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乐心中的《武》是什么样子的?
答曰:
武,是修行者体悟‘’肉身与’般若觉知’关係‘’的深入了知和修炼方法及成果。
林家乐武功视频集影
林家樂的武:
戰爭時期,武術的意義在於保護自己戰勝敵人。太平盛世,武功備而不用,武術的意義就變成在於提升自己的處世能力。武技的修煉暗藏着處世能力的培訓和實力積累的訓練,攻防技巧的練習也就變成了處世技巧的練習。這種練習讓你學會在什麼情況下該進,什麼情況下該退!什麼時候該防,什麼時候該守!怎樣積?怎樣屯?怎樣長?如何攻!如何擊!如何打!怎樣破?如何解?怎樣等?如何化!如何裁!如何拿!怎樣切?怎樣割?怎樣脫?……。武術訓練所積累的知識和習慣也就變成了人們生活中的應對習慣,成為了這個人生活中應對技巧的自信所在。也就成為了這個人的為人處世的行為基礎和獨特性格。有些人學武的目的更在於修心養性。講究的更在於怎麼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開發智慧,強身健體”的目的。這裡說的是可以通過武功的修煉逐步由裏到外檢討自己,做好自己。練功的時候我們會把做人的“覺知領悟”逐漸貫徹在武功的修煉之中,做人的標準就慢慢的成為了武術的標準,武術的標準也就慢慢的成為了做人的標準,武術培訓的成功暗地裏支撐著做人事業或工作的成功!如何“做好自己”從開始到終極也就成為了唯一的追究目標。
因此,“易筋洗髓”深層次的修煉即是所謂的“少林絕世武功”的修煉,它是心性參透肉身的神聖成就。武功,是能量(元氣)的功夫體現。具有非常的攻防能力。武功的穿透力強;受攻擊力也強。放棄攻防意識的修煉,“易筋洗髓”的修煉就變成了單純的修心養性的修煉。相反,在修心養性的基礎上刻意注入攻防技巧的訓練,“武功”的武術形態就更加明顯了。
林家樂的武術是具備攻防技術訓練的武功!“暗藏武功”是林家樂武術的最大特點!這是林家樂少年時代跟隨陳法道師尊修習“太祖內功拳術”所形成的;四十歲以後林家樂更深的領悟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般若菩提心”實體真相!就放棄了攻防意識的修煉,只專注於修心養性的回歸功夫。
高層次的武功最好只是用於養性養命。如果可以領悟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不住而成其心”的法理,讓它像蠟燭一樣點亮和照明自己的同時也引導周圍的人點亮和照明自己的黑暗,讓世界再也不會用“武功”和“武術”的攻防技巧來殘害同體同生的生命了!
2013’国际中国功夫高峰论坛暨功夫角力•演示大赛
林家乐被大会禮聘为 顾问副主席
国际中国功夫论坛
林家乐示范表演
得罪江湖了!
如何自葆与致胜!
有实力的人,往往不动声色
我们身边总是不乏这样一类人。
他们表面如湖水般宁静致远,内心却似大海般波澜壮阔。他们在人群中仿佛置身事外,但那双深邃的双眸早已将一切了然于心。
他们不动声色地厉害着,似一位寡淡的看客,总是一副大智若愚的模样,自然而不矫饰,低调而不张扬。
有实力的人,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真正厉害的人,都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他们看上去孤僻不合群,实则是一种应该被人欣赏的孤傲,他们懂得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找到一种最舒适的姿势安放自己,找到一种最好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从不为难自己。
老子的《道德经》曾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学会和自己相处,不争不抢,不急不躁。快乐自会由心而发,快乐将如影相随。
知道如何和自己相处的人,内心的自我非常强大,他们做事想的是如何取悦自己,而不是去讨好他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所做所说都是发自真正的内心。
当你去讨好他人的时候,他人说什么,你就会做什么;他人想要什么,你就要去满足他什么。
当你去取悦自己的时候,他们说什么,你会先想想这件事究竟是什么事情,弄明白事情的本质后,才知道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想做的,才知道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能够做的。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心平气和的和自己相处。
人只有在活得越来越像自己的时候,优势才会渐渐展现出来。
有实力的人,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蝉鸣一夏,却蛰伏了好几个四季;昙花一现,却等待了整个白昼。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
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努力着,在漫长的看不到希望的等待中酝酿着。
他们深谙这个道理,只有当自己具备了足够实力的时候,才能将大放异彩的机会牢牢抓住。
成功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要想静待花开,前提是你得默默耕耘。
曾有记者问过科比为什么会这么成功,科比反问记者:
“你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的样子吗?”
记者摇了摇头,科比紧接着回答道:
“我知道每一天凌晨4点洛杉矶的样子。”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它破土而出、努力生长的每分每秒却无人知晓。
你无法乞求别人把你的付出尽收眼底,你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将自己的苦累化成一片又一片羽毛,终有一天它能带你腾飞,冲上云霄。
黑格尔曾说,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很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不断努力,终其一生找到自己的价值,于世界微不足道,于自己却举足轻重。
在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实力之前,少说话多做事,只有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强者。
有实力的人,不靠情绪表达自己
做大事的人并不是没有情绪,他们只是不被情绪所左右。“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源于内在的自信与魄力。
《教父》里面有句著名台词:“永远不要让家族外的人知道你的想法。”情绪易于波动、喜怒轻易形于色的人,与其说是坦率,不如说是缺乏内心历练。
老教父的大儿子桑尼违背了父亲的教条,冲动鲁莽最终被人射成马蜂窝。而小儿子麦克不动声色,凭借着自己的判断,在医院保护了父亲,在餐厅报复了凶手,甚至甘愿在离家万里的西西里隐藏经年。
能调控情绪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清代作家李渔,管理情绪的方法是写字:“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
郑板桥管理情绪是画画,当他受官场挤压、郁郁不得志时,就提笔画竹,画完以后,心理舒坦了。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懂得如何化解情绪,越是有能力、有才华之人,越是沉静、收敛、从容,不自以为是、不显山露水、不随便与人争锋。因为别人的评价已无足轻重,虽能洞悉别人伪装与本性却视若不见,却只日夜兼程,追寻内外兼修的幸福与充实。
愿你成为不动声色的人,那些默默努力却不炫耀的人,他们拥有不动声色的优秀,远比那些金光闪闪的人,更令人尊敬。
文章来源:每日一禅
2018年10月27日更新
这位七十岁老和尚,一人打败六名武僧,传为禅门佳话
江西青原山,有一位隐居的老人。
他一生修头陀行,不张扬,不攀缘,也不爱谈自己的事,穿一件破旧的粪扫衣、头带济公帽,深居简出,异行颇多。
外界对他的认识不多。唯有禅宗的真修行人知道,老人是当代的禅门大德。这位老人,即是体光禅师。
虚云十大弟子之一。
体光师出生于河南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幼时随母去看乡戏,戏名叫《韩湘子》,讲的是民间传说中八仙之一韩湘子的故事。
师看完戏在回家的路上就对妈妈说:我也要像韩湘子那样去当神仙!
第二天,趁妈妈下地干活时,他将炕中间的一快砖头撬出来,他知道里面有妈妈藏着的铜钱,抓了一把往怀里一揣,就这样出家了。
师本来是想做神仙的,该去道观里出家、留长发当道士才是,但却稀里糊涂地进了一座佛寺。
一位老和尚问他:你来干啥?师答:我要做神仙。老和尚说:俺们这儿不做神仙,只做佛。师问:佛是啥?老和尚说:佛比神仙还高级呢!师说:那就仿佛也中!于是就让老和尚给剃了头。
师因好习武,後入少林寺修得一身好武功。师常说现在的武功都是花架子,真正的少林功夫就如参禅一样,只用那么几个看家本领就行了。
五十年代初,海灯法师应虚云老和尚之讲,在云居山主持华严研修班,与师在山门外比武,因师不拘套路,惟讲实用,海灯法师只好甘拜下风。
八十年代末,师巳年近七十,有六个少林寺的武僧在云居山真如寺不守净戒,被师迁单。他们一起对师动武,结果不需两分钟,六人都是被抬出山门的。此类事还很多,在禅门内被传为佳话。
师不但武功了得,也有许多行迹不可思议。文革期间,师被迫离开寺院,在永修县云山公社看守西瓜田,有二十几个地痞去抢西瓜,师大喝一声:站住!一帮人呆若木鷄,动弹不得,过了几分钟才做鸟兽散去。至此,再也无人敢打西瓜的主意了。
师经常十数日不吃饭,有时则一次吃十几人的饭。
笔者曾听侍者说,有一次师说口干,竟用酱油解渴,并将一瓶酱油一口气全吞进肚里。
一日,师在洗衣房澡浴,几位女居士误入,师即为她们讲开示,直到知客师路过时才把她们赶了出来。而居士们出来後都说里面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师在静居寺藏经楼顶查瓦漏,不小心掉下地面,众大惊,只见师慢慢地落在地上,又站起来,若无其事地上楼去了。
师在云居山三十年,住茅蓬时,有一只老虎追一只山鹿,山鹿躲近师的茅蓬里,老虎就在外面守着,师走出外对老虎说:畜生,咱们都在一座山上住,你这是何苦呢?老虎掉头甩着尾巴就走了。
师一日行山,见山崖一朵灵芝,有雨伞那么大,一只巨蟒盘在上面,师对巨蟒说:畜生,老僧多日末食,你就把灵芝供我吃了吧。巨蟒缓缓来到师的前面,师即为其授三皈依。
九十年代初,师住青原山,方圆二百里山峦了如指掌,常告弟子云:某处山猪又产了一窝崽、某处野鹿又遭人捕杀了之类。一次弟子们上山砍毛竹数千株,回来後师指出每棵竹的生长处,无一错误。
文革时,师预知红卫兵要来毁经书,就将真如寺藏经装进几十只铁桶里,用沥青封好,每天半夜偷偷地背上山,藏进云居山的天坑里面,如是经半月才收藏好。
后周总理指示要保护佛教文物,工作队将中央文件给师看,师遂答应带路将经藏取出,工作队知道师的利害,怕他跑掉,还带了一班军人,扛着两支机关枪押送他进山。
师常说:我出家几十年,最初想当神仙,练功习武,後四处行脚混佛饭吃,都不是真的。直是见到老和尚(虚云)才有个入处、才知道什么才是真的。
师又说:你们这些出家儿,披着一领大衣,若不知什么是修行,心不属净,向外驰求,四处行脚找清净地,就像我年轻时,到处乱跑,也想找一处清净地,直到现在还没找到呀,你们若是找到了一定要告诉我啊!
