天两次,一天治愈。

偏头疼:

生萝卜汁适量,用法:仰卧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许更妙。

治头痛:

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成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神经头痛)

头晕头痛:

黄芪、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痔疮:

皮硝一两,槐米半斤。熬水熏洗,每日两次,七天治愈。

阴痒肛痒:

醋500克,盐5克加热洗,一天三次。

鼻出血:

(1)左鼻出血从右耳吹气,右鼻出血从左耳吹气,可立即止血。

(2)用头发烧成灰吹入鼻孔立止(男用母发,女用父发)可根除。

鼻炎:

苍耳子30克,轻轻捣烂放入小勺内,加香油50克火煎,将苍耳子碎渣捞出,用油滴鼻子,一天3至5次。

青光眼:

向日葵盘(去籽)3朵,斩碎水煎一半内服另一半熏洗眼部半月治愈。

眼流泪、角膜炎:

鱼苦胆点眼,一天三次,半月治愈。

快速美容:

鸡蛋三个,用酒泡,密封4至7天,每天以蛋清涂面,七天面如白雪。

青春痘:

用蒲公英2两,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

手足裂:

五倍子适量研末,用牛骨髓或矾士林调涂抹缝中,五日治愈。

黑斑:

当归半斤,煮水一碗,用此水抹患处,半月见效。

肩周炎:

生姜一两,芋头二两,去皮捣烂如泥,用布袋装好贴患处,一天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胆囊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一个月治愈。

肠胃炎:

木瓜100克,扁豆100克,兑水煮熟吃豆喝汤,一天两次,半月除根。

类风湿性关节炎:

辣椒2两泡白酒2斤,泡七天后洗患处,一天三次,半月治愈。

气管炎:

炒桃仁,白胡椒,枝子,乙醚各25克,碾成碎面,鸡蛋清调和,男左女右贴在脚心处,吃鸡蛋。每天一个,七天特效。

胆结石:

鸡内金10克,焙干研末,白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一个月治愈。

肾结石 、尿道结石:

核桃仁,冰糖各20克,香油50克,温开水冲服,每天一剂,一个月治愈。

胃病:

血灵脂25克,延胡素,香附佛手各20克,甘松15克,水煎服。一天一剂,半月治愈。

资料来自网络微信私传

2018年9月19日更新

 

 

 

 

 

一个加拿大学者眼中的中医,触动你的内心

 

  导读在中国学习中医二十多年的加拿大学者胡碧玲,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外国人。她说:“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比喻的话,西医的诊治对象是计算机的硬件;而中医的诊治对象则不仅是计算机的硬件,还包括它的软件。”这一篇文章,很容易触动你的内心!

  也许,中国人始终都是在一个他们自以为是的意义上误解了西医,因为中国人认为的西方并不是真正的西方。在西方,今天中国人认为的西医只是众多医学中的一种,是主流而已。另一个更大的误解就是西方人早已没有把“科学”这个词等同于“正确”及“唯一”,而今天的中国人仍把“科学”当作一个好的形容词。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带来了目前在中国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状态:传统中医在西方比在中国更容易得到继承。 

  这绝不是一个嘲讽。提倡中医“现代化”的中西医结合作为中国大陆中医界的主流派,几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治愈的病人都很多。不过,我的心中还是感到一点遗憾。遗憾什么呢?我觉得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效果暗藏了中医的灭亡。 

  1

  “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赐福给中国人并丰富了中国博大的文化。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与夏商周时期的诸种理论,另加上本地的药材、医疗用具,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但不幸得是,近代中医遇到了西方科学。科学在世界文化里的全面胜利,迫使中医去迎合西医的科学观。具体的说,中医在西医面前的失败来自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为了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科学的唯物主义,中国中医界删除了或者改变了很多传统的概念。但是这种借用外来标准来判定自己,很像用英文的语法来判断中文是否有价值。  

  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这有什么不对吗?西医的化验诊断要比中医的主观诊断法更为精确。然而事实并非这样简单。西医的确在肉体的层次上可以做得很精确,但问题是中医的治疗对象并不仅仅是肉体。如果用计算机作为比喻的话,西医的诊治对象是计算机的硬件;而中医的诊治对象则不仅是计算机的硬件,还包括它的软件。当“硬件”的标准来要求中医诊治一个“软件”时,不仅会出现不少误诊,同时还无法按照中医本身的理论去治疗。  

  我每次生病时,就来到北京一家著名的中医医院门诊部,但每次医生都为我开西药。当我强调一定要吃中药时,大夫们都会觉得我很奇怪。我的这种待遇,并不是因为我是洋人,习惯吃西药。因为我的国内朋友去中医门诊看病时,医生首选药往往还是西药。 

  西医理论根本不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

  5年前,我在一家中医医院实习时,有一位患胃酸过多的老太太进来就诊。老师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循序诊断后,告诉我们说中草药里有7味药能控制胃酸过多,随后他竟在一个只有12味药的方子中把这7味药全用上了!中医的思路不应该是这样的,顶多有一两味控制胃酸的要就足够了,其它的药都是用来调整她胃酸产生过多的原因。这位老师的思路显然是西医的“胃病治胃”的思路。第二个星期老太太又来了,显然这个方子没有达到疗效。这种思维模式的最后结果只会是丰富了西医而弱化了中医,于是中医伟大的传统就变成西医的一个附庸物。  

  虽然我是一个西方人,但出于连我都不知道的原因,我很热爱中医,希望它能丰富人类的智慧,使人不分种族、国籍,他们的身体、心灵均因中医而得到健康。中医几千年来应用了它自身独特的理论与手段治愈了无数人,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而有效的医疗体系,没有必要以外来的秤杆“纠正”中医的“不足”。 

  近几十年,主流的西方医学在西方已发生了一种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改变。替代医学因能够解决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开始广受欢迎,中医是这几十种替代医学里发展最快的一个。西方人已经发现西医的模式很难在身心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因为西医擅长的仅仅是把人的肉体看作诊治的对象。所以当有西方学者认为21世纪应该是精神的世纪时,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医里的“不足”与“迷信”的那部分,也许恰恰能够揭开蒙在科学和西医身上的那块帘布,从而使中医得到更客观、更圆满的对待。

  2

  中国中医自己“不团结”

  胡碧玲感到中国中医自己“不团结”,这将导致中医发展困难。

  首先,中国中医存在学院派和民间派之争。

  “中国中医有学院派和民间派,学院派以为民间派不懂理论,民间派以为学院派看不了病啊。”

  胡碧玲解释,就是谁也瞧不上谁。学院派专业学中医,但很多却不能实战或疗效不佳;但学院派看不起民间中医,以为他们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理论基础,纯粹凭个人经验治病。学院派指从高等院校毕业的中医治理者和中医从业者;民间派指在传统的师承方式和实践方式中产生出来的民间中医。

  胡碧玲称确实很多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都看不了病,但这样的说法也不是尽对的,学院派里也有一些很好的医生,同样民间派也不乏吹嘘之辈和江湖骗子,但争执和相互看不起是解决不了题目,也不利于中国中医发展。

  其次,中医保守,经验秘方不公开交流。

  胡碧玲觉得中国很多中医都有点敝帚自珍,不愿意把自己的中医技术拿出来大家一起交流研讨,或者毫无保存地进行传授。她以为,假如说中国的中医们都能团结一致,把自己擅长的医术拿出来取长补短,中国中医肯定能蓬勃发展。

  中国中医的“秘方”、“验方”之类让西方人看不懂,他们不能理解中国很多中医成就没有传承就宁愿湮没而不公然,让后人在故纸堆里拼命钻研挖掘,以为一个好的学术成果就是要公然或者保存;而中国中医却以为哪怕是一个普通的药方都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所凝,也是在杏林立足之本,哪能随意传人,要传也要传给自己的后代,所以造成“独门”、“祖传”之类在中国中医当中屡屡可见。

  胡碧玲为了学习中医,除了在中国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求学以外,还经常四处走访求师,研究学习中医的各种诊疗方法和经验。为学一些独到的针灸技术,她往过山东学习一种靠传承沿袭的针灸方法,但所获未几;她也曾在兰州一家医院中学习针灸,而只能靠自己在旁仔细观察,针灸医师并没有有过多的言辞和解释,胡碧玲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来针灸方案的原理。

  3

  中国中医的传承难以为继

  “中医太伟大了!”胡碧玲出自肺腑地说,固然她至今还觉得自己是很奇妙地决定来中国学习中医的,但这并不妨碍她一直坚定地走下往——即使是其间她曾到中国社科院攻读研究道家哲学的博士,她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道家的朴素辩证思想,以求更好地理解中医学习中医。

  在中国学习的历程中,她深深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感到在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度里,传统文化失往了应有的地位——因此,她以为中国中医的传承面对巨大的题目。

  胡碧玲是在西方教育制度下长大的,在中国的院校里也获到了博士、博士后等学位,然而她从自己学习中医的经验和体悟总结:中医的学习是特殊的,应该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应照搬西方的教育体系。

  中国中医为什么难以传承?

  胡碧玲以为,现在中国中医药专业的学生看不了病,这就说明“中国中医的教育失败了”,而民间的中医传承由于种种题目也将面临断代,中国中医怎么能发展下往呢?

  “看不了病的医生谁会要你呢?”胡碧玲的话很直接,“有很多学中医的都改学西医了,以后学中医的人会越来越少。”

  “很多学中医的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有的只能往药房抓药,有的就西医研究生,有的转行当编辑,这样的事情不是个例,太多了!”

  在她看来,这就说明了西方的教学体系不适合中医的发展和传承。

  胡碧玲之所以学习道家哲学,是由于她熟悉到中医和西医具有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方法论,中医看病需要具有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现在从小学到高中都是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且现代教育里西方的东西特别多,当你进进中医药大学学中医的时候,不能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思考题目,很多中医的东西就没有办法接受。为什么现在有中医医师开西药、开化验单的现象?由于他是在按西方的方式思考题目!”

  至于民间中医的传承,胡碧玲以为只会有部分很关心中医热爱中医,并且有医术传承的才能够得到继续发展,但规模太小,随时可能断代。

  “由于现在真的把握中医的这些人还有一部分,再过几年这些人就根本没有了,那么下一代的人有几个能真正的把握中医?”

  继而又说,

  “即使有人得到了医术传承,假如他不在正规的院校里面取得一个学位,社会不承认他,不会找他往看病。”

  自1998年《执业医师法》颁布后,假如民间中医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为人看病是非法行医。而《执业医师法》第11条和卫生部第6号令、第52号令对“师承或确有专长”的民间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证”门槛较高,民间中医假如没上过医学院而又不在公立医院供职,很难获得医师资格。胡碧玲说。

  “很多得到医术传承的民间中医会由于没有医师执照不再行医,医术的传承往往也会因此而断。”

  4

  中西医结合将导致中医消亡

  胡碧玲的另一个观点是,中西医结合是行不通的。 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中国中医界成为主流感到很遗憾:

  “我觉得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效果暗躲了中医的灭亡。”“这尽不是一个嘲讽。”

  胡碧玲很认真地说,

  “由于西医是不会容纳中医的,容纳的是一些技巧,但不会接受中医的理论。”

  “西医理论根本不承认中医理论中的气、经络、阴阳五行说等等。所以中医为了‘科学化’,其治疗配方中的思维就越来越接近西医的思维模式,现在选药越来越不按传统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学的药理作用相配。”胡碧玲说,“现在中国在临床上已经很少使用中医和中医的病名来诊断一种疾病。”

  固然很多人都以为,西医的化验诊断要比中医的主观诊断法更为精确,但胡碧玲还是有不同的看法。

  “西医的确在肉体的层次上可以做得很精确,但题目是中医的治疗对象并不仅仅是肉体。”

  胡碧玲打了个比方,

  “假如用计算机作为比喻的话,西医的诊治对象是计算机的硬件;而中医的诊治对象则不仅是计算机的硬件,还包括它的软件。当用诊治硬件的标准来要求中医诊治一个软件时,不仅会出现不少误诊,同时还无法按照中医本身的理论往治疗。”

  她尽不客气地指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误区,是完全的西化。同时,她以为即使要中西医结合,应该是中医容纳西医。

  “从我自己个人的角度来看,惟一能沟通的方法是把西医融进到中医里面,而不像现在,把中医融进到西医里面,由于中医看病是在生命的层次看病,西医看病是在肉体的层次看病。”

  胡碧玲又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说明,西医大多以为疾病一定与各种细菌侵进、局部病变等有关;中医看病,是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不只是集中在患病的部位。中医的重要特点是“辨证论治”,通过“看、闻、问、切”四诊,搜集到患者的证据,透过证候(现象)捉住疾病的本质,分清邪正,扶正祛邪。因此,中医更加具有整体观,而中医宏大的内涵足以够容纳西医。

  她坚持地以为,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与西医有本质上的区别,不能迫使中医往迎合西医的科学观。而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思维变异中,逐渐丢失了本有的“中国特色”而被边沿化,假如再不及时以正确的方式拯救,或许过不了多少年,不排除像大熊猫一样成为“濒危国宝”,从现在的“危症”恶化成“尽症”。

  5

  中医在海外比西医受欢迎

  胡碧玲谈到,中医在国外发展得非常好。据她所知,在欧美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中医诊所,尤其是北美洲,往往规模较大并且不止家同仁堂也已经进进北美洲,在温哥华、多伦多都开设了分店,并且生意非常地好,往往都是病人主动求诊,由于西方人注重疗效。胡碧玲女士说,现在西医药在外国人的眼里快走到尽头了,主要有几个题目已令众人警觉,首先是发现病症后需要大量的检查,用度高昂,开刀更是天价;其次是很多疾病一旦发生,便面临终身吃药的痛苦,有的药物还会很快产生耐药性;再次是西药作为化学合成物,会有各种未知的毒副作用。

  世界文明程度的进步,仅靠单一的现代医学技术已不能应付这种复杂的新局面,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回回自然潮流的掀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副作用的深进熟悉,使国际医药市场中传统药物的用途和影响不断扩大。

  主流的西方医学在西方已发生了悄然而又深刻的改变,西方人已经熟悉到西医疗法的不完善,并开始寻找一些其他办法,包括中医在内。替换医学因能够解决人们的身心疾病而开始广受欢迎,中医是几十种替换医学里在西方发展最快的一个。西方学者以为21世纪应该是精神的世纪,而西医擅长的仅仅是把人的肉体看作诊治的对象,很难在身心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据统计,现有60%以上的欧洲人使用传统药品,欧洲占全世界草药市场份额的44.5%;而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熟悉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美国的3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早已经批准针刺医疗活动,每年有100万以上的患者接受过针刺治疗,针刺医师达到1万多名,同时从事针刺的西医师约有3000人。”胡碧玲透露,“而我已经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取得了博士后学位,即将往美国的一所大学担任中医相关课程的教学。”

  “中医在中国在大陆可能会慢慢地逐渐走向衰弱走向消亡,反而会在国外的一些地方会慢慢地兴起。由于中国大陆的医学环境是不能够支持中医的发展的,中国中医现在的研究都是在用西医的那种理念往研究,而不是用中医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研究,中医在中国没有发展的土壤。”胡碧玲理所当然地说,“你不发展,任何一件事情他很快就死了”

  本文来源:本文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07期,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

  2018年8月22日更新

 

 

 

 

 

为什么德国人会研究中医?

 

  编者语:卡尔-海因斯•睿博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自上海世博会以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在现代物理学理论与技术支持下的传播与推广。他本身的高能电物理学的专业背景和在宇航医学检测领域实践的长期经验,使得他对中医原理的运用与普世价值深信不疑,并始终认为,这是全球医学未来的方向。

  近日,中国致力于中医领域传承与突破的上海九间堂新中医健康研究院安排了睿博专访,就一些引发大家好奇与疑问的主题,请睿博教授做了一系列回答。该访谈会分几次在此公众号平台首发,希望能给到大家启发和信心,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信心,对自然法则的信心和对自己可以掌握自身健康的信心。祝福大家!

  1 问: 为什么德国人会研究中医?

  关于我是德国人,却研究中医学这个问题, 这个其实并不特别。我想,今天,大半个世界都对寻找未来医学新的解决之道而感兴趣。如果我们来看过往以来经济方面的发展,也就是对所谓健康的支出,那么中国当然在排名上很靠后,人均数量上很少。而美国排在很前面,他们支付的几乎是(中国的)100倍以上,但是他们国家里到处都是病人。德国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为健康支付很多费用,但是从中受益的是零,很多人还是负数。所以,出现的问题就是,每个人都会去反思,有什么样的新的可能和道路呢?

  在我看来,新的道路中国人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写成文字了。也就是说,医学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健康?什么是疾病?生命活着的时间里都是一个生命质量的问题。从这种意义来看,没有疾病。人的疾病是被外界强加的,也就是人假想自己有病。这才是今日的全世界的话题,因为这一切要比当下主流西医所认为的要复杂、全面得多。和中医不同的是,西医只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而中医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了。什么是医学?特别简单,医学就是救治的艺术。是艺术,不是科学。我常说,如果我是医生,我会很高兴,成为艺术家,可以让别人微笑,让人又感觉到幸福,让人不再烦恼,并被疗愈。

  我在学完物理学后,本来我的人生和医学完全无关,我只是问自己,如何能保持健康,幸福,充满效率?这些都是每个人在生命中会问自己的问题。我自己的家族已经三代了。当人变老了,当然是想享受一下儿孙同堂的天伦之乐,希望能活得长久一些。我从1976年起就开始,尝试购买书籍,了解什么是针灸,什么是穴位按摩,如何来调理身体。我早年因为读书太用功,总是头疼。我的医生只知道给我开药片。有时候我的头痛病没被解决,就又要吃新的药。我想说,这个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个不是办法。所以,我就自己买书,并照着书尝试。中国人在书里说,如果你按脚部这里,上面头部就会痛。我就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些知识和经验就间接地陪伴着我的人生,在后来就引发我作为物理学家去思考。

  自然中的所以过程都是能量的过程,不同的信息在系统中运作。这个认知是我们后来有了电脑技术后,知道信息处理是怎么回事后才有的。我就和自己说,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种技术如何在医学中得到运用。

  作为物理学家,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生命。现代人关于生命和电物理学的知识,只有短短的百年历史。在这之前,西医和其他学科都没法解释生命是什么,以及生命如何运作。也就是说,我们有化学、生物学,生命研究,但是没人能回答生命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是如此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我特别惊讶于所谓的学术西医竟然敢在活的生命体也就是人的身上动来动去。我的逻辑是,既然西医都没搞明白生命是什么,那西医凭什么就认为,其在人身上的作为对人体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呢?