有位海外的僧人来见师,说他的师父是谁是谁,都是大法王,又问师的师父是哪位法王?师说:我师父的老爹是净饭王。
有位局长去见师,说:老和尚啊,你们佛教讲行善,这是好的,但说人做了恶,死後会变成畜生什么的,这我可不信!我们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凡没实践过的,我都不信。师问:狗屎吃不得,你信吗?局长答:这我信!师说:那你是实践过了?
有个协会叫寺院里缴二万元给他们去庆祝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师说:你们只知庆祝佛教传来,这会儿佛教在中国都快灭了咋办?
有二僧人去见师,说:弟子想闭关一年,请师父成就。师说,好啊,你能发心闭关是非常难得的,我一定成就你,但你闭关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僧答:开悟见性。师问:若是一年后你开不了悟、见不了性咋办?僧答:那就以后再继续修呗。师呵云:混帐,不开悟就得去死,你这是闭啥关?出去!
师外出回寺,一乞丐卧在寺门外,师就坐在他旁边良久,说:你进去代我做方丈,我在这儿代你讨饭,中不中?据说这个乞丐後来也皈依了三宝,进深山修行去了。
三十年代末,师应来果和尚邀请,住扬州高旻寺任禅堂维那,因一些达官贵人、附庸风雅之男女强进禅堂,师难以维持禅堂律仪,遂往云门参虚云老和尚。
行至乳源镇,在一小店买物,旁边一位老者对他说:你从高旻寺来?到云门寺去?我也去那里。你不识路,我带你去吧。于是,师即随老者到云门寺。
第二天虚云老和尚上堂,师一见就是昨日带路的老者。再打听,众人都说昨日老和尚整天在法堂讲法。师方知老和尚是在显神异接引他。
师常说:我对老和尚(虚云)是信至极,敬至极,爱至极,仰至极。还说:现今一些穿和尚衣服的俗汉,都说是老和尚的亲传弟子,许多都不是真的,这些人都是为了好给自己办事儿。
在举世闻名的云门事件中,虚云老和尚被残酷折磨,九死一生。师悲痛之极,半夜潜至牢房,要将老和尚救出去,老和尚说:我要出去自己就会出去,但害了这四百多号出家人啊!我没事,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师刚出去,就看到老和尚正在下面指挥民工盖寮房呢。
虚云老和尚五九年在云居山圆寂,在当时是国家机密,可是国外很快就见报了。工作队抓了—些人去寻问,师说:不干他们事,都是我干的,因老和尚的弟了从香港寄来的供养让我给退回去了。佛制有规定,和尚圆寂後,檀信的供养都得退回去。工作队只好不了了之。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最后见的弟子就是体光师。据一位日本僧人回忆,在虚云老和尚圆寂前约三小时,他在窗外看见老和尚对体光师说话,并交给他一张纸,上面写满了字。
八十年代体光师应邀赴香港,弟子们强烈要求师展示老和尚的遗嘱,师说老和尚嘱咐他:这一领大衣是虚云老和尚拼着性命保护下来的,一定要守护住……佛在世时曾言,末法时期,若十二头陀行只剩一种头陀行、乃至只剩一人头陀行,佛教就不会灭,若头陀行灭,则佛教灭……等等。除此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则只有师自己才知道了。
而且,体光法师从不住方丈室,不坐方丈椅,有人问起,只说:那是老和尚的位。
这个阿师迥不同,灰头土脸遍刹尘
镬汤炉炭常游戏,披毛戴角随转轮,
臭气熏天人难近,三界内外觅无踪,
若问行年经几许,非色非空非古今。
——虚云赞体光师偈
体光老和尚圆寂瑞像
作者:明空
冬天,我云游到了江西青原山,和这里的出家人法缘甚好,久闻体光老和尚为禅门泰斗,我怀着虔诚崇拜之心来到这个圣地。他的弟子为我展示了一些珍贵照片。由于十分殊胜,我一时顾虑没有示人,恐引人非议。
现在看来多虑了,愿看到这组照片的朋友对佛法产生强烈的信心!
体光老和尚的师傅---难得一见的虚云老和尚照片
体光老和尚放光 青红色形似莲花
体光老和尚圆寂时的瑞像
三角形的白光酷似禅堂的宗板
红光满室
一道金黄色的光柱撑天拄地
红色光柱
注意长方形的白色强光酷似禅堂宗板和三角形的不同大概表示高僧对不同的禅宗派别已经彻悟?
心前强烈圆光
更为清晰的三角形,令人惊叹
文章来源:元学禅院
2018年10月15日更新
老和尚講:追求明師高師是練武者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
追求明師高師
是練武者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
現在練傳統武術能自學成才的人,在刀光劍影的古代也是鳳毛麟角,放到現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追求明師高師是練武者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沒有老師或老師也不太明白的,是走不出家門的。
練武之人最基本的功力,就是能用一拳或一腿放倒或致殘一個不會功夫也不還手的一般人。如果沒有這樣的最低限度的功力,你所有的架子、動作、花招都統統沒用,因為你變招的目的也無非就是為了打中那一下。形意拳出功夫快,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所謂“練意不練力”是對有力量的人講的,對初學者或力量小的人來說,這句話就是誤人子弟的屁話。
不管是散手還是套路,你的動作裏邊有武根,就算沒白練。沒有武根的套路再多,也無非是個豎著武術墓碑的“衣冠冢”。把“衣冠冢”裏的衣服拿出來擺好,武術界就叫花拳繡腿或皮毛。而“一招先吃遍天”的一招裏卻有武根全部,況且有一招先的人絕對深藏很多東西,只是沒多少機會用上,就那一招就夠用了。武根就是武術的活的靈魂,是武學全部要素的融而為一。是不是明師高師,關鍵就是他的身心是否掌握這個武根。
也許你練武一生,也不一定打得過一個沒練過武功但素質很好的一般人,假設這個素質很好的人好好練功又不顯擺,你就更打不過人家,包括散打人和市井打手。所以謙虛是擺平這種由實力差距導致的心理失衡的法寶。“你追求一生的也許不如某人與生俱來的”,記住這句話。練武人的身份和那套練功服代表不了什麽。
處於瓶頸的時候,正是最需要訪明師的時候,不要把瓶頸處看成是自己或家師的頂點,這個時候,明師一點頂你苦練三年。想一想人能有多少個練功的三年?枉費三年又是多麽的可惜!所謂“練功如登山,不似走平川,苦練求飛躍,仰視高無邊”。
真正的武功裏有“養功”之功夫。這個“養功”的境界遠遠高於通常的“養生”。通常的養生不一定能養功,但養功一定能養生。知道這個區別,就會明白為何有人上點歲數功夫還很大,為何有人上歲數功夫大大縮水了。
要知道很多套路門派的要領,將養生呼吸法、武功呼吸法混在一起,將養生動作跟武術動作混在一起,將練功法和使用法混在了一起。這不是武術的發展而是消失的跡象。武術的傳承與普及的人數關系不大,雖然傳承需要人數基礎,但在商業氣氛中,人多就是賤賣,薄利多銷,假冒充市。傳承武術的人如果知道武根在哪,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這種趨勢。一技之長可以成就一個門派,但無數的花套卻成就不了一個高手。
從鬥爭角度講,比武術更高的東西是科技和智慧,不要練了武術就認為了不起,因為練武耽誤了主業就是被人譏笑的傻瓜,你就是練就了一身真功夫,別人的羨慕大可認為是嫉妒,低調或隱身最好。將武術在社會歷史中準確定位,將自身功夫在自己人生當中準確定位,你就會準確把握武術,這個準確把握都在武德裏邊。武德,說白了就是練武之人在學武、練武、教武、用武活動中為人處世的道德規範。武功和武德融在一起才叫做一陰一陽為之道(大道),才是武學體現的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
要知道人類社會不是全面進步的,至少在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是大幅度倒退的。馬克思說過“共產主義時代,人的最大需求是勞動”。這句話曾經矛盾過很長時間,既然生產力極高、產品極大豐富,為何勞動是第一需要?因為你不勞動就會得病。你看從70後、80後、 90後身體一代不如一代。婦女能懷孕但不能生產的人數成千倍地上升。既然沒機會勞動就一定要有足夠強度的鍛煉。玩玩而已的鍛煉雖然比不鍛煉強,但你要是這樣的人,勸你鼓勵組織別人鍛煉可以,但千萬別收徒弟,不要誤人子弟。很多好苗子需要高師去帶,不要將人家束縛在你可笑的烏托邦裏。
就算是單純為了健身,也一定要追求科學的方法,要敢於懷疑“代課師”的說法和練法。至少你在練拳之前要熱熱身,別頂著冬天的北風到場地後就直接排隊比劃或站樁受凍,那樣得風濕和腦中風的幾率會成倍上升。別會點東西就忘了謙虛和追求,水總是往低窪出流聚。一個有心的人,旁邊興許會有高人在看著,或許在某個時刻你會遇到貴人。
文章来源:香港國際禪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
2019年5月12日更新
汕尾“三脚虎”国术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018年9月12日更新
看看越南的,八极、劈卦、白鹤拳师练得功夫如何?