  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就开始看很多相关的书籍,包括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书籍,试图从物理学家的角度,特别是电物理学,来看待生命,去找到答案。

  这样我就发现了中国人传统中医学的总体哲学思路和发展特别接近今日的电物理科学认知,具体来讲就是电磁场,频率振动,结构性的构建等。因为人也毫无例外地由原子构成。我总是说,本质上,人由五大基本元素组成,氢、氧、碳、氮、磷。物理学研究的是(元素周期表里)前二十种重要的基本元素的特性。于是,我很好奇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如此少的元素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生命得以出现并发展。学术西医中被完全删节的是电物理学知识,因为在西医发展的初期,电物理学尚未诞生。

  然后,我就开始想,中国人其实在他们的描述中,例如在解释“气”这个词的时候,在所有的古书里,包括在其他的文化里,大多在解释生命能量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概念里有让物质活起来的意思,而这是一个能量的过程。五千年前的基础概念,如果换一种方法来阅读,其实,讲的是生命所决定的各种能量层面的问题。如果我现在把这些认知对应到我之前所提及的原子、分子、结构的知识,作为物理学家,我就一下子都理解了。

  我觉得电物理学只是用一种现代化的语言来解释中国古人已经解释过了的宇宙世界。简单来讲,E=mc2,这个公式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的公式。但是没人知道,这个简单公式是经过怎样的关于数学性、结构性的思考,然后才简化而成的。这个公式讲的无非就是能量、物质和光速平方间的转化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宇宙都是由能量组成的,而宇宙的结构,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实质是被冻住的、积聚的能量的显化。物质与能量总是在转换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把物质中被“捆绑住”的能量重新解放出来。

  在欧洲,人们习惯用缩略语TCM来表示传统中医学,实质上,这就是中国的医学。让人悲哀的是,今天在中国,中医学已经不再兴盛,而是西方的西医学占主流主导地位。所谓讲究科学性的西医其实本无科学性可言,因为西医没有科学性的基础,只是自称是学术西医而已。物理学的定义是对自然的探究,物理学在希腊语里的词根本意是自然。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爬走的宝宝就已经是一位物理学家了,因为他以这种方式在探究他周边的环境。以此类推。人们探究世界的外围一直在扩展。所以,所有的科学性学科的基础都是物理学,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了化学等。而对大自然根基的研究,包括自然和生命的整体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如老子的观点中表现得最为直观而清楚,在《黄帝内经》中能找到。

  问题是,因为语言的障碍与区别,以及时间长河的隔断,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中文是一种图像文字,这种文字的理解语境与方式与西方语言讲究因果逻辑关系的拼音文字差别很大。因果逻辑的思维方式与中国的图像思维语言不兼容。所以,学中文的西方人很难解码中医学的知识。我知道的很多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波尔,海森堡,薛定谔,他们都研究学习过中国的哲学与医学,但是因为他们本身不懂中文,在阅读翻译文稿时遇到了很多理解上的困难。我早年开始学习中医学时,也没懂。而且,我傻傻地买了易经来读。我一点没懂。然后,我就找了其他的书来看。我需要找好的翻译版本,因为我不会说中文。举例而言,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想说的是物质和能量是一体的,我后来发现,中文语境里早就有类似的描述了,我整理了一下,觉得“太极=无极X气的平方”表达的是和爱因斯坦公式一样的意思。

  也就是从物理学角度来看,中国古人的医学书,比如说《黄帝内经》,你会觉得,书里对物理学的描述远远比所谓的学术西医要清楚精准得多。西医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物理学和科学完全脱了节。

文章来源: Roeber 睿博  健康新视界 

2018年9月9日更新

 

 

 

 

南怀瑾先生谈人体的秘密--灵蛇

 

  我们人身背脊骨的二十四节,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也等于十二个月。所以当“冬至一阳生”时,尾闾发胀,一路上来,二十四对神经等于一个天梯接起来。这个阳气发动在身上,一消一息“应钟律”,意思是对应十二律历的十二个月,或者十二个时辰,像过气节一样,一节有一节的作用。我们身体这个小天地,血脉等于长江、黄河、溪流样样都有。宇宙间所有的一切,身体内部都有,当然也有很多众生,有细胞也有寄生虫。

  譬如天体有北斗七星,我们身上有没有北斗七星呢?有!但是你不要著相,真的北斗七星是什么?就在人的内心、念头、七情六欲。讲有形的人体北斗七星,你看脸上有七个。而且人体很妙的,都是三角形的,密宗有时候画坛城是三角形的,现在我把密宗也给你们公开了。

  密宗所谓生法宫,是生命来源的地方,普通叫做海底。海底在哪里?男女都一样,在前阴后阴的中间,就是前面生殖器和后面肛门的中间的三角形地带,不过这么一点点大。这个地方是生命来源的根本,瑜珈把这个地方叫做灵蛇的窟穴,像龙蛇潜伏在那里。没有修道的人,死后它就跟地、火、水、风四大一起化掉了。如果经过修道把握得住,生法宫升起的生命能,可以修成不死不漏之果。所谓不漏之果,是绝对无欲念,由欲界天升华到色界天去了。

  我们人体上,外表两个眼睛到鼻孔,两个乳房到肚脐,都是三角形,对不对?这是人体的奥秘,还有七角形、八角形的。懂了人体这个奥秘,气脉的转动就会很清楚了。所以密宗不告诉你,只画图案三角形。那么密宗这个图案怎么来的呢?《易经》和《河图洛书》怎么来的呢?归根结底,应该说是来自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人类。以佛教来说,上一个佛,迦叶佛的末法时代,人类文化已经达到了最高峰,生命的科学也到了最高峰,可是天地毁坏,留下这些图案给下一个时代的人,慢慢再去研究恢复。所以在人类文化达到最高峰的时候,这个地球又崩掉了,这也就是成、住、坏、空的法则。所以佛道两家要我们赶快修,跳出来这个循环。

  我曾经做了一个科学的实验,这里有一位科学家朱文光博士,他把金字塔的图案尺码弄来,用金纸做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完全依照尺度比例制作,差一点都不行。如果戴在头上打坐,身心都特别定,是真的。他说国外曾经做过实验,把这个纸做的金字塔做得小小的,夏天最热时把一块新鲜的猪肉放在金字塔中,不要冰,一个礼拜后猪肉拿出来也不会臭。这个是什么道理?很难讲。假使刮胡子的刀钝了,刮不动了,把它摆在金字塔的正中间,一个礼拜拿出来,刀又可以刮了。所以我跟朱博士讲,你做些帽子卖,专门卖给人家打坐的  (众笑),一打坐就“得道”。他光说不练,到现在一顶帽子也没做出来。这个事就是说明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同人体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身体也怪,到处都是三角形,你看密宗画的坛场,生法宫就是三角形。我们人体上很多啊,你们懂了就晓得修道。脸上三角形,两个眼睛到口鼻三角形,两个乳房到肚脐三角形,两个乳房到上面喉结三角形,到处是三角形!下面下去也是三角形。在身躯的底部,肛门与前阴之间有个三角地带,叫做会阴穴,在密宗称为海底,印度的瑜珈术叫做灵蛇穴,是这个生命的灵力活动所在。

  所以中国的东西也是根据这个来的,连香炉也是三脚香炉。可是你们现在工夫不到,认为道家守在三角形,自己搞得心痛,胃气不通。所谓“神室中间”,有些道书说“中黄神室”,“中黄”就是中宫,“神室”中间方圆恰好一寸,这个寸不是现在的寸,真正的一寸,学针灸的人知道,有些部位是以自己中指中间一段为标准,道家称这个为一寸三分,每个人身体不同。譬如说喉管三寸也是这样一个量法。

  头顶穴叫百会穴,下面叫会阴穴。在密宗这个会阴就叫海底,海底就是会阴。学瑜珈的就不叫海底,叫灵蛇,也叫做灵热,也叫做灵能,有时候这个地方发暖的。据说这个生命的能是深深埋藏在下面,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发动。上天给了我们一个身体,我们没有把这个身体的功用发挥出来,做人几十年,都是用一层假的外表。这个身体的生命的功能,它的会阴和百会,上下这一消一息、一升一降之间,有无比的功能在内。一个人活一辈子没有把它发动,真发动起来这叫阳气发动,要把握住。把握住做什么呢?  “校度神明”,一步有一步的效验、效果。这个生命的威力大得很,功用也大得很,所以能够修到袪病延年长生不死,也就是靠这个灵能、灵热的功能。

  “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这完全是用阴阳五行八卦来解说的。学过《易经》就晓得,“离中虚,坎中满”,坎卦上爻、下爻都是阴,中间一爻是阳,所以叫“坎中满”。所谓“坎中之金”又怎么讲呢?按照五行的道理,金生水,所以坎中之金是水中金。你们学过算命的晓得除了纳甲,还有纳音,甲子、乙丑是海中金,所以六十纳甲以及纳音,并不是偶然的,大家如果把它参透了,那是最好的一部生命科学,包括了物理、化学。把这些所谓阴阳变化弄清楚了,你算八字差不多有点把握了。

  我们世界上有水里金、沙中金、矿中金,还有别的各种金。坎水里有金,这是什么道理呢?在我们身体上坎中之金,为水中的金,就是说腰部以下,因为下部生命属坎卦。不管男女,这个里头有金,这个金是坚固、颠扑不破的,不死之药就在里头。因为我们欲界的生命,譬如人,是从人体下部出生,下部属于海、属于水。密宗、瑜珈也那么讲,这个生命在海底。普通人没有经过修炼,这个海中金永远没有发起过,只是跟着爱欲两性关系向下流走了。就是所谓进入阴门去了,进入地界去了,不能上升到阳门,不能升天,不能升华。至于这个里头的金,人死了就没有了。

  说金“本伏处而在内”,这个“伏”字注意呀,埋伏在那里,始终没有抬起头来过。所以印度的瑜珈画一条蛇叫做灵蛇。中国道家则画一只乌龟一条蛇。这条灵蛇永远埋伏在那里,昏沉在那里,如果抬起头来,这个生命就变了。所以坎中之金,“本伏处而在内”,“然内者不可不出”,我们修道就是把本身里头本有之药引发出来,就叫还丹。可惜我们普通人,佛家叫凡夫,平凡地活着,平凡地死去,一生未能把本身的药引发出来。还丹就是要把坎中之金引出来,自己必须要把海底这个东西钓出来,就是“然内者不可不出”。钓出的方法很多,道家、密宗就是用尽办法,要把生命这个东西钓出来。平常它伏在海底,有时做坏事,其实做坏事它也在睡觉,它始终没有清醒过,它一清醒你就长生不死,进而成仙成佛了。

  摘编自《我说参同契》

  -----------

  背脊骨为主叫督脉,一切生命都是这里先发展。譬如我们的神经,以背脊骨为中心左右交叉,过去晓得是交叉,与量子力学的变是一样,是一个变化的形态;还有一个变化形态在神经。所以密宗画了很多的图案叫做曼达拉,曼达拉梵文翻译过来就是道场。反正是图腾的标记,是图案。有些三角形,有些四方形。

  譬如我们生命的关系到处都有三角,你看自己身上画一画,我们三角多得很。我们两只眼睛下来这样叫三角,到处是三角。整个三角兜拢来是四角方的,整个方的变成圆的这么一个身体。你们画的图,一条线这样交叉也是一个图案。密宗很多的画很好看,这是科学的,科学的图案,但是他们当成宗教崇拜。

  密宗讲三脉是三条气脉,即中脉、左脉及右脉。最重要的一条为中脉,是蓝色,似乎是在脊髓的中间,由顶下至海底。海底即肛门前的一片三角形地带;密宗又称之为生法宫,如果是女性的话,海底就是子宫。在中脉的两边,有左脉及右脉,与中脉平行,距离约牛毛的十分之一。左脉为红色,右脉为白色。左脉下通右睾丸,右脉下通左睾丸,女性则通子宫。因为气脉是交叉的,它的路线与神经有关,所以右边病时左边痛;左边病时右边痛。不要认为中脉有颜色,有距离,就认为三脉是肉眼可见的具体事物了,那是不正确的。生理解剖的观点上来说,三脉是看不见的。只有在作静定的功夫时,气脉通了,自己才会见到它们。

  中脉,由头顶的囟门,中间靠后脑一点点的地方,与虚空连下来,一直下来通到海底。男性的海底,位置在生殖器和肛门之间,这里有个三角形的地带。所以密宗的“曼荼罗”,画个三角形,四角形,都是身上气脉要点。这时与中脉连起来,从左边下来,同左边的鼻孔有关系,一直下来,通到人体右边的睾丸,这是左脉。右边的头顶一路下来,通到人体左边的睾丸,这是右脉。右脉同肝、胆、肠、胃,有绝对的关联。大便不通啊,肠胃问题,这个右脉是重点;漏丹、遗精啊,同左脉有绝对的关联。

  有没有人问,这是讲男的还是女的呢?一样的,没有男女的差别。女性修持到某一个阶段完整了,是一样的,外形没有变,看起来是女性,里头气脉走的路线是一样。女性海底跟男性长得不同,可是那个三角带海底的作用还是一样。

  打坐结手印,对生理会产生什么影响?根据物理,万物皆在放射,静坐时结三昧印,则人体神经左右放射能量相互回旋作用,自身即得阴阳交流,导致身体放射的能量减少,自然精神饱满。又如初习静坐者,开始结三昧印,亦有一旦工夫到了某一情况,自然变成三角形的生法官,这是什么道理,因为人体生命的根元位于下部位(两睾丸后肛门前)的三角地带,密宗称三角形的图记为曼荼罗之一种,曼荼罗意译为道场。人体的生法宫虽然有很多处,但这三角地带的海底轮是很重要的一点。

  印度的瑜伽把生命的功能形容成一条灵蛇,这个中脉的根根像一条灵蛇一样,比喻生命灵魂活动像一条蛇,每个人的生命都带着有这个灵蛇。中国道家把它比成灵龟,北方玄武大帝脚下踏的一个乌龟,它这个头都缩进来了,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父母所生的胎儿带来就有这个功能,可是一出娘胎的时候,这条蛇好像躲在洞里死掉了一样不敢出来。所以打坐入定慢慢地修到那个时候,这一条灵蛇就重新上来化龙了,就直接引发生命的功能出来了。那麽普通男女的这条灵蛇,有时候也要出洞来玩玩,等到自己这个灵蛇一出洞了以后,你就完了,男人想女人,女人想男人,一个欲念一来,把它又打昏了又回去了,又软了,又躲进洞裡去了,他永远是死的,活不起来。

  这个灵蛇所发动的那一步功能呢?密宗翻译叫“拙火”,就是生命的功能发动了,由海底发动一上来,所以你打坐坐好了以后,定力中自然有一股力量撑持你,那个快乐安详的乐感就出来了。你说学禅的学密的,修了一辈子这一点都没有发动,你不要讲禅了,那同我的“馋”一样,嘴馋,不是禅哦。

  附:人的能量系统

  工夫到达“奇经八脉”完全打通,有了“冲气以为和”的境界时,那便有庄子所谓的:“堕肢体(没有身体四肢的感觉),黜聪明(绝对没有妄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此时“中脉”的功能发动,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于无际的觉受,自然而然便呈现“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无论白天黑夜,满天繁星呈现眼前,犹如“掌中观庵摩罗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觉和感觉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观念,完全远离消散。

  为什么东方世界的净土呈现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蓝色,佛经上有两个重点须注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为何天空也是蓝色的?因为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阶颜色是青色的,而我们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赡部洲。因此,当阳光普照,空气明净时,天空的蔚蓝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阶的颜色,这个颜色也就是东方净琉璃光的颜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讲,现在许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讲气脉;其实真正气脉通的话,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净琉璃光的蓝天色中,修行能到达这个境界,就有像了。别以为身体上有东西东转西转,像老鼠在身上东爬西爬,这里感觉、那里感觉的就是气脉,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经,还不是精神呢!

  真正到了时候,十方三世诸大菩萨都要经历这个净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药师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经典普及,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已无所谓秘密,大家乱讲气脉,乱讲功夫,几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们听了这个佛法最高的奥秘,也去假想蓝天,那么你也入魔道了。呈现净琉璃蓝天色,那是自然的,并非假想而来。

  药师佛像大多绘成蓝色、天青色,为什么?这就是密,因为一个人修道学佛,修到气脉、中脉完全通了,父母所生肉身转化了,他的境界永远是天青色,所以佛像是蓝色的。

  不过,如果真有一尊天青色、内外透明的活佛站在你面前,你怕不怕?我看你吓都吓昏了,夜里黑漆漆地坐在那里,一看,一定吓死。平常药师佛啊!药师佛!这个时候就是“我的妈呀!我的妈!”

  实际上,修持到家,气脉通了,就是非常庄严、清净的颜色。研究科学的人就知道,你们在中学大约也作过实验,七色的变化是有程式的:红、橙、黄、绿、蓝、靛、紫。

  藏密的药师佛像,不是天蓝色的吗?修成功了就是天青色,像晴天,一点浮云都没有。真正修到色身报身成就了,气脉通了,随时都在万里晴空无云中,不是在白光、金光中,始终内外都是万里无云,绝对的清净、干净,蓝色代表绝对的清净、干净。

  我不晓得台湾有没有这样的地方,我没有多走,本地同学应该知道。我们江南,尤其江浙一带,杭州以下,一直到金华,所谓万里云山入眼中,山青水绿。我们小时候看水是绿色的,青山绿水。水不流动,死的,也是绿的,但绿得可怕。我们那里的水是清的,一清到底,溪水下有多少鱼在游,多少沙子,都看得一清二楚,清澈见底,那真是水绿山青,典型的江南风景。

  山青水碧,青色表示内外通体透明。有些人拚命讲密宗,讲气脉,讲任督二脉通了。人的任督二脉通了,已经无病了;中脉通了,昼夜都在水绿山青境界。

  像这样内外清净透明,无杂念,无妄想,才真正称得上是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同时还要自己供养药师佛。

  ——《药师经的济世观》

  梵天是什么天?我告诉诸位,根据佛法,是青天,是蓝色,是密宗画的药师佛那个青色,像碧海一样。我干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诉你们,气脉真通了的人,自己身体的内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药师佛那个身体一样的。那就是中脉通了,中脉无脉,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这个境界当然祛病延年。当然不是人变成了蓝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还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万里青天,一点云都没有,那当然无念。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任脉和中脉很接近,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一张纸那么薄。印度讲的左、中、右三脉是在一个平面上,而中国道家讲的任脉在前面,督脉在后面。其实道家也讲左右脉,就是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只是一般不太注重而已。心脉如果完全打开了,自己静坐的时候,会听到像爆炸打雷一样的声音,很可怕的。海底轮和脐轮打开的时候都不会有这种声音。

  中脉的气是蓝色的。那个蓝色就是“万里青天无片云”的那个青色,几乎接近于黑了,但也不是黑色,也不是偏绿色的蓝。那个颜色,就像你站在喜马拉雅山顶上看到的那个天,或者云南西边夜里的那个青天。

  中脉真正打通的人,顶轮一定都打通了,自己会觉得空了,看见的现象是青青的天,满天星斗,天上的太阳月亮的运动都能“看”得很清楚。这个看不是用眼睛看,而是说你有那么个境界。

  中脉没有真正打开的人,也可以观想到蓝色,而且那个观想的蓝色可以扩大可以缩小。比如我们现在观想北京城,有的人想的是大的景象,有的人心很细,想的是家里桌子上的一支笔。观想到的蓝色也是一样的,都是意识状态,是假象。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

  若是真气脉来,则一身融化,清净圆明,光明一片,始为真拙火、真气脉。真正中脉通了,真可以气住脉停,身体无丝毫觉受;如果还有身体有觉受,则还不是真的通;到真通时,观世界上一切的一切,如梦如幻,自性清净。

  ——《习禅录影》

  有一派学密宗的人,攻击中国的道家是外道,只有密宗才是正的。我这个人素来喜欢打抱不平,当着西医我就说中医好,当着中医我说西医对;当着密宗我说道家比你们高明,当着道家说密宗比你们完整。所以我一辈子四方八面都挨骂,反正不讨好。我觉得偏见很可怕,因为各家有各家的道理,是你没有融会贯通。这个三脉七轮是以中脉为主,有的学密宗的,认为中国奇经八脉没有中脉;我说奇经八脉有中脉,中脉在《黄帝内经》叫冲脉,《内经》上这个“冲”,实际上也就是这个“中”。

  瑜珈密宗所讲的中脉是由海底起,通头顶梵穴轮,打通了就和宇宙相通,等于庄子的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很多人,不论学佛学道的,都认为自己的中脉已经通了,这是不能开玩笑随便说的,现在我先把学理根据告诉诸位。我必须要先声明,我没有通哦!真正脉轮一节一节通了,一定有一节一节的象征,有一节一节的作用。脉轮通了他本身的神通智能一定具备,那不是开玩笑的。你身上发胀了,不要自认为气脉通了,这是个科学,不是凭你自己的想象。

  现在很流行讲气脉,气脉怎么样才是真正的通呢?许多人是在身上搞感觉状态,认为气走到那里,像虫爬一样,有股东西在动,或者发烧等等是气脉通了,但都不是,那只能叫“凡气通”。这个名称是我创造的,意思就是感觉状态,比普通感觉加强了一些,但不是真正的气脉通。

  我们打坐还觉得有身体在,还有气脉的感觉,就说奇经八脉都在通啊!放光动地啊!证明你还没有忘身。就算是你忘掉了身体,还只是初步,这个肉身还没有脱胎换骨。能脱胎换骨变化了以后,就算是老人的身体,也会骨节柔软得像婴儿。

  有些学密的人,不承认督脉与中脉的关系,但是瑜珈术不同,瑜珈术认为中脉在背脊骨这个骨髓的中心,细如牛毛,讲得有形有象。真正脉轮通了的人,不要闭眼,自己身体内部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叫做内照形躯,也叫内视。内视就是反转来看自己,透视自己的血液流动,以及内部各个地方,都看得清楚。

  关于这个气脉的通畅,三脉七轮如何打开,七轮打开以后就是中脉通了,密宗认为中脉通了是第一步成功,不算是道哦!今天就是给你小周天、大周天、奇经八脉、三脉七轮,都搞通了,也不算道,这只是助道品的初步,才有个基础而已。换一句话说,学禅学佛的人这样才可以进一步谈禅定了。不然你定不了,你身体的障碍化不掉,不能脱胎换骨。

本文摘录自南怀瑾先生述著《南怀瑾选集》。篇幅有限,恐难尽意,欲辩玄旨,请阅原书。

2018年9月9日更新

 

 

 

 

 

中医教我的:做个温暖喜悦的人

 

 

  17年初,我参加了一个三年制中医课程。报名表上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学中医?

  我回答:学中医,先照顾好自己,有能力的话再照顾好亲人,进而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就是一个很朴素的愿望。而在学医的过程中,我慢慢领略到中医内涵之深,而真正的“照顾”又意味着什么——对我人生影响至深。

  用“觉知”认识世界和自己

  中医讲觉知,是一条通往“道”的路。

  中医讲“精气神”。世界除了有形的物质层面,更有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层面。学中医之前,我从来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观察、感受过精微的无形层面,体会不到无形与有形之间的互相依存和影响。

  李辛老师上课时特别强调观察神气。做案例时,两位同学被问到:在站桩时遇到了干扰怎么办?

  一位同学略作思索,认真地给出了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另外一位同学则俏皮地一笑,说那我就不站了呗,下回再站。听到她的回答,全场都笑了。

  大家观察到了鲜活的对比:前者认真严肃而后者灵活敏捷。当场做自我观察,我也是前者的风格。于是在生活中我不断进行自我观察的练习,注意自己情绪是松还是紧。过去打坐时哪怕心烦意乱我也习惯忍耐坚持,忽略了“享受”过程,现在一旦觉察到心是“紧”的, 会练习“平衡之术” — 做”接纳当下状态’的练习以及其他帮助心“松”下来的练习。

  有一次我站桩站了好一会儿,但一点也不觉得享受,姿势僵硬,全身难受,不想站下去了。我感受到并不喜欢那个当下,很希望从里面出来,就想状态不对就不用勉强继续站了吧(这样想, 心就会放松而不纠结, 这正属于”接纳”的练习部分, 是进行其他练习前的第一步。)

  但我也想试试用老师教的方法帮助自己的气机放松。我所面对的窗户外面有山, 想象身处自然中是训练放开心量的方法之一, 于是我将视线落向远山. 那片远山静静地屹立在那,它的静怡包容感染到了我。(这种感染力并非通过思维和或联象,而是直印入心,令心打开。) 神松了以后, 感受到全身也放松了,气开始流通了。我体会着其中的变化,前后的差异,觉得真是太神了,太奥妙了!

  这样的体验让我更好的去理解生命,理解世界。无论将来我的中医诊疗水平能达到什么地步,觉知力是我习医中最宝贵的收获,让我越来越清晰、理解自己的身心行为。接下去就是要不断深入,其中乐趣无穷。

  人和宇宙是一个整体

  才能够“整体观”,小到“人身一气”,大到“天人合一”。

  李辛老师讲“三焦”,林杰老师讲“一气周流”,李老的《圆运动》以“中土为轴,枢转四象”,《伤寒论》从“六经辨证”——刘希彦老师的《大医至简》称之为“表里大循环”……无论哪个体系里,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一部分。人体是如此神奇智慧的创造,拉肚子、呕吐、发烧是人体自身调节平衡的手段。这完全改变了我过去对“病”的抗拒心。生病是提醒我们人体有一些地方不平衡了,身心对环境有不适应了。除了在必要时看病治疗,在生活中也要尝试作调整,观察症状是否改善。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我妈妈的病例。

  两年前她得了晚期癌症,术后西医要求服用靶向药物。我是反对的,带妈妈看本地很有口碑的中医。可是一年后她癌症复发了,再带她去外地找了我最信任的中医老师,可是没有挽回住癌扩散的势头。最严重的时候,她满肚子都是肿瘤,她自己都绝望了,失去了生存的意志。靶向药物是她最后一线希望。

  刚开始服用时,她出现了严重的副反应。但慢慢的,肿瘤缩小了,病势得到了控制,妈妈恢复了生存下去的勇气。服药一年多到现在,她的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的启示是什么?首先,妈妈癌症复发,就是由于生活中、心态上仍然维持惯性,继续给身心很大的压力造成的。所谓“三分治七分养”即是。而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后,她才真的放下了许多,生活得清静无为。

  李辛老师说我们要尊重西医在人体物质层面的贡献。我们知道:运用整体观、顺势而为的思维,万物皆可为良药;失去了整体观,中药、中医手法只是名存实亡。而在我妈妈的案例中,靶向药不仅治了她的身体,还治了她的神,让她重拾生存的信心。

  所以,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中医不是只有“医”(治疗)的部分,更有“活”(日常生活)的部分。而在“医”的部分,一切调神、调气、调形之法,只要在整体观和顺势而为的思维指导下,都可为中医所用。

  《清静经》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为什么我热爱的“中医”没有治好妈妈,而“西药”让她转危为安,这点让我无法释怀?

  为什么即使道理上明白了,但我心里至今仍然排斥“西药”,即使西药救了我妈妈的性命!有容乃大。“在清晰的觉知下不选择西医/西药”与“对西医治疗有排斥心”在“意”上是不同的,这里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课在等我完成。

  中医讲“天人合一”。因为学习中医,我开始亲近自然,开始了解“朴门”,了解“自然农法”。天地之大,包容万物。学习中医后发现自己的心变得开阔、包容、稳定。原来很紧的神气,渐渐舒展。这些都是中医给我的珍贵礼物。

  守中是:温暖,柔软,饱满,均匀,喜悦

  关于中医的“中”,个人很喜欢林杰老师的描述:温暖、柔软、饱满、均匀、喜悦。李辛老师有九字真言:(能量)有没有?通不通?(神)定不定?我理解,有、通、定,即中。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我们都能获得相似的意象,一种生机充满的感受。当我们看一个人,一棵植物,一个环境,或者自己站桩打坐,都可以用“中”的标准来衡量。

  开始学中医的时候,我很执着于完美的“中”的状态。我很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达到“中”,但觉得自己身体太差了,希望渺茫;我从小就很瘦,希望自己可以练得很壮实。但渐渐地,我改变了对“守中”的想法。有一次我上完太极拳课,发现自己“面若桃花”,脸色好极了,完全符合“温暖、柔软、饱满、喜悦”。

  这件事让我明白,“中”就是一个当下的状态,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是个体的。

  我不用等到把自己身体里的淤清完、虚补完后,才能达到“中”。我也不用成为壮汉,我的体质有其应有的“中”。人与人之间状态的比较,在诊疗上是没有意义的;自己和自己比就好了,为什么会有不同时相上的状态,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改善调整的。而林杰老师会说,他只对病人的当下负责,这是他从为人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言。

  写到结尾,发现自己有感而述的多在“照顾自己”的部分,为人诊疗的经验有限。这是接下来希望自己在中医学习里可以有所长进的部分。

  文 | 张漓

  编辑 | 郭莎拉

  文章来源:羊爸爸

  2018年9月9日更新

 

 

 

 

 

医疗的至高层次是修复人体自愈力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较少,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尽量依靠内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原来疾病可以这样治

  中医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非常注重人体的自我修复力,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倡导养生防病,提倡医生“治未病”。有病先调理,优先使用副作用小的针灸、砭石、按摩等治疗方法。实在不行,再用少量药物辅助治疗。

  其实医疗的目的并不是纠正人体的错误、中止病痛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应有的功能。比如呼吸系统的抵抗力降低就会感冒,所以有经验的中医通常不会过多给患者开药打针,降温止咳,而是叮嘱病人多喝水,多休息,禁食大鱼大肉等肥甘厚味,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就避免加重肠胃的负担,给身体一个修复的机会,从而促进机体自愈系统的恢复,感冒也就不治自愈了。

  一次同学聚会,毕业十年再相见,从外地特意赶回来的张伟非常激动,叙旧聊天中几番推杯换盏,不知不觉吃得酒酣饭饱,接着又连夜去歌厅唱歌。谁知第二天,张伟突然感到腹部疼痛,拉肚子了。于是急忙到附近医院就诊。

  医生问诊后,并没开药,而是嘱咐他:“减少食量,喝一点加糖加盐的水,不要吃大鱼大肉,可以喝酸牛奶,吃鸡蛋和小米稀饭。若再不好可食用烤大蒜治疗,具体的做法是:取两三头大蒜,最好是紫皮的,把蒜头掰开,不用去皮,放在烤箱里烤。待烤到蒜瓣内软外皮微黄时取出,去皮吃掉。再有就是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张伟满脸疑惑地问医生:“不用给我开点止泻药吗?拉坏了怎么办?”

  医生给张伟解释说:“有时腹泻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按你所叙述的情况,你的腹泻应属于饮食不当引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初到外地,很容易发生水土不服,这是因为脾胃不适应,只要注意节制饮食,没几天也就适应了。如果在肠胃还没有调整好的时候就暴饮暴食,则很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发生腹泻等不良反应。而在某些情况下,腹泻还可能是肠胃在排毒,这种排毒方式可以避免有害物质被人体吸收,是机体的自我保护。”

  看到张伟似懂非懂的样子,医生接着说:“其实我们的身体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不是有许多人感冒后不用吃药,自己就能痊愈吗?只要不是细菌、病毒等感染造成的腹泻,是完全可以依靠身体的自愈力来恢复的,虽然我没有给你开药,但是我告诉你的方法你一定要执行,因为这些方法可以修复你自身的自愈力,也就是说,我给你一个助力,然后让你自己来治愈自己。”

   张伟终于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没有吃一粒药,结果一天后就痊愈了。他特意去医院感谢医生,医生却笑着说:“不用感谢我,还是感谢你自己的身体吧。现代医学已经发现,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最高明的治疗手段都是通过修复人体自愈系统的平衡,来提高人体的自我痊愈能力。因此,治疗的方法不应该是单纯中止疾病症状,而是协助人体完成它该完成的工作。”

  医疗的至高层次

  张伟是幸运的,他遇上了一个负责任的好医生,然而更多的人则没这么幸运。许多病人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医生,医生又把病人完全交给了药物,病人却不知道,他们之所以疾病迁延,久治不愈,正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机体已经形成了抗药性。如果某一种药物不好使了,就换成其他的新药,病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相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善于运用身体自愈力自我调养的病人,则康复得更快,不仅能省去一大笔医疗费,更是在远期效果上对身体的真正负责。

  我们都知道,伤口的愈合和瘢痕的出现,都是身体所做的自我修复工作。现代医学已发现,在人体康复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其实是修复工作的一部分。明白了这个道理,在治疗疾病时就不要随意干扰人体的工作,医生(或者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是修缮局部,促进整个自愈系统的健康发展。

  当然,利用自愈力祛病健身的方法有一定应用限度,它适用于防治“未病”以及疾病初起时,也就是在疾病刚刚露出一点苗头,机体自愈系统尚有修复力之时。如果已病入膏肓,自然要先以挽救生命为主,对症治疗。本书倡导用自愈力来治疗疾病,不仅仅是要让大家认识疾病、明确治病的方向,更是希望提高公众的养生防病意识。

  《黄帝内经》里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未脾,当先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即使在今天,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可谓“最先进”、“最超前”。最高明的医生不仅要把人医好,更重要的是使人不得病,自愈力的作用是任何药物都不能媲美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自愈力是帮助身体恢复健康的真正法宝,任何一种治疗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使机体的自愈能力重新复苏。

  有多少疾病可以自愈?

  据德国健康期刊《生机》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人体自身有能力治愈60%至70%的不适和疾病。据说,科学家目前已经解开了机体自愈的一些秘密。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身体可以从自身的“药田”中找到30至40种“内药”来对症治疗。这种治疗过程是由激素、免疫细胞和抗体等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

  其实,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不小心蹭破了皮肤、出了血,过一会出血就会自然止住;再过几天,伤口就会结痂;一星期后,痂脱了,皮肤恢复平整;再过一个月,皮肤已经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一点痕迹都没有,这时你已找不到破损的地方了。出血之所以能自行停止,其实是因为人体有天然的止血药--血小板。这证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而人体的自愈能力不仅局限于伤口复原这样的小事,有时即使是医生宣布的绝症也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在英国,一个13岁的男孩得了白血病,就在医生配型成功、准备为他实施骨髓移植手术时,却惊奇地发现他的白血病症状居然消失了,他奇迹般地“自愈”了!而在几周前,主治医生还认为,如果男孩不接受骨髓移植手术,就将活不过一个月。医生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男孩的家人,并建议他们定期复查。几个月后,男孩的身体战胜了疾病,诊断结果为彻底康复。

  由此可见人体的自愈功能十分强大,甚至可以创造奇迹。遗憾的是,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求医问药来抵御疾病,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其实,只要积极利用人体自愈力,就可以通过调节自身,消除体内的致病因素,修复受损的机体,重新回归健康。

  自愈力就是人体的神医

  许多人都养过小猫小狗等宠物,当这些动物生病时,会不吃不喝趴在那里,其实它们在用节食的方法来给自己治病。道理很简单,节食就是为了减少体力,因为身体在消化食物的时候,需要消耗自身体能,而节食则可以减少体能消耗,把有限的体能用到治愈疾病上面。动物就是这样配合自愈力来给自己治病的。

  其实人自然也有这种能力。在生病的时候,我们都会感到不想吃东西,这就是在运用自愈力来为自己治病。因此在遇到感冒发烧等小毛病的时候,不妨试试少吃饭,多喝水和果汁,这样有利于加快身体的康复。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又是可以被激发出来的。以下是四种增进人体自愈力的方法:

  1.休息:

  劳累时,休息是恢复体能是最有效方法。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养的作用特别重要,这种养包括充足的休息和有规律的生活。

  2.运动:

  运动能治愈很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3.营养:

  营养在中医里也叫做”水谷精微”,意思是食物消化后能被人体吸收的、对人体有益的精华部分。中医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对身体很重要,而对于处于恢复中的人体尤其重要。

  4.心态:

  人是身心统一的动物,身体和心灵组成了人的整体。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是身体的指挥。如果指挥系统出现了问题,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不能很好的工作。

  自愈力的激发有很多种方法,例如中医常用的经络养生法,就是开发自愈潜能最突出的例子。求医不如求己,掌握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疾病的发生,甚至从源头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重视挖掘人体自愈的潜能,读懂人体,灵活应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不能过度干预的神医大药

  自愈力,是指机体的自然愈合能力,是人人都有的自身调控能力。所以不能过度干预,否则就会扰乱“神医”的步骤,给“神医”帮倒忙。

  自愈系统与生俱来

  百科学者张弦在对医学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包括人体在内的诸多生命体,都存在一个与生俱来、自发作用的自愈系统,使其得以维持健康状态,免于在来自外界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侵害中丧失生命力。因此说,人体的自愈系统是经过自然界亿万年的洗礼,不断地锻炼而形成的。

  现代科学研究指出:自愈系统包括防御系统、应激系统、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若干个子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发生协调性、功能性障碍或者受到外来因素破坏时,自愈系统会调动其他子系统来“替补”,使机体维持健康状态。而当其他子系统的代偿能力不足以“替补”时,人就会生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体自愈系统的调节过程中,常常以减弱身体某些生理活动为代价,甚至暂时关闭某些机能,以减少养分的消耗,而将养分分配给身体出现问题的部位。因此,这个过程会使人体某些局部表现出一些症状,这其实是一种身体警告,提醒人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例如人体的发烧,可能是提醒人体某些地方有炎症,而发热则是自愈系统为了医治人体而做的有益调节。

  因此说,自愈系统的调节包纳了整个人体,其复杂和精密程度是今天的科学技术所不能比拟的。不过,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读懂身体的语言,却可以正确认识身体的用意,只要不去阻止、干扰和破坏身体的正常行为,就可以充分利用自愈力来防病健身。

文章来源:原始点

2018年8月3日更新

 

 

 

 

 

《黄帝内经》:疼、痛、痒、酸、胀、麻、疲背后的真相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一、疼

  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

  我们先来看看结构。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

  《黄帝内经》是这么解释的:“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灵枢经·刺节真邪》”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寒超过了热,而导致了骨头疼肉紧枯。这种感觉可以用“寒风刺骨”这个成语来形容。因此,可以理解为,由过寒引起的身体不适之感觉。

  中医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疗法。因此,对于疼,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要避免受寒,同时如果受寒而引起的不适,要用热来解决。通常,引起疼的病症,主要是外伤、冻伤、风寒感冒等,大都与寒冷有关。

  二、痛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字形结构。痛,是病字旁,里边是一个甬字,“甬”,什么意思呢,路也。我们这样可以理解痛这个字,它是由于路被堵住了引起的。那这个路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经络,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血管、淋巴等各种管道。像很多女孩子都有痛经的问题,那这部分,大都是由于受寒凉,导致经络堵住,经血下行不畅。那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把路打通。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就是这个道理。

  三、痒

  在古字中“羊”和“阳”是相通的。在中医里,阳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那阳在病里旁里,说明什么呢?阳气病了,受阻了。因此,我理解,痒,实际上是“痛和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

  什么情况下人体会痒呢?长伤口时,人会痒,说明气血在通达到伤口时,受到一定的阻碍,不顺。人体从一股暖流,变成无数条暖流时,就会感觉痒。还有人的后背也经常会痒,也就有人发明了痒痒挠这种工具。那这种痒,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人体的阳气在往外顶体内的湿。在顶的过程中,由于人体的经络不是很畅通,因此,会遇到一定的阻力,所以会痒。

  对于皮肤痒,很多人都爱用激素,其实,那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对人体有危害。其实,人体很有意思,当你面对痒的时候,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挠,而这个挠的过程,其实也是疏通经络的过程。只不过,这是在表皮。而更深层、更好的办法,就是刮痧,让更深层的寒湿出来。如果原来痛,现在变成痒了,其实,说明你的身体在向好的方向转换。反之,原来痒,后来变成痛了,那就说明向坏的方向转换。

  四、酸

  酸字的左边是一个酉,右侧是“夋”qūn。酉,在天干地支中,对应的是17-19点,刚好是肾经当值。而“夋”字,意为:“行走迟缓的样子”。所以,在人体上,基本可以理解为肾虚了。

  我们身体最容易酸的地方是哪,是腰对吧?在中医里,腰为肾之府。所以,腰酸,大体上可以找到的原因就是肾虚了,我们身体代谢缓慢了。还有一种状况,就是我们爬山之后,腿很容易酸,其实,这也是身体血液中乳酸堆积不易代谢的结果。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造血,所以,还是和肾虚有关。

  我觉得,酸其实和痒一样,也是一种身体的临界状态,往好的方向,就是健康;往坏的方面,可能就是疼痛了。对于酸,解决的方案,就是加温和加速,热敷和按摩,对缓解酸有很大的效果。同时,枸杞也是强肾的佳品。总之,强壮你的肾,才是解决酸的根本之道。因为,你很少听小孩说他腰酸的。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肾气十足。

  五、胀

  胀是肉月旁+一个长字。如何理解呢?主要是指肌肉组织不正常的扩大。它和肿基本上是同意。肿,主要是表现在外观;而胀,经常会是外观看不到的情况。造成胀的原因很多,外在的,可能是外伤引起的发炎,或者捆绑造成气血不畅。其实大都也是由于管道受阻,造成身体的代谢出了问题所致。要做的工作,也是疏通经络,解决淤堵。

  六、麻

  麻,也是一种病态,病字旁里一个林。怎么解释这个词呢?我们什么情况下会感觉麻了?是不是肢体被压的时间过长以后,导致气血供应不上而使肌体产生不适之感。那和“林”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这样理解了,“林”字为会意字。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那在中医里,什么主木呢?肝藏血主木,因此,如果肝血正常汇聚,那到好。关键是加了个“病”字旁,说明是不正常的汇聚。解决麻的方法也很简单,解除这种不正常的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是外在的,也有可能是内在的。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产生肢体麻木,也主要是肝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不正常汇聚引起的。

  七、疲

  疲,也是病字旁里一个皮字。疲字的主义:懈怠,不起劲。皮在中医里是由肺主管的。而肺在中医里是管疏布血的,是相傅之官。疲多从外在表现出来,比如疲软等,是看得见和摸的着的。

  八、乏

  乏字的主要意思是缺少和无能。缺少什么?当然是缺少气血啊。与疲不同,乏,多为身体内在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今天很乏”,这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不能说,“我今天很疲”。如果说我很疲乏,则是指身体由外到内都打不起精神来。疲和乏都与我们气血不足有关。解决的方法,需要综合调理了。这与我们前面说的各种症状相比,相对严重些。

  总之,人体和各种不适症状,从汉字的构成上大体可略见一斑。基本都与病字旁相关联。而且多与寒、外伤造成的经络不通有关。所以,《黄帝内经》之所以强调经络,也就不言而喻了。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实乃中医药学之纲目! 

本文来源:明伦书院(minglu366)

2018年8月10日更新

 

 

 

 

 

 

真正把中医当命去传承的,是提着脑袋治病的民间中医!

 

 

  导言:正是这些提着脑袋治病救人的民间中医,掌握了真正的中医思维,中医疗效显著。也正是他们的“非法行医”,才保住了中医的一点生机与火种。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大都是不懂治病的,能治病的只有这些非法行医者了!

  1

  行医的标准化

  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上,一位郎中被老百姓接受并认可基本上都是靠口碑。

  他们一般是先给亲戚朋友邻里看小病,效果不错,就有人找看大病、疑难杂症,这样慢慢地医名就开始传播,由近及远,由本村本地传播到外乡外地,最终成为有口皆碑的郎中。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看一个医生的本事,其实很简单,就是看他治病的疗效。

  但是后来随着西医的传入,我国的中医教育也像西医一样走向了规模化、量产化之路,行医也开始走向了标准化,即要以《执业医师法》为标准。

  打着中医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旗帜,实际上就是以西医为尺度来改造、消灭中医。

  于是这奇特的一幕就出现了: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很多不会看病,却有行医资格,而民间传承或自学成才的中医能看病,却被称为“非法行医”受到管理部门的封杀。

  马鞍山的蔡长福,经方论治40年,治好无数病人,全国各地大医院放弃治疗的疑难杂症,常常在他这里妙手回春,但却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活活难住了。

  失去执业医师资格后,蔡长福原来合法的诊所被取缔,屡屡被当地卫生局查抄罚款,最重的一次一个方子就罚了几万元。

  金华的倪海清,农民出生,小学文化,自学中医没有行医资格。他研制出了一种能治疗晚期癌症的中草药方,救治了数百名晚期癌症病人。

  由于影响了旁边艾克医院的生意,倪海清被实名举报,于2011年10月被金华市公安局婺城分局刑事拘留,后被该区法院以制造、贩卖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款100万元。

  温州的潘德孚,行医几十年,著作等身,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包括很多癌症、白血病患者。甚至还专门开了癌症、白血病治疗专科,每天看30多人,仍然是半夜就有人来站门外怕挂不上号。

  却一直没有取得最低的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他的中医诊所也被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取缔。

  2

  提着脑袋治病的民间中医

  很多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没有执业证,一纸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有的任由中医技法年久失传。

  而看看现在的中医院,或者西医院的中医科,这些拥有中医师资格的人,又有多少人是没有中医行医能力或只有很差行医能力的呢?

  他们对中医没有信心,看病和西医一样,各种化验检测一样也不能少,四诊不参,十二纲不辩,疼痛就用止痛药,气滞就用补气行气药,血瘀就用活血化瘀药。

  基本都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西医思维,距离合格中医实在太远。

  我们对祖传中医、师承中医(指民间没有中医师资格的师承)、自学成才中医,不授予中医行医资格,说他们没有中医学历。

  其实,正是这些人掌握了真正的中医思维,中医疗效显著,口碑很好。也正是他们的非法行医,才保住了中医的一点生机与火种。

  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教育出来的中医大都是不懂治病的,能治病的只有这些非法行医者了!