2019年3月13日更新
老一辈武术家展示中国功夫与泰拳实战,打泰拳像打小孩
完美的相应
当这份喜乐开始的时候,一切的存在就和我们自己完美的相应了。
阿噶巴仁波切在禅修训练营中的开示
佛教所说的轮回是什么概念呢?——分散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轮回。换言之,当我们和真实的自己分离,就开始了轮回,就有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开始。只有当我们相应合一时,就不再有轮回,因为不再有开始,更没有结束。
相应,就是一个整体、一个真实。我们在相应时,一切的评判、分析和判断全部都停止了,才可以停留在感受的世界里。
举个例子,我们在喝咖啡时会联想:这咖啡的产地是哪?巴西的?还是西班牙?这个味道似乎更像英国的?此时,我们就陷入到各种对咖啡的分析和评判的挂碍中,从而无法真正体验咖啡本身。但如果我们对咖啡的所有评判都停止了,仅仅处于当下的觉受,乃至和咖啡成为整体时,整个生命中似乎流荡着咖啡的味道,甚至这种味道融入深层的灵魂之中,这种状态就是相应。所以,成为整体是特别棒的感受。
我们一直忙于让生活完整,让世界完整,但从来没有想过如何让自己完整。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活或完整的世界,而是拥有一个完整的自己。
怎样才算是完整的自己呢?拥有家庭、拥有孩子、拥有父母、拥有工作,算不算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呢?我们在人生的游戏里扮演着各种角色,我们一直认为:是我在玩这个人生游戏。其实恰恰相反,我们是被这场游戏绑架了,即使不再想玩这场游戏也没办法,好像社会给予了我们种种的标签和身份就必须要待在这个游戏之中。
游戏不是罪恶,真正的罪恶是我们和游戏无法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称为罪恶呢?因为当我和它分离时,就产生了矛盾、产生了困惑、产生了纠结、产生了各种的不开心。
佛教认为除了你之外没有生活,你就是生活的全部,换言之:我们就是这个游戏的全部,就是这个游戏的灵魂。当我们什么时候和它相应了,这个游戏就结束了,就到了这个游戏的终点——这个游戏的天堂。
明白是个状态,开悟是个状态,相应也是一个状态。我们一定有困惑,对人生、工作,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心存疑惑。但我们从来没有突破过这些疑惑,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这些疑惑,不是吗?
佛教从没让我们跟别人相应,而是让我们自己和自己相应,所谓自性合一,就是相应成一个整体。简单地说:你不要成为你的困惑、你不要成为你的问题、你不要成为你的灾难。其实,我们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一切灾难的根源,一切痛苦的摇篮。对我们来讲:最大的问题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受害者。我们创造了众多认同和观念,并且竭尽全力地灌输到脑海里,我们被长辈灌输了半辈子又不断地灌输给孩子。文化从来不说什么是真理,文化只说符不符合当下的人文环境,文化特别在意人文环境。比如:我们开会时必须戴领带,女人在参加party时必须要穿裙子、高跟鞋,必须要擦口红,必须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些都是文化。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
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才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的分散、更加的碎片化,当这些碎片占据了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无法连接、相应、合一。
藏传佛教中所说的传承,好比楼梯,当你沿着楼梯爬到顶层的时候,你看到不应该是佛,更不应该是另一个世界,只有你在最顶层看到了自己,才是和自己完美的相应了。
禅修的最高的境界是开悟。意思是对自己完全明白了,自己不再是自己的疑惑和困惑,反过来说:当我们自己和自己完全相应了,就叫开悟。什么叫做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没有评判,更没有疑惑,在当下的世界里,评判和疑惑都是多余的,只有这些都停止了,我们才可以享受生命当中所有的发生。
相应似乎让我们回到了零的状态,这意味着我们有无限的可能性,因为我们以往所有的格局全没了,以往的碎片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状态。
生活就是一个碎片的游戏,它因此非常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是因为整体,而是因为碎片,碎片非常容易让人痴迷,完全沉迷于其中。当我们与自我相应的时候,就进入了另一个游戏,这个游戏讲的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
凡人的世界就是分离的世界,凡人是永远在无数的碎片里。圣人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它的碎片全部停止了,是一个整体相应的状态。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耶稣、老子的世界都是完整的世界,因为它所有的碎片全部停止了。
真正的相应,就是不要让我们的存在成为我们的挂碍,让我们挣脱自我存在的绑架。当存在成为我们的某一个释放、某一个自由时,那就是相应。超越生命的逻辑和评判去感受一件事是最神圣不过的,你在这里面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妙。
相应最终使我们可以体验喜乐,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成为喜乐时,当这份喜乐开始的时候,一切的存在就和我们自己完美的相应了。所以瑜珈当中经常谈论的就是喜乐,通过呼吸和冥想的练习,最终体验喜乐。这一份喜乐来自于相应,相应是快乐的助缘、是喜乐的助缘,更是喜乐的力量。
文章来源:阿噶巴仁波切 阿噶巴行者
2018年9月14日更新
马克思非常励志的一段语录,一直鼓励了多少人,让人越来越强大!
很喜欢马克思这一段语录中的一个用词“武装”,很多人第一次读到“武装”这个词的时候,认为是外在的武装,比如装备什么。其实是错了,外在的武装永远不属于自己,某一天说没有了,就没有了,只有内在的“武装”,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外在的武装再强大,终究是没有灵魂的东西,是躯壳,就像穿衣服一样。一个女人倘若没有内在的东西,外表打扮的再华丽,也顶多算一个花瓶而已。而男人喜欢外在的武装,无非是钱,感觉有钱,有地位的男人才是最强大的,其实也错了。
钱永远不属于某个人,地位也一样,这些东西都是可以随时被他人取而代之的。唯有内在的武装才是最强大的。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说,大家不妨看看马克思,非常励志的一段语录,一直鼓励了多少人,让人越来越强大!文字如下: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说起武装自己内在的,知识怕是很重要的。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气自华就是永远都存在的,不像华丽的衣服,要褪色。
所以说人内在的智慧、心态、思想、精神、都是需要后天去培养,去武装的。人的一出生,这些数值都是0的,会随着慢慢长大,慢慢地接触新鲜事物,而慢慢去改变,去丰富。
你说你穿一件华丽的衣服,就能证明你内在也是华丽无比的吗?证明不了。只是衣服好看而已,倘若你穿不出那种气质,还会有人这件衣服穿错人的身上了,这种气质要与衣服匹配,也是需要去锻炼的。
内在的气质无需外在来衬托
而一个内在很有气质的人,是无需华丽的衣服来衬托的,她只要往那一站,就是气质逼人的,让人望一眼,就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而那些穿着华丽的,烙印脑海里怕是衣服吧。
你说你有钱,你能保证你这一辈子一直这么有钱吗?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保证这辈子一直这么有智慧。
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懂得去武装自己,他们武装自己,不是穿什么名牌衣服、不是开什么豪华车、不是住什么豪华别墅。
他们只会去武装他方方面面的智慧,让自己的阅历更加资深。甚至他们还可以拿钱去武装别人,让别人为自己所用,这也是一种知人善用的本领。
所以说钱有很多东西都买不来,钱买不来后悔,但智慧可以让你没有后悔的机会。钱买不来智慧,但是智慧可以去赚钱。钱买不来经验,但智慧可以总结经验,学习经验。钱买不来真心爱人,但智慧可以吸引真心爱人,还可以用智慧去维持真心爱人长久。
只有武装了智慧,一切可以用智慧去争取,去维护长久
我们武装了自己内在的智慧,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智慧去争取,去维护。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是很有限的,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武装自己的智慧,这个智慧是无限的。
现在的人攀比心太强了,都在攀比外在的。倘若都在攀比内在的,比智慧,估计人间将会越来越美好吧。但这个比智慧绝对不是勾心斗角的那种。
我们都不应该太在意外在的武装,有时间多武装自己内在的智慧是最好的。比如武装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样样都很突出,那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所以说马克思非常励志的一段语录,一直鼓励了多少人,让人越来越强大!