  但是,这些民间中医往往处境十分艰难,是真正的提着在脑袋传承中医,治病救人。

  中医圈里的人都知道,在现在的环境下,非法行医,是法律所禁止和严惩的,治病救人必须得承担很大的责任和风险。

  对于擅长治危急重症而又诚实行医的民间中医来说,收取的这点诊费相对于风险责任来说,简直是火中取栗。

  记得有篇文章说,医生救治病人,谁来救医生?有政府武装力量保护的医院医生尚且发出这样无奈的呼声,处于最弱势,作为政府打击对象的诚实行医的民间中医还能说什么?

  3

  失败的中医教育

  为什么民间能够培养出治病的中医,而大学却培养不出来呢?毫无疑问,大学教育违背了中医教育的规律。

  正如科学家钱学森说的:中医至少超前西医1000年,和西医不一样,中医把人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是符合系统论理念的,把人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看待。

  可中医的大学教育呢?却是按照西方科学的模式来进行的,即机械化、标准化,只讲究可观察的实体,而完全不考虑那些精密仪器观察不到的本质。

  专业教育从理论入手本也不错,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是,现在的中医理论早就被西方科学搞得四不象了。

  现在中医药大学的课程60%以上是西医内容,中医学生不去攻读中医经典,却做对中医药几乎没有意义的小白鼠实验、搞尸体解剖,怎么能培养出有中医思维的接班人?

  只能是满脑子的细菌病毒、内分泌失调、过敏、炎症和化学指标,看病不分寒热虚实,不懂基本的望闻问切,连中医的基本常识也不具备!

  医学本质是治好疾病,疗效是第一标准,第一战场是临床,只要能提高疗效,它都是合理的。

  可我们的中医教育只注重学历,不注重疗效。建国之初,为了提高疗效,聘请了大量民间中医进入高等教育,而之后呢?

  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法再也看不到了,大学当中充满着只会讲课不会治病的“教授”,教授都不会治病,它们教出的学生能治病吗?

  虽然全国每年培养数以万计的中医中药专业的毕业生,但真正成为中医的并没有与其数量形成正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界人才匮乏的呼吁便从未停息过。

  国医大师裘沛然就曾痛心地指出:现在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医简直就是废品,连庸医的水平都达不到,庸医也还是要懂一些中医的汤药方剂,可现在培养出的学生对中医的理法方药根本不懂。

  “我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专业,课程设置是60%中医、40%西医,最后是中医没学通、西医没学精。”北京某中医院的一位医生曾在网上发文,感叹他的110名同学中仍在吃“中医饭”的不到20人,有的同学至今不会开方子。

  想想解放前特别是西医进入中国之前的几千年,什么危急重症不是靠中医?而现在的许多中医,碰到感冒发烧患者就赶紧往西医推,这怎么能取得国人的信任?

  许多患者本来相信国粹中医,但多次碰壁后,只好认为好中医在历史、传说中。难怪有人会激愤道,灭中医者,中医也!

  4

  行医资格应该是行医能力的认定

  中医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一开始哪有什么职业中医,如果一开始就认定行医资格,医学永远也无法产生。

  现在社会发展了,也有医学院了,难道就不准老百姓自己与疾病作斗争了?就不准老百姓探索了?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现在的民间中医,就好像当时农民,不是用枪炮也不是正规军队抗日,而被定性为“非法抗日”一样可笑。

  如果你咳嗽,你妈妈摘了几片枇杷叶给治愈了,如果你又用同样方法治愈朋友的病是非法行医吗?

  在历史上,中医从来都是由公众监管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不注重自己的生命,更不会把自己的生命随便交给一个医生。

  中医之所以得到信任,是因为他们能够先把自己亲人、朋友的病治好了,这比那些医师资格证的说服力大多了。

  同样,遣方用药从来都是中医必备的技能,它是没有具体标准的,可现在主流却动不动就给它们扣上了非法制药的大帽子。

  行医资格认定的设置,应该是为了更好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只要有行医能力,不管你是什么学历,都可以授予行医资格。

  如果没有行医能力,不管是什么博士、教授、专家也不能授予行医资格!这才是设置行医资格的初衷。

  可现在的中医行医资格标准,明明许多民间中医的水平要远远超过医院的中医和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但他们却没有合法地位。

  如果要获得行医资格,还需要这些远不及自己水平的人去认定,这样的资格认定标准难道不悲催吗?

  中医为什么遭到了国民的全面抛弃?就是伪中医遍地,他们名为中医,拿着国家发的中医行医资格证,却不会治病。

  国民被骗一次还行,你骗两次、三次,还有人相信吗?中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多少人再相信了!没有了国民的信任,中医靠什么发展?

  5

  中医复兴离不开民间中医

  事实上,中医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很多国医大师都是来自于民间,如蒲辅周、董建华、李重人、王绵之等,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院校教育。

  像云南白药、福建片仔癀这样的名药也都是民间实践、总结的结果。

  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偏方、验方、秘方,都是历代临床实践的结晶,即便是中医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药、技术,也离不开民间中医的贡献。

  中央电视台十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曾连续报道过,湖南省慈利县人武部的一技之长者许小武,用祖传蛇药秘方治疗蛇伤的事迹。

  灌云县“土郎中”几十年如一日钻研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也有口皆碑,广为传播。

  另外,小针刀也是建国后出自民间、而今在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中医创新技术。

  已故的发明人朱汉章就是“赤脚医生”,他在针灸针具基础上研发的小针刀,在治疗骨性关节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等数十种西医难治性疾病方面,展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多次获科技成果奖。

  朱汉章还出版了近百万字的《针刀医学》专著,并使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许多西医教授都成了他的学生和针刀拥戴者,现有千余家医院开展了这项技术,使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受益。

  民间中医过去是传承中医的主体,现在仍然是传承中医的主体,未来更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主动力。

  那些有其名而无其实的西化的学院派中医队伍,只能逐渐异化性地消灭中医。

  中医近几十年来的持续衰落,代表着主流中医的彻底失败。因为他们虽为中医,实则西医,看看他们的科研论文、研究院、医疗机构,还有几个纯中医?

  他们早已被西医同化了,如果让他们继续挑大梁,主导中医,中医只有死路一条。

  当今之际,中医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制度,把那些不能治病的伪中医扫地出门,只要他们在中医行业里一天,就会给中医抹黑一天,让他们在中医行业里再呆几十年,中医就彻底玩完。

  真正的中医在民间,也正是他们,才传承着真正的中医精髓。

  我们不仅要认可民间中医,保护民间中医,还应该把有真本领的民间中医请进大学、请进研究所、请进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医真正的突破性进展。

  也唯有他们,才能够重新赢得国民对中医的信任!

  文章来源:承朴堂

  2018年8月10日更新

 

 

 

 

 

优雅成熟的朗诵!好!

 

 

 

 

 

李士懋:我对中医事业的思考

 

  ⊙作者:李士懋

  ⊙编辑:一墨

  我是北京中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是中医事业50年的亲历者。我毕生献身中医事业,深深地热爱中医事业,也由衷地关切中医的现状与未来。半个世纪的耳闻目睹及亲历,使我忧心忡忡,不得不继前辈之后,也为中医呐喊。

  在高度重视下,反差如此之大,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思想认识片面,工作实践偏差。我们应该认真反思、总结。

  1

  对中医的定位

  实践医学任继学先生说:“不到六十不懂中医”,此话颇有道理。初饮酒者只道辣,初品茶者惟知苦,反复品尝,弥久方知其甘醇沁芳。学习中医也是如此,浅尝辄止者,焉能体味其奥妙无穷、博大精深?恰有一些未能深入了解中医的人士,纷纷对中医进行评价,认为中医不科学,是经验医学、前科学、古代医学、替补医学、循证医学、状态医学等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中医能治病、养生,大概没人能否认这一基本事实。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检验,今至仍葆旺盛生命力,证明中医经得起实践检验。

  以下有6种错误观点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

  1.认为中医为经验医学:事实上,这是否定中医理论。中医临床中有好多病是初次接触,尤其“非典”流行,乃世人初见,何谈经验之有?但依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照样取得肯定效果。能指导实践、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中医理论岂容否定?

  2.认为中医是前科学或是古代医学:所谓前科学,大概是现代科学以前的东西,不言而喻,尚未成为科学。说中医是古代医学,若言其历史悠久,倒也无可厚非。若言其不是近代科学,更不是现代医学,只能进博物馆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医蕴涵着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所以至今仍葆青春,日益受世界人民的青睐。

  3.认为中医是循证医学:新兴的循证医学是以临床流行病学为基础,寻找疾病主要证据,用以指导临床。中医之证,是疾病的本质,是辨证的结果,二者虽有相似之处,却难以等同。

  4.认为中医是状态医学:中医不限于状态的描述,更重要的是辨证,是通过病人的整体状态求其本。相同状态可能有不同病机,此即同病异治。

  5.认为中医是替补医学:若说替,中医替不了西医,西医也替代不了中医,两个医学体系谁也替不了谁。若云补,是中医补充西医,还是西医补充中医?中西医各有短长,是互补、并存、并重的关系。

  6.认为只有西医是实验医学,而中医无实验:诚然,中医少有动物、尸体、离体的实验。但中医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抗争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医是以人为实验对象,而且是以整体的、有生命的、运动着的人体为对象,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升华,又不断经实践的检验、修正而产生的。

  这种实践从古到今从未间断。而且这种实践所获得的生命和疾病信息,远较动物实验、尸体解剖来得真实、准确、可靠。这种实验是整体样本的实验这些实验,无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严格科研设计,是缘于科学体系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所决定的。中医是以整体样本纳入全部影响因素、综合观察人体生命运动的变化规律,不仅观察人体的即刻具体指标,更着重观察生命运动的重大事件及终极指标。由此而形成的这一完整的科学体系,更符合客观。

  我认为中医是实践医学。神农尝百草,就是这种实践的生动写照。经历千万年、亿万人的不断实践,积累了大量医疗经验、知识,从中发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吸纳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地理等知识,相互融合、升华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复经二三千年的不断实践、完善、发展,就形成了现代的中医学。

  2

  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自1956年以来,我国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时至今日仍在延续这一方向道路。相继提出了中医系统化、规范化、客观化、微观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等等。这么多的“化”,实质就是以西医为尺度,来衡量、诠释或改造中医。似乎经过一番改造后的中医,也就实现了系统化、标准化、微观化、现代化;可以用现代语言来描述中医,于是外国人可以听得懂,相互可以沟通,就与国际接轨了;中医也就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了。

  这些“化”的结果如何呢?不可否认,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大都是技术层面的,最终结论也都是证明了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但很少有重大突破。其负面效应是使中医严重西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正如刘长林先生所说:“科学一元论的紧箍至今仍然束缚着一些人的头脑,这是中医面临种种困惑的根源。”由于东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医不同的科学体系。

  中医固有其不足,但它有很多超前的科学内涵,远非现代西医甚至现代科学体系所能涵盖或“化”得了的。例如:

  1.整体观:中医是研究人体与天地万物、精神意识相互关联、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人是自然产物,人与天地相应;人本身是一活的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这是整体观的两个要点。

  2.辨证观:是在整体观指导下,根据具体形象,研究活的机体状态、信息、精神意识变化的规律。辨证论治的本质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是纳入全部信息基础上的治疗个体化。

  3.恒动观:天地万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不断地运动变化,疾病的证也不断运动变化,治疗措施也就随之而变,才能谨守病机。

  4.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中医治病是治人的病,始终以维护、调节人体正气为目的,因势利导,无论寒热补泻、标本先后,莫不如此。

  5.多系统多靶点的综合治疗:中药由单味药到复方,是一次大的飞跃;由奇方到偶方又是一次大的飞跃。按君臣佐使相互配伍的复方是综合调理,这与西医追求的单一成分大相径庭。

  6.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从脉、舌、神、色等对生命丰富信息的获取,如对病势的判断等,具有极高的科学内涵和优势。

  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病症,如中医认为属同一病机,则采取相同的治疗措施;相同的病症,若病机不同,则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8.养生、针灸、气功、预防、疾病调养等皆富哲理和科学内涵。

  9.中医大量丰富的医疗经验,许多为目前科学无法解释:很多超前的中医理论和大量的临床经验,远不是现代医学甚至现代科学所能解释、涵盖的。片面的强调以西医或现代科学来研究、改造中医,是难以取得重大成效的。

  科学发展所追求的更高境界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通,而中医恰是这一境界的典范。 

  3

  中医的出路何在

  1.正本清源:通过大讨论、大总结,正本清源,纠正工作中的偏差。首先要对中医再认识、再评价、摆脱科学一元论和惟西方科学的偏见,真正承认中医这一独特的科学体系,深刻认识中医理论体系蕴涵的诸多超前的科学内涵方能健康地继承发扬。

  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时候,不要忘了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季羡林等76位权威人士发表的《中华文化复兴宣言》宣告: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西方的形而上学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文化寻求综合的思维方式必将取而代之。

  2.中医要走自己的路:按中医固有理论体系能否继续发展?历史上中医的三次大发展,已是凿凿事实。中医近代也没有停滞发展:王清任的血瘀论及气虚中风论;晚清民初三张气血上菀的中风论,凡脱皆脱在肝及大气下陷论等都丰富了中医理论宝库,并得到普遍公认和广泛应用。

  《内经》是中医理论渊源,真正悟透了《内经》的某一观点,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的医药学派,补土派、温病派等,莫不如此。倘后人能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博采众长,亦大有可为。

  遗憾的是,目前中医队伍的中医根基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虽是文革前的中医大学生,但回想起来,颇感惭愧。1956年入大学就反右,接着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刚毕业又是四清、文革,运动了二十年,怎能专心钻研学问?拨乱反正后,又重拾几年外语,带研究生,搞课题,学起科研方法和西医基础,弹指间已近七旬。50年来,真正在中医上下了多大功夫?

  现在我教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带着对中医的迷茫,无奈地求学;四年授课,中西各半,实习时遇到的是严重西化的中医院,还要跑工作、准备考研,怎么能专心实习中医?即使考上了中医硕士或博士,由于形势之所需,也主要学西医课或搞实验。知识面是拓宽了,但相当一部分高学历中医人才的中医功底却不敢令人恭维。 

  3.要制定配套的相关标准、方法:发扬中医特色,实行名医带高徒,选拔培养200位名医,三次推行读书运动,强调温习中医经典这种发展中医的举措很正确。

  但现在不少人原则上高喊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但实际工作中仍是以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改造中医。

  如中医临床研究,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是天人合一的整体治疗,是以人为本的阴阳平衡调节,是强调正气、因势利导的治疗,是方药随着病情不断变化而变化才能谨守病机的恒动观。可是现代的临床研究,要按DME标准设计,要随机、对照、重复,要双重诊断,施加因素要恒定,要统计处理等等,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根本看不到中医特色,更甭说能对中医的发扬有多大裨益了。但按中医谨守病机、随症加减出来的成果,难以得到承认。

  至于动物实验,要求必须造病理模型。中医治疗是以证为核心,证的判断须望闻问切,脱离了四诊,哪来的证?西医的病与中医的证并无通约性,且动物与人相距甚远,造出的模型也就难体现中医特色,更别说个体化、运动观、整体观等等。若不按这个模式去做,莫说学位、职称、获奖等,恐怕连个论文也发表不了。中医在这众多“化”的指导下,许多人努力成了中医硕士、博士、专家、教授,甚至声名赫赫却不会按中医理论去看病。照这样“化”下去,迟早把中医“化”没了。 

  中医亦应与时俱进,当然具体的方法、政策、衡量标准等也须逐步摸索、总结,有些尚须待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后,从更高层次、更新的视角去融合。对中医这样独特、复杂、庞大的体系,绝非按现有的西医方法搬来硬套所能解决问题的。

  又如,这次带高徒,属于非学历教育,按西医那套方法搞实验研究、搞中医改造的,可授予硕士、博士,而扎扎实实跟师学习中医临床本领的,却什么也不是。搞社会主义还强调依据国情,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难道我们中医国粹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制订具有中医特色的硕士、博士等相关学位标准,授予高徒相应学位吗? 

  实际上,我国是中医发祥地,最有资格、最具权威制定中医硕士、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以及中医科研成果、临床标准的。拿出我们的尺子来,让国际接我们的轨,而不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地接人家的轨。针灸学制定的许多标准,实质是中医针灸标准,以成为世界标准,全世界都须接这个轨,这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应推而广之。

  另一点,这种惟西方才科学的导向,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改造、诠释中医的人可桂冠满头,名利双收;按中医固有规律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人遭冷遇。长此以往,谁还去学经典谁还去继承祖国医学?这就导致了中医学术萎缩,改造中医之风盛行,势将湮没、摧毁中医。取缔中医行不通,但改造中医却着实令人可怕,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4.多元化发展:科学是多元化的,毫无疑问,发展道路也应是多元的。西医可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中医当然也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发展,问题在于中西间应如何结合。

  中西医结合,可从临床疗效入手,先选择一些西医难治而中医又有明显优势的病种,共同诊断,共同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由确有临床功底的名中医,按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去治,以证为核心,处方可以变化,可以加减,从多中心、大样本、大事件和终极结果,分析总结其规律、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判断标准。由疗效出发,进而探讨其机理。这里关键是中医要拿出疗效来。一定要选确有中医功底的中医,不要那些名声赫赫徒有虚名者。

  中医学有其长也有其短,其短处之一是理论体系相当特殊,属于象科学体系,难与现代科学体系衔接,难于吸纳现代科学的成就,致使中医发展缓慢、滞后。

  短处之二是不能从微观层次阐明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机制,这是由于科学体系的不同,不是用还原分析、线性关系来研究人体,不可能阐明其微观的机理。 

  短处之三是太不系统、规范。中医在古代是个体脑力劳动者,长期家传师授,因历史原因又缺乏沟通交流,因而派别林立,门户各异。

  由于中医本身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当然须要提高,须与时俱进,倘能借助西医知识丰富自己,将大有裨益。但这种汲取、提高,须遵从中医固有规律和特色,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

  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回顾中医教育50年,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其功卓著。这大批毕业生中,固然有佼佼者,而且知识面有很大拓宽,但就中医学术本身而言,仍存在着严重萎缩的倾向。概因中医教育是比照西医教育模式,未能充分考虑中医学术特点,因而也存在一些弊端。要继承发展中医,必须从中医教育入手。

  1.首先应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教师应从科学学角度讲清科学的多元化,讲清中医理论的特点、价值及别于西方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信心。

  2.加强基础教育,重点是四大经典。这是中医之本,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历代名家,没有不熟读经典者。悟透《内经》的一个观点,就可能创立一个伟大学派。金元四大医家,温病学派等,莫不如此。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知本达变,既博且巧,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途径。

  3.中医教材问题。中医至今未离《内经》理论框架,四大经典之外也没出新经,不如在七个版本教材中,挑一个较好的为蓝本,固定一套教材,不必规定几年编一套新版教材。

  还应增设医案课,作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除传统课程之外,可增加几门选修课,介绍近代中医研究成果。这种选修教材,因发展很快,倒应不断更新。

  4.加强临床实践。中医的生命在于临床,中医临床经验占很大比重,光课堂教学不行,应汲取古代师徒相授的优点。临床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一是临床基地严重不足;二是很多中医院西医治疗比重太大;三是很多临床中医师西化中医的本领不硬,越是不会,越不敢用。长此以往,将导致临床中医一代不如一代。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医教师,应该既有临床功底,又有中医理论素养。因中医教育是比拟西医教育模式,也分什么临床、基础两大块。于是讲基础的不上临床,理论讲的很熟,自己却不会看病。自己昏昏,怎么使学生昭昭?其实中医哪有什么纯基础,《内经》虽是纯理论,也是指导临床的理论,精辟深邃,如果没有实践的品味、思悟,怎能讲清《内经》的理论?只能纸上谈兵,衍文敷义,谬误百出。更有甚者,个别老师竟在课堂贬中医,真是咄咄怪事。 

  临床带教老师应严格筛选,应既有辨证论治的功底,又有相应的理论素养,还要懂得带教方法。这个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不可疏忽。

  中医学术的萎缩、异化,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不努力继承,何言发扬?如何搞好继承发扬,不仅是教师、学生的问题,而是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首先是政府的工作导向问题。从学位评定、职称评审、科研立项、成果评奖、荣誉称号、论文著作发表等,都应该强调中医规律和特色,要拿出一套评价中医人才、学位、职称、评奖、论文的办法来,给予支持鼓励,甚至政策上予以倾斜。

  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政治思想、中医、西医、外语、计算机、科研方法等都要学,势必压缩中医学习的时间。我想中医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培养不同类型人才,不要几十所中医院校一个模子,这样更能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中医人才的需求。

  本文来源:汉古经方。

  2018年5月31日更新

 

 

 

 

梁冬:出关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想明白了。

 

  以前能说明白,现在是想明白。

  以前是知识,现在是知道。

  《相信中医》这本书好像开启了我记忆上的封条...在百度是我最焦虑的时候,2007年年初,我去了鹿野苑,那是印度释迦牟尼第一次讲经的地方,坐在菩提树下,一件薄衣,微风徐徐,坐得泪流满面。然后就相信应该离开百度,去传播中医文化。 

  去年我跟马云、沈国军、冯仑一块去了不丹,在那个所有人都是用眼睛笑的国度,我明白我们实际上一切已经具足;刚刚从缙云山闭关7天回来,每个人在一个简陋的空间里打坐,不说话,有护法的道士送来食物,一碗粥,9颗花生米,吃40分钟,每一口嚼36下,没吃完就打饱嗝了,在道家看来,其实身体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出关回来,还是经不起诱惑,胡吃海塞,立刻痛风。药坊的李老师在我的后腰、膝盖上踢了两脚,用正骨的方法把骨骼打通,再痛风时李老师给我扎针,两针搞定。前几天我的同事说她心口痛,我不好意思去按她的心,只能走过去拿起她的手,右手捏到她上臂的某处,她疼得要死,我再帮她拍,一会儿就好了。我没有「系统」学过,但天天看也知道这是心经走过的位置。

  一个中医的医术一定和医德成正比。

  判断一个中医的好坏,看他治病的理路,几句话聊下来就可以。中医治人不是靠技法,是靠心法。心法对的时候,哪怕是很普通的一个药方,在他的手里就有用,他的「正」会让病人产生信任感。

  中医一直以来强调病不是简单的病毒、炎症,那是结果和症状。(病是导致疼痛发炎的这些症的后台结构原因。)有些医生把病和情绪割裂开,以为疾病是一个单独于身体以外的物质存在,发病了,把物质拿走就像把瘤子切除就行了。难道你不觉得肿瘤医院是个很可笑的存在?这恰好是当今许多人对于身体和疾病的误解,其实疾病是由你的情绪、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当的身体操作造成的,若无心法,没有气感,打太极拳也只是太极体操。

  中西医没什么好争的,会合了就明白了。

  许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医的最新发现。近十年西医超越了传统线性、机械化的医学模式,正在向能量医学和意识医学发展。前两天我经历了一件神奇的事: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为宇航员做体检的技术可以根据你的照片,15分钟后为你出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结果跟我们做的几千上万的体检是一样的。原理就是找到你在第四维空间留下的影像,不同能量区域有不同的颜色。还有一种体检方式是戴上个超声波耳机,你听不到声音,但这个声波会顺着你的耳膜、经络,在你的全身寻找能量的强弱分布,显示屏上立刻呈现你的身体状况——很准。 

  台湾的王唯工教授正在申请通过美国专利,他用经络能量来检测糖尿病,不需要破手指,甚至可以盲测,依据就是中医经络的振动频率关系。他告诉我,现在哈佛医学院正在策划的一系列设备都是按照东方能量医学的观点去看待身体,重新规划西医的思考模式。2015年之后这些事情会全部推出。 

  现在谈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有没有问题,就像两个分别从南坡、北坡向珠峰进发的队伍,明明路途不同,却偏要南坡的人说北坡的事儿、北坡的人说南坡的事儿。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过几年登顶会合了,也就明白了。 

  生命就是因果,就是一呼一吸。

  我们还投资了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定位它是「洞见人生因果」。你的基因来自祖先,譬如此刻你身上发生的一个基因突变可能要到一百年之后才能呈现,那时你已经死去,突变却在你儿子或者孙子身上显现。这就是业障,就是因果,跟迷信无关。那群斯坦福的博士后告诉我,研究完基因,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是可能有上帝的。 

  安静地坐着不动,过二十分钟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生命说白了很简单,一呼一吸,「气」就在中间流转。佛家讲:两精交合的时候,一个人的天命就决定了。为什么出生的那一刻对一个人的生命有影响?出生前你的气是母亲给的,出生后为了对抗大气压力吸了第一口气,整个血液循环开始启动,朝向大脑的神经元也开始搭建,这瞬间,所有的星球,所有朝向变化,所有的天气变化,它都会在这霎那间形成一个共同的磁场,这磁场决定了你的神经元如何搭建,也就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所以八字也有一些道理。

  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 

  出关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想明白了。以前能说明白,现在是想明白。以前是知识,现在是知道。我的老师、那些研习中医的长者给予你的智慧都是特别简单的东西:能量一直在转,并且守恒。郭老对我说,别折腾那么多事儿,做的多失的多。

  90多岁的邓老听我讲互联网,津津有味;我跟他讲最近知道的小道理,他连说挺好挺好。跟有智慧的长者在一起无须要他教你什么,看到他那样的表情,就学会很多东西。你想有钱,就跟最有钱的人在一起;你想时尚,就跟最时尚的人在一起;你想活得长,就跟长者多在一起;你想有智慧,就多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中医的智慧在「精气神」,精是物质,气是能量,神就是信息和意识。

  中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有诸多清规戒律,想做一件事就去做,哪怕是抽烟、喝酒这些看似对身体有害的行为,想而不作最有害。为什么有些「好人」得严重的病,因为他努力在做一个好人,虽然行动善,但心不善,意识不善。内心纠结反而造成了他的病。当你有智慧去理解这个真相之后,你要承认自己,我不能成为一个好人,我宁愿做一个真实的、不坏的人,这是中医的智慧。

  最好的中医是自己。为什么许多中医能活到九十岁?因为他开阔,不扭曲,不变形,不折腾自己。最靠谱的养生办法就是做一个尽量天真的人。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健康的方式就是绕开他。不是因为我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选择权才可以做到,我认识很多底层人民也活得快乐,他不喜欢你,就礼貌地说一声「您先忙,我先走了。」一样绕开。要明白生气是愚蠢的事,你才能不生气;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健康了一半。 

  职场人更要倾听身体的声音。

  职场人总说自己忙碌辛苦,但工作只是一个打猎的过程,你还得学会享受你的猎物。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像道德经里面讲叫静听心音。我们的心掌握全身所有脏器的节奏,听到心音也就知道自己身体的节奏感。

  无须给自己太多戒律,比如饮食要规律。当我们的祖先还在树上的时候,他能整点吃饭吗?许多中医师强调饮食规律就相当于讲婚姻要忠诚,跟社会稳定有关,和个人健康无关。

  但规律的作息是必须的,但要按自己的节奏去规律。说自己不能按时作息,就跟一个男人说实在没空给你打电话一样,他真要爱你,跟总统见面还要发一个短信过来。「不能规律作息」只因为他不懂,加上不爱自己。再忙也可以在晚上加班到12点时闭眼3分钟,在包里放几块全麦饼干,起床之后打一杯玉米浆……当身体足够好时,它会有自己休息与劳作的节奏。困了就别扛着,醒了就别赖床,渐渐找到自己的规律。人生也是如此,每年起伏,看准今年在什么位置,上升期就工作赚钱,下降期就回家读书,这也算我给职场人的养生建议。

  关于作者:梁冬,做过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也曾任百度副总裁。而今,竟用毕生精力探寻宇宙真理,并以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终身使命。

  来源:自在睡觉

  2018年2月6日更新

 

 

 

 

 

 

免疫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编前语】

  这篇文章用形象的表述方式,告诉我们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体内的免疫系统。通读此文,你会发现,其实西方医学的许多观点正在与中医观点高度融合。

  人为什么会生病

  几乎每个人都生过病,但人为什么会生病?未必每个人都思考过。

  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学科给出的答案可谓“丰富多彩”:如现代医学认为“细菌、病毒和其它一些微生物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环保学认为“人类生存环境不良化的加剧导致疾病的多发”;心理学认为“现代社会人们身心压力加大是致病诱因”等等。

  应该说都有道理,但都还不是问题的关键。人之所以生病,按照辩证法的观点来解释,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外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不利因素,如细菌、病毒、不良环境等等;内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问题。并且,内因起决定作用。

   换句话说,致人生病的关键原因不在细菌、病毒,而在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为什么?可以打个比方:国家安全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每个国家都备有训练有素的 士兵、精密尖端的武器及先进的防御系统,昼夜不停地监视并维护整个国家的安全。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国家,也会时刻受到诸如细菌、病毒、灰尘、寄生虫和霉菌 等“敌人”的进攻。

  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病?

  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有一支军队--免疫系统。当微生物攻击人体时,健康的免疫系统就会立即投入战斗。两军交战,自然是兵强马壮的一方胜出。

   在强大的免疫系统面前,微生物就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强大的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侵害,这与我国传统医学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古训是一致 的;但一支羸弱的军队很快就会对入侵者投降--当身体营养失调或毒素积累等原因,导致免疫系统过分虚弱时,我们就会生病。

  当然,免疫系统过分敏感也不行,这就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没有外敌入侵的情况下对着自己的老百姓滥施攻击,红斑狼疮、牛皮癣等疾病都属于免疫系统的盲目攻击造成的。

  总而言之,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所引起的。

  最好的医生在人体内

   很多人生病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医生,而且都想找最好的医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指出: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就在 人体内,他就是健康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与疾病的战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在这一战争中,人体的免疫系统各环节协调运作,配合默契,处理问题恰如其 分。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是如何赶走入侵者的。

  皮肤是我们身体的最前线。一旦发现入侵者,朗格罕氏细胞就会像警铃一样发出警报。汗液和皮脂中的抗菌物质就会捉住细菌,而眼泪和粘液膜会分泌出酵素以分解侵入者的细胞壁。

  淋巴结是战场。当因感染而须开始作战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告诉你身体正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

 

   白血球细胞是士兵。其中B细胞能够针对不同的入侵者产生特定的抗体以对付它们。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是我们体内搜索敌人的导弹。它们首先追踪、锁定 目标入侵者,然后就触发免疫反应彻底摧毁入侵者。T细胞负责搜索和摧毁敌人。吞噬细胞和颗粒性细胞负责吞噬清理敌人。一旦感染的情况受到了控制,抑制T细 胞就会调节抗体的生产,并发出战争结束的讯号。

  此外,骨髓负责红血球和白血球的制造,是名副其实的士兵工厂;胸腺是各兵种的训练场。

   我们以干扰素为例来看一下免疫系统是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问题的:干扰素是人体对多种免疫反应自然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我们的免疫系统确切地知道需要产生 多少干扰素以抵抗感染,哪里需要它以及什么时候停止生产干扰素。可是当注射干扰素时,我们就只能估计适当的剂量,而无法像免疫系统那样精准地控制体内需要 干扰素的确切剂量。总而言之,免疫系统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怎样恰如其分地采取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人体其它细胞。它是人体最好的 卫士,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我们的免疫力为什么会下降?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我们在生存的环境中不能保持我们的膳食平衡。各种营养素达不到我们健康身体所要求的标准,如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同时脂肪过多,能量失衡、辐射、食品药品污染、环境污染等等都会导致免疫细胞生命力下降。

  我们不管是处于什么阶层生存,我们的生存压力,生活紧张,条件所限等等,不能使我们科学饮食科学的生活,就是营养师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科学饮食。加上不能保证心理平衡、合理的运动等等我们的免疫力时时处于不健康状态。

  据中国营养学会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调查表明:有30%—60%的儿童缺锌,这会给宝宝们的生长发育带来极其不利的严重后果。因为锌能参与体内200个多种含锌金属酶和蛋白质、核酸的合成,锌还可加速创伤组织愈合,提高消化功能、免疫功能和保障第二性征的发育。

  所以我们的免疫力70%处于低下和相对低下状态。联合国卫生组织把健康人群分为,亚健康人群在75%左右,真正健康人群只10%不足,就是这个道理。

  来源::正安聚友会

 

 

 

  陈建辉:  人类的认知受时空的局限,一切被科学的认识,只是符合当下时空认知水平的科学,认知永无止境,学识永无止境,因此,当下的科学不久就是愚昧!

 

 

 

 

 

中医“不科学”,为什么能治病?西医“科学”,为什么总治不好病?

 

  导言:关于中西医学“科学性”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是当代中国医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也是当前中国医疗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决策问题。从实际来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自己得了病后,特别是得了重病,究竟应找谁看病的问题,这是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1920年,反中医阵营里的骁将胡适之先生罹患糖尿病和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西医方法,久治不愈,被医生判为“死刑”。绝望之中,经朋友介绍让他试一试中医疗法,胡适勉强应允,不料反而痊愈。

  结果,胡适又活了40多年,这把胡适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一方面反对中医,一方面却是中医治好了他的病。在事实面前,胡适只好退而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

  为什么被人们公认科学的西医治不好的病,结果能被不科学的中医治好,科学是怎么回事呢?十几年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系统地调查研究了中西医学的看病、治病、防病的基本过程,并将它们进行了比较,终于得到了一个初步认识和结果。

  原来,西医学穿了一件科学的外衣,里面却包藏着一个不科学的内核,中医学穿了一件不科学的外衣,里面却包含着一个科学的内核。人们看问题往往只看外表,然而,治病效果却是靠内核!

  我们在这里说的内核问题就是指人类医学的内核,即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实践中,所持有的看病、治病和防病的基本理念。

  那么,中西医学的内核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一言蔽之,西医学的内核是以人体结构为中心,中医学的内核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中心。

  1

  西医学的人体结构

  西医认为人体结构是由电子、原子、基因、分子、细胞、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等八个不同层次组成,因此,什么是人的健康呢?就是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在八个结构层次上都要与大多数人相同,如果在这八个结构层次上有任何一点与大多数人不一致,那就是人得病了。

  如何去比较人体结构的相同和不同?西医采用单一的、某种能反映人体结构不同层次变化的参数来描述人体结构,而人体结构不同层次结构,分别由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进行研究。

  因此,西医学所采用各层次人体结构描述指标参数和测量方法,都是分别用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提出来,其标准值也是他们在研究人体科学所提出的,都是他们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的。

  即为了求得某一结构指标参数的人体的标准值,就想办法测量一批人的某种人体结构参数,然后取其算数平均值,加上一定试验误差范围,便成了全人类的一个共同的某种结构参数的标准值。

  与此相应,西医广泛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学家们所提供的人体各种结构参数测量的仪器和方法,去找病人身上的各种结构参数的毛病,即是否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如果超出了就认为得了“高某某病”或“低某某病”。

  西医在近代百年的高歌猛进就是得益于科学技术在物理、化学、机械等领域的长足进步,所以我们可以说,西医院没有医生。

  它只是一个医疗超市,分别由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在设摊摆点,并由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分别用各自仪器和方法给病人诊病,即寻找人体各个层次结构参数的异常。

  病人得病进西医院,首先动用所有最新科技的仪器和方法,去找病人身上结构参数异常,如果找到一种便认为找到一种病,找到几种异常,就诊断病人得几种病,找不到什么结构指标异常就认为“无法确诊”、“什么综合征”或“亚健康”、“遗传性疾病”。

  显然,西医诊断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只找人体结构毛病,二是只用科学仪器诊病,三是只用人体单一结构参数的数理统计值诊断。一句话,用仪器找病人人体结构参数毛病。

  而西医治疗学,就是单参数结构修补法,即对某一种结构参数的异常采用修补方法治病,什么少了,从外加进去,什么多了,减少进入,加大排出,什么组织坏了,切掉或补一块,什么器官坏了,能修就修,切一块补一块,不能修补就换一个同样的器官或换一个假的仪器,如果什么病毒、细菌,寄生虫进来体内,就将它们杀死、毒死。

  西医的疾病预防方面,因为他们不知道结构变化原因,也不去研究变化原因或认为由于外生物侵入,因此他们要求患者:

  (1)勤体检,早发现身体结构异常;

  (2)把病人周围各种传染病毒和细菌寄生虫从环境中杀死;

  (3)打疫苗预防。

  2

  中医学的生命运动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运动与环境之间在精神心理、物质和能量三个方面的交流保持平衡。

  当人的生命状态脱离了正常生命状态,就会出现气血运行不畅;器官功能下降和相互不协调;细胞生死平衡打破,出现人体组织结构变化这三方面疾病。 三者密切相关,互相转化,可是西医只承认第三条。

  中医诊断学,通过“望、闻、问、切”(现代化科学仪器只是“望、闻、问、切”的一种人的器官的延伸),广泛收集病人外部生命运动信息,如吃饭、睡觉、大小便、气色……等。

  经过处理,将以上信息转化为病人的气血、五脏六腑、细胞生命状态、心理状态以及与环境的物质、能量、精神交换情况等人的内部生命运动内在的生命状态信息。再将病人生命状态信息与正常人生命运动状态进行比较,找出差别,作为病人诊断结果,也作为进一步治疗的依据和目标。

  中医治疗学,根据诊断的结果,通过各种生命动调节方法和手段,对病人的生命运动状态进行综合全面调节,使病人整个生命状态恢复到正常人的生命状态。

  因此中医治疗有两大特点:

  ①没有什么人的病不能治,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因为任何病都是一种生命状态,都可通过调节来改变;

  ②任何人疾病都有药物可治,不会存在有病没有药可治的情况,因为可以根据生命状态设计不同药性的复方药物进行治疗。

  中医防病学,要在近百年时间内,让一个人不得病或不得大病,这实际上是一个对人的生命运动的管理问题,因此医学我们可以称为人的生命管理学。

  3

  实践证明中医是对的

  中西医学理念根本差别,一个是以人体结构为中心,认为结构决定生命运动,一个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中心,认为人的生命运动决定人体结构。两种不同的内核理念,究竟谁是谁非?

  科学实践证明,中医是对的:

  1、人体是由细胞组成,不是原子、分子直接构成人体,而细胞是一个生命体,它的生命活动完全受人的生命运动的严格控制。

   2、生命体的出现是由生命运动产生,对人类来说,卵子、精子、受精卵、胚胎,都是生命运动产物,而人的生命体的发展和变化,如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所产生结构的所有变化都是人的生命运动的结果,离开了生命,人体会立即分解消失。

  3、人体结构随着生命运动变化可以改变,“用则进,不用则退”,这是人体结构随着生命运动改变的规律。

  4、中医学几千年治疗实践证明,人类一切结构疾病,除了骨折错位需要先复位固定外,都可以通过调节生命状态治愈,包括各种结构变化疾病,如痛疽,癥瘕、瘰瘿,包括现代癌症……等。

   5、癌症实践证明中医是正确的。西医认为,癌症是最严重的人体结构变化病,不修补必死,癌细胞的出现是病根,必须用刀切除掉、用化学药物毒死、用高能射线杀死,因为癌细胞是敌人。

  中医认为癌症是一种人的生命状态的表现,癌细胞不是病根、敌人,是由人的生命运动状态所决定的。因此,只要改变病人的生命状态,改善体内细胞生存环境,癌症这个百病之王是完全可以治好。

  4

  要“科学”还是要“疗效”?

  不管西医如何宣传他们的外衣是多么“科学”,在医疗效果上,我们的邻国日本早已用一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这些所谓的“科学”并没有使西医在疗效上得到半点进步。

  据统计,日本的西医治疗效果只有20%。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西医的治疗方法是降压或降糖,并要求病人长期服药,言外之意就是治不好、没效果!道理何在?西医防病治病的内核是不科学的。

  而早在1978年,美国的科技评估办公室就对全国医疗进行评估,认为符合科学标准(治愈不治愈的都在内了)的只占10%~20%。道理何在?

  我们只要凭观察现在我国的西医治疗过程,就知道大多数患者都是先在各种科技仪器检查一圈,然后医生拿着检查化验报告随意(即不科学)对病名或症状就开药。

  例如发热的治疗,动不动就随便用一种消炎药物,把病人当做这种药物的试验品而已。哪有知道是什么病毒(或细菌)的感染,然后经过细菌的敏感实验再进行用药的?

  如今,和文章开头胡适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如果西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科学的必然性;如果中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不可重复的偶然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果病人选择西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科学的局限;如果病人选择中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庸医误人”。这简直是一种毫无道理的傲慢与偏见!

  自近代以来,关于“中医不科学”“废除中医”的声音从未停息。一些人认为,任何经验都应通过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中医理论并未得到严格科学实验的证实,所以不能披上科学的外衣。

  但是,中医的临床效果不可否认。有些中医理论尚未被科学实验证实,并不说明中医不科学,而只能说明目前的科学尚不能完全认知中医而已!

文章来源:润根

2018年1月21日更新

 

 

 

 

人民网:自信!传承!发展!中医药迈入新时代

 

  导读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回顾2017年,随着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这张写有“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考卷已经展开。为此,人民网·人民健康特别推出“健康中国·民生答卷”系列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示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今天的报道为“中医药篇”。

  过去这一年,你是否感到在家门口看中医越来越方便?民间中医想开个诊所再也不用等待长时间的审批了,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越来越流行,身边多了看养生书、喝养生茶的朋友,孩子甚至有了中医药读本?各种中医药健康休闲产业园、养老养生机构、中医药健康旅游如雨后春笋?没错,这就是中医药“滋润”到老百姓生活中的现实图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财富。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2017年是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出台、“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在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下,中医药正在迈向一个更加宽广、影响力更深远的舞台!

   一“法”两“翼”为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

 

  2017年7月,酝酿了3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国医国粹有了国法的保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法律,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随后,两个配套文件《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实施。

  以往,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办一家中医诊所可能需要数月甚至半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改行备案制后,只要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均予以备案,并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当日便可施诊。目前,已有21个省份备案了129个中医诊所。中医诊所实施备案管理,流程简化、审批时间缩短,让社会办中医的政策环境更宽松,增加了中医服务市场的供给!