文章来源:启路文学
2019年3月26日更新
此人颠覆了对传统武术的理解!
冯钟云:我做武馆就是想让武术时尚化,什么时尚化?时尚化就是简单化,简单化就是便于体验,便于体验就是让人得到身心的愉快。因为任何艺术 武术是服务于生命体质的。是让人身心愉快的。
冯钟云的理论有几点:
1、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2、练的累,都不对。
一、关于练功
如果只练招数,没有内功,根本没杀伤力,练了也白练。关键是练功!
如何练功呢?
并不是那些跑步、打沙袋等等的疯狂体能训练。
他说,那种疯狂训练不叫训练,叫自残。比如那些运动员,都是一身伤病。
关于散打,同样有这种问题。散打在格斗中非常实用,短期的训练,就可以见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长期的高强度体能训练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那些职业练习散打的,过了三十岁,就开始走弱,四十之后,基本都废了。
但是练习内家拳的,年纪越大越厉害。
传统内家拳是如何练功的呢?
两个字:站桩
三个字:松定静
但是,放松并不容易,这需要长期练习。只要身体间架姿势正确,身体放松,精神内定,全身经络自然就会慢慢贯通,自身的能量自然会越来越强。
有一句话叫做:慢练功,快打人!
意思就是练功的时候,动作追求慢,慢到什么级别呢?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
因为,你的身体越松,精神越定,你的功力就增长的越快,你就会越敏感,同时你出招的速度就会越快。
不仅练功如此,练习书法也是如此,我从小自练书法,练了许多年,写出的字总感觉很浮,没有那种入门三分的韵味。
原来,每个领域的顶端,原理都是相同的!
绝大部分的擂台格斗都是表演的,并且这些格斗并不实战,全部都是在规则下的比赛。而中国传统武术最初的目的就是用在战场,把人变成杀人机器,没有规则,只有厮杀。
中国传统武术属于阴性武术,他靠的不是训练肌肉,甚至他们目的是练的全身松软,越松软,出击的瞬间爆发力就越强。
同时,在中国传统武术领域,身高体重根本都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例如自然门的创始人徐矮师,身材非常矮小,但是非常非常的厉害,杜心武就是他的徒弟。
文章来源:武医日记
2017年11月2日更新
真正的中国武术应该是这样的!
过去一百年,日本的空手道已经传播到了全世界;
最近十几年,韩国的跆拳道馆在中国已遍地开花;
在未来几年,在中国的印度瑜伽馆也会越来越多。
从建国之后,中国传统实战武术却被中国人慢慢遗忘......
取而代之的,确实体育竞技武术和影视表演武术,也就是大家说的花架 子。大众 根本无法了解真正的中国武术。
作为一个实战武术爱好者,在过去几十年,武术给了我自信,我将站到我将站到我个人经历,结合我过去的实战经验和总结感悟,与大家共同深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武术这个话题。
武术的第一基本功是放松,不是压腿、拉筋 、翻跟头。放松是训练出来的,桩法就是放松训练,这种松是相对的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找到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向的临界点,就是身体力量归零,怡神达意、舒适自然。所以站桩不但不累还是一种休息。
中国武术在国内的没落,在于官方所制订的武术标准,"高难美新"套路技术的规范设计,是违背武术本质的。王芗斋先生论述: 人造之拳架子,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拳混子谋生工具,毫无用处且对神经肢体脑力诸多妨碍,损害一切良能,故习此者难有智识。
武术功法是蓄养能量,反对挑战极限,高难度的花架子即没用又不能养生,初学进入者要选择真正功夫,会真功夫的老师。
穷文富武,真正传统武术家都和宗教、帮会、官僚、商人有着密切关系。一九四九年以后历次政治运动,很多武术家被作为反革命、牛鬼蛇神、封建会道门成员镇压破害下放,境遇非常悲惨。同时把打把式卖艺的花拳秀腿表演套路扶植了起来,因为这些武术中看不中用对社会构不成威胁。从而造成真正能实战的传统武术大量失传,把武术导向了套路表演。
真正的传统实战武术很不具观赏性,一般只有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拳打两不知。如何区分表演和实战武术,很简单两只手合在中线上护住从鼻尖至心窝一线的为实战,两手分开敞开中线摆泡斯的为表演武术。你不会看到任何食肉动物,在攻击猎物时把两只前瓜打开。
武术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特殊的礼物,是智者的修为。真正的(非表演)武术动作朴实而简单,运动中所包含着东方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从中获得难以言表的身心愉悦。
从中国武术运动养生理论的角度,绝大部分奥林匹克的运动都是毁坏人类健康的运动。挑战极限使肢体内藏承受超负荷的压力。争强好斗培养出贪婪功力的心理意识。金牌奖金都是牺牲健康去换取的。我们看看那些无论获冠军的还是没拿过奖的退役运动员有几个是健康的。工作事业和他们年轻时的付出也不成正比。而中国武术家运动寿命很长,到老年身体非常好,是平时注重练功的蓄养。
武术内功主要指的是呼吸方式,在横隔膜以下呼吸叫腹式呼吸,也就是气沉丹田。内功修炼立要来源于道家的炼养法中的: 存思术、内观 术、导引术。太极拳主要来源于导引术,以呼吸引动肢体运动,用一些太极桩法先找到横隔膜以下的感觉,呼吸分三个过程吸、止吸、呼。止吸时隔膜肌一圈用手按是硬的就对了。
具体到练功每个人每种功夫千差万别,不可刻意统一规范,不能把武术变成广播体操。武术是主动、整体、对称运动,我练主要是动作内牵外连、对拉拔长、在空气中体会水的阻力,用意识连通对应穴位。
武术站静桩是修炼身心的重要基本功,它是一个把精神意识在身体上物质体现的过程,在不动的状态下能让四肢麻胀身体出汗。思维要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虚灵独存,周身内外激荡回旋、悠扬相依,其乐无穷。
功和拳实际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有些拳法是偏重功法.,有些偏重打法。一般所指的功都是注重呼吸的基础功法,蓄力不发,反复梳理筋骨,使之通达安徐,身心得到合谐律动,并能瞬间调动一切能量。
只练功不练拳,不能使功力得到调动发挥是死功,最后不会应用,就象天龙八部电影里小和尚被强迫注入了北冥神功,但不懂拳法不会使用。
武术是具体的操作,必然以技术形式完成,不能有一点虚的东西,江湖骗子会把它神秘化,艺术作品会把它夸张化,院校学者会把它高深化。虽然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但没有一个拳种是有道无术的。在具体的技术中达到高境界,体悟道的智慧。
空手道跆拳道的普及是有政府背景的文化扩张,而且有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而中国官方不但推广假武术,而且没有任何意识来抵抗外来文化的侵略,拿自己的文化不当回事。另外从事中国武术的人缺乏现代商业意识,守着江湖门派当老大相互排挤更缺乏整体的民族意识。
日本的空手道就是唐手,我们的祖先在琉球一带传播又称琉球唐手。日本人用四百年的时间才学习演化成今天的样子。十九世纪初以空手道命名,后发展为四大流派。是当今武术各种类在世界上推广最成功的,已经形成了从形式规则到经营运作一套完整的运动文化体系。
几年前我提出武术时尚化,不要总用神秘莫测的之乎者也来阐述本来就传统的文化,要把博大精深变得浅显易懂,时尚化首先要简单化。
一九四九年以后就没有发展实战武术,直到散打的出现才填补了中国实战武术的空白。但散打离中国武术本质甚远,需要加入传统武术技术理念改造进一步完善。
中国传统实战武术近现代不得不提武术家孙禄堂,他把形意、八卦、太极融为一体。孙禄堂晚年正值国力衰败,外国列强肆意欺侮的民族危亡之时,他年近半百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一举击败日本五名空手道高手的联合挑战。只有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才能在古稀之年仍然雄风不减。他还写了很多拳学著作。但凡称为“博大精深”的事物,都难以把握全面的精准。所以中国武术绝不是标准化的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身体运动的文化载体。传统武术在当今是一个落破的行业,大部分武者不是在公园小树林教拳,就是在娱乐界做武替,生活并不乐观。但是却有一批执着于传统武术传承的人,坚守着这一片小小的阵地,靠的是一种超越金钱名利的尚武精神,随着文化的回归,真正传统武术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很多从事传统文化的人对时尚都不屑一顾,认为浮浅是外国人和年轻人的东西,比不了国粹有深度。但为什么国粹都要振兴?时尚的东西浮浅却有这么多人热捧?时尚就是生命力创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要振兴了就是要陶汰了,想保留就要用时尚化的形式改造它,没有割裂传统的绝对时尚,也没有不可改造的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是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我们要树立自信心,挖掘改造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一流文化,但必须承认近一百年世界的话语权在西方,高喊振兴盲目自信只能葬送国粹。