  同样的,中医医师资格审核的放开,使得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和经多年实践而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经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中医医师的执业行为合法化,不仅使群众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更强,也使中医医师更能发挥自身能力为患者服务,使中医药院校毕业生就业面更广。”中医药专家、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处处长高庆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政策支持无疑给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松了绑”。

  为了让中医药法的核心要义入脑入心,中医药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仅省级层面开展的培训就达80多次、培训1.8万余人次。中医药法开始在各地因地制宜、落地开花。

  全面融入医改大局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摸得着

  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刘奶奶,已经是80岁高龄,她所在的社区卫生中心的签约家庭医生,除了专业的诊疗,现在还能提供中医服务。日常生活中,中医会不定期上门教给居民体质辨识、药膳茶饮、养生保健等中医保健知识。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方面表示,家庭医生将中西医融合,注重调养与“治未病”,为民众的健康管理服务。目前,已有万余名全科医生参加了中医基础知识、理论、技能培训。

  2017年,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加凸显。截至2017年9月,中医类医院诊疗量为4.38亿人次,占全国医院总诊疗量的17.5%;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为2037.7万人次,占全国医院总出院人数的15.0%。老百姓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上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通过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2017年我国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国有67%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了中医馆,总数超过3万个。社会办中医,截至2017年9月中医类诊所已达4.58万个。

  除了中医家庭医生,中医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已经全面融入医改大局。

  创新让中医药“活”起来

  重大疾病防治屡立战功

  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屠呦呦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她发现的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几十年里,已经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更加协同、高效、开放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解决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一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以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主体的临床科研体系建设,实施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实施中药标准化项目,着力构建临床大宗常用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大品种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2017年,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优势凸显。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上,中医药以祛除邪气为第一要务,运用治疗温病的经典处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加减方药,展开救治。多地都制定了中医药预防方案和中医诊疗方案,为当地人民提供参考药方。中西医联手合力,有效地阻击了传染疫情。

  过去一年,我们服用的每一颗药、每一粒胶囊的背后,都是无数药企和研发人员以匠心传承并创新中医药产业,推动中医现代化、标准化的足迹;我们看到的中医养生科普都是专家学者们将中医药典籍中的字字珠玑呕心转化为百姓日常养生工具的实践。

   从国医大师到民间高手

  中医养生文化扎根基层

  2017年,我国评选表彰了30名国医大师和100名全国名中医。启动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推进第六批师承以及中医、中药、中医护理等人才项目。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推进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一些城市将中医药文化课程送入中小学、将“每千人中医人才配比”列入“十三五规划”。这些举措使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教育改革成效显现。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北京将继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100%的社区全科医生、护士掌握3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100%的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北京市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医师数不低于0.77人。

  中医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我们需要国医大师,需要科技创新人物,更需要大量接地气的基层中医人。这一年,我们看到,民间出现了大批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他们在推动着中医药的普及和应用,他们在指导着我们如何用中医来防病健身。

  “中医药+”业态层出不穷

  医养结合“济”民生

  “中间是一个活动中心,旁边是康养大楼,后面是公寓,我们规划的这个‘医养结合’康养中心,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于一体,到时候有需求的老人可以来我们医院养老了。”四川省内江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罗文斌拿着康养中心规划图,描绘着医院的未来发展蓝图。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医药“医养结合”项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引导疗养机构提供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疗养服务。

  2017年3月,国家卫计委等13部门印发《“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大力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要求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提供老年健康多元化服务。这一年,首批15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名单公布,第一批13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开始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除了康养中心模式,许多地方开始试水“中医药文化养生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利用当地旅游特色,发掘当地中医药种植产业,将生态人文景观、医药保健、文化产业园、中医民俗客栈、中医药养生产品销售等与中医药养生相融合,打造出诸如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中医旅游点、养生节等具有中医元素的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深味文化的同时,多关注自身的健康,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知识,让养生保健慢慢融入到人们的休闲之中。

  今天,在“中医药+”背后,还有无数的可能等待我们去开拓……中医药已经从一种防病治病的手段变成一个巨大的民生资源宝库。

  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去

  中医药擦亮中国名片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出席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这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铜人雕塑,顿时吸引了世界目光。

  习近平主席在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上的致辞中指出,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中国期待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传统医学振兴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为促进人类健康、改善全球卫生治理作出更大贡献,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愿景。

  根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医疗与养生保健的价值被沿线民众广泛认可,更多沿线国家承认中医药的法律地位,中医药与沿线合作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

   作为中国的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执行省份,2017年,甘肃海外中医机构诊疗人次数达13681人次,对境外158名医师进行中医培训。累计海外注册中成药96个品种,出口中药材金额3020万元人民币。目前,有来自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的60名留学生在甘攻读中医本科学历,7名留学生读中医硕士学历。此外,还有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的123名中医爱好者在甘进修中医。

  目前,我国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88个中医药对外合作协议,布局建设32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成为卫生与健康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新亮点。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中国—中东欧卫生部长论坛的重要议题。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11),ISO/TC249正式命名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颁布2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参与14个中外自贸区谈判,中医药服务贸易连年增长。中医关怀计划列入惠侨工程,走进11个国家,惠及万余侨胞。

   2018年未来答卷更美好

  1月15日,201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对做好2018年中医药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中医药发展战略。

  二是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在持续统筹推进上下功夫。

   三是通过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深化中医药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健全中医药“走出去”行稳致远的机制,充分激发中医药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改革。

  四是在建高地、筑网底、拓空间、促协调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建优扶强110个中医医疗和科研高地,布局建设一批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升和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能力和优势。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夯实中医药发展根基,让人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吃上好中药。大力发展“互联网+”中医药,加快完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做好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积极参与健康扶贫工程,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等。要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走出中医药协同发展的新路子;要着眼于区域协调、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找准中医药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缩小中医药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2018年,中医药将步入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新时期,步入“五种资源”最能有效释放和振兴发展最为有利的新时期。我们相信,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编辑:朱蕗鋆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8年2月4日更新

 

 

 

 

科学家:不是我们也开始迷信,而是量子时代来临

 

  这个世界是个复杂的集合体,没有什么是独立存在的,物质不是独立的,文化、文明、思想更不是独立存在的。由于舆论和教育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玄学、西方的魔法是站在科学对立面的,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玄学与魔法更像是大哥,而科学更像是小弟,一直在跟随,从未超越过……

  黑魔法VS科学

  黑魔法成就了火箭的升空。钱学森还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参加了一个火箭项目的实验小组,组员中有一位黑魔法师,名叫杰克·帕森斯,在配置火箭的燃料时,这位杰克·帕森斯运用黑魔法知识,配置出了能够稳定供应火箭飞升的燃料,而这种燃料就连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在使用。在整个火箭的研究过程中,也充满了黑魔法与科学的结合,就连在实验中,杰克·帕森斯也是念着咒语完成的。

  钱学森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开始潜心研究特异功能,全国一下子浮现出无数的特异功能者,心灵控制、意念搬运那都不是事儿,要是放在现在,你肯定会想起《X战警》中的场面,叫变种人也好,叫超能人也罢,他们真的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虽然有真有假,但确实存在,甚至当时还诞生了不少的特异功能大师,而且真的是有所用的人。一时间震撼了欧美、苏俄,针对特异功能的研究,在东西方冷战时期甚至达到了一个高潮。没有人会质疑他们的存在。

  玄学VS科学

  最大的分歧和争论点,可能就是关于灵魂的存在了。但就在前几年,当量子物理研究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之后,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和美国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哈梅罗夫提出,大脑中的量子物质形成了“灵魂”,当人死亡之后大脑微管的量子信息离开身体进入到宇宙。这个理论也表示,死而复生并非不可能。甚至还详细说明了人类的灵魂,就存储在大脑细胞微管中。这和玄学中所说的灵魂不灭,来世转生学说相似,尽管这一点几千年前人们就相信了。但是,现代科学依然执拗的,要以所谓科学的理论去证明玄学的存在。但其实,玄学的诞生要比科学早太多了,这也是导致量子灵魂理论提出后,并未在社会中产生轩然大波的原因。

  近年来的量子物理研究新成果——量子纠缠,与玄学中的心灵相通几乎完全一致。其实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的了解过心灵相通、心灵感应等等,就算没有什么科学的证明,很多人也是相信的,甚至很多人对这样的科学证实不屑一顾。

  科学很任性

  科学,一门年轻的学科,在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往往扮演着一个顽皮、任性的角色,每次喊狼来的,都是他,说狼没来的,也是他,不断的颠覆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最终获得的,可能只是个错误。尤其是现代天文学,耗资巨大,得到的真相却少的可怜,如果把这些资金和资源的1%投入到玄学中去,可能获得的成果惊人。

  最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恐怕就是霍金老爷子了。他说了黑洞存在,我们信了,连与黑洞有关的电影都拍了好多部了。可霍金老爷子又说黑洞不存在。好莱坞的制片人都崩溃了,多少个剧本都作废了,以前拍的经典也成瞎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也变得摇摇欲坠了。这方面我很奇怪,我们卜卦算命的,经过反复的推演得出的结论,却被污为谎言,而一群所谓的科学家“猜”出的结果,却有那么多人信,他说猜错了,大家还相信!

  哲学、玄学、宗教、艺术,坐在山顶看科学

  科学就像是个不断攀登者,哲学、玄学、宗教、艺术早已坐在山顶,给科学指着方向,不断向上攀登,玄学说:人应该能飞。科学技术于是就造出了飞机、火箭;玄学说:人有灵魂。于是量子物理就说出了灵魂在哪儿。科学无法单独存在于这个世界,当它与哲学、玄学、宗教、艺术相悖时,往往不断出错,而与之相结合时,却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很多人会反对我的说法,说如果不是科学的发展,我们的现代美好生活是哪里来的?我不否认,我们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有关,但那不是单纯的科学,而是科学与技术、与材料学的不断融合。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从不发展自然科学,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技术突破上,这使得我们在历史上数千年都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而明朝之后的落后也与对技术的不重视,阻止技术革新、技术发展有关。

  科学的真相

  我相信,终有一天,人类会揭示科学的真相,那就是不断的去证实科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都是错的。就像曾经的科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证实这个错了;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证实这个也错了;银河系才是宇宙的中心,再后来又证实这个更错了;银河系不过是浩瀚宇宙的一个小星系而已,至于宇宙的中心嘛……干脆说宇宙没有中心吧,这才使得这个争论了几百年的研究停止。既然宏观的研究不出成果,就说说微观的吧,科学发现了构成物质最小的元素是原子,后来又发现了比原子还小的电子、中子、质子、介子、光子、夸克等,这种不断打脸的过程,科学上叫“否定之否定的认识方式”。也许,有一天,那个永远不断证明自己错误的科学,能够证明其他学科是对的。

文章来源:命运咨询师

2017年11月3日更新

 

 

 

 

 

一个案例解释清楚中西医思考的逻辑&层面的不同

 

  作为一个易经预测工作者,在预测工作中经常解答顾客关于身体、健康、疾病的问题,积累了一些疑难杂症的案例和认识,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你觉得帮助到你了,或者可能会对你的朋友有所帮助,那么转发出去就是一件功德。

  缘起是因为:我作为一个算命先生,易学预测研究者,我把自己定位成患者负能量的出口和心里垃圾的垃圾桶。正常来说一个人来寻找心理医生或者医生进行治疗的时候,是真正遇到的时候。同样当一个人叩开的一个易经预测工作者的大门的时候,他的生活遇到真正棘手的问题。

  “有病看病”这种观念也许应该稍作调整。 在生命健康领域,现在健身和养生越来越被提高到受重视的层面,而不是在生病之后去找医生解决疾病问题。同样生活状态方面,对未来作一下预测也是趋吉避凶的好办法,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未来风险所带来的伤害。

  案例一:

  有一个小朋友在初三的时候得了银屑病,一直到大一才痊愈。而在大学毕业大约十年后再次复发,被医生宣判无可救药。然而几年之后居然又自愈了。

  医生告诉你可能是药物的问题,可能是生活环境的问题,可能是什么问题。但是根据他们的经验,没有办法判断出疾病那个唯一的内在因素——你的心理健康问题。

  医生没有办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们的理论体系不支持作跨越物质和精神两个领域的判断。

  而易经预测学结合中医的理论就很容易给出这样的判断。因为五臓有阴阳五行的属性,情绪也有阴阳五行的属性。

  喜悲怒思恐,五种情绪,分别具备火、金、木、土、水的五行属性;

  肝心脾肺肾,五臓分别具有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属性。

  通过阴阳五行这种广泛的关联性,很容易建立起广泛的联想式的思维。因为她长期处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因“思虑过重”而造成的五行属“土”的负能量,积累在脾脏当中。而脾统血,导致阴性的气场凝结成为物质,这个物质就是血液内的毒素。到这层面,现代西方医学理论就可以接着向下解释了。

  我于是问他,初三得银屑病之前,就是初一初二,是不是家庭有什么异常情况导致你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是啊,难道是这个原因?”

  她整个初中高中都在半工半读的的巨大心理压力下心理状态下成长起来。如果不是算命先生告诉他这之间的关系,他又怎么可能从医生那里得到这种答案呢。

  当然西方一些领先的医学家从上世纪70年代也开始关注和探讨“情绪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了,并出现了一些这些内容相关的著作。

  西医做到了对身体的基本了解,神经、循环、呼吸、消化、免疫、骨骼肌肉等系统,已经被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描述。这是西医对身体的“清晰”描述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但是身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在大宇宙的作用下如何发生变化,这个可能在西医的理论体系里面无法做出解释。

  易经及中医理论可以提供相对比较完备的解释。然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中医群体也越来越小,因为现在的中医学,大概不能称之为中医学,而是“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学”。等剩下的那些老中医死光光了,这种小宇宙大宇宙的观念大概要断根了。

  正如之前,两个哲学家、史学家、宗教学家,一个来自西洋英国,一个来自东洋日本,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1973年的一次长达十天的学术畅谈中,谈到的(该段描述被记录在《展望21世纪》中):

  东方医学重新受到注意的原因,其一大概是由于近代西方医学的弊端越来越显著的缘故吧,另一个原因是东方医学不把疾病和病人分开,而是从始至终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就是说虽然追究身体上的病变,但不局限于此,而是把视点放在人上,始终是要恢复的健康体。

  西方医学主要是追究肉体的病变,为了治疗这个病而使用外科方法或者药物。但是东方医学认为归根结底患者本人是矛盾的症结。精密观察病人的状态之后努力去恢复病人的健康体魄,换言之把个人的形形色色的病体作为“症”可以认为是症候群来理解,加以分析,从生命整体的观点来确定治疗方法。而且,在处置证本身时要在环境和宇宙自身的规律,如气候、风土等的相互关系上,来确定其位置。为此而采用的原理体系化,就是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说是要把宇宙和人的关系作为“大宇宙对小宇宙”的关系来把握,我认为这个方向大体是正确的。

  这两个人是当今世界上史学界最知名的学者,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整个人类的政治、经济、战争、教育、政府、传播、医疗等文明演进的要素做了充分的探讨。

  唯有将中医和西医这两种理论体系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对生命、身体、健康给出一个较全面的答案。

  彩蛋:

  依据阴阳五行理论,情绪与脏腑疾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么能否通过五行理论提供的方法来打破这种因果关系的链条呢?这才是易经预测学,之所以可能真正的对命运做出调整的根本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 达观自在 达观自在易学小讲堂

2018年4月3日更新

 

 

 

 

美国华裔科学家谈免疫系统的惊天真相   

 

  本文作者为陈昭妃博士,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营养免疫学”的创始人。1997年,她荣获“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奖”,是59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也是获此奖项唯一的女性。

  寻找疾病的真正病因

  1928年,抗生素诞生了,我们向世人宣称能够控制所有感染性的疾病。但我们没有想到,抗生素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疾病。过去,医学人员认为是病毒、细菌制造了疾病。但是现代研究发现,有10%的病人感染依波拉病毒,但并没有死于这种病,原因在于他们身体里有抵抗力;同样,有30%的肺结核病人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症状,而且还可以自行恢复。科学家认识到,是否患肺结核取决于自身免疫系统;艾滋病,有5%的人感染后5年甚至10年也不发病。在各种宣传资料上,都提到HIV病毒,但我没有在任何的医学报告上看到实验证明是HIV病毒制造的艾滋病。我们所看到的实验报告上是这样写的:所有的艾滋病人体内都有HIV病毒的存在。这两种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我举个通俗的例子:这里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会有苍蝇,但这并不表示说,是苍蝇制造了垃圾。而以前我们认为苍蝇就是病因,然后赶快发明一种化学武器出来,将苍蝇消灭掉;杀死苍蝇以后,垃圾里又跑出蚊子,我们又赶快把蚊子消灭掉;之后,垃圾里又跑出蟑螂,杀死蟑螂,垃圾里又会跑出老鼠,总而言之,是永无止境的。因为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苍蝇、蚊子,而在于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关键是要把垃圾消灭掉。所以现在的科学家开始研究基础免疫学。

  免疫系统涉及不计其数的细胞、特殊物质及器官之间的高度纷繁复杂的相互作用。它随时处于战备状态,能够预防疾病,并能明确地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在哪里、怎样采取适当行动摧毁入侵的物质,而不会伤害人体其他细胞。任何药物也无法取代人体内与生俱来的、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

  认识我们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体内各种垃圾。举个例子,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之后,就会死去变成垃圾,这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统把它清除。

  第二大功能,就是抵御疾病。科学家认为,免疫功能是获得健康的一把钥匙。当垃圾里产生蚊子时,蚊子就会到处飞,但是如果没有垃圾的话,它是无法繁殖下去的。换言之,病毒、细菌或肮脏的东西侵入人体,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强,它就没有办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于美国最大的一个医学研究机构。在和科学家们一起讨论的时候,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当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无关,如基因、遗传类的疾病。以前,我们对免疫学没有这么重视,一直认为还是化学药物的作用比较强,治病效果比较明显。有人会说,既然免疫系统这样强,为什么还要用化学药品呢?事实上,免疫系统的功能本身是很强的,但正是由于化学药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我曾经做过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许多被医生宣布只有两三个星期可以活的病人,过了几年以后,又回来找我们,奇妙的是,我们居然已经发现不到任何癌细胞的存在。这种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的自身免疫系统却会将其治愈,这就证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学药品要强的。

  过去,我们没有认识到化学药品的副作用会那么大。到了如今,美国医学会不得不警告所有医学人员:医生的责任不在于开药单,而在于其指导的职责,他有责任告诉病人药品进入人体后,会有什么样的功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们往往习惯向医生索要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国医学会发出通知,医生不可以随意给病人开抗生素,除非已做过实验检查,证实其感冒是由细菌引起的。医生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其行医资格可能被吊销。

  据美国医学统计报告,美国每年有960万人因为服用化学药品而必须住院;每年有2.8万人因服用一种心脏病药而死于心脏病;每年有3300人因为吃了治关节炎的药物而死亡(而原来人们想不出关节炎和死亡有什么关系);每年有16.3万人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导致大脑记忆力衰退;有3.8万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2.8万人因药品而导致骨质疏松症。总而言之,这个统计结果还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医院不在调查之列,实际情况只会更为严重。

  从微观角度来看免疫系统,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军队,里面有空军、海军、陆军各类军人,一旦有敌人侵入身体,就会将其消灭掉。

  在免疫系统里几个最重要的器官

  骨髓生产各类血细胞。从骨髓里产生的细胞,会被送到胸腺里。

  胸腺就像一个训练营,儿童时期,没有训练出足够的军队,所以很容易胸腺肿大。当人慢慢长大以后,训练出一批“军人”后,胸腺慢慢萎缩下来,但并不表示它没有功能了。

  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不应轻意地被割掉。

  脾脏里面有很多V细胞,产生各类抗体。当人感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后,脾脏会稍微地肿大,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来抵御外来的敌人。

  淋巴就像一个过滤器,将所有的敌人集中起来,然后免疫细胞就会将其消灭。所以,感冒时淋巴摸起来会硬硬的,这说明身体里的免疫系统正在打仗,感冒过后,就会自然而然软下去了。

  盲肠是免疫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种各样的感染。

  血液里的白细胞都是免疫细胞。白细胞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T细胞,另一类称为V细胞。V细胞功能在于产生各种抗体,而这相当于军队里的武器、子弹。有战争,就会有死亡的军人,就必须将死亡的细胞清除。这就需要依赖我们胸腺训练出来的一批细胞。

  对“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任何的药物、化疗、电疗能够真正治疗癌症。化疗只是赌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疗的药品无法识别哪一个细胞是癌细胞,哪一个细胞是身体里的好细胞。所以我最终放弃研究这些化学药品,而转向研究免疫细胞中一个被称为“死亡之吻”的细胞。这个细胞一接触癌细胞,癌细胞就破裂了,被消灭掉了。

  免疫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科学,是有待研究的科学。没有任何一种化学药物能够代替免疫系统,也不可以用化学药物来刺激免疫系统,否则可能会造成各种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学药品来提升免疫系统,那么只能依靠“营养”。

  免疫器官对人体至关重要

  免疫学是一门新学科。在美国,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学家,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人学习免疫学,对免疫的了解仅限于各种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学已经变成一门很受重视的学科了。举几个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们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认为胸腺是一个没有用的器官。而根据后来的跟踪调查发现,所有胸腺被毁的人都得了癌症,因为他们丧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现在很多人认为扁桃体没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术时,顺便将盲肠割掉了,认为可以预防盲肠炎。可是您知道吗?盲肠是由免疫细胞充塞而成的,能够抵抗各类的感染。如果有人认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话,那么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脏的方法来预防心脏病呢?实际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统不工作的话,您只有24小时可以活。

  营养来自于完整的食物

  谈到营养,每一个人对营养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给她的儿子两个鸡蛋,两个鸡腿,两杯牛奶,如果儿子没有吃下这些东西,她会很着急。我问她,为什么要给孩子吃这么多肉类呢?她说,因为孩子身体不好,别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别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对她说,肉类并不代表营养。当人们吃到很多肉类,身体里就会产生荷尔蒙,整个免疫系统就会下降。在美国,以前小学里有一个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营养划为肉类、牛奶制品,如今,这个量表已经被禁用了。研究发现这种教导导致今天美国各种癌症、心脏病不断地上升。

  关于牛奶的问题。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样的蛋白质,人类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质,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质。有一部分人喝牛奶会肚子痛,喝母奶则不,因为其蛋白质不同。一只小牛生下来以后大约90磅,而两年以后大约成长到1000磅;人生下来是8磅,而十几年才成长到100多磅。换言之,我们是属于不同种类的,所需的营养也是不一样的。牛奶里含有很多的荷尔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长,但这种荷尔蒙到孩子身体里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现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会阻止小孩大脑的发育。

  关于咖啡的问题。两种咖啡,一种没有咖啡因,一种有,喝哪一种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为它会加速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也有实验报告表明,它会制造皱纹;但是没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为将咖啡因从咖啡中提取出来需要一种化学药品,而这种药品是致癌药品,美国卫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问题并不在于咖啡因的好坏,而在于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们不是说维生素不好,而关键在于维生素是如何提取出来的。

  维生素与营养的关系

  芬兰政府曾做过一个世界最大的维生素实验,可以说是比较公正的实验,出资4300万美元,总共2.9万人参与被试,长达5-8年时间。分为两组,一组是吸烟的人,让他们每天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E;另外一组的人员什么都没有吃。过了5年、8年,吃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这组人员死于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组高出18%。更重要的一点,吃维生素E的人得心脏病、死于心脏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组50%。当科学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来,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实验里面得到的结论,都是维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脏病,这么大的实验,为什么会得出一个相反结论呢?