世界上真正的武术第一基本功都是放松和安静即松静力,其目的是运动高速度、聚集暴发力。近代李小龙是把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结合非常成功的武术家,他创立的截拳道从发力原理到运动曲线,都把东方哲学理念发挥到极至。可惜英年早逝 ,传统武术中蓄养与现代竞技训练这一课题未能完成。
李小龙出自传统武术,在美国接触过西方拳术,关键他是学哲学的,所以只有李小龙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创立出截拳道,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如果他今天健在,中国的武术格局不是现在的状态。
道家所研究的是对生命的养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炼养技术体系。武术是把这种炼养法植入为训练方式,成为它的技术特色。太极主要应用的是导引术,用肢体运动与呼呼吐纳相配合的内家拳种。
中国这些文化都不能速成,这就是在当今快餐时代,很难传播的社会原因。否定中医是愚昧的,武术中很多功法就来源于经络学。我亲眼见到脑血栓患者西医束手无策,中医针灸扎好了。
但是中国的中医武术等文化很难标准化,让很多江湖骗子钻空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引起非议是正常的。所以需要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精髓的学者,用现代科学语汇传播传授,使好的中国文化得以保留。
中国实战武术大分类为两种: 一种将门武术,一种宗门武术。
将门武术:冷兵器时代战场上撕杀格斗用的,多为器械。只充许一些将军家族或地方团练和孝武科举的少数人习练,战时国家征用。历史记载有戚继光的戚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家将等。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宗门武术:只有中国的武术来源于道观和庙宇,是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总结出来了。在深山老林闭关修炼时,即要保持体能又要防御野兽的攻击,长期观察野兽动态,以炼养法、禅定、丹道术等修行手段,融合出一种阴性的武术体系,一开始这种武术就是对抗野兽的,所以凶残程度可想而知,只有中国武术有仿生机制。由于和宗教有关后人相对将门武术命名为宗门武术。
泰拳和中国的宗门武术同出一辙,泰国是巴利语系的小乘佛教,分为田园派和山林派,泰拳起源于山林派,是修行者在热带雨林里对抗野兽的,泰国人把它用于战场和竞技格斗,一直延用宗教手法训练拳手。在泰国泰拳的普及率就象巴西足球,打拳是男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手段。而中国人是养生和实战双收,渐渐淡化了武术的凶残,而玩味其中理趣。就象中国人把文字这种工具上升为书法,即有可读功能又是艺术。
很多武术大家都是因为体弱才习武。中国武术不是让你练成彪悍粗壮的武夫,练功主要是提升原动力,使身体通达。孙禄堂、叶问、王乡斋等大师,从照片上看都是精干、硬朗偏瘦的老头。不是去作职业拳手无所谓年龄多大,养生、体会武术习练理趣,对抗乐趣是一般人习武的目的。
公园里找老师,看上去气质不张扬,祥和淡定、武人文相这是好拳师的特征,好的武术看上去不好看,动作有些怪异,持重内敛。
初学要面对面和明白老师学,开始和老师多聊聊了解他修养,这不是不尊重,双向选择,初学者如一张白纸,如果学了错误的习惯究正很难。
泰拳和中国传统实战武术,同都来源于宗教修行法,原理也很相似。发展到今天泰拳雄霸拳坛五百年。可是中国武术确实向大家所说的没上台面。但不能否定我们祖先没有这种东西,是近几十年社会政治不充许它发展,那些所谓武术的即得利益者,不敢面对真东西,他们知道自己不堪一击。
武术里常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灵。练了很多功夫招式最后到了运用,就是一两下,但是这一两下绝对是最适合自己的。比如从上小学开始就学知识,走向社会练本事,这么多知识本事哪个适合自己,就要从中精选出简单实用有效的那一招。找到这一招并不容易,一旦找到就会通达顺畅。
现在分不清武术和娱乐,社会上认为的武术家都在娱乐圈,导致练武术的年轻人成功标准就是成为影视武打明星,其实与真正武术背道而驰。当今武术的出路从生存、出名、发财的角度看确实是影视,所以武术当前要思考探讨的是真正武者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编辑郭维: 本文非常直观的说清楚了中国武术到今天这个窘境的原因! 这还是在打擦边球,在被河蟹的边缘! 下面再转发一段经典文字:
三江口今日分享之第一篇:所有抨击传统文化(包持以太极为代表的武术、以中医为代表的医术、以水墨山水为代表的艺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宗教、以风水命理为代表的信息术)的人,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根子在于如何理性全面地从自然的角度去理解作为生命存在的人。而这是我们的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存在于历史长河的依托。之所以抨击,是源于不了解,源于无知。无知于先贤的伟大。用最简单的方法,让身体恢复自我治愈的能力,才是自然养生的精髓。而心,是身体与精神的主人。把心调好了,人就有了强大的自愈能力。这就是传统医道的核心。这也是我一直宣传传统中医的根子,就是一种巫术,而只有用巫的角度去理解中医时,才能真正明白中医的伟大与古人的智慧。我们离开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太远,是时候去找回我们文化的根了。这个根,就是用系统的自然的混沌的联系的思维去面对一切。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认知,每一个点的东西,无论他多有效、优秀、完美,比如太极,比如中医,比如风水,比如命理,比如易经的运用,他又不能够来代表传统文化。如果人人能够理解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的精神滋养的重要性,中国梦的实现真的是指日可待。天佑中华!
编辑: 我再补充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不只是国画,还有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还有雕塑,瓷器,刺绣,剪纸,中医等等等等!!!!! 传统文化太丰富了,若要细说,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但是所有这些传统文化的命运都如本文所述现代武术的命运一样,繁华总被风吹雨打去! 辽金蒙元来了,中华文明的制高点 宋OVER了,满清入关,文明再次毁于野蛮。再往后的野蛮人对于文明的疯狂烧杀砸抢,还历历在目,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尤其是建国后的历次运动,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从新拾起传统文化的根,恢复国学经典教育刻不容缓! 从小 给孩子们普及教育《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以正其德; 启发引导孩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传统音乐 传统书画等等! 所有这些在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大江南北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才会有所传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梦伟大复兴!
所以看客如果您看过传统武术为什么会败落至此,也就明白了中医为什么会逐渐衰落,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都一样! 亟待现代中国人来传承!