  美国的卫生局研究报告表明,当维生素C存在于橘子等整体时,被称为抗氧化剂,能防止心脏病、癌症。当维生素C离开橘子后,能制造上亿的自由基,相反会造成心脏病、癌症。对于这个问题,我把它看得很简单。我认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维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创造一个橘子或蕃茄出来。蕃茄里面含有一万多种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是什么我们都还搞不清楚,哪里来的智慧和权力对大众说,里面最重要的是维生素呢?所以一个完整的食品才代表着真正的营养。

  美国卫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维生素制品列为药品,不让人们随意在市场上买到。服用维生素不当会带来很多副作用。美国有3万多儿童,因服用维生素而出现中毒的现象。小孩吃下过量的维生素,血液里的铁质就会上升,就比较容易得癌症;过食维生素E会造成关节炎;过食维生素D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

  结论

  一个人经过化疗,免疫系统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但给他比较有营养的植物的话,免疫系统6个月以后就恢复正常了。一系列的研究报告表明,免疫系统和植物营养是分不开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会得到,疾病也是一样。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体里必须有100多种错误,才会产生一个癌细胞。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树,需要精心地浇灌、呵护才会茁壮起来。这里,我谈三点重要的结论:

  第一,营养。完整的植物,多种类的植物,代表着营养。人如果比较喜欢吃蔬果,少吃肉类,就会比较健康。美国现在提倡素食的汉堡,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保持一种很平静的心情。因为一旦有压力或生气、紧张,半小时以内身体免疫功能就会下降。

  第三,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很激烈的运动对身体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奥林匹克的运动模式是自我牺牲的一种表现。适当地休息,免疫系统在白天会比较弱一点,晚上的时候才做修补工作。举个例子,两个学生一个在运动读书,一个在睡觉,旁边有人咳嗽,哪个有可能被感染呢?当然是那个又运动又读书的学生。

  文章来源:王大发首推

  2017年9月14日更新

 

 

 

 

北大楼宇烈 | 中国文化复兴有赖于中医复兴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我想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

  专家简介

  楼宇烈 浙江嵊县人,1934年出生,1960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后任教至今,现为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主要论著有《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修养论今说》《中国儒学的历史演变与未来展望》《佛学与近代中国哲学》《王弼集校释》等。楼宇烈是中国文化最真诚的倡导者、实践者,他不仅创立了国艺苑,还兼任北京大学校内外几十家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退休后常年奔波于各地市,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大国之大,不仅在于经济发达、体量庞大,更在于文化繁荣、垂范万邦。在中国日渐崛起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去除百年文化悲情,重塑文化自信,迎接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中医或是一个突破口。

       楼宇烈认为,中医的根本精神跟中国的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最充分、最全面地实践了中国文化的理念精神,中医能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重塑国人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复兴将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找回传统文化的“魂魄”

       “如果让我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我会用四个字,那就是‘失魂落魄’。我们要把魂重新找回来,整个国家才能体魄强健。”

       近代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在战争炮火与思想变革中逐步瓦解。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托古改制”“打倒‘孔家店’”等口号相继被提出,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技术、制度再到意识思想的变革,传统文化的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变革中逐步沦陷,西方的思想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用西方观念衡量中国文化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化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包袱。

       一个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根植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文化。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已是“失魂落魄”,我们必须要把“魂魄”重新找回来。

        “魂”即是“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它是中国文化中间具有某种核心价值的内容。所谓的圣人之道,就一个字——“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部分儒释道三教都强调“中”。儒家说“致中”。《中庸》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是天下人们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们共行的普遍规则。达到了“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各得其所,生长发育。道家曰“守中”。《道德经》中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要保持虚静,守住“中”这个原则。佛教讲“空中”。佛教经典《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意思是我们一方面要看破这个虚幻不实、无常无我的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假名”,也就是幻影。很多学佛的人消极,走向了极端,就是不懂得“空中”的道理。

        那么“中”的智慧又是什么呢?所谓天下有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即为“中”。《道德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无为”,提倡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事物的天然本性,不过分作为,中国人常说“尽人事,听天命”,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

       中医养生理论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顺其自然。《黄帝内经·灵枢经·本神篇》里讲:“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中医强调天人相应,提倡顺时养生,根据阴阳五行、虚实寒热等理论保持人体五脏六腑与情志的中正平和。中医的草药、虫药、矿物药皆来自于自然,中医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也非常注重四季、时辰、气候的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养生理念也强调不能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吕氏春秋》指出“勿以厚生而害生”,欧阳修在为道家养生著作《无仙子删正黄庭经》作序时写到,“天下有道而人不求,天下无仙人求之。”对当时炼丹修仙的成风提出质疑。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死生之分,太看重自己的身体了,拼命地补养,反倒害了“生”。

  懂中医才能把握

  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

       “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如果不懂得中医的话,我想中国哲学的根本特征是把握不住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体会不到的。”

       中国哲学强调整体关联与动态平衡,而中医的理论体系正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处于阴阳消长、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中。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部分在整体里面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整体的变化也会影响部分的变化。正如一张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阴阳互相包含、互为消长、互为依赖,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方式来看待一个生命体,应该说是中医最根本的一个基点。中医治病绝不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一种整体的调适,讲究固本培元,标本兼治。中医的药方也特别重视主药和辅药的组合,讲究君臣佐使,通过配伍产生的整体效果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现代医学把中医的很多理念都解构了,比如给中医分科,实际上是不符合中医特点的,诚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所言:“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

       中国哲学强调直觉思维,对应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性和直觉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现代科学思维重视理性,贬低直觉,认为直觉没有科学依据,低级而又愚昧。这种误读不破除,恢复文化自信无从谈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对重视直觉,并强调将这种直觉认识上升到“道”的层面,即所谓的体悟、开悟和证悟。苏东坡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中国古画画意不画形,寄托的是一种意境,古诗词的字面意思背后,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其中的意境和道理,都是需要悟的。而这种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我们常说的“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论语》讲认识世界要“下学上达”,下学可言传,可践行。而上达则需要心悟,体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中医的四诊中,“望”和“闻”是医生的直觉,中医通过观察病者的气色、舌苔和形态,闻病者的体气、口气、二便之气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患者通过口述的方式,将自己的直观感受告诉医生,最后是切脉,医生通过脉象来印证医者和患者的直觉的准确性,构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诊断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科学发展到现在,也开始关注东方文化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的概念。《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转折点》《事事本无碍》等书,用现当代科学的视角反证中国古代文化中许多被误解了的观念的合理性。

  中医反映出

  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

        “要想恢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必须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现实问题时的有效性,中医就是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手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道”和“艺”两个层面,“道”是人对宇宙万物的根本认识,“艺”则是这种认识反映出来的实践。“道”与“艺”的关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道”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

       “道”和“艺”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儒家强调的“上达”和“下学”之间的关系。上达者,达的是天道、性命等抽象道理,“下学”者,学习的是具体技艺和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等,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由心悟。下学必须要上达,上达也必须落实到下学,换而言之,“道”可以统“艺”,由“艺”也可以臻“道”。

       从“艺”入手,通过能具体感触到的“艺”,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我们才能领悟到“艺”所包含的“道”是什么意思。而中医正是这样一种“艺”。古人认为,中医是我们维护生命的医学思想和手段。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将留存至汉代有关于人体保养和医疗健康的典籍都集中在《方技略》里,并在最后总结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也。”将中医视为使生命能够延长的工具。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的养生理念和治疗手段能帮助人们恢复健康,人们可以通过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直观体验来体会阴阳五行、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和“道”的意义,同时也能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哲学,如果不懂一点中医的话,只能够停留在一个抽象的理论的层面,不可能有感性的认识,认识中医的根本特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恢复中国文化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要得到重新认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赖于中医的复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记者:黄蓓

2018年2月22日更新

 

 

 

 

震惊!北京乡村医生又下跪揭黑幕

 

 

 

 

 

发烧的作用!

 

 

 

 

 

 

 

  醫道不是背湯頭歌訣,不是扎針、點艾條、是從病人到先生之路。

(黄药师)

 

 

 

 

把脈?

 

 

 

 

 

 

一位美国华裔医师的震撼演讲:中国人正在慢性自杀

 

  有许多中国人目前已经被西医弄成药罐子而不自知 ,更有人为此沾沾自喜, 还暗自庆幸因为找西医看病做健康检查 ,提早发现病情因而有效的做了控制,以为就没事了。

  哪里知道这正是恶梦的开始,你的人生自此已经灰暗无趣,大限也提前到,寿命减短就是因为你自己的无知与迷信造成的 ,我写此篇文章就是要发起一如民国前的鸦片战争一样 ,我所谓的现代药害革命 。

  我想骂醒你为了救你,只有用较激烈的言词了,在临床上我每天都有一大堆药罐子病人来看我,美国人的态度是恨死西药,因为他们太了解西药了,他们是因为在了解中医之前,无从选择之下才吃的,现在由于有中医的帮助,人人都很高兴可以摆脱西药的控制与副作用,读者只要用心的去看每一种西药的说明,你就会了解有多可怕了,反而是中国人一直在迷信西药 。

  以下我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让读者了解问题有多严重 。

  1、高血压的药物控制 

  许多人在被西医宣布有高血压时,当场血压就更高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开始服用降血压药,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这类人只迷信西医是对的,完全不懂西医学是什么,就去盲从医师的指示 。

  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师,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什么你有高血压?是什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

  如果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或者也不知道为什么你有高血压,那就是说你相信一位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么回事的医师的话,就开始一直吃他的药,你不是笨蛋是什么,你不是迷信是什么 。

  几乎所有降血压的药都是利尿剂 ,会让你的肾功能下降,而中医认为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在耳,司记忆,主先天(寿命多长),这就是现在人们会得到骨质疏松症,老人痴呆症,掉头发,听力减退,寿命变短的原因,性功能同时下降。更且因为西药都是属酸性,而酸性会破坏血管壁组织,容易造成血管破裂,也就是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病患将更容易得到中风与心脏病,不吃的病患反而不会得到这类疾病 。

  血压根本是没有标准的,每天都不一样,随着心情而起伏不定,也随着运动多少而不一定,西医的标准根本是药厂自己定出来的,为了想卖药赚钱,因此订出标准,有病名才有名目去卖药 ,还装着很慈悲的说是为了预防你得到中风与心脏病而卖给你的,试问世上有多少人一直吃降血压药,结果还是中风了,真正如果有效的话,根本没人中风了,那台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是假的中风了,对不 。

  2、血糖过高的病人

  健康检查时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严重时会得到青光眼,吓死人是西医师在医学院受教育时一直被灌输在脑中的直觉反应,这些被西药厂洗脑的医师不知不觉中就成为西药的强力推销员而不自知 。

  而我在临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却完全与它相反 ,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 ,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

  肝开窍在眼睛,也就是说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根本与高血糖无关,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我有许多病人是糖尿病患来求诊,每位病患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眼睛问题,美国人由于太了解西药的后遗症对西药是恨之入骨,现在中医逐渐成为美国医学主流,他们一有选择后几乎一面的倒向中医,想尽办法断绝西药,再难喝的中药都接受 。

  再者,降血糖的药根本就是骗局一场,我解释给诸位听 :

  你拿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一个放满水一个放半杯水,然后同时加等量的糖入内,结果是半杯水的会较甜对不,那现在想要两杯水甜度一样的话,请问你是选择把半杯水的杯子加满水呢? 还是选择发明降糖的药来降低血糖呢? 按照物质不灭定律,你使用降血糖药之后你以为血糖下降了 ,你就错了,血糖根本没有消失,多余的血糖就开始屯积在你的脚部,就好像糖积在杯底一样,其结果就是双足溃烂,你等着截肢吧 。

  前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先生就是受害者,如果你知道此案例,但是你却没有学到教训,还是依样的重导覆辙,你真是笨死的 。

  还有服用中药的病人要知道当药力在清除双足累积多年的旧血糖时,会有短时期的高血糖现象出现,这是很正常的,你应该每天多运动直到出汗为止,不要吃白米或面食类及根茎类的蔬菜 ,多喝茶多吃叶菜类及糙米加上多运动来自然的燃烧多余糖份 ,如果因为血糖高而回去打胰岛素就前功尽弃了, 至于高血糖会持续多久, 就要看你使用多少年的药物控制,时间越久自然越多的糖累积在双脚内 ,而这些旧糖多年以来从未排出体外过 ,自然在吃中药之后会回流到身上 ,就会须要比较常的时间来消化它,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

  如果有人认为是中药造成血糖高的原因,很简单你只要把同样的药让你周围的人服用看看血糖是否会高,就知道了。中药都是纯碱性,在纯碱性的环境里是没有细菌与病毒的,我们根本没有任何中药会让血糖上升的 。

  3、胆固醇过高的人

  西医会告诉你要服用Lipitor或Zocor来降低它,接着以引发心脏病来吓唬你,愚昧的人就被吓到了,立刻就开始尊照医师指示服用,从此另一个恶梦又开始了,Lipitor与 Zocor会造成短期记忆丧失,又损伤肝脏及肾脏,非常多的副作用,由于任何西药都具有酸性的本质,因此会造成胰脏癌的机会大增,这又是一大骗局 。

  我在临床上只是让病人停止吃零食三星期,病人的胆固醇就降下200以上,根本连中药都尚未使用,这类只是由于病人好吃零食造成的问题,却被西医强化成高胆固醇会造成心脏病的吓人辞句,被吓到的病人根本忘掉要问医师到底胆固醇由何而来的?关于胆固醇这是最烂的西医研究之一,我再说一遍,西医学是强立名目,界定病理名词,才有名目运用假慈悲来卖药赚钱的一种商业行为 。

  zocor是西药辛伐他汀,lipitor是西药阿托伐他汀钙。这两种药物都是降脂的,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

  4、三酸甘油脂过高的人

  此类问题是因为吃油炸食物过多及过胖造成的,只要停止吃油炸食物及减肥就可以了,然而西医却小题大做,又找到理由来奴役病人,威胁病人如果不吃控制药物就会发心脏病,于是病人又增加了药物 。 许多人还因此给吓出心脏病来。我治过许多此类病患,我开一些清肝的药给病人 ,三酸甘油脂就下降了,因为肝是心之母,一但肝脏代谢毒素功能下降,自然有不干净的血进入心脏,对心脏造成威胁,从而引发心脏病。

  5、吃西方多种滋补营养药物的人

  这类人是最无知而且愚昧的蠢蛋,所有西方的营养学之研发,主要目的是要让大家购买,才有钱赚,因为美国没有文化它们以工作效率为第一,一切讲究快速,因此很少人自己每天煮饭,也不去研究如何煮好吃的食物,所有的快餐应运而生,当然此类食物缺乏很多应该有的营养,于是营养补充剂就开使发展起来。

  实际上这些营养成分很高的药不但对身体完全无助,反而会去喂食癌细胞,细菌,滤过性病毒,使病情更加严重,使美国人过胖掉发皮肤干燥,例如以钙片为例,从未有任何证据显示钙片可以帮助增强人体骨骼,反而是吃多钙片会使骨骼更脆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症,而且副作用是造成肾结石,而维他命C片更烂,妇女们服用它的目的是想皮肤美白,但是结果是多服维他命C片会支援乳癌细胞的成长,其他不胜枚举,我们应该多食用天然食物,有机蔬果绝对是正确的 。 要美白多喝自然的橘子汁最好 。

  均衡的营养是要依靠选取的食物而定,不挑食是必要的,中国人花了五千年以上的时间来研究吃食,到目前为止根本已经是习惯成自然,自然的营养均衡来自祖父母的传承,完全不需要再仰赖外来的错误知识,现今的中国人误把科技当科学,一昧的崇西洋 ,只要是老美说的都是对的 。 殊不知美国人才是真正需要来向中国人请教学习如何煮中国食物 。 这类蠢蛋以为每天吃它就会健康,其结果根本就是得到更多的不治之症,反而死得更快。

  6、服用阿斯匹林的人

  许多人被西医告知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这是完全错误的,最新200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来自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说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反而有许多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你会有超过85%的机会得到胰脏癌,因为它是一种强酸剂 。

  酸性对人体破坏最大,碱性体质最好,不但长寿而且完全没有病痛,要成为碱性体质非常简单,立刻停止喝咖啡不吃甜食,拒绝冰淇淋可乐,完全断绝糖果饼干类的零食 ,多喝茶 ,多吃自然有机蔬果,一段时间之后体质就改变了 ,请记住在碱性的环境里,是没有病毒与细菌及癌细胞的 。

  7、胃酸过高反逆食道的人

  这个极普遍的问题连身为肠胃科的西医都答不出来,到底胃酸反逆因何而来的? 我告诉诸位,这根本是病患自己制造出来的,你只要多吃甜食,多喝咖啡多吃冰淇淋,多喝可乐,一下子胃酸就来了,由于现在市面上都是使用人工糖来制作甜食,而人工糖的颗粒极小,会如同维他命片一样的喂食细菌及滤过性病毒,它们吃了之后就排出酸性的粪便,这就是胃酸的来源,许多病患为这问题来找我,我只告诉他们这原因,根本药都还没有开,病人就好了,反观西医小题大做,开Previcid给病人去中和胃酸,这类伤肝的药物,不但要吃一辈子,其结果病人胃酸照旧反而更坏,而且由于长期未治好,终于把食道烧伤,结果就是食道癌胃癌或淋巴癌或胰脏癌 。 还会引起铝中毒,产生脑神经损坏,甚至与柏金生氏症有关。

  8、常服抗生素的人

  妇女必然小便失禁,敬请享用使用尿布的快感吧,男人必然性无能及心脏受损, 请享受无性生活吧,老婆就开始怀疑你有外遇了,已经不知有多少妇女向我抱怨服用抗生素之后就小便失禁,还有妇女为此花费一万美金为此西医造成的问题再去找西医开刀,结果是越开越坏,不但没效反而造成膀胱上有一个洞,这类无知的妇女很多,她们完全迷信西药是有效的。我建议你去问一下美国人,抗生素有效吗? 他们一定摇头,而且抱怨西医学到目前是连感冒都治不好的可怜医学,还死不认帐的狡辩不承认 。

  我要告诉这些妇女,我们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可以治好感冒了,使用汗,吐,下三法就可以将感冒很快治好 ,方法是将病毒排出体外不是将病毒杀死为目的,如此一来不但感冒好得很快而且相对的使病人免疫系统增强,但是不会使用麻黄桂枝葛根柴胡的中医是治不好感冒的,现在外面的开业中医,一般都使用 玉屏风散,连翘散,板蓝根,防风通圣散 之类的 ,无效但是无害的中药来治, 当然不会好,让病人失去信心,你说传统中医可不可怜,温病派的药耽误病人病情,还把麻黄桂枝葛根柴胡之类的好药当成蛇蝎一般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以上这些西药,我在美国实际临床时都告诉病人,这些药物的出发点就是想要控制人类,希望人人拿药当饭吃一辈子,资本家才有钱赚,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不是比尔盖兹,而是西药厂的老板,这些人一生不须要工作,都住在瑞士享福,自己是绝对不吃西药,如果有一位为西药场工作的生化学家研发出可以把病治好的西药,我很肯定的告诉你,他在报告完老板之后,他以为是替老板赚钱,会得到赏识,而实际上他当天就会被开除的,然后他就会被人追杀,因为一种可以把癌症治好的药是不会让西药场赚钱的,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此只有排除他才可以赚大钱。

  所以如果你有讨厌又很恨的人,你只须要把他介绍给西医他们就会把我们的敌人用合法的手段杀死了,又可以在杀死敌人之前,把他们口袋中的钱全部掏空,一举两得,我用这个态度去强调西药的坏处,真是有效,每位美国病人都大笑到眼泪都流出来了,也不再吃西药了,有时我苦口婆心的劝说,病人反而不听我的,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

  来源:洛杉矶华人资讯网

  2017年10月7日更新

 

 

 

 

国人迷信西医,外国人却在疯抢中医!中国人该醒醒了!!