文章来源:神品水龙吟
2017年9月6日更新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
社会闻人张玉衡、齐振林等人谈及与王芗斋先生相识,感到他的拳术意味深长,平易近人,习练稍久,就感觉身体的体认,与其他武功迥然不同,并且是具体功夫,非枝节片面的功力,正合乎我平生心里所想的条件。王芗斋先生的拳术武功,师法形意拳专家郭云深。郭云深的功力技击,在清季末叶,算是黄河流域的第一流人物,是多数拳术家所称道的。王君虽幼,因质才兼优,故能得到真传,壮年又奔走四方,更虚心于良师益友,兼旁采董海川门下武功真髓及河南“心意把”、“六合步”的工夫,由经验及悟会,溶于一炉,更以形象之“意”而引伸之为“神经训练”,合乎卫生条件,合乎技击原理。四存学会体育班,曾由医学家何绍文先生发表专论,留意于体育消息的,想都已看过了。我就我的体认及何君证明,王芗斋先生的拳术武功,可谓得成功的精神,合于卫生,合于技击,更合于科学和现代,以精神统一,训练神经系统,使身体各部官能作平衡的发展,神经健全,各器官的官能增长,不但可使身体康健,人格亦可随之而完善,作事能力亦必增强。西谚有云:“有健全的身体,方有健全的事业”,故吾不揣冒昧,以大成拳三字名之。
医学家何绍文在《实报》“四存学会体育班”中撰写道:“大成拳,合乎卫生自卫的道理,大成拳名乃同人等所加的名号,非王芗斋的自称,合乎卫生自卫,合乎科学,更能合理的推进,而又能发扬国粹,保存数千年拳学精髓,命名大成拳,亦足当之无愧。”
1940年6月27日,芗斋先生接受了《实报》记者的采访,次日《实报》分四部分以《大成拳宗师王芗斋谈拳学要义》为题,全文刊登了先生回答记者的提问。《新民报》也同时刊登了“大成拳宗师访问记”。
此段历史如李英昂先生所述:“时先师以发扬拳学之旨,公开声称欢迎访友,期求共同研究拳学,各派名手凳门拜访者甚众,然无不称服而退,服先师者称先师拳学已臻大成之境,而称先师之拳为大成拳。北平《实报》及《华北日报》曾派员访问先师,亦以大成拳宗师称之。”
著名武术史学家习云太教授,在其所著作《中国武术史》“大成拳“一节中写道:“大成拳,原名意拳,为王芗斋(字宇僧,1885-1963年)所创编。王系河北深县人,身材矮小,但力大无穷。”“王芗斋拜郭云深为师,学习了形意拳,形意拳要求做到以形取意,以意象形,意自形生,形随意转,并有龙虎猴等十二形变通,如‘蛰龙探首’、‘怒虎搜山’、‘白猴斗鹤’、‘惊蛇遇敌’等等。形意拳模拟动物形象练‘外功’,按‘意’而设‘站桩功’以练‘内气’,而不拘于外形的完美,去掉形意拳的‘形’,而为‘意拳’。正如王芗斋《意拳要点》抄本所载:‘以形为意,以意为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为由意发,式随意从’。王芗斋成年后,周游国内,走访各名流拳友,相互交流,又熟知太极、八卦、少林等拳术,于1937年抗战前夕在上海教拳,名盛一时。抗战后,他回北京传授拳术。社会极其推崇王芗斋拳术高超,认为拳理集古今中外拳术之大成,有人建议将‘意拳’改为‘大成拳’,并登报扬其名。他在北京故宫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成立了‘拳术研究会’,有会员200多人”。
1944年,王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基础上,写出了代表作《大成拳论〉》一书,为大成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其理论较早所所著之《意拳正轨》已有明显提高,而将武术提升到民族精神,人生哲学及社会教育的层次。
大成拳的命名固然是张壁及何绍文先生所提议,但王芗斋先生是完全同意并采纳的,只不过在语气上稍谦虚而已。从《大成拳论》自志中可以看出,大成拳是与一般拳种不可相提并论的,而习异拳如饮鸩毒。大成拳则是试之甜蜜,习之愉快。而若以现代过去而论,信他所略而我独有也,文中没有丝毫推却之意。相反,芗老在处处说明自己的拳学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可以称之为大成拳。并专门拟《总纲》以命名大成拳“拳本服膺,推名大成”。而为区别意拳,特意指出:本拳在二十年前,曾有一度“意拳”之名,而直至其后的1955年,虽不便公开在外称大成拳,但在整理《拳道中枢》时,还特意将《总纲》放在首篇,该书第一句话就是“拳本服膺,推名大成。”而此时再次提及二十年代一度称意拳。
1947年,由王芗斋先生弟子王少兰、秦重三、胡耀贞、陈海亭、孙闻青及学生于永年先生等,呈请成立中国拳学研究会,王芗斋先生同意并亲任会长,并派弟子窦世明到有关部门正式登记注册。
1949年北平解放,研究会即停办。王芗斋先生主要致力于养生事业,此时分别任中医研究院及河北省中医研究院站桩功顾问,奔波于北京、保定之间,并在中山公园业余教授站桩功。实际上是当代气功的正式开始,故王芗斋实为当代气功的先驱。而“气功”一词,五十年代才为刘贵珍先生所命名。据当时唐山市气功疗养院院长王锦溥先生及负责医师王树彬先生讲,当时定名为气功,也是“无以名之,姑以名之”。而现在许多人在气与呼吸上大作文章,而且以气功的气字为理论根据,实属可笑。当年,蒋维乔先生在《谈谈气功治疗法》中写道:“现在大家都称‘气功’,其实这个名称并不妥当,不过已经通行,我也只好从俗了。在古时候是叫‘养生法’。”
王芗斋先生从未从俗,直至六十年代还坚持叫站桩功而不叫气功,也较少与气功界人士来往,而气功著名人士则常去拜访请教芗斋先生,如刘贵珍先生等,此时还有胡耀贞及秦重三先生等,他们已成为著名气功家。秦重三先生以三圆式站桩创始人自居,其功法大多源于大成拳,如三圆式站桩及伏虎桩,后来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气功名家的焦国瑞先生,亦为王芗斋此时的学生之一。
当年,因社会环境关系,芗斋先生对外已不再传授技击。但对其入室弟子,从此才开始真正传授所谓的传统武术技击真义。正如李英昂先生在忆及姚宗勋先生时写道:“1980年著者往北京访友,与姚师兄相叙甚欢。据姚师兄见告,彼1937年随先师,到1952年,先师始授传统真义云。”
1950年,中华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成立,会长廖承志对王芗斋先生颇为敬慕,推举王芗斋为武术组副组长,负责武术工作。
当年,中苏处于友好时期,社会主义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苏联、保加得亚、波兰、罗马尼亚运动员角逐竞技,盛况空前。会末为拳击赛及武术表演,拳击冠军为匈牙利名将诺尔瓦茨夺得。及武术表演,虽观众掌声阵阵,然拳击手皆漠然视之,且提出较技要求,并称武术无实战价值。王芗斋先生以六旬高龄迎战诺乐瓦茨力,方一交手其即被王芗斋凌空抖起,倒地不起
王芗斋本来欲振兴真正的中国武术,无奈武术界的积弊已久,王芗斋先生在会议中,当谈及拳学原理时,常有无法沟通,格格不入之感,不久辞去该职。
1955年王芗斋先生住和平门外琉璃厂东北园二十一号时期,在沈其悟教授和于永年医师的协助下,整理出站桩功二十四式,遂完成了配合完善《拳道中枢》一书等工作,于永年先生说过:“王芗斋先生对中国拳学理论上的研究,集中在晚年所著《拳道中枢》一书中。”
1957年,王芗斋在中山公园指导弟子练功,学生中有一名李福寿者,初习太极拳,后亦随芗斋先生习站桩,精于推手及摔跤。当时王芗斋众多弟子与之推手,竟无一人能胜之,芗斋先生面露不悦,实际太极拳现虽难于实战,但推手放之亦非易事。时徒孙王选杰先生在旁,遂主动上前,与李先生搭手,稍一发力即将李放出,李初不服,以为偶然失手,多次试技,然均被选杰先生放出。李又提出比摔跤,孰不知王选杰先生曾向民国时期的全国摔跤冠军熊德山学过艺,李不是对手。李先生又提出比实作,稍有习武常识者都知道,真正的实作是极其危险的,但此时若不答应则容易被误解,以为怯阵。选杰先生遂答道:“你可以随意打我,我不还手。”李遂主动进攻,选杰先生则以双手控制李之双臂,使李犹如被巨蟒缠住一般,难以出手发拳,选杰先生并以灵活的步法与之周旋,而李早已心悦诚服。选杰先生用的就是推手制人方法。。
实际上,王选杰先生最初曾从王芗斋先生弟子杨德茂及李永宗二位先生学习意拳。而椐选杰先生亲口对笔者讲,他最初是和姚宗勋老先生学习的,并且俩人感情那时也很好。当年姚老先生病逝时,笔者见选杰先生心情亦很不好,言语间流露出对姚老先生的感情依恋。在选杰先生处,当大家谈及姚宗勋先生时,均称为“姚先生”。
关于王芗斋晚年的生活,何镜平先生曾有专文论述:
王芗斋先生又名向斋,字宇僧,晚年自号矛盾老人,是我国当代著名拳学家、气功家。名扬海内外,门徒从多,堪称桃李满天下。芗斋先生的早年轶事,如战胜拳王英格、杰姆士和柔道剑道高手渡边、八田、宇作美、日野、泽井等,已广为人知,而其晚年轶事则鲜有能道其详者。
现将我所知道有关先生晚年轶事的片断介绍于下:
一、以治病救人为已任
芗斋先生晚年在北京中山公园,以教站桩气功——养生桩为主,广收各类病人,经先生治愈者已无以计数。由于他的名气大,每日求治者众多,月收病人多达数百人。曾见一髓空洞症及一严重妇科病患者,多年没治愈,身形赢弱、有气无力,站桩一年即逐渐恢复正常。又见一患者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脚趾小腿部分肌肉已死,医院定为截肢处理,站桩治疗三年后好转,数年后未截肢竟痊愈(以上皆有病历可查),其它治病愈各类疑难重病,不胜枚举。
每遇此类患者,先生莫不亲自设式,细心辅导,口传心授,谆谆劝诱。有的患者心情抑郁,先生则以“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悉”等语予之,使患者心领神会,一扫满天悉云,树立信心,坚持练功,渗愈疾病。当时每周六为先生讲课解答问题时间,召集全体病人围坐,先生以深入浅出的站桩原理,以幽默的语调、和蔼可亲的仪容,使患者不仅领悟站桩治病的道理和练功方法,并且由于精神的感染而使患者的心情更为之舒放。因此,患者对先生极为敬佩。
先生在招收病人练养生桩时,不因社会地位及家境贫完整富而区别对待。当时有些知名人士慕名而来,有名画家、书法家,名演员、作家、科学家、高级干部等,先生皆以礼待之。并不厚此而薄彼。每遇贫困者,不但不收费,反而予以资助,更加以热心辅导。有一从甘肃来的少年,因患重病向亲友借路费来京治病,食宿皆有困难,医院未能治愈其病,到中山公园投奔先生,先生每日亲自辅导,后悉该少年家境贫寒,即经常资助其伙食,一年后其病基本痊愈,欲返故里,先生又解囊相助路费。时值隆冬,予备帛棉衣一身,资助数十元路费,该少年感动得痛哭流涕,临行前深深叩拜而去。先生常云“练功者应常存仁德之心”,对先生其言其行,见者闻者无不深受感动。
二、支持以科学思想治学
1960年春,经董德懋先生介绍推荐,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请先生到内外科研究所担任气功专家,先生欣然受之。当时社会上初次掀起学气功之风,一些所谓气功家往往把气功与封建迷信相联系,把气功说得神乎其神,使群众心存疑惑而无所适从,社会上的某些功法的老师亦皆随之,人云亦云,把练功者引入五里雾中,以致难辨真伪,上当受害者不乏其人。此时,王先生则力排众议,提出气功并不神秘,指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脏腑机能失去平衡所致。而站桩气功的理论就是通过练功来调整人体的松紧、动静、刚柔、虚实、上下、前后、左右的平衡,增强人体的调节平稳与控制平衡能力,以达到治病健身目的。先生以科学的学术思想,对于一些歪门邪道的“气功”都加以抵制和抨击。
芗斋先生晚年以治病救人为已任,但知道先生为当代一流拳术家慕名求教者仍不乏人,每遇及此先生并不推辞,都先授以养生桩,学者莫名其妙存有疑意,以为先生隐讳拳术而不传人。先生则耐心释疑,说明养生和技击是一件事,拳术就是一种养生运动,不应是戕生运动替代,拳者不是一招一式三拳两脚谓之拳,拳拳服膺才谓之拳,招数拳脚功夫看来顿足捶胸,凶猛异常,习练者首先憋气紧张不利于养生,用之御敌则毫无用处。困为与敌相击胜败只在刹那间事,决没有去想用什么招法来破对方抬法的时间。故掼出“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只有通过桩法训练出的各种力,既有利于自身的养生,遇敌时能自发本能破坏被击者的平衡,将其击出使之不知所措即丧失了抵抗能力。先生有力的说教使疑虑者豁然开朗,学者对先生创立的大成拳有了真正的理解。
1961年,气功界门派之斗激烈、先生离开了中医研究院,在家深居简出,因年事已高,对事诸多感慨,常以“早年壮志堪降虎,晚岁依人总让猫”诗词聊以自慰,大有壮志未酬之感。不久一些老友、及师母钱氏(笑佛)相继去世,以“如今老友晨星少,残荷冷月过断桥”的诗句舒发对老友、师母的怀念,先生在悲痛之余,对来家求教练功者仍热心讲解与辅导,以能为他人服务而无比欣慰。
三、发扬求学学风,维护科学真理
1961年秋,前河北省卫生厅长(时任中医研究院院长)段慧轩同志聘请先生到省中医研究院任气功养生专家,根据工作需要,上级领导指派了段厅长的秘书郑文同志等二人随先生工作,得到芗斋先生的指点,对功法初有所悟。1961年11月7日卫生部批准在河北保定市召开一次气功协作会议。虽名为养生学协作会,会间很多气功专家发表了有价值气功养生论文几十篇。芗斋先生亲自参加并带领学生何镜平(笔者)、于永年共同参加了会议。芗斋先生尊重各家各派功法,虚心求教,取长补短,但对歪门邪道的功法则毫不留情的加以抨击。先生指定笔者就站桩气功的理论及方法在会上做了系统发言,要求从理论上坚持气功并不神秘的观点。发言稿定名为《我对王芗斋先生气功疗法(站桩疗法)的实践与体会》,发言内容得到芗斋先生的认可和会议的肯定,会议文献《中医学术参考资料第七辑》将先生本人所写《站桩功》一文连同此发言稿均载入文献之中。会议期间芗斋先生还即兴表演了惊蛇舞的惊蛇遇敌动作,神采奕奕、轻健灵活,与会者一致喝采。
四、孜孜以求,学无止境
芗斋先生在去保定前,住在北京西四兵司内山门胡同。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一般门徒都不常登门,经常不离左右只有少数几人。先生常去学生家串门,如长辈对子女的关怀。笔者喜爱中医学,先生则以诗词加以鼓励,1960年十月初九即兴赠诗一首:“养生别开面目新,筋含劲力骨存神。静如伏豹横空立,动似腾蛟挟浪奔。吐纳灵源合宇宙,喊声叱咤风云。不知素问千年后,打破樊篱更多人”。先生也甚喜爱地质科学,常说地质科学是揭发地球奥秘及人类进化过程的科学,与站桩拳术有着潜移默化的联系。一日先生患感冒卧床,仍向人提及生物进化、恐龙绝迹等,大家认为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而寻求知识的欲望则极为旺盛,诚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楷模。
五、主张建立实事求是的师徒关系
先生晚年非常厌恶旧的师待制,常说:“你是不是我的徒弟,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裨。即便你给我叩头三千呼师八万,你没有学到我的学问,也并不能算是我的徒弟。即便你没给我叩头拜师,而把我的学问学到了,那自然是我真正的徒弟。”先生对师徒关系从实际出发这一精辟见解,打破了几千年旧师徒制的枷锁。
先生亲睹旧社会的师徒制,并身受其害,表示深恶痛绝,认为那种师徒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既有碍于团结,又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因此,王芗斋先生在晚年非常反对形式上的拜师活动。有些学生愿意因循以往的旧师徒制拜先生为师,先生皆以善言劝之,在盛情难却之下才不得已而收之,但仍看其有无真才实学,不以拜门称徒而另眼看待。有些有因循守旧思想的人,对先生在师徒制上的改革,常以恶言相加,先生并不在意而一笑置之,但改变建立新型师徒关系的意志决不因此动摇。
六、独创健舞,惜成绝响
先生博学多才,知识面极为广阔,不仅精通书画、曲艺,对古玩亦有相当高的鉴赏力,常被有关部门邀请作文物鉴定。
先生晚年对意拳及站桩中的舞蹈更为重视,所创健舞有白鹤舞、惊蛇舞、游龙舞、挥浪舞(又称大气舞),这种舞蹈独具一格,举世罕见。先生在指导练舞的诗词中指出:“身体挥浪舞,意力水面行。游白鹤舞戏,含笑似蛇惊。肌肉含动力,神存骨起棱。风云吐华月,豪气贯日虹。”另一首诗中指出:“精贫出豪举,得闻慷慨声。大气包寰宇,挥浪捲溯风。吴钩运起吞长虹,发声喊,海洋谷应,舞龙象,飞似梨花影。赋长歌,整备山河定,七尺躯,任纵横浑一似山崩潮涌,顿开金锁走蛟龙,打破樊篱舞。”他认为这种舞蹈将会后继乏人。常说:“练习舞蹈既要有站桩的功力,还要有适宜的体型和相当的文化素养。在一次讲白鹤舞时,首以展翅动作继以凌空及至翱翔,最后以斗鹤而结束。若非象王先生功力纯厚,则实难表现得尽善尽美。王先生亦常嘱之:“练习舞蹈时必须注意‘意’之领导。把精神气质之表现,全部贯及形体动作之上。”先生此一席话至今犹在耳边回响。健舞仅韩樵等少数人得之,惜先生武术舞蹈未及完全传下即过早离去,至今已成为绝技。
芗斋先生晚年轶事当然不限于此,因篇幅所限未能尽述,只写出轶事片断以飨后人,并以此表达作者对芗斋先生的怀念之情。
文章来源:网络
2017年10月12日更新
拳学宗师王芗斋 纪念片
王芗斋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专题片
拳学宗师王芗斋
电视剧《王芗斋传奇》片头曲
文章来源:新来的文化人
2019年5月4日更新
孙禄堂大师临终说出的不传之秘
艺无止境,
我技虽佳,然必有胜我之人。高于我者。当以师礼事之。取其所长。补吾所短。于是我技益进。岂足为贬。传之后进。吾道益宏。既或造诣独精。高出流俗。亦不能自满。艺无止境。学问无涯。岂可自堵前程。
柔静为先
习艺之时。必宜潜心体会。若行蛮力。绝不得窍诀。而须心如垂柳。意随流水。四肢轻灵。中节作主。若能如此。则能捕捉好机。刹那发劲。捷如闪电。虽四两之力。亦可拨倒千斤。
神气布满
人之能者。谚称三头六臂。然必须一心作主。若心有所偏。则此手动而余手皆弛。手多亦或无用。我如神气布满身。全身灵劲。毫无间隙。人发而不能制我。我发而既能制人。皆赖神气布满之功。
流行勿断
气与体中有阴阳。其动曰阳,其静曰阴。内家拳虽专重气之使用。然为无形物。无迹象可寻。实则存我体中。气之既分阴阳。若养之不当。便生弛挠之憾。平常安坐时之心气。漫漫然为镇定无事之态。动时若神志升夺。损其平常镇静安养之气。此未得艺也。