 

 

  导读: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中医是老祖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她的独特与高明之处在于:四诊八纲的辨证方法、六经六气的对应原则、阴阳升降的平衡观念、天人合一的整体认识、卫气营血的循行规律、经络脏腑的五行生克属性。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医一以贯之的治疗体系。

  几千年来医术沉淀,无数医家前辈总结成就的中医文化,却被当下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妄加诽谤,导致今天国内中医的萧条败落。

  放眼全世界,全球有40亿人是中医药的受益者。而在其发源地中国,“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正成为各大小医院的治病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中国人要是觉得中医没用,那么只能让外国人再来给我们上一课!

  中医在日本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

  新浪微博网友@王建华air 的一篇博文可能更能说明问题:今天上午一病人说,她在日本访问期间感冒咽痛,去多家医院药店都买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个教授对她的行为表示惊讶,从包里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东东(汉方药),说“我们日本人感冒咽痛发热都是吃这个的!”

  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目前,80%的日本医师会给病人开具汉方药,从事汉方的医师已超过10万人。一些大学附属医院开设有汉方门诊,大学的药房售卖汉方药的占74%(妇科占96.7%)。汉方药可在健康保险中报销,约150个汉方药处方被列入日本公共医疗保险的用药范围,每年的销售额达1000亿日元以上。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刚刚启动,日本人就开始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以其为基础建立了汉方药多达几百个。日本还有一家公司2001年向美国申请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明确对以芍药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4个复方进行保护,并且最终获得了授权。

 

  日本在中药六神丸基础上研发出的”救心丸“,年销售额也超过1亿美元。冬虫夏草是中国的“三宝”之一,在日本也被注册了68个专利,当国人还在怀疑自己的传统医学是欺世盗名的“伪科学”的时候,日本人已经申请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有的日本企业嫌这还不够,干脆直接到中国开办了涉足中药原料的药业公司,高薪聘请中国退休的老中医担当技术指导。一边用中国的药方和技术赚得利润,一边获取中医药秘密。

  中医在韩国

  中医在韩国的地位十分尊贵,在成功申报“端午”之后,韩国正准备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早在2010年,在韩国《Career》(就业月刊)杂志社发起评选韩国最热门职业的活动中,中医师就被评选为韩国最热的职业。

  在韩国,中医师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2000年其平均收入就位列韩国所有医生榜首,超过西医所有下属分科医生的收入。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韩医”招生就为韩国最高水平,如韩国首尔大学独立医院等,招收韩医人才为韩国顶尖人才,类似于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在中国的位置。其竞争非常激烈,考上的难度非常大,每年考进中医大学的新生里,很大一部分是大集团干部、记者和大学教授等相当有成就的人。

 

  有一位专家表示,“韩国人太喜欢中医师这个职业了。韩国一年有750名中医师从大学毕业,韩国目前有1.4万多名中医师。中医师5年前就已经超过需求了”。

  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千方百计地想学中医。许多韩国学生,由于考不上国内的中医学校,就来到中国留学,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万名韩国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医。

   中医在美国

  近年来,美国公众和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医学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美国的超级著名健康节目Doctor Oz(奥茨医生秀),主持人为一个毕业于世界顶级医学院的美国心外科医生,在自己主持的中体验针灸并拼命宣传普及中医针灸 best of best。

  据NCCAOM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调查表明,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在这些人当中,又有21%的人除了针灸之外,还同时使用过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来治病。此外,有6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乐于考虑把针灸作为治疗病症的一种选择。

 

  美国好莱坞许多的明星、篮球巨星都非常认可中医,甚至美国军方也开始大力运用中医针灸。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今的美国看过中医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的人已经超过50%。全美一年每人平均接受中医服务的次数近2次。在美国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的人差不多有4.5万人。

 

  美国内华达州早在1973年就通过了中医合法化法案,这也是美国史上第一部《中医法》。不仅是针灸治疗,中药应用也正式合法化,该法案还承认了中医的独立地位,保障了中医不受西医影响。两年后,该州还进一步修改了该中医法案,规定保险公司支付针灸诊疗费用。

 

  美国目前有34个州承认了美国中医执照(NCCAOM)考试,除少数州自行命题考试发证外,该证堪称全国统一上岗执照。作为独立医学体系,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超1.2亿美元用于补充和替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而针对中医、中药和针灸的研究项目多达几十种。

 

  据悉,河南有位老中医有一份治疗肺结核的祖传秘方,效果非常好。美国人闻讯后,假扮病人在老中医家“卧底”一个多月,最终骗得了秘方。为了获取中医宝贝,他们既来暗的,也来明的。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拔款500万美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中医药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

   这些年,美国从中国挖掘了大量的中医人才,据说,美国还有个规定,中国七十岁老中医,到美国去可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几年前一批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你们哪家医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院。”美国人去那里,就是想不惜一切代价地拿到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

  中医在欧洲

   本是西医起源的欧洲,却占到全世界中草药消费市场份额的44.5%,60%以上的欧洲人都在使用中医药物。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目前受过培训的中医药人员约有10万余名。

 

  其中在职的约占60%,中医药诊疗机构有1万多所,大部分以针灸为主,有30%-40%的诊所兼用中药及其制品;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将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人员。中药产品进口批发商500多家,即使在仅有1500万人口的荷兰,中医药人员也达4000多人,拥有1500多家诊所。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英国常年多雨。历史上毫无「湿气」概念的英国人,风湿病重到骨子里,数百年无药可医。

  直到1961年,英国人成立针灸学院,才终于找到攻陷风湿病的灵丹妙药,万万没想到,古老的中医竟成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如今,英国中医诊所已高达3000多家,仅伦敦就占三分之一。平均每年都有150万人接受中医疗法,超过11所正规大学开设中医、针灸课程,响当当的英式授课。比起抗生素横行的西医,他们更推崇以自然疗效著称的东方医术。

 

  德国每年接受中医治疗人数超过200万,拥有官方针灸证书医师超过5万,占全德国医生总数的16.7%。中德1991年合建的第一所中医院,刚开放就受到热捧——仅预约挂号就需等半年之久,在对医药使用最谨慎的德国,却拥有一大批中医中药的忠实“粉丝”。

 

  在德国,看中医个人支付的费用是看西医的10倍以上。可以说,看中医在德国不仅是一件“小资”的事情,还是“贵族疗程”!

  瑞士这个人均寿命82.4岁、排名世界之首的「健康大国」,从1999年3月开始就将中医、中药、针灸的费用纳入国民医疗保险。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施中医立法的国家,2013年匈牙利国会就通过了中医立法,中医师在匈牙利拥有正规的行医许可。并于2015年由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签发颁布了中医立法实施细则,开始承认中国高等中医院校学历,中医师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并符合相关条件,就可申请在匈牙利独立行医的中医从业人员行医许可证。

 

  匈牙利总人口不到1000万,有近600名匈牙利医师开设有自己的中医诊所。由此可见匈牙利从医学界到民众对中医的认可程度。

 

  比利时已把针灸纳入正规医学。

  意大利不少医院设有中医门诊部,全国草药店均能见到中草药和中成药。

  挪威已成立官方的中医药工作小组,加快了对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在澳洲

  澳大利亚是全球首个以立法的方式承认中医的西方国家。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在澳大利亚正式注册的中药、中医师能够在澳大利亚合法行医,并且在澳的5000余家中医诊所被正式纳入澳国家医疗体系之中。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夫妇看中医

  在澳大利亚,有百分之七十的医生会在治疗以后向患者推荐针灸理疗,一年中连续十二个月去接受针灸调理的患者,占到澳大利亚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几乎所有的医疗保险机构都对针灸调理治疗给予补贴。

  就诊数据显示,全澳中医及针灸诊所每年服务约280万人次,其中80%的患者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主流社会群体,全行业年营业额达上亿澳元。

 

  随着近年中医和中药在澳大利亚的推广,澳大利亚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中药也被列为澳大利亚“补充药品”中的重要门类,联邦政府也正式成立了国家中医局,并公布全国中医注册标准。

 

  目前,在澳大利亚,大约有二十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其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尼大学更是提供研究生课程。

   中医在中国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主导的世界格局下,中医被步步进逼,奇怪的是:在几多濒临“生死存亡”的过程中,中医非但没有被抹杀、被遗弃,还在21世纪科技文明的今天,广泛传播到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的方舟子、何祚庥、张功耀这些口口声声讲科学,讲西方,口口声声要取消中医,此时该做何感想呢?

  然而,在中医的发源地——中国。不可否认,真正愿意信奉中医的人正如方舟子之流所期望的那样,在越来越少,这场中西文明交锋的文化战争,我们确已输了一场。

  据悉,世界中草药市场总额超过600亿美元,而中国大陆的份额只占其中的2%,不及日本的一个零头。韩国,甚至中国台湾地区所占份额也比中国大陆多几倍。而且这2%中的约70%还來自中草药原料销售,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是微乎其微。

 

  一方面,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拼命叫嚣,中医不科学,中医应取缔;另一方面,是全球资本在世界中医药市场上疯狂布局与扩张,抢挖人才秘方,抢注专利商标。

  外国人真不傻,虽然他们还解释不清中医的六经六气,还搞不懂其阴阳升降,但作为全世界公认有效的治疗方式,中医的疗效是他们追捧的事实。

   遗憾的是,多数国人一辈子不曾明白:相比占有,失去永远更为简单。当这一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在国外攻城拔地时,却在本土渐渐萎缩。

  身为中医人的我们,一次次的想把更大视野的中医现状展示于每个普通读者面前,也许一点省思和呐喊能撼动普遍存在的对中医偏见的大山,让更多的读者能静下来了解中医、走近中医并尝试中医。中医不应该离我们自己渐行渐远却离别人渐行渐进!

 文章来源:网络

2017年9月4日更新

 

 

 

 

日本靠中药赚光全世界的钱,中国人还在为中西医谁正宗打架

 

  除了假药,中医还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太多的人说中医是骗子,肯定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因为现实中打着中医的旗号行骗的人太多。门槛低真的是个双刃剑。

  万万没想到,日本竟然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不禁让国人感到尴尬。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但学习模仿的对象基本只限于强者。这也是中医药在日本发展的逻辑。

  但权威期刊《中草药》最近透露:日本占据了目前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看到这个消息后,不禁让人感到尴尬。

  日本人曾说: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知耻而后勇。

  只有详细了解中医药在日本的发展,特别是日本中药的长处,再加以借鉴,我们才真正有可能守护好中药这个中国人的传家宝。

日本街景

  日本也曾抛弃中医药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但学习模仿的对象基本只限于强者。这也是中医药在日本命运的逻辑。

  南北朝末期,中医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等到唐代,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中医学也被日本全盘吸收,并在后世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日本汉方医学和中国中医是同根同源、同根异枝。

日本遣唐使

  虽然在近1000年的时间里汉方医药保护了日本人的健康,但近代以来却受到极大挑战,甚至一度被抛弃。

  大航海时代到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等相继来到日本。日本起初还把他们称为“蛮人”。但有些具有探索精神的日本医生发现,和粗糙的中医人体图谱相比,即使看不懂“蛮人”的文字,他们的人体解剖图却更为精准。中医不再是绝对的权威。

  一场战争更是动摇了政府对中医的态度。

  1853年、1854年美国佩里舰队两次“叩关”,砸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开明派也逐渐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明治天皇即位后力推改革,在1868—1869年“戊辰战争”中打败幕府军队。这时的战争已不是冷兵器时代的大刀长矛,而是用上了火枪火炮,死伤规模更大。随军的老中医束手无策,但从英国使馆招聘来的西医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很多人很快恢复,又投入战斗。

18世纪中后期日本人所著《红毛杂话》中的显微镜

  明治维新,可以说就是日本抛弃源于中国的文明,全面拥抱西方文明的过程。

  西医“理所应当”地取代了中医。

  日本政府“封杀”中医:师资格考试科目都是西医内容,废止汉方药馆,禁止汉方自由买卖,只有持有西医执照的医生才能开中药…

  中医药在日本复兴

  明治维新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学校不再教汉方医学。

  到20世纪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日本经济快速现代化,患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的国民人数迅速增长,特别是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的老年病。西医对此常常无法解决,而中医药(汉方医学)却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中日建交也大大加强了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中医药的大量成果再度被介绍到日本。

  日本政府也给予了大量支持。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1976年,厚生省正式将汉方药列入健康保险,把主要的210个有效方剂及140种生药列为医疗用药,可以进入医疗保险,这样患者个人就只需要承担10%—30%的费用,大大鼓励了汉方药的应用。

  随即,中医在日本实现复兴,特别是汉方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日本一处汉方药店

  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日本6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在药局、药妆店的显著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

一家汉方药店的宣传画

  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日本“帝国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编者注)生产的贴敷剂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膏体1.8万吨,相当于12亿贴,连接起来可以绕地4.2圈,产量居世界第一。

帝国制药产生的膏药

  日本人为什么走在了前面?

  据说,日本医学权威大肪敬节在弥留之际曾激励弟子们: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十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核心期刊《中草药》于2016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日本汉方药如何实现了逆袭?

  中国引进的大塚敬节所著《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研究》

  1、政府支持

  除了将汉方药纳入医保体系,减轻患者采用汉方药的药费负担外,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汉方医学教育。明治政府曾颁布法律废止汉方医学,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综合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药科大学、齿科大学可开设传统医学教育课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学省发布《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汉方医学教育被纳入其中。到2004年,80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

  政府还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

面向大众的读物

  2、重视创新

  日本的创新主体是企业。

  日本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均占每年销售收入的10%—20%。

  日本汉方药大多采取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摆脱了水煎火熬的传统中药服用方法。为最大限度保留药效,药物提取过程采取温浸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和设备。

日本“小林制药”

  剂型创新,让服用汉方药更加方便,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在制剂外观和口感上日本企业也进行积极创新:颗粒美观、包装精致、口感好。一些汉方药颗粒剂能直接口服,都不需要水送服,一改中药粗糙、苦涩的观感。

  企业最能贴近市场,也最有活力。比如,日本“小林制药”(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编者注)瞅准“雾霾商机”研制出“清肺汤DUSMOCK”,大力向中国游客推销。因为中国游客爆买,“小林制药”计划2017年把“清肺汤”的产量增加30%,达到约110万包。

清肺汤DUSMOCK

  日本在中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加入人参、沉香研制的“救心丸”,年出口就超过1亿美元。

  3、严苛的质量控制

  中医给人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随意”。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邀请十六位资深中医教授进行诊断,结果判断舌质淡红、脉象信息一致性都不到60%。

  日本在汉方药的生产过程中,就极力压缩这种“人为”因素。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汉方药都按这个标准生产。

改源感冒药生产线

  日本还专门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除了检测性状、干燥减重等项目外,日本对于汉方药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非常严格。而且日本汉方药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国中药标准更为严格。

  标准化,是现代生产的显著特征。标准化后的汉方药不会与欧美标准发生冲突,显然也更有利于汉方药走出日本国门,被国际市场接受。

  比如,津村制药的“六君子汤”就被西方医学界用来进行辅助抗癌治疗。

汉方生姜湯

  4、重视传承

  中药原料、中医典籍,是中医药的两大法宝。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津村药业”先后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国内拥有最多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是同仁堂,而同仁堂GAP基地也才只有8个。中国生产的大量药材原料出口到日本,日本进行加工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但是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企开始加速中药材国产化。比如,津村用青森县八户市的废弃小学,进行药用人参栽培国产化种植,在北海道2021年前年栽培量有望增加到2000吨,是2016年的3倍。

汉方药原料展示

  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不同于西医,中医的智慧植根于中国传统古籍之中。现在日本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中国,还有20多家汉方医籍出版和翻译机构,每年出版汉方医药书籍100多种。不仅注重古代书籍,日本还特别关注大陆和港台地区最新的中医药研究动态,在大陆和港台地区设立专门机构,收集所有中医药出版物,为其所用。

汉方药原料

  中医在日本发展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日本对中医存在“废医存药”的情况等等。

  但这却给了我们很大的赶超机会,毕竟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别人可以急功近利、占其一端、为己所用,而我们必须发扬光大。

  扩展阅读:日本的中药侵略战,让国人痛心

  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

  简单一句话就是,让中国的药农为他们种植中草药,种好后,低价收购,他们加工一下制成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等;再翻很多倍卖出去,重点是卖给中国。这就是日本的中药侵略战,在不知不觉中蚕食我们国家的中药。还是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谁让国人自个不争气!

  有数据统计,目前日本是除中国以外,最大的中药生产国与消费国。如今日本有汉方药厂200多家,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高达15亿美元,被日本政府批准适用“国民健康保险制度”的中药大约有148种。

日本的汉方馆

  一位长期关注中药海外市场的业内人士告诉编者,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企业——津村药业,是我国中成药国际化最大的竞争对手。这家企业在2001年成立上海津村制药有限公司,2005年大规模进行美国FDA申请,无论是在日本国内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津村都奠定了极其稳固的市场地位。对于津村药业,国内中药企业并不陌生,其汉方药中的草药,大约80%需从我国进口,津村药业已先后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药材种植基地。

  在基础研究方面,津村药业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药理、毒理、剂型成分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津村药业在全面传承了中医药的精髓之后,又科学化地将其与西方医药学接轨。

  反观国内中药企业,首先在中药材基地的源头方面,就远不如津村药业的布局。同仁堂十几年前进行了药材种植基地的布局,目前同仁堂在国内拥有8个GAP基地,是我国拥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药企业,但较之于津村药业70多个基地,可谓悬殊。

  注: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Animals 的缩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日本则以9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第一把交椅。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不幸言中。

  在日本,超市药店中卖得最火的,莫过于汉方药,甚至中国游客来此都会大买特买,带回去分赠亲友。

  一杯喝下去,不一会儿就舒服多了。现在已经好几年过去,没有再复发过。”一位在日本常年出差的中国工程师告诉记者。

德国针灸师寻根中国,拜尊然中医陈静院长为师

  美国方面也不乏“卧底”。一位药界人士告诉记者,几年前美国人曾以旅行团的方式到山西运城来治疗结核病,当地有一位老中医有独门绝技。他曾公开打擂台:“你们哪家医院说治不好,最后发了病危通知的,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我保证一个月好转,三个月出院。”而美国病人来此,正是为了拿到他那张治疗结核病的方子。

  再比如冠心病,现在是人类的头号杀手,现况是国人现在把国外的支架当宝贝,要知道,支架只是暂时的解决了狭窄问题,后续支架更容易造成血栓。殊不知,我们老祖宗给我们丢下来的绝技中,就有治疗冠心病的绝技,只可惜我们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008年,美国有关部门又拨款500万元给北京协和医院,委托该院帮其了解我国中药材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

  如今中国六七十岁的老中医,到美国去就有可能享受“敞开绿卡”的特殊优待。

  一位中医学教授,在国内开不了药店,更开不起医院——他是老师 ,没有办法考执业医师,没有处方权。开医院则必须有100平方米的地方,配上检验员、药师,以及5名以上的医生。63岁那年,他远赴重洋。在美国,直接住在儿子家里坐诊。

  为了给其他医生也留点饭吃,他的规矩是一天只看30个病人。为了避免低劣药材之祸,特意从香港进口药材。一个月收入9万多美元,交完税还有6万多。在美国,10万美元就可以买一栋房了。“在美国开诊所什么都不要,但是就一条,每隔一天卫生部门会来检查处方,他们想学东西。”

  湖南中医学院一位副教授将自己在美国的考察,写成了《美国市场中草药的热销,对我国的中草药研究的反思与建议》一文。他在文中谈道:“1994年美国已经通过一条法规,中草药这样的补充品,不经FDA批准,就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在有机食品专卖店销售。看见美国有机食品专门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中草药制剂,真是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中草药制剂在美国这么受欢迎,中医药发展有望。惭愧的是在琳琅满目的中草药制剂中,没有一种是中国制造的产品。”

韩国的称中医为韩医,所设的中医文化展馆

  婴儿使用尿不湿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很容易患尿布炎。将美国加州宝宝公司生产的一种纯中药软膏抹上去,10分钟内红色炎症就会消失。

  我国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后,开发出“救心丹”,曾一度风靡全球,被誉为“救命神药”,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日本老牌的汉方药“正露丸”,也已经返销中国。在向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热衷。2006年底,葡萄牙国立波尔图大学正式开设中医专业,并招收了首批27名学生。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这一切,都与中国无关。我国的贡献,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而国内,我们已经习惯了“三素一汤”。所谓的三素一汤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三素一汤”已经成为不少医院治病的“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并且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现状,看完不知道您有什么感受?估计心里都不是滋味!那么谁来挽救我们自己呢?答案就是我们自己!只有我们自己可以挽救自己。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国人以启示,也希望更多的国人可以看到它。

文章来源:陆弃(ID:luqi_92)

2018年2月24日更新

 

 

 

 

 

又出个領导,这次更厉害!抓紧看!

 

文章来源:家庭相册I

2018年4月17日更新

 

 

 


  大醫之道
  林家樂的醫學
  陈公公道: 個人覺得林醫師的醫術恐怕真的要失傳了,不修道家或者佛理,難以撇除人性 的偏執,因而更難心悟醫道。沒有心悟,能學會的恐怕也是皮毛而已。要清虛才能脫換,要脫換才能清虛。這種首尾相續醫理。以現在人人談科學講邏輯的思維下,怎麼會明白呢!
 
 Copyrights by 林家樂.com 2017.5.10 改版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