昔日先辈教人。务先使养自己方寸之气。使升物不能动其心。有此不拔之根基。则任何活动元气充足。无缺损之处。起居动静。真气沛然。至此方是真传。
身神统一
设眼前有某物。欲取之主意一起。手乃前出。是既意通于气。故欲使用此物。又须力焉。力之所出。乃气之所集。气之所通。亦力之所集。气力非二物也。由意集气使力者。方得顺遂称心。若力先出。便是颠倒主奴。为害甚多。故吾平日。务当舍弃其力,而练其气。只求气之使用顺遂得体。则任何人固有之力。得应其事而随其量出焉。
无我之心
敌欲攻我。任其用何种进攻之势与恐吓。我心仍木然无所动。一若无与人争胜者。其心既正大光明。其气亦整暇不迫。从容得体。故恒占胜。
不动心
所谓不动心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右而目不瞬之谓也。心有所而不移。则真气充塞全身。视白刃而不见。闻枪炮而不撼。外物勿扰。独立不惧。以如斯之心胆。运用所学。若行所无事。大敌当前。亦不见怯返顾。斯真能不动心者也。
平日多近白刃。使之熟稔无畏。并卧于中野。宿于深山。热迹罕至之地。潜居修炼。其所成就。必能宏远博大。岂流俗可比。
近世之治术者,多以手足为艺。徒取眩目。无复精蕴。我齐当矫其弊。必求入于不动心之境。勿徒尚空义。方谓得术之奥艺。
有胆始有力
凡武术以胆为第一。无胆力既无克敌致胜之心。恐怖既充于中。肢体便滞于外。为敌制造优势焉。故胆力强者。恒操胜算。自来成例较多。当宜练胆。
沉着虚静
武术一道。心急者败。诚能不动心。则敌之进攻。我静以待之。若心急气浮。则不但难以破敌。且反足致败。身以机敏为第一。心以沉着为主。持此自修。虽不籍器械。而敌以武器攻击。我亦心守沉静而巧胜敌械。是皆沉着虚静之效也。
养我灵觉
凡眼耳之活动。根于心之发动。故观物应听而心动。此人之常也。吾人之遭遇危险。不能预知。故平时步行时。当注意前后左右。不可疏忽。盖不幸受人阻击。不特受害负伤。而多年之练习。悉付诸逝水也。
且应敌之时。因眼之活动。而神勇自满。动作亦速。敌人图我之意时。先已了然于胸。察敌眼光之所注。与吾身相触之灵觉。敌方意向。我无不知。我得而从之制也。
威吓应用
发声则气能专一。力自舒远。而声必起自丹田。动作得势。是因气之相应。勇气自增。而敌气败馁矣。
然发声若不得体。任意喧哗。既损礼体。并伤我威。反招善叫猫儿不善捕鼠之讥。不如保持宁静心气。
残敌之心
若无残敌之心。一不能敌众。二不能了事。谚谓交手不留情留情便失手。残敌心者。敌败后。切莫不可以假之以还手之机。着须一心注释敌人。不令其有任何再生动作。如若有我为敌所败。际此瞬间。既须振作监视故心中另一意念。俾揉应敌之道。皆间不容发。防护周全。
多求练历
修习武技。当求练历。故对练之事为习武要事。切勿自以为技术未精而气馁。务于对练中锻炼技巧。娴熟技巧。领会要诀。与固定养气定心各要则。如此身体力行。学会破敌功夫。而后百战不殆。
对练时。若心存畏惧。便已输了七分。往往见技术过人者。竟意外大负。是必心中怀惧故也。过后方悔敌技平常。已无及矣。故对练时。不宜轻敌。但亦不妨放胆引敌。一着未善。既当变化。力求得势。自信力自然而生。恐惧便消。籍此努力修炼。不厌不倦。练习既多。境界自高。
练武者之恶德
夫治学者。专心治学。神不外鹜。唯教诲之是尊。造诣必可致远。武艺亦学问一端。若自恃身体之强壮。膂力之方刚。或恃艺之初成。而夷视一切者,真术偶之狰狞。无复竿头之日进。盖武技要求。不再有一欣昂之躯。血气之勇。此皆未经琢磨之粗坯下料。无足敖视。乃浅器易盈尔。
注重对练
当求与多数人对练。广得经验。若拒与新人对练。最阻进步。勿挑选对手。好挑选者。必自是而轻人。若遇是辈。先观其破绽而败之。彼屡次败破。最后必示好意相与。可成拳友矣。对于较弱于己者。勿视为无益于己。而敷衍从事。此种根性至劣。故对后进。必当亲切叮咛。教导不倦。是亦乐事也。遇他人练。宜静观其得失。取其所长。矫其所短。善弈者不必自弈。阅其胜者败者机微。得矣。自与人教试。宜以礼待之。勿举动轻慢。若为人所负。切不可存报复之心。盖胜败常也。唯致力于学。乃可收之于桑隅。
料敌之法
夫敌有阴敌阳敌二种。其形状不易判别。升观以弱。或为劲敌。外观极盛而或为易与。内家拳法。常使一身镇静而变化无方。存心料敌。虽不能烛照计数。亦可临时察言辨色得之。敌颜色赤。则性气向上。性气外发。心必急。已失胜利之机。敌颜色青白者。心必怯。怯则身体枕颤。方法不能活用。故吾人较胜。宜不怯不急。
心壮魄强
心魄既吾人精神力之谓也。为人心之基。有强有弱。有精力者有气有势。见敌而起制胜之心。则势满也。此为心魄之作用。由心生胆。由胆生力。力以身体为基础。身体虚弱。虽有此心。亦属白运心魄。无效也。身体强壮。方能不为物动。基础方立。故练身亦是要事。有心。有体。既当习气。呼吸皆自心中所起。切勿使气息闭止。便不持久。故求运气调息。而后心自静。魄自坚。强壮毅。
机智胜膂力
力有时而穷。巧有时不济。一智可胜千军。 以智就事。安渡窘境。岂独赖拳勇技击乎。
破势收势
内家决无先动手打人之理。如对方一出手。既是破势。我得有隙可乘。是所谓隙开进莫迟也。但须明虚实。不贪不求。方是高手。如敌不破势。可以用引。用引之要。在引出敌隙。非露己隙与人也。且当引诱。皆不可不知。收势须能一发既有一收。方能力之可生生不竭也。不可旧力已失。新力未生。既强作妄焉。虽锐无用。我能蓄势常新。新力不断。此须于平日练拳时成。
取敌要妙
取敌之道。在乎敌身。不在乎我。敌弱于我。拿而制之。敌强于我。径取其穴。敌合于我劲。提而放之。敌力道多变。我当制机之宜。大凡高来低取。尚嫌太疏。随来随往。因敌施为。方是识症设治之良医。法尚干净利落。道道地地。纯在人身上做功夫。我身上不可有丝毫之摆设。否则技艺总不高。
练气归根
技击之道。有形态之强非真强。此盖气散于外。未能归藏也。无形态上之强而堪以为强者。乃是真强。盖已练气归根者。不见形态之壮。不见颜色之威。气不惊。心不惊。但见柔弱, 此得内家之正。断人功夫高下。可以望而知之。盖不在其形。而在其气。此亦在己学之精深也。俗人求于皮相。俗人无学而浅学也。古来精于此道者。以练气为根本。此内家真传正学也。
文章来源:武术与搏击
2017年10月11日更新
天下第一手虎头少保 孙禄堂之女孙剑云大师展示孙氏活步太极拳
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
不要赌天意,不要猜人心。
天意你赌不起!人心你猜不透!
人这一生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挥霍。
踏实一点,务实一些,
和谁在一起轻松就和谁在一起。
追不上的,不追。
背不动的,放下!
看不惯的,删除!
渐行渐远的,随意。
不属于自己的,不要。
做,自己想做的事,
听,最想听的声音,
见,最想见的人。
如此简单!!
人这一辈子,只能说,
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
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
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
有些事是不尽人意的,
有些事是不和逻辑的,
有些事是恍然大悟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
都别忘了:
自己的本心,自己的良心,
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原则。
见得越多,看得越开,
学得越多,看得越远,
不会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计较,
不会再为想不开的烦心事而彻夜不眠,
不会再为看不惯的人和事而据理力争。
因为,
万千不解终不解,
人生快乐有几何?
又是一年,突然发现,
不知不觉中,
自己活的已经不是年龄,
而是一种心态。
人与人之间没有谁离不开谁,
只有谁不珍惜谁,
一个转身,二个世界!
一生中能有:
一个爱你,疼你,牵挂你,
并且能真正懂你的人,就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人,
都可以掏心掏肺,相互倾诉!
不管是朋友还是爱人,
只要是在乎我的人,
我都会加倍珍惜!
幸福没有一百分,
别活得太累,
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
别人欣赏也好,有所非议也罢,
只要坚定的走好自己的路,
只要自己相信,就够了。
对朋友,多帮助点;
对感情,多付出点;
对自己,多心疼点,
对身边的人好一点。
人生没有完美,
善待每一个遇见,
珍惜每一份情缘。
文章来源:老子微言FM
2018年7月18日更新
遇事保持克制。事发南昌,为了抢一个停车位,矮个子停好车后,高个子想以为自己个高,可能也练过几下三脚猫功夫就想欺负矮个子的,矮个子一直在忍让退让。谁知道矮个子的是个散打教练,一个动作就要了高个子的命。颈椎断了,一死一入监。退一步海阔天空。
釋常定: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吸引力,不是才华,不是容颜和财富;而是我们传递给对方的那份温暖、快乐和正能量!肯为别人打伞,为别人付出,才是一生最大的财富!人生在世,并不完全是竞争和利益,更多的是关爱、共生和共赢!